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高中化学知识梳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8 10:30:1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化学知识梳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中化学知识梳理

篇(1)

关键词:化学知识;框架;构建;内容

学生想要形成系统的化学学科知识,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是很难的,因为对于化学知识的框架构建化W课堂教学并没足够地重视,学生也很难全面地理解学科的整体知识,并且也不清楚具体知识的内在联系,这些问题都会大大影响我们对于化学的学习效率,对于学生化学学习的开展也很不利。

一、要善于归类总结

在化学的总复习中,我们必须根据老师的引导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类,另外还要善于联想,知识在我们的联想中可以更好地展开,在展开中对知识进行比较,将知识在比较中进行归纳,在归纳中对知识进行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对个性知识的共性因素要更加重视,不能仅仅注重个性知识,对于同类知识进行融合,从而形成有效的知识群体和知识块,认真地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得这些知识能够串联成知识面。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条理的知识系统,不再是一些单个的孤立的知识点,能够让学生通过触及某个知识点而迅速联系到其他同类的一些知识,从而更加快速地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如,在对有机物燃烧反应进行复习的时候能够联想总结出有机物完全燃烧耗氧量的规律;在对两性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知识进行复习时能够总结出既能与强碱又能与强酸反应的物质等等知识块。这些实践就可以证明,学生通过归纳整理知识块就可以更加容易地掌握化学知识,并且也能够灵活方便地进行运用,大大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

二、对新知识的渗透要加以重视

多种多样的学科知识都在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进行快速的更新和发展,化学知识也在进行日新月异的更新,同学们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对这些不断产生的新化学知识要给予更大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化学学习的新需要,使自己不会在化学知识的新旧更替中慢慢落伍。并且,当前有很多问题都是我们人类需要认识了解并且进行解决的,比如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等,这其中又有很多问题都和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构建中对新知识的学习要更加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我们化学学习的实践能力,并在学习中也能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也能起到有效的提高作用,让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促进化学的学习。

三、把握《考试说明》

针对高考的复习,具有权威性的一个文件就是《考试说明》,在高三复习的时候一个首要任务就是深入地研读《考试说明》,把握其中对各章节的考查要求,并且根据这些要求进行复习。

比如,对卤族元素可以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来理解它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对卤族元素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氯为例进行了解;对几种比较重要的金属卤元素的性质和作用进行了解;以氯化氢为例,对卤化氢的性质和作用进行了解;掌握漂白粉的性质、组成和用途并且了解次氯酸的性质和用途、对Cl2、HCl的实验室制法包括仪器、原料、收集方法等等进行掌握。这些都是在《考试说明》中对于典型非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的考点。

在高三复习中,不单单要对《考试说明》中各章节的考查要求进行把握,还应该对各个考点都进行逐个的落实,对于各个知识点都应该学清楚、学透彻、学深入和掌握熟练,对于各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也要努力地进行挖掘,还要注意内涵不能偏离重难点。在进行外延时不能超出书本和大纲,从而对各个考点知识都能够牢固地掌握,灵活地运用。比如,在对Cl2、HCl气体实验室制法这项知识点进行复习的时候,以下几个方面就要求我们进行牢固掌握:(1)选取原料以及代用品;(2)针对两种气体制备的反应方程式和原理;(3)分析Cl2实验室制备中的氧化还原反应;(4)如何进行检验、干燥和除杂;(5)尾气处理装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相同和不同点;(6)在实验室中制备Cl2和HCl还有哪些方法;(7)对HCl气体制备条件的不同有什么影响;(8)HCl和其他卤化氢实验制备的对比和分析等等。

总之,对于我们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来说,高中化学知识的构建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为高中化学知识的框架构建对于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起到了很大的激发作用,并且可以使我们具备更好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在知识的构建当中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对化学知识的构建可以让我们学会知识的构建方式,也学会了质疑,让我们所学的知识能够形成体系,让我们在质疑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对我们学习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知识的构建也能起到很有利的作用,以此为基础让我们对化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篇(2)

【摘要】新课程引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教学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个性发展,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深谙新课程理念,采取恰当的措施和策略,通过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的思维保持激活状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数学 探究式教学 策略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协作互动的过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效开展探究式教学,引领学生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知识。

一、创设生动、直观、新趣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主动学生探究的心理情绪

兴趣和欲望是促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强大内驱力,探究式教学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心理认同趋向和数学知识结构出发,创设一个生动、直观、富有新意的教学情境,把概念性强、抽象静态的数学知识渲染为具体、形象、感人的环境和片段。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呈现出动感和灵性,让学生直面情境带来的新、奇、趣,有效活化学生的心理情绪,激发学生探究的兴奋点和主动性,使学生探究的内驱动力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和欲望。在立体几何入门教学时,我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6根相同的牙签或火柴杆,在教学之初引导学生设想并动手操作:以这6根相同的牙签或火柴杆搭正三角形,最多能够搭几个?由于平面思维定式的影响,大多数同学的摆放结果是在桌面上摆出了3个正三角形,却多余一根。此时教师故作玄虚地告诉同学,最多可以摆出4个正三角形。与学生原来设计结果相反的教学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与思考,“如何才能摆成4个?”的疑问调动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愿望,相对静态的课堂呈现出浓郁的探究气息,教师因势利导向学生展示正四面体骨架模型,组织学生观察、分析、研讨,引导学生思维由平面向空间拓展,帮助学生建立切空间的概念。探究式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顺利展开。

篇(3)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91-02

几何画板软件是由美国Key Curriculum Press公司制作并出版的一款优秀的数学教学及学习软件。它的全名是“几何画板——21世纪的动态几何”。

自从1996年传入中国以来,几何画板深受广大数学教师的欢迎与喜爱。应用几何画板软件可以很好地解决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问题。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几何画板没有在职业院校得到普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今多媒体技术非常普及,在职业院校的每个教室里都配备了电脑及投影设备,使得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有了用武之地。

几何画板是一款集绘制几何图形、编辑图形的动画轨迹于一身的软件,其使用之方便、功能之强大超出使用者的想象。很多人因为它占用电脑空间很小,就称其为小软件,甚至轻视了它的功能。当真正了解几何画板之后,一定会为其强大的功能而惊叹的。

笔者是在2000年开始学习、研究几何画板及其使用技巧的,经过10多年的学习与使用,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在教学中使用过的几何画板课件“正弦型函数”。

正弦型函数是职业院校5年制数学教学的必修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重点是要讲解清楚正弦型函数与正弦函数图象的关系,以及其中的参数A、ω、φ的作用。过去讲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多张绘制好的正弦型函数与正弦函数比较的图象,在课上展示给学生看。这样教学虽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但是不足之处是展示这些图象时很麻烦、不便修改,而且无法看到由正弦函数变化到正弦型函数的过程。如今,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首先,讲解正弦型函数中A的作用。如图1所示,图1(1)显示的是正弦型函数在A=1,ω=1,φ=0时的情形,此时的正弦型函数的图象与正弦函数的图象是重合的。

然后,用鼠标单击按钮A=1至A=0.3,可以实现A取值1、2、4、0.5、0.3时正弦型函数的图象;也可以用鼠标拖动图中的A点自由地选择A的取值。这样就把正弦型函数图象随着A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动态地表现出来。通过图1的演示,学生已经可以归纳出正弦型函数中A的作用了。

其次,讲解ω在函数中起的作用。如图2所示,图中虚线为正弦函数,实线为正弦型函数。在研究ω的作用时,先令A=1,ω=1,φ=0。在保持A=1,φ=0不变的情况下,通过ω取不同的数值,如ω=0.5,ω=1,ω=2,ω=3,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周期,学生很快就可以得出结论:正弦型函数在ω增大时,函数周期变小了;反之,ω减小时,函数的周期变大了。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又可以得出正弦型函数的周期与正弦函数的周期2π的关系。此时给予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正弦型函数的图象随着ω增大或减小,是横向的压缩或拉长的变化过程。这个演示过程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难点就被轻松地跨越。

最后,讲解φ在函数中起的作用。在研究φ的作用时,还是先令A=1,ω=1,φ=0。此时正弦型函数与正弦函数图象是重合的。在保持A=1不变的情况下,先演示ω=1时,正弦型函数随着φ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再演示ω=2的情况。如图3所示,图中虚线为正弦函数,实线为正弦型函数。

教师演示时,可以拖动图象中的φ点,使φ的数值由正变负,再由负变正。学生很快就发现“φ由0开始增大时,图象向左边移动;φ由0开始减小时,函数图象向右边移动”的规律。如果只观看图3(1),得出的结论是函数图象左右移动的距离就是|φ|;而观察了图3(2)后,学生才会发现,函数图象向左右移动,不但与φ有关,而且移动的距离还与ω的大小有关。教师可以再演示一下ω=3的情形,然后学生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了。

实践中我利用这个课件上课,学生很快就理解并掌握了正弦形函数,并且对其中的参数A、ω、φ的作用印象深刻。因为这些规律都是他们自己“发现”的。

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跟多高职数学中的问题。如函数、解析几何、三角、向量、微积分中的很多问题。我也制作了很多课件,希望能与大家交流。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1

随着教育制度地不断深化改革,一时间出现了很多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其中多元化智能理论运用于实际教学之中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及模式。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的“四环节学习法”的教学模式(即“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的存在的缺陷,尊重了学生的智能化选择以及保证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笔者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效果非常明显,能够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地提高了数学课堂的实效性。本文攫取了高中数学教学为例,对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方法中的应用进行着重地阐述。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嘉德勒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在他的论著《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得以体现,详细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在书中,霍华德?嘉德勒提及人的8类智能,这8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省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霍华德?嘉德勒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多元智能理论赋予了智能新的内涵,提示人们今后在处理各项问题时,应该重视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作用。十几年来,在美国及其它许多国家,多元智能理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赞同,同时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拥护,并开始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多元智能理论关于智力和人类学习的“革命性”观点,对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高中数学练习的设计

1.在练习的内容上给高中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

高中生进行数学练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就是对高中数学的练习的内容进行自主性的选择,这样能够充分地体现高中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好地在数学练习课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数学教师在实际的设计练习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到高中生智能的多元性特征,仔细地对待每位同学,尤其是对于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更需要认真对待。例如,在讲解完了《集合的运算》这节内容之后,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接受情况以及数学底子,并不统一地布置练习题,而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地选择,让他们在对数学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一定的理解,并掌握其中的一些具体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将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进行选择性的练习。此种自主性的练习题,数学教师将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时,就可以了解到学生在自主选题时是否具有针对性或是对学生理解集合的真正涵义的程度等。那么,这样就可以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运行。

2.在练习的形式上给学生开创自主选择的空间

传统的高中数学练习往往是用纸和笔来进行抄写、运算或论证为主的书面形式,不符合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让练习从“抄写、运算、论证”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做到听、说、读、写、算、唱、画、做等全面开花,在练习的形式上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对于上述这种学习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对个性化作业的思考

根据多元智能化理论的视角,传统的分层作业的形式虽然考虑到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但是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它不能与高中生实际的智能差异很好地吻合,以及它简单地将学生的学业成绩分成了“三六九等”,这是极不科学的,因为它严重地挫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兴趣,个性化的作业实质上而言是一种具有自质的作业布置模式,数学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供各种各样的作业,根据学生个人的智能特征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情况,例如手工作业、绘图作业等各类形式的作业。数学教师在上到《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这一节时,为了能够巩固学生对椭圆的认识,数学教师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供学生从中任选一题:(1)根据椭圆的定义,请你设计出一支能方便画出各种椭圆“椭圆规”,并说明其工作原理;(2)根据椭圆的定义,利用电脑软件《几何画板》画椭圆,并说出这样画的根据;(3)写一个椭圆方程,求出焦点,用描点法画它的图形,然后用定义验证图形的准确性;(4)观察自然界和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它的某个截面)象椭圆,想一想,如何应用椭圆的定义来验证它是不是椭圆.以上各题,均是加强学生对椭圆的认识。通过层层递进,可以看出学生实际的掌握程度。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时期下高中数学应该积极地加强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这对于提供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莉,王靖,周念丽,等.小班幼儿数学学习中的个性特征分析――基于教师的个案观察 [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0(12).

篇(5)

二、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探究

1.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心理的衔接。

进入高中的学生,是通过中考筛选出来的优秀学生,他们有着优等生的优越感和对高中的迷茫感。在初高中的衔接教学中,我们要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感觉初高中的异同,既要让学生有接受挑战、战胜困难的准备,又要有在新的学习阶段争创佳绩的信心。精心设计一些挫折,使学生在知识点和思维上的弱点暴露,让他们了解高中化学并不是像初中化学那么容易,找到努力方向,并且付之行动,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要加强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对高中化学充满希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2.梳理知识要点,实现知识内容的衔接。

在化学衔接教学中,知识点的梳理是我们高中化学老师必须要做的一个重要事情。哪些知识是初中化学有的,哪些知识是高中化学需要延伸和深化的,哪些是初中化学没有涉及的,是全新的概念,不能让学生产生陌生和恐惧的想法,高中化学老师做到心中有数,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系统,处理教材和准备教学内容做到胸有成竹。例如,对于电解质这块内容,初中化学学习了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我们高中化学就要在此基础上深化扩展,为离子反应的书写埋下伏笔。还比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初中化学浅尝辄止,就从得氧失氧的角度简单做介绍,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它不断的深化。从化学价的变化和电子的得失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从电子的转移到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和配平,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书写到原电池、电解池的学习与应用,应该说氧化还原反应是在与初中教学的衔接中不断升华。通过与旧知识的衔接,学生也能顺利走上学习轨道,在深化中不断获取新内容,逐渐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而对于一些初中化学没有涉及的知识,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做到“开门红”,不能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恐惧和拒收的感觉。通过笔者调查,大多数对高中化学产生恐惧和失去学习信心的原因是关于“物质的量”的学习。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学习的第一个新知识,是贯彻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但这是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实验的引入,也没有具体物质的反应。学生对这个概念完全陌生,这需要化学老师精心设计教学,在学生以前学习的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世界慢慢引导他们接受这个新概念,做好缓冲教学,从而让学生转入并接受高中化学的学习。

3.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实现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侧重知识点记忆,高中化学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这要求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艺术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做好衔接,有利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桥梁。加强实验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亲切感,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打开思维空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除了教师演示实验,更注重学生个人实验。高中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理解能力,也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因此,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类比推理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方法的逐步加入,更有利建立“让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实现学习方法的衔接。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化学教师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学习方法还是停留在初中阶段,有一定的依赖性。高中化学老师根据高中化学的教学特点,指导他们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多归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着很大的知识网络系统,所以指导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找到各知识点的联系性和规律性。比如元素化合物知识,找出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学习起来轻车熟路。还比如有机化学的学习,其中氯代烃、醇、醛、酸、酯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建立知识网络图,复杂的有机题目迎刃而解。只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就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能应用自如。

5.建立师生良好关系,实现师生情感的衔接。

高一新生进入高中,对一切很陌生和迷茫,我们高中化学老师要多和学生接触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信息,主动关心和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赢得学生的信赖,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情感的衔接。良好的师生关系,会除去师生之间由于陌生而带来的不适应感,会增强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师生配合默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40-02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任何学习都必须在一定的学习准备的前提下进行。初中化学学习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准备,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一直是困扰高一化学教师的难题。高中化学教师到初中听课较少,不熟悉现行的初中教材和教法,衔接意识不强,甚至没有梳理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或者因高一化学教学时间紧,不能花费一到两个星期的时间专门复习初中化学知识等,导致学生初高中化学学习出现脱节和低效的现象。还有,处于高一的学生,面对环境的新旧临界点,也面对自身的心智发展的新旧临界点,需要寻找一些途径帮助学生克服他们学习的困境。

微课是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重要资源。微课短小、内容精、情境化、便于应用等特点满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微课贴合了学生的兴趣,避免疲劳和乏味,可反复观看学习。如今,以微课为主的现代化教育方式正在我国迅速火起来。科学、有效地应用微课,可以帮助教师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值得探讨。在此,笔者尝试聚焦探讨,如何使用微课,助推化学教材知识内容、教学重难点的有效衔接;助推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衔接及其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衔接。

一、微课的内涵及其有关研究

在国内,2010年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提出微课,并定义了微课的含义,2013年再次丰富微课的内涵。胡铁生认为,微课又名微课程,它的主要载体是微型教学视频,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他特别强调了微课的视频型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近年来,黎加厚,张一春,郑小军,吴秉健等各地学者也都提出了微课的内涵,强调了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融合了多种数字资源。微课在我国研究发展的时间比较短,2013年后知网上呈现的有关微课的研究明显增多,研究者大多在研究如何设计微课内容,寻找开发微课的工具、软件,或者进行理论建构。有学者研究如何将微课融入高中的化学教学中,或者探讨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使用策略。有关如何使用微课进行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的文章很少,2015年中学教师郑于艺在《地理教学》期刊上发表了《让微课为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润色》的文章,对探寻使用微课助推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的策略有借鉴意义。

二、微课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的应用

(一)理清知识内容的衔接点,找准微课切入点

借助微课开展衔接教学,首先需要理清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初中的化学学习主要包括5个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高一化学必修模块提出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六个学习主题。初高中化学课程在内容设计,教学要求,编排体系上都有相应的衔接,但是高一必修化学的教学内容广度大,起点高,习题相对初中难度大。通过分析这些衔接点,找准切入点,再强化和铺垫,有效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比如,在教材的第一章“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的第 1 节,关于粗盐的提纯,与初中重点学习的溶解、过滤、蒸发衔接紧密,在此,可以以微课重现这些基本操作的过程,温故知新。同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杂质CaCl2、MgCl2及硫酸盐等,深化过滤除杂知识。再比如,学习必修 1 第二章物质的分类时,以微课展示图书馆,超市等因为有序分类带来的方便性和重要性,避免教师讲解枯燥。同样,以微课对初中酸、碱、盐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从物质进行有序分类方便生活,过渡到对化学物质的分类,这些都是为了方便研究其性质,引导学生从分类法的高度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CO2H2CO3CaCO3和 CaCaOCa(OH)2CaCO3的转化关系,从而强化了学生对酸、碱、盐的认识,领会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研究的重要性,为日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梳理知识衔接的重难点,建立微课资源库

短小精悍的微课,集中几分钟的时间聚焦解决一个问题,丰富又灵活,可融合于课堂又可移动地学习,高效突破教学重难点。运用微课,可以浓缩初中知识关键点,整合教学资源。教师通过测试,教学经验积累等途径找准学生初中化学知识的盲点。针对知识盲点把握关键内容,包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及其易错点,组织语言讲解透彻,录制成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者从互联网上整合多方资源,形成知识关键点的微课资源库,呈现给学生。针对高中时间紧,无法使用长时间专门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复习的情况,可以尝试在每个章节中使用微课对衔接知识点进行铺垫,使用微课资源包,融入课堂,或者留给他们做移动性的随时性的自我充电,引导学生事先适当地复习和预习,实现初高中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平稳过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资源包也可以融入课堂教学中,比如在初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时,学生的障碍点往往是不记得元素的化合价,或者不会判断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或者思维还停留在“得氧和失氧”的片面角度。此时,把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分析的过程和元素化合价记忆口诀以微课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从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及时突破学生的认知障碍,也衔接了知识点,并使得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延伸。

(三)分析学情,以微课助推学习方法的有效衔接

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教材内容浅简,直观性和趣味性强,以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为主。高中教学内容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化学原理多,知识的难度深度加大,以理论和抽象思维为主。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方法也跟随着转变才能适应学习内容的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不只是内容的衔接,更需要解决学习方法的衔接。当前的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处在高一的学生,生理上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潜意识里普遍存在习惯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去对付高中的学习。生理、心理上微妙的变化,使得更多的高一学生碰到问题碍于颜面不敢于或者不愿意向教师或者同学请教。还有,学生处于求新求异求新奇的时期,手里的手机、iPad、平板电脑、MP4播放器是他们的挚爱,如何引导他们发挥这些信息设备的学习功能呢?

微课发挥独特的魅力,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有效引导学生运用微课资源库自主掌握学习节奏,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点击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点,或者重点关注自己的学习盲点,反复琢磨,因时因地因需克服学习盲区,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激发他们主动分享学习的乐趣,提出问题,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线提出疑惑,在QQ群或微信群中进行讨论,解决问题,收获成就感。教师从中及时地分析出学生在哪些知识的衔接上断链,或者及时反馈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采用微课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新手段引导学生在移动中学习和在线学习,促进学生比传统课堂更积极、投入地学习,在潜移默化中适应高中的学习,助推学生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另外,教师把学生交流的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可以使得备课更有针对性,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做到以学定教,有效助推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总之,微课这种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以视频为主的教学资源,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微课为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注入了活力,是帮助学生迈进高中化学学习的关键性的第一步,为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习得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资源。建议我们广大化学教师,以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为起点,集中集体智慧,开发微课资源,不断扩充、优化和综合利用微课,建立微课资源库进行分享,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汪金鑫.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7)

[2]张晓菊.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论坛,2011(13)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

[4]郑于艺,黄志明.让微课为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润色[J].地理教学,2015(17)

[5]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

篇(7)

前言

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化学物质与化学方程式等都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高中化学知识点既复杂又繁多,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逐一讲解知识点,并采取相应对策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与把握化学知识点,反之学生无法掌握知识点。化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若学生无法系统的掌握知识点,长期以往,学生会丧失学习积极性。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系统性思维尤为重要。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系统性思维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既需要大量实验支持又紧密联系着朝阳科学,且是社会急需、承前启后的实用性与创设性科学。毋庸置疑,化学一门应用较为广泛的学科,其方式与情感价值是值得人们学习与借鉴的,但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应试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中阶段,应试教育的发展趋势直线上升,所以高中化学教学逐渐失去了基于生产与发展的生活世界,及失去了灵活的科学方式与情感的向度,最终只残留贫乏枯燥的知识,日益陷入不良境地,成为了理科中的文科。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逐渐有了新的活力,但高中化学教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至今仍居于缺乏系统性思维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中化学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大部分化学教师忽略了化学学科本身的系统性、忽略了化学与社会、科学等的互相影响与作业、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等,只知道一味的灌输学生零散的重难点与重要习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且学习目的也仅是提升化学考试分数。从高中生科学教育角度而言,我们应该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趣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知识,逐步产生科学态度,熟知科学方式,理解科学精神,以及帮助学生了解与掌握自身对社会、自然应负的责任,而不是盲目灌输学生零散、脱离生活的空洞事实与理论知识。由此可见,系统思维是最适宜也是最急需的思维方式。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系统性思维培育策略

(一)基于新课预习掌握化学教材

鼓励学生预习化学新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在新课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整体掌握化学教材,预先计划化学内容。具体而言,学生首先需要熟读化学教学内容,且速度不宜过慢;第二次预习则需要结合相应的预习纲要,且需要集中精力分析与思索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及创建教学目标,通常教师都希望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所以在新课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知识点,并认真标识出重难点,然后在课堂上结合重难点认真听教师的讲解,从而更好的理解重难点。由此可见整体掌握化学教材是新课预习的良好作用。

(二)基于知识总结加强系统性思维

学生系统性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整体掌握化学教学,并将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分列,产生完整的化学体系;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在学习阶段有效融合化学实验概念、物质组成等板块,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化学知识;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健全系统体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充实现有知识结构,并与旧知识相联系。学习一段时间后,教师便可引领学生结合笔记本教学标准自行总结归纳知识点,或者是让学生总结这段时间普遍出现的题型,或者让擅长化学实验的学生总结化学题涉及的方式,或者是让学生总结系统性学习方式。学生在知识总结过程中,不仅提升了系统性思维而且把握了化学知识,以及提升了学习兴趣。

(三)基于课后练习梳理知识

课堂学习固然重要,但课后练习也不容忽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需要注意题量,不能为了覆盖课上所有知识点而布置大量作业,而是应该注重化学知识的梳理,着重布置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拓展化学知识,以及针对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布置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认清错误的原因,并深追其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系统性的化学思维。在做课后练习题的过程中,先要用心的整理化学知识,每一道题目涉及哪些知识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把握练习方向,探寻解题契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系统性思维对高中化学教学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但系统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课前预习、课上总结、课后梳理至关重要,从而加强学生的系统性思维,以及帮助学生产生系统性化学知识框架。

【参考文献】

篇(8)

化学是高中的必修课程,也是在高考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一门科学。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交换的桥梁,是老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沟通情感的好方法。所以,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现如今高中化学课堂面临的问题

1.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死板僵化。

现如今,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这样的教学太过于死板,并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老师只简单地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并且遇到对于课本知识不理解的地方,老师仍然是一带而过,比如:Fe的一些反应涉及化学物品过量与不过量的问题,Fe与过量的稀硝酸和过量的Fe与稀硝酸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产物一样,但是产物量不一样,也就需要老师讲明白,而不是只让学生单纯记忆并不加以理解,这样的化学课堂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高中化学课堂不能将课本知识化繁就简,不够生动,这样下去的后果是会造成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成绩越来越差。

2.高中化学课堂不注重实践。

高中化学是一门需要将知识理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但现在很多高中老师并不注重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变差,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化学实验是老师进行化学课堂知识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有一些知识的传授需要结合实验现象进行教学,比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会发生什么现象?铁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怎样一连串的化学反应,颜色变化?这些都是学生需要通过亲手操作看到实验现象之后巩固的一些重要化学知识点。但是现在的高中化学课堂却只注重知识点的教学,不注重实验,使学生对重要化学知识的理解记忆不断弱化,动手实验操作能力普遍下降,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有些化学知识点只有亲自动手操作了,才能更清楚地了解整个化学反应的进行。

3.忽视课堂互动教学。

很多高中化学老师存在“以老师讲、学生听”的错误观念,忽视了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互动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并能使学生更快地加深对化学重点知识的记忆。但是,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将复杂的课本知识僵硬地传达给了学生,不去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反馈和理解,不去探索可以怎样更好地教学,不与学生进行互动,互相反问,举一反三,比如:二价Fe与O2会发生反应,那三价Fe会不会也能与O2反应呢?这就需要老师加以引导。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出知识点,会给学生带来思想上很大的惰性,对老师产生依赖性,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二、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1.加强互动教学。

在讲授知识点时,老师应该用反问互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比如:在讲授铁的一系列反应时,老师可以先举一个例子,铁可以与氧气反应,然后问:学生以此类推的话,铁还能够与哪些气体反应?铁是否还能与其他物质反应?等等。老师用这种反问互动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出要讲的知识点,而不是老师自己把要教授的知识点直接教给学生,这样效果不好,并且学生记忆不深刻。老师应该用这种反问互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重点记忆知识点等。这一方式也需要老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知道就哪个知识点和学生进行互动教学,怎么引导学生按着自己的逻辑一步一步想下去,琢磨出自己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如:金属单质Cu与O2反应,生成CuO,CuO能再与O2反应,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所以,老师应该加强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前期备课等,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负责,为学生负责。

2.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与化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进行化学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在一些化学实验现象明显的地方加入简单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比如: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粉末生成。实验简单易操作且没有危险性,这样涉及重点知识的简单实验就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知识讲解操作,为了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老师可以在旁边进行指导,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地记忆化学知识点,使学生在基础知识与实验操作两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化学学习素质,激发自己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化学成绩稳步提高。老师一定要在进行化学授课时确保所做实验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3.使化学课堂生动化,引入游戏教学。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老师死板地讲课,学生在下面不明所以地听课,而是要生动教学。比如:在老师讲完所有的知识点以后,老师可以设置游戏:传递粉笔等,传给哪个学生就让哪位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或者个别知识的背诵等。这种游戏教学法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记忆,而且使高中化学课堂变得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具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如金属单质Cu,Fe,Al这些具有多种化学反应的物质来说,更应该通过这个游戏进行知识的梳理与巩固。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课堂现如今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老师们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去探索、去解决。高中化学作为全国高中生统一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需要学生的熟练掌握,需要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应用。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迫在眉睫,需要每一位老师在教学之前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及教学方法储备,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为目的,更好地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庆苓.高中化学探究式课堂的构建及应用[J].网络财富,2010(13).

[2]杨爱红.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改革与开放,2011(04).

篇(9)

G633.8

总所周知,高中所学的化学知识的课本本身其实就是一个知识结构,所以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就更应该结合书本加强学生对知识构建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不仅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也可以对学生以后在生活中对问题的解决也有结构概念。所以高中化学老师要重视这个方面,帮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对于帮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

对于一般的高中学生来说,构建知识结构是相当的重要,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一)有利于串联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建立知识体系,可以将杂乱无杂的理论知识串联起来,方便以后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更快、更准确的自由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化学成绩。

(二)有利于在考试中有效节约时间

现在我国的教育一般都是应试教育,对于高中学生最重要的也就是高考,随着课程的改革,学生所面对的化学考试题目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像推理题、计算题往往比以前更要复杂了,对于这样的变化,高中学生不能再采取以往的方式进行逐一的计算,因为这样会耗费很多时间,最终影响到考试的成绩。而且众所周知的,告示都是规定了时间的,所以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多进行答题,所以构建知识的体系非常有效,这样能帮助学生在答题时能够游刃有余,尽可能为其他题六出足够的时间。

(三)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中含有很多实验内容,对于这部分的知识不仅仅是对概念熟记,还要对实验的化学物质的属性、实验器材、以及最终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忆,但是因为这部分知识很零碎,记起来就十分不容易。但是如果能够构建知识体系,就可以很轻松的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对知识长期的积累,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只有这样子,学生会在提高成绩上比较轻松。

二、引导学生建立化学知识的具体方法

在课程改革以后,很多学校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学生的表现也不尽人意。大概是体现在自己创新和思考的能力很差。于是很多老师开始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构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这构建知识的体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

(一)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知识梳理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所以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应该加强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梳理。在课前,老师应该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进行大体了解;课中要有结构的进行知识的讲解,比如对于一种化学物质的介绍首先是对它概念进行学习,然后详细介绍它在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延伸到器材的使用,这样学生就可以进行发散性的思维;课后。老师应该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课后对知识进行一个回顾。

(二)从整体出发,顾全全局

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把高中的化学知识进行整合,所以在低年级的时候,老师应该主要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的思想和意识,当进入高三的时候就应该从全局入手进行知识的复习和构建。在这个阶段,由老师引导学生对高中化学的整体认识,构建出知识的框架,例如化学的概念、化学的实验、化学物质属性、计算推论等等。然后进行延伸和补充,让学生对高中化学有整体的认识,对重难点进行分析,有利于在答题中提高对题目的解析能力。

(三)加强对细节的学习

学习框架确定以后,接下来是对知识的完善,从细节入手掌握化学的细小部分。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的学习,可以采用贯穿整个知识点的方式来学习,也可以利用化学中的平衡等式来计算,不管是在化学中还是其他学科中,我们所学到的都是等式的两边相等。比如水的电解、电离子这些理论都可以通过一个知识点来进行阐述,这样就能够对化学系统来进行明了的学习。

而对于高中化学的实验部分,应该分两个方面来进行知识构建,首先是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器材,再然后就是化学物品。通过记忆化学实验中所需要的器材和药品,可以延伸到该药品的自身属性,以及药品通过实验以后的属性,将整个知识点进行结合,构建出层次分明的只是习题,以免知识混淆。

在对于化学元素框架构件时候,最重要的事对化学元素进行记忆,可以将有关的化学元素结合在一起进行记忆,并且对化合物的属性进行总结归纳,同时对于将元素与化合物二者之间的关联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其在知识框架中更加具体和规范,条理性更清楚。

对于学习有机化学的这部分,通常是把感官加进去,也就是所说的官能团,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记忆官能团的一些主要性质,充分了解到有机化学的规律,然后将两部分知识结合起来,建立起详细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在化学的学习中,会牵扯到大量的运算,对于这部分的学习,可以通过构建物质量来作为中心,老师要引导学生对于各种单位不同量之间进行准确的转换,将化学中的各种化学概念牢靠的掌握,比如我们很熟悉的摩尔定律、溶液浓度,对他们进行区别记忆、以免对知识不熟悉发生的混记现象。

(四)将全体进行整合,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上述部分,我们对各部分的知识都建立相应的框架体系,最后的过程就是将框架进行完善,然后将其进行整合。首先将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整合变为一个整体,比如对于化学物质的特点、基本概念、化学实验这些知识点就可以串联在一起。并且可以采取想象的记忆,加深印象,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时常复习,避免对知识点的遗忘。在复习过程中如果发现对知识点的记忆发生模糊现象,就应该加大学习力度反复理解,将知识点化为应对考试的利器,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对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不仅仅需要学生的努力,同时也需要老师很好的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1]刘强.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7,(7):88-89.

篇(10)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日益深入,高中化学教学也深受影响。新课程改革对传统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得深入高中化学教育活动的学生与教师深受心灵震撼。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在满足于既得的教学成就的同时,需要对于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做一下梳理。

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内容与扩展内容?高中化学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标准以及高考带来的新压力?高中化学教师要怎样做才能够更好的、更为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处理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如何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

笔者结合上述问题认为,在新课程改革影响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革新。

一、加强对高中化学教学新课程标准的研究与深入探索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之中,作为新时期的高中化学教师要能够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新课程标准之中对教师的要求要进行整体把握,并在实践过程之中努力纠正自己传统教学之中的突出问题。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需要努力的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加强高中化学教学之中,实验教学的比例

篇(11)

如何做好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直接关乎着高中化学教学效益的提升。笔者多年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将自身的体验和经验进行积累。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氧化还原反应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教学论述,谈谈笔者对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教学实施中也是这一道理。任何一堂课的实施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够为教学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更是如此。因此,笔者认为要上好一堂高中化学课,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就首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一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在课前的教学备课要明确目标,一个是学生要及时地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预习。教师的备课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学生的预习是为了在课堂学习之中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因此,这两者缺一不可,下面笔者就以学生预习氧化还原反应为例进行论述。

预习其实就是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预设性的学习,借助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很好地了解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标,并且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白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中会涉及到的重要考点。因此,笔者认为在预习这一环节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开展预习学习。

教学实施:

教师在预习环节可以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部分的考纲包含有:

1.掌握化学反应的几种基本类型。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含义。

3.掌握常见的几种反应。

4.学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以及数目。

此外,在预习阶段教师还可以预先将该部分一些重要知识点指出来,如: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学会判断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等。

教学反思:

通过在课前准备阶段的这种预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更好地了解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部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这样在预习之中学生就能够有方向地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进入到课堂学习的环节之中。

二、课堂教学巧设计

课前的准备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依然值得重视。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一定要注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巧妙地借助设计来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巧设计主要是指要设计出教学情境,要借助多媒体设备设计出声、像、形兼具的课件来辅助教学。下面笔者就以创设情境来引出还原剂、氧化剂的教学为例进行论述。

教学案例:

教师问:在初中阶段,大家学过哪些基本的反应类型?

学生1: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学生2: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教师指着多媒体中出现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问:Fe2O3+3CO■2Fe+3CO2,这个反应是什么反应类型?

学生讨论,发现该反应并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反应,于是断定在化学之中还存在别的反应类型。

教师又问:那么大家再根据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特点结合初中的学习来分析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3:都有氧这个元素的存在,如C+O2■CO2,CuO+H2■Cu+H2O。

教师问:那么,这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呢?

学生讨论,两者皆有,且有得氧就一定有失氧。

最后,讨论得出结论:一个化学反应中有得氧必有失氧,有失氧必有得氧,得氧为氧化反应,失氧为还原反应。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失氧的物质叫氧化剂。

教学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步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创设出这样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其中,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并最终得出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多种方式开展课后复习

任何的一个教学过程都分为三个基本步骤——预习、学习、复习。高中化学的学习也一样离不开复习环节的实施。

通过复习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相关的知识结构和脉络体系。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习题的训练来帮助学生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发现自身学习之中的盲点,从而更好地巩固学习所学知识,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实施:

在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部分的学习之后,复习可以这样进行: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该部分的内容主要包含了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教师出题学生做:找出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如CuO+CO■Cu+CO2;CO2+C■2CO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两种方式开展复习,学生就可以分别从理论的层面和训练的层面对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的知识深化认识和了解。教学的效果将得到巩固,化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也将得到提高。

四、小结

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法探究是一个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上文中,笔者所言只是自身的一些浅见,希望对别的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余泓遐.上好一堂课要切实解决的几个问题——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例谈,化学教育[J].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