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化学最基础的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我们不能把重视考试这一心态就看作是应试教育的特点,相反时刻分析考试重点难点,掌握考试的出题规律和考查方向,有利于我们更有效的培养人才,因为考试的目标也是为了选拔更加优秀的人才,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初中是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满足这个需要,教育方式和考查方式也会随着社会需要发生一些变化,而分析考情会使得我们的教育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知道哪些素质是学生必须具备的。
初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还是在于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但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多么的重要,这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初中化学教学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也明显地反映在中考化学试题中,考试要反映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教育改革的动向,对初中化学教学有指导作用。
一、化学中考试题反映出来的普遍特点
初中化学ρ生来说是新接触的一门科目,对于新事物的认识、学习,当然是要从基础开始,而要想真正掌握一门知识,必须要打好基础。近几年化学中考试题还是从基础出发,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比如考查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特点,考查合成材料的特点并判断哪些是合成材料,考查基本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查物质的基本化学性质等。这些基础的题目只要学生能掌握好基本的概念和一些物质的基本特点就比较容易解答。
(二)更加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生产活动的联系
理论如果不应用到实践中去检验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近年来,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反映在中考试题中,很多题目都是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下面哪些做法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给出一个食谱,让学生分析一下这个食谱合理不合理,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食物;比如分析所给物质中哪些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误食会引起中毒。这些问题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考试题目更加灵活,需要学生筛选有效信息
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也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有些题目的题干可能比较嗦,给出的信息比较繁杂,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迅速判断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障眼法,读完题目要知道出题者的考查意图是什么,这样才能尽快答对题目。
(四)重视实验操作的考查
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更加侧重对实验操作的考查,实验操作本就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这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要有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很多考试题目给出几张实验操作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个实验操作是正确的或是存在问题的,还有些题目给出一张称量的天平的图片,让学生读取图片上的数据进行答题。当然还有专门的实验探究题目,这样的题目大多是大题,又分几个小题,既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还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分析中考化学试题的特点,目的是为了完善初中化学教学,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开阔的思维和眼界,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能够根据试题的特点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
二、初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
(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不管试题如何改变,都不会放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保证每一个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都要扎实,万变不离其宗,不管考题的形式如何改变,要考查的知识点总会通过抽丝剥茧显露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每一个概念,而且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题目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是否牢固,要把工作落到实处,不能放松对学生的考查和监督。
(二)适时走出课堂,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要让学生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化学现象的好奇心,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认识这些化学现象,感受化学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在平时的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了解化学知识在其中产生了多大的作用,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化学知识,比如哪些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多,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哪些物质含有剧毒,或是都无毒的物质经过混合也会产生有毒的物质等等。
(三)培养学生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知识的考查从来不是单一的,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把基础的知识放到实际应用的题目中去考查,题目的信息看似繁杂,但是考查的知识却是基础的。教师可以把信息容量比较大的化学实例拿来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训练学生怎么把无用的信息删除掉,看到问题的本质。可以给学生一些材料进行阅读,让学生把可能考查的知识点筛选出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061-01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近年来由于教育的改革,化学考试分值越来越少,学生也不重视,特别是复习阶段的课更难上,现针对这一状况提出以下复习对策及建议:
一、解决的对策
1.抓住教材特点,注意教学方法。针对我县化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从实际出发,要求教师备课时必须钻研教学大纲,领会每一节课所教的内容及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以便为上课做准备,把它们渗入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使学的知识深入浅出,把生疏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把远离化学知识的情况通过形象比喻,转化为贴近化学教学中的微观概念,使抽象思维明朗化。
2.加强实验教学,突出学科特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严谨治学态度。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做到以下三点。
(1)在实验教学中,要狠抓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它是化学实验的基本功。中学的化学实验一般都是验证性实验,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验技能,探索实验技巧,要使实验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使实验现象明显,验证科学,结论正确。作为教师应在实验过程教给学生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准确表述实验现象、全面分析实验的能力。
(2)在实验教学中,还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积极创造条件,增设并改进实验,把演示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变为分组实验,布置家庭小实验等。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源泉,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有它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化学教学中,有些知识,单凭教师的讲解往往是不够的,如果能改革教法,辅之以生动的实验,创造直观的教学情景,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实验教学中,还要注意纠正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比如:把实验方法、操作步骤设计得十分详细、周密,学生实验时可以基本上不动脑筋,只要照老师给他们的设计方案“照方抓药”就行了,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及素质的提高。总之,素质教育是化学教学的立足点,我们教师应该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去完成教学,而学生则应该在不断增强自身素质的情况下学会学习,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去培养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复习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初中化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1.回归教材,强化复习的基础性。如今,不少学校搞“题海战术”,不断地进行着机械的解题训练。结果呢?很多同学是“广种薄收”,而且产生着“思维定势”。还有的学校,盲目加大复习的难度,使得很多同学忧心忡忡,丧失信心。化学中考的基础题占全卷赋分值的70%左右,且在考点和题型上是相当稳定的。这里的“考点”就是教材中最基础的知识和原理。然而,不少学生在中考前曾做过那么多的题目,包括大量的难题,但在中考时,面对大量的基础题,却常常是眼高手低,平地失足。中考中的不少经久不衰的“热点题”,其实也蕴含着明显的基础性。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解所谓的“能力题”时,各种错误自然也多了起来。真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有些同学做的难题很多,反而对教材中最基础的内容疏生起来。所以在复习初中化学的开始阶段,有必要认真回归教材。熟悉教材要做到细,仔细阅读教材,理解教材要做到懂、清(需认真思维),掌握教材要做到准、活(需有效训练)。复习教材内容时,可先逐章疏理,后全面归纳提炼。
2.认清特点,强化学科的实验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今的中考,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在逐年加大。而且实验题是“以方案设计和过程分析为主”(新调整的教学大纲)。其中包括对实验设计的评价。特别要注意其可靠性与简捷性,安全性与环保性,合理性与经济性。学生们要有进行实验设计和评价的创新自信心。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这是创新没有止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让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和评价时,要敢于走出趋同,跳出定势,超越常规,发散求异。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是本册教材中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其主要存在“概念多,理解难;公式多,计算难;操作多,实验难”的三大障碍。如何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作了些尝试。
1 任务分析
1.1 单元地位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概念的建立;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量,阿佛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关系;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以及相关计算和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将化学基本概念作为基础,并于实验紧密相连,强调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突出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1.2 课程标准
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②初步学溶液配制的实验技能。③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④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⑤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1.3 知识价值
本单元的知识价值首先体现在为学生提供了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学习化学的方法。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2 应用多种策略,突破“理解难”障碍
2.1同化策略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著名的“同化理论”创始人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根据此进行教学。例《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中最重要的、最难理解的概念——物质的量的教学,本节开头可以用“曹冲称象”为例,为建构如何记数微观粒子做铺垫。通过实例提出问题,如何去“数”微观粒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运用集合的思想去解决问题,继而引出用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集合标准,再定义物理量“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2.2 类比策略
类比就是在两类不同的事物或者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进行对比,找出若干相同或相似点之后,推测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方法的逻辑过程特点是从特殊到特殊,即把两个特殊事物进行类比;从思维方式的类型上说,是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3 注重技法指导,实破“计算难”障碍
构建计算关系网络
网络结构法其特点是以图示意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学习。现代心理学实验证明:在一般情况下,只依靠听觉,人们可以记住接收信息的15%左右,只依靠视觉看图象,人们可以记住大约25%的信息。假使两者结合起来。边听边看边思考,那么就能够记住接收信息的65%。这说明网络结构法与讲述法相结合,会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容量。
有效的复习方法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的知识,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那么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呢?就此我作了一些探索。
一、提高初中化学总复习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1.回归教材,强化复习的基础性
如今,不少学校搞“题海战术”,不断地进行着机械的解题训练。结果呢?很多同学是“广种薄收”,而且产生着“思维定式”。还有的学校,盲目加大复习的难度,使很多同学忧心忡忡,丧失信心。
化学中考的基础题占全卷赋分值的70%左右,且在考点和题型上是相当稳定的。这里的“考点”就是教材中最基础的知识和原理。然而,不少学生在中考前曾做过那么多的题目,包括大量的难题,但在中考时,面对大量的基础题,却常常是眼高手低,平地失足。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解所谓的“能力题”时,各种错误自然也多了起来。所以在复习初中化学的开始阶段,有必要认真回归教材。
2.严格训练,强化解题的功底性
在复习过程中,要铭记“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表达是落实”。要切实、有效地训练“读题――析题――答题”这三个环节的基本功。不少学生在化学中考时,并非在知识上有什么缺陷,但得分不高,原因多半是解题的基本功上出了问题。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自我严格要求,做到凡自己懂的题目,务必使答题做到“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使解题具有“准确、熟练、规范”的功底。
3.优化思维、强化解题的规律性
复习不是“炒冷饭”,即不是把做过的淡忘了的题目重做一遍。自然,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与以前做过的相类似的题目,但必须力求思维方法明快优化,解题规律清晰揭示,机械重复的思维和再现式的解题方法,不会对解题能力的提高有多大的意义,反而会形成“刻舟求剑”式的思维定式。
4.认清特点,强化学科的实验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今的中考,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在逐年加大,而且实验题是“以方案设计和过程分析为主”,其中包括对实验设计的评价,特别要注意其可靠性与简捷性,安全性与环保性、合理性与经济性。学生们要有进行实验设计和评价的创新自信心。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这是创新没有止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让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和评价时,要敢于走出趋同、跳出定势、超越常规、发散求异。
二、提高化学成绩的注意事项
1.要有自信心
培尔辛说:“除了人格之外,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失掉自信。”中考时,同学们要坚信自己能成功。这样在遇到难题,感到解题不顺手时,就能做到“我难人难,我不怕难”。在这样良好的心态下,常会在“疑无路”时出现“柳暗花明”。
2.要倍加细心
中考时,读题要小心,析题要谨慎,答题要留神,包括遇到大量的基础题时,要做到“我易,人易,我不大意”。请切记:高分永远与粗心无缘。粗心大意与无知无识具有同等的“遗憾度”,有些同学的粗心已成了不良习惯,那怎么办呢?中考时,可加一道“防线”:复查。但要注意,复查首先应是对题意和答案的要求复查。若离开这点,复查易变成无效的浪费时间的“自我欣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的基本特征。化学的感性认识主要靠化学实验提供,重视化学实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充分利用化学学科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搞好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1 充分准备,规范操作,做好演示实验
要教好、学好化学,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我的感受是:即使讲千遍,不如做实验。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最起码要做到以下三点:
1.1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兴趣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演示实验的示范性,借助实验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1.2要准备充分。
首先要熟悉材料,熟悉实验内容和试验步骤,明确实验目的,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演示实验即使是最简单的实验,教师在课前都要试做两次,对于影响实验的各种要素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演示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要列个清单,走进课堂前,一一对照,看是否遗漏。稍有不慎都会影响实验的进程,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因此,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演示实验万无一失。
1.3要操作规范。
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范进行,有条不紊。演示桌上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东西不要放在桌上,以免影响学生观察。试剂的用量要适当,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要明显。学生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就达不到教学应有的效果。
2 化学实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技能,体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的活动过程。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学习中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经常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探索化学的浓厚兴趣,产生热爱生活、愉悦和谐、乐观向上等积极的情绪,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学习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1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创新,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创新来源于实践,是实践活动的结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创新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反应规律的得出,都离不开实践,而实验的过程正是大脑与感官、科学思维与实验技能有机结合的过程。显然实验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理想途径。
2.2用实验导学,激发“学“的兴趣。
如在《反应热》的教学中,用“铝跟盐酸的反应”和“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实验作引导,借助鲜明、生动、形象的实验现象,将物质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内部的能量变化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用实验设疑,激发学生“思”的投入。
如在《盐类水解》教学时,组织复习弱电解质电离的知识后,演示盐类水解实验,引发学生认识冲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思”的积极性。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要有意识地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预示新课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急切祈盼“探个究竟”,自觉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去理解新的知识。如此反复,可使学生巩固、拓展旧知,发现、掌握新知,同时使学生有了思考问题的兴趣,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3 改进实验,培养化学科学素质
化学知识从实验中来,化学实验是最好的老师,化学实验改革应大力改进实验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各种能力,提高化学科学素质,要在以下三个环节上狠下功夫。
3.1实验与观察。实验是手段,观察是入门,两者都是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方法,关键在于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这已成为众多化学教师的共识。如硝酸化学性质实验教学等。(给盛有一滴浓硝酸的试管加热,观察现象;向两支试管中用铜丝绕成的螺旋上分别滴几滴浓硝酸和稀硝酸,观察现象;将一根去膜铝丝浸入浓硝酸,1min后取出洗净,将两端均插入CuS04溶液中,对比观察现象。上述几个实验仅用滴量硝酸的实验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实验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69-02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发现农村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化学感性知识认知的差异。许多化学上的学困生都是缺乏对感性知识的理解,从而导致成绩差下。为更好地抓好山区农村初中生对化学课的学习,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日常生活常识对学习初中化学的重要性
学生开始接触到的化学知识都是最根本最基础的,学习的内容大多数为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实例,这些事例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具体性,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行为,也让他们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慢慢地让自己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有了进一步思考和分析,逐步发现其规律与联系,同时拓宽了学生的化学“视野”。因此,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而言,生活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讲授质量守恒定律时,让学生必须了解“反应前物质的总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的物质的总量之和”这个感性知识。但学生们能够实际体会到反应前的物质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和的人数不是很多。因为大部分学生接触化学感性知识的机会少,只是凭空想象,更别不用说生活体验来感受化学知识。因此农村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基本的化学感性知识,造成了山区农村的孩子在学习化学知识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这样或那样的学习障碍。而初中的化学课程中要求学生学习较多性质和定理都是从表面认识上升到本质认识得出来的。只有在表面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和判断的思维,从而寻求出事物的各种联系。
二、怎样丰富初中学生的化学感性知识
初中化学教材中设置了许多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探究活动和生活化学小常识等内容,目的是更进一步弥补学生对感性知识的认识,让他们在其基础上形成化学概念规律。
1.感性知识应从实际生活中来,鼓励学生去体验实际生活中的化学。初中化学教学不能成为脱离实际的教学,要将生活实际中的各种化学现象应用到化学的知识和规律上,例如,茶壶去除水垢、烧开水、胃酸过多、铁生锈、煤气中毒等生活现象。这些生活现象说明了教师要积极挖掘生活中各种的化学素材,极大限度地将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弥补农村学生化学感性认识不足的缺点,同时为学生学习化学的感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挖掘了化学素材,也就拓宽了学生思路和视野,进而丰富想象,构建出化学知识体系,加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从而使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2.发挥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立体作用,鼓励学生通过做实验得出化学结论。化学是一门科学性较强,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不是只为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官材料,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实验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化学现象能力,分析化学现象所产生原因和归纳总结其特点的综合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学,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事实证明,直观形象的化学试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很重要因素。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尽可能地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拓宽山区农村学生的化学视野。①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与化学概念、规律有着直接联系、具体、直观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化学概念和掌握化学规律的基础。初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都较少,思维活动往往依靠感性材料,因此在化学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做好实验显得举足轻重。实验具有特别强烈的吸引力,能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作用,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富有启发性,使学生思维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实验的成功,让学生的学习是事半功倍。②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好学生做好分组实验,我们在做好演示实验的同时,还要精心组织安排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让学生走进科学殿堂的阶梯,化学实验不仅能为他们获取知识,还能增强化学感性认识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实验教学对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有极大的好处,在新课程教育教学的今天,实验课在不发达的西部地区显得更为重要,它是贫困地区的学生了解化学的一扇“窗户”,拓宽山区农村学校初中生化学视野的一条不可得的途径。因此,抓好化学实验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三、一分为二地看待化学感性知识
初中学生因为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智力因素等不同,在刚刚开始学习的化学学科学习中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针对这些水平不一的教学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教学。为了使这些存在差异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化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那么该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原则依据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真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在教学中认真对待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分层递进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划分为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按照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发展规律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运用分层递进式教学方法时,应当遵循师生平等原则、生生差异性原则、教学公平性原则、学习最优化原则开展教学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应在综合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奠定分层递进式教学的实施基础。一般情况下,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为学习态度好、成绩优秀、自我约束能力强、理解和掌握知识快,且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生;B层为学习态度较好、学习成绩良好、理解和掌握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C层为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态度较差、理解和掌握知识能力较弱,且没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学生分层不是固定的,而是要以每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合理调整层次。
二、教学建议
1.设置有层次的教学目标
学生存在不同的差异,那么我们的化学教学目标就不能在同一起跑线出发,在同一终止线停步。化学教师可根据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授课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目标,并为学生的逐层递进设立台阶。对于A层学生而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素养,掌握科学的化学学习方法,激发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鼓励部分学生走上化学专业学习的道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B层学生而言,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化学学习素养,为以后化学学习打下基础,并鼓励B层学生向A层学生发展;对于C层学生而言,要求学生了解化学基本内容,掌握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树立学习信心。
2.设计有层次的教学内容
学生水平不同,知识储备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能够构建的最近发展区也是不同的。化学教师要挖掘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获取学习进步。对于A层学生,教师不仅要精讲教学内容,而且还要延展教材内容,补充与教材相关的其他知识;对于B层学生,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主进行讲解,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补充相关知识点;对于C层学生,教师要重点讲解教材上的基本教学内容,将强化基础知识点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如,教学《常见的酸和碱》内容时,教师要在A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补充完整其他相关知识。具体包括:酸和碱的分类方法;常见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有哪些;酸与碱的通性,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化学性质等。对于B层学生,教师要让学生扎实掌握教材内容,并补充酸与碱的通性,及两者的联系和应用等难度一般的知识点。对于C层学生,教师只需要讲授教材规定的内容。
3.用有层次的问题分别引导
每一个学生都想在教师与同伴这里得到肯定,都想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老师给出课堂提问,很多学生心里是又期望又担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由C层学生回答最基础的问题,由B层学生回答稍有难度的问题,由A层学习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
4.分层的反馈练习
教师在通过设置作业来观察学生的知识反馈情况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教授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侧重,选取有梯度的练习题,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定难度不同的练习册。对于A层学生,作业要以中上难度的练习为主;对于B层学生,作业要以基本训练为主,辅以中上难度的练习;对于C层学生,作业要以强化基本知识练习为主。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赋予作业一定的弹性,允许B层和C层学生不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鼓励A层学生挑战创新性、开放性的练习题。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最自主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了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的生动的学习情境。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我们应重新思考和理解“以实验为基础”的含义。
1.实验为基础的“实验”应该具有四种含义:即实验是探究活动、是实验方法论、是实验事实、是实验史实。动手做实验只是实验的一方面,运用实验方法论、实验事实和实验史实同样是体现以实验为基础。
2.科学实验可以实现以上目标,同时科学实验能够贯穿于科学教学的始终。我们可以看到,新教材中正是通过“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联想与启示”、“拓展视野”、“练习与实践”等栏目来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观。新课程中对实验内容的选择注重实验探究活动,如对化学物质组成的实验探究,对化学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对化学物质变化的实验探究。新教材在精选实验探究活动的同时,注重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实验方法的有关内容,并通过大量的实验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验事实,以发挥实验事实在学生学习科学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结合科学实验探究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科学史的教育,体验科学实验史对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精神及科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二、科学实验可以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在以往初中科学教学中,我们更多地重视科学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坦率的说仅仅这样是不够的,科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学习科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实验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形成基本的科学实验技能,发展实验能力;反过来,科学实验技能和能力又是学生学习科学和顺利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实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理解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使学生了解和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教师需要不断从生产、生活实际中挖掘素材,研究开发适合于探究学习的科学实验,充分发挥科学实验的探究功能。
三、科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我们深知,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实验技能是学习科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重视科学探究,转变学习方式并不是忽视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在科学新课程中,明确要求学生遵守科学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同时对实验技能提出具体如下要求: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从化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化学实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不但是化学科学的基础,而且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通过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实验操作,能把无形的、枯燥的书本知识形象化,由无形变为有形,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数形化、具体化,使学生易于获取全面知识,巩固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有效学习能力,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
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利用实验使教学完美化、教学化,但本着化学课程的特点,强调课程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必须到生活中寻找替代品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从而完成相关教学。一句话,我们应该因校、因材施教。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实验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化学实验知识、技能,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兴趣。在实践能力和兴趣培养的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关键?简单地说,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可通过化学实验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东西,化无形为有形,使学生不仅能获取全面的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兴趣。
1.利用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注意能力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创设趣味性实验,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制取氧气的实验,应先向学生讲清楚仪器的装置,使用的药品,反应的条件,上集方法和气体如何检验。再让学生观察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最后介绍反应原理及反应方程式。
2.利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些演示实验的现象是不易观察,教师可借助媒体演示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近距离观察实验。观察中要注重指导学生观察什么现象,有什么结论总结。做到系统观察、重点观察、对比观察。观察实验时,如果不加指导或指导不明确,学生往往出现无目的、漫不经心地观察的情况,他们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现象,而放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实验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再根据具体的实验提出观察要求。
3.利用教与实验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动手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得的理论知识。因此,对学生实验,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要求具体,计划周密,要使学生学会。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把大多演示实验改编为学生实验。更多的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事实证明,通过组织学生实验,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从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4.结合生活家庭实验,培养思维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课后学习化学的兴趣,应有目的地设置家庭实验,学生可以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对一些生活化学知识进行实验,自己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变化的规律和实质巩固知识。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好奇心。
二、实验提高学习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调动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先验讲解
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搞清楚实验的来龙去脉,包括药品是什么,多少用量,怎样操作等等。要保证让学生看清、看懂,做到胸有成竹。其次动手实验,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还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这种方法,增强了化学实验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变被动、机械的学习为主动灵活的学习,学生动手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调动学生自主验积的积极性
进一步调动学生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来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例如,将初中化学酸碱盐物质的鉴别改为由学生自己设计动手的实验。设计成对乙酸、石灰水、食盐的鉴别,要求自己选择仪器,然后独立在实验室完成自己设计自己动手的实验。这样安排,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增强了。他们千方百计翻书查资料,设计出最好、最合理的方案来,甚至有的同学还能找到更加简单易行的好方案来。在学生做实验时,教师应现场指导,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结合实验采取及时提问、出思考题等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解答疑难,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观察现象更仔细,实验的兴趣更浓厚。
三、让学生多做“想象实验”
实验都要求:提问、猜想、假设等的过程,实验习题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学生在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一定的实验表象储备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的基础上,不难单独拟定出实验方案,然后各自交实验小组讨论,由实验小组选择最佳实验方案,使他们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提高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营造想象实验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造。如教学“100毫升水+100升酒精”是否等于200毫升,让生敢于大胆想象、大胆假设,正确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进行实验验证。
总之,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帮助学生加强映像,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其实在每种能力的培养中,又都包含着其它能力的发展,它们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师如何真正运用好实验这个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做好指导,让学生在较好的学习环境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形成更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荣华.“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探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基础性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材注重从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入手研究化学,通过“降低要求、删除难点、分散融合”等手段进行内容上的处理。这一要求在试题命制中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把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②减少甚至杜绝机械性记忆的试题,突出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进行考查;③严格控制内容的深广度,适当降低部分内容的要求;④杜绝设置偏题、难题、怪题;⑤合理控制试题的难度。
二、关注过程与方法,在开放中重视对探究方法的提炼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化学的魅力所在。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在考查核心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过程与方法,努力创设真实的探究情景,注重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归纳、对比、分析、推理、迁移、探究、求同求异思维等方法,考查善于发现问题、批判性的审视和评价一些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一、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
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学生自已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二、贴近学生,重视情感教育
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我们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要走到学生中,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造教学情景,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注意学科体系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的规律,实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更注重情感、态度的升华。 教学中要善于用鼓励性语言,如:“你已经知道为什么……”、“考虑并与同学讨论”、“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你知道为什么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是否试着……”。
三、正确的操作是顺利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保证
实验技能训练是化学实验的功能之一,而不是唯一功能,应将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置于实验探究活动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在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化学实验技能,使实验技能的训练成为实验探究活动的结果之一。例:如何鉴别两瓶同体积的饱和NaCl溶液和蒸馏水?
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考虑得到蒸发溶剂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分析,得到两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得出许多鉴别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
四、联系实际,贴近社会和生活
教学中把有关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可以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等的密切关系。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实验教学是最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学以致用。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验室中进行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做家庭小实验。
例1:家庭小实验―制作无壳鸡蛋
将白醋倒在玻璃杯中,放入一只鸡蛋,通过观察蛋的沉浮,培养学生兴趣,并体验化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
例2: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