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在职研究生研究成果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8 10:29:5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在职研究生研究成果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在职研究生研究成果

篇(1)

在职研究生证书,是在职人员完成了在职研究生进修班项目,课程考核合格,达到研究生课程同等学力水平;或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者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总而言之,在职研究生证书一般包括三种:在职研究生结业证书、在职研究生学历证书、在职研究生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身份,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在报名、考试要求及录取办法方面与脱产研究生相同。是经过学校录取的正式研究生,获得与脱产相同的研究生毕业的学历和学位。含金量最高。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作者简介:谷丽洁(1979-),女,河南平顶山人,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科研管理。

基金项目:2016年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教师科研质量诊断与提升策略研究”(编号:2016T107),主持人:谷丽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7-0064-05

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出台了一系列的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的相关政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研究院与企业等创新主体与科技人员都在积极探索科技成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路径,而高职院校的科技研发与成果面对科技需求市场该如何定位?该如何针对特定的科技市场需求硖岣哂τ糜胱化的路径,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把科技成果的含义界定为: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试制或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质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和发展工作成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由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的特殊性,科技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应用研究上。应用研究的研究结果一般只影响科学技术的有限范围,并具有专门的性质,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将理论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1]。

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中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生产业体系,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生产业的应用,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新兴生产业态”。要想改造我国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型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提升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就必不可少。对此,生产业是否将是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服务和应用的重要领域,我们做了相关的实证调研。

一、厘清高职院校科研定位,促进生产业的发展

(一)与高职院校合作企业科技需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研究选取广东某高职院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来自不同行业的20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是校企合作办学或横向课题研究。调查投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69份。经过统计,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研发的企业占38.5%;需要技术服务的企业占61.5%;曾与高职院校一起申报过相关的技术研发项目的企业占23%;公司的研发模式是研发的起点就引入最终用户,把企业需求作为研发项目来源的占72.1%;公司与高职院校进行人才、知识交流和技术转移的占56%。通过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企业的研发是以市场的需求为切入点,并积极寻求与自身发展相关的科研服务和科研成果,希望进行转化应用。但在实际中,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科技研发的比率很低,并且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知识交流和技术转让方面的比例偏低。出现这样的问题,除了高职院校本身的科研资源有限、校企双方科技需求没有匹配之外,可能与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有很大关系。

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纲要》)中将生产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从图一可以看出,与高职院校有科技合作意向的企业大多数分布在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如电商、运输、保险、房地产、金融、医疗等行业。由此可以看出与高职院校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大多属于生产业。我国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服务业的科技含量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明显,高职院校的科研与转化要侧重向生产业倾斜。

(二)高职院校科研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承担相应的教学职能、科研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由于历史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科学研究方面相对本科院校尤其研究型大学还有相当的距离[2]。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威廉・冯・洪堡认为纯科学以外的应用性科学,是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事情[3]。我们抽样广东某高职院校2016年对外技术开发与服务的横向科研的部分项目,从表一可以看出该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横向课题研究不仅体现了应用性,也体现与其合作的企业所处的行业多数属于生产业。表中的企业多数分布在批发零售、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房地产、金融、物流等生产业。这些企业具有高度的知识密集的特点,但由于内部的技术限制,对外部的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依赖性比较强。

由此,基于与高职院校合作企业科技需求现状、高职院校科研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与转化要侧重向生产业倾斜。高职院校与之合作研发的企业,大多数集中在生产行业,很少集中在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8大领域,如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很难像普通高校那样承担基础性、前沿性重大课题的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例如2016年广东省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方向的专项资金有55620万元,立项455项。其中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器件有31项、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有15项、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有8项、计算与通信芯片有8项、智能机器人有15项、新型印刷显示技术与材料有8项、增材制造有14项、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有14项、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有18项,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有277项、粤港联合创新领域有49项,获得以上项目的单位主要集中在高新企业、新型科研机构与研究性大学,没有一家来自高职院校。抽样重大科技专项(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情况如表2。

由此,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主要面向地方中小生产企业,解决好这些企业的应用技术研究、实用技术开发以及科技创新等问题。我国生产业范围包括10大类34中类,其中第一大类就是“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包括的生产业种类有“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标志计量服务;生产性专业技术服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生产业分类(2015)》)。有别于传统服务业,生产性科技服务业运用现代科技知识、技术和分析方法,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配套服务,智力服务和支撑。除软件行业外,还包括设计研发、新产品试制、初样,正样试产、小批量生产和中试过程及小批量、多品种的样件配套开发等高度依赖先进科技的服务行业。

二、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业的关键

根据宏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线”理论,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巨大压力。“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技术与专利,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品牌与服务,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服务的附加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企业要想在“微笑曲线”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生产技术升级,通过研发和自主创新,增加企业生产技g的科技含量。

全球大的趋势正在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开始转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生产业就是一手连着生产,一手连着服务,一手连着二产,一手连着三产。加快发展生产业,引领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产业依附于生产和制造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分布于“微笑曲线”两端各领域,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要素。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生产和制造企业,是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生产业由于能全面地参与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而成为新兴技术和创新的主要提供者和传报者,如电子商务是通过新的网络技术进行生产经营的一种产业,是一种新型产业的模式。因此,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业的关键,要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业转化。

三、高职院校科技成果在生产业应用的路径

(一)寻找高职院校优势科研资源,提升其与生产业科技创新需求的匹配度

高职院校的科研资源一般包括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与相关科研的硬件环境等。虽然高职院校比起研究型大学及专门的科研机构有很多短板,比如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难以进行基础研究和大项目研究、科研论文数量及论文的影响力都不及研究型大学、缺少像样的实验室等,但高职院校也有自身的优势科研资源,如高职院校的“双师型”专兼职师资队伍庞大,与行业企业深入合作比较密切、有相对先进的实训场地、可以依托优势专业聚集相关核心技术、教师个体或者团队与区域内的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密切的技术合作等,这些都是高职院校的科研资源的特色和亮点[4]。

高职院校主要针对生产业提供研发服务、技术转让服务和技术资讯服务。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更多的是为相关的生产业解决技术层面的“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利用综合知识解决行业企业的科技现实需要,并创造“制作”模式,解决社会问题。故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与企业共同进行项目研发、技术革新、实用新型技术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其与生产业科技创新需求的匹配度。

(二)重塑高职院校科研流程,加强其与生产业科技研发的协同与应用

传统的高职院校横向课题的申报流程是:科技处公开通知――申请人撰写、整理、打印相关材料――科技处接受申请――科技处审核评选――科技处公布立项――项目负责人进行课题研究。重塑高职院横向课题的流程:市场调研――项目提出――可行性分析――论证――项目批准――技术攻关――实验室小试――数据反馈――实验室中试――用户反馈――小批量产――成熟产品,市场推广。其中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要共同参与科研计划的编制、明确研发目的、共同完善科研质量体系和标准规范、共同出资并委派相关的研发人员、共同开发具体的研发实施方案、共同承担具体的研发执行流程。

(三)重视高职院校科研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其与生产业科技需求的联系

根据2015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统计数据手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共拥有各级各类科技服务平台1041个,其中高职院校的技术服务平台只有72个,只占到了6.9%。我国高校科技服务平台主要集中在综合类高等学校,这些高等学校建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各类科技服务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管理规范、建设成效显著,部分高校还建立了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5]。相比普通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比较落后,应该加强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

以“互联网+高校资源+企业资源”的理念,通过搭建生产业企业资源和高职院校资源的协同平台,依靠线上线下平动,提供协助高职院校研发市场化、新技术产品化,企业生产科技化的目标,实现企业科技创新、产研结合,最终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共享平台。平台主要以生产业企业技术需求为核心,以促进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目标,共享校企双方适合企业成长和创新的各种技术研发,使企业可以集中精力专注于技术转化和运营等核心工作。在这个平台上,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通过信息资源匹配,企业共享高职院现有的科研成果,并进行转化;另一个是校企共享双方资源,协同研发,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科技转化[6]。

(四)激发高职院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平衡其与生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利益

高职院校应准确分析科研人员的需求,按需激励,建立多层次、多内容、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第十六条科技成果持有者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①自行投资实施转化;②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③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④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⑤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⑥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第四十条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应当依法由合同约定该科技成果有关权益的归属。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在为生产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技术转让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过程中,要切实保护科研人员的权益和利益。

主要途径有:第一,建立起科研成果服务奖励机制,可以按照科研成果服务后取得的经济效益, 给予科研工作者一定比例的物质报酬;第二,在人事考核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中适当增加科研成果服务指标权重;第三,鼓励高职科研人员到企业中兼职,以“技术参股”的形式加入到企业中。第四,支持高职教师在岗离岗创业[7]。允许高职科研人员在认真履行所聘任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利用本人及其所在团队的科技成果在岗创业或到科技创新型企业兼职。

(五)提高高职院校科研信息的情景感知能力,满足生产业的科技需求

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ness)技术最早由Schilit于1994年提出。情境感知简单说就是通过传感器及其相关的技术使计算机设备能够“感知”到当前的情境。一般是指系统利用情境信息,智能地判断用户行为及目的,通过信息捕捉、知识创新和创意策划等,主动提供客户所需要的服务[8]。高职院如果通过实地研究逐个去了解合作企业的具体科技需求,会导致成本过高,而且样本量一般不大,想要获取大样本的数据会消耗大量资源。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目前页面数目已超过800亿个,每小时还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里面有大量生产业的科技需求信息,可是由于关键信息都是以半结构化或自由文本形式存在于大量的HTML网页中,很难直接加以利用。面对类型繁多、数量巨大以及碎片化的网络信息数据,利用情境感知技术对这些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中的生产业的科技需求信息进行有效、准确、全面判断分析,可及时地把握其科技服务需求。

高职院校科技成果在生产业应用的路径在资源、技术、科研人员激励、组织变革、信息平台搭建等层面,需要立体全方面地进行研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商榷,比如如何培育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服务和转化优势。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更多地体现在人才的培养上,在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相比普通高校普遍偏弱。

参考文献:

[1]郭彦省.高职院校发展科研职能的定位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8-51.

[2]王黎明.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职能定位――以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为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4(14):103-105.

[3]Stefan Gesser, Miquel Martin, Stefan Weiss.Context Awaeness in Futrue Life Scenarios: Impact on Sevice Provisioning Platforms. 2005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and the Internet Workshops, SAINT

2005. Trento, Italy, 2005.

[4]邵永强.h指数视角的高等职业院校科研能力分析与研究――以百所国家示范高职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57-59.

[5]方美君.高等职业院校科技服务平台构建策略与实践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0(6):73-74.

篇(3)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反战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随着信息化发展的“微时代”到来,传播的信息内容更简短、更吸引人的注意力,且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震撼。催生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微课程备受高职院校教育者的关注,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随时播放、素材丰富等特点,成为课堂中的创新的教学方法,优秀的微课资源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一种便利的在线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微课程的特征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为微课程的推广提供了广阔舞台。微课程采用建构主义方法,以移动学习或者在线学习为目标的教学内容,含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完全符合“90后”学生的学习特点。微课程一般5-10分钟比较适宜,主要有三种制作形式:一是PPT式的微课程,利用幻灯片的自动播放功能,通过录屏软件完成,PPT中包括文字、图片、音乐等素材;二是讲课式的微课程,对老师的授课过程进行拍摄,视频需要经过后期剪辑制作;三是情景剧式的微课程,此课程需要一个团队,老师对课程内容撰写脚本,需要导演进行策划,再进行拍摄,视频经过后期剪辑制作完成。微课程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短时高效,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内容精简,能较好地突出某个知识点或是某项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授课者可以出镜,也可以不出境,通过图片、视频展示教学内容;微课程以自主学习为主,配有相关练习、拓展训练等,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学生有需求,即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

二、“90后”高职生的特点

现在,高职院校的主力军是“90后”学生,他们分数普遍较低,知识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但他们的个性强、形象思维与动手能力较强,甚至有不少学生在文学、艺术、技艺等多方面各有所长。他们既具有普通高职生的特点,又被贴上了网络时代的标签。“90后”高职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行为和思维方式等都受到互联网的大力冲击,具有属于自身的网络特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90后”高职生不再保守,他们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就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增强。“90后”高职生的电脑使用水平比较高,微信、微博、QQ、飞信等俨然已成为“90后”高职生人际交往中使用的主要工具。教育者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90后”高职生的突出特点,创新教学教育方法,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做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让同学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手机、电脑上进行学习和巩固,便于同学们从网络上接受课程信息、学习课堂上没理解的教学内容。

三、微课程对“90后”高职生的影响

出生在网络时代的“90后”大学生更加依赖网络,似乎也更善于运用网络,“网来网去”成为“90后”大学生的最大特征。如今,高职院校的主力军正是这些“90后”学生,而高职院校的微课程也充分符合“90后”高职生的特点。微课程是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使“90后”高职生能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他们可以借助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媒体阅读观看各种数字杂志、电子书籍和公开精品课等。

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采用智能手机拍摄、录屏软件录制、数码摄像机拍摄等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像。与传统课程相比,微课程大多围绕某个知识点讲述知识的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具有独立性和松散性。微课程是由若干个精短的微视频组成一个系统化、模块化的内容,内容浓缩、可视,一个微视频播放时间大多5-10分钟,视频配以动画、音乐、文本等形式呈现讲述内容,容易吸引“90后”高职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课上没有掌握的内容,还可以利用课后时间继续学习,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因此,“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标志着社会已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网来网去”是“90后”高职生的最大特点,微课程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按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分割,并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使“90后”高职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开发与应用优质的微课程学习资源,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充分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微课程成为一种新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应用和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推进微课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

四、微课程在“90后”高职生中运用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推广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平台,使得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作为基于信息技术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微课程在“90后”高职生中的应用具有较大优势。

1.微课程完全符合“90后”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微课程以碎片化、移动化、互动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90后”高职生课余时间比较富余,而微课程课时一般为5-10分钟左右,教学材料小,灵活性大,形式多样,如理论解析、实战案例、flash演示、情景模拟等各种素材,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需要,筛选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2.微课程在“90后”高职生中可操作性强。随着智能手机、手提电脑、iPad和其他设备的迅速发展,对于“90后”高职生来说,学习已变得越来越自由,移动学习时代的学生不需被限制在四面墙的教室里。移动学习为“90后”高职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微课程是移动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90后”高职生利用自身优势,可以在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上在线观看教学视频、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登录网络学习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这在“90后”高职生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灵活方便地实现移动学习。

3.微课程为“90后”高职生提供了充足有效的学习资源。微课程是以微视频为主要手段,配有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辅助内容,创设了真实情境的微教学资源。微课程充分考虑到“90后”高职生的特点,以知识点为核心,视频中使用了动画、图片、声音,并配合文字,给予学生更多学习主动权。但“90后”高职生的学习基础薄弱,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并做好答疑指导工作,使学生依据自身知识基础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微课程不仅能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的教学和学习资源,而且将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五、结语

微课程的应用、推广符合“90后”高职学生的特点,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的需求,也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对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提出了很高要求,高职院校需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制作出真正让学生喜欢、能更好地提高职业技能的微课程,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全丽莉.微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

[2]朱艳红,杨慧.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4,(11).

篇(4)

当代大学生从一进校门开始就面临求职就业问题,相关求职就业的心理困扰也一直贯穿于四年的学习历程。随着大学生在实际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和求职成功率的降低,他们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在求职过程中,不少大学生屡屡吃闭门羹,自信心大受打击,严重者还患上了心理疾病。在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大学生求职就业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求职就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竞技状态,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因此,研究大学生求职心理问题和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应对策略,对指导大学生求职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表现

1. 焦虑心理

求职中出现焦虑心理,诸如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工作后能否胜任等。焦虑心理在一些性格内向、成绩不佳的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尤其是规定期限内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他们会为此而烦躁不安、忧心忡忡或无所适从。

2. 期望值过高

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总将目光锁定那些经济效益好、地理位置优越、待遇高的行业和岗位,为了留在大城市的党政机关工作,即使放弃事业的发展机会,也在所不惜。

3. 盲目攀比

求职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盲目攀比,特别是看到与自己成绩、能力差不多的同学都找到令人羡慕的工作时,觉得很没面子,因而将求职就业目标定得过高,错失良机。

4. 缺乏竞争勇气

一些大学生渴望平等公正的竞争,但真正有机会时,却又顾虑重重,缺乏实践的能力和勇气;遇到困难时,不能灵活调整自己,总打退堂鼓。

5. 从众依赖,缺乏独到见解

有些大学生不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选择:一是依赖政策和他人的帮助,不主动去选择和积极竞争;二是坐享“优生优分”的待遇,听凭学校的就业安排。

6. 缺乏吃苦的心理准备

大学生都想毕业后干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但同时又缺少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想走捷径进入工作条件好的工作单位,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更不愿意到偏远山区或深入基层,不能从小事做起。

将以上六种心理问题和表现可归纳总结为三个维度,即认知心理、情绪心理和社会心理问题:(1)认知心理问题:自我认知不准确(自负和自卑心理);(2)情绪心理问题:悲观不满和焦虑心理;(3)社会心理问题:从众和攀比心理。

二、成因分析

对大学生求职就业心理问题原因的分析,首先要在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和学校)和国内就业形势的宏观体系中思考。家庭因素:父母期望、父母职业、父母对子女专业及工作的关注、父母对各种职业的看法、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交能力、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家中其他成员的影响、大学生对父母的看法与态度等。学校因素:主修专业、培养方式、对教师的认同学生朋友的影响、是否恋爱等。社会因素:社会传统的职业评价、社会职业地位、社会角色模式等。

1. 个性特征

与求职就业有关的能力、兴趣、需要、性格、自我意识等因素交互作用,影响着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心理与行为。

2. 自我同一性混乱

什么是好工作?其实这很难界定,大企业有大的难处,小单位有小的优点,机关稳定、外企风险、基层有机会,这都要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大学生心理上尚未自我同一,还处在迷茫、彷徨或摸索之中,求职中表现在对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特长以及适合职业的判断上不清晰,往往人云亦云,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认为多数人喜爱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结果忽略了自身的长处,丢失了优点,产生盲目从众和攀比的心理。

3. 自大与自卑

自大者求职时往往好高骛远,这个职位看不上,那个单位也不行。自大心理是缺乏自我认识、缺乏客观评价自我的外在表现,极易脱离实际,缩小职业选择的范围和余地,使之陷入工作难找的尴尬境地。而自卑者则是过低估计了自己的水平和实力,总觉不如别人,缺乏自信,不敢竞争,这种情况在自我意识不健全、性格内向或生理有缺陷的大学生身上表现得较突出。

4. 自身因素

(1)缺乏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不是大学生过剩,而是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没处理好个人与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关系。(2)不能正确处理动机冲突:大学生求职就业动机冲突多表现为双趋式冲突和趋避式冲突。(3)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往往退避三舍,缺乏竞争意识和创业精神。(4)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不佳:用人单位特别注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承受创新能力、爱岗敬业精神及健康状况,而这些素质恰恰是其所缺乏的。

5. 用人条件苛刻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成绩优秀、党员、学生干部等,均被列入招聘条件,并经常设置一些不现实的条件,让从未有过求职经验的大学生很纠结。有的单位提出宁愿要素质差一点的男生,也不要德才兼备的女生。

三、调适对策

不健康的求职就业心理,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和融入社会,而且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做好大学生求职心理问题的调适,显得十分严峻。

1.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1)自我思考:明确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在哪?自己的性格特点怎样?优势与不足是什么?最适合干什么?(2)社会比较:选好参照尺度,可以与他人比较,特别是与自己条件情况相似的人进行比较,也可以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及参加社会活动的结果来分析认识和评价自己。(3)心理测验:可根据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选择心理学专用的标准化量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通过结果分析,明确个性特征,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减少求职就业选择的盲目性。

2. 正视现实

现实是客观的,无论对自己有利或不利都必须接受,并将出发点放在社会现实需要的基础上,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不足;要认识到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不一定能做到,别人的优势也许是自己的劣势。

3. 求职前的演练

(1)本色面试: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资质与阅历都较浅,虽然其对工作的渴望比较迫切,但往往力不从心,心慌意乱,临场失手在所难免,而本色面试能帮助其真正放松,发挥最佳水平。(2)着装不宜过于正式:不少大学生认为求职的第一项准备工作就是置办一套标准的职业套装,其实不然,除非行业提出明确的着装要求,因此在着装时只要保持自然得体,看起来优雅大方即可。(3)敢说“我不知道”:考官提一些很高深的问题,考查的是大学生的诚心与承受力,当遇到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可大方地说一句:“对不起,我不知道。”(4)不掩饰紧张情绪:如果面试时感到非常紧张,不妨试试和考官坦言:“非常抱歉,我现在很紧张!”这样的好处是能让考官与你共分压力、舒缓情绪,轻松展示自我。

4. 完善职业规划教育

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还会对其四年的学习动力产生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大学期间学习生活的全部,并关系到个人的持续发展。因此,高校不仅要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到议事日程,更要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制定就业目标,并围绕就业目标系统规划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知识框架、研究方向等内容。可以说,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宜早不宜迟。

5. 强化就业指导,提高求职技巧

高校要安排专人收集并及时相关的就业信息,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建立就业信息库,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能了解供需信息,减少就业的盲目性。要尝试并逐渐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扬长避短,顺利就业。同时,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及时事政策解读等讲座和咨询活动,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制度和政策,分析社会需求与自身优势,正确面对求职中的心理困惑和挫折,学习求职技巧,找到满意的工作,提高就业率。

6. 借助社会力量

解决大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除学校和学生努力外,还必须借助社会力量调动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的积极性。(1)完善就业法规。司法和立法机关要加快法制建设,尽早完善就业法规,建立健全就业相关制度,进一步推行和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劳动市场的竞争。(2)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温馨的人际关系的氛围。

四、结论

求职就业是人生驿站中一次重要的选择,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心理素质影响择业目标的确立,也影响目标实现的进程。因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求职中是否能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自我,能否在选择和被选择中表现自我,适应新环境,迅速进入角色,顺利接受各种考验,并最终作出决策。可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择业目标的实现起着促进保障的作用,在关键时刻能让大学生充分施展才智、挖掘潜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宿愿,作出骄人的业绩。

参考文献:

[1]陈琼.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教育背景[J].广

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3).

[2]彭华慧,鲍丽娟,张桂兰.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及调适

[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

[3]周玉林,朱娜.新时期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问题及调适

[J].兰州学刊,2010(1).

篇(5)

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meritocratic education)”时代逐渐过渡到“大众化教育(mass education)”时代。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层次的教育阶段在这一系统中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统一完整的教育体系。我国的强国之路需要各类人才,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高科技文化知识,而且要与就业市场匹配得到优化组合。但我国中学与大学教育之间往往存在着断裂问题,不仅存在着为社会需求上认识问题,而且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也存在着差异,最终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途径成为学生与家长最为郁闷的事情,为社会选用人才也形成了许多障碍,所以作为最后的教育接盘者-高校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当肩负起职业生涯教育的责任,让大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在发展我国经济中发挥自身的价值。

1 基于沟通机制的教学导向

1.1 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主要通过高考,因此,要增强考生在选择学校与未来高校培养学生的引导作用。中学教育是倾向于应试教育,学生只有顺利地通过高考,才有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但大学教育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大学阶段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从应试教育方法中吸取不少经验,但大学生动手与实操能力要求更多,仅从高考分数是不容易识别优秀人才的。应试教育中出现大量的高分低能的现象造成了教育的大量浪费,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生命浪费。中学教育中除了极少数的专业如语言类、数学类与高等教育有直接的知识衔接外,大量的专业是基础教育的界外发展,大多数只是学习方法的衔接,所以中学教育应当从能力培养上来让学生满足高等教育的需要,最终满足社会的需要。教育的社会化是教育本质的体现,它要求教育具有系统性,既要贯穿受教育者各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同时也要求不同的教育内容之间保持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那么高校教师也要归纳总结中学教育的特点与现实问题,利用中学教育培养学生踏实的学习风格来加强学生的专业教学,同时克服中学教育中的呆板模式,增加学生的实操能力。在学生填报志愿时,高校应当派出专业老师去进行指导,让高校培养方向与能力与兴趣完好匹配,这样中学结束时就是未来职业的启动时。

1.2 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高校教师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更不能把高校的教学看成流水线的生产。高校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彼此沟通,通过沟通搭建师生良好关系的桥梁,根据学生的具体心理来进行针对性教学,以便因材施教。

高校老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及课后针对学生的提问通过口头语言沟通外,还应当热情接待学生在科研上的一些想法,不仅要耐心倾听,而且要认真辅导,这种问题思考型的导向是任何课堂所不能培养的,是让学生进入全新的一种学习方式。

高校教师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沟通来解决很多学生不太敢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问题。高校教师了可以通过以纸质为载体用书面语言的形式传递信息书面沟通。当然,现在网络沟通更加便捷,师生可以通过e-mail(电子邮件)、教学平台、qq聊天工具、bbs(网上论坛)、博客等进行沟通对学生进行指导,起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良好的沟通机制才能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怀,道出自己的价值观与未来发展理想,老师才能因人特质进行专项指导。

1.3 教师转变沟通角色

进入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加了,并不是非得从学校与老师那里才能获取知识。教师的地位已经由过去的 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播者向求知者转变。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沟通角色,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构建一种基于知识而产生的人格平等、互动密切、氛围和谐、亦师亦友的新型沟通氛围。

所以高校教师对学生更多的是导,而不是教。在平等角色的沟通中,学生与老师沟通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掌握问题了,更多是专业知识与社会应用的问题,也就是

生未来职业的选择及专业与职业的结合问题。

2 课堂中的职业导向

每当谈到大学生职业规划时,大家想到的就是专业的职业指导老师。全美职业教育学会 ( american vocational association,ava) 与全美职业辅导学会生涯辅导与职业教育委员会( national vocational guidance association commission on career guidance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对就业指导老师的职责内容作了专门的规定。但除了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辅导员外,专业教师也应当是学生的职业导师,而且是在专业与职业指引上的权威指导者,如同学生挂专家号一样。

2.1 知识上的导向

专业知识在社会中的实践应用并非是高职学校的特有的。综合性大学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综合性大学虽然不像高职那样手把手地教实践技能,但各综合性大学开设的专业课程更深邃、在社会实践能产生更大的效益,是高职高专技工式的教学是完全不能比拟的。有人感觉综合性大学开设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用性相距太大,特别是现在大学生为了就业发生专业与职业不对口的情形。

其实这是对专业知识的误读。综合性大学开设的专业是开发学生的思想,形成学生的工作方式,塑造学生思维的模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引导。这样的学生走入社会是精英,是高端人才,他们面临的选择是统领全局的职业,而高职高专学生的选择是专项精尖的职业。  所以高校老师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地传授知识,让学生感觉专业知识与社会应用是两张皮,有的学生一门课学完了,竟不知这门课将在哪个领域应用,更谈不上如何应用了。有些学生学了许多高深的知识,但一到实践中又束手无策,把所学的知识丢得远远的,完全不能联系起来思考解决问题。高校教师不能把专业知识孤立起来,在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在专业知识的应用时行导向,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专业与职业发展。

2.2 学生行为的导向

我们看这样一个案例:曾有一位老师推荐了几名学生给一个副部长,这位副部长很热情地接待了几个年轻人。落座后,副部长亲自给同学们倒茶,没想到有同学不客气地问:“屋里太热,有没有冷饮?”随后,副部长给同学们分发本单位的介绍材料,所有学生都坐在那里单手接过来,只有一个站起身,用双手接过这份材料。可想而知这个副部长会留下谁。

虽然这个双手接材料的同学学习不是最好的,但职场上需要懂得尊重别人的人。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缺乏自律,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公德意识,不讲诚信,缺少反思精神等,这些同学往往是平时上课散漫与不认真,甚至目无尊老师的学生,这些与高校教师对这些行为的漠视无不相关。比如上课说话、打手机、吃东西、发短信,迟到,逃课,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下课时把门关得嘭嘭直响。老师怕批评学生引起反感而听之任之,没有正确的导向,让学生形成低文明状态。这部分学生不注意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一定会影响其就业,应聘时将面临失败。

3 可持续导向的建设

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就业方面的反映和表现,关系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功利化的择业取向突出、择业期望值过高、盲目消极就业、职业心理准备不足等确实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

构建非应急式就业指导模式的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是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这样才能推动大学生群体更高质量地就业,也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品牌的建立。

3.1 阶段式指导

大学生在学校一般为四年制,从时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来进行指导:

大一阶段的基础教育阶段,主要靠辅导员与通识课的老师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启蒙教育,针对人际关系、环境的改变,引导大学生认知新环境,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因为还未开设专业课,可以请专业老师来进行讲座,让他们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当前的就业形势。

大二阶段主要是专业教师的任务,他们通过课堂教学与沟通帮助大学生在自我剖析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在专业课上的兴趣,确立职业方向与目标。

大三阶段老师与学校联合培养一些职业技能,在既定的职业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实习,用实践来获得职业经验,在实践中培养社交能力与协作能力,并不断省视修正自己的职业目标。

大四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靠就业指导老师通过培训他们的求职技巧并参加招聘会,在

实战中明确职业目标,实现自己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3.2 就业导师制

可以把就业导师分为“就业思想导师”、“专业知识导师”和“职场导师”三类。

就业思想导师主要辅导大一和大二学生,这些教师主要从德高望重并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的高职称专业老师或在相关领域中已经取得较高成就的校友中进行选拔,。其职责是要端正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培养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专业知识导师就是从专业教师中进行挑选,主要也是辅导大一和大二学生,对大学生进行与职业相关的专业技能指导。

职场导师由就业办的老师来组织与担当,一是这些老师可以把研究的好的职场经验拿来与同学们分享,也可以从丰富的职场经历的优秀校友中挑选,这时主要是对大三和大四的学生的指导。

3.3 融入社会的导向

高校教师桃李满天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校友资源,通常是,校友的年龄较大,阅历较多,资历较深,网络资本也很丰富。高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人物访谈、职业规划大赛等方式让学生接触社会,也可以利用校友的业缘关系,为大学生创造行业调查、实习实践的机会,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导师会接触众多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及个人,有机会了解用人单位的内部结构和人才需求标准。不少用人单位的负责人与老师是校友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网将会让教师在职业指导中方向更明确,会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加以培养。

【参考文献】

[1]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 in modem sociology [j]:porters annual social review,1998(24):l-24.

[2]马磊.高校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建构[j].科教导刊,2011,10.

篇(6)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认为大学生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应该工作做在前面,如果初、高中课程涉及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我们各部门的压力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大。

国内首位将职业规划指导引入到中学课堂的北京人大附中专职职业规划师、北京前方导航教育公司首席专家吴志兰女士认为:“一种观念的转变,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倘若在初中阶段就引导孩子对兴趣、气质、能力等方面进行初步了解,进一步认知和探索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和该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储备,解决大学毕业后的择业和就业问题就会容易很多。

在我国,孩子们一般是在十二、三岁开始上初中,到十四、五岁初中毕业。处于自我独立意识增强心理断乳期的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链条中极为关键的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他们对职业世界探索需求,引导他们认清自我,培养对待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意识,掌握搜集整合筛选评估所获得资料的方法,了解社会市场对职业需求变化,对外在环境与工作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为初中毕业后马上就业或者升入高一级学校做好积极的准备,必将成为初中阶段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要务。

目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是被忽略的。很多包括一些教师也认为读出好成绩是头等大事,选择职业是大学毕业之后的事情,过早地涉猎职业的事情耽误孩子学习,在中小学就关注职业方面的教育未免早了点。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制定一个完整的法规和系统要求满足中小学生早期职业认知的需求,更不要提及指导学生进行未来职业规划的具体标准。近些年一些南方沿海地区在普通中学开设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但大多数学校仍都处在初步探索阶段。

职业成熟度是个人职业发展状况与其职业发展阶段需相互对应,处在探索阶段的初中生职业成熟度将会包括职业决策知识和职业决策态度两个方面。职业成熟度是一个动态的与“心理成熟度”和“个人准备程度”密切相关的概念。职业生涯辅导是建立在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自身的特点优势、兴趣、潜能进行探索,积极主动地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对未来人生及其职业有清晰的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规划更好地安排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1.研究对象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金河学校初中三年级学生。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职业成熟度分数低于平均分一个标准差,身体健康,有进行职业生涯决策愿望者;(2)能主动和他人交流、愿意将一些感受同他人分享者;(3)能够按时参加每次团体活动。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有:(1)性格内向不愿同其他成员分享交流者;(2)不能保证足够时间参与者;(3)不愿意尊从活动安排者。经过面谈筛选初三男女各12名学生参加,将入选学生按班级分层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人。

2.研究干预阶段

2.1确定团体辅导时间、地点和道具

每周二和周四下午最后两节课,持续4周共8次辅导活动。地点选在金河学校五楼多媒体教室,后备场地为三楼小会议室。彩笔、学生胸卡、白纸、影音设备等。

2.2优化干预方案

干预人员系研究者本人,对教育学、团体心理学领域有广泛的涉猎,具有中学教师资格证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有一定咨询工作经验,能够准确掌握实验伦理原则。干预主题在初步了解初中生职业成熟度况状和与参加实验的同学们的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基础上确定,确定研究目标通过八个主题开展职业生涯团体辅导活动,自编团体辅导方案——我们从这里起航!

2.3干预实施过程

本研究干预具体实施分为四个阶段:评估期、介绍期、活动期、评价期。评估期:研究者真诚与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参与实验学生的讲述,告之团体辅导活动的时间安排和地点,签订团体知情同意书。介绍期:将团体辅导的性质、活动方式、次数、结束时间告之学生,介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问题,与学生保持顺畅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认可与配合,此期在干预第一周完成。活动期:领导者营造一种愉悦、轻松的气氛,使得团体活动有效运作,调动所有成员积极参与。评价期:使用《初中生职业成熟度》对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后测;通过与干预前调查数据比较来探讨团体方案对提升职业成熟度的效果,同时为促使活动目标实现,在整个活动进行过程中进行及时反馈,干预结束后收集成员自我总结,干预结束两个月后进行追踪测试评估探讨团体辅导干预持续效果。

3.研究评价阶段

3.1实验组成员团体辅导效果的评估分析

3.1.1实验组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对实验组各个维度的前测值和后测值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在处理后独立性、职业世界知识、职业决策态度与处理前有显著差异,职业成熟总分、自信心、职业自我知识、职业决策知识指标与前测相比差异极显著。

3.1.2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试差值比较

实验组职业世界知识和职业决策知识以及自信心变化值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主动性、独立性、稳定性、职业自我知识和成熟度总分的变化值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功利性和决策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初中生职业成熟度效果较为明显。

3.1.3讨论

实验组职业世界知识和职业决策知识和自信心变化值与控制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主动性、独立性、稳定性、职业自我知识和成熟度总分的变化值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本次团体辅导的重点为接受悦纳自我、增强自信、激发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其中穿插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讲授和讨论,成员对自己未来发展产生积极期待,初步制定职业生涯定向;另一方面,团体辅导活动中的信任温暖的氛围让成员敞开心扉大胆探讨解决问题办法,还有快乐热身运动和情境模仿促使学生全情投入活动中,活动感悟颇多,并能将活动中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之中。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功利性和决策态度”两个维度上前后测却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原因是功利性和决策态度受现实社会影响长期形成的,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而我们只提供8周团体辅导,想在短时间内仅仅通过团体辅导途径来改变其决策态度和功利性,是非常有难度的。

3.2.实验组团体辅导活动中期评估结果与分析

团体成员对自我的表现都比较满意,遵守团体的契约状况良好。但仍有14.15%的报告未能注意自己对团体指导者的反应,29.67%的成员可能会标定自己和他人,51.78%的成员会询问别人的问题和给予他们忠告。这些表现和他们的年龄特征分不开,因此会自然地带入团体中。在第五次会面是通过和成员探讨这些行为表现,在后续的活动中有较大改善。

3.3实验组团体辅导活动结束效果评估分析

通过《团体咨询效果评估表》中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回答,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成熟度有较大的提高。83.27%成员表示对职业生涯选择更有信心,他们明确了到清晰奋斗目标和努力的方向,80%成员初步形成了暂定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其实初中生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人格等各个方面都还未定型,团体辅导真正能帮助他们的是激发职业生涯意识,拓宽职业世界的视野,培养进行职业生涯抉择的能力,而形成真正的职业选择只是次要的,目前也只是暂时的或者大方面的选择,不可能具体细化,通过团体职业生涯辅导所有成员对自己的未来生涯发展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更合理的抉择。

3.4实验组追踪性评估结果与分析

对照组并没一直处在自然学习状态中,在取得对照组后测数据后,为对照组和未参加团体辅导的同学们提供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讲座指导,所以在团体职业生涯辅导干预研究结束两个月后,只对实验组被试采用问卷调查进行了追踪性评估。将实验组后测数据与追踪数据进行T检验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团体职业生涯辅导产生了长期效果,效果得到了维持。

3.5小结

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初中生能否升到上一级学校学习是老师和家长最密切关注的,他们多数认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太早,职业选择和初中生距离还很遥远。职业价值观、职业自信心、职业兴趣等内部因素也是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却是关系到学生职业抉择、未来规划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专业职业指导人员的关注。而职业生涯团体辅导不仅仅只针对初中学生,可应用到不同年级学生,重视学生早期职业观念的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形式,职业生涯辅导再早也不为晚。

真诚和谐的团体氛围有助于成员共同分享和思考,都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的成员们,希望对自我有更深度的了解同时也想借助外界的力量解决自己在职业规划中的困惑,使自己更加成熟。

活动形式多样,各种咨询理论综合应用,职业生涯团体是各种咨询理论综合应用的结果,比如接受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理念的指导,营造真诚、和谐、信任、不评判的团体氛围;职业生涯团体活动形式多样,有活泼的热身活动、个人思考、团体分享、集体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的活动可以有效弥补单纯课程讲授所带来的被动和疲乏感,让成员感到新奇,提升和维持成员参与团体的热情和动机,达到良好的指导效果。

4.提高初中生职业成熟度的策略

4.1自我探索与自我提高

一方面可以在学校的指导下做一些自我探索性的测验,对自己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职业价值观等有所认识,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发现和发展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比如让学生在一些校内部门团委、阅览室、接待室等实习,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让学生自己组织校园艺术节、演讲比赛、读书汇报会等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促进职业生涯教育在中学校园内的深入开展。

4.2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多渠道开展职业生涯教育

初中阶段,以探索和计划为主,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与任务,促使他们对自我进行了解,以及对职业世界的认知和提高职业决策能力需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特色发展课程,以班级或者小组为单位组织体验活动,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意识,增强自信心。学校可以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如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推荐职业生涯方面书籍杂志或者电视节目引导学生掌握职业发展趋势,了解未来想从事职业的相关技能要求,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等实际情况和社会现实环境因素相结合,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掘地方资源,邀请社会人士参与职业生涯教育。对职业生涯问题进行交流,还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他们自己从事的职业,回答学生关心的职业问题,加深学生对各种职业的了解和对职业生涯设计意义的认识。学校有必要针对性地了解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开展集体心理辅导,及时提供职业生涯咨询,同时加强抗挫折的教育,培养积极健康的求职心态。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是初中生职业成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学校开展以学生为本位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辅导,不只是专业职业生涯辅导人员努力而是全体教职员工参与进来,为促进学生职业成熟做出更大的贡献。

4.3家校合作,调动家长参与积极性

家长本身也可以在工作之余关注一些社会上的职业信息,有机会带着孩子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孩子职业世界的认识范围。学校组织学生进入实际职业场所比如工厂、企业、机关、社区等进行考察,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了解各种工作的特质以及工作者角色,试探自己是否喜欢未来想从事的工作中工作者的状态。实践参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和生活,提高对工作世界的认识,增强就业、创业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吴志兰.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1-290.

[2]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70.

篇(7)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招标文件的编制是招标准备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一方面招标文件是提供给投标人的投标依据,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介绍的工程情况、合同条款、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要求等进行投标报价。另一方面,招标文件是签订合同的基础,几乎所有的招标文件内容将成为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因此,招标文件的编制必须做到完整、系统、准确、明了。目前,在国省干线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编制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标段规模的划定、投标人资格条件的设定、合同专用条款的制订三个方面。

一、标段规模划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标段的合理划分是编制招标文件前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标段规模划分过小,会降低投标的吸引力, 而且过多的标段数量也增加了业主管理上的困难;标段规模过大, 会导致有能力参加投标的单位过少, 缺乏竞争性。标段划分太小了,也同时出现了很多弊端,最后造成的结果是:投标时有能力的大型施工企业没兴趣参与,参与的都是本地的二流施工企业,有些甚至是民工队借资质投标;施工过程中由于投资太少,施工企业不愿意花气力多投入,在人员和机械的配置上大打折扣;标段多,各标段之间的衔接工作很多,监理及业主方管理难度大大增加。

二、投标人资格条件设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现在公路建设市场上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众多, 难免鱼目混珠。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投标人资质要求高,好多低资质的企业就想法设法借用高资质参与投标,弄虚作假的现象严重。

(2)投标人业绩要求高,促使投标单位想方设法做假资料,蒙混过关通过审查,对招标工作的实质有害无益。

(3)投标人拟参与工程项目的人员机械水平要求高,往往在施工过程中,承诺的人员机械不能到位,人员机械实际更换率过高,合同执行争议纠纷太大。

三、合同条款制订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在招标过程中,业主均根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2009年版) 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管理思路制定了合同专用条款,或按合同条款无法操作而出现不按合同对工程进行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合同专用条款不能正视合同风险。业主从控制工程造价角度, 拟订的合同专用条款均往往有利于业主方, 尽量减少业主方风险, 但经常会出现业主将合理的、本应由业主承担的合同风险转嫁给承包方的霸王条款。

(2)合同条款中处罚细则名目繁多,合同履约理念不强。部分业主从促进承包人提高工程质量的角度出发, 在合同里面制定了一系列的罚款细则, 但在实际施工中, 部分处罚项目及标准操作性不强, 对工程建设管理不便, 并且处罚标准缺乏有关法律、法规依据。

(3)合同专用条款和技术规范中对工程质量、工艺、配套措施等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 各条款之间的严密性不够,相互对应易产生矛盾,造成实施期间出现较大的争议。

(4)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对合同履行过程中涉及的价款支付及费用处理上过于简单、草率或模糊不清,给后续的工程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四、改进标段规模划定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从前面的标段规模划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中,我们知道,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发挥各承包人的优势,降低工程造价,合理划分标段是非常重要的。为此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工程特点:要根据工作量的大小,按照沿线地形、河流、城镇和居民情况,桥梁隧道和地基情况,对土建工程进行分段招标,而一般的道路交通设施系统及监控系统则不宜分标;

(2)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对大型的复杂的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长、投资额大,要求承包人有很强的施工能力和施工经验,并能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应该相对多划分标段,充分发挥投标人特长,使更多的投标人参与投标;

(3)注意对工地现场的管理和工程各部分的衔接,以及对资金筹措的安排。

五、改进投标人资格条件设定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从前面的现状及分析中可以看出,申请人为了赢得投标,虚报资格条件,弄虚作假的成分太大,不仅造成了“高要求、低投入”的实际情况,而且严重扰乱了招投标市场。

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应在以下方面做好资格条件的设定工作:

(1)对于资质要求,路网改建项目要求施工总承包二级及以上资质即可,一般养护大中修工程,要求养护资质二类乙级或甲级,或施工总承包二级及以上资质均可,扩大投标单位范围;

(2)对于业绩要求,只要求类似招标工程的业绩即可,没有必要要求高等级公路业绩,且近三年内的从事类似工程的总合同价不宜超过招标项目造价的三倍。

(3)人员资格条件应切合实际, 需要审查的人员数量不宜过多,对于主要的技术、管理人员,其职称、类似项目工作年限的设定应与潜在投标人的平均先进水平相当,建议人员只审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质检负责人等主要人员,其余人员只设定条件要求,待中标单位进场后按条件配置,再行审查。

(4)对于机械设备,要求配置必须满足正常的施工需求,特别在机械数量上要保证施工进度和工期要求,同时在不同施工阶段要求不同的机械配置,而不要求开工后所有机械全部到位。

另外,对财务能力标准的设置方面,也应具体考虑

六、合同条款制订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对于国省干线公路工程的合同条款,要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合同的公平、合理、对等和可操作性。为此,应采取的对策建议是:

(1)招标文件中合同专业条款的设置, 应在维持《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2009 年版) 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制订公平、合理、清晰、严密的合同条款。

(2)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就必须强化合同履约的理念,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标准和施工工艺的流程等做详细的描述, 加强合同履约的要求, 对承包人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施工工艺等不符合要求的, 按合同违约处理, 并处以确定的违约金。

(3)项目业主在招标阶段就要对整个工程的管理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管理纲要, 对招标工程的技术和质量标准要求, 或需局部地提高质量或技术标准的需求, 均需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清晰、明确地阐述,并充分将该意图通过设计单位体现在施工图纸中,以指导投标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核算成本而避免今后扯皮, 同时也明确了今后的合同风险界面和变更工程界面。

(4)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应紧密结合合同工程的实施特征, 以工程实际为出发点,以确保工程质量进度为原则,对各类预付款、中间计量的界面与条件、各种扣款的时间和数量、暂定计量的规则、承包人承诺投入的各类营运资本、各种可能获得奖罚的计量支付、合同完工结算和最终支付等各种环节, 均在合同专用条款中有明确、具体、合理的约定, 以保证工程建设期间资金周转顺利,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合同执行中的费用争议得到合理解决。

参考文献

篇(8)

从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只注重教师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极少。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大多数教学课堂中,学生间的互动时间很少。而事实上,许多国外专家将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认为生生互动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

2.内容简单,多认知互动,少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

师生互动作为一种人际活动,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一般将师生互动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认知互动、情意互动、行为互动。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将知识讲授作为主要内容,将情感态度的形成等作为促进教学目标的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真挚的交流与沟通,教师一般不会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情感交流,由此导致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无法达到心灵相互碰撞的目的。

二、解决中职计算机课堂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树立有利于互动的教学观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的讲授而不太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对激发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利影响。教师应树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观念,在教学中不仅注重知识的讲授,还应注重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让互动对象由优等生扩展到全体学生,兼顾全体学生的情感与能力培养。

2.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上机实践操作不盲目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总体目标,并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互动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师生互动创造有利条件,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重视计算机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掌握语言艺术

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当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单一性的师生互动,而忽视了共同活动的师生群体在课堂中出现的多边、多层交互作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出来。因此,教师还应当对此问题展开深入探究。

4.师生互动,促进计算机教学情感交流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此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师在教W中发挥着引导作用,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开展教学。学生的平等地位体现了学生的受教育权的公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还应注重建立师生双方的信任关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互动教学中来。如在讲授“C语言中的实参与形参”知识时,大多数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采用举例的方式展开教学。比如,一个学校有两个同名同姓的学生,但是并不是同一个人,采用举例的方式可让学生理解实参与形参的名字相似,但是意思不同,都有各自的领域范围。这时再通过多媒体工具让学生做相应的演示练习,对学生表现不足的地方,教师应加以指导;对优秀学生,应当公开鼓励,以此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师生互动是教学课堂中的重要部分,其与教学的整体质量有着密切联系。然而当前中职计算机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形式单一、多师生间互动,少生生间互动,这会极大地影响教学质量。为了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师生互动的效果,教师首先应当树立有利于互动的教学观,明确教学目标,重视计算机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掌握语言艺术,重建有利于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水平。

篇(9)

第一,在大学的生活中,许多活动都是以宿舍为单位的,这就意味着宿舍成员们不仅生活在一起,连学习、活动都是在一起的,久而久之,他们可能有相同的爱好、兴趣,大家会有更多相同的话题。第二,宿舍文化是平等的,不存在绝对的权威和服从。在这个文化圈里面,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不影响参与这个文化圈,进而,每个人对于这个文化圈的责任和义务是平等的。第三,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踏入大学就意味着你已经一只脚迈入了社会。大学是学生正式踏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期。在这个时期内,我们会受到社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良莠不齐的,所以说宿舍的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第四,宿舍文化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发展和作用范围仅仅限定在宿舍空间内,它更能造就一种舒缓、轻松的文化氛围,从而促使宿舍成员自我教育。

2 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影响

第一,优秀宿舍文化的建设能够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未踏入大学之前大学生还是父母身边的小皇帝、小公主,受父母的保护,对于社会的了解很少,适应能力较差。大学其实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适应性的过渡时期,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的形成,能够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正是由于经历了这个过渡期,大学生才能以一个良好、健康的面貌踏入社会。

第二,优秀的宿舍文化可以净化心灵,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宿舍是学生休息的场所,他们在宿舍的言论、行为以及情绪发泄相对自由。而宿舍成员之间大都年龄相仿,因而人生阅历基本相似,某些问题极易引起成员之间心理的共鸣。而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往往容易使其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虽然宿舍成员之间的相处会有摩擦、小误会,但是良好积极的宿舍文化会让成员们面对面把矛盾和误解讲出,从而化解,也就是这样,优化了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第三,优秀宿舍文化的建设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汇集了五湖四海的学生,宿舍成员们在踏入大学之前互相并不认识,宿舍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处的空间,在这个小集体里面,大家互相交流,和谐共处。和谐融洽的舍友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其形成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前段时间,“感谢舍友不杀之恩”的新闻让我们清楚明白的意识到,好的宿舍文化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反之容易诱发刑事案件。

第四,优秀宿舍文化的建设能够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大学里面,经常是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活动,宿舍成员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学习。另外,大学里面上课通常没有固定的教室,宿舍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因而大学生个体学习效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宿舍的学习氛围是否和谐融洽。比如男生大都钟情于网游,宿舍成员很容易就形成游戏联盟,成员们会很默契的达成逃课玩游戏的共识,所以说优秀的宿舍文化会抑制这种情况的发生。

第五,优秀宿舍文化的建设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优秀的宿舍文化环境,大学生置身其中能够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修养。第六,优秀宿舍文化的建设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观念。

3 增强宿舍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今的学生宿舍已成为思想行为教育的主阵地,以宿舍为载体的思想交流在当代大学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各大高校大力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进而抓好学生的思政教育,为营造社会和谐融洽的氛围添砖加瓦。而另一方面,如实全面的呈现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现状,进一步探究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作用将对构建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以及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深远的意义。

增强宿舍文化建设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是一个持久战。可以从建立健全宿舍规章制度、积极推进宿舍管理创新等方面做起。

3.1 建立健全宿舍管理规章制度

①建立宿舍文明公约,积极宣传科学地作息制度和规范化的行为表现,学生互相监督,拒绝污秽的言行,杜绝不文明、不健康的文化污染宿舍文化。

②高校应制定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在宿舍的行为表现,并将其纳入学生德育考核范畴,监督每一项量化标准有效落实,促进宿舍管理的规范化,通过制度和量化标准来约束学生行为。

③宿舍内严禁乱拉乱扯电线,采用电炉做饭,使用电暖器要注意周围近距离内不要放置可燃物,无人时要关闭电源;使用电褥子时,首先要购买合格产品,防止使用时漏电,无人时不要开通电源,防止温度过高引燃褥子、被子等可燃物。

3.2 积极推进宿舍管理创新

第一,加强宿管人员的职业素质培训,对那些素质较好,肯用功、有潜力的管理人员要营造提倡冒尖、鼓励冒尖的氛围,并为他们全面快速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平台和空间,以他们的发展带动全体人员的发展,组建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良好,业务精干,作风扎实的管理队伍。

第二,着力改善服务质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要广泛开展情感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协调服务和环境服务,以情动人,以德服人,增强学生对宿管人员的认同感,促进管理工作顺利落实。新形势下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多变性促使高校的文化教育模式要不断创新,宿管人员要立足本职工作,以学生宿舍为主阵地广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大学生的全面成长。

3.3 注意宿舍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实效性

要保持宿舍文化的实效性和长期性,制度和机制建设是保障。要制订加强职工宿舍建设的意见和宿舍文化建设工作考核办法,把宿舍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学生考核范围;要积极开展宿舍文化建设竞赛活动,以学生宿舍为主阵地,营造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氛围,监督宿舍文化制度有效落实,并使之常态化。要建立健全宿舍文化制度,为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提供保证;要将学生组织文化活动成效作为班级量化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宿舍文化活动交流,并适时组织学生到其他宿舍互相参观学习,共同促进,以满足学生对文化活动的渴望和需求。

3.4 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价值导向

一个优秀的宿舍离不开寝室成员的团结一心,大家彼此包容,彼此理解,彼此帮助,互相尊重彼此的劳动成果,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爱的宿舍。宿舍好比冬天里的一个大火炉,每位寝室成员好比一块木炭。只有把所有的木炭一齐投入火炉,才能发出最大的光芒,放出最大的热量,才能使整个宿舍的所有成员享受共同战斗的温暖与乐趣,才能提高整个宿舍的竞争力。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包含了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多方面文化内容。这就要求在具体实施阶段,要根据时间、条件、具体状态不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文化建设相结合、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原则,注重宿舍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3.5 提升宿舍文化的层次和艺术品位

构建宿舍文化的内容体系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实践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篇(10)

目前流行的医学分为两种,西方医学和我国的传统医学,也称为中医。目前大多数医院以西方医学诊疗为主,即使是综合型的中医医院,也会联合西医治疗,配有相应的西医诊治中心。那么中医和西医有什么不同呢?中医,也被称之为祖国医学,是由于长期的历史积累而形成的以经脉理论为主线、以中草药、针灸等为治疗手段的诊治医学,很多古籍包括《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详尽记录了中医诊治的经脉理论和治疗的药物。然而,中医的很多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或者进行实验验证,因此,中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质疑。那么西医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西医的发展可能要往前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出现了一位医学家名叫“希波克拉底”,也被很多人看成是西医的创始人和鼻祖。另外在公元前27世纪古印度有一位医学家叫做伊姆荷太普,据说他曾经诊治过上百种包括腹腔、泌尿系、消化系统、眼部、皮肤等疾病,他的医术被整理成为医学论文集,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西医著作。与中医不同,西医建立在大量的人体解剖、细胞、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具有相对更加完善的实验基础和理论系统,与中医相比,西医有更多的实验证据供医者参考、学习、追踪和进一步发展验证。因此,国内医疗行业也大多采用西医模式进行诊治。目前,西医学已成为迅猛发展的一门庞大的学科,各类医科知识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而国内的西医起步较晚,发展水平有限,与国外的医疗水平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大多还是延续西方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想要学好这门起源于西方、并在西方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必须随时追踪西方医学的研究进展,实时了解西方目前医学的发展情况、各种疾病诊断的新方法、新手段,才能不断更新诊疗思路,采用最先进、最新的诊疗方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医科在职研究生英文学习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医科的在职研究生,就是要通过到其他大学或者医疗单位进一步学习、提高,不断完善自己,为回到科室更好的带动科室医疗、科研水平做准备。而且,很多医科类的在职研究生,经过学习后,回到本科室,都多少承担了一些带头人或者部分负责人的工作,对这些在职研究生的培养,也是提高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所以,对在职研究生的要求要更高一些。除了一些必要临床知识的培训,培养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水平的能力和方法同样重要。如何能做到不断更新诊疗知识呢?有以下几种途径:

首先,西方有很多的医生组织,比如肾脏行业里会有美国肾脏病协会(ASN)、世界肾脏病协会(WSN)、国际肾脏病组织(ISN)等等,这些协会每年会召开会议,征集并邀请一些学术界比较权威的专家讲述并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或者最近诊疗经验,并设置讨论环节进行病例谈论和经验交流。会后也会在相应的网站或者杂志中对上述的经验进行,供行业内的医学生进行学习和参考。无论是参加国际大会进行学习,还是进行临床病例的讨论或者是请教,以及学习会后的最近参考指南,都需要有很好的英文去听讲、与专家进行交流、阅读,这时候如果英文不好,就彻底成了“聋子”、“哑巴”了。尽管现在国内也有很多的专家将这些会议的资料翻译成中文,供国内的医生学习和参考,但毕竟这些翻译的资料有限,只是很少一部分,而且翻译的材料时间上要滞后很多。想要得到一手的最新资料,必要要有过硬的英文作为基础。很难想像,一个科室的带头人,如果不能进行英文交流、听不懂国外专家的课程讲授、不能向国外专家展示自己的成果和经验,那么这个科室如何不断更新诊疗水平、不断提高职业素养、科室如何向前发展呢?

其次,如果说,不是每一医科在职研究生每年都有机会参加国际大会交流,那么实时查阅同行的文献也是追踪国际前沿的较为简单但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国际同行每年会进行很多的临床、基础科研实验,并整理这些文章投至不同水平的杂志进行发表。目前sci收录的杂志有很多,其影响因子也代表了文章的引用率,很大程度上说明该杂志的受关注程度。南方医科大学的侯凡凡教授经过几年对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肾脏疾病的研究,发现此类药物不仅可以治疗肾脏疾病发生的蛋白尿,而且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但联合使用时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他们将发现的这一结果整理发表在《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这一杂志上。《new England journalof medicine》也被称为《新英格兰》,这个杂志的影响因子大概在22.36左右,在医学界应该是影响力比较大的一本杂志了。因此,该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同行的很大关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肾脏病临床诊治。国际很多大型的临床研究成果都会发表在这些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中。在一次国外专家的交流会上,一位来自德国的专家指着幻灯片上的各类大型临床研究简写问在场的中国医生说:“这些临床研究你们都了解吗?”。在场鸦雀无声,只有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说:“我知道其中的3个研究”。德国专家说在他们那里,青年医生必须要知道这些著名的大型临床研究,否则不能进行临床的诊治了。因此,英文对于各单位送出来重点培养的在职研究生来自是一门必学课程。

再次,交流自己的心得,向国际同行展示自己的成果也需要学好英文。与国际接轨,不断交流临床经验,才能得到不断学习。因此,英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能重要。我们都知道胰岛素的发明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可国内在这之前就有相关的研究发现了,可由于没有和国际接轨,无人知晓,只能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克隆牛也是一个缺乏学术交流的例子。可见,交流对于学术的发展起到了多么重大的意义。而英文则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不懂英文,英文不好,就无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当然也不能向别人学习了。医科类在职研究生也会从事一些临床或基础科研工作,可以通过会议投稿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也有更多的机会到国内或者国际区去做大会的口头或者壁报交流。除了国际大会,目前国内也逐渐向国际接轨,很多论坛也都采用了全英文交流方式,因此英文学习更要加强。

三、提高医科在职研究生的英文水平的方法探索

1.首先要消除在职研究生的学习英文的抵触心理

医科的在职研究生大多来自临床各级别的医院的临床医生,这些医生为了不耽误工作,又想提高水平和学历,才报考在职研究生。多数医生是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之后少有机会接触英文,因此英文的退化非常明显。有些医生在校时英文基础就不是太好,又因为多年没有接触,看到英文“头大”了。勉强通过了英文考试,觉得英文太难了,之后就再不肯学英文了。有些研究生直接对指导教师说:“别让我学英文,我学不会”。英文的学习在于兴趣,没有兴趣,当然学习效果就更差了。先要让这些医科研究生明白,学英文是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不要着急,慢慢来,每天学一点,总会有进步的。

2.鼓励多读英文文献

多读英文文献,不仅可以学习新的治疗进展,还可以提高英文水平,增加学习英文的兴趣。目前有很多的英文翻译软件,可以帮助英文水平较低的研究生进行文献的阅读。比如,新编医药大词典,有道词典等。这些软件都有屏幕取词功能,将鼠标放置不熟悉的词汇上,软件的翻译条中会自动显示翻译的结果。有了这种软件,可以帮助医科的在职研究生更顺利的进行文献的阅读。

3.每日坚持听英语新闻

很多手机软件可以下载VOA等常速或者慢速英语新闻,这些新闻的种类很丰富,包括:非洲、美洲、亚洲、欧洲、中东的经济、健康、科技、农业、环境、教育、技术、政治等多方面的新闻。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学习了英文,增加了词汇量。每日坚持学习,英文水平自然就慢慢提高了。

4美剧也是挺高听力和英文敏感性的有力武器

如果感觉到英文学习太枯燥,还可以看一些美剧,一方面放松了自己,一方面也练习了英文。比如,美国电视剧《实习医师格蕾》,就是讲述漂亮的美国实习外科医生格蕾以及她的同事在实习期间的生活、工作情况,剧中有很多专业的医学词汇,通过这些词汇、语句,我们可以学习到相对纯正、地道的医学英语。

5.参加国际会议

参加国际会议也可以激发医科在职研究生的英文学习兴趣。国际会议中,各机构的知名专家、大腕级人物都会尽全力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自己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多参加这些会议,会不断刺激英文听力,不仅可以提高英文的听力水平,还可以激发这些医科在职研究生主动学习英文的兴趣和信心,感受国际同行专家学习、交流心得的方式和氛围。

6.尝试撰写英文文章

要鼓励医科的在职研究生尝试去撰写英文文章。英文文章是展示自己研究成果、临床经验的重要手段,英文文章一般包括四个部分:概述(introduction)、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讨论(discussion)。当然,撰写英文文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万事开头难,但只要是开始学习写文章了,并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刚开始也可以尝试一些撰写英文摘要进行会议投稿,这种英文摘要篇幅比较短,也分为四部分,包括:前沿(introduction)、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一般要求字数在2000个单词以内。撰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篇(11)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质量问题事关社会对我国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培养制度的评价。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质量,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针对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相应的对策,提出以下看法。

一、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的现状

自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3年3月17日下发《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至今已有四年,各培养单位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也有了很大的进展。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是核心,但由于教育部、国务院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并没有明文规定,只要求: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参照培养单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同时加强教育理论、技术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可根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因此,各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时基本套用统招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案,其主要特征是:课程设置较规范,课程门数和学分要求与统招研究生基本一样;课程口径较宽泛,有些培养单位甚至按一级学科来设置学位基础课程;研究生课程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越来越紧密,应用性课程比例也较高。但由于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开展时间还不长,基础较弱,目前的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适应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当前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程设置体系缺乏针对性不同培养层次、培养规格的研究生应当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但这种差异在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体系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不少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不同程度地存在混乱现象。有的院校完全套用在校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体现不出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统招研究生在培养方面应有的差异性;有的院校研究生课程中不少课程内容甚至与本科课程的重点有重复;部分专业课和基础课偏重知识灌输,而忽视对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由于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优化设计,对有些必要的内容还存在遗漏的问题;加强教育技术的课程开设也不够。

2.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有些培养单位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并不完全取决于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而是视师资情况而定,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开什么课,有些应该开设的课程因为没有师资被取消,存在因人设课现象。也有部分培养单位视学生在校脱产学习时间而定,脱产学习时间长开设课程就多,存在因时设课现象。此外,在课程设置时不考虑专业和学科的结构体系。课程建设缺乏全面的、系统的规划。

3.不同学校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大相径庭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的权力在各培养单位,这种自有利于各培养单位利用自己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培养各有特色的人才。但由于各培养单位学科专业水平、师资条件、对专业理解不同及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的目标认识有区别等因素,出现了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学校设置的课程大相径庭的情况,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在规格上缺乏基本的共性。如何在追求各自的课程特色与重点的同时,保持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课程的一定共性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4.课程体系缺乏先进性反映在课程内容的滞后、陈旧、重复。反映学科前沿的课程开设不够,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进展不能尽快反映到课程内容中。

二、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课程设置遵循的原则

1.设置的课程体系要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要适应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实际的需要;既要有公共的加深基础理论的课程,还要有学科交叉、拓宽知识面的课程。要从课程开设的种类与分布、课时、学分、上课形式、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综合设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有必修的学位课,学位课中含有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不仅仅单纯从理论出发,而更应侧重应用。除了学位课以外,还应设置一些与现代要求相适应的应用性较强的选修课程。培养方案应强调必修学分而不是必修课程。课程设置应有一定可选择的弹性空间,以满足不同学员的工作和学习的需要。

2.设置课程内容要体现前沿性和综合性课程设置的前沿性首先是指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动向;其次课程设置必须凸显课程的研究性、探索性;第三,前沿性还包括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为高等学校教师的创新提供保证。据此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专业课程内容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是本专业领域的重要信息,包括本领域的重要期刊、重要学术会议、本学科领域学术权威代表性文献等,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能够获得更加深入和专业的阅读材料;

二是专业课程内容应该涉及本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才有可能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三是本学科领域较新的知识和近期的研究成果;四是相关学科及教育教学技术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五是适应学科交叉、学习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3.设置课程体系要突出实用性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脱产学习的时间有限,应从实际出发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应有侧重,应扩充优质课程资源,培养一种能够指导教育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的教学框架。

4.考试或考核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明确考试目的不是为了检测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教师掌握基础理论及系统专门知识的程度,也不是为了修满学分而获得学位,更重要的是检测他们如何理解和把握本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发展的前景,以及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要通过考核促进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针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采取多种方法,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各种研究生的考试,避免单纯考试观点。

三、解决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问题的对策

笔者认为,解决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问题,首先需要提高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几年来我们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实际培养中存在重学位论文,轻课程学习的倾向。课程体系建设暂时落后于培养的需要,课程体系零乱、内容陈旧等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解决这一问题,前提是必须强化课程是关系培养质量关键环节的意识,切实把课程作为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具体到课程设置实践中,在加大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的同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的规章制度,明确课程在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培养中的目的、地位、作用、运作方式及质量监控等事项并落实于实际培养工作中,使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纳入一个科学、规范和合理的轨道。

其次,建立课程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各培养单位应该成立专门的课程专家组,成员由高等教育专家和各专业学科领域内有影响的资深专家构成,由专家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在这个学科的研究经验,提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高校教师应该学习哪些课程,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达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从而构建该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1]曹坤明.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6,(5)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