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合同档案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企业的合同档案是企业活动中的重要分支,是重要的凭证,详细记载了企业的经济活动内容,也是企业履行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的全部资料,是企业预算、评估和审计不可或缺的内容。合同档案与企业的市场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如:
企业经营合同、企业技术合同、企业劳动合同、企业销售合同、企业工程合同等,在企业的合同档案分类中,可以呈现出更为直观和简单的特征,这些合同档案都具有其共性和个性,有一般档案共同的价值和职能,而合同档案还有其个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法律性特征。企业的合同档案不同于一般的档案,它的内容载体为合同,而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应的资料,在《合同法》的背景之下,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合同档案自然也具有法律效应,这与合同档案的合同签订、合同变更、合同终止相适应,体现出企业的合同档案的法律性特征。
②凭证性特征。企业的合同档案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必然会产生较多的经济纠纷,而合同是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和实施权利的凭证,也是处理经济纠纷的处理凭证,因而,合同档案显现出较为明显的凭证性特征。
③规范性特征。企业的合同签订、变更和终结是在《合同法》的范围之内有效,可以这样认为,企业合同档案不仅具有法律性的特征,而且还有合同档案所特有的规范性的特征,在法律范畴之内,企业合同档案必须包括当事人的姓名、合同数量、价款,并且还有规定的格式,如果没有依照合同的格式条款,则难以展现出合同全部的法律效力,会使企业合同不完善或不规范,这样,就在无形中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威胁。
2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的分类优化措施
企业的合同档案管理要克服分散、无序的缺点和问题,要正视合同档案管理的混淆、分散化的状态,实施优化的分类管理措施,减少合同档案分类管理的难度,有效地查找、利用、统计和管理合同档案。
2.1 强化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机制
在企业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之中,积极健全和完善合同档案机制,要对合同档案的相关工作如:收集、整理、编目、上架等,进行制度化的完善和优化,这样,在制度完善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出企业的合同档案管理效能,从安全的角度上来看,强化企业的合同档案管理机制,还可以确保企业的商业机密,减少企业的风险,从而促进企业健康、有效的可持续发展。
2.2 要加强合同之间的联系,做好合同档案的分类整理
在企业的合同档案管理中,要增强合同档案之间的联系,要使合同档案的分类整理工作更为顺畅,并且在对企业合同档案收集整理工作中,注重合同文件之间的联系,单立类目、分类组卷,实现科学的保管和管理。同时,企业要指定独立的部门负责合同档案的管理事宜,避免合同档案管理中的分散化和无序化状态。
2.3 实施合同档案的统一编号,利用分类管理
在对企业的合同档案分类管理中,要将不同的合同文件进行统一的编号,这个工作要依照一定的规则实施,具体如:将年度内的合同文件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物资类、工程类等,再加以不同的符号加以区分,确定好不同的类别号,然后再依照时间的顺序或者科目的不同编制小的编号,这样,就可以较好地实现对企业合同档案的保管、统计和利用。
2.4 注重附属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确保合同档案的完好 与齐全
在对企业的合同档案管理进行分类优化的过程中,主管单位要负责合同的齐全和完整,要注重对合同档案的附属关联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且对于这些相关文件资料要加以不定期的督促和检查,从而确保合同档案在移交之前的齐全和完整性。
2.5 注重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材料的变化情况
在企业的合同档案管理分类优化过程中,规定在每年的一定时间要进行合同档案的移交,主管部门要移交上一年度的所有合同文件资料,这个工作相当繁琐和细致,还存在一些合同档案的变化情况,诸如:合同签订后还会有合同的变更、合同解除、合同作废等问题,这些相关的合同文件变化情况都要进行及时的把握,由于这些合同文件资料的不确定性,不能一次性地终结,因而不主张将刚签订的合同归入档案室,而需要关注合同的变化情况,将完结的合同档案统一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这样就会使合同档案分类管理更为全面和系统化。
3 优化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方法
3.1 集分式归类原则为核心的合同档案分类管理
企业的合同档案分类管理要重点对科技档案和文书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科技档案主要包括企业的生产、科研内容以及建设项目的文件资料,具有技术性和保密性较强的特点。对于文书档案的分类整理,包括企业的行政事务的管理以及经营方面的管理内容,这些档案内容不利于查找和统计,在进行分类、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因而,需要依循集分式归类的原则,以此为核心,进行合同档案分类管理,要依照《合同法》中的无名合同和有名合同的不同种类,进行重新拟定和分类,从而增强对合同档案分类管理的有效性。
3.2 集分式分类表
我国企业的有名合同主要涵盖了九种不同的合同形式,又称为典型合同,是具有规则和名称的合同形式;而无名合同又称非典型合同,是没有规则和名称的合同形式。这九种不同形式的合同要以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为前提,拟定规范而科学的集分式分类表,并且要在集分式分类表中,对合同档案进行分类归档,进行统一的编号和整理。
3.3 分类表的使用方法
一、合同档案的特点
合同档案是记载合同履行全部情况的文字资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参考凭证及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合同档案不仅在于收集整理和保存利用,更在于“察往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档案在企业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日显突出,加强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企业档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合同档案除具有一般档案共性外,还具有依据凭证性、法律约束力和实效性三个特点。
二、合同管理的关键
合同档案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档案,还有自身的一些特性。鉴于合同档案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浅谈在合同档案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归档责任部门,推行“谁产生、谁录入、谁审核”原则。2010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中明确规定:企业各职能或承办部门应对本部门归档文件的完整和系统负责,合同档案归档责任部门应为合同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负责积累、收集、整理应归档文件。
(二)合同档案整理范围不仅仅是合同文本,还要最大限度地保持文件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各类合同都来源于企业的经济和科技活动,是处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国家之间、企业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经济关系的依据,维护企业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的凭证。第二,同一合同内的文件材料是一个整体,无论是合同原件,还是企业为全面执行合同所形成的各种材料、各方面往来函电,以及在合同履行期限内形成的文件,如补充、续签合同,都是合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处理经济关系和经济纠纷不可或缺的依据和凭证。第三,各类合同,虽然签约对象不同,内容千差万别,但都是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的工具,它是有别于其他文件材料的一种特殊文书形式。因此,在合同档案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合同档案管理人员应当与有关业务部门进行合作,明确合同档案的具体内容,了解合同的履行情况,从而确定合同档案的归档范围,并随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订和补充,使合同档案以提供利用为前提,及时、完整地归档。比如:施工合同档案组成包含下列内容:①合同条款。②技术条款。③图纸及配套说明。④已标价的工程量清单。⑤投标报价书。⑥中标通知书。⑦合同协议书。⑧对方资质证明。⑨变更文件。⑩谈判记录、会议纪要等。
(三)合同档案保管期限有别于普通文书档案。合同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组卷都有很大的不规律性,对一般经济合同而言,双方当事人经过要约、承诺、签字盖章后即表示该合同办理完结,这类合同标的的履行期限是划分合同保管期限的重要参考指标,如合同所依附的设备仪器使用年限、安装运输合同的结束时间等。还有一些经济合同,公证生效后,并不意味着办理完结,还需要定期检查合同的履行情况,有时需要修订、补充或更改,如长期租赁合同。另外,合同期长短也不尽相同,短的几天内履行完毕,长的要几年甚至十几年,这就要求合同档案的管理人员在划分合同档案保管期限时,要用系统、发展的眼光综合各方面信息。近年来,经济纠纷案件呈上升之势,这也要求划分合同档案保管期限必须考虑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问题。
(四)鉴于合同档案涉及企业诸多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建立保密制度。确定合同档案保密密级,划分保密期限,以便档案管理人员根据不同密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确保企业秘密不会泄露和失控。制定合同档案密级和保密期限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保障企业正当权益不受侵害的重要措施。
(五)统一标准,增强可操作性,确保归档质量。合同档案管理采取单立项目、自成一体、以件为单位、逐件整理、科学保管的原则,不仅便于合同的保管和利用,而且能够突出合同档案在企业档案中的位置和作用。在合同档案归档过程中,档案部门为确保归档质量,提出整理办法和质量要求,考虑企业职能部门档案移交人员大多是兼职人员,为了方便直观,可以制作合同档案整理模板供移交人员参考。
总而言之,做好合同档案管理工作,要着眼全局,做到未雨绸缪,才能保证合同档案收集的完整、及时,从而保证合同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利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发挥合同档案在企业发展中依据、凭证和参考作用。
三、结论
合同档案管理是否规范关系到合同签约双方的利益和权益,规范的合同档案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合同签约双方的切身利益。然而目前签订合同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规范或者困难,这样就会对合同签约双方造成不必要的风险,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从目前合同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并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为以后从事类似合同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 企业合同档案的特征
要想分析企业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就必须掌握企业合同档案的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1 法律性
人类社会中,合同制度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法律制度。对于经济社会而言,合同以法律形式存在,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市场交易。合同在合同法的背景下,又赋予了法律效力。合同档案是一种原始记录,其记录内容包括合同变更、签订和终止整个过程,因此,合同档案具有法律特征。
1.2 凭证性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会引发较多的经济纠纷。合同既是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和权利的凭证,又是法院及仲裁机构处理和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依据。因此,合同档案具有一定的凭证特征。
1.3 规范特征
合同的签订、变更和终止等环节,必须要在合同法允许的范围内执行,也因此,赋予了合同档案规范的特征。就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而言,合同法均有明确规定。例如,订立合同的形式有3种,包括口头、书面及其他形式;内容方面,对合同的当事人姓名、数量、价款和住所等一般条款做了明确规定;还特别规定了合同的格式条款。只有赋予合同法律形式,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益。将合同作为档案保存时,一旦丢失某一部分,就失去了合同部分及全部法律效力,难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4 相关文件多
企业合同档案既包括签订的合同文本,又包括签订前和签订后的任何一个有关材料,例如,签订前的洽谈、招投标,签订后的变更、解除和签订等。邀请函、招标书、投标书、评标报告、会议纪要、议价单、会签审批表及解除协议等,组成了合同档案,要想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就必须做好合同档案的归档工作。
1.5 合同档案数量多
与行政机关相比,一个完备的企业,每年内制定的合同档案相对较多,少则几百件,多则几千件。在这种情况下,要区分两种合同档案的分类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做好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
2 合同档案集分式归类方法分析
2.1 以集分式归类原则为中心
从旧版及新版电力企业档案分类表来看,主要是依据科技档案和文书档案进行归类,科技档案包括电力生产、科研项目和建设项目准备。而文书档案包括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两大方面。在这种归类措施下,既给合同档案的分类整理增加了难度,又不利于合同档案的查找及统计管理。对合同档案进行归类时,要以集分式分类原则为中心,依据《合同法》中无名合同及有名合同的种类,重新制定。
2.2 集分式分类表
根据我国合同法有关规定,适用于企业的有名合同包括:买卖合同,借款合同,运输合同,委托合同,技术合同,承揽合同,供用热力、水、电、气合同,技术合同及建设工程合同9种。依据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制定集分式分类表,并在分类表中,将合同档案分类归档,依次为60~69号。
有名合同,又叫作典型合同,是指在法律规定中,确定其规则及名称的合同。无名合同,又叫作非典型合同,是指在法律规定中,未确定其规则及名称的合同。本科会计毕业论文
2.3 分类表的使用法方法
将合同档案分类归档过程中,年度、分类号以及件号共同组成档号,年度为签订合同的年份,与合同相对应的具体分类号码为分类号,件号是在相同年度、相同分类号中,按照合同签订时间顺序制定的流水号。“—”作为代码间裂解符号,代码用阿拉伯数值0~9标注。例如:2014—62—002,该档号表示2014年度,借款合同中的第二件合同档案。
3 合同档案归类管理的注意事项
在把合同方案转交至档案室前,企业要安排一个部门,做好办理合同的相关工作,防止出现办理人员和部门相对分散,无法做好合同材料收集工作。
对合同编号实行统一编制,并由合同主办部门负责,从而有助于合同材料的统计、保管和利用。要按照相关原则编制合同编号。诸如,将合同分为几大类,同时采用特定符号标记,例如物资类可以采用WJ表示。随后依据时间顺序,在类别号里编制流水号。独立性是各个合同编号的特性,一旦制定,无特殊情况,不允许私自更改。采用合同编号排列法,对未移交的合同材料进行保管,从而实现简便、快捷地查找相关合同材料。
移交前,由合同主办部门统一负责收集合同材料,并保管好。相关文件多和合同档案数量多是合同档案的两大特征,因此,合同主办部门在收集合同材料时,要将与合同有关的一切文件资料进行收集。档案室要监督和检查合同主办部门合同材料的收集和保管工作,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
合同主办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年度全部合同材料上交至档案室。有些合同在签订结束后,存在变更、作废和解除等问题,难以确定合同最终办理时间。所以,尽量不要将刚签订的合同转移至档案室。对于此类档案,先由合同主办部门进行收集和保管,待合同办理时间确定后,转交至档案室。
4 结语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合同方案的归类管理,大多采用分散式归类管理,给合同档案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不利于合同档案的查找和利用及统计管理。对于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来讲,充分利用其管理特性,采用集分式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于企业合同档案的有效管理。由此得出结论,在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中,集分式管理效果更好,更加实用,更符合企业合同管理的需求,能够在企业合同档案的查找、使用及统计中达到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林峰.企业合同档案管理难点问题分析及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3(20):231.
[2] 王志伟.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初探[J].机电兵船档案,2015(4):40-43.
中小企业ERP管理系统贯穿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其中客户关系管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客户档案信息,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
客户档案信息指的是存在于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以数据资料的形式存在的信息。它是企业在与客户的业务中形成的专门数据,企业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整合客户的资料和数据最后形成了客户档案信息。企业客户档案信息不仅记录了客户的基本信息,也记录了一些对客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数据结果,是企业相当重要的信息资源。
1 ERP管理系统客户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依靠信息化加强企业的决策及管理能力,一般企业都部署实施ERP管理系统,虽然目前各ERP管理系统形态万千,但其基本功能都趋于一致,基本上都覆盖了客户、项目、库存和采购供应等管理工作,贯穿企业的进销存全过程,通过优化企业资源达到资源效益最大化。
客户档案信息不仅是企业重要的经营资源,其本身也是客户重要的个人信息,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它的安全管理同时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由于企业员工个人素质、企业归属感的不同,其对于信息的保密意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由于系统设计、应用以及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系统中客户档案资料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2 ERP管理系统客户档案信息的内容及管理流程
2.1 ERP管理系统中客户档案信息的内容
目前ERP管理系统中,客户档案信息一般主要由客户的基本信息、经营水平、日常服务信息等模块组成,含有多个字段。这些信息模块和字段的原始信息维护,由不同岗位人员完成,对应的岗位人员对档案信息有录入、修改和查询等权限。
2.2 ERP管理系统中客户档案信息的管理流程
2.2.1 客户档案信息的获取
客户档案信息一般采用业务过程中的采集,或者由客户提供的一些相关材料等方式获取,然后统一录入到ERP管理系统的CRM系统中。
客户档案从采集到录入,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管理,层层审核,步步完善。在流程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客户在CRM管理系统中的档案信息。
2.2.2 客户档案信息变更
客户档案信息的变更,一般都通过现场实地考察来确定。在客户信息变更过程中,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人员有着很大的变更权限,经过严格把关审核后,最终实现客户档案的信息变更。
3 ERP管理系统客户档案信息的安全隐患
ERP管理系统的数据主要有丢失和泄露等方面的安全隐患。ERP管理系统的数据安全,是指存在于系统内的客户档案信息存储载体处于良好的保管状态,在一定范围内被知晓,并可随时还原、处理、复制出载体中所包含的客户档案的信息内容用于企业经营业务,但不能被随意泄露,导致客户档案信息的公开,从而为不法人员利用,形成对客户的危害。客户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涉及许多方面,存储这些数据的载体的多样性加上利用的多样性,以及人员管理的复杂性,使得客户档案信息要面对许多的问题。总结起来,影响客户档案信息安全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3.1 客观方面存在的隐患
3.1.1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入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病毒层出不穷,变化多端,防不胜防。客户档案信息的采集、录入、整理等,都依赖于计算机处理,以至计算机硬盘上存储了大量的数据信息,所以必须防御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入侵和破坏。此外,在进行客户档案信息维护的时候,无论联网还是不联网,外接存储介质仍可能将病毒植入而破坏系统的重要数据,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3.1.2 应用系统的设计缺陷
应用系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一般的应用系统都会存在设计缺陷。目前,客户档案信息的录入、维护和变更等都依赖于CRM管理系统,系统本身设计的缺陷将对数据本身造成一定的威胁。由于系统的架构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和普遍适用性,以及技术原因和使用领域不同,在技术设计上肯定存在不一致现象,用不同的字段抽取,获取的数据也存在差异。这些系统设计存在的缺陷,给客户档案信息的安全埋下一定的隐患。
3.1.3 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
由于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不同,文化层次存在差距,以至于员工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相关人员对系统的应用水平和领会能力也存在差异,同时由于人员管理的复杂性,内部人员的信息泄露成为客户档案信息安全管理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
3.2 主观应用方面存在的隐患
3.2.1 数据利用监管不够
(1)客户档案信息查询权限的限制机制不健全。企业相关人员可以随意在系统中查询客户资料,并能获取电子版本,随意复制,无关人员接触这些信息无人监管。
(2)客户档案信息的查询、调用审批程序不完善。目前,多数企业对客户档案信息的查询、调用无审批和监管流程,相关人员如有需要,只要获取相应的角色权限即可,缺少数据查询、调用的审批手续。
3.2.2 流程管理监管缺失
(1)在客户信息新增过程中,无论是信息录入人员还是信息审核人员,都能看到录入的原始信息,每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信息的泄漏。所以加强每个环节、每个节点的监管和保密管理对于信息的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要小心外部人员有目的的窃取和盗用,还要防止内部人员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信息泄漏。
(2)客户档案信息的变更过程中,审核流程一般都不完善,缺少监管流程。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者有意无意泄露客户信息,都会给客户档案信息的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4 ERP管理系统客户档案信息的管理措施
针对ERP管理系统客户档案信息的管理流程和安全隐患,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加强对客户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具体为:
(1)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采取部署杀毒软件和管理策略等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整体网络环境的安全,避免网络病毒的侵扰。
(2)严格管理客户档案信息的存储载体。加强对存储载体的管理尤为重要。要定期检测存储设备,检测存储载体上的数据有效性,确保这些载体不受到损坏,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这些载体的信息能够被完全、真实的还原出来。
(3)做好客户档案信息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客户档案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必须提前设定各项数据采集项,整个管理环节要采用适用的软件。在具体日常数据的维护和采集中,注意客户档案信息的保管和整合。对于不断增加和更新的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要及时进行备份,并保证备份资料的有效性。
(4)加强科技创新,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及设计架构。根据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及时升级系统版本,整改设计缺陷,完善系统功能。相关人员在修改完善客户档案信息时,做到修改有痕迹,完善有记录。其他人员只能查询浏览信息,不能修改不能复制,并且有网络访问流量的统计记录。
(5)加强数据利用监管,提高数据利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1)建立有效的客户档案信息的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数据安全管理。客户档案信息的管理必须依据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检查、督促、奖惩等措施的落实。客户档案管理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尤为重要,提高这些人的数据安全意识,加强防范措施是最重要的。确保人员具备了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威胁数据安全的隐患。2)严格控制客户档案信息的知晓范围以及查询权限。客户档案信息的知晓人员及其查询权限应该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那些重要的信息必须严格控制知晓范围。做到无关人员不得接触客户档案信息,不得查询,不得复制。3)严格管理客户档案资料的查阅、调用等环节。客户档案信息的利用都应按照相应的规定做好各种登记、审批工作,对于重要的客户信息的查阅还应注明查阅人身份、查询用途等。做到重要数据信息在办理审批手续之后方可进行调用。内部工作人员要本着不扩大知悉范围和安全利用的原则。这些利用环节的管理要有专人负责,做好监督、监管工作。
(6)强化流程管理监管,完善流程管理的审批流程和监管措施。1)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账号和口令的保密工作。避免对外泄露自己的账号、密码,造成客户资料外泄,谁泄露谁负责。定期进行系统账户进行梳理,对不再涉及业务系统使用的人员账号予以收回禁用。2)规范使用人员的操作权限分配,不同岗位分配不同的角色,对应不同的操作权限。严格规范权限分配,做到角色一致、权责统一。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发展及应用
1.1 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创新观念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建筑企业就应不断改革创新管理模式,采用最新的项目管理体制,确定现代化的项目管理目标,包括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四大目标[1]。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落实合同中的条款,确保四大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并且通过先进的项目管理思想合理的协调好四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集成管理、范围管理来进行,并借助网络计划技术、挣值法等来进行控制。目前天津市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已经开始使用项目管理技术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2.2 不断创新建筑企业管理体制
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采用科学的工程管理方法,并且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合理协调工程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不断深化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的不足之处,不断使用先进的、创新性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应加强合同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采用SWOT分析法来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2]。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来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风险。
2.3 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建筑施工技术的改革创新,建筑企业为了更好地进行工程管理,就应不断推进信息化管理模式来不断提高企业的工程管理效率和质量。目前,天津市的许多建筑企业已经开始使用project软件、梦龙软件等信息技术来进行项目管理。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大力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来促进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这就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不断加强学习,在提高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的同时应注意信息技术、管理软件的学习,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
二、建筑工程合同档案管理
2.1、提高合同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合同档案的应用效果,首先应该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合同档案管理意识。这就要求单位各部门的领导不断强化自身的合同档案意识,提高对合同档案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程度。并且要求合同档案管理部门认真做好合同档案的归档工作,并将合同档案的归档工作视为首要工作,为建筑工程合同档案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不断激发合同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并将合同档案管理工作提上日程,定期开展汇报工作,从根源上解决在城建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3]。实际工作中,要对合同档案工作做出近期和远期的工作任务,并制定工作计划。
2.2、配备专业的合同档案人员
为了提高合同档案管理效率,应该配备专职的合同档案人员,创建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合同档案管理团队。建立一支高素质水平、高技术水平、高素质职业修养的合同档案管理团队。与此同时,单位领导应该鼓励合同档案人员勤勉务实的精神,为建筑工程创建一支强有力的合同档案管理队伍。我们应当加强对合同档案管理部门专职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之有充分的机会学习党和政府部门制定的有关政策与规定、系统的学习合同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提高城建合同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用知识与理论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开阔思维,适应新世纪社会对合同档案管理人员的高要求。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工作人员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严于律己、认真工作、保守秘密的优良品质。
2.3、 加强对兼职人员的培训和绩效考核
单位应该定期对合同档案兼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确保兼职人员具备合同档案工作的专业技能,并且能够将这些技能运用到合同档案工作中。兼职人员在接管合同档案工作之前应和之前的合同档案工作人员做好交接。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和竞争机制,确保合同档案管理部门充满活力,可以通过建立考核绩效制度来进行,逐步提高合同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4、为合同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财务部门应将合同档案部门所需经费列入到单位的财务计划中,并将其落实到实处。其次,单位应该抓住拆迁机会,通过合同档案管理来加强硬件设施的配备,将合同档案整理过程中的合同档案库房、阅档室、办公室分离开来,并且在城建合同档案管理部门的城建合同档案库房配置防盗门窗、加湿器、去湿机等硬件设施,从这些方面来落实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
2.5、提高合同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城建合同档案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掌握现代合同档案管理理论与新技术的运用,开拓创新,开发新手段,加大投入,对城建合同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和维护,开发研制城建合同档案管理软件,建立数字合同档案和多媒体合同档案,并实行联网,通过现代化手段建立人才信息收集、反馈和跟踪系统。
2.6、 加强对建筑工程业科技合同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
加强对建筑工程业科技合同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是建筑工程业合同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可以确保建筑工程业合同档案发挥其重要作用。可以通过配备专职合同档案管理人员并为建筑工程业科技合同档案提供必要的条件,就能不断开发科技合同档案的重要内容,并且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更好进行建筑工程科技合同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2.7、 加快合同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筑工程业合同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建筑工程合同档案管理应不断引进先进的合同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合同档案的科学创新管理机制,并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业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中,用于合同档案的整理、归档、检索、信息的共享等,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业数据库。
三、合同管理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展开,目前在进行项目管理过程中不断加大合同管理力度,并将合同管理作为其他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4]。天津市紧跟先进的工程管理发展潮流,不断创新完善合同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的工程管理。合同管理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动态性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不应该进行程序化管理,而应该讲究管理艺术,注重管理方式、沟通技巧,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合同管理。目前,已经产生了先进的合同管理软件,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应不断推广使用合同管理软件,促进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合同管理贯穿建筑工程管理的全过程,在合同管理的收尾阶段应认真收集、整理、分类、登记、保存、编号、装订和归档备案,确保合同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除此之外,还应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评价,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为更好地进行今后的工程管理奠定基础,不断提高合同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结束语:文章中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天津市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合同管理以及档案管理进行了分析介绍。如有不足之处,望大家批判指正!
参考文献:
[1]李江,赵奕磊,石志超,王媛媛,荆杨轶.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3,03:153-154.
【关键词】合同档案管理;风险;措施
【Keywords】contract file management; risk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06-02
1 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让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经营成为了中国经济活动的新常态。而在市场化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合同和档案,是保护和证明这些经营活动合法性的依据,因此显得更加重要。然而,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经营习惯的影响,使许多企业经营者对于合同档案管理工作采取了漠视的态度,由此也提高了合同档案在管理和使用上的风险等级。越来越多的经验教训表明:只有研究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档案管理办法,才能从根本上规避这些风险,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有序经营。
2 合同档案管理风险的主要类型
根据对多个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的综合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合同档案管理方面的风险已经越来越多,这些风险基本上可归为以下几类。
2.1 管理不善导致的风险
上文讲过,长期计划经济思维和传统经I理念的桎梏造成了合同档案管理工作的严重漏洞和缺位,这一类的风险是目前为止最多的。具体而言,一般表现为以下几条:
①合同格式错误与内容缺失
虽然说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已经进行多年,但是相关的法制意识还没有跟上。许多企业的合同经手人没有相关的法制观念,对《合同法》的内容知之甚少,以至于其在拟订合同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合同格式的错误或者必要合同内容的漏填,从而使合同在使用时常常处于被动地位。
②合同档案整理方法不符合要求
在电子化办公模式引入商业领域之后,传统的纸质合同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合同档案采用电脑填写和印刷的模式制定。虽然这样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也给合同档案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合同原件对于企业来说十分重要,但很多企业档案管理者却只是索要和保留了传真或者复印件这样的合同形式,这样既不符合合同档案管理的要求,也容易带来合同隐患。
③只签不存造成的混乱
在很多企业经营者眼中都有着一个固有的观念,即“只要签了字、盖了章就完事,存不存无所谓”,因此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图省事或者出于随意性考虑,企业经营者往往只管签字画押,却并没有告知合同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将合同档案存档,这就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严重的混乱,例如遗失,调包等等。这样不仅会影响使用,还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困境。
④“人治”取代合同档案
中国社会讲究人情世故,在商业活动中更是如此,这就让许多企业管理者在与别人订立契约关系时一味依赖口头或者人情关系,而并不是落于纸面的白纸黑字。这样一来就使得档案管理人员陷入“查无此事”的困境。
2.2 必要或者不必要的违约风险
一般而言,合同档案都是作为证明一段时间内经营活动存在的凭证,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都会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遇到的情况是随时在变化的,因此违约风险在合同档案使用过程中也是不可忽略的风险类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现在很多企业经营者法制观念淡漠,契约观念十分滞后,在经营过程中经常出现随意毁约、违约的现象。再加上上文提到的几条风险的共同作用,往往使得企业在违约之后面临严重的法律问题甚至刑事惩罚,这从客观上直接延缓甚至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2.3 保存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合同档案的妥善保存,对于其被正常使用并在关键时刻发挥法律效力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在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者对这一块的责任落实情况令人堪忧。不管是以往的纸质合同档案还是现代化的网络电子档案,安全问题一直都不容忽视。传统纸质合同档案保存管理过程中的防火防盗问题自不用说,在电子化档案时代,网络被攻击、电脑被侵入造成的安全风险也是十分严重的,所以,不论何种条件下做好、做细合同档案的安全保存工作都是不可忽视的。
3 合同档案管理中规避风险的具体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105
0 引言
本文主要通过业务系统开发招投标及合同档案归档接口,基于档案管理系统开辟专项管理平台,进行招投标及合同档案统一管理和利用。招投标及合同档案存储在非结构化平台,基于非结构化平台的大数据研究成果,开展适合招投标及合同档案的智能查询、自动分类、特征建模等应用建设,及提供可视化的文档分析管理工具,提升档案管理及利用水平。
1 应用开发的基本目标
(1)梳理ERP系统及电子商务系统中的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档案数据,研发基于档案管理系统的批量数据归档传输接口,存储于非结构化平台,利用数据分析、挖掘技术,研究各阶段招投标资料及合同档案非结构化数据的自动归档、提取、分类、聚类及语义关联。为招投标资料及合同档案利用奠定基础。(2)开发历史招投标档案及合同档案迁移工具,开展历史数据的迁移工作,并对迁移后的数据进行验证,保证数据迁移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基于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平台,提供招投标及合同档案的信息统计分析功能,构建公司全量招投标档案及合同档案数据一站式搜索服务,实现对不同类型的招投标档案及合同档案数据的集中检索,解决跨系统、跨业务的多源信息分散搜索问题,实现一对一的精确检索。实现图谱化的招投标档案及合同档案数据动态关联检索、实现基于用户兴趣域的非结构化数据自动推送;(4)研发可视化分析技术,提供智能交互界面,实现招投标档案及合同档案的可视化分析、挖掘。最终达成招投标档案及合同档案资料在非结构化数据平台上的统一存储及智能、快速、准确的利用。(5)开展招投标及合同档案权限控制研发,用户的根据当前职位、当前岗位、工作历程、参与的事项,建立用户权限模型及实现档案查询、管理及利用的统一权限控制。
2 技术方案
2.1 系统架构
本文研究主要要求通过技术手段从数据平台中发现并归集招投标及合同档案,具体则指通过设计的自动分类、聚类等规则实现招投标及合同的整理归类,自动筛选。总体架构如图1:
招投标及合同档案专项管理应用,基于档案管理系统提供的统一标准归档接口,从ERP、电子商务等系统采集招投标及合同档案数据,并通过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存储等。实现招投标及合同档案专项业务管理水平提升。
2.2 架构遵从
本文在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中均遵照前期项目中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进项细化。
2.3 技术架构
应用展示层:主要包括综合检索、关联检索、自动推荐和可视化展现功能。采用JSP、Flex、Html等关键技术确保数据可视化效果和浏览器兼容性,增强用户体验。接口层:采用JAVA API、WebService和Http RestFull方式预留统一的标准接口,提供系统集成使用。服务层:主要包括基础公共服务、业务建模及算法解析组件服务、分布式调度任务、搜索引擎服务和数据可视化组件,采用“微服务”形式隔离各个服务,为系统提供柔性支撑能力,并支撑应用层实现。存储层:主要包含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索引数据存储和关系数据库。数据集成:通过统一的集成接口实现平台、业务系统的多源异构系统数据的集成。
3 研究成果
非结构化平台的智能招投标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成功彻底避免了纸质档案批量大,查询不方便的问题,并且信息检索按照检索内容的广度、深度、关联度以及智能化程度不同,检索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结合档案管理系统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的自动归集,为跨业务关联使用档案数据奠定基础。以及开发了可视化工具,可以直观、迅速地揭示数据趋势和外露层。按目的,可视化技术又可分为三类:探索型、验证型、表示型。总之,各项技术的完成都是一次重大的进步,都是顺应大数据信息时代下的潮流方向,接下来需要更加多元化的探寻非结构化平台的研究方向,为推动信息时代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农场建设开发后属国有制企业,农场土地承包合同是国革形成的,其档案管理起步较晚,并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及时将合同档案作为档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档案管理中处于边缘化。农场土地承包初期,一是对土地承包合同保管、收集责任不明确,承包合同签定后,没有专职人员保管,档案部门也没将其化入收集范围,使合同保管风险加大;二是对合同档案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结果的公证性、权威性认识不足,合同签定后没有做到逐份核查,造成合同不完整、不齐全以及部分缺失等现象。三是对于收集时间不限,范围不明,没有在收集时间和内容上加以明确,使其的完整度、准确度下降。
二、如何做好土地承包合同档案管理工作
1、做好土地承包合同档案的收集工作
(1)土地承包合同档案的收集工作要强化责任,注重时效。
全力抓好土地承包合同档案收集中的监控工作,做到责任规范化,就是让土地承包合同档案有明确的领导负责,有专职的业务人员管理,做到各层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形成一个完整的合同档案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土地承包合同档案能按时、及时、随时收集。
收集是档案管理的主要工作环节,不按时收集会影响整理、保管、利用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土地承包合同档案也不例外;土地承包合同据有法律效力,农场土地承包合同签订后,做到及时收集,避免合同在基层长期存放后,其完整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农场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是批量性的,签订时间基本也是一致的,这给合同的按时和及时收集提供了便利,但也有个别种植户因土地面积、土地等级或其它原因不能与单位达成协议,导致个别承包合同签订滞后,从而影响了合同批量归档的完整。这时要特别关注这些合同的形成,档案部门不能因其个例不管不问,应该主动了解情况,做到随时签订,随时收集,确保合同归档率。
(2)土地承包合同档案收集要注重质量、明确范围。
土地承包合同是维护双方利益的重要依据,其据有法律效力。因而在收集过程中一是要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认真检查,严格把好收集质量关,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符合标准后方能入库。二是要明确收集范围。范围要从三方面明确。即明确土地面积、明确承包户数、明确合同内容。凡是农场发包的土地,不论水田、旱田还是林地、饲料地、号外地等,只要有承包合同,都在收集范围内,农场土地承包合同面积应与农场发包的土地面积相符;承包农场土地的人员,不论什么身份,农场职工、非农场职工、有户籍人员、无户籍人员都要签定土地承包合同,合同档案以份为单位,做到单位收集合同档案份数与承包户数相符;每份承包合同收集内容要齐全,合同主体、合同变更、流转、合同符加协议、承包人信息、承包土地信息等情况也应一并收集。以确保合同收集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2、做好农场土地承包合同档案的整理工作。
土地承包合同档案要系统分类规范整理。农场大规模的土地承包是从1996开始的,大量的土地承包合同也是1996年开始形成的,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黑龙江省农垦档案分类法》的分类原则,土地承包合同档案划分在第十二类——农业类(土地管理MA)。农场土地承包合同期限偏短,一般是一至三年,合同期限划为长期。2000年12月6日,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取消案卷。根据《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农场土地承包合同档案采取年度-机构(各作业点)-保管期限(30年)分类;以件为单位(每户为一件)装订,排列方法强调同一作业点按合同号顺序排列,作物品种作参考,遵循同一年度、同一作业点、同一流水号,题名必须填写合同承包人姓名、合同种类,以便于微机检索。
3、明确目的,做好农场土地承包合同档案的利用工作。
前言
合同是体现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依照合同法及其有关法规和规定签订的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规范的合同管理是维护法人单位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围绕合同档案管理,一直存在某些难点问题,如收集归档率低,保管期限划分随意性大,管理模式与利用需求存在冲突,开发利用水平低等,制约着合同档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合同档案的收集
合同档案收集难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与合同的形成方式与一般公文有所区别有关。从办理程序看,在一个法人单位,不同性质和类别的合同往往由不同职能部门拟定和承办,甚至每份合同从起草、审核、审批签署直至履行完毕都要经历诸多流转环节;从合同成立看,合同送交所有责任方签署完毕后方才成立,流程多周期长。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合同容易出现“中途截流”和分散保管的现象,从而给档案部门的收集工作带来一定困扰,直接影响合同档案管理质量和开发编研工作的开展。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关键在于抓住合同流转的中心环节。按照《合同法》第32 条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而依目前国内惯例,合同签订成立基本以签订方盖章为准(签订方皆为自然人除外) 。可见,盖章环节是合同档案收集的关键。如果在合同用印环节即注意对合同进行编号登记,作为追索合同文本的凭据,有助于提高合同收集归档率。
对一个全宗单位而言,较为科学有效的方式是实行统一格式的合同审批单。审批单记载合同内容、责任者、金额、经办部门等相关信息,由合同经办部门填写,附合同文本一并办理审批流转(一式三联,格式如下) 。待合同签署成立后,第一联供档案部门作为合同审批材料,与合同文本一并归档;第二联存财务部门,作为记账凭证;第三联可由合同部门作为专项资料保留。在合同用印阶段,文书部门(或档案部门) 直接在合同审批单编号,并留下第一联备案存查,督促合同经办部门在合同正式签署完毕后及时办理移交归档手续。使用合同审批单既可以真实直观地反映出每一份合同形成的全过程信息,又使得合同管理流程更加规范严谨。采用这一方式,并通过制定配套的合同管理和移交制度,则合同档案的归档率得以有效保证,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合同档案收集难的现象。
合同审批单
二、合同档案管理模式
在国家机关和企业档案分类体系中,都未将合同档案作为一个单独的管理门类。换言之,在立卷归档阶段,合同一般依据其性质、类别和承办机构等特征,被分别纳入不同的档案管理门类。这自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例如将采购合同、工程合同、融资借贷合同分门别类进行归档有助于保持设备档案、基建档案、会计档案的成套性与系统性。但是,随着合同数量的激增、合同凭证的频繁调用以及合同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传统做法已无法很好地满足对合同进行集中查询、综合统计以及编研开发的需要,与当前的利用需求存在一定矛盾。
另外,在保管方式上,以往不少单位出于业务工作考虑,往往指定合同部门或财务部门负责管理本单位合同档案,这也给合同档案管理带来一定风险性。首先,合同管理人员(一般为兼职) 档案专业知识有限,合同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其次,合同存放于业务部门不利于保管使用和到期鉴定销毁;第三,一旦组织机构或工作人员发生调整变动,往往容易造成合同散失。因合同凭证丢失导致经济诉讼失利的案例并不鲜见。目前,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不少地方开始推行
“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认证工作。收集、分析合同各阶段执行情况,加强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使动态管理合同成为一种新的管理形式和需求。
鉴于合同档案所具有的特殊属性,笔者认为合同档案的管理模式须分层次进行。第一层次,实现合同安全统一管理。建议由档案综合管理部门对合同档案文本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展保管利用、鉴定销毁和编研开发工作,避免档案缺散流失。第二层次,开展合同执行情况跟踪管理。由合同部门(或财务部门) 负责及时记录合同履行、变更、废止等完备信息,并及时收集相关交易凭证(票据) 装订备查。在分类归档方式上,理想做法是合同文本归档一式二份:一份用于档案部门正常分类归档,维护各类档案的系统完整;另一份提供合同部门(或财务部门) 建立合同执行信息记录。为了便于统计查询和开发利用信息,后者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分类和排列方式,实行动态管理,列为专项业务资料保管。当然,机构规模较小的单位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指定档案部门行使上述“二合一”的合同管理职能。
三、合同档案保管的划分
对于合同保管期限,存在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片面夸大合同的重要性,将合同不分主次轻重一律列为永久保管;另一种则相反,认为合同都有履行期限,全部列为短期保管则可。事实上这两种做法在认识上都存在误区,不利于合同档案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划分合同保存期限时,要联系合同价值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对一般经济合同而言,合同标的、履行期限是重要参考指标;合同作为技术文档时,它所依附的设备仪器、土地不动产等使用年限应作为考虑因素;有的合同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如反映重大经济和社会意义的合资合作协议等) ,可以考虑列入永久保管。近年来,经济纠纷案件呈现上升之势,因此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也在参考之列。可见,尽管鉴定合同价值并无具体标准可循,划分保管期限也不宜一概而论,只要善于综合各方面信息,运用经济的、法律的眼光和动态观点看问题,就有助于合同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趋于准确合理。
四、对变更、撤销和失效合同的管理
对变更、撤销和失效合同的管理似乎是合同管理中的盲点,容易被忽视。事实上,由于合同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特殊凭证效用,对其变更与解除也应慎而处之。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解除) 登记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因此,对已签订或生效合同进行变更、撤销或解除时,要参照法律规定办理有关审批程序和登记手续,并在合同签订方共同见证下将合同文本全部回收,统一办理变更或销毁。必要时还需对履约执行情况作出相关书面说明,双方确认后备案存查。避免因疏于管理或随意处置造成受控合同流失,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纠纷或损失。
五、合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一、农村经济合同档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延庆县境内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经济合同档案有三个特点:一是数量大,二是合同执行期限长,三是个人承包经营的多。这说明,几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政策是稳定的,经济秩序、投资环境、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盘活了农村的资产,取得了一定的资金收益,这些资金对于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兴办公益事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时,也表明村级档案室确实把绝大多数农村经济合同保管起来了。但是,就在大量合同签订保管过程中,也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如:
1、有些村经济合同长期不归档,散存在个人手中,严重违反了我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它直接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与合同约定内容的监管,如丢失或损毁,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不稳定。
2、有的村经济落后,村档案室保管条件差,不具备永久保存的条件。档案保管情况达不到国家要求,绝大多数是一个卷柜或木箱,放在村办公室,有的村没有值班人员,档案只好放在档案员或村干部家里。
3、有的乡镇、村干部对档案工作认识及重视程度不高,对档案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缺少档案保管保护设施。
4、有的农村经济合同的归档不全,存在散失、损毁、丢失等现象,将影响村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进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农村经济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农村经济合同档案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各级档案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六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的所有者应当妥善保管。对于保管条件恶劣或者其他原因被认为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和不安全的,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权采取代为保管等确保档案完整和安全的措施。”
国家档案局《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第六条第七款规定乡镇档案部门“根据自愿和可能代管直属企业、事业单位及村委会具有永久、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等有关要求,达到村经济合同档案妥善保管的目的。笔者建议各级乡镇档案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1、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提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认真理清村级经济合同的管理情况。严格按照档案法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实行村级农村经济合同档案乡镇管理的方法,加大收集散存在个人手中的合同档案及其他未归档的重要材料,确保合同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
2、把村档案室的经济合同档案及合同附件(会议记录、村民代表会议记录、代表签字簿、公证书、有关批示、测量图等)全部移交到乡镇档案室代为保管,乡镇为村提供合同复印件,以便日常利用。
3、县乡镇有关部门在指导村签订经济合同时,至少签订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第三份交乡镇档案室保管,形成长效机制。
4、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投入,村档案室均应尽快配备铁制档案柜,提高村级档案的管理水平。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合同关系是最基本的法律关系,现代社会也因此被称为合同社会。合同是一种契约,是当事人之间依法确定、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是经济交往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合同是重要的证据,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丢失证据不能举证,因此而造成经济损失是很难挽回的。
1、合同的作用
在工程项目中,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的整个建设周期。在这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中,只有在建设各方的共同合作下,才能确保进度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特别是大型的建设项目其建设规模大、投资多、周期长,参与建设单位间的关系复杂,这势必导致在建设过程积累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工程合同。工程合同的价值量和质量对企业尤其重要,直接影响企业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作为衡量工程目标的主要依据,只有在确定工程的建设实施和合同管理同步进行的情况下,工程的竣工验收才能有效进行,由此可见,工程的合同管理直接关系着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竣工验收工作,做好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工作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合同是安排项目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每一个建筑单位都应该建立的合同管理制度。在签订合同后,合同管理人员要对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和各工作组负责人进行合同交底,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做出解释和说明,形成合同交底制度。工程的材料、设备应按合同约定的规格、数量、价格进行采购,工程的进度、质量等目标也需要根据合同要求组织施工,除此之外,项目部门还要根据工程合同中所规定的内容,进行工程施工组织、计划、竣工结算的编制和报送。
1.2合同是进行索赔的依据
合同索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由于业主违约引起,主要指业主未按《示范文本》规定完成应该完成的工作,以及未能按时拨付预付款、工程款,拖延图纸审批,拖延对承包方提出变更、索赔的答复等;二是由于工程项目本身变更引起,如工程量的变化、材料价格变化、现场签证等;三是由施工条件和环境变化引起,如一周内连续停水,停电超过8h,连续大雨不能进行室外作业等。
1.3合同是控制工程成本和进行竣工结算的依据
合同签订后,该工程的预算成本就可确定下来。组建项目班子时,根据预算成本按照市场法则确定责任成本,确定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及其它直接费和间接费等。项目经理组织施工时,首先可将以上费用分解到各分部、分项中去,其次可确定各岗位成本,一旦成本确定,就应合理用工、用料、控制人工费用、管理费用等,为节约工程开支、办理工程结算打下基础。
2、加强工程合同管理的措施
伴随着工程设计、实施、竣工验收、运行等阶段工作的开展,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最终在管理层上会形成一些具有保存价值的记录文件,它们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并同时是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当前情势下,很多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却表现出一定的落后性和低效性,很难满足时代所赋予的新要求。为加强合同管理,提高合同质量,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以提高合同的履约率、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个人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增强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
做好工程合同的管理工作,意识是关键。首先要争取项目经理部对合同管理工作的支持,把合同管理工作像抓进度、质量与成本控制那样抓紧、抓好、抓牢。其次要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使他们知道自己承担着归档的法律义务,以及依法利用合同档案的权利。最后要说明的是,档案意识是合同管理人员的最基本的素质与要求,对合同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键性的作用,这也是做好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可靠基础和基础前提。
2.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合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从项目的立项阶段开始,工程建设就应该把竣工验收的档案管理工作与五大目标等同视之,设置相关的机构部门与管理人员,并构建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专门负责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资料收集、整理和档案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建立一套可靠的管理方针和实施细则,使每个档案管理人员都明确自己的管理职责,保证日常工作的规范,充分发挥工程合同在工程各个方面的作用。
2.3加强合同信息化建设
伴随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新型载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这种趋势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必将被淘汰,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也就呼之欲出了。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合同管理系统,如合同档案库、合同分析系统等。工程建设应该运用这点,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并建立合同档案数据库,加快合同信息化建设的节奏,全面提升工程的档案管理水平。
2.4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
要想要做好工程合同的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因此,在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既要懂得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全面了解合同的内容、特点、规律和方法,又要学习了解相关的管理法规,增强对工作岗位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由此可见,势必要加强对现行合同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使工程从由始至终都规范化、标准化,增强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保证工程资料的档案质量。
2.5严格控制竣工验收关
一般而言,工程在竣工验收前,都会对工程合同进行专项验收,一旦出现合同验收不合格的情况,是不可以进行竣工验收的。所以在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工程合同的各级管理部门与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控制竣工验收关,要仔细审查各类工程合同资料,保证竣工档案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尽可能地将工程合同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
3、结语
合同是企业安排施工、进行索赔、控制工程成本和进行竣工结算的依据,也为转移风险提供可能。所以企业不仅要重视合同的签订过程,还应重视合同管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与学习,提高制度建设水平,建立科学的合同管理体系。可见,加强合同管理更对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