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8 10:29:4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全球化进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全球化进程

篇(1)

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要求超越部分国家职能,即国家对经济管理的职能。而国家对经济管理的职能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国家职能是不能被市场经济完全超越的,这对矛盾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基本矛盾,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市场经济和国家职能的矛盾自它们诞生之日起一直就存在。众所周知,私有制的产生不仅导致了商品和市场经济的形成,而且造就了作为管理市场经济的机构——国家。国家在推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曾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但是,市场经济崇拜自发力量,经济全球化也要求自由与平等,而国家职能决定了国家的管理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市场经济这种本性的束缚,只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管理所起的推动作用大大超过了其隐含的制约作用。因此,市场经济在国家管理下缓慢发展。但是,它们的矛盾随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变得日益尖锐。跨越国界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矛盾随之激化,市场经济要求跨越国界,国家职能决定了国家不愿放弃管理市场经济的权力,即不愿放弃国家和国家利益。(注:许多国家虽然让渡了部分国家和国家利益,但这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相差甚远。)从法理上讲,国家并没有权力将经济转移或让渡。经济是基础,经济是至关重要的,是全体人民赋予政府的神圣权力,是用来造福于全体人民的。这就形成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二 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虽然有很多,但基本内容却大致相同,那就是资本、贸易、生产过程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这就要求自由贸易成为现实。然而,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

新的贸易保护主要不是靠关税,而是靠非关税壁垒、汇率战和组建区域性经济集团。以美国为例,其非关税措施种类繁多,设置精巧,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直接扭曲贸易流量的措施,如进口限制、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自动出口限制等;另一类是属于间接扭曲贸易流量的措施,如广告限制、报关手续干扰、技术等级、卫生标准等。在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涌动的大背景下,1999年上半年爆发了美欧之间的香蕉大战和牛肉大战,这标志着贸易保护主义跃上了新高度。西雅图会议的失败是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的表现。因此,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受到了严重挑战。

贸易保护主义与反全球化之间有着天然联系。主张全球化的舆论认为,民族国家已经过时,国家不再应该、也不再有能力承担经济生活调节者的角色,各国调节经济的应该移交给国际经济组织。它们声称,这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避免。随着这种趋势和跨国公民对外投资的增加,东道国就能增加就业,提高技术水平。然而,事实恰恰与之相反。

在美国管理下的日本最早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开放了金融市场,被迫同意汇率大幅度升值,结果沦入长期萧条;东南亚响应美国的号召,允许资本自由流动,结果一场金融风暴导致银行、大企业纷纷倒闭,美欧财团乘势收购,国家经济丧失殆尽,几十年奋斗成果付之东流;俄罗斯实施了美国设计的休克疗法,想和全球化接轨,结果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和政治动荡,其经济结构从技术型转为资源型。

由此可以看出,当人们呼唤全球化、谴责贸易保护主义时,却没有想到,正是全球化的推进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使贸易保护主义一浪高过一浪,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绊脚石。

三 政治因素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当今世界虽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经济交往中,常常掺和着政治因素。

冷战结束前,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世界经济客观上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发展不平衡的平行市场。冷战结束后,这种平行关系在形式上已不复存在,但在内容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使世界经济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跨越一个又一个政治壁垒。

以中美经济贸易关系为例,众所周知,中美是世界上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彼此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贸易额逐年递增,但同时又是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经济领域虽然有许多共同利益,但美国在与中国进行经济交往时,往往附带许多政治条件,如对于所谓“人权”、“民主”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利用其科技和资本优势达到奴役中国的政治目的。在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处理上,美国一批国会议员又企图用取消2000年通过的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和阻止中国“入世”迫使中国让步。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关系常常受政治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政治因素的制约。

四 经济体制问题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完全开放国内市场,拆除各种贸易壁垒和障碍,市场规律成为经济活动的准则。然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内经济状况使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未必尽如人意。

开放本身不等于一定能够受益于经济全球化,两者不一定存在正比例关系,其中涉及国内的经济体制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各项配套制度越完善,其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能力越强;相反,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其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能力就越低。当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经济体制问题,必须慎重对待经济全球化。尽管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鼓吹开放,认为发展中国家越开放越好,只有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中,才能解决国内存在的经济体制问题。但是,在某些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如果造成金融开放早熟,而国内的银行、政府、企业的问题又没有解决,开放就可能成为掩盖国内

矛盾的一种方式。如在泰国和韩国,当国际游资进入这些国家市场后造成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表面繁荣,但隐藏在背后的巨大风险导致了后来的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使不少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认识到国内经济体制健全是开放的关键;而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五 文化差异矛盾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行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孕育着不同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各国之间文化差异导致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不小的制约。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伴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生产和经营,发展中国家在文化上渐渐丧失了本身的个性。“今天,全球互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同质化与文化异质化之间的紧张关系。”面对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强大的文化同化力量,如何保持个性,避免被文化霸权吞噬,已经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国家生存的重大问题。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文化渗透,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受到威胁,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国民的抵制。印度在今年的情人节(注:西方把每年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之日,爆发了大规模抵制西方文化侵蚀活动。前不久,又呼吁禁止麦当劳在印度的经营,以保护本国文化。

由此可见,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文化是一国民族精神的凝固,是不容排斥的。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渗透与反渗透必然会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六 经济全球化本身条件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信息化——各国的交往频繁、方便,世界变成“地球村”;市场化——世界市场统一,各种人为的阻碍、分割被打破,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普遍以市场为导向;自由化——各种壁垒拆除,经济开放,商品、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畅通。

篇(2)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全球化体现了社会生产对经济交往和经济资源配置超国家、超时空的要求,体现了调整产业结构、组织经营结构、信息传递结构的新要求。全球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潮流,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全人类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长期发展的结果。

经济的全球化,实质上是人的活动方式、存在方式的社会化发展,是人自身的需要、能力、社会交往关系的全球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的发展具有了新的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使人的社会关系不断丰富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个人在更大程度上超越了前市场经济阶段的狭隘的“群生活”,过上普遍的“类生活”,成为普遍的类存在物。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的过程中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除了生命本质外,还有社会本质。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人的各种潜能获得不断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不断完善、人的劳动能力得到不断发挥、人的社会关系不断趋向和谐完美、人的个性不断彰显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社会交往包括交往主体、交往内容、交往手段等方面较之以前都有很大不同。经济全球化使社会交往主体多元化。而且,人类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各个方面,使人类的交往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进而使得人们的交往范围、交往方式。交往水平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为全球性社会交往提供了实质性的基础,从而把人类的交往实践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们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着,“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而一切社会关系不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人在交往中所形成的所有关系的概括。

因此,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普遍交往冲破了狭隘的民族地域的局限,使人从地域性的存在转变为全球性的真正普遍的存在,大大加速了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进程。“世界历史性个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普遍交往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和全面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为基础的。在前市场经济阶段,人类生存于彼此隔绝的狭隘空间,人的普遍社会联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人的社会关系也没有真正丰富起来,人的发展受到狭隘人群共同体的局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和交换的扩大,人的活动的普遍性、独立自主性才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人在其现实性上才具有了世界性普遍联系的类特性。同时,普遍交往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特征,也是人的有效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径。因为交往体现的是人与社会、群体与群体、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通过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往,人们就可获得不同的社会关系。而且,不同的交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特性怎样发展为多方面的或是地方性的,它们超越地方的局限性还是仍然受地方局限性的拘束……决定于世界交往的发展,决定于他和他所生活的地区在这种交往中所处的地位”。只有开展普遍交往,人才会拥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二)经济全球化促进人的需要不断发展

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人所从事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和满足某方面的需要而进行的,而需要的满足和满足需要的活动又不断产生出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会反过来引起新的活动。如此循环往复,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人自身的发展。需要按其对象划分,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与物质生产的世界性相适应,精神生产也具有世界性。

(三)经济全球化推进人的素质不断发展

1,经济全球化要求生产者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特殊需求,进行本土化设计,生产符合不同国家、地区需求的产品类型,使生产和消费具有人文特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性行业等新兴产业获得蓬勃发展,而服务性行业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它不仅要求劳动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和情感素养。2,人的素质当中,民主政治素质是主导。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世界政治新秩序,民族国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维护和争取本国利益是一个新课题。民族国家要发挥自身职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和争取本国利益,就要进行适当的政治体制改革和调整,这对于打破旧的政治秩序,改变民族国家的具体运行机制,建成和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民主政治体制,提高人的民主法制观念有重要作用。3,经济全球化是与生产的信息化、知识化相联系的,而生产的信息化、知识化程度的提高,对广大劳动者提出越来越高的科学技术要求,这有利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4,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与物质生产的世界性相适应,精神生产也具有世界性,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对于丰富人的文化生活、开阔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吸取和借鉴异质文化,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二、经济全球化对人的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一)从经济领域来看

当下资本、技术、金融等的全球快速流动,可能顷刻间使一些企业、商业破产,夺去众多工人的饭碗;新的国际分工可能使人的职业出现新的片面化、固定化;全球性的激烈竞争和巨大的变革浪潮,使劳动者很难主宰自己的命运,程度不同地听任外部力量的摆布,其存在很难摆脱“偶然性”的状态;全球性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使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民众会置于更为艰难的境地,重新沦为“新殖民主义”的对象;全球化同时会造成人的新的物性化和抽象化。

(二)从政治领域来看

当下全球性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民众的生存权面临威胁,发展权、人权无从保证。此外,全球经济政治组织,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操纵、控制,使得这些国家的也受到一定威胁,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力、民众的政治诉求、意愿实际受到很大限制,难以自由地发展。

(三)从文化领域来看

全球化传播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动摇着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从而造成人们价值标准的混乱和精神上的困惑。

篇(3)

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是垄断,垄断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市场的作用范围扩大到哪里,垄断的势力范围也会随之扩大到哪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自愿或不自愿地降低了关税,取消或减少了非关税壁垒,使得垄断资本得以更顺利地长驱直入,并以势不可挡之势在世界市场上纵横驰骋。作为消费者,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与波音、奔驰、可口可乐、雀巢、肯德基等等一长串品牌及其背后的国际垄断资本息息相关,并且越来越被这些垄断资本培养出的“名牌”所左右。垄断全球化更大的威胁还在于这些垄断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产业进行的大量控股、兼并和收购,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各发展中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安全将无从保障。这些由各个发达国家培养出来的垄断资本,凭借其强大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对世界市场上各个国家的相关产业进行了摧枯拉朽般的扫荡。在市场机制的操纵下,拥有众多垄断资本的发达国家必将越来越富,而其产业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各发展中国家势必越来越穷,“马太效应”是人们最容易看到的人间悲喜剧,在此过程中,各发展中国家民众将承受越来越多的痛苦。

对于一国内的垄断,该国政府可以采取政府管制的行政方式或反垄断法的法制方式来对垄断的负面影响进行力所能及的控制。但如果某国垄断资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能够给该国带来利益的话,该国政府又会主动同已经成长为国际垄断者结成民族经济和政治的攻守同盟,以达到提高本国综合国力的目的。那么对受到本国政府和世界贸易规则保护的垄断者,对于他们给我们的经济和生活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给予限制和消除呢?

二、公共物品谁来提供?

一国内部的公共物品的供给者通常是政府及其授权机构,政府提公共物品的前提条件是政府依靠其“暴力潜能”向其管辖的民众收取的税收。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这个大“联合国”的公共物品应该由谁来提供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当然为世界提供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市场交易规则”,但前两个组织的影响力却有些差强人意,后一个组织的规则也让许多自认为利益受到损害的国家颇有微词,国际间贸易要考虑形形的规则。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操纵使规则明显有利于自己,从而使规则这一公共物品带有很强的歧视性而有失公平。遵守规则和寻找规则的漏洞提高了交易成本,降低了贸易效率。

相对于以上这些“非纯公共物品”而言,联合国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算作是“纯公共物品”了,但这个“世界政府”却常常因为经费问题而备增烦恼,对经常“逃税”和“抗税”的美国政府等国家无计可施,甚至还要仰人鼻息,这就是联合国的“税收失灵”。这就是“世界市场失灵”在公共物品提供中的表现,谁来提供世界市场的“公共物品”?提供什么样的公共物品?这是现阶段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新课题。

三、信息不对称“雪上加霜”

在信息时代里,谁能掌握更多更有用的信息,谁就能做到知己知彼,在竞争和协作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很可惜,在这场不见硝烟的信息争夺战中,发展中国家又是一败涂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国际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表现之一是信息传播工具不平衡,这同时也是国际间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一边是发达国家先进的互联网、光纤通信、卫星电话、邮政速递以及强大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工具,信息几乎是零时差传播;一边是发展中国家并不普及的电话和传递效率很低的邮政,还有选择面很窄、信息量很小的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新闻传到终端已经成了历史。其信息传播量和传播速度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生产工具就是生产力,信息传播工具的不平衡导致国际间信息传播和积累能力的不平衡。

国际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表现之二是信息交流不平衡,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信息量比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量要更大。发达国家透露给我国的只是些无关紧要但能吸引我们过剩的兴趣的包装信息、垃圾信息甚至是假信息。在很多事关科技、经济、政治等紧要的方面,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了解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则是对发达国家知无不言,把自己的机密信息拱手送给了别人。一个是知己知彼,一个是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尚未交手,胜负已定。

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国际化正在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两极分化趋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时至今日我们却仍然找不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

篇(4)

  二、发展新兴产业的不确定性

信息产业以其特有的国际化发展特征为发展中国家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新兴产业发展上的差距提供了机会。发展中国家能够利用发达国家已经取得的成果,借助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体系中的贸易、投资渠道使本国的信息产业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其不同于一般发展顺序的“跳跃式”发展以及“后发优势”向现实利益的转换。

印度的软件业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进程“跳跃式”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印度从原先的工业水平落后的内向型发展模式转向以软件业出口为增长点的外向型发展模式,成为发展中国家成功发展信息产业的表率。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发展中国家在新兴产业中的地位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在出口导向战略的模式下,一些发展中经济体通过模仿技术获得了部分中、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优势,在当时的世界市场中获得了巨大的出口利益。但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因为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转变而在新兴产业的发展潮流中处于一定程度的被动境地,在产业细分中处在较低的等级。我们从广义的信息产业分类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阐述。

信息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但基于产业宽泛的外延,其中的产品和服务活动的增值程度相差很大。从增值对象上可将其分为六类(见图1)。前三类为研究与开发、操作系统与核心零部件、品牌与系统集成。其特点是增值程度较高,在制造技术和品牌所需要的营销技术上都有较高的要求,相应的资金投入巨大,“进入门槛”相当高,因此是发达国家占有优势地位的环节。后三类为一般软件和信息内容、一般零部件,一般销售渠道、一般信息服务,以及加工装配。这些活动在总体上初始投入低,产业“进入门槛”较低,与原有的工业化相关程度不高,在劳动要素结构上主要是中等技术程度的技术人员,这对于教育程度较高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少数发展中大国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产业不同增值环节中的专业化分工以及相应的贸易格局形成信息产业的“次级分工”。在这个大分工体系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到自身要素和制度上的约束,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还将位于产业增值链的低端位置,所以在产业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附图

  图1  信息产业增值链环节与不同国家群的对应关系

除了印度以外,中国台湾、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也已经涉足一般软件开发、信息服务和加工装配等增值程度较低的生产活动,而且形成出口能力。就印度软件业的总体特征看,目前基本上以出口为目标,国内的市场需求并不大,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连带效应并不是很明显。印度软件产业出口基本上针对美国市场,出口对象较单一,但从美国的进口来源看,印度的产品在美国软件市场不超过2%的份额,在整个世界市场占的比例更小(Heeks,1996)。除此之外,印度的软件业发展还有下列不利因素:1.专业研究活动不够深入。印度的软件产品在技术水平上与美国的先进企业有4-5年的差距;在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上基本只是同美国合作,而且通常仅有一个合作伙伴(Ramesam,1996)。印度的软件经验主要局限于编码,竞争力主要在于价格,对于相关成本和替代(如软件开发工具合同、永久性雇员的使用等等)的价格不稳定,长期竞争实力不大。例如,受发达国家解决计算机Y2K问题而需要修改现行程序代码的影响,印度程序员的工资增加了25%,这对以价格为基础的竞争力构成了不利影响(Keuy,1997)。2.印度软件公司奉行的是出口导向型模式,与实际的劳务输出相比,这种不出国的软件供应方式的缺点是容易与发达国家的组织疏远关系,并丧失在工业化国家环境中学习市场和商界运作的机会。3.印度软件业的结构与一般发达国家相比呈现极高的不均衡性。在软件出口中,大部分属于软件服务出口,而软件包(狭义的软件产品)只占非常少的份额(见表1)。

  表1  1996-1997年印度软件出口结构  %  

产品门类

所占比例

专业化服务

47

咨询

28

软件和程序包

11

数据处理

11

其他

3

资料来源:张天明(2000):《成功发展的印度软件产业》,《全球科技经济liào@①望》第10期,第26页。

可见,发展中国家在新兴产业取得的成果基本上是建立在产业价值增值链中增值程度较低的环节上,获得的利益属于短期的利益。欲获得长远的利益,必须增强研究开发能力,提高产业在价值增值链中的位置。

  三、软件业发展的潜在障碍

除了工资因素,软件的开发所包含的许多其他成本因素如技能的可用性、生产率、信用、劳动力的灵活性及当地市场的可进入性等等,都影响发达国家选择软件外部供应的长期性决策,发展中国家在软件技术的长期发展上存在不小的障碍(见表2)。

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软件产品销售中的一个实际情况是大多面向国际市场,国内需求很少,软件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以出口为核心目标,呈现出软件业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倾向,缺乏较稳定的和有增长势头的国内需求基础,构成产业发展潜力的障碍。因为一个产业真正繁荣发展的核心条件是在坚实的国内市场基础上实现国际市场上的成功(NASSCOM,1996)。“没有活跃的和紧跟潮流的国内市场,在发展软件产业时,包括吸收新的软件开发技术、监视和分析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用软件解决国内生产中的问题等方面,国家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这种能力的成本会迅速增加,使‘赶超’更加困难”(Schware,1992)。

在过去5年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软件出口商对远程通讯线路进行了投资,旨在实现虚拟开发方式,以便本国的软件供应商能在本国为发达国家的客户提品,甚至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人员组成开发小组,实际上就是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软件的国际贸易。但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合同依然是在客户所在地签订的。

从软件业的发展可以看到,虽然发展中国家就产业活动意义而言融入了信息产业,但是从其现有的资源结构看,全面发展高技术产业仍存在不少的缺陷。就产业的技术等级而言,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产业中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低位。软件专业技术市场的层次可以从软件开发“瀑布模型”(见图2)来分析,该模型将软件开发分为低端的技能和高端的技能。发展中国家目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处于低端的技能水平上,而发达国家则保持在增值程度最高的技术开发环节上的优势(软件开发瀑布的最高级)。由此形成了软件业中劳动技能的国际分工。

  表2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信息技术软件方面的障碍  

有关影响方面

存在的障碍

市场规模

狭小的国内市场

国内需求结构

对高技术产品的需求不足,对技术进步

缺少激励,对开发国内市场投入低

企业规模

软件企业规模小,缺少资金,特别缺少

中等规模的企业

资本和金融市场

缺少风险投资,对无形资产投资的贷款

低,中小企业的信用不足

教育及其制度

科研机构与工业界缺少联系,大学教育

不针对工业生产的需求,缺少私人培训

机构,技术支持制度不完善

技术和管理能力

缺乏信息和计算机领域的能力,不重视

信息管理,僵硬和被迫式的学习制度

知识的供给与获取

缺少信息通讯技术的多国交流,难以进

入世界范围的技术体系,本地与跨国公

司的联系不多,用户与生产者之间缺乏

交流,咨询业不发达,开发软件包的成

本高(主要是管理、行政和市场的成本)

质量标准

缺乏制定质量标准的经验

市场需求

有限的国内市场迫使发展出口软件产品,

公共部门作为信息收集者和信息与通讯

技术用户的能力低下,对公众获取和分

享信息有所限制,不完善的信息共享和

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

资料来源:Mansell,Robin  and  Uta  When  eds.(1999):《知识社会——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编译,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43页。

附图

  图2  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

资料来源:Mansell,Robin  and  Uta  When  eds.(1999):《知识社会——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编译,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40页。

由于发展中国家目前在传统产业上的信息化改造需求还不是很大,因此在软件的开发上还是停留在一种“以机器为中心(machine-centred)”的开发理念阶段上,即将软件视为一种工程技术产品——计算机程序,是计算机硬件的扩展;而不是“以背景为中心(background-centred)”,即侧重于需要解决的商业问题,以保持整个系统(软件加硬件)及其运行环境界面的完整性为开发的目标。在“以机器为中心”的开发理念下,发展软件业所采取的是围绕低价值、低成本生产及专门化技术的政策,目的在于实现出口的扩大,从而获得外汇。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无法尽快地脱离软件开发瀑布模型的低端,对于其信息产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也是不利的。

  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定位

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渠道是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由于跨国公司是一个微观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其目标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很难一致,因此外来资源的利用对于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成效存在着不确定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产业定位已经从原先的低技术产业为主体转向包含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多元化发展。实践表明,包括信息通讯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投资不断增长,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出现了一些变化,但垂直分工格局并没有在根本上得以改变。在跨国公司复合一体化战略(注:复合一体化战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推行的主要战略,又称为深层次一体化战略。该战略的特征是在产品生产的价值链上的有关各个功能环节的选址,以各项生产环节活动的全球竞争优势能够实现最大化为原则,在这个战略推动下,产品的国际分工取代了原有的产业国际分工。跨国公司全球网络的每个成员都是与当地的优势资源相结合,从而实现跨国公司总体利益的最大化。)的框架下,这种垂直分工格局是以公司内部分工的方式体现出来,即分工深入到产品生产的各个功能环节之间,通过产品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安排,形成国际化的生产体系。定位在发达国家中的主要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而定位于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非熟练劳动力密集或者低技术密集的生产环节。因此当前国际分工中的垂直分工,是以产品内部分工的方式由跨国公司全球“价值增值链”安排形成的结果。在这种格局下,由于发展中国家一般是以劳动力为竞争优势,对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扩大研究开发投资是不利的。

附图

  图3  跨国公司价值链各环节选址取向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2000):"FDI  Determinants  and  TNC  Strategies:The  Case  of  Brazil",p.95.

图3是近几年跨国公司在产品价值增值链不同环节的选址取向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增值程度最高的环节即设计环节,呈现向信息富裕地区转移的趋势,而生产环节则向劳动力富裕地区转移,营销(注:这里所说的营销涵盖内容大于销售,包括从客户方获取信息、进行各类促销活动和相应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环节向信息要素富裕地区转移,而销售活动则呈现向两个方向转移的趋势,这与产品的市场定位有关,不完全取决于该环节需要的核心要素,因此与所在地国家的要素富裕程度的关系并不非常密切。由此可见,作为信息要素富裕的发达国家,具有吸引跨国公司安排设计和营销这一类高增值环节的优势,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是劳动力富裕的地区,目前能够吸引的仍然是以生产制造为主的增值程度较低的环节。

实践表明,不少当地公司面向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活动被中止,跨国公司针对当地条件增强了其生产和加工技术含量低的进口工艺与产品的职能。例如,巴西的Metal  Leve、Freios  Cofap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被跨国公司收购以后,公司的研究开发活动减少,前沿性研究被调整到设在母国的研究开发中心。在一些技术密集型的电信业公司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如被阿尔卡特公司收购的Elebra  Multitle公司,被美国朗讯科技公司收购的Zetax公司和Batic公司,都出现了研究开发活动被转移到位于发达国家的母公司的现象。在巴西的其他外国电信公司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它们都倾向于减少当地研究开发活动,这对跨国公司而言的确起到了降低总成本的作用。不仅如此,当地企业中高素质的研究开发工程师亦被转向专业化程度较低的岗位,如生产、质量保证、销售或营销,导致研究开发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样也导致当地企业研究开发能力的降低。有些分析表明,90年代巴西电信产业的当地研究开发活动支出可能减少了50%(Cassolato  and  Lastres,1997,1999a  and  1999b)。坎皮那斯和圣卡洛斯地区的高技术电信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外国投资出现的趋势是:新开业的外国子公司并未与当地供应商建立网络联系,而是独立于当地的创新体系,与其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而非当地公司保持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价值链的网络和学习过程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减少了,对东道国的研究开发能力无疑是一种负面的影响。从实际进口渗透系数的提高这一事实,可以看到由此带来的国家竞争优势减弱的后果。巴西汽车工业的零部件进口渗透系数从1993年的8%上升到1996年的20-25%,信息技术和电信产品的进口渗透则从1993年的29%提高到1996年的70%左右(Laplane,Suzigan  and  Sarti,1998)。

  五、结论

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来源于当前信息革命带给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个调整中,发展中国家获得了进入高级产业的内部分工的机会,同时由于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更接近世界经济核心动力的分工层面上处于得利较少的地位。这是伴随发展中国家依托世界经济调整的浪潮提升自身经济结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现象。融入全球化作为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给其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将是长期性的而且是一种动态性的。随着融入进程的深入推进,这种不确定性的程度必然会逐渐减小。

【参考文献】

篇(5)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 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 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二、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推动力。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三、我国企业的发展情况

经济全球化大多情况是资本的全球化过程,是资本集中到有市场的国家,直接受到本国的利率和国家之间的相对汇率影响。中国政府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浪潮中,其主要政策有: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企业提供了哪些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

2.有利于加速中国企业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

3.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国家之间以及民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国外的技术或在外国产品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四、我国企业进占国际市场的战略

企业战略制订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确定目标优势;二是计算成本和收益,最后评价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企业进占国际市场可以从以下几个战略进行。

1.提高企业竞争力战略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日益盛行,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企业都使出浑身的招数,我国企业具有成本领先、差异市场竞争、目标聚集细分市场等优势,相对于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服务能力比较偏弱。我国企业在进占国际市场中,可以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差异战略、目标聚集战略等保持巩固现有的企业竞争优势,然后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拓展新市场,建立新的商业联盟和分销网络等。

2.联合战略

总体而言,我国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较弱,融资渠道不畅,竞争力有待提高。因此,积极推动联合,构建我国新的商业联盟和集团企业势在必行。

一是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资与合作,借助他们的资金和人才优势,建立跨国企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二是国内企业联合,可以是同行业联合,壮大规模,增强实力;也可跨行业联合,优势互补,扩大领域。三是与金融机构联合,提高融资能力。

3.“三外”结合战略

我国企业进占国际市场必须对所在国的法律、法规、风土人情很熟悉,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具有一批懂外语、善经营的人才,并将这种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是我国企业进占国际市场的战略必备。本文认为各企业应走“三外”结合之路,即将对外联合,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多角化经营。

4.科技创新战略

中国企业应把科学技术当做第一生产力。一是,要加强科研工作,提高新产品的开发和服务能力,创立自己的知识产权,形成科技优势;二是,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技术设备装备水平和施工能力;三是,既要不拘一格招募人才,更要采取多种方式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只有群贤毕至,企业才能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网络营销.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孙兆慧.全球化的哲学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4

篇(6)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不少学者认为经济活动由原来的“地点空间”转化为“流”(资金流、信息流、物质流等)的空间,因而地理区位、区域将变得无足轻重;也有学者认为在全球化作用下,区域更成为经济活动重要的空间载体,也是经济活动赖以展开的基础。全球化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作用是通过复杂的地方特性而起作用的,各个地方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得区域不可能表现出同样的形态。即全球化与地区发展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作用关系。因而,地区能否从全球化中受益,取决于地区应全球化而进行调整和创新的能力。

一、国家宏观政策

一个国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受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与国家的宏观政策和体制有着密切联系。大量研究表明,东道国政策对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有直接的影响作用。Markusen研究了国际贸易壁垒与FDI之间的关系,指出为了绕过关税壁垒,跨国公司会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但较高的关税壁垒会导致贸易和投资的同时缩减;Taylor以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为例,研究了东道国政府政策对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东道国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开放程度越高,则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额越多。

因此对国家来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法律及程序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对于持续地吸引外资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家宏观政策对于参与全球化的影响作用已经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因而很少有国家不制定吸收外资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划出一定的地域空间作为优先利用外资的先导地区,这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很普遍,中国也以其利用外资与发展外贸政策的成功实施,而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典范。

二、区域经济基础与制度环境

(一)网络与制度安排

社会经济学强调经济活动的联系性和社会性,认为经济活动是通过个体之间的联系或网络实现的,通过各种联系,资源得以获取、流动和交换。由于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必须以特定的地域空间为依托,因而地方网络在全球经济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跨国公司投资活动的分析,也应从更广泛的地区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有活力的地方社会文化环境保证了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共同的伦理价值观和相似的文化传统往往成为加速跨国公司与投资地长期深入合作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外来的企业也必须面对地方的特性来调整自己,包括与当地的供应商取得联系,就近获得零部件,招聘当地廉价的劳动力以及进入当地市场等。唯有从当地的立场出发,实行本地化,才能使企业空间网络进一步完善。

Swain和Hardy进一步从制度基础出发,认为如果不从地区制度安排的角度,很难认识外国投资与区域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与全球化下地方的特色被淡化的观点相反,制度学派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地方通过制度整合和制度调整等手段,妥善地利用区域制度资源而加强了地方的竞争力。政府对制度资源的不同配置及地方性的制度规则,是导致外资与地区经济组合关系差异的根本原因。而与跨国公司的深入接触,可以导致区域制度的进一步变迁,从而加速区域经济的转轨,以适应全球化的要求。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已有网络的形成也是一种“路径依赖演化式”的变化。因此网络转换的最好方式就是采用渐进式的制度安排,充分利用原有网络中有效的成分,并以此为基础,引入新的要素,使区域在平稳过度中取得经济的发展。地理学家把这种地方的制度安排能力和转换能力称为地方的“制度厚度”。

(二)地方产业特征及经济基础

当代复杂的技术系统要求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系统与地方生产系统有机融合,密切接近目标用户,考虑当地原有技术的基础和联系的界面。因此地方原有的产业基础、生产体系会直接影响到跨国公司进入的方式,以及是否与地方生产体系对接。如果地方具有完善、高效的生产体系,则跨国公司会继承投资地的各种网络,与投资地形成广泛的投入产出联系,从而很好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反,跨国公司会仅关注当地利于其全球运营的某一个环节,不会将网络在当地扩展。

跨国公司的全球劳动分工和空间等级体系的形成不是纯经济理性的决策,事实上,由于跨国公司各分公司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各子公司希望提升自己在母公司全球生产体系中的地位,这也为地区生产体系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此对于地区而言,是否具有大、中、小型企业高效协作的生产体系和相互约束的关系,对于其参与全球化并从中受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Markusen,J. The Boundaries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

2、刘卫东.论全球化与地区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被动嵌入[J].世界地理研究,2003.

篇(7)

(二)中国金融面临着巨大的威胁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放松金融管制,使发达国家的资本可以自由地进入到我国。由于我国金融体制不完善和金融监管能力不强,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导致金融失控,诱发金融风险,对我国的金融体系产生严重地冲击。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威胁。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威胁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我国由于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技术基础薄弱等原因,很难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优势。这导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为了获得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乃至管理经验,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被迫对经济管理权限作出一些让步,结果会造成我国的经济活动受制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必然要受到威胁。

二、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这两个方面我们要有清醒地认识,一定要趋利避害,规避它带来的风险。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冷静思考,沉着应付,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才是的正确选择。

(一)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们应当抛弃过去的冷战思维,建立一种同全球化相适应的与西方国家关系良性循环模式,即:和平共处———平等合作与竞争———增加信任、减少麻烦、不搞对抗、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繁荣。关起门来搞社会主义是不可能成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真实的写照。只有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才能加快吸收和占有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才能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从目前看,我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经济实力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技术相对落后。经济全球化促进资金、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因此,我国必须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加强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一切先进的成果。实践证明,对外开放的政策是正确的,通过对外开放,得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加快了自身发展。

(二)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要想在竞争中占取优势,就必须加快发展步伐,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虽然我国也参与了国际分工与合作,但却处于国际分工的低层次地位,无法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更多好处。鉴于此,我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更多地获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优秀成果。其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革命发展迅猛,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因此,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经济制度的调整: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到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二是加强宏观调控,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健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体系,完善政府重大决策程序,推进其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进程,切实把政府职能从管理转到服务上来。

篇(8)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矛盾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并反映本质特征的主要是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整合与分化以及有序与无序等基本矛盾。它们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于经济全球化的始终。

1.竞争与合作。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行为主体是在有限空间、有限时间和有限资源的边界条件下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当时空边界和资源容量在最初阶段可以相对满足各自主体的基本需求时,它们就可能处于与外部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较弱、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状态。但是,一旦各自的基本需求超出了时空和资源边界的容量,它们为了争得各自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向外扩展并相互展开竞争则是必然的,“全球化过程使竞争的作用从一种手段、一种经济行动的特殊方法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变成了为了继续生存以至于谋求霸权统治而积极追求的一个目标。”[1](P4)这表明,竞争是世界经济运行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动力和活力之源。然而,所有主体所共处的空间和资源是以地球为其边界的,而且由于不断进化,不仅人类社会自身的关系结构日趋复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也更趋复杂。这种条件下,由于自发的竞争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经常引起国际的经济冲突和世界系统的动荡;不仅如此,还日益受到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失衡的严重威胁。这就使它们在竞争的同时,又强烈地意识到对于许多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通过合作并在努力实现共赢的情况下才可能得以解决,才可能有生存与发展得更好的出路。所以,它们又有着强烈的合作欲望和倾向,在不断的博弈过程中采取合作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当今世界经济既存在激烈的竞争,又努力寻求相互间合作的客观现实。即“在一种意义上全球化被看作自由的全球范围的合作;在另一种意义上则被看作畅通无阻的竞争。”[2](P95)

2.开放与封闭。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共处在同一个地球的时空、社会及自然生态系统内,各国和各经济主体相互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因此,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融入到世界经济运行体系中,才可能使自身系统获取不断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才可能从世界经济发展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尽管融入此进程的主体有的是“先知先觉”,有的是“后知后觉”,甚至有的还是“不知不觉”。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各国的经济制度和各经济主体在总体上是不断地趋向自由和开放,如今这已逐步成为各自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与此同时,交通、通讯手段的惊人进步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更是强化和加速了这一趋向。但是,各国、各经济主体在某种方面和领域不断开放的同时,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它们在另一些方面又在不断强化自身的边界和意识,力求增强自身系统的独立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以保持自身系统质的存在和特征。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本土化”[3](P206-218)倾向就表现得更加明显。而且,即使发达国家在高唱贸易自由化、要求别国开放市场的同时,往往采取合法、合理和创新手段进行贸易保护。”[4](P23)这些实质上都反映出封闭性的倾向。此外,全球化竞争中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组织及联盟,企业组织间的兼并、联合和战略联盟等,也都体现出开放与封闭的双重特性。它们在体系内相互间表现出更加的开放性,而对于体系外则表现出体系边界的相对封闭性。所以,这种双重性既存在于同一个体,又存在于不同个体;在不同的条件下或针对不同的事物,就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总之,作为经济系统单元,开放与封闭本身就是相对的,因为边界标志着单元子系统的存在和个性,它是封闭的界限,又是开放的边线。所以,每个经济主体都会根据各自的利益自觉选择开放与封闭的程度和方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曲折道路也正是这种矛盾作用的集中体现。

3.整合与分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个不断整合与不断分化同时进行的过程。就整合来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它是通过自组织机制以“无形组织”和“有形组织”两种方法进行的。首先,世界各层次经济主体及各种经济要素间通过自发、自主的行为,自组织地形成并扩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全球性经济系统,这种方式与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加速演进,这是“无形组织”的整合。同时,各经济主体、特别是各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为了减少系统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又自发地通过谈判和协商在一定区域和全球范围,不断整合成具有一定约束力并能有效协调的有形组织和体系,这是有形组织的整合。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类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及形式不断涌现,迭起。比如,全球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以及区域性的欧洲经济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先后形成的数十个这类经济一体化组织,就是典型的例证。就分化来说,主要体现在主体层次的不断分化、经济因素及要素的不断分化,和由此导致的系统结构层次的不断分化,这些就如进化之树不断分化和展开。比如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最初是以国家为单一层次主体,以后逐步向上和向下分化为包括国家、跨国公司、国内企业,以及国际性的区域或全球经济组织和机构等多层次主体,它们共同参与并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和发展[4](P22)。与此同时,经济领域也在逐步分化为贸易、生产、金融等各方面,并且它们又在各自的领域进一步不断分化展开。正是如此,经济全球化的构建和演进才不断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和多极性。总之,“在整个历史上,整合与分化的动态相互影响伴随着生长与发展的过程”[5](P137)。

4.有序与无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方面通过自组织和它组织过程的会聚和整合,使世界经济体系不断形成有序的层次结构和有序协调的经济运行秩序,从而促使世界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及相关因素依照一定的规律和秩序运行和演进。正如经济全球化历程中所表现出的那样,全球各层次经济主体及各类经济要素相互间通过市场的自组织和政府及国际组织或机构的他组织,使得有序的结构和秩序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外在到内在不断扩展和深入。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这种有序性既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空间上;既体现在静态上也体现在动态上;既体现在微观上也体现在宏观上。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从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和分化,经济的各部分、各层次、各领域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更加复杂;又由于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自发性和随机多变性,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在非线性作用机制下,这些会使系统结构和运行状态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断增加,因而时常会由于某个偶然局部失衡因素而导致整个系统的“蝴蝶效应”而产生金融或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主体、各要素间相互结合与作用所导致的系统有序性与无序性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经济发展演化过程中有序的运行和危机的时而出现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现象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现象并非是偶然的,既有内在的根源,又有外在的影响。如果把它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它是各参与主体的微观行为、它们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组织机制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它是经济全球化参与主体自主自利行为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中不论是哪类、哪一层次的参与者,都是独立的自主行为主体,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并谋求自身的利益。因此,各主体的行为和倾向必然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条件下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在微观层次,无论是某一主体的个体行为和倾向,还是所有各类主体的群体行为和倾向,本身都存在着矛盾的两重性。即它们的行为,不仅包含着竞争意识,也包含着合作的需要;既存在着对外的开放意愿,又存在着防外的封闭倾向;它既是有序之源,也是无序之因;既是整合的凝聚力,又是分化的推动力。总之,它是经济全球化演进过程矛盾性的微观基础,也是所有各类矛盾性的根源所在。

其次,它是经济全球化自组织演进内在机制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进程首先是根源于所有参与主体为谋取生存与发展机遇的自主自发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参与竞争的各种力量所决定的。”[1](P8)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性经济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自组织的演化过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性质、特征、及运行机制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自然它的矛盾运动也不例外。这是因为各类主体、各个要素相互组成不同类型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子系统,尽管这些子系统通过自组织过程形成更大、更高层次的有序结构系统,但它们作为子系统的行为及演化趋势仍是各异的。它们在经济活动中既竞争又合作、既开放又封闭的行为,通过相互作用促成整个系统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不断导致无序又不断形成有序;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从平衡——打破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而不断转化发展的。正是这种自组织的秩序和机制才使系统更具有不断进化的活力和动力。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运动,既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过程的体现和结果,也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的客观要求。

第三,它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客观规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分化与整合”、以及“有序与无序”等矛盾现象,表面上看仅仅是世界经济系统内在矛盾和内在运行机制的反应,但从更广、更深的意义上去认识,它们是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系统演进客观规律的反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系统在一定阶段演化的表现,而世界经济系统进化又是一定阶段人类社会系统进化的一个方面或组成部分。所以,经济全球化“一直是人类生存状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展现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动力都是长期的过程。它们涉及人类的基本需要,即全球化的动力产生与人们扩大它们自己创造的秩序范围,以便为它们的福祉增加货物、服务和观念的需要。因此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3](P212)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构成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大环境,经济全球化中主体的行为必须自觉适应这个环境,随其变化而变化。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的演化机制和规律,影响并制约着经济全球化中主体的行为、相互作用的机制、乃至整个进程。科学的理论及历史进化的过程已清楚表明,以上分析的种种矛盾运动,本身就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中,它们实质上是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生态系统运行及演化的客观规律。因此,世界经济系统的演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必然遵循和体现这一客观规律。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运动的深层根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矛盾运动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它是经济全球化演进的本质特征,它伴随存在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始终。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运动的发展

从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矛盾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矛盾及其运动产生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主体的微观自主行为,运行及演进的宏观自组织机制,以及所处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系统的历史演进客观规律的约束。所以,它是客观的存在和必然的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这些矛盾运动的发展也将按照自身的演化轨迹和规律进行下去。但矛盾的某一方面成为主流趋势或具有主导地位是在转化和发展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矛盾运动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演化趋势。

1.竞争与合作的矛盾运动中,合作将逐步取代竞争成为主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各阶段,过去竞争一直处于主导的方面,决定着进程的特征和性质。但合作因素也随着不断在增强,它与竞争的相对地位在不断发展着转化。特别是在人类社会面对地球资源迅速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经济冲突导致的系统风险日趋增大等各种威胁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实现各经济主体自身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活动中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是今后必然的选择。“一个有效的、开放的市场体系需要在各民族之间建立一个协调合作的全球框架,……只有通过把各种不同范畴内的许多社会——经济网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他们以共同目标为取向,人们才能比较现实的希望实现社会公正、经济效率、生态的持续发展以及政治民主,从而避免一场(经济、宗教、政治或伦理的)全球自我爆炸的危险。”[1](P11)因此,竞争与合作在今后虽然仍将并存,但合作的倾向和行为将更趋强烈,最终将取代竞争占据矛盾的主导地位而成为主流,这必将成为竞争与合作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趋势。

2.开放与封闭的矛盾运动中,开放将继续保持其主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中,开始阶段是封闭倾向占据主导,开放因素却是微弱的和受支配的,随着进程的发展,开放与封闭因素此消彼长,封闭倾向在不断减弱,而开放倾向却在不断增强。发展到现在,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流。尽管两者在政治、经济与军事形势出现大的动荡时经常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一些经济主体会依据暂时的形势更强调封闭性。比如在几次世界性的战争、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冷战时期,各国各经济体制间的封闭与割据就曾相当严重。但不管经济全球化演进道路如何曲折,开放相对于封闭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如今,开放已逐步成为这对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和主流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在今后也不会改变。

3.整合与分化的矛盾运动中,整合将逐步成为今后的主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虽然分化与整合的矛盾运动随着进程演化一直在延续,“但是这两种相反的趋势并非总是和必然平衡的: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一种趋势或另一种趋势往往会占上风。”[5](P137)特别是整合将会随着这种进程成为主流趋势,决定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因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分化过程更多的是自发自组织过程;而整合过程,由于经济活动中人类社会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除了自发形成“无形组织”的整合外,各国各层次经济主体通过自身组织扩展和联合形成更大、更高层次的组织,从而使有形组织形式的整合过程也愈加明显地增强。具有表现在,国家主体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这种整合过程,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演化中的一种潮流;同样,在企业经济主体这一层次,“我们可以把工业化社会过去200年的历史理解为:随着大型组织不断从先进技术中获得优势,我们设计大型组织的能力的提高,我们已经极大地拓展了组织存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组织比市场更为有效。这个结论既适用于政府组织也适用于商业组织,因为后者遵循的是类似的设计发展轨迹。”[6](P59)所以,这种有形组织的整合过程今后还将得到更大发展,整合过程也将容纳并决定着分化,主导着这一矛盾运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4.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是主流趋势。经济全球化演进中,有序与无序始终处于对立转化、相辅相成的运动过程。尽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世界经济系统的结构层次更趋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乃至无序性也在增加,这是客观现实。但是,各类主体乃至人类社会是理性的,他们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会不断做出相互合作、不断形成与扩展各层次组织、更加开放和协调以促成一体化过程等各种努力,这些都会促使这个系统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目标的要求有序运行和有序演化。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作为主导方面和主流趋势,过去和现在是如此,今后仍将如此,这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历史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经济全球化中矛盾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使我们能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和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还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些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使我们能以科学的态度遵循和把握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与特征;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这些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使我们能以系统演化的观点和方法,不断探求和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种种复杂多变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从而趋利避害,努力寻求各主体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更佳途径。

〔收稿日期〕2002-05-08

【参考文献】

[1]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M].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加]拉波波特A.世界系统观念:一般系统研究的∫(积分)标记[J].闵家胤译.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1).

[3][美]詹姆斯·N.罗西瑙.全球化的复杂性与矛盾[A].全球化与世界[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篇(9)

第一,会计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当今世界的资本市场已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全球化、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一不可避免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中国必须进入国际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金融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这就要求会计能够为国内外企业提供真实、可靠、能够满足各方利益的经济信息,以便更好地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经济全球化必然推动会计走向国际化。

第二,资本市场发展,企业实现跨国经营要求会计走向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更有发展潜力的国外市场,将其资本市场拓展至国外,甚至实现跨国经营。跨国合并和资本市场向外扩张的趋势,客观要求企业需要了解其他国家的会计政策,了解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也要求跨国公司按国际惯例提供会计信息和处理利润分配等会计事务。如果会计核算不统一,定会给不同国家的投资者带来不同的麻烦。因此各国之间的经济信息尽量减少差异的不可比性和分歧,协商规范的一致性才有利于经济事项的调整和处理,才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二)会计国际化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会计国际化通过对会计政策、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准则等国际化,并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使会计成功与国际接轨。会计国际化减少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金融、投资全球化和资本市场扩张等产生的贸易摩擦和贸易限制,促进生产要素与经济资源的合理组合与配置,使各国公司能够更好地经营管理,从而为经济全球化创造更多合作与机会,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会计国际化是伴生于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趋势, 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树立经济全球化观念的同时,也应确立会计发展的国际化观念。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变化瞬息万变,要求企业必须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经营战略,处理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事务,掌握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而这一传递者就是会计。跨国公司、大型公司的不断涌现导致企业组织形式和经济业务类型不断多元化,这些要求会计理论和事务具有及时的适应性和规范性,而这也客观上要求我国会计向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惯例靠拢,因此加快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提升我国会计教育质量,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会计国际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会计国际化要求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人才,对与之相配套的会计教育的要求也就不断加强,因此这一现象反映在我国,便是会计教育正朝着高等教育的方向发展。为顺应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国际化的潮流,近年来我国会计教育领域逐渐向外开放,会计的高等教育也在信息化、科技化、网络化趋势的推动下逐渐国际化,国内的会计教育机构通过开班培训、网络授课等方式提供会计教育服务,而国外一些会计认证考试也开始逐步走向国内,如英国的ACCA、加拿大的CGA等。会计教育质量的提升使得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迅速提高,以便为经济全球化下的会计国际化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人才。

(三)经济全球化推动我国会计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我国会计法律规范体系虽然已经初步完善建立,但仍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现有的法律规范体系体现出立法前瞻性、稳定性与内部协调性较差,虚假会计信息及法律责任不够完善等不足,有的方面甚至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度产生冲突。因此,建立健全我国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建设,不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规范我国会计行业相关行为的重要保证。

三、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及道路

第一,树立正确的会计国际化观念,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国际化进程中来。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必须认识到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会计国际化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来,使我国会计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第二,加深与其他领域、其他国家间的沟通合作与交流。任何一个领域都不可能独自实现自身的国际化发展。要想应对会计国际化发展趋势,就必加强与其他相关领域,其他具有相似特征的国家开展沟通、对话和合作,实现会计资源的共享利用和合理配置,提升我国在国际会计中的影响力,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实现互利共赢,从而在会计国际化发展中站稳脚跟。

篇(10)

一、引言

很多人近年来才感受到全球化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影响。而事实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现象。它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几千年来人类的交流和沟通,在近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助力下扩展到世界范围的产物。在经历了三次产业革命,尤其是第三次新科技革命的洗礼后,当今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的渗透力、攻克力已远远胜过当年殖民主义者的军舰、飞机、大炮,它能把地球上任何一个“世外桃源”卷进世界经济和文明的发展浪潮。

二、全球化的内涵

当前,在学术界普遍关注全球化的同时,对“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看法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即是指“经济全球化”就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趋同化趋势”,或者说是经济的同质化;另一种认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经济的殖民化”,即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资源掠夺与变相的经济侵略。

学术界的研究尚未定论。而为了使我们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必须将其置于当今全球化的现实框架和背景之中。为此,我们不得不全球化现象进行如下阐释:

“全球化”不仅仅是指从孤立的低于国家走向国际社会的进程;还是指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愈益加强,并逐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层面的人类交往的状态或趋势。

三、经济全球化与本国市场的冲突与整合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发展中国家

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在“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各国间发生利益冲突。

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冲突,不是指“经济全球化”本身与“走自己的路”必然会发生冲突,而是强调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经济全球化作为人类在“全球场”进行的新的经济实践,带有原有政府、国家不同的经济基础、经济制度、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必然会对经济全球化作出不同的反应、不同的认可、不同的选择,从而可能发生争夺资源等的冲突[1]。二是不同政府、不同国家在经济全球进程中的力量对比的差异,尤其是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经济力量的悬殊差别,使美国等发达能借助其强势经济实力主导全球化进程,进而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在“全球场”发生冲突。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和冲突主要表现在:“资源掠夺”与“不合理分工”的冲突、外来资本与民族企业的冲突、“主导全球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冲突等。归根结底就是追求共性与保持个性的冲突。

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一方面给民族资本的发展带来种种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也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发展方式,实现新的融合,民族资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实现的更新与融合,就是一种整合。

需要强调的是,“整合”不是要民族资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抛弃自己的“民族性”(即根本的所有制形式),而是要在新的全新经济实践中,在新的经济全球化体系的建构中,提升民族性(特色),体现“世界性”。

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显然是要建立在减少对抗性冲突、加强整合创新的基础之上的。不仅需要抵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和“经济殖民主义”,对“全球场”中的经济发展实现平等、公正的整合目标。更需要各国的经济发展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奉献民族特色,在整合传统发展方式与现代化、外来资本与本土企业的关系中,对本国经济发展进行综合创新,促进全球经济新体系的建设。而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应对它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

(二)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挑战

从国际形势来看,欧债危机的影响远没有消除,而比欧债危机更加严重且尚未完全爆发的危机,是美国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动荡。从国内局面来看,经历了过去十年“超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已经面临投资率高达50%、基尼系数突破0.5、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失控、腐败泛滥等一系列瓶颈因素的制约[2]。而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全球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多地相互依存。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越过边界的流量越来越大。想“独善其身”游离在全球化浪潮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明显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过程中,不仅负担了巨大的环境成本,同时出现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国内巨大的市场割裂的局面。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同时也意味着相应的环境污染也迁移到中国,导致生存环境恶化以及人口医疗费用激增,这是全国上下目前高度关注,并且不得不面对的现象。

追本溯源,经济全球化的深层,进一步指向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跨国界的经济协作等实践基础上,通过一段时间在本国与他国之间的资源配置、合理分工方面的冲突、磨合与整合,而建构起来的新的经济关系、经济模式。

(三)经济全球化与“走自己的路”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全球化是对各国市场机制的整合,但这并不是要求各国放弃个性而追求共性,更不是应当是世界强势经济体消弭弱势经济体的流动形态。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走自己的路”是并行不悖的,一包含着多,多制约着一,这不是表现在经济领域的丛林法则,实现“优胜劣汰”,而是表现为市场分工与协作与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应当树立起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理智应对国际竞争,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在改革的道路上,我国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要进一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张和强化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智力密集或知识密集型产业[3]。并且,应当高度重视资源战略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推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

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大千世界的经济发展自有异彩纷呈。这片繁花似锦之下,是跨国经济体的广阔自由的交流平台。经济全球化凭借其鲜明的价值特征和传播规律,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美丽中国,在文明享受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好处的同时,更应重视发展背后的问题及代价,力求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期之以始,御之以终。

参考文献

篇(11)

15世纪末到16世纪前半个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奠定了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

由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等人开辟了从欧洲抵达亚洲的海上航线,麦哲伦率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宣告了东西半球互相隔绝的时代结束,同时也为西欧国家向世界各地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从那时起,资本的全球扩张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探险与贸易的热潮,欧洲列强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不仅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也打通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交往的通道,这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基础。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启动经济全球化

18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陆续发生以蒸汽机为动力、以纺织业为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这些国家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本国工业不断创造出远远超出本国市场所能消费的大量商品,于是大量廉价的、过剩的工业产品突破国家边界,涌向世界,推进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这一过程伴随着欧洲殖民者对新发现疆域的扩张、侵略和殖民掠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事件便是中英,世界市场也由此从欧洲拓展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等许多地区。

正是在这一时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经过工业革命,英国工业生产量已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容量。有数据显示,到19世纪中叶,英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品要销往国外,国内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料也要靠国外供应。这种情况在纺织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英国所生产的棉织品的绝大部分销往国外,生产所需的棉花来自美国、印度、巴西、埃及等国家。在这一时期,英国不仅是世界消费品的主要供应者,也是生产资料――机械设备的主要供应者。

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有人认为,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的半个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最突出的时期,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时期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蒸气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从以纺织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时代进入到以钢铁、石化、电器、机械、汽车为代表的重化工业时代。在这一时期,电车、汽车、火车成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电话、无线电、电报成为新的通信手段,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凭借工业革命所创造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瓜分世界的殖民扩张。至20世纪初,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

三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了国际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其触角已经伸向世界各地。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掠夺殖民地资源,不仅向其大量输出商品,而且开始进行投资。当时的英国和法国是主要资本输出国,到“一战”前,它们的国外投资已分布在亚、非、拉、大洋洲等地。资本输出的增加,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的扩大,标志着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阶段,标志着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从商品交流的外在联系发展到了生产分工的内在融合。

“一战”至“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的大约40年间,曾出现过多个阻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事件,如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1937―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鸬取U庑┦录以不同方式阻遏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秩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停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作为稳定和调节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运而生。

同时,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出现了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即所谓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1973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为止,长达20余年。这个被西方发达国家称为“黄金时代”的时期,是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经济高度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

也正是在这个历史阶段,亚、非、拉的殖民地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同时也与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国际贸易获得了空前发展,贸易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将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关系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时期。

“冷战”结束:离经济全球化终极目标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