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学术思想综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从以上对罗杰?弗莱美学思想的概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主要强调形式对美的核心作用,认为美本质上来自形式。为了支撑他这种哲学观点,也为了发扬他心目中真正美的艺术,他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后印象绘画,力图以后印象画作来阐明自己的美学观。因此他积极向英国引进法国的后印象画作,并力排众议举办了多次后印象主义画展,极大地促进了后印象主义绘画在英国以及整个欧洲大陆的传播,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美的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罗杰?弗莱对法国后印象派影响的扩大功不可没。而他对后印象绘画的强调和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佐证了自己的形式主义美学观,完成了理论建构和支撑的依据。后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出现的美术主张。该词最早就是由罗杰?弗莱本人提出的,后来的英国和美国的艺术评论家都用这一词语来描述和研究梵高、高更和塞尚等画家的画作和画风。长期以来,法国和欧洲的艺术评论家并没有将塞尚等人的画作画风同莫奈等画家的印象主义加以严格区分,但是罗杰?弗莱却敏感地看到了塞尚等人的画作同以往典型的印象主义的区别,提出用“后印象主义”这一术语来描述和研究梵高、高更和塞尚这三位画家,而且指出了他们与以前的印象主义的区别。后印象主义画家的创作理念离不开印象主义,离不开对光与色彩的强调,但他们并不满足于这种强调瞬间性光色变化的印象式作品,力图使自己的创作能反映更广阔的内容和更深层的美,因此这些画家更注重绘画中的形式因素,注重探讨绘画中的精神价值。而罗杰?弗莱作为形式主义美学理论家和批评家,更看重反映在视觉艺术中形式方面的因素,强调形式和线条的相关性,逻辑性与和谐性等。他并不重视艺术作品本身所反映的主题事件与内容。在他看来,形式是艺术最具本质的因素,是美最根本的来源。而他的这一观点和后印象主义的美学理念基本上是契合的。因此他大力推进后印象主义在英美以及欧洲大陆的传播,推广他的形式主义美学观。
(二)《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
这是罗杰?弗莱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对后印象主义进行研究的典范之作。在此书中罗杰?弗莱对塞尚的画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并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这也成为形式主义美学的伟大理论着作之一。塞尚本人作为一名画家提出了很多具有革命性的艺术见解,如他主张在绘画中剔除情节性和文学性,转向发挥绘画语言本身的表现力,这给当时的欧洲带来了纯绘画观念的流行,也促进了形式主义绘画的发展。塞尚还强调把自然界存在的客观物象进行条理化、秩序化和抽象化,在处理客观物象时,要用球体、圆柱体以及锥体来进行,借此表达物象之中超越自然的理想概念。塞尚这些独特的艺术主张和创新精神,受到20世纪西方艺术家和评论家的普遍重视,塞尚本人也赢得了很高的荣誉。很多其他方面的艺术家也在他那里吸收了不少营养,他的某些艺术主张和见解,如否定绘画的文学性、情节性,注重绘画的形式等,也被20世纪欧美一些艺术家吸收并加以发展,以此丰富和改善了形式主义理论。塞尚的作品和艺术主张在当时虽然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长期以来并未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甚至塞尚本人也把自己的画作同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放在一起公开展览,整个西方艺术界对塞尚的贡献都认识不足。但罗杰?弗莱改变了这种情况,他对塞尚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了他的独特价值,也确立了塞尚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地位。在当时对传统审美观进行挑战需要极大的勇气,而罗杰?弗莱避开了直接与其发生冲突,而是强调塞尚画作中的原创性,强调他在绘画中对小平面的运用,强调具有高度统一性和平衡型的结构之美,开辟了对塞尚画作研究的新方向。罗杰?弗莱据此提出的“造型的色彩”[2]的概念,对绘画本身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这是其对现代美术发展的巨大贡献之一。《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一书是对塞尚艺术作品进行的经典性研究,也是西方美术史上的具有重要地位的杰作。由于罗杰?弗莱本人就是一名画家,所以他对塞尚作品的研究非常敏锐,看到了其中的独特之处,并加以褒扬。弗莱作为一名形式主义美学家对当时流行的自然主义美学理念并不赞成,在他看来形式才是艺术最本质的表达元素,是美的根源所在。而塞尚的创作理念是对自然的一切赋予形式方面的表达,这与弗莱的美学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在本书中,弗莱既对塞尚画风及艺术观念的发展进程作了探讨,同时又对个别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此完成的对塞尚艺术风格的研究是非常全面的,这部作品也是研究塞尚的重要资料。
(三)罗杰?弗莱对后印象绘画的形式主义分析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或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
(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判定定理推论
推论一:顶角或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推论二:腰和底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推论三: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推论四: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都相似。
推论五: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与另一个三角形的对应部分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推论六: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与另一个三角形的对应部分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性质
1.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等)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5.相似三角形内切圆、外接圆直径比和周长比都和相似比相同,内切圆、外接圆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
6.若a:b =b:c,即b的平方=ac,则b叫做a,c的比例中项
7.c/d=a/b 等同于ad=bc.
8.必须是在同一平面内的三角形里
用字母代替数字,是初中生最先接触到的数学思想,也是初等代数以至整个数学最重要最基础的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用字母代替数字,各种量、量的关系、量的变化以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理与演算,都是以符号形式(包括数字、字母以及各种特定的符号)来表示的,即进行着一整套的形式化的数学语言。
例如:用a表示某个数的绝对值,用- a表示某个数的相反数,用na表示n个a连续相乘的积,用s=40t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用一对有序实数对(x,y)表示某个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用字母表示数是从算术到代数的重要转折点,但是,它的学习是建立在算术学习基础上的。教师应当通过具体数字运算,让学生观察,总结规律,形成对"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的认识。实际上,过去学过的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行程问题等知识,都能说明用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意义:普遍性、应用的广泛性等。
总之,要学好初中数学首先必须掌握好用字母代替数的数学思想。
2 方程函数思想
方程和函数的思想是处理常量数学和变量数学的重要思想,在解决一般数学问题中具有重大意义。在初中数学中,方程与函数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对各类方程和简单函数都做较为系统的学习研究。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常常只需寻找等量关系,列出一个或几个方程(方程组)或函数关系式,就能很好的解决。
3 分解组合思想
当面临的数学问题不能以统一的形式解决时,可以把涉及的范围分解为若干个分别研究问题局部的解。然后通过组合各局部的解得到原问题的解,这种思想就是分解组合思想,其方法称为分类讨论法。
对复杂的计算题、证明题,运用分解组合的思想去处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全面严谨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获得合理有效的解题途径。例如,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5,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类讨论得:若3为底,5为腰,三边长为3,5,5,可以构成三角形;若5为底,3为腰,三边长5,3,3,也可以构成三角形。通过分类讨论,可得到两组答案。
4 化归转换思想
化归,即转化与归结。把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所熟悉的规范性问题或以解决的问题中去,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例如,对于整式方程,(如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人们已经掌握了等式基本性质、求根公式等理论,把有关分式方程通过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就运用了化归思想。
为了实现"化归",数学中常常借助于"代换",又称之为转换。代数中有恒等变换,方程、不等式的同解变换;几何中全等变换、相似变换、等积变换。转换是手段,揭示其中不变的东西才是目的,为了不变的目的去探索转换的手段就构成解题的思路和技艺。
例如,已知x2+y2+4x-2y+5=0,求x,y。对于初中生来说本题无法直接解出关于x,y的二元二次方程。但是如果从完全平方公式着手,已知条件可以转换为(x+2)2+(y-1)2=0。又因为偶次幂具有非负性,即(x+2) 2≥0,(y-1) 2≥0,所以(x+2) 2=0,(y-1) 2=0,从而得出x=-2,y=1。最终问题得以解决。
二、加强学生合作交流
学生的合作穑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在数学学习中,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在小组学习中能展开交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尊重他人、团结有好的道德意识。例如,在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等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调查自家的水表,然后在课堂中以这些数据为依据,计算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而且提高学生的团从合作精神。又如,在“相似三角形”讲解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对相似三角形的特点展开讨论,汇总后各组间进行比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加了学生之间友好关系。
三、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无论在任何学习中,学生对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有浓厚的兴趣。在数学新教材中包含很多深刻的思想道德内容,作为教师,必须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对这些思想道德内容重点描绘,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观点。例如,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教授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很多人要走到草坪对面会经常穿越草坪,从而引出知识点,同时让学生明白践踏草坪是只顾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不頋长远利益和集体利益的不良行为,接受思想上的教育。
作者:彭飞 杨文斌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铜陵学院
“价值是在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通过分工和交换两种方式自然形成的社会之中,是构成财富的各种产品的比例性关系:人们把它叫做产品的价值乃是一种公式,用货币符号来指出该产品在总财富里所占的比例。”[2]85可见,蒲鲁东把价值作为一种先天的公式镶嵌在人们的头脑里的东西,是永恒的,并且要通过交换才能体现出来。在交换中蒲鲁东认识到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这相对于之前的政治经济学家的认识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但是,他在价值产生的根源上,他的认识又远远地落后了他的前人的认识水平,没有认识到劳动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蒲鲁东是故意抛弃了劳动价值论,目的是想调和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这种调和的结果产生了价值的新范畴———构成价值作为他的经济学的基础。蒲鲁东认为交换价值起源于分工和交换,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他又认为分工和交换是一个生产者向另一个生产者“建议”的结果,这样他就脱离了社会实践走向思辨哲学。蒲鲁东认为,一切产品所具有的维持人类生存的性能叫使用价值,这些产品所具有的能够互相交换的性能叫交换价值。由于人们对于产品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自己又不能生产出自己所需的全部产品,于是并“建议”别人把一部分产品和自己的产品相交换,这样交换就成了建议的结果。这样蒲鲁东就把分工和交换的历史性遮蔽起来了,分工和交换是建议的结果,价值也就成了和劳动没有关系的“建议”。马克思认为蒲鲁东没有细究这些关系的历史发展,蒲鲁东虽然看到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但没有从历史的真实发展中理解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此时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的唯物主义的基地已经完全建立,从这一基地出发,马克思认为交换是以一定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离开了一定的生产方式也就不存在交换,因此交换也有自己的历史过程。交换价值是人们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是由劳动和社会分工决定,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研究打下基础。
马克思对蒲鲁东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法哲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蒲鲁东的哲学思想杂乱无章,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完全不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不具有经济发展的历史知识,对实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采用思辨的方式来对待,他认为范畴的顺序同“与时间次序相一致的历史”无关,它只遵循“与观念顺序相一致的历史”。这样蒲鲁东先生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用观念来认识经济范畴,而不是从生产关系的运动中来认识经济范畴。“蒲鲁东先生之所以给我们提供对经济学的谬误批判,并不是因为他有一种可笑的哲学;而他之所以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笑的哲学,却是因为他没有从现代社会制度的联结(engrenement)———如果用普鲁东先生象借用其他许多东西那样从傅立叶那里借用的这个名词来表示的话———中了解现代社会制度。”[3]42在蒲鲁东的理论视域中,由于没有与时间次序相一致的历史。这样一来,当他去研究分工时,就不能从历史发展的事实来理解分工,看不到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分工所具有的不同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例如:当他研究机器时,他就不可能把握住机器产生及发展的历,史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生产方式,他只能从他抽象的“好的”和“坏的”两个方面来把握分工,把它虚构成能够保留分工的好的方面、消除分工的坏的方面。蒲鲁东在解读其经济矛盾体系中的其他范畴时,也都存在着这样的哲学思想。在历史观上,由于蒲鲁东只有“与观念顺序相一致的历史”因而在他的历史观中只有生产力的维度。而现实历史中的经济发展既有生产力的维度,又有社会关系的维度。人们在生产呢子、麻布的同时,也根据其生产力的条件生产出了他们在其中生产呢子、麻布的社会关系,手推磨生产出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蒸汽机生产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nce)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一定的政治国家。”[3]42-43“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关系的破坏、观念的形成都是不断运动的,只有运动的抽象即‘不死的死’才是停滞不动的。”[1]598可是蒲鲁东由于放弃了现实经济关系的线索,在上帝和“无人身的理性”中寻找自己的答案。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构成价值”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蒲鲁东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一样,要从经济学概念的运动中来认识是经济关系的运动,要从这些“无人身的理性”中来认识现实经济运动的规律。“经济学家们都把分工、信用、货币等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说成是国定的、不变的、永恒的范畴。蒲鲁东先生有了这些完全形成的范畴,他想给我们说明所有这些范畴、原理、规律观念、思想的形成情况和来历。”[1]602为此他提出了“构成价值”。他说“构成价值”就是指一切商品都要按它所包含的劳动量来进行交换,只要商品交换严格按照其中所包含的劳动时间进行,他们的价值才能够达到“构成状态”,这里蒲鲁东没有分清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在蒲鲁东看来,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人们在进行商品交换时的讨价还价,目的就是在于致力于获得构成价值。正因为如此,蒲鲁东认为,像他这样的社会天才才能设计出政治经济学所要实现的目标,才能阐明构成价值的客观存在及其运行规律。
在他看来,通过这种努力,政治经济学可以得到根本性的改造,同时也达到其理论发展的顶峰,并且找到价值规律的公式。社会也会因此进入有交换秩序的理性状态,就能消除资本主义的罪恶,实现平等。这是蒲鲁东为了得到他的“永恒公平”的理论所进行的思辨假设,其实质不过是对李嘉图理论的一种荒谬的解释,如果得到他的“永恒公平”,一切人的交换都变成了同等量的劳动交换,这样的预设是多么的荒谬。按照蒲鲁东的理论预设商品的价值和交换价值应当是相等的,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劳动力的价格无非是工资的最低额,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和工人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并不一致,即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量与劳动价值是二个不同的量,其中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大于劳动力价值。如果工人的工资是“构成价值”,那么也就不存在资本家剥削工人了。马克思对构成价值的观点进行深刻的批判,他明确地指出,“实际上,情况完全不象蒲鲁东先生所想的那样。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4]104。应该说,这是马克思用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观有力地回击了蒲鲁东所虚构的“公平”、“正义”形而上学的经济观。在历史观的层面,马克思掌握住了基于阶级对抗的历史观,即整个阶级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都是建立在阶级对抗的基础上的。以构成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社会改良方案不可避免地脱离现实,脱离具体的、历史的生产关系,从而陷于空想。在批判蒲鲁东构成价值的同时,马克思提出了社会生产方式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对蒲鲁东的抽象的“公平”“正义”的思想进行了批判。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全部人类发展历史的基础,“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1]因此,社会的经济关系,以及作为抽象其中的经济范畴,不是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遍的理性,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着自己的形式。马克思说:“蒲鲁东先生主要是由于缺乏历史知识而没有看到: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的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他没有看到:经济范畴只是这些现实关系的抽象,他们仅仅在这些关系存在的时候才是真实的。这样他就陷入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错误之中,这些经济学家把这些经济范畴看作永恒的规律,而不是历史性的规律———只是适于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规律。”[3]47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这是由生产力的决定地位所决定的。但蒲鲁东却把抽象的“公平”“正义”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人类永恒的理性,把它看作评价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蒲鲁东在其一切著作中都用‘公平’的标准来衡量一切社会的、法权的、政治的、宗教的原理,他摒弃或承认这些原理是以它们是否符合他所谓的‘公平’为依据的。”[5]306蒲鲁东以公平、正义、平等为衡量历史的尺度,从他制定的原则出发,让历史按照他的原则发展,这只可能是一厢情愿,因为社会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蒲鲁东探讨的不是历史是事实,而是历史的思辨。这样蒲鲁东是找不到历史发展的经济现实的,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看来,衡量历史进步的根本尺度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发展,核心是看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总之,《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公开阐释,马克思正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才开始科学的经济学研究的进程,到《资本论》撰写的时候,马克思使唯物主义哲学史观与政治经济学的达到了完美结合。
一、教学方法决定于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
徐老在《教育讲座》和《各科教学法讲座》中,都提到要考察教学方法,首先要考察教育的本质,因为“一切方法都是被本质决定的”(((徐特立文集》P407),“我们要讲各科教学法,是根据我们新民主主义的新的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包括人力物力在内),来解决我们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徐特立文集》P492)。徐老把教学方法问题放在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之中,而不是孤立地去研究它,即放在大的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的社会大环境中加以考察、运用和批判,教学方法要受到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的严格制约。徐老举例说,若去教小皇帝或皇族子弟,教师是不可能很好地实施自己的计划的。徐老认为,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变革,首先必须变革社会关系,改善物质条件。其中社会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封建社会是教师本位,师道尊严,在资本主义社会,倡学生本位,讲自由主义教学法,在新社会师生关系应该是地位、人格平等的同志关系。教育是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解放,教师要有主动精神,又要有服务意识。物质条件主要是指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人力是指师资水平,包括教师的阅历和社会经验,如徐老在《我的生活》一文中回忆说:“我参加了这次革命活动(指一一作者注),成了政治活动分子,更丰富了我的生活,丰富了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物力是学校给教学所能提供的各种工具,财力是学校能给教学活动提供的经费。离开了这些条件,谈教学方法的改进,只能是空谈,就是割裂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不局限于教课时候的方法
如果说前面谈到的教学方法决定于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这是徐老从社会大环境对教学方法的影响这个宏观的角度来探讨教学方法问题,那么,徐老在《各科教学法讲座》中指出:“我们的教学方法,不是只在教课时候的方法,而是在教课前后,在教课的周围环境,教课实施的条件,一切和教学有关的东西,尤其是社会方面,都放在我们的考虑之内,而不是用过去的孤立的课堂教学的方法。”这就是徐老从教学的过程来研究教学方法问题。徐老在《国文教授之研究》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教育的宗旨,包括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及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教材选择的标准,包括国文教学选择的内容和体裁,然后才论及课堂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形式。在《小学各科教授法》中,徐老每篇都论及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的准备(备课和准备教具)、教学的检查(包括复习和考试)。徐老认为,教学方法必须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研究,才不会犯坐分手观天之错误。
三、教学方法的一般规律和特珠规律
“普遍真理只能解决一般的问题,要进一步解决具体问题,普遍真理还是不够的”(《各科教学法讲座》)。徐老认为,各门科学均具有本身矛盾的特殊性,因此各门课的教学方i去,也应该是不同的。者笼统地讲教学方法,机械地套用各种教学方法,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而贻害无穷,同时把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引入死胡同。因此,徐老特别张调:“因为各科又有各科特殊的教学方法,必须有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各科特殊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能解决教学的方法问题”(《各科教学法讲座》)。比如讲到注入式孝妙笋方法时,一般的课本都是否定注入式的,但徐老两次指出,在讲历史问题时,学生从来经历过,因此必须先作报告,后作讨论,那么报告就是注入式的,这种注入式就是不能否定的。又如启发式,是我们提倡的,但徐老认为如果是传统的一问一答,不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价,这种启发就应该是反对的。尔顿制、设计教学法、自学辅导式及启发式的进步性,这些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它否定了封建的教师本位、教科书木位,井淘汰了注办、式,转变到学生木位及生活木位主义。但也批判了它们各自的局限性。如道尔顿制虽然已经是自动的学习,但拘束在学校的研究宝、实验室,缺乏与社会的联系,尤其反对在小学教育中和普及教育中搬用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不是实际社会工作的设计,不是把学生送到社会去进行设计,而是把假定的社会移到学校中来进行设计,这种设计,脱离了社会的实际”(《徐特立文集》P4Og)。徐老认为,任何设计都要有关于设:计的各方面的知识,如果需要科学解决的热话,就要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依设计一个教学单元,成为教学制度.这忧破坏科学的休系。自学辅导法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产,是教员不要计划、不要组织设备。我们徐老的这一论点提出的意义就在于使我们能深入地研究教法问题,在各科教学巾开创出不同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徐老对传统的和从外国传来的各种教学方法均采取的批判态度,即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徐老继承了传统教学法的典、显、浅的基术方法。典就是有根据的东西,显就是明显的大众周知的东西,浅即从常识出发从原始的东西出发,由浅入深,由近到远,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但徐老批判了传统教学中注重书本、忽视实践,重知识教育、轻能力教育的严重缺陷。因而他十分赞赏陶行知的教学做三合甲的教学方法,认为是革命的方法,辩证的方法。他在白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切实推行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徐老肯定了资产阶级的教学方法,如道不是反对学生自修,而是反对教师的不负贵任,不加强领导。徐老曾多次严厉批评了那种不加以分析,而盲目采用别国的教学方法的做法,他认为这样做是把一切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盲目接受。
五、教学中的具体与抽象
徐老认为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具体的东西,引起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他在早年所撰写的《小学各科教授法》中,对于实物在教学中的作用提得最多,每科都具体列举了教学的工具。在峰身科里,徐老也提到“须利用绘画、挂图及播画等,循儿童之视觉,使活泼其想象,以得明了之观念,且不可失其要点。”在历史科中,徐老更具体提出了教授历史之用具,,如地图、表类、肖像、图画、写真、实物等。徐老认为教学中可作具休的东西是图画、模型、标本、实物、实物的产地及去实地改造实物的实习等。教学中出示具体的东西,是为了在学生中首先形成一种鲜明的印象,但徐老认为“实物教学不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教学方法”(《徐特立文集》P499)。必须强调文字、符号、公式的重要性,如果否定了这些东西,就不能进到科学。因为科学墓本上带有抽象性,如马克思的价值说,乃是看不见、闻不到的东西,只有靠抽象力。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把具体的东西上升为抽象性的东西,如在修身科中所说的给儿童出示绘画、挂图及擂画,是为了“活泼其想象,以得明了之观念。”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也就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规律。#p#分页标题#e#
关键词思想教育、更新观念、注重方式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进行数学思想教育,当务之急是更新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等。要明确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的需要。要切实改变过去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率为目标的教育行为。另外,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和用计算机等现代手段辅助教学已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因此,要适应这些新变化,教师就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联系进行目的性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如斜三角形的应用,简单的线性规划、概率统计、导数、向量、算法等章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应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归结为数学模型,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以数学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学好数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关注数学文化价值,增加学生爱国热情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探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轨道,提高文化素养。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些数学文化的介绍,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尊心和凝聚力,努力使学生形成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四、注重教学方法,结合正确评价,进行个性品质教育
在概念、定理、习题的教学中,通过对概念的引入、定理的论证、习题的解答等各个环节,逐步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拨的意志毅力,忠诚正直的高尚品格。
另外,在教学中就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索”愉快地学习。通过教师的启发、鼓励、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勇于克服困难和不断进取的决心。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1-0001-03
梁兵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治学严谨,博览医籍,博采众长,通医理、明方术、重整体、详辨证、精用药,疗效好,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良多,现将导师学术思想初步整理概述如下。
1、熟读经典固根本,潜心临床出真知
导师认为:医者仁术,性命相关。要很好地承担起这项神圣使命,必须精究经典,博览医籍,精通医理,夯实基础,固其根本。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以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思想为指导,通过人们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不断总结形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阴阳学说概括了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各有其属性,既对立又依存,彼此消长,相互转化,处于恒动和相对平衡之中;五行学说则是用以说明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探讨人与自然,脏腑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指导医疗实践,并最早产生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之后,汉代张仲景总结撰写出《伤寒论》、《金匮要略》,明清叶天士的《温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和薛生白的《湿热病篇》等名著,系统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形成了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四诊”为方法,以“八纲辨证”为总纲,以“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基本内容的辨证论治理论和天人合一、治病求本、治未病的中医整体观等两大特色理论体系。中医学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学派、流派竞技登场,争奇斗艳,古典医籍浩如烟海,灿烂生辉,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所以主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作为一个践行中医学的医务工作者,应引以为豪。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要学好它实非易事,必须刻苦学习。首先要打好基本功,具备读译古文的能力,熟读精究经典,最重要的是四大经典及其他名著,精通医理,融汇贯通,博览医籍,博采众长,扩充知识,夯实基础,坚固根本。其次是滔心临床,有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是告诫临床的重要性,就是要精心实践,善于应用,善于总结,要把理性的东西变为自身经验,成为真知卓见,有所发挥,有所创新,这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真正掌握。
2、脾主运化司后天,调治诸疾需顾脾
肾为先天,脾司后天,脾胃需。肾阳温煦才能发挥健运功能,然肾精之充盈需靠脾运化水谷精气以滋养。两者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抵御疾病、促进康复之功能。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气健运则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借助宗气以布散营养周身,内而脏腑,外至腠理,无处不到。脾喜燥恶湿,以升为顺,胃喜润恶燥,以降为和,二者燥湿相济,升降相因,相互协调以维持食物的消化吸收,供机体利用和能量储备,为诸气之所依,生命活动之所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内经》云:“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名医李东垣明确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这些均强调了脾胃的重要性。病有脾胃自患,也有他病及脾,因此,导师认为诊治疾病时不要忘记脾,要时时注意顾护脾胃,舒展气机,畅达内外,调和阴阳。治疗用药不要顾此失彼,伤及脾胃,如攻下太过、寒凉太过、燥热太过、滋润壅滞、峻逐破瘀等,均可伤及脾胃。脾胃自病时显然重在治疗脾胃,因证施治。他病及脾时,在治疗他病的同时兼顾调理脾胃,如益气健脾、或和胃化浊等,使脾胃健运,气机畅达,对于祛除邪气、促进康复意义重大。
3、生命活动气体现,留人治病急固气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一言其是构成物质之一,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生命活动依赖的物质基础;而更重要的则是指脏腑组织及其他器官的功能活动,是以气的活动形式体现的,具备各种功能,包括神志、意识、思维,如五脏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更直观一点,如呼吸之气,生命活动的具体体现,气动则生,气停则亡。它是肾气、心气、肺气协调活动,且与其他脏气紧密配合,形成完整的动态生命体系。生命活动的强弱与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的盈亏和脏器功能盛衰直接相关,其抗病机能也与气紧密相关。《内经》云:“精气夺则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见,气虚是患病的内在因素,外因(邪气)通过内因起作用。人体气虚,神倦乏力,呈现一种衰弱病态,此时极易遭受外邪入侵,导致严重疾病。正虚邪入形成正邪博弈之势,治疗当扶正与祛邪兼施,要权衡轻重缓急、主次先后,此言之易而行之难,不潜心临床、认真探究则难于把握。一般正胜邪去则病愈,正衰邪盛则病重。在病情危重之时,正气欲脱,危在旦夕,这时急当补气固脱,或补气固本为主,祛邪治病相伴,称为留人治病,如大出血,失血亡阳,紧急施以固气摄血,补气回阳,或许能转危为安。只知祛邪,不知留人,气绝后谈何治病?导师对中风昏迷,肢体瘫痪或抽搐,汗出,大小便自遗等内闭外脱危重患者,有的是经西医抢救数日,效不显,家属要求自动出院的;有的是未经住院抢救的,既无氧气吸入,又无支持疗法,处于危脱之中,患者家属总是心中不了,转求中医施救。对此,医者讲明病情之后,取得家属理解,解除施治的后顾之忧,即可轻装上阵。导师的救治思路是固气留人治病,重用人参、黄芪补气,在此基础上针对病因病机用药,或平肝熄风,活血化瘀,或通腑泻热,化痰开窍,因证施治,总使补气不助邪,驱邪不脱气,达到留人治病。以此施治,多人转危为安,传为佳话。实践观察显示:补气治疗尤如吸氧加支持疗法,能延长患者存活时间,一旦停止补气,则会较快死亡。导师曾治一哮喘伴呼吸衰竭患者,患者因西医针药无法接受,病情反而加重,垂危之下中医施救,处方以生脉散加黄芪、川贝母、炙蒌壳、炙桑白皮、炙地龙、丹参、黄芩,服药后转危为安。由上可见,中医药对危急重症的施救,是行之有效的,关键在于把握时机,善于实践,善于总结。
4、瘀血阻滞痛不宁,活血祛瘀勿迟疑
血属阴,来源于水谷精微物质,如《灵枢・决气篇》所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其在心的主导下,运行于脉道中,为全身各部运去营养物质以滋养和维持生机。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是靠气来推动的,靠心气直接推动,其实应该说是靠五脏之气联动推进;心主血脉,肺主气朝百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间动气元阳蒸腾,形成有机网络联动推进。若脏气虚,推动乏力,可出现血行缓慢。若脏气气机壅滞,气滞则血亦滞,稍久则会形成血液瘀阻,不通则痛,故瘀血证会出现疼痛、肿块、出血、肌肤甲错、舌紫暗或瘀斑等主要证侯特征。其中疼痛最常见,使人坐卧不宁,痛处固定,多呈刺痛,拒按,或作寒热,经久不愈,有云“怪病多瘀”、“久病必瘀”。综合病因、病机、证侯及舌脉瘀血表现即可诊断为瘀血证,拟活血祛瘀
法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宜当速决,不可迟疑。这里需要对不同症情出现的瘀血证拟定符合实情的祛瘀法,如气虚血滞的,宜补气活血并施:气滞血瘀的,宜行气活血祛瘀,此属实证,与气机郁滞相关,以行气、疏气为主,佐以活血祛瘀,气行血行。对于瘀血痹阻,久病成瘀,必当重剂活血化瘀,桃红、红花、三棱、莪术、大黄、水蛭、土鳖虫、全蝎等均可选用。瘀血偏寒当温通活血,偏热宜清热活血。既有瘀血又存在出血,当活血止血并施,且多以活血为主;如胃溃疡出血、产后出血、跌打损伤、肿瘤出血等,瘀血不去则血不归经,活血祛瘀乃澄源塞流治本之法。
5、中医宏观显独特,西医微观领潮流
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两大特征,也是优势之所在。中医学认为,自然界千奇百怪,但所有事物都遵循一定规律演变,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平衡,和谐共存,和谐发展。人类生活在自然界,靠自然界提供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水、空气、阳光、食物等,自然界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而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也不断适应自然界之变化。人类依赖自然界,且能主动改造自然环境,但仍然要受大自然的制约。自然界有五行,人体生有五脏,脏腑间相互滋生,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协调平衡,形成联动整体。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构成完整体系,这是常态。若不和谐,人则会出现不同的生理、病理变化。因此,诊治疾病必须审视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对人体疾病的影响,以及人体自身脏腑与疾病的关系,进而采取综合立法治疗及康复、养生、治未病等,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
李师认中医的生命在于疗效,而提高中医疗效的根本方法就在于坚持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
辩证与辨病,中医应用"四诊"、"八纲",辨证施治,这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方法和手段,"证"是临床辩证论治的依据,证在"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辩证就是在分析了解疾病的部位、性质、原因后,归纳成比症状更接近于疾病本质的证;中医对各种疾病进行分析归纳,着眼全局和整体,突出特点为统一整体观。以整体综合观察的方法,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人与天地相参也"的整体观念,强调入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李友余老师在辩证施治中,十分重视整体观念,强调从时令节气、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和人体禀质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中对疾病加以分析。
李友余老师指出既要重视辩证,也要重视辨病,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提高临床疗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是正确诊断的需要,是评价疗效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需要。因此可以说辩证是中医的临床指导核心,舍此则失却中医的特色;辨病是中医临床现展,无此则停滞不前。
2气血病变是临床辩证的基础和施治的根本
李师强调治病必求其本,本在阴阳,实则气血,气血病变是临床辩证之基础,调整气血是施治之根本。人体分阴阳,其构成的基本物质是气血,人体的气血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它来源于水谷,化生于脏腑,既是脏腑经络功能的动力,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行与血畅、气血相互平衡是脏腑经络功能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始",气血也是各种疾病的病理基础,气血失常的病机,如同邪正盛衰,阴阳失调一样,不仅是脏腑、经络等各种病变机理的基础,而且也是分析研究各种临床疾病病机的基础。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无不影响气血,内外妇儿临床各科的病症无不涉及气血,气血辩证始终贯穿在八纲、卫气营血、脏腑、六经等辩证方法之中。
3宗师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独创"气虚气滞"理论
李师在临床辩证施治上特别重视脾胃,他受张仲景《伤寒论》"顾护胃气"学术思想影响甚大。提出"留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学习并领会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特别强调"人以胃气为本"。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能灌通其它四脏五腑,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根,故称"脾胃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受病,以脾胃先虚为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人体气机升降是维护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表现。气贵顺,血贵行,气血调和,百病无生;气不顺,血不行,气血不和,百病丛生,诸症蜂起。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失源,升降出入混乱,气虚无以运行,气虚导致气滞,气滞则致血瘀,并可行起阴虚、血虚、出血、挟湿、挟食、生水、生痰,碍肝累肺,络损心肾,诸症皆起,日久不解成为沉疴顽疾。这是李友余老师脾胃论指导下独创"气虚气滞"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创方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共药物组成为:广香9g、砂仁7g(后下)、煨肉豆蔻6g、厚朴9g、党参30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3g、黑丑3g、生大黄3g。本方特点是权衡补行,把握升降,方中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补其气虚,选广香、砂仁、煨肉豆蔻、厚朴及少量的黑丑、生大黄,以及去其壅滞,推陈致新,清降胃气,综合本方以补促行,以行助补,补行结合,从而达到补中有行气不滞,行中有补气不耗。所有虚实传变,都应以脾胃气虚气滞为本,补行平衡为治,这就是李师治疗脾胃病的中心思想。
4瘀血学说和活血化瘀的临床运用
李师对瘀血学说和活血化瘀的临床运用有一定的研究,并运用活血化瘀治则,施实异病同治,论治痹证、痛证、心脑血管疾病、顽固性皮肤病、内科杂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瘀血学说和活血化瘀治则实则为李友余老师气血论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李师瘀血学说有三个观点:①"气帅血行"的观点。气血二者,以气推动"血之运行"。《素问》谓:"凡病皆生于气",强调气在发病学上的重要性。不论气实还是气虚,都可能导致血脉的运行不畅。临床上常有气滞血虚或气少血脉不畅等不同情况。②关于血虚血实的观点。过去曾有人误解为"凡瘀血都一定血实",其实不然。在临床上确有二种情况,有偏有血虚者,有偏于血实者。③淤血分寒热。以临床遇见气滞血淤而导滞的血淤证来说,其分寒热。寒主收涩,血遇寒而凝属寒淤。热迫血妄行,离经之血便不全所引起的供血不足等。
活血化瘀的治疗目的,就是"化解"和"排除"淤血。从而使由"淤血"形成的疾病得到痊愈。李师运用活血化淤治则治疗"淤血"主要有四法:①调气活血法:如清代王清任所拟补阳还五汤,李师常用此方治疗气少血脉不畅,其中补气行气黄芪用量为60~120g,而其它活血化瘀药只不过10~30g。②补血活血法:血实者常用桃红四物汤,多用于血瘀之腰痛,血虚多为心脾两虚而致血瘀证选用归脾汤主治,妇科的痛经、经闭就常见此证。③行气活血法:此法又分行气温经活血,行气清热活血。瘀血属寒则经脉挛缩,凝滞不畅,临床以冷痛,苔白或舌青,脉沉迟等为主证,常见痹证,常用药物选用桂枝、干姜、细辛、当归、川芎、鸡血藤之类,瘀血属热则见头痛、胸痛、内热瞀闷、急躁善怒。舌质红、脉数等为主症,病如银屑病、玫瑰糠疹、面部痤疮、过敏性皮炎等均属瘀血属热,常用生地、丹皮、紫草、生地榆、白癣皮、白蒺藜、地肤子等凉血祛淤,每收良效。④祛血祛风法:"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医所指"风"的概念较为广泛,包括内、外风,内风指病理产物,如中风、顽固性皮肤病、过敏性疾病等,在这些病证的治疗上也采用活血化淤的方药,认为这些"风证"的治疗仅用祛风方法还不够,要将活血药与祛风药并用或突出应用活血药,才能消除"风证",这就是"血行风自灭"的含意。李师在治疗痹证及过敏性皮肤病时常选用以四物汤为主方化裁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这一观点对临床实践是有指导意义。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1-0001-03
李永康教授是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云南省著名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家,云南省名中医,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导师出生于中医世家,师从于全国著名骨科专家方先之、尚天裕教授,从事骨伤科医、教、研工作45载,治学严谨,学贯中西,博采众长,擅长以中西医结合诊治骨伤科疾病,并形成较为完整的临证思维方法。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多年,受益匪浅,现将其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1 中西合璧,衷中参西
导师认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的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互相渗透。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体现了中医的整体全局观,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施治。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的器质和功能变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许多优势。因此,将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结合起来,就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总结,逐步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经验理论思想体系。在云南省首先开展了骨伤科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倡导手法整复四肢骨折小夹板固定的原则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大量运用中医中药治疗骨伤科的疑难杂症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弥补了西医骨科在治疗慢性劳损性疾病的不足。中医、西医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键是要弄清楚中西医的产生和思维方式,中医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实践性科学,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而西医则是以现代科技发展为基础所形成的实验性科学,根据人体解剖和具体病种进行治疗的思维方式。治疗骨伤科疾病关键是掌握好适应症,找到治疗的结合点,选取两种方法的精华,针对性治疗,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学好中医骨伤科必须从古籍中吸取养分,总结经验并付之实践。要学好西医骨科就必须从解剖入手真正读懂X片,CT片和MRI片并明白其所代表的病情轻重,掌握各种先进的检查方法,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各种检查方法,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真正掌握了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查方法,加之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因此导师反复强调,现代的检查技术越来越先进,医生看病诊治也越来越依靠各种检查方法,但作为一名医师,首先应该掌握的仍然是最最基本的临床检查方法,不能根据X片就确定治疗方案,为了X片手术而手术。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仔细诊察,才能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许多患者就是在导师认真细致的问诊下,详细熟练的体检中,明确了病情,避免了误诊。因此,导师认为“四诊”作为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是辨证的基础,立法的前提,组方用药的依据,取得疗效的关键。骨科医生还需要加一个“摸”,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检查手段,才能识病知因,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中医学是几千年来古今医家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拥有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有一整套完整的、独立的科学体系。历代医家皆对其理、法、方、药有过不断的研究及探索,但因历史条件的限制及其中医基础理论是以“阴阳学说”、“藏象学说”为核心,因此长期以来对中医学的认识采取分析、归纳和推理的方法,口传心授,虽说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看,研究进展缓慢,低水平重复劳动较多,不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导师在肯定中医基础理论的同时,强调中医药要发展,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不能墨守成规,必须走中医药与现代自然科学及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道路,即广泛应用现代科学的新方法、新技术,多学科、多侧面的综合研究中医药,发展中医药,走中医现代化的道路,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2 理法方药,贵在变通
导师临证谴方用药提倡“方从法立,以法统方”。选方用药必须以治法为依据,才能配伍组方,方剂从属于治法,治法是应用方剂和创造新方剂的根据;同时方剂又是治法的具体体现,用药治病,离不开方剂,若有法而无方,治法就无从体现,也就不能完成辨证论治的全过程。方剂必须以治法为纲,以此为前提来运用方剂。治法产生之后,又反过来指导临床的处方用药,才能拟定出大量有效的经验方,正是这些有效经验方的存在,治法才有了丰富的内涵。因此不论治疗任何疾病,都不能以方套病,而应以法统方。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极为密切,既不能有法无方,又不能有方无法,法立之后,才能选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导师临证选方用药充分考虑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在具体运用中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了“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师其方而不泥其药”。方剂的组成虽有严格的规矩准绳,又要视不同情况灵活变化。在临证选方时应根据病情的变化,视患者体质、年龄、四时气候,地域差异等灵活运用。只有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在具体运用中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达到治疗目的。导师遗方用药临床疗效甚佳,主要精华为“贵在变通”。其“变”主要表现有三:①药味加减的变化:指在君药不变的情况下,因病情需要,可以改变其臣、佐、使药的配伍,其一为随症加减即君药及主症不变,随次要症状或兼夹症,增减其次要药味以适应病情的需要;其二为药物配伍的变化,方剂在主要配伍药物变化时,直接影响该方剂的主要作用,虽然君药不变,但臣、佐药变了,同样会改变原方的性质和作用。②药量的变化:有些方剂,药物完全相同,但由于变化了药物的用量,因而改变了该方功用和主治证侯。③剂型更换的变化:是指同一方剂,由于剂型不同,在运用上也有区别。从这些变化方式可以看到,导师对方剂的运用,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这些变化方式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合并使用,很难截然分开。但通过这些变化,能充分体现出方剂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特点,只有掌握这些特点,才能制裁随心,以应万变的病情,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3 手法复位,稳妥精准
导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骨折、脱位及各类创伤的经验,自成体系,同时运用现代的解剖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对其进行了规范整理。在保持疗效的基础上,简化精炼了手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正骨手法。手法复位稳妥、准确、轻巧而不增加损伤。对《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较之以器具从事于拘制者,相去甚远矣。是则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的理论及其在骨折脱位整复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有相同的认识。认为绝大多数骨折可用手法复位,且疗效好,费用低,患者所受痛苦少。
导师指出,“筋喜柔不喜刚”,在手法运用上尤其强调轻柔绵软、外柔内刚,稳妥轻巧。手法正骨突出一个“巧”字,主张巧妙利用患者心理,顺应解剖,因势利导,一气呵成,正确应用杠杆原理,在短时间内,甚至患者不知痛苦的情况下就能准确复位成功。导师这一学术思想,在其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 动静结合,内外兼治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正常生命活动依赖于气血、脏腑、筋骨、经络等正常运行维持,若机体遭受损伤,则正常活动必会受到影响,产生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正体类要•序》指出“机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合”。因此在骨伤科治疗原则中,导师认为应以辨证论治为基础,遵循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固定与活动统一(动静结合),骨与软组织并重(筋骨并重),局部与整体兼顾(内外兼治),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医患合作)的治疗原则。导师认为“动”与“静”是骨折治疗中的主要矛盾,动静结合中的“动”是绝对的,也是治疗的最终目的,“静”是相对的。动与静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要辩证地对待,没有相对的静止状态,组织骨骼就无法修复;没有适当的运动,组织关节就无法恢复原有的功能活动,只有将动与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筋骨并重则是在治疗骨折的同时,注重软组织、血管、神经的损伤与修复。
导师认为机体局部的损伤,必然会影响机体全身的代谢。因此,肢体的骨折不能仅仅解决局部的问题,应该同时注重全身的调节。从机体的整体观念出发,才能取得好的疗效。伤科内外治法,从全身论治及分期辨证施治,均有独到之处,较西医单纯局部治疗优越。临床上将内伤证分为伤气、伤血和气血两伤,或根据伤势深浅分为伤表皮、伤经络、伤筋骨、伤脏腑等。由于气血循行于经络,且相辅相成,故伤气比伤血,伤血比伤气,不过两者所伤轻重不同而已。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气血兼顾各有偏重。由于经络内联脏腑,外络枝节,故除局部施以治疗,还要根据受伤部位、时间、经络、脏腑加以辨证施以内治,方能收到预期的疗效。
一、国内研究现状
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为主题在CNKI数据库进行模糊检索,自2000年起,至2014年12月止,共检索到文献一千余篇,其中期刊论文九百余篇。以此为依据,对国内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研究进行梳理,主要沿两条路径展开:一是找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理论依据;二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实践探索。具体内容如下。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理论依据
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程度和效果如何,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取决于自我的内在需要。正因如此,近年来从分析人的需要出发,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审视,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很多学者对其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呈现出系统化、科学化的趋势,产出很多学术成果。
1.关于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
现有成果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需要的理论基础。理论界相对集中于主张将的需要理论、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主)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雷骥(2004)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关心人的物质需要,理解人的精神需要,尊重人的人格需要。赵婷(2008)提出马斯洛需要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都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
第二,关于人的需要的内容和分类。学者们根据不同标准和不同侧重点做了如下划分。林春逸(2005)将现代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分为个人生存需要、个人发展需要、各类群体的生存发展需要、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需要。文竹(2013)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大学生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侯玉基(2002)将人的需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进行划分,横向包括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纵向包括马斯洛提出的五个需要层次和马克思的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人的需要的客观必然性。亓灿新(2010)认为现实中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驱动力,研究现实中人的需要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王勤(2003)从人的生存发展角度出发,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丰富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应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激发人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人的需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刘强(2008)提出要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大学生的主体需要,关注大学生的低层次需要,升华大学生的高层次需要。何东海、张新尧(2003)指出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合理需要,科学引导失度需要,努力满足角色需要,积极优化需要环境。李欣欣、阚红波(2008)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具有层次性、发展性、共同性和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人的需要出发,满足大学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发展需要,促进其全面发展。
2.关于人的精神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人的精神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学者们在两条不同的研究线路上前进,一条是研究与人的精神有关的问题,主要包括精神动力研究、精神利益研究、当代人精神需求研究,尽管学者们的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不同,但一致认为,人的存在发展需要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精神需要激发、引导、提升,而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与任务。另一条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和主体性等方面的问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学者们一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培养人的主体精神,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最终使人的精神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对接。目前,沿着这两条思路所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以下成果。
与人的精神有关问题的研究,主要成果有:第一,对精神动力的研究。骆郁廷(2003)指出人的精神需要,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张力,推动人们的精神活动去满足精神需要。开发精神动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科学理论、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教育与引导。郝登峰、刘梅(2002)认为精神动力系统含有导向力、驱动力、调节力三个子系统,精神动力系统具有导向、推动、整合和凝聚功能。第二,对精神利益的研究。靳国军(2004)认为精神利益对增强人的活力、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对精神需求的研究。王玉霞(2008)、梁胜初(2003)从现实的变化分析了当代中国人精神需求的变化、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合理引导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和主体性等问题相关的研究,主要成果有: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苗华(2007)指出人的精神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精神生产是人性发展的内在需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使精神生产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雷骥(2007)阐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及其与之相对应的需要构成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三大人性基础和哲学根基。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吴琼(2007)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向以开放性、主体性、情感性、生活化为特征的人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刘志英(2002)分析了学生主体需要的不同层次和类型,指出教育教学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互动辩证关系,将两者之间的冲突归为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冲突。褚凤英、孔超(2010)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首先体现为人本价值,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增值。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实践探索
理论界一直在尝试着从分析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入手,试图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贴近大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把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转化为学生内在需要,固化为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内容和特点
薛海(2010)认为当代大学生精神需要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求知、交往情感、理想信念、职业规划、消遣娱乐等,主要特点有求知性和发展性、能动性和参与性、层次性和差异性、趣味性和娱乐性。郁顺华、毕玉芳(2008)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具有以下特点:有理想信念,但也急功近利;求知欲强,但重速成实用;渴望尊重,但缺乏个性差异认同;向往休闲娱乐,但仅追随时尚;有交往需求,但只要快乐享有。金艾裙、李震(2012)指出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呈现四大特点:注重自我的全面发展;目的性强,更兼具功利性倾向;调适情绪的需求日益增强;不同个体与群体需求呈现明显差异。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意识的培养
白丹(2005)认为精神上的需求特别是高层次的思想政治需求是人类特有的非生存性质的需求,需要后天的培养和造就。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意识,要抓好“三种教育”,完善“两种机制”,建立“一种体系”。占世豪(2006)认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意识,是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和我国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曹俭(1998)强调了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几种途径,即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育之以需、约之以规。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的构建
李国娟(2005)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致力于在学科的意识形态性和大学生的自身需求之间,在教育目标与学生需求之间,在完善课程教学与提升学生需求层次之间建立三个平衡点。张斌(2012)认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要重建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厘清大学生需求体系与满足体系及其二者的内在逻辑关联,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构建的价值目标,从而寻求切实可行的策略。周桂英(2011)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内在动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机制,必须夯实需要基础,满足现实需要,促进需要升华,拓宽需要视域。
4.以大学生需求为立足点调整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吕云超(2012)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及心理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努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金艾裙、李震(2012)提出应关注并引导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需求差异,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薛海(2010)提出要构建主体性、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育和谐的理解型师生关系,建设高雅和时尚融合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法,但却存在着事实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如英美的“公民教育”、德国的“民主教育”、法国的“公民道德教育”。郑永廷[1]曾引用美国前教育部国际研究学院院长的说法:“我们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政治社会化技术,或者叫公民技术。中国叫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叫公民教育,叫作政治社会化。”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人本主义为思想基础,重视被教育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主张人性化、实践化、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反对生硬的思想灌输,多渗透于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中。
(一)理论研究方面
国外对需要问题本身进行的研究较多,但真正对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不多。西方学派的一些学者对需要与人的本性以及需要的异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人的需要与人的本性不可分割,并认为人的真正需要是符合人的本性的需要。西方的代表人物弗罗姆认为,人的真实需要是指那些对于实现人的本质来说必不可少的需要,是根植于人的本性的需要。对于需要的异化问题,马尔库塞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是虚假需要。人的需要的异化使人丧失自我,成为单向度的人。弗罗姆认为,马克思既重视物质需要,也重视精神需要。马克思的学说并不认为人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物质财富,而恰恰是使人从经济需要的压迫下解脱出来,使人作为个人得到解放,克服异化。
(二)实践研究方面
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渗透教育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人格等诸多领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以美国学者杜威、皮亚杰、科尔伯格(L.Kohlberg)为代表的“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时的自主精神和自我教育方式。美国学者拉思斯(L.Raths)、哈明(M.Harmin)和西蒙(S.Simon)提出了价值澄清模式,主张尊重人的需要,鼓励学生在自我意愿的主导下获得自己的价值观。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国外的思想道德教育将教育融入生活,鼓励受教育者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中加强对教育内容的理解与认识,让其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教育,减少受教育者的心理逆反与阻抗。1970年由N.V.黑渥勒提出“隐蔽课程”(hidden,curriculum),主张在德育课程之外,渗透公民教育的内容。此外,美国教育学家博耶指出应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鼓励学生关注和思考伦理道德问题。英国学者阿什比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发挥教师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因势利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有差异性的多层次的德育工作。
国外很注重适合人的心理需求相关方面的教育,美国和日本的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其遇到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学习生活困难等问题提供咨询服务,这也为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更易获得学生的信服和认可。国外有些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贴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外所采用的渗透教育、隐蔽课程、以服务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注重满足大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目前理论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问题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有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