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8 10:29:5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

篇(1)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更换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统一银钱收据、统一罚没款物收据及票据购领证的通知》

京财综〔1999〕1069号  一九九九年八月十三日通知

市属各单位、中央驻京各有关单位、各区县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财综字〔1998〕104号)和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银钱收据管理规定〉的通知》(京财综〔1999〕283号)等文件精神,从1999年9月1日至1999年10月15日,在全市范围内统一更换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统一银钱收据、统一罚没款(物)收据有票据购领证,为确保此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凡在本市行政区城内使用北京市财政局印制的统一银钱收据及罚没款(物)收据的单位,须持本单位原票据的购领证及98年6月15日以后购领的统一银钱收据,统一罚没款(物)收据等材料,到原购票的财政局更换新的票据及票据购领证。

2.从1999年11月1日起使用带有防伪标志、规格为18厘米×10厘米、监制章为菱形的新版票据,旧票一律作废(包括各类专用票据)。对逾期不办理更换票据及票据购领证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请将此通知转所属各单位执行。

换票时间:9月1日-9月15日          市属各局、总公司

              9月16日-9月23日         市属各委办

              9月24日-9月7日          各高校及其它单位

篇(2)

二、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由于受学校性质、学校传统和学校师资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学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各具一定的特色。我校行政管理专业隶属经济管理学院,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会计学等省级与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在此背景下,经济管理类课程在我校行政管理课程占有较大的比重。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反映社会需求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原则:1.满足社会需求原则在新公共管理的浪潮下,服务型政府与责任型政府的治理思想对政府官员的执政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索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也必须适应政府体制改革的要求。这些反映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就是要求设置范畴具有动态性,突出地方高校的专业特色与办学特色,适当考虑学生就业的需求,来适应政府行政体改革的深化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潮流。2.政治性原则同一般管理学相比,行政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它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国家通过各级行政管理机关,运用各种手段,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包括行政机关自身的管理以及行政机关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治理与培养各级国家机关公务员的政治性学科,这就决定其课程体系设置不能忽视相关政治性内容。3.社会性原则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能够服务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化解社会矛盾以及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人才,能够胜任社区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社区调解、突发案件应急处置等社会管理事务工作。要求学生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和中国政府的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政府目前工作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和法律。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要体现现代公共管理领域日益扩大与事务繁杂的特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教学相结合,确保课程设置能反映行政管理专业社会性日益增强的趋势。4.综合性原则由于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涉及的对象和事务几乎无所不包,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都离不开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行政管理学必须研究涉及各个方面的管理问题,这是由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复杂性、广延性所决定的。行政管理学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和跨学科特性,其研究的对象涉及公共生活的各个层面,涉及的学科知识也呈现综合性与多元化特点。作为指导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学科,行政管理学吸收与运用了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新成果。这就要求毕业生具有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较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必须具备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5.实践性原则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现实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只有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掌握行政管理活动的精髓。实践性是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也是行政管理的生命力基础。如果不能在实践中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行政管理就失去了现实意义与活力来源。反映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注意加大操作性课程与实验性课程,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与学以致用。

三、我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缺陷分析

1.政治学课程较多,经管类课程较少目前,我校行政管理专业设置了西方行政史、政治学原理、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等政治学色彩较重的课程,且这些课程所占比重比较大。经管类必修课只设置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基础会计等课程,比重比较低。这种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毕竟管理专业的很多课程需要经济学基础作为支撑,很多课程比如社会保障学、公共政策分析的很多课程都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1]。同时,我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从事企业人力资源、办公室行政后勤等与经济管理相关的工作,如果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懂经济学的知识,显然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2.理论性课程较多,操作性课程较少由于学科特点,目前,国内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设置上,还偏重于理论性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操作性技能的传授。据统计,我校理论性课程占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例约为50%~60%,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能方法的课程比例不到30%。由于过度重视理论知识传授,教师往往只关注术语、概念、法律、法规、制度等的解释与说明,教学过程比较沉闷,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纯粹知识,无法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与主动性。而教师也因一个人唱“独角戏”,容易在讲授中冷场与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反馈,最终造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3.定性课程较多,定量课程较少我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入学学生均为历史、政治类考生,数理基础相对较差,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规划时必须考虑这种现实情况。定量分析方法是行政管理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也是行政管理研究的重要工具与未来发展趋势。但是,现有的课程设置还倚重从抽象理论到具体实际的传统教学思路,造成定性类的课程占大多数,而定量类的课程偏少,仅限于微观经济学、政府经济学两门课程,一些计量方法如SPSS、STATA更没有涉及,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校行政管理毕业生缺乏数理量化分析能力。另外,定性课程开设过多造成本应开设的其他学科的课程因学时有限被压缩或精简,导致行政管理专业综合性、复合性的学科特点被抹杀[2]。4.讲解国外理论的内容较多,国内行政理论内容较少美国的行政学在世界行政学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行政管理学的许多重大理论发展、著名行政学家及其代表作大多产生于美国。美国出现了一批重量级学者,1887年美国人威尔逊的《行政研究》,1900年美国人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以及1926年美国人怀特的《行政学导论》,1927年威劳贝的《行政学原理》,1936年美国人高斯的《公共行政的边界》等著作的出版,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由于美国对公共行政学的巨大贡献与影响力,以至于凡是论及行政学必称是美国行政学。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讲授内容选择还是时间分配上,出现了这么一个误区:讲授国外行政管理学理论尤其是美国行政管理理论偏多,讲授现代行政管理学理论尤其是国内行政管理学理论偏少。5.课堂教学课时较多,实践教学较少五邑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其专业教师学术交流与访问的机会较少,与外界的沟通条件不足,因此更多地专注于课堂教学。一些老师认为只要把每节课上好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了,而较少考虑到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等社会实践的环节。行政管理课堂教育“一言堂”的现象依然存在,课后的实习锻炼比较少。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方面的锻炼,没有形成学生适应地方需要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没有体现出普遍性和地方性,综合化与具体化的衔接与融合。这样的课程设置必然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结果,必然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

四、我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措施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课程是实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既包括一般常规意义的理论课程,也包括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各项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应该着重于课内课程改革与课外实践改革。1.合理规划课程设置科学的课程规划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具体做法是建立一个基础课程模块与若干个方向模块,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模块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未来发展的需要,选修其中一个或若干个方向模块的课程。这些方向模块有:公务员考试或岗位模块、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公共管理方向模块、继续深造模块、基本专业技能模块[3]。建议删除或合并一些过时、交叉、重复、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课程与教学内容,适当调整与更新现有教学内容,增加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社会调查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培养学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2.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针对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比例失调的现象,我们应调整现有专业课程体系。行政管理课程设置要体现动态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降低传统理论课程所占的比重。首先要转变课程体系设置偏重理论性知识灌输,轻视操作性技能的传授教学理念,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压缩理论课程模块中部分课程课时,增加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课程学时,适当弱化理论教学,强化实操教学。再者,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教学,即让学生分组扮演各种角色,身临其境,熟悉行政工作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与规范。最后,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行政管理理论的理解,让学生更深刻认识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规律。3.调整定性课程和定量课程比例我校在设置行政管理课程体系时一定要处理好定性课程和定量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体系上,要构建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行政学合理配置的模块结构,既要保证行政管理专业的本色,又要具有经济行政特色,同时要充分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理念[4]。具体做法如下:适当压缩诸如西方行政史、市政学、比较政治制度等定性课程或把它们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同时,要确保诸如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定量分析等定量课程开设成功,设置足够的学时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与定量分析技能。在技术类课程方面,可以开设诸如行政绩效评估技术、公共政策分析技术等定量课程,鼓励学生选修外专业开设的课程,如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计量经济学、经济学专业开设的金融学等,以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量化分析问题能力。4.适当减少政治类课程总量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是制约课程体系发展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参考厦门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的做法。厦门大学曾经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两次较大幅度的调整与修订,删除或合并过时、交叉、重复的课程及教学内容,并大量增加作为学科新基础或反映学科前沿的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5]。建议我校在今后设置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一方面,教学内容尽量反映公共行政学科和领域的最新成果,尤其是政府治理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要打破行政管理学自身的理论体系,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密切结合,调整后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突出行政管理学理论教学体系与实验教学体系并重的原则,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内容相互穿插、互相补充的方法。5.增加实践性课程学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校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日渐完善,但在行政管理实验教学与建设方面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论是设备投入还是行政管理实验教学都十分缺乏,不能满足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与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的需要。目前,行政管理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教学也需要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通过变革、控制或模拟行政管理对象,使行政管理事务、过程得以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公共管理现象、性质及其规律。因此,我校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推进公共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强化实验教学管理,确保实验教学在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地位;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与整合为重点,创新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要将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整体统筹考虑,构建循序渐进的公共管理学课程实验教学方案,从而促进公共管理实验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以开拓学生视野,促进他们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多重方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走出去”就是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区与政府部门,通过见习观摩、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来加深对社会的了解;“请进来”就是吸收一部分具有较高理论修养的优秀行政干部加盟教师队伍,聘请公共部门政府官员来我校举办相关学术讲座。要加大产学研基地的联系工作,多与实习单位沟通、协调,密切双方之间的关系,确保产学研合作教育具有稳定的基地;制定教师实践育人的规定和政策,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育人水平。

篇(3)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从注重管理转向注重公共服务和协作,起初的行政管理与服务的对象和范围、管理与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理应加以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民主价值诉求的发展需要。为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体现理论和实践强有力结合的教学体系,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注重对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编制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1、政治学类和管理学类的课程所占的比重偏多

这种课程设置实际上反映了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教育主要存在着两种取向,即政治学取向和管理学取向。行政管理学界的这种取向上的争议实际上反映了目前中国行政管理学在学科基本范畴上的模糊不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表现为,政治学类课程和管理学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分别占有几乎不相上下的比重(行政管理学类的课程除了公共财政学和行政法学之外都是属于管理学范畴的课程)。

2、课程之间的设置缺乏联系和必需的衔接性

这尤其反映在公共财政学和公共政策分析这两门课的设置上。公共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必须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是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专业基本上都没有开设这两门基础课。如果没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学生是不可能学懂公共财政学的。当然,目前国内大多数行政管理学专业所用的财政学教材是建构在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没有现代经济学的知识也可以被学生理解。

3、公共政策的课程比重过小,并且缺少相应的基础课程

如果将政府行政管理管理活动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偏重于内部管理方面,外部管理方面的课程相对来说比较少,即公共政策方面的课程极其少。

4、经济学类的课程相对较少

由于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界对于行政管理学的基本范畴之争主要集中在政治学取向和管理学取向之上,因此对于经济学类课程的重视就显得不够。当然,有些院校主要是因为缺乏经济学类的师资。所以,目前只有极少数院校的行政管理学专业开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三、行政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1、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训

为适应社会需要,行政管理人才理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人格品质的塑造。

行政管理专业以培养行政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针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开设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从管理者的观念、品格、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强化训练。如开展务实、敬业、拼搏、创新精神的训练,伦理道德、毅力、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加强人际沟通、表达能力、创业策划、情商训练和社交礼仪等素质的培养。现代政府存在与活动的合法性是建立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立足于为少数人或行政官员自身利益服务的基础之上。这是对政府及所属行政工作人员的基本伦理道德要求。行政管理学专业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只有在这种专业意识的指引下,才能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

2、同等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安排

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除设置大量的理论课程外,还应包括更多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使学生能真正胜任公共服务工作。把科研引入教学之中,通过专题研讨会、课程论文等形式,要求学生独立研究公共服务领域里存在的问题,培养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公共服务领域活动深层次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整合的能力。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提高专业人才应用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与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贴于

3、同等重视定性与定量课程

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加强高等数学、公共管理统计学等定量课程的教育与学习,有助于为该专业的学生学习定量课程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提高其公共管理定量技术分析的能力,从而准确地将在实践中统计的资料应用于政府公共服务中,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4、改革单一的政治学取向和单一的管理学取向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及其管理对象的广泛性与复杂性,决定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体现诸多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发展的取向。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微观管理职能的逐渐削弱,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逐渐强化,社会对行政管理的技术和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

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注重在多学科综合走向上创新。因此,行政管理学在学术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方式等方面,应更多地与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紧密联接起来,达到互相借鉴与渗透,相互促进与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化、知识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多元研究方法为行政管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一、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行政管理专业的蓬勃发展,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开放与发展,这恰恰是因为经济社会领域的简单、粗放的管理,越来越被不断精细化管理分工所替代,这一过程不仅使很多领域需要专业的公共管理人才,譬如,经济快速发展使得经济组织内部的部门,如人力资源部、行政部等需要行管专业人才的加入;而且这一过程还派生出大量的公益、慈善、社团等非赢利性组织需要改进管理。在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之下,行管专业的建设甚至比其他很多其他热门学科的发展都快,行政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逐步向涉及到政府、公益组织、企事业组织等公共管理演变。

正是因为行政管理学科的广泛性,以及行政管理专业所培养的目标兼具理论和实用的特点,导致很多有关行政管理专业建设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该专业的学生往往知识杂而不精,能力多而不强,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模糊等问题出现。

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共性与个性方面,很多研究都集中在普通高校在行管专业的培养内容上,普遍认为共性强于个性是一个主要特点,甚至可以说,对学科共性的关注抹杀了不同院校对专业建设的个性发展。有学者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4所院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是每所院校所强调的笼统概念,每个学校并没有根据各学校的师资力量和院校特色,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

二、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对于民办院校而言,与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存有不同。民办院校办学必须要抓住自身的特点,行政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培养方向的专注应该是其主要方向。就已经设立行政管理专业的民办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可能存在更多的问题:

第一,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清。从就业市场的反馈来看,民办院校的学生在理论掌握方面不如“一本”和“二本”学生,动手能力方面不如高职高专的学生。根据因材施教理论,生源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民办学院人才培养到底是套用普通本科还是高职高专的培养模式?在民办院校人才培养层次模糊不清的背景上,民办院校应该培养应用型还是研究型的人才同样难以界定。在对民办学院行政管理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很难把握标准,课程设置也很难准确定位,直接导致教学有效性不高。

第二、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国内行政管理专业最早脱胎于政治学,行政管理专业既要兼有政治学的学科内容,又要顾及专业培养目标与职场和社会需求相融合。目前,虽然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设立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和科研实力较强的院校有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点或博士点。普遍来看,很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政治色彩过于浓厚,而对管理规律知识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状况,或许导致行政管理专业落后于社会的需要和需求。民办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中也延续了这一特点。

第三、课程设置不合理。据调查显示,在某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44门主要专业课程中,60%以上的学生认为重要的课程只有:演讲与口才、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公文写作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重要的课程是演讲与口才和管理学原理,诸如西方行政学说史这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仅有不到20%的学生感兴趣。究其根本原因是行政管理在学科设置上并没有考虑到它首先是管理学科,有关管理中对管理问题的处理原则、方法,管理实践具备的调查、统计、信息处理、分析决策等等,这些基本管理知识常识行政管理专业在学科设置中被置于非主要地位的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招聘单位面试的学生都能够侃侃而谈,碰到实际需要解决问题时,如何分析、寻找问题的关键点,以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欠缺。

第四、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现今,民办院校仍然主要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安排,重视理论性课程,轻视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应用性课程。目前的培养模式仍然是注重填鸭式的理论知识培养,而将更为重要的实践能力培养放到次要地位。大部分院校并没有像设立课程体系一样,设立实践能力培养的计划和体系。学生的实践环节虽然也算学分,由于实践能力培养涉及到的情况比较复杂,涉及到校外合作、日常管理、安全、责任等问题,有流于形式之嫌。

事实上,民办院校由于生源不同,以及办校理念、定位的不同,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场竞争力。民办院校常常将借鉴演变为直接照搬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体系,在学科设置上,民办院校要走出与办学理念相吻合的道路仍需研究和努力。

三、如何革新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

民办院校要想在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上有所突破,使该专业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特色的专业,至少要在以下方面做出研究和革新。

其一、较之普通本科院校,民办院校在遵循培养行政管理人才规律,迎合公共部门、企事业组织职业需求,注重专业的应用与实践方面更具灵活性。更能够根据自身院校的资源和特点,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行政管理人才。

其二、民办院校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基础资源、专业体系、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确保行政管理专业在民办院校建设所具有优势转化为高质量的人才。

其三、改进专业课程在课程实践方面的措施,注重实践的教学,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宋超.本科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误区及其误解[j].南通大学学报,2007(3).

[2]杨爱平.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以广州x大学为例的经验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7).

篇(5)

    (二)从传统的就业形势来看行政管理专业的优势。众所周知,人们把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就是公务员系列对接起来,这也就验证了孔子所说的“学而优则仕”,人们都很希望走仕途之路,故而我们的培养导向也就自然向倾向于公务员,主要体现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部分,课程设置主要着重在公务员制度、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社会调查与统计、公共政策学、地方政府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政府经济学等。由于加入公务员队伍必须通过考试的特点,且公务员考试招聘的都是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对综合实践能力要求很多,这样,行政管理专业有时也受到了法学、计算机、汉语言文学、企业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在招考行政管理专业的职位中同时也会标有其他专业,单独要求只要行政管理专业的不是很多,这也说明公务员招考要求和条件向不同时期的社会管理靠拢。虽然有其他专业的影响,但是,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懂政治、懂法治、懂经济、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优势比较明显,故而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以实现与社会管理的对接。

    二、社会管理需要什么样的行政管理人才

    根据《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到2020年,我国需要培养社会管理专业人才150万人、养老护理员600万人、灾害信息员75万人,这样的人才队伍规模才能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需求相适应。随着国家不断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引起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变化,由此产生大量新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而完成这些工作,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管理人才队伍。从社会管理的结构分析对接的行政管理人才,主要从下面几类思考:

    (一)能够服务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化解社会矛盾以及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人才。能够胜任社区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社区调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社会管理服务工作,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综合社会管理服务能力,统筹社会管理机制创新,适应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二)能够适应公共管理领域的民众事务。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裕,民众对公共事务都很关注,公共服务亦在不断提升。要能够服务民众生活所需,实现公共服务的常态化。这就要加强对改善民生的专业化思考,向民众学习、向社会实践学习;熟悉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构建和谐的社会管理系统;要把行政管理未来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事业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切实调研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

    (三)能够适应文化传播和文化管理实务。我们说管理的生命线就是科学决策,那么管理思想文化的传播就是管理层次的升华,任何一个管理机构都有着不同的文化气息,从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文化管理是对科学管理的新延伸,是管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管理实践应当充分体现文化管理的基本精神。文化管理就是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企业,以文化为基础,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管理的重点在于人的思想和观念。故而,我们要在行政管理专业中融合文化管理。

    三、行政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管理匹配的培养措施

    行政管理专业发展至今,其专业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形成了以政治学为基础和公共行政特点。但是,随着行政管理专业逐步向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经济化的扩展和推进,以政府管理为主体的传统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已经很难适应当今发展的需求,行政管理专业的扩充也是很有局限性的,不能什么方向都包容,过分扩展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不知所云,淡化了专业的专一性,因此,通过对比其他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社会管理人才,具体措施思考如下:

    (一)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要向经济服务倾斜,在保留行政管理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适当增设经济类课程,以培养学生懂经济发展运行、懂经济管理事务、擅于用行政管理的能力服务经济发展。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税务、审计等部门实习,让学生掌握整个经济建设和管理的流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类行政事务。

篇(6)

(一)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企业规范化

早些年,我国企业发展经常遇到一些难题,企业经营管理中也会遇到很多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我国企业走向规范化的发展。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特别是转向市场经济的阶段,很多企业政企不分,管理不规范。行政管理部门其中一个任务就是保持企业跟政府之间的良性沟通,保证企业行政管理中的安宁,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比较舒适的外部环境。行政管理工作通过解决企业发展中各个阶段目标实现需要提供的基础服务、后勤服务,创造优异的内部环境,让企业的快速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如此,企业行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企业的规范化发展。

(二)促进了企业的生存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不管综合国力还是企业竞争了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而行政管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的行政管理从早期的粗犷式管理到现阶段的分模块管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都有所不同。我国企业数量、质量上的不断增长,也说明了行政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行政管理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及壮大。

(三)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加速化

我国经济近些年暴露了很多的问题,如人工成本增加,制造成本增加等,企业的行政管理也有很多负面问题日益显现。企业行政管理思想理念较为老旧,跟欧美企业的行政管理相比,我国企业的行政管理已经落后了很多年。正是由于这些问题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扩大发展,所以企业必须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学习国外优秀行政管理的最佳实践,从而摒弃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弊病,有利于我国企业的转型,也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加速化。

二、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表现如下

(一)管理模式、管理理念老旧

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企业的行政管理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发展模式,但是企业的行政管理长期受到国企甚至是机关单位的老旧模式影响,也经常出现老派风气,民营企业中也是如此。这些行政管理人员经常抄袭机关单位的老旧模式,只顾行政管理的形式主义,不顾企业发展的真实需求。企业的行政管理中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类似的作风,老旧模式的行政管理理念在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中长期挥之不去。当然,也有一些激进求快的行政管理人员,完全丢下了老旧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一味追求新思想、新改革,不顾企业的实际情况,只是盲目地追求世界上顶级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的照抄照搬,造成了企业行政管理与企业的实际发展脱节的情况。如此,不仅限制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浪费了企业很多的资源,让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之中。

(二)缺乏专业技术干部

我国企业高层对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认为行政部门就是一个打杂的部门,甚至认为行政管理人员就是徒有虚名,自然对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配备中会降低要求,更为甚者没有要求,认为什么人都可以做。因为行政部门技术干部的不专业,导致了行政部门工作不严谨,起草相关规定制度的时候不专业,造成行政管理部门被孤立的状态:规章制度只考虑自己部门的利益,不仅工作难以开展,还影响了其他部门的利益。最后导致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没有信服力,执行力度不够,甚至形同虚设。例如,很多企业都有前台岗位,如果在接待外部客户人员时,服务态度不够好,专业形象影响到了客户对公司的判断,肯定会对企业与客户的合作产生负面影响。其他岗位也是一样,长此以往,行政部门越来越受孤立,在企业各个部门中越来越不受重视,恶性循环,致使行政管理部门本应该发挥出来的效果没有施展的机会。不进则退,如此单打独斗的情况,不仅行政管理部门自身没有得到提升,反而限制了企业的不断发展。

(三)跟其他业务部门沟通不畅

我国很多企业在行政管理中跟企业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源于不愿意或者是没有沟通好,导致行政管理的作用后置或者是行政管理工作与其他业务部门的衔接中断。通常行政部门在制定有关规章制度的时候,只考虑自身工作的方便,没有考虑其他业务部门的利益,制作起草规章制度也只是本部门人员参考建议,没有邀请其他业务部门的参与,最后导致出来的规章制度不适用于其他业务部门。这样的情况虽然看起来短期会减轻自己部门的工作压力,但是难以满足其他业务部门对自身利益的需求。其实,行政管理部门的目光短浅,没有征求业务部门的意见或建议都会对以后跟业务部门的沟通产生隔阂。沟通渠道不畅,自然各方都会有自己的想法,长此以往,其他业务部门对行政管理部门会有抗拒心理,而行政部门也会因为长期孤立与企业发展的整体中而饱受煎熬,最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四)行政管理缺乏自身特点

企业的任何部门都是独立的部门,但是每个部门都是相互关联的,甚至是相辅相成,任何一个部门的管理不健康都有可能对其他部门产生不利的影响或者是负面的作用。我国的企业要么难以摒弃机关单位的老旧行政管理思想,要么过于追求国外顶级企业的先进思想,这些要么过于传统,要么过于前卫,都对我国的企业行政管理产生了不良的后果,为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系列的经营问题。例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本本主义等,这些问题既让企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也有可能让企业错过自身的最佳发展机会。所以,企业的行政管理不应该照搬传统的老旧模式,也不应该过于盲目追崇国外先进企业的理念。每个企业发展阶段不一样,经济环境不一样,所以肯定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三、改革思路探索

(一)更新老旧的理念,涅??重生

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的交流沟通非常迅速,我们很容易学习到外界的先进行政管理理念。行政管理部门应该调整传统的思维模式,转变自身的工作角色,变换工作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企业发展。既然外界企业发展获得了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习其成功的管理经验。我们不能否认传统行政管理工作在曾经企业的发展中贡献了不可缺少的力量,但是今非昔比,我们的眼光应当更加长远,企业的发展眼光也应该放得更加长远。不断提升行政部门的先进管理理念,能提升自身部门在企业中的竞争力,才能在企业各个部门中树立一个好榜样,更有利于部门工作本身的开展,也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不断促进的作用。

(二)大力培养专业技术干部,提升专业素养

各层工作人员是企业每个大目标、小目标的执行操作者,执行人员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的成熟度都会影响企业目标执行的成果。现今企业的第一资源也是最大的资源就是人,所以培养专业的行政管理人才,才是企业行政管理发展的制胜关键。要想保证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化、有序化地进行,就必须大力培养专业的行政管理人员,为企业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企业可以通过让现有的行政管理人员参加各种先进的行政管理理念、管理工具的学习,来掌握先进企业行政管理成功的经验,也可以从外部市场引进现有的优秀的行政管理技术干部,来带动企业传统行政管理干部的思想变革。不管用哪一种方法,还是两种方法共同进行,都会为行政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天地。

(三)跟企业其他业务部门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

鉴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跟其他业务部门工作中出现的工作脱节的情况,企业需要探索一套有效的、科学的沟通机制来保证行政管理部门跟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良性沟通。不管是规章制度的起草,还是后勤保障工作,行政部门应该转变自身的思维,主动积极地跟其他业务部门沟通。转变自身的态度是第一步,态度决定成败。第二步就是需要找到合适的沟通渠道,不管是通过内部邮件还是座谈会、制度评审会或者是民意调查等,行政管理部门应该让其他业务部门参与到相关规章制度及后勤保障的工作中来,只有把业务部门的需求加入行政部门的工作目标,才能保证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性,从而减少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摩擦,为其他部门的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企业必须探索一套科学的沟通机制来保持行政管理部门跟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良性沟通。

篇(7)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246-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企业的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行政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行政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当代企业的发展。而在这个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里,企业发展的重点往往在于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而对于企业的行政管理本身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造成企业内部混乱,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我国企业要想获得稳定发展,就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认识到自身行政管理中的不足,加强行政管理改革,进而不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概述

企业作为我国当代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的发展与其自身的行政管理是密不可分的。面对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做好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符合了当代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企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行政管理包括了行政事务管理、办公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并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是企业生产发展的保障,企业只有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引导企业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在现代化的经济生活中,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分工也越来越专业化,面对如此环境,我国企业要想协调企业经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共同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明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当前状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大,而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我国当代企业发展的需求。为此,我国企业必须加强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立足市场,与企业实际发展相结合,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有计划性的开展工作,进而实现企业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另外,企业的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工作内容,根据工作的性质,进行分类,逐级建立自上而下的责权关系,确保行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调动和协调行政管理人员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进而不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有效地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求。然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过渡时期,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企业的行政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企业对市场经济的掌握不足,在进行行政管理的时候,不能有效的实现管理职能,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一)薪酬待遇偏低,管理岗位变更频繁

企业运营中最看重的是成本管理,其目的在于的尽可能的降低企业成本,并加以保持,创造利润价值最大化,正是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和利益的驱使,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上均有所欠缺,一些企业以较低的工资待遇招聘企业行政员工,就会使得一些有能力的人才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不合理的薪酬待遇还会容易造成人员流动,如果行政管理岗位变更频繁,而在岗位出现空缺时又不能够及时补缺,长此以往,不利于企业的稳定与长续发展。

(二)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

制度对于员工来说是一种规范和约束,一个企业若想正常运转,不仅需要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还要有一整套正规化、行之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作为基本保障,来维持企业内部的秩序。但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很多企业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企业自身,这种现象就会引发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全面、不严谨。因此在企业内部没有形成统一的规章制度,员工对公司制度的充耳不闻,企业就会呈现一盘散沙的现象。

(三)专业的行政管理人才匮乏

就目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来看,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同时,虽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却依然沿用以往的管理经验,缺乏创新。另外,由于行政管理岗位的工资待遇偏低,导致高端人才紧缺,而企业对管理层的学历又较为看重,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执行各项工作的能力较差。这种情况的存在,更加大了企业针对行政管理岗位工作招聘的难度。

(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容易脱离实际

由于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对企业业务的不熟悉、不了解,在具体管理工作当中不能有效的结合部门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工作脱离实际。一旦员工工作出现脱离实际的问题就会受到嘲笑和排斥,从而使得管理人员不能更好的了解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情况,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三、企业行政管理改革策略

(一)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体系

行政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击败强大的对手,就必须加强企业行政管理,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首先,企业必须明确岗位职责,将企业行政管理各项事务落实到位。如,日常办公事务管理包括日常事务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信息沟通、协调控制、检查总结和奖励惩罚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办公物品管理包括办公物品的发放、使用、保管、采购以及相应制度的制定等,进而保证定岗定人。另外,在企业,高层决策者必须树立管理出效益的意识,优化管理体系,引进高端的管理人才,为企业提供组织保障,企业发展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合理配置人员,达到控制成本,节约开支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才能保证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首先,要建立科学决策、分工合理、执行方便、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机制。其次,必须坚持科学决策,坚持市场与企业管理职能相协调,理顺职能分工,明确各项职责。另外,企业要落实责任制度,将企业行政管理职责落实到行政管理人员的身上,进而不断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确保提升企业的行政管理效率。

(三)引进高端人才,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企业在进行管理人才的招聘时,要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真正合适的人才。目前我国企业招聘把学历和工作经验看的过重,很多学历不够但非常优秀的管理人才无法得到机会展露才华,以至于企业在招聘时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企业应该做到“两手抓”,既要注重高端人才的引进,也要加大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力度。在招聘外来人才的时候要重视专业行政管理能力的考核,不仅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心理素质的考核。针对企业内部人员,则要加强员工的职业素质,用制度约束员工,管理员工,规范员工的言行举止,通过增加奖惩机制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管理与业务的双向发展,使得企业走向更稳定的发展道路。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一个企业的好坏在于整个团队的作风是否优良,企业行政管理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制定具有灵活性及可行性强的行政管理制度,开展互助合作的团队作风建设,加强对企业团队文化的学习,使企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同时行政部门要转变观念,转化职能,深入各部门业务,增强为企业第一线服务的观念。另外,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要善于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网络,实现管理信息的贡献,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进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行政管理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的发展。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就必须重视行政管理工作,加强行政管理的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培养,不断完善企业行政管理体制,进而不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使企业在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王殿雄.基于我国国企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分析[J].商,2015(5):58.

[2]孔垂玢.新时期轨道交通企业行政管理的问题分析与创新思路[J].时代金融,2015(14):96-97.

[3]李贺.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5(8):83.

[4]胡伟波.试论我国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J].消费导刊,2010(8):107.

[5]陈程远.浅议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东方企业文化,2012(18):77.

篇(8)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058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01

1 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逐渐深入,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与此同时,也遇到经济危机带来的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各国合作共同面对和解决。正是在这个趋势和背景之下,中国企业传统运营管理已不足以满足生产和销售需要,为了实现长远发展经营,企业行政管理成为重中之重。

企业经营管理中,行政管理属于一个重要核心部分,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对于提高企业效益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之下,为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目标,根据特定的法律、制度、规则以及方法,面向企业内部开展的一种职能性管理。不断改革与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将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中国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企业行政管理权力过度集中,制约机制相对缺乏

当前,中国企业中有一部分企业的行政管理存在“一人独大”的现象,行政管理的主要由企业管理者个人的意志决定。企业管理者身份、地位、权力特殊,导致企业管理的监督与制约机制没有起到作用。甚至在家长制的情况下,管理多是看领导眼色,导致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积极性、行政效率与活力都降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正常健康发展。

2.2 不健全的体制和不合理的机构设置

伴随企业的不断发展,不健全的体制、机构冗杂、规章制度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逐渐暴露,这些也是引起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部分企业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在经营管理中缺少制度来规范约束,出现混乱无序的现象。因为,企业行政管理体制脱离实际,导致员工在工作中缺少积极主动性,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导致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2.3 缺乏集体意识,行政机构运转相对滞后

行政管理在企业工作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不仅管理部门的工作,工作涉及较广的层面,也关系到企业上下众多关系。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企业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部门,一边面向执行部门传达高层决策机构的建议和要求,同时对执行部门的工作和要求进行监督。

企业员工的素质、观念等决定和影响到工作的效率。但当前企业中部门员工普遍没有全局观念,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认识较为片面,每个部门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部门间缺少沟通与联系,导致管理效率低下,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企业内部员工综合素质低,业务水平不高

企业内部员工业务水平与专业技能低,无法正常完成企业工作要求,导致企业行政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从其他部门对行政管理部门较为返岗,工作没有积极性,缺少创造性,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3 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1 不断完善企业行政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的领导体制

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经营,取得良好稳定的经济效益,离不开健全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关于企业行政管理机制,可从总裁到行政分管副总到总监到经理到主管到行政人员的系统机制,开展实行首长负责机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监督体制,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监督和督促各部门各司其职,互相沟通合作,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稳定有序的开展进行,最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3.2 完善企业行政管理的各项制度

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完备的管理制度。在企业发展经营中,必须重视建设行政管理制度。通过制度体系的完善,保证员工遵守明确的规章制度。同时,企业行政管理制度要对工作细节与程序进行明确,实现工作表格、图表及文件的统一,建立明确的法治秩序,使企业上下在经营发展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终实现企业内部分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证管理层次与执行部门之间能有效实施企业制度,提高运行效率。

3.3 精简行政机构,避免权力集中现象出现

在企业运营中,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冗杂现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产生直接影响,这种状况与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理念发生冲突。为此,促进企业行政管理的高效实施,必须调整企业组织机构,深化改革,减少管理层次,重点突出行政管理部门的意义,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实施。

3.4 强化企业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的支持。因此优化企业行政管理队伍结构,增加企业中懂经济与法律的人才比重至关重要。同时,为了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行政管理队伍,还要定期对行政管理人员开展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与工作能力,以确保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也应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其他部门服务,而且服务理念要深入到意识中,进而加强行政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能力,加强企业部门之间的合作意识,最终实现企业各方面工作顺利进行,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4 结 语

本文主要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从企业制度、机制、认识等多个角度进行较为细致分析,进一步阐释了行政管理工作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和实现稳定有序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正是因为行政管理学科的广泛性,以及行政管理专业所培养的目标兼具理论和实用的特点,导致很多有关行政管理专业建设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该专业的学生往往知识杂而不精,能力多而不强,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模糊等问题出现。

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共性与个性方面,很多研究都集中在普通高校在行管专业的培养内容上,普遍认为共性强于个性是一个主要特点,甚至可以说,对学科共性的关注抹杀了不同院校对专业建设的个性发展。

有学者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4所院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是每所院校所强调的笼统概念,每个学校并没有根据各学校的师资力量和院校特色,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

二、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对于民办院校而言,与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存有不同。民办院校办学必须要抓住自身的特点,行政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培养方向的专注应该是其主要方向。就已经设立行政管理专业的民办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可能存在更多的问题:

第一,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清。从就业市场的反馈来看,民办院校的学生在理论掌握方面不如“一本”和“二本”学生,动手能力方面不如高职高专的学生。根据因材施教理论,生源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民办学院人才培养到底是套用普通本科还是高职高专的培养模式?在民办院校人才培养层次模糊不清的背景上,民办院校应该培养应用型还是研究型的人才同样难以界定。在对民办学院行政管理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很难把握标准,课程设置也很难准确定位,直接导致教学有效性不高。

第二、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国内行政管理专业最早脱胎于政治学,行政管理专业既要兼有政治学的学科内容,又要顾及专业培养目标与职场和社会需求相融合。目前,虽然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设立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和科研实力较强的院校有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点或博士点。普遍来看,很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政治色彩过于浓厚,而对管理规律知识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状况,或许导致行政管理专业落后于社会的需要和需求。民办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中也延续了这一特点。

第三、课程设置不合理。据调查显示,在某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44门主要专业课程中,60%以上的学生认为重要的课程只有:演讲与口才、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公文写作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重要的课程是演讲与口才和管理学原理,诸如西方行政学说史这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仅有不到20%的学生感兴趣。究其根本原因是行政管理在学科设置上并没有考虑到它首先是管理学科,有关管理中对管理问题的处理原则、方法,管理实践具备的调查、统计、信息处理、分析决策等等,这些基本管理知识常识行政管理专业在学科设置中被置于非主要地位的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招聘单位面试的学生都能够侃侃而谈,碰到实际需要解决问题时,如何分析、寻找问题的关键点,以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欠缺。

第四、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现今,民办院校仍然主要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安排,重视理论性课程,轻视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应用性课程。目前的培养模式仍然是注重填鸭式的理论知识培养,而将更为重要的实践能力培养放到次要地位。大部分院校并没有像设立课程体系一样,设立实践能力培养的计划和体系。学生的实践环节虽然也算学分,由于实践能力培养涉及到的情况比较复杂,涉及到校外合作、日常管理、安全、责任等问题,有流于形式之嫌。

事实上,民办院校由于生源不同,以及办校理念、定位的不同,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场竞争力。民办院校常常将借鉴演变为直接照搬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体系,在学科设置上,民办院校要走出与办学理念相吻合的道路仍需研究和努力。

三、如何革新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

民办院校要想在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上有所突破,使该专业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特色的专业,至少要在以下方面做出研究和革新。

篇(10)

专升本

法学 01 法学 三年 邯郸 184   02 社会工作 三年 邯郸 177   文史 03 汉语言文学 三年 邯郸 197   04 英语 三年 邯郸 201 英语单科≥50 05 新闻学 三年 邯郸 195   06 传播学 三年 邯郸 200   经管

5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年 邯郸 141   52 金融学 三年 邯郸 118   55 心理学 三年 邯郸 115   56 药学 三年 枫林 116   57 药学(委培) 三年 枫林 133   58 工程管理 三年 邯郸 134   59 工商管理 三年 邯郸 114   60 工商管理(物流方向) 三年 邯郸 117   62 会计学 三年 邯郸 127   63 人力资源管理 三年 邯郸 118   64 人力资源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150   65 电子商务 三年 邯郸 117   66 行政管理 三年 邯郸 127   67 行政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128   68 公共关系学 三年 邯郸 114   69 公共关系学(枫林) 三年 枫林 123   70 会展经济与管理 三年 邯郸 129   理工 7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年 邯郸 127   72 软件工程 三年 邯郸 142   医学 73 护理学 三年 枫林 172   601

高起本

文科 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五年 邯郸 190   02 金融学 五年 邯郸 195   03 英语 五年 邯郸 195 英语单科≥40 04 工程管理 五年 邯郸 183   05 工商管理(物流方向) 五年 邯郸 182   06 人力资源管理 五年 邯郸 182   07 人力资源管理(枫林) 五年 枫林 185   08 行政管理 五年 邯郸 180   09 会展经济与管理 五年 邯郸 187   理科

5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五年 邯郸 165   52 金融学 五年 邯郸 170   53 英语 五年 邯郸 168 英语单科≥40 54 护理学 五年 枫林 165   55 药学 五年 枫林 166   56 工程管理 五年 邯郸 173   57 工商管理(物流方向) 五年 邯郸 193   58 人力资源管理 五年 邯郸 180   59 人力资源管理(枫林) 五年 枫林 220   60 行政管理 五年 邯郸 167   61 会展经济与管理 五年 邯郸 262   301

高起专

文科

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年 邯郸     02 行政管理 三年 邯郸     03 行政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12月27日公布 理科 5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年 邯郸     52 行政管理 三年 邯郸     53 行政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2013年成人高校招生复旦大学专升本最低录取分数线

层次 科类 专业 专业名称 学制 校区 最低分 备注 901

专升本

法学 01 法学 三年 邯郸 184   02 社会工作 三年 邯郸 177   文史 03 汉语言文学 三年 邯郸 197   04 英语 三年 邯郸 201 英语单科≥50 05 新闻学 三年 邯郸 195   06 传播学 三年 邯郸 200   经管

5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年 邯郸 141   52 金融学 三年 邯郸 118   55 心理学 三年 邯郸 115   56 药学 三年 枫林 116   57 药学(委培) 三年 枫林 133   58 工程管理 三年 邯郸 134   59 工商管理 三年 邯郸 114   60 工商管理(物流方向) 三年 邯郸 117   62 会计学 三年 邯郸 127   63 人力资源管理 三年 邯郸 118   64 人力资源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150   65 电子商务 三年 邯郸 117   66 行政管理 三年 邯郸 127   67 行政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128   68 公共关系学 三年 邯郸 114   69 公共关系学(枫林) 三年 枫林 123   70 会展经济与管理 三年 邯郸 129   理工 7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年 邯郸 127   72 软件工程 三年 邯郸 142   医学 73 护理学 三年 枫林 172   601

高起本

文科 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五年 邯郸 190   02 金融学 五年 邯郸 195   03 英语 五年 邯郸 195 英语单科≥40 04 工程管理 五年 邯郸 183   05 工商管理(物流方向) 五年 邯郸 182   06 人力资源管理 五年 邯郸 182   07 人力资源管理(枫林) 五年 枫林 185   08 行政管理 五年 邯郸 180   09 会展经济与管理 五年 邯郸 187   理科

5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五年 邯郸 165   52 金融学 五年 邯郸 170   53 英语 五年 邯郸 168 英语单科≥40 54 护理学 五年 枫林 165   55 药学 五年 枫林 166   56 工程管理 五年 邯郸 173   57 工商管理(物流方向) 五年 邯郸 193   58 人力资源管理 五年 邯郸 180   59 人力资源管理(枫林) 五年 枫林 220   60 行政管理 五年 邯郸 167   61 会展经济与管理 五年 邯郸 262   301

高起专

文科

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年 邯郸     02 行政管理 三年 邯郸     03 行政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12月27日公布 理科 5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年 邯郸     52 行政管理 三年 邯郸     53 行政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2013年成人高校招生复旦大学高起专最低录取分数线

层次科类专业专业名称学制校区最低分备注901

专升本

法学01法学三年邯郸184 02社会工作三年邯郸177 文史03汉语言文学三年邯郸197 04英语三年邯郸201英语单科≥5005新闻学三年邯郸195 06传播学三年邯郸200 经管

51国际经济与贸易三年邯郸141 52金融学三年邯郸118 55心理学三年邯郸115 56药学三年枫林116 57药学(委培)三年枫林133 58工程管理三年邯郸134 59工商管理三年邯郸114 60工商管理(物流方向)三年邯郸117 62会计学三年邯郸127 63人力资源管理三年邯郸118 64人力资源管理(枫林)三年枫林150 65电子商务三年邯郸117 66行政管理三年邯郸127 67行政管理(枫林)三年枫林128 68公共关系学三年邯郸114 69公共关系学(枫林)三年枫林123 70会展经济与管理三年邯郸129 理工7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年邯郸127 72软件工程三年邯郸142 医学73护理学三年枫林172 601

高起本

文科01国际经济与贸易五年邯郸190 02金融学五年邯郸195 03英语五年邯郸195英语单科≥4004工程管理五年邯郸183 05工商管理(物流方向)五年邯郸182 06人力资源管理五年邯郸182 07人力资源管理(枫林)五年枫林185 08行政管理五年邯郸180 09会展经济与管理五年邯郸187 理科

51国际经济与贸易五年邯郸165 52金融学五年邯郸170 53英语五年邯郸168英语单科≥4054护理学五年枫林165 55药学五年枫林166 56工程管理五年邯郸173 57工商管理(物流方向)五年邯郸193 58人力资源管理五年邯郸180 59人力资源管理(枫林)五年枫林220 60行政管理五年邯郸167 61会展经济与管理五年邯郸262 301

篇(11)

二、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重建与发展,行政管理所属的公共管理学科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主要学科之一。目前,国内许多大学都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而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与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东、中部知名高校相比,在学科建设历史、师资水平和人才培养实力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本文选择了10所设有本科行政管理专业的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为分析对象,包括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和四川理工学院等,通过对其行政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优化课程体系的途径。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前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所开设的核心课程基本上与东中部地区的一流名校一致,而且政治学类和公共行政管理类课程明显多于其他类别课程。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注意个别大学的特殊之处: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重视法学类课程,开设有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经济法、商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主要课程。此外,也有部分高校的核心课程中没有法学类课程,如重庆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⑵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开设了电子政务的安全与认定、网络操作系统、政府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电子公文及档案等主干课程;⑶重庆理工大学确定了现代秘书方向,并开设了商务秘书实务、策划学等课程。

三、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当前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一)核心课程体系存在趋同化现象,区域特色和学校特色不够鲜明作为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其多数文科专业的建设工作普遍处于起步不久、发展滞后的阶段,与全国范围内同一学科发展良好的大学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与本校诸多优势理工类学科相比也有着明显的差距。针对行政管理专业,许多大学更是在最近十年、甚至五年内才开始兴办。因此,该专业的课程体系难免会以东中部地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历史长、科研教学实力强的一流名校为榜样来进行设置。东中部地区的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与西部地区正在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的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客观上存在着培养目标和要求的不同。尤其是当前西部大开发进入到第二个十年的关键时期,地方性理工科大学更应该立足当地实际,为西部地区培养更多优秀的、留得住的专业人才。因此,如何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对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予以科学、合理的定位,如何能够体现出本校该专业的特色,是我们优化课程体系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二)基础理论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而实践技能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里更加突出基础理论类课程的重要性,而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实践技能类课程的关注。而作为交叉学科诞生的行政管理专业,自身的应用性、实践性特征非常鲜明,理应注重专业人才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尤其是作为以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质人才见长的理工科大学,更应该在重视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同时提高实践技能类课程的比重,为西部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行政管理人才。同时,在基础理论类课程中,政治学类、公共行政管理类课程的比重相对于管理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等课程而言要大一些,有些高校的核心课程甚至没有包括法学类、政策学类课程。作为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而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主要就业的地区、部门、层级等情况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培养适宜于基层地方政府建设和企业等社会组织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而理论性较强的政治学类、公共行政管理类课程的比重较大,则易产生“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另外,无论在政府部门还是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均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政策学等学科知识作为重要的支撑。由此,笔者认为,重视基础理论类课程,而相对忽视其他学科,尤其是对提高行政管理实践应用能力有重要作用的学科,一定程度上会给本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核心课程定性化取向明显,定量化取向不突出我们知道,理工科大学一般以工科为主干学科,并且以相关理科为支撑学科。其培养的学生主要具有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践的应用能力。因此,“具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有进行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等就成为理工科大学培养人才的主要内容。理工科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理应学习和吸取理工科人才培养的长处,突出“学科交叉、文理融合”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同时,随着行政管理向科学化、制度化、法治化方向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等)对行政管理活动的影响日益深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定量分析和工作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从表1中可以看出,多数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仍然过多地倚重抽象理论,定性化取向明显,定量化取向不突出,相关课程数量较少,主要有政府经济学(含公共经济学,8所)、经济学(6所)、社会统计学(4所)等几门定量类课程。作为理工科大学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如果缺乏“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特征鲜明的定量类课程,既无法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行政人才量化思维能力不断提升的要求,也无法体现理工科大学的办学特色,从而失去相对文科类大学而言的比较优势,并最终影响到该专业学生的就业。

四、优化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一)在深入分析区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立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以指导课程的设置如同当前中国东、中、西部区域间存在着现实的发展差距,我国高等院校的地区间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当前,我们无法要求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向中国一流名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看齐,无论是在办学“硬件”,还是在“软件”方面,二者都存在着现实的差距。因而,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西部地区政府管理、企业发展以及公共事业单位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对本校办学特色的准确把握,从而确定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作为立足川南、面向四川、服务西部的地方性理工科大学,无论是生源地还是就业地区均具有典型的“西部”特征。而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又一个十年,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无论是城市、城镇还是乡村,公共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上升均成为该区域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该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紧密地把握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需要,以培养能够立足西部,扎根西部,服务西部,推动西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不断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从而有效地指导专业课程设置的完善。

(二)在系统把握本校办学历史和特色的基础上,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具有鲜明辨识度和比较优势的课程体系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历史上均以某一类理工学科作为发展的重点和基础,并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优化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在系统地把握本校办学历史和优势理工类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行政管理学科天然的复合性、交叉性特征,在本学科基础课程规律化发展的同时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具有鲜明辨识度和比较优势的课程体系。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作为由原四川轻化工学院与自贡师专等三所专科院校合并而成的理工科大学,合并之初所创建的行政管理专业既可以依托原有的管理学、法学、政治学学科平台打好专业建设的根基,又可以借鉴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理工类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既注重培养学生主体的人文素养,又注重培育其科学精神,形成“基础扎实、文理兼融、能力至上、发展多向”的办学特色。一方面,理性地对待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容易形成的“单一政治学取向”或“单一管理学取向”,应“注重在多学科综合走向上创新”[3],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某一类学科的取向之中,应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多地将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法学类、社会学类、政策学类等课程包含其中,突出行政管理学科的复合性和交叉性特征;另一方面,广泛地学习自然科学思想,合理地加强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锻炼,通过对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科技创新等相关课程的了解和把握,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工程素养,为其将来在地区产业规划、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发展管理等实践领域打下基础。总之,在培养该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应当体现出开放性的学科特征,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

(三)克服基础理论类课程比重大、定性化取向突出的问题,在核心课程设置上体现“基础与实践并重”“定性与定量兼顾”的发展要求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同时,它又是根植于政治学和管理学两大基础学科之上并融合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学科。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重基础理论轻实践要求”或者“重定性轻定量”等思路都是不足取的。同时,我们也知道,地方性理工科大学一般都以“重基础、强实践”作为自己的办学指导思路,强调培养能够服务具体生产领域的应用型工程人才。由此可见,在此类院校中建设行政管理专业,更应该强化“基础与实践并重”“定性与定量兼顾”的课程设置要求,以帮助学生主体培养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共事务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观察、思考、分析、研究并加以解决的综合能力。这样既很好地体现了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趋势,又能够满足西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兼顾学生主体的就业要求,可谓一举多得。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笔者认为,为了体现“基础与实践并重”“定性与定量兼顾”的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合理地安排基础理论类课程与实践技能类课程的比重,尤其是需要适当地增设定量化课程。鉴于学分制的具体要求,包括课时数和选课学生数等因素的限制,我们很难将所有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学习需要的课程都开设出来。因此,我们需要适当地减少基础理论类课程的比重,相应地增加实践技能类课程的比重,或者采取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途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具体可以做到:

(1)保持原有的核心理论类课程(包括行政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公共政策学、政府经济学、市政管理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等),并有效地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课堂讨论、学习型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增强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例如,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广泛地采取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型小组,并分别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

(2)适当地增加定量类课程,尤其是面向西部基层地区培养行政管理人才,更加应当重视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定量类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例如,可以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等,增强学生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增设有关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城镇开发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