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8 10:29: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篇(1)

具体来讲,当前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建设不够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是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进行业绩考核的核心内容,考核指标的设置对于整体业绩考核过程中的导向性、包容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考核指标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设置上,却经常出现考核指标的设置顾此失彼、应接不暇、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和全局性考虑的现象,对于业绩考核指标设置过程中的系统性存在着较大的偏失。具体来讲,部分国有企业在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设置上存在着好高骛远的现象,与当前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不相符合,同时还有部分国有企业在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设置上没有充分的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只顾着考虑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目标,也是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脱离实际情况的重要体现。

1.2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过程实施不够科学。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过程实施的不够科学主要指的是当前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在业绩考核的整体实施过程中仍然缺乏标准统一的业绩考核程序,缺乏全面完善的业绩考核管理制度,甚至部分国有企业在业绩考核过程中缺乏与员工的及时沟通,造成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在业绩考核工作中存在着非常多的矛盾或者细节上的失误,而这些情况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目标上面却没有全面的显示出来,这也是当前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2、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过程中的优化措施

综合上述问题现象,国有企业在经营业绩考核过程中应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保证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的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2.1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建设。国有企业在经营业绩考核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建设工作,国有企业应该通过对日常经营过程中员工在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完成的目标情况、员工在社会贡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完成的目标情况、员工在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完成的目标情况等三个方面的综合企业经营绩效考核指标的考核,来完成对员工在国有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贡献力量的考核,同时也更加全面的保证了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完善性以及规范性。此外,国有企业在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还应该针对国有企业的发展目标、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国有企业的行业发展情况、上级规定的发展任务等等完成对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中考核指标内容的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应该尊重市场规则、全面分析发展实际、遵循上级规定的发展任务,全面有效的规范和细致国有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内容,保证指标内容建设过程中的前瞻性以及实际性。

篇(2)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基本经济依据,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国有企业可以实现市场机制自身不能达到、政府也难以用其它间接手段来实现的社会政策目标,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其对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规律来看,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于计划经济体制自身存在的弊端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国有企业在发展中也经历了曲折,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且在改革开放后又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各种问题和困难集中暴露并亟待解决,故对国有企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下内容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的简要分析和思考。

2、国有企业改革应坚持的指导方针

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符合当前中国国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产物。要将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实施,需要有一个统领全局的指导方针,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有企业改革不偏离方向。第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指导方针。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同时,要积极探索丰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增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第二,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要有战略眼光。在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过程中,要着眼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对中小企业进行放开搞活。第三,要坚持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改革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上下功夫。第四,现代企业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并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最后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第五,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要以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为基础。要提高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实力,引进科技人才,要采取措施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机制,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3、国有企业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了国有企业改革成效,需要引起注意。第一,在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一些国有企业在资产清理和评估过程中,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其不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资产的评估,国有资产折股不合理,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例如,我国指导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中指明,可以利用国有资产的评估增值部分冲销一部分呆账和坏账,有的企业钻国家政策的空子,暗中操作,把原有经营管理中积累起来的一切问题都一笔勾销,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另外,还有一些国有企业,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企业的无形资产,缺乏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及其在市场上价值的评估,导致了这些无形资产的流失,损害了国有股权的利益。第二,在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制约机制不完善。在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政府的指导部门及国有资产的管理单位多头并进,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监督机构,造成企业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的迷惑,而且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与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商和税务等部门脱节,没有形成上下联动的机制,致使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置身于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之外,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也给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产生了一些问题。特别是有的企业的担保债务尚未得到全部落实的情况下被强行注销登记,而新的企业虽然接收了资产,但是逃避责任,使债务长期得不到偿还。另外,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一些政府主管部门对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低估、漏估国有资产、虚增债务的行为视而不见,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第三,员工薪酬分配制度不合理。当前,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制度中,按照资历进行工资涨降,使得新员工中普遍存在不公平的感觉。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工作能力和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远远大于部分老同志,但是其收入却比较低,这使得年轻人普遍不满。

4、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对策

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好好处理,必将严重影响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甚至会造成,企业改革结束了,企业也成了一潭死水,不得不面临被市场经济淘汰的命运。所以应采取措施,引导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一,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国有企业改革。尽管我国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仍没有一套完善的有关资产评估方面的法律法规,而且一些资产评估规定,往往带有很明显的部门特征,很难全面调整和规范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资产评估行为。第二,规范国有资产出售行为,严禁擅自出售国有资产的行为。在我国对国有资产的出售有严格的程序,必须经过具有审批权的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些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没有经过一定程序,而是擅自将部分国有资产进行出售,这一行为不仅程序严重违法,而且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滋生腐败。第三,建立激励性的薪酬制度。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应该建立在技术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上,要在薪酬中引入竞争机制,要细化工资,将工资分为很多小项,岗位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等等,不仅考虑到了老同志也对新同志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国有企业的薪酬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应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薪酬,不应仍是行政命令型的薪酬。第四,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和分配这三项制度改革。一是要强化科学管理、加快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才管理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必须要有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才能够留下来为企业服务,也才能提高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在完善合同制的基础上,建立起“双向选择”的劳动制度和按劳分配的制度;三是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经营者业绩考核体系,并严格将业绩考核与工资挂钩。

5、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明确了国家关于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应坚持的指导方针,随后提出了目前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是,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绝非朝夕之功,需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直至最后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关于吃水果是否应该去皮,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水果皮中的营养素多于水果肉,所以吃水果应该连皮一起吃,削去水果皮会浪费很多营养素。另一种观点认为,水果皮中可能含有较多对人体有害的农药和激素,吃水果前应该先去皮。那么,这两种说法哪个是正确的呢?

果农在种植水果的过程中,对其喷洒具有杀虫、杀菌、杀病毒作用的农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虫害不但会使果树产果量减少,而且被虫咬过的水果会更快地腐烂,从而使果农的收入锐减。因此,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对果树使用农药的数量及品种都不会有所减少。同时,果农为了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增加水果的产量,还会为果树使用多达十几种的激素,如催长素、催红素、膨大剂以及防腐剂、着色剂等。给果树使用这些激素后,可使果树增产20%左右。有的水果长得非常硕大,其中间空心、形状不规则、口味酸淡,这种水果就是对果树使用了过量的激素后结出的。

人们若吃了含有农药的水果,除了会引起急性中毒外,还可导致一些潜在的危害,如致畸、致癌、致细胞突变等。一些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水果中的农药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病等疾病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关系。近50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男性的数量平均比50年前减少了30%~50%,不孕妇女的数量比50年前上升了10%~15%。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现象与种植业的农药污染有很大的关系。

人们若长期吃含有激素的水果,可引起过敏、腹泻等不良反应,对健康的危害也很大。儿童若经常吃含有激素的水果还可出现性早熟。我国曾报导过以下案例:一个8岁的女孩出现了胀大、下身流血的症状。另一个7岁的男孩出现了长胡子、嗓音变粗的症状。对这两个孩子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后证实,他们的家长经常给他们吃未经认真清洗、去皮的水果。而这两个孩子的异常发育症状都与其常吃残留有过量激素的水果有密切的关系。

笔者认为,人们应特别警惕农副产品中含有的农药和激素。一般的水果皮中都含有多少不等的农药与激素,因此人们应尽量将水果去皮后再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去考虑将水果去皮后会损失一些营养素的问题。■

篇(4)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发展策略。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种基本的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能够为国有资本发挥其重大效益提供支持,从而实现其竞争力的提高,并促进其保值增值。此外,混合所有制经济还能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出为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出路,同时能为国企改革提供强大的动力,尤其是对于各大央企(例如中海油)内部的存续企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发现问题

(一)企业活力方面

企业的改革发展要想取得显著的成效,企业自身必须具备充足的发展活力。但当前的国企企业相对而言发展活力较为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到考核体系和管理体制的约束,束缚了大部分企业负责人的思想和行为,导致企业在运行时和市场化原则难以匹配;二是国企员工普遍竞争意识较低,且企业缺乏有效的市场化分配和激励机制,导致企业活力缺乏。

(二)顶层设计方面

我国国企改革的进程较为缓慢,且缺乏成熟的成功经验作为参考。因此,在进行国企改革时,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的改革都缺乏可以论证的顶层设计,使得改革过程中总是遇到诸多问题。科学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制度设计是国企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且国企改革还应该配备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则,以保证国企改革的秩序和改革的公平有效性。

(三)资产配置方面

在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一大问题即国有资产配置效率不高。在进行国企改革时没能将其与产业布局调整结合起来会导致资产配置效率低下。部分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有的主要布局在工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而缺乏在金融、物流、文化等服务业的产业布局,呈现出国有控股及国有独资企业占比过高,股权结构单一的局面。

(四)政府支持方面

经济改革需要行政改革作为支撑,如果行政改革滞后,必定会影响经济改革的效率。在我国的国企改革过程中,干预过多,支持过少;政企和政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经常出现多头管理、职责模糊的问题。国资委与政府、国资委与其他管国企的党政部门、国资委与所投资企业、各级政府的国资委之间的关系导致企业上报项目时审批层级过多,影响国企改革效率。

二、应对思路

首先,积极试点,提升活力。要使国企改革走出,根据企业功能定位确定国有股权比例,采取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策略,加快实现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企业要积极培育一批试点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激发员工活力,创造良性的竞争氛围,为全面实施改革创造土壤和环境;

其次是科学规划,分类实施。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做好企业分类,并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别,有针对性的制定顶层设计,实施不同的改革措施,一企一策:

第三,资产配置多元化,关注资产投资回报率。资产配置有改有退,不断优化布局,不断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方向、路径等,既要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资本;也要在各类新兴市场和服务领域大胆布局,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对冲资产管理风险。

最后是创新监管,强化主体。国企改革需要政府良性干预,并做好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政府干政府该干的事儿,企业干企业该干的事儿。不断创新国资监管方式,将国有企业立于市场主体地位。在具体改革过程中,国企改革应该做到使国资运营平台化、产权结构多元化、国有资产证券化、法人治理规范化、高管选聘市场化、国资监管清单化、国企信息公开化等,从国企改革的各个角度和层面出发,具体制定和完善国企改革的整体发展路径。

三、配套措施

(一)制定综合配套措施

为了促进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应该辅助以完善的配套措施,包括企业员工持股、岗位分红、项目分红、职业经理人制度、薪酬制度等公司内部措施和财政、税收、土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国家层面的措施。此外,还可设置政府专项资金,扶持国有企业改革和混合所有制发展。与此同时,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应的财政优惠政策,对于某些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具体优惠项目为涉及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经济事务。

(二)建立成本分担机制

针对现今国有企业(尤其是存续企业)遗留问题较多的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建立改革成本分担机制,帮助国有企业进一步解决遗留问题,包括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厂办大集体、不良资产、离退休人员社会管理等问题。政府要多方位筹措资金,通过变现国有产权,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拨付公共财政,多方筹集资金。通过筹集得来的资金帮助企业解决和分担国有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再就业等问题,以帮助国有企业在改革时对抗发展阻力,促进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

(三)完善容错机制

改革的重要动力是创新,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要重视创新,对于仍然存在的观望情绪,政府及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改革创新的容错机制,鼓励创新,不怕失败。但是要注意,创新应该在遵守法律法规、不碰国有资产流失底线的前提下M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国企改革,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从基层创新做起,不断加强实践,促进企业发展。

(四)引入动态评估机制

为了全方位的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应当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及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动态评估机制,在国有企业自身、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多个层面上建立评估系统,此外,要想获得更好的效果,还可以引入外部的独立评估机制。在评估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一旦出现预测和结果间的偏差就要积极寻找原因,并着手纠正偏差,解决问题,将损失降到最低。

(五)明确分类监管机制

篇(5)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1

文艺团体国有资产,是指归国家所有的,由文艺团体占有和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项经济资源的总和,通常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和其它资产等。主要包括国家划拨的、组织收入形成的、接受捐赠的资产和其它确认为文艺团体所有的资产。目前在文艺团体国有资产的实际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以便文艺团体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国有资产,提高其使用效益,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化、 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实现保值增值,为文艺团体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文艺团体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一部分文艺团体已经完成转企改制,其中地方性文艺团体占据很大一部分, 比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江苏演艺集团、吉林歌舞剧院等。但文艺团体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文艺团体的国有资产基本上都是由国家拨款或划拨形成,不计提折旧,也不核算使用效益,因此,文艺团体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缺乏产权意识,管理意识较为淡薄,忽视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和重要性。重支出轻回收、重购置轻管理、重更新轻保养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在资产的具体使用中,又缺乏系统、严密的监督机制,造成国有资产的自然流失。

2.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文艺团体国有资产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其所有权在国家、管理权在文艺团体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使用权则在具体的演出部门,这样的三权分离造成文艺团体的外部难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运行机制,内部又分工不清,职责不明,难以形成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

3.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长期以来文艺团体实行的是财政拨款、计划划拨、部门和单位无偿占用的事业型机制。这种机制既没有严格科学的经济核算,也没有按市场规律进行资产评估和变动,更不可能将自身运作创造的价值及时有效地进行再投入。资产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管理松散,部门重复购置,随意处置资产的现象较为普遍,资产入账手续不严,账外资产大量存在,资产报废、报损、外调、变价处置等审批手续不健全 ,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监督。

4.国有资产闲置、浪费严重。文艺团体资产大部分来自财政的无偿拨款,一些文艺团体不管实际可能,相互攀比,贪大求全,以求国拨经费总量的增加。文艺团体国有资产的重复购置现象较为普遍,一些部门宁让资产闲置,也不允许其他部门使用,形成一方面国有资产被闲置,另一方面还要申请经费重复购置,又由于日常管理维护往往难以到位,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闲置和浪费。

二、文艺团体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1.转变国有资产管理观念,强化责任管理意识。文艺团体应转变国有资产管理观念,强化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树立责任意识。运用市场机制,结合团体长远发展,合理配制和使用资源。要做到领导高度重视,职能部门尽职尽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促进团体事业的发展。

2.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明晰职责权限。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加强资产、财务、预算管理的契合度。通过对国有资产定期或不定期评估,及时反映国有资产的增值及折损状况,为预算管理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进而通过合理的预算编制控制国有资产的购置。同时,明晰各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 ,将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部门,使文艺团体的国有资产各管理部门间职能明确,权责统一,相互保持良好的沟通。形成 “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 的资产管理体制,形成各部门各行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协调有序的良好局面。

3.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监督。依据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结合文艺团体实际,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使具体的资产管理事务有法可依、有据可行,确保国有资产管理的良性循环。运用权限间的牵制与制约,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监督。

(1)完善资产配置制度。全局思想,科学地配置资产,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由团体的大政方略出发,深入考察研究,制定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和配置程序,使资产配置保持公平、合理、规范、有效,做到物尽其用,最大地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2)完善资产管理员制度。明确资产管理员责任制,将全部资产归位于各部门,由专人进行管理,规范登记、保管与核对、上报制度,明确入库、领用、归还流程,动态反映部门的资产存量、分布及变动情况,保证账实、账卡、账账相符。

(3)完善资产处置制度。明确资产处置条件及审批权限,规范处置程序和流程。对每一项资产处置申请,严格技术鉴定、调研和审定,确保国有资产既不闲置,也不浪费,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4)完善清产核资制度。明确资产清查的程序和规范,由团体的资产管理部门会同归口管理部门对各部门的资产状况, 包括账卡、存量、使用情况、维护情况等多方面,采用普查或重点抽查的方式进行清查。可以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但应保证至少每年一次。以便及时校正资产管理中的偏差和解决资产配置运用中的问题,促进文艺团体国有资产良好、有序地运行。

(5)完善资产管理奖惩制度。明确奖惩制度,奖罚分明,对在资产管理中有较大贡献的、资产使用效率较高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调动工作积极性。对那些疏于管理,造成国有资产丢失、毁损、浪费的,要实行问责制,追究当事人责任,以保证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团队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要实现对文艺团体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关键在于造就一支高素质、精良业务、协作配合的管理团队。文艺团体应该有计划和专业业务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增强资产管理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提高专业业务能力。同时,文艺团体还应采取多种措施,稳定财务管理人员队伍,保证国有资产管理的可持续性。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文艺团体要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要求,将现代计算机技术运用于资产管理中,变革旧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促进国有资产的资源共享,实现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网络管理。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把文艺团体的体制改革纳入市场化运作的轨道,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总之,文艺团体的国有资产是其本身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着文艺团体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文艺团体剖析资产管理的历史延循问题,在具体管理实践中努力健全管理体系、完善制度规范、加强队伍建设,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加强文艺团体国有资产的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 促进国有资产的良性运作,为文艺团体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项目建设 市场竞争力

近些年来,地方国有企业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建设,盘活存量资产,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提升了国有企业的整体实力。做为镇赉县原有体制下遗留的国字号老企业,镇赉县物资集团总公司在近年来的发展经历中,站在物资发展的战略高度上,项目建设是发展物资的最好选择,利用国家项目倾向重点和镇赉县的发展规划新机遇,

一、做好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是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重要抓手。对于国字号老企业县物资总公司而言,做好项目建设尤其重要和它的必要性,也是突出发挥国企再生能力的有力催生剂。

(一)项目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五大理念”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就我们的发展现状看,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字号老企业还有沉重的历史债务包袱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如果没有一批新项目作保证,没有一批大项目作支撑,固守于传统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实现物资又好又快发展就无从谈起,所以项目建设就是改变这一现状,突出再发展,再创业。

(二)项目建设是实现我们再发展的重要途径。项目建设是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也是实现一个部门再发展和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能够通过规划建设一批新项目,以项目吸引社会资金、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投入项目建设,就可以实现以存量引增量、以增量激存量,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

(三)项目建设是做好两个市场建设的关键措施。物资总公司目前拥有我县较大的正阳农贸市场和鑫都建材市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积极做好两个市场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创新全民创业管理模式,在全民创业中争取主动,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在经营上有新突破,在服务水平上有新提升,在创新发展能力上有新提高,才能使我们的市场发展大有作为。

二、做好物资总公司项目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终极法则。物资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城市市场建设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彻底摆脱计划经济带来的各种束缚和羁绊,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等方面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充分发挥项目在系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和拉动作用,极力实施项目兴业战略。

(一)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三种意识“。要立足于当前我物资的实际,努力想方设法引项目、积极主动争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集中精力抓项目的良好氛围,以项目建设的重点带动物资的发展。为此,必须树立三种意识:一是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二是要牢固树立开放意识。三是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

(二)科学谋划,突出围绕“两个重点”。要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科学谋划是前提。在项目谋划上要突出以下两个重点:

一是重点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谋划项目。要加强对国家扶持政策的研究和利用,密切关注国家投资取向和市场资本流动变化情况,及时、准确、全面把我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和方向,加强衔接与联系,保证所报建设项目符合扶持的条件和要求。

二是重点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我们的市场优势谋划项目。要围绕省、市、县经济发展规划,围绕服务型市场升级建设,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既切入当地经济发展链条,又容易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依托自己的优势,谋划好项目,做大事,求支持、谋发展。

(三)注重实效,着力抓好“三个环节”。规划建设项目已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一定要成规模,对物资的发展有牵动力,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主要抓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建好项目库。项目库建设是招商引资工作的基础,也是载体和平台。要高度重视项目库建设,深刻领会国家和省关于一些项目建设等政策意向,认真分析省情、市情、县情,积极研究市场需求,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库,有准备、有针对性、有效果地推进项目建设。

二是搞好项目论证和申报立项。要结合工作实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精心筛选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争取纳入当地政府的总体建设规划和扶持范围,为项目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积极跑项争资。国家在不同时期都有许多相应的扶持资金,只要我们积极争取,经常联系,找到我们需要的项目资金是完全可以办到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工作一定要积极主动。

(四)多元融资,充分利用“三种资源”。加强物资系统项目建设,资金是关键。要充分利用多种投融资渠道,加大筹资力度,吸引各类资金投入项目建设。要统筹利用好以下三种资源:

篇(7)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04

[中图分类号] F23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08- 02

《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对未来5年的环境审计做出了整体部署和全新要求,对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以及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环境审计的内容

我国环境审计起步较晚,关于环境审计还没有公认的统一概念。各世界组织对环境审计的具体内容都有各自的观点,但归纳起来,这些观点都有交集,即环境审计应包含财务审计、合规审计和绩效审计三大类。因此,笔者认为环境审计应界定为:“由最高审计机关对政府和(或)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等工作。”

2 西方政府环境审计

2.1 美国政府环境审计

美国审计总署是美国的最高审计机关,其直接对议会负责,向议会报告工作,是立法模式的国家审计体制。1978年,美国审计总署成立环境审计机构,设立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司,内设环境资金审计处和环境绩效审计处。

美国环境审计类型包括财务审计、合规审计和绩效审计3种,审计部门主要由会计专家、科技专家、公共政策专家等组成,政府审计注重数量分析和决策模型研究。

2.2 德国政府环境审计

德国联邦审计院独立于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之外,不对行使上述权力的任何机构负责,是独立模式的国家审计体制。1991年,德国联邦审计院成立环境审计处。

德国政府环境审计包括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和咨询服务3种,审计院工作人员主要以法律专业人士为主,另外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审计人员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目前,德国政府环境审计以绩效审计为主,咨询服务正在成为德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另一大主体。

2.3 荷兰政府环境审计

荷兰审计法院与议会上院与下院、政府和廉政委员会3个机构并列,是独立的国家最高机关。审计人员的教育背景具有多样性,主要由公共管理学者、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法律专家、经济学家、会计人员、环境专家和工程学者组成。

荷兰审计法院的工作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是致力于审计和改进公共资金征集和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二是通过国内和国际合作及知识交流促进有效的公共管理。

3 我国环境审计现状

审计署是我国最高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我国的国家审计制度属于“行政模式”的国家审计制度。1998年,审计署单独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正式将环境审计的职能赋予政府审计部门。

3.1 审计类型主要以财务审计和合规审计为主,尚未全面开展绩效审计

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重点基本局限于以财政资金为基础的财务收支审计和对国家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合规性审计,工作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审查各部门环保财政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二是审查环境保护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项目建设是否合规。

近年来,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正逐步开展。但由于受传统财务审计影响,审计人员仍以财政资金为主线,将审计工作主要精力放在资源环保资金的审计上,而对政策和项目本身绩效成果关注相对不足。显然,这与“十二五”规划中所提到的“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的要求相差甚远。

3.2 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以财经专业背景为主

环境审计是集环境经济、环境管理、环境法学、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和审计学等诸多学科理论为一体的极具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从业人员教育背景以财经专业为主,缺乏全面的环境专业知识。在实务中,审计人员在遇到环境方面的专业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影响了环境审计的效果和质量。虽然,审计署允许审计中聘请环境方面的专家,但由于其缺乏独立性,甚至可能与被审计单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进而影响了环境审计的效果和审计向纵深方向发展。

4 对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思考

(1)建立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环境绩效审计,服务国家治理大局。“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然,环境绩效审计也应涵盖在内。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环境绩效审计的指标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建立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服务于现阶段国家治理大局,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充分体现我国环境政策实施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2)加强对环境审计从业人员业务知识的再培训,实现环境审计从业人员知识背景的多元化。针对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完善环境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建立一支适应环境审计发展需要的队伍迫在眉睫。一是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再培训,比如选派在职人员脱产培训;聘请环境专家或经验丰富的环境工作人员定期给审计人员授课、分享工作经验;通过建立图书借阅、网络培训、网络知识库等方式,审计人员可以学习相关知识。二是审计机关在招录国家公务员时应多关注专业背景的多样化,多考虑环境、工程、社会、管理等专业的应聘人员。

主要参考文献

[1]耿建新,房巧玲.环境审计研究视角的国际比较[J].审计研究,2004(2).

[2]王宪锋,孟丽荣.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审计,2012(11).

[3]葛雪,李果.中西方政府环境审计比较及启示[J].江苏商论,2007(5).

篇(8)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2

一、煤矿企业优化管理的具体途径

(一)加强煤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是通过预算对公司或企业的各个部门或单位的各种财务或非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考核和控制,从而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来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在实际实践中,煤矿企业应首先让管理者树立起科学的管理观,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对预算的控制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预算的核心是对企业的发展做出规划,实现企业的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企业的筹资计划进行严格控制,实现资金的最大利用效率。

(二)优化预算组织结构设计

应该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在企业中成立一个预算的管理委员会,由其来对全面预算的编制工作、预算协调、指导和控制等负责,一般来说,这些机构是由煤矿企业领导管理人员以及产品供销、财务部门等的人员构成的。可以在煤矿企业中成立负责每个部门预算工作的网络系统,对所在部门和单位中预算编制工作以及预算的执行、控制、调整进行规范,同时,还需加强对考核系统的评价,并作出相应的分析报告。对于基层部门来说,则需要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人员,登记预算台账,并随时和上一级管理人员交流,实现预算控制和监督。在对预算进行考核的时候,可以由专业考评人员共同构成一个评委会,实现考评的科学化。

(三)强化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煤矿企业在人员的管理方面,对定编定员定岗的制度进行实行,有效改善员工的工资分配,是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对每个员工的利益维护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职工绩效量化考核的建立也是对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方式,职工的工资收入与物耗、安全、出勤、质量等指标的挂钩也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工成本的降低具有重大作用,并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做好了准备工作。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可以有效控制工资总额,通过优化井上井下工作,合理制定直接以及辅助生产两个环节的比例,并根据每个工种对于员工专业技能要求,来合理分配岗位,这样可以避免人员过多或者缺失现象的出现,也有利于成本的控制。在煤矿企业中,需要根据生产的进度,对工作面进行组织,优化循环作业,以促进开采效率的提高,不断规范煤矿工作,将人工成本合理压缩。

(四)强化煤矿企业设备管理工作

煤矿企业职员应具备预防性维修的意识,这种思想也就是通过检查设备以及分析故障作为依据,通过每一年的普修计划,来完善设备保养工作,抑制各种故障隐患的发生。在维修上设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并建立车辆设备点检部门、整体故障判断部门等,并做好检修的计划工作,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在设备出现严重故障之前先做好保养维修工作,以提高其运行性能,确保其使用的年限不会降低。减少后期由于设备严重瘫痪而需重置新设备的成本。在企业中严格执行每一年的普修计划,注重对设备状态的保养和优化。还应该加大信息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在企业设备管理中,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线监测以及点检技术等,有利于实现数据实时交换和共享,在信息化的平台上,随时可以看到及时全面的企业设备的状态,有利于管理人员对设备做出相应的管理和维护。一般来说,点检系统应以离线作为主要检测手段,而在线检测作为辅助手段,初步形成在线监测的一个系统,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不断统一数据库的格式,对设备管理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以形成一个设备检测、故障分析、设备维护等的良好的循环。

(五)加强煤矿企业成本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煤矿企业中的传统成本管理思想也应该改变,实现从短期成本管理到长远成本管理的转变。当前的战略成本管理理念,不仅强调在管理中履行节约思想,更重要的是将企业成本的支出降到最低,为企业使用价值的获得提供基础,从而不断促进企业未来的生产发展和经营。应该不断提高煤矿运输的效率。煤矿运输对于煤矿企业成本控制是一个关键因素,运输效率的优化,可以降低产品运输的次数和事件,这需要企业在配车设计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最大程度条装载的效率,选择最适合的配送的方法,来降低配送的成本。还应该不断强化企业员工以及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将该思想和理念应用在煤矿生产的整个过程中。

(六)加强对煤矿企业物资消耗的管理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强化日常管理工作,实现对物资消耗的控制。应该根据煤矿生产经营的计划,加强对用水用电以及其他资源消耗的管理,在企业中实行考核的制度,通过采用计量装置和定额的管理,对企业中水电的成本进行系统控制,防止造成浪费。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应提高用电的科学性,通过调度避开用电的高峰期,以减轻高峰期用电负担。

(七)强化绩效考核制度管理

煤矿企业应选择合理的绩效考评的方法。从经济技术指标上来讲,考核的方法主要是看全面预算管理所完成的情况,一般来说,完成越多越好。其指标主要是从煤矿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额收入、总利润额度等进行评价。而从管理质量上来看,则需考虑经营目标完成的情况。通常预算数据和实际数据之间的差异是越小越好的,这说明预算准确性高,且具有较大的价值。其指标主要是发电企业的成本、所采用的燃料的成本、各种财务以及维修费用等。而在考评体系中,还需要对技术改造的专项费用、劳动以及环境保护等的预算进行考察,这些项目具有特殊性,因此,在考评的时候不应该将节约费用作为主导的指标。另外,在内部职员方面,需建立起一个公平的考核体系和薪酬制度,通过对目标战略落实情况,来对预期的生产经营业绩等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对员工奖惩的科学化。

二、煤矿企业管理的优化对经济效益提高的影响

通过优化煤矿企业管理,必定能够为煤矿企业的各级领导和决策者提供良好的决策信息,而企业管理层能够根据管理情况对企业经营的整体状况以及成本构成进行实时的掌握,以便促使管理体系的优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形成一个高效、和谐的煤矿企业经营氛围和环境。

第一,管理的优化对于劳动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总会出现人员短缺的现象,但如果参与操作和生产的人员过多,就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而管理系统的优化,会对成本实行全面的控制,当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得到建立后,企业各个单位和岗位都会合理的对工序进行安排,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必定会降低窝工现象的出现和发生。因此其对于提高煤矿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作用非常大;第二,管理的优化有利于促进煤矿企业成本费用的降低。煤矿企业各单位将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各类费用自觉的转化为自己的费用进行有效的管理,而在预算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企业消耗的成本费用是不会变化的,一旦超支则会造成收入的减少,这就使各单位对于费用的节约投入得以注重,而通过有效的费用节约,必定会促使经济收入的增加。第三,有利于实现煤矿企业资源的整合与合理配置。全面预算管理通过编制作用以及协调作用,对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所存在的矛盾进行协调,以提高从原料采购到煤矿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完成预定的生产经营指标,实现了相应的战略指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推行精细管理工程的具体方法。目前,良好的经济环境给煤矿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机会,但是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竞争的不断激烈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这需要通过管理上的创新来作为基础。作为煤矿企业,管理的创新需要从引领先进的经营管理,借助考核规范标准、确立系统化目标管理、绩效核体系以及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等来展开,不断促使全体员工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生产管理的规范与优化,从而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实现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绍龙.提高矿工安全文化素质之我见[J].装备制造,2009(09).

[2]陆宏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1(07).

篇(9)

体育旅游的兴起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体育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冬季大自然风光和冰雪运动为特色的冬季体育旅游,吸引着人们在人工冰场、滑雪场,从事各种滑冰、滑雪活动,以及带有民族山寨、森林原野冬季大自然环境中的狩猎、赛马或狗拉雪橇以及射箭等健身和娱乐活动。如今,从东北三省省会城市到西北的新疆,全国已有27个城市打出了“冰雪牌”,体育冰雪旅游在国内正形成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体育冰雪旅游,既能丰富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增强国民体质,培养冰雪体育运动人才,又能带动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促使体育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体育需求,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对体育冰雪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论述,以增强人们对体育冰雪旅游及其功能的认识,更好地促进体育冰雪旅游业的发展,使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体育冰雪旅游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1.加快回笼货币, 增加国家和地方的收入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好转和改善,使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用于健身娱乐休闲消费的比重日益上升。当体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时,体育旅游支出消费构成其中的一份。根据黑龙江省假日办统计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春节黄金周国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接待入境旅游者、旅游创汇等每年都以10%~20%的速度快速增长,黑龙江省已经成为全国春节黄金周旅游最热的省份之一,冰雪旅游业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发展速度最快、关联带动作用较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体育冰雪旅游作为无形产品可以拓宽居民的消费领域,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消费结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健康、审美等发展需求,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社会资金周转,促进货币回笼,增加国家和地方的收入。

2.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体育冰雪旅游属综合性的服务行业,以提供劳务服务商品为主,满足旅游者在体育冰雪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多方面要求,因而,它可以吸收多方面的劳动力就业。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其发展速度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近20多年来发展形势喜人,提供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到2003年末,全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648.7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5.9%,全国旅游业间接从业人员约为3244万人。这对缓解就业压力有重大意义。根据加拿大学者史密斯的系统模型理论,旅游业每增加3美元收入,就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而就业机会的增加,又带动和促进了冰雪旅游地区的经济增长。体育冰雪旅游业发展迅速,反过来又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当地就业人数大大增加。

3.扩大国际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体育冰雪旅游活动,可使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期间与我国各方人士接触,对中国的国情、有关的经济政策、法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体育冰雪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改善投资环境,为外国人来华投资经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在体育冰雪旅游者中,不仅有体育冰雪专业的学者、专家、教授, 而且也有其它各类专业的科学家、学者、企业家等等,他们通过旅游既带来当今世界最新科技信息,通过与同行的交流,使我们能更快、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同时,国外客人也能通过体育旅游,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从而会进一步密切双方的合作关系,促进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我们要以2009年哈尔滨世界大冬会为契机,扩大国际交流,大力发展体育冰雪旅游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体育冰雪旅游的关联带动功能比较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性产业,其生存和发展与其他行业密切相关。开展体育冰雪旅游,要有规格齐全并能满足各种冰雪运动项目需要的体育运动场地、器材,要有设备齐全、便利的交通工具,要有提供各种体育用品、纪念品的商业服务,要有舒适、宾至如归的食宿条件等等。因此,开展体育冰雪旅游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冰雪体育用品、交通运输、食宿服务、商业服务、邮电通讯、建筑、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体育冰雪旅游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提高国民的身心健康,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发展体育冰雪旅游有助于增进和提高人民的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体育冰雪旅游的独特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其活动的外部条件和活动内容本身。体育冰雪旅游活动的外部条件实质上是指体育冰雪旅游资源,尤其是它的自然资源,是吸引人们参加体育冰雪旅游活动的重要前提,也是区别于一般大众体育活动及其功能的标志。如体育冰雪旅游自然资源中的北国风光、林海雪原、冰冻的江河,以及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较低的温度等,这些优美的自然环境无疑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人们在这种自然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所产生的健身强体、消除紧张烦躁情绪、振奋精神、锻炼意志、培养高尚情操等作用是现代城市生活环境下的体育活动所难以比拟的。特别是现代生活的高度紧张和快节奏使现代人与其先辈相比精神负担重得多。用脑过度使人们的脑力与体力失去平衡,繁忙的日常事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困拢着都市化社会中的人们,使人们产生了高度的精神紧张甚至是神经衰弱。融入大自然,参加体育冰雪旅游,符合现代休闲活动中回归大自然的时代潮流,能使人们高度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感到精神愉快,从而可以调节人们的某些不健康的情绪和心理,使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积极而又平和的心态重新投入工作,而且,由于运动乐趣所带来的激励作用,还可以加强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添生活情趣。因此,体育冰雪旅游作为增进和提高身心健康、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满足精神需求、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具有独特的作用。

2.增进国际间的友好往来,扩大国际间的合作

当代体育冰雪旅游的兴起和普及,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和价值观念的人们消除民族文化隔阂、矛盾、冲突和对抗,增进全球各族人民相互交往、相互了解、相互尊敬、相互学习,促进团结和友谊,推动世界和平,架起了一座桥梁。在这方面,以体育冰雪旅游为特征的冬季奥运会可称为促进和推动全球范围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典范。奥林匹克运动采用对人类社会具有普遍价值的体育运动作为全球各民族间文化沟通的工具,让世界所有国家和民族,不分种族与肤色,不分贫富与大小,不分与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在没有任何歧视、相互尊重的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下,聚会在一起进行竞赛,从而使人类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降低到最低程度。2009年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将迎来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和冰雪旅游者,我们要办好大冬会,让世界了解哈尔滨,增进国际间的友好往来,扩大国际间的经贸合作,推动社会的发展。

3.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资源的利用

篇(10)

    一、以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作为债务履行的担保,抵押当事人申请办理抵押登记的,登记部门应按房屋抵押登记的有关规定予以办理抵押登记。凡权属清楚、证明材料齐全的,登记部门应在受理登记之日起,15日内核准登记,核发《房屋他项权证》。

篇(11)

很多西方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我们国家今天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的摸索之后,他们认识到了思想道德教育对于未成年人发展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非常关注孩子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引导,把孩子们的成人和成才结合起来,使未成年人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当然也面临着社会转型的巨大挑战。青少年是我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放在全局的角度去面对和解决。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我国教育的主要承载者和承担者,我们学校一定要把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德育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真正地去落实,有效地去提高,从而培养出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真正人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呢?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我们教师成为合格的德育工作者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承担者,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落实者。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未成年人,学生在接受教师知识传递到的过程中,更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心里想到的,所以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人格魅力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们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认识,在言传的同时更要注意身教,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教师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全方位渗透德育

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对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负有重要责任。长期以来,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素质教育、德育的主渠道。我校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各任课教师挖掘教材的德育资源,不断改进教法、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培养真、善、美的品质和情操。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不光重视知识的正确传授,更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赢。

三、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以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

青少年兴趣广泛,可塑性强,开辟第二课堂教育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观看爱国影片,组织学生讨论、写观后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通过建立体音美等兴趣小组,发挥了学生的特长爱好,激发了学习兴趣,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和知识,陶冶了情操。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小社会

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是培养人的摇篮,浓厚的文化氛围,洁净的校园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自觉规范个人的言行,做到与校园文化环境的完美融合。

五、整合德育资源,拓展德育阵地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我们整合德育资源,充分利用各种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升国旗仪式。利用国旗下演讲,对学生进行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