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民生的一部分,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优秀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医院加强护理文化建设,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基本护理信念,严格建立行为准则以及建立与之相应的制度。
优秀的护理文化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也会相应给医院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所以如何使医院的护理文化价值得到传承,既是对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的尊重也是护理文化建设能否得到完善的重要部分。
一护理文化建设:护理文化建设包括意识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以及创新性文化建设。
(一)意识文化建设
1、护理意识文化建设重点在于意识的转变。现在的护理工作已经不是原先的单纯的治病救人,已经越来越注重患者的治疗感觉、舒适度、心理健康恢复等,这就要求调整护士服务意识,给予病人更多人性化的关怀,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
2、调整护理心态。护理工作是很特殊的职业,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患者,要帮助护理人员克服困难和梳理心情,以病人对我们的要求是为了让我们得到进步、以淡化患者对我们的埋怨是职业的特殊性道德修养、对待爱挑剔高要求的病人或家属会让我们提高工作质量的良好心态投入到护理工作。
3、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提高团队配合的衔接质量。一个优秀的护理团队,能够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互相监督、提醒、补漏,取长补短,更容易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
4、注重护士情绪变化,给予护理人员更多人性化关爱。护理工作任务繁重、专业性强、接触对象广泛,容易造成很大压力,因此,管理者要注重给予护士适当的教育、梳理、尊重和欣赏。给他们足够的展示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责任感和喜悦,提高彼此的信任。
(二)物质文化建设
医院要为护理人员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公平的工作平台。能够提供够条件护理人员的外出进修机会,鼓励护士参加各种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救治、救援等社会活动并提供保障,教育提高护士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使护理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三)制度文化建设
医院是体现生命意义和价值最直观的地方,因此严谨、规范、守法就成了患者和医护人员权利的保障,这些都需要医院制度来约束、标榜。医院制度建设能够强制手段规范个体行为,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实现医院的宗旨。
(四)创新性文化建设
1鼓励正确有效的创新性护理举措、提供护理人员主动工作的空间、注重总结护理方法的讨论和心得。
2 注重新护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工作,给护理人员提供展现创新成果的平台和机会。
3 形成创新激励制度。良好的激励制度能够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使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得以体现。
二护理文化的传承:优秀的护理文化是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长时间探索的结果,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提高了护理效果,创造了更好的经济、社会双重效益,它的传承就显得更有意义。
(一) 护理文化传承制度
1、 护理文化建设是个较为全面的体系,服务意识的养成、护理心态的调整、护理宗旨和信心的树立都需要较长的过程,在传承过程中需要制度来约束个体的变化和脱离。
2、 优秀护理文化传承不应随护理管理者的改变而改变,不应随管理者个体认识而改变。
(二) 护理文化传承环境
1、 注重对新护士和年轻护士的教育、培养、引导,使其尽早融入适应到新的护理文化环境中并给予更多的关爱。
2、 尊重护理老前辈,敬佩于他们的付出和贡献,感谢他们的教育、帮助和关爱,形成和睦、团结、互补的传承氛围。
3、 医院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有经验的护理人员传播护理体会和心得,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让更多的护理文化得到精神传承,激励新人。
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在师生的创造中不断成熟、完善,而当其一旦定型,将会对学校的改革、发展、人才培养等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反作用于师生,对其精神面貌、价值取向、道德品质、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直接影响。
独立学院是在20世纪末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集母体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及社会民营机制于一体,是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建立的普通高校。但是,由于其建校历史相对较短等原因,校园文化建设遇到许多困难,未能充分发挥其对学校改革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如何利用其办学优势,充分传承母体高校的优良校园文化,同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创新,培育出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将是独立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建校历史短,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历史积淀。
独立学院是20世纪末才兴起的办学实体,至今多数有独立的校区。独立学院由于建校时间短,无法捕捉到具有陈年往事的象征意义的校园景物,缺乏母体高校的历史厚重感。另外,独立学院在这十几年办学历程中,将主要用于解决招生、就业、师资等方面的即时性问题,以及接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与评估,使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很难集中精力进行系统的思考、研究和规划,其校园文化建设还处在浅层面水平,未能深入探索。
(二)主体有“缺陷”,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合力。
党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制约着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其一,独立学院的党政领导多为母体高校委派,他们的治校理念和管理模式深受母体高校的影响,导致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模仿多于创新。其二,独立学院师资主要来源于母体高校,少部分为自主招聘教师和外聘教师。母体高校教师既承担母体高校教学科研任务,又承担独立学院教学任务,无论时间还是精力都很难兼顾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自主招聘和外聘教师,与独立学院主要是中短期的聘用关系,归属感不强。因而,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难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三,独立学院的生源多为富裕家庭的独生子女,自制能力不强、学习习惯较差,导致优良学风、校风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
(三)目标定位不准,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战略思考。
在独立学院建校之初,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准确的目标定位,缺乏战略思考。在物质文化建设中,追求规模大、科技新、景观奇,很少考虑人文内涵;制度文化建设则照搬或模仿母体高校,在实际符合程度或执行力方面缺乏论证;精神文化建设上形式多于内容,多为“喊口号”,少有实际行动。
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文化的属性,决定其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独立学院作为普通高等学校中的后起之秀,其文化建设要想实现快速发展,更必须在传承与创新中摆脱困境,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
(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传承。
在办学之初,学院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多为母体高校委派,师资则与母体高校共享,使得独立学院对母体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具有了客观的可行性。
1.选择性移植母体高校物质文化元素,增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历史厚重感。
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的硬件设施条件、建筑的格调及自然景观设计等,它作为教学、科研、工作、生活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独立学院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对母体高校的传承,它不是简单“复制”,而是有目的性地选择。比如,标志性建筑、文化长廊、景观风格等能代表母体高校校园文化特色的元素,它们既是母体高校校史的见证,又是学校风格的体现,将它们移植到独立学院,既可以增强独立学院校园物质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又能为师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氛围。
2.批判性继承母体高校制度文化,完善独立学院制度文化体系。
制度文化是指维持校园活动正常进行的一系列规范和习惯文化,包括校园文化活动中成文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规范和条例、各种学生行为准则和要求。[1]它对学校的整体规划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母体高校的制度文化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与完善的,它具有规范化、稳定性。而独立学院建校历史短,制度文化在同类型高校中无借鉴之处,因此选择传承母体高校制度文化是必然之路。在传承母体高校制度文化时,应清醒地认识到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的差异,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人才培养目标批判性继承,扬长避短,从而使独立学院的制度文化彰显自身的特色。
3.互动性吸收母体高校精神文化,提升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040-02
十召开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文化价值的主流,其号召我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去。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探讨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很多内容都来源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是有着比较强的生命力的。处于大学环境里,自觉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借鉴,是很有意义的。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或者说当前大学主流文化之所以展现出健康活泼、积极向上、清雅脱俗的特点,就是因为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框架的文化建设活动中,大学生原本差异性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得以健康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大学文化内容丰富,实践活动众多,无论是宿舍文化,还是服饰文化,乃至是动漫文化,都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是其中也蕴含着一些不良的、消极的文化载体,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危害。而此时就需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使其成为引导大学主流文化发展,规避不良文化蔓延的重要思想根基。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大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其在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执行者和推动者的身份。大学作为教育科研的组织结构,以学问和真理为追求,不会受制于外在的权利和利益,由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精神价值,无论是爱国主义精神,还是团体意识培养,或者是奉献精神的锻炼,都可以将其归结到大学精神范畴中去。从本质上来讲,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高等教育领域得以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当前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大学文化建设价值观。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忽视人文主义情怀,以理性和工具的视角去审视文化建设,往往都是希望其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而不是从精神价值层面去探究其实施的必要性。(2)师生参与文化建设的动力不纯,很多都是从功利性的角度入手,教师以职称评定为目标,学生以保研或者奖学金为目标,使得整个大学弥漫着浓郁的功利色彩,文化建设也表现出功利性的特点。(3)在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的环境下,社会中一些不良的文化价值观开始渗透到校园中来,西方文化中一些消极腐朽的文化形态也开始在校园出现,比如个人主义,这些价值理念的盛行充分验证了当前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不到位。
2.高校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缺乏个性。虽然也有很多高等院校意识到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且也积极在此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但是从其执行和推崇的过程来看,其存在以下的问题:不懂得依照自身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去制订文化建设方案,很多情况下,都是依照其他高等院校的执行情况,来进行模式化的效仿,由此就造成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千校一面,缺乏个性的情况。具体来讲,其主要体现在:(1)关注综合性大学的扩展,推行专升本,硕士博士申请,改名风等。(2)仅仅从字面上强调特色,文化建设特色呈现形式化的倾向。
3.文化建设层次偏低,重心存在偏移。文化建设应该是能够深入学生内心的,应该是在完善系统基础上开展和推行的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建设也是有层次的,有重心的,如果仅仅在低层次、没有重心的基础上去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就不能将其称为为合理有效的文化建设。当前的实际情况是:(1)各种文化建设活动都仅仅将视角放在生活文化层次上,文化建设内容狭窄,层次处于较低的状态,属于低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甚至部分高等院校出现将课桌文化纳入到文化建设中去的情况。(2)在高校文化建设硬件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各项文化建设活动质量大打折扣,并且存在忽视精神文化的深层次挖掘的问题,难以做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这也是文化建设重心偏移的重要表现。
4.难以理清楚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很多高等院校都会选择重视现代文化,轻视传统文化,以至于在遇到此方面问题的时候,很多高等院校都不加思考,就以这样的指导方针去执行了。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文化建设活动中渗入科学现念,以竞争意识和时效理念为主导,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这是因为学生接触现代文化的机会比较多,其对于这种文化保持着比较浓厚的兴趣,此时自然会积极主动参与进去。(2)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中比重处于较低的状态,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总是认为这些仅仅是过去的一些事情,没有必要成为现代人实践活动的指导。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借鉴的策略
1.从大学校训的角度来看。校训,是高等院校提出的道德要求、行为约束、品格养成的训诫,其不仅仅体现出大学的理想,还展现出其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更加寄托了大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就是说,校训作为学校文化核心,需要抓住大学文化灵魂,以言简意赅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引导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以及文化建设工作的主导。在此方面融入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对此,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保证校训工整对仗,以均衡化的语言来表达,由此达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匀称美,这体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重视简约、重视和谐的思维,是与传统优秀文化挂钩的重要体现。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来源于《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语言简单,阐述了传统文化中对行为个体提出的要求:自强自尊、施散恩德,言简意赅的同时,也展现出充足的韵味。(2)尽可能的引用经典名著,将其演变成为格言警句。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名著代表有《论语》、《周易》、《大学》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校训编写的援引。(3)要处理好德性文化与个性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展现中华民族近千年形成的成熟道德价值体系的时候,还应该融入个性自由权利意识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做好权衡,在爱国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做好选择,而不是对于个性文化视而不见。
2.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学管理的过程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师生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其表达出来的意识和理念,会通过师生的行为呈现出来,这就是文化建设的过程。对此,笔者认为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教学管理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摒弃传统官本管理的理念,倡导个性化管理的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人性与学习自由,不要以强硬的方式去开展管理,改变自上而下的管理运营模式,在尊重师生基本权益的基础上,完成规章制度的调整和改善,使其展现出人性化的特点来。(2)倡导中庸之道,贵和尚中,保证在和谐局面实现的过程中,使各项活动都能够得到调整。也就是说,在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安排自己学习计划的自由,实现更多选修课的引入,降低必修课的比重,给予教师更多自由开展教学的权利,而不是以量化的方式去检查和考核,使教师可以在自己意愿下开展教学。(3)在师生管理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倡导柔性管理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在规章制度中的融入,尽量不要在规章制度中出现过于硬性的词汇。
3.从校园规划的角度来看。在校园规划的过程中,也是体现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环节。在此方面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1)讲究轴对称的安排,根据校园不同区域的功能,实现不同校区的合理划分,保证在对应建筑为中心的基础上,展现出整个校园布局的对称性,这符合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现的是以礼为制的基本理念。(2)注重山水自然环境的融入,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给教育教学创造相对理想的环境和氛围,这也是校园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校园规划的过程中要以师法自然为基本原则,实现对于校园自然环境的维护和管理,保证能够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习和教学工作开展的环境。(3)处理好中西建筑之间的关系,坚持和而不同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照搬照抄的方式去应对,而是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实现中西合璧,以保证校园的整体布局更加有层次性,更加有国际视野,更加能够体现出我国古人兼容并蓄的理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和借鉴,并非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其需要在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建设之间做好权衡,由此才能够保证大学文化建设工作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正在饱受着一场无硝烟的战争的洗礼――经济大战,在这场战争中企业能够昂首屹立于经济的浪潮中,不仅要凭借强大的市场生命力,还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传承,才不会在经济的大战中覆灭。而承载着优秀传承的就是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传承不是文化的堆积,而是随着时间、岁月的沉淀。是一个企业的精髓、精神思想。
电力行业多年来在行业和地方政策的庇护下,受宏观经济的冲击明显小于其他行业,但这并不能逃脱市场经济的洪流,只有拥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保证电力行业强大的生命力。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也就增加了企业文化建设推广的困难程度,首先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总会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对于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沿着健康轨道向前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准确掌握文化动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电力生产的第一线我们实行的是倒班制度,这就造成了企业文化推广时间上的不统一性,同时也阻碍了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些问题的出现,就大大增加了企业文化推广的难度。同时也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从微入手,分阶段,分类型的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不仅要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员工本身的文化底蕴,自身素质,以及地域特点也越来越明显的凸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广企业文化,就要适应员工的地域性,文化差异性。开展些比较普及的,生动有趣的,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达到抒发感情,愉悦身心消除疲劳的目的。同时能将工作和生活恰当的融合在一起,使员工能以一种享受的心态去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
二、电力行业安全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电力行业是一种高危行业,这一性质也决定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首先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之一:规范性。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的规范性与其他文化的不同,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必须具有法律,法规或制度规章的效力,并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所以在安全文化建设这方面我们不但要保证安全生产秩序井然有序,也要做到事实有标准,人人有职责,达到行有路,量有尺,效有法。犹如军队的口令,一个口令一个动作;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之二:科学性。安全源于科学,事故出于科盲与违章。电力中的安全科学是踏足在先辈们血与泪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所以要让员工把这些教训记在心里,刻在骨子里,时时以安全作为第一位,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三、正确处理好疏导与禁堵的关系,做到疏堵并举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建设;弘扬
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所组成的共同体的代称。文化既是民族的血脉,同时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更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建设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应当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重视。
一、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
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需要我们从不同的发明去探索,“五位一体”总布局便应运而生。民族是通过文化关系进行不断的凝聚不断的确立的,民族的凝聚、形成过程,在其本质上便是文化的凝聚与融合,而这种文化的凝聚、融合又是通过民族精神来核心凝聚、融合起来的,由此可知民族文化对于民族的形成、凝聚是非常重要的。①以下几个方面是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的具体体现:
首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其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是建设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的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各个少数民族在几千年的生活生产的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积累逐渐沉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等不同的文化内容。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认同,而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产生文化认同的基础就是对各自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重要性的认识。建设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使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国的公民道德文化素质的到全面的提高,从而增加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我国时刻注重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文化内容的保护与尊重,同时及时吸纳各个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些都是确保我国56个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亲近的前提与基础。此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许许多多的优秀的文化特质如西南少数民族各自对自然的崇拜使得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十分显著的成就,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建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时,要把“多元的文化资本转化成社会资本,让多元的民族文化在国家的社会文化舞台上都承担自己的积极角色”②。
二、如何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上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呢?
第一,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首先必须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坚持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十报告指出,作为兴国之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我们在吸纳、弘扬不同少数民族文化,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增加多样性养料时,一定要保证被吸收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既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又要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等等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
第二,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就必须要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意识的不断培养以及提升其对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历经千百年形成的,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56个民族一体的基础之上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的基础之上,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民族意识的培养。
第三,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各个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必须要不断的吸收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优良的文化内容及其文化内涵。作为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一般具有:(1)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文化;(2)有利于各个少数民族进步发展的文化;(3)有利于各个少数民族的群众转变其观念,解放其思想,促进其不断脱贫致富的文化;(4)有利于各个少数民族打破其保守观念,促进学习与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5)富有民族形式及具有各自的特色,为少数民族群众逐渐接受的文化。③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各个少数民族都拥有颇具民族特色的优秀的文化资源,通过不同的民族节日、不同的服饰、不同的语言表达以及不同的等等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等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对其文化进行解读可以从中吸取优秀的进行传承研究。
第四,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十报告指出,要繁荣发展我国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断开展各个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工作,同时加强各个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党报党刊、广播影视节目、出版物等译制播出出版。加强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典籍整理及其出版工作的安排,推进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同时报告中还提出,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国现在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科教水平亟待提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对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有巨大的作用。科教素养与科技创新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直接影响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科技转换为生产力的水平。”④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代,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如前不久拍摄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展现了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诠释中国人形象。
此外,要加强少数民族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十报告指出,要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的乡土文化能力、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少数民族群体中涌现出的各种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少数民族传承人的健康成长并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壮大愿意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做贡献的志愿者队伍的发展,鼓励各界人士的参与。(作者单位:民族学院)
该文章为民族学院2013级高水平研究生人才培养班资助完成。
注解:
①邵和平,《论炎黄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3期。
②叶南客,《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③陈家才,《发展新时期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民族,2003年第5期。
④闫国辉,《世界第二≠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第17期。
参考文献:
[1]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陈家才,《发展新时期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民族,2003年第5期
[3][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81-03
1 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在校园文化的作用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民族在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中,由生产和生活以及与自然界抗争中形成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必备的生产、生活技能和娱乐手段;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强身健体、娱乐、交往、育人等功能突现出来,通过各民族间传统体育交流,进而促进民族团结。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各民族形成发展、生活方式、人文等内外兼有的文化,同时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门类众多的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等。目前,我国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个体育项目,如摔跤、舞龙、舞狮、荡秋千、划龙舟、武术等。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和魅力的自主性较强的高层次优秀文化,在推动师生主体思想道德品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可以辐射到社会中去,并引领着社会时代文化潮流。这也是一所高校发展与成功所必备的因素之一。校园文化又是特殊的育人载体,对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向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中民族文化是不可缺少的成分,而传统体育文化恰恰是不同民族文化鲜活的载体,能反映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精神。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展可以体现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性、传承性、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丰富校园民族文化内容。
2 传统体育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现状
2.1 重视现代竞技体育文化培养,忽视传统体育文化继承
在知识、信息社会化及竞技体育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竞技体育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竞赛、课外活动的主体,西方体育文化所体现的健与美、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等特点也深深吸引着当今的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文化中,竞技体育文化也占有主导地位,民族地区高校也是如此。
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中虽然有一席之地,但就其存在的形式来看多是局限于课堂教学,所采用的项目与我国1000多项传统体育项目相比也仅是凤毛麟角,在课余健身、竞赛也难觅其影,即使学校组织的竞赛活动中很少采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身处民族地区的高校,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和氛围,重视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确忽视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这种随波逐流现象较为严重,体育课堂、业余健身中充斥着国际流行体育运动项目,弥漫着力与美、健与硕之风,而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和谐人文精神被冷落。在竞技体育文化冲击下,导致当代大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认识缺乏、兴趣不浓,甚至有些否定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2 重视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忽视常态化
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各自重视程度的不同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也不尽相同,有些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一部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校重视活动开展,但在师生业余健身确没采取导向措施,忽视了传统体育开展的常态化。
竞技体育的健身价值、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不畏困难的意识等功能不容置疑,不可否定。但大学生的重义崇德、宽厚、礼让、平和的民族品质、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还是需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培养、完善。丰富多彩的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这不仅是传播民族价值观的最佳载体,也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中传统体育文化元素常态化的缺失,是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的不健全,不完善。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常态化开展,有利于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3 重视现代体育社团的建设,忽视民族传统体育社团的发展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学、自主、自律为主体活动团体,通过社团组织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从中得到引导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社团同时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高校团组织应该对本校的社团建设进行规划,设立哪些社团、如何育人,怎样通过社团活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整体上也呈现出了多色彩、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但仍有诸多弊端,民族文化元素较少,对学生民族情结、精神的文化建设缺失。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社团较多,其中也不缺少现代体育社团,多进行竞技体育项目的活动,对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全面素质起到培养作用。而单纯的民族传统体育社团的设立几乎没有,有些关于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如武术归入体育社团,民族舞蹈则列入艺术社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新思潮和新观念与传统的文化模式和观念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受到影响,对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出了不应有的冷淡甚至背叛。民族地区高校应该通过校园传统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提高学生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民族地区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建设传统体育社团,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人文素养,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3 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对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3.1 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民族人文意识的养成
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应根植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其母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是塑造大学生精神境界、人格品质乃至民族精神的必备条件。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是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民族文化教育,是通过内化的形式,从认知、感知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自主性。通过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培养民族人文意识,继承优良传统,激发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实现民族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重义崇德、宽厚、礼让为理念,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中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可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提高自身的体育人文素质、体育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素养和民族人文意识有积极的作用。
3.2 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操的提升
当代大学生处于多元文化的冲击,各种思想互相交织,各种观念互相碰撞时代,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使一些学生过分关注己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道德失范严重。高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其办学理念。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产生到发展,始终与教育紧密相连,作为教育的内容手段,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重义崇德、轻利的思想,强调集体高于个人的集体观和民族观,引导着各民族和睦相处。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体育文化已成为群众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具有真、善、美的整合价值。民族地区高校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可对学生这种民族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热爱和平、善良诚信、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优良道德品质,从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认知能力的拓展和道德情操的提升,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
3.3 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实现传统体育的教育保护
民族地区高校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担负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保护重任。虽然民族地区高校在民族传统科研、体育教学、竞赛训练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校园文化中传统体育的大众化、常态化较差,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与传承都是从学校层面来完成的,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与发展也离不开民族地区的高校。民族地区高校应该率先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传统体育的理解,培养传统体育人才,为基层输送了传统体育指导者,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上的普及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做出贡献。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开展可促进高校体育科研工作者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层面的传播、保护,实现教育传承的功能。
4 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策略
4.1 重视校园文化中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经历历史的洗礼后,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跨越古今,不同的地域诞生了形式多样的传统体育形式。其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既有修身养性、以柔克刚的项目,又有勇猛刚毅、斗智斗勇、竞技等内容,还有在悠扬的音乐伴奏下进行优美肢体表演项目。民族传统文化是根,丢失了根,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会成为海市蜃楼、空中浮云。因此,学校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应迅速补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课。这样,校园文化建设才可能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现实性。
传统体育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的开展,是弘扬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的手段,给学生的交往提供别样的平台,促进学生间交流和团结,通过传统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对他们进行了人文教育,不经意间将人文意识植入大学生心灵深处,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民族地区高校依托本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构建,既是对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传承,还可以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校园文化实现自身的特色化、品牌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同时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
4.2 创办民族传统体育社团
高校体育社团是在团委领导下组织成立,有相似兴趣爱好或特长的同学打造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组织,负责一些体育项目的宣传、推广传播、组织竞赛、联络社会相关的体育活动。民族地区高校要鼓励学生创办各种项目的传统体育社团,支持社团宣传、传播传统体育文化和技能、组织竞赛,使更多的学生了解传统体育文化,广泛吸纳传统体育爱好者。通过传统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体育的健身、娱心、民族人文功能的了解,进而在闲暇时间通过传统体育进行健身,丰富校园文化,更好地实现传统体育在校园文化中传承。
4.3 加强体育健康课中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97-02
河南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主体,也是传承华夏历史文明的主体。大力发展河南文化产业、培育中原特色文化品牌在传承华夏历史文明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阐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概念及内涵、清明上河园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试图探析如何更好的挖掘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培育中原特色文化品牌,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
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概念、内涵与外延
华夏历史文明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形态,是中华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中原经济区有别于其他经济区的显著特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支撑,挖掘中原文化资源,弘扬中原人文精神,传承历史文化,创新现代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是全国性的文化创新发展示范区。在承担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依托中原文化优势资源,挖掘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做好传承和创新两篇大文章,建设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中华文化走出去重要基地、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全国文化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从而促进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交融发展,培育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中原风貌的现代文化,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二、清明上河园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华夏历史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是中国的血脉与灵魂,既体现着中国的软实力,也体现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这是中原经济区有别于其他经济区的显著特点,更是河南承担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历史责任。因此,传承华夏历史文明刻不容缓。
开封作为中国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北宋时期的开封曾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最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面对如此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开封旅游局打造了一批具有浓郁古代风情的民俗乐园。清明上河园作为当地的旅游旗舰品牌,以其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带动了整个开封乃至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并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成为河南乃至全国的知名大型宋文化主题公园。自1998年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800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清明上河园荣膺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座以绘画作品为原型的仿古主题公园。2011年1月14日清明上河园又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至此,清明上河园在一批批精英团队的带领下,成功走过了前期的创业之路,一跃成为可以和少林寺相媲美的河南省旅游业界的旗舰品牌。
清明上河园作为河南文化产业的代表,在深入挖掘传承中原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也不断的进行着文化创新。传承和创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传承的中原历史文化,都是中原地区在各个不同的时代所进行的创新。对于河南这个文化大省来说,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原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对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而清明上河园作为一个大型宋代风情民俗游乐园,向世人呈现了宋代的市井百态、民俗风情;精心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各种民俗表演,真真实实地让游客在梦回千年中体验了一次宋代博大精深的文化。
清明上河园集中展现了宋代的都城、宋代的诗词、宋代的文化,深入挖掘了开封的深厚文化底蕴,突出了当地文化内涵,带动了当地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开封作为古都的竞争力,极大增强了中原文化的发展活力,助推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
三、打造清明上河园品牌文化,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关于品牌文化含义,本文认为品牌文化是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将鲜明的品牌核心价值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从而被消费群体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念的综合。而主题公园的品牌文化是其发展的灵魂和核心。因而培育独具个性的文化品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是主题公园拥有持久生命力的必由之路。
(一)清明上河园品牌文化核心价值的提炼
开封清明上河园是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而成,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代古建筑群,因而园区建设最大的目的就是复原北宋汴京城的繁华景象。园区二期工程完工以后,主体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金碧辉煌,再现了北宋鼎盛时期汴梁城的繁华景象,形成一派栩栩如生的古风神韵。随着景区不断实现创新发展,民俗表演、服饰道具、手工艺品等越来越多的宋代文化元素的加入,使得该园成为中原地区传承华夏历史文明的典范,向游客浓郁地呈现了宋文化的底蕴,因而清明上河园是一座以宋文化为灵魂和支撑的品牌园区,向游客传递宋文化为其核心价值。而这也契合了现代人寻找根亲文化的需求,让游客在这种体验中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
(二)清明上河园特色园区的打造
“一朝步入园内,一日梦回千年”。清明上河园园区占地占地600余亩,其中河湖面积180亩;各式宋式房屋400余间,大小古船50多艘。院内主要建筑有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勾栏瓦肆、市井街巷,集中再现了宋代的京都风情。清明上河园不仅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了清明上河图,而且以巧妙的创意把整个历史活化,融入了很多鲜活的东西。目前园区内的定时表演节目有二十余项,晚间的《东京梦华》实景演出更是将园区活动推向。因而无论是从园区建筑、民俗表演,还是沿街商铺的叫卖,都真实地再现着宋代文化的辉煌,为园区品牌文化的构建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清明上河园品牌文化的传播推广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何有效地利用传播媒介进行品牌文化的传播十分重要。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都能为知名品牌推广添砖加瓦。品牌文化的传播可以通过大众媒体与消费者建立沟通渠道,迅速扩大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在媒体的选择上,清明上河园通常选择报纸、电视和网络,信息含量丰富,覆盖面广,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目前清明上河园不仅拥有自己的电视宣传片,还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同时还和旅行社合作,开通旅游专线,加快了清明上河园的品牌文化构建。
在清明上河园品牌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坚持了品牌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多种中原特色文化,注重对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带动了地方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如何更好地挖掘中原历史文化资源,笔者总结了一下几点。
首先,拓宽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做好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做好衍生产品的制作开发和销售,使上游和下游综合发展,打造一条龙式的成熟产业链条,提升整体品牌的盈利能力。同时在原有厚重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使文化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注重文化资源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调整盈利模式,使品牌效应达到最大化。
其次,要注重培养文化产业创新人才。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如何将现有的文化资源转换为产业优势,需要创意型人才的智力支撑。被业界誉为“中国创意产业之父”的经济学家厉无畏,针对历史文化资源大省河南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再现场景,加入时尚元素;二是编好故事,活化历史;三是提炼符号,打造品牌。此三点建议的核心就是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当今文化发展,创意制胜、内容为王”。河南在传承华夏历史文明的过程中,要不断推进文化领域的体制机制、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和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打造凸显中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为传承华夏历史文明不断积蓄力量。
最后,还要注重文化品牌的整体营销,做好文化品牌的宣传推广。利用各种文化符号,把文化产品输送到消费者的心里,让消费者明晰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形成一定的品牌忠诚度。在此基础上,让公众感知中原品牌文化的魅力,让河南文化走出去,树立河南良好的形象。
――――――――――
参考文献:
〔1〕李立新.关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几点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5).
〔2〕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5-17.
〔3〕孙肖.论我国主题公园品牌文化的构建[J].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李娇.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研究[J].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是工业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扩张的载体。城镇化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和空间均衡的理念,创新发展模式,体现和突出城镇的地域文化特色,以文化特色建设促进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和措施之一就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动力。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建立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的有效体制、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城乡共同发展是缩小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各种差距的重要前提和治本之策,也是当前和今后解决城乡之间矛盾和问题的最佳选择。按照城乡统筹思路,应以“三化”带“三农”:即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辨证的统一体。工业化居于主导地位,是城镇化和产业化的核心;城镇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扩张的载体。农村工业化不能停留在承受城市工业扩散、与城市工业配套,以及以劳动力密集型中小型工业、传统工业为主的分工阶段,应提到国家新型工业化层面整合并轨,使乡镇企业与传统工业分离,转变为“现代工业部门”;使从业人员与传统农业分离,成为一支现代产业队伍。农村城市化不要盲目反对大城市发展战略,也不要把小城镇战略过于理想化,而应采取多元化、低成本发展战略,实现城市城镇全面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城镇转移的低成本和城市、城镇建设的低成本,以便大批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实行城乡统筹的最终目标是城乡一体化。这是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城乡互相吸收先进和健康因素、摈弃落后病态、相互融合、双向演进的过程。在发展中要注意到,城乡是不同的空间区域,必然有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差别是永恒的,是无法消灭的。因此,城乡一体化不是乡村都变为城市,更不是城市乡村化,它将在保留城乡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营造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氛围和城乡生态相互适应的环境。
以文化特色促进城镇化建设
经济发展、制度变革、社会变迁,在最高层次上都要受文化思想的制衡。这里所指的制衡有二方面含义:一方面,要合乎民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文化思想是改变传统的先导。城镇化建设要以优秀的文化思想为先导,体现优秀文化思想,在规划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建设上体现传统文化特色,产业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用优秀文化思想和地域文化特色促进城镇化建设,使城镇化建设获得长久的历史生命力。
目前,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城镇化就是盖洋房、建工厂,结果是走遍一乡又一乡,乡乡都是一个样,处处都是水泥房,城镇化建设结构、布局、建筑雷同,使得城镇化建设失去了民族特色。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深厚积淀,支配着民族精神的走向。体现着民族的特殊品性,构成民族的文化记忆。文化特色把现代人们和本民族的久远历史连接起来,使文化传统得以传承,而文化传承之根在于言传身教和总体文化环境的熏陶。结构、布局、建筑等文化传统和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们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环境。城镇化建设必须突出和强化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与传统。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45-2
0 引言
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就需要充分发挥各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为大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湖湘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脚步,蕴含了多种精神内涵,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以及精神品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 湖湘文化的概念及精神内涵
1.1 湖湘文化的概念
当前对湖湘文化概念的解释有两种说法,一部分学者认为,湖湘文化是指由湖湘地区的原住居民、移民以及流寓者,所创造并逐渐积累起来的文化精神,一部分学者认为,湖湘文化是指生活在湖湘地区的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总和。但是,总地来说,湘湖文化具有区域性和历史性两大特点,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生成、演化并兴起的一种属于湖南省范围内的传统文化。湖湘文化内容丰富,涉及物质、精神、观念等多个方面,覆盖范围比较宽泛,包含基层群众以及中上阶层所有社会层面。
1.2 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
湖湘文化的形成基础为楚风,并且在演变过程中受到了历史因素的影响,所以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既包括湖湘传统的精神品质,如勤劳、勇敢、奋斗、爱国、简朴等,又包括具有历史时代特色的爱国情操、艰苦奋斗、实践务实等精神品质。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概括为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四个方面,在这四方面精神内涵的影响下,湖湘文化展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博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独立创新的开放发展姿态,造就了大批湘湖杰出人才。
2 湖湘文化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之间的关系
湘湖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能够对人的思想意识以及精神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与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存在关联性和互动性,实现湘湖文化与高校教育的有机融合,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1 湘湖文化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关联性
湘湖文化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两者的作用对象及目标存在关联性,湖湘文化内容与社会实践能力内容存在关联性,互相文化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存在关联性。首先,湖湘文化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所作用对象都是高校学生,两者的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在社会立足。其次,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高低是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反映出来的,而衡量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为价值理念。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为湘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湘湖文化中的精神内涵,还能够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最后,如果对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便是传承和发展湖湘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而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具体表现内容,来自于湘湖文化,而又超越和重构着湖湘文化。
2.2 湘湖文化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最主要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价值引导和方向选择作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领湘湖文化,为湘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能够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展现出湘湖文化魅力及内涵,为高校学生提供精神支柱,坚定学生的文化信念。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湘湖文化传承和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湘湖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从这几方面可以看出湘湖文化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之间存在互动性关系。
3 湖湘文化在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3.1 湘湖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爱国主义精神是湘湖文化的重要组成,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谋和,是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体现,在传承湘湖文化的时候,必须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首先,高校学校应该大力开展各种文化实践活动,借助学报、学校论坛、学校社团等,对湘湖文化进行大力宣扬,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文化氛围,使学生通过了解历史文化,学习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荣辱感,树立远大志向。同时,组织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参观革命圣地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气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2 湘湖文化中开拓创新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而湘湖文化中则蕴含着艰苦奋斗的积极进取精神,所以就需要在高校学生社会之间传承和发展开拓创新精神。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动,如演讲比赛、科技竞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坚定学生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同时,还应该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的支持力度,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充分发挥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大学生勇于开拓,不断创新。
3.3 湘湖文化中求真务实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湘湖文化的形成和演变一直是以求真务实为基础的,强调社会实践和客观事实的重要性,这也是当前社会对高校人才所提出的社会实践基本要求。高校应该积极组织深入基层民众,使学生了解到群众的生活状况、生活面貌等,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民众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进学生与民众之间的情感,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有效落实。同时,还应该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形势,充分发挥学生专业优势,使W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自己,推动湘湖文化的转型。
3.4 湘湖文化中开放进取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湘湖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提倡革新、创新进取,反对因循守旧、泥古不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点,将湖湘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对培养大学生开放进取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学生应该认清社会发展形势,强化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明确自身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并以此作为奋斗目标。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应该积极发扬协作意识,保证专业化、市场化的社会秩序和谐运行。并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契约观念合格法制观念。
4 结束语
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决定了自身未来发展高度,也会对各项建设事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以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为载体,保证湘湖文化的有效传承和繁荣发展,充分发挥湘湖文化力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赵本纲.湖湘文化在湖南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传承与发展[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2):34-37.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6-31 -02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城市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依靠主体,是依托自然环境,传承历史文化而形成的,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的综合体。城市需要不断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座城市伴随人口数量的变化,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互动,流动人口的来来往往,这无疑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质量。
新世纪到来后,城市发展迅速,对于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何者为重的问题各方观点不一。如何保护古城文化,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古城发展的瓶颈。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长历史和多彩文化,孕育了非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发展加快,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成了所有城市都需面对的问题。城市的发展是离不开文化的传承的,面对城市的发展这一命题,如何做到文化传承与城市建设之统一,则需要充分认识城市文化的载体,理清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轨迹。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拓展了扬州和绍兴城市文化的研究领域。扬州和绍兴的城市文化,是维扬文化和古越文化的精华之所在,目前针对扬州和绍兴城市发展对比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本文的研究将拓展扬州和绍兴城市文化的研究领域。
第二,加深了对城市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的整体认识。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文化资源的继承是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必要途径,通过研究,更直观地认识城市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的整体内涵。
第三,丰富了千年古城的研究内容。随着我国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热潮出现,千年古城作为一个特色城市类型,在整个城市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在城市文化的研究中,千年古城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的表现舞台,为研究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2.现实意义
第一,为历史文化古城城市规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调查扬州和绍兴两座千年古城现状,结合历史文化古城的特点,对比文化差异下古城发展道路不同之处,为城市建设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
第二,对扬州市、绍兴市,乃至全国的历史文化古城建设都带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留下了许多历史古城,目前已公布的由国务院审批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已达到119座,但对古城的研究还相对缺乏,迫切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聚焦和调研。
二、维扬文化和古越文化比较
在维扬文化和古越文化的不同作用下,扬州和绍兴这两座古城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1840年,爆发,中国被迫将国门打开,加入到世界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1843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工业化悄然开始,而在上海一步步成为大都市的进程中,维扬人和古越人都参与到了城市的建设中,但他们选择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和上海属于同一文化地域的古越人,由于占据了地域的优势,在早期外国资本主导下的洋人开办的工厂中,主要属于产业工人这一类角色;而之后才来到上海的维扬人,在这场由资本为主的工业化战争中从事的则是服务性的行业。显然,古越人和维扬人在这一时期所选择的道路已经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局面,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城市的发展方向。
从文化本身来说,对这两地人民的影响也不容小觑。隋炀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维扬人首批搭上了这一经济快车,因此维扬文化的繁荣期其实要比古越文化更早到来。明清时期,两地就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分别衍生出了书文化与盐文化。中国自科举制度诞生以来总共产生了504个文状元,绍兴府历代就有进士2898人,状元19人。而对扬州来说,盐业不仅成为了关系社稷民生的国本,更是维扬人发家致富的命本,在扬州诞生了很多的富甲一方的盐商。
两种文化的不同作用,维扬文化影响的扬州人,普遍具有包容性的特征,而古越文化发展出来的绍兴人,更具有竞争意识。所以维扬人懂得去享受生活,而古越人则更愿意去拼搏争取。
三、历史文化古城特征概述
“历史文化古城”包括国务院审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各级地方政府自行选定公布的省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未在政府公布名单之列但仍具有特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古镇、古村落街区及建筑。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历史文化古城本身的关注度不够,大部分研究缺乏对古城个体、城市特点的针对性分析,忽略了历史古城和文保遗迹的区别。历史文化古城一般具有以下特性:
第一,有悠久的建城历史或是有特殊重大历史事件。
第二,有较多的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文物古迹或革命遗址、文物、建筑。
第三,有较多的文化传统内容,包括诗歌、曲艺、戏剧、工艺美术、土特名产、风味食品、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名人等等。
第四,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着。
四、古城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的平衡发展
(一)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多元发展力
第一,科学规划,把握城市发展方向。制定城市功能行业规划,细化控制性规划,调整产业规划,并将单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紧密衔接起来,做到提纲挈领,功能互补;要综合考虑,科学布局,不求最大,但求最佳。
第二,完善设施,提高城市承载功能。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完善城市现有公用设施的基础上,超前规划建设水、电、气、暖、路、讯等基础设施,不断扩大管网覆盖面,为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突出特色,彰显城市独特魅力。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特色需要挖掘和创造,在规划和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切实抓好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不断明晰各个城镇发展定位;把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人文资源,加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充分体现历史人文特色,增加城市亮点。
(二)优化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发展必须以宜居为标准,不断优化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宜居城市主要从文化、民生、经济、景观四个参数衡量。
第一,文化方面,延续古城历史文化环境,强化古城历史风貌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城镇肌理、空间布局、街巷尺度、绿化、文物与历史建筑等构成古城景观历史风貌特征的组成部分。
第二,民生方面,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完善古城各项功能,改善古城居住环境,让老城区的老百姓享受到规划后成果,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为保民生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经济方面,充分发展古文化旅游与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通过旅游景点的建设培育、旅游活动内容的多层次引入与休闲商业的繁荣崛起,形成既具有城镇风情特色,又具有都市文化特色与时尚气息的特色商业街区。
第四,景观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古城保护性景观设计,维护古城景观风貌,提升古城景观整体品质,将古城建设成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
(三)重推旅游产业,合理配置区域资源
在具有了对古城镇保护的意义和目的的认识后,我们了解古城保护的现状,历史文化名城的旧城地段,兼有保护和更新的双重要求,扬州和绍兴都是有着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人文荟萃,积淀了厚重璀璨的古城文化。在城市建设中,要时刻体现历史人文特色,建设历史文化产业园,让古城在新城区发展很快的情况下,依旧可以是城市的中心,是商业繁荣、人口集中的地方。
合理规划旅游资源,既要保护传统的文化遗留,更要懂得利用这些文化附属品,也就是说,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在特色地域中生长的历史文化,应走具有特色的道路,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的保护应重点从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环境质量入手。
参考文献:
[1]刘春玲.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J].观点――建筑论坛,2014,(11).
[2]叶美兰.近代扬州城市的发展模式――兼与周边城市比较[J].扬州大学,2003,6.
[3]谭卫.历史古城的保护开发与中国城市发展[D].暨南大学,2006.
[4]朱韫慧.扬州文化与扬州城市现代化研究[D].扬州大学,2009.
[5]李瑶亭.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指标体系、发展模式与经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3.
[6] 杨静,张金池,庄家尧,毛锋.基于3S技术的扬州2500年间城市演变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12,03.
[7]林楠;王葵.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北京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试点)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2003,(11).
关键词: 工业厂房改造;节约;文化传承
Key words: industrial workshop transformation;economize;culture inheritanc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100-02
0 引言
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英国,成熟并盛行于20世纪80、90年代的美国和西欧各国,之后便迅速风靡全世界。其模式主要有两大类:功能转换和创意提升。这种对旧工业厂房注入商业及文化艺术活力,赋以新的生命内涵,使之成为第三产业和创意产业的载体的做法,也是激活城市、复兴城市,创造和提升城市活力的一条途径。
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旧工业厂房的存留问题。由于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政府及建筑师对工业建筑、工业遗址的保护缺乏投入。废弃的工厂难逃厄运,昔日生机勃勃的工业区,现在变得荒草凄凄、残垣断壁。一些国家把废旧工厂统统推到,重新建立起一座座新城市。但是,这种“破旧立新”、“地震式”的大变样,很快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虽然城市是发展的,城市化是永恒的,然这种舍旧造新的做法既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又会隔断城市的历史文脉。城市中旧厂房是可以被改造和利用的,这就要求必须改变对其大拆大建的做法,通过大量的、小规模的、细致的、持续的除旧布新,实现城市内涵的、累进式的更新。节约土地、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等生态城市的核心理念在“消化”这些保留建筑的大规模行动中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遗迹作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是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
按欧美等国家的估算,废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对比新建同样规模、标准的建筑,至少可以节省20%~50%的费用。按这样估算,如果我们城市都能对旧工业厂房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就至少可以节约上百亿的建筑费用。
对大量一般性工业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是落实我国“十一五”规划所指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循环型社会的一条创新、可行之路。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数量和办学规模节节攀升,高等院校作为资源、能源的消耗大户,由于发展时间短、底子薄、管理相对粗放,低效率使用能源现象很是严重。因此加强节能工作、认真研究并加强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已势在必行。
为此,我们开展了以聊城大学新增校区二毛厂厂房改造为调研对象。我校二毛厂改造体现国家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中营造积极的人文气氛、增加科技环保的份量、技术服务于功能,并采用新型可靠的技术、材料、结构形式。通过对旧工业建筑改造使学校设施、交通、景观变得丰富起来。
1 聊城大学新增小区厂房改造具体规划与实施方案
1.1 建筑结构和建筑功能空间的重构 在满足设计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原结构不变可以大幅度地减少造价。对于不符合设计与使用要求的进行加固或者替换。比如1号楼结构良好,但是屋顶损坏严重,需要进行加固改造才能使用;2号楼内部结构较好,空间相对集中,符合设计使用要求,可以不用大幅度的修改; 3、4、5号楼墙体完好,屋顶需要重新改造;7、8号楼破坏严重,需要进行结构上的加固等等。根据具体的结构实际情况经过计算设计进行不同的加固与改造。
同时为最大限度的利用交通优势,体现交通组织安全、便捷、流畅,将各实验室分成一块一块的,增大了交通面积。同时减少了从南面到背面的距离,分散了人流与车流。
1.2 建筑节能的改造 由于旧厂房室内为大空间构造,所以内保温并不占用室内空间,对室内布局设置影响不大。对内保温易结露、潮湿、产生冷热桥等薄弱环节进行局部处理改造,加强了保温效果,消除了热桥的影响。墙体采用防护涂料并加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以达到规定的要求。屋顶铺设60mm厚的聚苯乙烯挤塑泡沫保温板。同时聊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所以聊城春季干旱多风,回暖迅速,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气温下降快,太阳辐射减弱。为改善光环境,保留了原结构中上下通高的共享中庭,大面积的自然采光能够节约照明能耗和改善室内的生态环境。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旧厂改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①厂房内部空间大,便于充分改造利用。可以将厂房改造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各类实验室,方便实验设备的安装。②厂房结构受力简单明了具有共性,便于安全可靠地进行改造。③厂房受力构件的强度及承载力较好。因为本厂房大都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且当初用于工业生产,故其承载力较大,可以满足实验室的设计使用要求。
当然在厂房改造中我们需要注意这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为保证原结构与新增梁板共同作用,保证改造后的建筑满足地震荷载下的位移和承载力要求,必须使其具有可靠的强度和刚度,对框架节点的设计是关键。②原有的排架结构或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厂房的主框架方向一般能满足改造后的承载力要求,一般具有明显的主框架方向(横向)和次框架方向(纵向),但次框架方向一般不能满足地震荷载下的承载力和位移要求,需要提高次方向的刚度,如增加该方向的框架梁或局部增加抗震墙,使改造后的结构成为双向框架结构。③改造宜与抗震加固相结合,主要是由于本厂房的空间整体性较差。
2 结束语
聊城大学新增校区厂房成功改造,代表了废旧建筑的发展方向,也是节能的重要体现,很值得我们研讨与借鉴。需要我们对这一厂房改造的新理念进一步总结和探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