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生科学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51
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是一门综合型学科。小学阶段,是学生好奇心和探知欲望最强烈的时期,他们对社会和生活、自然和地理、生物和实验等都充满了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要在科学教学中,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在实验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他们在操作中得到能力的发展。不仅要保护孩子最初的学习需要,还要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良性发展,为其今后的长远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需要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实验的时候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考虑实验的操作性,利用可操作的实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二是,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严格要求学生的实验步骤和程序,保证实验准确无误,提高实验的质量和标准。
一、提高科学实验的可操作性,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验过程,感受实验的乐趣,享受成功的愉悦感
小学时期,学生处于接触科学实验的起始阶段,对于深奥困难的科学实验理解能力较低,但是有很多操作性强、便利、容易理解、符合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科学实验。这类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还会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甚至不少实验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就能预先估计实验结果。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内容,联系各方面教育因素,设计整合教学实验,增强其可操作性。
(一)挖掘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设计符合生活场景的真实实验情境,增强可操作性
教师要想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绝大部分精力都处于现实生活之中,如果小学科学教师讲述的一些知识都是学生生活中没有了解过的,没有丝毫积累和经验的,那么科学的学科教学将会困难重重,更别提开展实验了。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挖掘现实教学资源,结合生活切身体会,设计真实的实验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顺利克服困难,完成实验过程,获得升华版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放大镜聚集太阳光使纸燃烧的原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设计真实的生活场景,举出一些生活中自燃的物品或者现象,启发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辨析其原因,之后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在完成实验之后,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及时把所得结论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教师还可以问学生,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预防一些自燃现象的发生呢?这里实际上又会涉及到燃烧的条件等科学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下在家长的配合、帮助下,通过自主实验操作,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或预防办法。可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的实验内容,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具体步骤,便于学生及时操作,顺利完成,成功总结发现科学原理。
(二)教师组织互动的科学实验,增强实验的操作性,为学生创造机会参与实验过程,获得成就感
小学生对于实验的操作热情是在自己操作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也会受到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组织互动的实验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在交流和讨论中,获得启发和激励,促进思维活跃,增强实验的操作性。一般来说,一个中等难度的实验,学生单独探索解决和小组合作交流探索解决相比,自然后者的操作性会更强。因此,提高实验的操作性,除了需要在实验的内容和建构方面进行有效筛选,还需要涉及活跃的、积极的实验过程。通过调动孩子们的主动性,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快速找到实验方法和技巧,获得实验成就感,增强自我效能感。例如,学习到难度较大的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组织小组合作预习科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先启发小组相互进行讲解,内部初步制定可行的实验方案。之后教师再开展教学,要求学生小组结合教师的指导,及时改进实验计划。教师予以评价之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的验证和总结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验过程,分工合作,群策群力,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极大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还要做到规范、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理性实验精神
小学科学实验中,教师要严格规范学生的操作步骤和环节,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科学的要求来规范自身的实验行为和态度,树立科学的正确的实验精神。这对其今后的理性思维发展、科学价值追求都有深远的影响。
(一)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规范自身的实验行为和探究态度
小学科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校中最活生生的示范者,是学生行为和态度的直接学习榜样。因此,科学教师首先要提升科学素养,学习科学知识。一方面,科学教师要及时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和理念,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创新知识体系,建构完整、全面的知识网络。这样在给学生讲课和演示实验的时候,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继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另外一方面,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理,结合生活实践,多开展示范性实验。比如,周末参观科学实验、利用假期普及实验知识等。教师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规范行为和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促进小学生也树立规范的实验行为,养成科学的实验态度。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进去,可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情况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能够引起学生的同化和共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真正认识科学知识。
比如,在讲授《磁铁的两极》一课时,首先出示一块小磁铁和一个小螺帽,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而且很多学生都玩过,所以开始就会对课程比较感兴趣。然后老师提出问题:“我这块小磁铁可以吸住这枚小螺帽吗?”学生们都知道可以,然后老师示范一次,又换一个大螺帽:“那它能吸住大螺帽吗?”学生回答:“不能,要用大磁铁。”当学生进入到这个情景之中以后,老师就将学生向课程目标上引导:“为什么不同的磁铁吸力不同?”学生就会非常好奇,兴趣被激发,思维也打开了,有的拿出自己的磁铁来试验,最后发现不仅不同大小的磁铁吸力不同,而且同一块磁铁的不同地方吸力也不同,“哪位同学举一个生活中运用磁铁的例子?”学生们都积极举手发言,“钱包扣”“冰箱门”等,通过这个简单的情景演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变得活跃,而且还让学生学到了真正的知识,并与生活产生了联系。
二、积极探索,感悟科学魅力
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对于内容、案例等知识的熟悉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习的效果,所以应当鼓励学生体验生活,不断接触生活中的事物,积累生活经验,最后联系到科学方法。
比如,结合学生的生活开展科学实验课,能够让他们边学习边思考生活中相似的情景,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要怎么样将煮熟的鸡蛋放入一个瓶口比它小的瓶子,这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的,学生对这些都会非常好奇,会不断探究,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改变气压让鸡蛋进人瓶取1热纾在一个杯中装满水,放上纸片,为什么倒过来水不会流出来?在冬天里墨水瓶盖拧太紧打不开怎么办?冬天如何解决道路结冰的问题?这些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遇见的,而这恰好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真正魅力所在。
三、联系生活,积累科学素材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小学的科学教材上的内容,如彩虹、滑轮、气体等都是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提炼而来,它们都有着生活原型,所以应当将身边的一切资源都运用到科学之中,植根于生活,深入挖掘科学素材,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可以走出教室,走进生活,从而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真正体会到科学生活化。
比如,在进行《声音是怎样产生》这个实验课程时,老师先让学生听各种声音,然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最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不同事物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等,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运用身边的一切工具来制造声音,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模拟各种动物的声音,最后让学生明白声音是震动发出的,并且它们之间有很多的区别,包括音量、音色等各方面,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媒介,而且速度是不一样的。最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在下课之余或在家里的时候,思考身边的物体都是否能发音,不同的力度、不同敲击物等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差别。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的东西,然而通过课堂学习却挖掘出了无数的科学知识。
四、加强实践,提升运用能力
科学绝不仅仅是来源于生活而成了纯粹的理论和书面知识,这些知识更应该被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学以致用才能够体现科学的精髓和真正价值。因此必须加强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用科学的眼光和思维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9-0035―06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9.007
一 研究问题
科学发现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良好的问题解决活动。小学科学发现学习实际上是小学生通过探究科学实验,从而发现并获得科学知识、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探究的技能的活动过程。微世界(Mircroworld)是一个经过实证研究证明十分有效的认知学习环境与心智工具(mental tool),尤其适合于发展科学(技)学科的探索与发现学习活动。国外已经有许多微世界应用于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案例。但在国内,特别是小学科学教学中,还很少有关于微世界的教学应用研究。如何运用微世界促进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如下三个具体问题:
(1)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有什么特点,其活动过程是什么?
(2)微世界的功能特性是什么,它在小学科学发现学习中起什么作用?
(3)如何有效地运用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
二 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
1 科学发现学习的含义
科学发现学习(Scientific Discovery Learning)是指学习者通过构造科学实验而进行的发现学习,即学习者像科学家一样,针对某个科学问题,通过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的方法,探究、发现并建构其中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的学习活动。因此,科学发现学习是指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引导学习者针对某一个科学问题,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步骤探究科学实验,发现并建构其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从而提高科学素养的学习活动。科学发现学习的目标、过程都十分强调学生自己的发现经历,并希望能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方法,建构起有关的概念、原理,发展有关的认知技能。
2 科学发现学习的活动过程
De Jong和Nioo曾把科学发现学习称为“探索性学习”(Exploratory Learning),并对科学发现学习的过程做了具体分析,认为这一过程主要由两类活动组成:转化性过程和监控性过程。张建伟和陈琦对科学发现学习进行了结构化分析,认为在科学发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完成问题表征与假设形成、实验探索、自我监控与反思概括三种相互联系的活动,这三种活动构成了科学发现学习中相互交织的三条线索。同时还强调,在整个科学发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领域性知识(domain knowledge)和元知识(meta-knowledge)具有重要的作用。陈刚提出了计算机模拟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的活动结构,认为科学发现学习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在实验空间和假设空间中展开的双重搜索,包括有三个子过程:搜索假设空间、搜索实验空间和证据评估。
综合上述所有观点,笔者认为科学发现学习实际上是学习者通过开展科学实验进行学习,它可归纳为三个基本活动过程:科学探究活动(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自我监控活动(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反思概括活动。在这三种活动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基础(领域性知识、元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发现学习的基本探索活动。
3 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虽然科学发现学习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欢迎,但是,许多实验研究表明,科学发现学习的实际效果并不一定优于传统的讲授型学习。究其原因,是因为学习者在科学发现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新的问题与挑战。而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困难:
(1)学习者在使用微世界开展科学实验探究时,容易将其等同于“游戏”,导致无法发挥微世界的学习功能;
(2)由于受到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学习者对科学实验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理解不够,不知道如何开展科学实验,具体表现在:①不知道怎样从具体的任务情境中选择自己的研究问题;②不能正确地完成实验设计:⑨不知道应该记录哪些实验数据;④较难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来得出结论:⑤对自己的实验过程不能进行很好的监控和调节,经常是随意地、没有逻辑地开展实验探索。
三 研究方法
为了最终形成一套能够有效促进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和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
1 总体目标的确定
本行动研究的总目标是根据理论分析提出的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教学策略的总体思路,开展行动研究,通过不断修正、完善,提出具体的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与操作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本行动研究将设计成三轮循环,每轮的目标分别为:
(1)第一轮行动目标:探索微世界的使用方法,细化各个并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策略,即“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和“反思支持策略”:(2)第二轮行动目标:修正、完善各个环节的策略;(3)第三轮行动目标:总结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分析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对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2 实验对象和内容的选择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五(3)班的学生(共30人),确定如表1所示的部分教学专题作为实验教学内容。
“种植外星植物”、“生态瓶”、“维护生态平衡”三个专题是小学科学的重要内容。“种植外星植物”内容侧重于将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提出研究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设计对比实验,学会如何从收集的数据中,分析整理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生态瓶”帮助学生探索在封闭条件下建立良性生态系统的方法,再用于实际生活的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孩子们形成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维护生态平衡”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都可能会失去平衡。
3 微世界的设计与开发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微世界的设计理念是为小学生提供模拟真实世界现象的发现式与探索式的学习环境,通过操作微世界中的元件或命令进行模拟实验活动,促进小学生主动探究进行科学发现学习,从而激发小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种植外星植物”这一专题是根据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中“生物与环境一”单元中“设计种子发芽”、“种子发芽实验”、“从实验中获得信息”三个专题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设计的拓展内容,该软件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科学实验研究环境,通过探索三种养料A、B、C中,哪种是外星植物“小菱花”生长需要的养料,并找出该养料的最佳分量范围,从而帮助“小菱花”生长得最好,以打破宇宙高度,操作界面如图1。
“制作生态瓶”微世界是针对小学科学五年级内容“生物与环境(二)”中有关生态瓶的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构建、观察、改变“微型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加深对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的理解,明确非生物、植物、动物之间的依赖关系,软件操作界面如图2。
在“维护生态平衡”微世界软件中,呈现了一条由“草”、“兔子”、“狐狸”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软件开展对比实验,观察这一生态系统50年里草原生物数量的变化,软件操作界面如图3。
4 总体行动方案
(1)将微世界应用于小学科学课堂,探索微世界的使用策略与方法,并制定第一轮行动计划;(2)实施第一轮行动;(3)观察并收集数据,分析效果;(4)反思第一轮行动结果并总结;(5)改进教学,细化策略与方法并制定第二轮行动计划;(6)实施第二轮行动;(7)收集并分析数据,观察结果;(8)反思第二轮行动结果,并改进:(9)以同样的模式进行第三轮行动研究。
四 研究过程、结果与反思
1 第一轮行动方案、过程、结果与反思
本轮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微世界的使用方法与策略。作为一种计算机模拟软件,微世界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拟真实实验的虚拟环境,因此需要让教师和学生熟悉和适应利用微世界开展科学学习,克服因真实实验和虚拟实验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困难。
在本轮行动研究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较为有针对性的支持策略。首先,在开展科学实验探究前,教师利用微世界的演示功能给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并联系旧知识,帮助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接着,教师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微世界中的科学实验分解为两个任务,要求学生借助实验方案和其它辅助工具来完成一定任务,在整个实验探索过程中,教师还采用了搭建“脚手架”、同伴辅导、提供辅助工具(如Excel)、反思等策略。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课后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对微世界这一新的学习软件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并且大部分学生在明确了任务要求后,很快就能熟练操作微世界;学生能够明确实验研究方案的重要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阅读并填写实验方案,但也有不少学生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作记录:部分学生利用了Excel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直观化的图形来得出自己的结论。图4(a)、(b)是学生利用Excel处理的收集到的实验数据所得到的“小菱花”生长曲线图。
但是,通过调查和观察,发现还有以下一些问题有待解决:(1)学生对微世界的“热情”过高,导致他们忽视了对教学目标、教学问题等重要信息的理解,少数学生甚至将操作微世界当做玩游戏,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能把握学生进行科学发现学习的关键环节给予及时和恰当的指导;二是未能对所有学生进行指导,导致学生间学习效果差异较大。针对以上两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措施对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教学策略加以改进:
(1)在开始实验操作前,对学生的操作权限加以控制,不让学生动手操作微世界,由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探究任务、提出研究问题、形成了假设并制定了实验计划后,再给予学生操作的权限。
(2)教师加强对教学关键环节的把握,并针对关键的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引导学生的概念转变和思维发展。同时,采用同伴辅导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策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协作,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学生的水平差异。
2 第二轮行动方案、过程、结果与反思
本轮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细化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教学策略,即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和反思支持策略,并通过课堂观察、课后反思、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进一步总结三种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方法,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从而加以改进。
在本轮行动研究中,教师在教学的关键环节,设计了较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提出问题和形成假设的阶段,教师提供的知识解释支持策略主要包括了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概念图支架等,为了帮助学生能够理解所要探究的科学问题,教师除了直接讲授,还提供了相关的案例供学生观摩学习,同时还让学生学会利用概念图工具对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梳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建构有关的科学概念。在实验探索阶段,教师分别针对设计实验、检验假设和分析实验三个关键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包括:搭建“脚手架”、操作示范、提供辅助工具等。
本轮行动研究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活动,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我要利用微世界来发现”,因此更加重视实验研究方案的阅读和填写,部分学生能自己积极主动地寻找辅助工具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由于本轮行动研究中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较为复杂,学生在操作微世界和理解实验研究方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通过访谈教师发现,在实际教学中,问题提出和假设形成阶段在整个课堂中处于很关键的地位,需要充分引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明确问题基础上开展实验的探索。因此,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和反思支持策略外,还应考虑在最初的教学环节中,加入任务驱动策略,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等步骤,使学生积极投入探究过程。
通过访谈学生发现,学生主要在两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一是不知道如何根据研究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较难根据分辨猜想和假设选择相关信息:二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对收集的证据进行推理和解释,从而形成正确的结论。虽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已经针对这两方面的困难提供了相关的学习支持,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解决。
本轮行动研究对教学策略进行细化并改进了相应的实验研究方案,较第一轮行动研究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也发现以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1)发现问题
学生在形成假设和得出结论两个环节还存在着较大困难,需要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支持。
(2)改进措施
发挥小组协作探究的优势,利用“同伴辅导”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促进。
3 第三轮行动方案、过程、结果与反思
本轮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操作过程及方法,分析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教学策略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所起的作用。
在本阶段的教学实验中,主要针对前两个循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重点关注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在促进学生开展科学发现学习活动中的有效性。
通过执教教师的反思,可以发现:(1)各种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开展科学发现学习活动,也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2)教师认为微世界很适合于支持小学科学中部分难以在课堂中完成的科学实验探索,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
学生对微世界的使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访谈发现,学生在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1)能够应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完整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了动手操作的能力;(3)极大提高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五 总结与评价
通过三轮行动研究,总结出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如图5所示,并得出如下结论:
1 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实施步骤包括“明确探究任务――建构问题空间――制定实验计划――开展微世界探索――形成结论――反思评价”六个环节
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实施步骤分为:明确探究任务、建构问题空间、制定实验计划、开展微世界探索、形成结论和反思评价。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必须是一名参与者和行动者,实验方案和操作都应尽可能由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首先要通过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帮助学生明确实验探究任务。在科学发现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设计实验、开展微世界探索、收集数据,并猜想背后的规律,直到实验数据能够支持所猜想的规律,最终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师可通过简单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迅速了解微世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减少学生在实验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2 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包括任务驱动策略、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反思支持策略和多元评价策略
通过对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试验的归纳总结,得出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包括了任务驱动策略、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反思支持策略和模糊评价策略。在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中,学生始终是进行探究和发现的主体和中心。在微世界操作中,但由于受到背景知识、思维水平等各面的限制,小学生在利用微世界进行科学发现学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激活有关背景知识、提出问题和假设,教师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设计、微世界探索和实验分析与总结,并能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可见,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培养学生制定实验研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和设计实验研究的能力,以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一、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将会大大提高实验效果。而且明确实验目的,知道要干什么,才能确定实验的方案、步骤、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学生喜欢动手实验,但是实验过后,学生却不知道通过该实验能够得出到什么样的结论,神奇的实验现象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乐了一下,没有太大的实效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学生不清楚此次实验的目的。因此,在引导学生制定实验研究计划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我们要通过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以保证实验价值的真正体现。
二、引导学生提出实验方案
1.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实验方案
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就是以科学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应用新知的能力、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实验方案,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实验学习和探索当中。
案例:加热和冷却
师:(多媒体展示一个被压瘪的乒乓球)有办法可以让乒乓球恢复原来的样子吗?
生:(思考)
师: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个被压瘪的乒乓球被热水浸泡后鼓起来的乒乓球。提问:(1)为什么热水能让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呢?(2)用热水能不能让瘪了的破乒乓球鼓起来?为什么?
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原理。并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不管装在哪里的空气,它是否都有受热体积会膨胀的现象?
(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实验方案,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目的:证明不管空气放在哪里都会出现受热体积膨胀的现象。
实验工具:气球、瓶子、塑料袋
一名学生这样设计:准备用气球装空气比较容易观察到现象。最方便安全的加热方法是用热水,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明显变大。还有学生用瓶子,实验现象是瓶子的盖子拧不开了。
……
之后,借助PPT出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进行自己设计的实验。
这样以问题思考为导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在教学中用问题来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用问题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用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以猜想为导向设计实验方案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最活跃、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一环。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也就不同,再加上现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针对某个问题,他们就会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和假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为高效实验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小车的运动》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小车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了载重汽车的速度和哪些因素有关系。之后,引导学生提出假设:(1)改变小车的拉力会影响小车的速度。(2)小车的载重量也是影响速度的因素之一。接着,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证明小车的拉力与载重量与小车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完成实验记录课。得出实验最后的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载重量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拉力越大,小车速度越快。
猜想和假设是学生进行自主实验的开始,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在以猜想为导向的实验设计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使学生从“我学会”变成“我会学”。进而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空间的发展。
三、完善实验记录表并进行分析
实验记录单是制定实验设计的重要环节,我校实验记录表的设计主要有三种形式:(1)课后活动记录;(2)自己设计实验记录单;(3)学生准备一本空白记录本。三者之间各有优缺点,其中自己设计实验记录单,能够结合实际教学进行设计、记录内容较有针对性,能够提高实验的效率。而自备空白记录本,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录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各种表达能力。但是,缺点便是记录费时,教师工作量增加。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时,要根据实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实验记录表,正确做到既方便自己记录,又可以提高实验效率。
还以《小车的运动》为例进行简单介绍。针对四年级的学生,教师还是要“扶”。如果在教师指导完如何设计实验后只发给学生一张空空的白纸,我相信很多学生还是设计不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可实施的方案出来。教师在实验设计单上留几个空位让学生补充,主要让学生对“对比实验”中保持不变的因素和需要改变的因素加深理解,还有如何对改变的因素进行设计,完善学生的思维。具体的实验记录表如下:
这样的记录单设计既简单又清楚明了,学生通过数据之间的对比就可以得出载重量是否与小车运动的快慢有关,最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载重量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简单的设计,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明了地得出结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为学生制定有效的实验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所以,在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下,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制定实验计划的能力,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动手实验的习惯,以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学生通过实验不断地体验着成功与失败,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人格的内涵,获得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家庭背景、年龄、性别、性格和个体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对教师的介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介入学生实验的支持性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学生主体发展,倡导自主探究
教师介入学生实验应秉持“强化学生主体发展,倡导自主发挥”的原则。教师的介入是要为学生实验创设更自由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教师要通过介入实验,支持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按自己的意愿设计和生成新的实验方案。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实验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让学生在与环境、材料、同伴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同时,分组实验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基本形式,更应彰显自由、和谐和创造的“自主探究精神”。
案例:“杯子变热了”实验
交流实验发现。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我们发现蜡烛油都融化了。第一个先融化,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生:因为给铜条加热,这一端温度高,然后热沿着铜条传到下一个孔,这里的温度变高了,所以就融化了。
生: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师:加热点温度高,后面的部分温度低,然后热又传递到下一个温度较低的部位,其温度有升高的,只要有温差就会出现传递,就像是接力棒一样,依次传递。
实验的过程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原本的观察蜡油的融化现象变成了讨论热传递的方向问题,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学生进一步思考实验本质的欲望。面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教师通过和学生对话了解实验开展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验精神”,积极投入实验过程中“生成”的情境,鼓励和帮助学生自主设计、操作实验,享受快乐,体验成功。
二、仔细观察、梳理情景,寻找介入最佳契机
教师介入学生实验时应仔细观察、梳理,寻找最佳契机。学生在实验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此时,教师一般会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使实验进行下去。但也有一些学生会放弃实验。教师要静观其变,留给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尝试中积累经验,学会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当然,一旦发现学生因实在无法实现自己的实验结论而即将放弃实验时,教师必须介入。
案例:“力在哪里”实验
通过前面几个我们感受力的活动,你发现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接下来马老师想让大家用玻璃球来研究一下力的作用。
1.大家看,现在这颗玻璃球在桌面上静止不动,你能用力让它动起来吗?
提问: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2.提问:现在我们已经会让静止的玻璃球动起来了,你能让滚动中的玻璃球滚得快一些、慢一些或拐弯吗?
结论:力可以使静止的玻璃球动起来,也可以使玻璃球动得更快些,还可以使玻璃球停下来。力还可以改变玻璃球运动的方向。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实验操作员积极思考生活中常见现象,引导学生讨论和想象,使实验前期知识储备有了突破,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了观察对教师介入的作用。
三、融合多种形式,发挥主导优势
教师介入学生实验应融合多种形式,发挥互补优势。只有灵活选用不同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实现科学教学目的。
教师介入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直接介入,指在不影响学生意愿的情况下,教师通过提示一个问题或建议,给出一个鼓励或参照,邀请一个同伴加入或营造一种气氛支持学生的实验探究行为。间接介入,指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实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准确性以及严谨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素养。无论是直接介入还是间接介入,都要以不干扰学生实验为前提,以不破坏学生兴趣和实验的操作思路为原则,以让学生获得实验体验以及促进学生实验探究水平的提升和全面发展为目的,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进行。
教师介入的方式也可分为情感性鼓励和技艺性帮助。情感性鼓励,即在介入时侧重采用鼓励、融入、暗示、启发、建议和引导等方法。技艺性帮助主要包括示范、参与、帮助、指导和练习等。学生实验需要教师的情感性鼓励和技艺性帮助。
案例:自己动手设计滑轮组
制作滑轮组的几个同学坐在桌子边设计滑轮组方案,教师在一旁观察了许久,发现学生什么也没组装出来。有的孩子开始不耐烦了,流露出沮丧的情绪。这时,教师坐了下来。
教师说:“我帮你们设计滑轮组好吗?”学生立刻说:“好。”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听边模仿,不一会儿,滑轮组就设计好了,他们高兴地进行数据采集的实验探究。
几天后,学生又要设计难一点的滑轮组了,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一个正在默默地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同学,并鼓励他们:“每个人都试一试,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教师在旁边仔细观察,在碰到困难时给予帮助。果然不出所料,孩子们很快设计出几种很好的滑轮组方案。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由于学生对滑轮组的认识比较抽象,在设计方面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教师通过技艺性帮助给同学们实验带来了很大的支持。但第二次实验时,教师更多的是鼓励学生摆脱依赖,大胆尝试,并将情感性鼓励和技艺性帮助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当然,学生实验水平素养和体验并非与教师介入的频率和深度成正比。教师的过度介入往往会干扰、转移或替代儿童原来的活动意向,降低学生的自信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介入学生科学实验活动采用以上灵活、有效的支持性策略,适度介入,使科学实验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行)》
[2] 《谈科学实验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曾宝骏。
老师在布置科学实验的设计时,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导向,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唤起求知的欲望。例如,在小学自然《植物的叶》一课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在野外搜集各不相同的植物的叶片,展示出有代表性的典型叶片:枫叶、柳叶、银杏时、松叶等,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不同叶片的形状特点,并可以用比喻的喻义来形容叶片的特点,枫叶像手掌、松叶像钢针、银杏叶像扇子,学生在好奇地观察的同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不同叶片的共同点,通过仔细观察得出:叶片上都有各自的叶脉,纹路清晰可见。又如,在小学自然《大气的压力》一课中,用“瓶子吞鸡蛋”的具体实验形象地演示大气的压力特性:用锥形烧瓶盛装热水后马上倒掉,将熟鸡蛋置于瓶口上,随着温度的下降,我们看到鸡蛋慢慢被瓶子“吞掉”,如果在烧瓶外面又用开水烫,熟鸡蛋又慢慢地被瓶子“吐出来”,神奇的现象激发了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老师再逐个地进行演示和讲解,使大气压力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形象地为小学生所理解。
所谓生态课堂,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原生态课堂,是一种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是一种不断追求的课堂。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讲过这样一句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番话道出了生态课堂的特征:即尊重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与教育机智,善于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能及时处理课堂上出现的意外问题。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把生态课堂教学理念引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小学数学教学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该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扶持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使学生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从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迪。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考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和愿望,才会出现一种激励、推动自己去学习数学的心理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入“不平衡――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平衡”的学习过程中去。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了具体的感受,激起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二、尊重个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的个性,是不断发展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师就是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个性思维,营造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学生只有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及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把生活现象引入到数学知识中去,使生活实践与知识紧密结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学会自己动手作,动脑想,动笔试,动口问等,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学会自主探索知识,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造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学生在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问题中动脑思考,积极体验,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独特的问题,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加强协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合作交流的教学活动。比如二年级《毫米和分米》教学中,就可以进行分组学习,相互讨论、探讨。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加强协作联系、合作学习,让这个小组的学生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实物来表现毫米与厘米、分米的区别,让发挥他们的集体智慧,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意见。这样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可以得到张扬,而且通过协作、协商、交流、归纳的学习方式使学习得到很快的提升。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而这些推理能力、抽象能力等又是学生解决问题时必备的基本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能源性因素。其次,小学数学课堂还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供了可实现性条件。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恰当设问、提问、解问等方式,有意地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再有,小学数学课堂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供了标准性参考。设置问题不是为了问题而问,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能深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学习内容,以便学生对学习内容深入、全面的理解。可见,小学数学课堂,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环境。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之功能
1.促进功能
我们知道,“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动力源泉。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形成问题意识,那么学生则能够从多角度地对学习内容提出质疑,这对于学生从多方面角度去理解学习内容具有直接地促进作用。
2.激励功能
长期以来,讲授式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几乎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的知识全靠教师传授,学生的思维活动完全跟着教师走,这样的条件下,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很差。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开动脑筋,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3.强化功能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强度与注意力集中与否有着密切关系,只有受到人们注意的问题才能被人们牢固地记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养成学生经常自问或相互提问等,有助于促使学生对“问题内容”的注意力集中,增强记忆。
4.启迪功能
问题意识对学生的启迪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设问、提问可以引领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积极思维活动,从而对学习内容的本质及其联系整体理解与把握。此外,通过设问、提问可以促进学生不断进行反思,以及对培养学生的整体观意识都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三、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之策略
1.情感转移策略
情感转移策略主要是指,通过建立友好的师生感情,产生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赖,以致于使教师情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实现教师的问题意识向学生方向转移,生成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只有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是值得敬仰和可信任的。在我的课堂上,明显地观察到,那些经常跟教师交流的学生,无论是提问还是解决问题上都相对优于其他学生。
2.情境创设策略
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帮助学生把形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有利于学生形式一套个性化的问题系统。因为,来自生活实际的情境具有几个特征:一是真实的,它能真实地反应问题的本质,这样学生学习与之应用直接联系起来;二是具体的,它能将全理论化的书本知识转换为简单具体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三是有趣的,数学课本知识的逻辑性特别强,这给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是教师能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学会增加许多学习的趣味性。四是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一些案例或事件是学生熟悉的,甚至是经历过的,易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3.师生互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55-02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必须坚持强化制度建设、细化常规管理、深化教育科研、活化师资队伍。只有落实这“四化”管理,才能推行管理制度、推进教学实效、推动创新实践、推升教学实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强化制度建设,推行有效实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规章制度的充分实施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这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任何学校都能制订并完善教学规范、抽测方法、检查通报等一系列有关教学质量的规章制度,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制度实施并不是很理想。在这一点上,我校坚持确立教学整体观,以系统的思维方法指导教学,克服各种单一的、片面的教学行为。根据学校各部门、各类人员、各项工作的不同特点,分工合作,逐步形成“校长领导,分口管理,处室负责,年级包干”的层级管理体系,各司其职,狠抓落实,做到制度面前一律平等。
我曾记得实行绩效工资考核时,很多学校不敢大举动量化核分。作为教学副校长,坚持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来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出台后,的确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好多人感到差距大会使矛盾加大。可各个部门照章办事,方案实施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棘手。有位学校领导因照料住院的家人,一个多月没来上班,核算时按规定扣除了相应绩效工资,这件事使大家心服口服,更加认可了制度的奖惩激励作用。
一系列完备的制度得以有效实施,充分调动了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教师工作不再懈怠,出现了“四多四无”:精心备课的多了,不备课上讲台的没有了;认真布置批改作业的多了,突击应付的没有了;出满勤争班上的多了,懒散违纪的没有了;办公时间研究教材、琢磨教法的多了,琢磨人际聊闲天的没有了。新老教师争先恐后搞教学,确保了我校教学质量的大提升。
二、细化常规管理,推进教学实效
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还要靠常规管理的精细化来推进。把工作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到教学第一线,使老师做到变单纯知识教学目标为综合素质教育目标,变学生被动接受为积极能动乐学,变向学生加压为教师自我加压。
细化目标。学校可根据实际制定对学生智育培养的分段目标,因材施教,为学生的一生奠基。比如七年级着重夯实学生学习、思维、行为的基础,避免出现学困生;八年级着重巩固与提高,加大帮扶力度,严防两级分化;九年级着重培优辅差,复习备考、树立竞争意识。
细化过程。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是基本的教学单元。细化常规管理,就要对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评价等教学基本环节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检查落实,及时反馈。对每个任课教师来说,要求做到课堂教学引领、渗透:即以新课程改革引领课堂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渗透于自己的教学理念中;把新课标教学模式渗透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把严格科学的管理策略渗透于自己的班级工作中。
细化反馈。作为教学管理人员要坚持入课堂,针对任课教师观课、平课议课。只有深入课堂,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改进教学才会有发言权。要了解全面情况,还应利用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征求他们对教学的看法,每学期向家长发问卷、每周设立校长接待日,请家长协助学校搞好教学管理,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监控。
三、深化教育科研,推动创新实践
教研教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加速器。深化教育科研工作,变向时间要成绩为向科研要质量。只有这样,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远机制才能形成。
导向为先。学校要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可成立专门机构主抓教研,创造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及方案,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定向、定度、定势调控。有导向性地改革传统教学评价办法,不唯分数,将业务培训、教学能力、教科研成果、学生素质培养纳入评价体系,更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教师的教研水平,防止“研”、“教”分离,确保教研质量。
以点带面。教科研工作不会立竿见影地推动教学,要有长远规划。抓教研主要从抓骨干、促全员入手,让骨干教师先行,实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辐射各科的科研目标,带动全员推进,促使学研互动。作为教学主管校长,能亲身搞科研更是淋漓尽致发挥引领作用的体现。2007年底我主持一项衡水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经过两年的摸索实践,通过和其他老师沟通交流,在达到研究预期目标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成长了大家。顺利结题后,又参与筹备申报省级课题――《初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的研究。管理者亲身实践,才有切身感受,才会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中。截至目前,我校已完成衡水市级重点课题2项、规划课题2项,在研、待批省市级课题4项,县校级课题12项,涉及了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
四、活化师资队伍,推升教学实力
教学主导是教师。教师有了活力,教学工作才有内源动力,单纯地对教师管教约束反而会适得其反。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这一教学理念,教师要树立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让学生因为学习数学而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尽情地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蕴含在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在生活中。好的情境设置,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贴近生活的情境,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提炼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经历了生活化数学的学习,从而增强了学习效果。
如我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出示有关年、月、日的图片,让学生回顾图片上的生活情境,并且让学生说出什么时间,发生什么事情,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年、月、日,达到了激情引趣的效果。然后我又提出有关年、月、日的问题,一年有多少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学生能很轻松地从生活情境中找出数学问题,真正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从而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生活,发现问题。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在平时教学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不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主要原因是数学教学没有贴近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何搭建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并且大量的生活材料又怎样呈现给学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学生触手可及的资源,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学生不易收集的资源,教师可以到网上查找相关信息,再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耳目一新,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决心。
如《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课前通过让学生搜集有关信息,然后课上汇报。学生发现的信息有:超市中有些物品的价格用到小数、跳高和跑步成绩用到小数、各种建筑物的高度用到小数等信息,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地方用到小数,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心。在教学中让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起来,让我们的教学更贴近生活,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探究数学知识,让数学融入生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平台,使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完成教学任务,体会到探究知识的成功与快乐,让学生把这种快乐回归到生活中去,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从而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中,我会经常把知识回归生活。如教学《认识圆》后,学生找到了车轮、井盖、花坛等生活中的圆,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把枯燥的数学变成有趣的数学,从厌倦数学到喜欢数学。
四、回归生活,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02-01
所谓数学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学习。主要致力于构建一种学习群体。其实知识不是单纯的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各方面的因素,充分利用学习资源,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获得的更多。这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取的方法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去发现,而教师的主要职能是积极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去获得知识的。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几条比较重要的策略。
1.科学的组建合作小组
合理地进行合作小组的划分教师必须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对于学习成绩 性别、性格特征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小学生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标准来进行分组,保证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尽量均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好效果,保证学习成绩不同的小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让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小学生也可以通过组员的帮助而获得提高,与此同时,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小学生也能够在互相合作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
另外,为了保证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应该对于小组的每一个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保证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负责一定的学习任务,如有的小学生负责激励、有的负责监督、有的负责总结汇报等等,并且,不同的分工也应该经常进行轮换,以便提升每一个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我在让学生分小组学习"认识钟表"时,小组内有"教师",有"学生",有"记录",还有"裁判",学生的分工非常明确。
2.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当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的现象,创设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合作的内在动机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例如:在讲《圆的认识》的时候,不是直接叫同学找到圆心、半径和直径,可以巧设情境:我们公园圆形的花圃,每天需要给它浇水,同学们想想,喷头应该装在哪呢?水最远要喷到哪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思维十分活跃,竟然说出了"半径辐射"的概念。同时,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妙处真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动力。
3.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已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接近,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我也来到他们中间倾听。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到讲台桌上那个墨水盒时,都发生了争论有的认为那是正方体的,有的则认为那是长方体的。我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个墨水盒,原来,墨水盒的正面是正方形,侧面则是一个长方形,严格来讲它应是长方体。这个争论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
这时有个学生讲解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概念和特点,使得同学们其间运用观察、触摸、比较等方法,最后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这墨水瓶是一个长方体。"像这样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非常必要!
4.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效参与
合作学习,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的潜能,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用结合,着眼全面发展。例如教学"统计"时,一开始采用"夹玻璃球"的比赛游戏,每个小组的同学跃跃欲试,兴趣极高,听完老师的比赛要求后,不等老师分工,小组内的成员已自行分工好了。哨声一响,小组内有的数,有的夹,有的计,有的监督检查,每个成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的进程中,组内秩序有条不紊,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5.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主要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通过不断的反馈,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发现与全面数学素质目标之间的距离,不断改进不足,努力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一定要全面而有激励性。首先是过程评价,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更注重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提供及时有效地指导,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事求是、全面准确地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使各小组明确自己努力与改进的方向。其次是学习结果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既要体现个人的智慧,更要体现团队的力量。因此在评价学习结果时,要让学生个人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又要让小组成员分享到集体成功的喜悦,及时奖励优胜小组,能大大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下一阶段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既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人际交往和实践探索的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很好的教学方式。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