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工程风险评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建筑工程项目中所面临的风险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风险因素数量越来越多且种类复杂,致使其在整个寿命周期内面临多种多样的风险,为切实加强对建筑工项目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必须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进行了解和掌握。
1.项目环境风险
项目环境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环境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主要表现在地震、洪水、暴雨、雷电、滑坡、泥石流、塌陷以及其他突发自然事件等。由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现象将会造成工期拖延和财产损失。社会环境风险是由于价格变动、汇率变动、通货膨胀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将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风险,从而影响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项目技术风险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着技术不规范和施工技术不协调的因素,因此会产生项目风险。由于发包人没有采用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在工序过程中不能较好地进行协调和统一,影响以后的结算和验收。发包人管理工程技术不到位,不能及时解决承包人所提出的技术问题,而且不能及时答复相关问题,也会造成项目工程的延误。
3.项目管理风险
每个施工故事背后都离不开施工管理,每次施工管理都离不开施工人员的密切配合。良好的施工管理能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反之,则会恶化施工风险程度,加大工程项目的风险。因此,施工管理因素和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及施工企业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因而风险评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风险评估首先找出项目风险的来源,识别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并采取措施化解和消除风险。然而一些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潜在风险,建设人员无法准确判断这些风险的位置,这些不确定风险将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进行和最终工程的竣工。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期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评估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必要基础工作。
1.项目风险评估概述
风险评估就是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量化风险,评估风险所发生的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确定组织的承受能力,从而消减风险,拟定应对各种风险的对策,控制项目风险。
2.项目风险评估的具体步骤
首先,收集数据,由于建筑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必须保证收集的资料客观、真实。这些资料可以从以往工程项目经验中获得,也可以从对社会经济发展分析中获得。其次,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通过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量化收集资料,从而细致地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建立风险分析模型,可以使人们对项目风险的评价更加全面。
3.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估的方法
项目风险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按照依据类型不同分为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和基于模型的分析方法。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又称为经验方法,在基线风险评估时经常用到,找出目前的安全状况和基线安全标准的差距。按照评估深度和评估方式划分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定量评估是在定性评估基础之上进行操作。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计算使得评估效果更加深入。
三、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的风险管控
针对项目环境风险要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安全常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对于国家宏观调控和汇率变动等因素,要保证资金充足,及时筹措资金。编制对恶劣环境的应急方案,合理调集人力、物力、财力,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序进行,缩短应对恶劣环境的时间,减少人员伤害和降低经济损失。针对项目技术风险明确规范技术标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严格把关施工人员的勘察资料,减少技术不规范和施工技术不协调所带来的财产损失和因测量误差所带来的返工和务工的麻烦。项目风险管理贯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针对项目风险管理要建立健全系统的管理体系。
四、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单位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筑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工作,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成本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施工安全管控和风险评估,可以有效防范和应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而且我国在工程技术方面获得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朱卫东.水利工程招标方式与评标方法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11.
[2]陆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挣值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3):145-149.
[3]闫丽颖.基于D-S证据理论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J].建筑技术开发,2013(10):69-72.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b)-0102-02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技术也越来越复杂。在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中,地下综合体建筑的体量越来越大,埋深也越来越深,为保证工程建设的成功,工程师必须认识和避免工程在其生命周期中潜在可能的失败。风险分析就是研究处理复杂的工程系统,辨识其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分析这些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及其造成损失的大小,提出控制风险的相关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时的损失。
根据工程风险的定义,若存在与预期利益相悖的损失或不利后果(即潜在损失),或由各种不确定性造成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损失,均称为工程风险。一般而言,在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工程风险R可表示为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期间发生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环境破坏或工期延误等潜在不利事件的概率p与可能后果c的集合,表达式为:R=f(p,c)。具体到地下综合体建筑的火灾风险,则风险定义中的不利事件即火灾事故,不利事件的概率即火灾事件的概率,可能的后果,即火灾事件可能造成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1 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
地下综合体建筑根据自身工程特性的不同,及所面临风险问题的不同,其风险分析过程与方法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进行地下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估时,需要针对地下综合体建筑的建筑与装修材料、设计方案、使用目的、消防设计方案、人员疏散方案等,确定工程不同防火分区的火灾风险评估对象、目的及方法。另外根据我国基本建设程序,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一般需要经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设计阶段,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即进入运营阶段。随着工程阶段的发展,火灾风险也在动态变化,相应各项风险的发生概率、损失以及对于整个工程风险的权重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开展地下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估工作应与相应的建设阶段紧密结合,分阶段开展风险评估。
因此,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为如下。
(1)根据工程性质与特点,确定火灾风险评估的依据,保证评估的合理性。
(2)根据评估阶段的不同,应明确评估对象与目的,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以实现评估的科学性。
(3)对评估对象要有全面认识,同时对重点风险源应有针对性重点评估,确保评估的针对性。
2 地下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估与控制基本流程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安全风险评估与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相结合,本工程目前正处于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初步设计阶段的特点、任务和目的,开展风险评估与控制工作。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包括火灾风险的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是对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中存在的各种火灾风险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排序的过程。而风险辨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筛选。风险识别是指调查和了解潜在的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风险筛选是对评估对象已识别的所有风险因素进行二次分析,并根据其发生概率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对不构成系统安全风险影响的因素予以剔除。
火灾风险辨识过程可分为6个步骤:火灾风险定义、确定参与者、收集相关资料、风险识别、风险筛选、做出火灾风险识别报告。
在工程风险识别过程中,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检查表法、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风险讨论会等。对一般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的火灾风险宜采用检查表法,对建筑面积特别庞大的或有其它特殊情况的的宜采用专家调查法。
3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方法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半定性半定量分析。
定性的风险分析是借助于对火灾事件的经验、知识和观察,以及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了解,科学地进行分析、判断的一类方法,运用这类方法,可以找出工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的因素,进一步根据这些因素,从技术、管理、教育上提出对策措施,加以控制,达到安全的目的。定性的风险分析不对风险进行量化的处理,只用于对事故的可能性等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等级进行相对的比较。定性分析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容易掌握,缺点是分析结果难以量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人员的经验,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往往需要凭借直觉,或者业界的标准和惯例,为风险管理诸要素(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现有应对策略的效力等)的大小或者高低程度定性分级,例如“高”“中”“低”三级。主要回答“有没有”“是不是”方面的问题,具体采取的方法有小组讨论、检查列表、问卷法、人员访谈法、专家调查法等,该方法实际操作相对容易,但也可能因为操作者的经验和直觉的偏差而使分析结果失准。
定量分析方法的思想是对构成火灾风险的各个要素和潜在损失的水平赋予数值或货币金额,当度量风险的所有要素都被赋值,风险评估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就都可以被量化了。定量的风险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蒙特卡罗法(Monte-Carlo)、聚类分析法(Clustering method)和等风险图法。
定量分析方法有两个指标最为关键,一个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个是威胁事件可能引起的损失。理论上讲,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对安全风险进行准确分级,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可供参考的数据指标是准确的,可事实上,在工程实际中,定量分析所依据的数据的可靠性是很难保证的,再加上数据统计缺乏长期性,计算过程又极易出错,这就给分析的细化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目前工程实际应用中风险分析,采用定量分析或者纯定量分析的方法还是有较大的难度,通常采用一些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
半定量的分析方法通常包括事故树法,事件树法和风险评价矩阵法。事故树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能对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及逻辑关系能做出全面、简洁和形象的描述,便于查明系统内固有的或潜在的各种危险因素,为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还便于进行逻辑运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事件树法(Event Tree Analysis,ETA)是一种图解形式,层次清楚、阶段明显,可进行多阶段、多因素复杂事件动态发展过程的分析,预测事故发展趋势。事件树分析法可以定性、定量的辨识初始事件发展为事故的各种过程及后果,并分析其严重程度。根据事件树图可在各发展阶段采取有效措施,使之向成功方向发展。
根据以上对风险评估方法种类的分析,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火灾风险的分析过程与工程建设的阶段有关,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可用的数据有限,通常可采用采用专家调查法(Delphi法)和检查表法,结合历史数据和专家评判,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事件进行识别、排序、量化、分析和评估。
4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火灾风险评估步骤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火灾风险评估可以采取如下技术路线。
(1)充分了解所需要研究的工程情况,收集资料,包括项目背景、设计资料、气象资料、地质资料、工程已有的研究报告等。
(2)研究资料,查看现场,并分别评价层次单元和研究专题。
(3)各评价单元的可能发生的火灾风险事故进行分类识别。
(4)对各火灾风险事故的原因、发生工况、损失后果进行分析。
(5)用定性与部分定量的评价方法对火灾风险事故进行评价。
(6)各火灾风险事件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价。
(7)汇总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的总体火灾风险评价。
(8)结论和建议。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火灾风险分析和控制方案研究的基本流程见图1。
5 灰色聚类法在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火灾风险的评估过程需要用到大量具体的信息和数据,如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的面积,出入口的设置,正常通风及火灾条件下排烟方案的设计,喷淋设施方案设计、建筑与装修材料的使用、地下综合体建筑的使用类型,人流量大小、中控系统的可靠性等。可采用灰色聚类评价法对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概率和火灾风险损失水平进行评估。由于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一般都分成若干个防火分区,对其中的每个分区,以该分区发生火灾的几个主要风险因素为聚类指标。
根据对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事件特征的分析,可确定火灾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下综合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人流量大小、建筑与装修材料、火灾人员疏散方案、火灾条件下通风方案等主要因素有关。
根据各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防控设计方案实际情况,对其各项风险指标进行量化并无量纲化,并根据各指标不同灰类的白化权函数值,计算出各加权聚类系数,即得不同隶属关系的聚类行向量,按照最大隶属关系可确定特定城市地下综合体火灾的分区的火灾风险概率等级。
地下综合体火灾风险损失等级亦可通过聚类分析法得到,也可通过专家决策法(Delphi法)确定其火灾损失等级,据此查取风险矩阵表,即可确定某特定分区的火灾风险等级。
参考文献
[1] 谢华.地下商业街火灾风险评价[D].沈阳: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
[2] 李鑫.地下式水电站火灾风险分析与评价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我国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现状
在过去我国依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时候,设计单位是无需承担由设计失误导致的任何损失赔偿,而且很多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为国有独资事业单位,这就使得这些企业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风险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设计单位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风险观念和风险意识依然不强。我国为了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在新《合同法》中专门对工程设计进行了民事责任界定,规定工程设计单位要对自身设计的失误承担完全的民事责任。一旦由于设计问题导致工程无法顺利完工或者出现质量问题,工程设计单位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因此,工程设计者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风险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许多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开始纷纷进入到中国市场,致使许多大型工程项目的开发商更愿意与国外知名设计公司合作,从而导致我国传统设计遭受更多的竞争压力。在此情况下,我国建筑工程设计单位需要积极适应国家化形势,并将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点管理项目。
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管理
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管理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工程设计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
(一)工程设计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工作主要是要在工程施工前确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潜在风险,并确定这些风险是否会对未来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威胁。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识别:第一,专家调查法。此种方法主要是利用该领域及相关领域专家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来找出工程的潜在风险;第二,工程分解法。该方法主要将工程项目分解成一份份更易管理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小块的分析来识别风险;第三,事件分析法。就是将之前了解到的相关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并这些事件进行逐步分解,从而分析潜在风险。
(二)风险评估
通过各种风险分析技术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的方法就叫做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主要是将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排序,并反映出不同风险对该工程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工程需要找出解决这些风险的方法。风险评估是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来实现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决策树法。即用树形结构图来分别标出各种风险出现的概率,并以此估算风险大小;第二,专家评估法。即将以前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风险进行罗列,并请专家们根据自身的经验对风险的严重性进行评估和打分,从而确定这些风险的的重要程度;第三,等风险图法。即将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风险后可能产生的结果作为标杆,且设定为纵坐标轴,以概率为横坐标轴,通过对不同发生概率和后果相乘,在坐标轴上标出结果相同的点,并将这些点连成曲线,并以此表示风险分布的一种经济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然灾害对于工程建筑施工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项目的自身地质环境和复杂的气候变换,往往在发生时使得工程施工进度受到很大程度的推迟,甚至会给工程施工项目整体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害,给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经济效益的损害。因此,利用有效的自然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的结果相应的可以作为工程一切险承保自然灾害的风险依据。
影响建筑工程自然灾害分析
影响建筑工程的自然灾害有许多,在工程施工设计过程中,应该认真勘查工程周围详细情况,对工程施工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考虑可能发生的相关自然灾害问题,在工程设计时有针对性的增加相关防护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工程施工项目的影响。常见影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有以下几种:
地面降沉
地面降沉又被称之为地面下沉或地面凹陷,是不稳定的地质结构所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对于工程施工项目的影响较为严重,这类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也较高。当地面降沉现象发生以后,工程施工项目的地基结构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建筑项目的塌陷或是建筑项目的倒塌等问题的发生,给施工企业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应该对工程施工区域进行严格的分析和地质勘测工作,针对地质结构对建筑地基进行合理的加固和强化,尽量避免地面降沉对施工项目所造成的影响。
地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壳活动频率较为频繁,地震灾害的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对于工程施工项目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在工程施工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区域的地震检测工作,并根据相关资料了解当地地质结构活动是否频繁,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注意采取一定的防震措施,如承重结构的加固,地基结构的加固等等,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影响,减少施工企业的相关经济损失。
泥石流
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水土流失地区在雨水季节容易爆发山洪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房屋建筑的损害,这一自然灾害对工程施工企业来说也具有非常大的威胁。首先,工程施工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当地工程建设区域有无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历史,并对周围地质环境开展有效调查和分析,分析地质结构是否容易在雨季受到雨水影响,出现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可能。当确定相关数据之后,施工企业要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手段,比如提高建筑物的抗冲击能力,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在泥石流灾害发生后,降低泥石流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影响,确保在短时间内恢复工程施工建设,降低自然灾害对施工企业和业主的影响。
低温天气
低温天气,对于工程施工建设来说也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一般来说,低温天气会使得部分工程材料的脆性提高,材料硬度降低,在相关环境下得施工作业,容易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低温天气的出现,会造成工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大大延长,也会使得工程施工周期大大延长,对于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工程施工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同样不要忽略低温天气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影响,做好天气预测工作,并同当地气象站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针对相关天气变化对工程施工进度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有效避免低温天气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确保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竣工。
工程施工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流程分析
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确定自然灾害对工程建筑所造成的风险评估工作,首先要选取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型。在进行风险评估之前,首先要绘制工程现场在险价值变化曲线,在进行风险评估前,应首先绘制工程的场地在险价值变化曲线,并以施工进展的不同阶段为主线,然后根据变化曲线来识别出各个施工阶段可能会发生的相关风险事故,根据相关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标注在险财产价值变化曲线上,这样有利于确定相关自然风险事故所致的损失幅度。
场地在险价值就是指工程施工场地上所有处于风险中的财产价值的总和,这是工程一切险承保承保的重要内容,被保险财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任何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物质损坏或损毁,都由相关担保企业进行赔偿,从而有效降低施工企业的经济财产损失。
(二)施工期自然灾害的损失概率和幅度分析
工程施工项目确定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概率和损失幅度,一般都需要由相关经验丰富的工程设计专家、工程施工专家、工程监理专家来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并结合一定的历史损失数据以获取最终的损失概率和损失幅度。这是一项较为专业且重要的评估内容,工作量大且精确性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因此,概率的和幅度的计算采用范围计算手段,模糊数据法来求出最终结果,以供保险企业和施工企业进行相关参考。
易损性分析
易损性分析就是根据对工程现场的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出工程施工项目中容易受到损害的相关设备和施工内容,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风险担保措施,降低施工企业的相关经济损失。经过对相关技术的调查和评估,能够求出工程平均损失率曲线和损失函数,虽然自然灾害强度的不断增加,相应的工程损失率就会不断增加。
(四)专家估计值不确定性大小的度量
专家评估值不确定性大小的度量,就是根据专家的相关评估经验以及丰富的知识水平,来评估自然灾害对工程施工项目的影响。根据专家实际评估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就会对获取不同的工程复杂性评估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效果评估数据,这些数据都会严重影响到工程风险评估的最终结果。结合专家的最终估计值能够求得工程施工项目受自然灾害的最终影响效果及影响程度,这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获取最终数据结果后,施工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同承担保企业开展相应的担保合作,以降低自然灾害发生后企业的经济损失,保证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总结:
自然灾害对工程施工企业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威胁,严重的自然灾害将会给施工项目带来巨大影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也会造成工程施工项目的损毁,因此,施工企业应该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同相关保险企业开展有效的风险评估工作,积极进行相关工程环节的自然灾害一切险承保工作,尽量降低自然灾害对工程施工项目的影响,从而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确保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军,卞艺杰. 建筑工程一切险理赔公估实务的探讨[J]. 中国资产评估, 2006,(11) .
[2] 郭振华. 大型项目建筑工程一切险承保风险评估方法[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7) .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6-017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6.084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建设流程复杂的工程建设,为保证工程施工顺利,保证施工过程有效监督以及工程质量合格,离不开有效的工程项目合同的签订和管理。作为承包商与发包商之间关键的法律文件,工程项目合同是工程建设过程中诸多环节的重要依据,因此,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对工程顺利开展有着直接作用。基于工程项目开进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若合同管理不当或由于风险因素影响合同管理实效,将直接给合同双方带来重大损失。因此,为有效加强工程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风险评估至关重要。
1 工程项目合同风险形式
1.1 客观的合同风险
客观的合同风险主要是由国际惯例、法律法规以及合同条件所规定的,这种风险责任一般都是人们主观愿望以及努力所不能控制的,往往是合同双方有所配比的,比方说合同规定的承包商应该承担的风险,像变更风险、市场价格风险以及时效风险等。
1.2 主观方面产生的合同风险
工程项目合同风险除了客观合同风险因素之外,还包括主观合同风险因素。其主要产生是人为造成的,通常情况下主要是指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合同风险因素。这个过程中业主也会因为自身条件性因素的影响,对合同制定相对严苛,并将这种类型的合同条件纳入到工程合同中。同时承包商承揽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将侧重点放在价格以及工程期限中,这样一来,会造成对工程合同的审核不足,签订合同也就会显得较为盲目与随意,这样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承包商法律约束角度受业主的牵制。合同签订的过程中业主因此也就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合同中的平等性就无法体现出来。
2 合同管理风险评估方法
基于工程项目建设涉及范围以及因素众多,若能够对合同管理中的风险实现有效评估和加强,就能够对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避免风险因素对工程建设任一环节造成影响。有效的合同管理评估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风险因素的影响,合同管理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2.1 模糊评估法
模糊评估法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风险评估的重要方法,主要以模糊集理论对工程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展开评估,具体的度量工程风险的模拟方法主要是蒙特卡洛模拟法以及三角模拟法,通过参数的调整改变,多次进行工程项目风险模拟。根据模拟仿真风险数据进行结果统计和分析,进而对项目风险结果进行有效度量和控制。
2.2 综合评估法
综合评估法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属于全面型风险评估方法,通过评估专家对工程项目合同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并得出具体风险水平。将风险评估结果与整体风险水平结合并进行有次序的排列对比,进而实现合同管理风险度量。这种方法对从全局角度总结风险系数有着直接作用。
2.3 外推法
外推法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属于较为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具体类型不同,包括前推、后推、旁推等不同形式。基于这三种类型,旁推主要是通过对类似项目数据的总结、分析与运用,以实现项目合同风险的评估。前推主要根据历史实践经验以及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风险评估积累,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推测和判断,并对风险出现的概率进行准确判断。后推法主要是针对不存在的历史数据,结合项目合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定义,对可能出现的初始风险事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进而对合同管理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3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防控
建筑工程合同是项目管理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法律性文件,但是同时也是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在签订了合同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的责任意识。需要对合同中产生的每一项问题进行仔细研究,对履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明确。
3.1 对合同签订主体进行资格与权限范围的认定与审核
在针对合同进行签订的过程中需要对签订主体部分进行资格与权限范围上的审核,杜绝出现无权或者是中介的情况发生。合同签订人应当与投标书中一致。另外,针对合同签订主体的资格审核要严格按照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合同相关法律及规定进行程序性审核,通过专业人员审核后保障合同签订具有公平性,以更有效保障合同签订双方利益,避免后续因合同风险造成任意方出现损失。
3.2 提升风险管理责任意识
这个过程中还应当提升风险管理的责任意识水平,充分分析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的内容:
3.2.1 合同中应当对行业操作管理内容进行强调。合同款项需要明确,为此操作性需要增强。当前阶段我国的许多工程施工项目中,承办方通过使用向对自己更加有力的条款内容使发包方受到自身权利的控制。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合同进行较为仔细的审核。
3.2.2 加强在合同中形成控制性条款的内容。在制定合同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订立有关控制与防范双方的过程性条款。因为工程项目建设的操作性相对较强,为此风险性也将更大,这就造成了施工总合同中对相关材料与设备等的质量需要被有效控制。
3.2.3 合同中保修金条款制定。工程项目建设合同风险主要包括材料供应以及安装与调试,另外就是承建单位的违约。除了上述的相关合同条款内容以及工期计划等内容之外,在进行目标设置的过程中还需要形成具有控制性的条款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履约保函或者是履约保证金的形式降低风险产生效果。
3.2.4 加强语言以及承诺的类型分析。在建筑工程合同中还需要将双方商讨的结果以及决定性内容纳入到合同中来。
3.3 加强对合同拟签订阶段的评估
需要形成重大合同的相关评估制度。通常情况下建设工程项目产生的合同都应当交由相关成本的单位、法律、财务、计划以及审计监督单位等多个部门,通过专业性领域的综合评估,这是有效控制与预防风险产生的重要环节与步骤。
4 合同履行阶段环境中的风险防控
4.1 合同需要及时交底
合同形成与履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及时交底,这是责任义务得以明确的重要步骤。工程合同在设计与形成的过程中已经明确了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同时又有较为详细的分阶段性的目标内容。为此,工程合同管理十分重要,即明确合同的权利主体责任、权利与义务的重要内容。强化技术工程交底有助于制定具有适应性的方案策略。
4.2 强化动态监管合同履行工作
形成动态性的技术监管,加强对合同管理的履行。工程项目总目标在施工的过程中被分解,这个过程中项目监督与管理需要对合同条款进行负责。也就是工程项目在履行的过程中应当与管理之间挂钩,并针对合同形成状况跟踪与信息采集等工作。
合同动态监督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提交书面形式的报告内容,还应当针对现场进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检查。在组织内部结构中也应当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了解,针对相关数据资料内容进行整理与收集,目的是为了能够尽可能地掌握发包单位是否真正意义上对自身的义务进行履行。
5 合同履行后产生的风险防控
在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将整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真实了解项目工程施工的全部工作。这样一来,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合同履行之后阶段资料的综合管理工作。这是实现合同管理的效率与规范化的重要内容,更是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措施以及形成系统性的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机制建设。
6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建筑领域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工程项目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更加规范、科学、高效。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因素来看,要采取有效的规范措施和风险控制措施。一旦出现合同管理风险,将直接给工程建设造成阻碍影响,给承包方和发包方都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为有效构建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风险评估模式,要应用合理的风险评估方式,并不断提升风险意识,完善合同管理相关制度,全面、规范实施合同管理,加强合同管理人才培养。高效的工程合同管理能够为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于国宝.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6).
[2] 苏晓,董国英.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体系建设和合同管理业务流程[J].科技信息,2011,(18).
[3] 杨凤春.石油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以大港油田公司为例[J].经济师,2011,(9).
[4] 夏冬艳.浅谈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风险与防范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3,(3).
[5] 刘营.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8).
前言:建筑业不仅仅是第二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具体的应用环节中也应当健全其制度体系,并实现项目对象风险的有效预防。伴随着社会实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中孕育着的风险因素与不确定因素也应运而生,并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得到了日趋提高的重视与关注。
一、建筑工程项目及其风险的理论识别
(一)建筑工程项目
建筑项目工程的定义,存在着狭义与广义之间的判别与论断。其中狭义的工程项目单指建筑企业具体施行的技术活动业务,指具有一个设计任务书和总体设计,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管理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的工程建设项目。一个建设项目往往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而广义的项目意义除了这一层指向外,还存在着工程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等不同类别与差异之分[1]。工程项目关乎到企业的效益获取,更涉及到百姓的物质需求,因此在项目施工中与其具备解决风险的能力,不如直接做到对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二)风险的理论识别
由于工程项目是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对于这些内外因素,从事工程项目活动的管理者往往认识不足或者没有足够的力量加以控制,便会滋生风险的酿就及生效。所以说在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中,首先要做好的工作便是风险的理论识别,这种识别过程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分析共三个部分[2]。
1.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首先要完成针对风险本身的全面识别,方才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安全而有效,并提高生产效率。对工程项目风险做到有效识别,需要领导部门通过权威理论的有效认定,并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才能正确做到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常用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情景分析法、图解法以及德尔菲定律法则等等。经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结合以自然因素与企业体制自身因素,实现整个施工过程的统筹规划与制约。风险识别具有单一指向性的特征,在具体的识别过程中需要做到对单位风险实现有效验证和界定,并为风险对象的防御措施提供有效的借鉴案例与参照模板。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整个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二步,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步,它实质上是对风险识别的进一步深化的具体过程。风险评估溯及到工程项目中,即泛指采取科学的理论方法将辨识对象按照其潜在影响的轻重加以重新排序,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国做到有的放矢,并在分清主次的前提下进行更有能动效果的施工。风险评估方法大致可分为调查表专家打分法和运筹学及相应的数学方法这两大主要门类。通过精密的计算进行对所有环节的准确验证。所以说风险评估针对的是可能危及工程项目的所有风险,而风险识别仅仅指向单个的、具体的风险。
3.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最具分量的一大工作环节,而且在理论层面上需要最为深邃的介入与筹备,才能做好这一步的工作。风险分析是指在风险评估过程得出结论,具体针对这些影响性大的风险因素,运用一定的计量方法进行深入而又有效的分析。蒙特卡洛模拟法在风险分析的过程中最为通用的办法。具体方法是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随机变量函数发生器,进而产生一定随机数的概率模拟,用标准差检验结果,最终实现确定模拟的可靠程度[3]。这种方法主要在于将待求的风险变量当作某一特征随机变量,通过某一给定分布规律的大量随机数值,算出该数字特征的统计值,最终核算出风险变量的近似值。因此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基础,而风险分析才是所有管理过程中的关键。
二、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一)风险规避
工程项目中实现风险的有效防治,固然要耗费不小的成本。而建筑施工往往要以节约成本为第一要义,所以在针对风险的防范过程中,处于节省成本以及开源节流的考虑,对风险采取规避的策略与态度,通常是企业首选的考虑措施。溯及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主要体现为通过项目计划的变更,实现对潜在风险的彻底回避,保护项目目标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之内竣工,并得到质量上的保障。这种方法可以在不浪费任何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对风险的防范,但由于其消极的本质,所以在市场环境中不可能完全做到万无一失。虽然节省了成本,却也意味着消失了潜在的收益。更为重要的是,一种风险被防御住,转而会诞生出另外风险[4]。
(二)风险缓解
与风险规避的举动与措施体现出较大的不同,风险缓解体现出一种积极与主动的姿态,通过面对与控制的方式将风险影响达到概率最小化的过程。但同时这也就意味着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并可能会增大施工的预期投入规模,因此企业与承包商都应测算拟采取的预防措施所需要的费用。此外还应在最坏打算的层面和角度上,做到最大限度的分析与考量:一旦预防措施不成功,风险发生后应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损失,从而使风险损失最小化。因此,风险的缓解需要企业摒除报喜不报忧的态度,做好随时发生损失的应急准备。
(三)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的防范方式主要体现在通过一种特殊的方法,将风险及其所带来的后果直接转嫁在其他市场环境当中,说得具体一点,就是设法将某风险的结果连同对风险进行应对的权利转移给第三方。这种方法与控制的办法最为有效,但是也比较容易受到企业的排斥,只有万不得已才能够勉强执行的策略。因为这种防范风险的方式不但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支出,还要做到在市场行情中体现出高度的灵活性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技巧。风险转移可以分为风险分散、非保险风险转移、保险风险转移等几种主要方式。但是和风险规避一样,转移风险并不能彻底实现对项目风险的完全消除[5]。
(四)风险自担
顾名思义,风险自担就是面对所有的风险采取全面进攻的防范与控制的方针策略,并以企业财务体系为支撑和保障,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绝对维护。由于这种行为具有孤注一掷的特点,所以在做出自担风险决策前,应考虑企业自身自担风险的最大能力限度,并要铺设足够的后路如预留应急费、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等。在实际操作中,对风险针对性地解决治理,可能是最为有效的策略,但其中所要耗费的成本也可能远在以上三种措施之上。
结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足以支撑着整个工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并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甚至决定着工程效果的好坏与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筑企业一旦经历具体的项目活动,要在理论布局中严密恪守“木桶原理”的应用原则,将项目的风险因素考虑周全,这才是建筑企业成熟的经营理念的根本体现。
参考文献:
[1]史辉情.浅议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防范与控制[J].现代商业,2012,3(5):94-96.
[2]曹君.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6(12):174-175.
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其规模大、周期长、生产的单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一般产品生产具有更大的风险。特别对于现代建设项目,无论是在规模、技术复杂性、资金投入、资源消耗量还是在影响范围方面,都比以往任何时期要大得多,所存在的风险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导致的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事故、发生危险,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可能性或慨率。由于上述的特点,或者说是不利之处,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与其他工业生产相比,成为一个高风险的产业。由于建筑施工的流动性,使得人员之间的配合、机具之间的配合更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引起事故发生;使得人员的劳动力造成浪费,机具的损耗增加,难以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使得原材料的质量难以控制,引起工程质量事故;使得施工的组织和管理难以适应各种环境,难以达到最有效的状态。由于生产的多样性,建筑物复杂多变、各不相同的特点,使得建筑施工的难度提高,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对建筑施工组织和管理的要求也更高,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生产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出于生产周期长、实际施工时的赶工期,使得施工组织管理工作难度提高,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提高,人员安全措施的落实困难,造成各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由于建筑施工在大部分时间是露天作业、野外作业,所以,就更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且在受到影响时,损失会更大,后果会更严重,修复和重建将会更加困难。由于建筑施工的高空作业较多,使得人员伤亡的概率增加,不但施工人员本身容易发生伤亡。而且还造成过路人的伤亡,这可以说是建筑工程人员伤亡事故的一个特点。遇到地质条件差的建筑场地时,建筑施工,特别是基础施工的困难将增加,发生各种事故的危险也将增加,对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不利影响也随着增加。此外,由于建筑物结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是处于最软弱的状态,荷载承受能力最低,任何不利的作用和预料之外的荷载,都将给建筑物造成不利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损坏或破坏,或者引起该建筑物周围其他财产的损失、人员伤亡等。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1. 选择合适的安全控制措施
为了降低或消除较大以上的安全风险,企业应考虑识别和选择合适的安全控制措施。选择安全控制措施要以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依据,判断与威胁相关的薄弱点,决定什么地方需要进行技术整改、安全防护,采取何种防护手段。
2. 实施正确的风险控制,切实降低安全风险
企业应根据控制措施的费用与风险相平衡的原则,严格落实各安全控制措施,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采取降低风险的途径有:(1)免除风险。如改善施工程序及工作环境、采用安全的施工机械设备等。(2)转移风险。如进行投保等。(3)减少威胁。如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避免作业人员受到伤害。(4)减少薄弱点。如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5)进行安全监控。如配备专职安全员,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及时对发现的问题作出响应。
3. 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
任何施工生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风险,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在完成实施所选择的控制措施后,还应对残余的风险进行评价,确保将残余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在实施安全控制措施后,应过一段时间对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对所选择的控制措施在多大程度能降低风险应做出判断,对于残留的仍然无法容忍的风险,则应考虑加大风险控制的力度,以进一步降低风险。
4. 完善事故应急机制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也是企业实施安全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针对后果较严重的重大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定期进行演练,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
5. 形成长效机制
建筑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安全风险也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企业应实施动态的安全风险控制,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实现安全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重新组织风险评估:(1)施工内容发生较大变化时;(2)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3)发生严重安全事故时;(4)上级单位有相关要求或项目部认为非常必要时。
在房屋的建设工作中,始终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安全隐患依然无法完全消除的今天,为了尽量减少潜在的安全威胁,风险评估这一工程建设系统应运而生。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风险评估只是对观察可见的问题做出了评价和解决的方法,房屋建筑中还存在着从建设开始时就隐藏其中的问题,面对这些隐性问题,要用模糊理论分析法来对房屋建筑的质量及风险进行新的评估。
一、房屋建设的风险模糊分析评价
房屋建筑的工程建设在主体结构、基础阶段、管理方法上都或多或少存在风险,随着建设进度的加深,风险现象也会逐渐显现出来。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风险,这些风险在建设者中都有一定的共识,但是它始终处于一种不明朗的状态,它们有发生的可能,但是可能性还尚未可知,将它们作为潜在的安全风险是有必要的,这些属于未知的风险,模糊质量风险的评估与工程的阶段性有关,我们从施工人员的管理、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建设工艺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些风险出现的细节和原因。
(一)人员管理的风险
普通的房屋建筑工程一般并非政府部门直接监管,而是由该项土地投资负责人或者房地产开发商进行房屋的建设工作,他们在选择施工团队时可能不够仔细认真,没有进行认真的考察和咨询,仅以建设项目招标时哪家施工单位报价较低为参考标准,这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施工管理上的风险。
1、人员构成不规范
就算选择了性价比较高的优秀施工团队,对其中的人员也会有监管不足的风险,对施工人员是否有足够的资历无法准确判断,而且部分施工者一人同时身兼多职,对房屋建设工作可能无法尽心尽力。
2、施工技术不统一
如果在设计管理者与施工团队中缺乏讨论交流,那么房屋的设计方案就有可能无法正常实施,一旦设计意图没有顺利交接,则会导致具体的建筑技术也缺少参照标准,很容易出现技术上的误用,对设计负责人的交代如果不够清楚,就会出现技术上的风险。
3、质保制度缺失
在工程建设中,对建筑的质量方面由施工方主观把握,很容易造成施工方在工作上为图省时省力而放松了对质量的细节建设。而这时又没有可以确保质量的第三方检测人,对房屋的质量无法实现严格控制。
(二)材料使用的风险
1、材质混合不合理
在建筑中需要用到许多不同材料的混合物,例如水泥,在水泥或砂石材质中需要按照建筑标准进行砂浆与混凝土的混合拌制。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按照规定的混合比例来执行,就很容易造成砂石水泥中含泥量过高,其中的颗粒半径不符合建设需求,一旦这些混合材质无法使用,就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2、建材选择不规范
建材除了上述的混合材质,主要还包括建房专用钢筋与建筑砖石。在钢筋材料的选择中若太随意且不加测量,在之后的建设中难免会出现钢筋长度不足、焊接程度不够牢靠、焊接的缝隙也不够高度等问题。砖石方面多半是筑房专用堆砌砖块,存放的时间通常都不够长,这样会致使砖块的散热期很短,导致砖块体积的收缩不足,砖块在堆砌使用时会因体积大小不一而妨碍建设进度,再者,往往到临近堆砌前才开始浇水湿润,导致砖块湿润程度不一,收缩的几率大小不一,严重时会使砖块变形,甚至开裂。
(三)建筑工艺的风险
1、回填土方式不合要求
在工程中会有挖出的洞口和建筑填坑,在往回填平前,容易疏忽对回填用土的检查,其中,包括回填土的含水测量、土块的粒径观察等。如果回填土的含水量未经控制和检测就往回填,会造成回填后的土质疏松,土块的粒径如果未经测量就放进回填土中,会因为土块的体积过小而没有支撑力或过大而与周围土块无法形成有效结合。这两者都会导致回填区域的地面不够平整,严重者还会出现裂缝和变形。
2、浇筑混凝土时不符标准
混凝土的浇筑一般是完成建筑工序的最后一步,但是,往往到最后一步的错误才容易集中发生。在混凝土的配置中如前文介绍,有可能不符合规格,在混合材料混制而成的混凝土中有可能不符合3%的含泥率的要求,同时,在施工现场配置的混凝土往往和在正常配置室内配置的量不相符,这就会造成混凝土的质量下降,对建筑中的石子冲洗力不足。而且更大的风险在于对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搅拌运输距离施工工地一般较远,而且混凝土是施工常用材料,需求量大,需要时间紧迫,所以在搅拌时容易因为赶进度,加入过量的水,这样就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与石灰的比重超过规定比例,同时造成使用后坍落程度控制力不强。在施工场地的振捣棒插入混凝土机器时深度不足,会使搅拌效率低下,振捣不全面。以上几点会使混凝土的品质低下,使用时不得不用掉更多的混凝土材料,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室内施工时不够仔细
在房屋建筑的室内最能体现工程建设的细节,在楼面上,通常要放置圆孔板,圆孔板之间的缝隙要仔细测量并控制,如果在搁置时不够认真,就会导致圆孔板之间的缝隙过大,如果圆孔板之间普遍存在这种情况,还会致使它的支撑端出现裂纹,造成安全隐患。
室内的墙面需要粉刷,如果不够仔细,会出现墙面漏刷、粉面不均;地面的高度需要铺平,不同的房间内可以保证平整,但是整个建筑内的地面高度是否一致,这就取决于每个居室的施工负责人是否讨论过每个房间的建设情况,如果缺少交流,就会使各个居室成为单独的建设项目,地面的高度由于得不到数据的比较而失衡。
二、模糊风险的评估要求
(一)建立评估标准模型
因为模糊风险评估没有充足的信息来制定具体标准,所以需要一个符合正常房屋建筑标准的模型作为评价的参考。这里指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际房屋,只需要从已经完工的标准房屋中测量得到所需的评估数据,按照该标准对施工中的房屋进行风险评估,其中要求标准模型的数据采集要仔细、准确、普及度高
(二)根据实际设定风险指标
模糊风险评估通过标准模型可以得出大概的指标范围,但是不能完全照搬普及标准,要根据目前的房屋建设条件是当调整指标,如当标准模型的建设地形是平原地带时,房屋的高度、屋角的倾斜度就不能直接作为实际建设地点在丘陵上的房屋指标,同时房屋的业主要求也各有不同,投资者或者开发商要尊重市场环境来进行微调,只要设置在允许范围内,风险指标可以下调以适应需要。
(三)将评估指标系统化
风险评估是由每一项建筑指标汇总而来的,在进行指标记录和汇总的工作时,要将各项指标看成一个整体,以判断房屋建筑的安全为风险评估的首要目的。单一观察每个数据确实可以发现个别问题所在,但是更需要将它放大到整体建筑环境中去看,如果这种小差异是为了让整体的布局更好,或者为了弥补另一处建筑的误差而做出的调整,则需要系统化地看待细微之处的数据误差,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将房屋建筑的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各地的房屋建筑逐渐增多,对于工程的施工队伍要选择谨慎,同时做好每一处房屋的检测工作,通过统筹全局的眼光审视建筑的安全程度,并做出调整措施,这也正是风险评估工作的最大意义,以模糊理论为基础的质量风险评估有更强的预见性和评估范围,是一种很好的整体性建筑评估方法,值得广泛推广运用到各项工程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稳定增长,全国各地的建筑行业如雨后春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近几年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出现不少不良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反思。建筑业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和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做好建设风险防范的工作,切实减少建设过程的风险是国家政府以及全体人民的关注所在。这其中的关于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风险防范,提升安全指数的问题却也成为了阻碍建筑业发展的十分令人头痛的因素。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施工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1.1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思想方面的松懈,缺乏坚持不懈做好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的意识是导致风险产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进行项目投标的时候,盲目竞投,最终导致建筑施工企业陷入了其他企业设置的“合同陷阱”、“招投标陷阱”中[1]。还有的企业把经济效益放在了风险管理之前,意识上过分的看重经济,对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防护用具、安全措施经费投入少。大多数施工基层劳动者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素质,安全隐患意识薄弱,缺乏基本,规范,安全的经营经验。因此,即使施工方在安全教育施工前没有发挥实际作用。还有的建筑工程企业,把企业所承办的中、小型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做得很混乱。严重的挂靠、分包现象时有发生,整个工程项目往往是依靠关系承接的,负责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人员良莠不齐。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班组长和操作技术人员之间缺乏专业素质,沟通不当,相互推诿,盲目操作,完全没有考虑到在建筑工程的进行中各个程序之间是需要有效的搭接和协调的,一旦一个环节出错就容易导致重大的失误。
1.2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在我国的不少建筑施工企业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忽视风险管理的现状,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项目建设可能存在的风险没有明确定位,项目建设前不考虑项目部门相应的管理机制和相应的职能机制。甚至一些公司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进行风险管理,进行相关的工作,负责明确其职责。在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中,没有专门人员在建设先期存在的风险识别工作。内部缺乏适当的风险预防和评估措施。缺少施工中风险的应对措施,就会发生风险到来时的,束手无策,自乱阵脚。加上目前许多高资质的建筑企业开始演变成为了管理型的企业,保留有企业的一部分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但更多的完全失去了传统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公司的工程项目施工的队伍,基层的施工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可能出现胡乱处理风险的情况,更可能增加组织机构的运行风险,使情况更加复杂[2]。
1.3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
中国建筑业大多数建筑企业未能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更多是对那些可以投标的项目,盲目参与,盲目投标,结果是投标低,浪费了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和财力。另外,对即将开展的项目进行施工之前,也缺乏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进行估计和风险措施的防范工作。当真正的风险到来的时候,没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及时有效的应对,或者对整个工程做出合理的调整,导致现场混乱,影响进度[3]。许多建筑业从业者更加重视建设项目的物理结构的质量方面。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更多地控制工艺的工艺流程,严重忽视质量管理问题。对于建筑工程的监管工作,更多的是放在建筑外观造型是否美观时尚,建筑工程的结构有否新颖等方面。在部分的建筑企业中有存在由于工期比较紧张,有关的一些材料供应没有及时,或者是为了追求企业的短期利润,在材料进场验收、中间检测的过程中监管工作做得不到位。正是由于缺乏全面可靠的数据的支持,管理层有时候临时凭经验来进行决策处理,效果不佳。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防范及措施
2.1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视
从企业的领导层就要重视起对风险管理的意识,时刻提醒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在每项项目施工之前,都要做好工程的各项风险的预测工作,最大程度的将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罗列,认真研究分析,筛选方案,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应对措施,为企业在开展风险决策的时候提供比较可靠的数据依据。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建筑管理和重点,目的是全面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管理理念和形成管理习惯。建筑企业克服“重速度,轻质量”的理念,以施工风险管理为建设主导。当项目的质量与项目的进展相矛盾时,要服从质量的前提。组织内部员工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知识培训,技术人员标准化设计[4]。在企业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和人员,坚持持证上岗。领导要定期对风险评估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对于工作出现失误或者态度不端正的人员给予适当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给予开除,净化行业环境,提高员工对于风险的意识。
2.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在项目建设中,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施工项目负责人,设置总体协调任务总人员为施工经理,督促项目完成,保证工程施工高质量。企业应当指定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良好应对能力的人员在整个施工期间照顾所有事项。负责人严格监督所有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和使用情况。工程竣工后,请专家和负责人做好工程的验收工作,隐蔽签证,杜绝事后补办签证手续的现象[5]。把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队伍的表现即施工质量同其收入、年末的绩效挂钩。对于那些施工质量较好的施工队伍进行奖励,处罚甚至开除那些施工质量差的队伍或人员。建筑企业应配备专业质量的质量检验和质量检验部门,明确其责任和任务,落实质量标准。同时,让施工人员参与施工的整个施工过程,相互监督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业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建筑行业内的标准,要坚决进行维护。只有这样,建筑工程的部分风险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规避。
2.3健全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把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在系统中体现出来,各项数据做好记录工作。作为建筑企业,在招标前对数据分析要做得很好,彻底了解项目招标文件在各种技术要求,材料,机械等方面的信息,不得随意出价。签订合同的时候,要严格运用风险信息系统来对所要签订的合同的风险性开展必要的风险评估,做到综合分析,对于那些条款不详细或者模糊的合同进行反应,或者是需要独立承担很大风险的合同[6]。项目管理者自身要具备管理和维护信息系统的能力和素质,必须熟悉信息系统的操作,认真对待项目管理过程中每个环节的风险的工作,还应该善于运用信息系统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为团队中的每一位风险管理工作人员安排与其能力匹配的,高效合理的风险管理任务,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明确风险管理责任,团队承担,以更有效地促进施工建设项目的成功建设,避免风险。
3结语
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在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方面仍然薄弱,企业建设项目的风险机制需要完善。最终目标是提高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效率,承担施工项目风险,开展科学,有效的预防。我国建筑企业只有坚持项目风险防范的有效性,这种激烈的市场中减低风险,才能使整个市场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在市场做稳,更强,更大。
参考文献:
[1]杨守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20):19-20.
[2]张博.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防范分析[J].民营科技,2017,(04):173.
[3]宋琦.施工风险防范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1):67-68.
[4]曾建群,华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防范分析[J].江西建材,2016,(24):269+274.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25日
随着社会的运转,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期盼也越来越高,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建筑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提高也有目共睹。但是,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建筑工程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安全风险管理问题。
一、什么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
由于建筑工程规模大、耗时长、工作量大、操作性广、生产的单件性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免不了存在着一些对施工人员以及其他周围人员有威胁性的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造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生产工作,建筑工程要比其他产品生产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到了近代,建设项目由于在规模、技术复杂性、资本投入、能耗和影响等诸多方面都比以前要大得多,所以这项工程如今面临的安全风险也是史无前例的。正是在这巨大的安全风险的面前,人们又在极力地追求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时时刻刻都在注意着有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动态。同时,为了社会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也在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极力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且不少有关风险管理的专业团队和个人也在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是如何产生的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牵动着无数施工人员和其他公民的心绪,人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这个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但是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大问题,决不能盲目采取措施,而应该依据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我们首要的问题就是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建筑工程施工风险呢?
第一,施工人员能力不能够得到保证。现在的建筑工程一般都是经过多次承包后才开始动工的,为了自己能够在有限合法利益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往往会尽力去压缩建筑工程的成本。如何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呢?材料方面有据可查,在这方面动手脚风险性太高,最好的当然是找一个无证可查方面下手――这当然得是工资方面了,因为施工人员也不知道多少才是“应该的”,只要老板不太过分也就没什么说的了。于是不少工程的负责人就招收基本没有什么施工经验的农民工来完成建筑工程。这样下来,问题也就来了――这些人没有工作经验,更没有什么施工技术,而且还是没有得到培训都开始进入施工现场,不免有些人缺乏安全意识、不注意遵守安全事故规范、不懂得保护自己,这样的结果必然只会是在伤害了自己的同时还给建筑工程项目带来不少的危害。
第二,建筑工程作业环境的局限性使得安全风险更加防不胜防。与其他行业不同,建筑施工的场所大多是在野外,也就说是建筑工程大都需要露天作业,这就注定了建筑施工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然条件和自然伤害的影响。比如,刚刚粉刷好的外墙如果遇到了大雨就会有很多麻烦,因为刚粉刷的东西还没有凝固,可能在任意时间里掉下来,并对建筑周围的人造成伤害。另外,建筑产品具有体积大、整体性强的特点,不能够进行分割,这就意味着施工人员在没有完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得待在这半成品里工作,其中的风险性是可想而知的。当然,还有很多的建筑施工都是在高空完成的,由于心理等各种因素,在高空作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会更大,影响也会更大,比如砖块掉落可能对行人和车辆造成伤害。
第三,各种施工要素之间的配合易出现问题。不管什么团体活动,只有各要素配合好了才可能有高的效率和安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也是一样的,只有将各类施工要素配合好了才可能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建筑工程实践的过程中要做到各要素的紧密配合却是很难的,因为它具有流动性,也就是说一个工程完结之后就会立马赶去下一个工地施工,在工作转移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施工器具都得随着工程的转移而转移,这样的话,不只是工具,连施工人员都是临时安置的,根本就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长此以往各要素之间的配合必然会出现问题,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就会成为必然。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
第一,不管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还是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都必须自觉培养自身职业素质,增强自己的责任感。首先,在自己做每一件与工程有关的事情前都得先想到施工现场和施工以后的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性因素和事故隐患,进而及时要求相关部门采取科学的措施去解决和制止;其次,必须将提高安全生产责任人员工作技能的工作落到实处。如何落实?加强内部训练,逐渐解决所有相关人员对规范和标准不了解、不熟悉、不理解的问题;最后,必须经常进行案例分析,从别人或者是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才能应对当前市场的迅速变化。
第二,要以回避的方式处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虽说这是比较“保守”的战略,却也是比较彻底的施工安全管理策略。不过,这也就意味着在此过程中必须主动放弃或者是改变项目的施工方式,不过在确定规避方案的时候,要积极去思考这样的改变是否会对整个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构成危害,只有做到了这方面的思考,我们才能够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另外,也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去规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这样的话,一旦发生了施工安全风险,大部分的安全责任都可以由保险公司承担,自己承担的风险也就会大大降低了。当然,如果公司自身的技术能力不足、管理经验不够,我们就可以通过承包的方式把工程包给承包商和分包商,这样既省去了自己的很多麻烦也能够将安全风险转移到承包商和分包商的身上,可以规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第三,要不时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可能会发生的施工风险,并及时制止。有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风险都还只是个假设,这样就会导致安全隐患防备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当安全事故真正发生的时候,就没有足够的措施去解决问题了,这样必然是会造成巨大损失的。当然,对安全风险评估的最主要的目的也不是在发生事故后如何去解决事故,更多的应该是在事故尚未发生之前就去发现这一问题的所在,然后采取措施去阻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把风险降到最低。具体的,相关企业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或者是企业之间举行安全风险评估相关的比赛,这样可以在提高安全风险评估能力的同时也让相关人员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还有就是企业间应该适当进行建筑工程事故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的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公司间的合作,还可以有效对安全隐患进行提前扼杀。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LI Qi, LI Xuepeng
(Pingxiang University, Pingxiang, Jiangxi 33700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risk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uncertain and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can bring the potential los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on economics, resources and time, the risk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o minimizing the incidence of risk, reduce the risk of loss, the project successfully complete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risk management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得到了加快的发展,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工期长、露天作业多,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因而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风险。
1 建筑工程常见施工风险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因素也较为复杂,因而对风险进行识别关键,不同种类的风险因素有着不同的特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常见的风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1 技术风险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风险主要包括设计技术风险和施工技术风险两部分,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和龙头,一个合理完善的工程项目设计方案是招标及合同签订的前提,也是保障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因而在建筑工程建设初期即应当最大限度地完善设计方案,避免在设计方案未确定时招标,以免因设计变更而带来风险。
施工方案设计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工程设计方案确定后,应深入地研究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科学合理可行、细节完善的施工方案。而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影响因素较多,任何一个施工方案都难以保证没有变更和索赔,因此,在确定施工方案后,还应当对施工方案中的风险进行考虑和评估,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
1.2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经济领域中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的风险,一般情况下,由于经济有一定的规律性,经济风险也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通过充分地了解相关的经济知识,加强信息收集及调研工作,采用一定的经济分析手段等一系列的措施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施工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但由于在实际中,经济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变异,因而除了对施工地区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外,还应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广泛地收集国际金融市场信息数据,提高经济发展趋势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规避风险。
1.3 环境风险
建工工程项目施工环境风险包括自然环境风险和政治环境风险,前者主要指地震、洪水、雷电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风险及施工现场水文气象、地质条、气候条件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险,此类风险通常由合同主体双方共同承担。在项目施工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此类风险因素,项目施工风险管理者应熟悉施工现场的自然状况,在签订合同时与招标方针对可能存在的自然风险进行沟通谈判,在合同中增加此项风险预备费用,以尽可能地弥补可能发生的损失。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所在地区政府政治时局及政策变化导致的企业蒙受损失的风险,此类风险具有突发性,同时与自然风险一样不以承包商意志为转移,因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不仅要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具备一定的政治头脑,以及时地采取措施规避风险或减少损失。
1.4 合同风险
工程合同是具备法律效力的项目管理文件,也是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管理者在起草合同文件时应当认真地研究分析合同中的每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了解,避免由于合同条款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
2.1 风险控制方式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虽然不可确定因素无法避免,但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是可进行人为控制的,当专业人员完成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评估之后,就可以对于评估中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逐步的控制和遏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控制方式主要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和损失控制。
风险回避是风险管理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回避风险因素从而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和不确定性,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此方法的对策通常是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出现,如施工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等。此方法可回避可能产生的新风险,但回避也许是不可能的,同时由于风险往往伴随着利益的存在,因此风险回避可能失去从中获益的可能性。
风险转移是将可能出现的风险转移给对方后者第三方承担,此方法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不能降低,仅仅是承担风险的主体有所不同,常用的形式主要有合同专业和工程保险,如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技术难度大、存在较大风险的环节可通过转包或分包的方式将风险专业出去。
风险自留也即是风险不可避免或是可因风险获利时,根据法律法规,由自己承当风险,这种手段包括有意识的风险自留和无意识的风险自留,无意识的风险自留是由早期不具备风险意识,未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而导致自己不得不承担风险带来的后果;有意识的风险自理则是有计划地、主动地通过一定的规划将若干风险留给自己,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搅拌质量风险、分项工程工期风险等一些风险较小、重复新高且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可规避的风险适合自留。
损失控制包括预防损失的发生和降低损失严重性两个方面,前者属于风险防范的范畴,可采用损失预防手段,如制定实施施工安全制度、计划等来防止损失的发生,后者是不确定性的风险发生造成了确定性损失后采取损失最小化方案、损失挽救方案等及时处理,来将损失降到最小。
2.2 风险控制措施
(1)树立风险意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首先相关的负责人、管理者应当树立一定的风险意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防风险的能力。在工程建设早期即应当预先对风险进行超前分析,全面透彻地分析可能产生的风险,以为风险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在进行风险决策时,应慎重地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组织会议,征求各方意见,最大限度地保证决策的正确性。除了要求项目施工风险管理者应具备风险意识和防风险能力外,还要求管理者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施工期间合同双方对现场的任何意图,项目负责人都应进行认真审核后才能执行。(2)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保证管理有效性的基础,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中,应当不断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有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对施工全程进行动态的监管,明确各责任主体及相关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确保各项风险控制制度落实到实践中,将风险管理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地提高施工风险管理水平,从而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3)加强风险评估及规避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中还应当加强风险评估工作,可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对项目施工可面临的各种可能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分析、控制和监督,并根据相关结果制定风险规避对策方案,从而为风险有效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3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企业应当提高风险意识,积极地利用一定的手段对风险进行预测,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从而尽可能地减少风险的发生,降低损失,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兰凌.试析施工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风险[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2] 谭章发.有关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方法与措施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3(8):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