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古代文学常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新课标的出台,使诗歌鉴赏不仅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成了高考考查学生的重要范围。早在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与此配套2004年9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高中部分的改革试验。新的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中学古代诗词教学还存在若干误区:一、重视应试,偏离课标;二、重记诵名篇名句,轻鉴赏分析;三、有些地方教学手段单一;四、理性分析代替直觉领悟;五、重预设目的,轻动态效果;六、求速成而忽基础。古典诗歌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有的学校领导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应付策略,即狠抓高考不变,对内对外,毕业班和非毕业班两套拳法。大部分语文教师观念停滞不前,有的教师置新课标要求于不顾,仍然完全采用过去的教学理念,对待古诗词教学只是读一读,正一正字音,意思翻译一下,背一背就过去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古代诗词教学的改革步伐,亟需纠正。
因此,今天我们有必要重读新课标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新要求。
2001年和2003年国家教育部分别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中学古代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里共选入诗歌48篇,总20课,占课文总数的12%。其中古诗30首,另外要求课外背诵60首古诗。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词的的标准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个目标体现了初中古诗词教学改革更突出“诵读”、“欣赏”。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5)里共选有诗词23篇,总23课,占课文总数的20.3%。其中古诗11首,另外要求课外背诵40首古诗。在选修课本《唐诗宋词》中,它选有63首唐诗宋词,合计74首。如此大量选入中国古代诗词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学教学大纲对古代诗词教学的关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中对古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这条目标提出的要求体现文学知识(包括文体知识、表现手法和背景材料)与鉴赏能力的关系,指向在“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是理性知识的运用。
课标中第8条目标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项目标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为精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其根本意义在此。优秀的古典诗歌,“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从传承民族精神这一意义上讲,它的作用是历史上其他任何典籍所不能替代的。
新课标十分重视古典诗歌的背诵。第9条目标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目标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概括地说就是多读多背,加强积累,“一定数量”是其基础。记诵优秀的诗词、文言文篇章,表面看来,似乎只是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其实,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他们的思想感情材料,当然又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组合到学生既有的认识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成为终生的营养,也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
新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只是规定了推荐背诵的篇目,并没有硬性规定基本篇目,原有的一个诵读篇目也取消了,改为建议,很明显,新的大纲和课程标准加大了古典诗词选编的弹性,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开设相关的古典诗歌的选修课程。苏教版编写了《唐诗宋词选读》教材,全书有63篇唐诗宋词,比之以往的教材在内容上,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高中“诗歌与散文”选修课中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如下: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选修课程的开设,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这是一种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创新。
此外还有唐诗选读举例中的要求:
选读唐代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了解作品的价值取向,领略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认识唐代诗歌创作的杰出成就,培养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运用诗词格律知识鉴赏唐诗作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作品。
可以把若干具有相同特点的唐诗组编在一起,进行专题性阅读鉴赏。从书刊、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作品评论资料,帮助阅读鉴赏;组织学生诗社等业余社团,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依托本地自然、人文资源,围绕所读的唐诗作品组织游览、考察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感受和理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