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远程审计的思考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6 16:56: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远程审计的思考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远程审计的思考

篇(1)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8-025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8.125

1 概述

1.1 核电工程设计合同模式

核电工程是个庞大、复杂的工程,由100多个厂房、300多个系统和数以万计的设备构成。以国内常见的核电工程为例,工程设计多采取总包+分包模式,总包院负责全厂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和部分施工图设计,同时将部分施工图设计任务分包给其他设计院。此外,核电工程部分系统设计和设备供货整体分包给设备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不但负责设备供货,还负责系统设计、设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总包院也必须对这些供应商的设计负责。

1.2 总包院对分包院(含供应商)设计文件的质量控制措施

总包院对分包院的质量控制主要采取控制前端设计输入和控制后端设计输出两种方式,即对设计接口的审查和对分包设计文件的审查。为保证分包院出版的文件质量满足要求,在图纸交付到现场使用前,总包院对分包院设计文件进行一定比例的审查。

2 F状

2.1 分包设计质量现状

尽管总包院对分包院设计文件开展了大量审查,但在工程建造期间仍会出现数以万计的设计变更。

2.2 总包院设计文件审查存在的问题

总包院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设计文件审查的认识和做法如下:(1)对分包院的设计文件审查等同于设计校核,对分包院的文件要进行全面的校核,审查的深度要达到校核的深度,不考虑实际工作量和人力资源状况;(2)对分包院的设计文件审查的深度较为随意,全凭审查人员的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审查内容缺乏规范性;(3)哪些文件需要审查较为随意,随机抽查,没有目的和重点,缺乏文件的重要程度分级,导致某些重要文件遗漏审查,审查缺乏策划;(4)设计人员对设计文件审查的认识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使得设计人员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分包院内部已经有了严格的校审控制,总包院的审查只作为一个附加屏障而已,出了问题由分包院担着;(5)分包院出现了质量事件,总包院是否承担设计文件审查失效的责任?责任界定不清晰。

以上认识和做法反映出总包院的设计文件审查还存在以下问题:(1)Difference:不清楚设计文件审查和设计校审有什么区别?(2)What:不清楚哪些文件要开展审查?审查比例要达到多少?(3)How:不清楚如何开展设计文件审查?(4)How much:不清楚设计文件审查应达到什么深度?(5)Responsibility:不清楚出现分包院质量事件后,总包院是否需负审查责任?

3 改进建议

3.1 正确认识设计文件审查和设计校审的区别

设计文件审查是指总包院为控制分包院出版的设计文件质量而采取的一个附加的质量控制措施。而设计校审是指设计单位为控制本单位设计输出文件质量所必须采取的一个控制措施。设计文件审查并不是设计校审,不能按照设计校审来执行。主要区别见表1。

3.2 确定设计文件审查的范围和审查比例

总包院除了面临出图压力外,还要承担大量的分包院文件审查和设计管理工作。面对分包院数以万计的图纸,如果做到全部审查,在大的工作负荷下设计人员只能忙于应付,使得设计文件审查流于形式,质量控制屏障形同虚设,给核电工程质量带来不确定性。

而适当的工作负荷会有效提升设计人员的审查效率,因此总包院可抽取一定比例的图纸进行审查,但是抽查不能采取随机抽查,为了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将抽查放在重要文件上,突出重点。总包院可确定设计文件审查的范围和审查比例:

3.2.1 审查文件范围:(1)相比参考电站进行改进的系统、厂房施工文件;(2)受厂址条件发生变化影响的文件;(3)涉及多专业的综合性文;(4)系统设计文件;(5)以往同类项目出现变更较多的文件。

3.2.2 审查文件比例。设计文件审查比例的确定可根据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建议在满足最低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地提高或降低比例,包括(但不限于):(1)分包和自主设计的比例。例如有些专业主要是分包,有些专业主要是自主设计,分包为主的专业应提高审查比例;(2)人力资源状况。如果人员充足可适当提高抽查比例;(3)分包院的设计能力水平。如果分包院设计能力,则应加大抽查比例;(4)分包院以往的相关业绩(是否参与过同类工程)。如果没有参与过类似工程,则应加大抽查比例;(5)分包设计内容。如果分包的设计内容含有较多改进项,则应加大抽查比例;(6)质量趋势状况。如果分包院设计文件质量呈下降趋势,如短期审查发现较多问题,或现场出现较多变更或质量事件,则应加大抽查比例;(7)出版文件的级别。如果文件级别较高可适当提高抽查比例;(8)设计资质。如果总包院不具备某些设计资质,则不应当对分包院的文件开展技术性审查,例如海工码头。

总之,审查比例应灵活控制,既能保证抽查达到一定的量,又能保证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3 做好设计文件审查的策划

在确定了需要审查的文件类型和文件审查比例后,应在设计策划阶段提前策划好具体需要审查的每一份设计文件。

总包院相关专业根据需审查的文件类型和文件的审查比例,在分包院计划出版文件清单上进行“是否需审查”的标记,将需要审查的文件提前进行策划,待分包院出版文件并发往总包院后,由相关专业根据策划开展设计文件审查,从而保证重要的文件不会遗漏审查。

此外,针对分包院出版的涉及多专业的综合性文件,应在策划阶段确认牵头专业和协审专业。多起质量事件表明对综合性文件的审查,各专业仅关注本专业范围内的设计,涉及到专业接口的设计无人问津、互相推诿,综合性文件的审查往往成为设计文件审查的薄弱环节,极容易出现差错。因此,必须保证对综合性文件进行综合性的审查,而不是孤立的审查。

3.4 明确设计文件审查的深度

考虑到总包院的人力状况及审查的输入条件制约,设计文件审查无法等同设计校审做到全面校核。为避免设计文件审查内容和深度的随意性,保证设计文件审查内容的规范性,以及后续设计质量事件中审查责任界定的清晰性,总包院有必要针对不同类别的设计文件制定相应的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check list)。需要注意的是文件审查check list和设计校审的check list不同,不能等同采用,总包院可以在设计校审内容清单表的基础上有重点、有策略的进行适当的删减,形成对分包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

结合近些年核电工程建设期间暴露的一些分包院设计质量事件,建议对分包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可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分包院专业之间出版文件的接口一致性;(2)分包院上下游文件的一致性;(3)分包院设计文件的完整性;(4)分包院或供应商文件是否违反强标;(5)分包院出版文件与合同技术条款的一致性;(6)接口升版后变化部分对设计文件的影响;(7)分包院经验反馈的落实,在同一技术路线的项目和机组中发生的问题应同步及时反馈到后续项目和后续机组中;(8)分包院在发现问题后的及时整改。

3.5 明晰质量事件中设计文件审查的责任界定

在以往,只要发生了分包院相关的质量事件,事件调查组总会认定总包院设计文件审查失效。设计文件审查毕竟不是全面的校核,不能等同于设计校审,因此,并不能简单认为分包院文件问题都应让总包院设计人员承担审查失效的责任。

如果总包院按照上述步骤对分包院的文件提前进行了审查策划,并针对每类文件制定了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那么审查的责任界定将会非常清晰。例如:设计人员按照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审查策划的设计文件,但审查不细致,未能发现问题,导致了事件发生,那么总包院就应担负审查责任。

在责任界定清晰后,总包院可以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设计文件审查考核指标,通过考核手段,促使审查人员提高审查的责任心和审查质量。

3.6 持续改进设计文件审查

并不是按照上述步骤开展设计文件审查就可以一劳永逸,因为经过上述总包院的审查后,分包院文件在现场仍可能会出现设计变更、质量事件。如果发生了分包院相关的设计变更或质量事件,则总包院应考虑进一步改进设计文件审查的策划或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的可能性,包括:(1)出现差错的设计文件未纳入策划的设计文件审查范围,则应考虑是否将这类文件纳入;(2)出现的差错类别未包含在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中,则应考虑是否需改进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

4 结语

核电工程设计依靠总包院和众多设计分包院完成,分包院的设计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作为工程总包院,对分包院设计文件的审查成了控制分包设计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本文通过思考设计文件审查和设计校审的区别、设计文件审查的范围、比例、策划、深度等,为总包院设计文件审查提供了改M的建议。

参考文献

篇(2)

2008年8月23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其中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国家实施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制度。而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审查是风景园林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的质量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问题。

一、关于工程施工图审查现状的探讨

目前我国工程施工图的审查工作才刚刚开始,在审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工程所审查的内容与深度都是不同的。一般的审查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点,设计图纸单位将设计好的施工图交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在进行初步的审查之后,为其提供由政府部门批准的文件及其附件,并将文件及其附件、全套的施工图交给专门的审查机构。

第二点,如若审查机构认定该图纸设计合格,那么审查机构将出具施工图纸审查合格书,并返还盖有审查机构图章的设计图纸,同时审查部门要将对图纸审查的结果进行备案处理,并将审查情况提交给建设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督。

第三顶,如若施工图纸没有通过审查部门的审查,图纸是不合格的,施工图纸将被退还到建设部门并用书面的形式说明图纸不合格的原因,建设部门将会通知图纸设计部门,说明该图纸的审查结果不合格,图纸需要进行细致地修改,同时审查部门要做好图纸审查问题报告,将其提交到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管理。

从施工图纸被审查的内容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图纸的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工程美学、工程的公共利益、工程的安全、人文意义等。

从施工图纸审查的深度方面来看,人们对施工图纸的审查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施工图纸的深度、施工图纸中标注的错误、施工图纸的美观等。

二、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存在的问题

(一)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建筑设计单位在选择建筑设备与构配件及建筑材料时,不得指定供应商与生产厂家。但有些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在设计时明确指定建筑材料及其所需产品的生产厂家或者商标,都是违法行为,一旦发现需严惩不贷。

(二)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违反相关的强制性条文

与其他的房屋工程建设相比,风景园林工程所牵涉到安全性问题少,但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时,首要的是保障风景园林的公共安全与公共利益,这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的强制性要求。同时在一些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纸中,没有明确地划定保护古树的有效范围,这违反了《公园设计规范》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的要求:对古树的保护范围必须是‘单株树要同时满足树冠垂直投影及其外侧5米宽和距树干基部外缘水平距离必须是胸径20倍以内’。

(三)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违反一般性的政策规范

一些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纸在设计的过程中,将道路分车带的端口种植设计为1.5米的高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人与车辆的视线,违反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第414条规定:被道路或者人行道的出入口隔断开的分车绿带,它的端口要采用通透式的设计。

三、针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的审查要点

(一)针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的审查内容

依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条例,比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进行审查,需要审查的内容包括: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中涉及相关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纸中的编制深度是否符合园林建设的实际情况;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的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的条文;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的设计是否符合园林建设所涉及到的公众安全与公共利益的一般性的条文。

(二)针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审查的要点框架

根据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与国家相关规定,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进行审查,其框架结构需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点,针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的编制依据需要审查的内容包括: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中所引用的地方与国家有关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的工程图集、建设规范等,是不是正确齐全,是不是有现行的版本作为本次工程的样本。

第二点,针对风景园林处工程施工图的设计说明与基本内容所需要审查的内容包括:一是风景园林工程的概况,比如说工程的规模、工程的绿化、工程建设的地点、工程用地的现状、工程建设中用地的平衡表等;二是工程建设中有关技术方面的要求,比如说地面建筑物、树木与地下管线、栽植树木与草地的土层深度、构筑物的最小水平距离等;第三是编制的依据,比如说园林施工图在设计时相关的工程建设标准、相关的设计规范、相关部门的审批文件等;第四是在工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安全、环保问题,例如人防工程、防火工程、安全防护工程、环保工程等。

第三点,针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需遵守的一般性规范进行的审查:

一是种植方面的设计,针对这方面需要审查的内容包:植物的种植密度与其在将来生长的空间是否能够满足自然生长的规律;植物类型的选择是否符合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有关规范;种植植物的土壤及其土层的厚度是否满足植物生长的一般需求;植物之间的混搭是否符合植物自然生长的习性,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植物的种植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有害物种的侵入。

二是竖向方面的设计,针对这方面需要审查的内容包括: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的设计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土的流失,以避免园林大幅度的沉降和滑坡;是否可以保障驳岸、护坡、水体的环境安全与环保;是否可以满足风景园林建设与其周边的用地与现状用地的高程关系是合理的。

第四点,针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所进行的审查,其审查内容包括:施工图中所选择的建筑设备与建筑构件、建筑材料是否符合不指定生产厂家与供应商的规定;有关保护环境的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工程建设中所采用的新材料、工艺、技术等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

第五点,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进行审查,要看图纸上的图章与相应的签字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审查回复与相关意见

在审查机构结束审查之后,会针对审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审查意见通知书,标出施工图中所出现的错误,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审查结果送交给建设部门,建设单位在组织相关设计单位谈话后,给出相关的处理意见。

结语:

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进行审查是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有助于在建设早期发现问题,尽早修改,以免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有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与进度,有助于节省工程建设中的成本,有助于促进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的审查工作越来越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刘彦琢.关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审查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5)

[2]薄育新.老龄化社会对园林设计的需求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

篇(3)

困惑二:评审标准困惑。各省(市)都制定了出版高级职称评审的标准与办法,高校在组织评审过程中也会一一对照标准,但是在坚持标准的同时还会设置通过率,参评人员即便已经符合出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高校这一关也不一定能够通过。这个困惑,实际上是标准执行问题:在高校评了高级职称的人员,其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等便随之上调,因此高校要设置一定的通过率;大学社是企业,评聘分离,员工评上高级职称也不意味着其待遇就会有明显提高,而且出版社员工的工资、奖金等全部由企业负担,在评审中设置通过率限制,是不合情理的。

困惑三:评审制度困惑。大学社已经改制,但仍处处留有高校事业单位管理的印迹,如出版社领导主要由学校委派而较少从出版社提拔,两种编制人员实行工资两条线,职称评审费两种人员两个标准,评审参照高校职称评审办法,等等。现在全国的出版社高级职称申评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即为大学社以外的其他出版社,由单位组织材料审核与上报,由省(市)出版局组织遴选全省(市)的出版领域专家成立评审组进行评审,这种评审的评审者、申评者都属于同一领域,申评者机会平等,因此较为合理。另外一类就是大学社,先由大学社进行材料审核上报,然后学校组织成立学科组和高评委对申评者进行资格评审,这种评审对出版社参评者较为不利,如果再考虑高校学科建设对高级职称的要求以及出版社人员管理社会化,大学社的人员在大学体制内申报高级职称便更处劣势。而这正是大学社聘用制人员中高级职称者少于其他出版社的根本原因。出版社所属学校级别越高,其高级职称评审要求也越高,申评高级职称也就越难。

随着大学社原事业编制人员逐步退休,聘用制人员将逐步成为出版社发展的主要力量,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社只有社长、总编和财务总监来自学校,所谓的身份问题也就不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所以,出版社目前对聘用制人员的培养与高级职称群体所占的比例必将对出版社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高校在解决大学出版社聘用制人员高级职称评审问题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出版社也要在员工职业发展和评价机制上进行改革。

思考一:高校改变经营单位管理思路。经营单位的所有权归学校,但是高校应该按照企业的发展规律给予出版社充分的发展空间与自由,并给予配套政策。对出版高级职称评审,高校可以有两个思路:一是改革思路,即将出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纳入省市出版局评审体系,高校作为出版社的主办单位,只负责对申报出版高级职称者的材料真实性进行核验,然后出具委托评审函,由出版局组织评审,这样大学社人员与其他出版社人员就能面对同一标准,较为公平。二为改良思路,即高校仍成立评审组对申报者的材料进行评审,但是只从条件满足情况上进行评定,不设置通过率,只要符合条件即给出评审意见,并出具委托评审函,由省市出版局再组织评审,这种办法从形式上和内容上保证了申评材料的真实性和资格条件的符合率,同时又保证了大学社申评者能与其他出版社人员适用相同的评审标准。

思考二:出版单位建立发展激励机制。职称评审既是对工作能力的检验,也是工作取得业绩的证明,它可以成为单位评聘员工的参考。出版社作为人力资源的使用者,可以将职称评定与岗位级别晋升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挂钩,以便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从机制上促进员工提高业务水平与能力,积极参与职称评审。同时,出版社要制定人才发展目标,以提升编辑综合素质、使编辑获得全面发展为基本点,促使编辑自觉地学习提高,多出研究成果,从而反过来为出版社更好地服务。①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设置一定的奖项,如重大图书(出版)奖、引进项目和资金、重大出版项目立项、出版科研等,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建立理论和实践能力综合提升的长效机制。

篇(4)

【中图分类号】 F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131-1

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相继出现了长时间和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整个华北黄淮甚至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雾霾天气的形成既有客观上的自然因素,也有人为的主观原因。雾霾的复杂成因决定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综合治理的手段,其中,系统而有效的法律应对机制是雾霾防治工作的根本保障。本文拟从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度运行的视角来分析现有雾霾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寻问题应对之方,希望能够为我国大气环境的改善有所裨益。

一、雾霾防治相关的法律制度现状

当前,在和雾霾相关的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形成了以《环境保护基本法》为指导,《大气污染防治法》专项治理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辅助实施的框架结构。除此之外,《环境影响评价法》,《固体废物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中也包含有防控大气污染的规定。总的来说,具体的防治制度包括从源头控制角度来看,有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标准制度、产业政策目录制度、排污申报许可制度。从事中控制的角度来看、有排污收费费制度、总量控制制度、环境监测制度、大气污染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环境目标考核责任制等。从事后救济制度来看,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中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救济制度。除此之外,协同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配套制度还有清洁生产制度,循环经济制度,经济激励措施等。

二、雾霾相关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层面法治运行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1.立法理念滞后。《大气污染防治法》在立法目的上持“目的二元论”,即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对范畴中,既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还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者并行不悖,并无主次之分。然而在现实的法律运行过程中,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很难协调一致,往往是牺牲环境利益保障经济利益,从而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加大了环境治理的成本,这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甚至是我国当前整体的环境保护法律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的根本原因。

2.政府环境责任缺失。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管中同样存在上述症结。政府部门在战略规划以及专项规划的制定,比如产业结构的调整战略、项目的审批、具体监管执法等领域。受地方利益和个人政治前途因素及信息不足、认识能力有限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利益,政府执政思路的迷失对雾霾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

3.公众和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雾霾的频发不仅是“天灾”更多的源于“人祸”,公众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亦是导致环境生态恶化的主要诱因,民众的范围不仅包括对环境污染负有直接责任的中小企业,还包括现实生活中以邻为壑的环境污染者个人。

(二)微观层面具体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PM2.5法律规制出现空白。PM2.5作为雾霾天气的主要诱因,亟需法律加以规制。然而,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并没有针对PM2.5的具体规制措施,这与当前的雾霾治理要求严重脱节。

2.总量控制的范围和标准有待提高,雾霾产生的实质根源在于人类的排放行为超出了大气容量极限。即违背了环境科学上的《负载定额律》,因此。实施总量控制是应对大气污染尤其是雾霾天气的基本手段。

3.区域联动治理机制缺失,雾霾的发生具有区域性特点。但是。现有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并没有建立区域联合治理的管理模式,以京津冀鲁地区为例。北京以南的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几个省份都是大气排放较高的区域。地理相连)大气相通。如果没有区域联动的预警机制和合作治理。则很难对雾霾问题予以根治。

三、雾霾防治的具体对策

从雾霾的发生机制来看,治理雾霾是一项复杂工程。离不开多种手段的全力配合。在预防、监管以及问责机制的每一个环节中,法律及相应的配套制度都不能出现软肋。本文结合新近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以及雾霾的发生机制。从防、治和问责三个微观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之策。

(一)完善总量控制制度。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规定的总量控制制度仅适用于环境质量未达标区域,国务院批准的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下一步针对防治PM2.5污染的现实需求。应把氮氧化物纳入总量控制中来。其次。在严格保证总排放量不变的情况下,适度加大减排的力度,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各类污染物的减排力度应逐步加大。

(二)建立雾霾区域联防机制。雾霾的治理离不开政府间的合作,应尽快建立地方政府间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可以考虑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设立由环保部和发改委共同牵头的区域雾霾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统一工作计划和方案,明确区域内各政府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共同推进雾霾的防治工作。此外,还应借《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之际。在法律中明确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将这一管理机制法定化。

(三)完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制度。雾霾的治理,必须加大对被环保部门列为重点排污单位的企业进行有效监管。其中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制度是有效预防企业超标排放的重要手段。

(四)强化企业和公众的环境责任。企业环境责任和公众环境责任二者在责任的落实程度和要求上应有所不同。除了加强对企业强制性规范遵守的监管之外,还应注意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比如酝酿开征碳税。征税对象范围主要针对那些导致雾霾频发的高能耗排放企业,比如钢铁、石化、电力等企业。

参考文献:

[1]吴兑.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J].环境化学,2008,(5).

篇(5)

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和内部管理的全过程。面对审计资料无纸化、审计数据海量化的新挑战,内部审计对业务的监督逐步由现场手工查证的传统方式过渡到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与现场核实结合的新方式,内部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的沟通方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情况简述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和审计管理活动中,以计算机为工具,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审计作业和管理手段,全面、及时、有效地检查和监督经营管理信息,维护资产安全,更经济、有效地履行审计职能的活动过程。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推广有赖于企业内部网络化和计算机软、硬件投入程度的加大。近年来,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税务、财政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创建完善了财务收支和各种内部管理的网络系统。这些机构的内审部门也基本实现了与内部其他相关部门的网络互联,为实现信息交换网络化开辟了快速通道,为开展网络审计、实现实时监控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这些较大行业和系统积极推动计算机辅助审计建设,硬件投入和更新较为及时,软件开发也初见成效,使内部审计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引起沟通的主要变化

沟通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是审计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1 号――结果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以及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等,均给出内部审计活动如何进行沟通的指引。审计沟通的技巧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审计方式对比,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沟通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增加了与业务主管部门和一线业务人员的日常沟通。近十年来,各种业务电算化建设速度非常迅速,业务处理大集中模式已经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面对着繁多的平台模块、各不相同的数据表定义,内部审计师不可能具备业务主管部门和一线人员所具有的相关系统知识和技能。为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类业务系统功能模块的具体用途和数据关系,有针对性地使用审计软件创建审计模型、查找审计疑点,内部审计师必须加强与业务主管部门和一线业务人员的日常沟通。

(二)增加了与审计软件开发人员的沟通环节。传统审计以现场作业为主,审计人员主要面向业务经办的一线业务人员及其管理者,通过审阅、核对、复算、盘点、观察、鉴定、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进行取证。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下,对审计软件应用的需求逐步加大,开发适用的审计软件对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参与设计审计软件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与技术开发人员进行良好沟通,才能将成熟的审计方法和技巧融入审计软件中,建立适用的查证疑点模型,有效建立业务系统与审计系统之间的关联,提高查找疑点的准确性。

(三)增加了远程沟通审计业务疑点的机会。受审计资源的限制,传统审计是在本系统内部选取某几个分支机构作为具体抽样对象开展现场审计,内部审计人员主要在审计对象的工作场所内进行查证。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下,借助审计软件,运行适当的审计模型,可以广泛地发现系统内存在的重大风险以及普遍性问题,不受地理范围的限制,真正实现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审计软件的运行,可以得到几十条、几百条、甚至上万条需要核实的疑点,除少数存在重大风险的疑点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到现场进行重点核实外,对中等风险的疑点可以通过系统追查业务的具体流向以确定问题所在,其他大部分低风险的疑点可以通过远程沟通方式进行核实:如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询问疑点的情况,移交被审计单位的上级主管协助核实,对风险轻微的可以移交审计对象自查。由于远程沟通并非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审计对象可能会由于不了解审计工作而抗拒配合对问题的核实,又或是随便应付了事,因此,远程沟通需要审计人员更多的沟通技巧。

三、如何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有效沟通

(一)加强与管理人员和一线业务人员沟通,加深对业务系统的熟悉程度

在信息化时代,内部审计人员只有熟悉审计对象业务系统、了解审计客体信息的构造和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专用技术,实现应有的监督作用。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应以制度形式,制定与驻地审计对象的日常工作联系制度,要求审计对象定期将业务系统的发展状况、功能扩展、优化更新情况,以及新业务流程等文件报送审计机构。其次,日常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应关注业务系统发展的新动态,可以根据专业方向定期与业务管理人员联系讨论业务发展的新动态,参加业务主管部门的培训班,保持业务知识的更新。再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短期跟班工作等方式加深对系统实际操作的了解,实地向一线业务人员了解具体业务流程,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通过不断的知识更新与深入研究,内部审计人员才能尽快深入了解业务动态及相关系统功能,为有针对性地将审计技巧融入审计软件打好基础。

(二)加强与软件开发人员沟通,实现审计技巧与审计软件开发的有机结合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组成审计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结合的研发小组,开发合适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首先,需要高级管理层重视,以内部审计章程的形式,要求所有业务系统的开发必须留有审计系统的数据接口,为获取完整的业务数据提供条件。其次,内部审计专家应从审计实务出发,将审计原理和内部审计程序转变为流程图的形式,以便开发人员理解审计作业流程,编译出符合审计规范的软件。再次,内部审计专家应针对本机构业务系统的具体特点,研发各类查证和分析技巧,并与开发人员一同选用适当的统计工具和常用的审计函数,使软件开发人员开发出简明易懂、符合审计人员工作习惯的软件。

(三)增强远程沟通的公开性与透明度,顺利获得审计对象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在进行远程沟通时,首先要取得沟通对象的信任,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注意将审计目的、测试的范围、疑点核实的反馈方法等具体事项向每个审计对象进行详细说明,并取得审计对象上级管理部门与审计对象机构负责人的配合,以消除双方的误解,提高沟通的层次。其次,必须与审计对象声明审计工作的严肃性,明确核实工作中的审计联系人和提供核实材料的责任人,避免审计对象敷衍了事、避重就轻、无端否认事实等情况。再次,必须要保证远程沟通过程的信息交流通畅,内部审计应公开查证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定期公布审计工作进度,让审计对象理解和自觉配合审计工作,及时提供完整、真实的信息。

(四)重视内部审计软件应用的培训,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目前,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依然秉承传统的审计技术,只会使用审计对象的管理系统进行简单查询,对审计软件的使用也只是处于查询、编制工作底稿的初级水平,远未达到掌握数据库和灵活使用审计软件进行模型编制、多纬度分析的高级水平。内部审计机构应注重加强对审计软件的培训,使所有内部审计人员熟练掌握操作知识与技巧,培养一批既精通审计业务,又了解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一是制定经常性的培训计划,编制从基础级到提高级的各等级培训教材,鼓励员工参与培训,逐步提高应用水平;二是推行应用水平等级考试,将考核成绩纳入内部审计职业准入的条件之一,并结合激励措施引导学习和应用的自觉性;三是要注重对业务查询、模型编制、疑点核实等使用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不断提高和加深对审计软件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和内部管理的全过程。面对审计资料无纸化、审计数据海量化的新挑战,内部审计对业务的监督逐步由现场手工查证的传统方式过渡到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与现场核实结合的新方式,内部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的沟通方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情况简述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和审计管理活动中,以计算机为工具,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审计作业和管理手段,全面、及时、有效地检查和监督经营管理信息,维护资产安全,更经济、有效地履行审计职能的活动过程。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推广有赖于企业内部网络化和计算机软、硬件投入程度的加大。近年来,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税务、财政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创建完善了财务收支和各种内部管理的网络系统。这些机构的内审部门也基本实现了与内部其他相关部门的网络互联,为实现信息交换网络化开辟了快速通道,为开展网络审计、实现实时监控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这些较大行业和系统积极推动计算机辅助审计建设,硬件投入和更新较为及时,软件开发也初见成效,使内部审计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引起沟通的主要变化

沟通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是审计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1 号——结果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以及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等,均给出内部审计活动如何进行沟通的指引。审计沟通的技巧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审计方式对比,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沟通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增加了与业务主管部门和一线业务人员的日常沟通。近十年来,各种业务电算化建设速度非常迅速,业务处理大集中模式已经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面对着繁多的平台模块、各不相同的数据表定义,内部审计师不可能具备业务主管部门和一线人员所具有的相关系统知识和技能。为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类业务系统功能模块的具体用途和数据关系,有针对性地使用审计软件创建审计模型、查找审计疑点,内部审计师必须加强与业务主管部门和一线业务人员的日常沟通。

(二)增加了与审计软件开发人员的沟通环节。传统审计以现场作业为主,审计人员主要面向业务经办的一线业务人员及其管理者,通过审阅、核对、复算、盘点、观察、鉴定、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进行取证。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下,对审计软件应用的需求逐步加大,开发适用的审计软件对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参与设计审计软件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与技术开发人员进行良好沟通,才能将成熟的审计方法和技巧融入审计软件中,建立适用的查证疑点模型,有效建立业务系统与审计系统之间的关联,提高查找疑点的准确性。

(三)增加了远程沟通审计业务疑点的机会。受审计资源的限制,传统审计是在本系统内部选取某几个分支机构作为具体抽样对象开展现场审计,内部审计人员主要在审计对象的工作场所内进行查证。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下,借助审计软件,运行适当的审计模型,可以广泛地发现系统内存在的重大风险以及普遍性问题,不受地理范围的限制,真正实现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审计软件的运行,可以得到几十条、几百条、甚至上万条需要核实的疑点,除少数存在重大风险的疑点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到现场进行重点核实外,对中等风险的疑点可以通过系统追查业务的具体流向以确定问题所在,其他大部分低风险的疑点可以通过远程沟通方式进行核实:如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询问疑点的情况,移交被审计单位的上级主管协助核实,对风险轻微的可以移交审计对象自查。由于远程沟通并非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审计对象可能会由于不了解审计工作而抗拒配合对问题的核实,又或是随便应付了事,因此,远程沟通需要审计人员更多的沟通技巧。

三、如何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有效沟通

(一)加强与管理人员和一线业务人员沟通,加深对业务系统的熟悉程度

在信息化时代,内部审计人员只有熟悉审计对象业务系统、了解审计客体信息的构造和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专用技术,实现应有的监督作用。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应以制度形式,制定与驻地审计对象的日常工作联系制度,要求审计对象定期将业务系统的发展状况、功能扩展、优化更新情况,以及新业务流程等文件报送审计机构。其次,日常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应关注业务系统发展的新动态,可以根据专业方向定期与业务管理人员联系讨论业务发展的新动态,参加业务主管部门的培训班,保持业务知识的更新。再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短期跟班工作等方式加深对系统实际操作的了解,实地向一线业务人员了解具体业务流程,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通过不断的知识更新与深入研究,内部审计人员才能尽快深入了解业务动态及相关系统功能,为有针对性地将审计技巧融入审计软件打好基础。

(二)加强与软件开发人员沟通,实现审计技巧与审计软件开发的有机结合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组成审计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结合的研发小组,开发合适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首先,需要高级管理层重视,以内部审计章程的形式,要求所有业务系统的开发必须留有审计系统的数据接口,为获取完整的业务数据提供条件。其次,内部审计专家应从审计实务出发,将审计原理和内部审计程序转变为流程图的形式,以便开发人员理解审计作业流程,编译出符合审计规范的软件。再次,内部审计专家应针对本机构业务系统的具体特点,研发各类查证和分析技巧,并与开发人员一同选用适当的统计工具和常用的审计函数,使软件开发人员开发出简明易懂、符合审计人员工作习惯的软件。

(三)增强远程沟通的公开性与透明度,顺利获得审计对象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在进行远程沟通时,首先要取得沟通对象的信任,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注意将审计目的、测试的范围、疑点核实的反馈方法等具体事项向每个审计对象进行详细说明,并取得审计对象上级管理部门与审计对象机构负责人的配合,以消除双方的误解,提高沟通的层次。其次,必须与审计对象声明审计工作的严肃性,明确核实工作中的审计联系人和提供核实材料的责任人,避免审计对象敷衍了事、避重就轻、无端否认事实等情况。再次,必须要保证远程沟通过程的信息交流通畅,内部审计应公开查证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定期公布审计工作进度,让审计对象理解和自觉配合审计工作,及时提供完整、真实的信息。

(四)重视内部审计软件应用的培训,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目前,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依然秉承传统的审计技术,只会使用审计对象的管理系统进行简单查询,对审计软件的使用也只是处于查询、编制工作底稿的初级水平,远未达到掌握数据库和灵活使用审计软件进行模型编制、多纬度分析的高级水平。内部审计机构应注重加强对审计软件的培训,使所有内部审计人员熟练掌握操作知识与技巧,培养一批既精通审计业务,又了解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一是制定经常性的培训计划,编制从基础级到提高级的各等级培训教材,鼓励员工参与培训,逐步提高应用水平;二是推行应用水平等级考试,将考核成绩纳入内部审计职业准入的条件之一,并结合激励措施引导学习和应用的自觉性;三是要注重对业务查询、模型编制、疑点核实等使用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不断提高和加深对审计软件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联网审计 互联网 企业

安然、世通财务欺诈案,掀起了全球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审计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尤其是针对大规模集团化大公司,其分配地域广泛、业务繁多、子公司数量多,给审计造成一定困难。因此,探索互联网环境下联网审计是大型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联网审计概念分析

联网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网络互连后,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测评和高效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实时、远程检查监督的行为。它不仅可以降低审计成本,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实时监控,增强了审计的时效性,最终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审计。

二、联网审计的特征分析

由于联网审计是通过建立数据接口,实行远程审计取证的非现场方式的计算机审计,因此它具有实时、隐蔽、高效等特点。在网络环境中,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单位授权下可以通过网络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和业务数据实时跟踪。收集审计信息、搜取审计证据、披露审计报告均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可以有效防止被审计单位串改、隐匿审计证据。审计人员收集到审计信息后,可以通过专用软件分析审计资料,使得审计人员从繁杂的审计资料的重复、劳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避免因为审计人员因技能、人员分散、重复劳动和时间紧迫而造成审计错漏风险,同时降低审计风险,防止审计寻租,提高审计效率。

三、联网审计工作模式分析

1.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业务系统网络连通,定期的自动或手动获得被审计单位的增量数据。

2.通过预警的方式自动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3.在行业数据规划及方法体系的基础上,通过集中存储、集中处理、集中分析、分散核实的模式对被审计单位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

四、联网审计工作过程分析

1.实施调研准备

依据调研情况形成:联网审计系统实施部署方案、硬件采购方案、网络建设方案、数据采集方案等各类方案。

2.系统安装部署

系统软硬件及网络设备的安装部署工作。

3.系统分析及数据采集

成功部署网络、服务器、存储,并为服务器正确安装好联网审计系统所必需的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依据数据规划的要求,结合审计需求以及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设计切实可行的采集模板,并依据采集模板周期性全量或增量采集被审计单位审计相关的数据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采集模板,设计周期性采集调度策略,顺利完成数据采集任务。

4.业务分析及数据加工

依据审计需求分析被审计单位相关的业务过程,整理业务流,检查业务流的地方特点,为制定数据加工策略做铺垫;依据数据规划,详细分析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分析数据流及数据间钩稽关系,制定满足审计模型建设需求的数据加工策略,并据此加工数据。加工好满足模型建设需求的数据,并制定、实施数据加工周期性调度策略,顺利完成数据加工任务。

5.应用系统建设

将系统分析及数据采集、业务分析及数据加工的工作成果应用于联网审计系统应用软件环境中,以辅助审计人员完成相关审计工作。具体工作包括:将审计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依据权限规则注册到联网审计系统中,供有访问权的审计人员通过联网审计系统访问数据;收集整理审计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等基础资料;创建包括查询模型、多维模型、ASL模型在内的各类模型、并验证其正确性;对部分有必要预警的模型,设计预警调度策略;设计与OA进行交互的策略等。最终形成可以稳定运行,辅助领导进行决策、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分析的联网审计系统应用环境。

五、现代联网审计软件的应用

新一代联网审计软件是联网审计工作的必备武器,当前国内应用最广的是用友联网审计软件,其具有以下特点:

1.实现了审计信息共享:用友联网审计软件可以将所有审计业务数据集中管理,共享给需要审计作业的人员;审计疑点可共享(或定向发送)给需要的工作人员。

2.实现了过程审计:用友联网审计软件实现了联网(远程)审计、动态审计,能够对被审计对象的经营和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预警和疑点判断;容易锁定审计重点。

3.构建了业务审计平台:用友联网审计软件工作对象是电子数据,与业务类型无关,可以进行跨业务方向、业务内容的审计,可满足各审计业务部门需要。

4.提高了审计效能:用友联网审计软件可以进行全部业务数据扫描,快速筛选疑点;可以将审计经验模型化,实现知识共享,提高审计人员技能;软件可以自动(智能)审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因为是实现了全部业务数据扫描,降低了审计风险。

5.进行了审计创新:用友联网审计软件在审计管理方面,刚性了审计线索;在审计方法方面,由经验审计向模型审计过渡;在审计技术方面,由帐表式向数据式审计跨越,从而实现了审计工作的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

六、总结

当前联网审计在政府部门的应用比较广泛,但在企业的应用才刚刚起步,相信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多,联网审计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审计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松艳,徐晓蓉.联网审计状态下的审计管理.审计月刊.2010(10).

篇(8)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1

一、联网审计的特征和必要性

联网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网络互联后,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测评和高效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适时、远程检查监督的行为。与传统现场审计相比,联网审计有以下特征:

(一)实时性。联网审计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建立实时的监控系统与机制,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审计人员通过网络访问被审计单位信息数据库,缩短了每次检查活动的相隔期间以及检查时间,对于具体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既可以在该事项结束后实施审计,也可以在该事项进行过程中适时进行审计,从而实现了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增强了审计的时效性。

(二)主动性。联网审计的重要特点,就是能够对审计客体的财务资料、业务信息进行全过程的实时跟踪、监控,实现对审计客体全过程预警、分析、核查等。传统现场审计模式中,审计项目根据年度计划确定,且延伸审计经常依靠主管部门安排,降低了审计追踪的准确性。通过联网审计模式,审计范围更广、审计内容更深、能够便捷地发现审计疑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延伸审计对象,审计人员充分掌握了主动性。

(三)动态审计。联网审计对比传统现场审计,最大的区别在于由以往的静态审计变为实时的动态审计,将审计活动由在特定时间进行的静态活动发展为多时点、多维度的系统性动态活动。

二、推进联网审计在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中的作用

(一)扩展财政审计覆盖面。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审计机关永恒的主题,在为服务宏观调控、规范财政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财政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然而,由于基层审计机关业务人员少,预算执行审计组规模小等客观原因,审计过程中对预算单位抽查力度小,预算执行审计的覆盖面窄,审计盲区多,影响预算执行审计作用发挥。

推进联网审计,通过数据采集、预警设定、横向分析、趋势分析等手段,科学统筹审计资源,提升审计效率效果。通过审计方式、审计技术方法的变化,以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原始数据为切入点,在对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测评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采集、转换、清理、验证,运用查询分析、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等多种技术和方法构建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趋势异常和错误,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精确延伸,从而收集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逐步提高财政审计覆盖面,最终实现财政资金的全覆盖,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目标。

(二)实现更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在传统现场审计中,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实施审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数据量上受到所携带设备、审计范围的限制;在时间上受到现场组网和审计进度的影响。在联网审计中,前期平台一次建立,在日程采集中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数量基本不受设备限制,审计范围在事前确定为最大可能的范围,时间不受现场组网时间与审计期间影响。因此联网审计具有更高的审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效率。

(三)实现更科学的项目计划和管理。在联网审计模式下,能够及时把握趋势,发掘重点,跟踪线索,以选取重点资金、重点部门安排审计项目。在信息化条件下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将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全部审计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让其他项目直接或间接地为预算执行审计服务,更清晰地把握预算执行的过程和结果,审计方案制定更具体、更具操作性。

(四)实现更多样的审计成果。联网审计模式下,审计节点更具实时性,审计范围更具全局性,审计手段更具科学性,因而审计查出问题更具针对性、准确性,更能发现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撰写审计分析、审计综合报告等,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三、推进联网审计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制度保障。要建立和完善制度保障,以指导联网审计工作实践的深入。要建立规范管理的制度,明确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确定联网审计的基本模式,建立审计部门内部审计流程、权限管理、风险管理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做到在联网过程中有章可循,为开展联网审计提供制度保障。

(二)加强宣传引导。审计部门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多种渠道进行联网审计宣传,使得被审计单位的领导、财务及相关人员理解联网审计的实质性意义,消除被审计单位对联网审计的误解,从而积极支持和配合联网审计的进行。

(三)加快网络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审计网络建设,有计划地逐步建立全面的审计网络。利用好现有的现场审计实施软件,开发能面向各种系统、各类被审计对象、各种主题的审计软件,配置先进实用的计算机设备和功能性强、可兼容的系统软件,从被审计单位准确获取各种数据,实现有效的远程审计。

(四)防范审计风险。在网络环境下,审计面临的不仅仅是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网络的安全性也为审计带来新的风险。因此,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控制和网络信息的安全可靠性成为网络审计中审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重点。要着重对系统的职责分离情况、操作权限设置进行审查,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做好保密工作。在联网审计实施过程中,严禁接触数据的电脑连接其它网络,以净化联网审计的网络空间,保证联网审计实施过程中的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张聪聪.利用财政联网审计扩展预算执行审计的覆盖面.审计月刊,2011(1)(总第273期).

篇(9)

[关键字]

互联网;内部审计;转型发展

当前,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方位地引发经济社会各行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与构建,并推动着企业在组织架构、客户关系、盈利模式、管理流程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消除了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降低了内部审计获取各类数据信息的成本,突破了审计人员手工分析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上限,以前束缚内部审计的资源、技术、人力障碍已经被互联网技术弥补了。纵观现代审计100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其基本脉络就是在资源、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达到更好地揭示风险的目的。沿着这条脉络,可以从企业互联网化转型对内部审计的影响以及互联网对内部审计资源、技术的改变这两个维度观察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审计转型的方向和未来。

一、企业互联网转型对内部审计的新要求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广度上,互联网自信息通信业开始已经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并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快速渗透,推动传统企业进行互联网化转型。从深度上,互联网正在从信息传输向销售、设计、运营、生产、服务等全产业链延伸,推动企业建立新型的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从内部审计的视角来看,企业互联网化转型对内部审计提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机制改革与责权利重新分配如何实现规范有序

互联网去中心化、扁平化、自组织的特性,要求企业的组织方式和组织形态与其相适应。未来,平台型企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华为公司提出“班长的战争”、海尔公司推行“人人都是CEO”以及“倒三角管理”,都是向平台型企业转型的尝试。传统企业互联网化转型关键是做好体制机制改革以及责权利的重新分配。如何在改革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如何实现“集”、“放”有序,如何在激发基层单元活力的同时又能有效防控潜在的重大风险?需要内部审计站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高度以独立客观的视角提出意见。

(二)消费者时代如何配置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

互联网打破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比较各种产品信息的渠道多、速度快、成本低,企业生产成本更加透明和显性化。在消费者时代,如何站在消费者角度配置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压缩和避免不必要的流程环节,采取更加高效的方法手段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要面对和解决好的重要问题。这也是内部审计深度参与企业经营管理,通过审计推动流程优化、管理提升、价值增值的一个重要领域。

(三)商业模式发生颠覆性变革时如何评价经营业绩

互联网时代“免费”成为主流。企业通过免费吸引用户,迅速扩大用户基础,之后再围绕产品形成丰富的生态圈并寻找新的盈利点。基于这种商业模式,企业前期大量的资源投入以及快速迭代开发而形成的沉没成本并不能立即带来相应的现金流入和盈利空间。这时,如何从审计角度对一家互联网企业的价值进行合理判断,如何评价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如何评判公司的盈利水平,都是未来内部审计面对的重要挑战。

(四)管理流程实现全数字化后如何动态实时监控风险

互联网时代,企业产品设计、开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实现了IT化和数字化。国外一些企业已经实现了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IT实时自动监控。内部审计如何进一步从事后向事中事前转变,通过在关键流程设置预警装置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控,更加迅速地防范和揭示风险。此外,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企业信息安全防护以及资金安全保护,也是企业互联网化转型对内部审计提出的新要求。

二、互联网对审计资源和技术的影响

(一)互联网消除了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距离

彼得•德鲁克指出,“互联网的最大影响在于消除了距离”。一方面,审计人员通过互联网可以实时获取并查看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信息,对于建立了SSC(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还可以调取有关影像资料等非结构化数据信息,消除了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时间上的距离;另一方面,审计人员通过互联网可以远程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进行分析核查,对于存在疑点的事项可以交给被审计单位所在地的审计人员协助进行现场核查并反馈核查结果,消除了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空间上的距离。

(二)互联网降低了内部审计获取各类数据信息的成本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数据信息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在保证数据安全及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各类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将成为必然。通过互联网,内部审计可以轻松获取与被审计事项相关的数据信息,包括政府部门公开的政务数据、企业按照法律要求公开的经营数据、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历史参照数据、各类生产要素的价格信息等,为审计人员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被审计单位做出更加准确、客观的评价提供了强大支撑。

(三)互联网突破了审计人员手工处理数据的能力上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内部审计的相当一部分工作,甚至一部分职业判断都可以交给互联网来完成,从而突破了审计人员手工处理数据的能力上限。通过互联网技术,审计人员在IT软件平台的帮助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被审计单位的整体数据梳理甄别一遍。因此,审计覆盖面将越来越大,对审计结论的支撑将更为充分。

三、企业内部审计未来的演进与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互联网化转型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而互联网技术也弥补了以前束缚内部审计的人力和技术障碍。未来内部审计的舞台空间将更为广阔,前瞻性和及时性将更加突出,价值创造作用将更加重要。

(一)内部审计对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将大大提升

未来内部审计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和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将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优秀审计人员将来自“企业财务或审计专业中IT最好的人”以及“IT专业中财务或审计最好的人”。通过IT系统平台集中调配资源、联动开展审计项目、共享审计经验方法,内部审计整体的工作效率效果将得到大幅提升。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普及应用,基于企业生产经营实时数据同步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审计数据集市”将在大型企业集团出现,审计大数据分析平台将在各类审计项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远程审计乃至全流程监控将逐渐成为主流

互联网消除了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距离,而远程审计的经济性、及时性又远远超过现场审计。因此,远程审计、风险预警将发展成为内部审计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和关键审核流程,远程审计与现场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也将成为主流方式。未来,内部审计通过在企业的IT系统平台固化和完善审计模型,对生产经营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异常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快速查找并化解风险,将成为内部审计履职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内部审计将走向前台更多地发挥评价咨询职能

如前所述,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迅速融合的过程中,企业的商业模式、组织架构、客户关系、业务流程、资源配置都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需要内部审计与其他风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业务部门联手,运用互联网思维对企业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经营政策、资源配置、新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审视,提供更多前瞻性意见和建议,以独立、客观的视角发挥评价咨询作用。

(四)建立宽容的内部审计文化及新的审计评判标准

互联网是开放、包容的,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在企业互联网化转型时,内部审计需要建立起宽容的审计文化,在企业内部营造鼓励创新、允许试错的宽松环境。此外,由于企业商业模式、运营方式、建设标准、盈利模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沿用传统审计评判标准会造成对互联网企业运营状况、盈利水平的错判。因此,建立起适应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的新的审计评判标准,也是随着内部审计发展而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篇(10)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38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2

1 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必要性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的发展同样如此,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大量的经济业务活动通过网络实现了无纸化,使审计环境越来越复杂。这些变化使审计对象越来越依赖于各种信息系统,而且审计线索和程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为适应环境变化,满足自身需要,审计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

审计分为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政府审计信息化建设得益于审计署的“金审工程”,起步较早,资金投入较大,取得了丰硕成果。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的社会审计信息化建设起步更早,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功能全面强大。而内部审计本身发展就比较晚,而且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些单位就没有设立内审部门,即使设立也是摆设,没有很好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非常滞后,尤其是事业单位,比如高等学校。

近些年国家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对高校的投入逐年增加,除教育事业拨款外,科研经费的投入也迅速增长,但财政拨款所占高校资金来源比重日益减少,科研经费、社会捐赠、社会服务收入等成为高校资金来源的主要方面。此外,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很多高校兴建新校区,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修,资金需求也随之增长迅速。作为高校“保健医生”的内部审计越来越受到领导重视,而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显然不能满足需要,高校内审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 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三阶段

笔者通过借鉴审计署“金审工程”成功案例再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和高校内审信息化发展状况,提出高校内审信息化建设三阶段构想。笔者建议由教育部下属中国教育审计学会统一领导构建高校内审信息化平台,由各省级教育厅设立高校内审信息化分平台,对各大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实行标准化管理。

2.1 第一阶段:高校内审软件阶段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内部审计还停留在利用Office软件对财务数据进行简单加工和处理的阶段。一小部分高校开始使用各种审计软件,目前市面上的审计软件不仅种类少,而且很多都是在企业审计软件的基础上改动而成,其功能大多是企业审计的套用,因此不能很好地解决广大高校一线内审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用性不强。还有一小部分高校独立研发内审软件,但往往由于对技术力量要求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因素的局限,在软件的成熟度和后期维护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很难在高校中推广并形成规模效益。

高校内审信息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开发出一套适用于高校的内部审计软件,笔者建议由各高校内审业务专家和计算机专家联合开发,资金由教育部统一拨付,统一管理。

完成本阶段可以大大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及预算执行审计等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同时还能拓展计算机审计在高校的应用领域。

2.2 第二阶段:高校内审系统阶段

第一阶段重点关注的是高校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等情况。然而近几年,高校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纷纷加大了对教学、科研、财务、人事、基本建设、国有资产及后勤等方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而上述各方面恰恰是高校内部审计的重点领域。被审计对象越来越依赖于各类信息系统,这就是第二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高校内审信息化第二阶段要建立以审计软件为基础的高校审计信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直接对教学、科研、财务、人事、基本建设、国有资产及后勤等信息系统进行监督,评估信息系统的风险和获取必要的数据。

完成本阶段可以实现现场审计、远程审计、实时审计。由于被审计对象越来越依赖于各类审计系统,而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显然不能满足信息化日益发展的需要,本阶段可以实现信息系统审计。

2.3 第三阶段:高校内审信息平台共享阶段

第二阶段实现了高校内部审计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阶段,但是无法和上级部门和兄弟高校之间实现很好地信息沟通和交流。

高校内审信息化第三阶段将建立从教育部到各省教育厅再到各高校的一个内审信息平台网,如图1所示。

以下是在这一阶段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第一,建立一个专业高校内部审计网站,及时和更新审计信息,面向公众监督,及时收集高校内外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各种建议和意见,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促进高校内部审计不断发展完善。

第二,建立丰富的高校内部审计业务数据库。分步分级收集和完善高校各种专业审计数据库和公共数据库,比如审计统计数据库、审计案例库、审计专家经验库及审计法律法规数据库等,从而实现各高校信息共享、技术共享。

第三,建立远程审计操作平台。可以实现各高校远程审计互帮互助,同时也方便上级主管部门抽调各高校内审人员参加一些审计项目,可以实现远程协助审计。

完成本阶段可以建立从上级主管部门到各地方高校的内审信息网,可以实现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高校和高校之间的信息共享、技术共享。

3 实现高校内审信息化建设三阶段的建议

3.1 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要重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审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内部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全面履行监督和评价职责的必然要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开展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审计信息化不只是个技术方法的问题,它对审计工作的技术、方法、程序、质量和管理,乃至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思维方式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建设内部审计信息化,实现“数字化审计”不仅涉及技术问题,更涉及管理问题,比如管理方式的改变、相关制度准则修订。因此,只有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重视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经费保障、人员安排和制度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才能为审计信息化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图1 教育部高校内审信息管理平台

3.2 制定和完善高校审计信息化的标准和准则

尽管国家审计署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先后了《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信息系统审计》《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等有关审计信息化的准则和规范,但还是缺乏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和系统功能审计方面的实施细则,总的来看较为概括和笼统,也不够完善。因此上级主管部门要尽快研究和制定对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具体的指南或细则以及与高校内部计算机审计相关的规章制度。

3.3 加大高校内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要想推动高校内审信息化的实施和发展,培养人才是关键。内审信息化建设不仅仅硬件设备要跟上,更需要配备懂信息技术的人员队伍。为加强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培养,对外可以引进人才,对内要善于培养人才,双管齐下加快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计算机审计人才。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通过参加信息系统知识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以问题促学习,使审计人员信息化水平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此外,也可尝试将内部审计人员送到社会中介机构或审计软件开发部门学习,通过与专业计算机审计人员和软件技术服务人员的沟通,提高其计算机审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浩.从系统论的视角谈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J].经济师,2013(12).

[2]徐剑.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5).

[3]苏丽男.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经济师,2015(2).

[4]彭胜华. 计算机审计的内涵和目标[J]. 审计与理财,2007(5).

[5] 李国明,王琳. 审计信息系统论――对审计本质的另一种探讨[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1).

[6] 余效明,曹慧明.中美审计比较研究──兼论中国审计现代化[J]. 审计研究资料,1998(5) .

[7]王京文.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思考[J]. 现代交际,2015(12).

[8]韩意,谢卫华.高校内部审计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 蚌埠学院学报,2015(6).

[9]赵红卫.高校内部审计规制错位反思与消弭策略[J]. 高校教育管

理, 2016(1).

[10]高幼怀. 风险导向下高校内部审计实践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36).

[11]周淑伟. 新财务会计制度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影响[J].中国内部审计,2016(1).

[12]马宏双,王佳越.浅议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电子制作,2015(3).

[13]赵佩春.走出高校内部审计的误区[J].中国集体经济,2015(21).

篇(11)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审计机关对计算机处理环境的内部控制问题都更加重视,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既肯定了计算机处理环境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又研究了加强控制的措施,还探讨了审计内部控制的方法。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商务和财务的出现,前述的这些研究已经显得苍白。我们认为,当前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广域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缺乏研究,二是对内部控制的分类欠,三是不少控制措施以及对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方法脱离实际。下面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网络会计给内部控制提出了新课题 

 

网络财务战略一经提出就获得的普遍认同,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引发人们对网络环境下财务与管理的思考。网络财务的最闪光之处是通过internet实现多种远程处理和支持电子商务,而这恰恰给会计内部控制出了难题。 

我们知道,电子商务和远程处理必然要求会计系统的进一步开放与数据共享,而开放与共享将增加安全控制的难度,信息安全、资金安全都将成为内部控制的焦点。安全威胁既来自企业内部工作漫不经心的员工,也来自心怀不满的职员、外部黑客以及竞争对手。因为网上交易公开化程度较高,操作人员和信息使用者干预系统的机会增大,再加上使用的是公用通讯线路,系统面临的安全隐患也必然增多,从而增大企业经营的风险。例如,不法之徒可能利用网络及安全管理的漏洞窥探用户口令或电子账号,冒充合法用户作案,篡改数据库内容以窃取资产;利用网络远距离窃取企业的商业秘密以换取钱财,或利用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以破坏会计信息系统,甚至摧毁网络节点;此外,由于电子商务处理业务的原始记录以电子凭证的方式存在和传递,不法之徒通过改变电子货币账单、银行结算单等,就有可能转移财产的所有权。 

有鉴于此,网络财务必须实现以下控制目标: 

1.对远程操作的控制,即实现对远程记账、报账、查账、制表、审计以及网上报税等操作的安全控制。 

2.对网上支付的控制,即保证支付信息的机密、支付过程的完整、交易双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互操作性,实现安全支付。 

3.对电子凭证的控制,即控制电子凭证的正确收发、真伪确认、安全传递和格式转换等问题。 

以上控制既涉及技术层面,也涉及政府立法和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在技术上要采用公开密匙加密、电子数字签名、电子信封、电子证书等技术,加强对网上输入、输出和传输信息的合法性、正确性控制,在企业内部网与外部公共网之间建立防火墙,对外部访问实行多层认证。在上建立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规范网上交易、支付、核算行为,并制定网络财务准则和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网络财务。 

 

二、关于内部控制的分类 

 

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第3号《审计准则公告》、《国际审计准则》第20号以及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都把计算机会计内部控制分为一般控制(general controls)和应用控制(application controls)两大类,并将前者定义为:(1)电子数据处理的组织和操作的计划;(2)对系统或程序的设计、开发和变动的记录、审核、测试和批准;(3)由制造商在设备内部所设置的控制;(4)对接触设备和数据文件的控制;(5)对系统的运行有影响的其他数据和指令程序的控制。公告把应用控制定义为输入控制、数据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 

我们认为内部控制的分类既要概念清晰,又要区分控制的主体,以便明确责任。为此,建议将内部控制分为管理制度控制和程序系统控制两大类。其中程序系统指机软硬件系统,主要是系统和软件。程序系统控制主要是靠软件本身功能来实现的内部控制机制,以实现系统的自我保护,主要包括数据输入、内部处理、信息输出、数据传输和系统安全保护控制。程序系统控制的责任者是软件开发部门,用户不应负有责任。而管理制度控制一般是以管理制度的形式实行的,主要包括组织、操作、维护和资料保管等方面。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将管理制度控制分为环境控制(或基础控制)和操作控制(或控制)两类,组织、维护和资料保管都属于环境控制的范畴。显然制度的制订和执行与计算机程序系统无关,而是会计软件使用单位的责任。这种分类法的优点是分类标准明确,容易 

理解,而且实现控制的措施和控制的主体是一致的,责任分明,方面容易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办。 

三、关于内部控制措施及审计 

 

目前我们接触到的具体控制措施以及内部控制的审计时往往脱离实际,形式繁琐,又不突出控制重点,主要存在以下: 

1.无法实现或不合理的控制措施 

在对内部控制措施的罗列中,有许多是无法实现或者是不合理的要求。例如,要求在会计软件中“安装一个联机审机控制器,用来收集审计人员感兴趣的资料”,要求在程序中设置断点以控制“主文件金额数、记录计数、前一程序指令序号”“每一个操作运行结束后应有一份打印输出”,通过使用“双重运算、逆运算法”检查错误等等,都是不合理的甚至根本就无法实现的措施。又如对会计软件系统的开发控制和审计是否合理,也是值得商榷的。 

2.无需过问的控制措施 

有许多控制措施是计算机系统的最基本的功能,并非为会计所设置,审计人员是无需过问的。例如,硬件的冗余检验、奇偶校验、回声检验,操作系统的错误处置、程序保护、文件保护,这些控制都是计算机系统所必备的功能,不应该将它们纳入会计内部控制的范畴,也不应该成为审计的。其实对许多系统保护措施审计人员也无从了解,更谈不上审计。 

3.对内部控制的审计内容繁琐 

许多文献对内部控制审计方法的介绍不仅内容空洞繁琐,而且空谈许多无法实现的审计方法,严重脱离实际,使审计人员不得要领,抓不住审计的重点。例如,对系统软件的测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系统软件一般都比较可靠,而且不会对会计软件系统的安全造成威胁。此外,对会计软件的测试方法中许多方法从技术上看是不可行的,从成本效益原则上看也是不合算的。例如,程序流程图检验法、程序代码检查法都要求审计人员去阅读程序代码以确定会计软件的控制措施是否满足,这确实是一种天方夜谭的设想。又如所谓图示法要求“利用监督程序来测定被测试程序中哪些指令执行过,哪些指令未曾动用”,也是很不现实的方法。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当前应该全面检讨内部控制的措施一方面通过制订《会计软件基本功能规范》进一步明确会计软件公司的责任,规范会计软件产品的程序系统在数据输入、处理、输出、传输和安全保护的控制功能;另一方面则应通过制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推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的控制责任,规范必要和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四、应该重视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人们对计算机会计系统比较陌生,内部控制措施不明确,审计方法不得要领,所以审计人员只得沿用对手工会计的审计方法,很少能够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审计,漏洞较多,不足以确保会计系统的安全。因此,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加强对其内涵和技术的,重视对内部控制的审计,仍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和审计领域的一个关键课题。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的责任主要不是审计计算机和会计软件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而是审计应用单位制订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真正有效执行。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无需审计人员去审计,而会计软件系统的输入、处理、输出和安全控制功能则应由专家去评审。我国过去对会计核算软件的两级评审制度,其实质就是对会计软件内部控制功能的审计。 

 

参考文献 

[1]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