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当今,企业的市场环境变化更加不确定,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一种产品或者一项技术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技术创新所引领的竞争优势愈发明显。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若不采取有力的技术创新战略来持续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将会很容易被市场边缘化、甚至淘汰。本文首先对技术创新能力理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分析,并进一步对企业如何系统地评价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这对于企业有针对性的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技术创新能力理论综述
目前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并未形成一致性的理论,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看法也不一致。Larry从企业创新组织行为的角度出发,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的总和;Bargeman和Maidigue从战略管理角度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支持和促进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和实现的组织、技术、文化特征等的集合体;Barton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包括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人,企业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的能力,企业核心价值观等;Seven Muller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包括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生产技术改造能力,技术储备能力和技术创新组织能力等方面;魏江等把技术创新能力要素分解为技术创新决策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傅家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
2.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综述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维度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还有不少学者选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数据开展了相应的实证研究。其中,王国进和王其藩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主要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归纳总结出三个主要的特点:一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方法更加多样化、更加科学性;二是更加重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三是开始关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自身发展阶段以及技术本身演化发展规律的关系。2006年,国家统计局从统计数据的角度提出评价我国典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四项指标,即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和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宋凡等分别对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的整体创新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国外学者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库珀和克雷恩 (Cooper and Klein Schmidt)提出了技术创新高标准定位模型,该模型指出企业技术创新主要依赖于五种要素,即产品开发过程、组织形式、技术战略、创新氛围、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同时他们认为其中三种要素具有显著作用,库珀和克雷恩称之为“新产品创新业绩三角”,该模型的提出使得对技术创新管理过程评价变得更加容易操作。
3.构建评价要素框架,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前述的综述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某个单一维度研究、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要素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更加全面地度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认为应从技术创新能力静态评价要素、技术创新能力体系评价要素、技术创新能力体系效能要素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战略支撑要素四个方面系统地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要素框架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要素框架
依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要素框架,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应积极加强对创新资源掌控和积累,另一方面应注重通过创新平台和创新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创新资源的组合效应。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界定
(一)企业技术创新概念的提出
最早明确提出技术创新能力概念的学者是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1]。1912年,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所做的新的组合”,总体来说,熊彼特对于创新的作用是肯定的,他认为资本主义正是由于创新而得到了发展。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土壤就是不断的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发表至今已经一百多年,技术创新能力无论从定义的内涵,还是定义的外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界定
在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的概念之后,许多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进行研究。
第一类是“从能力本身来定义技术创新能力”,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组织本身所具有的,并能帮助组织创造新思维、新想法的一种能力。从这一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义的主要是国外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Burns等[2]最先从能力本身定义了技术创新能力一词,将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组织成功地采用或实施新观念、新工艺或新产品的能力”。Barton[3]则从创新能力的核心层面定义了技术创新能力,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及企业的价值观。”
Burgelman等[4]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支持企业创新战略的一系列综合特征的组合”,从创新能力构成上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另外,O’Connor等[5]从一种更为新颖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认为技术创新是“资源(人力和关系)投入和中间变革资产”,该资源或资产是企业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须的。
第二类是“从过程的层面来定义技术创新能力”,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就是生产某种革新的、有意义的客体的过程。最早从过程层面来认识技术创新能力定义的是Mumford等[6],他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生产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一个过程。随后技术创新能力被定义成:多个人共同协作,从而创造有价值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想法、新程序、新过程。该定义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参与创新的主体引入到了技术创新概念之中,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由一系列活动组成的交互过程”。Fores等[7]则将技术创新能力阐释为“学习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效果的催化剂”,这也从过程层面来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
中文文献对技术创新能力定义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我国学者魏江等[8]最早在企业研究层面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探索,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支持企业创新战略实现、由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两者耦合并由此决定的系统整体功能”。其次,王立新等[9]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支持企业创新战略实现,体现于企业创新全过程中的一种整体能力” 。
总体来说,从过程的层面来认识创新能力的本质是将企业创新比喻为一个流程,认为创新是一个管理过程,需要特定的工具、规范和纪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能力强调的是将具体的、新颖的并且有用的想法引进到一般的组织流程和步骤中的一种能力,组织通过运用这种想法,能够使组织产生显著的进步[10]。
第三类则是“从结果层面来认识技术创新能力”,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能力能生产出某种革新的、有意义的客体,更侧重于创新的结果产出。Andrew等[11]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一些同以往相比具有新颖性和意义性的产出。Amidon在《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智慧的觉醒》一书中将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企业创造并使用好思想,好思想最终转化为市场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能力”。在一些学术与政策的辩论上,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抽象概念,用来表示一个系统将知识转化为能够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和财富创造的新发明的一种实际和潜在的能力,该定义也从结果角度阐释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
另外,我国学者张国良等[12]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就是“多、快、好、省”地形成商业化创新产出的潜力,与以往研究所不同的是,技术创新能力被同时赋予了数量、速度、效果、效率四个维度上的含义。
虽然学者们的定义角度不同,但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都与新思维与新技术有关,并且这种思维与技术都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的利益产出。总的来讲,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对原始的、相关的以及有价值的新产品、过程或服务知识进行整合,使得组织能够将一些思维转化为新的或先进的产品、服务或者流程,从而组织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企业创新的关键所在。
另外,Burgelman等[4]在《技术和创新的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刘鸿渊等[25]曾选用该评价体系对四川一家大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研究,认为该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真实水平且具有系统性和简洁性等优点。
在国内检索到的文献中,采用体系指标来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章占绝大多数,其核心指标包括“创新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一些典型的以系统观来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及主要指标见表 1。
表1创新能力评价系统观代表文献及主要指标主要指标1主要观点1文献作者创新决策能力、R&D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1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来探讨技术创新能力。1魏江等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产出能力1通过对已构建的一个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实现评价体系中各要素在不同类型企业创新中的重要程度的比较,对这些要素进行排序,从而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陈广宇等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协同能力、经济社会效益1根据技术创新能力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征,考虑到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构建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董岗等企业发展战略、创新成果的扩散、企业创新的信息源和创新障碍、企业创新的投入、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企业创新的产出1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创新能力各要素的诸多方面,可以说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都相关。1察志敏等企业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1要全面考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特征因素,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1王立新等创新意识水平、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活动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风险控制能力、组织管理创新能力1不同的创新主体针对自身发展战略的目标,所选择的评测内容的出发点不同,因而指标评测因子体系设计中选择的侧重点各异。1孙立媛等
(三)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求解方法
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可以看出,学者对于技术创新能力认识的侧重点不同,技术创新能力指标分解也不同。在将创新能力分解成具体指标之后,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指标进行量化,从而来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求解关键在于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是衡量某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值。总的来说,存在两类确定权重值的方法,第一种为群体测试统计方法,该方法邀请相关专家对指标进行主观估计,进而应用统计方法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将得出的每个指标权重的统计值作为最后结果;第二种为个体直观判断法,该方法由某个相关专家直接估计指标权重,并把这种估计值直接作为最后结果。本文主要探讨群体测试统计方法。从检索的文献来看,存在多种求解方法,具体见表2。
表2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求解方法一览表方法1特点1代表文献作者线性加权和法1优点是该方法既考虑了人们主观上对各项指标的重视程度,又考虑了各项指标原始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它们对总体评价指标的影响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缺点是计算量大。1曲国禹等 层次分析法(AHP)1优点是该方法能用于层次较多,指标较多的评价指标体系权系数计算,简单明了;缺点求解方法繁杂,计算量大,甚至要反复计算。1常玉等模糊综合评价法1可以构造三级以及多级模糊评价,能对不同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1姜炳麟等多层次灰色评价法1精确度高,为直接方法,可克服模糊综合评判中有些白化值经特征化处理后信息丢失的弱点。1唐炎钊等综合指数法1可以使指标值标准化,进而可以准确地评价工作的综合水平。综合指数值越大,工作质量越好,对指标的多少没有限制。1郑春东等数据包络分法析1DEA方法直观性好、可比性强,且每一指标权重是根据决策单元的实际数据求得,而不是根据评价者的主观认定获得,可以科学地评价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制定有效的创新策略。1李守伟等BP神经网络法1优点是:使系统误差达到任何精度要求,且有收敛性;随参评样本的增加和时间的演进,能进行进一步的时间学习和实现动态跟踪评价,具有自学习、概括能力、自适应能力以及强大的容错性等特征。1李文博等二次相对评价法1能够消除由于受客观基础条件优劣影响而导致的对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不客观性和不公正性,从而真正反映了人的有效主观努力在加强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1曲世友等
从表2 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的求解方法有多种。有些方法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权重求解时的主观性问题,如“数据包络分析法”、“BP 神经网络方法”等;有的是为了解决指标本身可能存在的缺陷,如“模糊加权评价法”等。总的来说,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也可考虑几种方法的联合使用,如“二次相对评价法”。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总结及展望
(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
综上可见,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含义进行界定时,无论是从能力本身,还是在过程和结果层面进行界定,都丰富了创新能力内涵,为今后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但仍旧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技术创新能力含义界定表述不一,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要想正确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义,就要把握企业创新的本质,并贴近企业现实状况,着眼于创新全过程,这样才更有利于进行把握技术创新能力的精髓所在。
(二)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在这个方面学者们的共识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系列能力的有机结合,但不论是评价指标的要素观、过程观还是系统观,在对指标进行具体分析时,由于对创新能力本质的认识不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原因有二:其一,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一些新的指标会对技术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在构建评价指标时,除了考虑常规指标外,我们还可以向新型指标拓展。其二,在创建评价体系时,大多数学者把各基本要素放在了同一个层次来考虑,割裂了各层次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从独立的、静止的、分散的角度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其结果很难反映企业创新的实际状况。鉴于上述两个原因,本文认为,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将系统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有机结合,将新型指标引入到评价体系中,建立各层次指标之间的联系,并使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来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也是今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一种新思维。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便于组织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实施的企业的一系列综合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的整体功能;(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能力;(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与企业创新战略密切相关的。
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性分析比较容易,但进行定量分析则比较困难。目前有不少的研究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过深刻的研究。但是可操作性都不是太强。要想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操作简便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的确是困难的。我们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由人员能力、信息能力、设备能力和组织能力四个要素构成。在每个构成要素中又有若干个具体的指标,每个构成要素和具体指标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都有一定的重要程度。以Ni表示第i个构成要素的能力指数,ri表示第i个构成要素的重要程度,zij表示第i个构成要素中的第j个评价指标,rij表示指标zij的重要程度。则可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和评价指标列表如上。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在上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和评价指标中,各构成要素的评价指数可以用(1)求出:
(i=1、2、3、4) (1)
其中:Ni―第i种构成要素的能力指数。
Zij―第i中要素中,第j种指标的评定值。
rij―第i中要素中,第j种指标的权重。且满足
(i=1、2、3、4) (2)
从而得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
(3)
其中N―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数。
NI―同上
ri―第 i种要素的权重。且满足:
(4)
在计算构成要素的评价指数和企业创新能力指数时,必须给rij、ri、zij赋值才能进行。rij和ri可以用专家评分法来确定,专家可由同行业中多年从事技术研究和开发及技术管理人员组成,同时还可以吸收个别从事市场调查及研究的人员。
Zij的值可以用比较评分法来确定。在确定某一zij值时,把国内同行业(或国际同行业)最好企业的指标值定为100,最差企业的指标值定为0,则有:Zij [0,100]。比如,行业科技带头人的比例,若本企业为10%,最好企业为15%,最差企业为0%。则本企业这一指标的评定值为66.7。对难以定量的指标,如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可以用专家评分法来确定。
由公式(1)和公式(3)确定的要素能力指数和技术创新能力指数用的是加权法。在技术创新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中,既使某项要素的评定值为零,技术创新能力的计算结果也不可能为零,事实上,在技术创新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要素,技术创新要进行下去,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公式(1)和公式(3)是有缺陷的。
我们可以用另一个函数式来计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公式为:
N=aN1a1N2a2N3a3N4a4(5)
其中:ai―第i种构成要素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关联程度,且ai>0
Ni―同前
N―同前
a―是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量,在此可把它作为常量。
从公式(5)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能的四个构成要素是同时起作用的,缺一不可。因此,Ni(i=1,2,3,4)必须是非零值,ai(i=1,2,3,4)必须满足0<ai<1. 对公式(5)全微分则:
即:(6)
公式(6)表明,技术创新能力的增长率是以ai为权重,各个构成要素按比例增长的和。如果四个构成要素的增长比例相同,即则:
(7)
由(7)可知,当a1+a2+a3+a4=1时,技术创新能力和各个构成要素是同比例增长的,当企业的外部环境为变量时,即: a1+a2+a3+a4<1时,则技术创新能力增长速要低于构成要素的增长速,从而可知,总体技术创新能力的增长是有“滞后”效应的。
在公式(5)中,Ni的值可由公式(1)求出,ai的值可以用专家意见法来确定,且满足。
显然用公式(3)和公式(5)确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指的值域是不同,在公式(3)中N∈[0,100],在公式(5)中N∈(0,100)。N值越大,则技术创新能力就越强。
三、结束语
自从熊皮特1912年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就宏观方面的研究,理论比较成熟;就微观方面,企业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能力也各不相同。本文的研究难免会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在中国大陆地区,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落后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和改造任重道远,因此,对企业技术的创新研究仍将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6―0028―02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要发展我国经济,提高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
1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3年底,我国私营企业达到1253.9万户,增长15.5%,注册资金39.3万亿元,吸纳就业1.25亿人,增长10.85%,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突出。但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尚未形成,一定程度上制约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分布不均
2006年至2013年,我国累计授予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权595.7万件,年均增长25.5%。我国自主创新的70%,新产品的80%和国内发明专利的67%都来自民营企业。2012年民营企业500强专利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共拥有国内有效专利90891项,国外有效专利11215项。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29928项专利总量继续位列首位,其中发明专利占比高达88%。但也要看到我国不同地区的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分布很不均匀。201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东部地区数量为375家,而西部地区为60家,中部地区数量55家,持续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东部沿海地区的创新能力较高,而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较低,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处于两者之间。东部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远远高于西部、中部,其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上,企业已经成为东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部地区也有类似倾向。而在西部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表现并不突出。
1.2市场化创新环境不完善
当前市场化创新环境的缺失和政府管理方式的错位是制约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障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但目前我国计划经济的思维和管理方式依然存在,以政府各个部门的项目主导的管理方式广泛存在,国内缺乏支持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市场化创新环境。技术创新本质上是市场行为,需要有市场机制。政府主导实施的技术研发项目、技术创新工程往往只能集中在少数高新技术企业、少数高校、研究院所,而同样需要支持的千万家中小企业和传统产业,得不到充分的支持,市场化创新环境仍不完善。
1.3缺乏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
技术创新管理是企业后继发展的倍增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开始重视技术创新管理,但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管理环境尚未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民营企业在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化上取得了许多成果,技术创新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技术创新管理对经济增长发挥的促进作用还远远不够,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不强、创新管理效率不高、技术成果转化率低。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管理主体、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滞后。
1.4技术创新动力、资金投入不足
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低于3%时,企业将失去竞争力,而低于1%时,企业通常就难以生存。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还没有设立专项研发基金。企业的研发机构过少,R&D资源配置不当、经费投入总量不足,短期行为严重,直接导致技术开发、改造的投入不足,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长远规划。究其原因,要么是企业缺钱,要么是不能有效融资,制约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企业“无力”主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即使是目前发展相对较好的民营企业,在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完善、缺乏社会化的研发服务平台、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的情况下,也不愿意主动开展技术创新,创新动力明显不足。
1.5技术创新人才匮乏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本。当前,高素质人才缺乏是我国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对于广大处在二、三圈层的民营中小企业,更是留不住高素质人才。相比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更难吸引高新技术人才。这既有民营企业内部原因,例如对技术创新人才的重视不够,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不愿花高薪聘请高新技术人才;人力资源通常无系统无规划,专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自身创新开发能力有限;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对创新人才的培训还不重视等。
2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及能力的提高,需要政府、企业、服务机构及科研院所的大力协作。
2.1把握战略方向,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可以有多种选择: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等。虽然三种模式间存在若干差异,但也存在某些共性和互动性。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要与市场机会、企业本身的技术实力、技术市场发育程度等相匹配。但选择的原则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的,根据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动和市场竞争状况及时调整创新主导战略。民营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规模、创新能力、所处市场等的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不能固守某一种。对不同性质与特点的企业,应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常常不是选择某种单一的创新模式,而是三种模式的结合,并且确定主导创新模式。民营企业应根据经营目标和技术创新资源,面向市场,结合实际,确定技术创新方向。在了解并掌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确定科研攻关项目和吸收引进先进技术,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2.2加强联合攻关,实现成果加速转化
产、学、研结合是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企业、科研单位与高校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使知识资本和生产要素形成新的优化组合。加强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形成相应的互动机制。只有积极组织多方沟通合作,实施大科技战略,联合攻关,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可节省用于技术开发方面的支出。作为煤炭企业,长期过分依赖资源,忽视技术进步。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激烈竞争,需要在技术创新上不断开辟新的道路,而产、学、研合作正是加快技术创新的现实途径。借助多层次,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通过有效配置科研院所的人才、高等院校、技术信息优势,不断为技术创新拓宽道路,切实提高民营企业对科技成果的消化吸收和转化能力,这是加快企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2.3推进文化建设,形成以创新为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
创新不是单纯的科技概念,应与时俱进植入新元素,把创新思维、创新文化渗透到生产经营各环节。企业必须突破发展策略中的惯性思维与常规思维,才能维持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形成创新思维,这首先得从企业文化的创新开始。创新者总是能够探索与创造机遇,引领市场发展的潮流,使自己在市场中总是处于有利地位。它不仅将创新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的发展战略、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中去,而且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战略思维,推动企业创新的持续进行。比如企业可以在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常抓不懈,激励员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使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不断开发出来。最终实现技术不断提升、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创新企业文化,实行名牌战略,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亲合力,这些都体现以创新为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
2.4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技术创新水平还远远不如发达国家。对民营企业而言,应该时刻与外界保持信息互通,及时调整自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企业发展与技术创新都需要贴近国际国内市场,民营企业应该具备灵敏的市场嗅觉,并依靠国际交流活动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并从中得到启发,最终在其他有利条件的配合下,展开各种创新活动。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强化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与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广泛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的紧密结合。首先,要主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缩短民营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其次,要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在技术引进中要加强宏观管理,防止盲目引进、低水平引进和重复引进。对一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国家应该统一引进,先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然后再转移到企业。第三,企业应把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在制定创新战略时,处理好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的关系,以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
2.5重视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是选好人才,用好人才。技术创新不仅需要一批熟悉国内外市场与前沿技术、思想意识开放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且需要各种各样的管理人才,还需要生产技术工人。因此,吸引、培养和留住技术创新人才是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首先,需要企业努力改善自身内部条件,形成企业经营者重视技术创新,每个员工关心技术创新的氛围。企业可以通过外聘短期专家和经营顾问提高技术、改善经营;或通过招聘专业人才,加强企业的科研力量,成立研究开发小组。其次,建立多层次的、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人才培训,开发人才资源,健全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队伍管理体制;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职业技能人才。第三,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核心技术人才持股成为民营企业的共识。让员工拥有企业产权是一种长期的激励机制。股权激励从实质上实现了对技术人才的激励与约束的双重功效,既降低他们离职可能性和短期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又体现了人才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第二、必须加大资金扶持。资金缺乏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中央和部分省市政府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发挥了政府资金在创新投入中的引导作用。制定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办法,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了对创业投资企业的税收扶持力度。在深圳交易所开通中小企业板块、在北京中关村开展了证券公司股份转让系统和小企业集合发债的试点,完善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满足成长性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第三、必须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利用好多方面科技资源是中小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我们鼓励大学、科研机构和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科研设施,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产学研联合。鼓励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面向中小企业开展服务,现有1200多家生产力促进中心每年为约10 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各类技术服务。支持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发。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我们组织实施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启动了百万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提高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
第四、必须加大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一些亚欧会议成员的成功实践表明,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提升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在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检测、研发、工业设计、污染集中治理等方面服务。从行业上看,仅纺织行业就在130 多个生产集聚区推动了服装设计、面料开发、产品检测、市场信息等方面服务平台建设;从区域看,仅浙江省建立的工业设计中心、物流中心、营销中心、电镀中心、污水集中处理等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就超过100 个。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概念,它由若干个构成要素组成,它反映了企业能够实施并且完成技术创新行为的多个内在条件。目前,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但是几乎都包括资金、人员、管理、组织、机制和环境等方面。但是这些方面的评价比较分散,也难以进行深入的量化研究,只有利用专利信息这个反映技术创新的结果性指标,才能引导和促进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经济发展质量。聚焦于专利信息的企业创新研究还比较少见。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主要从企业技术能力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来进行研究。弗里曼曾和许多研究技术创新的学者讨论过《第三世界的技术能力》,认为技术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寻找并决定最合适的引进技术的能力;实现引进技术从投产到产出的转化能力;改造引进技术并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能力;开发适应当地R&D设备的能力;制定基础研究计划并进一步提高改进技术的能力。日本学者斋藤优认为技术能力包括制造技术能力、产品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资源存量,技术能力表现为与生产能力相分离一种无形的资源。也有学者将技术创新能力扩展到更为宽泛的内容,罗伯特·A·伯格曼(斯坦福大学管理学教授)等学者认为创新既依赖技术方面的能力,也依赖制造、营销与分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他们分别从业务单位和公司两个层次设计创新能力审计框架,即以创新战略为中心,同时考虑可用资源及配置、技术环境、战略管理能力、组织结构和文化环境、竞争对手的创新战略和多产业演化等方面的问题。
(2)国内研究现状
相较于国外较早及较为成熟的研究,我国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开展时间较晚,尚不成熟。包括吴贵生、雷家骕、银路在内的一些学者分别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吴贵生教授将技术创新能力分为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这是从技术创新过程的角度来解释技术创新。而雷家骕等学者从三个方面把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技术创新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过程、成功技术创新启示、企业技术创新调查分析结果等。银路教授则认为技术创新是R&D能力、生产能力、投入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总和。还有些学者将技术创新能力基于“过程和因素”分解为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创新实现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创新核心能力。
2.专利信息分析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1)通过提前检索专利信息,可以避免企业的研发成果与其他企业产生重复
只有通过查找了解到相关的专利信息后,企业再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才能以最新的研究成果为起点,利用已有技术和产品进行自己的研发,才能避免闭门造车及重复他人已有的研究。如果企业在研究开发新技术或新产品之前没有进行专利信息的查找和分析,盲目地选择研究方向,就会导致费尽心血研究出的技术成果有可能是他人已有的发明创造,有可能被鉴定为重复劳动,更甚者,有些科研成果可能研发出来以后还不及现有的技术,大大的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
(2)节约科研经费及研发时间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结果,如果将专利文献使用在研究开发活动中,可以节约40%的科研经费及60%的研究开发时间。另有来自德国的统计称,在德国由于没有利用专利文献中的技术而浪费的研发支出达到250亿马克,占到总经费的三分之一。而在欧洲,这个浪费的资金总额达到了5000万英镑。
(3) 专利信息为企业技术创新开拓新思路,激发企业的创新意识
许多世界上的大企业都无一例外地将专利信息应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中。想要了解企业的技术发展过程,可以通过对其技术的专利说明书的调查来实现;另外,企业的总体设计理念、经营范围及其技术发展水平等,都可以通过专利检索来实现。所以,将专利信息的检索应用到新产品的研发中,可以大大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效率效益。很多企业科研人员也都在不断地将研发成果以申请专利的形式,正因为如此,才能让更多的研发者通过对这些专利信息的追踪和检索,使思路得到重大的启发,才能创造出更多更伟大的发明。
(4)利用专利信息可以让企业在技术贸易技术引进中占据主动地位
目前,很多国家将技术引进作为其技术创新的有效渠道,技术引进在各国技术贸易中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对于怎样选择要引进的技术对象,各国也都开始将专利信息检索作为最主要的手段。在通过技术引进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中,对专利信息的利用这个方面,日本很值得其他国家对其进行借鉴和学习。日本在本国的《经济白皮书》中有一段话:“我国的技术,主要靠引进国外技术发展起来,这在我国落后于先进国家、并打算努力赶超的条件下,是唯一的选择。”在当前这样的环境下,世界经济水平高速发展,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企业想要用最少的投入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击败竞争对手,技术引进无疑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通过检索专利信息,有利于企业在技术贸易中占据主动地位,防止假冒专利技术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5)利用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了解行业市场信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同族专利数是了解经济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可以通过同族专利来了解行业市场信息,掌握一项技术发明在哪些国家和地区申请了专利,进而了解该国或者该地区的哪些企业做了该项技术的专利申请,由此来对将来的技术发展进行预测。
(6)通过对企业专利信息情况的统计,可以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据实证统计分析,专利包含了世界科技技术信息的90%以上。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全世界90%—95%的发明创造成果都可以在专利文献中查到,其中约有70%的发明成果从未在其他非专利文献上发表过。而这些专利信息具有总量巨大、涉及学科广、迅速、内容丰富、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如果企业能够对这些专利信息进行细致全面的统计分析,将其作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那么,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流程必然将大大简化,评价效果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当前,专利并不被认作是评价一个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能力的重要指标,而是把专利的获取作为一个二级评价指标或者只停留在注重专利保护上,所以,把专利信息加入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作者单位:广西省南宁市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认识提升天津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一、技术创新能力概述
1.技术创新能力概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的基础能力,是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的核心,包括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等。企业技术创新一般分为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三个阶段,各阶段相互作用,并呈螺旋式发展。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集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过程能力为一体,较好地反映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当前的实际能力与绩效。2.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李海东,吴健,易娟娟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研发机构硕博占比、人均R&D内部支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和技术市场成交金额等指标。通过回归分析,认为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技术研发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人才与资金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还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程度。张梅琳强调,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指标有技术能力、决策水平、资金和人才投入、内部管理能力、设备及信息等因素,这些因素在技术创新的研发、设计、试制与生产阶段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外部因素中,政府政策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李晓霞以上海制造业为实证,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实证分析
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诸多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处理,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1.变量选取及样本数据来源。(1)被解释变量:技术创新能力(F)为被解释变量。(2)解释变量: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影响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出于数据收集的便利性及研究的合理性,选取的解释变量指标包括:R&D经费支出总额(X1)、R&D人员全时当量(X2)、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X3)、新产品销售收入(X4)、专利申请数(X5)、R&D项目数(X6)。(3)样本数据主要根据天津市统计年鉴,选取2001—2015年天津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上述6项指标数据。2.统计结果分析。(1)KMO和Bartlett的检验。为避免伪主成分分析现象,需要进行KMO检验与Bartlett球度检验,将样本数据输入SPSS19.0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测度检验值为0.774,Bartlett球度检验的Sig值为0<5%,适合运用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2)系数相关矩阵。表1为系数相关矩阵,结果显示,天津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而且系数都比较大,接近于1,因此很适合使用主成分分析(3)各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各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方差贡献率为94.165%。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4)主成分系数及主成分表达式。通过提取主成分,得到R&D经费支出总额系数为0.984,R&D人员全时当量系数为0.952,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系数为0.983,新产品销售收入系数为0.982,专利申请数为0.972,R&D项目数系数为0.95。在这些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中,R&D经费支出总额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最大,其他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R&D人员全时当量和R&D项目数。根据主成分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可得出主成分表达式如下:F=0.984×X1+0.952×X2+0.983×X3+0.982×X4+0.972×X5+0.95×X6。
三、提升天津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1.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技术创新决策上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相应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措施,进一步完善现代制度、培育技术市场、构建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企业在感到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时,才会更加重视改进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以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2.选择适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关系到技术创新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和能否持续开展,也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类型来看,通常有内部型、合作型和合同型三种模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技术创新资源条件和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对于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的企业,可选择内部型技术创新模式;对有资金但技术力量相对不足的企业,可选择合作型或合同型模式。,同时,还要考虑市场开拓因素,以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3.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之间的关系。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涉及技术引进问题。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在技术引进中重视消化吸收,只有把握好两者的关系,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在技术能力上增强综合竞争力。重视消化吸收的投入是提高消化吸收能力的关键,因此除了企业重视自身投入外,政府还应给以一定的扶持,尤其在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消化吸收投入方面,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袁剑峰.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观察,2013,(6):42-43.
中图分类号:F9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088-01
前言:近几年来,我国各种企业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技术创新上,因为一个拥有良好创新能力的企业更容易长久的发展。然而,有些企业的虽然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仍然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技术管理对于整个技术创新过程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而有很多企业恰恰意识不到技术管理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甚至对于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产生的重要影响,忽略了技术管理这一过程,进而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结果不理想,企业自身发展缓慢。因此企业应该侧重于企业良好的技术管理,进而从根本上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1.技术管理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
1.1 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是不断积累、敢于探索的结果,创新则是技术成长过程中的洗礼和升华,而好的技术管理是技术接受洗礼升华的基本条件。技术管理有利于一个企业加固内部技术基础,积累经验,从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进而进一步成长发展,而恰恰有些企业一心急于创新改革,而忽视了企业本身的技术基础。技术基础于企业发展如同根基于建筑物,一个拥有稳固的根基的建筑物,必定能越来越高大、越来越宏伟,因为稳固的根基有着强大的力量,能够支撑建筑物自身的所有重量;而相反地,没有一个良好根基的建筑物,若要达到理想的高度,必将面临坍塌的结果。同理,没有扎实的基础,任何创新改革都是海市蜃楼,形同虚设,得不到支撑,技术管理的重要性由此体现。有了扎实的基础,就有了改革创新,突破局限的条件,在升华技术的同时提升企业自身综合实力,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1.2 能力集中,充分应用新技术
技术管理能够集中企业中的核心技术和专业人才,在我国企业当中,有价值的人力资源大多在企业内部大面积、多区域的分散,核心技术也在多个领域以多种形式进行应用,这样技术和人才都呈分散状态的情况事实上是不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技术的分散会破坏研发整体大局,大大降低研发效率。此外,能力的不集中也会影响整个研发进度,进而影响创新的结果,降低企业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失去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日前,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外部技术环境是逐渐变得复杂的,由于市场中相同行业竞争日渐激烈,技术创新必须高质量、高速率,而这一切都很大程度的取决于技术管理的力度。
1.3 调整技术应用结构
新时代的技术创新应该有清晰、明确的方向,这一方向取决于企业对自身发展方向和发展路线的设定。但是,若想要做好技术应用结构的调整,首先要做好企业的技术管理。没有准确地自身定位和明确的目标会导致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进程缓慢、严重时甚至导致活动停滞,使企业就此错过了合适的机会。比如,企业为了扩大涉猎范围而将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广为分散,使公司强势主业受到了动摇, 这无疑也模糊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技术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4 有利推动了企业产品技术的进一步创新
技术的创新不仅仅取决于当下时代的流行趋势或市场的整体走向,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根据客户的使用反馈、企业本身在技术研发过程的经验总结、随着时代变换而逐渐浮出水面的新知识和新技能等多种途径的材料总结、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决定创新技术的研发方向。技术管理在此时就起到了重大作用,一切相关技术的用户信息和技术基础都在技术管理的范围内,所以在设定创新技术方向时,技术管理能够提供很多信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1.5 使资源配置得到改善
在技术开发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组织过程;组织过程是把现有技术,理论知识和已有资源等在融合成最终产品或新技术之前有机组合在一起的过程。企业技术管理的组织过程主要通过流程与制度来进行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意识的培养,为技术的整体管理提供一个分配资源的平台,使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得到具有专业性、合理性的优化,进而帮助技术研发的相关部门更加顺利、高效的进行技术研发工作。
1.6 提高员工创新积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如今我国企业的经营规模也是十分庞大的,涉猎范围不断扩大,员工数量也随之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管理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进行员工的思想意识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培训,提高员工对于技术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加强内部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不但能增进同事之间的友情,还能够交换想法,向身边的人学习自己不具备的工作素质或专业知识。比起不断激励员工创新,不如让员工习惯创新,让企业习惯创新,更新企业现有的经营理念,培养新的员工工作精神,将崭新积极的态度体现在企业经营中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创新进程就得到了相应保障。
2.通过技术管理提高创新能力的主要策略
2.1 全面升级产品开发过程
企业的经营不会止步于技术的研发,而真正能够支撑企业发展,为企业带来实效利益的,是技术应用产品的开发。产品的开发看似比技术研发简单得多,事实上,产品的开发流程也是极其复杂的,从产品设计、生产成本到开发周期、上市时间等等一系列的环节都环环相扣,必须保证每个环节都准确无误的按时完成,产品才能顺利的问世,才能为研发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因此,优化产品开发过程对于企业的技术管理乃至企业的未来发展都是极具价值的。
2.2 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企业的创新有利于加固企业现有的技术基础,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从而在行业市场中获得竞争力。而技术创新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来作为支撑的,若要做好技术创新,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对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优质的人力资源,以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相关部门还应加大创新相关工作的管理力度,加大对员工的思想意识培养管理,进而为核心工作人员的技术研发保驾护航。
3.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技术管理于创新工作的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不受一个因素影响,所以理所当然地,技术能力水平也并不是影响技术创新的唯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技术管理比技术能力有着更重要的价值,技术管理能够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创新结果,进而影响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方向。因此,我的企业应该提高对于技术管理的重视,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技术管理方面,保证企业的创新活动,间接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钢铁行业“十二五”中的九大重点任务,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产品升级,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强钢铁产业链延伸和协同,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如何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并建立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快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安钢近年来的技术创新工作实际,对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安钢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已具备良好基础
作为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安钢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是力争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鼎立中原,争创一流。立足中部地区,支撑中原崛起;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服务型钢铁;建设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带动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质精品钢基地。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近年来安钢已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发挥区域成本优势,以工艺创新为导向,以用户满意为目标,加强产品创新力度;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探索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具体来看,安钢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具备以下基础条件:
1.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
目前,安钢形成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中心在从事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的过程中,不仅要从事行业领域尖端产品的开发,更要兼顾关键技术创新的研究,统筹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成为安钢技术进步的组织核心。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依托创新体系内的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创新制度,与高等院校开展长期的技术合作,走出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循环发展之路,是形成特色创新体系的必然条件。
2.自我完善的创新能力
安钢长期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发展指导方针,针对新建项目工艺技术国际先进的优势,大力开展达产达效技术攻关,着重消化与吸收掌握起来难度较大的国际先进工艺技术,在实践中摸索与研究,以研究推动实践经验的积累,循序渐进,在消化与吸收中创新,在创新中消化与吸收从而实现自主创新,最终形成具有安钢特色的自主创新能力。
3.自有知识产权体系
安钢在培育和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再次创新形成了一批具有安钢特色的专有技术,并通过技术鉴定、专利申报等形式加以保护,形成以专利和专有技术等形式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同时,对形成保护的自有知识产权进行经济技术评估并加以转让,提高自有知识产权的产业化转化率。4.知识结构新、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发挥各层次差异化人才的专业技术特点,安钢通过建立管理、技术、操作3种职业发展通道,全面打通可以发挥技术专长、实现个人价值的培养通道。建立完善的选拔与聘用机制,并配套以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形成了以榜样力量带动全体职工学知识、练技能的良好氛围。
二、安钢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
企业的技术创新可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3种模式。结合安钢目前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具备的基础条件,以及在行业中的发展情况,安钢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应该以模仿创新为主,同时适当采取合作创新,逐步增强自主创新的比重。
1.以模仿创新为主的原因
对安钢来说,企业技术人才十分紧缺,因此如何在实现现有企业技术力量不流失的前提下,努力挖掘与合理使用企业技术力量中的稀缺资源,发挥这部分技术力量的领军效应,是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模式过程中考虑的重要问题。选择模仿创新可有效发挥安钢技术稀缺资源的领军效应,同时充分利用模仿创新风险较小的特点,回避技术与产品市场化竞争的风险,这也是安钢选择模仿创新模式的关键因素,即风险最小化。安钢选择模仿创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率先创新对于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安钢在行业中的现状决定了安钢的技术力量无法满足率先创新所需要的必要条件。而选择模仿创新投入小、见效快,这也使模仿创新模式成为安钢的必然选择。
2.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安钢自身的研发能力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完成率先创新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必要多渠道借助企业之外的技术力量,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创新合作力度,从而解决企业技术创新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提高其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合作创新的对象选择上,安钢应集中有限的创新资源大力发展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避免重复合作,回避低层次合作,建立长期稳固、形式多样的合作关系,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在合作创新的选择方式上,安钢应积极弥补技术创新短板领域,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过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培训等形式加强联合创新。在技术创新的合作方式上,安钢应在企业允许的条件下,采取股份合作型的“产学研”联合体,即企业以厂房、设备、资金入股,高校或研究单位以知识产权、技术入股,这样的合作方式既可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又可深化合作的深度。
三、安钢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大力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
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载体,也是技术创新体系中最关键的环节;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力量的层次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层次。因此,企业应把技术中心建设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使其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为此,必须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人力资源投入与资金设备配备,确定企业发展所急需的技术创新课题,并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为课题提供技术支撑,将安钢的技术中心建设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迅速提高的“催化剂”。
2.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
技术创新的实施是以企业为主体,并发挥全部的技术力量和创新资金参与。虽然模仿创新依靠外部技术资源的获得可以减少技术力量与创新资金的投入,但是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无论采取何种技术创新方式,都需要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运用能够提供的技术开发资金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并通过创新增加企业效益,逐步提高销售收入中技术创新资金所占比例。
3.建立畅通的模仿创新信息网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提供前期参考,无论是自主创新、模仿创新,还是合作创新,创新理念的产生均不会凭空出现,应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从行业发展趋势与现有资源共享中获取技术资源支持,从而使技术创新活动少走弯路。因此,采用模仿创新方式的企业要为模仿创新提供丰富的技术资源信息,只有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才能加快技术创新的开发与实施。只有充分利用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平台,技术创新人员才可能随时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技术交流,获取相关技术资源信息。因此,安钢应大力发展完善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建设,借助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平台开展前沿技术信息的查询与应用。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由于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的产品,无论在人力资源还是创新资金投入方面,企业都有较大付出。因此,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首先想到的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对核心技术的保护达到对企业竞争地位的保护,使企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投入市场能带来可观效益的时间段内,尽可能不被别人仿制或延迟仿制的时间。运用专利保护制度,形成自己的产品知识产权体系,是每个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企业的必然选择。安钢有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在由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相互融合过程中对自有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防止因行业中的竞争企业率先申报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结束语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通过向市场提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需求,从而为自己带来利润、创造财富;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可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帮助企业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这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安钢作为我国中原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只有不断加强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进而开辟和拥有新的市场,寻求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郑晓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探[J].中小企业科技,2000(7).
在科技创新中,科技信息工作发挥资源保障作用、向导参谋作用、交流传递作用,从而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1.资源保障作用
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知识资源,科技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传播、运用和创新。科技创新必须在掌握大量科学知识,特别是本学科知识和最新科研信息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实施。要掌握大量科学知识,不仅要对现有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还要了解某一学科领域最新的技术水平和进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科技工作者从事自主创新活动迫切需要有效的信息保障和支持。因此,科技信息工作是自主创新的坚强后盾,是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中为专家学者提供文献信息保障。
2.向导参谋作用
在信息时代,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其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专用性差,因此人们要获取有序、有用信息或最新信息,单靠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这就要求科技信息人员在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的同时,应该负有正确引导如何有效利用信息的职责,帮助技术创新人员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过滤掉无用信息,摒弃伪科学知识和垃圾信息,吸收和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科技人员就可以准确地选择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抓住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或热点问题,展开科研攻关。因此科技信息工作对科技创新发挥着导向和促进作用。
3.交流传递作用
人们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要交流思想、交流技术方法,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以便共同提高。尤其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一刻也离不开信息的支撑。面对知识信息的“爆炸”,信息服务机构如何做好信息供给,以适应不断膨胀的网络系统的检索需求,首要任务就是使知识信息有序化地进行交流传递,不断扩大辐射面。积极发挥科技信息机构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学术交流、科研成果交流和科技信息交流,对于促进全社会科技信息共享是至关重要的。
二、利用科技信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1.分析确定企业科技信息需求,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了解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信息情报需求,是利用信息情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首要步骤。通过信息情报人员与研发人员就有关课题的关键情报展开商讨,可以帮助研发人员明确自己的情报需求,帮助科技信息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情报的搜集、加工和具体分析工作,为研发部门提供所需的情报。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信息情报需求的侧重点为:(1)国内外有关专业技术的发展动向;(2)当前相关产品的市场状况以及对未来研发产品的市场预期;(3)本企业内部目前的技术力量、R&D投入与回收预测等情报。
2.利用科技信息分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信息情报分析对企业提升竞争力具有关键性作用。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因此要对行业和市场进行有效的分析,以便企业技术创新能够成功地商品化。采用竞争对手跟踪方法可以使企业随时掌握市场上竞争对手如何应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挑战,以便本企业能够有针对性地、灵活机动地对产品研发、销售等进行动态调整。信息情报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可以帮助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竞争情报系统在技术创新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基本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环境监视、市场预警、技术跟踪、对手分析、策略制定和信息安全。
三、科技信息对技术创新全过程的作用
摘 要:文章基于有效需求视角在理论和实证层面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效需求规模是影响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收入差距和市场分割对有效需求有决定性的影响。扩大化的收入差距形成了畸形的消费需求结构和偏好;同时,我国国内市场分割大大削弱了有效需求规模的扩张和延伸。这就弱化了有效需求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引致作用。理论和经验分析表明,在政策层面上,我国应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发挥需求引致创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有效需求;收入差距;市场分割;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3-0085-05
收稿日期:2014-08-10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有效需求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以山东省为例”(项目编号:J11WF16;项目负责人:周锐)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锐(1970-),吉林磐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鼻祖Romer(1990)[1]把技术进步内生化,认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是技术进步。实际上,技术进步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度已达70-80%[2]。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技术创新缓慢。自主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核心路径。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自主创新可以提高产出效益,为经济的永续增长提供持续的动力。Romer(1990)认为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企业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促使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在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过程中,同其他商品一样,新技术的产出量由新技术的市场供求来决定。对此学术界对一个国家技术创新研究过程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学说:供给推动说和需求拉动说。“供给推动”说认为,创新活动的决定因素包括发现科学知识、技术机会、研究实验室的效率以及投资的机会成本等(Rosenberg,1974)[3];“需求拉动”说持不同的观点,认为一国或地区收入分配结构中,包含的中等和高等高收入阶层的需求规模和支付能力,是决定该国或地区微观企业创新活动的最根本因素(Zweimuller,2000)[4][5]。本文认为,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相比于供给推动来说,需求引致的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是市场行为,获得创新收益的前提是创新的预期回报大于创新成本。企业的创新产品只有通过市场才能转化为企业的创新收益,这就要求这个市场需求规模要足够大,进而企业才有研发创新的动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的新产品,其供给量的规模取决于该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当市场有效需求规模越大,企业就会扩大生产,其利润就越大,其中技术效率高的企业利润增长就越大(Zweimuller,2000)。因此,当市场需求有足够规模时,企业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获得更多利润,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也得到发展。
有效需求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方向和数量上起到了关键性作用(Schmookler,1966)[6]。收入差距和市场分割是影响有效需求的规模与结构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内地存在着收入差距扩大化的趋势以及严重的市场分割。201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74,10年来基尼系数一直在0.4这一国际警戒线之上运行。郑毓盛、李崇高(2003)[7]研究发现,1978-2000年我国由于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所导致的效率损失高达20%。地区间的保护和市场分割严重削弱了有效需求规模的扩张和延伸。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加上市场被严重分割,导致了我国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对企业的创新以及高科技产品难以形成较大需求规模,进而转向对低端产品的过度需求,大大削弱了企业研发创新的动力,进而严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理论分析
(一)有效需求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
有效需求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之一是通过控制自身成本及预期盈利水平来实现的[8]。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技术创新时所需的固定成本,二是假若创新失败时所产生的损失。国内外相关研究告诉我们,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失败率往往非常高,与此同时,技术创新的固定成本也是非常高的。一项关于化学、药品生产、石油和电子产品开发的研究表明,仅约20%的研究项目最终成功实现商业化(Mansfield,1981)[9]。针对三家企业(一家化学公司,两家药品生产公司)产品开发的深入研究发现,约有60%的项目达到了技术指标,30%进入商业化阶段,12%的项目实现盈利。所以,只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才可以摊薄其技术的创新成本。希尔和琼斯(2005)[10]研究发现Windows XP系统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药厂生产每片药的边际成本微乎其微。
有效需求影响技术创新的第二种路径是通过影响市场结构、技术创新的动力来实现的。市场需求规模对市场的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市场有效需求规模是市场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在竞争性市场结构中,市场的需求被许多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所分割,但当某一个或某几个厂商联合时,固定的市场需求规模被其所占据,此时形成了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市场进入障碍是垄断性市场结构得以成形的主要原因。从需求方面看,进入障碍是市场有效需求规模不足,进而企业不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从供给面来看,忽略政府因素,技术障碍是一个企业进入的主要障碍,由于特定技术的排他性,其他企业没有此项技术也就无法进入该产品市场。这种因技术垄断所产生的市场结构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因为如果市场有效需求规模足够大时,其他企业就会增加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以便获取超额利润,从而实现技术新突破,市场结构转为竞争性市场结构。但是,有限的市场需求规模形成的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却有可能是长久性的。
市场结构对于企业是否愿意采用新技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长期发展,就必须改进产品结构,不断研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然而,在垄断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满足于固有产品的垄断利润,不愿意投入大量资本进行研发创新。因此,对中小企业来说,要想长期存在市场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支撑。
(二)市场分割、有效需求规模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有效需求规模在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状态下可以产生最大需求张力。但我国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往往采取保护措施,导致市场被分割成区域块状,无法实现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而对企业自主创新产生抑制,同时市场分割的存在也会抑制居民消费动力,降低居民消费效用。
(三)收入差距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从有效需求视角分析,收入差距的变化通过需求规模和消费结构两条路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收入差距通过需求规模路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两种效应,即价格效应和需求规模效应。从价格效应看,收入不平等造成各个阶层对创新产品的需求不同,高收入者为了购买创新产品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提升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动力;从需求规模效应的角度来看,收入不平等所导致的人们对创新产品的需求规模过小,企业要衡量创新收益与创新成本,进而削弱了企业开展研发创新的积极性。收入差距也可以通过消费结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收入不平等扩大使得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削弱,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趋向奢侈化,中等收入阶层对企业创新产品的支撑会弱化,这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消费层级不断拉大,进而阻碍了整体消费结构的升级。合理的收入差距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非常强的引致作用,这表明收入差距对技术创新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如王俊、刘东(2009)[11]在研究居民收入差距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时,发现收入差距与技术创新的函数关系呈倒U型曲线,李平、李淑云、许家云(2012)[12]利用GMM方法也发现我国收入不平等与自主创新具有门槛效应。
综上分析,本文认为有效需求规模是企业决定研发创新的关键变量。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检验有效需求、收入差距和市场分割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研发所进行的投入就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研发投入大体上包括研发经费支出和研发人员投入两部分。本文将研发投入分为政府资金投入和企业资金投入。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我们将研发产出函数设定为:
其中,Pij表示i省第j年的一篮子商品销售零售价格指数,i为选取的省份,共29个。J为年份(1990-2011年)。
研发资本(RD):研发资本用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来表示。
研发人员(RDL):本文用科技活动人员数来表示。
政府资助(GK):本文用R&D支出中政府资金来表示。
本文选择的时间跨度为1990-2011年,相关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区《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三)单位根检验
从表1可以看到,在1990-2011年期间,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个变量的水平值都接受了原假设,无法拒绝单位根过程,表明其为非平稳序列;但这些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拒绝原假设,接受差分序列是平稳序列的结论,因此,该序列为一阶单整。
(四)协整检验分析
本文采用Johansen多变量系统极大似然估计法,选择最大滞后阶数为3,依次从3阶至1阶来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结果表明,1阶滞后期为最优选择。在1阶滞后期条件下,各方程拟合优度很好,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性。
从表2可以得出,在这三组变量中,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至少存在一个协整方程。这同时也证明了三组变量存在协整关系。我们需要对这三组变量进行正规化,得到的长期协整关系见表3。
表3是以收入差距的不同选择,依次从总体、城乡以及地区差距分组检验的协整结果。下面分别对各变量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分析:
(1)由回归结果可知,有效需求规模在不同收入差距变量选择下,都显示出对技术创新强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在协整方程关系中,T值是十分显著的,也印证了前文的理论分析。从长期看,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有效需求规模对企业研发创新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人们对产品的需求,能够给厂商带来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从而促使企业加大对先进技术的投入和研发。
但总体上,中国居民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居民消费结构仍处于较低层次,需求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拉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恩格尔系数来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特点,其中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12年的36.2%,下降了21.3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3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1978年为58.9%、2012年为39.3%,下降了19.6个百分点,35年间年均下降1.55%。但是,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趋势在近些年趋于减缓。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2000年以后始终维持在35%-39%之间,下降趋势较慢;农村居民由于消费结构滞后于城镇,进入2000年以后,恩格尔系数仍然继续下降,但下降的速度和90年代相比有所减缓,人们仍将大部分支出用于食物消费上。
(2)由回归结果可知,不同类型的收入差距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总体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抑制了企业对创新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说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企业从事技术研发是有重要作用的。但是,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与创新却显示出了正向关系。本文认为,收入差距对技术创新存在门槛效应,即收入差距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是倒“U”关系。这也被相关学者的研究所证明。总体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超越门槛值,显示出抑制效应;而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虽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一差距仍在门槛范围,此时的收入差距对技术创新有激励作用。更直观的解释是,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存在强烈的首尝效应,即Porter(1990)[14]“老练、苛求的购买者”的消费需求偏好,他们对创新产品有很强的购买需求,这就刺激了创新活动的开展。而城乡收入差距的过度拉大,一方面制约了有效需求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整体消费结构的升级,不利于企业创新研发的开展。
(3)从三个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市场分割对技术创新有抑制作用,呈负向关系。但相对来说,抑制力度不是很大,这同时也说明自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后,我国的国内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4)资本投入(包括企业资金投入和政府科技资助)对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政府的资助产生了很高的贡献作用,可能的解释是政府的资助一般放在了基础性的创新项目上,起到了对企业或其他投资主体的引导作用,所以显现出了很强的杠杆效应。
(5)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的正相关关系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有效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表明企业作为创新产出的直接受益者,它的动力主要来源于获得竞争优势,进而获取高额利润,自然会竭力提高研发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三、结论
学界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决定因素的研究中,主要有需求拉动说和供给推动说。由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可知,需求方面显得更为重要。收入差距和市场分割所决定的有效需求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在现实经济中,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动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潜在的有效需求市场规模太小,不足以引致企业开展创新研发活动。在后续研究中,对有效需求规模指标选取可以从更多维度进行全面度量,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有效需求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在政策层面上,政府应把视角放到如何刺激、扩大有效需求上,不再局限在政府科技资助以及相应的优惠措施,要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致作用。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调整城乡、地区和总体收入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平衡收入差距,提高消费者的有效需求能力;要打破市场分割,实现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消费者支付相同的价格能够获得相同的效用,提高居民消费动力。
参考文献
[1]ROMER.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71-102.
[2]张玉瑞.专利战争[M].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3]ROSENBERG N. science, Invention and economic [J]. Economy Journal, 1974,(3):51-77.
[4]ZWEIMULLER J. Schumpeterian Entrepreneurs meets Engel´s Law: the impact of inequality on innovation-driven growth [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0,(5):185-206.
[5]康志勇,张杰.有效需求与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来自中国1980-2004年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8,(5):1-8.
[6]SCHMOOKLER J.Inven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6.
[7]郑毓盛,李崇高.中国地方分割的效率损失[J].中国社会科学,2003,(1):64-72.
[8]范红忠.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J].经济研究,2008,(3):33-45.
[9]MANSFIELD E. How economist see R&D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1,(11):98-106.
[10]希尔,琼斯.战略管理[M]. 孙忠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0.
[11]王俊,刘东.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与需求推动下的技术创新[J].中国人口科学,2009,(5):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