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引言
报告中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处理好“三农”问题的关键,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逐步成为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基础设施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进而产生许多工作岗位,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人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村民通过美丽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收益,生活在生态宜居的地方,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就会大大提高。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会被更深层次地发掘弘扬,一些古老建筑、优秀的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就会被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居民的思想会更加开放,与外界的交流会更多,为了更好地吸引外界游客,村民会积极学习,进而提升本村文明风气,这对于乡村精神文明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贵州经济的发展增速虽然较快,但相对于一些发达地区增长空间较大,乡村旅游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本文将贵州省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贵州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一些措施。
1贵州省旅游业的现状
贵州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打造了“爽爽的贵阳”等脍炙人口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而且旅游业也是全省经济支柱产业。据贵州省统计局数据,2019年,贵州省接待游客11352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318.8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21%、30.07%,占据贵州省2019年GDP的很大一部分。在乡村旅游业的推动下,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扶持,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旅游+农业”等模式的不断发展,贵州省大部分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贫困乡村摆脱了贫困,建成了新型的农村。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好花红镇好花红村、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处纳灰村入选了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对于贵州省来说,乡村旅游业一直是当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产业。
1.1“山地旅游+地方特色”模式
贵州省依靠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拥有较多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舒适宜人气候条件。同时贵州的历史文化底蕴颇为深厚,从1930—1936年,的足迹遍及贵州的68个县(市、区),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如娄山关战斗遗址、会址、乌江渡口、四渡赤水等地点。这些丰富的资源条件,形成了目前贵州旅游产业的一个发展模式,创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主体功能区,形成了特色突破、多极拉动的旅游模式。
1.2“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模式
贵州省发挥交通与旅游区位优势,做好荔波、赤水、七星关、碧江、玉屏、盘州、独山、道真、威宁、桐梓、思南、从江、罗甸等多个旅游门户,创建了多个优质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了“云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和相关旅游服务APP,形成了以花溪青岩古镇、黄果树瀑布等景区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智慧景区,引领带动了贵州旅游产业的高质量、智慧型、全方位的发展态势。
1.3产业融合模式
贵州省创建了旅游业和农业相互融合发展的特色旅游模式,形成了具有贵州独有的特色乡村旅游。在贵州山地特色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出了观光体验、休闲创意等特色功能融合模式,通过发挥区域种植、养殖特色,合理系统地设计和规划,建设乡村商业品牌,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同时依靠当地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生态田园风光等优质旅游资源,提供多种多样的体验式游玩服务,让游客充分地沉浸式观光畅游,创新打造了一批具有贵州独有特点的农业与乡村旅游休闲示范区,为突出“爽爽的贵阳”的城市形象定位和宣传多彩贵州作出贡献。
2贵州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2.1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地势原因,贵州省山区较多,导致乡村发展建设较为缓慢,一些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卫生等方面设施较为落后。而对于游客而言,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和旅游体验感息息相关,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游客的反馈将决定这些旅游景点是否可以长久发展。很多景区在村镇,然而有些道路坑坑洼洼,并未得到很好的修缮,停车场位置不足使得出行不方便,景点之间不能快速直达,基本没有公共卫生间,卫生间多为村镇村民自建,卫生环境较差,旅馆多为自家房屋改造,住宿条件简陋,卫生不达标等一些问题都将会带来游客一些负面反馈,导致游玩时间缩短,经济收益减少,甚至可能会产生负面宣传,不利于景区的长久发展。
2.2缺乏专业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而言,不可或缺的就是专业化的管理人才。然而对于乡村旅游业而言,很多景点都是依靠当地居民经营,以农家乐、民宿为主,性价比较低,村民由于缺乏专业的经营与管理知识,很多村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综合素质偏低,服务水平和质量均有待提高。同时,还因为管理制度混乱,缺乏规范化统一的管理制度,使得乡村旅游业呈现一种杂乱无章的粗放式经营状态。要想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个部门之间协同合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然而现存的问题却是难以形成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以及缺乏现代化专业化的管理人才。
2.3乡村旅游品牌缺失
对于旅游业而言,一个知名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一些知名旅游胜地和城市文化旅游景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知名品牌,而对于贵州省当地的乡村旅游业而言,则缺少品牌。乡村旅游业主要依托于当地政府,靠政府的力量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很少会与第三方合作,如旅行社、旅游公司等。同时,由于乡村旅游规划并没有制定管理制度,因此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财政支撑可能是有限的,会阻碍当地乡村旅游业的优化配置和资源整合。临近的乡村之间未必能够形成利益共同体,产生集群效应。大部分都还处于“农家乐”这个层面,不能创新推出更具有发展前景的旅游品牌,缺乏竞争力。
2.4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目前贵州省的乡村旅游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贵州地形比较复杂,有很多瀑布和大水潭,安全隐患较大。安全设施落实不到位,如,濒临水潭的地方没有安装防护栏,缺乏安全警告牌等。一些森林探险项目存在安全问题,如,一些岩洞没有开发,就对游客开放,探险项目没有配备专业的导游,而是由游客自行联系当地的村民来引导,甚至在旅游旺季,人手不够的时候,由当地未成年人充当导游,引导游客进山探险;而且山里部分地方没有通信网络,遇到突发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2.5环境保护不力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而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绿色手段,帮助实现乡村振兴。然而在实际的乡村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有些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对当地的旅游景点大肆开发,一些洼地、峰林、峰丛、溶洞、暗河等遭到破坏,甚至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遗迹、生态资源等,使其变得面目全非,最终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而且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只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管生态环境的修复。如,直接将废水排到河里,就地焚烧垃圾等行为。
3贵州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措施
3.1推动基础设施与旅游区域的协调发展
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要保证旅游景区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如加宽美化乡村连接县城的道路,修建公共卫生间并配备工作人员定时清扫,对餐饮及住宿情况进行持续监督,通信网络全覆盖等。只有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安全舒适的景区环境,游客才能在游玩时感到身心舒畅,扩大景区的口碑,游玩人次才会增加,乡村旅游才能更好地发展。由此可见,基础设施的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基础性保障。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规划区域旅游时应将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在内,将餐饮、住宿等行业与乡村旅游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共推贵州旅游业的经济发展。
3.2完善旅游业规划,保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自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贵州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紧抓这次机会,开发旅游资源,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利于贵州将自然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添砖加瓦。但是大开发不等于滥开发,不能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寻找平衡,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自然资源不受损害,要积极保护当地的峰林、峰丛、溶洞等自然景观,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有在保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旅游业经济才能持续稳步增长。
3.3挖掘民族文化特色,突出乡村旅游特色
通过挖掘各地民族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等,把乡村旅游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起来,保留少数民族村寨的原汁原味,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化,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当地的文化底蕴。乡村旅游要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将旅游产业延伸至其它产业。如,在保留传承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开发乡村养老、影视基地、婚纱摄影基地等其它旅游产品,打造独有的乡村旅游品牌。
3.4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专业服务能力
乡村旅游业面临着人才紧缺的现状,为了解决这种局面,要培养旅游专业人才,要开展好职员素质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来说,可以将乡村居民进行统一管理,进行培训,并通过建立与培训相关的考核制度来评价培训情况,提高乡村旅游职员的整体专业能力。此外,还可以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为农村输送旅游专业人才,这不仅能够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质量,还能节省大量的培训费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下,贵州省的乡村凭借着特有的旅游资源和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快速发展,但还存在乡村旅游品牌缺失、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贵州的乡村旅游业要积极查找问题、改进问题,激发乡村旅游市场,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加快贵州省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邓小海,肖洪磊.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转向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8(05):42-49.
[2]董菁,毛艳飞,张良.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8(09):50-52.
[3]王琳丽.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0(06):40-41.
[4]黄快林,黄立霞.以乡村旅游业助推乡村振兴[N].湖南日报,2018-11-18(002).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在农村经济形态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当中,乡村振兴会在很大程度上受金融发展限制。所以,分析农村地区的金融领域发展现状,结合其存在的不足和困境对应的提升措施,为后续乡村振兴道路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也可以为提升我国农村经济环境起到推动作用。
1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对乡村地区经济振兴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也是农村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首先,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想要实现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变化,就要实现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实现产业创新和整体竞争力。目前虽然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有了较大进步,但整体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种植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与城镇相比,农村的整体经济水平相对滞后,收入较低,不管是在农业科研设备补充还是产业融合等方面都缺少外来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的经济发展[1]。其次,农村金融支持也是实现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基础,和谐健康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村地区长远发展的关键保障。在农业发展环境下,农业种植过程当中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其他污染环境的原材料会影响土壤质量,降低作物产量,严重时会导致水土和耕地面积流失,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肆意排放农村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等产生的污染,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来科学处理污染源[2]。再次,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是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淳朴的乡风是实现农村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但现在农村地区依然有盲目攀比、大肆操办红白喜事的现象,同时文化建设水平落后于城市地区,有限的文娱设施难以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儿童的教育问题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另外保护传统文化、修复历史遗产以及宣传和引导道德风貌都需要引入资金,保证工作顺利实施[3]。
2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现。首先,农村金融是支持产业兴旺、助力农业发展的基础。金融对于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要以重视培育新型农业主体为基础,以引入社会资本先进技术和完善管理经验为目标,以此来调整现有的农产品结构,创新农村地区的产业布局,实现粮食、农林、牧业的统筹结合以及种植养殖和销售的一体化发展[4]。其次,要强化涉农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手段来培育创新型农业主体的作用,实现农村产业的多角度融合以及农村地区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确保多个产业结构可以实现互动补充,以此来促进农业产业的兴旺发展。再次,农村金融要以扶持绿色农业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从传统的追求高产转变为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应的金融导向也呈现出新的变化。涉农金融机构要在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进程当中引入绿色导向,以绿色信贷业务来支持农业绿色循环的低碳生产,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要改变传统的种植养殖产业,使依靠自然资源消耗为主导的粗放型经营模式转变成现代化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模式,重视在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过程中引入节本增效的创新技术,强调推广畜禽养殖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农村金融支持可以依托农村地区现有的绿色资源,发展并扶持休闲、旅游以及健康产业,推动农林牧渔等产业和教育、文化、养老等实现有效融合[5]。最后,农村金融支持要重视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发展较为失衡,地区金融配比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想要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振兴发展就要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的缺陷。将有限的金融资源投入到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当中,通过拓展和延伸农村地区的服务链,形成一体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以强化乡村地区发展的前提开展丰富多样的金融普惠活动,帮助农村居民提高金融服务的运用能力,实现农村地区共同富裕[6]。
3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
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是以推动农村地区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资金融通可以确保各项基础工作顺利进行,但受外界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缺乏资金对农村各项事业的融通支持以及对不同经营主体的政策性支持,同时具体的对象和外部环境的差别会导致相关工作受阻。
3.1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
首先,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环境相对较弱,难以与城市地区相匹配。大部分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相对较慢,金融供给的主体相对单一,市场发展空间较小,商业和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营工作会过度关注个体利益,不能根据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完善工作细节。一些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少,有的地区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会因为结构单一而影响融资功能,直接限制乡村振兴的整体发展。其次,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受市场主体的供给和需求不对应问题的影响,金融监管体系对市场的约束性和管理性相对较低,直接影响农村金融体系的细化和完善,失去对地区经营结构的约束。
3.2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金融产品单一
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能充分展现出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情况。通过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展开分析可知,丰富的金融产品能从多个角度满足农村地区金融主体的不同资金需求,以此来为农村经济主体的项目建设提供基本支撑。分析目前的建设成果可知,农村金融产品的类别和形式还不够全面,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整体要求,也不能实现外界环境和内部政策对经营的促进作用,直接影响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导致资金的运营和使用受到较大的约束。
3.3贷款额度有限,贷款困难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所发展的业务当中,大部分为小额贷款,款项相对分散,存在一定的回收风险,会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水平的促进作用,甚至会阻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农民对小额贷款的需求量较大,一般会以相应的担保抵押为条件申请贷款,但因为农村地区的抵押物资较少,且大部分农民的个体条件不能满足贷款要求,所以农村金融发展会受到一定约束,制约了农村经营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7]。
3.4农村金融保险不完善
农村金融保险对于乡村振兴产业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后续的风险防控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保险在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农村金融保险存在发展滞后以及缺乏担保的情况,在当前社会环境当中,商业保险不断发展,而农村金融保险相对落后,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限制了对保险的可承担风险。另外农村金融机构的现有网点数量较少,在开展涉农业务时需投入大量资金,降低了贷款的收益率,导致资金流入到非农产业中。假如农村金融保险不能降低农业融资风险,就会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8]。
4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建议
4.1构建合理的金融服务政策和体系
首先,分析目前农村金融环境的发展情况可知,其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较大不足,要从农村金融的不同发展阶段来制定并落实对应的金融服务政策,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多元化农村经营主体的现代化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其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现状科学规划银行和非银行机构,以多样化的途径引导多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确保该类金融机构促进农村区域实现经济和文化水平双重发展,满足农村地区在各个领域建设工作的资金需求,另外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调节效应,合理布局农村金融的业务网点,为完善和发展后续经济体系打下基础。再次,要细化现有的监管机制,规避各类风险,构建完整、科学、优良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确保相应的金融服务制度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9]。
4.2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
首先,要引入新型技术手段完善金融服务。在过去银行业的发展进程当中,信息不对称对农业金融发展的阻碍较大,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银行服务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涉农金融机构要根据新型农业主体的个体需求,结合现代化的智能手段创新并整合业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完善业务审批过程,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其次,涉农信贷增信途径和方法有待丰富,农村金融机构应结合国家的政策方针来提高涉农信贷期限的时间和额度。例如,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继续延长30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型农业主体出现。农业金融应以此为契机发放农村土地经营和农房抵押贷款,在农业设施设备抵押和生产订单等方面加强融资,以此来提高贷款的额度并延长相应期限,针对农户、地方产业、农村合作社以及电商产业链等渠道增加贷款,并丰富融资模式,以此来满足在土地流转和服务过程当中涌现出的新经营模式。再次,要结合农村地区现有的产业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农村地区现代化农业规模的共同发展,农村产业链经营主体的基本资金需求从小额化向规模化转变,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农业金融机构要以解决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后续流通和营销渠道当中的融资需求为切入点,打造出符合农业金融产业差别的新金融服务体系,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完善定价细则,确定合理的利率水平,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满足不同农户的基本需求。
4.3保证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全面提高
站在整体的角度分析,想要实现农村金融对“三农”工作的良好服务,就要完善和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明确其在乡村振兴工作当中的具体职能。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思维,强化金融服务模式,依照农村地区特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农民的实际需求,通过面对面、点对点的服务模式实现金融服务和农业种植生产等活动的有效融合。结合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对应的金融服务方案,进一步细化以多元化农村经济为主体的金融服务,确保现代农业生产活动得到更科学有效的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振兴工作当中的资金难题[10]。
4.4大力发展农村绿色金融服务
首先,要重视农村金融对绿色产业的引导、约束和杠杆作用。农业金融机构要依照农业发展基础强调其实现绿色低碳化的转型方向,结合有效的金融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呈现更高效、高质量的生产模式,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经营转变为重视生态节约环保的绿色经营,在此过程中要加大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重视对农业种植养殖以及深加工产业的金融支持。其次,要细化绿色农业信贷投放制度,通过制定差异化信贷策略,创新现有的绿色金融产品结构。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生产和经营特点,探索农产品商标质押贷款的新型贷款模式,结合分类化的客户管理渠道,对现有的信贷项目库当中所涉及的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分级授信,提高其授信额度。构建以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示范基地,开拓绿色贷款通道,实现农村绿色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11]。再次,要强化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性支持,结合现有的政策标准和金融发展制度,落实农村绿色金融的相关要求和政策体系,构建并完善能和其相对应的、以服务于农村地区金融需求为主体的中介服务机构,投入充足的资金,调动涉农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以绿色金融服务为基础的绿色小微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投放。
4.5加大对农村农业贷款的管理力度
想要实现农村地区金融结构的稳定发展,就要完善利率定价机制,高利率会增加农民的贷款负担,阻碍地方经济发展。政府要以规范市场运营模式为主,合理调控农村金融市场,确保各项业务有序进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结合科学的利率机制优化现有利率,确保农民主体得到金融优惠,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建设。要以小额信贷为主导,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信贷需求构建与实际利率相符合的金融制度,在强化融资效率的同时实现对金融机构运营工作的科学引导,确保金融服务能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
4.6拓宽信贷渠道,提高农村农业贷款额度
发展农村信贷领域要拓宽农村信贷渠道,提高农村信贷的利用效率,强化监管水平。通过机构担保以及补贴政策,推进农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拓展信贷渠道,发展不同的资金渠道,实现多个渠道资金抵押,保证农村地区经营主体拓展融资渠道。另外要加大农村金融对金融贷款的投入力度,从地方经济的发展角度入手确定金融活动的发展方向,依照民间借贷的实际情况规范并引导市场环境有序发展。
4.7防范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风险
首先,要由财政部门设立专门的农业风险补偿基金来补贴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信贷投入,并适当补偿不良贷款造成的损失,完善并推广农业保险制度。要丰富并完善农村信贷的担保体系,优化现有的金融环境,确保各类金融机构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农村金融服务当中,有序推动城乡文化和经济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金融保险制度,构建农业金融信贷的对应风险。其次,要扩大政策性保险费用的补贴范围,吸引更多创新型农业主体,结合政策性保险对策预防风险。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引导并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相关业务,确保对应的保险服务能满足农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为新型的农业主体提供更可靠有效的保险基础。再次,可以推出盈利涉农保险产品,确保农业经营主体在遭遇自然灾害时能得到启动资金补偿。最后,通过引入风险共担及补偿制度来构建政府机构、农户和经济组织等多位一体的联保模式,充分落实集中担保、分散使用的灵活模式,采用综合化的保险措施来防范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金融风险,确保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可以完全应用到农村地区建设当中,促进农村地区各个领域的整体发展[12]。
5结束语
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和完善直接推动解决了“三农”问题,目前在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支持农村金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农村金融发展受环境及制度的影响存在诸多困难,对应的保障制度也不能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发展,从而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影响了乡村的发展。因此要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为基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制度,进一步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并实现了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华,杨玉琪,程露.新发展阶段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问题与解决方案[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6):41-50,257-258.
[2]李茂,王晨阳.金融创新如何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衔接[J].河北学刊,2021,41(6):204-209.
[3]邵晓翀,杜尔玏.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新发展格局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10):76-80.
[4]袁文.乡村振兴中农村金融立法的困境与破解路径[J].农业经济,2021(10):94-95.
[5]王兴国,吴梵,刘韬.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计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1(10):84-91.
[6]李昱呈.开发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J].开发性金融研究,2021(5):41-48.
[7]马天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J].中国金融,2021(15):26-27.
[8]林暹亮.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20.
[9]李自强,陈佑成,叶伟娇,等.网点布局视角下农信社信贷服务感知质量影响机制分析与展望———基于商誉评价的调节效应分析[J].农业展望,2019,15(11):27-34.
[10]陈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J].农村金融研究,2019(6):67-7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良好解决,关乎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农业农村,必将拥有极为良好的发展前景。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需要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1]。中国是闻名世界的文明古国,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中国也是酒的故乡。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酒与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且以其文化特性,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更好地记录还原酒与酒文化,能够让人们加深对酒的物质与精神价值的重新认识。为了追溯湖南省娄底市新化水酒的文化历史渊源及特色,本设计选择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娄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山水酒,作为研究主题。通过纪录片增强松山水酒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引发更多的人关注松山水酒,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松山水酒研究背景
松山水酒源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圳上镇黎明村,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导致松山水酒这一传统手工艺未曾传播与发扬出去,借助纪录片这一表现形式,可以更好地对娄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山水酒进行影像传播与保护。大多数情况下,纪录片不需要由演员直接出演,纪录片中的人、地与实际情况一致,在原生态的基础之上,能够塑造优秀的市场价值和品牌价值。因此,通过纪录片,能够以更加立体、形象、自然的方式实现对松山水酒的品牌传承发展。松山水酒采用古法酿制,它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学术研究意义以及探讨价值。党的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是党对我国乡村建设的深层次把握,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于整体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2]。为响应贯彻党的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本设计以松山水酒作为研究主题,利用数字影像对松山水酒进行品牌宣传,以期形成品牌效应并带动松山水酒产业的良好发展。数字影像技术是新时代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多种领域内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该项目的诞生,在宣传松山水酒品牌价值的同时,利用数字影像技术能更好地增强松山水酒的经济效应,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数字影像的重要价值。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当代价值
近年来,文化领域创新成果频现,以“故宫文物”为代表的文创作品逐渐被大众熟知。乡村旅游也作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兴尝试在各地风靡。非遗成为文创领域和乡村旅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跳出原有单一文化内涵的桎梏,在经济领域崭露头角,带来的经济价值不可小觑。非遗与乡村振兴中的“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要求相契合,成为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于一身的“多功能”项目,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2.1回溯乡村发展历史
非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诞生至今经过成百上千年的传承发展,保留着独特的历史印记。非遗集中体现了当时村民对文化信仰的朴实追求,更能透过表面的文化承载形式反映出诞生地当时的民风习惯,是考证当时历史极有效的信息载体。通过梳理当地非遗传承发展的过程,可以明晰在其产生、发展、传承、延续等不同历史阶段乡村的农业生产条件、物质生活水平、社会组织架构和村民互动方式,甚至当地的道德衡量标准、社会风俗习惯、人情交流往来等都可以从中得以体现,成为探索当地历史文化的有益路径。这对研究乡村历史、追溯乡村发展渊源具有重要意义。
2.2丰富乡村文化内涵
中华文化绵延至今,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乡村传统文化尤其如此,其背后蕴藏的人文思想、精神理念、思考方式、价值追求以及文化偏好无一不展现着当地村民内化于心的精神追求,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寄托所思所想的重要载体。非遗不仅携带着过去的文化价值,也传承着现代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文明交织共生,为乡村成长壮大提供了丰厚动力来源和养分滋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生活方式及其行为举动。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形式多是文学故事、民俗习惯、传统技艺、音乐戏剧等一些看起来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载体,但正是从这些传统习惯中折射出我国延续至今的农耕文明的全貌,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传统道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传递出的文化内涵具有广泛的村民基础,长期形成的文化习惯很容易被村民接受,是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2.3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各地开始尝试探索将文化资源融入到当地的产业发展中,建筑业、手工业、旅游业、文创设计业等多个行业都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非遗摆脱了原先单一的文化助力定位,转化成一种生产力资源,逐渐在经济领域展现价值。经济发展促使物质水平逐渐提高之后,人们的目光不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是开始转向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追求。这个时候商品对于人们来说,其实用价值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反而是其背后蕴藏的深层的文化理念成为人们首选的标准,非遗的衍生产品由此获得人们青睐。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的新机遇
当下全面脱贫顺利实现后,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成为现阶段乡村发展的首要目标。各地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开始大力发掘本地乡村的内生特色,乡村本土的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民俗文化、精神内涵、历史传承等都被作为新兴视角放在时展脉络下进行审视,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3.1政策倾斜支持
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非遗作为一种新兴力量被重视起来,尤其是传统工艺可以作为产业发展的路径被利用。国家出台了许多文件以更好地发挥传统技艺的作用,还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吸引群众参与。除此之外,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我国充分借鉴日本发展农业经济的先进经验,提出发掘优势,建立“一村一品”理念。这个理念提出后,各地积极响应,开始在当地落实摸清家底的“八个一”要求,在对本村的历史文化进行梳理后,总结归纳本村的文化特色,将本村流传已久的历史文化重启。在此过程中着重进行对文化资源的把握,在顶层设计中体现“一村一品”的差异化。各地根据“一村一品”指示,设立不同的资金扶持项目和人员交流支持,大力发掘本地的特色非遗资源,并逐步将非遗资源打造成当地的特色名片。国家、省、市、县自上而下的政策倾斜为非遗保护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2优秀传统文化需求日益高涨
过去几十年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飞速跃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吃穿极度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在基本生活保障得到满足后,从单一的物质需求开始向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重转变。除了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以外,人们开始重视内心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如何充实精神、提升文化素质成为人们现阶段更上一层楼的追求目标。从改革开放至今,国家重视提升教育水平,科学知识传播使得大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表现在人们的审美水平和人文追求逐渐向高层次发展。在外来文化大幅席卷各地的情况下,不少人开始呼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希望通过发掘传统文化背后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达到充实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效果。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完美契合了民众这一需要。
3.3经济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带来空间
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形式是农业,农业收入是我国早期社会发展的经济来源。我国的传统文化最早也是起源农业文明,在农业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保留着乡土性的特点,与农业社会息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成形发展离不开农业社会的经济支持。早期人们通过农业获得衣食温饱,在此基础之上才开始构建文化体系。农业社会下的生产力进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的基础。回溯各个朝代可以看到,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朝代,其文化遗产就越多,这是因为经济发展给文化诞生开拓了空间。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无疑也将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创造优渥的现实条件。
4松山水酒的影像传播与保护实践
4.1前期工作
4.1.1勘景为了能够找到合适的拍摄场地,以增强影片的可观性,团队一行多次前往新化,历时180余天,把纪录片所需场景暂定下来。例如,团队选取了陈历祥先生的酒厂以及放置水酒的马龙洞为酒窖拍摄场景,选取了油溪桥村的木屋、紫鹊界梯田等一系列符合拍摄场景要求的地方作为纪录片取景场地。4.1.2美术设计在拍摄过程中,团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拍摄淘米的过程中,画面背景太过杂乱,团队成员便用竹排整齐排列在背景墙上,从而得到干净整洁的镜头画面;在拍摄煮米的过程中,灶台周围的环境杂乱无章,为了画面的唯美效果,团队成员自主布景,首先将旁边的柴火棍排列整齐,然后在突出的白墙上排列好竹条,在拍摄摊凉镜头的过程中,原场景中的背景窗是不锈钢窗户,无法融合整体画面。因此,我们便与酒厂负责人沟通将不锈钢拆除,最终得到完美的画面。在拍摄压榨镜头的过程中,因为整个环境都是白墙壁、白柱子,这样单调的环境会导致整体画面不协调,所以团队成员联系酒厂负责人用竹条装饰了一下酒窖环境,把白墙、白柱子遮挡住。有了竹条的装饰,整体画面协调了很多。在拍摄插秧镜头画面的过程中,考虑到让演员穿上蓑衣戴上斗笠更符合拍摄画面效果,所以摒弃了他们原定的穿着打扮,穿上团队成员准备的蓑衣斗笠。
4.2幕后纪录片
4.2.1创作观点根据纪录片的拍摄脚本进程进行记录。利用所记录拍摄团队在工作时的记录视频和正片拍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视频,通过将正片与幕后花絮相结合这一方法,采用幽默搞笑的方式,进行再次的艺术加工和展现。在影视艺术中,电影纪录片占据重要地位,其完整地记录了国家的印迹。但是电影幕后纪录片毕竟是一种新兴的纪录片类型,其具有自身的类型特质和传播特征以及价值导向。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所面临的困境与出路都值得作深入的研究。4.2.2成片思考在拍摄花絮的过程中,会考虑到如何才能展现出更好的效果,比如重点记录哪些方面,以及在制作花絮的过程中,重点偏向哪一种类型才会引起观众兴趣驻足观看。是纯花絮还是纯预告?最终团队选择将两者结合,但更偏向花絮多一点的方案。通过幽默的展现形式,让观众更想深入地去了解我们的拍摄过程。一部好的纪录片不单单只是随便找个地方拿着相机就开拍,而是要经过不断探寻、不断摸索,去发现、去总结出来的成果。
5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在展现乡村历史文化脉络、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开发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家和政府正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各项价值运用有着新的期待。本文沿着这个思路发掘松山水酒的历史、文化及经济价值,无疑是一次非常具备研究价值的实践。
参考文献:
1.1教师专业性较差
由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工资待遇较低,使大多数教师不愿去农村学校任教,从而农村学校专业地理教师极为匮乏,地理课程由其他专业老师代教。且农村教育资源的落后,老师本身又不进行专研,只是对地理书的内容照读,就当教学任务完成,地理知识功底十分薄弱,创新意识不足,教学经验较少,这些都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地理人才的培养。
1.2地理学科不受重视
如因前几年东北地区地理尚未纳入中考范围之中,使地理这一“小科”更加不受重视。大部分的学校以及老师认为只要上课就可以,不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测试。并且大多时间都留给语、数、外等主科,使学校给地理课程安排的课时过少,使教师急于完成教学进程而忽略学生的接受程度。此外,农村地区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很落后,认为孩子只要把主科学好,小科不重要。从而使学生养成了不重视地理课的观念。
1.3地理教学器材不足
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不重视地理学科的教学与学习,有很多课程需要三维立体化的教具,但乡村地区学校连基本的地图和地球仪等器材都不足,甚至没有,在地理教学器材上的投入较少,在很大程度限制了地理教学的开展。
1.4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低下
由于地理课是个相对抽象以及空间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之前没有接触地理的情况下,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再综合以上几点,师资力量差,地理课不被重视,教具也较为缺乏,课堂氛围不活跃,自然调动不了学生的兴趣点。另外,传统教学往往采用“教材+板书”模式,较为呆板、单一,难以捕获学生眼球,教学效果也并不明显,且只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使地理课堂失去活力。另外,教学案例较少,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
1.5教学方法刻板单一
很多学校和教师并没有依据新课标要求进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主导和主体的教学方法,无法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无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性,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容易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脱节。
2建设共享案例库的意义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一些乡村地区因为观念落后等原因,以升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严重阻碍了地理学科课程的深化改革。针对以上乡村地理课程现状,地理学科案例库可以充分解决好教与学的问题,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促进从原来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现在以“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升地理学科教学质量极为重要,有助于地理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共享案例库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创新了教学方式,这种创新,有望成为农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开发建设乡村地理案例库,共享案例资源库,对于实施地理新课程和深化地理教学改革及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1建设共享案例库有利于增加乡村地区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
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提升了地理在乡村学校的学科价值,使地理学科的影响力提高,社会价值进一步加大,进一步改善了乡村学校不重视地理学科的观念,促进乡村学校对地理学科形成科学认知,减小城乡教育差距,对于解决地理课堂教学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2.2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案例库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自己分析、理解、研究具体案例,或者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全方位综合发展。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理综合思维、创新思维、主观能动性以及实践能力。为未来培养综合性地理人才,服务于家乡、社会、乡村振兴奠定了思想基础。
2.3有利于促进乡村地区地理教师基本专业素质的提高
案例库既可以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情景描述,又充实完整了课堂的教学环节,同时也补充了教师欠缺的地理专业知识。对于一些虽具备专业地理知识但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拓展了教学模式与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撑,大大提高了从教技能和教学效率,在科学开展教学方面,也将会有较大的指导意义,进而促进农村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地理案例是新的教学理念在地理课堂中体现的载体,建立在教师对实际问题的了解,进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案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从而解决地理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学生的旧的学习观念、旧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2.5促进区域间地理案例库的完善共享
推进案例库向全面、综合、完善发展,就要真正树立起“全员共建、案例共有、平台共管、利益共享”的案例库建设理念,在加强校校合作、城乡合作起到了特殊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教育的城乡差距。
2.6对于新课程改革有较大推动作用
新课改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地位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方向。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分析、思考、探讨问题,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且尊重学生个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案例,使案例库种类丰富,促进科学教学,有助于师生共同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要求。
3地理共享案例库建设与应用原则
3.1遵循科学性原则和地理教学性原则
共享案例库建设所选择的数据和信息必须要确保它的客观性,绝不能胡编乱造、篡改数据、捏造事实,避免学生对地理知识形成错误的认知。为了确保案例及数据来源准确、可靠、客观,要全面的查阅信息,保证论证充分,分析恰当。实施步骤应清晰有度,方案齐全。最重要的是案例要围绕实际问题采集,并展开教学,据此可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特点。案例的选择要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符合教师教学水平实际,符合教育教学特点实际,有效针对教学特点,制定并遵守教学原则。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知识繁多复杂,要将案例库建设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兴趣性,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探究的兴趣。中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但认知宽度较窄,且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程度和认知不足,因而教师应秉持教学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案例,在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认知。
3.2符合地理学科特性原则
地理是一门空间性和地域性较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差别,这就要求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依据图表进行。因此,案例库的建设要以图表为主,使学生在学习时养成结合图表的习惯,从而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掌握学习地理的技巧,培养和优化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从中探索出地理学科的内在规律。
3.3关注各学科间相互联系原则
各个学科从不同方面阐述知识和理论体系,各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因此,建设案例库时还要关注其他各学科对地理的影响及作用,利用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析案例,且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学科,案例的选择要兼顾文理思维,使学生建立多方位,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3.4依据课程标准建设共享案例库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反应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应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整体强调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从而顺应地理课程改革这一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而案例库的建设要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3.5以乡村振兴为根本开发目的
开发与建设共享案例库应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面向现代地理学为基本战略,服务乡村振兴为主要责任。共享案例库的建设应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利用案例教学提高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整体水平提升,使教学和科技发展有力结合,从而促进乡村教育振兴,阐释新时代乡村振兴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及科技需求,进一步深化中国乡村科学与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
3.6确保案例时效性与实用性
吸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保持案例库不断更新,案例的选择最好为近期发生或当下存在,不宜选择时间过长或历史时间悠久的案例,并保证案例内容的完整与更新的及时,且最好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将真实发生的实际案例引入教学环境,并且对特定案例的背景、发生条件、发生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让学生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情况,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共鸣,秉持与时俱进原则。同时案例要与生活和学习内容紧密相连,加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易于理解,确保知识为社会生产、现代化建设服务。
4地理共享案例库建设与应用建议
4.1加强案例库区域间的共享机制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案例库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就要依靠区域间各学校的交流、合作、对案例的补充,依靠团队的力量,推动建立基于区域共享的教学案例库,增强共享意识,建立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案例间的区域共享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转变,更有利于加强乡村地区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的观念交流,从而对乡村教育振兴产生较大影响。
4.2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呈现地理案例库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虽然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先进,但运用形式依然较为单一、呆板,通常只是通过图片形式呈现。案例教学应打破传统模式,多方式、多角度、多元化的呈现地理案例。例如,可借助现流行的短视频平台,通过将地理案例与视频、音乐、图片的结合制成地理案例短视频,增大地理案例的影响力与共情力,拓宽传播途径,从而有利于共享案例库的进一步推广和提高,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3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改革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担任对整个教育活动的领导组织作用,而学生使学习认知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案例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是案例分析、探究的主体,不仅要了解案例的问题本身,还要学会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方法,因此,在案例选择上要与教材紧密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使教师方便讲授,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性,有力的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探究意识以及协调、组织、沟通能力,完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的创新。
4.4优化案例库实施过程
建设前,大量收集数据真实案例,丰富案例种类,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需求;建设时,将不同种类案例进行有规律分类,同时进行严格筛选,将时效性较差,违背科学原则案例删除;建设后,积极收取各学校教师及用户的反馈,及时改正案例库中的不足,满足用户需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不仅是乡村和乡村产业的振兴,也应是乡村教育的振兴。只有办好乡村教育,才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乡村要全面振兴,产业是关键,教育当先行。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人才,人才培养必须依靠教育。农村教育因此要保障各学科均衡发展,促进农村教育振兴,是决策者和教育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办好乡村教育有利于培养乡村产业人才,有利于留住乡村产业人才。地理共享案例库的建设不仅仅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案例库,也是为学生提供素材的平台,更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它的建设不但有利于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平衡各学科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培育地理人才,支撑和引领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朱学尧.基于区域共享的高中人文地理案例库建设[J].教学与管理,2020(11).
[2]张文娟.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研究——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D].河南大学,2020.
[3]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刘彦随.新时代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J].地理研究,2019(03).
新农村整体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农村经济原有的调控、管理与规划形式提出了创新的要求,针对当前土地流转形式的多样化、规模的扩大化以及速率加快、主体多元等发展局势,需要管理部门加强与企业、经济单位等相关组织的联合,从整体、长效发展的层面出发,制定规范性的管理机制,强化流转流程的监管,合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调动农民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全面、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1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
1.1全面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速率逐步加快,对农民整体经济收入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土地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使得土地资源的配置结构不断优化,土地经营效益的收入途径被进一步扩展,农民可以通过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形式获得更高的收益;另一方面,土地经营的规模化、集成化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缩减了农业生产的实际成本,对土地价值的开发更深入。从当前农村经济整体发展形势来看,由于部分农村农业生产与经营模式相对滞后,大量的劳动力外流,荒废土地的比例提升,导致土地资源被浪费。农村土地流转被提出和实施落实后,农户家庭即使不从事农业生产行业,也能够得到由土地流转获取的租金,全面提升了农民的农业经济收益,也对新农村的快速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2提高了农业生产资源的整合效率
农行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与农业产业整体结构改革的推进,农业生产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形式也需要进一步调整,才能更好的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差异化需求,深入农民群众,落实乡村振兴建设战略。在土地流转的综合管理机制建设方面,政府与农民、企业及相关经济组织的合作更深入,基于协同化建设与管理思维,在转变了原有流转管理形式的同时,整合了农村经济产业链,通过建立农产品深加工、打通上下游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渠道等方式,为集成化的土地经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优化了土地资源实际开发与利用形式,加快了农业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速率。
1.3推动了农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建设
在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合理的土地流转规划与形式,可以为绿色、高效、科学的农业生产提供支持,同时,对于农业产业集成化效应的发挥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将分散、小规模的农业资源集中整合,借助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实现产能的提升。除此之外,生产方还可以结合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对原有的生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推进多元化经济产业模式的建设,降低单一化生产的风险,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综合质效,是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的重要途径。
2土地流转综合管理形式转变面临的风险问题
2.1土地流转模式的多样化转变
土地流转形式、经营主体、管理环境等方面的复杂化、多样化特征,提升了土地管理的实际难度。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受管理形式改革的影响,产业结构、布局与发展规划也需要进一步深化调整。当前阶段,按照土地流转性质的不同,具体经营模式分为交换、转让、出租、股份合作四种。从农业经济现展形势老看,存在土地流转速率差距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较为偏远地区的农村,存在流转效率低、面积小、形式不合理等问题,土地经营形式的改革停滞不前,不仅对现代化、机械化农业生产模式的建设具有一定的阻碍影响,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协同化建设目标的落实。需要相关管理部门予以重视,集中资源,大力推进土地管理现代化改革的全面实行。
2.2土地流转管理机制存在滞后性
从当前农村地区土地开发形式来看,尽管土地流转的整体交易量大幅度提升,促进了土地资源开发效益的全面提升,但由于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交易平台的建设不成熟,使得部分土地流转管理流程不规范、信息公布不及时,交易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出现该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农民在土地流转交易流程中缺乏专业性、针对性的指导,对土地的经营管理模式认识不全面,使得流转行为存在不科学、随意性强等问题,如部分土地流转项目以口头约定为主,或是签订合同未经专业机构公证等,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二是部分经营者未按照合同对土地进行开发,擅自更改土地用途,没有遵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开发,对周边生态造成了破环性的影响,对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科学性发展有着不利影响。
3基于乡村振兴角度优化土地流转综合管理机制的具体策略
3.1统筹全局,科学规划土地流转整体建设路线
在现代农村建设规划不断优化改革的背景下,土地流转的整体规划、实践形式与管理目标等都发生了对应的转变,为有效、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目标,需要中央与各级政府单位发挥统筹协调、政策引导方面的作用,在正确认识农村经济创新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细化管理目标。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统筹规划工作,从宏观建设层面出发,对土地流转相关政策与地区土地实际流转面积、速率、范围等信息进行调查分析,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科学、高效的应对土地流转经营带来的相关给个风险。同时,在特殊地区,应根据土地开发利用具体形式与需求,制定针对性的经济建设规划,全面落实土地经营管理规划,为土地价值的合理开发夯实基础。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应建立高效协调沟通渠道,引导区域土地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经济单位深化合作,基于市场需求,加快农业产业链的建设与完善,加强资源整合开发,明确协同化现代农村建设目标,为土地流转项目的有序、高效推进提供保障。
3.2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流转管理与服务体系
新时期,政策在乡村地区的全面实行,转变了原有土地经营管理模式,为更好地提升流转工作的服务质效,管理部门应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按需规划的原则,建立健全流转管理与服务体系。具体来讲,首先,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对法律事务处理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项土地经营管理与服务的质效。针对该种情况,相关管理与经营单位应在加强沟通协调的基础上,立足地区实际发展状况,逐步健全法律体系与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强化管理内容建设,为中介单位的服务工作提供规范依据。其次,完善土地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土地管理相关单位应结合地区土地信息管开发与管理需求,构建起服务更完善、管理更高效、信息整合更及时的管理平台,对土地相关经营信息、流转情况、价格与成交量等信息进行公布,突破信息壁垒,动态披露信息。第三,注重服务主体的优化建设,组织规划专业能力强、法律认可的服务单位。如,土地管理单位可以根据具体的流转经营服务需求,建立专业的服务大厅、窗口等,维护流转市场的秩序,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3.3强化监管,制定覆盖土地经营全过程的规范机制
土地流转范围的不断扩大、速率的快速提升、交易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在提高了土地资源整合开发效率的同时,也使得流转管理面临的风险更复杂、纠纷数量逐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群体参与土地流转项目的积极性。为更好地规范土地流转交易行为,强化管理力度,土地管理相关部门应建立起覆盖土地经营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制定标准化的监管机制。在制度实际建设与实行阶段,首先,应明确流转主体,根据土地基本信息与经营要求,制定配套的定价方案,确保合同的有效签订与权威认证,为土地实际经营活动提供可靠的指导;其次,应根据现阶段土地流转主要面临的风险与纠纷问题,建立对应的处理中心,由专业人员对纠纷进行调节、处理,提升管理质效;第三,应建设起动态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于土地开发行为、效率、影响等进行分析与评估,深度挖掘土地资源的开发价值。如,对于荒废用地,如果调查结果显示土地两年内没有进行耕种,应将其纳入流转管理单位,自动进行土地流转开发。
4结语
农业发展形势的复杂化转变,在促进了经济管理改革机制不断深化的同时,也对土地流转相关管理政策、体系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土地管理相关单位应在正确认识土地流转对地区农村经济积极作用与风险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土地流转整体管理路线、建立健全流转管理与服务体系、确立覆盖土地经营全过程的监管机制等举措,加强土地产权流转规范性管理,为新时期乡村振兴现代农村建设战略的全面落实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努尔古丽·吐尔逊.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及城乡规划的思考经验[J].南方农机,2020,51(7):82.
乡村振兴计划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点内容,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较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关乎国民经济的发展,打造先进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刻不容缓。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除产业化的合理调整之外,新农村环境建设也十分重要。以打造生态文明为方向,新农村建设重在优化居住环境,通过对农村景观建设、农村居住房屋建设、农村交通道路建设等工程来完成新农村建设目标。新农村建设战略以经济发展为基本目标,以优化农村环境为途径。
古往今来,农村交通问题一直是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交通道路的封闭,农村经济产业输出十分艰难,同时,农民的出行也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新时期农村交通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产业的优化和生活环境的提高,在经济与环境建设中,新农村经济战略需要借助农村交通道路的改善来实现发展目标。另外,农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交通建设工程的实施能够兼顾二者,在促进农业经济输出的同时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笔者在研究2020年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031)、2020年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029)的过程中深刻思考了农村交通建设的实施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并参考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收入效应及形成机理》。该书以农村交通工程建设战略之下的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为基本研究内容,以西部11省农村交通建设为案例,详细论述了农村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编者从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挖掘农民收入增长的可能途径,以收入不平等、增长、交通基础设施的三角联动关系为分析框架,全面说明了三者的内在关系。新时期农村交通工程建设对农村经济产业流动、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农村交通工程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产业衔接城市经济市场的接口,将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工业经济有效结合,有效引进先进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技术和人才资源。在城市工业经济与农村产业有效结合的经济体系中,农民是主要的农村产业支持者,通过农村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农村产业模式得到扩大化,不再局限于传统农业产业,开始在产业营销模式、电子商务等新型经济运营模式中进行农产品营销,扩大产业营销市场,提高收入。在实现经济产业工业化和增收过程中,农村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农村交通工程建设是对农村封闭落后面貌的初步改造,唯有实现交通通畅,才能实现农村地区的富裕目标。
在传统农业经济中,农民的生活状态与经济发展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工业化迅速发展,但落后地区的小农经济模式依然不变。由于交通的局限性,其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农民的出行受到了很大限制,尤其在相对偏远的地区,农村居民缺乏走出农村的交通条件。新时代农村振兴战略中,解决农村交通问题十分紧迫,交通建设战略关乎农村全面发展,唯有解决农村交通问题,振兴战略才能得以有效展开。农村交通工程的建设重在安全建设,不论农村交通工程如何紧迫,安全保障是第一要务,这需要交通建设人员具有专业的建设能力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在整个交通工程建设中,需要投入充足资金来保证交通建设基础设备的安全与牢固,另外,应定期检查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当然,交通建设最根本的安全保障是工程建设的专业性,在资金投入充足的情况下,交通建设者需要具备专业的建设能力,打造安全牢固的交通工程,才能确保农村交通道路质量的合格与安全。交通工程的建设同时也是美化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保障基本道路安全的条件下,绿化景观建设项目也可以融入交通工程建设内容中。就建设工程来说,道路建设是一种建筑工程,建筑工程讲究美观原则与安全原则的统一,农村的绿化资源十分丰富,在整个交通工程建设中,绿化带建设是交通建设工程需要考虑的内容,绿化景观建设有利于丰富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美化农村道路。在交通工程建设中,绿化景观建设主要是交通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建设,通过道路两旁的花草绿化带造景,提高农村交通道路环境的美感,另外,交通建设工程可以修建自助服务建筑,提供休息场所,来完善交通建设的多元化功能。
新时代背景之下,农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村交通工程的建设是经济发展战略,又是生态环境策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美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的基本生活水平。在全程性的交通建设工程中,应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保障基本的交通工程安全与持久,与此同时,跟进交通道路美化项目,实现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的统一。
作者:李冰 单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1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基于5G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数字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诸多影响,因此,立足于经济学视角详细分析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与发展,以此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提供支撑。
2数字经济的概述
2.1数字经济的模式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其中网红经济是数字经济的一种类型。根据调查,我国网络经济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其主要是以网络为主。按照数字经济的变现方式,数字经济可以分为:一是线上数字经济,其主要是通过线上交易完成商品流通;二是线下经济,其主要是利用网红效应实施的系列经济活动。
2.2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
发展数字经济具有较高的优势:首先,数字经济是带动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推动产业结构性转型升级成为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次,数字经济成为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通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成效明显,通过组织系列扶贫活动及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有效带动4万多个贫困户增加收入。积极推广“名校+”“名师+”远程教育帮扶模式和“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促进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推进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发展有机衔接,积极实施数字乡村发展“六大行动”,促进乡村全面发展。河南省大荔、柞水、佛坪和杨凌4县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
2.3数字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任何经济发展模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结合调查,数字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技术快速革新导致部分人群摩擦性失业。技术带动产业升级,数字经济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而发展,技术的进步创造一些新的岗位,同时数字化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可能导致大面积“技术性失业”,对就业市场、民众生活与广大社会造成的影响是痛苦的。数字经济对劳动者的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具有数字素养的人将面临失业和边缘化危险。二是线上平台强势压低线下实体收入。线上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模式。线上经济的便捷性塑造了一批具有极高粘性的消费者,加之没有店租等实体成本的负担,线上平台相较于线下从业者往往有更强的竞争力。在线上平台的竞争压力下,大量线下实体从业者被迫降低利润目标,甚至面临破产。三是巨头垄断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数据是一种边际成本递减的生产资料,数据一旦形成规模就具有天然的扩张性,不受规制的扩张必将走向垄断,垄断的后果是行业资源集中与行业内部分化加剧。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行业资源高度集中,互联网巨头与小微企业差距悬殊,并且差距还在渐渐扩大。
3数字经济崛起的原因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根据调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例如,2016-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呈现增长态势,从623亿元增长至3419亿元,增长了2796亿元,如图1所示。其中,直播带货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尤其是2020年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直播带货成为拉动国民消费的重要方式。2020年直播电商占GDP比重达27.8%,年增速高达227.7%。通过深入分析,我国数字经济之所以取得巨大成效,主要决定因素有以下方面。
3.1数字经济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我国进入数字化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基于5G技术的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稳定的发展动力。5G技术能够为网络直播提供稳定的信号,为直播带货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例如,基于5G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平台形式更加丰富,为市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的观看平台,有效地刺激了粉丝的消费欲望。尤其是2020年肺炎疫情发生后,基于“居家隔离”政策的实施,网络购物成为满足人们消费的重要方式,提高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进而扩大了数字经济的粉丝量。据统计,2020年我国移动用户占比达互联网用户数量整体的99%,手机流量时代全面来临。可以说庞大的网络群体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大力的潜在客户。网红利用营销手段,猎取消费者心理,通过高粘度、高互动的方式拉近与粉丝的距离,并且通过精准的营销手段引导粉丝消费,形成价值回报。
3.2国家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支持
基于“双创”战略的实施,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国内消费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例如,在全国经济发展会议中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是民营经济、“双创”战略实施的具体体现。为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国家层面、地方省市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如表1所示。陕西省加强数字领域标准制定,探索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地方立法,完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围绕“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2条路线,打造“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核心区。目前陕西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位列全国第12位,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西安,助力陕西加速步入“数字时代”。
3.3人们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转变
我国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主要目标。2020年我国实现绝对全面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消费成为当前90后、00后消费的主要方式。相比80后消费群体而言,新一代消费群体具有更强的包容性与创意性。所以数字经济的发展迎合了当下消费主体的个性化消费理念:一是基于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线支付方式的转变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契机。例如,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由于支付方式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因此一定程度会刺激消费者消费欲望,产生诸多“不必要消费”。二是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懒惰性”催生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实现了居家消费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时间。
3.4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持续夯实
数字经济发展依赖于完善的基础配套体系。一是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根据调查,目前我国物流产业体系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物流产业技术不断创新。冷供应链物流技术不断发展,有效地保护了新鲜食品的质量。例如,根据调查,基于冷供应链技术的发展,生鲜农副产品的网络销售额不断扩大。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成为国家政策,道路、网络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上述产业的支持。二是网络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在5G通讯方面,截至2020年5月底,陕西5G基站已累计开通7621个,力争打造中西部地区5G网络建设先行区,为后续5G产业发展与应用奠定基础。
4数字经济的经济学效用分析
4.1经济增长效用分析
经济模式存在的本质就是促进经济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消费满意感。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是数字化经济发展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是数字经济带动了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粗放型、高能源消耗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引导地方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陕西省是全国有名的网红城市,通过互联网传播有效带动了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数字经济催生了诸多新职业,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数字经济有效带动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例如,通过助农直播带货可以将诸多农副产品推广到全国,以此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价值,形成品牌效应。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有效地丰富了就业岗位,拓宽了就业渠道。以网络直播为例,网红直播带货不仅需要大量的后台客服岗位,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物流配送人员,因此,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提高了我国的就业率。
4.2营销效用分析
数字经济不仅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线上购物模式的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一是数字经济模式下的营销方式实现了全员营销模式,营销人员面对的是所有的受众,需要了解消费者在态度与行为上的改变,因此迫使电商企业要从过去的营销局部视角升华为用户、文化、生意、经济、民生的大局观。二是细化市场。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都是确定品牌营销策略的关键要素。在数字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互通互联性不断提高。因此,企业通过大数据洞察了解目标用户,以精品内容与品牌用户创造共鸣,以优质产品和资源矩阵搭建更贴近用户的营销场景,全面助力品牌实现营销突围。
4.3数字经济文化效用分析
文化效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发展背后是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陕西是网红城市,例如,基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西安加入GDP万亿俱乐部,2020年西安市GDP增速5.2%,总量10020亿元左右。根据调查,当前我国网红更多采取的MCN批量生产的模式,导致缺乏内涵文化。而依托区域独特文化可以有效带动经济的发展。例如,陕西老乔是一名美食博主,在抖音上的粉丝为1200万,其认为自己走红的原因归功于陕西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可见,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宣传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弘扬了当地传统文化。另外,数字经济变现速度快,网红一夜成名现象助长了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加剧了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产生冲击。
5结语
总之,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时代变迁和市场变化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心态与社会价值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发挥了其经济学的本质,促进了“双创”发展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同时数字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其归根结底是缺乏正确引导和有力监管以及其自身缺陷的产物,我国应积极消除数字经济的负面影响,通过政府完善数字经济相关管理制度、数字经济主体自觉维护数字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公众共同监督等方式引导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以放大数字经济对经济的积极贡献,规避克服其负面影响,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婧怡,杨秀丽.网红经济的经济学效用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23):59-61.
【2】韩雪.我国“网红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08):15-17.
【3】彭妍,李星星.浅析数字经济及其影响[J].商业经济,2019(08):109-110.
【4】吴晓辉.浅谈疫情之下的“宅文化”传播[J].新闻传播,2020(07):16-17.
1.学校规模小微化
由于受计划生育、进城务工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之受困于办学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办学水平长期低位徘徊,满足不了已经走出去的家长朋友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村适龄少年儿童离开家,致使农村小学的入学人数减少,学校规模急剧缩小,已处在低位运行的态势。学校规模的小微化,必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形势,迎难而上,助推乡村教育发展,是摆在每个农村小学校长面前的新课题。
2.教师队伍多元化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师队伍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曾经作为生力军的教师,正在淡出历史舞台;20世纪90年代前后参加工作的曾经又红的一代,也已经慢慢消退了昔日的激情;近年来参加工作的来自各级各类大学的青年才俊们,又因为专业的不对口等因素,正在缓慢成长。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甚至是偏远农村小学来说,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很难适应新教育需求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在越来越多元的教师结构中,充分调动老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中年教师的骨干带头作用,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这又是作为小学校长的我们必须正视的一大课题。
3.家长支持边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把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致使农村留守儿童与日俱增。如何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机制,实时共享教育信息和孩子的学习动态,家校共建和谐校园,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
二、关于校长工作的几点想法
1.“微”而不乱,做好精细化管理
为了保证微而不乱,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实施精细化管理。每人负责一个班级,人人都当班主任,确保班级管理不混乱,常规工作人人抓;每人都做一份兼职,人人有兼职,同时细化工作责任,强化过程管理,事事有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不乱套;每人担任两门以上大学科和若干小学科的教学工作,从而使大学科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小学科教学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凡此种种,在学校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点点滴滴求合理,细微之处见管理”,努力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2.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团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一所学校的成败,起主导作用的是校长的办学思想,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广大教师的努力工作。因此,在学校这个小圈子,校长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既关心他们的工作,又关心他们的生活,尽量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创造l件、提供帮助,使每位教师都能从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温暖。努力把全体教师的心力凝聚在教育教学工作这条主线上,构建和谐的、富有凝聚力的教师团队,调动老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发挥中年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做师生的好榜样
在一个小微化的学校里,全校上下所有的注意力都会集于校长一人。校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每位老师和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因此,校长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践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人。首先,作为规则的制定者,校长要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秉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绝不凌驾于制度之上。通过自己的遵守唤起老师的执行、学生的拥护,使学校的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其次,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执行者,校长要始终站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带头参与教学教研工作,与大家一起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可行的教学方法,引领全体教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进行教学反思,写教学随笔,参加业务培训学习等。用自己的坚持不懈,赢得全体师生的尊敬。最后,作为教学评价的参与者,校长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引领师生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好教育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师生成长的闪光点,时刻放大他们的优点,提出他们的不足,要不断引领师生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4.开放办学,走出去,请进来,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面对家长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是抛弃,作为教育管理者,教师更应该从学校发展的高度,以开放的眼光去审视问题,从我们自身的工作中找原因。现代学校管理提倡开放的学校管理思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与家长、社区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家长会、校园开放日、校长接待日等一系列活动,把真正关心教育、关心孩子的家长请进来,积极向他们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介绍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并认真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征求他们对学校发展的意见,通过家长吸收社会资源,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总之,困难是暂时的,发展是长远的,面对困难,我们要善于思考,工作中要时时处处有想法,并努力把这种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我们必须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站在现在,实事求是做工作;放眼未来,勇于创新谋发展。”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振兴家乡教育,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1 城乡联动发展
城乡统筹和协同发展是近年来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及中国社会的长期“重城轻乡”,导致了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而这种二元结构又进一步深化城与乡、工与农的差别,使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处于不均衡、不协调发展状态。面对城乡存在且持续拉大的收入差距、农业经营的低效益甚至零或负效益,中央政府在客观审视城乡关系及其经济发展状况和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帮扶落后地区的战略思路,使中国经济开始站在了城乡协调发展和优势互补的起点上。
城乡联动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因城乡间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层级差异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引发的一方对另一方(通常是城市对乡镇和农村)带动作用。城乡联动不同于城乡互动。通常,互动的两事物或多事物处于基本相同的能级层次,而联动的两事物或多事物间往往处在不同能级层次上,具有一定的能级差。在联动过程中,因事物间所处的能级不同,故此,高能级事物一般发挥主导作用,而低能级事物则处于从属地位。不过,随着低能级事物能量的不断累积,其内部结构不断变化,所处能级层次也不断提升,当低能级事物达到与高能级事物近乎相同的能级层次时,即具备了与高能级事物进行互动的条件。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长期不均衡及制度、政策的不合理安排,一方面导致了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显著差异,另一方面也引致了城乡间、工农间的巨大差距,这种差异和送别,一是使城乡处在不同能级层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二是使农村、农业和农民处于相对弱势和被动状态;而且,我国农村目前的经济条件及人力资本禀赋和科技水平,也决定了农村还难以站在与城市相同的能级层位上与城市互动,而是需要城市的援助、帮助和带动。应该讲,城乡联动是重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城市的带动、帮扶为动力,进而实现城市与乡村的联动和协调发展。
2 城乡联动与大连市全域城市化目标的一致性
大连市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大连市逐渐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11年大连市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6150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3.5%,人均GDP达到91287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年汇率,人均GDP为14454美元;农林牧渔业及农村服务业增加值395.7亿元,占全市GDP的6.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7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2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8.55%。综上不难看到,尽管大连市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居民生活均有了显著提高,然而,城乡间的差距目前依然很大,这突出地表现在经济、社会、居民生产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城乡关系、缩小并最终消除城乡差距,全面提升大连市的经济和社会实力,彻底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面貌,近年来大连市提出了全域城市化的战略目标。对于全域城市化,目前学术界和实践层面还有着不同的看法,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全域城市化是在统筹城乡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对现代城乡关系的思考与解读,全域城市化所倡导和追求的是以现代生产文明、生活文明、生态文明和文化文明为基础的城乡协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与过程。全域城市化目的不是要消灭农村,也不是要“绑架”农业和农民,更不是强行农民弃农从工从商、弃村进城、弃地上楼,而是用现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现代生态文明和文化理念,来引导和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助推农村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城乡联动发展,尽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等一体化的同时,使城市化达到更高的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由此可见,大连市全域城市化的战略目标与大连市城乡联动发展理念是异曲同工的,而且,这与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也是完全一致的,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3 城乡联动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大连市的城乡联动发展应该以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及城乡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为宗旨,以全域城市化为具体战略目标,本着以人为本、制度和政策统一(近期内城乡可略有不同)、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的原则,在着力建设主城区、新城区、渤海城区和黄海城区四大城市组团的同时,大力扶持城区周边小城镇的发展,同时通过大力培养现代农村和农业发展亟需的各级各类人才(包括管理人才、科研和技术人才等),加大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来增强农村和农业的自“造血”功能,全面提升农村和农业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具体思路和对策是:
3.1 在全域城市化战略框架下,科学研究并制定符合大连市长远发展目标、并与现代化国际城市及新型现代化农村和农业接轨的大连市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农村和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总体发展规划应在确立大连市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具体实施策略的同时,将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纳入视野,并突出小城镇在城市和农村联动发展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与建设现代化、生态绮丽型小城镇和现代化新型农村统一为一个整体,本着城区、小城镇和农村各有侧重的理念,科学、合理地布局人口和产业,强化不同功能区的作用,同时避免城市和城区的规划建设盲目崇“大”现象,应把建设特色突出、功能显著、环境优雅、文化气息浓郁、宜居休闲、生态文明的城市和城区作为发展的目标,避免因人口和交通过分拥挤而导致的“城市病”的进一步滋生和蔓延。农村和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应以大连市总体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建设现代新型农村和发展现代化集约型农业为目标,强调农村建设的科学布局及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和生态化,重点扶持和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鼓励和发展订单农业、公司化农业等“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一条龙”式现代生产和商业化模式。通过规划,来全面而深刻地描绘大连市城区、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未来发展前景,为小城镇以及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指明目标、方向和路径。
3.2 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力度。从城乡联动发展及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角度考虑,今后大连市应实施农村和农业振兴与繁荣战略,一方面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主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另一方面通过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方式建立现代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技术专项研发和扶助基金,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及现代生态农业的推广工作。与此同时,结合大连市下辖村镇的不同气候特征、土壤条件和已有农业基础状况,因地、因时制宜,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型农业(包括集约化的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等),实施“一村一品,多乡一业”工程,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打造并逐步形成大连市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强势产业化“链条”,以及与之配套的集群式农业产业化服务网络,从根本上转变盲目生产、分散经营的“高成本、低效益”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民的实际收入,根本改变农业发展受制于市场和技术、农民收入受制于传统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的状况,以推动城乡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3.3 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急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为农村和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人才是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城乡联动发展及农业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必要保证。因此,在城乡联动发展和全域城市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应把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一方面组织大连市现有农业科技人员及农村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并有一定农业技术基础的中青年农民到国内外大专院校、农科院所和具有先进示范性的农村、农场去学习、参观,提高他们对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农村和农业技术及经营管理人才引进力度,对有志于农村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及农业技术及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在实施奖励性计划及为其搭建展现其才华的平台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本着就近、从优的原则,在城镇或城区解决其配偶工作安置和子女受教育问题,从根本上解除其后顾之忧。
3.4 在保护农村和农民利益的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及先进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大连市的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既离不开本地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的参与,也离不开国内外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农科院所的参与,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技术,加强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的合作,是城乡联动发展及加快大连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尽快做强、做大大连市农业产业的必要环节。
3.5 全面统筹和整合城乡资源,促进城乡资源的优势互补与优化配置。从资源的优势来看,城市的优势在于资金、技术、人才和文化观念,农村的优势则是原材料(农副产品)、土地和相对充裕的人力。在城乡联动发展过程中,如何将城市与乡村的优势资源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起来,是能否取得预期效益、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此,就需要市、区(市、县)两级政府发挥好领导、协调和督导作用,同时加大对涉农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和信贷支持力度,并尽快建立农村劳动力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培训与援助体系,通过订单式专门培训,来解决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安置问题,避免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失地、失业问题的发生。
3.6 破除城乡居民固有的身份壁垒,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身份壁垒和社会福利壁垒系横亘在城乡居民之间的两道屏障,也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现实体现。破除城乡身份壁垒的关键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户籍差异,实现城乡户籍的“一元化”。目前,全国乃至辽宁和大连市正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消除城乡社会福利壁垒的关键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在研究不同时期土地所具有的保障功能和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起城乡社会保障对接转换的“桥梁”。同时,通过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水平,加强城市与农村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的交流,逐渐消除城乡间的教育质量差距、文化差距、医疗卫生条件差距等,推动城乡社会协同发展、文化共同繁荣和城乡居民幸福乐业。
参考文献:
[1].论城市化定义的嬗变与分歧[J].中国农村经济,2004(7).
[2].城乡协调发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232.
[3]魏成龙,吴建涛.我国农村资金向城市的“倒流”[J].经济学动态,2005(1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打造区域特色的农业强势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论题。随着我国对外的全面开放,国外许多品牌农产品纷纷进入我国参与市场竞争,这给国内农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可以说,农业品牌竞争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加快品牌农业的发展,对推动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优势
(一)特色资源优势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产生巨大的差异,以资源为依托,发挥地域优势形成名优传统农产品,成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资源依托。目前一些地区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已经初步形成了当地的名牌产品,带动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特别是1999年《农业部关于创名牌农产品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把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营销,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作为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从政策、组织、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为推动农产品品牌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二、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劣势
(一)经营者缺乏品牌营销意识
目前许多农业生产者经营的核心不是品牌而是农产品,缺乏品牌形象实力的营造,将品牌仅仅视同为商标,大多是注重品牌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将其打造成名牌的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地开展品牌经营。许多优质特产因无注册品牌,导致农产品土味浓,精品少,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不强。
(二)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中介组织缺失,产业化龙头企业力量薄弱
在农产品品牌营销过程中,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农业生产者大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东家萝卜西家菜,生产规模小,总产量也小,没有规模效益,从而也不利于农产品品牌营销。但从中国的现状来看,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农业合作社为例,目前中国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数量太少,规模偏小,入社农户占乡村总户数的比例小,相当一批农业中介组织仅仅停留在生产或技术环节的简单合作,成员之间的联合多以松散型为主,农业中介组织与农户之间的联系不紧密,达不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目的,在发展产业经营,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这就使得目前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真正的实施主体,很难对农产品品牌实现有效的投资、管理及维护。
(三)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如何打造农产品品牌,使之成为名牌,并经受住外来农产品的冲击而长久地生存下去呢?归根到底是想办法提高农产品质量,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在于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使生产过程标准化和系统化,符合国家和国际市场标准。从发达国家的实践也可以看出,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而在目前,由于中国农业生产是粗放的小生产经营,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操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农产品的品质各异,从而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必要的质量保证。
(四)农产品科技含量偏低
在农产品品牌营销过程中,从种苗的培育到产品的生产,从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持。虽然中国农业科技经过50多年的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从整体而言,农业科技进步尚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就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而言,发达国家已达到70%-85%,而中国仅有42%,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滞后,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得到推广应用的只有30%-40%,其中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却早已达到60%-70%。这就使得中国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
(五)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趋同,竞争优势不明显
首先,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业落后,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没有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从而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其次,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中国很多区域间农业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严重,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这就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
三、促进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对策
(一)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
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先决条件。农产品品牌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政府必须发挥先导作用,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联合努力开发。一是政府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增强品牌意识,将农产品品牌战略当作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二是针对农民品牌意识较为淡薄的问题,加强对农产的引导,帮助广大农民改变陈旧的农业观念,树立农业创品牌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思想,逐步提高农民的品牌意识,让农民真正体会到农产品品牌效应带来的效益,积极投身到农产品的品牌创建中去。三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导和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农产品品牌给予积极的支持,要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农业创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从而自觉地走农业创品牌之路。
(二)塑造品牌形象
美国著名品牌策略大师大卫•奥格威说:“就像人的个性一样品牌的个性既是特殊的也是永续的”,意即品牌的个性是由一致性和识别性两大基本要素构成的。因此,生产者如果既能在一个品牌的性格塑造中保持其一致性,同时又实现品牌与顾客的有效沟通和情感交流以达成独特的识别特性,就可以完成其品牌的性格塑造,为产品的差异化创造有利条件。品牌形象和个性的塑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内在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内在形象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特性上。质量是品牌形象的核心,是产品的生命所在。因此,国内外生产者无不把品牌质量放在品牌营销的首位。(2)品牌外在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外在形象主要体现在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包装上。著名品牌策略大师艾•里斯说:“实际上被灌输到顾客心目中的根本不是产品,而只是产品名称,它成了潜在顾客亲近产品的挂钩。”由此可见,品牌名称是和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品牌名称给人在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要亲切动听。且便于记忆和突出特色。品牌标志的设计要清晰醒目、新颖美观并富有时代气息。包装是品牌形象的具体化。包装便于消费者识别品牌产品、展示品牌个性、促进产品销售。通过包装的造型、图案色彩、规格、包装材料的设计和选用,突出产品的个性,提高品牌的魅力。
(三)完善农产品质量体系,实现生产标准化,品种优化、包装特色化
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这是稳定农产品品牌形象的重要前提。优化农产品品种、发展特色农业,这是提高农产品品牌形象的基础。一方面需要注意科技投入,广泛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成果创造新产品,另一方面要根据消费者对无公害产品的渴求推出“绿色产品”以顺应时代潮流,增强品牌的亲和力。另外,还要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及传统优势推出特色产品,增强品牌的市场吸引力,巩固其品牌地位,并搞好农产品的加工和包装,这是改善农产品品牌形象的重要保证。这不仅顺应了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变化的趋势,提高产品身价、提升品牌形象,而且还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做好农产品品牌的命名与注册工作
在品牌命名中,要做到简单易读,便于记忆,最好能暗示农产品的品质和效用,给人印象深刻,能产生丰富联想,尽量少用笼统的产地品牌。至于品牌标志,更应该赋予更多内涵,独特新颖有创意。同时要入乡随俗,不能与当地文化法律法规有冲突。2001年12月1日起实施的新商标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对其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产品,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可以向商标局申请产品商标注册。这就是说,我国农民今后不论是否具有法人资格,都可以为自己经营的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这无疑为农产品商标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五)制定向名牌农产品倾斜的优惠政策
农业名牌的创立和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批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在全球排名前10位的大企业里,有4家是以农业为基础的龙头企业集团,他们是全球最有名的农业名牌企业。因此,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实行扶优扶强向农业名牌倾斜的政策,有利于大型龙头企业创立和发展农业名牌。具体优惠政策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收优惠。要实行低税率、减免税和税后返还政策,放水养鱼。二是信贷扶持。可通过农业发展银行优先提供低息、贴息贷款。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实行类似政策。三是财政支持。要优先安排有关项目投资、优先列入技改计划、资本结构改革试点、优先安排债转股。四是优先批准上市融资、优先授予自营进出口权。五是加大行政、法律和舆论保护力度,坚持不懈地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六)采取品牌延伸方式,不断拓宽品牌范围,建立和完善品牌体系,丰富品牌农业的发展内涵
随着各种生产经营主体市场意识的增强,品牌与商标已经从最初所赋予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向信息传递功能、价值功能、形象功能的综合功能转变。而不同的消费者对品牌功能的需要往往不同。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必须围绕核心品牌,建立健全品牌体系,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其主要的措施就是通过品牌延伸方式来拓展品牌范围,向消费者提供同一品牌多种不同功用和形象的产品。虽然品牌延伸是当前知名企业常用的发展战略,但对于农业企业来说,引入品牌经营的理念,采取品牌延伸方式来推进品牌农业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为此,应该借助于工业化中的品牌经营思想,在进行品牌设计时,将保持品牌核心价值和个性的一致性作为品牌延伸的关键。如农产品的绿色功能、消费功能和安全功能等,都是农产品品牌延伸和发展品牌农业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要方面。新晨
(七)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对品牌价值的增值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不仅是树立农业品牌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要。从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形成过程看,由品种研制,到良种选育,再到产品生产和后序的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支持。而现代农业发展中,来自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围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以及产品加工的发展,开创了许多新兴的科技领域,为新的产品品牌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近些年来,我国依靠优势人才资源和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雄厚技术,为品牌农业的培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有关无公害蔬菜、农产品生产技术的科研成果日臻成熟并大面积应用。但仍需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与支持力度,努力构建一个从农业生产、加工到营销的技术创新体系,集成开发和重点示范一批农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克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农产品加工、保鲜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增加品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推进品牌农业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吕志明.农业创品牌要谨防六大误区[J].经济论坛,2001(5):10-11.
[2]姚正国.集聚优势打造品牌[J]..江苏农村经济,2007(12):39.
[3]霍商.培养农产品名牌是振兴湖北省农业经济的必由之路[J].生产力研究,2004(4).
[4]白光,马国忠.农业品牌产品的质量安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7.
[5]陈燕,覃家君.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J].湖北农业科学,2004(1):15-17.
丰富的土地、林地、草原等天热资源,显著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等为大庆发展农村休闲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1.1自然资源优势
农村休闲产业发展的类型、方向和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地区的资源条件。农村休闲产业发展所依托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环境与旅游资源等。农村休闲产业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结合旅游资源的产业,是一种十分依赖资源的产业,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农业资源是其发展的必备条件。
(1)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大庆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段。东与省城哈尔滨市相连,南与吉林省隔江相望西部和齐齐哈尔市接壤。滨洲铁路穿越城市中心,公路交通在省内首屈一指。大庆地处松嫩平原,总面积21219km2的土地“一马平川”,视野宽阔,其中有耕地45万hm2,粮豆总产量达到223.7亿kg,果蔬50多个品种年产约10亿kg;近年来特色种植和养殖发展迅速,如大同区八井子乡瓜果规模种植和林源镇的观光养殖、种植和葡萄酒加工,肇源县和让胡路区的花卉种养业,肇州县的红高粱种植和杏山农产品加工园区,杜尔伯特县的蒙古马和猎犬养殖、比赛,林甸县的北国温泉、鹤鸣湖、当奈湿地,龙凤区的湿地、“坑烤”风味等,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市的休闲农业产业资源。
(2)淡水资源充足,温泉丰富。
大庆市淡水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别具特色,表现在两方面:①江流湖泊多,地表水资源充足。市区内遍布天然湖泊、沼泽、池塘,有“百湖之城”美誉。境内有松花江(肇源段)和嫩江(杜尔伯特段)两条主要河流,流经长度390km,年径流量为5700多亿m3,面积达到10hm2以上的湖泊有284个,总面积近3000万km2,为发展农村休闲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②温泉储量充足。大庆温泉广泛地分布在大庆市区和杜尔伯特、林甸等地,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北国温泉之乡”美誉,鹤鸣湖、当奈湿地闻名遐迩,数据分析,井深1500~2000m达到泉水穿孔间隔,水温60~80℃,流量25m3•h-1,热水溢流可用于“43类型”温室或棚室的地面或空间温室浇灌效应。温泉开发为大庆发展“棚室经济”提供了生命保障,也是发展农村休闲产业的最宝贵资源。
(3)湿地久负盛名。
大庆地处松嫩平原地势低洼,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盆地”,降水年久积存而形成了大量自然湿地。目前大庆土地总面积的六成是湿地、沼泽、池塘,总面积达到120多万hm2,接近全国湿地总量的1/20和世界总量的1/30;湿地芦苇自然生长面积6000hm2以上,是上等的造纸材料,而且过去在战争大片中反映鬼子在芦苇塘中扫荡的场景,如今可在大庆亲身体现那种雄伟壮观景象。
1.1.2地理区位优越
区位条件是大多数旅游者所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旅游者选择区位与其喜好、假期的长短、交通运输等直接相关。对农村休闲产业的区位选择要考虑客源、客流量及便利的交通。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周围分别与省城哈尔滨、省内第二大工业城市齐齐哈尔市贯通,南与吉林省一江(松花江)之隔,地理区位十分优越;大庆的民航、高速公路、高铁迅速发展与扩张,交织成立体的交通网络,哈齐、哈大齐、大广等高速公路以及即将通车的哈大特等战级高铁,使大庆的区位优势越来越突出,五湖四海的朋友均可以在最短时间和最快捷的交通渠道来大庆观光旅游和度假。
1.1.3经济基础雄厚
自从“十一五”以来,大庆市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整体跨越。原油持续稳产40000kt,以1200kt乙烯改扩建的石化产业战略升级和“沃尔沃”汽车行业进驻投产为标志的接续产业日益攀升,以“新华08”和国际石油信息中心投入建设运营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加速升级,一浪高过一浪;现代农业初见端倪,现代化大农业、观光旅游农业逐步兴起,商品流通业日益繁荣,全市消费市场异常活跃。“十一五”期间,大庆市GDP、经济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粮食总产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都成倍甚至两倍以上增长;进入“十二五”以来,大庆经济稳步改善,内调结构,外展范围,创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科技示范区和绿色有机农业种植区,“庆南新城”和让胡路经开区建设如火如荼,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方兴未艾,农村休闲产业建设的经济基础越来越雄厚。
1.1.4人们闲暇时间增多,消费观念转变
由于农村休闲产业以本地就近客源为主体,所以其发展立足需要具备当地消费人口数目、消费时间、消费追求三大要素。
(1)消费人口。
人口是乡村旅游产业客源的保障。目前,大庆人口总数为29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数为154.5万人,农业人口数为139.1万人。从人口数目来看,大庆发展农村休闲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
(2)消费时间。
统计显示,大庆的“白领”和“蓝领”周平均工作时间为35.8h,相当于每天工作429min,相对于十年前的周47h明显节约了672min工作时间;从家务消耗时间看,每个家庭平均每日家务劳动时间为111min,同十年前的日148min相比明显减少了37min,换算成一周的家务劳动时间就减少了258min。将节约的工作或劳动时间与家务时间合计,每周较十年前省出930min;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和庞大的油田企业体系都实行员工带薪休假制度,员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充裕,为发展农村休闲产业提供了时间保障。
(3)消费追求。
大庆是国际国内著名的高消费城市,市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由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和心理调节消费的根本转变;加之近些年来城市旅游强制购物欺诈等恶性案件频频发生的不良影响,以购物为目的的旅游积极性受挫。相反,不需要疯狂购物只需饱尝当地特色风味即可享尽个性化、风尚化旅游兴致的山野度假、下乡探亲、河溪漂流等田园生活和原野风情越来越受欢迎,成为大庆人旅游追逐的新热点。
1.1.5外部环境充分,发展时机成熟
国家旅游局为促进观光农业进一步“产业化”,于1998、1999和2006年这三年,先后推出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为指导思想的“华夏城乡游”主题、“生态旅游环境年”和“中国农业旅游年”,掀起了全国农村休闲产业发展的热潮。2010年7月,财政部、农业部和中国旅游局等三部门共同携手,将原“华夏城乡游”主题升级拓展,联合制定推出了“全国欢乐乡村游”主题,在三部委直属系统进行动员,并向全社会扩展宣传和交流,从而为大庆发展农村休闲旅游创造了政策机遇。
1.2劣势分析
1.2.1基础设施尚不健全
近年来,大庆市对农村旅游景点的建设、农业旅游的开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农村休闲产业中的农村道路交通和通讯、网络、供水供热、给排水等公共建设都与发展休闲旅游产业需求不相适应。从交通结构来看,虽然大庆市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设施齐备,但公交车、出租车仍是城市与农村之间主要的枢纽,而且大庆公交车“早六晚七”的时间限制较重,出租车又会增加旅游成本,会影响农村休闲产业的客流量。
1.2.2农村休闲产品特色不突出及细分市场供给不足
大庆虽然有着独特的湿地、雪地温泉、棚室采摘等休闲资源,但由于对农村休闲产业的开发比较晚,开发初期比较盲目,未对农村休闲产业从全局进行战略思考和长远的发展规划,并缺乏与文化产业完美融合,导致大庆缺乏具有特色的农业旅游链,农业、农村的乡土气息淡化,体现农村乡风民俗和特色文化内涵和把农民、农村、农业等三元素融合度不足,农村休闲产业中“城市影子”过重,农村休闲产品中乡村味道不纯、不浓烈,各个农村旅游景点出现相互模仿、对其本区域的特色忽视等现象。同时对市场需求分析不透彻,对人群划分不明显,休闲产品单一,对于老年人休闲、会展休闲、针对节假日的主题休闲供给不足。
1.2.3文化定位不清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也是农村旅游发展根基。从某种程度讲,旅游工作者要比文化工作者更重视对文化的挖掘。对乡村文化的深度挖掘,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的发展,而且可以使城市居民受到另一种文化的熏陶,从精神层面影响其生活方式,例如懂得了种植业的种植过程,可以体会到农民的艰辛,从而会更加珍惜粮食,看到生态业的美好与稀缺,懂得了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减少污染、破坏。大庆市农村休闲产业的发展对文化定位不清,领导思想观念中锈住了厚重的“石油色”,盲目模仿城市或名胜古迹的人文景观,人为对自然环境进行深度改造而导致天然的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1.2.4农村休闲产业社会支持配套系统发展滞后
农村休闲产业是一个由上下游产业彼此链接、多部门多行业相互配套的系统工程。大庆的城市基本建设和基础建设位居全国先列,但农村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仍比较滞后,比如农村道路,除了近年国家“新农村”建设中兴建的“通村路”(很多权宜之计的红砖路完全属于“面子工程”,质量堪忧),还有部分油田临时公路外,纵横交织的都是泥土路;农村自来水工程很多都是深井水没有经过任何消毒甚至未经过过滤,农户干脆放弃花钱买水而依然选择使用自家水井供水,沼气仅有部分乡村实现了棚室生产和居民生活使用,其余绝大部分农村依然靠烧柴草度日。此外,农村金融市场萧条,农村休闲活动刷卡消费未全面普及,银行业休闲项目建设缺乏专项贷款;对休闲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力度不够;精通休闲项目规划、业务拓展、市场营销等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等。
1.3机会分析
1.3.1大庆市经济转型的契机
作为全国著名油城的大庆,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产业比例失调等突出问题。第三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随着石油的开发能力逐步下降,大庆逐步重视“资源型”经济转型,着眼改变多年来“以厂建区,围矿而居”的城市格局,努力转向“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的城建规划,本着“滨水城建”思想,依傍红旗湖、东湖、万宝湖、三永湖、黎明湖等五湖创建新区,统称为“五湖新区”,备受百姓推崇;从“十一五”末期着手规划创建两个以工业生产为龙头的“庆南新城”和“庆北新城”,不仅使大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产业框架撑起,还提升了整个大庆制造业层级;进入“十二五”后,大庆市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战略,实施城区和产业发展的“东移北扩、南进西拓”。从而,为农村休闲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3.2休闲时代的来临
随着城市空气和噪音污染日益加剧,特别是雾霾不断笼罩城市天空,城镇居民逐步退化了城市观光猎奇的激情,追求乡村休闲,呼吸自然清新的农村空气,欣赏淳朴简单的农村文化和民族风情,成为新时期大庆人的旅游审美追求;随着国家近年来对法定节假日调整,使全年节假日相对比较集中,并且多数节假日都分布在适合户外郊游的暖季,城镇职工“带薪休假”也大都选择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可以说,国家“假日政策”创造了国民的“休闲时代”。周末休息解疲劳顾家务,法定假日出去游玩散心解压力,已经成为新的生活新时尚。
1.3.3政策的大力扶持、投资商的热情加盟
大庆市发展农村休闲产业的政策支持条件是充分的。在投资环境打造方面,从大庆市产业经济发展位居全省前列并跻身全国纳税500强的经济地位,充分证明大庆有着土地资源优势助推的招商引资优惠和优越的地方产业扶持引导政策,足以吸引各地有志于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大投资商进驻,也有利于寻求国际投资支援。从已经落成并投入运营的休闲产业投资项目看,林甸“北国温泉”和“鹤鸣湖旅游风景区”,就是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同时,大庆正着手大力打造上景花园湿地温泉项目、阿木塔蒙古风情城项目、温泉新城项目、长龙湖生态游项目、大东北部落文明旅游区项目、白金宝国家遗址公园项目等重大项目,已经吸引大量的投资商热情加盟。
1.4威胁分析
1.4.1现实威胁
现实威胁是周围城际竞争。各大城市对农村休闲产业的发展日趋重视,休闲农业景点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品质也逐步提高。哈尔滨北方现代都市农业旅游示范园、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齐齐哈尔甘南县兴十四村、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哈拉新村、齐齐哈尔铁农园艺园、宁安渤海农业旅游示范园、牡丹江黑宝熊乐园、牡丹江春城园艺科技旅游示范园、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渔猎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已成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使得消费者选择余地越来越多,给大庆农村休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竞争的压力。
1.4.2潜在威胁
潜在威胁就是同业竞争。当政策环境放开,四面八方的投资商会接踵而至纷纭踏进这片热土大显身手。从理论角度看虽说对于同一休闲园区范围内的不同经营者来说,能促进产业园区整体管理水平和制度建设水平提升,但重复投资和盲目效仿必然对该产业整体运营和发展带来隐忧,对有限的乡村资源也会造成破坏隐患。同时,周边毗邻县市如肇东、安达等投资商在利益驱动下,也会复制大庆模式而在接壤边界地带“大兴土木”来发展,这种源自外部“后来居上”的冲击力将对本土农村休闲产业构成巨大威胁。
2大庆市发展休闲产业的SWTO分析矩阵
依据对大庆市农村休闲产业的SWOT分析,说明大庆市已具备发展农村休闲产业的基本条件。并通过对影响大庆市发展农村休闲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相关要素逐一进行分析,形成了多组“战略组合”。
3大庆市发展农村休闲产业战略模式构建
通过SWOT分析得出的矩阵模型,说明大庆发展农村休闲产业优劣势同在,威胁与机会并存,只要恰当地选择发展战略模式,即可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准机遇,消除威胁,努力将该产业发展成振兴大庆地方经济的优秀产业。根据大庆市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并结合其发展趋势,总结出适合大庆发展的各大战略模式包括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四种。
3.1SO战略—品牌发展战略
大庆,依靠石油培育了发展品牌,依托温泉沐浴了城市魅力,“绿色油化之城,天然百湖之城”已成为这个城市耀眼的名片。要抓住机遇将农村休闲产业品牌嵌入到大庆“城市名片”建设中,大打“读湿地文化,品农村风情”招牌,做好“感受油城震撼魅力,体验农村休闲风光”宣传,并结合SO战略特征的客观需求和大庆品牌资源环境,将“品牌发展战略”运用于大庆市“五区”周边和各油田矿区周围,让大庆特有的野外“坑烤”、湖边“铁锅炖”风味,少数民族激情歌舞、献哈达民俗、赛狗赛马等别具匠心的活动,遍布休闲产业区内,依靠特色创品牌,依靠品牌创效益。3.2WO战略—市场渗透战略任何类型的市场经济体制,都将孕育竞争甚至垄断。大庆应透彻分析投资和消费局势需求,在做好整体规划、开发战略基础上,科学细分农村休闲产业市场,并紧密结合“WO战略”内涵,选择在“城乡接合部”和城矿郊区如红岗区与采油五厂之间的“杏树岗”等地带发展农村休闲产业,较适合实施“市场渗透战略”。
3.3ST战略—差异化发展战略
面对着来自同城或异城相关行业竞争的压力,大庆应深入挖掘特色农业资源,依据农村发展特色、优势,从观光农业、民族风情、文化亮点、建筑风格、休闲产品、形象服务等方面来发展农村休闲产业,力求百花齐放,特色鲜明,全面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异等心理,选择在其所辖“四县”特别是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古老文化特征的肇源县,以及享有“金代古城”、“辽代出河店”美誉的肇州县和具有“中国温泉之乡”的林甸县等,用好、用足、用实大庆的“磕头机”、温泉、湿地等独有资源和少数民族地区奇特的风俗活动吸引游客,便能取得“差异化发展战略”效果。
3.4WT战略—人才发展战略
人才发展战略是每一个休闲会所经营管理战略的“必选项”。不论任何区域、任何形式、任何规模和任何特征的农村休闲服务企业,都务须将“WT战略”作为其运营和管理的核心战略,各类企业要打破固有观念和陈旧思想,立足广大农村和城镇并着眼国外,“不拘一格降人才”,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能,依靠人才智慧和先进管理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