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竹石古诗词的意思大全11篇

时间:2022-07-18 02:45: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竹石古诗词的意思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竹石古诗词的意思

篇(1)

(一)课外阅读先积累

课外阅读可以说是语文知识的宝库,也是学习古诗运用最好的阵地,也是提高学生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1.教师荐读。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把平时自己看到的有引用古诗句或以古诗句为题的课外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推荐时要注意时机:对学生已渎过的诗句,可以及时推荐;对尚未教过的诗句,可以先存放一下,待到教时,再作推荐。也可以根据课外文章中引用的诗句,来决定选教古诗的内容,对教材没有选入的大纲推荐篇目就要作补充教学。

2.学生荐读。为加强学生引用古诗句的能力,要求学生把平时看到的课外读物中有古诗引用的句子,要及时通过口头交流、书面张贴等多种形式反馈给全班同学,达到“一人读,全班受益”的目的。

(二)归类积累巧运用

在教学诗句时,可运用归类联系的方法,将许多相关同类诗句联系到一起。如,可以按事物分类,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都是诗人笔下常出现的意象。所以,我常这样问孩子:“看到花,可以联想到哪些古诗句?”于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落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四季之花轻而易举地被孩子说了个遍。此外,自然景物中的“青山绿数”、自然现象的“风雨雷电”;动物类的“牛羊虫鱼”都可归类积累,积累的过程即提升、运用的过程。

二、潜移默化,巧设阶梯迁移训练

(一)设置阶梯,理解运用诗句

诗词中常常蕴涵深刻的哲理,而学生却难以直接把生活中需要表达的道理与诗句的含义结合起来,于是,在背诵积累的基础上,如何用好这些富有哲理的诗句。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之间巧设阶梯,让学生领悟它的用法。

“咬定青山不放松”是古诗《竹石》中的名句,诗人用来赞颂竹子,但现在一般喻作在困境中具有顽强拼搏精神的人物。怎么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呢?我们设计了一个填空形式的拓展练习:______要___________,就需“咬定青山不放松”。学生先从古诗表面的意思填:竹子要生存,就需“咬定青山不放松”;接下来有学生开始拓展范围的填空:水滴要击穿石头,就需“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需“咬定青山不放松”;最后适时总结:无论谁要达到奋斗的目标,就需“咬定青山不放松”;在这样坡度的语言训练中,明白诗句的广义,为学生运用诗句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调动诗词储备

1.用文字创设情境。用文字创设情境是最直接、最易行的方法,在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运用诗句的能力,我常常尝试用口头和简单文字创设情境的方式来练习。例如:为了让孩子能运用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我用文字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_______这句诗来。”孩子们几乎都是将这句诗脱口而出,如此以来,更是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孩子们对于诗句的运用。

2.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达到更加生动的效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融情入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学生对这样的情境创设下运用古诗文的方式产生了浓厚的热情,进而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这就是支持本次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原因之一。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搭好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桥梁,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

三、厚积薄发,灵活运用好古诗词

(一)在作文中运用

古诗是古人写的,现代尽管已使用白话文,但引用一些古诗句作现代文的标题或插入其中,会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而且文章显得更有“品味”。下面是两段学生的日记,成功地运用了古诗,甚至是改写了古诗。

最近我身上的“懒虫”又开始作祟,咬着笔秆子,脑子就是懒得转,真想痛快的出去玩一圈呀。“少壮不努力”,恐怕要“老大徒伤悲”了。还是管好这些“懒虫”,“今日作业今日毕”吧。

记得四年级的习作训练中曾有一次以《幸福是什么》的习作训练。由于我一直提倡在作文中运用古诗词,曾出现了这样一段让我惊喜的比喻: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前里共婵娟”的祝愿;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喜悦。

篇(2)

语文教学可以布置学生预习。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环节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古诗的预习中,传统教学一般是查诵读、查解词、查对诗意的理解、这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是有帮助的,但它却忽略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在布置古诗预习中加了一条即:学生利用能找到的一切资料去了解诗人的生平,包括诗人生活中的一些趣事、习惯等,同时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对诗意进行简单的注解,养成他们边读、边想、边圈点的好习惯。通过这样的预习,学生对学习古诗的热情有了,还能够让他们广泛地阅读一些书籍,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对诗词意思的理解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做也很好的贯彻了我校“先学后教,提升能力”的理念。

二、在理解诗意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而,我在教学古诗词时,先布置孩子们预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则授予学生自读的方法,让他们掌握阅读古诗的一些具体方法。在指导学习诗意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试一试,知不足然后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时,就充分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习。先自学,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特别提醒注意“独、异、逢、倍、遥、少、”等重点词的意思的理解;再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然后请几个小组的学生来讲讲诗意,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必须发言,还可以互相补充,最后评出优胜小组,并请优胜小组的代表介绍学习古诗的方法、经验,这样每个同学都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诵读古诗对于学生进入情感体验,获得审美愉悦,培养学生的语感及发挥学生的阅读主体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若注意引导,他们不仅很快就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会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他们就会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学会了古诗。在古诗的诵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并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教学古诗之前,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诗词的诗人创作的背景,在学习中把诗词的意境和创作背景联系起来,学生自然就会与诗人产生共鸣,确定情感基调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时语速可平缓些,语调可略微低沉些,要读出思乡的情感;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要以豪迈的语气去诵读,体会到河山的壮丽,诗人的喜悦之情;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要以喜悦的自由的语气诵读;陆游的《示儿》要突出诗人的悲痛心情与悲壮的气概。这长此以往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诵读古诗的水平,又在诵读中体会到诗人的思维感情,还学到古诗的诵读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在悟诗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诗虽说只有寥寥几十字。但作者的情感,需要表达的内容极丰富。因此古诗教学重点放在情境创设上,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教师在这方面要精心设问,精心安排各种环节,让学生去领悟,通过努力去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典诗词与中国画的联系历来十分密切,不少中国画更是一首无言的诗,而不少古诗本身就是一幅有声的画。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掘诗中的画意,把诗转化成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加深理解,也在动手作画的过程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学生初步理解这两句的意思后,我要求他们根据诗句内容画出一幅作者远眺江面的图画。有位同学画了极目远眺的诗人,消失在浅蓝色空际的孤舟,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我组织学生讨论在这张画中能不能只画“孤舟、长江水”而不画诗人呢?联系实际,自己或家人送亲朋好友会怎样做?有人说送远方的客人爸爸妈妈有时送到家门口,有时还会送到车站,握手、说互相珍重的话道别,直到车子走远,还在挥手……经过讨论,最后统一了认识,诗人的翘首凝望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中的意境也迎刃而解。

篇(3)

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又是一个难点内容。古诗文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将人、事、物进行描述与概括,而这些内容又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较大的距离,因此,学生们在学习古诗文是不能很好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和意蕴,这时候就要发挥我们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多样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能力。

一、以“读”奠基础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诵读古诗词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古诗词时,诵读至关重要,它是学生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是升华学生情操的关键。在读诗文时,笔者常常从两方面着手。

1、字正腔圆的读

在小学阶段就学习古诗文,对学生们来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毕竟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我们不要操之过急。笔者在教授小学生古诗文时,先从读开始,并要求他们字正腔圆的读。其中字正腔圆的读包括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全文。这个环节比较简单,但是也很关键,所以,笔者一般让学生读3遍到4遍,这样以来学生们读诗文就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有板有眼的读

古诗文讲究对仗、押韵,讲究音韵的和谐,所以让学生有板有眼的读就要让学生注意诗文的韵脚、平仄、节奏及重音字的读法和升降调的处理。在激昂出激昂、在委婉出委婉、在动情时动情,这样我们才能引领学生批文入情,让学从字里行间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感情。比如,在讲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笔者让学生先划分出节奏,接着让学生注意诗文的平仄、最后指导学生在读“每逢佳节倍思亲”中读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受,要想读出这种感受就要放慢语速、读准重音——“倍思亲”这三个字,只有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才能更好的走进诗人、走进古诗文。

二、以“释”解诗意

古诗文的语言都是通过高度凝练而概括出来的,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们不是轻易的就能了解和掌握古诗文的内容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读课文中的注释以及会应用相应的工具书。当学生把这些基本的技能掌握了,才能更好的理解古诗文。

1、通过注释了解诗意

一般的古诗文都有一定的注释,这些注释都是解释诗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有目标的让学生去读,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诗文的内容,还培养了学生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就会自觉的进行学习了。

2、借助工具书明确诗意

有的诗文仅仅借助注释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查阅工具书来明晰诗文的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常常鼓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或工具书来了解、掌握诗文的内容。比如,在教授王安石的《元日》时,有这样一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曈曈日”该怎样理解,这就是一个难点了,笔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来理解此内容。通过查阅资料,学生知道了“曈曈日”就是由阴转明的朝阳,这样以来,学生们就能大概明白诗文三四两句的内容了。

三、以“悟”展个性

小学古诗文的教学虽然没有初中、高中要求那么高,但是小学里学习古诗文的步伐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而是要逐步领悟诗句背后所蕴含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隐藏的那份情、那种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抓住共性

古诗是诗人对一种事物、一种感情、一种认识等的高度概括,学生在理解时觉得很难,所以,我们在讲授一些古诗文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些有共性的内容来讲授。比如,在讲授《元日》时,我们的教师就可以借助我们身边的民俗来引入,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感受诗人的情怀,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抓住共性来学习诗歌内容的。

2、理解意象、意境

意境是诗歌的根本,要想快速的理解和读懂诗歌就要分析意境。只有抓住诗文的意象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文的意境。比如,在教授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首诗中,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本诗的意境,但是本诗的意象比较好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诗的内容,教师就要从竹子的意象讲起,在古诗中,竹子刚柔并济、清正有节、凌寒不凋、遇风不折,它有一种“韧”的精神内涵。当教师把这些内容逐一告诉学生后,学生们就能很容易的理解本诗的意境了。

四、以“拓”促提升

对于小学生来讲,拓展诗词内容是比较难的,当笔者讲,以“拓”促提升的策略时有的人也许认为笔者在讲授此诗时还拓展课外的内容,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小学阶段,小学语文课标对古诗文的要求还是比较低的,加之学生的能力水平还有限,拓展太多的课外内容可能会画蛇添足。笔者讲的“拓”其实是对课本中诗文内容广度的拓展,笔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诗。笔者在操作此教学策略时,往往进行一些文本补白,从而提升学生对诗文本身的感受和理解。比如,在讲授《江南春》时,笔者发现本诗的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有一组色彩特别鲜明的词,那就是——绿和红,笔者让学生想象这两种颜色交汇时展现的画面,这样以来,学生就能在文本补白与想象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春的景色了,尤其是哪种生机盎然的景象。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拓展一些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与情感体验,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以上是笔者指导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四部曲”。当然,指导小学生学习古诗词还有多种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探讨了。

参考文献:

篇(4)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个时代都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应用当时的语言、使用当时的文字符号记载下来的。而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地域的变异而变异的,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也会随着书写工具的改进、社会用字的不同要求和语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些字的古音在普通话里已消失,但在方言中却很好地保留下来。

唐朝是诗歌的时代。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让后人久久回味。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的七言绝句《回乡偶书》这首诗中:“衰”字的读音在中小学课本或其它诗集中都把它注为“cuī”,并解释为“两鬓已经斑白”、“耳边的头发疏落”等意。即“衰老”或“疏落”之意。原来,老年人,头发最易变白,两鬓(耳边头发,又称“鬓角”)更明显。根据诗的内容和生活常识,这里只能取“衰老”之意,并且应读成“shāi”才是合理的。原因有二:

其一,《现代汉语词典》对“衰”字的注音和解释是:shāi,衰弱。“cuī”①等衰,②同“縗”。《简明古汉语词典》对“衰”字的注音和解释是:shāi①动词,衰退,②形容词,衰弱,③形容词,衰老。“cuī”,①动词,依等级递减,引申为减少,②名词,古代丧服,通“縗”。由此看来,从释意上看,应选择“shāi”的读音。《说文解字》对“衰”字的注音和解释是:秦谓之 。从衣,象形 ,古文衰。稣禾切(sō)。译文:衰,草做的避雨衣。秦地叫做 。从衣( ),象雨衣之形 ,古文衰字。注释:①衰,徐灏《段注笺》“衰本象 雨衣之形,假为衰(cuī)纟至字,而雨衣加 作蓑,其后衰纟至 字又加”纟“作”縗 “。按,衰又借为盛衰(shāi)字。② ,朱骏声《遇训定声》:“上象笠,中象人面,下象衰形”。

“衰”字古代有读成“cuī”的。如六朝时谢灵运的诗《岁末》:“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衰。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这里的“衰”就有“递减、减少”之意。而“鬓毛衰”的“衰”应读成“shāi”,取“衰老”之意。这里如果取“减少”之意,那是与生活常理不相符的。我们知道,老年人头发会疏落,但那是从头顶开始的,两鬃反而不明显。

其二,唐诗是最讲究押韵的,在绝句中,通常一、二、四句的末字要求押韵,但至少二、四句末字要押韵。这首诗中的“回(hui)”、“衰”、“来(lái)”三字,“衰”字如读“shāi”,则与后边的“来lái)”押韵;如读“cuī”,则与前边的“回(hui)”押韵。我认为,这里也只能选择“shāi”,与后边的“来(lái)”押韵。在唐诗中,有好多绝句都只讲究二、四句末字押韵。如诗人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晨。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只有“晨(chén)”和“人(rén)”押韵。《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柴烟。赧朗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只有“烟(yān)”和“川(chuān)”押韵。王之焕的《登颧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也只有“流(liú)”和“楼lǒu)”押韵。

退一步,如果这首诗一定要一、二、四句末字押韵,也可以在“回”字上下功夫。“回”字在好多地方,如滇西,读成“huái”,这就让我们找到了它的古音是“回”、“来”二字的合音速读。如“回家”就是“回来家”。这在唐诗中也是有例子的,如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开(kāi)”、“回(huái)”、“来(lái)”押韵。“回”也只有读成“huái”,理解成“回来”才能找到解释。北宋徐俯《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中“回(huái)”、“开(kāi)”、“来(lái)”押韵。“回”也只有读成(huái),理解成“回来”是一样的。同时徘徊(huái)的“徊”是形声字也能在此找到明证。

滇西地区的汉族,其先民大多来自江苏、浙江一带,而《回乡偶书》的作者贺知章也正是浙江萧山人,从方言来讲应有渊源关系。

这种字典里没有的读音在方言中存在的现象并不少见。“斜”字在好多古诗中为了追求押韵,都读成“xiá”(今天江淮方言仍读此音)。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斜”、“家”、“花”三字押(ia)韵。“翁”字读成“wōng”(今天滇西方言仍读此音)。如宋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空”、“同”、“翁”押(ong)韵。“风”字读成“fōng”。如清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松”、“中”、“风”押(ong)韵。“鹅”字读成“wó”,“歌”字读成“guō”(今天滇西方言仍读此音)。如唐骆宾王《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鹅”、“歌”、“波”押(o)韵,并且还为我们找到了“鹅”字是标准的“右形‘左声’”的形声字的证明。

综上所述,无论从句子意思也好,字典释义也好,追求押韵也好,《回乡偶书》中的“衰”都应读做“shāi”,而“回”则应读做“huái”。我认为,在今后教学古诗时,可借鉴古音保留下来的方言读音,帮助我们还原古音。虽然我们不能为追求押韵而“削足适履”,但在教学中,学生问起为什么不押韵之类的问题,却是不容回避的。

篇(5)

有人认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在汉语文化,古代诗词是汉语文化长河里最美丽的风景。通过教学(学习),使学生在节奏和韵律中学习吟诵,初步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特有的美感,学会欣赏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加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是古诗词教学的独当之任。

所谓“熟读成诵”,也就是使学生读熟、读懂古诗,并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钻研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在《石灰吟》的教学中,我将诵读体现为以下四个层次。第一是初读――字正腔圆,读准读通。因为古诗具有歌性,所以应该把诗的歌味读出来。要做到南宋朱熹所说的“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第二是有板有眼地读,读出节奏。节奏是音乐、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长短强弱的现象。那么古诗的节奏呢?如果是朗读就是朗诵者波澜起伏的思想感情在语音形式上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回环往复。在“师生合作读古诗”这一环节,第一遍老师读前四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第二遍学生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第三遍老师读诗题、作者,学生读全诗。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中逐步掌握了节奏和停顿。第三是悟读,有滋有味读出诗意。古诗教学的重中之重应该是意象,诗的教学最主要的手段是要用上想象。在悟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顺着诗的意象的路径去想,从而抵达诗作的灵魂。

王崧舟老师认为,教诗最佳的方法就是诵读,就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诵读,就是“因声解义、因声传情、因声求气”地诵读,就是“激昂处还它激昂,委婉处还它委婉”地诵读。只有反复涵泳才能充分发挥诗歌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只有反复涵泳,才能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这是古诗诵读的第四个层次――反复涵泳,诵读入境。在此基础上背诵已是水到渠成。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增强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体悟了民族文化的优美。这样的诵读也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

二、自主合作――彰显活动教学的本质

活动教学从本质上是一种以活动促发展的教育思想,它所特指的是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习得方式,具有改进因素和创造因素的教与学。在语文课堂上,这样的活动主要体现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当然,合作学习是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的基础上的。当学生遇到某个问题,苦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如果问题一出现,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下面是我教学《石灰吟》的片段:

师: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接下来我们看看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出示:

1.借助工具书,弄清诗意,适当批注。

2.如果独立思考后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生看清要求后自学,时间约8分钟。师巡视了解,指导学习。)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查阅工具书的时候,可以在关键的地方作记号。

师:自己独立学习无法完成的,可以小组内进行必要的交流讨论。

(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约5分钟。)

因为经过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又进行了必要的合作交流,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效的。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只有在学生思考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再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机,才能使小组合作更有深度、更有效度。

三、有效链接――秉承语文学科的特性

一首古诗往往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教学一首古诗,就是走近一位作者,解读一种生活,阐释一段历史。从这个角度上看,“链接”对古诗教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教学中可链接的内容很广:作者的生平身世以及兴趣喜好,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时的社会背景,同一作者的其他诗作,与文本内容、思想、表达有密切联系的诗句、诗文等。如果把古诗教学比作一个圆,文本是“圆心”,“链接”应是以圆心为向心力的“圆弧”。也就是说,“链接”应当基于文本、立足文本、贴近文本,要适时、适用、适度,要努力让链接成为理解古诗意象的另一把钥匙。在《石灰吟》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链接”的:

师:于谦为官清廉,为国为民,他的诗歌大多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我们再来看一首《咏煤炭》,同桌合作,看看能不能借助注释读懂它的大意,在这首诗里他要言什么志?

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

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

师:有困难的地方,同桌可以交流交流。

(同桌交流合作学习)

师:对于《咏煤炭》,于谦要表达什么?

生:于谦想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造福人类。

师:同一首诗,不同的人读,感受是不一样的,其他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我觉得他特别想为国家做贡献。

师:你看,他读出了自己眼中的《咏煤炭》。

精读一首、略读一首、辐射几首的古诗教学(学习)方法是值得肯定的。在这一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这一类诗歌特点的把握,丰富了文化底蕴。

不少古诗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借助链接,把学生带到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感受作者正面临的环境,再现诗文的情境,能加深学生对诗情的领悟,缩短学生与诗作的心理距离。在“感受诗人形象”这一环节,学生补充了于谦一生的坎坷经历和经典故事,引导大家感受到于谦一次又一次被罢官,一次又一次遭受挫折,却始终心存希望、矢志不渝、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从而触摸到诗作蕴含的不屈不挠、永不言弃的哲理。

篇(6)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2册,笔者发现古诗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据一定的比重———58首古诗,其中哲理诗约占13首,这些人生哲理的探究,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1]这样的观点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因此对于哲理诗的学习,学生要发挥自主发现的魅力,使学习的成果最大化。在这里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哲理诗的教学思路。

一、古代哲理诗教学思路之一:反复诵读、加深体会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地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对所学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是读的学科”,不论时代如何变更,教学方法如何层出不穷,“读”仍然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方法。对于内涵丰富的哲理诗,熟练的朗读有利于对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以求烂熟于心。总体而言,可以从三方面做到熟读而诵。

(一)扫除字词障碍,贯通朗读语气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短小精辟的古诗时,首先需要在不熟悉的词汇上标注拼音,认识每一个词的读音。如在《春雪》(二年级下册)[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根据“四声”读音“hǎoyǔzhīshíjié,dāngchūnnǎifāshēng。suífēngqiánrùyè,rùnwùxìwúshēng。”根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的划分,学生可以先知道此诗“平声”有7个字,“上声”有5个字,“去声”有3个字,“入声”有5个字。如在《登鹳雀楼》(二年级上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四声”读音“báirìyīshānjìn,huánɡhérùhǎiliú。yùqióngqiānlǐmù,ɡènɡshànɡyīcénɡlóu”,学生可以在标音的基础上了解此诗“平声”有4个字,“上声”有7个字“,去声”有2个字“,入声”有7个字。这样熟悉字词做初步的信息加工后整体诵读,容易达到流畅自然。

(二)分清诗词层次,注意反复吟诵

诗歌的阅读中,不仅要有声调美,还要有节奏美。在诗歌的层次划分中,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以王安石的《梅花》(二年级下册)为例,便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春雪》(二年级下册)而言,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郑燮的《竹石》(三年级上册)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熟知了诗歌的节奏韵律后,教师可以采取带头有感情朗读的方式传递诗歌的主观情感,使学生在个人默读以及全班齐读的时候,抑扬顿挫,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音律美,还可以体会诗歌意境美和形象美,能更好地“品诗明理”。

(三)掌握平仄知识,加强诵读效果

平仄的读法是基于“四声”的划分产生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诗歌中“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均为仄。而平仄的构成能体现诗歌的格律美。以《登鹳雀楼》(二年级上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例,它的平仄划分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根据“平”长“仄”短,句末的“平”读音适当拉长的原则,读出韵味,使哲理诗意蕴更深,体现了建构主义者倡导的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作用。

二、古代哲理诗教学思路之二:合作探究,稳步提升

建构主义者认为,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应注重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开展交流与讨论。杜威曾明确提出反对传统教育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经验脱离的教学模式,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发现。[3]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的过程。[4]这是建构主义传达出来的学习观。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探究法进行了归类:

(一)师生问答,交流探讨

问答法即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见解和认识,以获得新知识,巩固原有知识的方法。它可分为启发式问答和再现式问答。启发式问答常用于传授新知识,启发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联系思考,回答问题,教师补充答案。再现式问答常用于巩固旧知识。通过问答,使学生再现学过的知识,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这两种问答都是通过对于新旧知识间的某种联系,获得知识的过程。以《观书有感》(六年级下册)为例,诗的三四句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可以一步步提问:师:“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生:“(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师“:如果没有活水源源不断流进方塘,方塘会怎样?”生:“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师“: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初次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靠近哲理,起到引导的作用(即启发式的问答),为之后哲理的阐述和巩固(再现式回答)埋下伏笔。

(二)小组交流,深化感悟

小组讨论法是将一组人选集中在一起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优点在于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氛围。联系上面的《观书有感》,老师可以提出疑问供学生讨论:“朱熹说:‘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经过探讨,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做相应的提示:“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使池塘清澈。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__________。”在不断的探讨中,学生得出“更加聪明”的结论。最后老师可以总结一下观点: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当今世界,不断发展变化,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滞不前,不继续学习,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处。在大家不断讨论中,意义建构更加深入,学生的认知记忆也会更加深刻,有利于哲理的掌握。

(三)同桌讨论,资源共享

同桌讨论法顾名思义就是和同桌进行问题的探讨,一般是针对一些小问题。同桌之间的沟通有利于自我回答的完善,这样的讨论方式高效,便捷,更有利于课堂讨论的组织和管理。以《梅花》(二年级下册)而言,让同桌两人讨论,从“墙角”、“凌寒”、“独自”中体会梅花的特点。“墙角”二字点明地点,“数枝梅”写出它的“形”;“凌寒”二字交代梅花开放的时间;“独自”二字指明其他的花木都没有开放,突出了春梅不怕寒冷,于冰雪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写的是梅花的“神”,从而告诉我们要像梅花一样,拥有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合作探究的出现,在相互协作,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对于哲理诗进行完整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哲理诗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意蕴。

三、古代哲理诗教学思路之三:情境教学,体验感悟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应当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和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的知识意义。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得到一定发展的教学方法[5]。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于情境的联想、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力的源泉。”[6]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领略我国灿烂悠久文化神韵。这一层也是哲理诗学习的较高目的所在,前两层都在为其做铺垫。

(一)直观手段的描述

直观手段的描述情境包括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以及表演体会情境。这些直观情境的出现有利于学生理解哲理诗的内涵,从而挖掘它的哲理。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的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只有最直观的接触和感受才会使抽象的诗词变成形象的感知,使学生对于哲理的阐述更能了然于心。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通过实物的演示、图画再现(PPT、投影幻灯)、音乐渲染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于哲理诗的理解。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郑燮的《竹石》(三年级上册)而言,它是一首题画诗,教师可以先把诗人的《竹石图》放映出来并配上古琴乐,让学生先感知图画,描述一下画中的竹子给人的感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意。教师也可以将现实的竹子融入课堂,先让学生感受一下竹子的顽强,从而知道人的品格就应该像竹子的意志一样,坚强不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借助生活展现、表演体会等方法,理解诗歌的内涵。以《锄禾》(一年级下册)而言,农作的艰辛,粮食的宝贵都是需要学生们深刻体会的。如果单纯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使学生扮演角色,让他们在讲台上表演自己想象中的农民劳作的场景,给他们播放一些视频教案,看看现实中的农民伯伯是怎样劳作的,这样,他们更能体会哲理内涵。当然,感悟若是能在实践中产生就更好了,无锡安镇小学的校本课程就是稻草节,学生们在长达一个月的自我劳动中不断认识、成长,最终了解到原来从地里的庄稼到能够食用的大米是经过了这么长久的过程,使学生有深刻的印象,珍惜粮食的观念也更加深刻。哲理价值来源于生活,充满了现实的价值。

(二)语言描述情境

教师的语言描述会提高学生的感知效应,情境会更加的鲜明。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的建构,会使学生的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更好地激起感情,明理识趣。以《锄禾》(一年级下册)而言,教师可以在直观的感受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引导学生:“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假如此时你身处于插画中,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们一直生活在温室中,衣食无忧,能够体会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吗?”“当你们看到这样的情境后有什么想法?”低年级学生大都比较喜欢写想象出来的内容,教师可适当地提示、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在写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与古人对话的乐趣。一位小朋友有如下的感慨:“生活中,有许多人不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把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浪费了,假如这让农民伯伯看见了那该多伤心啊!我以后再也不会浪费食物了。”可见学生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理解了这首诗中的哲理。情境教学就是将直观的感知与语言的描述相结合,不断深层挖掘诗意以求达到理解哲理。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鉴赏哲理诗时,读者在原作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又可以赋予诗以新的哲理。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哲理诗便是这样,虽然内涵丰富,但是学生们要想深刻的理解其哲学内涵也是不现实的,应找到最好的立意。哲理诗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成人品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2.

[3]李莉.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学园,2014(11).

[4]杜晓辉.浅谈探究式语文教学[J].神州(下旬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