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高效生态农业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8 10:29:5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效生态农业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效生态农业

篇(1)

二、加快生态畜牧养殖也建设。

近几年来,我真初步形成了以津合牧业•一村养猪示范基地等为代表的养殖示范小区。下一步应从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入手,充分发货资源优势市场技术优势,探索环保生态养殖模式,以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发展养殖小区,加快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等技术的推广。大力推广生物发酵床自然养殖模式,即根据微生态理论,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在猪舍内铺设锯末•玉米秸等有机垫料,添加微生物菌剂降解猪粪,从源头上实现环保无公害养殖。形成绿色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形成品牌,才会走向产业化,路才会越走越宽。

三、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水产养殖产量稳定,投资小收益高,有利于人工管理和控制,发展潜力大。我镇可养殖水面近8000亩,资源优势明显,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效渔业示范区,实施了科技入户工程和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2014年养殖南美白对虾5000亩,效益可观,随着经济的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但在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新问题,如:南美白对虾病害越来越多,危害性越来越大,养殖环境恶化,虾苗退化严重,抗病能力差等原因养殖户经济效益亏损,农民养殖积极性降低。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应为调整渔业结构。一是推广鱼虾混养技术,减少病害的发生,降低养殖风险实现鱼虾双丰收。南美白对虾可与淡水白昌或漠斑牙鲆混养。二是发展以鱼为主,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立体农业,即台田养鸡养猪,水中养鱼虾,水上养鸭鹅池边种草,鸡粪喂猪,猪粪喂鱼形成了一种鱼草禽畜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模式,农民既增加了收益同时也保护了环境。三是推广鱼藕混作模式,利用鱼藕共生互利的关系,减少了养殖过程废弃物的产生,达到了充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可取得较高效益。四是推广鱼-黑麦草轮作新技术,这对多年淤积严重,清淤困难的连片鱼池,以减少池底污染,防治鱼病和泛塘十分有利,开辟了一条高效生态渔业的新路子。

四、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和观光旅游农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休闲渔业,旅游农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新的渔业增长点。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应向观光农业•旅游业•服务业融为一体得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渔业格局发展。以裕后•光前•陈家等村为中心,在台田上面种植葡萄西瓜等瓜果,池塘养鱼虾,集观景,休闲•采摘•度假•垂钓•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打造黄河三角洲风情的休闲观光农业区,充分发挥农家田园特色,展现田园风光魅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五、积极发展林果业。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镇实施了“三网”绿化工程,乡村文明提示工程,采用乔木灌木相结合的模式扩大了绿化面积。2014年植树30万棵,绿化标准高,树木成活率高,已构成了多树种,多层次•多形式的网•带•片•点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下一步应重点发展林业育苗•果园等,前邵村•四一等村2011年大力发展林业育苗,目前已种植白蜡•柽柳•国槐•法桐等苗木1200亩,苗木远销省内外,效益可观。

六、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以种植养殖业为基础,有利于发展当地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优势产品的发展壮大,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七、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加强水资源保护。

2014年实施了我镇乡村文明建设活动,彻底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局面。村内垃圾集中清运,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村以此为契机教育引导农民改掉陋习,争做卫生模范。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生活污水的排放,农药和生产废料,水产超负荷养殖等造成了水质污染,应积极运用现代工程技术,解决农业污染难题。在农业生产上通过配方施肥、科学施肥,提高使用效率,增加有机肥施用量,秸秆还田等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加强农用地膜的回收和利用,有效地控制农业残留物的污染,通过沼气入户工程,解决粪便污染问题。

八、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我镇盐碱地多,对黄河水的依赖性极强,应充分利用“渤海粮仓”示范工程项目,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应不断完善,做到沟、渠、路、林、桥、涵、闸配套,旱能浇、涝能排,促进粮棉产量稳步提高。

九、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推进信息化建设。

在当前农业生产面向市场的情况下,农民更关心的是市场信息,应树立以民为本的推广理念,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用新途径新技术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重视对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做到以点带面,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

篇(2)

2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可选模式

所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就是依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组织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组装配套技术,构成一个结构稳定、高效、生态与有序转化的现代农业系统格局.黄河三角洲海岸带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概括地说,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当地资源条件、气候条件、生产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乃至生产、生活习惯条件,具体决定采取怎样的模式,勾画什么样的蓝图.在充分认识、分析该区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9类模式,以供选择[4-10].

2.1暗管改碱模式

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多为荒碱地,土壤含盐量高,开发利用难度大.采用暗管改碱工程技术,可实现土壤快速脱盐,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较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民生工程,还可通过新增土地用于占补平衡,缓解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中建设用地增加过快同严格保护耕地的矛盾,拉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一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该模式的工程技术要点是利用专业大型成套机械设备,在一定土壤深度埋置具有滤水、排盐功能的PVC管道,实现开沟、埋管、裹砂、覆土等施工过程一次完成,并通过灌溉淋洗,使含盐水渗入暗管排走,从而起到控制地下水位、土壤快速脱盐的作用.它与明沟排水的技术原理相同,都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将淋洗土壤而渗入地下的含盐水排走,用以大规模改良盐碱地和盐渍型中低产田.由于排碱暗管均埋于地下,并可设计为宽深布设或浅密布设等不同形式的地下管网,因此不占用耕地并且排碱效果突出、均匀,优于明沟排碱.有条件的可将灌水渠系也改为管道模式,再植入节水灌溉系统,完成排灌模式的全面转换,从而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目标.暗管排碱模式改碱见效快,效果好,经济效益高.通过暗管布设控制地下水位,抑制土壤返盐,利用自然降水和引黄灌溉淋洗土壤,可在1~2a内使盐渍土迅速脱盐,土壤含盐量可由10‰~30‰降为3‰~4‰.暗管排碱的另一项重大收益来源于节地.因为暗管布设本身不占用地上土地,原来的“农级”排水沟所占面积则成为新增耕地面积.如按农沟间距40m、深度1.5m,边坡1∶2计算,排水明沟占地大约是耕地面积的15%,在农沟布设间距较大的地块,沟道占地不低于10%.采用暗管排碱,再加上所改良的零星地、边角地和插花荒碱地,可新增土地面积15%以上.由于暗管排水的优越性,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如荷兰、美国等,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实现了农田明沟排水向管道排水的转变.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正在推广暗管排水系统.该模式非常适合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大面积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也适用于大面积改造中低产田.

2.2高效生态种植模式

高效生态种植模式是指依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粮食、果树、蔬菜等农产品的高效生产,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6].2.2.1“间套轮”种植模式该模式是指在耕作制度上采用间作、套种和轮作换茬的模式.利用生物共存,互惠原理发展有效的间作、套种和轮作倒茬技术,是进行高效生态种植的主要模式之一[4].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可选择的典型的间作套种种植模式有玉米与豆类间作、棉花与蔬菜间作、枣粮间作等,小麦玉米套作、麦棉套作、小麦玉米蔬菜套作等.典型的轮作倒茬种植模式有禾谷类作物和豆类作物轮换的禾豆轮作,水稻与棉花等旱作轮换的水旱轮作,大田作物和绿肥作物的轮作.2.2.2保护耕作模式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逐渐减少耕作,防止土埌结构破坏,并配合一定量的除草剂、高效低毒农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栽培模式.保护性耕作通过保持土壤结构、减少水分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增产目的,是一项把大田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技术,俗称“免耕法”或“免耕覆盖技术”.2.2.3旱作节水农业生产模式旱作节水农业是指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通过工程、生物、农艺、化学和管理技术的集成,把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技术.其主要特征是运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手段,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消除或缓解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提高经济效益[7].

2.3农林牧复合型高效生态模式

该模式是指借助接口技术或资源利用在时空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或组分的复合的生产模式.所谓接口技术是指联结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的能量转换的连接技术,如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饲草,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其中利用秸秆转化饲料技术、利用粪便发酵沼气和有机肥生产技术均属接口接术.比较适合的农林牧复合型高效生态模式主要有粮饲—猪—沼—肥高效生态模式、林果—粮经立体高效生态模式、林果—畜禽高效生态模式[6].2.3.1粮饲—猪—沼—肥高效生态模式该模式的基本内容包括:①种植业由传统的粮食生产一元结构或粮食、经济作物生产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饲草作物三元结构发展,饲料饲草作物正式分化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为饲料业和养殖业奠定物质基础.②进行秸秆青贮、氨化和干堆发酵,开发秸秆饲料用于养殖业,主要是养牛业.③利用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业生产.④利用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发酵,生产沼渣沼液,开发优质有机肥料,用于作物生产.主要有粮—猪(牛)—沼—肥、草地养鸡、种草养鹅等模式.2.3.2林果、粮经立体高效生态模式该模式主要内容是利用作物和林果之间在时空上利用资源的差异和互补关系,在林果株行距中间开阔地带种植粮食、经济作物、蔬菜、药材乃至瓜类,形成不同类型的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也是立体种植的主要生产形式,一般能够获得较单一种植更高的综合效益.适合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的主要有枣粮间作、杨粮间作、林药间作、果药间作等模式.2.3.3林果—畜禽高效生态模式该模式的基本内容是在林地或果园内放养各种经济动物,放养的动物以野生取食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饲养,生产较集约化养殖更为优质、安全的多种畜禽产品,接近或达到有机食品标准.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比较适合采用的模式主要有林—鱼—鸭、林—牛(鸡)、果园—鸡(兔)等.

2.4高效生态畜牧业模式

该模式是以畜牧业为中心,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匹配组合起来,形成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多种资源,防治和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统一的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根据养殖动物生活环境不同,高效生态畜牧业模式可分为陆地畜禽养殖生态模式、水体畜禽养殖生态模式和水陆复合畜禽养殖生态模式三大类;根据规模与环境的依赖关系,可分为复合型生态养殖场和规模化生态养殖场两种生产模式.2.4.1复合型生态养殖生产模式该模式主要特点是以畜禽动物养殖为主,辅以相应规模的饲料粮(草)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土地,通过清洁生产技术生产优质畜产品.根据养殖动物的种类可以分为以猪为主的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以禽为主的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和以其他动物(兔、貂等)为主的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7].2.4.2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模式该模式主要特点是以大规模畜禽动物养殖为主,但缺少相应规模的饲料粮(草)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土地场所,需要通过一系列生产技术措施和环境工程技术进行环境治理,最终生产优质畜产品.根据饲养动物的种类可以分为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牛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鸡(鸭)场生产模式等.

2.5高效生态渔业模式

高效生态渔业模式是遵循生态学原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按生态规律进行生产,保持各种水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食物链网的合理结构,保持和改善生产区域的生态平衡,保证水体不受污染,确保水生生物、水资源的永续利用.2.5.1池塘混养模式池塘混养是将同类不同种或异类异种在人工构建的池塘中进行多品种综合养殖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生物之间具有互相依存、竞争的“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规则,确保生物多样性,符合水体的养殖容量,合理利用水城、饲料资源,根据养殖生物食性、垂直分布不同,合理搭配养殖品种与数量,使养殖生物在同一水域中协调生存,以获得最大的经济、质量效益.池塘混养模式可分为淡水混养和海水混养两种类型.(1)淡水混养模式.该模式包括常规鱼类多品种混养以及常规鱼类与名优特鱼类品种混养两种类型.常规鱼类指草、鲢、鳙、青、鲤、罗非鱼等大宗鱼类.主要利用草鱼为草食性、鲢(鳙)鱼为滤食性、青鱼与鲤鱼为吃食性、罗非鱼为杂食性的食性不同,草、鲢、鳙为上层、鲤鱼为中层、青鱼和罗非鱼为中下层的垂直分布不同,充分利用生物特性,合理搭配品种进行混养.(2)海水混养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海水鱼虾混养、鱼蟹混养、鱼贝混养3种类型.①海水鱼虾混养.以中国对虾为主,同时放入少量的肉食性鱼类如鲈鱼,鲈鱼摄食体质较弱、行动缓慢的病虾,避免带病毒对虾死亡后释放病原于水体中的可能.②海水鱼蟹混养.通常由梭子蟹与鲈、鲷或对虾、青蟹与遮目鱼混养,梭子蟹为底栖动物,以动物饵料为食物,鲈、鲷的残饵与排泄物可以起到肥水促进浮游生物生长的作用,为梭子蟹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海水青蟹与遮目鱼混养,青蟹是以动物饵料为主的杂食性生物.遮目鱼以植物食性为主,主要摄食底栖硅藻及有机碎屑等,遮目鱼对养殖青蟹不会构成威胁.③鱼贝混养.在缢蛏、泥蚶等贝类养殖池塘中放入少量的鲈、大黄鱼进行混养,由于鲈、大黄鱼的残饵与排泄物可以起到肥水作用,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同时摄食体质较弱的贝类.肥水增加的浮游生物又被滤食性的贝类所利用,从而达到生态平衡.2.5.2海湾鱼虾贝藻兼养模式根据海洋生物多样性、海域生物净化和自然净化规律,充分利用水生生物的食性、栖息不同和生物共生时相互作用、依赖、竞争等的生态特点,合理搭配养殖品种及数量,根据海流、流速合理布区,在同一海湾中同时进行鱼类、贝类、虾类、蟹类养殖的模式,使海域资源永续利用.2.5.3基塘渔业模式(1)果基鱼塘.塘基种的果品种类很多.塘泥使果树生长茂盛,结果多.果树下养鸡(鸭),鸡(鸭)在果树下食虫松土,排放大量粪便,经雨水冲刷流入鱼塘,既可肥塘,又可促进塘鱼生长.塘泥肥,有机质增多,上基后又促进果树生长.(2)花基鱼塘.塘基种的花品种多,可有盆栽和基面种植两种类型,需要塘泥培育,塘水浇淋,促进花卉的生长和发育.暴雨或用塘水淋花后,花基和一些残肥随流水回到鱼塘,增加了塘水的肥力,有利于塘鱼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3)基围渔业模式.基围养殖主要构造在潮间带滩涂上,为便于潮汐纳水,一般建成“下埂上网”的养殖池,开展新对虾属类品种的养殖.2.5.4以渔改碱模式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的低洼盐碱地带,为充分利用国土资源,通过深挖池塘、高筑台田,构成鱼—粮、鱼—草、鱼—鸭的种植—养殖结合的模式.修筑台田的目的主要是降低地下水位和淡水压盐,一般在条状台田上连续种植水稻3a后,土埌的盐分明显降低,可再种棉花、蔬菜等,也可间种刺槐、紫穗槐、枣树等.在无引黄条件的台田,可利用夏季雨水压盐,种植田菁、芦笋、紫花苜蓿、沙打旺等,逐渐改良台田土埌.在改造台田盐碱土的情况下,塘内引入黄河水养鱼、种藕,池水养鸭.可利用台田作物或牧草打浆喂鱼,也可用发酵的鸡、鸭、畜粪喂鱼,形成一种良性循环.2.5.5渔牧综合模式根据生物的生长环境、动物的食性不同等特点,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使牧、渔、农成为互为利用的综合生态模式.(1)鱼与禽综合养殖模式.主要有“鱼禽混养”、“上禽下鱼”的养殖模式.“鱼禽混养”中的鱼类多为常规性鱼类,需求耐低氧、食性广、抗性强的种类,一般是草胡子鲶、罗非鱼、鲤、鲫、草鱼等.“上禽下鱼”中的禽,可是鸡或鸭等,往往需要在池塘上构建禽舍,养殖鱼类同“鱼禽混养”的鱼类.该模式利用禽粪肥水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被养殖鱼类所利用.(2)鱼与畜综合养殖模式.养殖鱼类多为常规性鱼类,同“鱼禽混养”鱼类,畜可为牛、猪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疾病属人、畜、禽、鱼共患,因此利用畜粪肥水之前,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使用.(3)牧、渔、农复合模式.该模式主要有“三元”复合模式和“多元”复合模式两类.“三元”复合主要包括“菜猪鱼”、“猪草鱼”、“草鸭鱼”、“鸡猪鱼”综合养殖模式;“多元”复合主要包括“鸡猪蛆鱼”、“鸡猪沼鱼”、“草猪蚓鱼”综合养殖模式.

2.6高效生态设施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在设施工程的基础上,通过以有机肥料代替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无机营养液),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动植物的共生互补良性循环,实现系统的高效生产等生态农业技术,实现设施环境下的无害化生产,最终达到改善设施生态系统环境、减少连作病害和农药化肥残留、实现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目的[6].2.6.1设施清洁栽培模式通过以有机肥料为基础的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减少化肥用量70%~80%,使土壤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连作病害进一步减轻;通过以生物、物理防治为基础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模式的应用,可使农药用量减少60%~70%,蔬菜品质达到无公害标准的要求.同时,通过膜下滴灌技术的配套应用,节水率可达70%.2.6.2设施种养结合生态模式该模式是通过温室工程将蔬菜种植、畜禽(鱼)养殖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质能互补、良性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畜禽(鱼)在呼吸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CO2,为温室蔬菜生产源源不断地提供光合作用资源,同时白天蔬菜在同化过程中产业的氧气还可改善畜禽(鱼)的养殖环境.畜禽(鱼)与蔬菜之间互为利用,相得益彰,形成良性生态链.该模式目前有两种主要形式:①温室“畜—菜”共生互补生态农业模式.主要利用畜禽呼吸释放出的CO2供给蔬菜作为气体肥料,畜禽粪便经过处理后作为蔬菜栽培的有机肥料,同时蔬菜在同化过程中产生的O2等有益气体供给畜禽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实现共生互补;②温室“鱼—菜”共生互补生态农业模式.利用鱼的营养水体作为蔬菜的部分肥源,同时利用蔬菜的根系净化功能为鱼池水体进行清洁净化,互为利用.2.6.3设施立体生态栽培模式该模式是充分利用设施光温环境的优势,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手段将“果—菜”、“菇—菜”、“菜—菜”按照空间梯次分布的立体栽培模式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资源高效利用型立体生态栽培模式.该模式有3种主要形式,①温室“果—菜”立体生态栽培模式.利用温室果树的休眠期、未挂果期地面空间空闲阶段,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进行间作套种,形成立体生态栽培模式;②温室“菇—菜”立体生态栽培模式.通过在温室过道、行间空隙地带放置食用菌菌棒,进行“菇—菜”立体生态栽培,食用菌产生的CO2可作为蔬菜的气体肥源,温室高温高湿环境又有利于食用菌生长;③温室“菜—菜”立体生态栽培模式.利用藤式蔬菜与叶菜类蔬菜空间上的差异,进行立体栽培,夏天还可利用藤式蔬菜的遮阳作用为喜阴蔬菜作天然的遮阳网,互为利用[6].

2.7观光休闲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观光休闲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是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6-8].2.7.1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主要以设施农业(连栋温室)、组配车间、工厂化育苗、无土栽培、转基因品种繁育、航天育种、克隆动物育种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或技术示范,并通过生态模式加以合理联结,再配以具有独特观光价值的珍稀农作物、养殖动物、花卉、果品以及农业科普教育(如农业专家系统、多媒体演示)和产品销售等内容,形成以高科技为主要特点的生态农业观光园.2.7.2精品生态农业公园通过生态关系将农业的不同产业、不同生产模式、不同生产品种或技术,建立具有观光功能的精品型生态农业公园,一般包括粮食、蔬菜、花卉、水果、瓜类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精品生产展示、传统与现代农业工具展示、利用植物塑造多种动物造型、利用草坪和鱼塘以及盆花塑造各种观赏图案与造型,形成综合观光生态农业园区.2.7.3生态观光村专指已经产生明显社会影响的生态村,它不仅具有一般生态村的特点和功能,如村庄经过统一规划建设、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清洁管理,村民普遍采用沼气、太阳能或秸秆气化,农户庭院进行生态经济建设与开发,村外种养加生产按生态农业产业化进行经营管理,而且由于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已经具有较高的参观访问价值,具有较为稳定的客流,可以作为观光产业进行统一经营管理.2.7.4生态农庄一般由企业利用特有的自然生态和特色农业优势,经过科学规划和建设,形成具有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乃至承办会议等综合功能的经营性生态农庄,往往具备赏花、垂钓、采摘、餐饮、健身、狩猎、宠物乐园等设施与活动.

2.8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

该模式是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2.8.1果蔬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依托黄河三角洲冬枣、金丝小枣、鸭梨、香椿等特色农产品,从果蔬的品种选育、种苗培育、栽培、果蔬产品冷藏保鲜,到果蔬精深加工,直至高端果蔬精深加工产品的物流、营销形成一条龙,生产基地覆盖周边地区农户[9].2.8.2粮油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依托当地的特色粮油资源,从粮油作物品种选育、种苗培育到栽培,重点培育孵化优良种苗生产的龙头企业,提升种苗生产和栽培技术含量,提升粮油加工技术科技含量,培育粮油及粮油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高技术加工企业,生产营养型食用油、营养麦片等精深加工产品,直至高端食品的物流、营销,建立标准化粮油作物生产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专业生产农户.2.8.3水产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依托黄河三角洲海水、淡水生物资源,建立海、淡水水产品选育、种苗孵化、养殖基地和龙头企业,集成功能性水产品和保健品精深加工、休闲即食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水产品保鲜冷冻为主的高端食品加工技术,培育水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水产品一部分直接进入物流平台,高端精深加工水产食品通过营销物流进入消费市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设施养殖、池塘养殖和高效生态水产养殖[9].2.8.4畜禽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依托当地的珍贵畜禽资源,培育龙头企业从品种选育、胚胎培养、畜禽养殖,到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直至高端畜禽食品的物流、营销形成一条龙,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工厂化畜、禽高效生态养殖.

2.9生物修复与重建型模式

生态修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重建是去除干扰并使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的利用方式.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态系统,其修复方法亦不同.根据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现状,现推荐退化草地生物修复与重建、退化湿地生物修复与重建两种模式.2.9.1草地生物修复与重建模式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有着广阔连片的草地,但不少天然草地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利用技术,实行封滩育草、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补播牧草和分区轮牧的方式修复、改良天然草场.通过人工引种苜蓿和飞机播种沙打旺,重建人工草场.进一步实行草场林网化,开展草粮轮作、草林间作、牧草更新,实现草地生态良性循环.2.9.2湿地生物修复与重建模式由于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湿地水分补充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易受海潮侵袭,植物群落建群种少,群落结构简单,湿地生态系统脆弱,加之不合理的湿地开发利用、环境污染等的影响,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该模式按照循环经济原理,采用芦苇补植、造纸废水灌溉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形成“芦苇修复或重建—芦苇造纸—造纸废水灌溉—芦苇处理造纸废水—盐碱类湿地生态修复—利用芦苇造纸”的模式,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10].

3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议

3.1加强沿海防潮堤建设

防潮堤坝是关系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保障线,必须作为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坚持高标准建设、市场化运作,新建和改造加固并重.新建和改造工程均按五十年一遇防风暴潮和防震标准设计建设,关键岸段堤坝按百年一遇标准建设.为防止防潮堤坝改变海陆交汇的生态环境,必须留足河流入海流路.要充分发挥防潮堤坝减灾、交通旅游、国防安全、生态建设、滩涂养殖、产业开发等综合功能.

3.2加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

按照优先发展、强化保护的原则,明确岸线、滩涂、海湾、岛屿等空间资源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海洋与渔业保护区的保护,重点加大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套儿河口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马颊河文蛤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尽快制定完善沿海地区生态保护规划,实施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修复示范工程.加强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生态系统的保护,重点发展浅海滩涂增养殖、经济作物和药用植物种植,加强贝壳砂的开发利用.加强海岸带综合治理,科学利用岸线资源,实施破损岸线和沿海滩涂治理修复工程.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完善沿海生态防护林屏障,实施泥质海岸带防护林封育试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植被原生态,恢复和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改善沿海生态环境,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供环境条件.

3.3防止海岸带开发的“同质化”和“人工化”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全面启动建设,实际上实现了区域内海岸带“发展规划”的全覆盖.随着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陆续实施,重化工项目向滨海集聚的趋势明显加快,交通运输业、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钢铁等产业遍地开花,海洋产业同构、布局趋同和低质化等问题明显.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做出规划,防止开发混乱无序、开发的“同质化”和海岸带的“人工化”.

篇(3)

二、制约思南县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思南县作为山区农业生产大县,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耕地分散破碎,工程性缺水严重,加上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欠账过大“,靠天吃饭”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县农业的规模化、设施化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不够突出

全县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仍然过度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对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增加农产品附加效益有所忽视,对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同时,受土地流转体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程序不规范的影响,加上农民传统种养思想严重,担心失去土地等核心生产资料,导致流转力度不大、范围不广,土地产出率和规模效益较低。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也是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但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规模不大,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不强,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最为欠缺,导致农产品加工链不长,附加值不高。

(四)农业技术队伍及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不高

目前,基层农技服务队伍年龄普遍偏大,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不够,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同时,随着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加快,素质较高的“农民”成了“城市农民工”,留在土地上的大多是老龄、女性和低文化水平的农民。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乏力。

(五)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

在农产品销售领域,从整体来看,我县农产品交易市场规模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基本无网络销售平台,仍处于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部分农产品还是依靠城乡集贸市场,在露天下交易、县域内消化,导致农产品商品转化率低。同时,农产品价格低廉,严重挫伤了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

(六)缺乏资金现象严重

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多数农民或合作社资金积累不多,很多时候即使有好的项目,由于缺乏资金,也难以实施,而政府对农业的扶持资金有限,农民农业贷款难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从而制约了我县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思南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开发一片见效一片的原则,高标准实施好塘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张家寨生态茶产业园区、思南高山生态畜牧示范园区和鹦鹉溪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园区内机械化耕种水平。同时,加大全县小水窖工程及灌溉沟渠建设力度,确保实现旱涝保收。继续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加大配方肥推广施用力度,进一步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继续实施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全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加快农业主导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全县农业产业,重点培育生态茶、蔬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和生态畜牧、烤烟等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努力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按照“板块发展、聚集资源、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重点建设张家寨、东华、香坝、合朋、长坝等乡镇茶产业,结合全县“三个万元”工程建设,大力实施茶下养殖、茶园套种等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的发展方式,提高茶园产出率和利用率。继续完善和提高塘头、邵家桥、凉水井等乡镇的设施蔬菜产业建设,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对设施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发展潜力。按照绿色、有机的标准,重点发展塘头、邵家桥、孙家坝等乡镇经果林产业及长坝、大河坝、许家坝、思林等乡镇的中药材产业,通过林下养殖、林下套种、特色种植等方式,推动全县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引进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加大对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型龙头企业的招商力度,通过大型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延长我县农产品加工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加大全县特优农产品推介力度,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质量认证,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提高我县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增强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

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是沟通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全县要加强对仓储设施、配送系统、通讯、信息网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农产品市场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市场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健全各级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购销对接等服务,衔接产销,着力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难题。

(五)加强区域和高校合作

随着思—剑、杭—瑞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思南与外界的距离进一步拉近,要立足我县区位及环境优势,加强与周边县域的合作力度,做大做强相关产业,着力构建西五县农产品仓储及交易中心。同时,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通过培训、轮训等方式,普及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加快农技队伍知识更新、技术更新。鼓励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我县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

篇(4)

现代农业投入大,产出慢。为保障现代农业投入,集团采取“少取多给,放水养鱼”的方法,留足农业发展所需资金。近几年来集团每年农业投入都超过10亿元,已经完成近40万亩粮田设施建设,基本实现路渠硬质化、条田林带网格化。实施了3个农机三年更新计划,农业总体机械化水平达95%,粮食人均管理面积提高到300-500亩。建成首个万头奶牛场,人均养牛达到70头,成乳牛单产达9000公斤,第二个万头奶牛场正在建设。已建成3个5万头规模猪场,新建猪场人均养殖出栏数近1500头,水产生态标准化养殖改造已完成70%。建成3万亩设施菜田和日产45吨食用菌工厂,二期日产80吨项目正在建设。上海鲜花港建成现代化的温室36公顷,组培中心3600平方米,已形成年组培种苗1亿株、切花500万枝、盆花110万盆的生产能力,做到一年四季观赏花和商品花不断。

(二)顶层设计,壮大农业产业规模

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在2011年4月,集团制订了现代农业发展“五三”计划,即三年内,一是在掌控粮食资源上实现突破,培育“百万吨”粮食产业;二是在生猪养殖上有突破,培育“百万头”生猪产业;三是在服务全国奶牛饲料供应上有突破,培育“百万吨”饲料产业;四是在蔬菜供给保障上有突破,三年内实现上市蔬菜50万吨;五是在种源农业上有突破,成为国内有影响的现代农业种源基地。“五三”计划得到市委市府领导高度关注和重视,计划得到全力推进。2012年,粮食与饲料实现销售134万吨和114万吨,提前一年实现了两个“百万吨”计划。生猪上市73.8万头,蔬菜销售39万吨,稻麦种子销售9.2万吨。

(三)科技支撑,提升集团农业核心竞争力

集团所属各专业化公司与上海农科院、扬州大学、上海水产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了上海奶牛研究所、上海优质稻米工程研发中心、上海花卉工程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生产水平全市领先。2012年,市郊农场水稻单产621公斤/亩,麦子单产453公斤/亩,分别比市郊区县平均亩产高55.6公斤和186公斤。上海农场生猪料肉比控制在2.9:1,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0%。能繁母猪生产商品猪达到22头,比全市生产水平要高出4头。奶牛成乳牛单产达到8.8吨,处在南方奶牛饲养水平第一位。奶牛冻精销量占全国20%的市场份额。花卉产业化、种质研发、设施化处在全国领先水平。

(四)注重生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集团始终把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大力推进种养结合,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持续推进高效低毒农药的使用、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农田林网建设、中小河道疏浚,绿化、美化、净化农场的家园和田园。农场风貌成为都市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打造了“上海鲜花港”、“海湾国家森林公园”、“都市菜园”、“农垦博物馆”、“奶博馆”、“渔家乐”等一批具有观光、娱乐、住宿、餐饮功能的景点,举办了“葡萄节”、“丰收节”、“蔬菜节”和“郁金香展”等特色活动,体现了把工厂化、装备化、产业化与教育、娱乐、休闲有机联系起来的“接二连三”的都市农业特征。

(五)关注民生,实现现代农业的和谐发展

职工住房困难一直是农垦企业最大的民生问题。2012年集团制定了《上海市郊农场危旧住房综合改造实施方案》,计划拿出18亿元资金,通过散户点异地重建、建成区非成套化改造、单位租赁房整修等方式,逐步改善8902户农场职工的居住条件。通过解决农场和职工的后顾之忧,使之更安心、更专心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现代农业的和谐发展。

二、下一步打算

作为国有大型食品企业,光明食品集团将抓住当前农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围绕集团“学习雀巢、对标中粮”和“突破千亿、保二争三”的战略目标,树立信心,积极应对挑战,奋发进取,做强做大光明现代农业,服务上海和全国“三农”,为全国农垦和上海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

以高效生态为目标,致力于建设种养循环的现代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水平。持续深化发展现代农业“五三”行动计划,不断提高集团农业在上海市主副食品供给中的份额、地位与影响力。打造一批以“光明”冠名的农业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培育形成百亿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80亿级龙头企业1家、50亿级龙头企业1家。到2015年,集团现代农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

(二)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积极开展高产栽培、良种研发繁育、农业新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预警防控、土壤综合改良、农产品加工、精准农业、信息化管理等农业科技项目。加大种源农业发展力度,加强与国际、国内农业研发部门和大专院校的合作与交流。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解决在供应链、加工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瓶颈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市场建设

深化以市场为导向、品牌为核心、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经营发展模式转型,强化农产品市场营销、品牌和网络建设。再打造1~2个国家级和3~4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利用集团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的带动能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建设和运行好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打造核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各通路渠道资源的挖掘与协同。

(四)进一步提升农业品牌形象

每个行业都要有一个品牌,并且随着专业化的整合,对同类产品的品牌也进行整合,突出一个品牌,并以品牌来引领消费。在品牌建设方面,坚持“食以安为先”,牢牢把握住食品安全这根企业生命线,狠抓食品质量安全,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严格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的准出与准入制度,建立和完善米、菜、肉、奶产品质量电子追溯体系,确保为市民提供安全、优质、健康的农副产品和食品。

篇(5)

项目名称:2011年度黄河三角洲地区引进急需人才项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0日

一、高效生态农业与农村金融

“高效生态农业”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提出的;高效生态农业是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耦合的现代农业。它以绿色消费这一基本需求为导向,以理念创新、结构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是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经济高效、技术密集、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为本质特征的新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高效生态农业一方面通过农业技术、设备等的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环境与农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高效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经营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到加工与流通领域,将长期分离的农工商连成一个整体,实现农业外部规模经营,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使其区域化布局更加合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高效生态农业的充分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从农户的角度看,新型技术设备的引入和更新,单靠农户的个人资金难以支撑,需要借入资本来完成。从农业企业的角度看,首先,一体化经营需要金融支持。农业高效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全面协调发展,金融支持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形成农业的规模化、系列化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其次,龙头企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在原料收购季节,大型的粮棉油加工龙头企业需要集中收购大批农产品,流动资金贷款能作为其收购原料的保障。另外,相比其他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不但要面临市场风险,而且要面临自然风险,因此它们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以减少和控制风险;最后,农业科技创新需要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的活力和生命的源泉。而农业科研具有社会公益特点,投入大、收效期长、风险大,特别需要金融的支持。

除了上述两个角度外,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外部环境建设也需要金融支持。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专业批发市场、社会化服务市场,也需要通讯、交通和仓储等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这些项目建设需要金融支持。

二、农村金融需求现状分析

为了考察现阶段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中农村金融现状,笔者2012年4月至6月期间,对山东潍坊寿光市生态农业比较发达的相关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对高效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遇到的融资问题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农户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中,在金融方面表现出如下特征:

1、需求旺盛,但贷款呈现出额度小、期限短等特点。大部分农户有融资需求,对资金需求仍然比较旺盛。农户融资金额差别较大,最低融资金额为0.2万元,最高的达50万元,农户融资的额度还是以小额为主。向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的农户中,选择的融资期限一般在6个月至1年,农户贷款的期限较短,基本上为短期贷款。

2、农户融资主要满足生产技术或设备更新需求。农户同时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和生活消费单位,融资资金的投向可分为生产性用途和生活性用途。生产性用途包括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两个方面;生活性用途主要用于建房、孩子教育、就医看病等非生产性活动。个体工商户和种田大户是农村主要的融资者,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农机具等。同时,也可以看到生活性借款的规模远远小于生产性借款。值得注意的是,农民的生产和消费资金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将两者区分开,农户生产资金的缺乏很有可能是消费增加所致。再加上相关金融机构没有开办针对农民的消费信贷,因此农户即使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在借款时却大多以补充生产资金的名义借款,从而实际用于生产的借款比例要低于以上数字。

3、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缺乏。农户对涉农金融机构有着强烈的储蓄存款偏好,绝大多数人选择信用社作为存款或贷款对象。农户在选择金融机构时,具有地理偏向性、长期偏好性与信誉偏好性,而且农户很注重交易成本。农户金融服务需求基本集中在“老三样”——存、贷、汇,同时金融服务产品单一、金融产品供给有限的现状并未得到改善,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户金融服务多样化需求。

新型金融机构如小额信贷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会等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但农户风险规避意识较强等原因,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真正服务农村还需要加大努力和宣传。同时,尽管新型金融机构有其发展空间与市场,但需加强规范与引导。

三、农村金融创新对策建议

针对实地调研的资料,结合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农村金融创新:

1、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重构合作性金融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立足于农村,在众多农村金融机构中最贴近“三农”,也相应地成了支农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应发挥其覆盖广的独有优势,发展适合农村需要的小额贷款业务等,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必须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重点放在支持“三农”上,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来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发挥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作用。要围绕“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方向和原则,准确定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放在支农服务水平提高和对农户及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上,把农村信用合作社办成真正由农村、农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实行民主管理、科学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规范发展的非正规信用合作制,增强其服务水平。各类非正规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正逐步形成、发展,成为农村金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立法及监督部门应该针对农村非正规信用合作组织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特征,尽快制定更完善的适应其规范发展的法律法规,明确其法律地位,给予其足够发展的法律空间,推动其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在规范农村非正规信用合作组织的基础上,应该鼓励其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服务水平。

2、全面拓展政策性金融,加强其引导功能。政策性金融存在于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运用政策性金融手段对农业支持与保护也是国际惯例。在现实的经济金融运行中,政策性金融是为补充、完善商业性金融的基础性、主导性地位。应该指出的是,高效生态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政策性金融应该起的是主导性而不是辅作用。加强政策性金融的引导功能,应当提高政策性金融的资金运用效率,同时通过金融创新提升政策性金融的产品满足率,加强政策性金融对高效生态农业的支持。

3、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促进其催化功能。农村保险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效生态农业的高新技术性,其对风险的抵御能力更差,更需要保险的支持。同时,没有农村保险的快速发展,农村信贷、农村担保、农村期货都难以发展起来,也就不可能有农村经济的快速成长。从风险特征看,农业风险自身具有高系统性风险的特点。一方面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一旦发生则损失非常巨大,会导致很多农户遭灾和多家农险公司遭到重大损失,甚至破产。基于此,建立巨灾应对重大疫情等巨灾保险的能力,确保农业保险公司对受灾农户的赔付能力,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同业再保险和巨灾保险分散机制,是高效生态农业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应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的合作,探索发展多层次的农业保险组织,开发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产品。

4、加强农村金融宣传与培训,增强农户金融意识。加强金融领域惠农政策与服务在农村地区的宣传与培训,通过培训消除农户心中的金融误区,增强农户对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接受度,普及基本金融常识,一方面有利于金融机构业务的展开;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户更好地选择各项金融服务。

在创新农村金融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同时,应该认识到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的增大,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在配合金融创新的同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其保障功能,建立健全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为农村金融创新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主要参考文献:

篇(6)

近年来,东营市根据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按照“高品位、高档次、高科技、大规模”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农业加工园区、农业物流园区和农民创业园区。2006年至今,市财政筹集资金3亿元,重点扶持了以利津、垦利为核心的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以广北、黄河两个国营农场为核心的140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以“一区十园六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沿黄观光农业示范区。到目前,全市已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65个,其中,以休闲观光、蔬菜种植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42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区13个、现代渔业示范区3个,农业集聚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以现代渔业为例,东营市垦利县以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为平台,集中突破,突出发展黄河口大闸蟹产业,规模化大幅提高,到2010年,建成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14处,面积达到22.5万亩,有机食品养殖基地2处,面积3万亩,占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的62.5%。

二、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由注重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转变

“十一五”期间,东营市紧紧围绕“黄蓝”两大国家战略,按照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的原则,在稳定粮棉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培植了畜牧、渔业、林果、蔬菜、花卉和休闲观光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建立了三产带动、二产转化、一产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粮棉油加工、畜禽水产加工、果蔬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为推动产业转变,市财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农民建设冬枣小型保鲜库的意见》、《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海参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关于扶持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的意见》等财政扶持政策,每年重点扶持1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经过连续几年的扶持,效果十分明显。目前,全市名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74万亩,其中黄河口大闸蟹、海参养殖面积分别达到65万亩、10万亩。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1300个。休闲观光农业完成投资1.9亿元,经营主体达到33个,经营面积10.76万亩,带动农户1.84万户,实现年营业收入5.2亿元,利润1.39亿元。以城郊农业为例,我市东营区每年预算安排资金5000万元,经过连续几年的扶持,建成了一批集观光赏景、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特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东营区已建成休闲观光农业项目14家,占地1.96万亩,吸纳农村劳动力4140多人,带动农户4400户,累计接待游客27.46万人次,实现旅游等相关收入4473万元。

三、着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动农产品由低端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变

2006年以来,东营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900多万元,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创建农产品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等国家级品牌,组织黄河口名优农产品推介、展销活动,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的企业按规定给予奖励。目前,全市已有290个农产品、157万亩生产基地通过“三品”认证,中国、山东名牌农产品达20个;农产品注册商标285件,其中驰名、著名商标16件。2006年以来,市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建立了高标准的市级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和5处县级检测中心和30多家企业(市场)检测室,形成了以市级质检中心为龙头,以县区质检站为骨干,以乡镇和各生产经营单位检测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着力强化农业技术支撑,推动农业由主要依靠传统生产模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东营市实施了五项科技兴农工程,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培训渠道。2006年以来,市财政共安排资金760万元,围绕建设基层农技部门科技培训阵地,开展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有21个乡镇建起乡镇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大厅,实现了农业科技信息定时和实时查询,农民科技需求得到根本改善;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实施十项农业实用技术入户示范工程,重点推广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等十项农业实用技术,实现农业主导产业的技术升级;2006年以来,市财政投入560万元,围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对农业科技示范户、专业户、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累计培训农民100多万人次,共选拔1300名农民技术骨干赴高校培训;围绕全市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优势产业技术队伍建设工程,建设农民培训骨干师资队伍,为大规模培训农民创造条件。

五、着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推动农业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2006年以来,东营市财政通过贴息5400万元,争取省财政贴息2059万元,扶持了100多家企业的230多个新上扩建项目,培植起了万得福、驰中、华誉、半球面粉、海星等一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通过实施“531工程”,扶优、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8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1家。仅2010年,全市引进、新上、扩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46个、完成投资21亿元,今年又新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87个,计划总投资70亿元。龙头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实现利润24.7亿元、上缴税金7.6亿元,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67家。龙头企业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直接带动基地农户2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5%,户均增收1500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7万个,年人均工资1.8万元。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有效地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带动更多的农户进入现代农业产业链经营。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92家,资产总额10.36亿元。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23个,使用农产品质量认证59个、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5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18.2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7%。

六、着力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实现经济生态一体化转变

篇(7)

我省各地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方法和过程不同,农业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也各有差异。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适应技术进步和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的要求,认真总结探索有效的生产经营模式。

(1)空间协调模式。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根据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按照农产品的适应性,把农、林、牧、渔等各业生产在平面或立体空间上进行科学搭配和布局,使土地资源在平面和立体方向最大化,使空气、光能、生物种群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增加农产品生产的载体,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具体可分为空间种植模式、空间养殖模式和空间种养模式三种:空间种植模式是根据农作物间的互利共生,建立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农作物间作、套作和轮作模式等。空间养殖模式是在一定空间内养殖动物的层次配置,或在一定时间内的生产有机配合。常见的有:陆地立体圈养模式(如鸡舍上层、猪舍下层、鱼池底层)组合、水体立体养殖模式(如鸭上层、鱼下层、珠蚌底层)组合。空间种养模式,则是在一定空间内栽培植物与养殖动物按一定方式配置的生产结构。如稻――鱼共生组合、稻――鸭共育模式等。

(2)时间利用模式。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时间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时间利用模式根据各种资源、有关农作物和动物的时间节律,采用栽培措施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巧用天时,合理利用时间组合和季节更迭,以实现生产项目周年合理搭配,最终获得效益的最大化。一是时间结合模式。把不同的农作物或同作物的不同品种,按其各自不同的生长时间进行科学合理搭配,使前后茬尽量结合,以便多季多次地生产出产品,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用。二是时间轮换模式。根据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防除病虫杂草危害,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对同一田块按一定顺序,逐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复种方式。如水旱轮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轮作等模式。三是人工季节调控模式。为利用农产品供应的季节差,通过人工环境控制手段,营造满足作物(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增加特别是在自然条件不适宜的条件下,增加农业产出,保障市场供应。

(3)物质能量循环模式。这是按照生物链和能量链的流动而设计的生产模式。它根据生态学原理,在一个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生产体系内,充分利用生物之间、生物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运用系统内外的能量资源,科学有序地调度,推动包括废弃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经济转化,实现农业增值。具体为:一是种植业内部链式循环。主要是指在作物及食用菌等生产体系中物质的多向循环利用。如大田作物秸秆、棉籽壳等用作培养食用菌的原料,食用菌产后留下的菌渣和废物再作大田肥料等。二是养殖业内部链式循环。主要利用畜禽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废弃物,作为其他畜禽、渔业养殖的饲料或营养材料,实现废物利用良性循环。三是种养业结合链式循环。这种循环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发生。一般有畜禽――渔――作物食用菌循环、禽――畜――渔――果循环等。四是种养沼三结合链式循环。利用沼气厌氧发酵等功能,连接种养有关环节,既产生能源,又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

(4)要素集约模式。这种模式是充分考虑土地、劳动、资金、技术、能量等单方要素或多个要素之间在功能和数量上的相互关系,使各要素互利共生、协调发展,提高自我组织能力,增殖自然资源,维持高质效益,形成持续稳定高产的多元化农业。

(5)功能拓展模式。农业具有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要求农业在生产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满足社会食品需求的同时,发挥涵养水源、防止洪涝灾害、处理有机废弃物、净化空气、提供绿色景观等美化环境功能,发挥提供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增加收入的功能。当前,农业功能拓展最主要的形式,就是依托原有现代农业园区、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等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开发“农家乐”游乐活动,突出野趣、乐趣、闲趣,提供科普教育、度假、休憩、游乐、就餐、住宿等服务,提供亲近自然、感受农村气息的休闲观光场所。

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且在实践中,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也不是单一的,而是以某种模式为主导,其他模式兼而有之,优势互补,混合发展,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高效生态农业的推进机制

从浙江实际出发,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构筑六大机制,加快建成高效生态农业的产业体系。

(1)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工业生产的最大特点是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产品形态的整齐划一、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效生态农业最重要的属性。借助工业化理念,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关键的就是要把企业化的质量管理模式引入农业领域,实施标准化生产。一是完善标准化制度。建立一套与名牌产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来规范从种子到加工、包装的全过程,生产出外观统一、内质良好的优质农产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广泛引进、推广国际通用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技术以及良好的管理规范,鼓励生产经营者积极争取相关认证,取得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二是全面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为抓手,建立一大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推行标准化模式图、生产档案记录等,形成稳定的农产品质量生产基础。三是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服务便捷的原则,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和农业质检机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全过程的监测,形成政府管理和市场约束的“倒逼”机制,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

(2)培育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构筑龙头带动机制。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由生产经营主体的素质和组织形式决定的。我省人多地少,传统的农户多,其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难以与市场对接。必须以组织化、规模化为方向,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批发市场等适应产业化要求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组织形式,一头对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形成“龙型”的生产经营体系。一是加速土地规模经营。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合理引导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发展订单农业,形成集中连片种养的条件,便于基础设施改善和设施农业发展,吸引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二是以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引导农户自主联合。加强农业合作文化建设,扶持和帮助农民走合作的路子,根据农田、园地、林地等资源优势和不同的区域生产特点,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组织形式。三是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扩大合作。在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带动功能的发挥,放在建设与农户的连接机制上。大力发展“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促进龙头企业壮大与农民增收相协调,避免企业与民争利,实现农企互动、优势互补、产销对接,形成带动规范生产、促进农户增收的组织机制。

(3)加快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构筑农业科技促进机制。科技是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它不仅包括生产技术,还包括加工、贮运、种子种苗、种养模式等技术,不仅包括技术本身,还包括创新推广技术的能力。一是要明确技术创新和研发重点。科技开发不应为技术而技术,而要提高有效性、适应性,重点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加快研发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技术模式。加强科技协作攻关,力求在种子种苗、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标准化、质量安全、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二是要实行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对接。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能及时反馈,并得到科研部门的及时响应。科研部门的研究成果能及时得到生产部门的示范和推广应用,提高转化率。其中,很重要的是根据农业区域化布局的要求,完善农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技组织及人员素质,创建高效的农技推广服务平台。三是要提高农民应用科技的能力。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专业技能和吸纳现代科技的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普及。

篇(8)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88-02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mode of low carbon ecological efficient circular agriculture was the main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Taihu Area.In this paper,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 were analyzed,which was based on the Suzhou Wuyuet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The recycling of matter and energy,efficient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odel for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air cleaning system of the model were analyzed.At the same time,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 and industrial prospect of the model were analyzed,which provided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aihu Area.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logical efficient circular agriculture;production mode;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prospect;Taihu Area

太湖地区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汊交错纵横,湖荡棋布星罗,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鱼米之乡”。太湖地区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人口密度大,工业发达,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均耕地面积已不足0.03 hm2[1]。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等的大量使用,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导致耕地肥力明显下降,河水质量显著变差,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2-3],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并且生产出的农产品已越来越不安全,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治理环境污染已刻不容缓。

如何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促进太湖地区的农业安全高效生产,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迫切课题。循环经济理论为太湖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是解决太湖地区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4]。近年来,人们在实践中探索了多种循环模式:种养立体复合型[5]、套种立体型[6]、沼气为纽带的循环模式[7]等。苏州市五月田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有机农产品生产为核心,经过多年农业实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低碳生态高效循环生产模式。将该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和典型案例,提出太湖地区低碳生态高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以期为太湖地区农业今后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1 农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耕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太湖地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缺乏的现象十分突出,人均土地面积0.03 hm2,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35.7%左右[1],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不断增长,占用土地面积持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严重威胁粮食安全。二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目前大多是传统粗放型,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农膜、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土壤、河流、湖泊等污染严重[2],不同程度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农业只有转型升级,发展生态的、循环的农业生产模式才能逐渐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只有充分利用土地,才能缓解耕地资源供需矛盾,只有充分利用资源,实施循环农业,降低排放量或零排放,才能逐步恢复生态环境。由此,太湖地区发展低碳生态高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篇(9)

1食物链加环与价值链高效利用

1.1食物链与价值链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各组分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逐层传递。农产品价值链是农业产品生产消费过程中,由于不同农作物商品价值不同、消费者对农产品有不同层次需求,导致其在利用价值上存在不同而建立的链锁关系。价值链促使食物链向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向调整,使其更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收益规律,而食物链是引导和建立价值链的根基。食物链与价值链合理配置充分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

1.2食物链的加环

农业生态学原理表明,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对系统年净生产量有显著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由于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能量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累积,可认为食物链越简单,净生产量相对较高;而农业生态系统具有高度受人控制和影响的特殊性,能量沿食物链进行能量流动的过程中,由于能量载体形式本身的使用价值是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人类对生物种类、产量的调控和产品期望不同,人类需求具有层次性,能量并不是始终向需求层次高的方向累积。为了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高效利用的改造,通过食物链“加环”的方式,增加一些食物链环节,增加系统的产品和经济效益。

1.2.1一级产品“加环”

一级产品或剩余有机废弃物有尚不能供给人类直接使用的部分,可作为次级产品的资源。适当延长食物链、加入新的食物链环节,使农业生态系统中加环生物加以利用,经过生物转化利用后,尽可能转化为价值更高、人类可直接食用的产品,从而将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大幅提高。如将秸秆糖渣等通过加工配合成混合饲料用于养殖,能够将低价值糖渣转为高价值的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然后利用畜禽排泄粪便用于养鱼,通过这一环完成由畜禽粪便到鲜鱼的转化。池塘淤泥和鱼类排泄的粪便用来增加农田肥力,可使作物增产,完成从低产量向高产量的转化,整个生产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1.2.2残渣食物链利用

残渣食物链是指低等动物和微生物分解农业生产的副产物和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过程,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最终利用过程。具有残渣食物链的生态系统有较强的自身调控和适应性能力,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也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以平菇等食用真菌生产为主的食物链加环利用方式迅速发展,如,经济效益较高的稻草—平茹—蚯蚓—黄鳝残渣食物链模式,平菇可利用稻草中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对粗蛋白及木质素的利用率也达50%;菇渣养蚯蚓对菇渣中的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很高,但转化率较低;蚯蚓饲养黄鳝8d后增重38.5%,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率均在15%以上。

1.2.3引入捕食性动物

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简单,引入捕食性昆虫或动物能够抑制以一级产品为食的害虫发生,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一级农作物损失。明代《渭崖文集》有关于食物链加环的记载,在稻谷种植的农业生产链条中加入鸭,鸭能够捕食破坏稻谷的害虫,这个食物链加环是适宜的,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2食物网优化与循环农业

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越复杂,生物食物来源丰富,物质能量流动的渠道越多,形成复杂的食物网,生产力也就越高。因而因地制宜设置农业生产结构和设计农业布局显得尤为重要,注意群落间的合理搭配,在农业生产中应建立多级循环转化的综合结构和多层多种的生产体系,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物质、能量的网状多级综合利用,对实现物质、能流利用的最大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达到了对环境危害的最小化目的。

2.1北方“四位一体”循环农业模式

“四位一体”庭院循环农业模式是我国北方生态农业发展中形成的最为成功的典型生态模式。这种模式以农业土地资源为根基,充分利用太阳能,以沼气为纽带,利用生物转换技术,种植、养殖业相配合;农户庭院中,把猪圈和沼气池建在生产蔬菜的日光温室中,沼气池、畜禽圈舍、日光温室等相互连接,形成“四位一体”综合生态农业体系。这种生态模式中能量流动转向人类需求的方向,物质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是一种综合效益明显的循环农业模式。技术特点为:圈舍的温度略有提高,为禽畜提供高效的生产条件,可使饲养量增加,畜禽粪便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产气原料;沼气池因太阳热能增温增加产气量,解决了北方冬季的产气量少的技术难题。

2.2南方稻田养鱼立体生态结构

稻—萍—鱼共生的生态农业结构是多层多种的立体结构的成功案例。在南方种植水稻地区广泛应用,水稻田结合养萍、养鱼技术。鱼类取食浮游生物和水稻害虫,减少病虫害,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鱼类的粪便和排泄物作为水稻的肥料,有利于水稻生长。萍既可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又可直接作为鱼的饲料。畜禽利用和生产沼气后的畜禽粪便又可返回稻田,促进水稻增产。水稻增产、稻草增加又可为畜禽提供更多的饲料,为稻田提供更多的有机粪肥。稻田养鱼立体生态结构广泛分布在四川、湖南、江苏、广东等地区。

篇(10)

关键词:高效生态型农业 农业现代化 新型农业保障体系

我国农业发展普遍存在一种“四高一低”的模式,即高投入、高产出、高浪费、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经营。尽管从粗放式经营开始向高效生态型农业转型,但改观不大,距离高效生态型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低投入、高产出、集约高效的要求相差甚远。与“四高一低”的农业发展模式相比,高效生态农业是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是高产优质技术与绿色安全技术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农产品安全、绿色、特色以及高产、高效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兼容性,集约化经营与循环型农业的有机耦合,资源节约型农业与创意型农业的统一性。它既体现出现代农业的一般特性,又能反映出人多地少的农业发展特殊性。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仅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路径。

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就在现代化的发展基础上,开始探索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理论及其发展模式,试图通过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力求实现生态、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美国最早提出了高效生态经济概念,并将高效生态经济概念运用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中,对推动系统的有机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带动了环境科学和环境经济学体系的形成。而英、法、德三国又是最早把生态经济理论用于工农业。到了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都积极充分利用生态经济理论致力于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其理论及模式有:一是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促进生态经济理论与工农业两大产业的有机结合;二是把生物领域中的高新技术向产业转移和渗透,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使经济呈现出新的飞跃。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加快了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及提升,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决定了我国现代农业进程既不能效仿人少地多的美国和加拿大,追求高劳动生产率的大规模经营模式,也不能效仿高度工业化城市化的日韩两国,依靠国家补贴来维持小规模农户的高收入和农产品高价格模式,而是需要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即要坚持走生态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技术密集、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农业现代化之路。我国农业尚未彻底摆脱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经营水平还不高,生产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标准化、区域化布局尚未完全形成,仍然过度依赖对资源、投入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增地减、农资要素紧缺的现实不可逆转。因此,应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集约、高效生产,减轻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为此,我国只有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 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生产经营水平,才能有助于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持续性。

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功能多元化

实现农业多功能性不仅体现为具有农产品生产、供给、获得收入的基本功能,还具有生态、社会和人文等功能。农业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以确保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为工业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质优而量足的原材料。同时,通过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教育农业等提供的服务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农业的社会功能不仅能容纳劳动就业,而且还肩负着为社会提供品质优良、安全可靠、量足的农副产品,其质量、数量以及其安全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和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涉及到整个社会发展问题。对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一个农业大国来讲,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绝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此外,农副产品还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储备物资。随着我国人口的总量增长、城镇人口的比重上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用途的拓展,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呈刚性增长态势。与此同时,耕地在逐渐减少、水资源匮乏等资源约束日益凸显,保障农产品的供给压力日趋增大。我国农产品总量平衡的脆弱性越来越明显,而且品种和区域结构失衡的矛盾在不断加剧。众所周知,农业各要素本身是构成生态环境的主体因子,因此,农业对生态环境的支撑和改善方面,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农业生态系统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农业的生态功能。若忽视了这个源头的影响作用,必将危及到农产品的安全供给问题。尽管农业是一个古老的产业,但发展到今天的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文化的产物,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农业对教育、审美等有关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均有一定的作用,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想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就必须放弃狭隘农业观而树立大农业观。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逐步由追求温饱变为讲究营养、方便、快捷、安全。这种需求变化为农业产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推进了农业产业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而发展功能多元化的现代农业,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延伸现代农业的产业边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就必须注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体系中的比重;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产业体系,提高服务产业的支持水平;强化农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机制。

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高效生态农业的基本要求还不相适应,如龙头企业规模不大,辐射带动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规模经营水平偏低;农企联动乏力,精深加工链短少;生产方式小农粗放,环境依然面临污染,生态环境系统脆弱不堪,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从而导致农业优质资源的外流,农业产出率和商品率都不是很高,农业增长尚未根本摆脱粗放型格局。因此,应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摒弃掠夺性经营,解决生产要素的分散性配置,加速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从资源高能耗、环境高污染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型,从小农生产向产加销一体化的大生产转型。

(二)构建高效生态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

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农业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等高效生态的生产模式。这就需要把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技术与循环经济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建立起高效生态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同时,围绕科技支撑的生态高效农业,培育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建立适应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构建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研发及其推广服务体系。

(三)构建农业产业化与合作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唯有把提高农业生产主体的专业化、企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目前主要值得推广的农业产业化与合作化经营模式有:一是农产品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模式。体现多元化的主体参与,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二是市场化经营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农用生产资料的商品化、以及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的商品化。三是集约化经营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共进。四是规模化经营,即将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互相联系的规模化生产。

(四)构建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体系

要想推进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必然涉及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即涉及到土地流转、产权制度重构以及租赁股份机制等现代化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运营市场机制对土地要素与生产力之间实现有效配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土地要素。具体措施包括:一是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必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因势利导,或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二是通过政府建立信托机构,实施土地使用权信托流转。参照“益阳模式”,即由政府设立土地信托流转服务中心,出资设立信托基金并成立信托投资公司,公司通过支付土地使用权转让费从委托方手中获得土地,经过土地集中连片调整后再以招标竞拍等形式确定土地经营者,获取土地信托直接效益。收益的一部分除返回基金外,剩余部分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胡芳,2011)。三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参照“嘉兴模式”可在经济发达地区实施“两分两换”的土地流转机制,即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宗新建,2008)。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模式既盘活了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存量,实现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还消除了农村住房不能抵押、交易等体制障碍,有效地解决了“三化同步”推进过程中土地空间争夺的矛盾。

(五)构建符合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型农业保障体系

第一,建立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和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的建设机制,为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提供支持和保障;第二,健全政府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支持和保障体系,一方面提高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支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能力;另一方面政策引导多种投资主体参与投资农业的积极性。第三,构建新型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如建立农业贷款担保组织来解决贷款难问题;探索构建农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模式解决贷款难问题。第四,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法律保障体系,从而为确保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与发展构建一个强大的法律保障体系。第五,构建以公共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集技术、信息、金融、营销等服务融为一体的新型服务网络体系。

(六)构建循环型农业发展体系

通过构建循环型农业发展体系来提升农业附加值。一是建立和完善适应不同地区并体现农业发展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并大力推广具有实践经验的典型模式。二是继续探索构建适应不同区域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如建立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目标的平原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建立以生态保护为宗旨的山区型循环立体发展模式;建立以循环利用一切可再利用的农业资源为目的复合型循环生态模式;建立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的综合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为保障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要素投入保障体系。比如,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农业最重要的环节,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循环农业发展前期,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现实中支撑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研发和推广滞后,农民素质较低等制约因素也需要不断改善。所以,从目前来看,应从加强循环农业发展的宣传入手,让农民充分了解和掌握如何在其生产和生活中实现农业循环。同时,将扶助资金适当向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农业生产倾斜,以达到引导和扶植作用。

篇(11)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目的是要使生产的产品变成市场上需要的商品。目前,我州的农业结构有待于加大调整力度,农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变化还不相适应,优质农产品少,农畜产品的加工业与养殖业落后,农畜产品的转化、加工增值薄弱,效益比较低。因此,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包括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即要增加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比重,大力开发各种名、特、优、新产品,以粮食为重点,全面发展种植业,积极发展畜牧业和加工业。

1.种植业是发展农业的基础,调整种植业必须保持粮食面积的基本稳定,以确保粮食的稳定增长在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上,将传统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逐步转向“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三元结构,实现人、畜分粮,使饲料业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这样有利于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牧结合。

2.积极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发展畜牧业,不仅有利于增加动物性蛋白质来源,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同时有利于积累有机肥料,培肥和提高地力,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内部的良性循环。在农区发展畜牧业,要充分利用农区的大量秸秆发展牛、羊等家畜,通过过腹还田,增加有机肥料,培养地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农牧业的延伸,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可靠途径。因此,在调整农业结构中,要把加工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二、积极引导,支持农民走上新的联合之路

我州有93万人口,其中有76万农牧民群众。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习惯于按部就班地生产、生活,在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转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主体,要自己面向市场,参与流通和竞争,但现在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经营方法上都显得很不适应。那么,如何引导这样大量的、分散的千家万户拥有生产和经营决策权的独立商品生产者进入市场,参与流通,就成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有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伴随商品意识的增强,农民急待解决市场趋向问题。但是,农户经济规模小,农产品批量小,品种和规格不一,加上信息不灵,经营手段落后,除在当地城市集贸初级市场上自产自销外,不具有竞争能力,很难进入大流通、大市场,农民难以从农业生产中获得较高的收益。因此,农民参与流通,进入市场,在竞争中求发展的关键是组织起来,走向新的联合。农民走上新的联合之路,是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业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州农村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随之出现了许多专业性的合作经济组织,其名称叫法不一,但基于生产经营的共同利益,由懂技术、善经营的人牵头,农户自愿参加,交纳入社股金或通过股份联合自助合作社,形成围绕某一农产品的产销一体化经营,使产品有批量、有数量、有规格,在市场中具有较高占有率和竞争力。各级主管部门要顺应形势,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组织农民走联合之路。

三、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 安全农业发展

1.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依靠科技进步是关键要提高农作物、畜禽等产量,改善产品品质以及提高经济效益,达到生态、安全要求,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尤其是克服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者之间矛盾,达到协调一致,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例如,有的农作物产量高,但品质差,有的产量低,但品质好。如何克服其间的矛盾,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畜产品加工,发展畜禽养殖和多种经营,从多方面转化粮食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广现有科技成果,加快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全州发展市场农业的需要,选择一批适销对路、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的成果,大力组织推广,促进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如:农作物的优质新品种,包括优质青稞、优质小麦、高油分玉米或甜、糯玉米、双低油菜、高蛋白小杂粮及无公害水果、蔬菜等。畜禽高产、优质品种以高原牦牛、藏猪、藏鸡、瘦肉猪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