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在职研究生研究成果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8 10:29:58

在职研究生研究成果

篇(1)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研究生由于个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学业与择业的矛盾、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等,不断的发生自杀和暴力等极端事件,使得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对研究生进行干预研究,旨在探讨系统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实际效果,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在江苏大学选取09级、10级研究生160名(每个年级80名),他们在性别、专业(文、理工科)上比较平衡。将学生平均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年级每组40人。

1.2 工具

(1)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量表。由李纳娜在修订连榕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基础上形成的,调查研究生学业倦怠情况,此量表共20个题目,确定为三个维度,分别为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和行为不当。

(2)师生关系诊断量表。由课题组成员根据前人研究的基础并结合研究生特点编制,判断研究生在师生关系问题上的行为困扰程度,此量表共18个题目,分别考察研究生在师生之间教学过程、情感距离和地位关系的困扰程度。

(3)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由郑日昌等人编制,该量表是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共28道题目。量表从四个方面考察了与人相处时存在的困扰程度,分别是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与异往困扰。

(4)职业成熟度量表。由课题组成员参照张智勇等人修订的《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并结合研究生特点编制,此量表共34个题目,考察研究生的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和职业自主四个方面的情况。

(5)过程评估问卷。由9个客观题和3个主观题组成,用于调查团体成员对团体氛围的评价、对自己成长变化的自我评估,以及对团体的建议。

1.3 研究过程

(1)前测。在进行干预前一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施测,获得前测数据。

(2)团体干预。分别于2010年、2011年4~6月间对实验组被试分4组同时开展团体辅导,团体领导者不同,但专业受训背景一致。辅导方案共8个单元,每周进行一个单元辅导,每个单元2~2.5小时,对照组被试不进行任何干预。

(3)后测和追踪。在干预结束后,使用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师生关系诊断量表、职业成熟度量表、过程评估问卷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获得后测数据,并在干预结束后6个月对实验组被试进行问卷追踪。

1.4 团体方案

本团体方案的实际目标和干预重点主要以下几方面:①解决成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②通过榜样效应,引导成员正确处理学业、科研压力;③促进成员自我探索,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2 结果

2.1 实验干预前后测差异及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前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存在组间差异,具有同质性。经过实验干预后,实验组被试在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和职业成熟度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在学业倦怠方面差异不显著;在人际关系和职业成熟度两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2.2 追踪测试

实验组被试在接受了团体辅导后的半年,其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职业成熟度都呈现提高的趋势,将实验组被试半年后的追踪测试得分和前测得分做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被试的人际关系综合得分仍然显著低于前测,职业成熟度得分显著高于前测。

3 讨论

(1)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提升研究生人际关系和谐和科学指导职业规划有明显的效果。由于研究生学习的特殊性,理工科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度过,而文科学生基本没有固定工作室开展学习研究,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和宿舍,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研究生基本上都存在接触人群有限、与外界交流少的情况。当研究生在团体辅导中积极投入、分享和体验,可以改变他们不合理的认知、行为和情感体验,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绝大部分研究生在本科阶段都没有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他们非常需要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和操作,团体辅导使研究生有意识地探索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以职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并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培养自己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2)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研究生学业倦怠效果不明显。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当前研究生学业倦怠情况不容忽视。导致研究生学业倦怠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专业兴趣、前景、挫折、学校环境、科研、自身。由于研究生阶段以科研为主,专业划分极其细微,每个导师的研究领域比较深入和专一,这便容易导致学生对自己要研究的专业方向不感兴趣,但是又不得不坚持,从而产生学业倦怠。同时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也影响到他们,导致一大部分研究生对前途感到担忧,甚至开始怀疑选择读研是否正确,这无疑加重研究生对科研的倦怠感。导致学业倦怠的因素较多,因此单独利用团体辅导技术改善研究生学业倦怠效果不理想。

师生关系和学业倦怠又存在密切联系。当前对研究生毕业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说学业压力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导师在研究生心目中举足轻重、威望很高,大部分导师需要研究生帮助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从而完成个人的科研工作,这就不可避免地给研究生带来压力,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师生关系不良又会加重学业倦怠。这也是团体辅导对改善师生关系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所在。

(3)在研究生研一期间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进行干预,对改善研究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有明显效果,同时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促进研究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有一定帮助。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团体辅导面对研究生群体,领导者在活动中往往解决共性问题,对于成员的个别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因此若与个别辅导结合效果会更好。第二,未能达到预期的干预目标,团体辅导方案还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领导者应具备较高资质。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硕士研究生新生心理干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SJB8 80088]

参考文献

[1] 何瑾,樊富珉.团体辅导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3):397-399.

篇(2)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同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教师是履行这三大职能的主体。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并且与其他两个职能的实现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为此,要准确把握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更好地履行高职院校的三大职能。

一、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认识

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明确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持续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际上,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支持,科研工作始终贯穿于高职院校“教”与“学”的过程中。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他们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及其科学研究,例如,瑞士的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却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发达国家,依靠的就是科学研究。由此可见,科研能够让职业院校办出特色;科研过程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科研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效果;科研能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WWW.133229.COm也就是说,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的“用科学解决,百业有进步;不用科学解决,便无进步”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职业教育与科技、科研的关系。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是学校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社会服务都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支持。

但应当明确的是,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在科研工作的定位上应该是不同的。只有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进行准确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地加强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其科研水平的提高。普通高校的发展定位和职能要求需要其科研侧重理论研究,并以基础性研究为主。虽然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从事一些理论研究,但和普通高校教师相比,理论研究不是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的主攻方向。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应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其原因有二:一方面,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特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注重应用型研究,注重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开发和应用,应主要以科技开发、成果推广为主,而非“高、精、尖”的创造性研究,也不是进行基础性研究,而是将新知识、新理论用于特定目标的研究,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推广,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又促进和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达到“双赢”的效果;另一方面,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师的科研应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的应用型研究定位应体现在:一是科研课题要来源于实践,即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出现的管理和技术难题入手寻找课题,找准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二是研究过程要与实践密切结合,着重参与式的行动性研究,即“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而且是为了行动而进行研究”;三是研究结果要运用于社会服务和教学实践。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结果一方面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要把研究成果引入职业教育课堂,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二、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和体现

1.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科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一个人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可反映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简言之,就是教师从事并完成科研活动的能力,综合起来应包括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文献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提炼加工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协调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成果的文字撰写和成果推介能力等。

2.教师科研能力的体现。教师不同于专职的研究人员,因此不能用研究人员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科研能力,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其科研能力更多地应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而不仅仅是撰写论文和专著数量的多少。结合高职院校承担的三大职能,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应该既是学院的科研骨干和优秀教师,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服务的行家里手,是“懂科研、善教学、能服务”的“三位一体”专家。2005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同志在一次高校工作会上说:“没有科研,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合格的高校教师,要有合格的科研能力,优秀的大学教师要有优秀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学校质量、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任何大学,都要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任何情况,都不应放松对大学教师科研的要求”。这对于高职院校也同样重要。

三、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状况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研究能力仍不尽人意,且存在着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

1.科研基础差。目前由于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或是从成人院校转型而来的,其大部分教师的学历相对较低,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由于教师们以前接触科研活动较少,有些教师甚至不知道科研项目应该怎样做。

2.教师的精力有限。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较多,且不断增设新的专业,再加上教师的引进相对滞后以及师生比的限制,致使任课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课程门数与课时数过多,他们用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导致教学和科研之间产生了冲突。

3.缺乏正确的科研方法。做科研是要讲究方法的,有的教师虽然课讲得很好,但却不知如何做科研,对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不了解;在申报课题的时候,存在着课题设计思路不清、研究内容与题目不符、调研方法的阐述不到位等问题。

4.引进人才的科研素质和能力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近些年,高职院校为了加快自身的发展,从其他高校和生产一线引进了一些人才,他们虽然充实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但是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一是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他们虽然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由于在求学阶段多从事基础研究,缺乏对生产实践的了解,更缺乏开发与应用推广科技成果的能力;二是来自生产一线的人员,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其理论功底较差,在课题研究设计、论文写作等方面较为薄弱。

四、高职院校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

1.挖掘内在因素。一是促进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以及学院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要求,选准研究方向。只有选准研究方向,才能逐渐积累研究成果、增加研究深度。以项目申报为例,在申报项目时,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是项目评审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课题研究的基础,前期成果越多,审批立项的可能性就越大。项目主管部门出资立项的目的是申报者要在一定时间内产出成果、解决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引导教师找准自己的科研定位,促进其科研能力的增强。

二是苦练内功。科研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状况,这在客观上包括人的智商和情商,这是从事科研的基础;在主观上包括教师对科研的兴趣和付出,只有教师把科研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才会自觉地投入精力,也才会产生科研成果,这是从事科研的关键。一个人的科研能力是逐步积累形成的,只有不断地付出,科研能力才会逐渐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将精力集中于科研工作,促进其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是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学术规范是每一个研究者必须遵守的学术道德。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必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这样才能有助于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及考核评价等压力,当前在学术界也存在学术不端的不良风气。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对包括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在内的七种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和查处规定,高职院校应强化制度建设,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查处,引导教师通过正当途径和手段创造科研成果,从而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切实提高。

篇(3)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在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必须要根据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特点,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不断思考与探索,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质量。

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特点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与一般院校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在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效率。

(一)学习层面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与普通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很大差异。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受已有职业与家庭生活等诸多因素制约,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普通院校研究生以学校学习为主要模式,师从导师学习或者进行自主学习,师生交互性强,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系统性较强,生生合作充分。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时间较紧凑,学生在处理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进行学习,时间利用较为充分,将时间成本最大化;虽然也有导师指导,但师生交互性不如普通院校研究生充分;在受职业制约的同时,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时间相对自由,不受时间段和场合影响。总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自由性、自主性等,有助于在职研究生进行再创造。

(二)生活层面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是完全的“社会人”,因此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受生活因素影响较大。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基本组建了家庭,他们在承担家庭、社会责任同时进行着学历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受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学习功利性与目的性较强,思考问题的角度既经济又现实,不像普通院校全日制研究生过分依赖家庭完成学业。他们将学业纳入家庭支出,纳入家庭年度计划。总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生活上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责任感、独立性等,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更强。

(三)心理层面

受年龄与生活经历等因素影响,大多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心理较成熟,他们独立性强,心理个性化特点显著。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集中时间相对较少,缺乏较强凝聚力,人员相对分散,彼此之间的交流机会少,集体意识相对薄弱,对外界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心理上表现出较强的封闭性。加之学习生活工作等多重因素,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情绪化。总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心理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自我型、排斥性、情绪化等,影响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

(四)思想层面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大多生活在社会转型期,大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等,他们思想开放并压抑,积极间杂着消极,新旧兼容,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形成了多元思想。总的来说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自我意识强,思想物化等。

以上几个层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对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策略调整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为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一)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教育管理的根本宗旨在于服务于人,以服务学生为根本。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理念落后,仍然受传统教育管理思想影响,以管理者自居,居高临下,一切唯上,忽视在职研究生的需求,缺乏服务意识;缺乏人文关怀,不能“以生为本”,着力于人,从根本上寻找提升教育管理的着力点。

(二)教育管理模式陈旧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陈旧,大多采用传统的垂直教育管理模式,自上而下,教育管理唯上,教育管理者平时以上级领导的要求为工作中心,一切教育管理工作以领导的意志为出发点,疲于应付,教育管理缺乏主动性,管理效率低;教育管理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教育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模式落后、陈旧。

(三)忽略德育后勤保障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与学校直接接触的时间较少,相对集中时间短,因此不少高职院校对于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忽视德育与后勤保障工作。院校与在职研究生互动不够,不能适时对在职研究生开展德育活动,院校后勤工作滞后或者缺失,导致在职研究生集体意识淡薄,院校的有关精神得不到落实,很多活动不能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

(四)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

篇(4)

广度、有深度的职教建构性研究,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在研究主体上,应强化研究群体间沟通度,构建相对稳定的研究共同体;在研

究影响上,应提高研究成果的信效度,提升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教师专业化

[作者简介]吴卉(1987-),女,贵州凯里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重庆400715)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17-02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发展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起步较晚,直至进入新世纪才有

所涉猎。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探析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

化研究的现状,并试图勾勒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远景。

一、研究成果和现状分析

为把握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概况,本文以“教师

专业化”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职

业教育类中,对

1979年

1月

1日至

2011年

12月

31日的所有文献

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到

163篇文献样本。采用定量和归类分

析的方法,从发表年份、研究范畴、研究功能取向和研究影响等

维度进行现状归结,以明晰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现

实基础和发展趋向。

1.文献量逐年变化情况。通过相关文献检索可以归纳出我

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基本态势(如图

1所示)。2000年

以前,学者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鲜有关注。直至进入新

世纪,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教师专业化”焦点化的背景

下,职业教育师资才迎来了学者们对其专业化发展的聚焦。早

20世纪中下叶我国颁布的一系列教育文件中就强调了职业

教育师资的特殊性,提及要建立专门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解决

师资专业化问题。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探索的萌芽状

态。然而统计显示,这一时期所产出的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

化的学术文献数量几乎为零。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当时职业教

育的发展程度还不够成熟,另外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发展

的支持度不够、社会对职教师资队伍的认识度和认可度不高等

因素导致。随着

21世纪的到来,伴随着强有力的国家政策支

持,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与此同时,职教师资问题也被

推到了焦点位置。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步入

了一个全新阶段。由图

1中相关文献数量便可以清晰得看到,

2001年以来,学者们对这一研究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关于职业

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尤其是

2005年以后文献

量迅速增加,呈现出一个良好的研究态势。但是由图

1也可以

看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增长并不是直线式增长,而是

呈聚升聚骤式的脉动式增长。这表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研究的稳定度和持续度还有待培育。

1文献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2.研究范畴。对

163篇文献进行仔细分析,发现职业教育

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范畴主要指向“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和“宏观意义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

化”等研究领域。其中,关注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文

献达

7.97%。研究者认为中职教师的专业化是加强中职教师队

伍建设的基础工作,是提高中职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①目前我

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专业属性不高、专业能力

不强、专业培训体系不健全、专业道德危机②等问题。基于此,研

究者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③开展校本研究、健全培训体系,④

创立适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体系⑤等途径加快中职教师专

业化进程。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教师专业化研究非常重视

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有高达

56%的文献在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教

师专业化问题。这些研究梳理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与管理的历史进程,⑥剖析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问

题,⑦

探索了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的路径选择,⑧

还有研究者尝试

性地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这表明研究者已

经逐步具有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理论体系的意识,并

能多维度、多层次地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宏观意义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一直备受学者关注,

19%的文献进行了相关探讨。这些研究关注职业教育自身学

科的发展,注重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建构。其中职业

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研究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焦点。研究者

认为职教师资的专业化有着特定的内涵,具体体现为学科专业

性具有多维性和发展性。⑨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内涵解读有:教师

是专业人员,应提供专业化服务;⑩

教师是自身终生学习,不断发

展的职业;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职业伦理规范..等。但遗憾的

是,该研究虽然涉及了多个重要研究领域,但研究的力度和深度

却远远不够。如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泛泛而谈专业

化所存问题和实现途径,其研究成果大多流于表层;高等职业教

育教师专业化研究也呈现出片面化、零散化和粗浅化的特点;对

宏观意义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则尚未形成职业教育教师

专业化的论述。这些都表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

究,尤其是理论研究还相当薄弱。

3.研究功能取向。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主要有

“普教——移植、借鉴性研究”和“职教——建构性研究”两类功

能取向。通过文献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

化的研究文献倾向从介绍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理念和发展历程切

入,关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发展动态,惯于把普通教育

教师专业化理论移植到职业教育师资研究上来。这显露出既有

研究在探讨职教教师专业化时,更多的是对普通教育教师专业

化理论的解读或移植,较少根据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理性

思考和深度剖析,较少考虑创新性或移植适应性问题。文献分

析发现,只有不足

1/3的文献能真正根植于职业教育土壤,立足

职教师资特点,尝试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所存问题提出

解决与重新建构的思路。如徐涵通过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师资来

源和构成,阐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制度保障方面

上的缺失,进而从制度视角研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对

策。..这说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虽还处于“普教——

移植、借鉴性研究”的初级阶段,但已逐步具有“职教本土建构”

的意识,这也成为我们后续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4.文献被引频次。统计显示,被引频次在

30次以上的文献

为零,有

2篇文献被引频次在

20~29次之间,被引频次在

20次

以上的文献占总量的

1.2%,说明仅有极少数文献在学术领域具

有很强的影响力。而被引频次在

5~19次之间的文献是

25篇,

占文献总量的

15.3%,这部分文献对后续研究有较强的影响

力。值得注意的是,被引频次仅为

1次的文献占总量的

11.7%,

甚至有

42.3%的文献从未被引用过(如图

2所示)。当然,文献发

表时间越早,被引用的可能性相对越大。但有高达

54%的文献

仅被引用过

1次或从未被引用过,说明该研究有超过

1/2的研究

成果学术影响力很低,学术质量亟待提升,此问题值得研究者

深思。

二、研究远景展望

1.在研究范畴上,应切实挖掘研究范畴深度,提高研究的理

性化程度。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探寻范围涉及“中等职

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和“宏观意义的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等关键领域。虽然该研究范畴内所探讨

的重难点问题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

的现状和趋向,但仔细分析后还会发现该研究范畴内诸多不适

之处。如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方面,研究文献大多停

留在实践感悟、操作指导一类的文章,而对中职教师专业化理论

的思辨性研究与生发性研究则较少涉猎;在“高等职业教育教

师专业化”方面,研究者注重对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意义、内涵等

宏观层面的探讨,而对专业化标准、实现途径等中、微观层面的

研究则明显不足;在“宏观意义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方面,对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学科理论建构更是才刚刚起步。诸如此

类问题反映出该研究范畴内大多集中探索职业教育教师专业

化“是什么”等操作问题,“如何是”等机理

“如何做”而少去研究

问题,以致研究的深度和理性化程度发展缓慢。随着职业教师

专业化重要性的提升,笔者相信,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

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深度将会进一步充实,研究将会向

理性化迈进。关注职业教育学科建设,注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

化理论研究,将会是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

走向。

2.在研究功能取向上,应加强有系统、有广度、有深度的职

教建构性研究,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教师

专业化研究呈现出过分注重“借鉴性、移植性研究”的特点。总

体来看,教师专业化不论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还是从不同学科

类别的横向看,都有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的特征。因此,普通教育

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一般理论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都对我们当前

的研究具有借鉴价值。正因为如此,既有研究十分注重对普通

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学习。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历经半个世

纪的发展已逐步趋于深化和严密,其研究成果一般是有实证分

析和实践研究支撑的,对当前师资建设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和影

响力,能为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研究思路。这

无疑对构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

此,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应该吸收和借鉴普通教育教师专

业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但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学目的、学生学情、师资特点等都有别于普通教育,并且职业

教育当前的发展程度和发展阶段也与普通教育不一样。这就决

定了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成果要真正为我所用,就必须结

合职业教育实际进行吸收消化。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

才刚刚起步,还处于低水平阶段,研究者们主要采用移植借鉴性

研究,其研究成果大都是从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理论移植而

来。在未来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中,应注重普通教育和

职业教育思想、理论的调适,要扎根于职业教育的土壤当中分析

问题,要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当前,研究者已经开始具有职

教建构性研究的意识,但系统性强、有深度、有广度的职教建构

性研究还相当缺乏,这是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将长期努力

的方向。

3.在研究主体上,应强化研究群体间沟通度,构建相对稳定

的研究共同体。目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主力军主要

集结在两大人群:一是普通大学教师、高职院校教师和各类研究

生;二是各类行政机关的行政人员、其他非学校类研究机构成

员。这表明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贡献量较大的多为受过

系统专业训练的研究人员和掌握丰富实践经验的高职一线教

师,但从研究成果反馈情况来看,研究主体间的合作度较低,尚

未形成稳定的研究群体。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要向理性

化、科学化的研究靠拢,要形成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共

识,越来越需要经过系统学习的学术人才。同时,提高研究群体

间的合作度和沟通度,尤其是加强理论研究者和实践研究者,不

同学科背景研究者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一个稳定、有效沟通的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共同体,是后续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

关键问题。

4.在研究影响上,应提高研究成果的信效度,提升学术影响

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学术水平与其研究成果的数量

和质量息息相关,尤其是研究成果的质量更是衡量学术水平的

重要标杆。而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评判则主要依据成果所在期

刊的影响因子和成果的被引频次。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该研究

成果对后续研究起到积极作用,其学术价值相对越大。前文数

据显示,大量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学术共同体的普遍认可和接

受,虽然不能完全否定这些未被引用或引用频次较低的文献是

不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但是至少说明这些文献对职业教育教师

专业化研究的自身发展以及其他学科借鉴性学习的价值不高。

在既有研究中,由于部分研究的学术质量不高,学术影响力偏

低,从而导致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发展缓慢。因此,避

免同一水平的重复研究和泡沫研究,精心培育研究成果的质量,

提高研究成果的信效度,提升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也将成为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需要突破的一个难题。

[注释]

①谢良才,杨金梅.关于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化标准结构的调查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1(21):20.

②④潘新添,张筠.关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广东农

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6-17,17-18.

③⑤佟达勇.浅谈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途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2):

13,13.

⑥肖争鸣.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与管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9):56.

⑦唐晓鸣,陈松洲.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教育探

索,2009(6):89.

⑧李静.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及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1(5):54.

⑨陈永芳,郑建萍.职教师资专业化的培训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46.

⑩王玉苗,孙志河,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5

(9):52.

....崔艳萍.试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

..李毓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20):40.

.....教育探索,:李娟化.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探析[J]

篇(5)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从目前已有研究来看,我国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开始进入发展阶段。

现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传统观念对学历教育的重视,部分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有偏差。因此,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应受到广泛关注。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 纵观以往,2007年以前对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多集中在青年群体,主要为在校本科大学生。如凌文辁等(1999)《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辛增友(2006)《青年职业价值观的横断与纵向研究》等。但随着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关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日益增多。综合各方面研究发现,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如下特点:首先,对自我实现需求较高。多数研究结论都显示,职业院校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比较看重今后的发展。WwW.lw881.com其次,在自我实现的基础上,高职学生对于物质及声望地位的要求也比较高,即职业价值取向仍具有功利性,如注重经济利益和福利待遇。再次,关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研究者认为与本科生大体一致,即青年学生对自我实现、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强化,对职业声望、社会地位的重视程度渐趋淡化,两者逐步分化为职业价值观的两极。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有研究者专门对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发现,高职专科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为:自我发展因素、保健因素与声望地位因素;性别与家庭背景因素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年级因素的影响较小。也有研究者从理论角度阐述了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认为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受社会、学校、家庭、个人能力、兴趣、需求、思想道德修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出,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证实,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价值观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测量工具 目前,对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多数运用调查法和测验法。因此,众多研究者在研究中都编制了问卷和量表。目前,比较成熟的职业价值观问卷有辛增友(2006)和吴铁雄(1996)的青年职业价值观问卷。前者综合了家庭取向、工作保障取向、贡献集体主义取向、自我发展取向、尊重及声望取向和社会关系取向六种因素;后者则包含有七个维度。经过大量实证研究的检验,两套量表都具有极佳的信度和效度。其他还有金盛华(2005)编制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凌文辁(1999)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问卷。而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权威型问卷或量表。但研究者根据现有资料及成果,在研究中都编制了相应的测量工具。虽然这些调查问卷应用范围有限,但对于高职高专学生价值观的调查和研究也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存在的问题

理论阐述多,实证研究少关于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无论从理论分析还是实证探索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理论研究表现为:有特色的研究少,系列化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另一方面,理论总结固然重要,但仅通过理论探讨只能以研究者的主观观点来看待问题,不能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状况。要想真正了解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就要进行实证研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通过分析发现,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匮乏。因此,需要提高理论研究的水平和层次来指导实证研究,同时需要以实证丰富和充实理论。

以偏概全,以点代面 当前,就全国而言,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分布较广但不均衡,研究相对集中在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研究者都以自己所在省市来选择研究对象。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这些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的研究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地区,研究数量少的地区其研究水平还处于基础阶段。另外,多数研究者都将自己的研究推广到整体层面,但从研究选取的样本来看,并未达到要求。也就是说,针对特殊专业学生的研究较少。

研究结论推广缺乏可操作性 职业教育不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而且还应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受教育者不只是被开发的对象和增加财富的资源,而且应成为发展的中心目标和终极目标。职业教育如何很好实施的关键是如何平衡教育与就业功能,教育的着手点应从具体研究结果出发。但从现有研究看,研究成果并未真正推广和运用到实际教育中。而教育者如何将研究结论,如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差异等,应用到教育指导中,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趋势

提高专业化水平,保证测量的有效性 职业价值观的问题是集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领域于一身的话题。众多学科相结合,就必然要保证研究的专业化水平。尤其是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者比较重视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因为只有有效的测量工具才能保证所得结果的真实有效性。从现有研究来看,很多研究者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问卷和量表使用上,开始注重其信度、效度,同时注重研究对象的代表性、研究结果的公正性、数据统计的合理性和分析的准确性。可以看出,职业价值观研究已逐步走向专业化和标准化,这也必将成为以后研究的主要趋势。

确定研究范围,推广研究成果 高职高专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部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普通本科类学生虽然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因此,有必要对其职业价值观念进行研究和探讨。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日益增多。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对他们自身今后的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研究成果的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研究者和教育者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

总结已有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教育 健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入职成功的重要因素。目前,众多教育工作者通过职业价值观教育和德育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可以说,这是当前最行之有效的策略。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保证其有效性,只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群体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教育,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总结以往调查研究的结果,根据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以及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从而使各种教育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健全教育体系,创新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是大学生树立思想、确立“三观”,心理走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的关键时期。目前,除了本科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并未形成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理论体系。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就很难对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今后应把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放在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体系中,同时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探索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规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构建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模式,创新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2]王苗苗,胡维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04):30-31.

[3]杨立力.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及策略[j].科技促进发展,2009,(10):155.

[4]匡玉清.湖南高职专科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史博览,2009,(1):57-58.

[5]解鹏,李健宁.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8,8(24):56-58.

[6]宁帆.高职专科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104-105.

[7]李月波.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思考[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篇(6)

当今国际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职业教育研究就是在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三个面向,推动职业教育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培养各类人才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发展道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教研究迎来了生机蓬勃的春天1、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会议认为要研究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问题。这是此后二十年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和中等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先声。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单一化的局面。二十年来,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宏观的调控和指导,即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又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政策措施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中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与初等职业教育也有相应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初、中、高不同层次,又与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1980-1997年,普通高中学校数从31300所减少到13880所,学生数减少了119.72万人。而同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中等师范)的学校数则从9688所增加到17116所,学生数从226.3万人猛增到1089.51万人,增长4.8倍(增长情况见附图1),共计培养各类毕业生3085万人。这十七年,普通高中学生数所占比例从81%下降到44%,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则从19%上升到56%。

2、建立机构、制订规划,职教研究逐步展开

“文革”期间,教育研究工作已完全陷于停顿。为恢复教育研究工作,教育部于1978年7月4日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后,所内设立了“教育制度研究室”,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及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该室于1986年改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及成人教育研究室。以后,部分省市及高校也先后建立起一些职教研究机构,至1986年,中央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有职教科研机构12个,高校建立的职教科研机构也有12个,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先后成立了职教学会、职教研究会等学术团体75个。

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职教事业的宏观调控,1991年建立了国家级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1993年,原中央教科所职教研究室并入职教中心研究所。现在,随着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队伍也不断壮大,已初步形成了由职教行政部门、职教科研机构、职业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术团体组成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的职教科研队伍。国家级的职教科研机构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些业务部委和行业也建有职教研究所(室)。独立设置的省级职教科研机构有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和湖南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各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所(院)一般均设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所,一些高等院校如华东师大及某些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职业大学、职工大学也设有职教研究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下设10个专业委员会,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历史悠久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一贯重视职教研究,有研究组织和专兼职研究人员,并出版学术刊物《教育与职业》。

一般的市、县及重点职业学校均建立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师资的培训工作。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有相当数量和较高水平的职教科研队伍,他们为职教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着广泛和逐步深入的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据职教中心研究所最近的统计,现在全国共有中央级和省市级职教研究机构(所、室)81个,中央级和省级专职研究人员约400人。

早在1978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1979年1月,发布了《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年),在该纲要的研究项目教育制度重点项目内,提出了要重点研究建立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进行中学教育结构改革的实验研究以及高中设置职业课程与训练制度的研究。《纲要》在此把教育结构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摆在重要地位。

纵观20年来职教研究工作的开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1)介绍外国职教,研究我国职教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也还很年青,在我国该学科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各地学者纷纷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体制、理论和模式、教学过程和管理,纠正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为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此时,陆续出版了为数不少的一批译介国外职业教育的著作。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西德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六国技术教育史》、《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国外职业技术培训研究》、《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学》、《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简史》、《七国职业技术教育》、《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及一批介绍国外职业指导的丛书。这些著作为我们了解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理论、结构、体系、发展历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

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重新起步主要发生在八十年代初,实践中遇到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全国各地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育研究人员纷纷开展职教研究。这时,属于起步阶段的研究以应用为主,它与职教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研究成果多为论文,发表在各类报纸刊物上,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建议。立足于基层的实际工作者的大量研究使职教研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基础,不仅成果丰硕,其中不乏颇有深度和较高水平的成果,也使全国性的职教科研规划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1983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及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83-85)有一项为《技术职业教育的研究》,由李蔺田等同志负责。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报告根据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精神,提出了职教体系为“两大类型、多种层次、自成序列”的构想,报告还对职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设想,对加强职教管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理论研究,进行学科建设

在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同时,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开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并不断有成果问世,陆续出版了一批专著。较早的是《职业教育概论》、《技术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

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和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安排看,理论研究的比例有所增加,国家级部委级课题共129项,其中理论研究25项,占19.4%,应用研究仍占主要部分,有95项,占73.6%,实验研究9项,占7%。职教研究立项11项,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并有专门立项,如《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职业指导研究与实验》等。此外,还有一大批职教专兼职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从事为数众多的一系列理论研究,包括课题规划以外的研究,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上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主要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此外,还有不少学者撰写的专著问世。如《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中专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导论》、《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职业技术教育新论》、《中国职业教育史》、《职业培训概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等等。这批为数众多的学术专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建设构建了理论体系的框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职教研究密切结合改革实践,为行政决策服务,推动职教事业迅速发展。

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实践性强,职业教育又处于重大的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职教研究必须密切结合改革的实践,探讨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推动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

(1)理顺管理体制、确立多元办学体制。

职业教育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适用人才,而中国的特点之一是人口多,职业教育底子薄,因此,办好职业教育就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需要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必然涉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改革初期,职业学校办学困难重重,资金设备严重不足,教师、教材缺乏,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各地兴起了校企联办职业教育新风,大力提倡企事业单位办学、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教育的大职业教育观,开始建立多元办学体制。在研究领域,“七五”规划中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政府出台了“先培训后就业”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办学资金设备不足、师资教材缺乏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密切了职教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职教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动,明确了服务方向。

(2)职教发展比例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明确提出的方针,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结构中,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应占多少比例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职教工作者和职教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教育结构问题涉及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人才结构及教育投资结构问题.该问题在报纸刊物曾经引起过热烈的讨论,有人提出过职教发展的阈限.多数意见认为职教发展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适当的比例范围,也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00年,使中等职业技术学鹇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全国平均达到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

(3)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八十年代,职教事业迅速发展,事业的发展涉及人财物三个因素,即师资、经费和教学设施。当时职教师资十分紧缺,数量严重不足,质量达不到要求,严重制约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教育科学“七五”规划有一个师资问题的立项,该课题工作结束后所提支的研究报告中对师资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议。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召开过多次职教师资问题座谈会,各地的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原国家教委办公厅于1995年8月24日发出了《关于制定并落实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计划的通知》,然后,国家教育委员会又发布了《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了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和进修基地,扩大了来源和进修渠道,目前职教师资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素质水平正不断提高。

(4)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问题

1993年,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的现象,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与在校生数大幅度减少。全国招生数由92年的25万人下降至93年的16万人,减少34.6%,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职教行政部门与研究机构曾作过多次联合调查,通过调查,认识到滑坡问题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转移、市场经济规律有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适度编减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此“急转直下”的趋势,则超越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范围,若继续高速下滑,势心使农村职业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实际,形成新的不适应。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应根据各地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同时,要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对农业类专业采取适当的扶持和倾斜政策,建设示范学校,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实施创业教育,使毕业生能够真正掌握致富本领,对此,原国家教委与农业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教职1996,5号),提出了应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农业类专业滑坡现象已基本上得到遏制。

4、专、兼、群相结合,组成一支强大的职教研究队伍。

职业教育固然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然而更多的是职教实践与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实际问题.可喜的是许多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包括一些长期从事职教管理、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同志参加到职教研究的行列,还有许多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他们与专职研究人员组成了一支专兼群结合的研究队伍.使职教研究与职教改革密切结合,改革又促进职教研究。这是职教研究的一项经验,也是职教研究的一个特色.

二、职教研究成果丰硕

20年来职教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学术理论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政策建议;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1、学术理论成果(1)、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如前所述,“七五”、“八五”期间问世的学术专著颇丰,理论研究为学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这是职教研究的重大成果。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以及在我国还很年轻,很不成熟,其分支学科,如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学、职业技术教育经济学等很难说已经成形,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史同职业技术教育学一样仍处于初创阶段。然而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一般认为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其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毋庸置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与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步,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令人欣慰。

(2)、职教体系理论研究取得较好成果

“七五”单独立项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以学制体系为主,选取机电、,铁路、商业、金融、卫生、农村各业以及一些开放城市作调查研究。其成果研究报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职教体系的若干原则,如职教结构必须与社会人才结构相适应;职教应与普教、职业培训沟通;文化基础与专业技术、技能协调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等。报告提出了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实施方案。

对建立我国的职教体系,各地的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还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专著,其成果大多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所采纳,如主要包括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三级分流的确立;实行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农业、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国家宏观管理、社会积级参与、学校自主办学;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职前职后衔接,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3)、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研究勾划了我国职教未来发展蓝图

对职教发展规划的研究,“七五”,尤其是“八五”有许多立项,如2000年我国职教的发展战略、合理比例;区域发展规划如“老少山边侨”地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职教、西北五省区职教发展、农村职教的布局结构等。“九五”教育规划尚有多项发展规划的课题起步研究,如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农村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农村社区、经济特区、苏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等,这些项目的研究将把职教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有助于各地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2、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职教研究也不断发展。职教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大量的问题是实际问题,职教研究更多的是应用研究。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专业研究机构和职教社团抓得紧,加上广大的职教实际工作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许多重大现实问题得到了及时的研究和解决。归纳起来,这些年来主要解决了以下一些重大现实问题:

(1)职教立法的研究为立法机构制订职业教育法提供了依据

早在《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中就提到了“教育立法问题研究”,虽然没有在科研规划中立项,但由于职教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职教行政部门和职教研究机构对职教立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各地的学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也在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对职教立法展开了多次的讨论,如《职教立法模式初探》、《制定职业技术教育法的构想》、《国内职教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问题的探讨》、《加快民办学校立法,推动民办职教发展》等等。在各省市已制订的职教地方法规的基础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为职教立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构建了总体框架,《职业教育法》最终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1996年9月1日起颁布实施。

(2)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转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农村的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仍沿袭着传统的升学路子,教育未能密切结合农村建设的实际,为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职业中学迅速恢复和发展,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受到批判。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立足农村。

(3)职教研究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职业教育与生产部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落实到适当的职业岗位上才能产生效益。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步。对此,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的许多同志作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过大量论文。立项研究的有七五全国重点项目《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研究报告为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在劳动就业制度上的一系列改革,如“先培训后就业”“优先录用受过培训的人员”以及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表明了行政部门吸取了研究人员和广大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又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育过程、教学改革落实到对培养目标的能力培养上。

职业教育及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与教学实验和生产实习关系密切,我国的职业教育一向重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借鉴了前苏联的生产实习的经验,德国的“双元制”徒工培训的经验和北美社区学院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经过职教研究人员和广大职教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应该说目前我国的广大职教工作者在教育思想上都认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过去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转变到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正围绕着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去进行,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

由于职业教育重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全面素质,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课程开发,实施创业教育,这不仅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

此外,对职业教育的评估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与国家级的省级重点校建设相结合,职教行政部组织了几次评估、研究人员从理论上和评估指标体系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经验,为今后职教评估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问题

以短期职业大学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八十年代初,当时全国陆续出现了一批市办短期职业大学,最多时达到128所。由于对兴办高等教育认识不尽一致,其管理归属、经费来源,毕业生的就业等也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职业大学发展迟缓。学术界对此极为关注,教育研究“七五”、“八五”规划均有立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途径及其特色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也不断组织学术研究,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专著和大量的论文,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发表了不少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章。短期职业大学和一批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及少数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在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从中取得的成果对我国高等职教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3、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1)、文献信息库与职教网络的建设

职教信息与网络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是职教研究机构自身建设的一部分,也是职教事业的发展所必须,通过文献信息库和职教网络的建设(将来并入国家教育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联网),为职教研究机构、职教行政部门及各类职业学校提供信息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职教中心所已初步建成了如下5个文摘信息库:图书目录题录库、期刊论文题录库、期刊论文文摘库、政策法规资料库、省级职教研究机构资料库。对国内外有关职教的文献与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现在以不定期的刊物《职教文献与信息》面世,至今已出版四期:《职教研究机构简介》、《教学文摘专集》、《外国职教文摘专集1、2》等。

对于职教信息网络的建设,“九五”教育科研规划已有立项:《建立全国职教信息网际网络的研究》。由职教中心所与地方的一些研究机构共同实施,目前已建立职教主页。除计算机网络外,正在建立职教研究的“协作网”,开展信息的交流和研究的协作。

职教中心研究所从1994年起每年编制并定期发布《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内容有:一、综述;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三、师资;四、农村职业教育;五、职教经费。职教年度报告旨在反映该年度我国职业教育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概述已发生的重大事件,提出存在的重大问题,列出主要的统计数据和图表,为各级职教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经过提炼的信息。

(2)、传播媒体(报纸刊物)的建设和教学媒体的研制

报纸刊物是信息的载体,也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既传递信息也推广研究成果。椐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职教报刊60余种,(3)教学媒体的研制。随着音像技术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司和职教中心研究所编写出版了一些职校校长培训和师资培训教材,翻译出版了一些德国双元制的职教课程的教材,如《汽车基础教程》以及一批教学录像带(46个节目)。1997年10月,职教中心所组织召开了”职业教育教学媒体研讨会“,有11个省市的职教工作者及德国专家出席。

4、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

借鉴国外办职教的先进经验,发展有我国自已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系是我国职教界的一贯主张。多年来,我们一直注意研究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等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一些职教模式以及课程开发的方法。

我国与联邦德国在职教领域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派出多批学者和教学与行政人员赴德国访问或进修,在六个城市和某些行业实行“双元制”试点,在各地还有如天津的“中德培训中心”等二十多个职教项目在实施,

为博采各家之长,我们也借鉴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能力本位教育及课程开发的方法”,《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1990-1996),我国派出多批职教工作者赴加拿大考察进修,有数十所项目学校引进和试验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课程开发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3年9月,由国家教委和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有20个国家、地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银行的代表应邀参加了研讨会。这是一次由我国的专家学者和职教行政官员与国际众多职教专家与职教官员进行的深入的学术交流。

为了加强我国与国际职教界的交流与合作,“职教中心研究所”作为国家的代表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UNEVOC),成为其成员,参与其学术交流活动,提交我们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报告,作出了我们应作的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作为UNEVOC的成员,参与了该项目组织的课程开发,借鉴并推广"创业教育"的经验,并从信息网络中获取有关国家的职教信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与世界银行合作实施的职教贷款.先后两期共计8000万美元.对我国职教师资的培训,对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评估表明世行职教贷款项目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令人满意的。

三、“九五”职教科研工作的新进展及期的展望

为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更好地制订职业技术教育的“九五”科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4年冬委托职教中心研究所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研究状况进行调研,以便提高职教学科“九五”规划的整体水平,使之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职教研究的发展。

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职教研究的研究,为此,由职教司与职教中心所联合组成了工作小组,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调查研究采取文献检索、成果分析、专家咨询(书面征询33名专家意见)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所列项目及其成果作了统计和分析,对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证和分析,最后提交了一份《职业技术教育“九五”规划学科调研报告》,报告对制订“九五”职教科研规划提供了建议。这是一项承先启后的工作,也是职教科研的一项重要成果。

我国的教育科研分为12大类,职业技术教育是其中之一。从以前的情况看,职教研究的立项偏少。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1990年的调查,八十年代全国528个主要教育研究机构承担的课题数达4337项,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类95项,占总课题数的2.19%,显然,作为12大类之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所占比例偏低。

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职业技术教育类立项41项,其中国家级重点课题2项,教委级重点课题22项,部委级重点课题3项,社会科学基金与青年社科基金课题6项,青年专项课题6项,一般课题2项。均超过“六五”规划(1项)、“七五”规划(11项)、“八五”规划(31项)。

从研究内容看,“九五”规划复盖面广,以区域职教发展及各类职教发展占多数,如经济发达地区、苏南地区、经济特区、中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社区、三峡库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川藏边区,高等、中等、初等、残疾儿童的职业教育;职业指导;比较研究;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法与专业设置;职业资格与考核;职教信息网络;职教与劳动力市场;职教与普教的衔接与沟通;等等。研究范围侧重于中观和微观,研究领域趋向具体和深入。“九五”规划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各类职业教育在不同层次和特定地区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职业技术人才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事业的迅猛发展亟须加强职教研究工作和研究队伍的建设,为此建议增加职教研究的经费投入,扩大研究队伍,提高研究人员水平,以促进职教研究和职教事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为实现现国家建设"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出贡献。

主要参考资料:

1、《教育科研体制、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93年。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概况》,王明达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3月。

篇(7)

[作者简介]王敏杰(1964- ),女,江苏宜兴人,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文秘教学。(江苏 苏州 21501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23-0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已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且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明确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重点是工作过程课程、项目课程,对研究性课程尚不够重视。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开设研究性课程,但实施不够规范,研究性课程的选题仅是由教师单方面结合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研究进行申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研究性课程教学过程中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

高职院校设置独立的研究性课程,能创造让全体学生整体和谐发展以及每个学生个性独特发展的条件,能让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创新精神,提高探究能力。本文将结合苏州市职业大学省级特色专业文秘专业开展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高职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研究性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载体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具有独立形态的研究性课程是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建立学习小组,自主选择学习项目,围绕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和探究。研究性课程关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它让每个学生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在研究性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信息处理、创新创业等职业核心能力。

以苏州职大文秘专业为例,在特色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既重视开发工作过程课程和项目课程,又注重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课程学习,关注学生的个性品质,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研究性课程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学生围绕课题研究需要有目的地系统收集与课题有关的信息,在信息搜集过程中必须进行价值判断,并对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运用信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苏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研究性学习课程组,从图书馆、因特网、访问专家学者等多种渠道,获得了大量有关苏州文化遗产的资料,并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对苏州文化遗产如何进行保护和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的提高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

研究性课程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研究性课程是以项目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性学习,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课程学习任务。课程小组成员需要共同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一起商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思广益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交课程学习成果。如“苏州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秘书职业岗位用人标准的调查研究”课程组,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责任,共同商讨调研问卷,分工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与企业秘书进行座谈交流,相互提供信息,完成调研报告,并汇报课题成果。课题研究使学生和企业、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

高职院校开设研究性课程,能为学生创设融亲身实践、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为一体的学习平台,学生以具体的研究性课题为载体,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从而激发学生个体的兴趣和创新活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研究性课程教学内容

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研究性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现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亲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激发起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

高职研究性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关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性课程既需要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题,也需要从就业面向的行业企业、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选择课题。通过研究性课程学习,学生既要学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环境的认识、人类社会的进步等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又要学会对行业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既培养学生为人类、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使命感,又要增强学生对行业企业发展、团队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责任感。

高职研究性课程首先要倡导学生自主选题,选题过程就是对学生自主能力的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职业岗位申报选题,教师和学生共同根据教学目标对选题进行分析,整合出研究性课程项目,组成研究性课程学习小组。高职研究性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面向和就业形势,有利于学生了解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有利于学生了解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研究性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区别在于实践性强,注重调查研究,注重探究性学习。例如苏州职大文秘专业开设了“苏州地区外资企业秘书职业岗位素养和能力要求调研”“苏州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秘书职业岗位用人标准的调查研究”等课程项目。学生通过研究性课程学习,加深了对秘书职业岗位的认识,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是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行研究性学习。高职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课题的选定基于学生感兴趣的学习项目,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研究”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对民生的关爱,树立高职学生良好的社会形象,既是知识与素养的积累,又是生命的修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弥补部分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情感、主动进取的精神去探索、去尝试,充分发挥个体创造的潜能。

三是依托地域文化进行研究性学习。地域文化为研究性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对本地区地域文化全面的普查和整理,指导学生实地调研考察,了解区域内的历史名胜、地方风物、重大事件的相关遗址、重大人物的生平与活动场所等,从而真实了解和正确认识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苏州职大文秘专业依托苏州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性课程,如开发“苏州文化遗产之古典宅园研究”“苏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苏州文化遗产之楹联调查与鉴赏”“苏州古城墙调查研究”“吴地学者顾野王及其遗址修复问题的探究”等课程。通过研究性课程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苏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优秀的地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品德、行为规范和进取动力。

四是校企合作开发研究性课程学习内容。基于校企合作开发研究性课程,把现代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作为研究性课程教学内容。例如苏州职大文秘专业和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开发“企业文化的功能与建设途径”“苏州工业园区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研究”等课程,课程小组聘请企业专家共同担任课程指导教师,课程组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获取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写作调研报告,培养了学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性课程实施方法

高职院校开设的研究性课程,作为选修课构成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学习研究性课程可以得到相应的学分,教师指导研究性课程可以获得相应的工作量。系部成立研究性课程指导小组,对研究性课程从以下三个阶段进行全程管理,指导研究性课程有效实施。

一是研究性课程教学准备阶段。指导教师根据研究性课程的选题要求,指导学生选题,建立研究小组,诱发探究动机,也可聘请校外的指导教师共同参与研究活动,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帮助。指导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课程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自我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明确研究的具体课题,确立课题研究目标,制订课题研究计划。

二是研究性课程教学实施阶段。在明确了研究课题、确立了研究目标之后,课程学习小组便进入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阶段。学生要通过个人研究、小组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主动地在实践中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方法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和督促学生按计划开展研究性课程学习,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研究性课程教学实施过程要有记录,详细记录学习过程,包括课程组成员分工情况、小组研讨情况、调查情况等,并递交学习成果。如“苏州文化遗产之古典宅园研究”课程组,既有一份完整的教学实施过程记录,又有每个小组成员撰写的古典宅园研究的论文。

三是研究性课程教学项目总结阶段。研究性课程学习小组经实践、体验,完成研究性课程教学任务后,系部组织研究性课程学习评审会,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课程学习成果,将课程研究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形成书面材料,包括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同时在评审会上进行汇报。通过展示和交流活动,课程小组总结研究性课程学习的过程,评价学习效果,重点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情况。系部研究性课程指导小组对研究性课程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结合学生自评、团队成员互评等,评定学生的研究性课程学习成绩。

学生在研究性课程学习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根据探究的问题,参与实地调查和社会实践,掌握丰富的资料,展开专题讨论。在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课程小组每个成员要明确各个学习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保持与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通过问题探究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学会与他人彼此合作和分享成功,以切实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宜康.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篇(8)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从目前已有研究来看,我国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开始进入发展阶段。

现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传统观念对学历教育的重视,部分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有偏差。因此,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应受到广泛关注。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 纵观以往,2007年以前对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多集中在青年群体,主要为在校本科大学生。如凌文辁等(1999)《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辛增友(2006)《青年职业价值观的横断与纵向研究》等。但随着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关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日益增多。综合各方面研究发现,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如下特点:首先,对自我实现需求较高。多数研究结论都显示,职业院校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比较看重今后的发展。其次,在自我实现的基础上,高职学生对于物质及声望地位的要求也比较高,即职业价值取向仍具有功利性,如注重经济利益和福利待遇。再次,关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研究者认为与本科生大体一致,即青年学生对自我实现、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强化,对职业声望、社会地位的重视程度渐趋淡化,两者逐步分化为职业价值观的两极。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有研究者专门对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发现,高职专科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为:自我发展因素、保健因素与声望地位因素;性别与家庭背景因素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年级因素的影响较小。也有研究者从理论角度阐述了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认为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受社会、学校、家庭、个人能力、兴趣、需求、思想道德修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出,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证实,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价值观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测量工具 目前,对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多数运用调查法和测验法。因此,众多研究者在研究中都编制了问卷和量表。目前,比较成熟的职业价值观问卷有辛增友(2006)和吴铁雄(1996)的青年职业价值观问卷。前者综合了家庭取向、工作保障取向、贡献集体主义取向、自我发展取向、尊重及声望取向和社会关系取向六种因素;后者则包含有七个维度。经过大量实证研究的检验,两套量表都具有极佳的信度和效度。其他还有金盛华(2005)编制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凌文辁(1999)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问卷。而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权威型问卷或量表。但研究者根据现有资料及成果,在研究中都编制了相应的测量工具。虽然这些调查问卷应用范围有限,但对于高职高专学生价值观的调查和研究也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存在的问题

理论阐述多,实证研究少关于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无论从理论分析还是实证探索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理论研究表现为:有特色的研究少,系列化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另一方面,理论总结固然重要,但仅通过理论探讨只能以研究者的主观观点来看待问题,不能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状况。要想真正了解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就要进行实证研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通过分析发现,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匮乏。因此,需要提高理论研究的水平和层次来指导实证研究,同时需要以实证丰富和充实理论。

以偏概全,以点代面 当前,就全国而言,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分布较广但不均衡,研究相对集中在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研究者都以自己所在省市来选择研究对象。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这些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的研究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地区,研究数量少的地区其研究水平还处于基础阶段。另外,多数研究者都将自己的研究推广到整体层面,但从研究选取的样本来看,并未达到要求。也就是说,针对特殊专业学生的研究较少。

研究结论推广缺乏可操作性 职业教育不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而且还应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受教育者不只是被开发的对象和增加财富的资源,而且应成为发展的中心目标和终极目标。职业教育如何很好实施的关键是如何平衡教育与就业功能,教育的着手点应从具体研究结果出发。但从现有研究看,研究成果并未真正推广和运用到实际教育中。而教育者如何将研究结论,如高职高专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差异等,应用到教育指导中,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趋势

提高专业化水平,保证测量的有效性 职业价值观的问题是集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领域于一身的话题。众多学科相结合,就必然要保证研究的专业化水平。尤其是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者比较重视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因为只有有效的测量工具才能保证所得结果的真实有效性。从现有研究来看,很多研究者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问卷和量表使用上,开始注重其信度、效度,同时注重研究对象的代表性、研究结果的公正性、数据统计的合理性和分析的准确性。可以看出,职业价值观研究已逐步走向专业化和标准化,这也必将成为以后研究的主要趋势。

篇(9)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号)明确提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亟须进一步完善与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相适应、符合国情和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的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在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形势下,提高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而组织研究生在校机关部处及直附属单位挂职锻炼是学校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促进领军和领导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北京某高校从2010年起,每年开展两期研究生挂职锻炼工作,经过累计十个批次的探索,挂职锻炼组织管理办法逐步完善,挂职工作逐渐深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实现了挂职部分与挂职研究生的“双赢”。

1.现状

1.1实施概况

2010年初,结合国家提高研究生奖学金标准的政策,根据高校党委常委会关于做好研究生“三助”工作的决定,北京某高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启动了组织研究在校内进行挂职锻炼的工作。自2010年开展首批校内研究生挂职锻炼以来,该高校不间断得组织了十批次挂职锻炼活动,共351人次参加挂职锻炼工作,其中包括114名博士研究生、237名硕士研究生,涉及31个校机关及直附属单位。该高校挂职锻炼参与部门众多,持续五年从未间断,挂职研究生参与单位日常工作,在许多机关、部处,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目前,该高校研究生挂职锻炼工作总体上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达到“百人百天”的挂职工作规模。一定的规模是实现挂职锻炼工作价值的前提。通过五年的发展,该高校挂职锻炼的规模,已经达到“百人百天”。即每年春季、秋季两学期,分两批次,共选拔在校研究生100名左右,参与挂职锻炼,每批次挂职时间100天以上。100人左右的挂职人数,为众多挂职部门提供了优秀的工作人员。100天以上的工作时间,为挂职锻炼研究生,提供了充足而连续的锻炼机会。

确立“贴补相加,查访结合”的挂职工作保障制度。“贴补相加”,即在校内挂职的研究生,每月享有挂职津贴800元,在校外挂职的研究生,每月另有交通补助300元。确立津贴、补助的发放制度,充分肯定了挂职研究生的工作价值,保障了挂职研究生正常的生活、交通开支。“查访结合”,即制定挂职研究生选拔、培训、考核体系及制度,调查挂职研究生工作质量,访问挂职锻炼部门,监督挂职研究生工作状况,保障挂职锻炼部门的用人效益,提高该高校挂职研究生工作水平。

设置“多样化”的挂职工作职位。该高校在研究生挂职部门的选择上,突出“多样化”的特点。“多样化”即,研究生挂职部门种类多样、职位多样,为在校研究生提供多种类型的锻炼机会,以满足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业规划的研究生多样化的挂职需求。现有的挂职岗位包括校内机关处长、部长助理,综合管理等岗位。

为学校机关补充“新鲜血液”。部分挂职研究生,可以留任挂职岗位,走上职业化发展道路。在各部处的指导和帮助下,挂职研究生认真学习、踏实实践,履职尽责,个人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五年的实践过程中,各挂职部门对挂职研究生持续好评。此外,挂职锻炼工作给各部处提供了新鲜血液,建立起了研究生和学校部处沟通的桥梁。

1.2规范管理机制

健全挂职岗位征集与研究生选拔制度。组织研究生在校机关和直(附)属单位挂职锻炼,是学校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促进领军和领导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机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在校研究生的广泛关注。组织工作过程包括岗位征集和统计、研究生自愿报名、导师和学院初审、挂职单位双向见面、双向选择和志愿调剂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已形成良好的体系和完善制度,确保了有相关人才需求的机关单位都能申报合适的岗位,也保障了有挂职工作意愿的研究生都能获得锻炼的机会。

完善研究生月度考核及年终评优制度。为确保研究生在挂职岗位能认真实践,履职尽责,促进研究生在挂职期间加强学习,积极融入挂职单位,研工部每月初都对上月挂职锻炼研究生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考核分为研究生自我陈述与单位评分两部分,实现了公正客观的评价目标。年度评优也都秉承公平公开的原则,根据每月考核成绩与年终申优答辩,评选出的年度优秀挂职锻炼研究生,颁发荣誉证书并记入档案。

规范挂职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制度。为丰富挂职锻炼研究生工作和课余生活,研工部每两周为挂职研究生举行一次素质拓展或者趣味文体娱乐活动,起到增加团队凝聚力,强身健体,缓解科研和工作压力的作用。为促进研究生相互交流,研工部在挂职期间不定期举行主题座谈会、经验分享会和专题讲座等活动。

确立挂职研究生工作状况调研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挂职工作,改进组织管理方式,提高研究生挂职锻炼的成效,了解研究生导师、部处领导等各方面人士对研究生挂职锻炼的态度和建议,研工部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研工作,旨在全方位了解研究生挂职活动取得的成效,及时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为下阶段挂职锻炼组织管理方式的改进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显著成果

2.1在校研究生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

研究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基层工作经历和经验。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校事务的变化,挂职岗位上经常出现相关的技术难题,挂职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挂职部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在具体实践中锻炼了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很多导师钻研学术,缺乏对学校基层工作的了解,难以在这些方面对研究生提供指导。因此,挂职研究生深入基层,有利于促进科研与社会实际的结合。

在过去的十批挂职锻炼工作中,挂职人次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由于前七批,挂职锻炼只针对博士生,而博士生学术忙碌,空闲时间较少,参与度低。为了提高挂职锻炼的参与度,经过慎重考虑,该高校研工部于第八批开始通过调整制度,将挂职锻炼的对象扩大至包含硕士生在内的全体研究生。这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生参与挂职锻炼的积极性。每期挂职人数从第七批的20人左右,上升了到第九批的50人左右,并一直保持。其中,硕士生所占的比例逐期升高,在第十期达到80%以上。

2.2提高了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历年挂职锻炼工作中,涌现出了许多工作积极,表现出色的研究生。法律学院的张小天同学,在后勤保障处社区服务中心参加挂职锻炼,负责法律咨询援助。作为一名诉讼法在读博士,也是某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张小天运用专业知识协助老师做好法律风险排查、管控和调研工作,以及负责相关法律内容的普及宣传培训工作。在挂职期间,他先后处理了多讼、非诉讼的劳动纠纷案件,为学校挽回了经济损失。

有的挂职研究生则是组成团队,共同解决学校运营的问题。如在网络信息中心挂职的覃爽、梁佐和杜子新同学,他们分工合作,共同参与了以学校网络社区建设为主的网络建设工作,包括“梦想家园”、社区两周年活动、世界杯转播等,为学校信息化校园工作做出了贡献。

在挂职锻炼过程中,有的研究生为挂职单位解决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和创新;有的研究生为所在单位建设出谋划策,帮助制定各类发展规划;有的研究生通过组织各种讲座和培训,传播现代科技知识,为挂职单位带来了新思维、新观念;有的研究生利用专业特长参加了切实的服务工作,如翻译外文技术资料等。通过这些脚踏实地的工作,挂职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3.3拉近双方距离,促进双向满意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分别有27%、64%的受访挂职单位对挂职研究生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两部分比率之和为91%。被调查挂职单位表示挂职研究生完全或基本能够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参与挂职工作的积极性较高,且能够专注于工作内容。

目前,参与挂职锻炼的研究生中,已有8人留校,成了正式职工。这充分显示了挂职单位对挂职研究生的充分认可和肯定,研究生挂职锻炼成了各单位补充“新鲜血液”的重要方式。

3.研究生挂职锻炼工作的发展与思考

该高校研究生挂职活动新的实践中,一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绩,另一方面,也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笔者对挂职活动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预判,在未来的工作中,挂职的发展有以下四个趋势。

一是“信息化”。“信息化”即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应用于研究生挂职工作。目前的研究生挂职锻炼组织工作中,仍然需要人工收集各单位用人需求,组织全校研究生报名和面试,最终正式录用并上岗。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多次协调用人部门与报名研究生,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用人部门在线提交用人计划,研究生在线报名,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专业化”。“专业化”即引导挂职研究生将更多地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根据调研结果显示,部分挂职研究生希望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通过专业知识,帮助用人单位解决问题。今后,研工部将更注重岗位的合理分布,优化岗位和研究生专业方面的匹配。

三是“高效化”。研究生挂职锻炼的时间安排将更加紧凑,更加注重提高效率。以往的研究生挂职工作于九月份启动,经过岗位收集、报名面试、录用上岗,已经进入十一月份,时间安排并不紧凑,这必将影响挂职锻炼的效果。以后的挂职锻炼,将缩短启动和招录的时间,增加入职辅导课程等项目,使研究生尽快入职、尽快适应工作,以取得更好的锻炼效果。

四是“深入化”。“深入化”即研究生挂职锻炼的工作内容将更加深入用人部门业务核心,将更具挑战性。以往的挂职实践中,由于事务性工作较多,琐碎而重复,缺乏挑战性,影响了挂职研究生积极性。研工部将协调各用人单位,在今后的工作分配中,注意发挥研究生群体创新能力强、工作态度积极的优势。

总之,经过五个年头的实践,该高校研究生挂职锻炼活动得到了稳健发展,取得了切实成效。今后的研究生挂职锻炼工作,将向着信息化、专业化、高效化、深入化方向发展,不断为在校研究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锻炼机会,进一步提高领导领军人才的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11-02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大力引导下,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高职教育已逐渐走上正轨。由于科研对教学等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也逐年加强。科研项目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科研工作的重要标尺。

一、高职院校需要承担科研项目的必要性

对高职院校而言,承担科研项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承担科研项目能够促进教学工作更好开展

从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与高职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关系上来看,一种是研究内容与其所授专业一致,即科研项目研究的内容是其专业的问题;另一种是科研项目所研究的内容是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即关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的研究。前一种情形教师在做科研项目的同时,动态地了解和跟踪本专业的发展状况,避免向学生传授单一或陈旧、落后的知识,而且还有利于将科学探索的精神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创新能力;后一种情形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思考、总结、应用,做科研项目的过程也是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所以无论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所研究的内容为何,科研项目与教学都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承担科研项目是提高科研水平的必经之路

科研成果是衡量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为科研项目、论文、著作、专利等。科研项目的级别和数量在客观上反映了高校的科研水平,而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除项目必备的研究报告外,主要承载在论文、著作和专利中,即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需要通过论文、著作、专利等表现出来。因此承担科研项目促进科研成果的产生,从而对科研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促进作用。

科研经费也是衡量科研水平的标准之一。充足的科研经费能提高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为研究提供有力的、可持续的物质支持。科研经费大部分来自于科研项目。由此也可以看出承担科研项目对提高科研水平的推动作用。

3.承担科研项目是增强为社会服务能力的有力措施

对高职院校而言,受研究基础和研究水平所限,纵向项目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可能不甚明显,横向项目却是“立竿见影”。横向项目是基于企业的技术改造、方法革新、工艺改进等切实需求而设立,而这恰好是高职院校的优势所在。横向项目一方面发挥了高职院校的长处,为高职教师提供研究的机会动力;另一方面解决了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收益。科研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为社会服务能力的作用可见一斑。

二、高职院校承担科研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过程相同,高职院校承担的科研项目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目前高职院校承担的科研项目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存在些许问题。

一是观念上的问题。由于教学工作任务重,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上,对科研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另外不少教师认为科研项目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在申报时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呈现科研项目固定集中在几个人身上的现象;二是研究基础薄弱。科研项目的研究不是从立项开始的,在申报时往往需要前期研究成果或承担项目的经验作为支撑。而大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高等专科学校等合并改制而成,以往不重视或根本没有科研的习惯在成为高职院校以后继续保留。无论是论文、著作,还是做科研项目的经验都较少;三是重数量而轻质量。大多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体现在科研数量上的要求,不论立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如何,只考虑能立项与否;四是重立项、结项而轻研究。科研项目是一个研究过程,但目前对能否立项和能否结项很重视,却忽略了真正应当重视的研究过程;五是重科学性研究忽略技术性创造。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等是我国社会生活急需和国家创新急需的,这些也恰恰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目标和育人的主要模式。所以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项目应将此类研究作为重点,从而区别于普通高校教师更有优势的科学性研究上;六是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团队。从大范围上说,高职院校中也鲜有研究方向明确、人员结构合理、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从小范围上讲,目前申请项目大都是项目负责人的“独角戏”,项目参与人没有切实参与到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团队,无论对承揽项目、开展研究还是取得优秀科研成果都会有一定影响。

三、改善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现状的对策建议

虽然不能强调每位高职教师都承担科研项目,但是必要的科研项目能很好促进教学工作、提高科研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对教师本人、对高职院校,甚至对社会发展都是有益处的。由此,为改善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现状,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教师三个层面提出建议。

(一)高职院校层面

1.营造良好的氛围

良好的氛围有利于调动教师申报科研项目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自身的政策导向,激励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投入到科研项目的研究中去。对有突破的科研项目给予奖励,并可将其作为优先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高职院校应当为热心做科研项目的教师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优先向其提供各种参加学术会议、在校内外做学术报告、参加培训等机会,为科研项目的研究提供便利条件。

2.合理规划,探索有特色的研究项目

科研规划是单位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科研工作科学管理、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科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依据。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状况、研究基础等状况作出科研项目科学合理的规划。规划一方面要明确未来发展目标,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未来发展的方向。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应当与本科院校重学术性的科研项目有所区别。前沿、高尖端型的科研项目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一线生产、技术管理、操作能力方面的项目研发更能凸显高职院校的优势。

3.逐步培育有实力的科研团队

要做好科研项目,对高职院校而言,离不开科研团队。科研团队的形成,可以通过培养和引进两种方式完成。培养主要是指在职教师的培养,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拔政治素质良好、年富力强、专业理论知识较扎实、创新意识强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鼓励和支持他们不断尝试和突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专长,选取前沿性、创新性、适用性的科研项目开展研究,使之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在科研团队人才引进上可采取从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引进一些层次高、素质好的人才担任专业学术带头人,形成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也可以从国有大中型企业引进素质好的人才,发挥他们了解行业发展状况、熟悉地方政策等多方面优势,给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创新的事业,带来新的项目切入点。

(二)科研管理部门层面

1.健全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科研项目要立项、研究、结项,每一步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应当包括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研究、结项、经费支取等多个环节。不仅应当包括高职院校自立课题的管理,还应该包括其他部门所立课题;不仅包括科研项目研究本身,还应该包括与科研项目研究相关的制度。完备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可以让高职院校的规划和政策得到落实,科研人员按“章”开展科研活动,管理人员按“章”开展管理工作。用统一的标准,实现了科研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水平。

2.加强合作,搭建教师做科研项目的交流平台

从职能上说,科研管理部门是教师和高职院校之间的纽带,一方面要贯彻学院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要为教师服务,在科研项目的管理过程中也不例外。科研管理部门可以在学校内部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如请做过项目的教师讲授经验,让没做过项目的教师对科研项目有所了解。科研管理部门还可以为教师搭建向外合作交流的平台。合作单位可以是高职兄弟院校、本科高校、科研机构,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可以使研究内容更广泛、更有说服力;与本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提升研究水平、积累研究经验;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可以使研究更贴近实际,有助于解决实际的问题,产出应用性强的科研成果。而不论与谁合作,单靠教师的一己之力是完不成的,高职院校要为教师搭建与外单位合作的平台,提升教师做科研项目的能力,为高职院校承揽更多更高的项目创造条件。

(三)高职教师层面

1.积极参与各级各类项目的申报

从本质上说,科研项目同论文、著作等形成的过程相同,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没做过科研项目的教师可以先尝试着参与项目的研究,了解科研项目的过程;做过学院项目的负责人,可以对项目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以此作为基础,尝试申请省市甚至国家级别的课题。承揽科研项目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首先尝试着从简单项目入手,随着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研究经验的积累,逐步做大、做强。

2.找准选题

科研项目的名称相当于整个项目的“眼睛”。如果仅在课题指南中选定某一题目,不加以深入思考、不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即使项目获批立项,日后的研究也难以开展。选题必须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应是在课题指南指导下的某一专业领域的特定问题,研究对象和范围明确,研究目标内容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在选题的时候,应以课题指南作为指导,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对比此类项目近几年来已经立项的项目来选取研究题目。选题还应当突出高职特色,选取高职院校具有优势的项目,尽量避免与本科院校在相同项目上的竞争。

3.重视项目研究过程

获准立项并不是项目研究的终点,是项目研究的开端。经过缜密的研究过程以后,一个科研项目才能取得预期研究的成果,达到研究目的,才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对一个科研项目认真的研究之后,必然会对需要完善的地方和后续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这个过程又可能促使下一个科研项目的产生。这样不仅有利于项目参与人员学术研究上的连续性、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而且有利于解决客观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25-05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高职高专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教育部官网数据,2012年我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297所,占普通高等学校的53%,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上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普通专科在校生数9 642 267人,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23 913 155人)的40.32%,高职学生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大主体。随着高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日益显现。虽然我国对学习倦怠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研究对象一般为中小学生、高中生和普通本科生,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关注却比较少,这与高职学生的重要主体地位不相符。因此,分析总结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归纳学习倦怠产生的原因,对促进高职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统计数据分析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高职生”和“学习倦怠”为主题,对2007―2014年(2014年只统计到1月)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精确检索,在剔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后最终选定45篇,其中包含期刊论文36篇,硕士论文7篇,会议论文2篇。本文以此45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度分布、研究主体分布、研究专题分布进行分析统计,以期在对目前已有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目前已有研究成果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性意见。

(一)文献年度分布情况

根据图1可知,以此为主题在2007―2014年共公开发表了45篇文献,年均文献量约为6篇(因2014年只统计1月份数据,故此处数据依据2007―2013年数据得出,即文献总数为42篇)。其中,2007―2010年的年产量等于或低于年均数量,说明这段时期人们并未对我国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产生足够的重视。但自2011年起,文献年产量出现大幅度上涨趋势,并且在2011年达到14篇最高值,但之后却出现大幅度回落现象。

总体而言,研究文献年产量上下波动较大,呈现倒U型曲线,研究稳定性不够。研究此问题在2011年迎来最高峰,这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文件的出台有着重大联系。2011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部特制定了《基本要求》。虽然《基本要求》是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文件,但反映出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而学习倦怠作为一种心理问题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关注,故而许多职业教育界的学者积极开展了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但随后年产量的急剧下降反映出研究稳定性不够,对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政策的出台,研究自觉性缺乏。

(二)研究主体分布情况

对45篇文献进行整理后发现,研究主体大致可分为高职教师、普高教师、在读研究生和其他人员四大类,研究主体具体分布情况见图2。

从图2可知,研究主体在整体上呈现以高职教师为主的研究主体多元化特点。在所有主体中,高职教师以29篇论文成为第一大研究主体。这表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已经引起了高职教师,特别是高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许多教师从自己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大研究主体为在读研究生,文献占总数量的20%。这说明,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许多研究生把关注点放在该问题的研究上,为该问题研究注入了新思路、新方法。不难看出,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主力军是高职教师、在读研究生和普高教师这些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素质研究者,他们能科学合理地运用研究方法、开展实证研究,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信服力。

在对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在45篇文献中,有16篇获得专项资金资助或者是立项课题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这表明,不仅研究主体具有高素质,在研究层次上也是极具水平的,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的同时有经费保障,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权威性。

(三)研究专题分布情况

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专题分布情况,见表1。

通过对文章专题进行整理后发现,大部分学者把关注点放在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宏观研究①和学习倦怠与其他因素关系上,对学习倦怠影响因素②和单科倦怠研究较少。

根据表1可知,从宏观上进行论述的共有16篇文献,反映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学者对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还处于整体把握阶段。与此同时,研究者已经逐渐意识到学习倦怠问题的复杂性,开始从学习倦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讨论,反映出目前该研究的科学性、全面性、严谨性。除此之外,有20%的文献论述了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说明随着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外部表现越来越明显,许多研究者开始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求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也有少数学者,一般为任课教师,从自身所教的学科入手专门研究某一学科的学习倦怠问题。从表1可以看出,共有6篇论述了单科倦怠,且集中于数学、英语,可知目前高职学生在英语和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倦怠现象最严重。这与高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以及学科间的联系性有关。许多高职学生因为在高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无法做到高中与大学知识的衔接,久而久之导致了学习倦怠的发生。总而言之,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专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述,丰富了研究体系,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

学习倦怠概念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

国外对于学习倦怠的研究是基于对工作倦怠的研究。“倦怠”一词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洛伯格(Freuberger)和马斯勒(Maslach)提出,最初他们对“倦怠”的定义局限于职业研究范围内,强调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因长期的工作压力而导致的不良体验。随后学者们把研究视角由职业领域转移到教育领域,派因斯(Pines)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产生的精力耗损过度、丧失学习热情、感情冷漠疏远和成绩不如预期的一种现象。此外,凯尔尼斯(Cherniss)还试图从动态的角度来定义学习倦怠。

(二)国内研究

台湾学者张志遥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耗竭、缺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鲁正火等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产生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王晓丽在其硕士论文中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或负荷而产生精力耗损,对学校课业及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对同学态度冷漠和疏离的行为,及成绩未如预期好而对学校课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杨丽娴则认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

从上述学者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学术界并未对学生学习倦怠有一个较为一致的定义。但综合上述学者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大多强调:(1)学习倦怠的来源是学生长期的学习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2)学习倦怠会伴随身心的一些不良体验,例如会感到厌倦、沮丧、挫折,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如厌食、头疼、胃痛等生理不适。(3)就学习倦怠产生条件而言,学者们比较偏向于认为学生在无兴趣学习但又“不得不”学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学习倦怠。(4)学习倦怠基本可以分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不论何种定义,学习倦怠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意义重大。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研究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许多因素相互交织共同起作用的。纵观45篇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比较认可把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分为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两大类。

(一)外源性因素

外源性因素主要是指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来自学校的因素主要包括不严格的规章制度、不合理的课程体系、不准确的专业定位、落后的教学理念、不健全的激励评价机制;来自社会的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社会思想的影响、社会对高职的偏见、激烈残酷的社会竞争;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宽严不当的管理方式、错误的学习期望则是导致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家庭因素。此外,郑荣奕还认为,就业因素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对高职学生情绪低落、成就感低有直接影响。

(二)内源性因素

相比于外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的分类比较复杂,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也反映出以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概括而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杨丽娴、连榕在综合已有的关于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后认为,影响学习倦怠的个体因素包括人口学变量和人格因素。人口学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而人格因素则包括自我效能感、内外控信念、情绪稳定、焦虑等。

张清雅把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个人因素归纳为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她认为,高职学生因高考的失利对自己进行了不恰当的评价,造成自我效能感低,低自我效能感使得高职学生常常放大困难,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降低自己的学习信心,逐步造成学习倦怠。此外,她还基于尹淑霞的硕士论文认为专业承诺是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以上观点是基于宏观整体进行论述的,那么贾丹的着眼点更加细致。她认为:学习没目标,人生没方向;缺少拼搏精神,缺乏成功体验;专业知识淡薄,学习兴趣缺失;情绪低落,人生态度消极,是造成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内源性因素。

尽管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们未能达成一致,但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已经得到共识,如果单独研究某一因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显然是不全面的。故而在以后研究中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切勿单纯认为学习倦怠的产生是某个或某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研究

在高职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问卷的选择上,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是福建师范大学连榕教授所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或杨丽娴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而两位老师在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方面有过合作,产出不少成果,因此两份量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一致性的。调查量表的一致性保障了各研究之间的可比较性,因此以下各数据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一)总体倦怠水平高,倦怠各维度存在差异

肖艳双、徐大真对810名高职学生(有效问卷705份)进行调查后发现:高职学生轻度学习倦怠检出率为28.94%,中度检出率为17.02%,高度检出率为7.94%,学习倦怠的累积检出率为53.9%。刘婷通过对无锡职教园355名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40.56%的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现象,55.77%处于不确定的中间状态,只有3.66%的学生学习状态良好。此外,周丽玉等还对浙江四所高职院校中534名学生进行调查(有效问卷510份),结果显示:有明确学习倦怠者265名,占52.96%;不存在学习倦怠者5人,占0.98%;不确定者239人,占46.95%。这与刘婷的研究结果大体上是一致的。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有将近半数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甚至有些已达到厌学、逃学程度;处于中间状态的不确定学生数量也将近一半,这种不确定状态隐藏危机,随时可能转换为学习倦怠;而明确不倦怠者只占少数,与倦怠和不明确者数量相差甚远。由此可见,从总体来看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象严重,学习倦怠问题不容忽视。

此外,除了总体倦怠严重外,学习倦怠各维度之间存在差异,三个维度的倦怠程度不同。

(二)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目前,学者们比较关注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关系。纵观45篇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在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时,习惯综合多变量来解释倦怠现象。下面主要阐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朱小麟对上海8所高职院校的1 794名学生(有效被试1 743人)以三维度为因变量,年级、性别、家庭经济背景为自变量进行3(一、二、三年级)×2(男、女)×2(家庭收入高、低)多因素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在情绪低落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家庭收入差异,具体表现为三年级情绪低落水平显著高于一二年级,女生显著高于男生,高收入家庭学生显著高于低收入家庭学生;在行为不当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家庭收入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低收入家庭学生显著高于高收入家庭学生;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表现为三年级学生得分明显高于一二年级学生,但一二年级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肖艳双等的研究认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学校、独生与否、居住地等人口学变量上有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具体差异如下:在情绪低落维度上,男生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生源高于农村生源;在行为不当维度上,独立院校学生高于附属院校学生;在成就感低维度上,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生源高于农村生源。同时,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肖艳双等罗列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使得该研究极具科学性。

此外,尹延芳根据其调查结果认为,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落维度上男女生之间有较明显差异;在情感低落、成就感低落维度上也因家庭收入高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方敏的研究也认为,不同性别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维度上存在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成就感和情绪低落上有极显著差异。

不难看出,围绕人口学变量的相关因素,学者们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虽然每个研究者考虑角度不同,但也能发现一些共同的因素。如以上研究都发现在情绪低落维度上男女生之间存在差异。这些相同点说明,有些现象不仅仅是某一地区特有的现象,可能是一个省甚至是全国性的现象。这种现象尤为值得我们注意,也是我们开展深入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三)其他因素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除了与人口学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外,有些学者还从其他因素与学习倦怠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行论证。例如,徐大真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王嫦娟等的研究认为:高职学生成就归因与学习倦怠存在相关,对成功的外归因和对失败的内归因与学习倦怠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而对成功的内归因和对失败的外归因与学习倦怠各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除此以外,胡晓琳在其撰写的硕士论文中专门论述了社会支持、自尊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关系。她认为:社会支持水平与学习倦怠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越低,其学习倦怠水平越高;自尊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自尊水平低者,学习倦怠水平高。

可见,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研究该问题时要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综合考虑,从整体上找出原因。

对目前研究的反思与建议

对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高职学生学习情况,也为研究高职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该领域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在目前已有研究基础之上,今后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考虑。

研究缺乏心理学家参与 在研究主体上主要以高职教师为主。诚然,高职教师可以依据工作之便了解学生最直接的行为反应,此乃其优势所在。但学习倦怠作为一种心理问题,如果要从根源上进行解决,还是需要专门的心理专家参与研究。缺少心理专家的参与,使得研究偏向于单纯问题和现象的描述,无法挖掘深层次的信息,故而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只是“治标”而不“治本”。所以,在以后的研究团队中,如果能吸纳专门的心理学专家,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施测问卷的适用性有待研究 上文提到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施测问卷大多采用两位老师所编写的问卷,但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针对本科生。高职学生虽然也是大学生,但是具有不同于本科生的特点。鉴于此,如果采用以本科生为主要调查对象所编写的问卷,其适用性如何、其结果是否同样具有等效性值得考虑。同时,如何编写一套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调查问卷,也可作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针对性措施缺乏,理论性过强 纵观45篇文献,大多是对现状的描述,很少论述解决对策。而研究某一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该问题,如果没能解决问题,该研究是不完整的。所以,解决对策的缺乏是现有研究的一大漏洞。此外,即使在文献中有专门部分阐述解决对策,但所提观点理论性过强,可操作性不大。学习倦怠因人而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高职学生有其不同的特点。所以,如果提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观点显然是不合适的。故而,在以后关于对策的研究中,学者们如果能针对某一具体地区的具体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个人看来,远比提出一些全国皆适用的观点更具有科学价值。

注释:

①主要指从整体上对问题进行论述的文章,偏重于对于学习倦怠现状的研究。

②主要指进行影响因素论述的文章,如在文章中把影响因素作为一小部分进行阐述的不计入其中。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78.

[2]陈传锋,陈文辉,董国军,等.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课业负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8.

[3]郑荣奕,邢强.影响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外源性因素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47-50.

[4]张清雅.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3-125.

[5]贾丹.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31-132.

[6]肖艳双,徐大真.高职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干预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1(33):88-92.

[7]刘婷.高职生学习倦怠调查研究[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90):60-62.

[8]周丽玉,陈琦.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8(5):41-43.

[9]朱小麟.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归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70-71.

[10]尹延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11]方敏.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