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数字教育资源的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6 16:55:5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字教育资源的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数字教育资源的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G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7-0189-02

近年来,随着网络建设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使用的广泛与深入,教育也随之进入网络的新时代,信息化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适应时代的要求。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因此各高校目前纷纷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期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然而现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在构建体系、组建技术、资源建设、参与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瑕疵,导致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在安全、质量等方面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如何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整个系统,使之更加稳定、高效,更好地支持数字化教学和学习,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工作。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体系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使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最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一个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它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现有大部分平台开发遵循教学性、科学性、开放性、应用性、层次性和经济性原则,基于SAN网络存储架构、TRS跨数据库检索技术和统一身份认证的门户网站的导航三层技术在校园局域网的基础上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从而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聚集与广泛共享、教学资源的个性化服务、确保查询速度、保护知识产权及资源的交互式应用。整个平台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为全面开展数字化教学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各个高校教学与开放性学习做出了巨大作用。但现有平台的建设大都以各高校原有局域网结构框架为基础,补充了大量的多媒体硬件设备与软件,采用多种信息技术对大量繁杂的教学资源进行采集、加工、存储、和共享,从表面上看整个平台的建设非常的完善,功能也非常的强大。然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我们不仅没能得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反而问题不断,主要表现为: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安全隐患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也越来越庞大、复杂,伴随着平台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包括用户由于知识水平结构的不同而产生的对系统无意识的破坏和黑客的恶意攻击等;另一方面系统本身的安全漏洞,比如操作系统、网络软件安全性不够,认证安全漏洞,病毒危害等。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标准兼容问题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资源来源于众多单位部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在资源开发行为的规范、制作内容的要求、管理平台的功能等方面容易造成标准的不统一,致使资源库缺乏对资源元数据标准的支持,最终导致系统平台整体效率低和资源质量不够优化。另外整个平台覆盖面广、终端用户多,在建设过程中容易产生网络结构、协议的不统一,造成资源难以交流与共享。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资源建设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价值体现就是为用户提供内容丰富、种类齐全、标准统一的有效、合法资源。然而现在平台往往忽视对资源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资源的重复性建设严重,更突出的问题是资源匮乏,造成一种“有路有车无货”的现象,致使整个平台功能、效益不够理想,甚至成为摆设。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管理与维护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是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为我们全面开展数字化教学提供一个可行性的平台。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系统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让系统更加稳定、高效运行,更好地支持数字化教学和学习,必须不断加强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管理与维护。

(一)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系统平台技术层面的高效管理

为了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安全、稳定,首先,必须对平台应对网络攻击制定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构建一套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策略的过滤机制,充分使用各种不同的网络技术,如构建虚拟局域网络(VLAN),通过系统各子网间的路由器、路由交换机、网关等设备来控制相互通信的安全级别;采用网络分段、用户认证等方式将非法用户与系统资源相互隔离,从而达到限制用户非法访问;利用服务、防火墙等途径来制定由Internet网络进入内部网的安全访问权限,抵御黑客的侵袭;利用数据备份、构建服务器群来保证系统数据安全。其次,尽量采用各系统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如在多媒体素材库系统采用以中文分词技术为基础的词索引技术,实现多媒体数据的存储与检索;教育视频资源库主要采用3CX的内核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技术,结合后台数据库对视频资料信息进行处理;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库以教育部推荐的4A网络教学平台为管理平台,实现对多门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管理等。此种模式具有系统轻便、易于维护、管理负荷分散、减轻工作量、风险分散等特点,且单个子系统故障并不影响其他子系统的正常工作。最后做好网络协议、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等软件的改进与升级,提高系统平台的安全,如更改操作系统和软件的默认设置,停止或禁用无关的协议和后台,在网络层提供虚拟私用网络安全服务,在传输层提供安全套接的安全服务,安装并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等。

(二)广泛发动、积极参与系统平台资源库的管理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必须有丰富、规范的资源,才能够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为师生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因此应重视对系统平台的核心数据库进行更新、补充与完善。利用国际上典型且公认的参照标准“LOM元数据规范”、“Dublin Core元数据规范”或中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对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规范管理,使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更强的保证,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制定措施、强化落实,广泛调动教师进行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充实、完善教学资源库,逐步解决“有路有车无货”现象。资源管理人员还必须关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动态,及时对资源库进行更新,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保护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

(三)人力资源科学分配,职责明确,各项工作运转高效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实施与管理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适宜采用“一个中心,多个工作小组”的模式来管理整个系统。中心领导负责平台运行管理的相关制度、程序等制定与监督,协调各小组的工作;小组成员主要包括视频资源建设小组、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小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讲授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建设与维护小组,学校精品课程开发与维护小组等,分别对相关资源库进行开发与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可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运转顺畅,工作高效。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应用管理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一个应用平台,但其价值最终是通过应用来体现的,因此应重视对平台应用的管理。开展必要的教师培训,主要目的是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掌握基本的数字化教学理论,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具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开发能力,具备数字化备课和课程整合的能力等。构建全新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利用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个别化学习模式、基于网络通信的协商式学习模式、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和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模式等调动师生对数字化教学信息的展示、收集、利用、探索、发现、创作、重组等各类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平台的广泛应用。

四、结语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质是为教师、学生创造了一个进行数字化教学与学习的资源中心,随着信息化教学的迅速发展,它在整个教育领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笔者认为只有对现有平台在安全体系结构、数字资源库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规范地管理,才能保证整个平台更加稳定、高效运行,尽可能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琴.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21).

[2]郭向勇,吴光斌,李勇.构建三层技术架构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5).

篇(2)

1甘肃省博物馆教育资源的特色

甘肃省博物馆建于1956年,是国家一级综合博物馆,汇集了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文化遗存约35万余件,[1]构成了一套集丝路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多民族文化于一体的陇右文化展示体系,集中展示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珍贵文物,其中东汉铜奔马、魏晋墓“驿使图”画像砖已被确定为国家旅游和邮电事业的标志;黄河古剑齿象、三趾马化石群、巨齿兰州龙、甘肃鸟等在世界古生物化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都[2]反映了甘肃博物馆厚重的地理历史文化根基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艺术和美术教育价值。

1.1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冠—甘肃彩陶文化资源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制作彩陶的地区。彩陶制作经历了仰韶、马家窑、齐家、辛店、沙井等文化时期,构成了长达5000年的完整发展史。因彩陶起源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分布面积广、出土数量多以及造型独特、色彩艳丽、发展脉络清晰,达到了世界“彩陶艺术的巅峰”。[3]“甘肃彩陶”馆陈列分为大地湾文化彩陶、仰韶文化彩陶、马家窑文化彩陶、青铜时代诸文化彩陶和远古雕塑艺术五个单元,展出近400件彩陶精品,为我们重现了人类早期的智慧之光,也为在美术教育中了解古人文化脉络及艺术成就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1.2丝路明珠—甘肃丝路文化资源

甘肃自古便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丝路古道不仅是物质文化交流的窗口,还为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先秦至近代先后有西戎、匈奴、鲜卑、吐蕃、党项及蒙古族、回族、藏族等民族长时间生活于陇原大地,[4]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促进了丝路文化的发展。“甘肃丝绸之路文明”陈列分为四个单元,展示了丝绸之路从前奏、开拓、繁荣到绵延发展的历程,展出珍贵文物420余件(组),主要有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和车马阵、魏晋墓“驿使图”画像砖、旱滩坡出土的医药简等汉代简牍等,重现了古丝路的历史渊源及文化脉络,有助于从美术教育视角解析多民族美术文化特点。

1.3佛教艺术粹宝—佛造像、壁画文化资源

甘肃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原的重要窗口。两千多年前,佛教僧侣修筑的宏伟塔寺、雕琢的庄严石窟佛像、绘制的绚丽多彩壁画,成了人类不朽的艺术经典。《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通过对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大佛等代表性石窟进行再造,展示了洞窟、佛造像、壁画等美轮美奂的佛国世界,不仅有助于学生从美术角度直观了解佛造像、壁画的视觉造型艺术特色,还使美术教育比传统使用课本的教育方式更加丰富和直观。1.4传递远古文化信息—古生物化石文化资源甘肃有近20亿年的古生物发展史,古生物化石埋藏资源丰富。《甘肃古生物化石》展览采用主题单元陈列的方式,通过序厅(地球厅)、远古海洋动物厅、恐龙厅、黄河古象厅四个单元,促使我们系统了解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从美术角度出发,结合地理、生物、历史等相关知识,以动漫艺术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将支离破碎的化石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动漫形象,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1.5甘肃红色文化资源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汇集了陕甘边区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等一批纪念性红色文化资源。《红色甘肃—走向1949》展览由火种篇、抗争篇、铁流篇、激荡篇和曙光篇五个单元组成,系统展示了甘肃不同革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对于培养学生对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美术作品的审美,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

2甘肃省博物馆资源融入现代艺术教育的探究

2.1挖掘甘肃博物馆美术文化资源的潜力

博物馆美术教育中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通过梳理、筛选与整合博物馆美术文化资源,[5]挖掘其潜力。由于甘肃博物馆藏品的文化多样性,挖掘美术教育资源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1)按美术视觉教育特征及学生接受特点,探究文化元素和教育特征。通过对甘肃博物馆资源进行梳理、筛选与整合,按照彩陶艺术、青铜艺术、画像砖艺术、汉简牍艺术、丝绸技艺、佛造像与壁画艺术、化石文化艺术、红色文化艺术等美术主题元素系列开发相应的本土美术教育课程,挖掘博物馆文化的艺术潜力。(2)探究博物馆美术教育以欣赏为导向和以体验为导向的利用方式。根据博物馆美术资源主要有以欣赏为导向和以体验为导向的两种利用方式[6]的特点,将彩陶艺术、画像砖艺术、青铜艺术、化石文化艺术列入以体验为导向的博物馆资源利用,将其他列入以欣赏为导向的博物馆美术资源利用,探究运用相关技法表达博物馆艺术中的美术元素和教育特征,实现博物馆美术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2探索构建甘肃博物馆校本美术课程资源

篇(3)

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充分体现数字化教学与数字化学习的需求特点,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模型。主要理论点有:(1)建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讲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学习模式。(2)建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可以支持师生间畅通无阻的交流与协作。(3)体现网络化的特点,具备大容量,大规模,开放式,共享性等特性。(4)体现资源丰富的特点,资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容量巨大。(5)体现技术先进的特点,可采用SAN技术、全文检索技术、流媒体技术等。(6)能实现以多样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服务应用于各个教学与学习环节。

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课件库、校园视频点播系统、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库、讲授型网络课程库、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和学校精品课程库等。

1.多媒体素材库

多媒体素材库中存放各类教育教学所需的资源,如文字材料、图片资料、图表资料、各种动画、声音、片段型视频等。

多媒体素材库应有的技术特点有:基于全文检索系统核心技术开发,检索功能强大;基于WEB技术开发,所有操作均在浏览器中进行;可管理多种素材格式如各类流式媒体、文档文件、图片文件、动画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教师通过浏览器上传素材,填写各类属性描述,便于素材的查询与检索;系统设置临时上传目录,素材经过管理员审核后,才可进入正式库中:设计多种查询方式如按学科素材查询、按素材格式查询、按素材类型查询、按关键词查询,在前一次查询的结果中再进一步更精确查询;实现跨库检索功能,可同时检索多个数据库(素材库、课件库、VOD视频点播系统)的记录,检索的结果可在线呈现;基于WEB方式的管理功能,管理员可进行方便管理。

教师可以方便地从多媒体素材库中查找、调用各类素材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还可以在上课时,通过网络直接调用某一图片、声音、动画、片段型视频素材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前与课后通过校园网系统,查阅、观看或下载各类素材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

2.多媒体课件库

多媒体课件库设计有课件的上传、查询、下载、管理等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关键词查找到你所需的课件,然后下载试用,如果觉得可以用于教学,则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中通过校园网用本教室的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件库中,直接调用,通过大屏幕投影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登陆进入课件库,下载、使用他所需的课件。课件的上传、管理、下载等功能和环节针对不同的用户都设有权限,以便整个系统的维护管理,并对教师的作品进行版权保护。

多媒体课件库中的课件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购买有效实用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再将光盘上的内容拷贝到服务器中即可。另一种是发动全校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上传。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库的技术特点有:基于WEB技术开发,所有操作均通过WEB浏览器进行;采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实现对多种格式课件的存储与管理。可管理的课件格式有PPT格式课件、WEB网页格式课件、可执行文件格式课件、光盘课件、视音频格式课件等;采用流媒体技术实现对视音频课件的管理。系统采用RealServerBasic和Windows Media Technology技术,构架通用的流媒体服务系统。可以运行、管理多种流媒体格式的课件,如RM、RAM、ASF、WMV、WMA、MOV、MP3等;设计用户课件上传功能。系统采用两种上传方式,一种是基于WEB的上传方式,一种是通过FTP的传输方式。

3.教育视频资源库

教育视频资源库内含有各种教育教学用的视频资料。如教育电视片、教学电视片、各类经典影视片、爱国主义教育片和学校自行拍摄制作的实用操作型教学环节录像片等。教师和学生可以对所有视频资料进行查询检索,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实践教学前进行预览。学生可以随时进入该系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视频资料进行观看和学习。

教育视频资源库的技术特点有:基于WEB技术开发,客户端需经过初始化操作;能承担几百个用户同时点播;教师申请注册,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才可以进行视频节目的点播;学生也可注册,点播视频资料,进行在线学习或下载后播放;采用流式媒体技术,播放效果优良。

视频资源库WEB端主要功能模块:

(1)用户注册模块。用户从网上注册后,经审核通过后可开始使用本系统。

(2)节目列表模块。按一定规律(如学科)进行节目列表,单击相应节目条目可查看详细信息。

(3)节目检索模块。可按照各种方式灵活组合进行检索。

(4)视频点播模块。用户点击相应节目的点播按钮即可启动此模块进行播放。

(5)私人收藏夹模块。用户可使用此功能形成自己的视频资源中心。

(6)其他信息模块。包括在线用户,人气排行榜,公告,调查,推荐节目,最新节目,使用帮助等等。

4.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库

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库建议以教育部推荐使用的4A网络教学平台为管理系统平台。

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开发统一基于WEB格式,每一门网络课程内有多个功能模块,如本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安排、教师特征、学生特征、教师的电子教案、各类参考文献、背景材料(或是超链接)、习题库、E-MAIL作业布置与答疑、课程BBS论坛、各种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素材库等。此类网络课程能有效的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数字化生存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来源主要有获赠、购买和自制三种。

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设计开发原则:

(1)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分析,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又充分体现其生动性、灵活性。

(2)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体现“协作学习”方式,注重基于网络的教学策略设计。

(3)课程内容符合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符合学生认知心理。

(4)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实 时答疑、分组讨论、布置作业、作业讲评、问题解决等。

(5)网络课程的导航设计要简单、明确,易于浏览。

(6)充分体现网络课程教学多媒体性、交互性、自主性、协作性的特点。

5.讲授型网络课程库

讲授型网络课程开发是指以一门课的课程讲授为对象,将教师上课的视音频信号、教师上课用的演示文稿或软件、教师在电子白板上的讲解备注等多路信号合成一种高级流媒体,形成独立单元的网络课件,并分章分节进行制作,最后形成一门完整的网络教学课程。完成的网络课程存放于TOD点播服务器中,教师和学生均可以随机点播,来进行教学或是学习活动。此类网络课程最大特点是在扩大教学规模的同时,再造教学情景,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讲授型网络课程库的建设主要以自己摄制为主,且可以与其他高校进行资源共享。

讲授型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1)选择使用面广,可充分发挥课程效益的课程,如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等。

(2)综合运用视频技术、艺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3)教师讲解视频画面清晰、稳定、色彩逼真;语音清晰、准确。

(4)多媒体课件形式多样,影像丰富,信息适量,能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5)教师的讲解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相辅相成,声画同步,教学效果好。

6.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

教学网站以“站点”形式连接到校园网中,教学内容以web页面为基本元素出现在网点中。在构建教学网站时,要充分利用了网页的基本组成要素把声音、图像、动画、视频、文本恰当地融入到教学资源之中。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的设计比较灵活,可有选择地开设预习室、网上课堂、案例欣赏、在线练习、网上资源、教学BBS、自我测评等栏目。学生课外可在网上复习所学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进行在线测试或者参加该课程的问题讨论,通过留言板或E-mail对教学提出意见或建议。教师个人教学网站不仅含有具较高学术价值的专题性内容,还可包括教师个人成果的汇集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这样,通过教师个人教学网站,学生不仅能进行多层次的学习,还能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了解。

教师建立个人教学网站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过程。教师个人教学网站规模不一定要很大,也可以体现出比较浓厚的个性化,但必须要能够为教学服务,并且考虑到师生互动的需要。教师建立个人教学网站将成为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的一种趋势。

7.学校精品课程库

“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五个一流”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课程的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师生互动学习,可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网络教学环境,具体包括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的建设,是精品课程的重要的评审指标。学校在教育技术中心的积极配合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网络教学环境,进行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的建设,逐步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并将本校一流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师生互动学习。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其他学校的精品课程,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优秀课程资源共享。并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自身精品课程的建设。

目前,很多高校均参照国家有关文件,结合自身课程教学的优势与特色,制定了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并开展大规模的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以上多个资源库的建立,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必将为学校的数字化教学和学习营造一个相当优良的环境。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的管理

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为全面开展数字化教学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让系统运行更加稳定、高效,更好地支持数字化教学和学习,必须对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

1.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技术层面的高效管理

采用各系统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此种模式具有系统轻便、易于维护、管理负荷分散、减轻工作量、风险分散等特点,且单个子系统故障并不影响其它子系统的正常工作。

多媒体素材库系统采用了以中文分词技术为基础的词索引技术,实现多媒体数据的存储与检索。采用数据库网关的技术,实现了跨数据库平台的数据检索。

多媒体课件库系统是一个完全的B/S系统。系统采用了RealNetworks, MediaServer等免费的视频内核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思想,结合后台数据库对课件资料信息进行处理,能够实现在校园网上实时顺畅地播放教师的各种教学课件。

教育视频资源库主要采用3CX的内核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技术,结合后台数据库对视频资料信息进行处理;支持国际工业标准的视频格式及多种事实性标准的视频格式;管理中心综合信息平台可提供文本、语言及静态图像服务。对视频资料具有强大的查询搜索功能,支持多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信息终端,服务器端支持多种视频文件格式(MPEG―1、MPEG-2、MPEG-4、DAT、AVl、DVI等等)。

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库以教育部推荐的4A网络教学平台为管理平台,实现对多门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管理。

讲授型网络课程库可以江苏科建教育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的TOD网络课程点播系统为管理平台。

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以独立网站的方式统一存于专用的服务器中,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统一管理维护。

学校精品课程库以网站管理的方式进行,精品课程开发完毕后,独立存于服务器上,统一由技术人员管理维护。

2.人力资源科学分配,职责明确,各项工作运转高效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有必要成立资源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任组长,下设多个工作小组,有视频资源建设小组,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小组,多媒体课件库建设小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讲授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建设与维护小组,学校精品课程开发与维护小组等。

视频资源建设小组又分电视节目录制人员、录像资料压缩人员、录像资料信息描述人员、视频资料上传人员、学校自摄节目制作人员等。

电视节目录制人员的工作职责为不定期广泛收集学校教师对电视节目录制的需求信息,根据需求信息制订录制计划,在电视报的帮助下,准点录制电视节目。负责随时接收教师临时提出的录制需求,及时满足 教师的教学需要。并负责粗略写出节目的简要内容描述。并将录像带归类存放入库,供录像资料压缩人员查阅,压缩。

录像资料压缩人员负责从录像带库中选出急需压缩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压缩,并截去广告等非教学内容部分,采集压缩成MPC格式的光盘。交给录像资料信息描述人员进行信息描述。

录像资料信息描述人员负责在录制人员粗略信息内容描述的基础上进行较为具体、准确的信息描述,包括节目名称、关键字、所属学科/专业、作者、上传时间、节目简介等等。这些信息描述将在使用全文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时发挥巨大的作用,可极大提高检索的查全率、查准率。

视频资料上传人员负责将数字化的视频节目上传到校园视频点播库中,并及时将入库的最新资源目录对全院师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学校自摄节目制作人员负责对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学术讲座进行记录,并将录像带交给录像资料压缩人员,继续后面的工作。如各类重大新闻、各类学术报告、讲座、培训等。另外还负责进行学校电视教学片的制作。

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小组主要负责多媒体素材库中的素材建设。有多名人员专门进行素材的收集、整理、信息描述,并入库。素材的来源主要有购买、下载、自制等方式。购买大量的素材光盘,特别是各类图片库、材质库、模型库、动画库、音频库等。上传时为每一条素材加入较为详细的信息描述。或从Intemet网上下载各类素材,进行信息描述后入库。有些素材通过自己拍摄、扫描获取,加上信息描述后入库。

篇(4)

1 团队构建研究评述

周鹏飞对高效虚拟团队的构建研究指出虚拟团队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动态竞争环境下的虚拟团队影响因素和虚拟团队分析模型,以及制约团队效能发挥的因素,提出了构建高效虚拟团队的理论和方法[1]。

柳洲,陈士俊,张颖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研究中,从团队内部的学科交叉障碍和外部环境制约因素两方面入手,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营造以人为本、相互关爱的工作氛围、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加强适合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建设[2]。

柳洲,陈士俊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出应合理设计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科学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的分类管理和科学的多层次目标系统管理,建立健全灵活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3]。

团队构建是团队发展的前提,它必须依托团队构建原则和机制。目前团队构建是一种建立在高效虚拟、学科交叉、智能互补、思维各异基础上人员的互相配合协助。

2 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评述

对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方面,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了经典的“高层梯队理论”,认为组织的战略选择和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背景和特征,所以对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团队成员的研究。即:成员传记性与企业业绩、个体特征与企业业绩、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等研究。

王智慧、魏利群对高管团队成员的传记性特征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现阶段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较高对组织绩效的提高是有利的,年龄的多样化程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负相关[4]。

王瑛、官建成研究发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个体特征与企业的竞争策略及绩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并且不同的学历在企业战略的选择方面会出现很大的区别[5]。

吴维库,富萍萍,刘军在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在中国的实证研究的论文中,提出团队成员角色的明确、智力开发与魅力型领导与团队的有效性存在正向相关关系[6]。

庞金勇在国外团队理论视角下的高管变更研究综述的论文研究中,从团队特征与高管变更、团队内部忠诚与高管变更、团队内部权力争夺与高管变更、团队外部环境与高管变更四个方面论证了团队理论下的高层变更[7]。

李超佐,孙贻文在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方面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的多元化程度与高管团队内的薪酬差距成正相关关系;(2)公司规模越大, 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越大;(3)企业的投资流出比率越大, 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越大;(4)高管团队人数与薪酬差距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实证结果既不支持锦标赛理论也不支持行为理论[8]。

黄宏斌,秦辉,涂少伟在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探讨中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年龄、教育、任期、职业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学特征对组织革新、战略、领导者更替以及组织绩效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从以下方面:规模大小、年龄、教育水平、任期研究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9]。

张平探讨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年龄、任期、教育、职业经验、认知等异质性以及不同文化环境对企业绩效、战略的影响, 分析已有研究的局限和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并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是指团队成员间人口背景特征以及重要的认知观念、价值观、经验的差异化[10]。

欧阳慧、曾德明、张运生研究表明团队异质性与公司战略、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而这种关系同时受到企业、团队所在社会背景、行业环境的影响[11]。

3 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评述

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持久发展的关键实力,从什么方面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研究的关注点。对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对科技创新型团队的研究。

曾德明、张运生、陈立勇对新技术企业r&d团队研究中指出,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连续、高效、敏捷的,核心能力的竞争。其中,团队的有效治理机制是关键,认为从组织机制、冲突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产权机制等五个方面9来构建团队治理机制,来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12]。

汪择分别通过八个方面对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展开论述,即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资源竞争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市场竞争分析、无差异竞争、差异化竞争、标杆竞争和人力资源的竞争,进一步指出团队核心竞争力是对手短期内无法模仿的,企业长久拥有的,使企业团队稳定发展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13]。

4 虚拟团队的研究评述

虚拟团队往往是动态的,并由具有不同能力、不同文化或教育背景并跨时间、跨地域的人员组成。对虚拟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虚拟团队的界定、虚拟团队的一般管理策略、虚拟团队的成员管理、虚拟团队的薪酬激励、影响虚拟团队有效性的因素、虚拟团队和传统团队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做出研究。

lipnack&stamps(1997,2000)提出的,他们将虚拟团队定义为“一个由跨时间、跨空间和跨组织界限,依靠技术,为某个共同目标而相互独立工作的人们所组成的团队”。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区别于传统团队,虚拟团队要跨越种种界限,通过网络交流技术联系起来[14]。janvenpaa对全球虚拟团队定义为“短期的、文化多元的、地域分散并进行电子化沟通的工作群体。”[15]

王重鸣,唐宁玉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国内近年来出现的虚拟团队研究进行检索、编码和分析,从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主题和内容的角度对国内的虚拟团队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国内和国外虚拟团队研究上的差异,最后指出了未来国内虚拟团队研究的努力方向[16]。

颜士梅通过对虚拟团队和实体团队的区别研究指出团队成员的临近程度、互动特征、资源利用、控制和责任、文化和技术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得出对虚拟团队进行管理时,需要从文化差异、沟通、技术和团队协调等方面入手[17]。

赵祥宇虚拟团队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有效管理虚拟团队人员应该注意改变员工的角色定位、明确团队战略目标、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8]。

邓靖松和王重鸣根据虚拟团队的特点,提出了虚拟团队自行申报挂钩奖励制度、惩罚和奖金相结合的两种不同设计框架下的薪酬方案。这些显示出国内研究者对虚拟团队实际过程中的难点和人员管理的关注[19]。王小琴指出虚拟团队的绩效管理与激励要采用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相结合,不管内部激励还是外部激励,都必须与团队的工作绩效挂钩,并形成一个完善的反馈体系,并且将外部激励分为团队地位和团队成就,内部激励分为团队文化、团队融洽度和团队成员激励[20]。

5 团队绩效与激励的研究评述

团队绩效与激励是从团队管理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团队构成(人口特征背景,包括教育水平和经历等)和组织绩效与激励密不可分。在这一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团队绩效与激励和报酬的合理性研究。

张,李怀祖从研发团队的异质性出发,将报酬模式与研发效率联系起来,提出了研发团队异质性对研发效率的影响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研发团队异质性与报酬模式的匹配对研发效率的影响[21]。

金泉,丁栋虹对团队创业绩效的研究中指出,团队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创业团队成员的能力与观念、创业团队成员的关系状况、创业团队的文化特性,对创业团队进行激励[22]。

王艳梅, 赵希男对团队协作最优激励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生产委托模型,研究了激励结构与团队协作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委托人最优的激励系数设置,分别就人关于自身努力及帮助努力相互独立及相互替代两种情形下人及委托人的最佳选择进行了分析[23]。

刘光辉,吴先金对团队激励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将激励理论与团队工作相结合,根据学习型组织激励模式构建学习型团队激励模式,并分别对基于团队整体的激励模式、基于团队成员个体的激励模式、团队综合激励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力图使团队激励模式更趋完善、合理[24]。

6 团队管理研究结论及其研究趋势

从以上文献综述看出,在团队研究的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与研究,人力资源团队是高知识密度的团体,它构建了人力资本优势;团队内部知识转移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形成了人力的知识溢出效应。从这个角度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保持这种高知识密度和强互动强度的团队,培养和开发那些可能转变为战略人力资源的团队。

对团队能力的研究和战略人力资源团队的有效管理,是未来能力研究的新趋势。企业战略管理团队作为团队的一种形式,是维持企业有效运转的动力源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以及管理企业的能力。就国有企业而言,战略管理团队正处在由行政干部任命式向规范化的职业经理人方式转换的阶段,普遍存在着能力结构性缺损的问题;而大多数民营企业正处在由创业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的时期,开始由依靠领导个人管理向依靠高层团队管理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 周鹏飞.动态竞争环境下的高效虚拟团队的构建研究[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9:19-22

[2] 柳洲,陈士俊.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6(4):92-95

[3] 王智慧,魏利群,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4):16-22

[4] 王瑛,官建成,我国企业高层管理者、创新策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4(1):1-6

[5] 吴维库,富萍萍,刘军.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6):19-27

[6] 李超佐,孙贻文.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j].北方经贸.2008(8):123-126

[7] 黄宏斌,秦辉,涂少伟.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探讨[j].企业经济.2005(8):42-43

[8] 张平.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8):144-147

[9] 汪择.团队的核心竞争力[j].团队管理.2008(8):81-82

[10] lipnack j,stamps j.virtual teams: the new way to work[j].strategy and leadership, 1999

[11] jarvenpaasl,leidnerde.communication and trust in global virtual teams[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9

[12] 王重鸣,唐宁玉.虚拟团队研究:回顾、分析和展望[j].科学学研究,2006(2):117-124

篇(5)

同时,该标准还专门指出了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所具有的特征,即:“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是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信息。”所谓结构化信息一般是指可以自描述并能够完全揭示语义的信息;而所谓的半结构化信息就是指可以自描述但不能完全揭示语义的信息。这里所说的可以自描述的信息是指能够完整表达元数据的元素名称和元素值的信息,能够完全揭示语义的信息是指能够同时从置标标识符和元数据内容两方面揭示语义的信息。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是一种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信息,这就是说它可以是可自描述并能够完全揭示语义的元数据,也可以是可自描述但不能完全揭示语义的元数据。那么为什么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会有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特征呢?这主要与电子文件元数据所使用的置标语言有关。

目前在国际电子文件管理领域,用于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置标的语言主要有三种: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可扩展置标语言(XML)和文本语言(TEXT)。所谓元数据的“置标”,作动词时就是指给元数据加标识符号的意思,作名词时就是指元数据的标识符号。如以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题名元素――元素值为“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的置标为例,示意如图1――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题名元素的置标:

从图1可以看出,通过标识符号“、”对“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文件的题名进行置标,清楚地表达了该文件的题名为“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语义,使题名元数据达到了自描述并完全揭示语义的目的。因此,我们又将其称之为结构化的元数据。由此可知,置标是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取得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特征的关键,没有置标就没有元数据的结构化或半结构化。

2.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置标语言的比较研究

2.1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置标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特点

超文本置标语言英文全称是HyperText MarkupLanguage(简称HTML)。它是万维网联盟(W3C)为网页设计而制定的一种语言,是标准通用置标语言(简称SGML)的一个子集,它通过规定一种简单的结构和一个标识集合解决了标准通用置标语过于复杂不利广泛使用的问题,且这种应用是着重在如何将信息显示出来,而不是如何将文件数据结构化。

利用超文本置标语言对元数据进行置标的语法主要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国际都柏林元数据项目组织(DCMI)制定的。下面我们就以“湖南省环保局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文件为实例,使用超文本置标语言,并引用国际标准《IS015836:2003(E)信息和文件――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对其进行著录,示例如图2――超文本置标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进行置标的结果:

从图2可以看出,关于《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电子文件,根据国际标准《IS015836:2003(E)信息和文件――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共著录六个元数据,即“类型、题名、责任者、其他责任者、时间、主题词”。在超文本置标语言中,专门有一个名称为“meta”的元素用于对元数据进行置标,其置标标识符为“”。所以上述这六个元数据元素前面都加了一个“”的置标标识符。如果将其列成表格就可以看得更为清楚,示例如图3――超文本置标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置标结果的分析:

从图3中的“超本文置标语言的标识符”栏中可以看出,凡是元数据,都是以“”为标识符,这是不变的,而其中的元数据内容根据则视具体情况变化,

如:或是题名,或是责任者等等。或者说,在"”中的元数据内容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其置标标识符"”是不变的。超本文置标语言的这种置标特点说明了其对元数据的置标结果在自描述能力方面较强,但在语义揭示能力方面还不是很强,即其不能随着元数据的内容变化,而变化置标标识符。而且由于在超文本置标语言国际标准(HTML 4.01Specification)中对“”没有定义一个规范化的属性集合,属性的含义和值域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另外的文档中定义,即没有对元数据进行置标的控制机制,所以用户可以将任意名称和个数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以“”元素属性的形式置标在“”标识符中。因此,这又容易造成了超本文置标语言对其所置标的元数据缺少控制,难以做到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对相同内容的元数据作出规范一致的置标。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超本文置标语言主要用于对一些简单的、核心的元数据进行置标,也就是对所谓的轻型元数据进行置标,因为,这类元数据数量少,而且能够在不同领域和学科中都得到公认,标准化程度高,在使用上比较规范。

2.2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置标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特点

可扩展置标语言英文全称是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简称XML)。它是万维网联盟W3C为适应互联网的应用,将标准通用置标语言(简称SGML)中许多较复杂且不常用的特征去掉,同时保留其原有的强大功能和灵活性而形成的置标语言。它作为一种可用来制定具体应用语言的元语言,既具有强大的自我描述能力,又具有适合网络应用的可扩展性。

下面仍以《湖南省环保局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文件为实例,使用可扩展置标语言,并引用国际标准《IS015836:2003(E)信息和文件――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对其进行著录,示例如图4――可扩展置标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进行置标的结果:

从图4可以看出,关于《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电子文件,根据国际标准《IS015836:2003(E)信息和文件――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也是著录六个元数据,即“类型、题名、责任者、其他责任者、时间、主题词”,但是它的置标标识符与超文本置标语言中置标标识符不同,它是具有语义的标识符,同样如将其列成表格也可以看得更清楚,示例如图5――可扩展置标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置标结果的分析:

从图5中的“可扩展置标语言的起始标识符”栏中可以看出,凡是元数据,都使用了具有自描述能力的语

义标识符,如“、、《责任者>、、、等,也就是说,可扩展置标语言的标识符是随着其后面的元数据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后面的元数据内容是题名,它的标识符就是“”,如果其后的元数据内容是责任者,它的标识符就是“”,等等。可扩展置标语言的这种置标特点说明了其对元数据的置标结果在自描述能力和语义的揭示能力方面是很强的,而这主要有赖于可扩展置标语言的可扩展能力,即它可以随着元数据的内容变化而扩展出不同的置标标识符,从而具体应用到各个不同的元数据的置标中。并且由于根据可扩展置标语言国际标准(XML 1.0(Third Editiion))对其置标标识符的使用都可定义一个规范化的置标规则体系,即具有对元数据进行置标的控制机制,所以用户在根据需要扩展置标标识符的同时,还可以对其所置标的元数据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对相同内容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作出规范一致置标的目的。

由于上述原因,可扩展置标语言可以对任何类型的元数据进行置标,而且在置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上都可以达到很高的程度。

2.3文本(TEXT)语言置标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特点

采用文本语言(简称TEXT)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进行置标是一种特例,在这里所谓的文本语言置标是指以文本字符作为标识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进行置标。采用文本语言置标,一般是依据国际元数据标准化机构(DCMI)所定义的语法规则来进行的,其格式为“文本语言元数据标识=元数据内容”,示例如图6――文本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进行置标的结果:

从图6可以看出,关于《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电子文件,其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著录是采用了文本语言进行置标的,同样也可以将其列成表格来加以分析,示例如表7――文本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置标结果的分析:

从图7中的“文本语言标识符”栏中可以看出,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是以文本中的字符作为标识,然后用分隔符“:”隔开进行置标的。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置标,优势在于文本语言的标识符是可以随着其后元数据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其对元数据的置标结果在自描述能力和语义的揭示能力方面是较强的,这主要是由于文本语言具有类似于可扩展语言的可扩展能力,但是文本语言却不能像可扩展语言那样定义一个规范化的置标规则体系来对元数据置标进行控制,所以用户在根据需要扩展置标标识符的同时,却无法对其所置标的元数据进行控制,因此就可能导致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对相同内容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做出不一致的置标。

由于上述原因,采用文本语言对元数据进行置标只是一种暂时性的过渡措施,所以目前在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置标中很少单独使用,往往是结合超文本置标语言一起运用。

篇(6)

关键词:中学数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演算能力,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与投入,同时也离不开老师的有效启发。因而,本文就老师的启发诱导作用做出详细的分析。众所周知,中学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不论是在知识面的广度还是深度都要更上一层楼,这对于学生学习数学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学数学时更容易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不同的学生数学基础有别,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也存在差异,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犯不同的“错误”。实际上,对于数学老师们开展教学工作来说,这种“错误”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有效把握利用好这些“错误”,使其“变废为宝”,能够帮助老师们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学数学教育工作。下面笔者就来谈谈如何有效利用中W数学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制造陷阱以增强学生的识别能力

在中学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学数学题相对于小学数学题来说,难度有了更大的提高,同时中学数学题也容易出现更多的陷阱。实际上,对于学生而言,陷阱题是对知识漏洞的考查。一个学生在做数学题时掉入了出题老师故意设置的陷阱,这就往往可以从本质上说明学生对某个数学知识点或是基础概念的掌握是存在漏洞的。正因为有这样的漏洞和盲点,学生才更容易落入这样的陷阱中。但是这样的陷阱题对于学生自我提升与查漏补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这样的题目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漏洞,增强学生的逻辑能力;另一方面这样的陷阱题容易让学生对这类题以及牵扯到的知识点有一个更深的记忆,而这样的记忆是不容易忘记的。学生掌握陷阱题,也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基于此,老师在给学生设置题时,应当注意不要每道题都直截了当,而应当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些陷阱题,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提升自身的判断和识别能力。

二、善于分析学生的错误

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总会犯形形的错误,这些错误多是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的。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习,老师应当针对这些错误开展具体科学地分析。只有在搞清楚学生真正犯错的原因后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自我。否则,学生若是一味地只顾做重复的习题而没有弄清真正的错误缘由,那么学生花费再多的力气,在数学上所获得的提升也将是非常有限的。例如,针对具体的错误题目,有些是单纯的计算错误,那么经常犯此类错误的学生,老师就应当提点他多注意检查与验算,以此来提高自身算数的准确性;有些是具体的概念没有清楚地掌握,导致了学生在解题时犯了根本性的错误,老师应当加以充分重视这类错误,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要点,这对于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解题时犯错误是由于受到题目的误导,针对这类错误,老师应当提点学生多注意总结题目,自己要学会发现题目中容易出现的陷阱。

三、注重灵活处理学生的错误

在分析完学生的具体错误后,老师还应当注重灵活处理学生的错误。首先,老师采取的态度不应当都持否定的态度,尽管有部分学生是由于自身的不认真态度导致出现错误,但是也有更多的学生是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无意识或是无法解决困难才导致出现了错误。针对前者,老师应当去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后者,老师应当针对具体的错误以及相关的原因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导,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点中的漏洞,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得到巩固与提高。其次,就具体的错误而言,老师可以将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同时让学生就错题进行练习。在进一步的练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各自的错题不同,老师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向其他人讲解自己会做的题目,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向其他学生请教自己不会的题目。这样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就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同时老师也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分析与整理其他的错误资源。

总而言之,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正确理性地看待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重视错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解决错题的同时不断巩固与夯实自身的数学基础,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为坦诚地对待自己不懂的知识,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备学好数学最基本的素质。

篇(7)

中图分类号:G25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一、引言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被当做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高校知识管理的技术与水平影响着高校绩效水平。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其知识管理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规模小、分散、闲置、特色不明和共享满意度低等,亟待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推动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发展。[1]以理论指导实践是推进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知识管理原指企业对其所拥有的显性的隐性的知识进行管理,促进企业知识的动态知识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知识总量,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其他的学科领域,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知识管理主要对象是教学资源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指导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可行的。

从管理的角度看待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应包含三个分方面,一是参与建设资源库的人员(教师、学生和技术人员等)的建设意愿,二是,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知识流动的构面。三是,建立促使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形成动态知识创新的管理机制。本研究主要运用知识共享理论指导参与激励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人员的建设意愿;运用知识分类理论指导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知识流动构面;运用知识动态创新理论(SECI模型)指导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动态知识创新机制。在此基础上以百色学院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运用理论指导样例资源库的建设,并对该资源库的使用效果开展满意度调查。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丰富了知识管理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为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借鉴。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机理研究

1.知识共享意愿―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动力源泉

知识共享也被称作知识分享,是知识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共享的内涵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知识共享的目的,就是追求知识效用的最大化,强调的是不同知识碰撞在一起产生的加和效应。二是知识共享的参与对象分为知识发送者、知识接收者和知识本身。三是知识共享是参与对象之间互动的连续的过程,而非能独立完成的简单过程。四是知识共享受组织环境因素的影响。[2] 从资源的角度出发看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以把资源建设看做是知识共享和创造的过程,其目的亦是追求知识效用的最大化。知识的发送者是教师,知识的接收者是学生,而知识本身则是存储于教师、学生和资源库中的显性的或隐性的知识。知识共享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其共享意愿是推动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动力源泉。

2.基于知识分类的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知识构面

管理学领域对知识的划分一般采用的是Polanyi(1958)[3]和Nonaka(1991)[4]的观点,认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的是语言、数字、图表和数学公式等能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和接收并显示出来的知识。隐性知识是用语言难以表达,只能通过意会、隐喻、直觉和思维模式等形式表现,要经过人与人交流和相互作用方能扩散。依据知识的分类,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知识构面主要有4方面。一是,教师建设的基于各类知识点的电子文档、课件、习题、微课程视频等知识外在表现教师显性知识构面。二是,教师辅导学习者在线学习的方法、知识点呈现的顺序、思路和教师的人格魅力等无法外在显示出来的教师隐性知识构面。三是,学习者使用教学资源库开展线上学习产生的各种电子文档,如做习题产生的答案、论坛帖子和课程问题等外在显示的学习者显性知识构面。四是,学习者在使用教学资源库中逐渐形成的学习方法、经验和技能等无法明喻的学习者隐性知识构面。

3.基于知识动态创新理论的高校数字化教W资源库动态知识创新机理

Nonaka(1995)[5]提出知识动态创新理论(Socialization-Externalization-Combination-Internalization),该理论主要描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流动与转化过程及模式。其中,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转化是组合化关系,显性知识转化成隐性知识是内部化关系,隐性知识转化显性知识的外部化关系,隐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转化是社会化关系。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涉及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显、隐性知识转化。因此,知识的动态创新理论可以指导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机制建设。

4.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机理

从前面的文献梳理和理论推导可知,教师与学习者的知识共享意愿是推动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动力源泉。以教师和学习者为主体,可以将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知识构面分为教师显隐性和学习者显隐性4个知识构面。在上述基础上,引入SECI动态知识创造理论,得出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机理模型(图1)。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案例分析

1.案例设计与开发

根据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机理模型,严格按照软件工程项目的开发流程,实施“百色学院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设计与开发”项目。并以此为案例对本研究推理的模型进行验证。

项目需求分析阶段,依据基于知识分类的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4个知识构面,分别对教师和学生的已有显性教学资源及学校已建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进行摸底调查,发放所罗门“学习风格测量表”对参与建设的师生进行个人学习风格测量。对师生开展以“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知识共享意愿”为主题的深度访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项目的需求分析形成项目需求分析文档。

项目的设计开发阶段,依据项目需求分析文档和基于知识动态创新理论的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动态知识创新的“4个转化”机制,对整个平台的基础支撑平台、资源、系统功能与应用平台功能,做到统一设计、逐步细化、模块化实现。其中,系统支撑层主要包括支撑系统平台运行的基础模块,包括多媒体管理、数据库管理、数据挖掘等。资源层主要实现平台运行所依赖的各种资源的整合与管理,同时对平台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资源进行组织与管理。资源包括学校自有资源、如教学视频、大纲、作业、PPT、讨论答疑等。基础架构与系统功能层主要包括平台基础架构,苹果架构+APP市场,同时还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系统功能。应用平台层包括本项目建设的六大功能:网络教学互动、资源共享、移动学习、教师发展、关系管理和公共服务。

项目的实施阶段,“百色学院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设计与开发”项目线上网址为:http://:8013。知识共享意愿是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和运行的动力源泉,知识共享涉及到利他行为,需要制定知识共享机制及措施来保障知识共享者的权益。为此,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教学资源库管理部门专门出台了《百色学院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条例》确保项目实施的动力。

2.案例结果分析

项目实施1年后,笔者就百色学院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运行和使用效果,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全校使用该数据库的人员范围内抽取100个教师样本和500个学生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得到有效问卷576份。将评价内容测量指标按“非常满意”赋值100分、“比较满意”赋值80分、“一般”赋值60分、“不是很满意”赋值40分、“不满意”赋值20分,得60分及以上为及格。计算每项评价指标的统计量,并按平均得分由低到高排序,得到排名数据。该数据表明教师对该教学资源库的评价得分从低到高分别是,教师显性知识构面、教师隐性知识构面、教师知识共享意愿和教师主动外化效果,每项的得分均超过了60分,表明,教师对该教学资源库的评价总体满意。其中得分最高的评价内容是教师主动外化效果,为80.88分,表明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教学资源库能有效提升教师主动外化自己的隐性知识,使学生受益。同样的,学生方面的评价得分也表明该系统能有效的激励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内化。最后,教学资源的组合化效果和社会化效果得分最高,表明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相互知识转化,资源库中的显性存在的资源明显增多,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影响得到加强,形成了良好的知识动态循环,促进知识总量增加和创新。

四、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从知识管理理论出发结合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目的和流程,探析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机理,推导出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机理模型,并以百色学院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实践案例,对模型效果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指导百色学院数字化教学库建设方面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本文虽然从教师和学习者角度划分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4个构面,但是否存在其他构面,比如基于数据库管理者的知识构面尚未可知。其次,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知识流转应是双向流动,模型中并未体现,具体流动的模式,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最后,研究的案例有待增多及经过实证检验。

参考文献:

[1]徐明,陶秋荣.网络环境下高校数字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05:83-88.

[2]惠S.M织隐性知识共享的管理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17-18.

[3]Polanyi M. Personal knowledg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oago Press,1958.

[4]Nonaka I.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1, 69(6): 96-104.

篇(8)

中图分类号 G42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3-0144-02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文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着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作为南通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于2012年开始对临床专业本科实习生推行自主管理方式,医院临床教学管理者以“参与者”或“协助者”身份引导实习生,使实习生从“被动”完成实习任务,变成学会“自主管理”实习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激发了实习生自立、自创精神,达到了提高医学教育培养质量和提升医院临床教学管理水平的良好效果。

1 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1.1 临床专业本科实习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式管理的弊端。附属医院的教学管理既是教学工作,更是管理工作。在医院传统教学模式下,医院的教学管理是采取行政式或称单向性的管理模式,即医院教学管理部门“管”实习生,实习生担任“被管”角色,被动地完成实习工作和学习任务。在过了实习“新鲜”期之后,实习生翘班、逃课、被临床老师投诉等情况时有发生,外加就业、考研、医患沟通困难等社会环境压力,医院临床教学工作“越来越难管”。(2)社会对医学毕业生综合能力要求高。近十年来,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从数量到质量、从单技能到复合型、从专业人才到德才兼备,这对培养合格的医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质量下滑。实习生工作和学习的消极被动状态直接影响到临床老师实习带教工作,临床老师自身有繁重的业务工作,还要疲于兼顾临床教学工作,临床老师经常反映在病区里“根本看不到实习生”,久而久之,临床教学质量下滑也是必然趋势。

1.2 推行实习生自主管理的意义

(1)自主管理是管理的终极追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每个人都是管理者,自主管理是管理的终级目标追求[1]。自主管理是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以人的自身为主导的自我设计、自预、自我调整的自我实现过程。这个过程能充分重视人性,保护人权,展现自我,发掘个人潜能,尊重和满足自我实现的要求。(2)自主管理是实习期青年成长的内在需求,适应了青年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整个成长锻炼过程都需要有效的自主管理。医学生的实习期是从学生身份到社会人的过渡阶段,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实习医生,实习期结束即意味着毕业参加工作,这关键的一年要完成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2],要求临床实习生应该学会自我管理。从生理上来看,身体已经趋于成熟,精力充沛,他们有理想、有激情,对未来的工作有设想和憧憬,自我意识强烈,渴望通过展示自己的能力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3)自主管理适应了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在世界医学领域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医学生只有动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当前我国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医学生除了有很好的专业素养,更需具备独立、自主、创新精神。医院临床教学实施实习生自主管理,是对实习生的自主创新精神的训练和培养,最大可能地挖掘学生自身潜能,综合提升学生素质,使学生具备在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

2 管理目标

自主管理目标是要把实习生工作、学习及生活的自真正回归学生自己,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习中去。而与此同时,医院教学管理者也要转换角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由“台前”变为“幕后”,以引导或协助的方式帮助并融入实习生自主管理过程。

3 实习生自主管理的实施

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已经历过十多年的被动“填入式”学习,若要引导他们接受并适应自主管理,临床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实习生沟通交流,通过科学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宿舍主题活动等,搭建学生自我激发潜力、创造力、自主发挥平台,充分给予实习生展现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

3.1 科学划分实习生小组

科学合理地分组是保证实习生自主管理得以实施的前提。由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临床专业实习生来自不同的院校,实习生们的学习和交流往往以学校为界限,不同院校的学生之间很少交往,有的甚至相互产生冲突。因此,打破原来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界限,建立新团体是实习生来医院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更有利于实习同学实习期间的成长。实习生分组既然保留各学校指定的实组长,但在按排轮转表时,将各院校的同学打散平均分配到各轮转大组中,大组还分成几个中组,中组中再分成若干小组,小组人数一般在8~12人,各大组、中组、小组自行推选组长和副组长各1名,负责本组的管理和联络工作。

3.2 沟通方式-主题会议

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会遇到很多工作、学习及生活上的问题,有些困难需要医院管理部门来解决,有些困惑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还有很多问题可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就得获得答案。自2012年6月份以来,临床教学管理科开始实行实习生主题例会制度。每两周1次组长主题例会、每月1次学生主题座谈会是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每次组长例会都将会有一个主题,如进入临床时的主题为“我如何与实习同学相处”、“我的实习计划是什么”,实习中期的主题为“实习周记应该怎么记”、“我想学习哪些技能”,考研复习时主题为“我怎么协调考研与实习矛盾”,主题一般由临床教学管理科老师确定,除了院部有特殊事项需要布置传达之外,老师负责倾听和记录,大部分的会议时间留给学生,各组长(包括大组长、中组长、小组长)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观点,也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组长还要在会后向本组组员传达例会内容,组员之间的交流及反馈记录须交到医院临床教学管理科备案。每月座谈会的参加对像是组长会以外的学生,这样能确保每个实习生都能得到相互交流的机会。

3.3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为了充分发掘实习生的自我潜力,搭建学生自主发挥的平台,展示实习同学的个人风采,同时培养团队荣誉感,医院临床教学管理科、医务处、门诊部、党办、团委等职能部门共同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和主题活动。自愿者服务活动内容有院外的义务献血及宣传、义诊和院内的导诊、健康咨询等。技能操作比武和PBL教学活动是所有临床专业实习同学以小组团队形式参加的一项活动,活动现场会有专家进行当面点评,点评的同时可以向专家提问与互动。病历书写比赛是抽取活动当月实习同学书写病历由病案专家进行打分评比。文明宿舍互评活动每月开展1次,是由实习同学组成的“宿管委”(宿舍管理委员会)自行组织的互评活动,老师全程参与记录,这项活动每月中旬互评1次,每次评分同学由各宿舍派代表参加,互评结果按高分到低分排序,连续3次排名靠后的宿舍将会被“红牌”警告并进行限期整改。

4 实习生自主管理的实施体会

4.1 实习生自律、自立能力增强

自主管理模式推行以来,实习生的自律、自立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临床老师过去和现在的对实习生评价变化很大,详见表1。实习生良好的学习风貌也同时感染了临床老师的教学热情,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比以往更多了,临床老师经常为学生开展小讲座。由于主题会议沟通让实习同学之间有了更多了解机会,因此同学之间相处融洽。往年新实习生来院报到后,会发生的不同学校学生之间因为洗澡排队等问题而引发的打架斗殴等冲突现象,近两年来没有一例发生,而出现更多的是同学之间的互助、尊重和理解。

4.2 老师投诉学生情况明显好转

2011-2012年度实习生人数为272人,投诉人数为79人,投诉比率29%;2012-2013年度实习生人数为273人,投诉人数为33人,投诉比率为12%。老师投诉实习生的情况主要包括出勤情况、工作态度等,投诉比率的变化说明2012-2013年度实习生的出勤率及工作态度等方面明显好于2011-2012年度。

4.3 实习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

实习生“技能操作比武”、“PBL教学”、“宿舍文明互评”等活动,需要实习生既要展示自已,超越自我,又要学会组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培养了实习生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2012年操作比武和PBL教学活动点评的专家认为,实习同学在活动中表现非常突出,临床思维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尤其在一些案例分析上综合分析能力较强。实习生宿舍也一改过去“脏、乱、臭”的现状,每个宿舍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参加过他们互评活动的年级老师感叹“没想到他们能做得这么好”,走进他们的宿舍,能感觉到他们活泼而温馨的生活气息,紧张而有序的学习氛围。每月一次的宿舍文明互评活动给了实习同学既展示自我风采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的机会。

推行实习生自主管理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工作、学习和生活,这种管理方式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自律、自立、自创的能力,培养了医院毕生综合素质,而且促使临床教学质量有所提高,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也变得更加轻松而有效。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知识管理;数据仓库;资源整合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读者的知识需要转变,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大量传统形态的纸质、多媒体资源正在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化,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创建、存储以及传播的数字资源逐步发展成为知识时代的主角。在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粗放式建设的弊病也逐渐显现出来:每种数字资源出版商都提供自己的用户界面、检索系统以及数据结构,资源整体无序、主题关联度不高、内容分布分散,形成了一个个浪费巨大的信息孤岛。导致读者检索需要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重复操作,同时对检索结果的去重及排序也无法同时进行,影响了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率。某种意义上说,数字资源的无序增长,反而给读者获取资源带来了更大的负担,如果不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必然会降低读者的资源获取效率,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服务质量。因此,如何整合高校现有馆藏资源,并与不断增长的数字资源无缝整合,从而为读者提供统一的检索平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优化数字资源利用环境,成为现代图书馆建设中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整合的意义

1.知识资源整合是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共享、进行知识服务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知识资源整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知识获取与交流的全新平台。新世纪以来,与知识有关的社会变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知识经济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知识和科学技术来聚集社会财富,附加在产品上的个人知识增加了产品的价值,同时也全面提升了具有现代知识资源的人的价值,用户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吸收新的知识并将之运用到学习、工作中。(2)知识需求的高涨。知识产业的兴起对员工的自身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大众对自身知识权益的需求也推进了构建知识战略体系的大潮。(3)知识技术的保障。以知识单元及其链接为研发对象,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为支撑平台,与知识相关的各项技术手段正在社会各个方面迅猛发展,为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整合的现实意义

高校图书馆通过知识资源整合,可以将各种层次的知识资源进行类聚和重组,整合成一个全新的有机整体,使零散、单一的知识资源经过整合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异构性,还可以对图书馆员的日常业务活动提供良好资源保障,为读者的学习、工作、科研提供全新的知识服务,使高校图书馆实现明晰化、实用化和制度化的知识共享,促进知识创新。

(1)消除异构知识资源之间沟通的障碍,使读者获得高质量、可信赖的资源,拥有统一的读者检索和浏览界面,提高了资源检索效率和使用率。

(2)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增值,引导知识共享与创新,保持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通过系统内知识资源的整合、系统内拥有知识的人的整合以及拥有知识的人与系统资源的整合,实现系统内知识的无缝连接,形成组织知识资源,并通过相应的知识共享机制,实现知识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3)通过信息订制与信息推送功能,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知识需求。了解读者对书刊、电子资源的需求以及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定期进行读者调查征求其对图书馆的需求意见与建议。

(4)有利于图书馆业务各方面的数字统计(访问量、使用率、下载数量等),实时指导图书馆各环节(文献保障、参考咨询)的运作。辅助建设高校教学参考系统,建设基于学科馆员制度的专家库,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图书馆知识门户中心研究提供支持。

(5)以知识交流活动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可以极大地提高知识获取效率,增强高校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最终实现知识服务功能,对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的策略

1.分析图书馆知识资源的构成和需求

进行知识资源整合之前,首先需要详细分析图书馆所拥有的知识资源以及以后需要补充的知识资源,包括全馆的通用知识资源、各业务部门的通用知识资源以及读者、馆员、专家的特殊知识资源,还包括这些知识资源的类型及其存储方式等,以此清晰地划分整个知识库的内容结构,进而合理地设计数据结构,完善知识库的结构规划。通过分析馆内知识资源构成与需求,还可以明确高校图书馆的部门及岗位职责,系统规划业务流程中各个部门的参与和协作,促进馆员绩效评价工作的进展。

2.知识分类标准的规划与设计

在分析图书馆知识资源构成和需求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划分这些知识资源的专业类别,进行专业知识以及知识要素类别的细化分类。可以以通用的资源分类标准为基础,根据学校的学科设置以及馆藏特色资源分布来规划和设计图书馆知识分类体系。在知识分类体系规划过程中,需要对馆藏体系中的隐性知识进行有效识别,选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显性化。隐性知识显性化是图书馆实施(隐性)资源整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整合馆藏知识资源必不可少的步骤。

3.规划、开发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

通过分析馆藏知识资源的构成和需求以及细化的知识分类体系,在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时需要强调其通用性与个性化。为了实现系统的通用性,需要提供大众化的软件功能,而不必特定部门和业务岗位都要提供专门系统功能,通过系统定制等管理设置功能来实现细化软件的差异性。系统的个性化就要求设计系统时需首先分析所有使用者的通用需求以及个性化需求,使读者可以对知识管理系统以及知识库进行“个性化定制”,最终满足各部门和业务岗位的工作、学习需求。系统应该具有安全、易用、灵活、开放、友好的特点,以保证读者对知识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馆内知识共享与创新。

4.设立知识主管,进行知识库的查询与维护

为了保证知识管理系统的日常运作以及知识资源整合工作的有效实施,图书馆需要设立知识主管,其主要职能包括:收集图书馆的通用知识资源以及环境资源,了解本馆的信息、知识需求;促进图书馆建立信任合作、经验互享、支持学习以及支持创新的工作环境,并对馆藏知识资源进行整理以及分类储存;保证知识库设施的正常运行;协助解决特定部门和人员的个性化知识需求,并根据读者反馈和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系统的内容与功能;推动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

5.运作知识交流平台,推动学习型组织文化建设

知识交流平台是进一步开发图书馆知识资源价值的有力工具,通过平台读者可以获得更具指导意义的知识资源,也是图书馆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的重要手段。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图书馆可以积极创建协作学习型组织,努力分享读者、馆员的专业技能和研究成果,通过发表学术论文、举办讲座等多种方式来鼓励馆员继续学习;馆员可以通过在线论坛以及个人博客空间发表自己工作、学习经验和心得,并通过平台进行交流、探讨;通过在线留言系统,实时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将之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以便于大家实时查询、长期利用。

6.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参考咨询服务机制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和参考咨询服务有很多契合点,它们的主要目的都是进行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以知识服务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决不能无视知识管理的存在,要以知识创新为原动力,将知识管理的思想贯穿于参考咨询服务工作中,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和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的业务技能,将人脑中的潜在(隐性)知识资源显性化,全面整合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实现馆藏知识资源的价值,推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及知识服务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新周.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浅谈[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 8:55-58.

[2]刘晓娟.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1:49-53.

篇(10)

中图分类号:P208

随着高清交互数字电视业务的不断推广,有线电视机房内的高清交互设备也在不断增加,同时设备的配置信息、设备端口的连接信息及传输链路的通道信息也在不断的膨胀,传统的表格化的信息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管理需求。同时,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及时处理网络故障,建设一个高效便捷的信息系统来支撑业务的开展已成为当前最迫切的需求。

一、系统分析

根据上述需求,要求信息系统能够管理有线高清交互平台的各项信息,包括设备的属性信息、配置信息、端口连接、逻辑分组信息、网络传输链路的通道信息等。能为网络的故障排查提供服务,为基于现状的网络设计提供服务,为网络维护提供查询和统计服务。

对于信息系统要求用户能够很方便地使用,特别是对于故障的排查要求系统能够全天候在网络范围内使用,因此,对系统的构架有较高的要求。系统要为高清交互业务的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网络设计人员要根据网络现状进行网络的设计,系统维护人员要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排查故障,管理人员要对网络的使用情况做统计等,系统要支持多角色的登陆,多业务的处理。

依据以上系统分析,我们选择了Java Web相关的技术,用到的具体技术有Java 语言、SSH框架、数据库技术等等。

二、高清交互网络资源信息管理需求

(一)高清交互设备信息

对于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系统,系统需管理IPQAM设备、CMTS设备、光反射机、反向光接收机、反向监控设备、IPQAM逻辑分组信息、信号的通道信息及光节点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

IPQAM设备管理是对IPQAM设备的基本信息、设备板卡信息、端口信息、频点开通情况进行管理。CMTS设备信息管理是对CMTS设备的基本信息、设备板卡信息、端口信息、频点开通情况进行管理。IPQAM逻辑分组信息管理是建立IPQAM逻辑分组,维护分组的基本信息,建立分组和IPQAM设备端口之间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建立分组和CMTS下行端口之间的相应关系。建立分组和光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光发模块、光节点、ODF架位、噪声监控端口、CMTS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网络资源信息查询和统计

实现网络故障的快速定位,为网络的设计提供服务,发挥该系统的巨大作用,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基本的查询功能。

按机房对IPQAM设备查询:按用户输入的条件,查询当前机房中的相关设备信息、每个设备配置的详细信息及设备所带的用户信息。

按用户信息查询:根据用户提供的光节点信息进行检索,查询光节点所连接的下行链路及上行链路的相关信息。

分组信息查询:查询机房内的IPQAM分组信息,列出每个分组中的光节点信息及光节点所在链路的通道信息。

(三)系统用户权限管理

系统对用户权限进行管理,用户通过认证才能登陆到系统,对于不同角色的用户系统提供相应的业务功能,并且系统要支持多用户的同时登录。对于系统的安全要求有健全的机制,确保系统的数据使用安全,建立系统使用日志,记录对系统数据的使用情况。

三、基于Web技术的解决方案

(一)数据标准

对系统中用到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参数信息的内容制定统一的规范,使属性能满足用户需求,为系统建设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格式,在和其他系统进行交互时,方便数据共享。需要定义的数据类型有光节点、IPQAM设备、CMTS设备、噪声监控设备、光发射机等数据类型。

数据标准在系统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库中对系统中各种对象属性表的定义,设备参数表的定义。系统程序中各种对象类的定义;系统的服务中对数据类型的定义。

(二)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B/S架构,运用SSH技术框架实现基于MVC(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模式的系统架构体系。使用MVC使应用程序被分为三个核心部件: 模型、视图、控制器。

1、 视图

视图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就是用户访问系统时打开的系统操作界面。用户在系统的界面中完成系统所有的操作,包括用户登录、高清交互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通道信息的维护和管理、系统数据的查询检索、数据导入和导出都在系统界面中完成。

对于WEB应用程序来说,视图就是由HTML元素组成的界面,界面负责显示系统处理结果集数据,及时响应用户的处理指令,因此在界面中应包括显示数据的组件,也要包括向后台提交指令的组件,这两部分由SSH架构中的Structs 负责完成。Structs 有丰富的标签支持完成各项任务。界面中对响应用户指令的封装可以通过Structs标签实现。

MVC它能为你的应用程序处理很多不同的视图。在视图中不对数据做任何的处理,它只是作为一种输出数据并允许用户操纵的方式。

篇(11)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125―03

引言

教育资源是网络教育的基础,美国在教育资源建设起步早,建立了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教育资源搜索联盟GEM(The Gateway to Educational Materials)等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学研究,教学计划、课件、网络课程、教师求职等信息。中国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和广东省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也提供“教学素材类资源、主题学习性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服务的分布性和异构性使得教育资源共享在实施阶段往往走向混乱。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资源信息管理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国家已经加大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资源开发的力度,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如何将开发好的教育资源方便有效的利用成为了教育资源管理的一个研究热点。现代教育资源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分布式系统,Multi-Agent是分布式人工智能的新技术,能使逻辑上和物理上分散的系统并列、协调地运行得以解决。将Multi-Agent技术应用于教育资源管理中,使得教育资源的共享方式从个人,单个单位共享发展到网络的智能化共享阶段。

一般认为,Agent 是一种处于一定环境下包装的计算机系统, 为实现设计的目的它能在那种环境下灵活地、自主地活动[1]。从建造Agent 的角度出发, 单个Agent 的结构通常分为思考型Agent、反应型Agent 和混合型Agent。MAS (Multi- Agent System)即多Agent 系统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是, MAS 的协作求解问题的能力超过单个Agent, 并且MAS 与已有系统或软件的互操作、求解数据和控制具有分布特性的特点以及提高系统的效率和鲁棒性等。多Agent技术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成果,它由分布在网络上的多个自治的Agent通过相互作用组成的智能体系统,具有自治性、交互性、协调性、适应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处理分布异构的动态问题[2]。

在教育资源信息采集中,采用多Agent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多Agent技术应用于教育信息采集系统,使得基于资源的学习成为可能。学生通过对教育资源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综合,并将其应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层建构,形成信息加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系统架构

1 系统框架结构

教育资源信息采集系统从互联网、数据库以及各类文档等信息载体获取相应的信息,并将其存储在系统信息库中,并与特定的教育任务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教育资源采集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包括教育资源信息采集Agent、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教育资源信息管理Agent、系统管理Agent和教育资源信息库组成[3]。

系统管理Agent是整个系统的入口,各类用户通过它访问和管理教育资源信息。

信息采集Agent是系统关键所在。只有采集到了足够的而且是有用的信息,用户才能够对这些信息作出适当的处理来完成任务。教育信息资源是动态变化的,存放教育资源的不同数据库是异构,信息采集Agent对特定的任务进行采集提高了信息采集的导引能力[4]。

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一方面根据规则库分析库内信息,对教育资源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另一方面根据网络用户对资源的评价对资源设置等级,并通过教育资源信息管理Agent对教育资源信息库内的资源信息进行删除、修改处理。

信息管理Agent根据系统管理Agent的要求,将用户任务分解成子任务分配给不同的信息采集Agent和信息分析Agent,并将处理结果返还系统管理Agent[5]。

教育资源信息库出于对知识产权方面考虑,信息库内不保存资源本身。教育资源信息库按照教育资源类型分类存储,按照素材分为文本、图形、音频、动画、视频五个数据表,这样搜索起来效率就很高。每一类别的资源有其属性,如素材编号、类型、学科(专业)、适用对象、适用的年级,来源、URL、内容简介、关键词、素材编写时间、素材编著者、素材长度。不同类型的资源属性也不尽相同,比如图像素材的属性还包括分辨率、扫描分辨率、颜色数等,而视频素材包括数据量、帧数、关键帧、帧规格、情感类型、播放时间、采样频率等方面属性。

2 系统工作流程

用户通过系统管理Agent请求执行特定的教育任务,系统管理Agent将用户需求任务交给信息管理Agent。信息管理Agent接收系统管理Agent的指令,将任务分解成子任务,分配给相应的信息采集agent。信息采集Agent完成单一采集点的信息采集任务,从信息管理agent处接收采集指令,首先从信息库中提取数据,并按照实现定义好的协议格式将数据打包,并将数据传送到系统管理Agent,再交由信息管理Agent处理。如果本地信息库中没有相应的信息,则与系统中其他采集Agent通信,协作完成采集任务,并将采集回来的信息经过信息分析Agent整理存入信息库中。

系统管理Agent代替了传统的用户和数据库直接交互。它不仅有友好的用户界面接受来自用户的请求,并且能将用户的请求转化为Agent能够识别的命令,并通过学习适应用户的习惯、偏好,在适当的时候给用户某些必要的提示,启发其顺利高效地使用系统。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 系统Agent将教育资源的URL、类型、学科(专业)、内容简介、关键词、适用对象、来源等属性以网页的形式及时反馈给用户。信息管理Agent的功能是对教育资源信息库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排序和查询等管理。教育资源信息管理Agent把教育资源信息采集Agent采集到的信息写入教育资源信息库,之后通知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对其进行分析,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根据规则库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知信息管理Agent。信息管理Agent起到了教育资源采集Agent、分析Agent和教育资源信息库之间的桥梁作用。

本系统作为智能化的教育资源信息采集系统,相对于传统教育资源站点有自身的特点。信息采集Agent是系统关键所在。只有采集到了足够的而且是有用的信息,用户才能够对这些信息作出适当的处理来完成任务。教育信息资源是动态变化的,存放教育资源的不同数据库是异构,信息采集Agent对特定的任务进行采集提高了信息采集的导引能力;信息分析Agent对采集信息进行处理,一方面根据规则库分析库内信息,对教育资源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另一方面根据网络用户对资源的评价对资源设置等级,并通过教育资源信息管理Agent对教育资源信息库内的资源信息进行删除、修改处理。

二 关键技术

1 教育资源信息采集Agent

(1) 教育资源信息采集Agent

教育资源信息采集Agent它可自动采集Internet上的文本、图象、声音、视频、动画等有关教育资源属性及其评价的相关信息,并定期自动更新。它为后继的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库。教育资源信息采集Agent具有自动探测前进功能。Agent探测前进是指发现有和知识模块内容相同的信息通过链接来搜索未知站点,假设Internet是一个有向图,那么Internet上的每一站点内的每一网页就是图中的一个结点,网页中的连接就是有向图的边。教育资源信息采集Agent起始抓取页面看作是该图的根结点,利用图的广度优先遍历算法采集站点。

(2) 教育资源信息采集Agent的工作原理

信息采集Agent的基本模型由采集器、目标模块、知识模块、效应器、通信机制和信息处理器组成(如图2)。教育资源信息采集Agent是思考性Agent,当Agent根据目标模块的任务被激活时,采集器开始探测和接收外部信息流,信息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通讯原语、知识模块信息、效应器决定是否接受任务,并激活相应的部件。目标模块以任务表的形式来表示,初始由用户静态建立。知识模块存放有关教育资源方面的关键字,如媒体素材、题库、网络课件、案例等。信息处理器根据采集器探测到的链接和知识模块的信息比较,发现了有符合的链接,信息处理器通过通讯机制把相关的信息通知教育资源信息管理Agent写入教育资源信息库,同时修改目标模块。效应器根据信息处理器的控制命令执行具体的事务处理。比如信息处理器在进行一项任务的同时又接收到新任务,可先把任务放在表中,然后根据优先级进行处理。

2 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

(1) 分析Agent

目前常用的信息过滤方法有如下4种:基于关键词向量的信息过滤方法;基于文章集的信息过滤方法;多Agent过滤方法和进化式信息过滤方法。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属于混合型Agent,它是由感知器、效应器、通信机制、信息库、规则库组成。它既能够快速地响应外来信息和感知环境的变化,又可以对信息进行筛选,并将处理的信息排序。

(2) 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

教育资源信息是以Web文档形式存在,通常采用VSM(Vector Space Model)作为其特征的表示方法,将信息组织划分为文档集合、文档、标引词三个级别。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信息库是资源类型划分的文档集合经过处理后被设置成为特征值或特殊符号的集合,具体是把文档集合(Document)={文本信息,图像信息,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动画信息},按照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的要求把文档集合中每一类文档的属性值看作是标引词,教育资源信息的标引词(Key)={标题(Title)、创建者(Creator)、主题(Subject)、描述(Description)、出版者(Publisher)、贡献人(Contributor)、日期(Date)、类型(Type)、格式(Format)、标识符(Identifier)、源信息(Source)、语言(Language)、关联(Relation)、覆盖范围(Coverage)、权限(Rights)}。这样就把教育资源信息设置成为一个二维表资源信息文档(Infor_EDU_Res)={DocKeyi,j},i=0,1,,,4,j=0,1,,,14。Agent信息库还包括一个资源信息评价表,表内包括四个健值评价总数,好的个数,中的个数,差的个数,信息评价表(Infor_Evalu)={Evalu_Sum, Evalu_Good, Evalu_Nor, Evalu_Bad}。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的规则库是把教育资源信息采集Agent所采集到的信息和资源信息文档(Infor_EDU_Res)比较并把得到的健值与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信息库的健值进行相似度计算,这样就可以把同一类型的资源信息放在同一个数据表里,便于用户的查询。然后通过对采集到的信息的评价设置成特征值对采集到的教育资源信息进行排序。

(3) 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的作用

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根据规则库分析库内信息,对教育资源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另一方面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根据网络用户对资源的评价对资源设置等级,并通过教育资源信息管理Agent对教育资源信息库内的资源信息进行删除、修改处理。

三 小结

基于Multi-Agent的教育资源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充分发挥了Agent的智能性, 具体说明了各个Agent 的作用以及整个系统模型的运行过程,在教育资源信息采集Agent我们采用了探测前进,在教育资源信息分析Agent中我们探究了规则库的建构。从这个教育资源信息采集分析过程中也可以看得出,采集和分析的智能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人工的参与,采集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分析的明确性与有效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 Hidehiko Wada, Shuhei Okada. An Autonomous Agent Approach for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Control Systems Control System [J].Integrated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2] KRAUS S.Automated Negoti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in Multi-agent Environments [A].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86[C ].Berlin: Springer-Verlag Press,2001,150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