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医院科室绩效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5 17:03:2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医院科室绩效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医院科室绩效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47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社会对医疗卫生事业需求的增加,医院各项管理中固有的弊端也日益显现。旧有的工资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医院管理的需要,很难实现公平与效率二者兼顾,很难体现不同科室部门的真正价值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医院系统对相关制度改革的探索方兴未艾,医院绩效管理作为当前医院管理工作的有益尝试已在较大范围铺开实践。

1精细绩效及其量化考核体系

“绩效”由业绩和效率两个部分组成,是工作过程和结果的统一。绩效考核或绩效管理,就是依据相关原理,借助于系统的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在既定的目标下,制定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测评对象的工作行为与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考量,以此引导并促进对象的工作。其要素包括管理部门、目标和任务、考核标准、考核方法体系、考核对象、考核内容等。按照考核层次主要有部门内部考核和单位整体考核,相应的分配体系也包括单位一次分配和部门内部二次分配两个层面,兼顾一般与特殊情况。其目的在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与统一,实现绩效考核与管理的根本目标。

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系统。首先其涉及的主体部门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由于绩效管理的结果以绩效考核为基础,而考核应当以各部门作为评价主体更为妥当。其次,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并非全部。绩效管理是以绩效考核为基础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过程。再次,绩效考核的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绩效考核的目标是系统内部根据其职能与权限所确定的,实行绩效管理所以达成的目的,是评价标准确定的依据和绩效管理的基础。绩效目标一般可分为不同的层级。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随着测评单位职能、任务以及目标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具有动态性特征。

目前较为流行的绩效管理体系普遍存在一些较为常见的问题与缺陷。首先,绩效管理普遍被作为内壁薪资管理来使用,缺乏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关联至少是关联度不高。绩效管理的目标缺乏根本的依据与明确可操作的长远规划。其次,绩效管理体系的制定,缺乏系统性。其管理过程相对静态孤立,难以获得系统内部其他组成部门的支持与协作。再次,现有绩效管理模式过多的看重绩效考核,甚至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过多关注静态的结果。绩效管理仅仅作为传统薪酬考核制度的翻版,是一种新瓶旧酒的形式。这种简单将绩效管理定位为薪酬管理的简单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情绪。再有,目前的绩效管理模式制约了劳动人事管理的转型。现有绩效管理缺乏必要的沟通,有效的沟通方式的确实造成了工作与管理方法的简单粗放,造成上下级之间仍然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绩效考核的核心内容方面也存在明显问题。薪酬制度是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与手段,是绩效管理目的得以实现的基本工具。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是实现绩效管理目标的杠杆和基础。现有绩效管理的薪酬制度普遍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薪酬标准过于单一化,绩效奖金平均化趋势明显。一般薪酬制度实行岗位一致原则,同岗位薪酬标准基本一致,很少区分工作负荷、工作难度的差异。其奖金也相差有限。另一方面薪酬等级体系僵硬化,缺乏竞争导向。

此外,医院系统现行的绩效考核方法大多源自于企业。这类体系在目前的医院日常管理中的效果已有较满意的显现,但同时也其问题也日渐暴露。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之于医院管理的特殊性,以往对绩效管理的引入缺乏必要的调试与专门性改革。医院绩效管理较之企业等更应当注重量化程度的精细化问题,提升绩效考核体系精细化程度。

2现有医院绩效体系的特点与弊端

现有通行的医院薪酬体系主要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以及福利四个部分组成。医院根据工作及职权需要进行岗位设置,根据条件聘任相关人员组成相关科室部门。一般将岗位工资作为主要的薪酬分配方式,再根据其出勤与工作具体内容分配绩效工资,根据特殊岗位或临时性需要分配各种津贴,辅之以必要的生活福利待遇。

现有医院分配制度多沿用根据1997年的国家政策制定的方案。这一方案中,各科室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由岗位工资加奖金分配构成,其中奖金由收支差额乘以提成比例来确定。这一分配模式是早起医院分配制度改革的最初产物,曾经在管控成本、调节劳动报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管理工作为分配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分配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其弊端日渐显现。首先,从大的方面说,对外则原有分配体系缺乏社会效益。其次,对内则混淆“经济价值”和“工作价值”,分配难以体现工作业绩,不能体现绩优酬、多劳多得的基本原则。再次,由于医院的特殊性质,政策性亏损科室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这些科室一般劳动量较大而经济效益不高,由此造成收入分配的显著不公平。

造成上述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管理机制问题。体制问题涉及面较大,受到上至领导层面的认识,下至医务工作人员的价值观;从科室部门的执行能力到医院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影响。从本质上说,绩效管理应当更为细化,且各个科室应差异化管理。而在具体方面,相关科室一般医生的底薪是医院工资体系的主体,缺乏多维度、多角度、多方面的衡量标准,医务工作人员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工作性质与责任以及贡献大小难以差别对待,难以体现不同医疗岗位的劳动投入和劳动价值。因此不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另一方面,现有绩效考核缺乏应有的合理公正性。这方面最具代表的问题是相应监理岗位考核制度的缺失,有待完善。医院与医护工作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其内部系统较为复杂,造成医院绩效考核制度难点在于量化指标的确定与实施。规范医院具体岗位的量化考核标准十分困难。再有,一直以来,医院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员工工作多与医院整体目标相脱节,导致绩效考核流于形式难以实现总体目标;科室与部门职能划分过于刻板,而在绩效管理中的界定却不清晰;有效沟通方式的缺失,既是现有绩效管理流于形式的原因,也是其不足之处所在。

总体而言,现有的绩效管理制度以分配为主要内容,存在明显的价值偏差,过于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以病人为本”的理念十分淡化,而医院内部科室之间的不平衡。因此,制定符合医院工作自身特点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要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将量化考核内容进行细化建模,并将其贯彻于医院管理的整个系统中,而不能仅仅作为工资发放的简单凭证。

3以科室为单位的精细绩效改革

因事置宜的动态精细化绩效管理是现有绩效管理体系改革的方向。独立于财政拨付,建立量化精细的规范绩效考核体系。公立医院是我国医院系统的主体,其基本分配来源于财政开支。但是由于当前财政系统对医疗系统的财政拨付实行补偿机制,不能承担医疗事业的全部费用且不够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医院系统实行的是有限的自负盈亏。这就要求医院具有相当的自我补偿能力。进行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是医院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的绩效管理模式下,这种分配体系或可完全取消。

精细绩效管理以科学的考核标准与合理的分配体系为基础和依据,以此建立灵活动态的分配与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医院发展目标,构建以个人综合要素确定基本工资、业绩量确定效率分配、成本确定效益分配为主要内容的三元结构工资体系。首先,根本不同情况确定基本工资分配的额度,全院统筹、统一分配,力求公平。需要说明的是,基本工资分配并非固定的数额,而同样是一个体系。其次,将效率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作为科室二次分配的主要依据。这是绩效管理改革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收入分配中占据较大比重。将收入分配与实际业绩相挂钩,充分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

具体而言,精细绩效管理体系就是要根据效率、效益和质量等指标建立考评规则与标准,并将其体系化、动态化,将上述三元分配结构所涉及的评价指标量精细化作为最终的分配标准,根据实时的工作重点调整各类指标权重,激励各科室部门人员提高工作绩效。

首先,确立医院发展目标。这是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的根本前提和基础。医院的发展目标首先取决于其在一定区域社会中所承担的功能,同时受制于其自身的各种条件。医院发展目标本身就是个动态体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直接影响绩效管理体系中具体数值的变化。

其次,以发展目标为中心,构建切实可行的绩效管理模型。绩效管理模型是将绩效管理整体概念和总体思路、明确目标和实现路径进行具象化的结果和体现。该模型主要包括量化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指标,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相关性分析,以此制定适用于不同部门和科室的考核表。

确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并进行量化与精细化处理,制定具体科室考核方案。按照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进行类别分组,根据职务设置、工作时间、值班时段、出勤情况、科研成果以及工作态度与有关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评分,建立科室内部二次分配方案。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评分因素应当根据医院工作需要进行必要的灵活调整,以此带动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使得绩效管理的终极导向性作用得以发挥。

最后,在实施考核之后要做好沟通与考评结果的应用。沟通与反馈是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绩效管理动态过程的主要手段,更是区别于以往静态管理的重要方式,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的根本途径。

此外,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的事实过程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一方面,要建立起以医院最高行政领导为首,由多名业务骨干人员参与的“绩效管理与分配委员会”,领导和监督相关部门的执行;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条件,开发标准化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孙统达,陈健尔,张秀娟等.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29):12.

篇(2)

公立医院的科室主任不但是技术骨干,也是医院基层管理的最直接领导,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影响很大。现在医院对科室主任的业务考核很重视,但是大多数对管理考核基本忽视,这对医院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科室主任一般都是由任职十年以上的专业医生担任,他们医技经验丰富,水平较高,但是在管理科室团队方面都较欠缺,需要不断提升。

管理绩效考核是帮助科室主任发现短板,不断提升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内对科主任的考核一般由德、能、勤、绩4个方面展开,体现出考评的民主性、合理性、客观性[1]。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大家相互投票决定,你好我好一团和气的情况,很少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这对科室主任管理水平的提升实际上是不利的。

我院从2009年开始,应用绩效考评制度科室主任进行管理绩效考核,由此也提升了科室主任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一、科室主任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的做法

(一)科室主任的职责及管理绩效考核体系

首先要明确管理责任,才有可能建立合理的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我们借鉴新加坡的岗位管理职责,制定了科室主任的岗位管理职责,主要是:医疗标准、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教育科研4个方面。

医疗标准:制定和维护医疗实践水平的能力。最高层次是能提供专科的医疗发展方向、制定行为标准,并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中等水平是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执行专科医疗实践标准。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主要是团队管理,包括绩效管理、解决冲突和纪律维护。最高层次是有效组织,团结协作,培养多个后备人才;较高层次是,维持团队的工作动力和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财务管理:主持专科病种的医疗预算和审查,控制医疗开支。最高层次是利用财务模型来评估医院投入/收入的可行性,同时考虑社会效益,并能进行预测,提出改进方案;较高层次是能够预先估算成本偏差,并制定纠正措施。

教育科研:能够接收实习生并适当开展医疗科学研究工作。最高层次是,能够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带研究生2名以上;较高层次是,能够在核心期刊,承担科研项目,带实习生1名以上。

(二)管理绩效现状调研

我们在绍兴人民医院和绍兴第六人民医院进行了试点运行。为了能够获得效果对比,我们在运行前,先进行了调研,然后进行试运行1年。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绍兴市人民医院的12位医技岗位的科室主任和绍兴第六人民医院的3位科室主任。这些科室主任的年龄34~52岁,平均43.7岁;任现职2.5~17.0 年,平均4.6年;正高级职称5例( 33.3%),副高级职称9例(60.0%),中级职称1例( 3.7%);博士2例(13.3%),硕士7例( 46.7%) ,本科5例(33.3%) , 大专1例(6.7% ) 。

然后进行面对面的调研,根据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建立5个方面的设计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在这5个管理方面都不甚理想,有待提高的。

(三)管理绩效考核体系配套措施及效果

为此,由绍兴市卫生局的牵头,在绍兴市人民医院的口腔科、心内科和和第六人民医院的感染科作为试点科室。口腔科是在蓬勃发展的科室,队伍很年轻;心内科是非常老的科室,很多医生年龄很大;感染科是老中青结合团队,但是诊疗技术和手段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这三个科室非常典型,管理上难度较大,具有代表性。主要措施如下:财务管理方面试点科室主任很大的独立权,积极协调科室成员进行制定年度预算,而且要考虑到耗材、折旧等方面的因素。资源管理方面:试点科室主任需要制定资源方面政策和措施,特别是人才引进、护理队伍建设方面,促进医护队伍的科学发展。医疗标准方面:试点科室主任需要根据牙科、能提供专科的医疗发展方向、制定行为标准,并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教学科研方面:在论文、项目和实习生培养方面,也制定相关的规划。

这三个试点科室在一年的试运行后,进行了回访,这三个科室诊疗都建立了病种的医疗标准、制定了年度的财务预算,在病人数量和病人满意度方面都有显著提高的同时,成本没有显著上升。也有很大提升,培养绍兴市拔尖人才1个,使科主任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二、小结

在借鉴国外制度的基础上,我们队科室主任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探,主要关注的是管理方面,并进行了试点,效果显著。

以前对科室主任的工作内容以被动应付为主,如执行医院的各项制度和医疗标准。而新的标准要求科室主任具备独立的策划能力,如制定适合本科室的医疗标准,人力配备,财务管理、质量改进和教育科研方面,与原有方案相比,更加能够培养科室主任的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国的在医技管理团队的选拔和培养上,绝大多数医院都缺乏系统的措施。本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的核心以人才团队培养的为考核管理的核心,只有培养出合适的继任者才有可能进行职位和薪水上的提升。

篇(3)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231-02

一、医院职能科室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目标制定与发展战略相脱节。医院职能科室目标往往依照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下达的目标责任书来设定,围绕医院的战略来制定、执行和评估目标的相关机制不健全,目标和战略的匹配度不够,难于通过目标设定有效推动医院战略的实施,所制定的目标与医院的战略关联性不够。

2.目标的执行缺乏监控。医院目标管理考核往往在年终进行,缺乏过程控制,过程与结果脱节,各职能部门未按照经营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方案,管理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特别是跨部门协作的任务和项目,没有严格明确职能科室之间的职责要求,也没有输入和输出的要求;对目标完成的总结和评估不深入,不能够有效地总结相关经验,优化管理。

3.指标的设计针对性不够。公立医院科室主要分为行政后勤科室和临床业务科室,对于临床科室绩效考核的指标量化有一定标准{1},例如明确的支出、明确的收入、患者的客户满意度评价等{2}。但是行政后勤科室主要任务是管理协调、服务临床、后勤保障等为主。由于这些职能科室不直接盈利,在考核过程当中,定性的指标要多于定量的指标,行政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就成为了医院绩效考核中的焦点和难点。指标设置与管理职能相脱节,对所有职能科室下达相同的目标,不能体现职能科室多元的管理职能。指标缺乏量化,或是量化不够精准。

4.考核结果应用程度低。年终目标考核流于形式,结果没有全方位应用,难以有效发挥目标管理的改进功能。

二、KPI在医院职能科室目标管理中的应用

2015年,医院在职能科室目标管理中,重点突出KPI(关键业绩)指标的考核及其考核结果的运用,将科室目标与医院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3}。

1.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医院在职能科室岗位评价的基础上,制定了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及体现各职能科室核心任务的KPI考核指标,指标体系中,剔除了难以量化、不易考核的指标。

共性考核指标共15个,其中月度考核指标4个:(1)能按时限、按质、按量上报院内各类材料;(2)决定决议、文件承办完成情况考核;(3)相关制度落实和执行情况(含三甲持续整改情况)考核;(4)职能任务、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月计划、月小结。季度考核指标6个:(1)为临床服务情况,首问首接负责制落实情况;(2)行政查房任务落实情况;(3)外出学习、培训、进修后在科室成员中的分享情况;(4)部门之间协作配合情况;(5)传达院务会、行政例会精神情况;(6)部门成本控制。年度考核指标5个:(1)本科室员工满意度;(2)预算管理;(3)固定资产管理;(4)院务公开;(5)卫生局目标责任制任务完成情况。

2.KPI指标体系。由各职能科室根据本科室核心职能任务,确定本科室的5个关键考核指标,由分管院领导审定,考核领导小组进行讨论,班子会确定指标。使目标内容明确、目标难度合理、目标现实、具体、可操作、可监督、可考核。以人力资源科KPI指标为例:

3.考核周期。月考成绩占月度绩效考核分的60%,与当月绩效挂钩,占年终目标考核权重的30%;季考成绩占月度绩效考核分的40%,与下一季度绩效挂钩,占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嘀氐20%;年考占年终目标管理考核权重的50%。

三、成效与讨论

1.成效。KPI在医院行政职能绩效考核管理中使目标内容更明确、目标难度更合理、目标逐渐更加具有现实性、具体性,可操作、可监督、可考核{4},将职能科室难以考核的指标更加趋于标准化,对各部门以及部门中具体的个人有更加鲜明的考核指标,以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法促进医院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提升绩效考核管理的有效性。

2.讨论。KPI绩效管理在我院的实施中依然有一些不足,尤其是关于KPI指标的制定方面尚待改进:比如在KPI指标制定与方法学习时部分科室未组织职工学习,导致一些职工并未深刻全面地认识KPI考评体系,在组织制定KPI指标时并未能给出科学合理的意见与建议;KPI指标由各职能科室自行制定,部分科室在制定KPI指标是标准偏宽,界定比较模糊,使得KPI指标在考核过程中缺少精准性,进而减少绩效考核在管理中的促进作用;在所制定的KPI指标中,部分科室涉及面太广,缺少对关键绩效的突出作用;部分科室在制定KPI指标时缺乏所支撑的材料和理论依据,使得制定出来的KPI指标具有一定空想性,脱离KPI绩效考核的宗旨,降低绩效管理对员工的管理、激励作用。

3.持续改进。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以实现医院行政后勤部门的有效评估,对于医院管理者而言,阶段性地对职能部门的KPI输出进行评价和控制,可引导正确的目标发展。一是需要根据医院的发展情况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二是需要注重考核管理过程,通过对考核的分析发现医院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完善或改进;三是需要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注重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四是需要根据行业要求,以《关于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指导意见》{5}等有关要求为依据,调整KPI指标体系;五是与医院战略相结合,加强执行力建设,促进KPI指标的落地与执行,提高管理人员执行力。

注释:

{1}苗丽琼,山德生,陈晋等.DRGs评价指标在医疗绩效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2014(4):255-257

{2}苗丽琼,山德生,李礼等.疾病诊断相关组在绩效管理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统计,2015,22(4):258-260

{3}米跃生,马军.医院后勤精益管理和精益服务的实施路径[J].中国农村卫生,2013(2Z):330-331

{4}高丽清,陈晋,闫若玉等.医院中层干部民主测评信息化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6):75-77

篇(4)

医院供应室是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宗旨的预防院内感染的“心脏”科室,其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全院的医疗器具的回收、分类、清洗、检查、包装、灭菌、贮存、发放和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保管和供应,为医院开展各项医疗及护理工作提供物质保证。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及医疗安全[1,2]。我院作为骨科专科医院,通过分析工作流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潜在风险

1.1 领导思想上不够重视。在领导的思想中,消毒供应室是一个只投入、不产出的科室,不能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对消毒供应室建设不够重视,忽视了消毒供应室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作用。科室内高年资成员退休或知识结构较陈旧,其余成员年资偏低,责任心不强,临床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操作技术不规范。

1.2 面积较综合医院小,设备相对老化,对供应室的投入较少,消毒设备陈旧,自动化机械程度低。

1.3 医疗器械清洁质量不合格。器械清洗不干净,有污迹;器械性能不好,不配套;清洁剂或消毒剂、消毒方法选择不当等影响灭菌物品质量。

1.4 骨科器械的物品包装质量不合格,如物品包装体积过大、过重、外包布不清洁等影响无菌物品质量。

1.5 物品装载质量不合格。如物品摆放不规范,包与包之间无间隙、超载或小剂量效应,造成残留空气影响灭菌效果。

1.6 无菌物品储存质量不合格。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无菌物品过期等。

1.7 管理制度松懈,容忍错误,无有效措施。

1.8 与临床沟通少,缺乏改进措施,容易与临床产生误会。

2 管理对策

2.1 首先加强院领导认识,转变观念,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在新时期,管理的力度就是领导的重视程度。由于医院领导主观上不重视,导致组织管理上的松懈。感染控制科制订风险管理专题培训,请医院领导参加培训,重点学习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知识、消毒隔离、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等,从而提高医院领导及全院医务人员防范意识和评估能力。同时注重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将工作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应用PBL教学法引导科室工作人员带着各自区域的主题主动学习,激发工作人员的学习兴趣。护士长每月组织护理人员系统学习各项规范的专业理论及操作技术,熟悉和规范包装操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并把法律意识贯穿于各项操作中,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法律无时无刻不在身边,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各项操作,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每年选派骨干人员参加国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供应室培训班。骨干人员培训完后,并在全院或科内进行传授,互相交流。护理人员积极参加科内及院内组织的专科业务学习。护士每年进行三基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要合格,以提高专业理论及技术水平。

2.2 加强法律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消毒供应室人员法规意识是工作的基础[3],供应室人员每年都要参加医院举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证责任倒置、风险管理理论、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等有关的法律知识,使自己成为一名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人员。学会依法对待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在维护病人利益的前提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树立积极的、正确的防范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及独慎意识,树立“临床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观念[4]。在工作中时刻牢记“安全在我手中,质量在我手上,服务让临床满意”这一理念[5]。

2.3 增加设备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医院现有消毒供应的基础上扩大规模,逐步增加投入。已经使用新的蒸汽灭菌锅、并引进全自动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干燥柜、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等。

2.4 把好洗涤质量关,严格执行“二规一标”的下收下送,回收分类流程规定,将回收的物品按要求分类,将洗涤的物品和器械严格按洗涤要求进行,重视每一个洗涤程序,质量控制人员对洗涤的物品严格进行监控,对洗涤不合格的物品,重新按洗涤程序进行洗涤,直到合格为准。

2.5 严把包装质量关核对器械种类与数量后进行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要求,包布层数不少于2层,新布应洗涤去浆后使用。各种包要包装正确,体积、重量等均要符合规范要求,标志清楚,灭菌日期、有效期、包装责任人清晰可见。上一道工序由下一道工序检查,严把包装质量标准。

2.6 把好灭菌物品的装载质量关正确摆放物品的位置,上下左右相互间应间隔一定距离,利于蒸汽的穿透。难于灭菌的大包放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和金属包(金属包应平放)放在下层,盘、碟、碗等处于直立的位置。物品装放时不能紧贴门和四壁,以防吸人较多的冷凝水,并按照规定的压力、温度、时间进行灭菌。操作者要严密观测压力和温度指针,如有指针回落,应重新计时并详细记录灭菌器的运行情况等。骨科医院的植入物相对较多,灭菌装载时,把植入物器械相对集中,做好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放行。

2.7 把好无菌物品存放质量关无菌物品存放间由专人负责管理,无菌区放速干泡沫手消毒剂,进入无菌区应洗手、更衣、换鞋、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要求,所有灭菌物品均仔细检查,无菌物品符合要求后方可储存。

2.8 坚持“零缺陷”的管理理念及“零度宽容”理念。“零缺陷”是一种工作态度,是工作质量的决心,是不向不符合质量妥协的精神,其强调的是质量第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杜绝医疗事故发生。质量“零缺陷”管理,即加强质量防范和控制意识、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差错事故防范制度;各级人员及各班工作职责和日常工作考核内容及标准等,使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避免工作中的随意性,养成自查、自纠、相互监督、检查的习惯。“零度宽容”即护士长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缺陷决不宽容。科室建立工作缺陷登记本,对所发生的工作缺陷进行登记、科学地分析质量缺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消除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各种因素[6,7]。护士长根据相关制度及情节严重程度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奖惩与奖金挂钩),决不姑息迁就。按照临床投诉、质量缺点、一般差错、严重差错、医疗事故、引起纠纷,采取提醒、警告、通报批评或暂停本班次的轮换,按严重程度扣发奖金、向护理部报告等来进行对应处理,并要求责任人写出书面报告,包括原因、经过、后果、补救及预防措施,供全科人员讨论,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再次发生。

2.9 建立临床意见反馈本和满意度调查表。信息反馈是规范化管理重要因素,建立临床意见联系反馈本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度定期到临床科室收集反馈意见及调查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把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向有关人员或部门反馈,凡是科室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及发现供应室存在的问题,件件有回声,把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纠正,保证质量优质,使我们的规范化管理处在全院监督机制之中,做到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避免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斌全,赵晓云.国内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发展[J].护理研究,2008,22(8A):2067

[2] 陈玉平,舒承婷,刘玲.供应室护理管理人员职业危害知识和防护行为的调查EJ].护理研究,2009,23(1A):28—30

[3] 梁翠娟.现代化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内科,2007,2(4):671

[4] 程亚艳.风险管理在供应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46

[5] 陈玉兰,殷秀伟,贺彬.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363。

篇(5)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2(a)-0139-04

The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socialized hospital′s sterilization Supply

YANG Ying1 LI Hong2 ZHAO Shu3 GAO Wei2 QI Ying4 WANG Yingjun1

1.Department of Supply Room,International Peace & Child Health Hospital,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al,Shanghai 200030,China;2.Department of Nursing, International Peace & Child Health Hospital,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al,Shanghai 200030,China;3.Department of Equipment,International Peace & Child Health Hospital,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al,Shanghai 200030,China;4.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International Peace & Child Health Hospital,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al,Shanghai 2000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and results of socialized management in hospital sterilization supply centers. Methods We entrust the supply of hospital disinfection products to a qualified private disinfection product supplier,and evaluate objectively test results of sterilization products,clinical satisfaction,cost accounting, storage space and human resources for two supply methods (before/after socialized management). Results It turns out that two methods reveal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in test results of sterilization products,clinical satisfaction and cost accounting, and the disinfection products supplied can meet technical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with less storage space and human resources input. Conclusion The socialized management of sterilizatin supply for specialized hospitals like maternity hospital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good sterilization effect,less operation cost and better logistics management.

[Key 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pecialized hospital;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centers;Socialized management

2002年原l生部颁布了《关于医疗卫生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为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提供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各家医院在保洁、保安、洗涤、水电气保障维修、膳食、药房等后勤方面,都做出了较多的现代化改善和完善措施,较大地提升了医院的社会价值[1-4]。自2009年底原卫生部关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W3.1~W3.3”三个规范的执行,全国各级医院纷纷行动,对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进行重建、流程改造和整合[5-7]。CSSD社会化组织流程:医院首先成立CSSD社会化管理组,统一组织、调研、评估、沟通、协调、实施、评价等工作,并定期召开会议、统一制定工作流程及规范,保障CSSD社会化工作的开展。见图1。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总床位数500张,2014年原CSSD需要环境改建,增加及更换设备,投资至少六十万元,我院借鉴自身膳食、保安、保洁、药房外包社会化经验,决定取消CSSD,到社会化CSSD进行物品消毒灭菌。经3个月的筹备及1年的运行,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图1 CSSD社会化组织流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成立医院社会化CSSD管理组

由院领导与院感科、财务科、基建科、设备科、信息科、CSSD、护理部等部门负责人成立管理组。

1.2 医院内部分析与评估

1.2.1 明确医院消毒灭菌目标 满足临床需求,符合卫生部消毒灭菌相关要求和标准,控制院内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1.2.2 确定社会化消毒灭菌物品种类 (1)高温灭菌物品:可复用手术器械、诊疗器具等;(2)低温灭菌物品:腔镜器械等;(3)高水平消毒物品:湿化瓶、止血带、呼吸机管路;(4)代灭菌物品:精密及显微器械等。

1.2.3 医院成本核算 医院成本核算包括耗材、人力资源、设备维修费用、监测耗材及费用、水电气能源成本费用、器械及设备折旧等费用总和,其中耗材包括:清洗剂,酶洗剂,除锈剂,化学指示胶带,一次性包装材料,各类检测卡等。

1.3 确定社会化CSSD

1.3.1 实地调查与评价 选择本市具有资质的一家民营CSSD,实地考察环境与布局,CSSD位于市郊,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内部各区域(去污区、检查包装区、灭菌区、无菌物品发放区等)分布合理,通道(洁、污通道)、设备、设施(压力水枪、气枪、光源放大镜、超声清洗、全自动清洗机、高压灭菌器、清洗消毒器等)符合国家关于CSSD的建筑布局要求;财务报表由第三方审计,有经营并承接我院物品消毒能力。

1.3.2 确定消毒灭菌物品种类、数量、费用 计算并确定我院年消毒灭菌物品的种类、数量、费用,与医院运行CSSD年成本费用的差距,院方根据数据,进行询价与商议合同给价。

1.3.3 签约(双方责任、义务及违约赔偿) 合同内容包括:服务内容与要求、交接时间地点与要求、消毒灭菌质量控制、费用结算方式、双方责任与义务、违约赔偿等。

1.4 CSSD社会化实施与管理

1.4.1 院内负责人确定 由原CSSD护士长负责全院消毒物品社会化运行的院内实施工作。

1.4.2 增加器械基数 因运转后器械需运送到院外处理,为保障临床使用及应急,按照日使用量,备用包基数增加至原基数的1.5~2倍供周转,尤其是抢救器械。以产房产包为例,日最高处理量为60个,现有产包50个,根据外送器械周转处理时间,增加30个产包,以保证产包的正常使用。

1.4.3 进驻医院1个月 民营CSSD派各组骨干至医院1个月,掌握本院各种器械包的物品名称、数量、包装方式及特殊要求,减少运转初期的忙乱和差错。

1.4.4 使用后器械的预处理 医院负责器械使用后初步处理,特别是手术器械需用酶洗剂将血迹及时清除,CSSD负责器械回收、清洗、包装、灭菌、运送。

1.4.5 交接时间、地点 每日2次,共7个交接点。降低医院增加器械的成本,无菌物品与污染器械的交接车、交接窗口均分开设置,医院在各交接c由专人负责与其交接,清点确认后双方在物品交接单签字,各执1单;次日将灭菌好的物品送回。

1.4.6 紧急及突发事件处置 如果科室急需某类物品,则在当日10点之前告知院内负责人,根据使用的急需程度,统一通知立即送来或随下午车送来。科室在使用中如发现问题,2h内和医院负责人汇报并拍照。

1.4.7 费用结算 每月月初,CSSD将上月的消毒灭菌数量和费用清单交给医院核对,无误后,开具发票。

1.5 效果评价

1.5.1 评价时间与对象 2014年的本院CSSD(实施前),2015年的社会化CSSD(实施后)。

1.5.2 评价内容与方法 (1)清洗、灭菌质量评价 由院感科在实施前后随机抽样90件无菌用物进行检查,质量评价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标准。(2)满意度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每月一次由临床各科室护士长对实施前后的工作进行满意度评价,包括:物品发放、回收满意度,与科室沟通有效率以及服务满意度,各项目总分为10分,6分以下表示“不满意”,7~8分表示“满意”,9~10分表示“非常满意”。(3)医院成本核算比较 根据器械的数量、种类,包内所需要的物品数量,耗材消耗,平均到每个器械,每个包,分别给出具体单价,并按次数核算单价。维修、检测耗材及费用根据1个月实际发生的情况,分摊到每个包中。设备折旧按照大型设备8年折完,小器械按照2年折完,敷料按照清洗30次折完。(4) 医院内占地面积 评价实施前后医院CSSD占地面积;(5) 人力资源评价 评价实施前后,护士及后勤人员的人力资源数量。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种消毒供应方式消毒成本核算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种消毒供应灭菌物品检测结果

比较实施前后无菌用品的检测结果,院感科抽取2014年的本院CSSD灭菌物品90件,清洗合格率96.7%,灭菌合格率100%;抽取2015年的社会化CSSD灭菌物品90件,清洗合格率90%,灭菌合格率100%;两种消毒供应室灭菌物品检测结果分别经χ2检验,清洗与灭菌分别为3.214、1.004,P > 0.05,物品清洗与灭菌无显著性差异。社会化CSSD灭菌物品灭菌效果达到消毒技术规范标准。

2.2 两种消毒供应1年内临床科室满意度与消毒成本核算

两种消毒供应1年内临床科室满意度与成本核算分别经t检验,临床科室满意度与消毒成本核算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种消毒供应1年内满意度与成本核算比较(x±s)

2.3 两种消毒供应医院占地面积与人力资源情况

占地面积:原CSSD为380 m2,社会化CSSD为77 m2;人员数量方面:原CSSD为19位(5位护士、14位工人),社会化CSSD为6位(2位护士、4位工人);人力资源成本:原CSSD为162.33万,社会化CSSD为55万;两种消毒供应在院的占地面积与人力资源比较,占地面积下降79.7%,人力资源成本下降66%。

3 讨论

3.1 消毒供应社会化服务物品灭菌效果达到消毒技术规范标准

CSSD承担医院重复使用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其技术操作、应用与质量控制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8-9]。我院选择的上海市聚力康CSSD是一家经过省市卫生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的专业CSSD,是上海市唯一一家接受外来消毒工作的合格CSSD,接受市内近10家医院的消毒供应工作。通过对消毒结果检测证明该中心能够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3.2 消毒供应社会化服务医院临床科室满意度及医院运行成本保持稳定

试运行期间,增加1.5~2倍备用器械基数,保障临床科室的使用,管理组每周听取临床科室意见,并查看运行报告,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运行稳定后,增加科室的止血带、氧气湿化瓶、奶瓶等物品的高水平消毒和灭菌。各临床科室实现了无消毒剂浸泡物品,减少含氯消毒剂的使用成本及环境污染。从表1可见,临床科室满意度及成本核算基本稳定。

3.3 消毒供应社会化服务可有效节约人力和空间

我院位于上海市中心,近年来医院手术量、分娩量不断增加,用房非常紧张,原CSSD设在医院地下2层,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CSSD不宜建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从表2可见,图纸设计预计达标建设面积740 m2,人力资源也随之增加。CSSD社会化后,在人力资源方面,节约66%的人员成本支出,同时,将节约的人力调配到临床科室,缓解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后勤人员短缺问题。在空间方面,只在地面区域靠近物流车位置腾出77 m2,设置无菌物品暂存区、一次性物品发放区、污车间、洁车间、办公区。原地下CSSD,作为医疗业务开展,节约出的医疗用房面积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10-11]。

3.4 消毒供应社会化服务减轻医院对CSSD的质量管理

CSSD负责院内再生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工作,以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质量管理,CSSD的护理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的感染率,进而影响到医院的医疗纠纷[12-13]。为了达到灭菌物品100%的合格,必须对CSSD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内部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强化无菌物品管理、制定科学作业流程、严格检测消毒质量、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消毒、灭菌工作,并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灭菌效果进行检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护理部每月对消毒供应室进行重点检查,CSSD也是上级部门对医院质量和管理的重点检查项目。CSSD社会化后,减轻了医院对CSSD的管理责任。

3.5 消毒供应社会化服务减少CSSD的职业暴露和防o

CSSD的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职业暴露因素,工作人员长期与致病源、化学消毒液、锐器接触,操作多种电器及压力容器,并受高温、潮湿、噪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CSSD日常工作大部分以手工制作为主,工作强度大,暴露机会多,对CSSD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14]。在CSSD的日常工作中(包括工人),有约0.3%由利器刺伤或不规范防护接触了污染的血液或体液而导致HIV感染;有6%~30%感染率经由含乙型肝炎病毒(HBV)等的血液或体液环境感染[15]。CSSD社会化后,减少了CSSD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和防护。

3.6 消毒供应社会化服务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3.6.1 合同方面 对甲乙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费用等进行书面确定。(1)服务的内容和要求:具体到种类、数量、追溯系统等;(2)交接时间、地点和要求:交接时的核对、签收等;(3)特殊情况的处理:紧急使用、物品损坏、感染患者使用后处理等;(4)清洗消毒灭菌物品质量控制:送达客户产品的合格率、准确率、客户满意率、每月双方的监测报告等;(5)费用结算:每月结算时间及年内费用限价等;(6)违约责任:损坏、污染、不合格物品的界定与赔偿金额、严重情况下的合同终止等;(7)附件:清洗消毒灭菌物品包装具体要求、物品损坏或遗失的处理制度、急送物品灭菌处理制度、灭菌包质量要求、服务价格清单、廉政建设协议书、异议物品退回具体要求、器械保养条款等。

3.6.2 外包后质量控制 专人负责交接、质量检查及验收;及时反馈问题,做好沟通及协调工作;针对手术室、产房、临床科室的特殊需求,如人工流产术的吸宫头清洗要求等,试运行期间每周监测并汇总。

3.6.3 外包成本控制 充分考虑器械在转运及处理不当发生的损耗,精密器械另采取保护措施,使用后的诊疗器械和物品及时清除血迹和明显污迹,保证器械的使用寿命,规范并培训各相关使用人员在处理并使用器械及转运箱时的操作。

3.6.4 风险防范及制定预案 管理组组织讨论并制定预案,如灭菌包质量、器械损耗或遗失等原因导致无法及时供货。规定器械在使用前常规检查时,发现有损耗、遗失、污迹等情况,及时拍照并点对点沟通,对急需器械除备足余量,对方也可临时派车送货,保障各类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4 小结

随着封闭式的医院管理模式逐步被开放式的社会集约化的新模式所取代。各医院对于通过社会的力量改变医院后勤普遍存在的问题的需求愈加强烈。各级各家医院急需通过资产重组和资源共享,更好地发挥医疗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高质量、低成本、更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16-17]。我院在借鉴自身膳食、保安、保洁、药房外包社会化进程中的经验,进行社会化CSSD模式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果,促进医院集中精力全面发展医教研。消毒供应社会化服务为医院的消毒灭菌提供了新的选择[18-20]。

[参考文献]

[1] 唐蔚蔚,柴建军,李岩,等.北京协和医院后勤外包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探讨[J].中国医院,2014,18(4):61-63.

[2] 林正刚.我国医院后勤服务协同的现实障碍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77-78.

[3] 赵俊华.医院实行后勤社会化服务的几点体会[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8):57-58.

[4] 肖平,田怀谷,刘颜,等.国有医院后勤全方位社化实践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2):50-52.

[5] 赵莉萍.江苏省区域化消毒供应模式运行情况调研报告[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3):5-8.

[6] 顾春妮.消毒供应中心下收下送实行社会化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8c):2959-2960.

[7] 许章英.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48-149.

[8] 李月玲,岑颖,崔妙玲,等.广西地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控制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482-484.

[9] 张冬红,罗风先,蒋秋漪.社会化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可行性探讨[J].中国卫生管理,2010,26(3):299-300.

[10] 梁飞凤,曾苑,宋利芬.区域化清毒供应中心的运营与成效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6):60-61.

[11] 马秀苗,戴布民,俞诗娃.消毒供应中心实行社会化服务模式探讨[J].海南医学,2016,27(7):1184-1185.

[12] 高丽艳,李艳,孙敬梅. 细节管理模式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9):39-40.

[13] 李凤娣,王惠珍,陈琼芳.消毒供应中心参与手术室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效果分析[J].护理学报,2010, 17(21):66-67.

[14] 陈梅芳,干玎竹,张慧,等.11所三级甲等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和防护现状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7):632-634.

[15] 韦宁.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方法的探讨与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150-152.

[16] 包晓信,张群仁,裘兴骏.浅析现代医院后勤社会化发展趋势[J].中国卫生资源,2014,12(2):114-115.

[17] 徐芹,裴玉芹.消毒供应中心人性化服务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优质护理,2012,10(11C):3146-3146.

[18] 黎月英.消毒供应室服务与临床需求协调性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11,8(7):55-56.

篇(6)

二、教学内容分析

《促销管理》一课主要由促销工具、促销渠道、组合促销、促销策划和促销人员培训等教学内容组成。该课程共介绍了直接折价、附送赠品、奖励、会展、竞技活动等十余种现实中常用的促销工具。对于这些促销工具的学习,主要从促销形式和促销内容两方面入手。其中,各种促销工具的应用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如何进行促销策划是本门课程的难点。对于这些促销工具本身而言,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真正能够促进产品销售,达到预期销售目标的不多。因此,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只是单纯学习促销工具而缺乏实践应用,很难真正懂得如何合理的、恰当的应用这些促销工具,课程的学习仅限于表面,缺乏实质。对于课程的检验,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完整的促销策略方案,而促销方案制作好坏与前期的专业学习密切相关。因此,本课程的学习任务,首先就是掌握好这十余种促销策略。

三、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严重滞后。现实中的促销管理类书籍能够作为教科书、学习参考书的非常少,且内容严重滞后;侧重促销工具文字介绍,实训内容设计甚少,学生仅靠书本,难以满足学习需要。

(二)教师课程组织意识不足。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按部就班,喜欢使用教材中现成的案例,课堂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结果是学生积极性差,参与度低,教学效果甚差。

(三)缺乏针对性实操。一个促销策划方案的好坏不能从书面文字进行判断,只有在企业的实践应用才能加以检验。如果学生们单凭想象而脱离现实情况,或根据任课教师的指定的某一类企业进行促销策划,而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并不熟悉,做出来的促销方案可能会看上去很美,而不具备可操作性,那就失去了促销策划工作的意义。

四、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转变教师职能,将教师从课堂教学者转变为课堂组织者。高职院校教师务必要转变观念,将从过去的主讲人转变为课堂主持人,将过去的听众转变为现场演员,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转移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组织、教学指导等工作。

(二)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采用“项目”法和五步教学法。1.项目教学法。即教师在备课时,可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将各种促销策略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并完成预先设计好的实训项目,实现促销管理知识 “点”、“线”、“面”的有机结合。2.五步教学法。即将教学过程分为“学”、“测”、“议”、“解”、“悟”五步来完成。

(三)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国家高职教育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互利共赢。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而言,实践教学非常必要,尤其是在《促销管理》这样的课程应多与企业联系,了解企业实际营销状况,积极参与企业促销方案制定工作,从而近距离接触企业,了解企业。例如: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参加的2010年的东风“风神杯”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等,既让高校学生认识了风神,也让风神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观察未来车主,帮助打开未来市场之门。

五、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

基于以上分析,该课程教学改革方向,应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等方面入手!

篇(7)

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medical university; health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0 引言

在?t学院校开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管理学与医学的复合型人才。[1]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框架下,“三早教育”是培养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路径。[2]更具现实的情况是,国家目前在各大高等院校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3]为了满足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是非常关键的。[4]因此,加强大学本科的科研基础能力培养,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基本素质,已经成为教育学界的共识。[5]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本科生的科研素质训练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6]在此情况下,医学校院也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并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大量科研基础能力培训的课程。但由于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特殊的专业背景,使得现有的关于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未能满足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需要引起相关教育学界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1 现状与问题

1.1 教学目标不清晰

从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在医学院校设置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为了满足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和管理学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主要课程设置包括了卫生事业管理类和医学类专业课程。在思维样式方面,由于卫生事业管理学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学,而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管理学的分支,其思维样式属于社会科学样式。而医学属于理科,其思维样式属于自然科学样式。很明显,社会科学思维样式和自然科学思维样式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思维的差异也显著存在于二者的科学研究思维和研究样式方面。由于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特殊性,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思维都存在于教学实践当中。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医学院校专业目标培养的困惑。学生的思维训练究竟以自然科学还是以社会科学的思维样式为主,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仍然存在分歧。这种专业目标培养方面的不清晰也影响了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目标的确定。具体来说,为了支撑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科研基础能力培养,究竟设置什么的教学目标,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缺乏清晰的界定,需要进行深度的思考和顶层设计。

1.2 理科化的科研思维训练

从学科属性来看,医学属于理科,是自然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医学的科学研究思维和模式遵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在这种研究范式框架体系当中,因果关系的证据是核心。因此,在现代医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强调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变量之间因果关系证据。但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框架体系当中,由于是以人作为研究的主体对象,相关的混杂因素没法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将变得困难。这就导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尤其是经济管理研究当中,更多探讨因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显著有别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当中,通过实验将一些混杂因素进行控制,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来探讨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上,就目前经济管理科学研究所展示出来的研究模式来看,主要考察多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主要由于开放性的社会环境,使得单纯考察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将变得非常困难。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学生绝大部分是医学类的本科生,教师也是以医学背景为主体。整体的教学和学习氛围偏向于自然科学。比如在相关的教材当中,其中的例题及相关的习题训练都是以实验研究为基础而进行的设计。在这种氛围的诱导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思维样式逐渐偏向于理科的自然科学研究范式。

1.3 培养方案偏自然科学实证范式

在医学的科研思维和样式中,无论是基础的实验研究还是临床研究都偏向于自然科学的实证分析范式。受此科研思维的熏陶和感染,在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科研素质培养的教学当中,自然科学的实证分析范式占据了主体内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实验研究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种实验研究设计的样式进行了大量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在后续的相关科研基础能力培养课程方面,为了迎合实验研究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相应的设置。比如在统计学教学方面,为了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的知识,在教学内容方面就设置了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内容。而在经济管理研究研究当中常见的多元回归分析等内容则相对较少。客观地说,自然科学的分析范式是科学研究的核心。但是,社会科学研究仍然存在自身客观的规律,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思维和范式。但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和基础能力培养仍然偏向于自然科学,尤其是卫生事业专业设置在公共卫生学院就体现得更明显。

2 治理机制

2.1 转变教学理念

从根本上来说,医学院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从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从研究逻辑和研究范式来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遵从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式。但在医学院校中,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基础能力的培养偏向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思维,显然不能适应本科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医学院校相关学院必须进行教学思念的转变。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适应时代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平台搭建等方面,围绕建立本科生社会科学研究科研思维的教学思路,注重塑造本科生经济管理科学基础能力,以完成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基础能力的培养目标。

2.2 重设教学目标

由于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主要在医院、卫生行政机构等从事管理工作,而且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工作。因此,医学院校本科生素质培养必须适应这种管理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医学院校在制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素质培养目标时,需要建立培养本科生经济管理思维和基础能力的目标。具体到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目标,需要确立以掌握经济管理科学研究分析范式的培养目标。该目标的确定,体现了管理学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核心地位,强调塑造本科生社会科学研究思维能力的主导思想。

2.3 重置教学内容

在确定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目标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重置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经济管理基础研究能力,需要参考综合性大学经济和管理学院科研素质训练课程的设置。具体在教学内容修订的过程中,删除或压缩相关与医学研究相关的内容,增加与经济管理研究相关的科研基础训练课程。比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设计与写作、计量经济学等内容。而且,根据相关课程的逻辑关联,将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科研基础训练课程群,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更为关键的是,在相关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强化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重点内容讲授,比如社会调查研究课程中强化对于调查研究的设计、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对于调查数据和二手数据的处理。通过重置教学内容,以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社会科学研究思维,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的基础能力。

2.4 完善基础教学资源

篇(8)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等等,这一系列的改革都需要高校拥有雄厚的资金方可。仅凭社会捐赠或者银行贷款是不能解决高校资金短缺的实际问题,只要站在科学的发展观下,不断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改善高校财务的自身运营状况,才是觉得高校财务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 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

(一)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学习意识,综合素质不高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尤其是财务行业更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但长期以来,传统的高校办学理念造成很多高校领导缺乏明确的财务目标和规划,缺乏一定的风险管理意识。在很多高校中,财务没有独立的机构,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和盈利性驱使,因此缺乏长远的财务规划和战略目标,会计财务管理仅仅等同于简单的会计核算。世界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加剧,财务知识及软件工具更新换代的非常快,财务人员没有学习意识,就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及时掌握到最新的财务知识,不利于高校的财务管理。高校得到企业及其他的捐款都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高校缺乏财务管理经验的财务人员。目前很多高校财务人员不具备投资融资、资本运营、衍生金融工具等方面的知识及能力,其工作主要从事简单的记账、报账,对学校的财务运算没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不能效益最大化的使用各项经费。

(二)经费预算不够细化,缺乏科学性

预算是对一段工作所需资金的计划性安排,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目前,很多高校对预算不够重视,经费预算不够细化,不能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合理预算。尤其是学校各院校,没有独立的预算编制,只是一味的接受学校财务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很多高校还在沿用“基数+增长”的粗线条估算方法,这种预算方法使得编制不符合公平效率原则。在预算具体执行上,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学校各院校的各项预算没有做出具体、准确的分析评价,有些学校就算有评价体系,也只是一个笼统、概括的分析评价。

(三)财务分析能力不强,缺乏资金使用了解

财务分析是财务相关资料和报表,对高校在一定时期内财务收支状况的系统分析和评价。通过对高校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办学效益等状况分析,可以合理科学的统筹各项资金,为具体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有些高校对财务分析不够重视,缺乏对经费合理利用的分析,缺乏具有前瞻性和规律性的预测,缺乏对高校资金、经费动态使用的关注。在高校得到加大发展的时期,财务分析却没能跟上,许多重大资金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出现无法考核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

二、 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培养财务人员的学习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

学习是一个人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财务人员也应该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财务分析和管理能力,努力使自己的财务水平时刻紧跟社会财务知识发展的步伐,将财务学习始终贯穿于职业生涯,继而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是提高财务管理的中心,首先要改变高校领导的财务管理理念,让他们认识到危机和压力,要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上制定财务目标和计划;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学历、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多方面进行严格的考核,在职财务人员也要进行多方面的自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到与时俱进。

(二)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预算是高校经济活动的依据和前提,关系到高校财务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预算既要保证高校正常的教学、教研活动,又要与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相适应。财务预算是一个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过程,因此高校进行财务预测时,一定要广泛听取各学院、各部门、各领导的思想,做到预算“公正、公平、公开”。同事还要根据新的年度学校财务基数进行适当地完善,对年度经费科目重新界定。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

财务分析是高校掌握财务运行状况的基础,科学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人员应该构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加强对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分析,促进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大化效益,对学校的发展前景、实例状况、社会定位等有一个综合评价,合理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

(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加强资产管理,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责任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成立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校办产业等参加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形成分层负责的管理体系。建立物质收发、保管制度,各学院、各部门都设立资产使用情况,及时检查管理中的问题所在。对固定资产实行双重管理,即财务人员进行总括记账管理,使用固定资产的责任部门实行责任管理。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应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而后站在高校长远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制定财务预算,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理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优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且提高财务管理工作,高校教育事业才能有条不紊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138-04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监狱局为主管单位的全日制高职警察院校,自建校以来经历了军事化、半军事化、警务化的学生管理制度。每一次学生管理制度的变革都能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学生警务化管理的整体框架已经搭建形成,主要是以《学生警务化管理规定》、《学生干部工作职责及考核规定》、《学生奖励管理办法》、《学生违纪处分办法》、《学生分值考核实施办法》、《学生一日生活制度》等一系列完善的制度框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警务管理出现了执行力支撑体系缺失、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意识缺乏等日渐突出的实际问题,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管理效率低、管理手段少等诸多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警察学院学生招录体制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面对市场考验的严峻程度日渐加大,探讨警察学院学生的优势所在,深入研究警校学生的自身特点,通过对警务化管理内涵问题的探讨寻找警察学院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树立独特的警察院校品牌,真正使警务化管理制度得到良好的执行,做到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纪律、严格训练,培养思想政治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行为规范化的高职高专优秀人才。

一、警务化管理的由来和科学内涵

1.警务化管理的由来。我国的警察和军队同宗同源,警察院校不少领导和教职员工都是军人出身,因而在学生管理甚至教育训练中采用军事化管理方式。警察和军队都是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这种认同心理大大强化了在警察院校的学生工作中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信念。因此,在很长时期内警察院校的学生管理都采用军事化管理方式。直至2003年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公安院校比照军队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公安部制定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的出现,才对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的具体目标、要求等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警务化管理与军事化管理一样,试图通过以下三种主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整体性管理,即《内务条令》管生活、《纪律条令》管行为、《队列条令》管训练,最终实现学生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纪律作风。随着警务化管理理念的诞生,全国警察院校掀起了对学生实行警务化管理的热潮,同时在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领域兴起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

2.警务化管理的科学内涵。全国警察院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依照《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警务化管理条例》精神,以培养优秀预备警察为目标,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区别于军事化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它立足于警察特点、汲取军事化管理模式的优势,同时与警察培养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和量化考核制度。

这段考核制度具体包括:请销假制度、一日生活制度、警容风纪条例、内务卫生条例,集合会操制度、升旗仪式规定、值班和就寝制度等诸多方面。通过这些制度在教学过程中、日常生活中的有效贯彻和实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行为规范化的全面培养,以达到政治育人、培养警察意识、强化职业素养、发挥行业优势,最终成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合格预备人民警察的目的。

二、警务化管理模式是警察院校学生管理与培养的必然选择

人民警察是国家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国家政治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警察院校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民警察后备力量的专业教育机构,其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培养目标都区别于普通高校,警察院校所实施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教育时也需要采用一种独特的模式,警务化管理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如今警务化管理模式已逐步成为警察院校对学生进行管理与培养的必然选择。

1.警务化管理是警察院校正规化建设的必然需要。人民警察是一支纪律严明、分工明确的正规化队伍,每个警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责任,每个警察都有自己的分工和职能,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警察,在分工协作上都进行了具体的、明确的规定,这也充分证明了警察是一支正规化的队伍。同时,警察院校作为培养预备警官的基地,其软硬件的正规化建设也是必然。警务化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军事化管理模式和警察工作实际基础上的一个科学创举,是推进警察院校正规化管理和建设的有效模式。警校大学生政治素质是否坚定、作风是否过硬、纪律是否严明、警容是否端庄、精神是否饱满、警察技能是否娴熟、校园秩序是否严肃活泼等都体现着一个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体现着其“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正规化水平。

2.警务化管理是培养合格预备警官的必要手段。警务化管理模式依据《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警务化管理细则》,以及具体的《一日生活制度》、《内务卫生制度》、《警容风纪规定》等一系列综合性的规章制度,使警校大学生接受严密严肃严谨的纪律规章制度的约束锻炼和培养。从入学的警政训练、一日生活制度、行为养成到课堂纪律都在警务化管理内容涵盖之内,使他们经受严格的锻炼和警察院校独有的文化氛围熏陶,最终培养成为政治信仰坚定、警察意识合格、警察技能娴熟、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预备警官。

三、警务化管理对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人民警察的基本素养主要体现在政治素养、专业素养、文化素养、身体素养等方面,警察类院校对警校大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也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通过实施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能有效地提高警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警务化管理与政治素养培养。人民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国家政治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武装力量,特殊而光荣的使命要求人民警察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服从党的绝对领导,服务社会,听党指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警察政治素养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宁,是警察院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警察院校的警务化管理模式坚持把培养学生过硬的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从新生入学起,就开始通过政训、主体班会、舆论宣传,政治理论教育,以及队列会操、内务检查、值班站岗等多种形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纪律意识和“令行禁止”的作风,在课堂学习中也通过开设《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精品马列课程对学生加强政治观念和政策理论教育,强化了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使学生牢固树立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于法律、忠于职守”的意识,牢固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意识。

2.警务化管理与专业素养培养。人民警察的专业素养主要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和能力,主要包括对专业素质知识结构、警察意识、警察技能技巧等各方面的职业专业技能知识,警校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在今后工作岗位中胜任工作、保证任务完成质量。

警务化管理模式有效地将学风建设与课堂纪律结合起来,将学习成绩与行为操勤、课外活动、实践实训相结合。通过课前列队点名制度、课堂抽查点名和就寝制度等,保证学生的到课率和课堂效率;通过早操列队点名制度保证学生按时参加训练;通过对学生学业情况跟踪,进行个别指导,以及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促进和帮助个别学习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开辟第二课堂,促进社团交流,举办队列会操和各项比赛,组织实地参观考察等实践实训活动丰富学生的专业视野,拓宽思维,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努力营造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良好环境。

3.警务化管理与文化素养培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是对当代警校大学生的一项重要要求。它要求警校大学生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当代科技经济知识、政治法律知识、国际国内形势等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和掌握。在警务化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警校高效率的组织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会、社团的建立和发展,指导社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加强了警察类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之间多方位的交流互动,进一步地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4.警务化管理与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人民警察是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其性质决定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身体素质强健与否,是能否胜任工作的基本保证,因而要求人民警察必须具备强健的体格和健康的心理。警务化管理模式注重对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训练,通过实行早操制度督促学生积极参加训练,如组织拳击队、散打队、射击队等各类警体技能训练。同时,将警察体育课堂训练和社团文体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有效掌握格斗散打技能,并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通过组织长跑训练、各类小型运动会和警察技能竞赛等提高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热情,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

四、新形势下警务化管理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结构复杂、矛盾尖锐,社会治安状况复杂多变,国际国内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给人民警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难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警察职业素养的新要求,警务化管理模式为培养新时期的人民警察承担着艰巨的责任,同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诚信和信仰是现代社会最为缺失的宝贵精神财富。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人民警察作为法律的捍卫者与执行者,更应该具有诚信的基本道德品质的保证。只有真正做到诚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新形势下,人民警察往往受到金钱、利益等诸多诱惑,是否能坚定地保持对法律诚信、对人民诚信、对党忠诚的品质,不仅关系着人民警察的个人品质风尚,还关系着整个人民警察队伍的形象品质,更关系着整个社会、党、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发展,因而对警校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培养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在警务化管理的过程中,警察类院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不仅通过警政训练和《警察礼仪》等课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而且在学生的量化考核中也突出强调对诚信的考核,并通过量化考核奖励来鼓励学生发扬诚信的品质,同时通过社团活动营造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2.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人民警察在执法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更好地践行法治理念。当前我国警察队伍特别是西部地区队伍执法素质低下、法治观念淡薄,严重影响了执法水平的提高,提高人民警察的法治理念是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在警务化管理过程中,对警校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是警察类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警务化管理与教务教学科学结合,有力地保证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将课堂教学和课下活动相结合,课上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刑法》、《民法》等法律课程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模拟法庭、模拟执法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对法律知识的运用,也有助于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对法律的认识和法律素养。通过开展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观摩学习,在校外开展普法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理念,为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3.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多样化,犯罪方式日益隐蔽,人民警察所面对的斗争形势日益复杂多变,面对不同的犯罪方式和手段,提高人民警察的随机应变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警务化管理模式不是一个死的模板,并不是要求我们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课堂上的讲义死记硬背,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灵活运用。为了着实提高警校大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技战术课堂上教师认真详细地讲解了各项基本应对手段,并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加深对各项应对技能的了解和掌握,组织学生观看技战术教学片,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构想,指导学生参加实战演练并通过实战点评引导,分析成功的原因、汲取失败的教训,切实提高了学生实战应对能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70-02

一、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现状

1.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管理人员工作懈怠。目前大多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具备相关的专业管理工作人员,但是在管理内容的详尽方面以及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方面还是存在一些缺陷的。具体来说,管理制度规定得比较宽泛,对于具体的有损坏实验设备的学生或者老师的处罚规定比较模糊,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或者老师的一种“纵容”;除此之外,一些管理人员对这一工作存在偏见,认为是不重要的工作,所以在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上存在懈怠。

2.学生们对实验室正确的使用及管理方法比较模糊。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们每天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实验练习,但是在实验过程中还会有一些不正确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设备造成了损害,而且也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例如,经常有一些同学把自己优盘里的游戏或者视频放到实验设备上,不仅占用了设备的存储空间,严重时导致全体设备中毒,影响学生和老师们的正常使用。

3.实验室设备损害情况严重,影响学生实验的积极性。目前实验室里的设备损害情况比较严重。不管是计算机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服装工艺实验室还是广告设计实验室,各种设备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破坏,对后来学生的继续使用以及管理工作人员的维护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前的培训不到位。艺术设计类的学生是实验室的参与主体,所以他们对实验室管理以及实验设备的维护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培养学生们对实验设备的责任意识方法很多,但目前主要通过课前培训来进行提醒、告知。实验室课前培训主要是第一次进入实验室时,由专业课老师进行讲解,主要告知一些上下课时间、借用规则、座位管理规则等,而学生对这些“可有可无”的规则制度是太不用心的,只把这一培训看做是“形式主义”。

2.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水平有限。实验室管理人员大多数都遇到了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况:他们即不属于学校的行政人员,也不属于任课教师行列,处于学校人事管理的边缘。不仅是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没有热情,把自己的职业看成一种“闲职”,而且学生们还有同学校的任课老师们也对他们有一种“轻视”的态度。久而久之,这些管理人员纷纷申请调离,进一步造成了管理人员的缺失与混乱。

3.实验室设备陈旧、故障频发。大多数实验室(除新建实验室)设备陈旧,使用过程中频发故障,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学生们专业技能的提高。具体原因表现在:学校资金有限,设备更新缓慢;实验室管理人员维护水平有限,对一些有破损的设备不能及时修复;学生长期不正确使用实验设备,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速度;工科院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创新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的对策

1.做好课前培训,提高学生使用实验器材的素质。学生们对实验室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使用实验设备时的责任意识和认真态度,而这种意识和态度的培养主要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前培训。课前培训可以在以前僵化模式上有所突破,具体地可以以视频的方式来详细介绍管理条例及正确的使用方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们使用实验器材的责任意识;还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使用记录(包括使用地点、人员、开始使用时间、停止使用时间),来追踪学生们的设备使用情况,以此来规范学生们的使用行为,明确使用责任,减少设备的磨损情况。

2.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建设,实现科学化管理。加强实验室的制度建设,是创新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的直接方法。实验室管理制度大致应该包括四个部分:实验室设备使用详情介绍、实验室学生使用守则、实验室日常管理条例、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这四部分要从细节入手,尽可能考虑到学生们及管理人员可能出现的问题,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不仅如此,还可以在管理制度的公布及张贴方式、位置上多做创新;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尽量地使用一些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具有人文关怀的词语,以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

3.建立专业的实验室管理队伍,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不可否认,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或教师队伍,对提高实验室的管理质量与管理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实验管理队伍是十分必要的。针对这一目标,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实验室教师的归属问题,学校一定要严格明确,或属于行政人员或属于教师队伍,以此来承认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学校地位,激励他们好好工作;二是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具体可以表现为定期送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鼓励实验室管理人员进修或参与职称评定等,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考核与监督,采取不定期考核,并把考核结果运用到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升职与加薪上,以此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提高实验室的使用质量。

4.与时俱进,建立先进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的很多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制度问题和工作态度问题,而是实验设备本身过于老化、功能欠缺,很难与现代需求相匹配。艺术设计类专业是时效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和老师必须十分了解当代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以及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到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技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专业人才,所以实验室器材的及时更新对学生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与艺术设计领域的相关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学校则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并且优先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人才,这样一来企业与学校实现了“双赢”。

总之,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的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的相互协调与不断沟通。在现有情况下大家要把实验室的管理创新看做一件大事来抓,及时发现问题,重视问题,并慎重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从心理上把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实践练习放到重要位置,明确教育的目标,创新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科学、高校、先进的实验环境,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篇(11)

急诊患者多以急性病、危重病就诊,就诊无时间性、秩序性。就诊需要就诊检查、交费、化验、取药、治疗等,要完成上述手续,必然产生“找”(找各项检查所在处)、“多跑路(各检查科室与急诊科不在同一位置)”的现象,使得就诊秩序混乱,效率低下,病人与病人家属感到不方便,甚至产生不被医务人员重视的感觉,情绪易激动,这样容易与医务人员发生冲突和纠纷。

急诊科具有多学科性、复杂性、易感性,而医务人员知识面窄。急诊科不仅涉及内外妇儿心理医学等临床医学,还涉及社会学等学科。在急诊科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是优秀的,可胜任多专科,懂得多类型疾病的医疗、护理、康复和咨询等工作。随着医学模型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高、精、尖技术不断用于临床,要求急诊医务人员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专科知识和技术,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

受市场经济和不平等劳务分配制度影响。在市场经济和医院改革新形势下,由于不平等的劳务分配制影响,急诊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挫,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特别是中小型城市社会救助系统建设还不完善。急诊科承担着许多超负荷的运载,如许多无名氏病人,既无家属照顾又无能力支付医药费用,如果不被医院和社会所重视,无疑,急诊科不仅要承担无名氏医药费,还要承担照顾他们的任务。

急诊科工作管理对策

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将病人利益放在首位是医院在市场竞争激烈情况下,求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守的原则。只有认清这种形势,才会多想办法主动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深化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就诊手续,加强科学管理我院把急诊科当作百姓的“民心工程”来建设,加强医务人员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思想,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我们根据急诊病人,病情轻重、缓急,给予就诊处理,病情相对轻的病人和病人家属在休息厅看电视、报刊、书籍。休息厅设有美观大方的皮椅和茶几、一次性水杯和开水、公用电话等。需要“找、等、跑路”检查的病人必须有医生或护士陪同。这样,使病人和家属产生被重视感,满足患者和家属心理需要,减少急诊病人就诊时的恐惧感。无疑也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建立“绿色生命安全通道”(指医院为方便病人就医,在接诊、检查、住院、手术等医疗环节建立快捷、有效的服务急救体系)。只要急救病人进入医院,医生护士必须迅速抢救,保证病人得到迅速快捷的服务。我院急、危重病人都能经过这条通道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无力支付医药费的患者,医院领导明确表态。医务人员救人治病,其他手续一切由医院承担,医院再与社会救助系统联系,以取得合法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也减少急诊科医务人员的思想和工作负担,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救死扶伤的工作中来。它是一项利民利院的措施,是促进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切实为病人利益着想,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的具体体现。

实行量化管理,严格控制质量,严把效率关。科主任护士长从医德医风、出勤率、工作能力、情况等全面量化考核。为避免工作中只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的问题,我们实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抽查,并使医护人员增强责任感和质量第一意识,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