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素养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提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充分必要条件。?S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逐步提高,音乐已经融人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音乐素养也逐步成为学生综合素养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的诸多竞赛和诸多评比都被纳入其中,加强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可以有效地培育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平衡中学生学习的不良情绪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利用人声和乐器的发声来表达人类内心的情感,音乐演奏中往往有激昂、悲伤、舒缓等多种表现形式,在目前盛行的心理情绪治疗方法中,音乐疗法十分火热。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手段,将音乐融人医学和心理研究进行治疗,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音乐修养在正常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过程中,音乐的体验可以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陶冶情操,从而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在课余时间播放音乐,学生可以通过舒缓的音乐放松情绪,通过激昂的音乐,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培养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措施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主线,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所以明确教学目标有助于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完成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上去教学目标非常的多,但是三维教学目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并且在设计中要有所侧重。初中音乐课堂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适可而止。所以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中一定要讲究轻重缓急,并且做到明确清晰。针对初中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强化目标设计,围绕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在初中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定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的教师不重视音乐课程的设计,采取的教学模式多数都是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然后依据笔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其实,在一线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从学情出发,优化教学设计,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学生未来在学习和工作中都会遇到音乐问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参与生活实践,把理论的音乐学知识转化为生活常识,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式的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学生只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但是他们的音乐核心素养是很难提高的。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翻转课堂、微课课堂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重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化的教育、学习和知识传授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两种活动同时进行,一种就是教师的“教”,另外一种就是学生的“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落脚点在学生的学习上,教师的“教”只充当着学生学习多元化途径当中的一条而已。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时候只考虑到个人的讲授,在课堂的设计过程中很少考虑到学情,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淡薄,学习的效果也不容乐观。新形势下,音乐教师一定要摆正自身的地位,认清自身的角色,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给学生足够的课堂重视和尊重,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有效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起源于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音乐课堂要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分析和处理问题,如有质疑的要及时的给与肯定和引导。学生有疑问就说明学生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不妨从学生提出问题开始,提出问题就意味着学生开始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了。
(四)巧用微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287-01
目前一些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单调枯燥,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被动。所应用的音乐教学观念、方法、内容、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不能良好促进素质教育开展。同时,制约和影响着音乐教学的推进和发展。所以,作为音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针对当前的音乐教学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探索和寻求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以充分提高音乐教学成效。
一、对于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目标有失明晰
一些音乐教学课堂对与学生的音乐教学目标不确定,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音乐素质与情感要求出发,只是为了单纯完成教学任务而不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的开设没有切和实际的设计与规范,此外,由于这门课程缺乏考试升学的动力,所以更显得无足轻重,形同虚设。
2、教学内容有失合理
就目前的音乐教学现状来看,当前的高中音乐课堂其教学内容陈旧、繁杂,缺乏有序的渐进的音乐知识设计,显得杂乱无章、规划无序,不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独特教学特征,不太符合当前新生代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没能有效表现出音乐的艺术特色,与其它学科的学习相脱离。
3、教学方法有失科学
在当下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音乐教师依然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向学生们不断灌输着相关音乐知识,而学生则只一味的接收,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单调,没有充分表现音乐教学的音乐艺术特点,课堂知识过于教条、呆板,缺乏灵动与交流,这包括师生之间与人与音乐之间的感受与沟通。教师对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兴趣感受关注不足,不能使学生参与音乐学习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得很多喜爱音乐的高中生却不喜欢上音乐课
4、教学评价有失精准
高中音乐课程同其它学科一样,其教学评价也同样很重要。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其教学评价的应用却查强人意。一些教师任为音乐无关考试升学,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对与音乐评价不够重视,更谈不上精准贴切,即便评价也相对简单单一,以教材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开发与启迪。评价中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以传统测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
二、对于高中音乐教学现状问题的改进措施
传统音乐教学注重以“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多元化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教学实践不断验证下,我们应有效借鉴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强化提升高中音乐课堂的成效,继承发展、突破创新,以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更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更科学到位的教学评价去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成效。
1、制定明晰准确的教学目标
以音乐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音乐艺术特点,重视音乐学习实践、鼓励音乐学习创造,提高学生的全方面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知识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个性创新。
2、科学规划设计好教学内容
高中音乐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依据,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大纲、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新课改革的各项目标,紧扣高中音乐教学的指导思想,所以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个性的发挥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音乐教学的艺术特点,多角度、多渠道地从各个领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内容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知识面,培养学生兴趣,有的放矢的开拓学习内容,设计音乐学习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感受、欣赏音乐的能力。
3、运用良好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音乐教学当中,有了明晰准确的教学目标和良好合理的教学内容之后还需要有得宜适合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指导着学生以更加先进科学的“教”和“学”的音乐学习方法来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当下,音乐教学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切入点,充分开发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深入发掘学生在音乐学习当中的智力优势。在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领悟和音乐知识的掌握。
4、做好精准得宜的教学评价
精准得宜的教学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学成效,促进音乐教学的开展和进行。所以做好学习中的教学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良好的评价可以提升教学成效、推进音乐教学改革,使学生们的音乐学习更加顺畅高效。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有效的音乐教学课堂应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新课改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创新,并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创新良好的教学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做好音乐教学中的教学评价,结合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独特之处,利用摸索多种教学方式来推进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提升。
参考文献:
1、优化音乐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尝试工作,主要是探索如何把课程设计和教材改革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并加以发展。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也是音乐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高中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证明,把过程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突出过程和方法的地位,努力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是转向现代的发展性教育的有效突破口,在实施过程中,要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灵活运用在教学实践中。
1.1体现学科特点,突出听觉体验
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要体现学科特点,强调听觉体验是音乐审美和音乐学习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要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将听觉体验渗透于音乐教学不同的模块中,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强调学生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体验。要在音乐审美的听觉体验中学习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在音乐情感体验与音乐艺术表现中引导学生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与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音乐是表现的艺术,教师要精心设计艺术化、情感化的教学氛围,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表现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善于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魅力。在技能性较强的选修模块教学中,尤其要注意音乐的审美性和体验性、参与性与实践性。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发展特长爱好和音乐技能。
1.2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关键是培养“音乐的耳朵”。因此,首先要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潜能,应看作是亟待开发的“第一课程资源”,要使每一个学生拥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意愿自主选择的机会,力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富有乐趣地参与个性化的音乐活动。要重视对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才能和在集体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机会。教师要丰富和提高自身素养,尽快适应新开设的选修模块的教学,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积累因材施教的经验。
高中音乐教学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注重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整合,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学生的能力。
1.3师生平等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实践
高中音乐课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将体验、比较、探究和合作这四种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列为过程与方法目标。在音乐学习中,要运用比较的方法促进综合,拓展背景,有效地发展学生们鉴别与评价的能力;引入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加强以音乐为媒介的合作交流,增强学生协作的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要坚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强调“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这一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教师不但要爱护和尊重学生,还必须自觉地完成角色的转变,由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者、技能训练者和伦理说教者,转变为发掘学生主体精神和音乐潜能的音乐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学生的知音者。
2、结合学科特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从音乐课程的性质出发,高中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向一线教师明确课程的基本任务,即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使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为其终身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奠定基础。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求实现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围绕人的培养目标,体现了现代课程的价值观。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应努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高中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
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不仅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而且要比义务教育阶段更加关注学生的音乐特长和特殊爱好,要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此,课程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与可选择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应把“普遍参与”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
高中音乐课程强调创造性的艺术实践。这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除此之外,“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是高中音乐课程又一重要理念。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的功能及作用,教师应力求使音乐的学习更具有人文性和丰富性。
3、结论及建议
很多知名音乐家和教育人士都表示,音乐让人生中多了一种美的享受,生命中不能没有音乐。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音乐课程正开始以全新的姿态成为每个人高中学习阶段美好一笔的缔造者。作为一门在教书育人中都发挥着突出作用的特殊课程,音乐课程素质教育环境的构建成为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转折,势必继续担当高中阶段引领“快乐教育”和全面教育的先行学科!
参考文献:
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式,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同时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鉴于此,高中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欣赏教学的角度探究高中音乐教育,扫除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阻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推动高中音乐教育取得突出成就。
一、高中音乐教育中欣赏教学的重要作用
1.音乐欣赏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进而促进学生智力的提高。想象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通过音乐听觉感受激发学生的视觉印象,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促进学生智力开发。高中学子在欣赏式音乐氛围中,逐渐养成善于想象的习惯,必将有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高中教育成效。
2.欣赏教学是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对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从课程性质看,音乐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学科,人的灵感和创造性思维直接影响自身的音乐造诣。高中音乐教育是学生打好音乐基础的重要阶段,通过强化欣赏式音乐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细胞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音乐创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音乐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音乐教育中欣赏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高中音乐教育对欣赏教学不够重视,音乐欣赏性学习缺乏核心主题。首先,当前,我国许多高中学校在音乐教育中忽视欣赏教学的重要性,欣赏教学并未被高中音乐教学普遍采用;其次,某些高中学校的音乐老师认识到欣赏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欣赏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例如,将欣赏教学单纯理解为让学生听音乐,将整堂音乐课布置为缺乏目的的欣赏课,忽视欣赏教学核心内容的选择,只漫无目的地播放音乐,教学随意性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形成听觉疲劳,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
2.音乐欣赏教学条件落后,未能将音乐欣赏与音乐实践有效结合,影响到高中音乐教育效果。一方面,当前,我国一些高中学校音响设备缺乏,不能较好地满足音乐欣赏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采用泛听式音乐欣赏教学,未能使学生将音乐欣赏与音乐实践活动有效结合,不仅凸显出音乐欣赏教学的空洞性,而且影响到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三、高中音乐教育中强化欣赏教学的具体措施
1.高中音乐老师应高度重视欣赏式音乐教学,明确欣赏教学核心目标。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推动学生音乐学习不断进步,高中音乐老师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从音乐课程的教学标准出发,重视并开展欣赏式音乐教学。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老师应该转变欣赏教学方式,摒弃泛听式欣赏教学,明确欣赏教学的核心要点,以音乐为本,从音像入手,以听为主,开展有针对性的音乐欣赏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兴趣,推动高中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
2.在欣赏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解放音乐教学思想,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欣赏教学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实现音乐鉴赏、审美和创作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讲,音乐欣赏教学应注重以下步骤和环节:
(1)会听。听音乐是音乐欣赏教学的第一步,在听音乐之前,老师应该预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听,使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会听音乐,这样才能使学生听出成效。
(2)擅唱。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吟唱,通过吟唱自然地实现音乐情感的交流和诠释,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
(3)勤思。学生要在音乐氛围中养成勤于思考、想象的习惯,不断激发学生音乐思维,培养音乐创作能力,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
3.夯实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提高音乐修养,为音乐欣赏教学创造前提条件。欣赏教学是在学生具备乐理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否则,欣赏教学便无从谈起。因此,高中音乐教育必须使学生积累基本的乐理知识,懂得音符、调式、节拍等乐理知识,使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更好地体验和欣赏音乐。
4.完善音乐欣赏教学设备,保证欣赏教学活动正常开展。音响多媒体设备是音乐欣赏教学必需的基本条件,高中音乐教育一定要注重添置和完善音乐教学设备,为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扫清障碍。
5.将音乐欣赏与音乐实践充分结合,更好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创作能力,促进音乐欣赏教学目标的实现。音乐欣赏并不能仅局限于听,将音乐实践融入音乐欣赏教学中,实现音乐欣赏与音乐实践的结合,更符合音乐欣赏规律。结合音乐曲目,自觉吟唱和挥动节拍,做表演动作,这样将使学生身体器官得到全面调动,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成效。
总而言之,音乐欣赏教学是增强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高中音乐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欣赏教学工作,强化欣赏教学的目的性,转变欣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积极为音乐欣赏教学创造良好条件,从而推动高中音乐教育不断进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155-02
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平等对待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在应试教育的阶段下,高中音乐教学面对着众多的挑战乃至于压迫。就本身而言,高中音乐教学模式固化,缺乏生机活力;就外界来说,高考的压力以及众多科目的设置使学生难以有精力来学习和创新音乐。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就必然影响音乐教学的改革创新。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跟随时展的脚步,充分地以学生为中心,满足高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为培养适合时展需要的综合人才。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创新追求自由和谐的沟通交流氛围,关注和回应学生的质疑与建议。
1 当今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1.1 高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缺少吸引力
高中学生普遍丧失学习音乐和音乐课程的兴趣,追究其中原因:首先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认为“学习音乐没有用”和“学习音乐浪费时间”“音乐没有语数外重要”,逼迫学生放弃学习音乐;其次是学生方面,在高考和家长的巨大压力下不得不放弃对音乐的学习,然而对那些热爱音乐和具有音乐发展潜力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被迫的放弃梦想和机会。也有一些艺考生,仅仅只是为了报考好学校而学习音乐,但其实并不是真正热爱音乐,其中夹杂着功利目的。然后,当代高中生的音乐学习是一种被动的状态,由于学生被过多的学科消耗巨大的r间和精力,对音乐的学习缺少预习和复习的过程,高中生处于学习被动状态无法改变。
1.2 音乐教学内容偏离既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难以产生共鸣
在音乐教材的设置上,许多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高中音乐教育课本的教学内容偏向于器乐、声乐等内容。同时,音乐教材内容存在随意改动的弊端,将原来的教学内容改为乐理、视唱、器乐等内容,完全偏离高中音乐教学宗旨,对高中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境界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由于90后高中生与音乐老师存在年龄差距,在思想观念和兴趣都存在较大差异,高中音乐教材内容所包含的古今中外世界各国的经典名曲具有很大的欣赏价值,但是以高中生现有的音乐素养还不能体会其中精髓,缺少对名曲时代背景和内容表达的实际体会,还有现在音乐流行趋势的影响,学生对音乐的认同与老师产生分歧,使老师与学生难以达成共鸣。
1.3 高中音乐教师数量空缺、素质以及教学方法落后
由于存在艺术类学习费用高、关于音乐的就业难,发展前景较差的问题,我国的音乐教师数量较少;有些音乐教师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其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在高中音乐教学方法方面,依然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造成老师只讲课,学生不参与,只关注结果,轻视过程和学生兴趣与需求的情况。在死板固化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和教条的教学方法下,学生没有参与和创新的机会。
2 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
2.1 调动高中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音乐积极性是高中音乐教学创新的前提。音乐老师可以在上课前营造丰富的音乐氛围,使学生进入音乐状态。在开课前根据该节课内容进行适当的课前曲,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吸引学生兴趣的方法例如范唱和范奏形成老师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点,产生共鸣。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工具,营造现场氛围,使音乐课堂变得形象生动,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让学生参与创新活动,感受学习和创新音乐的愉悦。
2.2 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老师在课堂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营造学生感到自由舒适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活跃音乐细胞,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新能力,真正让学生发挥音乐学习的主体。顺应新课程改革形势,音乐老师要依照教材内容来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的现实条件和思想观念,可以通过各种音乐学习活动动员全体学生,例如:小组讨论、大合唱、朗诵,音乐剧表演。老师需要勤于思考组织创新,通过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积累更多的音乐经验,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将现实生活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比如对生活中的广告音乐多赋予关注和分析。
2.3 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音乐自学能力
音乐老师要抓住课堂的每分每秒,对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进行培养。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挑战一些具有趣味和挑战的音乐问题。学生在课余时间对问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搜索并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新视野范围,又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在有关音乐的背景、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与相关学习结合的方面给予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既增进了对音乐的了解,又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学能力。
3 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中国教育事业具有针砭时弊的作用,同时也是对高中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标准,对高中英语教师和教学方法提出更高要求。面对高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缺少吸引力、音乐教学内容偏离既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难以产生共鸣、高中音乐教师数量空缺、素质以及教学方法落后的现状,教师要积极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寻找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调动高中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音乐自学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素质。
一、师资
江苏省现有普通高中781所,在校学生数153.12万人。校平均拥有音乐教师1.81人,每个教师任课3-10个班不等。据13个省辖市2012年上报数据统计,我省高中音乐教师总人数为1421余人,其中女教师901人,男教师520人;研究生学历40人,本科学历1343人;特级教师和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共12人(含退休)。本科以上学历占97.2%。无论是教师数量和教师学历水平,可以说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并已形成了以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人物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课程开设
音乐课程作为高中学生的必修学科,由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两部分组成。其中,必修模块是必须统一开设的课程,选修模块表现为课程的可选择性,学校可根据音乐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和教学条件,在五个选修模块中选择1-2个适合的模块开课,学生再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基础,选修相应的内容模块。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规定,音乐学科应修满3学分,其中《音乐鉴赏》必修2学分,一般是在高一年级全年开设,每周一节,学时为36课时。《演奏》《歌唱》《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创作》,学生可选择其中任一个模块学习18课时,获得1学分,一般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开设,或者高二全年与美术选修,隔周开设。
全省基本上已经做到按计划开设。必修模块《音乐鉴赏》的开设已形成常规,选修以《歌唱》模块为多。其余选修模块,也都在探索、研究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教研部门、学校和教师个体正在为扩展开课领域,完善开课机制做着努力。如江苏省教研室组织了高中音乐模块录像课评比,有些学校结合地方戏曲开设了《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特级教师郑文千和青年教师刘晓丹老师正致力于《创作》模块教学的探索,等等。
以常州市为例,全市共有30所高中,81名高中音乐教师,除极个别辖县(市、区)的民办学校高二不能开足课程外(教育行政部门已责令其整改),所有高中学校均能开齐、开足并开好音乐课程。
常州高一年级全部开设《音乐鉴赏》模块,每周一课时。高二年级有两种模式:每周一课时,开设一个学期;或隔周一课时开设二个学期(一个学年)。2013年高二选修模块开设最多的是《歌唱》模块,有30所学校,其中市区有5所学校,高二开设了两个选修模块(《歌唱》+《舞蹈》或《歌唱》+《音乐与戏剧表演》)。
三、教材选用
根据教材选用的有关规定,目前在我省13个大市使用的教材共有两种,一种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必修教材和与之相配套的选修模块教材;另一种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高中《音乐鉴赏》,必修教材和与之相配套的选修模块教材。
必修模块教材是学校为所有学生统一征订的教材,选修模块的教材则根据学校、教师教学和学生选修的实际情况选定,既要满足教学需要,又能减少浪费。
四、课堂教学
一是凸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基本理念。能关注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对音乐的聆听与感受,在学生感受与体验音乐美的过程中,积累相关音乐文化,提高音乐审美素养,形成音乐审美能力。二是在体现教师为主导的同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力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与民主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和经验,并提供机会让学生相互分享,有时候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演唱、一起演奏、共同体验、共同交流与探讨,彰显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三是注重音乐实践。或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赏析音乐,或设计参与活动,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加深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四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大多数教师能熟练制作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声音和图像资料,与时俱进,提高教学实效。
五、教研活动
教育主管和研究部门都非常重视学科活动,希望凭借开展卓有成效的音乐活动来全面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师成长。
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展开了积极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这四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
一、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1.对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评价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多“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的学校评价等等。
2.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单纯的灌输音乐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愉悦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3.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4.对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有些教学内容出现过杂、太乱、知识无序的情况,没有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之间缺乏综合性。
二、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的高中音乐教学对策
由于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面对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是学校永恒的旋律,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形态,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也将进入新的阶段。我们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1.在教学方法方面
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现。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我们应该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表演、欣赏、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并理解音乐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教学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开启学生的多种智能,已达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目的。
2.在教学内容方面
课堂教学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理解而教。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能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3.在教学评价方面
在多元智能的评价中非常重视真实测验。加德纳指出,我们测试学生多元智能的最好方法是,观察学生如何运用每项智能的符号系统。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育方针、一定的教学目标,利用可能的评价技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以期改进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例如,你可以观察学生如何玩逻辑游戏、如何操纵机器、如何跳舞,或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如何处理争执。在自然的环境中,观察学生就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方式,是提供学生在各科目方面的能力的最好情境。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改进与完善课程评价机制。评价对象包括学生、教师、教学过程三个层次。着眼于评价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淡化和摒弃排序、筛选等做法。
4.在教学目标方面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因此,笔者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即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教学实践中,音乐作品应该贴近生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启示
呼唤我们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而随之变化。鉴于笔者研究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获得了一些启示:
1.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应该紧跟时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应该紧跟时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在高中音乐课堂中,一定要把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重点培养并考察学生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初步创造的能力。
2.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并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智能强项或特长,使音乐课堂教学成为发现差异、培养特长的课堂教学,从而进一步成为尊重差异、平等互助、合作探究和培养学生表现力、创造力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3.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关注学生情商的培养
音乐教师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与培养,尤其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体现高中音乐课程目标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4.学科综合是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科综合,对于深化音乐课程改革,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是一个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82-01
高中音乐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之一,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升美的感受,陶冶学生的情操,深化德育,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智力,从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帮助。然而,当今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学校与学生向高考要成绩的今天,由于音乐教学对提高升学率没有多大的帮助,同时其教育的成效又不能在短期内凸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学校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音乐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从事音乐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由于一些学校的不重视,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有的不是音乐专业毕业的,有的是从事其他科目的老师兼教,不具备音乐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很大的随机性,这极大地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效果。(2)音乐课的授课学时太少。在大部分学校,高中一般只安排一周一节音乐课,这样的授课学时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显得太少。然而,就是这一节音乐课,到了高三或者临近期中、期末考试,也都要被其他考试科目所占。(3)音乐课的教学模式呆板。由于学校对音乐教学的轻视,很多情况下,音乐课只是一种敷衍,教师上课时,要么象征性地讲些音乐知识,要么就是简单地唱唱、跳跳,甚至一些教师干脆让学生做其他科目的作业。
二、教学中教师以语言代替音乐,缺乏音乐学科特点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以音响的形式来引起听者的情感共鸣,从而让听者感受音乐之美,情操受到陶冶,智慧受到启迪。然而,目前许多高中音乐课堂上,教师通常是以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音乐,就像教授其他课程一样,喋喋不休、一字不落地把音乐知识灌输给学生。老师倒是讲得津津有味,却不想这种教学方式完全脱离了音乐本体,失去了音乐课独有的特点,当然音乐课也就无法对学生产生应有的教育功用。
三、音乐教材的选用缺乏统一标准
教材是教师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师完成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大纲的根本材料,是实现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的基础与前提。可是,有些学校的音乐教材的选用没有统一标准,往往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感觉或喜好随意选择。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的教材,要么过于浅显,要么过于专业,不适合高中生的需求。
以上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要面对现实,积极地采取对策,力争使高中音乐教学向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将音乐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化。笔者认为,高中音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学校要重视音乐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集体,领导的决策方向很重要,要搞好学校的音乐教学,学校领导必须为音乐教学的实施提供相应的软件和硬件上的支持。软件上,应根据学校的实情、学生的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硬件上,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配备比较专业的音乐教师,制定每学期恰当的教学时数,并严禁其他科目挤占音乐课时。另外,如果学校没有条件设置专门的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也应为音乐教师配备必要的音乐设备,这是做好音乐教学的基本条件。
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教学新理念,营造音乐之美的氛围
传统的音乐教学大都采用“注入式”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听、无心地唱,这样的教学易引起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甚至反感,降低了音乐课堂的效率。要切实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教学新理念,把音乐的美还给学生,把学习音乐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教授每一首歌曲之前,要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背景、内容和作者信息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让他们发挥想象去描述歌曲的意境,还可以让学生发表如何唱好这首歌的意见。这样,学生演唱歌曲时的情感就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才能享受音乐,体验音乐的独特美感。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音乐、体验音乐美的氛围。
三、认真筛选音乐,充分挖掘音乐本身的核心价值
不同的音乐蕴含着不同的情感。优美的音乐令人愉快,悲伤的音乐催人泪下,激情的音乐鼓舞人心,舒缓的音乐让人安静。教师在选择音乐时,应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充分挖掘音乐本身的核心价值,要认真筛选,既要考虑音乐的教育意义和趣味性,还要考虑音乐对学生的情感影响。比如说,当学生听到《美丽的田野》时,即使没有见过田野,他们也可以感受到一望无边、郁郁葱葱的田野的美丽景象;当学生听到《好日子》时,就会从优美而欢快的音乐中体会到全国人民对自己所过的幸福生活所表现出来的欢乐之情。
总之,一些学校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教育在高中教育中地位令人尴尬。因此,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要尽自己所能,逐步提升音乐教学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以充分发挥高中音乐课对学生全面发展应有的作用,为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而努力。
欣赏,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体验、感悟和审美的积极性心理状态。它不仅能激活兴趣、促发热情、增强意志,还能催生相应的探究欲望和创造精神。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提升学生对以音乐为中心的欣赏能力水平作为根本目的和手段,促使他们“学习音乐从学会欣赏开始”,逐步迈向音乐殿堂的美妙胜境。
一、高中生学会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是提高学生音乐兴趣、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推动和发展素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调节高中生的学习生活。高中学习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很大。学习之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音乐来舒缓紧张节奏,调节疲劳神经,减缓心理压力,给校园生活增添一丝活力。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课间音乐的效能,精心设计、安排好课间音乐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身学习活动,激发音乐学习情感,提高音乐教学成效。二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富含生活哲理、催人奋进的美妙歌词,激越昂扬、震撼人心的优美旋律,悦耳动听的歌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教学活动,在音乐实践中体验成长、体会成功,这对正处于各种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高中生来说,不仅能通过获得音乐表现的思想意境陶冶情操,帮助并促进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培养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还有着潜移默化的塑造功能和激励、净化作用。三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素质。音乐欣赏能使学生在提高音乐素养的基础之上,逐步增强理解、观察、记忆和想象能力。通过训练学生的“音乐耳朵”, 能促使他们在听懂音乐、感受乐美的同时,开阔视野,追求美好事物,从而促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推波助澜,通过欣赏音乐,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学习音乐,通过学习音乐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人文素养、认知水平。
二、对高中生实行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环节
1.聆听音乐。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没有什么音乐细胞,五音不全,不会唱歌,对乐器也一窍不通,只是听听音乐还可以。”其实,这是对音乐才能的片面理解和错误看法,它只是把掌握和表演音乐作品能力视为音乐才能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感受、体验和悟解也是音乐才能的重要方面。这正是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所在,主要就是从听赏的角度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湘教版高中音乐共分六大模块,只有音乐鉴赏是高考必考的,而在这三年所用的音乐鉴赏综合课本中,第一单元讲的就是“学会聆听”。对音乐才能实行粗线条划分,它包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对音乐作品的表现能力和音乐作品创作能力三个方面。按照逻辑推理,如果把鉴赏说成是音乐才能的基础,那么学会听赏则是音乐才能的起步之作。典型如《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中,才能卓绝的司马仲达就是从诸葛亮的渺渺琴声中“听”出了其中隐藏的腾腾杀气被迫退兵而走。这是说明“乐为心声”的道理。再说,艺术评论家不一定就是演唱高手,生活中只会“听”歌享受而不会表演唱歌的人比比皆是。
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展开了积极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尊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同时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这几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2.对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有些教学内容出现过杂、太乱、知识无序的情况,没有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之间缺乏综合性。
3.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单纯的灌输音乐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愉悦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4.对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评价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多“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的学校评价等等。
二、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的高中音乐教学对策
教学是学校永恒的旋律,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形态,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也将进入新的阶段。由于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面对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1.在教学目标方面
多元智能课程的目标就是符合每个学生的兴趣目标,学校重视的不是课程开发,而是人的发展。
2.在教学内容方面
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能性的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理解而教。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的方法。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现。
4.在教学评价方面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育方针、一定的教学目标,利用可能的评价技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以期改进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多元智能的评价中非常重视真实测验。在自然的环境中,观察学生就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方式,是提供学生在各科目方面的能力的最好情境。
三、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是我国近年来关注的国外教育思潮之一,我们的教育观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呼唤我们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而随之变化。鉴于笔者研究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获得了一些启示:
1.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应该紧跟时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应该紧跟时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在高中音乐课堂中,一定要把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重点培养并考察学生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初步创造的能力。
2.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并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智能强项或特长,使音乐课堂教学成为发现差异、培养特长的课堂教学,从而进一步成为尊重差异、平等互助、合作探究和培养学生表现力、创造力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3.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在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情商的培养
传统的智力概念是用智力商数“IQ”来表示的,它是可以通过测验而量化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用“MI”来表示,是发展每个学生的强项,人人成才;情商用“EQ”来表示,是个体的重要生存能力,指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的情绪智能,占 80%。是对高中学生的发展与其社会生存能力的促进。
4.学科综合是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科综合,对于深化音乐课程改革,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是一个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与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融合,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们学生的教学实际,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而服务于我们的音乐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89-01
“以人为本”是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拓宽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的基础,也是高中音乐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使学生感受到体验的乐趣,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自我表现平台,培养其创造能力。但当前音乐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加快高中音乐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一、新课程视角下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新课程的全面推行,推动了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的改革进程,高中音乐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难以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很难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这主要是由于音乐教学未能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音乐,此外,应试教育思想仍存在,认为音乐是副科,没有语数外重要,这导致学生在高考压力下不得不放弃音乐。继续学习的很多学生只是出于报考音乐院校的目的,谈不上对音乐多感兴趣。
(二)师生在教学中无法产生共鸣
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内容很多都是闻名中外的名家名曲,但学生由于所处时代无法理解此类音乐当时的创作背景与时代特征,这导致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产生共鸣,也不利于提升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三)随意改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某些地区的高中音乐教学中,常常出现随意改动教学内容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声乐、器乐、乐理以及视唱等练习,脱离了高中音乐教学的本质和目标,使得教学目标不明确,也影响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四)教师队伍亟待建设,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如今,很大一部分音乐教师缺乏现代化教学理念,多数固守知识、技能传授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讲授、轻参与,重输入、轻输出,重结果、轻兴趣。教学方法单一化、教条化,导致学生难以参与其中,无法有效提升音乐素质。
二、新课程视角下高中音乐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音乐教师应注重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一)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注重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将其融合到音乐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在时间、空间和场地上的限制。例如,在学习《海妖》一曲时,可先介绍作曲家的艺术风格,并穿插由多媒体播放的《日出・印象》油画,学生可一边欣赏印象派作品,一边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这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借助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营造一种良好的艺术氛围,同时,教师可将所播放音乐作为课前曲,引发大家的注意力。此外,还可以采取边唱边奏的方式,引发师生的情感共鸣。或通过巧留悬念,为学生预留可以提升思维能力的问题,引导课后自主探索。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与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方面,教师应善于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对音乐教室进行美化,构建极具艺术魅力的教室,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应在教室结构、布局方面下功夫,为学生营造一个兼具协调美、布局美、结构美的学习环境,还可对学生座位进行定期变换,如圈形、马蹄形等。教师应与学生融合,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
针对当前学生被动学习这一问题,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思路,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注重加强引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多为学生提供互动、讨论、参与的机会。在音乐鉴赏中,可采用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播放,播放前提出问题,并引导其主动聆听、互动交流,对音乐意境进行感受,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改革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音乐教学评价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在注重对学习结果进行考评的同时,更要关注其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教师应设置多元化教学评价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性,使其能够结合自身特长进行考核项目选择,促进自我学习方式的科学转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必须加快改革进程,以培养学生音乐审美作为核心,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倡导学科综合发展,弘扬我国民族音乐,完善音乐教学体系,逐步提升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