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长效沟通机制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8 10:29:5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长效沟通机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长效沟通机制

篇(1)

形成了全方位服务行业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形成了“以传统优势学科专业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专业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专业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专业体系。

本科生教育,面向现代电力需求,超前发展新兴能源专业。2002年,组建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使学校成为国内能够培养核电技术和管理人才的5所高校之一。2003年,创建国内第一个“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7年,先后成立“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全国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2010年,抢占国家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经教育部特批,举办太阳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等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十年来,学校先后调整设置了20多个新兴专业(方向),成功实现了学科专业的拓展与转型。

研究生教育,密切结合能源电力战略需求设置学科专业,具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学校具备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等6个类别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较为齐全的研究生学位授予体系。

同时,校企之间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快速发展。依托行业优势,以企业为主导,联合开发各类培训项目,构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继续教育格局,涵盖特高压、智能电网、电力环保、风电技术、核电技术等领域。

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体系

本科生教育,坚持把适应行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通过“四模块・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工程实践教学。校企共建有7个国家级、12个省部级实验实践教学平台、11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高水平的软硬件支撑。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实现“零距离”工程训练,提高了学生在大型电力系统中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链接。

研究生教育,面向行业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建设了具有电力特色的课程体系。大力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行业相关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开展基于科研项目合作的联合培养,90%的博士生依托理事单位科研项目开展论文研究,85%的硕士生论文源于企业科研项目。研究生的大量研究成果为能源电力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或管理方案。

继续教育层面,针对教育培训主体多元化、人员多而分散等特点,建立了“中国电力行业远程继续教育网”,服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该平台建有1000多门课程,内容覆盖发电、输配电、电力设计、电力制造等全产业链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有效缓解了企业员工的工学矛盾,降低了培训成本。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长期以来,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较好地解决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探索了一系列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作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从2011年开始,按“工程创新型”和“工程实践型”两种规格培养工程后备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在110多个企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建设了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目前,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5个专业举办卓越班36个,学生累计1080人。

(2)“订单+联合”人才培养。2006年以来,与中电投、大唐电力、中广核、上海电气等企业开展“订单+联合”的人才培养。企业深度参与,实现了企业、学校与学生三方共赢,该模式入选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目前,已培养500多名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核电急需人才。

(3)“两段式双导师”研究生培养。从2005年开始,全国率先在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以研究生工作站为载体,学生在企业进行一年半的专业实践和论文研究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现有研究生工作站65家,选聘企业导师250余名,已出站近千名研究生,为所在企业提供了极大的科技支撑,特别满足了边远地区电力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

(4)校企研联合研究生培养。探索面向行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新途径,例如同中国电科院联合招收与培养研究生40余名,为其量身培养了一批高端人才。近年,先后入选北京市“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及“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为深入推进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一流大学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提供了更高平台。

(5)共建企业高级培训中心。与国电电力、大唐国际及北方联合电力公司等单位合作,共建高级培训中心,为企业量体设计培训方案,开展“订单式”培训。近5年共培训1万多人次,推动理事单位更新员工知识并转化为“科技生产力”。

(6)共同提升教师工程能力。依托行业企业,在全国高校率先实施教师“工程化”培养。2008年以来,每年派出30余名青年博士教师到企业接受工程化实践。同时,学校聘请企业专家来校任教,现有兼职教师400多名。

(7)电力人才国际化培养。与国(境)外80余所大学及学术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通过“2+2”和“3+1”等形式,为电力行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人才。仅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高校就培育了6届共计474名学生。部分学生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深造。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展望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电力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电力系统呈现出大容量、高参数、高自动化、高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当前,随着新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创新突破,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发展。建立在化石能源传统利用方式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已经难以为继,以电为中心转变能源开发利用方式,已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推动我国能源电力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环保发展、友好发展,是全行业最根本、最重要、最迫切的历史使命。新时期中国能源电力行业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并且在需求的规格和结构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行业产业的发展呼唤高水平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多年来,我们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应该看到,与飞速发展的能源电力工业新形势相比,与国家对高水平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新要求相比,我们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有些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合作深度不够、机制不够健全等。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构建校企深度协同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为能源电力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以下工作的开展,努力找准需求对接点,不断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水平:

(1)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要结合行业需求,共同制定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等方面在内的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引领能源电力领域人才培养方向。

(2)共同打造高水平实践基地。要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内涵建设,加大投入,改进实习内容,完善管理机制,更好地完成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任务;依托理事单位广泛建立不同形式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优化研究生工作站运行机制。

(3)共同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要深入实施教师“工程化”战略,选派更多的教师到企业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同时加大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的力度。

(4)共同打造学生就业创业联盟。要建好“电力人才校园招聘基地”,开展就业见习、职业指导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搭建校企之间稳定的人才供需渠道;做好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建立行业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反馈机制;选拔优秀研究生担任企业科技顾问,为理事单位储备人才。

(5)共同打造国际化教育品牌。要配合电力企业“走出去”战略,解决企业境外项目的人才本土化问题,加大项目所在国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和培养力度;同理事单位紧密合作,站在国际前沿开展企业员工海外培训,提升我国电力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篇(2)

实施“新网工程”建设两年多来,供销合作社抢占了农村市场的制高点,打造了市场竞争的新优势。我们以龙头骨干企业带动“新网工程”建设,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向农村延伸。目前,全系统已拥有年销售额超亿元的骨干企业160个。

篇(3)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农村市场主要的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近年来,在加强农村市场“两个流通”监管、整顿规范农村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农村市场“两个流通”领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产品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生产经营相对分散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地域广、分散的特点使农产品生产经营监管区域大、难度高,容易产生监管和执法盲区,导致监管不到位。

2、农产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不甚理想

一是市场主体素质不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及法律意识较为薄弱:农村经纪人各自为战,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规范。二是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少,农民呈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三是农贸市场的管理不规范。目前许多农贸市场存在着基础设施差、规划建设不合理、市场内部管理混乱、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

3、农产品经营附加值低,深加工不够,尚未实现资源型向效益型转变,品牌意识淡薄

当前的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大部分还是简单的种植销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够,属初级产品的资源型生产经营。缺乏深加工和升级。这样的生产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收益低下:并且许多经营者缺乏现代营销理念,不强调商品包装。不重视品牌开发,使一些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或产地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由于病虫害多,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极易使蔬菜、粮食中农药残留超标,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一些出口农产品及加工品因农(兽)药残留超标被拒收、退货、终止合同和停止贸易交往等现象,以及近年来媒体曝光的瘦肉精事件、红心鸭蛋、多宝鱼等食品安全事件,极大地影响了老百姓的消费心理,使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农资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

1、经营主体不规范

随着农资经营市场的放开,农资经营主体进一步多元化,不具备经营条件和资格的经营现象比较多。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和一照多用、多家共用等现象。不少农资经营户的经营场所、专业知识、仓储设备及防护措施达不到经营种子或农药等条件要求,在既无农资《经营许可证》,又无《营业执照》的情况下,擅自从事种子或农药经营。有些有权经营的单位,以出租、转让、承包或挂靠等形式将农资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单位和私人,以包代管甚至不管,造成售假行为时有发生。还有的经营者擅自改变经营方式。将零售扩大到批零兼营。或搞起总、总经销等。

2、农资经营行为不规范

一是一些农资经营企业没有把好进货关,没有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进货渠道混乱。从一些不具备农资生产资质的商家进货,质量无法保证。二是农资经营者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两账两票、一卡一书、种子留样”等制度落实不到位。三是部分取得资格的个体代销店业主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未认真履行产品宣传介绍、农资使用指示传授、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等职责,农资售后服务差,时常导致农民不能正确使用农资。部分农资经营者本身由于缺乏相应的农资应用知识,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农资商品质量难以保证

现在农资市场的商品品种多样,成分复杂,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部分商品质量更是难以保证。而且,有些假冒伪劣、过期失效、不合格的农资由于价格优势和农民自身知识的缺乏在农村还有市场,从另一方面助长了农资的混乱经营。同时有些地方工商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还不高,侧重于对经营行为和主体资格的监管,而对生产加工、执行检验标准、使用效果、商品包装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制约了执法的效能。

4、农民法律意识不强

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法律意识不强。对于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的使用。主要凭经验和经营者的介绍,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多,上当受骗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农民大多在购买农资时没有索要发票,受到损失不懂得保留证据,投诉时无法提供有效的证据。同时,有关职能部门对农产品损失的评估没有相应的标准和办法,即使索赔,也不能弥补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5、农民消费维权难

一是农民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机会和能力不高,法律法规意识不强,购买农资时遇到消费侵权问题不知维权或如何维权:二是农民居住分散。离城镇、工商所或投诉点、联络站较远,交通不便。因此放弃自身权利,自认倒霉;三是举证较难。许多农民在消费时还没养成索取有效凭证的习惯。一旦消费受损就无法举证。目前,农村大部分乡[镇、村(居)委会]都设有“一会两站”,但部分地区由于办公经费不足,维权法规知识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使“一会两站”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消费举报及维权的作用。

二、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农村市场“两个流通”领域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当前“农产品流通”和“农资流通”两个领域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当前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加强和转变,建议通过以下几项具体措施来促进“两个流通”领域的服务和监管。

(一)农产品流通领域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商标富农机制”

要按照“立足一个资源优势。围绕一个产业链条,抓好一个注册商标,带动一批特色品牌”的工作思路。一是面向农村,扩大宣传。采取公益宣传、“送法下乡”、送资料材料到企业、送服务到现场等方式,引导农民和涉农企业增强商标品牌兴农意识,利用商标品牌开拓市场的意识。提高商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二是创新机制,加大商标品牌培育力度。及时了解掌握富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所具有区域及地理特征的独特标志,上门指导服务,引导涉农企业、农民、各类经济组织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地域商标、认证商标,争创知名字号,形

成“公司+农户+商标”的模式。三是切实保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利益,依法查处商标侵权案件。加大涉农商标的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商标打假维权保障机制,对商标侵权行为严厉查处。形成以农产品创品牌、以品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经营方式,服务新农村发展。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合同帮农机制”

加大合同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涉农合同的指导、服务,推行“订单合同”示范文本,指导和帮助涉农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规范签约行为,推动“订单农业”、“契约农业”的发展。对“订单合同”实施全过程监管,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和农户在履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探索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涉农合同监管、维权护农的有效机制,推行签约合同备案登记、履约联系监控、违约行政调解管理模式,切实维护农民和涉农企业的合法权益。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经纪活农机制”

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坚持“鼓励、扶持、引导、规范”的原则,依托市场抓发展、依托产业抓培育、依托龙头企业抓带动、依托制度抓规范,引导合作组织、涉农企业规范经营,搞活农产品生产流通。并加强对农村经纪人的日常监管,加大对农村经纪人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4、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策爱农机制”

按照建设“服务型工商”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切实把着力点转到农村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大力培育发展农村市场,积极支持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全面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层登记:简化登记程序。鼓励和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鼓励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健康养殖业。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业市场体系。

5、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助农机制”

积极培育、繁荣和规范农村市场,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开辟涉农市场主体准人绿色通道,采取放宽政策、降低门槛等措施,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向农产品深加工、种植、养殖业、农村劳务经济及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行业拓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吸引更多农民就业。

(二)农资流通领域

1、加大力度整顿农资市场秩序

农资市场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农资市场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要以整顿农资市场为重点,以农资打假为手段,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为目标,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积极加强服务指导,完善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农资,一是清理清查农资经营主体资格。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经销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违法行为。以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及其配件等农资商品为重点,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市场、重点商品,集中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三是强化农资市场的日常监管,加强对农资商品的检查力度,对经检测不合格的农资商品,依法退市下架,坚决将不合格农资商品清除出市场。四是严厉查处制作、虚假农资广告和商标侵权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农资广告环节的监管,防止虚假广告通过大众传媒向农村传播。五是加强和完善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全面规范完善农资企业“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在大、中型种子经营企业实施种子留样备查公示制度:进一步强化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在清理农资企业经营主体资格的基础上,全面建立农资经营企业“经济户口”档案,对农资企业实行信用等级分类动态监管。

2、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开展扶农助农活动

强化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努力提高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将送法下乡与开展农村市场监管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电视等新闻媒介及印发宣传资料等方法,广泛宣传有关打假护农的政策法规,并深入到各乡镇现场受理农民投诉,调解农资消费纠纷,帮助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一会两站”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基层工作职责,建立完善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专人抓、有专人管、有专人负责。协调各级政府,把“一会两站”工作纳入到乡镇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支持和配合开展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3、多部门加强协作,共同参与

加强与农业、质监、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构筑强有力的农资质量保障屏障。建议政府牵头整合执法检测资源。互通有无,实行资源共享,降低行政执法成本,创造更有利的执法条件。充分利用群众优势。广泛搜集信息,严厉打击不法商贩,彻底消除农村市场监管盲区。

4、提高执法人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对身处农资市场监管第一线的工商执法人员,加强农资专业知识培训,可以通过聘请农资或农业专家传授农资、农产品商品基本知识,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增强对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鉴别能力,防止违法生产、销售经营现象的发生。

三、积极构建农村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搞好农村市场“两个流通”规范监管

做到农村市场的长期稳定、有效监管,制度是前提。通过基层执法实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推动长效监管。

(一)完善宣传引导机制

把对农村市场经营者的法治宣传和思想引导摆上突出位置,认真抓好抓实。宣传工作要体现针对性,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经营者特点,科学制定宣传计划,实行“因人施教”:要保持经常性。当作工商部门的一项常规职责,做到有管理必有宣传,坚持不懈地长年抓;要具有灵活性,通过办班培训、媒体宣传、座谈讨论、集会演讲等多种方式,使经营者喜闻乐见。积极参与;要保持实在性,既有长远规划。又有近期目标。使经营者的素质得到渐进式提高。实施农村者信用建设工程。建立行业信用标准,制订诚信经营公约,开展“诚信市场”、“文明店”、“信得过业户”等评比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不断提升农村经营者的信用水平。深入推行行政指导制度。帮助农村经营者整改问题,规范经营行为,保护他们合法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各类农村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二)完善巡查监管机制

以落实工商所监管执法辖区责任制为基础,健全农村市场巡查监管工作规范,明确监管对象、任务、时间、方式等内容。使管理人员熟知具体“管什么,怎么管”,积极推进执法规范化、经常化和标准化。着力解决不作为和作为不到位的问题。积极创新监管方式,推行农村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综合农村市场主体的行业特点及信用信息。划分监管等级,明确监管重点和监管距离。对监管区域进行网格化划分,实施网格化管理,推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提升农村市场监管效能。全面赋予工商所综合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属地商标、广告、合同以及公平交易管理。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进行集中整治。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农村市场监管快速反应机制。

(三)完善监督维权机制

篇(4)

安全生产只有责任落实到位,才能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格局,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职能部门协调抓,相关部门具体抓”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做到“五个强化”:一是强化行政正职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负责,每季度至少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分析、部署、督促、检查本单位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履职报告;对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和经费、设备方面的存在问题应予以重视,努力解决好。同时,领导班子成员人人都负起相应的安全工作责任。二是强化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特别是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企业必须全面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措施,保障安全生产必要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三是强化县、乡、村、船主“四级”安全责任,全面落实“三长”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355号令及交通部、国家经贸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船舶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加强乡镇船舶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的意见》。四是强化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责任,保证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坚持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不管哪一级领导,或具体工作人员,不管对哪一项工作业务,凡涉及安全生产事项的,谁审批、验收、谁检验、认可、谁发证,谁就要负相应的责任。各级各部门都要逐项落实到位。并通过分级管理去落实。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行业管理机构都有两个方面的责任:一是因直接管理而负有的责任,二是对下一级进行部署安排、组织协调、监管督查的责任。一级管一级,强化考核、强化落实。五是强化安全管理目标管理责任的落实。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把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基层、到现场、到岗、到人,同时组织考核组对各级各部门落实目标管理责任。

二、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工作规范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规范交通行业安全监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落实好“六项制度”:一是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每年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传达精神,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部署任务;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通报情况,交流工作,分析形势,研究措施,布置工作;不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重大问题,分析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二是安全生产报告制度。一方面,各单位行政正职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履职情况报告。另一方面,按照国家、省政府、交通部及交通厅的有关规定及时、准确上报安全生产事故,认真做好事故月报、快报等统计工作,建立完善事故隐患报告制度。三是安全生产检查考核制度。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和完善“三结合、三为主”(综合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以专业为主;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以重点为主;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以暗访为主)的监督检查方法。围绕“自查、检查、督查”三个环节,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工作。每半年组织一次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年终组织考核,并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完成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政绩的依据。四是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举报制度。落实省财政厅省安监局对事故隐患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电子信箱、通讯地址等,建立健全受理事故隐患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登记、核查、处理、督办、答复、统计和报告制度。五是安全生责任追究制度。凡发生重特大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查处,严格执行重特大事故责任“倒查制”,从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倒查责任,严格追究相关部门、企业和人员的责任,严肃处理。六是安全生产情况通报制度。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和监管的先进典型经验,披露严重的安全生产违章、违规、违法行为,通报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责任制考核情况。还有建立安全生产联席制度,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登记制度等。

三、加大投入,夯实交通安全监管基础

各级交通部门要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安全生产管理经费问题,改善安全基础设施条件;要善于运用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科技含量,增强安全监管手段。

一是组织实施撤渡建桥和渡口渡船改造项目建设。逐步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和出行安全问题。

二是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步伐。认真做好规划和计划的编制工作,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合理确定规模,优化站场设计,确保建设计划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三是扎实搞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各级交通公路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加大配套资金的筹措力度,扎实推进国省道公路、主要旅游公路以及事故多发路段、危险点(段)整改、交通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加强公路养护,加强公路巡查,及时清理路障,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四是依靠科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各级交通部门积极引导运输企业,做好GPS或行驶记录仪的推广使用,以出租汽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高速公路、运距在4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为安装GPS的重点车辆,逐步建设全省汽车GPS安全服务系统。

五是地方海事部门要按照“夯实双基”的要求,以“二江三湖”和“四客一危”为重点,加大全省海事系统基层单位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的投资力度,改善基层执法手段,启动水上搜救体系建设,适应当前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水上救援的需要。

六是研究建立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三项经济政策。充分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调控手段,建立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安全费用提取、伤亡事故经济赔偿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等三项制度,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严格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四、强化监管,严格交通安全生产源头控制

(一)认真履行道路运输“三把关一监督”职责,强化运输行业安全监管。一是严把运输市场准入关。要重点加强对旅客和危险品货物运输经营资质的管理,加强对客运企业和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分类指导。二是严把运输车辆技术关。要督促运输企业认真贯彻《通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运输条例》及相关的配套规

定、标准和规范,加强运输车辆技术管理,防范机械原因引发的交通事故。三是严把驾驶人员从业资质关。进一步改进和规范驾驶员聘用制度;建立客运驾驶员行车安全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四是加强对客运站的监督。要督促客运站加强安全管理,配备好安检人员、安检设备和设施,落实好“五关”,认真查堵旅客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车,严格实施客车日趟检制度,严格出站实载核查,严禁超载客车、人货混装的客车出站。

(二)加强水上交通安全源头监管。加强船公司、船舶、船员管理,强化对船舶检验、船员考试发证、航运公司审批及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监督管理和过程控制,切实加强水上交通安全源头管理。一是规范行政许可,严把市场准入关,禁止不合格的航运公司进入航运市场。二是要加强船舶检验,禁止低质量船舶进入航运市场,并积极稳妥地推进船型标准化,加强对老旧船淘汰步伐。同时要加强船员的跟踪管理,切实提高船员的安全技能。

(三)加强交通工程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重视公路交通安全,实现人、车、路的协调发展。公路设计部门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安全和方便,真正体现以使用者为本的新的设计理念。二是规范港口建设建设工程项目和港口生产系统的安全评价管理。根据交通部、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印发的《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规定,督促港口建设、经营单位做好港口建设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以及港口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促进港口建设和经营生产安全,保障港口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四)深化车辆超限超载整治。治超工作要突出源头管理,完善监控网络,逐步建立长效机制。要继续以超限超载重点监管车型为重点,开展路面执法工作;继续严厉打击外挂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和以驳载为手段短途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坚持全省联手联动,继续加大对超限超载严重地区的治理力度。查处车辆超限超载过程中,要杜绝公路“三乱”以及不经检测就罚款和只罚款不卸载的行为。

篇(5)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5-032-05

一.研究述评及问题的提出

在金融市场进行金融交易的过程中,存在着广泛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国家角度来讲,必须有办法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以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衡量金融制度是否完善和有效,取决于制度本身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信息的不对称问题。金融体系使资金从缺乏生产性投资机会的经济人向拥有这种机会的人转移成为可能。除非金融体系能够高效地完成这一过程,否则,经济体系将不能良性运行,经济增长将受到阻滞。金融体系高效运营的一个关键是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也就是金融合约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少的精确信息。例如,借款人(债务人)常常比贷款人(债权人)对贷款用于投资项目的潜在回报和风险程度具有更多的信息。信息不对称引发了金融体系的两大基本问题,那就是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原因,银行在与中小企业的博弈中对中小企业实施“信贷配给”就成为银行的理性选择。考虑到信贷配给及其界定现象,抵押资产不足、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将被配给出信贷市场,以规避因信息不对称而可能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Berger、Banerjee、Alian、Stiglitz等学者从引入中小金融机构角度,通过双方的长期合作而拥有优势资源这一核心原则展开理论研究,以解决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上述理论最大的不足在于,他们仅仅是从银行内部结构与成本差异的角度,为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提供了一种解释,它并没有证明小银行的存在降低了银行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边际成本,从而并没有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另外,均衡信贷配给是将银行与企业作为整体性因素进行考虑的,并由此来确定均衡利率与信贷配给的数量,这其中已包含了结构性因素。因此,引入中小金融机构仅仅是银行的专业化分工,而不是小银行融资的信息优势,中小金融机构的引入并没有改变信贷配给的均衡位置,而只是通过增加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弥补了部分“信贷缺口”。而在金融市场配置金融资源失衡的条件下,引入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以改变信贷配给的均衡位置,促使信贷配给的局部均衡向总体社会福利均衡收敛。然而,在金融市场配置金融资源失衡的条件下,引入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制,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根本无法完全消除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在降低金融交易风险的同时也有可能产生金融风险,这种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金融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外部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的形成;二是由于金融担保机构内部所有人(委托人)与经理人(人)存在着内部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的形成。由于金融担保机构承担了大部分或全部的风险,成为信息不对称下风险的最后承担者。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以往几次金融危机所难以比拟的,在这场金融危机爆发与演变中所暴露出来的全球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问题,这更值得全球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深思。与此同时,在金融危机下,许多发达国家包括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所暴露出来的内在脆弱性问题,对我国金融机构提供了重要的警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金融机构存在内在脆弱性问题更是不言而喻的。本研究认为,治理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内在脆弱性的科学手段就是科学地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的系统性架构,以防范与控制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的运营风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针对“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的系统性建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以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补偿机理的经济学分析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的科学性架构,该机制主要包括基于政府财政贴补路径的金融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基于风险自留路径的金融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等两大部分内容。本研究成果将对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管理理论,对提升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在担保实践中的风险防御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补偿机理的经济学分析

按照经济学理论,具有很大外部效益的产品称为公共产品,具有很小外部效益的产品称为私人产品,而介入两者之间的产品称为混合产品。引入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是为了通过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来改善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环境,从而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这将有利于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改变国内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及增加出口创汇等,因此,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产品――信用产品,它不仅仅具有微观层面上私人产品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宏观层面上公共产品的特点,显然它是一种混合产品。作为一种混合产品,其最显著的特点无非是收益与风险的不匹配。对于产品提供的方式,通常而言,主要有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两种方式。所谓公共提供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手段筹集资金,以免费或部分免费形式向消费者提品;所谓市场提供是指消费者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市场交易原则进行购买才能取得产品。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应取决于产品的性质。对于私人产品而言,不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依靠市场机制就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私人产品应采用市场提供的方式。而对于公共产品来说,由于“搭便车”现象,即消费者一方面不愿意购买这一产品,另一方面又等待别人去购买,自己可从别人的购买中获得好处。因此生产者的成本得不到补偿,市场供给不足而导致社会效率损失。因此,对于公共产品,即使存在社会效率的损失,采用公共提供方式仍可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但是仅限于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体系呈现出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导,而商业性担保与互助担保机构为辅的分布特点,但不管哪种性质的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都必须按照“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管理”原则进行,这也是实现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这就决定了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是不能采用公共提供方式来运营的,那么,如果选择市场提供方式运营,是否能够有效解决社会效率的损失问题,下面通过给出图1―1来进行讨论。在图中,曲线SS为金融担保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即担保产品的边际成本曲线;曲线DD为金融担保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即担保产品的边际效益曲线;由于金融担保的外部效益性,用虚线TT表示金融担保产品的社会需求曲线,即担保产品的社会边际效益曲线;曲线TT与曲线DD的高度差取决于作为混合产品的金融担保的外部效益的大小,外部效益越大,高度差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在政府财政补偿之前,金融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都出于其内部效益动机,按照市场化交易机制,在金融担保市场的某一价格状态(A点对应的价格水平)达到平衡,此时所对应的金融担保数量为X(A点对应的担保数量)。但从社会效益角度来考虑,金融担保数量的最佳状态应为Y(E点对应的担保数量),于是将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损失程度为阴影部分(三角形ABC)的面积。

显然,对于金融担保这一混合产品而言,选择市场提供方式运营还是不明智的,按照上面的讨论,应该采用公共提供和市场提供相结合的方式,即混合提供方式,这种方式通过结合上述两种方式的基本功能,能够有效解决社会效率的损失问题。

所谓金融担保的混合提供方式,就是在遵循市场化运作原则的前提下,通过政府财政补偿(补贴)方式,来避免因市场供给机制所引起的社会效率的损失。这种混合提供方式对于规避社会效率损失的运作机制可由图1―2得到。在图中,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规避社会效率的损失,通过政府财政补偿(补贴),使得金融担保产品的供给成本下降,从而导致金融担保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就下降至虚线LL位置。虚线LL与金融担保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DD相交于E点,E点所对应的金融担保数量Y恰好为社会效益最优所要求的状态。此外,由于金融担保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下降至虚线LL位置,尽管解决了社会效率损失的问题。事实上,金融担保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下降至虚线LL位置,尽管导致了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的效益损失,但是它弥补了金融担保社会效率的原有损失,即图1―1中阴影部分(三角形ABC)的面积。损失的弥补程度为图1―2中阴影部分(三角形ABE)的面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易知,图1―2中阴影部分(三角形ABE)的面积与图1―1中阴影部分(三角形ABC)的面积应是相等的(不考虑制图的误差因素)。因此,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是为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而导致供给曲线下降的,而由此引发的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的效益损失理应由政府“买单”,政府财政提供补偿(补贴)的价格部分应为图1―2中所对应的BE部分,显然,BE部分的大小主要是由作为混合产品的金融担保的外部效益的大小所决定的。通过上述讨论可以发现,如果没有政府财政补偿(补贴),则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主要对商业性、互担保机构而言)应按照市场化交易机制来定价,即担保的理论价格;但是,对于建立政府财政外部补偿机制的,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主要对政策性担保机构而言)实际收取的担保费应等于担保的理论价格,在扣除政府财政补偿(补贴)之后的价格。下面将来讨论建立政府财政补偿路径的风险补偿机制的相关问题。

三、基于政府财政贴补路径的金融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基于政府财政贴补路径的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是实现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补偿目标的外部路径,它是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管理机制重塑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具有长期稳定的补偿资金来源,应当是政府扶持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的一项重要政策,只有政府财政保持合理的持续介入,才能保证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明确政府财政介入中小企业金融担保必要性的前提下,我们来探讨政府财政介入的方式、程度等问题。政府财政资金任何时候都是相当紧张的,尤其是在我们的经济转轨过程中,财政资金的紧张更是从各个方面都可以观察到。尽管如此,作为一种扶持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的政策导向,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的政府财政外部补偿资金必须予以落实,无论政府财政多么困难,在政府财政预算中都应当有所安排,以落实政府对中小企业金融担保的扶持政策。同时,在制度安排上,如何让有限的政府财政补偿资金发挥其最大的效益,非常值得探讨。

运用政府财政贴息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贴息率的倒数是资金的放大倍数,运用贴息的手段,实际上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经济杠杆方式,它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普遍规范。贴息体现了政府的政策性倾斜,它只是填补了给予倾斜支持的项目所能承担的比较低的利率和商业性贷款相对较高利率之间的缺口,并且是通过经济杠杆的运用来体现政府政策倾斜的。相对于财政贴息而言,如果政府实行以往传统计划体制下经常采用的无偿拨款方式,则整个政府的倾斜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要求面前,就有杯水车薪的窘境,当然也不符合“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政府公共财政的调节作用也就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因此,政府财政资金对于中小企业金融担保的政策扶持,也必须以“四两拨千斤”的经济杠杆方式来形成财政支持的持续介入,而担保补贴方式正是政府扶持中小企业金融担保的政策运用方式。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中,担保补贴率和贷款贴息率具有类似性。政府支持政策性担保机构,给它提供一定的补偿,就是填补金融担保理论价格与实际成交价格之间的缺口,实际上,就政策性担保机构本身而言,还是按照市场化交易机制来运作的。但是,通过政府财政对担保补贴的持续介入,一方面降低了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成本,提高了担保的外部效益和社会效应;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很小的一块财政补贴资金,利用其 “四两拨千斤”的经济杠杆效应,将产生的相当于财政补贴资金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规模资金引入需要给予倾斜的项目、行业和领域。运用这种经济杠杆方式以小资金调动大资金参与经济运行,可以很好地发挥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因此,建立政府财政外部补偿路径,不仅可以有效实现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的外部补偿目标,而且也是实现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基于风险自留路径的金融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基于风险自留路径的金融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是实现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补偿目标的内部路径。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在从事金融担保业务时面临着各种风险,为应对各种不同程度风险的可能兑现,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应构建完备有效的金融担保风险自留机制,这是实现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补偿的极有效途径,也是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管理机制重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金融担保风险自留的基本含义

金融担保风险自留是指担保机构以其内部的资源来弥补损失。假如由于各种因素的改变而产生损失,担保机构将以此时可获得的任何资金偿付,以使损失减小或消失。通常情况下,风险自留可以是有计划的,也可以是无计划的,且可以预先为可能发生的损失留存资金或不留存。计划自留是指有意识地对预计风险的风险的自我承担。采取计划自留策略一般是因为它比较便利,有时也是在比较了各种方法之后结合担保机构自身能力而作出的决策。非计划自留是人们没有预计到风险会产生而形成的,但有时即使预计风险会发生,由于风险造成的最大可能损失被低估,也仍然会发生非计划自留。

本研究讨论的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自留主要指有计划的风险自留。有计划的风险自留也可以称为自保。自保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它是风险管理者觉察到风险的存在,并估计到该风险造成的期望损失,决定以其内部资源(自有资金或借入资金),来对损失加以弥补的措施。显然,自保并没有涉及到风险的转移,风险依然由担保机构自身承担,仍然属于风险自留范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保必须具备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风险暴露单位数量要足够大,以便能准确地预计损失;二是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对预期损失进行事前预留。在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里,尤其是那些跨国公司,因为频繁而数量较大的国际经营业务和投资项目自然免不了要承担风险,常常在公司内部设立专项资金和专门负责的部门来对自保等风险管理策略进行实施和监督。

(二)金融担保风险自留的筹资形式

在有计划的金融担保风险自留中,对损失的处理有许多种方法,有的会立即将其从现金流量中扣除,有的则将损失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分摊,以减轻对单个财务年度的冲击。对于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自留的资金筹资形式,可选择建立外部和内部风险基金两种形式。

建立外部风险基金,是指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逐期支付一定的捐纳金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代为积累和管理基金。与传统的保险不同的是,一旦发生担保风险,保险公司的赔偿以基金中的数额为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可就超过基金积累额的损失与保险公司达成一定的保险协议。也就是说,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支付一定的保险费,保险公司赔偿一部分超过基金总额的损失。与内部风险基金相比较,外部风险基金可以作为费用扣除掉,但不利的是,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给保险公司。

建立内部风险基金在提供弥补损失的一定流动性的同时,不会给财务带来过大的冲击,而且也不必向第三方(如保险公司)支付费用,另外还能带来一定的投资收益。从整体上来说,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自留的内部风险基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代位代偿准备金。代位代偿债务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在保债务规模的大小与担保期限的长短,因此,代位代偿准备金应按照一定时点(通常为年末)的在保债务总额和逾期担保债务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代位代偿的支出准备。其计提公式为:

代位代偿准备金=年末在保债务总额×提取比例(%)+逾期担保债务总额×提取比例(%)

2.担保呆账准备金。担保呆帐准备金按照代偿金额的一定比例提取,提取比例依据代偿期限的长短而定,如代偿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可按20%~30%提取;代偿期限1年―2年内的可按60%~70%提取;代偿期限3年内的可按90%~100%提取。担保呆帐准备金主要用于弥补由于追偿失败而发生的损失。

3.普通准备金。普通准备金按担保机构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实现的净收益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冲抵担保机构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

五、结论与展望

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在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关键是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点环节是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体系,转嫁、降低银行的部分风险,提高银行给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中小企业金融担保行业是国际上公认的专业性极强的高风险行业。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演变,给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包括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路径与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2008年这次规模史无前例的全球金融危机事件,使全球金融学术界、全球金融机构界、全球金融监管界等部门充分认识到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因此,科学构建金融风险管理机制,以此来提升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管理效能,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研究任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提出的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的科学性架构,将成为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来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担保行业风险管理的科学化进程,从而确保中小企业金融担保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因此,本研究成果将对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体系及实现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价值。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体系在促进中小企业全面提升信用能力和缓解贷款难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可持续的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体系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现实选择。但是从我国试点情况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体系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由于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的实践才刚刚启动,再加上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因而对于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方面的研究难免会显得较为不足,今后还有待于国内外金融学领域的学者们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注: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BJY10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9045068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16);2011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Kenneth J. Arrow.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M]. Basil Blackwell Limited,1994.

2.阿罗.信息经济学[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8.

3.Baltensperger. Credit rationing: Issues and questions[J]. 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1998,10(2):170-183.

4.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0.

5.Berger,A.N. and Udell,G.F. 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J]. Journal of Business,1995(18): 230-242.

6.Berger,A.N. and Udell,G.F. 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lib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 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Economic Forthcoming,2002(15): 613-617.

7.Banerjee,A.V. and Besley,T.G. The Neighbour’s Keeper: The Design of a Credit Cooperative with Theory and a Test[J]. Quarterly of Economics,1994(3): 107-110.

8.Alian L.,Riding and George Haines J.R. Loan Guarantees: Costs of Default and Benefits to Small Firm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1(16): 595-612.

9.Stiglitz,J. and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ion information[R].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1991,71(3): 393-410.

10.吕薇.借鉴有益经验,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 金融研究,2000,5:58-63.

11.曹凤岐.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 金融研究,2001,5:68-70.

12.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

篇(6)

(一)紧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建立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

近年来,该区坚持"发展经济促就业,扩大就业促发展"的方针,统筹经济发展与促进劳动力就业,紧紧瞄准新产业、新项目、新的就业增长点,认真落实"就业三同时"制度,即:坚持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就业需求预测同时进行,坚持项目建设与农村劳动力安置同时进行,坚持项目建设与提供就业服务同时进行。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同步。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

在深入落实中央、北京市促进就业政策的同时,结合顺义实际,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如:将只有"4050"人员才能享受的优惠政策,扩大到"3040"失业人员;对企业招收该区城乡劳动力和职业介绍机构推荐就业给予奖励;支持自主创业等等;初步构建起了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就业格局。为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该区不断加大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年以来,区镇村三级累计投入就业再就业资金9980万元,其中,区级财政投入7580万元,镇村级财政投入2400万元。此外,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该们推行了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对全区企业从工资标准、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规范,增强就业稳定性、提高就业质量。

各镇、村也结合各自经济发展实际和劳动力结构状况,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至此,该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区、镇、村三级政策为支撑,以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引导社会推荐就业为主导,覆盖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特困人员、新生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不同就业群体的政策扶持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就业。

(三)加强就业服务组织建设,不断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该区已初步构建起了以区职业介绍中心为龙头,22个街镇职业介绍所、213个村级就业服务站为基础,12家非公职介机构为补充的"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就业服务体系。特别是建立了覆盖全区的村级就业服务站,招聘215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为专职劳动保障协管员,既解决了部分"4050"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也有效保障了基层劳动保障队伍的稳定性。村级就业服务站的建立,使农村劳动力统计工作更加准确细致,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的传递更加快捷。

(四)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1.健全培训网络,扩大培训覆盖面。积极调整培训布局,整合培训资源,明确区镇两级的责任和分工,形成了22个街镇负责非等级培训,10家专业技能培训学校负责初、中、高不同层次的等级培训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

2.开展订单培训,不断提高培训就业率。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定向为用人单位培训所需人员。3年来,共为北京空港工业区等企业定向培训职工2万人。启动"技能下乡"工程,将授课教师、操作设备送到村,将实用技术送到农民身边,提高了培训实效性。

3.开展分类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对尚无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实行初、中级工为主的转移就业型培训,加快转移步伐;对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实行高级工、高级技师为主的技能提升型培训,提高就业质量;对初中学历的青年农村劳动力开展学历加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

篇(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在志愿者行动蓬勃发展的十多年中, 志愿服务已成为诸多志愿行动中的核心部分。作为青年群体中的生力军,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动力多源于自身内部。这种内在动力使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保持稳定和持久的积极性,建立大学生长效志愿机制的基本分析单位――志愿者便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参与长效志愿活动的可能性。

然而,在志愿服务供给和需求都存在的情况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志愿活动却难以建立科学稳定的服务模式。社会上很多志愿者组织以及对志愿者有着较大需求的其他组织都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首先,由于志愿活动的临时性和不固定性,他们很难及时有效的找到能够满足工作要求的志愿者。其次,在志愿者的知识结构与服务岗位的匹配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即使能够找到符合数量的志愿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让每个人的作用在最大的程度上得到体现。

一、校内志愿者组织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

由校内志愿者组织组建的“志愿者资源库”可以采用效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对校内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管理,以确保社会志愿需求拥有足够的志愿资源。

(一)大学生志愿者的识别和甄选、招募和登记。

建立“志愿者资源库”的首要任务是志愿者的选拔和招募。为了进一步优化志愿者队伍,建立起长效志愿服务机制,志愿者组织在志愿者招募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标准,挑选那些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奉献精神、学有余力的大学生作为志愿者资源库的资源储备。与此同时,志愿者组织应该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登记,及时更新志愿者信息,包括志愿者的联系方式,新加入的志愿者以及退出资源库的志愿者。

(二)技能更新、培训。

志愿者组织对志愿者培训的开展应建立在对志愿活动需求的了解之上。在培训志愿者之前,志愿者组织应该与社会上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机构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这些组织亲自来校培训志愿者。

针对那些常规活动的志愿者,要根据不同的志愿种类制定志愿者岗位的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分门别类的将各种志愿活动的开展方式介绍给志愿者。对志愿者的培训可分为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岗位培训这三类。对于突发事件,志愿者组织应挑选一批较为优秀的志愿者,组建志愿者队伍去现场开展志愿服务。在原有培训的基础上,还应该对此类志愿者进行如下的培训:首先要加强志愿者之间的合作精神,在服务现场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其次,志愿者组织应尽量掌握事故的全方位信息,以便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做出统一的安排和部署。再次,要让那些有处理过相关紧急事件的责任人带领志愿者开展相关的活动。

(三)绩效保持,输出服务。

志愿者的培训活动不是一时之需,同样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对志愿活动的迫切要求也说明了对志愿者的培训不能一蹴而就。大学生志愿组织在这其中承担者重要的责任,不仅仅需要对新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大学生进行培训,对于那些已经有着丰富志愿经历的这远者来说,仍然有他们不曾接触过的志愿领域。因此,志愿者组织应该在学校以及社会各方的帮助下,充分搜集相关信息,完善培训机制,让志愿者的能力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符合社会的需要。

二、校内志愿者组织与校外招募志愿者组织(简称校外组织)的合作

大学生志愿组织一方面担负着培训志愿者的责任,另一方面又要与校外组织有着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如果说“志愿者资源库”的建立是实现志愿服务长效化的基础,那么积极主动地与外界进行沟通、输出我们培养的志愿人才则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

(一)培训与合作。

在与校外组织的互动中,大学生志愿组织应的积极努力地争取校外招募志愿者组织的合作与培训支持。首先,校内志愿组织的资源有限,与外界对志愿活动多种多样的需求相比,校内志愿者组织在财力、技术、经验等方面都有着先天性的不足。如果对志愿者的培训活动只是一味的闭门造车而不语现实的需求相结合的话,我们培养出来的志愿者就会以志愿需求脱节,长效的志愿机制便无从谈起。其次,校内志愿组织只有通过与校外组织广泛的联系才能够即使地掌握社会的动向,才能够就社会需要何种类型的志愿者作出及时回应。

(二)大学生权益保障。

在志愿活动中,志愿者的基本人格尊严得不到尊重,很多招募志愿者的互动并没有相关的保障志愿者权益的规定,只是将志愿者作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低级工作者,志愿者常常因“自愿参加”而变成弱势群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针对这些不利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立的不良现象,一方面,志愿者组织应该积极呼吁国家立法机关针对志愿服务进行立法,而另一方面则要更多地在实践中做好“监护人”,积极与校外组织协商沟通,确保大学生志愿者的生命、安全、财产、尊严等基本权益。

由此可见,校内志愿者组织在解决志愿服务脱节从而导致难以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等问题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校内志愿者组织的作用发挥仅仅靠其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需要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服务意识的觉醒,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协作和努力。充分发挥校内志愿者组织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立的道路并不遥远。

(作者:华北电力大学本科大三,主要从事法律社科类研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长效机制, 四方联动

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可见,顶岗实习在高职教育中意义重大,它关系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校企合作的稳定发展,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建立。

所谓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学生承担岗位的全部职责,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获得企业支付的报酬。顶岗实习涉及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四方要素,“政企校生”四方联动,构建顶岗实习长效机制,不仅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有益探索。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现状及问题

自从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以来,顶岗实习作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得到广泛推广,国内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是基于顶岗实习结果表象的视角,而很少从顶岗实习涉及的“政企校生”四方要素分别展开深入研究。因此,从“政企校生”四方要素分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现状及问题,有利于挖掘顶岗实习存在问题的机理,有利于系统构建顶岗实习长效机制。

1.政府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政府最主要的责任是完善法律法规、协调各方利益和关系、监督顶岗实习有效运行。目前,尽管国家出台了《职业教育法》指导高职教育发展,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指导高职教育顶岗实习,出台了《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从税收优惠等方面鼓励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但顶岗实习法律法规制度缺失现象仍然明显,主要表现在,第一,落实宏观政策,缺少具体如何操作、组织实施的细则;第二,有些法律法规用词模糊,缺少对实习学生身份的准确社会定位;第三,有些法律条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此外,国家对高职院校进行教学评估,通过评价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检查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但缺少对顶岗实习合作企业的监督考核,也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统一协调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冲突。

2.企业方:企业以利润为中心,生产经营目标追求利益最大化。目前,企业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顶岗实习的态度比较消极,大多数企业认为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企业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学生;学生工作效率低,生产过程中经常因操作不当损坏机器,造成人员伤害,企业因此需承担较大风险;有些企业接收实习学生,往往是看中学生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学生加班时间长,从事的工作任务单一,企业缺少培养学生技能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计划。

3.学校方:高职院校就学生顶岗实习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不符,学生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缺少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系统管理制度,缺少教师指导顶岗实习的管理章程;缺少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学校疏于管理,对学生考核评价难度较大;学校教学制度与企业用工不适应等问题较为突出。

4.学生方:目前,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了一定提高,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从学生转换为企业职员,适应能力较差;有些学生怕吃苦,比较浮躁;有些学生责任意识差,工作不积极;有些学生缺少对职业生涯规划,频繁跳槽;有些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个人权益常受侵害等。

二、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问题的机理分析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涉及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方要素,四方均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希望能快速提高技能、顺利就业;学校希望校企合作稳定,能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企业希望能获得自身所需的劳动力和人才储备;政府希望高职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国家虽然制定了相关政策发展职业教育,并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接收学生实习,但缺少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导,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觉得接收学生实习是“赔本买卖”,损害了企业利益,不愿参与顶岗实习。缺少企业积极参与的顶岗实习是很难取得成功的,缺少企业的积极推动,顶岗实习也无法实现“政企校生”四方联动。企业的消极,造成顶岗实习出现学校“一头热”的现象,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等很难与企业需求有效衔接,也很难真正培养出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也造成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热情不高,自身素质能力较难有效提高,政府推动的高职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利益是顶岗实习有效推动的动力,“政企校生”只有在四方利益实现平衡,各方才会在“互利共赢”的利益驱动下,积极参与顶岗实习,保证顶岗实习有效运行。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政府在协调各方利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顶岗实习的强有力推动者。

三、四方联动顶岗实习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是指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从目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来看,构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培养机制、沟通机制、协调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的长效机制十分必要(见图:“四方联动”顶岗实习长效机制模型),它将有利于实现“政企校生”四方利益平衡,有利于促使“政企校生”四方联动,共同推动顶岗实习有效运行。

1.培养机制。培养机制是指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学生等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有机联系,顶岗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实践,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学生的责任,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建立顶岗实习培养机制,第一,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供需制度。政府建立实习学生供需信息平台,使学校能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实习学生动态。学校与企业定期互访,交流信息,了解企业发展战略、生产信息、人才需求信息和人才技能要求等,学校根据市场化的人力资源供需变化,预测人才需求方向和规模,调整专业结构;第二,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教学。企业根据对人才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教学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并参与某些课程教学;第三,学校要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等;第四,建立实习指导师傅培训考核制度。企业要对负责实习指导的师傅进行选拔和培训,政府要建立实习指导师傅考评制度,通过培训和考试,让合格的实习指导师傅持证上岗;第五,企业要建立实习学生人才培养制度。企业要对实习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轮岗锻炼,要指派实习指导师傅,点对点进行培训指导,要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2.沟通机制。沟通是“政企校生”四方获取信息、协调关系、解决问题和建立情感的重要方式。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保证沟通信息的真实对开展顶岗实习十分重要。第一,政府与高职院校和实习企业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了解顶岗实习进行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政府亦可去学校或企业调研,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真实想法和学生权益保障情况等;第二,学校与企业建立高层对话机制,学校可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信息、企业培养实习学生计划和学生顶岗实习学习情况等,企业可了解学校培养学生的数量及基本素质,并根据企业需求,与学校共同制定教学培养计划,共同开发教学课程。通过高层对话,学校与企业可建立良好的情感互信,为双方长期合作奠定基础;第三,学校与企业建立基层沟通制度,学校顶岗实习指导老师与企业实习指导师傅定期进行沟通,及时解决顶岗实习问题,共同探讨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第四,学校和企业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和需求,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鼓励学生积极认真参与顶岗实习,学校和企业亦可从与学生的沟通中,了解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看法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开展顶岗实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协调机制。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政企校生”偶尔会因为沟通不畅或利益冲突而产生矛盾,这时良好的协调机制为保证顶岗实习有效进行将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政府在整个协调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最大。第一,政府应建立实习学生供需信息平台,协调企业与学校信息不畅的矛盾,保证企业用工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有效对接;第二,政府应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协调企业和学校合作中出现的矛盾,使顶岗实习出现的问题有部门负责,协调处理有章可循;第三,企业与学校成立合作委员会,成员包括企业人员和学校老师,建立问题处理责任人制度,制定问题处理流程;第四,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可由班干部向学校实行指导老师反映,由老师负责协调处理,对于学生出现的个别问题,可及时与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实习指导师傅沟通,由老师和师傅共同协调处理。

4.评价机制。良好的评价机制能加强“政企校生”四方联系,能促使顶岗实习有效运行。第一,政府应定期对企业和学校开展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并通过评分等方式评选出顶岗实习运行优秀高职院校、接收培养顶岗实习学生优秀企业等,以评促建,保证顶岗实习有效运行;第二,学校对实习企业进行评价,考核其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规模和软硬件设施,考核其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情况,督促企业改善实习条件,提高实习指导水平,学校也可通过评分考核,奖励优秀实习企业,淘汰不合格实习企业,优化实习企业资源;第三,企业对学校实习前基础教育、实习过程中学生管理等进行评价,选择继续或终止合作,或选择与其它职业院校合作,以此督促学校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第四,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标准,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考核;第五,建立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实习指导师傅评价制度,以此督促其认真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

5.保障机制。完善的保障机制对顶岗实习的长效运行意义重大,它能使各方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使企业、学校和学生的权益得到保障,政府在保障机制建设中作用最大。政府应通过立法,把接纳学生实习作为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应完善《劳动法》,明确顶岗实习学生的身份,保障学生薪酬、保险等基本权益;地方政府应在现有《职业教育法》、《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等现有政策法律法规下,制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法规和实施细则,保障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利益,并通过税收减免、经费资助和奖励的措施,对积极支持顶岗实习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政府应加大高职院校的投入,支持学校实习基地建设,为高职院校开展顶岗实习提供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政府应建立顶岗实习师傅资格考试,规范实习指导师傅队伍;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生产实践,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的水平;学校应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生产、权益保护等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企业应建立顶岗实习学生薪酬制度、工作制度等,保障学生同工同酬,保障学生实习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赵荣奎,沈向光,苏启立,郑利群.高职院校校外顶岗实习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104-105

篇(9)

上世纪90年代,一种新兴的犯罪“打孔盗油”产生,即在石油运输管道上打孔盗取原油,从而谋取非法暴利。进入2006年,由于国际油价的飙升,导致国内成品油价居高不下,不法分子为利益驱使,“打孔盗油”更加疯狂,全国各条输油管线均遭受不同程度侵害。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聊城输油处所辖临濮线打孔盗油发案率直线上升,超过了历史同期纪录。引起管道储运公司高度重视,开创了建设管道保护长效机制的探索道路。

1.管道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

管道储运公司与山东省政府、公安厅、油区办积极沟通协调,促成了在山东省选管段试点,成立专职巡护队伍的专项整治活动。2006年4月初,聊城输油处以莘县段为试点,进行为期70天的打孔盗油窃气案件的专项治理,在此期间莘县这个高发案区仅发案3起(2006年1月份莘县段发案10起),发案率明显降低,专项治理效果十分显著。

管道储运公司、山东省公安厅及治安总队成立了联合办公室,先后赴聊城、德州、济南、滨州、东营、潍坊实地调研,摸清各地的情况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研讨,最后制定出《管道保护试点实施方案》、《专职巡护队伍队员的录用条件》、《专职巡护队伍培训方案》、《经费的使用及奖惩考核办法》等文件。由此管道保护长效机制建设正式启动。

2.管道保护长效机制的发展

2.1管道保护长效机制的推广

借鉴2006年管道保护长效机制建设试点的成功经验,聊城输油处在全线开始推广实施,2007年先后与范县公安局、东昌府公安分局、禹城公安局、高唐公安局、茌平公安局、聊城市刑警支队达成协议,分别组建了专职巡护队伍,并对各专职队伍进行统一培训上岗。2008年又得到了河南省公安厅、濮阳县油区治安大队的支持,建立了河南段的专职巡护队伍。至此,聊城输油处全线242公里的管道形成了“白天有人看,夜晚有人寻,企警联合看护”的管道保护网。

聊城输油处将地市级政府、公安局;县级政府、公安局;乡镇级政府、派出所三条线与输油处、科室、基层站队横向联系到边,纵向联系到底,搭建安监、油区办加盟的防控、打击网络及框架,形成联动机制,无论该网络的哪个点都可以引起监督、抓捕、堵截的连锁反应。现在该网络已覆盖山东、河南二省。

2.2管道保护长效机制的运行管理

2.2.1机制健全与否,关键在于后期精心的管理维护。

专职队伍成立后,起到良好成效,如何持之以恒的保证机制良性运作,成为急需研究的新课题,为此聊城输油处与专职队伍的管理者即市、县公安机关达成协议,在实际工作中,对专职队伍采取了联合突击查岗办法、双向监督办法、和技术监督的办法管理队伍。即:与市、县两级公安主管部门联合不定期检查巡护情况,以红头文件形式定时通报,纳入派出所业绩考核;要求输油处巡线人员、农民巡线工与专职巡护人员每周不少于三次见面,双方以签单为证,三次见面不得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不能完成的,根据《专职队员巡护管理办法》给予不同的处罚;加大技术投入,聊城输油处在东昌府区45公里的管段积极调研试行巡更系统以及GPS系统应用,做到适时监督。用科学的技术促进巡护队伍的管理,利用制度的约束,强化专职巡护队伍的责任感。

2.2.2利用管道保护长效机制网络,加大打孔盗油案件侦破力度。

管道保护长效机制另一重要功能:充分利用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加快打孔盗油案件侦破力度,做到“新案必破,积案必追”。为此,聊城输油处全线工作人员工作更加细致,不放过任何线索,充分利用特勤、举报信息为警方提供办案依据。聊城输油处一方面对案发地加大协调力度,使案件在发生的最短时间内侦破,起到抓团伙、追残余的震慑目的;另一方面对没有打孔的地段关口前移,主动与当地政府、公安一道寻求防范方法,在管道巡查和沿线排查嫌疑人上下工夫,全线提高“电压”值,使犯罪分子不敢妄为。

3.管道保护长效机制运行成效

3.1 打孔盗油发案率大幅度下降

2007年全线建立管道保护长效机制后,打孔盗油发案率较2006年下降了75%,2008年又下降了40%。截止2010年,在管道保护长效机制运行了4年后,打孔盗油发案由144起/年降至12起/年,整体下降了92%。

3.2 案件破获率提升

长效机制建立后,聊城输油处充分利用本网络机制,积极与公安系统沟通协调,加大破案追逃力度。2006年至2010年期间,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83人,捣毁盗油团伙39个,缴获盗油车辆44辆。取缔非法收油点(土炼炉)7处。

3.3 减少打孔盗油经济损失

篇(10)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家庭结构逐渐向小型化和空巢化演变。迅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对我国养老社会服务体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大量养老服务专业人员,以改变目前养老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少、素质低、服务水平较低的现状。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有效建立与成功实施,其关键就在于能否找到学校与行业、养老机构的利益共同点,从而建立一种双赢的、持续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目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办学过程当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完善实践教学条件,缺乏与专业相配的教材,缺乏高素质实习指导教师,而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来解决。

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老服专业与养老机构合作的运行机制问题。由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后简称老服专业)与养老机构合作实施过程中缺乏全局统筹,致使养老机构与办学诸要素间缺乏有机结合,很难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2、观念问题。一些学校认为校企合作只是找一个实训场所,合作与不合作并不很重要,多数养老机构只是用人才,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把自己所掌握的某些行业信息视为机密,不愿意与学校分享。

3、缺乏稳定性和长效性。很多养老机构都是要人就来学校,且仅限于人员招聘,缺乏沟通与交流,缺乏深入合作,或常受经营情况等影响,时冷时热,合作模式单一,无长效合作机制。

此外,普遍存在的合作机构的选择问题、校企合作的责权利、政策制度等问题均为老服专业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构建老服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对促进老服专业发展,带动养老行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1、构建老服专业与养老机构通力合作的利益驱动机制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与养老机构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取决于合作能否给对方带来良好的效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养老机构的利益表现在:能获得机构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养老人才;为养老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如提供养老服务服务标准、管理规范以及最新技术、服务理念,解决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的难题,提升养老机构的竞争力;能利用老服专业的教学资源对养老机构员工进行岗位培训。通过校企合作能获得政府政策性优惠,如减税、贴息等,以获得经济效益。而老服专业的利益表现在:从养老机构中取得资金与设备方面的资助,改善专业办学条件;能使养老机构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优化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岗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继而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为老服教师提供科研课题研究的平台,并促进双师队伍建设。实质上,养老机构的利益归结为提高其经济利益,而学校的利益是提高老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建立老服专业与养老机构健康合作的约束机制

校企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履行责任和义务,有合作就要有约束,有约束才会有规范,才有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为此,双方必须受到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约束。在法律协议的框架下,在有利于养老机构、学校、学生三方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养老行业机构标准和需求,明确人才培养要求和校企合作内容、程序及方式,形成一种法定或近于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界定各自的责任、义务和利益,明确双方职责。校企签订合作协议,学生与单位签订协议,规定学校与养老机构的职责。如规定学校定期为机构新聘员工组织岗前培训和在职员工开展继续教育等;规定养老机构在学生实习期间应完善软、硬件条件,满足专业高水平教学要求,保证学生实习安全及为专业老师开展科研调研等活动提供方便等。不能履约,造成后果的须按协议赔偿。同时,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结合校企双方实际,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的工作管理办法,以保证合作成效。

3、建立能促进老服专业与养老机构长期合作的交流机制

养老机构是经济部门,学校是教育部门,两者价值取向不同,有时双方容易产生矛盾与冲突。学校应加强与养老机构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学校要成立双方共同参与的合作机构作为交流平台。学校要多关注养老机构的发展变化,并及时给予信息回应,机构遇到困难应积极帮助解决,重视双方人员的相互交往,建立感情,升华彼此关系。如老服专业老师要定期不定期召开双方参与的座谈会,讨论解决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讨论中增进感情,促进双方长期深度合作。

4、建立多方参与的综合评价机制

老服专业与养老机构合作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多方参与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教育部门、老服专业、养老机构以及社会都参与合作,对其进行综合检验与评估。在对老服专业评估中,教育部门要加大对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方面的评价权重;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重视老服专业毕业生应用技能水平的考察;重视用人单位对老服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以评价体系为基础,建立激励机制,树立参与校企合作的典型,保护和激发养老机构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老服专业应制定校企合作的具体评价指标,并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宗珍.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0(4)

篇(11)

近几年来,随着油田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职工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关系的调整、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必然在企业基层职工群众的思想中引起种种困惑,这对新时期企业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创新载体,建立“四访五必谈”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企业基层和谐稳定发展,实现平安建设目标管理。

一、建立“四访五必谈”的探索与实践背景

油田企业基层单位建立“四访五必谈”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本管理为手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建立“四访五必谈”群众工作机制的主要内容。“四访”。即:“员工家中有婚丧嫁娶要必访、家属过生日必访、协解人员及退休职工重大节日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五必谈”。即:职工情绪反常必谈、职工违章受训批评必谈、同事间有矛盾必谈、职工工作岗位调整必谈、职工取得荣誉必谈。”尽最大限度地提升职工群众在工作岗位的质量,为企业确保持续有效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一)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是实现企业稳定的需要

做好企业职工群众工作,作为企业管理者和领导者,应当摸清职工群众的思想脉搏,把握情绪,及时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摸索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途径和办法,确保职工队伍稳定。随着油田企业改革的深化,为稳定职工队伍,从强化形势任务教育入手,将各种不稳定因素处理在萌芽状态。建立“四访五必谈”机制,已成为做实做好群众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如何做好企业群众工作,关系到企业基层精细化管理,关系到基层创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关系到油田企业的和谐稳定大局和长远发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职工队伍素质差异采取不同措施,分别妥善处置。尤其是部分协解人员的思想波动大,受社会生活、企业效益的影响,部分协解再就业人员的心理极不平衡,个别人的行为偏激,应当因施利导,把他们当朋友、当亲人,以亲情以温暖,促其转变观念,为油田建设发展鼓劲加油。

(三)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通过“四访五必谈”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实施,确保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确保员工队伍和谐稳定。企业改革发展是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如果企业只求改革创新创效,而忽视队伍稳定和谐,那是空中楼阁。因此,营造稳定和谐的氛围,扎实做好企业群众工作,并形成长效机制而固化下来,不仅为企业改革奠定基础,而且推动企业科学发展。鉴于上述,从发展的大局出发,审时度势,想尽一切办法抓好群众工作,筑牢稳定和谐企业的基础。

二、建立“四访五必谈”长效机制的内涵及举措

油田企业基层单位建立“四访五必谈”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本管理为手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尽最大限度地提升群众工作质量,为油田企业持续有效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一)建立完善“四访五必谈”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摸清家底,登记造册。立足团队和谐稳定,队党支部对员工调查摸底,包括员工姓名、年龄、职业、兴趣爱好;家庭成员情况、子女上学、就业等情况,并逐一登记造册,做到员工本人基本情况清楚、员工家庭住址明确、员工家庭状况清楚、员工思想状态清楚。以亲情管理带队伍为着力点,建立常态化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为构建稳定和谐团队奠定基础;加强人际沟通联络。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个别员工不愿意外界接触,情绪不够稳定。在工作之余,党支部要经常组织休闲娱乐活动,满足员工心理放松的需求。比如,周五下午开展踢毽子、跳绳、够级比赛等,让员工缓解了孤独寂寞的心理。积极组织员工参加企业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二)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满足职工群众的身心健康等基本需求。一是搭建心理沟通渠道,用心做好员工关系。开展心理咨询,普及心理调节知识。组织职工参加总厂“幸福工作站”活动,参加油田举办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女工大讲堂”、体验式心理测试等,培养员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阳光心态,帮助员工克服不良情绪,释放心理压力,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二是改善工作环境,满足员工健康需求。保证员工身心健康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创造优雅洁净的工作场所,干净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群众的要求。

(三)成立“巾帼亲情服务队”,温暖单亲女职工。一是创建“巾帼亲情服务队”,员工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庭为目标,制定了明确的服务计划,不定期为同事们送去温暖的关心和爱护;二是确定服务对象、内容和目标。“巾帼亲情服务队”服务对象主要是单亲女职工。服务目标是让单亲女工拥有健康快乐幸福的人生。服务内容包括婚恋服务、心理援助、生活服务等;三是定期开展亲情服务活动。针对员工老弱病残的实际情况,开展一月一次的亲情服务活动,开展亲情服务、结对帮扶活动,让所有单亲女职工拥有健康和幸福,她们将会继续把爱传递;让患病职工鼓足生活的勇气,充满信心,战胜病魔,去迎接美好的生活。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