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高校;古汉语;教改;技巧性;趣味性
引言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的传承有千年之久,在文化的传承中,语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汉语随着时代的发展,朝代的变迁,其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现在我们把之前的汉语统称为古汉语,古汉语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学习古汉语可以说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古汉语可以分成书面语和口头语,在目前的高校教学中,一般只有书面古汉语的教学,因为古汉语的口头语,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被目前的普通话所取代,由于古汉语这种文化的特殊性,学校和老师都很重视古汉语的教学,但古汉语的文言文等知识比较枯燥,导致目前古汉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比较低,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对古汉语教学中的技巧和趣味性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的做出教程改革。
1.当前高校古汉语教学分析
目前的高校古汉语教学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师讲课的方式,有一些学校已经开始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进行古汉语的教学,在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时,老师都会要求学生们背下一些关键词的翻译,对一些经典的诗词歌赋,老师还会要求整篇的背诵,通过调查发现,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都很讨厌这种死记硬背,这也是目前高校古汉语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这种课堂上没有任何的技巧性和趣味性可言,学生们只是听老师讲解文章中的一些重点,然后要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虽然在教学中,有些老师试着教给学生们一些古汉语的技巧,但是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老师自己总结的技巧也有限,无法满足学生们对古汉语学习的需要,还有些老师会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进行对比的方式,来提升一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经过几堂课以后,学生们对这种古今对比的学习方式也会失去兴趣。
在实际的高校古汉语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发现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不是很高,在总结了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一些古汉语教学的成功案例后,对古汉语教学的方式进行了探索,其中很多老师的探索都是比较成功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些都为高校古汉语教改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如一些老师喜欢从词性的活用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名词动用等用法,老师通过总结,把课文中的这类词总结出来,然后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些词的意思,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这些能够提高古汉语教学的技巧和趣味性的方法,都值得高校古汉语教改的借鉴。
2.高校古汉语教改中的技巧性分析
古汉语与其他学科一样,作为一门课程学习,也应该可其他的学科一样,有自己独特的技巧性,对于我国高校的学生来说,古汉语既是一门新学科,也是一门从小到大一直在学的一门学科,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虽然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古汉语作为现代汉语的前身,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古汉语的学习就有很大的技巧性,首先就是很多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现代汉语虽然是经过改良之后的,但还是有很多字词的意思没有改变,在古汉语的学习中,只有抓住这点,很多文言文的意思都可以很快的明白,如在《论积贮疏》中有一句“犹可哀痛。”这句话中每个字的意思都和现代汉语的相同,可以直接翻译成还可以悲伤,在实际的高校古汉语教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的意思相同,如果在学习中加以留意,那么古汉语的学习技巧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古汉语的学习中,通假字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可以帮助理解很多语句的意思,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古汉语中会出现很多和现代汉语同音不同意的字,对于这类汉字,我们称之为通假关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人认为这是古汉语文字创造过程中的问题,如早晨这两个字还没有创造出来时,想要表达这个意思,古人就会用蚤等同音字来代替,了解了这个通假关系后,在理解文言文时,就可以利用这个技巧明白很多语句的意思,因此这也是高校古汉语教改中的一个重要技巧。
还有一种高校古汉语的学习技巧就是利用成语中的汉字意思,成语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存在,其产生一般都是源自古汉语,而在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转变过程中,成语的意思基本都没有发生改变,很多成语的意思都保留了古汉语中的意思,而在日常的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学生们对成语的掌握都是很好,如果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能够把文言文中的汉字联系到成语中,对文言文的意思就能够很好的掌握,如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如果单独拿出来在现代汉语中,其意思一般都是代表少的意思,而在古汉语中薄经常会代表接近的意思,如果在学习文言文时,能联想到这个成语,就可以对这个字的意思进行很好的理解。
3.高校古汉语教改中的趣味性分析
在高校的教学中,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课程,对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在完全靠自学的高校中,只有学生们自身有了学习兴趣后,才能对这门课程进行很好的学习,古汉语作为高校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中体现古汉语的趣味性是提高学生们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由于古汉语博大精深,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经典文字,要想提高古汉语的趣味性,可以说比较容易,尤其是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古汉语的学习很容易的联系实际,在实际的高校古汉语教学中,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很好的利用这些,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古汉语的趣味性。
在提高古汉语教学的趣味性上,可以先从单个的汉字入手,如一个汉字可以有多种用法,甚至在不同的语境中其词性都可以发生变化,如 “绿”这个字,现代汉语中代表的意思就是绿颜色,但是在古汉语中还可以变成动词使用,表达出把什么变成绿色的意思,在古汉语中有很多这种有意思的汉字,如果在实际的高校古汉语教学中,把这些汉字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呈现在古汉语课堂教学环节中,就会使很多学生对古汉语有另一种看法,感觉古汉语不是那么的枯燥,还有这些有趣味性的东西,一些学生知道这种汉字意思和词性的变化后,还会自己去了解更多的类似汉字,这样学生们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古汉语作为古人使用的一种语言,应该是在日常的对话中使用最多,高校古汉语教学正好可以利用这点,在古汉语教学的课堂是上,老师组织一些学生进行古汉语的对话,在古汉语对话后,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用现代汉语进行同样的对话,,通过这样的实际对话,对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进行对比,能使学生们很快明白古汉语的意思,这种模拟现实生活情景的教学方式也很容易被学生们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对学生们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进行这种方式的古汉语教学后,学生们都会想参与到这种有趣的课堂互动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高校古汉语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结语
古汉语作为高校中汉语言学必修的一门课程,对其学习的意义不应该是后面学习的一个基础,应该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大门,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工具,但是目前高校古汉语教学的效率比较低,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不高,针对这些现象,必须在古汉语教改中提高其技巧性和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古汉语自身的魅力,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学习。(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敏红,高兴娟.关于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6(01):53-55
[2] 钱毅,古代汉语教学之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95-9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17-03
古汉语教学一直是语言课教学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从20世纪80、90年代以外,大多数研究者关于古代汉语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材建设、理论探讨和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等方面。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到古代汉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应将文化有机地融入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趣味性,提高古代汉语教学的效果。但是,多数研究者关注的都是对一般院校都普遍适用的教学看法,极少有人从地方文化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古代汉语教学。笔者认为,针对地方院校特殊的区位和民族特征,地方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应做到四个结合,即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结合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扩展教学的视野;结合地方文化丰富教学内涵;更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特色的教学,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一、结合各专业特点,明确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标
古代汉语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对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不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从专业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专业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让学生通过学习古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的能力;文秘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则要强调古代汉语的工具性,即如何让古代汉语为今后所从事的秘书工作服务。同时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和文秘等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置又应该区别于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区的古代汉语教学。比如当前保山学院有三个专业开设古代汉语课程,分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语文教育专业(专科)和文秘专业(专科)。对于本专科层次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不一样的这样几个专业,虽然古代汉语课程都是这些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很显然,我们应该结合几个专业的专业特点,制定出适合各个专业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确立为: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的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没有今注的古代白文,提高古典文献阅读水平,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相关课程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等奠定扎实的基础;能够比较准确地解决中学文言作品的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具备一定的中学语言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的能力。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可以确立为: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的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及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发掘整理和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而准备素质条件;能够比较准确地解决中学文言作品的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并顺利地进行中学语文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文秘专业的教学目标可以确立为: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古代文体知识;能运用语言学原理,整理所获得的语言材料;掌握领会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及文化修养。三个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样,因此课程的侧重点也就不同,汉语言文学专业侧重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其他课程奠定基础;语言教育专业侧重的是培养学生进行中学语言尤其是文言文教学的能力;文秘专业侧重的则是运用古汉语的语言规律指导处理语言材料的能力。
二、结合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扩展古代汉语课的教学视野
我们知道,古代汉语属于语言类的专业主干课,其主要传授的内容离不开文字、音韵、词汇、语法这几大块内容。音韵,显然是古汉语的语音,这是古汉语教学中的一个硬骨头,在目前的古汉语教学中,关于音韵的教学普遍存在老师害怕教,学生害怕学的困惑。但是,作为老师,害怕教,我们却不能不教;作为学生,害怕学却不得不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在讲授古汉语音韵时,一般通过介绍上古、中古、近古语音的区别和联系向同学介绍古今汉语语音上的演变发展。但是,学生大多都是学了就忘,能够真正理解的太少。然而,如果我们结合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来进行古汉语的音韵教学,就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以学习古今汉语声调演变为例,我们知道古汉语的四个声调是平声、上声、去声以及入声,而现代汉语的四声则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从古四声到今四声,汉语的声调系统是如何演进与变化的?关于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我们有这样的口诀:“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四声”。平声、上声和去声在古今汉语中的区别不大,但是入声字是古代汉语有而现代汉语无的东西,因此,在介绍古汉语入声字的时候我们不仅要介绍入声字的特点,更有注意传授入声字的识别方法。入声字的识别上既要联系普通话的读音,也要联系各地的方言。比如,在云南方言中读阳平而普通话中读去声的字一定是古入声字,例如“肉”、“木”、“六”等字。
在古汉语词汇的教学上,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会及时地反映社会的瞬息万变,汉语也不例外。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是最大的。从词的构成上来看,汉语词汇由以单音词为主发展成了以复音词为主的形式。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许多多反映新生事物的新词新语。然而,从古汉语词汇到现代汉语词汇,我们还是能找到许多“联系点”,清晰地看得见语言词汇发展的脉络。有些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中至今还存在着许多古汉语词汇,通过与这些汉语方言词汇和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古汉语借词。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古汉语词汇的本义和引申义。比如白语的一些汉语借词都保留了古汉语的本义:白语表示肚子饿的词汇是“腹饥”、表示砍柴的词汇是“斫薪”,表示台阶的词汇是“陛”等等,这些词语古汉语词汇保持了出奇的一致性。通过与这些民族语言词汇的对比,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古今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
在古汉语的语法教学中,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也不能小视。语法是语言中最稳定的要素。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形式从古到今都是基本保持一致的。比如:“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和“沛公居山东时。”(《史记·项羽本纪》)采用的是“主—谓—宾”的语法结构,这也是我们现代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语法结构形式。然而,我们知道,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等等。我们在给学生讲授这些语法现象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举古文中出现的例子,学生往往不太容易接受。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当地方言或者是民族语言,举出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那么一个个生硬的语法现象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比如我们可以请班上的白族同学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来问“你吃饭了吗?”这样一句话,我们就会发现白语中 “你吃饭了吗?”这句话的语序是“你饭吃了吗?”,这就是与古汉语中的疑问句中宾语前置较一致的现象。而腾冲方言中疑问句也常常采用宾语前置的语法结构。例如“你哪儿靠?”说的是“你去哪里?”可见,通过与方言和民族语言的对比,我们能形象生动地说清楚古汉语的语法问题。
三、结合地方文化,丰富古代汉语课的教学内涵
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以继承和弘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对于地方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在阅读古代文献,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从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继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在进行汉字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汉字的结构与地方的文化巧妙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地方文化欣赏中了解汉字的结构。比如“婚”、“娶”、“妻”等字和古代的婚俗密切相关,而这些婚俗在我们云南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方还存在。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婚”字的解释是“婚,妇嫁也。礼,娶妇以昏时,古文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意思是“婚”字是指女子出嫁,因为古代的结婚礼都是在太阳落山后黄昏时举行,所以“婚”字中带有一个“昏”字。这种婚俗在大理比较典型,大理民间有“黄昏姑娘”这样的民谚,说的是娶新娘子要在黄昏的时候进门;即便不是黄昏时候进门,行拜堂礼和换装礼也一定要在黄昏和天黑以后。丽江宁蒗的摩梭族的走婚也是在夜晚进行的。而在我国各地的婚俗中都存在的晚上“弄新房”的习俗更是“结婚”字中“昏”的体现。“娶”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字左边为耳朵形,即后之“耳”字,右边为“又”,即人的手。《说文解字》对“取”的解释是:“取,捕取也,从又,从耳。”而对“娶”字的解释则是“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这个字反映的是古代的一种抢婚的习俗。抢婚习俗也是云南民俗中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在保山的瓦房乡徐章等地,解放前都还存在男子夜晚用被子“裹”女子的婚俗。又如“美”、“尾”、“羌”等字与古代的服饰文化有很大关系。“美”字的甲骨文其字形下从“大”,“大”是正立的人形,头上戴着羊角或羽毛之类的装饰物;“尾”字的甲骨文则像一个人长了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羌”像一个人头上戴着羊角状的装饰物。这些特征在保山的文化典籍和少数民族的服饰中都可以找到。比如保山著名的“九隆神话”中就有“衣皆著尾”的记载,白族、彝族、布朗族和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至今都还有衣尾的装饰。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民俗文化的介绍无疑会让学生对汉字的学习产业更浓厚的兴趣,对汉字的构造也有更深刻的了解。
在延伸性的文选的选择上我们更要紧密联系地方文化,比如针对保山学院的学生,我们选取了一些有关云南或者保山的古代文献,诸如晋·常璩的《永昌郡》、保山籍文人张含的《升庵序》、南诏阁罗凤的《南诏德化碑》等一些非常具有保山地方文化特色的文选,让学生在学生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认识家乡文化,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作贡献。
四、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特色的教学活动,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地方院校的学生的生源多数是来自省内,且多数是中学时候成绩不是很拔尖的同学。学生的底子相对于发达地区的院校的同学要薄弱,加上学生普遍认为他们的专业课程中,语言类的都比文学类的难学;古代的都比现代的难学。古代汉语既是语言类课程,又是“古代”的课程,当然是被学生列入到了头等难学的课程中。我们承认,古代汉语课程由于其本身较强的理论性,加上与现代汉语的一些差异性,确实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但是难并不完全等于“不好学”,只要我们教育者肯下功夫,多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做文章,不断增加古代汉语教学的趣味性;我们就可以将古代汉语的“难学”转化为“好学”,将学生“害怕学”的情绪转变为“喜欢学”的热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努力:
(一)采用新型教学手段,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古代汉语课程由于教学内容都是一些离现实生活较远的古代的东西,加上学生先入为主的怕学心理,如果我还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低。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比如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这一章节的教学上,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幻灯片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楷书的整个形体演变过程,同时也可以链接东巴文等一些象形文字材料;在古代文化常识等章节的教学上我们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在古诗词格律等章节的教学上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音频资料等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从视觉、听觉上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授课的信息量,让学生了解更丰富的学科知识。另外我们也可以借助其他的一些现代通讯工具,例如通过手机短信、QQ、E-mail等搭建交流平台,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教师可以及时的了解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学习心得、学习方法等的交流。这样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逐渐接纳和喜欢上枯燥的古代汉语课程。
(二)以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古代汉语课程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工具课。无论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还是语文教育或者是文秘专业,从长远的培养目标来说,学习古代汉语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是指导实践,要么是指导阅读古代文献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要么是指导中学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要么是指导公文写作或其它语言文字材料的处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要把握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在音韵、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介绍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方言或者少数民族语言,寻找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与古代汉语的相似点,并尝试写小论文,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也督促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古汉语的相关知识。在古诗词格律的教学上,可以让学生根据近体诗的格律特征和词的词谱自创一些简单的格律诗、词作和对联, 让学生在创作的艰辛中体会古典诗词的音韵美,同时也收获成果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在介绍古代的姓氏时,可以让学生去图书馆或去家乡查阅族谱,分析不同年代的取名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古代取字的一些常见方法为自己或同学也取一些字,这样的实践活动就像一些小小的文字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古汉语知识。
(三)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社会是一个尊重个性的社会,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方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古汉语课程的教学,更应当切忌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还学生以阅读和思考的个人空间。比如,在进行文选的学习时,可以请一些同学先来解说分析,然后全班同学讨论和质疑,教师最后才作简单总结。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自觉性,同时也能集思广益,发现学生观点中的闪光点。在作业的布置上也应该以灵活的形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布置主观题和创作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研究思考后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以上是笔者对地方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一点粗浅的思考,恳请方家批评指正。当然,关于古代汉语课教学的思考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古代汉语教学者的一个长期的课题,只要我们立足学生实际,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多个方面下功夫,一定会使我们的古代汉语课程越来越受学生的喜爱。
参考文献:
[1]吕志.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综述[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2.
[2]张春燕.试论文化与古代汉语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1.
[3]陆蓉秀.秘书专业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尝试[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01.
1、“之”字的用法
(1)用作指示代词。如《左传》:“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中的前一个“之”指代处所,是“那里”的意思、后一个“之”指代人,是“他”的意思。又如《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中的“之”指代动物(蜩和鸴鸠),是“这”的意思。
(2)用作动词。“之”作动词,是“到、往、去”等的意思,如《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商君欲之他国。”的意思是“商鞅想要到别国去。”里面的“之”就是“到……去”的意思。又如《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中的“诸将请所之。”的意思是“各位将领请问(李愬)要去什么地方。”里面的“之”就是“去……”的意思。
(3)用作助词。“之”字比较复杂的用法就是用作助词。因为根据句式及语境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释和作用。最常见的是用作结构助词,是“的”的意思。如《礼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中的“之”是“的”的意思。另外,“之”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连接主语和谓语成一词组,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如《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中的“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只是连接主语“医”和谓语“治”成一词组,用来取消其句子独立性。
2、“而”字的用法
(1)用作连词。“而”用作连词:可表承接关系,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中的“而”是“就、然后、便”等的意思。可表转折关系,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的“而”是“却”的意思。可表假设关系,如《徐珂?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中的“而”是“如果”的意思。还可表选择关系,和“则”差不多,常同“非”前后呼应,表示非此即彼的选择关系,如《史记?张义列传》:“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发征,其势不两立。”里的“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中的“而”为“不是……就是……”的意思。
(2)代词,对称代词。音义同“尔”,译为“你”。
如《战国策?赵策三》:“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里的“而母婢也”中的“而”是“你”的意思。又如《史记?项羽本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里的“必欲烹而翁”中的“而”是“你”的意思。
(2)副词,“尚且、都”的意思。如《孟子?万章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中的“而”是“都”的意思。
3、“乎”字的用法。
(1)用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中的“乎”是“吗”的意思。又如《史记?平原君列传》:“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中的“乎”是“呢”的意思。以及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如《史记?吴起传》:“美哉乎,山河之固!”中的“乎”是“啊”的意思。又如《孙子兵法?虚实》:“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中的“乎”是“呀”的意思。
(2)用作介词。和介词“于”的用法相似,所不同的是:“于”字及其宾语既可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也可以放在其后,而“乎”字及其宾语只能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乎”字常常介绍出处所、原因、或比较的对象等。可译为“在、于、比”等,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中的“乎”是“于”的意思。又如《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中的“乎”是“在于”的意思。
(3)作为词尾形容词、副词词尾。如《庄子?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中的“乎”表示“……地”的意思。又如《左传?襄公29 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中的“乎”表示“……的”的意思。
二、古汉语常用字释义的技巧
古汉语常用字的释义是有技巧的,简述如下:
1、通过古汉语实词的本意来分析词义。古汉语虽然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较大,但古汉语毕竟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故有些字意思是相同的。可根据某些实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来结合语境分析其在古汉语中的意思。如《贾谊?论积贮疏》:“犹可哀痛。”中“犹”是“还”的意思、“可”是“可以”的意思、“哀”是“悲哀伤心”的意思、“痛”是“痛苦”的意思。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1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表现尤为突出,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为了适应语言表达的需要,解决上古词语贫乏且使语言简洁生动的一种手段。”[1]“对于词类活用,仅从语法角度认识它的组合配置规律是片面的、肤浅的,只有从修辞方面进一步研究古人为什么‘在句子中改变其基本功能’,才能全面地、实质性地把握其意义。”[2]一般来说,古代汉语词类活用通常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的词类活用四种类型。本文中“超量性”是指词语或句子所承载的信息量较大。本文拟从感彩的跳跃性、语义呈现角度的多样性以及行文的简洁性三方面来探讨古汉语词语活用的信息超量性特征的形成。
词语的感彩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古汉语词语活用后改变的不仅仅是词性,伴随词性变化的往往还有词语感彩的跳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用前为褒义词而活用后变为中性词。如《典论论文》:“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又如《论语泰伯》:“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例中“备”、“笃”本意为“完备”、“纯厚”。在句中都活用为动词,意义分别为“全部精通”、“使……纯厚”。2、活用前为贬义词而活用后为中性词。如《史记游侠列传》:“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又如《送东阳马生序》:“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例中“丑”、“殆”本意为“丑恶”、“懒惰”。在句中都活用为动词,意义分别为“以……为丑”、“对……懈怠”。3、活用前为中性词而活用后为褒义词。如《论语颜渊》:“父父,子子。”又如《国语周语中》:“为臣必臣,为君必君。”“父”、“君”本意义分别为“父亲”、“君主”。在句中活用为动词,意义分别为“行父道”、“行君道”。4、活用前为中性词而活用后为贬义词。如《史记南越列传》:“……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征天下。”“虎”本意为“老虎”。在句中活用作状语“像老虎一样地”。又如《中山狼传》:“……性贪而狠,党豺为虐。”“党”本意为“同伙”。在句中活用作动词,意为“结党”。可见词语感彩的跳跃导致了导致了信息超量性特征的形成。
古汉语在词语活用之前,语义的呈现角度通常是单一的。在活用之后,语义呈现角度往往朝多样化的趋势发展。1、语义呈现角度由单一性向双向性发展。如《史记匈奴列传》:“十余年蒙恬死,……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界”在句中活用为动词,意义为“分界”。再如《孙子记》:“兵者,诡道也。……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骄”在句中活用为动词,意义为“使……骄”。因为理解活用后的语义必须要建立在理解活用前语义的基础之上,所以“界”所呈现的信息由活用前的名词性的含义转变为活用后的以动词性含义为主,以名词性含义为辅;“骄”所呈现的信息由活用前的形容词性的含义转变为活用后的以动词性含义为主,且以形容词性含义为辅。这样就导致了活用后语义呈现角度的双向性,由此也导致了信息超量性特征的形成。2、语义呈现角度由单一性向多向性转化。以名词活用为动词为例。如《墨子贵义》:“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例中“北”活用作状语后意义为“往北方”活用后的语义不仅包含了活用前的语义,也体现了相应的动作状态,更体现了一种意象中的动感。又如《战国策魏策三》:“夫秦贪戾之国而无亲,蚕食魏,尽晋国。”“蚕”活用作状语后意为“像蚕吃桑叶那样……”。活用后的语义在体现蚕吃桑叶的状态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听觉和视觉带来一定的想象空间。显然,活用后语义呈现角度的多样性在给我们的思维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与之相匹配的语义信息。可见,语义呈现角度的多样性是形成词语活用信息超量性特征的又一重要因素。
古汉语行文的简洁性也导致了词类活用信息超量性的形成。这种简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音节的紧缩性。“古汉语中,通常用极少的音节表达较多的思想内容,从而造成语言表达的简洁。”[3]如《战国策秦策一》:“嫂蛇行匍匐。”“蛇”意为“像蛇一样”。句中状语只用一个音节就就表达了现代汉语中需要用两个甚至是两个音节以上才能表达出的内容。又如《左传成公二年》:“从左右,皆肘之。”“肘”意为“用胳膊撞击”。句中用如动词的音节为一个,但所表达的动词性的意义要复杂得多。2、句式的凝练性。“古汉语的一些特殊句式,能够做到简洁,……在表达时有意隐去了一些内容。”[4]在此仅以动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为例。如《史记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慰。”又如《战国策赵策》:“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忿”和“尊”的真实含义隐含于句式的背后。使动用法的凝练性突出了某种行为或动作的结果。又如《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再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大”、“鱼肉”的真实含义都隐含于句式的背后,而意动用法的凝练性则突出了心理的感觉和认同。由此可见音节的紧缩性和句式的凝练性也是形成信息超量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钱爱琴.谈谈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J].文学教育.2010(01)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引言
近几年来,语言界对于“古今字”的探讨一直是比较热烈的,而各位语言学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留有自己虽大同但非全同的观点,对于学习语言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期刊上发表对“古今字”见解的也不在少数,文章对其定义、性质、分类、区别等等都有过较为详细且多方面的介绍,但终究是难以达成一致的结论。
笔者对现今高校所用的韩语学习教材进行了调研,较为通用的15本教材如下:南开大学中文系语言教研室《古代汉语读本》,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上下各二分册),殷孟伦主编的《古代汉语刊授讲义》,广东师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古代汉语》,上海师范大学中学教学研究组《古代汉语》,吴福熙主编的《古代汉语》,张世禄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星主编的《古代汉语》,周秉钧主编的《古代汉语纲要》,蒋绍愚、李新建主编的《古汉语讲话》,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张荫芝主编的《古汉语》,刘禾主编的《古汉语入门》,中山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张之强主编的《古代汉语》(上下册)。笔者对这些书籍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就根据自己的拙见阐述在今后“古今字”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便于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使得学生们能真正地学好古汉语课程。
一、高校古今字教学现状
不同的高校采用的古汉语教材不尽相同,但是主流教学思想还是大略相同的,而教材中对古今字的由来都描述得十分模糊,很难用确切的语言来表达。笔者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归纳,大体可以分为三种观点。
(一)古今字因时代而命名
较为简单的一种思路认为,古今字是按照字的时代来讲述的。“古”是古字,是古代人的用词,是古代人的用字。“今”就是现在所用的字,是在古字基础上有一定的传承与创新的今字,是经过时代的变迁和大部分人的用字习惯而变革后的用字。
(二)古今字为区别字
在上古时代,汉字还十分罕见,汉字的数量少之又少,汉字产生的速度远落后于词的产生速度,所以就出现了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一字”代“多词”的现象。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人为了避免在表达上有多种意思,造成歧义的现象发生,就另造了几个今字来进行区别,这种在古代所用的那个“字”就称为“古字”,后人另造的就称为“今字”。而我们就其实质上进行考虑,古今字也可理解为区别字,是为了区别不同的词意而出现的不同汉字。
(三)今字替代古字部分意义
由于上古时代汉字极少,故较多古字有多种含义,而为了替代或者分担古字中的部分含义,在古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变形,另造一个新字,这个新字就称为“今字”。
除了在古今字定义上的不同,各个版本的教材分类也不一样。在分类上有些教材是按单项分类标准来进行分类的,比如说按古今字字形上的联系或者意义上的联系来进行分类;而若是双项分类标准的,就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类。分类标准多种多样,分类也就随之而变化,在此就不进行进一步探讨了。
二、对古今字的认识
古汉语教材中的古今字教学至今还未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不可否认是由于其本身存在非常多的混乱现象,这是由于各位学者彼此有不同的观点,及其“古今字”作为文字学本身概念存在的缺陷所造成的,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而对古今字进行探讨研究的学者还不是很多,古今字的教学也还不受重视,这也是造成其发展停滞不前的部分原因所在。
而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存在滞后性也是影响古今字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玉篇》中,有“鞭,坚也”,而在现代生活中,很少会用“鞭”来表示坚硬的状态,一般都是用“硬”,而如此典型的古今字例子并没有被收入到现代所用教材中去。但是,值得一说的是,现在大部分高校所用的教材多是20世纪80、90年代编著的,我们并不能苛求当时的编者能想象到现代汉字的发展变化,我们只能思考如何在教学环节上进行设计和改革,来调整古今字的教学,使得其既能符合现代的汉字发展潮流,又能契合汉字的历史文化。
现今古汉语教材中将文字分为四种形态:分别是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和繁简字,就大部分学生现代汉语水平来说,较为容易接受的是繁简字和异体字两者,探究其原因,会发现这两种文字形态在字的形态上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比如说笔画数目不同或者书写过程存在差异,如“婧屠帷薄舳悦巍薄拜对软”等字,这些字体即使我们之前没有接触过,看到字形会联想到现代的汉字。学生一般较难理解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关系,通假字在学生中学学习语文时,就有初步的接触,在各类的文言文学习中,通假字的现象也是教学重点,比如在《论语》十二章中,“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是知也”的知(zhì)实为“智”,是通假字,所以其实大部分学生对于通假字是不陌生的,只是没有进入深入的学习研究而已。
就教师从各个阶段描述汉字的古今字而言,学生因为缺乏文字的时代共通性而难以理解,这使得“古今字”的教学变得较为困难,但是古今字的学习因为贯穿历史朝代较多,给学生们提供了较多能够写成札记的素材,对于文学知识的扩充和培养创新思考能力是极为有帮助的。
三、“古今字”教学改革方法
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现代“古今字”的教学主要是依靠于教材,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和部分扩充。而这些对于学生们能真正了解古汉语文化和汉字的变化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需要时时关注文字研究的发展情况,将部分还未纳入教材的“古今字”列入教学内容,以下两点是笔者认为的较为合适的改革方法。
(一)引入最新汉字研究成果
由于现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在汉字研究上也有较多新的成果出现,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且更贴切时展要求,也能使得教学更为严谨。比如在《旧唐书・食货下》中:“多属汴河干浅,又般运停留,至六七月始至河口。”此处的“般”是没有提手旁的,是在元明之际,才给“般”字加了提手旁,即为“搬”,也就有了现代常用的“移动物体的位置”意思的“搬”。实际上,近代汉字的发展,类似“般”与“搬”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很遗憾,这种典型而具有启发性的例子并没有被纳入教材。相反的,在上古时代,为什么没有更多的类似用例被流传下来,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相关文献在流传下来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次有意或无意的修改,这使得原始文献的本意难以被保留下来,也就难以看清文献的原貌,使得古汉语的研究过程上出现了些许的偏差。这也就是为何《太田辰夫(1991)后序》认为,“流传至今的所谓的上古文献其实都是“后时资料”,并不能用作完全反映当时实际情况的东西。”后人为了显示他所以为的“真”,在原有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使得原有存在明显边界的现象变得混淆甚至混乱,因此,为了保证教学的准确性和严谨,教师必须要强调用近代汉字阶段的例子来验证或者说为讲解古今字提供一定的证据。
(二)认清古今字的内涵
现代学生难以学好“古今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文字时代性的认识。比如说,范文正公――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用“具”表示都、皆是,可以认为是通假现象。但是在今天,在已经将音jù的总括副词规范为“俱”后,再写“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就是写了一个不规范字,可以认为是犯了语言错误。由此可见,由于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相同的思考方式和文字分析是存在变化的,而从历时的角度讲,“具”与“俱”的变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古今字”的现象。
在教材中一般是难以将古今字的问题讲述清楚的,本着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学要求,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老师和学习古汉语的学生需要进行合作,在现有的基础上利用一切资源,探究与验证实例,在任何有联系的几个字之间都要思考一下,这几个字之间有时代的联系吗?长此以往,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会发现原本枯燥无味的汉语学习实际上也是十分有乐趣的。而笔者认为,兴趣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古今字的学习并不是能独立完成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古汉语教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担当引导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起他们学习“古今字”的兴趣。
结语
古代汉语课程中“古今字”的教学是存在很多需要探究的地方,本文只是冰山一角,我们从古汉语学习中所能感受到的我国传统文化历史的传承和古汉语汉字变化的魅力,是肯定不止这些的,而“古今字”的教学也存在更多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值得我们探究。对古今字教学方式和改革是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文字研究者和学习文字的学生共同探讨分享,使得其能在“大同小异”的整体环境下蓬勃发展。古今字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汉字文化的绚烂一笔,有着难以言喻的意义,我们需要进行保护和传承,将之分享与下一代,让现代的学生也能了解古汉语的历史沉淀和文化魅力。语
参考文献
[1]刘君敬.论古代汉语课程中古今字的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3(12).
[2]余淑荣.古汉语中容易混淆的用字现象――通假字、古今字与异体字新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赙赡:“赙,助也,符遇切(fù);赡,给也,时艳切(shàn)”。[赙赡] 方音fu55shan53,周济。(含贬义)|| 你把他~~尕子。?莰俗作“富善”。
磊■:“磊■,重聚貌。磊,落猥切(luǐ);■,丁罪切(duì) ”。[磊]方音lui31dui53,衣服臃肿或器物笨重。?莰俗作“累赘”。
(《现代汉语词典》[榔]条:东西长大,笨重,用之不方便)
■:“■,屋也;■,苦刚切(kān);■,力康切(lān)”。[■]方音
[k'щ53]lān21。|| [■]①内部容积或轮廓:锅~~(炉膛);房净~~5米×3米。②架子猪(已初具轮廓而尚未育肥之猪)。?莰俗作“克郎”。
■:“,旱气也,苦沃切(kù);■,腹中急也,古巧切(jiǎo)”。[■] 方音ku53jiao55,农业条件恶劣。|| 外地方~~得很。?莰俗作“苦焦”。
第四节 陇东方言在汉语中居宗主地位
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又是国家的官方语言,汉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到95%以上,因此汉语在全国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地位非常重要。
毋庸讳言,自有人类以后,就有了语言,诚如前述,在中国这样广阔的地域里,历史上形成了许多方言,但最初的汉语书面语是在哪种主要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但是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见解(某些人著书立说,主张古汉语起源于粤语,实乃偏见)。依日本著名的汉学家桥本万太郎先生的说法:汉语的晋方言较多地代表了汉语的口语层,秦方言较多地代表了汉语的文言层。笔者比较赞同这种观点。无论如何,夏朝的国都在山西,说明山西开化较早,其语言对汉语当然有较大的影响。
周灭商建立西周政权后,周王朝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语言文字的统一,形成了西周初期的“普通话”――西周官话,其前身即为先周语言(陇东方言),奠定了汉语书面语的基础,进而形成了汉语的构架与体系,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终于演变成了今天的普通话。西周初期统一全国语言时使用的是周族的语言,即先周语言,也就是规范化了的古陇东方言,从此奠定了陇东方言在汉语中的宗主地位。以后的长安官话、洛阳官话、汴梁官话、临安官话、南京官话、北京官话,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由于西周的首都在镐(hào),其地距长安(今西安市)甚近,可视为长安即周都,后经汉、唐盛世,长安成为闻名世界的古都,故后人一般都以为古长安方言就是古汉语的代表话即母体语言,殊不知长安方言是流,不是源,真正的源头语言是先周语言,是先周部族长期生活过的陇东地区的方言,因此,陇东方言才是古汉语的母体语言。
汉语(书面语)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继承了古汉语的合理成分,又吸收了南、北方言的精华,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普通话,普通话是当前最完备的汉语(书面语),但无可否认,“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因此可以响亮地提出:陇东方言是普通话最主要的基础方言!
古汉语的母体语言不是长安方言,而是陇东方言,陇东方言居于不可动摇的宗主地位。现代方言学研究对方言分类时,有“关中方言秦陇片”的称谓,若以语言形成时间先后为序,应称“关中方言陇东片”,起码应称“关中方言陇秦片”。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中华书局,1991.
[2]高亨注.诗经今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尚书―原始的史册》《周礼―远古的理想》《仪礼・礼记―人生的法度》《尔雅―文词的渊海》[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82.
[5]班固撰.汉书[M].中华书局,1962.
[6]扬雄著,郭璞注.《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7]《尔雅》
[8]许慎.说文解字[M].中国书店,1995(影印本).
[9]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周德清.中原音韵[M].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本).
[11]康熙字典[M].中华书局,1980.
[12](明)闵齐辑.订正六书通[M].上海书店,1991.
[13]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78.
[14]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15]黄伯荣.现代汉语[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16]范紫东.乐学通论[M].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出版,1954.
[17]范紫东.关西方言钩沉.
[18]《陕西方言与普通话》
[19]西周史论文集[C].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0]于俊德,于祖培.先周历史文化新探[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21]范文炯.陇东方言词话[M].庆阳图片社,1999.
[22]庆阳地区志[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23]《平凉地区志》
[24]宁县志[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25]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26]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2.
[27]新华字典[M].商务印书馆,1998.
[28]西安方言词典[M].江苏教育出版社,1979.
[29]水浒全传(120回本)[M].新世纪出版社,2001.
[30]要学棣,张晖,王萍.现代汉语中的“文白异读”[J].岁月,2011(5).
[31]要学棣,蔺多鑫,蒲文静.唐宋时期语言与陇东方言[J].岁月,2011(5).
[32]要学棣,李红强.宁县方言与《水浒》[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
[33]要学棣,李红强.《金瓶梅》的语言特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
[34]要学棣,李红强.论《三国演义》的语言风格[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8).
[35]要学棣,李红强.明清小说中的陇东方言特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
[36]要学棣,禹琳.陇东方言是古汉语的母体语言[J].青年文学家,2011(8).
[37]要学棣,禹琳.浅议古汉语声调[J].文学教育,2011(11).
[38]李宝成,要学棣,李红强.透过《金瓶梅》与《红楼梦》看庄浪方言[J].湘潮,2011(11).
[39]要学棣,李红强.先周语言的嬗变[J].岁月,2012(2).
任何一种文化想要得到广泛的传播和长足的发展必定要经历产业化的道路。依照汉语言文学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可将其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处理。古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汉语言文学最为丰富的素材宝库,由古汉语所支撑的中国“国学”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但是,由于近代白话文的兴起,现代青少年对于深入学习研究古汉语和国学的耐心正逐步丧失。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应该与汉语支撑并由汉语表达的中国的价值观理念结合在一起,而不应该是由汉语描绘出的其他文化的内容。
由此可见,技术上的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汉语言文学产业化在硬件上的要求。
二、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
要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首先要实现汉语的国际化,让汉语逐渐成为一种被认可并被广泛接受的语言。在这点上对外汉语教学则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要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必须建立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进行国际化。这就需要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
最后,汉语言文学要渗透到的是世界各国,不应该急功近利只盯住拥有文化话语权的欧美各国。诺贝尔文学奖不一定是一国文化获得国际认可的唯—途径,只要拥有足够多的国际广泛认可,汉语言文学完全可以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诺贝尔文学奖。
三、走产业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古代汉语》是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学习古代典籍的一门工具课。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普遍感到难学、没什么兴趣。如何将大学古代汉语学习与中学文言文教学相结合,是大学古汉语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应该了解学生古汉语基础怎样,存在哪些薄弱点,他们的难点是什么,尚有哪些未曾涉及,对古汉语学习持何心态。
为了积极主动解决此类问题,探究问题所在,分析研寻对策,衔接好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与大学《古代汉语》教学,处理好古汉语教学中各部分内容的主次轻重,交叉呼应,恰当设置教学环节,使实际教学更贴近学生、更适合学生,让学生生趣,我们特地就中学所学与大学所教、自己的心得与评价、对教学内容建议等方面,在重点与一般大学本科院校中文系学生中进行抽样调研。从随机问卷调查的58名学生(正在学习《古代汉语》的大二学生28名,已经学过的大三学生30名)反映的情况看,我们以为大学古代汉语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中学文言学习的结果与大学古汉语教学内容的衔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趣,科学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师与学生互动共赢,有效地提高古汉语教学质量。
一、关注衔接,知著力处
大二学生刚开始进行《古代汉语》学习时,为了免炒剩饭,拓宽学生视野,有针对性加强教学难度,教师首先应与学生交流,摸清学生的现状。从被调查者情况看,在经历中学六年紧张的学习之后,大多数自我感觉“较好”者占58.6%,多数擅长于词义的解释;对音韵、文字、训诂、古代文化常识较生疏,自我感觉很好的微乎其微。当问及大三学生:“你在学完《古代汉语》课后,是否觉得自己已经系统掌握了古代汉语知识?”41.4%的学生仍感觉“一般”,感觉良好者仅27.6%。可见,真正掌握古汉语知识、具有很好的古文阅读能力,确非易事。这一现象是值得教师关注深思的。
调查还发现,不论大二学生还是大三学生,他们对于古汉语教学内容中的文化常识普遍感兴趣,占被调查者的65.5%,对文选作品感兴趣的占60.3%。字词的音形义、语法却不受他们欢迎。然而当问及他们最擅长的项目时,67.2%的被调查者却觉得“词义的解释”更有把握些,从中又可见大三学生在学过该课程后,对语法部分的掌握已有一定的信心,把握语法结构、翻译的能力比较强。
如今的大学生,虽然是在中学语文教学新大纲颁布后培育出来的,较以往的学生有较多的文言文知识面,但是尚未大量阅读古代典籍、视野不够开阔、文言语感普遍不是很好。对古汉语知识多处于背诵和感性认识阶段。而《古代汉语》教材语言材料纷繁,理论深而有体系,多从时间相距遥远、时代差别很大的作品中选取文选,学生常有眩目之感。那么,《古代汉语》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应重点把握哪些问题呢?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刚开始学习和已经学过此课的学生,基本意见一致,即以为教师应注重考虑的问题依次是“学生原有知识中的薄弱点”、“学生自学难明白的地方”、“教材的重点”,分别占被调查者的79.3%、50%、34.5%。
既然要注重学生原有知识的薄弱点,那么教师解释汉语通论知识时,就应重点考虑怎样发挥学生已有的优势,从他们的已知去求未知,层层深入引导教学。所以,宋代大儒程颢曰:“凡人才学,便须知著力处”。中文系的大学生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上百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语法知识,也能阅读浅近的文言文。而大学古代汉语的教学,是为了使他们已有的、零碎的、浅近的古汉语知识系统化、深刻化,明白尚须充实完善的学习内容。
调查也显示出学生感到“易”与“难”的问题。正在进行《古代汉语》学习者,自我感觉最薄弱的是句法结构(占46.6%)、词义的准确理解(44.8%)、汉字理论(37.9%)。即使已学过该课的大三学生也有同感。古代汉语通论中感觉易学的,被调查者中60.3%选择“文化知识”,56.9%选择“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1.4%选择“词类活用”。他们感觉难学的有:诗词格律(占72.4%)、虚词(占51.7%)。
大学古代汉语的教学,不只是教学生明白“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明白“为什么”,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吕叔湘先生曾说:“咱们既然要学习语文,就免不了要咬文嚼字。”古汉语教学,就应该要求学生真正理解吃透每个词在句中的确切含义以及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对词句的理解不是“差不多”,不能模糊地意会,而是能够知其所以然。如“姜氏何厌之有”一句,除了弄懂整句话的意思外,还要搞清“何……之有”是什么意思,“之”是什么词,起什么作用,“厌”是什么意思,它与“餍”是什么关系。同时让学生回顾中学所学类似的句式,如“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唤醒激活旧有的知识。
因此,古汉语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突出该课程的重点和个性。例如汉字理论部分的教学,教师在讲授时应适当补充实例,给学生更多感性的认识,从而加深对汉字结构、特点的体认。对“六书”的讲授,可增加六书的起源、六书的分类、六书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等内容。并在课堂内外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汉字本义、六书分类、古书中各种用字现象的练习,以巩固和扩大学习成果。
教师还可以调整通论各部分的教学比例,教学设计科学化。就词义来说,中学文言教学通常是在语境中解释词义,而大学古汉语教学专业性强,需要学生在本学科领域知晓其源流、博大。在常用的重要的实词、虚词教学时,可适当渗透汉语史的内容,让学生明白一些问题的探索过程,增进认识,激发兴趣,加强理解的广度、深度。
在当前《古代汉语》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教师还要调整处理好本课程教学与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等的关系。这些相关的知识课在大三、大四还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在刚开始进行古汉语教学时,不必将它们都搀和在《古代汉语》这一门课里,而当注意教学的轻重、缓急、详略。
试想,大学古汉语教师在对教学对象调查摸底后,若能处理好中学与大学文言教学的诸多衔接问题,科学调整、合理设置教学内容,那么就能很好地把握教学脉膊,提高教学质量。
二、把握情趣,理性求知
古代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语言文字,诱发学生对古代文献典籍的认知兴趣,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古汉语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必须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在教学中大胆地施展才智,去驾驭教材,做教材的主宰者,而不是亦步亦趋,云人所云,做教材的传声筒,成为教材的附庸。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重视学习的主体――学生。问卷调查后我们感到,古汉语教学,一要教师充分调动情感因素,使教学能生趣,二要把握好学生这一学习上帝的情趣,让他们快乐轻松地学。教师若对知识讲解只是条条框框、机械地罗列,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没有半点余暇去驰骋自己的思维,那么教学的主体者也会变成教材的附庸。教者教得呆板无激情,学的也学得枯燥乏味,发挥不出学习的主动性。即便学生原有较强的求知欲、能动性,可是因为教师的机械传授,学生的兴趣又得不到教师的共鸣,那么一段时日之后,学习的情趣就很难再激发出来。
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握好教与学的情趣,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从被调查者的建议看,72.4%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讲读文选时,多讲有关人物轶事;60.3%的学生要求教师“在讲解字词时穿插小故事”。这里明显地向教师传达了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学生确实有较强的求知欲,也期盼趣味教学,教师如何将知识趣味化,对他们感兴趣的知识、中学文言未涉及的知识以更多的注意呢?
例如,对于汉字结构理论学生感到难学。讲解汉字理论时,教师可以从先民造字时的思维方式、汉字的形态、社会属性和功能的角度进行解析,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带着学生回到造字之初去理解把握汉字这一符号体系的特点。教师可以将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大篆、小篆等古文字形象地展示。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将汉字形体的演变以动态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真实、生动地看到了一些汉字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形体及其演变过程,认清了它们造字取象理据,为进一步学习“六书”以及据形求义积聚情趣。如此,教师既能深入教材,又可跳出教材,找准切入点,得心应手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阀门,引导学生自掘潜能,释放出新的学习激情。
“兴趣是成功之母”。当学生有了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就会去追求更高目标,在困难与障碍面前会产生超越常规的力量。古汉语教学应把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作为教学重要环节来抓,调整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教授古汉语句式时,可用形象法的教学,让学生能较容易地记住某些典型句式,如“见……于”的被动句式,教学时通过讲述朱买臣的故事,使学生牢记“买臣见弃于其妻”例句。句式部分教学,也可利用现代日常用语,引发学生兴趣,如惯用句式“时不我待”、“夜以继日”等。又如讲授诗词格律时,可结合诗词欣赏进行,做到理趣并举。
本次调查时,当我们问及文选部分的教学建议时,学生认为教师应该重点讲授的是虚词、句式结构、重要的实词、作品内容,分别占被访者的53.4%、51.7%、50%、37.9%。古汉语教学,在讲解作品内容之际,应正确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找准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其实质正如王力先生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我们不能离开文章的思想内容专从所谓语言的角度去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1](P5)古汉语知识与古文鉴赏,字词串讲与作品思想、艺术分析并非截然分开的两物。引导学生阅读、领悟,使其明白如果连作品中的字词句都过不了关,哪里还谈得上欣赏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华美篇章。这样便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变学习的被动为主动,理性看待古汉语学习。
在古汉语的文选教学时,教师也应指导学生多朗读文选以培养语感。南宋教育家朱熹曾告诉我们:“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道,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2](P221)若加强学生文言朗读的能力训练,那么学生难以克服的语言障碍就可以逐渐解决。为此,教师要范读,指导学生课堂内外多吟诵,让原本感觉陌生且枯燥的古文变得亲切有趣,进而培养学生语感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善假于物”,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功效。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时,考虑图片、书影、声色的配合,竭力给学生具体、形象、生地的感知,使教学内容直观有趣。如甲骨片、竹简、战车、古装电影画面等皆可剪切用于教学。在语法教学中所涉及到大量的文言例句,诗词格律教学中要用的大量诗词例文,都可以用多媒体来展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减少了教师繁复板书的情况下,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始终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相互促进的。教师讲的有滋味、有情趣,学生也会生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同时而且又是对应地存在于同一教学时空和过程,才能主动自觉地调动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出智慧潜力,投身于教与学中。所以,古汉语教学对双方情趣的把握很有必要,益于促进学生理性求知。
三、在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寻求教与学的双赢
中学文言文教学,重在经典文献的阅读理解,同时涉及一些重要字词的解释、常见语法等。大学阶段,一般是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古汉语专门教材,教师如何对该教材进行艺术的加工整合,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调查发现,93.1%的学生趋向于将“通论与文选交叉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教师在文选讲解中能穿插介绍文化常识。教师如何让通论教学与文选阅读相辅相成呢?我们以为在文选教学时,应该选择典型性、示范性、指导性的文选作品进行讲解,并且有意指导学生联系近期教授的通论内容,印证相关知识,加深理解。讲述语言现象的同时,有意进行一些文化观照,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其兴趣。由于古代汉语承载、传播着文化,学习语言离不开对文化的阐释,讲解某些文选时自然可以结合古代文化知识讲解古汉语,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鞍之战》的教学,教师对普通战车、帅车、服饰等古代文化信息的穿插讲解,既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再由此去讲解词汇、语法,学生就容易理解接受了。实际操作时,教师应善于从古代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文选中的人物、事件、思想,历代古汉语学者的感人事迹等方面去开掘智能、性情、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并恰当运用,则裨益于教学。
罗常培先生曾经说过,“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语词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如果不明了它们过去的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但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3](P3)古汉语的教学虽然离不开字词解释及语言分析,但绝非仅从语言到语言,而应将语言教学置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下来进行,因为语言并不是孤立的。语言中变化最显著、最迅速的是词汇,词汇中很大一部分词语有着很丰富的文化含义,教师在讲授文选时有必要结合古代礼制、风俗甚至宗教、巫术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知识来进行教学,融古今民俗于字词分析之中。例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名句。“青衫”一词便关系到唐代官员的官服颜色。《鸿门宴》中写人物坐向,“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在这里,坐向与人们的等级尊卑观念紧紧地联系起来了。所以,文选部分的教学,应当在扫除字词理解上的障碍之后,让学生进而体会到文中的古代文化内蕴,不断拓展知识视野,增加学习的兴趣。
大学古汉语的教学,教师还应注重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针对古汉语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教学,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在古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当随时捕捉学生的反应,观察分析学生思维的方法或形式,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设想,在课堂上充溢饱满的激情,调动多种手段,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由此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学得欢欣,以致其情趣因教师的鼓励而增强,思维活跃,探索大胆,促成不断求知的冲动,进而激发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产生探求新的发现的欲望,释放出新的学习激情。如此,教者教有所进,学者学有所得,即便《古代汉语》是一块化石,也能使之与师生贴近,变得生动诱人。
总之,《古代汉语》是培养中文系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重要课程,教学并无定法,只要教师不懈探求最佳教学途径和方法,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一定能使教者的“教”、学者的“学”形成双赢。
参考文献: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5月第3版.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2版.
[3]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1版.
注释:
一、引言
人们的交际话语是以句子为单位的,通常一个句子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汉语句法结构中成分的位置比较固定,一般按主语、谓语、宾语依次排列,修饰语往往居于中心语的前面。然而,我们在学习古汉语时经常会遇到非正常语序的句子,如谓语在前、主语在后,宾语在前、动词在后,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语序。这种变换了词语或成分正常顺序的句子,称为倒装句。语序的变化是古代汉语的重要特点。倒装句作为一种语序超常搭配现象,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强调重要的信息。因此,倒装句在汉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作为研究语言功能的一门显学,语用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古汉语倒装句,挖掘新的意义和深度及其汉语文化使用价值。国内著名语用学学者钱冠连先生在其所著的《汉语文化语用学》一书中提出:“语用学是一种语言功能理论,它研究语言使用人是如何在附着于人的符号束、语境和智力的参与和干涉之下理解并运用话语的。”汉语文化语用学以“三带一”为理论基础,“三”是指三个语言符号外因素——附着于人的符号束、语境和智力对语用含义推理的干涉,“一”是指多于话(字面)的隐含意义。所谓“三带一”理论,就是说由于有三个因素的分别或综合的作用,某话语产生了一个多于话面的含义。古汉语各倒装句型与以上所论的三种语用文化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下详而论之。
二、古汉语倒装句的语境干涉
语境是“由语言上下文和非语言性环境两个大的部分组成。其一是语言符号内的因素。……其二是语言符号外的因素”(钱冠连,2002:79)。前者指上下文、上下语对语言符号使用(说与写)上的限制与制约,理解(听与读)上的帮助与推动。后者涉及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对人使用语言符号的干涉。换言之,人的言语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古代汉语倒装句属于语言符号,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对句式的选择具有限制与制约作用。如下面例子:
(1)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迟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其中,“小人哉,樊迟也!”是典型的主谓倒装,正常的语序应该为“樊迟,小人哉!”根据上下文可知,看似不经意的一句倒装,却表达了说话人当时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樊迟向孔子问农圃之事,孔子以不如老农、老圃而委婉拒绝樊迟的要求,樊迟前脚离开,孔子在后面就贬责道:“小人哉!”。很显然,在当时的情境中,这并不是一句无头脑的话,即使不看后半句,也能猜到孔子说的是樊迟,但是,为了更加确切,于是补述出了他贬责的对象——樊迟。而且,在当时的气氛、情绪下,让孔子从容地叙述:“樊迟,小人哉!”则有点困难,与说话人当时的心理、态度不相符合。根据后文“上好礼……焉用稼”,我们可以知道,孔子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就足够了,这更能说明孔子,在道“小人哉”时的厌烦、不满情绪。对于这类句子,不能孤立地分析并理解,必须把它们放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去解说。受语言语境的影响,句式的选择有了一定的限制和制约。在特定的语境中,倒装与正常语顺所体现出来的隐藏在句子形式之中的意义是大不一样的。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齐侯与晏子坐于路寝,公叹曰:“美哉室!其谁有此乎?”
“贤哉回也”“美哉室”都是主谓倒装,形容词谓语放在了主语的前面,译成现代汉语时,分别为:“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屋子真漂亮呀!”在现代汉语中,谓语一般不提前,如不说“多么高尚啊,颜回的品质!”“真漂亮呀,屋子!”而且,习惯在形容词谓语前加“真、太、极”等表程度的副词,如“真美呀!”“太好了!”等。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不仅物质、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语言的使用习惯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也应该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这种现代人的语言习惯便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非语言环境。
三、古汉语倒装句的附着符号束
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里对语言的局限性曾经论述道:“神道摹,精言不能追其极。”他认为抽象的精神,难以描摹,再精致的语言也不能穷尽它的底蕴。在书中,他也提到,语言不能把用意完全表达尽净,圣人也难以做到这一步。“语言作为符号有它先天的局限,这便是附着符号束参与言语活动的前提”(钱冠连,2002:112)。“附着符号束是指语言符号以外,一切伴随着人、附着于人的符号,如声气息、面部符号、身势符号、伴随的物理符号(物体)。多方面的附着符号,形成了一个与话语同步的符号集合,于是成为符号束。”(钱冠连,2002:123)附着符号束能帮助克服语言的局限性,帮助推测出多于字面意思的会话含义。倒装句中前置或后置的语法成分作为具体语境中语言的特殊表达手段,往往伴随着声气息的参与,面相身势符号的参与及物理(或伴随物)符号的参与。如:
(4)项王曰:“沛公安在?”
刘邦如厕后,迟迟未归,只见张良带来了刘邦送的礼物,这时候,项羽不禁疑惑:刘邦哪儿去了?项羽问这话时,面部一定是表现出疑问的神情,用的是疑问语气。在电影《鸿门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项羽当时的表情及神态,这就是声气息和面相符号的参与。再如:
(5)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智叟对愚公要移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做法,实在无法苟同,并且他强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汝之不惠甚矣。说这话时,智叟面部表情会略比平常说话时夸张,声音也会比以往大,以此表示自己对这件事的极力反对。通过声气息和面相符,有效地传达出他要表达的信息。
具有超载意义的“伴随物”的参与,也会影响句子含义。如:
(6)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红楼梦》)
这两句是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判词。林中挂玉带,雪里埋金簪,既叹宝钗空为贤淑之德的典范,却依然是一个悲剧的人生,又喻黛玉的悲惨命运。诗中的“林”中挂的“玉带”,“雪”里埋的“金簪”,作为物理符号束,来伴随话语的传达,从而有助于更深层次地表达黛玉、宝钗的命运。
古代离别之时,往往从路边折杨柳相送,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柳”者,“留”也。如在为友人送别时,一方说:“作诗一首,送君起程;杨柳一枝,伴君同行。”(陈春艳,2012)用“一枝”作“杨柳”的后置定语,“杨柳”作为物理符号束,利用“柳”与“留”谐音,来传达告别时的心情。如孟浩然的诗歌: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客愁新”是“客新愁”的倒装。诗人为了突出“愁”的“新”,将“新”置于“愁”的后面,这样一倒装,不仅强调了“愁”的“新”,而且调和了诗句的音节。朗诵这首诗时,朗诵者除了用声音的抑扬顿挫外,还可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诗意。望着前方,暮色苍茫,做客异乡人的愁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从朗诵者的眼睛这一身势符号,听者能更深地体会到愁之深。朗诵者与听者之间产生极强的共鸣,倒装语言的表达也因此得到了完美的收效,在这里,身势符号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四、古汉语倒装句的智力干涉
维特根斯坦曾感叹:“语言是一座遍布歧路的迷宫。”要走出这个迷宫,我们就要冲出所有的障碍,用我们的智慧来到达终点。“运用最基本的事理逻辑、对世界的知识与记忆及人际关系,推测出说话人词语里的隐含意义的推理过程”(钱冠连,2002:149),同时“寻找并抓住合适感觉的过程”(钱冠连,2002:151),就是智力干涉。语言的模糊性、冗余性、线性和离散性要求智力必须进入语用推理模式,梳理模糊,删除冗余,排除歧义,填补空白,从而得到准确的话语含义,这便是智力干涉进入语用推理的作用。请看下面例子:
(8)命堂阁轩亭名,不可不慎。黄葆光知处州,作宾馆,号“如归”。或曰:“视死如归,不祥。”黄寻即死于职……蔡京尝游吴兴慈感院,院有新堂未名,京为书榜曰“超览”。……明年,京遂入相。
黄葆光死于职,人们归罪于他的别馆名“如归”;蔡京在吴兴慈感院游玩时,见有未名新堂,于是,他题堂名“超览”,被分解字形解为“行走即召,而人臣四见矣”,并以此为第二年蔡京为相的先兆。读者读到“超览”时,就要知道其中隐含的信息,运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把深层含义解析出来。
五、结语
从汉语文化语用学角度对古汉语倒装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析出倒装句本身的形式(表层)体现出来的深层意义,这样,有利于揣摩、窥探人物(说话人)的心理活动、思想情绪,甚至动作神态。倒装是古人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是在常规组合的基础上所派生出来的超常规组合,它以常规组合的存在为前提,因而与常规组合相比较而成为极其重要的识别标志”。古汉语倒装句的语用价值是巨大的,深入挖掘它的语用价值能深层把握倒装句的语用机制,进而使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甚至于对机器语言都能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人文网络言语学(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3]陈春艳.汉语文化语用学视阈下的广告语修辞[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2,(6).
[4]陈向荣.倒装句的语用认知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5]蔡永贵.从接受修辞学的角度解读古汉语倒装句[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6]段玲莉.钱冠连的《汉语文化语用学》[J].贵州文史丛刊,1997,(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031-01
高教版中职语文走进课堂,和学生见面,得到学生更广泛的接受,然而,也就是在新版的教学中,还是有些可以改进的地方,稍微进行一些调整,本文从该版古汉语部分的编排和内容的选择方面略谈一二。
1古汉语在文化濡染方面有现代文不可替代的价值,充满魅力
《大纲》指出中等职业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1]文言文除了要让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掌握写作技能外,还要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进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这是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目的。《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2]弄明白意思后并不是很难,可对后进学生具有很大的鼓励作用;像"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儒家的社会伦理学说还要求人们在年老时有人奉养,以终天年,年轻的时候,社会提供条件来发挥自己的作用,让年幼的未成年的孩子在社会的爱护下成长,鳏寡孤独的老人及有疾病残疾的,皆能有所养。这虽然是一种社会理想,但也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的要求,是儒家社会伦理的主张。也是中华炎黄文化的精髓,应该世代传承。这无疑是我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博爱思想,理应发扬光大!《周易》里讲到"劳谦君子,有终吉。"《尚书》有"天道福善祸"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类语言及道理,是几千年几万世不变的箴言。不学文言文是很难明白同样道理的。《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样的文字,所蕴含的内容可以作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潮来引领时代,可惜,这些学生,很少能见到,更谈不上理解了。《尚书.大禹谟》中的"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例子之多,可谓不胜枚举,太多既经典又通俗的道理,都是应该是职业学校学生普遍理解并遵循的,有着特别的说服力,为现代汉语所不能代替,是我们祖先给我们创造的宝贵文化。"经典是文化之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3]现在的企业,可以走得更远的,生产经营卓越的,无不拥有浓厚的企业文化,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这些文化,其中不乏崇尚"厚德栽物"、"天道酬勤"的思想。
2经典的古汉语,传承了优秀的文化
从文明的传承来看,流传下来的古诗文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文质兼美"的经典篇目,内容丰富,形式典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炎黄子孙,对传统文化精华都应该有所了解,也是炎黄子孙应该具备的基本的共同的文化素质。[4]"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5]"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6]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作为两大支系的文化,一并发展着,推进着,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肯定我们民族具有非常优秀的文化体系,国学的内涵博大精深,但是我们的传承一定也是出现了问题,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曾几次遭受重创,甚至遭受灭顶之灾。事实上,中华文化的精髓:爱、包容、谦虚、隐忍、内敛、克制、责任、尊重、感恩等美德,在台湾、新加坡、韩国电视剧里也很多体现,倒是我们自己,同样是华人世界的文化遗产,在我们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却有慢慢消退甚至消失的趋势。到国外旅游的国人,常常因为大声喧哗,随地乱扔乱吐,唯我独尊,典型的暴发户形象而遭到外国人的厌恶,这一切,似乎就是我们国人的标志。试想,能到国外旅游的人,在国人当中,经济条件属于"上流",却屡屡让外国人刮目相看。在国外长大的华人后裔,有些人愿意和台湾人交流,不愿意或少和大陆人交往,原因不言自明。
3基础差,畏惧学习古汉语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现状
职业学校的学生走出校门就会融入社会,他们无处不在,承担着广泛的社会分工,充当各行各业一线骨干,其中不少是未来企事业的精英,也是社会主流分子,他们的教养、品质,承载的文化都会深切的影响着社会的各个群体,古汉语里包涵的优秀素养对他们的人生很重要,对社会的影响也很重要。本文没有贬低三校学生的意思,但是我们在职业学校里看到的学生,就是国人形象的一个缩影,他们虚荣、自大,成天游手好闲,抽烟,喝酒,偷窃,打架斗殴,无脏不成句。语文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文言文基础严重不足,甚至空白。大多数学生表示最怕"古文",认为是"天书",也是他们的"天敌",有点基础的学习中只会死记硬背字词意义用法,试卷中文言文考题10分段,个别可以到8分,大部分可以到4、5分,一部分1、2分,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类的考题简直不去思考,就是简单的翻译也留着白卷。很少有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翻译文言文,包括讲解过的。四个学时完不成《鸿门宴》的翻译(本教材去掉了该编目)。随便找《师说》、《劝学》里的句子来考试,会翻译的学生在少数。03年三校生高考作文题:"涉水浅者观鱼虾,涉深水者观蛟龙",部分考生不题意,谈何写作?
4建议教材对古汉语的选文减低难度,增加宽度和广度
为降低难度的原则,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文言文大幅减少。原高教版《语文》(基础版)文言文共17篇。新大量削减了数量,也降低了难度,只选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劝学》、《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说》、《促织》等6篇。大量缩减文言文后的教材,弱化了作为文言文特有的文字魅力和文化内涵。古汉语的选择已经很注意难度的适当,可对于职校学生来说有的还是太难了,例屈原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本来很具故事性,应该说趣味性很浓,但是在文字和思想理解上都属于文言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够不着的档次,再好的故事也因为难度而把学生拒之门外了。信心不足的学生,更加止步不前,看见满篇的文言文就把心门关上,不再去探究弄明白课文写的什么,就更谈不上感受文字魅力和思想魅力了。高教版语文教材面对的学生涵盖十几种专业,其中包含医学专业的学生,很多中医方面的精髓是用文言文著述的,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基础,不利于专业的发展。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我国传统医学精髓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大医精诚》等80余部著作都是文言文,在医学专业的教材里选入他们的文章是很有必要,也是可行的。如果一个从事医学专业的学生连这些古代医学泰斗的名字都没见过,那就不是他们的错了。学习古汉语能力是医学专业必须具备的,故古汉语的篇目不是简单的删减和削减而该是优化的选择。
由此看来,古汉语选文部分值得商榷,给学生多少文言文,选择什么样的文言文就是语文教材编撰专家们斟酌的问题,让这些更多没有机会走进高等教育的学生有机会接受他们也许一生都没有机会再接触的"古训",阅读到浅显易懂又是我们国学中基础却又具备深刻道理的文言文,吸取到古代经典文化的深沉内涵。所以三校生语文教材在注重选入现代优秀时文的同时,应该兼顾古代经典作品,原则上"选文要短而有趣,文体丰富多样,还可图文并茂。注释可以多采点、简洁化。不搞繁琐的考证,以扫清阅读障碍为主。适当点评,适量背诵。坚持三年一定大有好处。"[7]作为具备一定文化素养,提供学习古诗文,是历经千古不衰的典范性、权威性的诗文经典,是经过历史的筛选而沉淀下来的精髓,是一个民族政治经济历史的见证和载体,那优美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崇高的形象不管历经多少岁月,都将垂范后世,具有持久恒定的价值。和古诗文的接触,即是和古代精神大师和语言大师交流,他将带给学生知识、文化、思想、观念、人生准则、教养、理想,对学生的终生都有有益影响。因此,教材在降低难度的原则上,不必减少,甚至增加一些"古训"精心选择古汉语供给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材可以选择这些具有传统魅力同时具备现实意义,又通俗易懂的篇目。选择中关于爱国、家训、励志、义理等方面的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这些都是现代文无法比拟更无法逾越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年10月20日
[2]倪文锦:《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解读》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在线,2009-08-11
[3]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年10月20日
[4]倪文锦:《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解读》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在线,200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