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善于思考的分论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当前,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新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和《艺术课程标准》非常强调音乐课的创新性、人文精神,关注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同时在评价标准、教材编写方面变革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鼓励学生互动式、交流式、探究式学习。这些都对音乐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复合型、研究型的一线音乐教师。研究型教师需要能够掌握严格的哲学思辨、严密的逻辑推演、规范的学术语言、严谨的研究方法、善于按照自己选择构筑的问题域和确定的研究目的解决本学科当中的学术问题。然而,传统的音乐院校师生中普遍存在“重技轻艺”,即只强调技能技巧的学习而轻视人文素养和研究能力培养的问题。正如金铁霖老师在本书序言中所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音乐院校的学生(除音乐学或有关理论专业外)向来有注重演唱演奏技能、技巧训练的传统,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但是由于他们的人文学科理论根基还不够深厚和坚实,再加上缺乏自觉的文字功力的训练,使其在论文写作上常常难以驾驭,尤其是对学术层面上的研究。我认为,这是我们音乐院校学生中的一个弱点,它限制了我们在音乐研究与论文写作中前进的步伐,使我们难以超越自己而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学术境界。音乐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文化,音乐院校的学生不应将技术与理论对立,要使理论与技术之间统一起来。”
所以,在这样的音乐教育学科发展的背景潮流下,各个音乐院校的领导师生对培养科研创新能力这一问题日益重视。学校层面加强了对师生科研创新成果的认定评价与激励,如采取科研成果与教师晋升、学生保研毕业等直接挂钩的方法等。师生们普遍认识到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与论文写作水平对于个人实现与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此时,他们迫切需要音乐论文写作方面的全面指导。傅利民老师的《音乐论文写作基础》恰在此时及时出版推出,迎合了时代与社会的强烈需求。
二、全面系统性
诚然,近年来音乐学界的与学位论文所暴露出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撰文指出,这些论文散见于国内的一些音乐理论期刊。如:武汉音乐学院的蔡际洲从音乐编辑学的角度发表系列论文指出近年来在编辑审稿过程中发现投稿论文所存在的选题、重复研究、材料运用、学术规范等方面的问题。《音乐中国》学社的周勤如也以多年编辑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例,以音乐学术通信的形式发表系列论文与国内音乐专业研究生探讨。这些论文都从某一角度提出了关于论文写作的一些很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而傅利民老师所著《音乐论文写作基础》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思考的一部全面系统、具有教材性质的编著。正如作者傅利民在本书后记中所说:“自2001年至今,我在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教授音乐论文写作课已三届了,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与科研中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音乐论文写作课程在音乐院校学生中开设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教材还很少。为此,我在教学中一边教学,一边撰写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以便于学生的学习。从而,我拟定了该书写作的基本框架。”
从《音乐论文写作基础》的章节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本书是目前一部比较完整的研究与探讨音乐学术论文写作的论著。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音乐论文的概念、类别及格式,作者分三节对之进行详细论述。其中第二节音乐论文的类别,作者依据不同学科、选题和研究目的,将音乐论文进行分类。“按学科分类,音乐论文可分为音乐学论文和音乐表演研究论文。按写作方法和文体属性分类,音乐论文可分为科学论文、评论性论文、论述性论文、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教研论文、学位论文等基本类型。按科学研究的两个组成部分分类,音乐论文可分为创造性研究论文和整理性研究论文两大类。”每一种类别作者均给予清晰详尽的说明,并列出范文与点评。论文分类这一节,笔者认为是本书论述较为精彩的一个部分,它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体现了作者对于当前音乐论文写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适应不同音乐专业方向的师生进行选择阅读。第二章音乐论文的必备条件,作者分三节详述了论文写作的科学性、学术性和创新性。第三章选题,作者分三节论述了选题的意义与原则、选题的途径与方法、课题申请书与开题报告的填写。第四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作者分三节向读者介绍了搜集资料的意义;搜集资料的方法与资料的梳理、筛选和使用等。第五章撰写提纲,作者分两节论述了撰写提纲的意义;提纲的基本内容与形式。第六章论点和论据,作者向读者详述了论点确立的过程及思维方法;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的表达方式;论点句的推敲;确立论点常见的问题。论据部分作者则论述了论据的类型与要求等。第七章论证,作者向读者介绍了五种常用的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归纳论证,比较论证,分析论证。第八章论文答辩及评分标准,作者分两节阐述了答辩的意义;答辩的程序与评分标准等。
通过作者的章节安排,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书详尽论述了论文写作从选题、资料搜集与梳理、提纲的建构、论点与论据、论证到答辩的全过程,并涉及到科研申报书填写及开题报告的写作等,足见作者这部教材性质的论文写作指导论著的全面系统性。
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正如作者傅利民老师在本书后记中所说:“在写作中,我力避空泛的理论漫谈和枯燥性,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笔者看来,作者在本书中从头至尾贯穿着一个理念即以解决读者实际需求为写作出发点,所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成为了本书另一个突出特点和优点。
首先,在本书中作者将平时科研工作学习的经验体会转化为实用指导性的论述表达,力求使读者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少走弯路歧路。如在选题的原则一节中,作者告诉读者:“选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选择自己专业范围的、难易适中、大小适宜的课题。选题时,只有考虑好主客观条件,才能避己之短,用己所长,发挥自己聪明才智。比如,欲想对民族音乐进行研究,如果你从事过民族器乐的演奏,就可以从民族器乐理论的角度去研究定题;如果你演唱过民歌,就可以从民间歌曲的角度去研究,去定题;如果你曾经学过说唱音乐,就可从说唱音乐的角度去研究,去定题。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写出称心如意的音乐论文来。”而对于选题难易程度的把握问题,傅老师用篮球框的高度来进行类比。他说:“如果篮球框的高度设计太低,人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投中,这就失去了篮球运动的意义;但如果把篮球框的高度设计过高,无论怎样的高手,怎样努力,也不可能投中,这样也不行。论题的难易适中程度,正如目前篮球框设定的高度,让一般人不易个个投中,又让人经过努力训练,有可能成功。这个比喻贴切地论证了选题应难易适中的道理。”又例如在答辩技巧的运用一节,傅老师将答辩技巧总结为四点:1.简洁回答;2.领会主旨;3.平静谦恭;4.巧妙应对,提醒答辩同学注意。在领会主旨这一问题上,傅老师说:“面对主辩教师的提问,答辩人首先要全神贯注,并且要边听边记,防止遗漏,同时要沉着冷静地思考,仔细推敲专家提出问题的要害,了解所提问题的实质,分析质疑的指向,看是针对论点的,还是针对论据的;是针对论证过程的,或还是针对结论的,等等,千万不可弄错题意,否则将出现答非所问的尴尬场面。只有专注地听取主辩教师所提的问题,弄清问题的主旨,才能针对问题进行有效地回答。”书中这样的实用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论述还有很多,每当看到这些文字,就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学者老师在身边谆谆教诲,令学生受益。
第二,本书的可操作性还体现在傅老师精心选择的论文范例与切中肯綮的点评上,这些内容使书中大量晦涩难懂的学术创作理论变得易于理解。例如在音乐论文的分类一节中,作者将音乐实验报告定义为围绕某一音乐事项进行实验方法的介绍,讨论各种条件对实验的影响,描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文体。实验报告通常由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分析构成。为了让读者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这一文体的写作方法,作者全文引述了一个音乐实验报告实例:《一种符合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实际的视唱教学法“四同步视唱教学法”的实验报告》。文后作者附上点评:“本报告以实验为依托,具体报告了用手风琴左手伴奏、右手指点板书、指挥、范唱的四同步视唱教学法的实施方法与过程。文中提供了相应的数据与典型事例,并以简明的图表显示。尤其报告中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出优劣与得失,用实验结果回答了实验目的。材料客观,分析科学。”此范例与点评使读者对于音乐实验报告的写作不再陌生,音乐实验报告离基层教师的教学生活也并不遥远,只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勤于思考、探索,视唱教学的改革也可以写出优秀的音乐实验报告。又如在论点句的推敲一节,作者提出分论点句应放在文章显眼的地方,语言清晰,句式明了。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作者把张学昕的论文《当代小说创作的寓言诗性特征》作为范例。该文的几个分论点是:一、解构时间:实现主体对现实的超越。二、象征营构:民间叙述与审美寓意化。三、戏访问本:寓言走向新的叙事空间。傅利民老师认为:“该文作者不仅追求行文的科学性和学术性,也全面地照顾了论文的形式美。该文的三个分论点,采用了相似的句式表达,字数相同,从视觉和听觉上首先给人以均衡对称的美,且表意准确,体现了学术论文的本质要求。”从这一范例不难看出,傅老师对音乐学术论文写作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论文不但应有创新的学术价值,也应具备行文的形式美,所以,作为一名音乐学术论文的创作者应不断提升写作能力给读者提供完美的学术成果。
四、鲜明的个性
傅老师作为音乐学界一位成果颇丰的学者,在本书的论述中也常常渗透着作者鲜明的个性,很多章节中的内容即是作者科研学习经历的直接体现。
在本书第三章中课题申请书与开题报告的填写一节,作者为了举出实例便于读者理解,更是无私地将自己2003年获得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立项的《课题申请书》全表与《斋醮科仪 天师神韵――龙虎山天师道科仪音乐研究》的开题报告全文引出,供读者学习参考。近年来,申报社科基金项目日益受到各音乐院校的重视,但如何申报,怎样才能填好课题申请书,并没有相关指导教材推出,而且出于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学界知识分子一般都不会向同行展示自己的课题申报书。当笔者看到傅老师全文出版的课题申报书的时候,由衷地感受到了一个学者的无私与豁达。而本书所附开题报告《斋醮科仪 天师神韵――龙虎山天师道科仪音乐研究》更是作者用实例手把手地教授读者如何写作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课题主要思想、观点与内容,重点与难点分析;课题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写作进行计划;本人准备情况及前期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及有关资料等开题义项。
纵观全书,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科研工作实用指南。在当前的音乐教育背景下,它所拥有的优点与特点,使之成为一部能够给读者实实在在帮助的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如果本书有机会修订再版,笔者认为本版《音乐论文写作基础》由于篇幅所限,有些论述之后没有例证,读者的理解常会受到影响,所以,再版此书时,笔者希望书中例证能够更为丰富典型,理论论述之后均能有恰切的例证与点评。另外,如能再版此书,笔者希望在音乐表演类论文的写作指导方面能够增加篇幅,毕竟在各个音乐专业方向中,他们的理论水平较为薄弱,是真正需要帮助而又渴望帮助的一个专业方向。
作文评改是作文讲评课的前奏。但作文评改的方式很多,可以教师独批独改,可以面批面改,可以学生自批自改,可以学生互批互改……哪种批改方式更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叶圣陶先生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对此,笔者也有深切的体会。往往是满纸红批,收效甚微。事后大有“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的悲凉感。经过多次的教学探索实践,笔者发现让学生互改作文能极大地提高他们作文的积极性,效果较好。思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互改作文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种特别强烈的需要就是好奇心的满足。为了让他们保持好奇心,教师在组织学生互改作文时,可以采取抽签的办法。每次互改都抽签换人,这样批改的同学就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改,看到不同的同学对自己作文写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进而培养出写作的兴趣。
2.互改作文能找到成就感。互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能发现一些作者不易察觉的问题,并能给予相应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学生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由于思维的定势,不易发觉。但喜欢找别人的茬儿是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他人作文中的缺点,容易发现。教师组织学生互改作文时可以对他们进行分组,每组由一位作文较好的同学负责,让小作者自己读文章,然后,大家充分发表看法,提出修改意见。整个评改过程,人人都是评价者,个个都是被评者。学生相互启发,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并且在交流、讨论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智,从而得到同学的认可。这样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和写作能力。
组织好学生互改作文可以帮助教师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作文讲评前,教师只需抽查翻阅学生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有利于教师更加深入探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作文讲评的效果。
二步曲:明确目标,一课一得
学生一次作文都可能会暴露出很多问题,从审题立意到思想观点,从语法修辞到篇章结构,不一而足。要讲要评的内容太多,随便一个问题都可以说出个子丑寅卯。正因如此,与其样样求全,不如一课一得。对于此,不少教师犯了忌。每每作文讲评,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想“指点”一番,面面俱到,讲深讲精则时间不够,泛泛而谈则效果不佳。主观上希望学生能“闻过则改”,下次写起来能得心应手,客观上却是一厢情愿、事与愿违。这正如走马观花、隔靴搔痒,面是宽了,味是尝了,事是做了,但却浮在表面,悬在空中,“品”非所“味”,正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收实效。因此作文讲评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要一课一得。但作文讲评课还有其特殊性,教师不能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不理不睬。因此在确定作文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前须对学生习作有充分了解。
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文讲评也一样,如果想要在作文讲评课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习作中的问题,讲到学生的心坎里去,教师就必须事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阅读学生习作,掌握学生作文的第一手材料。如这次作文的总体成绩如何?是否达到了此次作文的预设目的?其中优秀的作文有哪几篇?好在哪里?以前作文写不好的学生有了哪些进步?对习作中存在的缺点也要分类整理,哪些是共性的问题,哪些是个别存在的问题,哪些问题是讲过的,哪些是新出现的问题,都要加以记录,为讲评做好资料准备。在这个基础上,找准这次作文中主要存在的共性问题,确定作文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对于个别问题教师可在课下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如果每次讲评能抓住一个具体问题,重拳出击,深入探讨,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每次讲评都能使学生有所收获,铢积寸累,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步曲:鼓励为主,激发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这告诉我们教学的根本方法在于激励、鼓舞。因此,在作文评讲中教师应多些鼓励,多些肯定,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和兴趣。每次作文讲评课都应找出学生的一些优点(最好是与课堂教学目标有关的内容)特别是进步之处,给予表扬。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表扬要讲方法。
1.表扬要说得具体。激励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得到应用,但如果只说些冠冕堂皇、无关痛痒的套话,反而令学生生厌。因此在表扬学生时一定要具体。是哪些学生哪些地方写得好,是一个片段、一个句子、一个题目,还是一个词语用得较好;是思路清晰、内容丰富,还是思想鲜活,教师要说具体详细。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验到自己有了进步,清清楚楚地明白是哪些地方进步了。这样他们才会牢记并发扬自己的优点,愿意进一步努力。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扣题方法,教师就可以从标题扣题、中心论点扣题、分论点扣题、叙例扣题、结尾扣题等方面找出一两处优点对学生进行肯定。
2.表扬要照顾全面。得到恰当表扬的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相反,在学习上总是得不到肯定的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教师不能每次作文讲评只表扬少数几个写得好的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没有份,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进步的喜悦。在受到表扬后,学生容易感到兴奋,因为他们体会到了自己辛勤劳动的价值。
3.表扬要讲语言技巧。表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但教师也不能因此对学生的缺点只字不提。这种情况下,教师只需讲点语言技巧,换种表达方式就能达到较好的激励效果。如在讲学生缺点时可以这样说,如果能做到什么会更好;或先讲缺点再讲优点,采用先批评后表扬的方式。从人类心理的角度说,在对别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时,先否定后肯定最容易给人好感;相反,先肯定后否定,给人的感觉最不好。因此教师在点评学生作文时也应遵循“欲扬先抑” 这种心理规律。
四步曲:片段修改,体悟提升
作文讲评课,似乎应以教师的讲和评为主,其实不然,讲和评只是教师的“一家之言”,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教师所讲,还需用实践来检验。如果教师还只顾“填鸭式”地讲和评,不仅有违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也会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作文讲评课也应该尊重教育的规律,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讲评应恰到好处,点到为止。教师只要指出问题,点拨方法即可,剩下时间应留给学生修改、领悟,教师切莫越俎代庖,本末倒置。
鲁迅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效提高,就必须教会并督促他们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有目的的修改。这是作文讲评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最关键的一步。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方面。基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教师在要求学生对自己作文进行修改时应明确修改的重点内容,采用片段修改的形式进行。
片段修改,本着化整为零的原则,把课堂讲评的重点作为作文修改的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修改任务,又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运用,让学生在体悟中理解、掌握所学技巧,切实提高写作水平。如:有次对以“得与失”为题的作文进行讲评,重点点拨了议论文的叙例扣题技巧。点拨后,要求学生在自己作文中选一段叙例扣题不到位的进行当堂修改。现把其中一位同学的原稿和修改稿摘录如下:
学生原稿:
失去桑榆,收之东隅,有失总有得。季羡林,在追名逐利的今天却请辞“三项桂冠”,放弃功名利禄,继续过着自己简单的生活。史铁生失去了健康,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萧瑟寂静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在失去的同时,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向幸福的门。在面对失去的时候,季羡林和史铁生坚信这只是一个考验。倘若他们在失去中消沉、堕落,又何谈成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需我们相信:得从失中来,有失总有得。
学生修改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失总有得。季羡林,在追名逐利的今天却请辞“三项桂冠”,淡泊功名利禄,继续过着自己简单的生活。他失去了桂冠的虚名,却得到了国人的敬重。史铁生失去了健康,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萧瑟寂静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却领悟到了人活着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向幸福的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需我们相信:得从失中来,有失总有得。
对比其原稿和修改稿,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认清自己文段中的问题,而且能对课堂所学内容加以灵活运用,能较快写出事例与论点关联的句子。因此,教师讲评后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片段修改。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也能很快找到成就感,更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美]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111-02
现代主体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①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②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③现代教育应该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④现代学校教育中应该把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语文教学课堂,应该非常有利于师生双边活动,能够有效体现主体教育思想,而有效提问便成了很重要的方式之一。学生升入高中、中专后,普遍不能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也没有提问的习惯。针对这种现象很有必要进行反思,教师提问的意义、提问技巧、学生不问的原因、提问的好处、学生问的方法、学生提问题后的局面、语文教学的课上课下怎样有效提问,等等。笔者认为,教师有效的提问和促使学生提问,体现了现代主体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非常有益。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提问这个层面上却又太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原因分析
1. 学生方面。
(1)学生不问的原因。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笔者将学生不敢提问的原因总结如下:①不敢问。因为怕“训”:“讲过了怎么不会?”、“这是应该知道的。”、“上课听没有?复习了吗?”、“没做笔记吗?”不敢问的学生,通常是遵章守纪的学生,品行好,诚实纯正,但是谨小慎微,胆怯懦弱;②不好意思问。有些学生内向,自尊心极强,认为同学会笑话自己,老师会轻视自己,觉得自己不行;③“反正还会讲的”。这类学生学习被动,即便问题堆积成山,还是照样逍遥自在;④不一定考到。这类学生浮躁,不踏实,侥幸心理强。其结果是:或后悔不迭,或万幸,自以为是。其实他们的知识墙是镂空的花架子。另外,还有些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根本没有发现问题,没想到问题,或是照搬老师的教授知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缺乏灵活性、应变能力。
(2)学生提问的作用。学生提问的作用涉及到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就学生而言:①学生可以不留疑惑,不积累问题,知其所以然,能够理解性的强化记忆。集体讲解的时候,可能不留意,印象不深刻。单独向老师提问,真正是面对面、一对一、零距离教授,而且可以师生讨论;②树立自信。发现老师也一样待自己,自己能解决疑惑,这实在是件很开心、很快乐的事;③锻炼沟通交流、表达能力,培养胆识和师生感情。
就老师这一方面而言:①老师可以发现普遍性的问题和个别性的现象,便于有针对性地发现,及时强调突出,补缺补漏;②教学相长。几十个、上百个脑袋假如都转动起来,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老师也可能被问住了。老师再查、再思考、再讲解,就更上了一层楼。所以,老师被学生问得手不停、嘴不住、脚不息,是因为学生在动脑、思考,老师也乐得讲解,乐得深思,双方受益。
(3)促使学生提问的方法。其实方法的至高境界是无方法,但是对于刚开始进入状态的学生,即便使用最简答最原始的办法,也是方法之一。比如,检查督促,学生将自己的问题标注或抄录在专用于提问题的练习本上,解答后请老师签字(包括月、日),每天查,每人每天有问有答有签字;表扬鼓励,可以精神鼓励、物质鼓励双管齐下。总之给学生提要求,使之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这是外力的客观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起作用的结果。
(4)学生提问是学习精神的飞跃。学生带着问题找老师,大致是由疑惑到探索,再到释然,最后微笑这样一个过程。老师假如成天面对木然的、淡漠的、睡意蒙眬、甚至是敌意的脸,难道能有愉快的心境上课、学习吗?如何当工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会极大影响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这对于教育教学是非常有益的。学生下决心问问题了,提问题就蔚然成风了。
不问问题就是不善于学习、不认真学习、不爱学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个不爱学习的人,怎么能进入状态呢?学生提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上不再是“是A”,而是“为什么是A?”由仅仅知道“是什么”,到知道“为什么是”是一次质的飞跃,从"要我学"发展到了“我要学”,不再被动,变得主动了,这是学习方法的飞跃、态度的飞跃,更是学习精神的飞跃。
2. 教师方面。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师与学生是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有学生的参与,是学生不再成为被填的“鸭”,不再是授课过程中被动的接受者,成为录音机、速记员,是局外人、旁观者。教师不应该像古代的元杂剧,一个主角主唱到剧终,是标准的“独角戏”。课堂不应该是只要学生听,只要学生做笔记,只要安静。教师应该像导演,他指挥、调动学生,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
超前尝试教学法已经推行了几年,这一方法的实质就是,课前预习具体化、深入化,自我学习深入化。这一方法就是,教师课前先提问,学生课时再提问,然后在课堂上讨论解决问题,有效地体现了双主体协同活动。以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为例。如果课前预习到位,要求学生自己对译原文一遍,课堂上的思想内容、结构层次的分析会很顺利,文字的整理、句式的讲解,都会迎刃而解。反之,因为文字生疏,句意尚不大明白,课堂上会很沉闷。如果在预习中,教师再提出几个具体问题在课堂上提问,效果会更佳。所以,教师提问的意义最主要的是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尊重他们的思考,尊重他们的观点主张、他们的接受方式,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和教师自己教的现状、效果,可以及时调整教学,以达最佳效果。
二、课堂提问的特征
教师提问的技巧有哪些?学生真的是“启而不发”吗?会不会是教师自己“启不得法”呢?教师应该怎样提问呢?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的提问具有以下特征:
1. 先发问,再点名,引起集体思考。教师不可以先点名,再提问,等学生站起来后,再提出问题。这样以来,不能够是全体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调动积极思维,被点名者也没有思考的时间,他会站不少时间,造成冷场、僵持。当然,如果是带批评、警告性质的提问,另当别论。
2. 问题小而具体化,不使学生无从着手。如《内蒙访古》一文,可以提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平静的原野。”这是个什么句子?这个句子怎样改成反问句?设问句?疑问句?感叹句?独词句?其中,哪几个句子是属于修辞句?这些问题要一个问题一人回答,逐句回答,逐句明确答案。再如,语文课堂的总结一环节中,如果问“写作特色是什么?”不如直接问“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请举例。”在温习导入环节中,如果问“你知道某某吗?”不如问“你读过他的哪篇文章?他是什么时代人?什么家?”这就好比作文的自拟题目,是写《我的妈妈》呢?还是写《妈妈的手》、《妈妈的微笑》?
3. 由浅入深,是递进式的一组问题,易于理解。如《师说》第三小节,可以依次这样提问:本段的分论点是什么?以什么为论据?是什么论证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本段分为哪几层?由本段的结论使你联想到什么,请举例。
4. 问题具有拓展迁移性,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能力。螃蟹是六条腿吗?由这句话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教师在充分提问后,应该进行归纳总结。六条腿的问题,可能是作者的笔误,也可能是作者的错误,还会是不同的说法,印刻者的疏忽,这几种可能都存在。因此,可以得到的启示是:①学习要善于思考,不要盲从;②要自尊自信,不迷信书本和名人;③学习不可不求甚解,要勇于探究;④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