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校德育的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6 16:55:4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校德育的特点

篇(1)

1.通过正式的课程,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进行。不管是美国教育家的思想观点和建议,还是学校实际的教育情况,美国通过学校正式课程,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已成为主要的途径之一。在美国的正式课程中,人文和社会学科是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一部分。人文和社会学科课程主要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公民学等,包括民主问题、社会问题、美国问题、现代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他们注重各科教学的“载道作用”、“渗透作用”。著名的《耶鲁报告》及其提出者认为:“传统的古典课程在具有精神训练因素的同时还有道德训练的因素。例如:古典语言中的句法是十分难学的,或许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但是学习这种句法仍被认为是有益的。因为,学习句法所形成的坚韧性及自我克制精神可以对个性与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确定的作用。”《哈佛报告》及其提出者从更广泛、更现代的角度论述了同样的观点:自由教育、博雅教育或普通的课程中内涵的理性的与道德的因素对于学生道德发展的积极影响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与巨大的。美国高校还十分重视通过普通教育课程进行道德教育。如哥伦比亚大学就规定,任何专业的本科学生,首先必须学好文化基础课,到三年级才开始学习专业课,西方思想史、美国现代文明、政治、哲学、经济等学科,都是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这类课程政治性和理论性都很强,充满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

2.通过各种活动,以参与的方式来进行。在美国高校中,各种各样的校内校外活动频繁。利用活动进行道德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讨论会。学生可以联系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现实问题,具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以及使学生面对一些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社会活动。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社会政治活动,一类是社会服务活动。三是角色扮演活动。角色扮演能为学生提供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的机会,如组织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了解审判程序,思考一些社会问题;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制定出若干规定并说出理由。角色扮演有助于学生探讨社会中的不同角色,探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和结果等,这是发展社会意识、加强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四是学生组织活动。在美国,各高校各类组织活动相当活跃,仅康奈尔大学的校园内就有600个俱乐部、 学会或协会供学生们相互联络,发展共同的兴趣、才能和业余爱好。特别指出的是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大学生从直接与间接的参与体育活动中“学会”的不只是公平竞争与集体协作等观念,还有关于诚实、正直等方面的品性。

3.通过心理咨询,以指导的方式来进行。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款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则,工作人员都是卫生保健、精神治疗、心理咨询与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大都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这些咨询机构除了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外,还十分注重开展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如交朋友小组、敏感性训练小组、心理剧疗法等。在美国,约有一半大学生在四年左右的大学生活中接受过这类服务。

4.通过公共环境,以情境熏染的方式来进行。美国非常注重建设一个美国主义的宏观情境,使置身其间的人潜移默化地受到美国价值观念的影响,根据美国生活方式来生活。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众多的博物馆,全市几乎没有工厂和企业,居民三分之二是公务人员。国家不惜大量投资进行社会政治教育环境、场所的建设。象美国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堂、林肯纪念堂、杰佛逊纪念堂、国会图书馆、航空航天博物馆这样耗资不计其数、规模宏大的场所,在华盛顿就有十几所,各种参观点就有一百多处。这些场馆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天天宣扬着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国民包括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在美国,随处可见飘扬着的美国国旗,就连一个消防队也都要挂上美国国旗。在旧金山,主要街道大都以华盛顿、杰佛逊等重要历史人物命名,以致整个旧金山的街路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公共环境成了无所不在“泛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特点

由于美国社会的多元化背景及至今尚无一个全国性统一的道德教育体制,高校德育实践做法多样,不过就其主流和趋势而言,当代美国高校德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注重对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上的探讨并运用于实践。美国较注重从多学科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出现了众多的道德教育理论,对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极大影响。许多学校往往将理论模式用于实践,在许多方法上往往也反映出理论具有的指导作用。

2.注重全面渗透性教育而不是强行灌输方式的教育。美国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各门课程的渗透性的间接方式来进行,而不是专门开设一门孤立的道德课,以说教和灌输的方式进行。一方面美国的国情不允许强行灌输某一种价值观,另一方面美国人认为价值观的教育不可能仅限于每天几小时的教学中。

转贴于 3.注重解决学校的现实问题。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受实用主义思想影响,较强调学校如何作为一个社会,关注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开设各种课程和组织各种活动来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4.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美国学校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道德规范。学校也较注重学生对社会参与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

5.信奉多元性和自主性,促使学生能动地养成思想品德。多元性除了表现在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不强求一致,但要求学生要学会相互尊重外,还表现在学校德育没有全国统一的要求,50个州各行其是。自主性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生个性、启发诱导和自主选择,强调在多元、多变的社会形势下加强学生自主意识、认知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精神的塑造。

三、几点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在德育工作方面得到以下启示。

1.要重视发挥教学主渠道的渗透性德育的作用。随着学分制的实施与完善,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入,纯而又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的办法来加强道德教育已不可能也不必要,唯一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倡导教书育人,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提高道德教育效果。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潜在的道德教育与活动性德育的作用。要加强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健全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各种社团活动,重视体育类社团活动与体育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2.要重视咨询指导,发挥其指导性德育的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德育工作方式的转变,以“一对一”为主的咨询指导工作会越来越多,因为德育工作不是空对空的,它是与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的实际问题分不开的,因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政治思想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要加强心理咨询与行为指导工作,把心理咨询与我们做个别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工作模式,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服务。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发挥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共环境的社会性德育作用。要加强对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学校要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公共场所对学生进行教育;社会、学校和家庭要齐心协力,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氛围。

3.学校德育必须适时调整、自我更新,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德育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无视社会需要,应当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转换职能,调整内容,更新方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70年代美国学校德育根据多元、多变的社会现实,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认知能力,增强其参与意识,收到了较好的成效,这对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仍不无借鉴意义。因为,在当今改革开放的社会面前,如果还是采取简单地肯定一些价值观否定另一些价值观的方式教育学生,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价值观的混乱,从而影响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4.教育工作有规律可循,应当加强德育研究和理论建设,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德育理论建设,而且富有创新性。他们运用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从多侧面研究道德教育工作,注重教育理论对德育实践的指导,值得我们借鉴。我国目前德育工作之所以效益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育脱离实际,缺少实验依据,理论过于抽象,德育操作性与科学性不强,对道德教育过程缺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因此,我们要加强道德教育理论的跨学科研究,重视德育实验工作,努力增强德育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为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西方德育原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篇(2)

一、研究生群体特征及思想概况

自1978年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始恢复研究生招生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我国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在校研究生已经成长为一股人数庞大、分布广泛、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力量。归纳起来,目前研究生的群体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源结构复杂,价值取向多元化

随着招生政策的调整和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生源结构日趋复杂,由过去主要以本校应届生为主,到现在的外校应届生、辞职考研人员、在职学习人员、同等学力者与本校应届生平分秋色的局面。研究生在教育背景、社会阅历、婚姻家庭、年龄结构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在面对社会问题及思想波动时的个体差异也很明显。他们的主体意识高度觉醒,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在价值行为的选择上表现出更为多元的倾向,这就构成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挑战。

2.政治修养欠缺,集体主义观念淡化

尽管研究生大都受过多年的理论教育,但是他们尚未真正形成以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不能用辩证、全面和历史的方法去看待问题。为数不少的研究生不具备客观、正确地分析评价政治的能力,并且普遍存在模糊和错误的政治观。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有些研究生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底线,道德评价采用双重标准,知行难以自觉统一的问题,并进而对科研人员所应具备的严谨求实的科研道德素质产生冲击,表现为部分研究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缺失以及科研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失范等。

3.独立意识强,思想教育难度大

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更具独立性,强调运用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作为高知识群体,他们经常接触学术研究的最前沿,思想开放,善于独立思考,对于所获得的信息大都要通过内在思考才可能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信念。由于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研究生在对待外部世界问题上都有自己有相对独立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判断。并且他们已经历过大学阶段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和情感上不愿接受研究生阶段的“再教育”,因而对政治理论学习存有一定的逆反心理。这也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西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1.生源地以西部为主,生源结构与质量都不尽如人意

西部地区目前的经济水平和教育质量与东部发达地区还有差距,这使得西部高校在研究生招生时缺乏足够吸引力,无法招揽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踊跃报考西部院校。由于生源地以西部地区为主,导致生源结构与质量都不尽如人意。虽然近些年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已获得历史性突破,但西部基础教育及高中阶段教育总体质量不如东部等发达地区是不争的事实,受其影响,西部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也要逊于发达地区,由此导致西部高校研究生在科研及就业上相对发达地区院校的研究生处于劣势,这对学生的心理自然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由此也加大了西部地区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压力。

2.教育投入不足,地域经济对教育支持力弱

西部各省的社会经济水平总体赶不上东部发达地区,虽然西部大开发工程实施以来国家投入巨资加以扶持,但西部教育的资金、人才缺口依旧很大。2007年西部12省区中央及地方教育经费投入总计1900亿元,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的19.36%,平均每省区投入158亿元,还不到同期江苏省教育投资的四分之一,仅相当于广东省的18.29%。由此造成西部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资金投入难以保证,研究生的科研经费和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对学校及教育体制难免更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同时总体较弱的经济实力、和较低的工资导致科研学术资助及毕业生就业的本地安置能力较弱,学生毕业后对投身西部建设缺乏热情,毕业后争相涌向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谋求发展。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争取具备条件的研究生毕业后能够留在西部工作,既要“教得好”还要“留得住”。这“去”与“留”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也成为决定西部社会发展速度的关键一环,由此进一步加大了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3.为抢抓机遇快速追赶,“唯科研至上”的负面影响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逐步转向产业化、信息化、集团化,社会资金与教育实体间的利益关系趋向多元,校园网络开始大范围普及,大规模的院校兼并重组对教育资源配置做出了重新调整。为了抢抓这一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西部高校通过多方动员、积极谋划、突出重点,在业务教学及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同时高速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思想政治工作关注不够、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工作方式传统,方法简单,专业德育队伍建设也不完善;研究生培养中重学术研究、轻思想教育,唯科研成果至上又进一步导致人才培养方向的偏颇。

三、加强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

针对以上三方面的特点与困难,加强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本着立足自身潜力,积极开拓渠道,扩大教育实效的原则进行。在这之中要重点搞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校园文化活动的操作性和参与性都较强,实效性好,很适合西部院校开展研究生德育教育。在这方面一些西部院校已经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如西北大学的“黑美人艺术节”、四川大学的“学生社团文化节”、西北工业大学的“航天科技文化活动月”等校园文化活动,无论是组织筹划还是运营管理都达到了较高水准,已朝着精品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二是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在校研究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教育素材丰富的有利优势,积极帮助由应届本科直接考上的研究生增加社会阅历,对已有一定社会阅历的在职或辞职读研人员加强指导,为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热点及个人思想问题提供思想上和政策上的指导,使其能够坚定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

三是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互联网以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优势已经在高校科研、管理及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又使得网络很容易为各种有害信息所利用,所以要切实加强大学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西部一些高校已经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如西南交通大学的“扬华素质网”、兰州大学的“萃英在线”、西南政法大学的“红歌网”等网站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对各校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是要努力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研究生由于生源结构复杂,很多学生在学习、科研的同时还担负着家庭、工作的担子,负担过多既影响了学术科研工作的开展,还容易使学生背上思想包袱,并进一步对其价值取向和学术态度造成不良影响。西部高校家庭生活困难学生较多,加之研究生高昂的学费,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加大对生活、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帮扶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服务,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留在基层、留在西部、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五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管理体制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通过完善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加大激励和保障力度,科学规划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专职研究生德育队伍的文化修养和业务素质深造,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与研究生生活、科研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和改进西部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西部实际,准确把握西部地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充分利用地域现有优势,克服当地教育经济基础薄弱的不利因素,积极寻求投入低、实效好的工作途径,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西部社会经济进步和民族复兴大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静.积极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新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09,(9):39-41.

[2]方燕.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8):4-7.

篇(3)

角色是指与人的地位相对应的行为模式。教师的角色是指教师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中所持有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所承受的社会期望和自我期望,以及在上述因素影响下的一整套行为。每个时代都对教师提出了不同要求,并且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角色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德育教师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其角色定位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甚至影响到学生个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和认识。而德育教师角色能否恰当定位,主要就在于其能否适应时展的要求。

我们当前正处在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以其全新的要素——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使高校德育深受影响,德育观念、模式、方式和方法受到冲击并向现代化转向。在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转变过程中,重新为德育教师进行角色定位是新时期德育实践的迫切需要。本人认为,高校德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应体现以下三个转换:即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要从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在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要从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要求来说,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转换。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由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师作为社会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人,代表社会实施教育,是社会权威的代表,对学生具有绝对的影响力。教师的形象大致可分解成三种角色:一是道德知识的占有者和代言人,在师生结成的以道德知识授受作为基本内容的师生关系中,客观地存在着知识占有的不平等,教师在学生道德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学生自然把教师当成了知识的化身,教师也往往以知识代言人的身份自居。二是道德的化身与道德规范的训诫者。传统德育中教师常常以师表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视线里,作为道德的化身向学生训以各种行为规范与准则,对学生的言行品性进行评说,以规范者的姿态来调节学生言行。在学生中,教师往往被期待成智慧的化身,理性的源泉,他们必须意志坚强,有强烈的使命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求功利、反求诸己、自我克制的道德楷模。三是社会要求的代表。德育的基本矛盾常常被表述为学生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社会要求的代表,他们代表祖国、代表党、代表人民、代表学校,甚至也代表家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对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的道德规范采取强制灌输方法,重智轻德,忘却学生知、情、意、信、行的整体性,重教轻学,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缺乏对学生主体力量的重视与张扬,相应地使学生成了道德知识的容器。

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革命,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教育者的信息垄断地位,承载过重期望忽略受教育者独立判断力和价值创造力的道德权威角色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要求,所引起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尖锐,这一切要求教育者把认识、理解、体验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以主体角色,在多种自主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体验理论和观点,从可信走向相信,最后达到坚信,从而形成信念、信仰。道德学习过程也就相应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适合自己特点、道德认识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教师的道德权威。

作为“对话人”,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一是人本意识。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中的个体。”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主体。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自尊、自主、自立意识的增强和敏感,他们要求平等的愿望十分强烈,对德育教师的空洞说教和训导极为反感,所以,一名传统的道德说教者只会适得其反,更不用说让其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讲授的内容。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必须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将这份爱心体现到教学中去。二是民主平等意识。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的:“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证使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还要创设德育情境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这里,教师的角色已不是只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也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成长伙伴。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给予、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也成为精神交流与对话的过程。

二、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由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育者在教学内容上大都严格遵守上级的指示和教科书的要求,唯上、唯书却很少能唯实,在教学方法上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致使德育创新的空间十分狭窄,信息时代社会的多变性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发挥高度创造性,不仅要创造性地进行德育课程的教学,而且要从单纯的德育课程执行者转换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一)就课程既定内容而言,教师有责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已审定使用的思想政治教科书做出相应的“剪裁”、取舍、增删,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

即要从实际情形着而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而不能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教育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校本课题,以拓展德育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尤其必须珍视学生生活世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由单一的国家层面的“理想课程”向教师层面的“知觉课程”与教室情境当中的“运作课程”或学生层面的“经验课程”发展。

(二)就课程动态建构而言,在课程的动态展开中,德育教师要从教无定法的基本法则出发对课程做出再度调适

德育教师应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德育教科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新现象、新观念层出不穷,新的政策法规、新的改革方案也在不断出台,如克隆人、安乐死、基因技术对伦理与法律的冲击,黑客及网络犯罪给法律的挑战、虚拟世界、反物质带来的哲学反思等等,都应该成为课程资源,进入课程流程,这样德育课程才能及时直面社会、关照现实、捕捉前沿,才能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和片断都充溢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激发学生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生命活力。

(三)就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而言,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

现代德育的课程结构由单一转向多样复合,其中的许多课程,如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如果没有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将无法进行。另外,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成的知识信息,而且要收集课程软件信息,设计和编写课程软件、制作教学节目等。所有这些,都要求高校德育教师认真学习现代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学生的发展要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开发和设计中去,积极参与德育课程的创新,真正成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三、教师自身发展要求方面: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往往是教科书的讲读者,信息时代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师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转变。

(一)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员”

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渠道获取知识,教师不能单纯把传递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的方法及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导航员”的角色。正如《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一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德育教师要致力于调动和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包括自立、自尊、适应、创造等内涵丰富的主体性。指导学生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成为能够发展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的现代人。

(二)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心理问题诊治者

根据最新的统计表明,大学生上网人数在90%以上。网络带来的人机交流模式使得直接交流日益减少,从而造成认知和情感缺失,如不愿意受原有的社会规范的影响和约束,容易感到自我归属感的丧失,导致性格孤僻、行为失范、言语无忌,对现实不认可、甚至逃避心理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他们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德育教师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工作者,在学生适应社会和学习上给以更多的心理关注,指导学生社会交往和协同工作的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的教育创新活动中有效的激励和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健康地和谐发展。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素养,要有坦诚真实和灵活开放的人格特点,要有善于交际、富于幽默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有协调问题的技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引导,扫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其健康成长。

(三)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健全的、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没有健全的人格,就谈不上优秀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培养健全的人格与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实质上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侧面。新时期的德育内容体系必须包括健康人格的塑造,甚至可以说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人格的塑造。这就要求德育教师从传统的道德偶像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首先要塑造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要培养学生对自我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自尊自爱的人格,激发他们自强、自信的勇气,同时改造他们骄傲自大、虚荣、自卑、不思进取等不良自我意识品质。其次,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品质。指导青少年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对人宽厚、真诚坦率、主动热情、谦虚公平乐于助人、善于交际等良好的交往品质,克服其自私、冷酷、虚伪、嫉妒、孤僻、傲慢等不良的交往品质。最后,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挫折,教育学生把挫折当成一种磨练与考验,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指导学生建立适当的理想抱负,教给学生积极对待挫折的方法,增强挫折适应能力。

(四)德育教师应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道德权威的角色很容易造成师生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威和依赖关系。在信息时代,网络的双向性、互动性使教师从讲台这一“神坛”上走下来,传统的“师徒关系”受到了不可抗拒的严重挑战,沉迷于这种“师徒关系”的教师很容易被标榜为新人类的大学生视为“异类”。网络技术的全社会渗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局限于面对面形式,借助丰富多样的媒体进行“人——机”交往,是现代大学生最崇尚的、最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但是,如前所述,正是这种“人——机”交往,造成了学生认知缺失、情感缺失。这对于身处“闹市”、心理正在健全过程中的青年学生来讲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是非常有害的。德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努力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在培养学生品德的同时,关注学生“情商”的达成,构建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师生互动,形成师生双方的心智交流、情感交流的师生交往氛围。

(五)德育教师应成为德育研究者

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当信息技术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教师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实现由教书匠向德育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成为名副其实的德育专家。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以往对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教师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这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信息时代的德育教师将面临更多更新颖的德育教学问题。如研究提高学生分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不同的德育情景创设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如何对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研究、评价和改善;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等。这些研究活动有助于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特色,有助于教师创造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丰富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推动高校德育的变革。

(六)德育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

从终身教育理念来看,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然是终身的学习者。首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其次,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而且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及美学素养;具有广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再次,要研究德育方法。德育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通过对实践殊案例的反思,不断研究和改进德育方法。最后,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处理教学、科研等方面问题,并把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工具的能力。这就要求德育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反过来,教育信息技术也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使教师能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具有完成教学资源过程的能力,具有批判性处理信息和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具有熟练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教学系统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信息时代高校德育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也不可能有一套万能的应变方案,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身的素质进行反思和充实,对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转鲁洁.王逢贤编.德育新论[M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38.

[2转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转.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7.

篇(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51-02

党的十报告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新时期、新特点,要求教育方式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转变。这些都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事务管理也应该结合所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

一 新时期研究型大学学生事务管理角色定位的理论思考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大致经历了“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和“学生学习”的演进过程。20世纪90年代,为了应对高等教育出现的质量危机等诸多问题,随着“学生学习(SLI)”理论的兴起,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管理者提出必须加强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合作。在“学生学习”阶段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角色定位是面向学生学习的,他们与学术事务共同分担学生学习的责任,着力营造一个紧密结合课堂内外且具有教育目的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国内有学者从学生参与度的视角,综合分析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近年来大学生发展方面的实证研究和数据,总结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与学生发展的关联性,提出要重新认识高校学生工作的角色定位,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高校学生工作系统。这与美国高校强调加强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学习的理念是一致的。相关的研究还表明,大学生课外活动参与有其适度性,学校提供给学生的课外教育及活动需要明确重点,有所规划。

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近十年来汲取美国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学生事务管理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学生工作的特点,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角色定位做了诸多探索。相关文献大多认为学生事务管理角色定位在教育、管理或专业化服务上,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但没有考虑不同类型大学的差别。由于高校学生事务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着学生事务工作体系内容的构建,一定程度上也对机构设置、队伍保障等问题带来影响。因此,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现有运行体系内容繁多、重点纷呈、工作任务重,考虑计划和方法层面的问题较多,但对学生事务管理自身的理论思考不够,尤其缺乏对角色定位、目标理念等更高层面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另外,高质量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这从客观上要求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就自身所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尤其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和任务进行必要的反思。

研究型大学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构建与实现的方式上有自己特色。新时期培养众多的精英人才客观上需要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事务管理者积极转变角色定位,加强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合作,强调以质量为本。学生事务通过紧密联系第一课堂,整体规划课外学习和课余活动等教育、管理及专业化服务活动,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 紧密结合学科特点,推动学生事务管理角色定位的转变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在教育现状问卷调查、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科特色,对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事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认为现阶段学生事务管理者应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当更重要的教育伙伴角色,在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方面承担比以往更大的责任,在教育、管理、专业化服务角色的基础上凸显质量意识。通过构建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主动配合的工作机制,紧密联系第一课堂整体规划所有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推动学生事务管理者角色定位的转变。

1.调整工作定位,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工作目标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质量是必须保障的,提升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能以牺牲培养质量为代价。把提高培养质量当成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院系的学生事务管理和学术事务管理工作也就有了紧密配合的坚实基础。当学生事务管理主动配合学术事务管理一起着力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的人才时,学生事务管理对院系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也就体现了出来。这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融入院系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工作定位的调整必然带来工作重点的转变。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特点要求是有一定差别的,如学生的钻研精神、思维活跃、表达能力、逻辑分析、吃苦耐劳等素质均十分重要,但不同学科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院系学生事务管理要考虑各个学科的背景,要有差异性,通过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屏蔽掉外部过多的影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工作重点放在与学术事务主动配合,共同培养本专业需要的学生基本学科素养上。

2.转变工作方式,推动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深度融合

学生事务管理与学术事务管理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在现实中是普遍存在的,不利于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应转变现有学工教务各自为政的理念,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紧密配合的机制和体制,以此作为营造的全员育人氛围的着力点,从而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这一工作方式要求建立一个质量导向的运行模式。新的学生事务体系一定要紧密联系第一课堂展开,切实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促进作用,不能自行一套理念,让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成为两条平行线。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与教务部门一起整体规划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将思想教育、课余活动与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切实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促进作用。

3.扩充工作队伍,建设职业化与专业化结合的学工队伍

推行职业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学工队伍,以弥补大多高校现有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不足的弱点,以便更好地推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的院系学生事务管理新体系的实现。职业化是指辅导员以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帮助学生应对成长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专业化是指本专业的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方面的良好引导。

辅导员在落实各项教育管理工作任务的同时,还应积极搭建各种交流平台,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积极推动聘任有影响力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年级导师和班主任,利用学术优势与辅导员一起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机制;在与学生交心谈心的过程中开展专业引导,让学生对专业充满兴趣。

三 以理科为例,推行紧密联系第一课堂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围绕“打造培养科学家摇篮”的人才培养目标,从研究型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的角色定位出发,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构建了一个有物理特色、紧密联系第一课堂的学生事务管理新模式并予以实施,现已初见成效。这一新模式着力营造培养科学家苗子的有利环境,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就有限的活动做出亮点。

整个工作体系以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紧密配合做为构建大德育体系的着力点和出发点,重在强调责任感教育、专业兴趣培养和学习主动性激发。通过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参与度、调整学生对课余活动的参与量,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质量,使学生打好本科阶段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励其立志投身科研事业。现阶段我国十分需要高水平的基础学科人才为振兴国力贡献力量。就理科而言,培育学生对民族振兴大业的社会责任感十分必要。学生事务管理者要强调重视专业语境中的科学精神、价值观、科学态度的宣传,激励学生树立投身基础学科科研事业信念。

第二,密切关注课内学习效果,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育良好的学习风貌。定期开展本科生教育现状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学状况、对学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关联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实施适度的严格管理,如鼓励认真遵守学习纪律的学生和班级,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注意加强沟通赢得学生对管理制度的理解。营造高品位的物理学术文化熏陶师生,如在教学楼建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事迹墙、在宿舍张贴物理学家画像等。

第三,整体规划课外学术活动,立足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课外学分的实施,整体规划第二课堂的学术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第一课堂学习质量的提高。包括:学术交流定期化,如开设博学讲堂,定期邀请物理学大师和杰出的青年学者为新生做报告,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研究机会大众化,鼓励本科生早进科研团队,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让有潜力且对物理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得到名师的悉心指导和言传身教;专业导航深入化,面向中年级学生开展定期的“专业导航”活动,为学生保研、考研、出国、就业做专业方向上的导航,加强对学生继续深造的引导力度。

目前,物理学院近几届毕业生在入校之初第一志愿率不高的情况下,读研比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学生们不断受到北大、科大、中科院物理所等校内外深造机构的好评,在研究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储祖旺、蒋洪池.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演变与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9(2):86

[2]丰蓓.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的新发展――加强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合作[J].复旦教育论坛,2006(2):81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16-02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它最直接的服务对象就是其所在的学校,因此与其他类型的报纸相比,校报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宣传教育功能。如何立足校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挖掘和发挥校报的育人功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课题。

一、高校校报的特点和育人优势

1.体积小,易携带和保存,可重复阅读。校报是纸质媒体且有一定规格,这就决定了它具有体积小,易保存,可随身携带,重复阅读的特点。校报真实记录了学校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综合情况,有的专期记录了学校的重大活动,比如校庆,大型纪念活动等,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由于报纸有容易保存、可折叠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年份、期次、内容等把校报分门别类,统一整理,方便日后的查找和重复阅读。

2.贴近校情、贴近学生。校报新闻报道的内容主要来自校园,来自学生。有的内容是和学校教学或者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比如解读最新的教育政策、法规或着介绍学校的教学动态、工作安排,或者刊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等;有的栏目内容就是大学生生活的真实记录,比如讲述大学生的生活故事,分享考研经验,发表真知灼见等等。这些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学生也很感兴趣,校报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度报道和宣传,使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到榜样,明察不足,受到教育。

3.覆盖面广,传播迅速。校报是校级媒体,规格在高校各级报纸中是最高的,从发行数量上看,它要多于其他二级学院的院报以及各学生团体创办的报纸。从发行方式上来看,校报的发行一般都有专人负责,一方面通过各学院和行政科室的书报箱投递,另一方面,有的学校会有专人直接送到教室和学生宿舍,因此它在师生中的覆盖面是相当广的。由于校报的内容都是贴近学校、贴近学生的,所以在师生中的受关注度比较高,大家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又禁不住和自己的舍友、好朋友等一起分享,无形中促进了校报内容的传播。

4.有连续性,宣传效果好。校报的出版周期各校不一,多为周报或旬报,有些高校每月一期,但它仍然是定期出版的正式出版物,因此它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宣传教育重点,确定不同的主题,连续编排和报道,也可以根据同一个宣传主题,从不同侧面分期组织不同的报道,虽然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但学生仍然能在一个相对连续的信息环境下受到教育和影响,这样有利于他们对宣传主题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接受。另外,一些优秀的新闻报道本身也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系列报道的方式可以持续吸引学生的关注,有利于潜移默化地长期施教。

二、高校校报育人功能的体现

1.校报是先进校园文化的传播平台。校报是高校占舆论主导地位的媒体,它的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文化气息浓厚,涉及教育教学、科研、师生课余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作为校园主导媒体,校报还担负着推动先进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校报通过自己独特的宣传教育形式,寓情于理,以情动人,寓理于文,以理服人,弘扬了校园文化主旋律,推动了先进校园文化的形成和传播。

2.校报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校报一般都是接受学生投稿的,有的还专门设立了面向学生的专栏,征集关于学生的各类稿件。爱好文学的同学可以在这里把自己喜欢的一部文学作品推荐给大家,钟情写作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处女作拿到这里小试锋芒,大学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大家也可以把自己对大学生活的感悟在这里和读者分享。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喜欢新闻报道,校报就成了他最好的施展平台,身边的好人好事,社会的关注热点,国家的重大事件等,都成为他们报道的最好素材。这些同学通过校报树立了自信,赢得了肯定。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播了真、善、美,使大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得到了精神的陶冶,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3.校报是会议教育的有效媒介。校报容易找到,而且轻便、易携带、可重复阅读,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会议教育的有效媒介。学习文件精神,宣传先进事迹,探讨热点问题等都可以采用会议的形式。校报在新闻报道和反映校情上都具有及时和全面的优点,所以非常适合校内对学生进行会议教育时有选择地使用,比如在以畅谈大学生理想为主题的班会上,我们就可以预先让大家在规定的校报期次里找一找,各种学生稿件中有多少关注到了理想问题,大家又是怎么来看待理想问题的,促使学生初步思考。大家利用校报这样一个资源和媒介,共同学习,互相交流看法,使学生从身边事、身边人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三、如何加强高校校报的育人功能

作为高校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和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窗口,校报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和教育需求,更好地为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服务,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校报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1.找准定位,弘扬社会主旋律。高校校报是学校各种信息的集散地,不同价值观,各种思潮都会在这里碰撞、交融,所以校报又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大学生正值青春期,也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校报作为高校的主流媒体,必须正确发挥自己的宣传教育优势,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树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的理念,找准自己的定位,通过通讯、报道、述评等各种形式宣传先进典型,弘扬社会主旋律。在当前,还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宣传和教育。

2.多样化办好副刊,陶冶学生情操。高校校报的副刊是学生和社会,学生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沟通信息,表达思想的桥梁。校报副刊的作品主要来自在校师生,作品内容也多是畅谈理想,感言人生,品味事理等,或让人倍受鼓舞,激情迸发;或让人眼前一亮,回味悠长,总而言之,都表达了对真、善、美的孜孜追求。大学阶段是学生理想、信念以及高尚道德情操培养的重要阶段,副刊可以通过多种文学艺术形式,如诗歌、散文、游记、评论、观后感、书法、绘画等,感染和熏陶学生,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陶冶学生情操,发挥校报的育人功能。

3.加强高校校报电子版、网络版建设,设立自己的微博。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交互的重要渠道,网络可以说已经全面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伴随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高校的育人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契机。校报作为高校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应该及时抓住网络宣传这一渠道,一方面,加强校报电子版建设,搭建校报网络平台;另一方面,校报还可以和高校的宣传部门以及学生团体合作,开设时事政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网站和论坛,直播重大时事,报道热点内容,征集师生建议;还可以开设校报微博,实时校报的最新活动或宣传教育主题等。这样才能不断拓宽育人工作途径,更好地发挥校报宣传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利.论高校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篇(6)

Abstract:Since the 1990s,due to their rapid expansion,many Chinese universities have built new campuses away from the old ones. Therefore,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new campuses have become a new and important issu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se new campuses,we need to reform the operation of the new campus management,and make this management scientific,professional and institutionalized.

Key words:university management;new campuses;characteristics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许多高校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而纷纷异地选址建设新校区,从而形成了多校区的办学格局。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这种“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将成为我国许多高校的一大特点[1]。于是,新校区的管理问题就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新校区的特点

高校新校区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高校地处市区,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而无法扩大校园面积、拓展办学空间,不能适应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需要,不得不通过异地选址来建设新校区。近十多年来,全国各地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异地选址设立了新校区。以江苏省为例,全省近百所高校有60多所建设了新校区。新校区作为方兴未艾的新生事物,应该如何建设和管理?国内外均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循,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认真探索和研究。

高校新校区与老校区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一个“新”字,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新的环境

由于新校区的选址大都在城郊结合部,地理上属于城市边缘地带,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也不健全,社会文化氛围、政策法规环境等外部环境都无法与成熟的老校区相比,新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校区的建设与发展。当然,新校区所发散出的大学文化氛围也会影响到当地的社会环境,促进当地的城市化发展。

2.新的规划

新校区的规划与建筑关系着学校发展的百年大计,体现着学校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反映了办学者的理念,渗透着大学的精神。新校园中的一物一景都应充分反映现代文明与文化传统的交融和凝练,体现现代大学的气息与文化,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精神理念。因此,自决定筹建之日起各高校就无不对此格外重视,进行认真研究,精心设计。

3.新的传承

新校区不是凭空新建的学校,不是无源之水,其母体是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积淀的大学,每所大学都凝聚着几代人的艰辛与努力,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大学精神,这些都是新校区建设发展的丰富源泉。新校区是老校区办学历史的延续、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同时,现代化的新校区又是历史的新篇章,是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的前进和发展。

4.新的空间

新校区的设立无疑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发展是硬道理”,高等学校亦是如此。高校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的内在需要,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新的空间满足了高校发展的需求,其作用不仅为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提供了空间,而且也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新的空间也使高校变成了“多校区”大学,增加了管理的空间跨度,这必然要求学校管理的体制、模式和手段要作相应改变。

高校新校区因其“新”的特点而形成了独具的优势和特色,同样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由于大多新校区地处城郊结合部,而且建校时间不长,不仅存在与“本部”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师生交流时间少、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而且也存在管理经验不足、难以克服原有体制和观念的束缚、管理理念不到位、管理边界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适应等诸多问题。

二、新校区的管理模式

由于学校主体的办学历史、管理体制、学术特色、传统风格等不同,所设新校区的功能定位、办学规模、建设水平和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同时,绝大多数新校区还处在“边建设边办学”的状态,其功能定位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2]。新校区的管理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以块为主,新校区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

新校区启用之初,规模还比较小(在校生通常少于5000人),而且都是低年级学生时,大多采用该管理模式。在新校区成立独立的管理委员会(管委会),全权代表学校负责新校区的运行管理。在管委会下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部门,分别负责新校区的安全保卫、教务教学、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环境建设以及校区内外的协调联络等工作。学校各职能部门只对新校区的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具体工作由校区各办公室根据学校总的要求来落实。新校区的工作人员由管委会负责招聘、任用、管理、考核,经费也由管委会统一管理和使用。

这种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机构精简、人员精干的原则,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在新校区边建设、边管理的情形下,管委会直接面向学生管理,有利于新校区工作的迅速开展,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有利于保证校区的安全、稳定,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逐步营造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在管理工作中探索新思路,尝试新方法,进行管理创新。

2.以条为主,管理部门职能延伸的管理模式

随着新校区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涉及的管理内容不断增多,管理跨度和难度增大,责任也越来越重,管委会的权限、人力、财力等已难以与之对等。为适应这一发展变化,许多高校采取撤销原来的新校区管委会或者改变其职责权限,按照原来学校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和职能分工,对等地延伸到新校区的管理工作中。简单说,就是在新校区采用原来单一校区时期的管理模式,只不过管理的范围由之前的一个校区变成了两个或多个,多个校区的正常教学、工作秩序均由各职能部门延伸管理。

这种条状垂直管理模式有利于各职能部门尽快熟悉学校规模扩大后的运行需要,增强责任意识,有利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贯彻落实到位,使管理工作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办学要求。但是,如何适应新校区的各种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认真界定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尤其在新校区尚未完全建设到位的情况下,需要协调的工作更多,特别要防止出现职责不明、存在管理空档的情况。

3.条块结合,强化二级管理的运行管理模式

在新校区基本建成后,校区内的师生人数、学生构成、校园氛围、资产总量、各二级学院的规模等都出现了巨大的飞跃,垂直式的条状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许多大学开始积极探索二级管理的改革方案,即学校主要管理机构和大多数学院都整个转移至新校区,通过条块结合模式逐步实现管理的扁平化,将人、财、物等管理权限适当下放至学院,充分调动和发挥二级学院的积极性,促使各学院尽快成为具有活力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实体,使学院承担起更多管理和发展的职责,而各职能部门则主要侧重宏观的战略思考和指导性管理,根据学校确定的发展战略,制定管理政策和工作计划,引导各二级单位健康发展。

可见,新校区的管理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能简单评论哪种模式的好坏。除了管理模式,关键还在于科学分配管理权力,理顺各部门、单位及各群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寻求运行管理成本和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因此,新校区常被大家誉为高校管理改革和创新实践的“试验场”。 转贴于

三、新校区管理发展趋势

新校区作为多校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前沿和试验场,可以率先进行管理改革的尝试,在不同的校区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经过近十多年的探索,我国高校新校区的管理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新校区的管理正日益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功能定位更加科学明确

根据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立足于高校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科学地对新校区进行功能定位是建设和管理好新校区的前提与关键。初期,多数高校都在边摸索边实践,对新老校区的功能定位并不明确。尽管大多将新校区的功能定位为教育教学基地,但往往仅作为办学空间的扩展和补充,对低年级学生实施分段式教学,这使其教育教学功能并不完整,而且割裂了不同专业、学历、年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融合与渗透,不利于人才培养。因此,许多高校开始探索将学科专业相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整建制集中安排在同一校区,分校区实行多专业、全学科式的教育教学。新校区可容纳全部学生的,甚至将全校的教育教学都安排在新校区,老校区则主要承担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继续教育等社会服务的功能。

2.管理模式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

新校区的管理模式必须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把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作为衡量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最终标准。随着新校区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的办学重心向新校区的转移,新校区将成为办学的主校区。相应地,管理重心也必须及时甚至适度超前转移到新校区,为新校区的教育教学提供保障和服务。当然,这种转移绝不应只是简单的整体搬迁,而应围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针对新校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来合理调整管理机构和职能分工,创新管理模式,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3.管理重点应突出校园文化建设

由于新校区的历史不长,缺乏老校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积淀,并且空间距离等因素又造成了校园文化在新校区传承、延续和发展的障碍,所以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学术气氛普遍不够浓厚。这是影响新校区办学最突出的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新校区管理的重点应突出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强化物质文化和有形文化建设,构建反映校园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和校园文化场景等校园环境,完善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艺术沙龙、学术报告厅、校园就业市场和电脑网络系统等硬件设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需的硬件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通过有组织地举办论文答辩、学术讲座、文艺演出等,发动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文化艺术节、科普活动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促进人才培养。

4.管理方式网络化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入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和管理软件系统,是对高校传统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必将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新校区应当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校园网络建设思想,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3]。第一,通过网络通讯、网络会议、网上办公等方式,可以连接整合校区空间,缩短校区之间和新校区内部的距离。第二,通过网络管理图书、教室、实验室、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等,可以提高资源使用率,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能。第三,建立面向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等的各类网络学习资源,可以开展网络学习,方便自主学习与交流。第四,引进数字监控技术和门禁识别系统等,可以加强进出管理,促进校园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第五,按照人、财、物等管理对象的不同,建立面向不同管理对象的各部门共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分割,实现数据共享和管理的无缝对接。

5.后勤服务社会化

我国高校传统的“大后勤”是个很大的障碍和包袱,要彻底打破长期困扰高校后勤发展的“瓶颈”,必须实行“服务外包”,将后勤服务工作逐步与学校分离,转由社会实体来承担,这样不仅有利于降低后勤管理运行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有利于学校集中资源加强学科学术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因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而对服务承包实体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关键。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新校区积极进行后勤社会化的尝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

四、新校区管理的几点思考

新校区的运行管理关系到整个高校管理改革和科学发展的全局。高校应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精简高效的原则,从以下三个方面创新管理模式,科学构架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新校区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制度化。

首先,要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无论是新校区还是整个高校的管理,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始终都是第一位的。新校区的运行管理要勇于摒弃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敢于打破原有的管理体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进行尝试和创新。

其次,要深入研究,明确定位,科学规划,规范战略管理体制。新校区是学校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将新校区的建设管理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的全局,进行合理的定位和科学规划;要围绕战略规划、根据校区定位来组织新校区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最后,要合理分工,明确边界,理顺关系,实行科学规范管理。无论采用何种管理模式,都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特色和优势,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来科学架构管理机制,合理进行职责分工,明确管理边界,确保责、权、利及人、财、物的对称和平衡,最终实行制度化管理。

参考文献:

篇(7)

一、目前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

(一)教育管理理念多元化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的潜力得到更大的发挥,达到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高度统一,因此,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广泛运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的管理,使人们的素质得到提高,即学校在对教师的管理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在管理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师技能,对学生的管理也是如此。“校本管理”是我国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的有我国特色的校园管理经验。校本的意思就是以学校为本位,学校是管理的主体,有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说学校可以通过自身内部的管理机制,来完成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校本管理往往意味着学校的管理权被下放至学校自身。

(二)教育管理方式的现代化

当今世界,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提高,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将整个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生产力的提高在校园里的表现更为明显。不论是授课还是日常的考勤,从学生选课到教学课程的进行,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学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计算机的应用为社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效率。在学校管理当中也是如此,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提高了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各种价值观的冲击以及虚拟与现实交汇所产生的差距,这些都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管理理念的先进化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需要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引导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这些先进的管理经验被全社会所借鉴。同样,先进的管理经验也会被学校所借鉴。教育管理在很多方面与社会上的管理是相通的,许多社会先进管理经验稍加变通即可以应用在教育管理上,这就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经验也在与时俱进,进行着先进化的进程。

二、创新高校教育管理的措施

虽然高校管理已经呈现出了一定的新特性,但是这些新特性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高校的教育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

(一)推动校本管理,增强以人为本的精神

校本管理将学校的管理权大部分下放到学校,校长掌握着相当程度上的管理权。所以高校校长应该充分地摆脱过去受上级指令操作管理学校的局面,充分地利用自己手中的自,将整个学校的管理放到战略目标上来,由过去的关心某个放面转向对学校事务的全面管理中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校本管理的目标。同时学校管理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地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积极地引进绩效管理以及绩效工资等多种激励方式,充分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学校的管理部门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地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能,尽量的为学校员工提供人文关怀与方便,将以人为本切实从口号落实到实际中去。

(二)继续推动管理理念与手段的现代化

高校的教育管理也需要现金的管理理念的支持,高校要在保持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教育管理理念的提高。要积极地关注社会新型管理理念的出现,积极地展开相关的研讨以及论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推动学校的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大资金等方面的投入,来促进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要朝着未来的先进管理模式看齐,着力通过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来打造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充分地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促进管理能力的提高。

(三)追求教育管理的和谐

和谐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人们发展的一种合理模式。高校的教育管理也要追求管理的和谐。和谐的教育管理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构建。一是校园内部的和谐,校园内部管理可以通过完善校园的规划建设,增加校园的人文气息,改善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等一系列的方法与手段来完成。二是校园的外部和谐。这就要求学校充分地提升学校自身的素质建设,积极地同外部单位搞好关系,树立一个良好的外部形象。同时要积极地弘扬民族精神与文化,多参加一些相关的社会团体活动或者自己积极主动地与社会相关单位或者兄弟院校合办一些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外部形象与知名度。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与校园文化层次。学术水平及校园文化层次的提高都会为高校带来较好的外部和谐因素。通过内外两方面的合作,共同实现校园教育管理的和谐局面。

总结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教育管理理念多元化、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教育管理环境人文化三个方面,高校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对教育管理手段进行创新,使教育管理更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学生成才的需求,同时促进高校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148 ― 03

一、正能量的提出背景及其定义

“正能量”一词于2012年开始流行。而“正能量”的真正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正如老子所言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那样,正能量的提出以及流行也正是从另一方面提示着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已充斥着太多的负能量。如社会冷漠,麻木不仁,漠不关心,自私自利,堕落腐化等等。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会上的各种负面信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铺天盖地的充斥着学生的周围,使得学生深受其害而不自知。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在年龄结构方面,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占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例最大。在职业结构方面,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25.1%的比例。总之,网络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网络的普及,鱼龙混杂的知识在网上传播,这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心理发展、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1〕更有资料显示,当前高校中发生的一些暴力事件等负面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大学生群体接受网络上不良信息有关。〔2〕而高校的学生尚处于性格与价值观的完善期,对是非好坏分辨并不是那么清楚,需要正确的引导。社会无正能量就不能正常运转,人无正能量就不能健康成长。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急需用正能量来引导社会风气,来引导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重任的广大青年学子,来引领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上面提到了正能量,那么到底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英国的心理学家理查德?斯曼在他的专著《正能量》一书中将正能量定义为“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3〕如今,正能量已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即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上进的、给人力量与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情感、事件以及人物,都被称之为“正能量”。〔4〕

二、正能量传播的特点

正能量,指一切予人向上的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它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正”。“正”是其最主要的特点,也就是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向上的,积极的,能够给人带来希望和温暖,给人以鼓舞的这一特征。试想若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单位、小至到个人,如果让消极的,负面的能量占了主导,必将国不将国,也必将是社会和个人的灾难;二是“能”,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来看,“能”是动力之源,具有推动作用。因此转化与导向就成为了它的第二个特征,也就是它具有弱化、消解与转化负能量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我们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发挥它“正”的导向作用,积极挖掘负能量中的正能量,化负面的为正面的,转消极的为积极的。正如葡萄糖与汽油是能量,炸药与海啸也同样是能量。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要善于利用,转化为力量,用正的方向与作用去引导能量的流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能量为人类造福而非祸害人类。三是“量”。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因此,这也决定了正能量的第三个特征,具有量化的特征,也就是正能量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自己内心深处受到鼓舞与激励的正能量,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出来。俗话说,“有诸内必形诸外”,也就是让自己受到的鼓舞与激励,通过一定方式的传播,让自己成为正能量的发射器和传播者,让更多的人得到感染与感化。

三、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正能量可以引导青年成才成长、营造校园良好氛围。像阳光能够驱散阴霾一样,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新闻、信息及其对当前高校学生的影响,也只有通过大力倡导正能量,才能得以消除。

1.榜样引导作用

在负面现象、“负能量”、负情绪弥漫的环境中,我们急需正能量的榜样引导作用,以净化社会生活环境和升华精神境界。〔5〕正如坚冰需要温度来融化,黑暗需要光明来驱散,社会的冷漠与怨气需要爱心的温暖一样,社会的负能量需要正能量的引导与转化。那些具有正能量教育意义的人和事,能够给广大的学生树立一种榜样。大学时代正是高校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由于认知水平和社会阅历有限,对于社会上面的各种负面信息缺乏应有的抵制和辨别能力,通过树立榜样,能够激励大学生努力拼搏。正如所说,“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榜样具有使行为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和人格化,其所具有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历来都被教育界所重视,并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6〕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能够唤醒调整与纠正学生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它所传递出来的精神与道德的示范,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学生遭遇困难与挫折之时,正能量的示范榜样作用能够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激励学生走出困境,迎接新的自我。榜样的一个个鲜明的事例,以学生喜闻见乐与容易接受的方式,使得正能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正能量的引导与激励,能够唤醒大学生的责任心与信心,自觉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之中。

2.免疫引爆作用

一个学校如果能够正能量占上风,则可以在校园内形成对负能量免疫的气场,使学生在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上保持健康,并且能够变得积极向上、自信、乐观、豁达。〔7〕正能量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能够在大学生中形成一股强大的能量场与免疫力,自觉抵制负面信息的肆行与侵蚀。

正如兰德女说的那样,若要反对战争,那就提倡和平吧,针对当前横行的负面性的消息,正能量的传播无疑能够冲破负能量的防线,消除与根治负能量带来的负面的恶劣影响。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一味的说教,过于注重正面的宣传,对于负面的一般则避之不谈。事实说明,教育越不触及负面的东西,教育对象抵御不良思潮侵蚀和影响的能力就越差。〔8〕因此,要发挥正能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正面典型的事例不仅要大力倡导与宣传,充分发挥其示范与导向作用,更要对负面典型的事例进行批判,化负面为正面引导,从负面信息提取正能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正能量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充分发挥其引导规范的作用。因此,要想使思想政治中教育工作为人们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作用,就必须突出正能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正能量弱化、稀释、引爆并转化负能量,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

3.培养良好品质

积极有效的传递“正能量”不仅可以使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得到提高,让身心愉悦,而且可以推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与人类社会向前发展。〔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德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使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 〔10〕

俗话说“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正能量正是现代社会的一剂良药,犹如阳光雨露一样,能够给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提供养料。它传递的精神引领以及道德示范的信息,能够培养学生阳光、感恩、正向思维等良好的心态,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性。

4.提升学生幸福感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评论《正能量》这本书时说道,能量有正负,应用需智慧。大脑和心灵,需要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濡养,否则人生将变得灰暗无序。

也正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中众多正能量的出现,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温暖,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和谐;也正是这些正能量的出现,使得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美好的心灵,形成了负责任、懂感恩等一些美好的品德。

在当今的大学生当中,正能量已成为众多大学生的一种生活哲学和生活追求。像怀斯曼所说的“坚持正能量,人生不畏惧”那样,我们要让正能量常住学生心灵,提升幸福感,让自己自觉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一份子,让这个社会通过自己贡献的一份努力,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

另据国外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现代的人之所以自私、冷漠、麻木不仁,不懂感恩等等,皆是由于他们缺乏爱心所致。长久的缺乏爱心,不仅会使得自身处于较低的能量层次,而且会导致身体的亚健康状态。而正能量具有的“转化”、“量化”的特点,正可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沉睡的爱心,使其找回那缺失已久的爱心、感恩之心,并自觉使自己成为爱的传递通道,通过自身从而提升自身生活、学习的幸福感。

四、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1.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每个人的心里都潜藏着成就丰功伟业的“正能量”,也潜藏着可以让你一生一事无成的负能量。如何激发正能量往往需要合理地引导和正确的方法,高校教师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11〕

要想运用正能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激励,首先就得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正能量的受益者与传播者,同时教师要学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责任心。只有这样,传递给学生的正能量才会更真更美,也才更具有感染力与传染力。

2.开展校园主题活动

校园活动最能吸引学生,也最能打动学生。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状况,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如班级文明标兵、精神示范人物、心理健康周等以丰富大学生生活,使正能量的教育活动活到实处,而非课堂上的泛泛之谈。根据大学生的业余爱好,可以成立心理辅导组等,在班级之间或院系之间进行交流,既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强正能量的作用,还能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高校老师也予以配合与支持,给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并对表现突出的加以精神鼓励。

3.发挥媒体传播效应

在现代这样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任何负面或正面的信息,一经传播,就会产生不可估计的负的或正的效应。新闻媒体作为信息的“喉舌”,对正能量的信息传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生活中一些人与媒体为追求新奇与关注,不惜大肆传播与转发负面消息,以获取点击量与关注。这为我们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12〕正如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杨振武说的,什么时候做到了正面宣传为主,数量、质量和效果正大于负,什么时候就能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凝聚共识;否则就会出现与之相反的结果。〔13〕

新闻媒体要利用新旧媒介传播平台,发挥自身优势,规避传播过程中遭遇负能量围困的格局,助推正能量的广泛对外传播,为正能量传播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应积极搭建平台,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让正能量得以畅通,而不是为了吸引关注、眼球大肆渲染负面新闻,让负面的能量污染社会风气、让人们变得日益冷酷、麻木不仁。

4.发挥网络监督作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学生打开了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的虚拟世界,但同时也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场”的大门。〔14〕尤其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更是给负面信息的出现与传播带来了便利。对不良行为的纵容就是对正义声音的湮灭。〔15〕 为此,一定要加强网络监管作用,不能让那些人为故意的、带有某种意图的散发与传播的负面信息肆意横行,影响社会风气与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

5.借助热点事件宣传

如发生在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与发生在2012年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可以借助这些当下发生的热点事件在学生中间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向学生说明崇高的理想对人生的重大作用,引导学生要从他人的错误当中吸取能够引领自己成长的经验,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发生在学生中间。

6.在生活中挖掘更多正能量

正能量很多,不应局限于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正是生活中、学习中众多不同的正能量给正在成长和发展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灵震撼与不同程度的收获,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成长。凡是那些能让大学生感受到健康向上的、积极乐观的动力和情感,那些欢乐的、进取的和梦想的等都是校园正能量,所有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传播和推广。只有这样,才能使“正能量”更加的接地气,也才能更好的走进大学生心里,也才能在大学生心中能获得更好的感情依托,更好地影响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五、结束语

正如在2013年12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的那样,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能形成人人传递温暖,施出援助之手的良好风气,也才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坚定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自觉抵制不良社会生活习气与负面信息的影响,养成良好的品格,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正能量的传递,应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加以引导,突出正能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服务。怎样利用“正能量”传播的特点,在校园中凝聚、传递正能量,突出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值得每个教育者思考。

〔参 考 文 献〕

〔1〕高美珊.略论互联网时代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5.

〔2〕〔7〕〔14〕黄晓波.“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正能量传递的特性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4,(07).

〔3〕理查德・斯曼・正能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8.

〔4〕〔10〕黄福康.“正能量”背景下的教育思考〔J〕.江西教育,2013,(08).

〔5〕马露,刘利才.社会正能量传播现状评析〔J〕.三峡大学学报,2014,(07).

〔6〕赵静.榜样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08(12).

〔8〕乔娜,任龙.负面资源的正能量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透视.〔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11).

〔9〕吴倩妮,王芳.浅析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递“正能量”.〔J〕.黑河学报,2014,(05).

〔11〕彭丽英,牟爱霞,巩建学.高职教育需要更多的“正能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12〕〔13〕杨振武.新闻媒体都应该是社会正能量的放大器〔J〕.新闻世界,2013(09).

〔15〕胡冬华.微博如何传播正能量.〔J〕.新闻世界,2012,(12).

篇(9)

电视直销是一种新型的销售方式,它发源于欧美并于1995年进入中国。其语言特点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与传统的电视广告有着很大的不同,它的篇幅是普通广告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语言也更为直接。无论何种广告,其目的就在于说服消费者购买商品。

美国学者Lewis曾提出A(attention)I(interest) D(disire) C(conviction) A(action)原则,这一原则揭示了广告实现其目的的心理过程:即引起消费者注意,激发其兴趣,唤起购买欲望,最终引导消费者购买商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不是简单的机械活动,而是一个复杂的、伴随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过程。因此,如何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如何实现AIDCA原则则是一则广告成败的关键。本文将通过分析电视直销广告语言在词汇、句法及修辞层面上的特点来研究其说服性。

一、词汇层面

1.褒义评价词语的使用

在电视直销广告的语言应用了很多描述产品的质量和效果的褒义形容词和短语来强调产品优越的效果。如:

(1)要令腹部肌肉结实而又有弹力,纤腰苗条性感的话,全球同步流行的性感小腹制造器简美健腹仪是您理想的选择。全新上市的加强型简美健腹仪,采用两项创新技术,第一,独有的双弹力设计收腹效果更加出众;第二多档位调节支撑杆,运动休闲两相宜。

褒义词能让消费者展开美好的联想,以此来诉诸消费者的情感。这些语言选择有助于广告劝说功能的实现。

2. 程度副词的使用

在电视直销广告中,广告者除了用带美好意义的评价词对产品信息作一般陈述外,还趋向于使用高量值的程度副词“这么”、“太”和“超”,以及有比较意义的副词“更”和最高级“最”等词,来强调产品超越的优良性能。

(2) 谁能想到这么轻松的运动能那么快速减肥?

(3) 两点即瘦效果真是太神奇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减了40多斤,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4)我生完孩子以后,小腹一直减不下来,用了简美健腹仪我的小细腰逐渐收回来了,用了几个星期,比做几个月的仰卧起坐更有效呢。

3. 人称代词“你”、“您”、“我”、“我们”的使用

在电视直销广告中,广告者经常运用“你”、“您”、“我”、“我们”等人称代词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强广告的对话性。如:

(5)一个月的时间,我一根烟都没有抽, 很容易的就把烟戒了。

(6)我们做丈夫的,送她们一口好锅难道不应该吗?

(5)使用引言的方式来展示产品售后的情景,将消费者实现为第一人称单数“我”,增加消费者的参与感,从而增加广告的可信度。(6)则通过“我们”呼吁电视机前的丈夫们要呵护妻子,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根据移情理论,第一人称所指对象比其他人称所指对象更容易获得较高的移情值,用第一人称来指代消费者自然能增加消费者(观众)对广告内容的认同感。

消费者也可实现为第二人称“您”、“你”或“你们”,以听话人或读者的言语角色出现,目标更明确,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7)电视机前的妈咪,你们也能做到,只要你们使用足下抽脂贴。

二、 句法层面

1. 疑问句和祈使句的使用

电视直销广告语采用疑问句的形式也比较多,常常对某种现象提出问题,唤起人们的注意,问题的答案指出所要介绍的商品,同时也证明该商品的功效。如:

(8)为什么很多人尝试了很多增高方式都不曾成功呢?想长高,你找对方法了吗?

(9)女人什么最重要?青春美丽最重要!今年送礼送什么?送美丽,送青春!你想让朋友、妻子永远留住年轻,永远拥有美丽吗?

日常生活中,祈使句的使用无非是向人们提出请求、建议或命令,劝告某人做某事。广告的目的正是如此。因此,电视广告语常选用祈使句式,直接向消费者提出建议或进行劝说,体现广告所做出的利益承诺。如:

(10)现在香港丽姿已经来到你的面前,赶快加入减肥瘦身大行动吧!

2. “只要……就”、“无论……都”句型的使用

此类句型使用绝对的、毋庸置疑的口气使得语言受众对其内容深信不疑,更增强了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说服性极强。

(11)只要你穿高佰鞋,就会增高七厘米,彻底改变你的人生。

(12)无论你的父母有多高,你一定比遗传的身高还要高。

三、 修辞

广告与广告之间的竞争意味着企业与企业、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要立于不败之地,除词语的运用、句型的谋划之外,修辞的作用也极为重要。恰当的修辞可以产生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引人注目的效果,把消费者带到物质化的奇妙世界。电视广告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排比

(13)如果你是时尚的追求者,如果你是音乐的发烧友,如果你喜欢走在潮流的尖端,如果你喜欢特立独行的生活,酷乐会让你体会无拘无束的音乐感受和自由自在的惬意生活。

排比句的应用能够增强气势,使节奏更加鲜明,使广告语言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而增强了广告的说服性。

2.押韵

押韵指有规则地交替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音节。利用这种声音的回环往复,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如:

(14) 抽脂看得见,身材天天变!

3.双关

双关是利用一种语言形式,同时兼顾表里两层语义的修辞方式。在特定语境中,借助语音或语意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联两种事物。在广告语言运用中巧妙运用双关,能使语言含蓄、幽默、生动,给人回味和想象的余地。

(15)“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矮人一头。”(一则男士增高鞋的广告)

这句广告词一方面强调此增高鞋的特点,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它给人带来的自信。

4.对照

在电视直销广告语中,对照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修辞手法,它既可以是语义上的对比,也可以是形式上的偶句对应。例如:

(16)“现在购买,投资更少,节省更多”就是通过语义对比来作出明确的利益承诺的。

(17)“洗去你的斑,白回你的脸”则采用偶句对照的形式。运用这种辞格,通过对比来将产品的利益、功效凸显出来,并且其形式上的对照。

5.其他辞格

除排比、押韵、双关、对照之外,电视直销广告语还广泛运用比喻、夸张、借代、反问等修辞手法。

(18)用过一次之后,你就会发现你的皮肤像牛奶一样白皙、。

以牛奶的光泽来吸引消费者,使牛奶形象与消费产品在语言受众印象中重合,形象地展现了该产品的作用。

(19) 你一定要试试再青春,它太神奇了,简直可以看见皱纹和眼袋在慢慢消失。

运用夸张的手法,如此极富夸张效果的语言迎合了其去除烦恼的愿望,产生了共鸣效应。

(20)除了两点激瘦,你还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还能找到这么神奇的减肥品吗?

反问句的使用强调了该产品独一无二的效果。

(21)今年送礼送什么?送青春,送美丽!

青春和美丽在此代指再青春化妆品,体现了再青春会给人带来青春和美丽的效果。

结语

广告的成功与否在于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手段,对于增强产品广告的宣传效果,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以上主要介绍了电视直销广告语言的特点,希望能对此领域的研究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何新祥. 广告语言修辞艺术[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1.

篇(10)

1大数据的含义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未来学家———阿尔夫托夫勒最先提出“大数据”的概念,并认为:大数据形势可以算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佳佐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很多专家学者都在不断地加强对大数据的探索与研究。近年来,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兴起与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始在社会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覆盖。其中,美国最初关于大数据方面的研究为相关专家、学者对现代大数据进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然而,当前国际上对大数据的定义依然存在分歧。我国很多学者都认为,现代的大数据是一种超过了传统分析数据软件的单位;大数据技术的容量非常强大,可以在信息交换过程中产生很多新的价值,推动了现代知识经济的发展。综合学术领域的相关理论,可将大数据当作传统的IT技术,在一定的程度中感知、获取数据信息的集合。总之,大数据时代下呈现以下优势,即信息海量化、传播快速化、知识的获取多样化。

2高职院校在大数据形势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创新体现

2.1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数据化

大数据背景下,一些数据信息仅需通过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的分析,就能够将数据载入到思政教育的数据库里,因此,将大数据结合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体系中,可以创新教材内容,实现内容的数据化。数据化是指学校的教育工作人员对教育客体展开信息的采集,并量化地分析、处理相关信息数据。另外,教育者能够利用一些文字信息、关键词等,可以判断客体的思想在发展、变化中的实际效用,以便把握好客体的思维流向。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借助教育客体在微信、微博、搜索软件等其他现代信息载体上的使用情况,数据化地分析出教育客体的情感变化的人际关系,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体系得到更加精准化的发展方向。

2.2高校思政教育的资源丰富化

大数据形势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能够有更为宽广的信息获取途径。思政教育渠道中的信息包括了图片、文档等传统化结构的信息数据,还有视频、音频等非结构、半结构的信息。教育人员可以将客体的详细信息,例如:年龄、性别、家庭成员等完备地储存于教育系统,以便获取客体关注的阅读、购物、搜索引擎的资料,以及客体已经上传至网站的各种资料数据等。这种海量的数据资源和多元化信息获取方式,有利于学校的教育人员更好地掌握教育客体的思想动态,并进行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工作,创新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体系。

3高职院校在大数据中开展思政教育的部分困难

3.1教育人员的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作为知识的重要输出者。同时,师生之间建立的是单向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十分被动,正因如此,开展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太好。而大数据的发展形势中,思政教育的这个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变。大数据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的优势特点,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衍生物,学生们在教育中没有了拘束限制,能够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在现代大数据形势的发展中,新媒体的衍生使得学生们的身边有了越来越多的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而高职学生们涉世不深,极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使得教育人员的主导身份受到极大的冲击。在学生们受到错误社会思想的误导时,教师不能及时地进行归正干预,使得虚假不良的信息不断地影响和侵蚀学生们的思想,让高职院校在大数据形势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工作面临着困境。

3.2教育技术上的困境

大数据形势中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不断地依赖于大数据的技术模式。虽然现代的电子平台、信息网络中心、社交网站均可作为获取信息的途径,然而,为了让海量信息有效地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活动中,数据的储存、筛选和分类等工作都是我们要面对的重点难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大数据的信息技术具有真实性、密度大、分布广等特征,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做好信息数据的技术处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另外,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85%的教师都不能有效地对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真实精确的筛选,使得高职院校在大数据形势中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另一种困境。

4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策略

4.1改进教育方式,突出教师的主导性

大数据时代为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有了创新性的特征,同时,也让教育工作面临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有效地管理好海量的数据信息,保障思政教育工作有精准的发展目标,创新教育工作的实行模式,高效地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以下两点开展工作。第一,发挥大数据技术的预测功能。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明确大数据时代的双面性,并积极地做好预测。重点注意科学化分析信息数据的工作,预测学生在特定环境中的思维想法,在其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预先设计好思政教育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以防学生受到虚假、不良信息的影响迷惑。第二,教师在工作中创新话语方式。教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在社交网络语言的学习和认识,提高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正确地引导学生,让虚假的信息远离学生。

4.2科学化组建教育团队,促进大数据的融合

大数据形势中,保证大数据的技术和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地进行创新性的融合,才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出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因此,采用更科学化的方式打造教育团队,提升教育工作者掌握技术、综合性分析能力非常重要。组建高职院校的教师团队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提高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不断地开展针对学校教育者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此提高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数据的运用意识与敏感度。遇到实际的教育问题时,应该运用信息分析的筛选功能,来预测思政教育的工作,实现学校创新性优化教育模式的目的。第二,选择一些网络技术能力强、分析数据能力强,且具有先进政治思想的综合性人才,充实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团队,促进教育团队提高综合性的能力。

4.3树立现代大数据的理念,保证大数据技术的充分运用

篇(11)

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将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特别是在高校校园内,大学生的手机拥有率高达94%左右,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所形成的手机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由于高校独特的人群结构、教育氛围和校园环境,决定了高校的手机文化有着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校园特色。

高校手机文化的定义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方面来定义的,认为文化是对人类自由自觉思维的本质力量的反映,它表现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一切活动和结果,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狭义的文化仅指精神文化部分。我们所谈的高校手机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它主要指高校人群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理念、意识以及由这个群体的整体意识所折射出来的一切行为、风俗、习惯活动等。如高校群体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交流方式、学习方式、相关规范制度等。由于手机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由此形成的手机文化也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

从高校手机文化的定义和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主要涉及三个因素:主体因素、媒介因素和信息因素。也正是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高校手机文化的特点。

主体及所处的环境。人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些特点都为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同时高校特殊的组织方式使其具有组织传播的明显特点,使得高校手机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受到校园其他文化的影响,从而使高校的手机文化具有独特的校园特色。

媒介本身的特性。加拿大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谈媒介的作用时指出:“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这种感知方式、认识方式、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的变化正是文化发展的表现,所以,研究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可能忽略传播媒介的作用,更何况我们要研究高校群体的手机文化。

手机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其媒介特性主要表现为移动性、隐匿性、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它能够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娱乐、学习的需要。同时由于手机与英特网的结合,使得手机也具有电脑网络的一些重要特点。

媒介传播的信息。从文化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包括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如价值、观念、意识等,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内容本身就是文化的符号化表现,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成为影响高校学生的重要因素。如今手机与网络的结合更是拓展了高校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内容的范围,从而使手机传播的内容具有了网络内容的丰富性,从而也使得手机文化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高校手机文化的特点

总体水平健康,但也不乏低级趣味。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家庭的希望,其身心成长一直以来备受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大学生涉世不深、独立判断能力欠缺,因此学校和家庭都担心大学生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然,这种情况在高校中确实存在,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传播、阅读黄,浏览黄色网站,传播有害信息等,这些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高校的教育氛围对这种行为的纠正,使高校的手机文化在总体水平上保持了健康。因为高校群体受到多年的知识和思想教育,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同时高校完善的育人机制和良好的校园氛围都使得高校的手机文化比其他群体健康;再者高校群体利用手机交流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师生之间,与社会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屏蔽,从而保证了高校手机文化的健康发展。

虚拟群体性。传统的社会关系构成必须有实际的、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但是手机文化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中,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没有实际面对面接触和交流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有些朋友可能很少谋面,甚或从未谋面,但他们一直通过手机保持着这份虚拟的关系,这是手机文化中虚拟性的一面。在这种虚拟的关系中他们并不是游离地存在,而是根据兴趣、地缘等结成一种团体。如移动的各种飞信好友群,比如小学、中学或大学的班级飞信群,登山、武术等兴趣群;还有通过手机参与的QQ群、高校内部的虚拟网等。这些虚拟的群体生活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群体生活方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手机媒介的虚拟性满足了大学生简化交流方式、扩展交友范围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人作为社会动物所需要的群体感,特别是大学生已经形成的集体意识促使他们需要强烈的群体归属感。两方面的结合促成了高校手机文化的虚拟群体性,并且这种虚拟群体性是和现实的群体性相对应的。

当然,面对高校手机文化的虚拟群体性,要冷静地对待、客观地分析。正如有学者指出:技术的发展永远带有二重性,它有把人拉近的一面,也有把人推远的一面。

时尚娱乐性。手机与互联网的对接、手机电视的流行以及垃圾短信的横行使很多人担心高校手机文化出现泛娱乐化的危机,但事实上并没有大家所预料的那么严重。娱乐和泛娱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中性名词,指使人愉快,后者则具有明显的态度倾向。泛娱乐化的观点认为:一味地简单娱乐将造成某些庸俗的滋生繁衍,错把“愚乐”当娱乐,错把搞笑当文化,最终将导致人的主体性的沦丧。

高校手机文化的娱乐特性没有达到泛娱乐化的程度,而表现出了一定的时尚性,例如听主流的音乐、看时尚大片、阅读经典电子小说等。这种时尚性娱乐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校园主流的、时尚文化氛围的影响,其次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表现出很大的自主性,而不是像靶子一样,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因此我们把带有校园特色的娱乐性定义为时尚娱乐性。

个性展现的自主性。手机文化是流动的文化空间,其移动性、便携性维持了个体与世界联通的自由。一方面,个体可以获得大千世界之变化,另一方面,个体也拥有了向世界展示自我的自,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大好青春、具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虎添翼,使其在个性展现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选择个性化的手机外形与饰物。如奇形怪状的手机外壳、个性化的挂链、个性化的大头贴等。②选择个性化的手机铃声、短信语言等。③利用手机的拍照、录像功能记录并在网络上自己精彩的、个性的生活瞬间等。以上这些充分说明大学生把手机作为展现自己、表达话语的重要工具,从而使手机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

情感倾诉的隐匿性。大学生正值豆蔻年华,也正是情感丰富、多愁善感的时期,这些情感不仅包括男女感情,还有来自父母、同学之间的摩擦以及考研、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如此多的情感压抑不是办法,需要交流,传统的电话、书信等交流方式,不仅互动性差,而且保密性不强;而如今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使其自然而然成为最佳的工具。更为重要的是手机的移动性、便携性使其成为完全私密化的交流工具,正好满足了大学生情感交流的隐私性需要,从而也使高校的手机文化表现出具有隐匿性的浓重的情感倾诉。不管遇到任何困惑,他们都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与自己的朋友交流,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及时倾诉,并且这种倾诉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隐私。

结语

手机文化在高校的发展之快、势头之猛,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转瞬间它将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尽管高校手机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校园人文氛围的影响,基本上保持了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它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加大对高校手机文化的探讨,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加以规范、引导已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杰・切特罗姆[美]著,黄静生等译:《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

2.巨斯巍:《浅谈手机文化的定义及特点》,《知识经济》,2008(12)。

3.生、闵惠泉:《文化工具与文化传播的革命》,《现代传播》,2005(3)。

4.张毅:《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危机与应对》,《新闻界》,2007(4)。

5.黄海:《解读大学校园文化新现象:手机短信》,《青年研究》,2005(6)。

6.夏光富:《手机文化的特性与手机文化的产业化》,《新闻界》,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