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统语文教育初探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传统美德教育,是一种结合了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内容,能够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养成适宜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趣,进而端正自己的人格特征。尽管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他们在一些是非情感上还缺乏清晰的认知,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利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渗透,引导学生的心智进行健康的发展,对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严格的规范,对那些不良诱惑进行明确的分辨与远离。
一、结合教材来展开深度挖掘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老师要想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那么对于教材内容,老师要有这清晰的认识。首要要_保引入的传统美德内容,诗歌教学素材紧密相连的,这样便于学生在感悟思想的同时,对所学内容做出提升。老师一方面要从文章中,对相关的传统美德内容来进行拓展,另一方面还要让传统美德的思想和课堂教学氛围形成良好的互动,在扩展和外延的过程中,相辅相成。这样能帮助学生领悟到真情实感的内容,避免课堂上充斥大话、空话的情况。
例如在学习先生的那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时,老师可以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流畅、有感情的朗读,帮助学生对文章的基调有个初步的认识。之后,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将文章的关键思想,用概括的词汇来板书在黑板上,像“雄健的精神”、“冒险的美趣”等,引导学生对各个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分析,同时将文章中的一些隐喻探究出来,像用扬子江、黄河来比喻中华民族的精神,用长江黄河穿越沙漠、山峡的内容来隐喻中华民族在前进中所遇到的艰难斗争,通过这些内容的分析,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那种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的精神,以及革命必成、民族必行的雄健气魄,进而达到传统美德的渗透目的。
二、利用交流来激发德育体验
作为一门以语言知识为基础的学科,在语文内容的教学中,老师更要注重课堂的交流活动。由于学生大都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感悟能力,对于学习内容,他们也许会存在着不同的学习看法,老师要鼓励他们大胆的发言,这一点在传统美德的教育中也是如此。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老师对学生开展的交流方法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在教学中,也应该将学生的学习状况考量进来,对传统美德的交流教育进行综合性的评估,这样才能在下一次的交流互动中,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活泼、平等的课堂环境来。
例如在学习《出师表》这个千古名篇的时候,老师不妨让学生以辩论的方法,来对其中的传统美德进行感悟。辩论的主题可以设定为“诸葛亮是不是愚忠?”结合《出师表》中的教学内容,正方同学可以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进行讲解,而反方同学则可以从诸葛亮“一直尊重刘禅,从而导致蜀国内部出现了问题”的方面进行辩论。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自己的观点陈述,并对“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奴关系的否定和批判,通过这样的综合,老师将同学们的讨论思想放置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更能凸显出诸葛亮的高尚品格,进而帮助学生对传统美德进行理解和感悟。
三、联系实践来进行情感渗透
传统美德的教育,一方面需要理论内容的引导,同时另一方面,老师还需要结合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身体力行的感知传统美德的深刻含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其具有更为形象、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在实践教学中,部分老师对其抱有一些误解,认为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既耗费教学时间,还浪费教学精力。这种观点其实是不正确的,在语文的教学中,直观的感受,要胜于理论的讲解;进行实践活动也未必就需要组织大型的参观。不妨在课下为学生设定一些常见的实践内容,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德育认识进行丰富。
例如,在学习完先生的《慈母情怀》后,老师就不妨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我的母亲》中,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后,为辛劳一天的母亲进行洗脚、按摩,利用这种实践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母爱,学会感恩的内容。在结束实践的内容后,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写作的方法,来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记录下来。通过结合《我的母亲》中的深厚感情,来提高自身对传统美德的认识。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切实体会母亲的辛劳,懂得感恩的精神。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对于语文教学,老师要抱有一个开放的教学态度,将传统美德的教育内容,渗透到课堂的方方面面中来,在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掌握的过程中,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参考文献:
一、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是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者应当牢牢把握住这些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授《水调歌头》时,教育者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苏轼在创作此首古诗时的背景,将学生带入真实的创作情境中,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陌生感,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如在教授《忆江南》时,教育者要着重强调“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与“过尽千帆皆不是”这两句诗词中所包含的失望与渴望的复杂情感,将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激发出来,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诗词的内容。
二、营造意境,发扬传统文学之美
意境指的是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将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巧妙地结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富有独特美感的艺术境界。在古诗词的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应当准确把握古诗词的意境,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古诗词作品的深层次意蕴。如在教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课时,教育者要将教学重点放到对“月”意象的教授上,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对“月”的意象展开自由的讨论与品评。而后,当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后,教育者就要结合诗文内容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出现在古诗词中的“月”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传统文化的艺术美感,从而对古诗文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比较喜爱新鲜事物且接受能力较强,因此更加青睐于由现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教学课堂,教育者可以通过设计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来对古诗文课程进行二次加工,以此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让他们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活动中,让初中语文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文是重要的内容。学习古诗文对于学生语文文化素养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能够让学生对古诗文的精髓以及魅力深入的体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学生学习古诗文能够体会到当时古人的情感以及心理变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要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水平,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效果。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搭建古诗与传统文化的桥梁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将学生兴趣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上。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参与到古诗文的学习中,也才能够在多读多写,领会古诗文中的意境,体会其中的美景与内涵。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介绍古诗文的出处,营造出当时的氛围以及情境,使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和感染,积极投入到古诗文的学习中。可以播放古诗文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韵律以及节奏美。学习《观书有感》体会“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学习《清平乐•村居》,感受乡村的恬静、自得[1]。通过对古诗文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在古诗文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搭建良好的桥梁,使学生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2介绍古诗文历史背景,把握历史文化进步
古诗文都是以一定历史条件为背景进行创作的,古诗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的理解内容以及内涵,就需要明确古诗文作者以及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对文化创作的背景有深入的认识。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在教材中,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补充古诗文的背景以及内容,利用文化创作背景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在学习《望岳》、《春望》等时,教师就需要向学生介绍杜甫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前后,杜甫内心的变化。《望岳》是青年时代杜甫创作的,充满着激情与浪漫,将自己的朝气与雄心壮志表达出来。《春望》则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创作的,这时社会局势动荡,百姓疾苦,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李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创作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李白身处盛唐时代,作品比较豪放,而杜甫的作品大多出现在安史之乱之后,社会极为动荡[2],作品中大多忧国忧民。通过这种对比方法能够让学生明确历史背景会影响到古诗文的创作,对传统文化也有更深的认识。
3创设教学情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说教,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古诗文教学中,走入古人的内心中,对古人的思想情感等更好的体会与感受,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古诗文创设相对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回归到古人的生活中,感受古人的情感以及思想,并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进行树立。比如学习《渡荆门送别》时,理解诗意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李白仗剑出川入手进行分析,对李白背井离乡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难舍之情充分表达出来,让想一下,如果今后自己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外求学,会是怎样的情形,学成之后又将怎样回报家乡和社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更加热爱家乡。
4强化学生主动性,自主学习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究精神,在学习中积极合作、自主探究,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习能力。比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中秋节的材料,风俗习惯、饮食特点等。再如学习《过故人庄》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时[3],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关于重阳节的相关素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好的认识。
5提高教师素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加强文化的传播,教会学生做人。只有教学与育人相结合的教师才能被称为是真正的好教师。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强化自身的修养,注重自身气质以及人格的提升,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古诗文中发现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学生处于文化氛围中,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体会和认识,让学生形成好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境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价值。如学习《口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口技表演者的技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诗文中包括很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将这些优秀的文化融入到古诗文教学中,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初中学生的学习以及认知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实现学生的稳步发展,也为学生今后的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栗冬冬.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初中古诗教学为例[J].科技风,2016,08:54-5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111-003
中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强大后备军和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人格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劳动大军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加强对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尤为重要。从当前中职学校的情况看,学生的道德状况不容我们乐观。一直以来,一些学生在古今中外思潮的剧烈撞激中迷失了“自我”,思想混乱与矛盾,情绪郁闷与烦躁,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病态心理。他们“既无高瞻远瞩,更不知道如何去后顾深思,前路茫茫,一片空白,在无所适从的情态中,陷于烦闷”。有的整天胡思乱想,甚至胡作非为。此外,目前德育教学的模式、内容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与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教学的实效不明显。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认真审视并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使德育课实效能够不断得以提高。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蕴藏着古圣先贤非凡的智慧,其精髓深含着儒、释、道三家的学说、文化和教育思想,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需要我们在储蓄精神资源方面开发、利用,来传达文化信息,适时地为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健康发展注入精神营养,从而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本文仅就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来提高中职德育教学实效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古今中外思潮传播迅速,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相互撞击、交融或冲突。西方那些颓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现在的中职学生,是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是越来越差,也越来越难教。他们热衷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训而轻视人文素质、道德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现象令人担忧。
1.中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严重缺失
现在的中职学生从启蒙教育阶段、至小学到中学没能很好地接受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前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又很短,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课程占用了他们太多的时间。所以,他们接受人文教育的时间越来越少,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头脑里仅存的一点东西也不过是在课本上得到的一些只言片语和零碎的片段而已。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那些宝贵的思想理念、人生态度等几乎荡然无存。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只知道快活享乐;不知道要报恩,只知道抱怨;不知道要真诚、仁义,只知道自私自利;不知道要“兼爱”、“礼让”,只知道与人相斗;不知道要增长智慧,只知道盲目竞争;不知道什么是诚信,只知道胡朋友等等。一些人受现代教育的影响,认为佛教、道教都是迷信的,传统文化都是封建、落后的,都是封建君主愚弄人民、统治人民的工具,说明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偏见和无知。
2.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传统美德日趋丧失
中职学生在这个年龄段,身上的毛病习气已经形成,一旦遇到不良影响,即古德说的“恶缘”,就容易起现行,现行就是现在经常发作。尤其受网络等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现在各种网络垃圾信息泛滥,在互联网上高速传播,使得学生接触不健康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他们的道德人格异化提供了可能。有的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于上网,有的甚至上课时也不放过,进而掉进垃圾信息陷阱中不能自拔。有的受西洋的嬉皮风影响,喜欢赶时髦,出洋相,穿着打扮、行为举止怪里怪气,男女生在一起嬉皮鬼混;有的自理能力很差,扫地不知怎么扫,洗衣服不知怎么洗;有的缺乏起码的道德素养,不知道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不懂得与人为善,与同学和睦相处;性骚扰、性冲动、恶作剧、打架斗殴等不道德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吸烟、早恋以及性意识等问题也比较严重。可见,传统美德已日趋丧失。
3.世俗化功利化倾向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念趋于庸俗
目前,世俗化功利化倾向正在对这些学生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击,致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偏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认同感逐渐淡化,价值观、人生观日趋西化。一些学生渐至丧失应有的理性,躲避崇高,漠视高雅文化,喜欢追求随心所欲的庸俗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务实倾向和媚俗色彩,世俗化、功利化的倾向在动摇和瓦解着他们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迷雾正在学生中弥漫。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西化才是进步的,只有科技的、实利的,才是目前追求的目标,只有学一点技术,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才是真正的需要。正像有识之士说的那样:“他们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智商没有教养,有青春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
二、传统文化教育是学生人格完善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人性本善。“性”就是人的本性(佛家讲自性);“本善”就是人的“根”,是做人的根基。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但是,“人在有‘向善’的根基上,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才能激发内心的主观‘行善’的心理情感”。由于我们长期疏忽了圣贤的教育,目前学生的人格培育、身心健康等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担忧。曾经有一位教育部的官员这样说过:“学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接受的第一个考验和教训恐怕不是出在‘做事’上,而是‘做人’上。”事实的确如此,有些学生在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确实为自己在“做人”上的欠缺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他们迷失了自我,找不到做人的“根”。为什么我们做教师的会对此望而悲叹,自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我们自身有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古德说的“我执”、“我慢”。“执”即固执己见;“慢” 即傲慢,自以为是,对古圣先贤的教诲不相信、不重视。为什么我们的教学会出现偏差,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因为我们的理论、方法有问题。如果不是理论、方法出现问题,就一定会有成效。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恢复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目前互联网上的各种传统文化论坛、讲坛、讲堂等网页,直接为师生提供了学习和接受古德圣贤教育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载体,大力开发和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精品网络资源,使传统文化教育在更高层次与水平上发展与延伸。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认真地筛选,去其糟粕,灵活运用那些能够发人深思、启迪学生思考的网络资源。如一些名人讲坛、名著欣赏、专题报告、历史人物典范等。同时,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节省时间,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科技含量,丰富课堂内容,扩展、延伸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学习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而且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新颖性和感染力。例如,在教学中,用中医理论和自然规律,并结合活生生的现实案例,来分析和解释性泛滥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引用儒家的人格理论、道家学说和佛家的禅宗公案等,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让学生从中领悟人生哲理,获得心灵上的净化,精神上的畅快和生活上的指导。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关注和兴趣,教育的效果显而易见。
四、德育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展示人格魅力
一是要身体力行。圣贤大德教导我们要“身以及身”,“先行其言”。自身做好了,去感化别人。自己没有做好,就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作为教师,要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自己要先做到,然后再给学生讲,不能只说不做;先做出榜样来给学生看,学生才能接受教育,才能服气。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做到,要求学生做到,学生不会相信,也不服教。所以,我们不能单靠言教,重要的是用行教,用身教。把孝亲尊师、敬祖先、爱兄弟姐妹,在学生面前做出来。我们看到老人,看到学生的父母、兄弟姐妹,能当自己的亲人对待;看到学生有困难,能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
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动,才能让做坏事的学生不好意思再做了,让不孝顺父母的学生感到惭愧,感觉自己对不起父母。这样才能产生效果,才能为学生树立参照的标杆,才能去证明人性本善,证明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我们祖先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不足,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严重缺失。对此,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吸收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的精髓。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笔者在对传统文化教育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从教材、课堂和课外活动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探讨。
一、以语文教材为立足点,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语文教材中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只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总体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以人为本”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如儒、道两家的思想体系都是“以人为本”的典范。如《论语》《孟子》中所体现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至今读来仍受益匪浅。儒家思想体系影响着古代许多名人,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及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易中天曾说:“做学问用儒家的好,实实在在;做人用儒家的也好,堂堂正正。”道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这并非是消极的人生观,蕴含着一种朴实无华的辩证思想。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他在逆境时用道家思想来抚慰自己。其实,不论道家,还是儒家,他们的思想体系中都渗透着对美好社会、人生的向往。
中华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传统下来的礼仪文化是闻名于世的。《礼记》就是一部以礼仪制度为主题的著经典。《论语》中的“人人不知而不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太丘与友期》中的“诚信”以及《鱼我所欲也》中“善”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材中还有很多爱国的思想情节,如岳飞的“精忠报国”,诸葛亮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体现了忠君报国、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所蕴含的思想远不止这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从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
二、将课堂作为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教师要花费力气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及教学课型,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呈现。首先,应激发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古文难懂,许多学生都害怕学习古文,对其敬而远之。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古文,应该先激发他们学习古文的热情。如讲《红楼梦》,让学生直接阅读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先把故事情节告诉学生,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再把周汝昌的《红楼小讲》,刘亮等人讲解的红楼诗词介绍给学生,吸引他们去读“红楼”,这样就更加容易了。
古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聚着我们太多的民族情感和古人的思想精华。许多学生只知其名,不知其义,背诵起千古名句来,琅琅上口,但如若问其涵义却不知道。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诗句中优美的文字与诗的意境联系起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直”“圆”两字用得恰到好处,而如果将这两个字改为“白”“红”或“立”“悬”又会怎样呢?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感受,从而增强对古诗文的好奇心,迸发学习的激情。
利用分点分项法,也能提高中学生对古代人物的理解。文学往往是多面性的,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在对古代人物的理解中,一定要从多个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和理解。如三国中的曹操,可以从“可爱的奸雄”的角度来分析,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可爱”,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奸诈”,又有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英雄之举”,逐项逐点分析,就能对曹操这个人有深刻的理解。再如,《木兰诗》中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可从“娇美的女子”和“刚健的英雄”这两点来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她。
比较阅读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如阅读《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对比柳宗元、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人生观。柳宗元“见水清鱼乐而乐,感石潭寂寥凄寒而忧”;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志向高远却无法实现;欧阳修将忧愁寄寓于山水之间,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百姓,然后“与民同乐”。另外,还有儒与道之争,唐诗宋词中现实与浪漫、豪放与婉约之别,都是可以比较阅读的,这样必定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拓展课外,将多彩的文化生活呈现给学生
央视栏目“我们的节日”每逢佳节都会举办诗文朗诵会。在其带领下,随之而来的诗文朗诵潮日渐升温。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学校也可以开设诗文诵读班,让学生积极地诵读古典文学,从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不断创新教学视点,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如果只局限于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拓展和开设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可以先易后难,先让学生读一些现代作家的品评,如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等,在阅读后再向他们推荐《论语》《三国演义》等古典书籍。如此种种,引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传统文化精神家园。丰富学生传统文化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在学校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主要有:结合教材举办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如《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等;结合本土特色举办乡土文化活动;开设“古诗文兴趣班”,以爱好古诗文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掀起古诗文学习的热潮。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不再局限于课堂。
总之,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初中语文要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要积极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传统节日所蕴涵情感的渗透
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在向前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的国外的节日也随着经济发展的大潮涌入中国,中国的许多学生对“洋节日”情有独钟。然而,当我们为庆祝西方传入的情人节而把市场上的玫瑰花抢购一空的时候,却忘了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类似的节日“七巧节”,它不仅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更表达了人们对劳动的敬仰,对智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的乞朌,以及对世间真、善、美的追求,它丰富的内涵岂是“情人节”可比?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我们更应该借助古诗词的学习,来进行这一环节的渗透。新教材中古诗词所占的比重以及诗词的内容都比老教材要丰富很多,面对如此丰盛的古诗词大餐,怎么将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情挖掘出来,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课题。
诗歌讲究意蕴的悠远深长、意境的幽邃渺远,这一境界的达成,在诗作中往往与诗歌作者的感情息息相关。例如苏轼也在中秋佳节之时责问天上的一轮明月:“不应有恨,此时长向别时圆?” 又如王维在重阳佳节时吟唱的“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对传统的节日的了解中,挖掘、体味诗人暗藏在佳节背后的或痛苦、或忧愁、或喜悦的心情,让学生在对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诵和背诵默写的表层,而要更深层次的拓展古诗词学习的外延,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同时,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也对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文化形式多样,文化色彩浓厚丰富。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既是历史的沉淀,又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折射该民族的生活和发展轨迹。在今天,物质生活已是相当的丰裕,学生的头脑里储存有多少民俗文化呢?很多的学生追求的是流行的、前卫的事物,对于民俗,不少学生不知其为何物。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还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蕴涵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第三、第四句“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时,我们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在重阳节,古人都会做些什么事呢?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重阳节这天,古人有登高和佩戴茱萸的习俗,了解传说中登高可以消灾,佩戴茱萸可以除病,从这些习俗中,可以体会到古人对幸福、美满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古诗内涵的体味,让古诗学习成为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对学习古诗词的一种激发和推动。
诚然,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为了不断培养的探究意识,还需要让学生养成在课后搜集各个民族风俗的习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让他们知道重阳节时古人不仅有登高和插茱萸的习俗,还有吃重阳糕、赏菊等风俗习惯,而且还会了解到今天的重阳节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敬老爱老日;会知道中秋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古人还有月下吟诗的雅兴;会知道元宵有灯会,要吃元宵;会知道端午吃粽子;会知道除夕代表大团圆,要吃年夜饭;会知道春节要放鞭炮等许多的传统习俗,也会让学生对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且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感悟也会更深一层。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民族气节的渗透
每一首(篇)古诗词都寄托着诗(词)人的一份情怀,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爱国情怀,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思念情怀,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悲愤情怀,或“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顽强情怀,或“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悠闲情怀……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品味,领略个体悟诗(词)人的情感,把握古诗词中民族精神之魂,提升古诗词学习的境界。
在古诗词中,诗(词)人常常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古诗词中的梅、兰、竹、菊、莲、松等事物都会寄托诗(词)人的不屈不挠、清新脱俗的风骨,而这些又都是我们民族气节的精髓所在。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联系诗人的作诗背景:贫寒的出身、政治上的不幸遭遇,加上诗人的横溢才华,诗人在政治上遇挫之后愤然在诗歌的中间加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在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体现了诗人傲岸不屈、不畏权贵的精神。又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通过诗人对大海的景象的描写,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诗人把眼前实景和想象融为一体,即景抒情,又境界开阔,表现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伟大气概。
从古至今,不论人类进化到何时、物质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教育都必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健全的人,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先教做人,然后才是做学问。
一、日本初等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一)日本的初等教育
日本的初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15世纪以前的日本,由寺院承担对贵族或武士的子女的社会伦理教育。从16世纪左右开始,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教富裕商人的子女读书、写字、计数的教育设施,这就是后来的「私塾。1868年的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小学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在政府的奖励下,1875年,日本全国各地建立了25,000所小学(该数字相当于今天日本小学的数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开始实施小学6年、初中3年的义务教育制度。「国民的培育,这是日本近代小学的教育目标。
(二)课程设置
日本小学的课程由学科、道德教育、特别活动三部分构成,几乎涵盖了学生在校的所有活动内容。教育课程按照周密的计划如周课时安排表、日课表等有序进行。各种常规活动在学年初就预先计划安排到月日,形成制度化。各学科包括国语、社会、算数、理科、生活、音乐、图画工作、家庭、体育、道德、特别活动。总之,日本新的教学大纲,在培养儿童的自己学习、自己思考的能力上,在发展儿童的个性上,在建设特色教育,特色学校上都有新的改善。
(三)传统文化的体现
1、道德教育
“道德时间”是日本学校特有的一种道德教育课程,主要讲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公德品质和做人的道理。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开设到初中毕业,是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这种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讨论阅读、交流、视听、角色扮演和实际锻炼等教学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日本学校中各学科教学也承担道德教育的任务。国语科培养语言的实感和尊重国语的态度,文学性的教材也要挖掘道德教育价值。数理学科则通过归纳推理等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态度,提高道德判断能力。音乐和图画科,一方面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情操,另一方面,艺术家们的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及对生活、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会引起学生的崇敬和模仿,发挥出比抽象的说教大得多的道德力量。因此,各学科的教学已注意到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特点,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发挥综合教育作用。
2、培养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特别活动”其目的、内容、形式类似我国的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如,小学的特别活动有:学生活动、学校的例行活动、班级指导;中学的特别活动有:课外学习室、学生会活动、俱乐部活动、学校的例行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社会意识,培养自主的创造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发展个性。
3、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摔跤、柔道、剑道等国际知名的传统体育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竞争、拼博、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另外对学生进行书道、茶道、花道、雕刻、古典音乐、交响乐等传统艺术、古典文化的薰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协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从以上可以看出,日本初等教育的内容是整体化和序列化的,他们既有较强的统一性,又有明显的层次性,最终建立大德育的社会教育体系。大德育的概念是对学校教育的扩充,是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在内的道德教育的总称。日本文部省认为,过去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致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功能明显下降。从教育范围来看,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广泛,它不仅担负着对成年人进行终身教育工程中的品德教育任务,而且还配合学校加强对在校生的品德培养。对中、小学生都要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努力、追求上进、诚实、勇敢、有责任感等基本品质。
二、我国的初等教育
虽然我国对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重视,不断用行政手段推动中小学开设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但是面临层层升学压力的学校、学生和家长更侧重文化课的学习。以下仅以长春市某所重点学校的一周课程设置来做说明。
一周共40学时,上午、下午各四节课,其中与小升初密切相关的课程数学8学时、语文10学时、英语6学时,其他还包括体育2学时、音乐2学时、品生(品德与生活)2学时、心理健康2学时、安全1学时、美术2学时、科学2学时,每周还有两学时的文体活动时间,所有课程都以理论讲述为主,学校到老师对不同课程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同。
值得一提地是该学校要求低年级学生背诵《三字经》,主要是以识字为目的。不可否认《三字经》是一部很好的启蒙教材,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儿童推荐的一种启蒙教育教材。在学习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诵读,而是将里面的内容具体化,编成动作,通过教师示范,学生仿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儿童在识字的基础上掌握其中的道德规范,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适度,能身心健康地生活。有自己的目标、有理想、有勇气,有踏实地干到底的意志。重视自律精神,独立思考,具有责任感。发展个性,以求充实人生。
三、小结
在日本的小学,课程设置更注重学生的动手做事、集体主义的能力,包括参加家务劳动作为作业,学生自己分配午餐等。学校在举办各种活动时还邀请所在社区的人们一起参加,让孩子们有机会与地区社会进行接触。同时,学校努力扩展儿童教育的范围,例如引导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或是举办报告会等,以促进相互沟通并培养孩子们尊重人权、爱护他人的心灵。小学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晨跑,要求每一个学生只穿单衫短裤在操场上跑,学校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要求家长每天一早测量好孩子的体温,是否同意今天让孩子晨跑,从小就培养孩子耐寒抗冻。
我国在2006年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当国家的政策明确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在中小学推行与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今年初由教育部倡导的京剧进课堂活动已经在全国22所学校试行起来。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京剧进校园是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经济发展促进教育事业进步,反过来教育进步能够更好的服务经济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系统,每个学校可以独立自主地开发基于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也可以
《新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模块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入选教材的文言文都是历经岁月淘洗和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负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蕴含在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对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进行德育渗透,这是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如先秦《荀子・劝学篇》中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的经典论述,唐韩愈《师说》中对“师”的经典定义及其“尊师”、“重道”的师道观的精辟阐释,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及师道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陈情表》对亲情情真意切的陈述可以让学生理解亲情,学会感恩,加深对传统“孝”文化内涵的理解。又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通过叙写文人雅士兰亭雅集,曲水流觞的盛况而发出的对生死问题的感叹和思考可以启发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生命观;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描写主客月夜泛舟、诗酒放歌的逍遥而抒发出的洒脱旷达的人生观可以让学生学会面对生活中的逆境和挫折;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总结历史兴衰的规律,写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至理名言可以启迪学生以史为鉴。这些传统经典篇目无论对学生的读书求学、为人处事,还是道德情操的塑模和审美趣味的养成都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书法练习为抓手,在教学中穿插汉字书写训练与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汉字书写是基础,然而很多学生到高中阶段仍然写不出一手规范漂亮的汉字,这尤其表现在平时的作业及考试的卷面上。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用专门的课时进行书法训练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之余利用一定时间,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具有示范性的硬笔书法作品,讲解一些基本的书法常识,指导学生在作文书写中有意识地练习书法。书法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古人说“书乃心画”,练习书法能让人修身养性,使人变得沉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办事效率是最高的;反之则心浮气躁、思绪混乱或语无伦次。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变快,人心普遍浮躁、做事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通过书法,可以弥补。书法又是人的品格、意趣、学养的体现。古代许多著名书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王羲之的“骨鲠”,颜真卿的刚正忠烈,柳公权“心正则笔正”,苏轼的豪放旷达,都令人高山仰止。而且,书法中的一些典故和书论也可以作为很好的作文素材在作文中加以运用。
三、以传统节日及相关民俗文化活动为契机,在生活情景中进行德育渗透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等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这些传统节日不仅节俗纷呈,而且富有文化内涵。我们的语文教学生活也自然而然处在传统节日的周期性循环之中。在春季学期春暖花开的四月天气,清明节如期而至,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描写清明节的诗词文章进行诵读,营造节日气氛,感受节日文化气息,在假期结束后可以布置以清明节为主题的作文,描绘春景和乡土风情、追思先人。在初夏五月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的起源、别名及端午节和屈原故事相结合后产生的一些文化习俗,通过搜集诗词,诵读《离骚》,观看话剧《屈原》等形式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在秋季学期开学不久,又会迎来中秋节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那些与思念故乡、中秋团圆、饮酒赏月有关的诗词进行诵读赏析,感受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和审美趣味。总之,传统节日既是人们休闲娱乐,享受生活的文化形式,又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生活资源,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可以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又可以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1.价值取向扭曲
当代大学生是自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以来成长起来的,其大多未经历生活的压力,且人生一直都是较为一帆风顺的,从而导致其个性发展大多注重以自我为中心,反对束缚。这种个性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当中就较容易发生冲突,甚至是出现暴力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代部分大学生在道德判断和价值观上缺乏理性认识。以见义勇为等行为来看,其在观念认知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很难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这种矛盾性的差异,也体现了当前社会当中不良思潮对于大学生思想的腐蚀。
2.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责任感指的是大学生对于自己在承担社会发展责任中是否切合其内心需要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过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低往往取决于其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很多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不损人”且尽量“利己”的这个“不作为”层面上,处于一种非常消极的状态,且没有达到主动帮助他人、以回报社会、服务社会为己任的“作为”层面。
3.诚信意识淡薄
在全国许多高校里,诚信的缺失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如高校中较为常见的: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利用虚假材料骗取国家助学金、剿窃论文、篡改成绩、伪造个人简历、擅自违约等等,这些不诚信的行为不但给学生自己,同时也给学校甚至是全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大学生诚信是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是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坚定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每个有志青年来说,是其成长和成才的思想基础。
二、我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
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也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顽强拼搏精神的真实写照。这种建立在责任意识之上的自强不息精神,己然熔铸于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生命力与凝聚力中,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精神支柱,才可以使得我们的民族可以万众一心,在历史的长河中披荆斩棘,始终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纵观我国历史,每当中华陷于危亡之际,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这种忧国、报国甚至是殉国的精神就为民族精神,这些无数先烈们的思想与行为也成为我们后人永远的模范与榜样。
3.民本与仁善的伦理道德观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较为重视社会道德伦理建构,且从先秦开始,以儒家和道家作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当中,在这些方面就作出了很多积极有益的贡献。我国的古代思想家们尤其是儒家认为,“义”与“利”间的关系是关系到道德修养的大事。在二者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先义后利”,要“见利思义”,不可“见利忘义”,并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观以及对于“利”、“义”的要求,要求个人“为天下兴利”,从而强调群体的利益,并倡导个人价值为社会价值服务,这种道德价值观在现代社会是值得提倡和很有必要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发挥榜样的力量
榜样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榜样可以触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敬仰,并且不断激发人的上进心,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失,往往是由于缺乏榜样和奋斗的方向。给大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自觉的效仿,并且朝着理想与价值目标去不懈的奋斗。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很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若是可以充分的发挥榜样对于大学生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则可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有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会大大的提高。
2.适时对大学生灌输传统文化道德规范
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灌输教化法,即通过学校对于传统文化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利用多种途径,来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灌输,并切实的落实到现实生活当中。当代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因此,需要利用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内涵,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孝道”、礼仪。如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中西方节日,给学生召开以“孝道”为主题的班会;组织大学生学习《弟子规》《论语》等传统经典读本,规范大学生言行和加强思想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言传身教
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但需要通过言教灌输,更需要以身立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切实按照所授的传统文化去做,会让大学生崇敬进而模仿,从而形成较强的号召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带头人,只有其精通了传统文化知识,才会充分的利用传统文化,来对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和思想意识加以正面积极引导。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高校是关乎培育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力量,来加强大学生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让大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让我们的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和延续。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国亮.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新视野的系统分析[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一个人的审美修养能力,与个人的综合素养水平密切相关。若是个人的审美修养水平较高,对于文化知识的体悟能力则较强。若是个人的审美水平较弱,所理解的知识文化在程度上则有所减弱。鉴于此,作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提高在这方面的认识,着重加强学生在审美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们感悟传统文化的能力。一般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一些写意性的特点,这对于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可能时常流于表面,做不到深入的理解其中的基本内涵。因此,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最为诗意感性的“唐诗宋词”,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古诗词的诵读,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感,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反复的诵读过程,学生不仅能够积累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够便于对于诗词的理解,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水平。一般来说,古代诗词有着独特的音韵,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细细体味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意境,其中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也能够得到继承与发扬。另外,若是配上适合的音乐,学生随着情境的深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情感。
二、增加阅读教学环节,诵读传统文化经典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伟大的英雄事迹基本上都记载在传统的文化经典当中。可以说,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与品质的重要载体,起到重要的传承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通过经典篇章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伟大民族的精神和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因此,作为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师来说,应当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以加强诵读传统文化经典为基础,引导学生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精神境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得优秀的文化经典能够触及到学生的心灵,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宣传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初中?Z文教师还应当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经典的研读活动。具体来说,课前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把相关阅读篇目进行布置,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式的阅读。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就篇章的某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的解决问题,便于学生加深对于具体篇章的理解,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境界。在课后,初中语文教师还应当给学生布置与篇章阅读有关的作业,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等。通过整个过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对传统经典文化形成由初步感知到整体把握,再到深层理解的程度。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基础美术教育 人文素养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澎湃潮流, 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后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更重要的是面对诸多不和谐的社会文明现象,如何进一步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文化的价值进一步挖掘,在当代美术教育改革大潮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价值作用和迫切的需要。在此,笔者以基础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探讨传统民族文化对于基础美术教育发展的价值作用。
一、当代美术教育现状和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民族传统文化
1.当前基础美术教育现状。长期以来,人们都把美术作为一种个人爱好,过多停留在兴趣层面抑或仅仅关注其“技术”层面的累积,其课程资源相对封闭、单调、缺乏吸引力。在基础美术教育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严峻形势,无论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无法体现美术文化的实质内涵,更不要谈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与理解。长期以来,校内、校外的美术教育都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抛弃了文化价值内涵的传承。随着美术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才逐渐开始受到关注和被重新认识,我们欣喜地看到:美术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发展美术教育的人文价值的重要性。
2.基础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艰难而行。基础美术教育改革固然在不断推进和发展,但由于不能坚决、有效贯彻执行素质教育政策,基础美术教育一直徘徊于边缘学科的位置,受重视程度不够,基础美术教育发展因此可谓步履维艰,很多改革的落实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体现其教育价值,再加上“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的双层夹击,基础美术教育也不能幸免,偏于“功利”。这固然需要我们基础教育一线教师意识和教学环节的转变,但更需要上级主管行政部门政策的明确和有效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和完成名符其实的美术教育的价值功能。庆幸的是我们发现很多地方陆续开始重视基础美术教育,开发了很多地方美术教育教材,也把传承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编排到教材中,重燃了一线教师的希望,增强了参与、执行基础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
二、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了美术教育的人文价值
1.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文化学者认为“文化”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思想、意识和观念;二为“文物”;三为“制度和风俗”。文化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国历代都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美术作品和资料,如彩陶、青铜器、雕刻、汉画像石、壁画等等,都富含生动的文化内涵,是很好的教育素材。而作为“孔孟之道”的儒学中的“仁、义、礼、智、信,谦谦君子,仁者爱人”等思想,凝铸着美术艺术工作者的灵魂,闪烁着他们高尚的行为准则,影响一代又一代国人,可谓“先做人,后做画”,是画如其人的真实写照。
2.当代基础美术教育体现了人文价值的塑造。随着美术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得以重建,我们应着重从教育和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这一单一、狭隘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因为每一种、每一个时代的美术都与一种特殊的、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也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因此必须把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作为美术课程价值之一,在美术教育中充分体现人文素养。新课程的改革也把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素质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人文精神与传统的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美术教育要与生活联系一起”,“美术学习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技巧的训练”,美术学习应“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这些都体现了美术教育对于人文价值塑造的要求。
3.民族传统文化升华美术教育的人文素养。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营养的国际大师赵无极,在他的抽象绘画中意象地体现着道学的至深境界,他曾精辟地说“画面要呼吸”,画一旦完成就具有生命,正是立足于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才让他走向了世界艺术的巅峰。在美术教育和创作中,传统文化是肥沃的土壤和无尽的源泉,更是历代美术和艺术大师成功的基石,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技艺精湛与人文素养高尚的艺术大师,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证实了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艺术和美术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重要价值作用,不断升华历代大师的人文素养和艺术水准。在当代我们更需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使之在基础美术教育中传承、发展,让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得到回归、发展、创新。
三、民族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互溶。
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的、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因此基础美术教育着眼于民族传统文化是不会中断的,需要民族文化的结晶来激发教育的永恒。
1.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浸润。美术教育是我国新课改下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在美术中融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是美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翻阅中小学美术教材可以发现,和传统文化有关联的内容相当少,传统文化正被慢慢忽视和遗忘。过去机械反复地进行技能传授,结果将美术的内涵给彻底破坏掉,究其原因在于:无视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严重制约了学生对审美的理解、感知、想象,更不能让学生得到美的教化与对美术文化的认识,那么素质教育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美术是人类智慧表现形式的结晶,具有增强审美能力、启发艺术创作思维、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质的功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僵局的打破,从保护民族文化入手是一个重要途径,重建美术文化生存、发展和传承的平台,把根留住,让传统美术进入课堂不失为一条良策。
2.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日常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需要重视传统文化学习的引导,首先要认真品读作品,挖掘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使作品变成一个具有生命的作品,让学生具备欣赏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如四年级上册《材质的美》中,教学目标是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和雕塑艺术的特点,学习从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认识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要用心感受,探寻身边的传统之美,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生活中到处都在展示着,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中寻找美术元素,寻找传统之美,感受时时、处处无所不在的特色传统文化,如川剧的变脸艺术、敦煌的辉煌壁画,再如苏州园林的秀美等等,可以充分开发地方传统文化,挖掘地方美术元素,让教育深入生活,贯穿于生活。最后还可以从教学实践中,把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动手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临摹一些艺术作品、手工艺品等,也可以开展课外教学活动, 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结合美术教师的特长,开展国画、书法、剪纸、版画、中国结、年画、脸谱、泥塑等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让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相互交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文化、民族人文精神的支撑,就会虚无,就会异化。因此,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有效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为美术教育服务,切实提升人文精神,其有效的结果又必然有利于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形成良性循环,实现能力和素质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
[2]邓嘉德.名画经典[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