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财务绩效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近义词,容易混淆,而这也正是高考出题的重点,所以要求教师在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地运用对比法进行区分,找出这些近义词的相同点、不同点。最好的时机就是第一次学习时,启发学生思考、归纳、总结,这样才能根深蒂固,形成完整正确的知识体系。
一、病毒、类病毒、朊病毒
病毒个体微小,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两类组成生命的最基本物质,核酸只有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增值。类病毒是比病毒更简单的生物,没有蛋白质外壳,只有核苷酸构成的单链环状DNA或RNA分子。朊病毒只含有蛋白质,不含核酸,但它既有感染性,又有遗传性,并且具有和一切已知传统病原体不同的异常特性。
二、原生质、原生质体、原生质层
原生质指的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分化为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一个动物细胞即为一团原生质。
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工程中去掉细胞壁后剩余的植物细胞称为原生质体,实际上就是植物细胞的原生质。
原生质层:植物细胞中的特有名词,指的是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如果存在浓度差,细胞液就会和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三、糖酵解、无氧呼吸
糖酵解:葡萄糖在无氧状态下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糖酵解的产物一般是丙酮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无氧呼吸: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生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产物为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四、极体和极核
来源:“极体”在动物的卵巢中,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第一极体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共产生三个第二极体和一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基因组成与卵细胞相同)。
“极核”在被子植物胚珠的胚囊中,由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大孢子,大孢子再经过三次有丝分裂产生八个核,其中包括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它们的基因组成完全相同)。
去向:动物产生极体以后都退化消失,而植物胚珠中的两个极核能与一个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细胞。
五、囊胚和胚囊
存在:囊胚是动物胚胎发育的一个阶段,受精卵经卵裂形成的内部具有一个空腔的球状胚胎叫囊胚。
胚囊是植物胚珠的组成部分,由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大孢子,经三次有丝分裂形成八个核的胚囊,近珠孔一端有一个卵细胞和两个助细胞,远珠孔端有三个反足细胞,胚囊中央有两个极核。
发育去向:囊胚进一步发育为动物的原肠胚。而胚囊完成双受精后,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分别发育为胚和胚乳。
六、适应性和应激性
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环境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例如,虫媒花一般都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应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于风媒传粉。再例如,鹿、兔、羚羊等动物奔跑速度很快,豪猪、刺猬身上长满尖刺,黄鼬遇到敌害时能释放臭气等等。
七、富营养化、富集作用
富营养化:由于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使藻类大量繁殖,使海水形成赤潮、淡水形成水华。由于藻类生活周期短,死亡后被需氧型微生物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使得鱼虾死亡。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8-0052-07
2012年,我国已经把财政体制改革作为最重要的问题提出来,作为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采购工作,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政府采购工作的绩效如何,供应商的关系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供应商关系品质如何影响政府采购绩效的角度作一探索性研究,希望通过实证研究探讨这两者的关系,从而促进政府采购事业向着科学管理的方向健康稳步发展。
一、关系品质理论及测量方法的演变
目前学术界对关系品质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但较为公认的关系品质的概念由 Crosby et al.(1990)①最先提出并给予明确定义。就关系品质的概念而言,各位学者对关系品质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多数学者都参考了 Crosby et al.的观点,并结合各自所研究情境适当加以发展。如Susan,Powell认为关系品质如同产品品质的概念,可视为关系人在满足需求上的认识程度②。可见,他们的关系品质定义充分吸收了Crosby et al.的思想,实现了一般质量概念与关系品质概念的对接,奠定了关系品质理论的演进基础。
多数学者认为关系品质是一个多维度的高阶变量,不存在单一维度的测量方法[注:Sheth,Jagdish N,CanUslay.Implications of the Revised Definition of Marketing:From Exchange to Value Creation,Journal of Public Policy&Marketing,2007,26(2):302-307;
Ashnai,B,Sm irnova,M,Kouchtch,S,Yu,O,Barnes,B.R,and Naud,P.Asses s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Four Business to Business Markets,Marketing Intelligence and Planning,2009,(27).]。由于各位学者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引起关系品质维度选择具有特定情境导向[注:Woo Ka-shing,Ennew C.T.Business-to-business relationship quality: An IMP interaction-based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4,38(9/10):1252-1271.]的原因,各位学者关于关系品质的维度构成亦各不相同。学者们在关系品质的维度划分上各有不同,但大多数学者均认为信任、满意和承诺是关系品质的基本维度。同样,由于关系品质维度选择具有特定情境导向,也不存在一种适合所有情境的关系品质维度选择方案,即应视具体研究需要而选择关系品质维度组合方案。
二、模型和假设
(一)概念模型
通过对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关系品质与政府采购绩效的研究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模型,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关系品质影响政府采购绩效进行理论分析,缺乏整合的研究框架,并且其对政府采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结论以及对策建议也各有差异。主要由于政府采购绩效受到制度环境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难以有效地测量,导致不同学者对关系品质影响政府采购绩效的理解有差异。本文建立在对关系品质和政府采购绩效文献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政府采购绩效和关系品质相关文献的追溯与整理,一方面认为供应商和用户的关系品质主要包括信任、满意和承诺三个维度;另一方面,在参照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并考虑到政府采购绩效的特殊性,认为政府采购绩效可以通过管理绩效、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三个维度来衡量。本文试着提出关系品质影响政府采购绩效多因素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二)研究假设
中图分类号:F234.4
一、 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最早出现在美国的20世纪初,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也一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也在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的不断发展而更加具体化、全面化和完善化。现如今,有好多企业不惜生产对人体有害的产品,置自身企业的社会责任于不顾,只为追求较高的企业财务目标。是否这样做,企业就能够获得更多的盈利?从长远看来,这样只图眼前利益的企业不可能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最终将会走到尽头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获取经济利益其实并不是相冲突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增加企业的社会认知度,从而获得更大的盈利。
二、 国外文献综述
社会责任概念是1924年Sheldon在他的著作《管理的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与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相联系,还要考虑到道德的成分。1953年,被誉为“社会责任之父”的Bowen出版的《商人的社会责任》,首次明确了社会责任的概念,标志着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构建的开始。1967年Davis在Bowen的基础上对社会责任做了进一步的定义,他将社会责任扩大到了机构和企业。1979年,Archie Carroll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应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自愿( 慈善) 责任四部分,并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开创了企业社会责任规范研究的先河。1980年,Steiner将社会责任分为了两种:企业内在责任和企业外在责任。2007年,Jamali则Carroll在的四层次金字塔模型以及Lantos的三分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3+2模型,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强制性的社会责任和自愿性的社会责任。综上所述,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和机构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在这些不同的概念中,大多数学者及机构却普遍统一的观点是: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润的时候,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且也要考虑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不断明确化、具体化和完善化,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的关系问题也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的关注点。本世纪初,库珀提出,企业社会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是一对形影相随的概念,企业在追求财务绩效时要对影响到他人、社会和环境的所有行为负起责任。目前,国外理论界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测度评价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声誉指数法、内容分析法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方法。1965年Ansoff最早在管理学界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方法,指出企业必须权衡企业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主要涉及管理人员、个人、股东、供应商及顾客等利益相关者。20世纪7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念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受,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具体研究实例如下:
1972年,Moskovitz选出了14家自认为社会责任绩效较好的企业,并根据自己评定的标准建立了一套声誉指标体系,把企业分成了“优异的”、“值得鼓励的”和“最差的”三类,定性的分析了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1980年,MargaritaTsoutsoura在《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中运用了S&P500公司5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并采用了总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以及销售净利率衡量财务绩效,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呈正向的显著相关关系。
1997年,Waddock和Graves通过对符合S&PSOO指数的469家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衡量社会责任,并采用了总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和销售利润率衡量财务绩效,其最终结果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是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2008年,Chin-Huang Lin and Ho-Li Yang et al选取 2002 至 2005 年 1000 例台湾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采用理论相关者理论对社会责任进行衡量,总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以及销售利润率作为财务绩效的衡量指标,证实了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能为企业带来更为长远的经济利益。
三、 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在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起初,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衡量有些关联的研究有:沈占波、杜鹏根据我国国情进行了社会责任绩效评价的构建,将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从员工责任、股东责任、环境责任等七方面做了阐述;周旭卉通过对社会责任绩效指标的构建,为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严复海、赵麟在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基础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将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化无形为有形。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也只仅限于近几年国内学者的依据国外利益相关者理论做出的论证研究,具有代表性主要有:
2010年,张雪南、郑璐以2009年最新公布的年报为基础,从沪市上市公司中随机抽取80家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实证影响研究,证实了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既降低公司的成本,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
2010年,隋静, 蔚遥辉利用山西省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利用截止到2008年底的 22家非ST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分析了这一地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绩的影响,得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但不会损害企业的效益,还会为企业带来更长远的经济利益。
2011年,安国祥,张佳选择我国2007—2009年沪深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企业财务业绩与社会责任的关系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于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012年,孔龙、张鲜花以2007—2011年之间披露的独立社会责任绩效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得出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成正相关关系,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提高企业自己的盈利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大部分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正影响,企业应该站在长远的角度制定相关的经营决策,不贪图眼前利益,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还缺乏企业应具体怎样承担社会责任的措施方法,各国学者应该更进一步研究,以便能够实践的指导生产经营管理。笔者认为,我国学者应更多的应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实证研究的结论,促进企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我国企业高效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国祥, 张佳. 企业业绩与企业社会责任任关系研究[J]. 新会计, 2011.11: 20 -23.
[2] 郭红玲.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06(4).
(一)绩效审计发展的背景
1、西方国家绩效审计发展的背景。西方国家绩效审计的发展可追溯到19世纪初期。之后,随着西方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加强,涉及国家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居民的生活医疗保障、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政府支出数额剧增;同时,随着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资金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日益关注,从而由专业审计人员实施绩效审计,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就成为必然,政府绩效审计便应运而生。
2、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背景。我国对绩效审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是随着内部审计研究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早期主要集中在对绩效审计必要性、内涵、基本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建立基本上是由政府推动和制定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为了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给企业的经济运行划定一个运行轨迹,使企业的经济运行完全服从于国家计划,因此建立了一整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近20年来,这种状况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在实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后,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虽然逐步得到承认,但是对企业进行严格考核,作为升降奖惩依据的基本观念仍没有太多的改变。
(二)绩效审计的概念及其内容。国内外学者有关绩效审计概念的提法有十几种。据文献检索,国外学者提出过业务审计、业绩或绩效审计、管理业绩审计、货币价值审计、综合审计、效率审计、效果性审计、制度审计、经营审计、3E审计等,国内学者提出过管理效益审计、经营管理审计、社会效益审计、经济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笔者认为,绩效审计是指专门的审计机构接受财产所有者的授权或委托,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选定的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核检查,并做出独立、客观、系统地评价,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二、企业绩效审计传统模式下存在的缺陷
在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下,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前景有着众多的影响,仅仅对一些财务指标进行审计,难以评价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经济性与效率性,以及效果性,难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标准模式存在以下缺陷:
(一)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模式是一种面向过去的审计。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是一种基于对过去经营数据的审计,只能获取滞后效应,不能及时具体地捕捉到最近乃至更近的一个会计期间企业管理层行为给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或者对企业价值增值有什么破坏性影响。
(二)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模式是一种片面追求财务指标的审计。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以财务指标为主,而许多对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重要影响的非财务因素根本没有涉及,而且难以进入会计报表进行可靠的财务评估。这些难以进入会计报表的非财务因素(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客户、研究与发展、质量、流程)对企业的诊断和考评更为重要,这正是传统绩效审计的重要缺陷。而一味采取财务指标审计方法,会造成企业管理层过分重视取得和维护短期财务成果,急功近利,在短期业绩方面投资过多,而在长期价值创造方面的必要投资过少。
三、企业发展战略绩效审计标准模式:EVA和平衡计分卡的结合
基于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自身缺陷,本文提出建立一个EVA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绩效审计标准体系,该体系既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体现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又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始终以企业真实价值为导向。
新的评价系统共设两个层次的指标。第一层次是EVA综合指标,第二层次是平衡计分卡四个方面的分析指标。对于整个分析系统,首先设置一个处于首要地位的单一指标EVA来评价企业的业绩。平衡计分卡作为第二层次指标,首先计算综合得分,用以进一步评价第一层次指标的结果;然后建立平衡计分卡分析框架,具体说明各个方面的绩效状况。
(一)第一层次:EVA
1、EVA的概念及其核心思想。EVA是经济增加值的英文缩写,是企业税后净经营利润扣除经营资本成本后的余额,是被经济学家长期称之为“剩余收入”或者“经济利润”的一种概念。EVA理论源于诺贝尔奖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1958~1961年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的一系列论文。其核心思想是:一个公司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得该收益所投入的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股东带来价值。
2、EVA作为企业绩效审计标准的优缺点比较。把EVA作为企业绩效审计标准第一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它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1)EVA可以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对股东来说,EVA总是越多越好。在这个意义上,EVA是唯一能够给出正确答案的业绩度量指标,它能够连续地度量业绩的改进。(2)EVA能将股东财富与企业决策联系在一起。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看,作为一种度量公司业绩的指标,EVA最直接地联系着股东财富的创造。(3)EVA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EVA不鼓励以牺牲长期业绩代价来夸大短期效果,而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鼓励企业的经营者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培养等。因此,应用EVA不但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而且也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4)EVA显示了一种新型的企业价值观。EVA业绩的改善是同企业价值的提高相联系的。为了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经营者就必须表现得比竞争者更好。因此,一旦获得资本,他们在资本上获得的收益必须超过由其他风险相同的资本资金需求者提供的报酬率。
但是,EVA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具体表现为:学术界对于EVA的实证研究是有所限制的,而且结果大都是非结论性的;EVA无法解释企业内在的成长性机会;EVA评价法由一个指标构成,能综合评价企业的业绩水平,但是它只能说明其总体的情况,并不能由此看出企业各个方面具体的绩效情况。因此,单独的EVA评价还欠完整,应补充其他指标;EVA指标仅仅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结果,对经营业绩的评价作为一种事后的报告,只是客观反映了事实,是经营管理的结果。EVA这种在会计期末积累形成的指标,反映了所有要素的综合生产率,但其本身并未告诉我们为什么一项产品或服务不能带来增值,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处理。这对于实际从事经营的经理而言,并无具体的指导意义,无助于发现运营无效的根本原因,因此不利于分析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
(二)第二层次:平衡计分卡
1、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及其核心思想。平衡计分卡是由美国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创建的一套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是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从而为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执行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其把对企业业绩的评价划分为四个部分:财务方面、客户、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其核心思想是:以财务为核心的思想。
2、平衡计分卡优缺点比较分析。平衡计分卡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的贡献很大,具体表现在:(1)平衡计分卡实现了绩效评价与财务目标的结合。平衡计分卡以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的焦点,强调企业在顾客、产品创新、质量等方面的经营绩效必须和财务目标联系在一起,易于分清责任,使控制更为有效,并且更具体地提出管理建议。(2)平衡计分卡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效率。平衡计分卡所涉及的四项内容,都是企业未来发展成功的关键要素,通过平衡计分卡所提供的管理报告,将看似不相关的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管理者的时间,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效率,为企业未来成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平衡计分卡可以提高企业激励作用,扩大员工的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资料和分析总结已用的指标体系,尝试设计新的指标体系,从政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这五个维度衡量企业社会责任,选择一组财务指标全面评价财务绩效,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内在逻辑关系。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利益相关者
一、引言
伴随社会责任日益受到关注,结合中国的资本市场环境,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十分受青睐。由于日益完善的法律制度,加上可持续发展观正逐渐取代只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履行社会责任。Oliver Sheldon(1924)在《管理的哲学》中第一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Bragdon 等(1972)开始实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其财务绩效的关系。由于已有文献衡量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方法有所不同,所以任何时期的分析都表明二者可能存在三种不同的关系,不过较多的分析结果都支持二者正相关,Hillman 等(2001)和沈洪涛(2005)、李正(2006)研究表明二者正相关。本文在采用新指标体系基础上,分析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外延的拓展,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内在逻辑关系,表明二者之间应该存在某一平衡点。
二、文献综述
总结自1970 年起的文献材料,二者存在三种关系。正相关:Preston(1978)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美国500 强企业1971-1975年的年度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报告,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更多股本收益率更高。负相关:Makanietal(2009)选取社区、公司治理、员工、顾客、环境、人权6个维度衡量企业社会责任,分析发现环境维度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显著负相关。倒U 型:Bowman(1975) 用CEP指数测度企业社会责任,分析发现污染控制适中的造纸企业财务绩效最好。因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存在争议,且缺乏全面的理论基础以及缺乏系统权威的衡量办法来量化企业社会责任,导致不同市场不同时点的不同结果。
三、概念界定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20 世纪初社会责任之父Bowen 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Carroll(1979)在《公司业绩的三维概念模型》中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阐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部分: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但国内卢代富和李正皆认为社会责任不含经济责任。国内选取CSR衡量指标的代表有王怀明、宋涛(2007)考虑政府、员工、投资者和公益,张兰霞等(2011)考虑股东、债权人、客户、供应商和政府,杨熠等(2008)考虑利益相关者,朱金风等(2009)考虑政府、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和公益。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层作为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受托者,在最大化股东收益后,也需要尽可能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我国核算的财务绩效已包含股东责任,而且现行财务报告中无量化的环境因素,所以本文从政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和客户这五个维度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
(二)财务绩效的界定
目前超过80 个财务指标被用来衡量财务绩效,大体有市场指标和会计指标。第一类主要来源资本市场数据,如股价回报率等;第二类主要基于财务报表数据,如净(总)资产回报率等。王怀明、宋涛(2007)的综合性资产收益率,张兰霞(2011)的总资产报酬率,杨熠(2008)的总资产报酬率及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增长率,朱金凤(2009)的每股收益、托宾Q 值,许岩(2011)的净资产收益率。财务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业绩,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偿债能力和资产运营水平等方面。前人在选取财务绩效的衡量指标时,主要评价企业的某方面能力。本文认为应该综合市场指标和会计指标,选取一组最富代表性的指标,来全面衡量企业财务绩效。
四、理论分析
由于我国现行核算的财务绩效已包含股东责任和财务报告中无量化的环境因素,并且我国未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而且只提供定性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本文只分析政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顾客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财务绩效水平,提出如下理论分析:政府通过征税分享收益,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企业主动承担对政府的社会责任,有利于维持与政府的融洽关系和享受公共物品及优惠政策,避免政府处罚,为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长远发展。伴随扩大的企业经营规模和锐增的发展机遇,企业资金来源包含外部筹资和内部融资。因为债务资本较权益资本筹资成本更低,而且不容易分散控制权,所以债券融资是主要的融资渠道。若企业积极履行对债权人的责任,按时还本付息,不随意挪用借款,提升在债权人心中的形象,有助利于吸收更多的生产经营资金,加快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保持长期的稳定发展。客户处在生产经营的下游,是产品服务的最终享受者,是利润增加的推动者。企业积极履行该责任,有利于获得良好信誉,为企业打造很好的口碑,促进长远发展。
劳动力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活跃的部分,所以职工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主力。根据需求层次理论,想要员工全心全意为企业工作,需要满足其层次需求,完善员工的权利保护机制,具体有薪酬待遇、职业培训、晋升空间、工作环境等。若要发挥企业目标的共同激励作用,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归属感,降低员工流动率,削减新员工的培训成本,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应该充分履行该维度的社会责任。供应商作为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所以企业需要与其维持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供应商最看重企业的资金流动性,若企业长期准时按信用条件付款、持续定货,有助于提高其财务绩效水平。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范围逐渐从抽象的概念到设计具体化的指标体系,总结为社会责任会计法、内容分析法、“TRI 法”、指数法和声誉评分法等。本文遵循全面可比原则设计相关利益者的业绩评价体系: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来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虽然净资产收益率能较强地反映真实盈利能力和绩效水平,但仅用它来衡量是不全面的,本文考虑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结合
参考文献,考虑上期总资产报酬率、资本结构、规模和总资产增长率等控制变量。
各相关利益者常见衡量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如下:资产税费率和税收比率衡量企业对政府的贡献程度,资产税费率= 全部税金/ 总资产,税收比率= 全部税金/ 净利润,比率越高表明企业通过税收方式对政府所做的贡献越大。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评价企业还本付息的能力,值越大表明企业还本付息的能力越强。薪酬比率衡量公司对员工利益的照顾程度, 等于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越照顾员工利益。应付账款比重和应付账款周转率都反映企业对供应商利益的照顾程度,应付账款的比重=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应付账款周转率= 主营业务成本/应付账款平均余额,比率越大表明企业越照顾供应商利益。主营业务成本率=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与客户的关系越良好。
五、结论建议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采用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表明所选维度的社会责任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财务绩效。总资产报酬率与对政府、债权人和供应商的社会责任低度正相关,与对员工和顾客的社会责任低度负相关,与上期总资产报酬率显著正相关。净资产收益率与对政府及供应商的社会责任显著正相关,与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微弱正相关,与对员工和顾客的社会责任显著负相关。净利润增长率仅与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低度负相关,与其他四个维度的社会责任都正相关,与总资产增长率高度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企业应积极履行对政府和债权人的社会责任,而对其他维度的社会责任会因财务绩效的衡量指标不同而结论不同。企业为了可持续发展,应该将社会责任理念贯穿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向政府照章纳税,向社会多奉献爱心,诚信对待供应商和消费者。
具体建议如下:企业需要强化社会责任理念,重视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将社会责任理念贯穿到管理控制制度和业绩评价激励中。政府应该制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法规,加强管理,逐步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最后,需要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的宣传监督作用,营造良好的整体氛围,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倡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颜剩勇,刘庆华.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研究[J].财会通讯, 2005(5).
[2]邓冬梅.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5(7).
[3]杨熠,沈洪涛.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暨南学报,2008.
一、审计对象概述
审计对象是审计行为的客体,即审计监督的目的物。
理论界对审计对象内涵的认识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指被审计单位;二是指被审计的具体事物;三是指被审计单位的有关具体事物。其中第二种观点,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具体事物,又可细分为三种不同解释:①审计对象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传统财务审计的实践要求,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局限性十分明显;②审计对象是通过一定载体反映的,涉及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和资源财产的经济活动,这种观点将审计范围大大扩展,但内容不够具体、明确,与实际工作的感性认识存在一定的距离;③审计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所体现出的经济信息。这种观点将审计处理对象―经济信息与审计监督及控制对象―经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审计领域扩大对审计对象表述的要求,同时又符合审计人员的感性认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审计对象一般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审计对象是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内容、范围所作的理论概括,审计对象的外延表现为审计实体(即被审计单位是谁),审计对象的内涵表现为审计内容或审计内容在范围上的限定(即审计什么)。
根据我国《宪法》第九十一条和第一百零九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国家审计对象的实体(即被审计单位)是指所有作为会计单位的中央和地方的各级财政部门、中央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行政机关、国家的事业组织、国有企业、基本建设单位等;国家审计对象的主要内容包括上述部门的财政预算、信贷、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和决算,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二、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象
绩效审计对象是绩效审计行为的客体。上述有关我国国家审计对象的法律条文是按照财务审计的思路确定的,从审计对象概念的外延(审计实体)角度看,该法律规定,既适用于财务审计,也适用于绩效审计,但相对于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从审计对象概念的内涵(审计内容、范围)角度看,绩效审计较之则要丰富的多,包括各项方针政策、各项活动、各个项目,不局限于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等资金方面。
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象是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客体,即农村公共投资项目所体现的经济活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象是对农村公共投资项目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内容、范围所作的理论概括。
(一)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被审计单位
由于绩效审计不仅要关注被审计单位内部的绩效,还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绩效的外部性问题,加之农村公共投资项目通常会涉及资金分配、再分配、管理、使用、监督和项目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等单位,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对象通常会超过一个单位,即从审计对象概念的外延而言,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常常涉及多个。
(二)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范围
1.从农村公共投资概念的外延角度认识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范围
农村公共投资是政府等公共部门为了公共利益对农村经济活动中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资源和要素进行的投资。由于农村公共物品所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乃至农村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分类标准也存在不同的认识。根据农村公共物品在消费过程中的性质不同,农村公共投资可以分为纯公共物品投资及准公共物品投资;根据公共物品的最终用途(功能)不同,农村公共投资可以分为生产服务性投资及生活服务性投资。上述分类都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际意义,本文采纳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实践出发考察农村公共投资分类,在具体调查研究中,不对完整意义上的全部农村公共投资进行一个详细列表或具体分类,而是选择一些农民感受相对较深、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公共财政支出较多的农村公共投资进行研究。以此为依据,本文将农村公共投资界定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农村教育投资、农村公用事业投资和其他公共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是指具有满足农民公共需要特征的、服务于农村社会生产流通和农民生活的各种硬件建设和服务的总称;农村教育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农村教育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农村公用事业投资是指一定时期为满足农村公用事业发展需要所进行的各类投资;其他公共投资,是指除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农村教育投资、农村公用事业投资之外的一切农村公共投资。
综合上述观点,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包含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审计、农村教育投资审计、农村公用事业投资审计及农村其他公共投资审计等,这是从农村公共投资概念的外延来认识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的内容、范围)。
2.从农村公共投资项目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环节角度认识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范围
2007年2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快了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国有企业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企业与公共部门在内部控制、管理和治理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企业信息系统审计与公共部门信息系统审计的不同特点。
一、增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可信性
审计机关的审计目标取决于法定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显然,真实性是国有企业审计的目标之一。信息系统审计是国有企业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审计的总体目标,决定了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国有企业审计的真实性目标,必然要求国有企业信息系统提供真实性的信息,这意味着,审计机关的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必须把真实性作为审计目标之一。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注册会计师也可以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65条的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而且,2008年10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根据需要,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或者通过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由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维护出资人权益。”大家知道,依据注册会计师执业审计准则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①这说明,注册会计师国有企业审计的目标是要求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具有可信性。注册会计师所审计的国有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是由国有企业的信息系统产生形成的,因而必须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对国有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可信性目标,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对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可信性目标。
同样的审计对象,不同的审计主体,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目标。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审计机关还是注册会计师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其中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审计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是真实性。而根据注册会计师执业审计准则,对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是可信性。那么,什么是真实性?什么是可信性?这两种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为什么说审计机关应当把增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可信性作为审计目标呢?
(一)真实性与可信性的基本涵义
我国审计法强调真实性,根据2010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真实性是指反映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那么,什么是真实性呢?真实性只是对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信息质量的最低要求。如果会计信息是真实的,但是不够完整或者披露不及时,仍然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甚至会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事实上,就真实性本身而言,由于会计估计、核算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所以,把真实性作为审计目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谓可信性,从国际审计准则第200号(ISA200)可以看出,当编制的财务报表公允表达(presented fairly)或真实公允(true and fair)时,它才是可信性的。从字面上讲,公允(fair)或公平的要求,强调了财务报表各种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从理论上讲,公允表达或真实公允的概念比真实性概念具有更多的内涵,涉及会计适当性、适当披露及审计责任等概念。在国际审计准则第200号(ISA200)中,公允表达是指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框架编制,“公允”还意味着超出财务报告框架所要求披露范围的必要性,以及在极端情况下必须偏离财务报告框架的可能性。适用的财务报告框架,主要是指适用的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大家知道,我国会计法强调“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根据会计法的要求,我国的财务报表不仅要具有真实性,而且还要具有完整性。总的来说,可信性并不否认真实性,真实性是可信性的必要前提之一,但真实的并不一定是可信的,可信性的内涵更加丰富,真实性是对财务信息质量的最低要求,可信性反映了对财务信息质量更高的要求。
(二)可信性目标反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的新阶段
一般认为,受社会需求变化、自身技术手段及审计风险等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的发展演变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查错纠弊阶段、30年代中期至80年代验证会计报表真实公允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真实公允与查错纠弊并重阶段,及90年代后期以来的增强信息可信性阶段。虽然同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然而从历史发展演变的角度看,真实性只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早期目标,当前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的可信性目标反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最新发展,是更高级发展阶段的目标。
(三)可信性目标比“真实公允”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
20世纪90年代后期,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成为更为广义的概念――“保证业务”(Assurance Service)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译为“鉴证业务”②。2004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了《国际保证业务框架》,2005年1月1日生效。2006年我国制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鉴证对象与鉴证对象信息具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当鉴证对象为财务业绩或状况时(如历史或预测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信息是财务报表;当鉴证对象为非财务业绩或状况时(如企业的运营情况),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反映效率或效果的关键指标;当鉴证对象为物理特征时(如设备的生产能力),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有关鉴证对象物理特征的说明文件;当鉴证对象为某种系统和过程时(如企业的内部控制或信息技术系统),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关于其有效性的认定;当鉴证对象为一种行为时(如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对法律法规遵守情况或执行效果的声明。不难看出,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只是鉴证业务中的一种。鉴证标准随着鉴证对象的不同,也从财务报表审计中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框架,如编制财务报表所使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扩展到单位内部制定的行为准则、绩效水平等方面。从其定义看,鉴证业务的目的在于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真实公允目标是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目标,可信性目标在概念外延上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可信性目标不仅适用于对财务信息的可信性,而且还适用于非财务信息(绩效信息)的可信性。对财务报表来说,如果它是真实公允的,即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框架编制的,它就是可信性;对于其他鉴证信息来说,如果它是符合适用的鉴证标准,就是可信性的。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现在已不仅仅是财务信息系统,还包括各种业务和管理信息系统。与此同时,为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也不局限于财务信息,而且还包括许多非财务信息。所以,在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中,把可信性作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比真实性目标更加符合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可信性目标反映了审计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可信性不是一个孤立的术语,它是新审计理论(或一组新的相互联系的审计概念)中的一个关键性概念。随着注册会计师的业务从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发展到鉴证业务,传统的审计理论也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大家知道,审计三方关系是指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受托责任论,即审计动因论,是建立在传统的审计三方关系之上的。然而,在我国现行的《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中给出了一种新的审计三方关系,即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在新的审计三方关系中,被审计人与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之间责任关系的含义更加丰富,除传统的受托责任关系外还有其他种类不带委托性质的责任关系③。在新的审计三方关系中,预期使用者应包括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除了传统受托责任关系中的股东外,还应包括经营者、员工、顾客、供应商、债权人、潜在的投资者、监管层、竞争者等。聘请注册会计师的通常是预期使用者或其代表,但也可能是责任方。责任方、预期使用者和注册会计师三方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和信息可信性的保证者之间的关系④。增强信息的可信性,实际上是减少了信息提供者与预期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鉴于预期使用者的广泛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有利于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拓展了审计的社会功能。可信性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鉴证对象信息是否具有可信性,需要执行一定的业务程序。审计师在收集证据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责任方的鉴证对象信息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标准后,才能为鉴证对象信息的可信性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从而提供给预期使用者。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被细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鉴证对象信息被划分为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其中财务信息被进一步细分为历史财务信息和预测性财务信息。可信性概念是这些新审计理论中的关键性概念之一,相比之下,真实性概念在新的审计理论中却没有相应的理论地位。
(五)可信性目标反映了国家审计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审计组织(INTOSAI)的道德准则(Code of Ethics)中,强调了信赖(trust)、信任(confidence)、信誉(credibility)对于审计机关的至关重要性。在南非审计署1911至2011年百年纪念的纪念品和网站首页上有一句格言:“Auditing to build public confidence”,即“审计旨在建立公共信任”。我国审计署2011年7月15日印发的《审计署关于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可信、可靠和可用。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民无信不立”,说明了信任、守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国家审计可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增强整个社会的诚信。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可信性目标比真实性目标更好地体现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经过上述真实性和可信性两种审计目标含义的对比,不难发现,虽然真实性目标是国有企业审计的传统目标之一,但是可信性比真实性的涵义更为丰富,可信性目标中不但包含了真实性目标,而且可信性目标要求信息系统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两种目标都对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质量提出了要求,国家审计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不应低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因此,笔者认为,尽管现行的审计法规定了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真实性目标,但是,从理论上讲以及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审计机关应当选择可信性作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即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应当促进企业信息系统提供可信的信息。
二、促进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遵循性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在审计基本原则(ISSAI-100)中,把政府审计业务分为两大类,即合规审计(regularity audit)和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并制定了相应的审计执行指南,即财务审计执行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on Financial Audit)、遵循审计执行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on compliance audit)和绩效审计执行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on Performance Audit)。在这个准则指南框架中,合规性审计包括了财务审计和遵循性审计。遵循性审计是指对公共部门实体的活动是否与相关法律法规及授权要求相一致的审计。在《国际审计准则第250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ISA250)中,非遵循(non-compliance),是指被审计单位不履行法律法规责任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犯罪,故意地或者非故意地,与执行的法律或法规对立的行为。在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遵循性(compliance)作为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指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由此看来,在上述准则指南中,遵循性,就是我国国家审计中的合法性。但是,在本文中,作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之一,遵循性与合法性不同。
为满足业务需求,对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有一般性的要求,在IT治理框架COBIT4.1中,这些要求也被称之为信息标准(information criteria)。遵循性(compliance)作为其中的标准之一,是指“涉及业务流程与所需遵守的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之间的符合程度的属性,即外部的强制要求和内部政策的遵循性。”⑤在本文中,遵循性作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之一,采用COBIT4.1中遵循性的概念,即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监控不仅要符合来自企业外部的强制性要求(合法性),而且还应符合国有企业内部制定的各种规定的要求。
我国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合法性是国有企业审计的审计目标之一。作为国有企业审计的重要内容,信息系统审计应当促进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合法性。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把国有企业内部制定的各种规定同时也纳入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呢?企业内部如何制定关于其信息系统的规定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似乎审计机关不应干预,但是,效益性也是国有企业审计的审计目标之一。当信息系统不符合国有企业某些内部规定的要求时就会影响到企业效益,这些内部规定,如内部控制、管理和治理等,也应纳入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遵循性目标范围。
三、改善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绩效性
绩效性目标是企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产物。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发展到了关注绩效性的阶段。绩效性目标也是IT管理和IT治理的重要内容。IT管理和IT治理的国际标准或良好实务,为开展信息系统绩效审计提供了审计标准。
(一)企业信息系统绩效性的概念
当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信息系统的绩效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企业信息化的早期阶段,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企业的财务会计领域,这时人们对信息系统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信息系统的可信性和遵循性问题,相应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方面,强调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范围逐渐从财务会计领域扩展到整个业务领域和管理领域,与此同时,信息系统的建设投入和运行成本显著提高。这时人们发现,大量的信息化投入并不一定能够带来预期的收益,而且还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个别企业甚至因高投入造成利润下降或财务危机,有的企业因业务流程改造滞后,还会导致管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信息系统关注的焦点,逐渐从“投入”转向“产出”,从技术和内部控制问题转向管理和治理问题,在企业内部出现了专门的IT管理部门,IT管理和IT治理逐渐从企业的一般管理和治理中独立出来,而“绩效”是描述信息系统投入产出、管理和治理的核心概念。
信息系统的绩效性是指利用IT资源提供企业信息服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它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是企业存在的基本前提。企业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利用IT资源,通过IT流程,提供企业信息服务,以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系统要实现的绩效目标必须与企业的业务需求或业务目标相一致。
(二)绩效性目标的可行性
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看,目前信息系统的绩效问题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2011年2月,工信部电子一所和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了《2010年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数调研报告》。该报告将中国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基础应用阶段、关键应用阶段、扩展整合及优化升级应用阶段以及战略应用阶段,如图1所示。
该报告认为,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总体上处于由基础应用和关键应用向扩展整合与优化升级过渡阶段。报告的主要结论之一是,2010年“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应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企业基本完成了信息技术在各业务领域的应用覆盖,已逐渐开始深度关注企业业务发展需求,着力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提高信息系统的绩效,也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信息化深度发展的方向。把绩效性作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符合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在现实中具有可行性。
(三)绩效性是IT管理和IT治理的重要内容
IT管理目的在于如何降低成本,以更好的弹性及更快的响应速度,向组织内外部顾客提供高质量的IT服务,提供顾客的满意度。IT管理的目标就是要追求信息系统的绩效性,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信息系统的绩效性也是IT治理追求的目标之一。在IT治理国际标准ISO/IEC38500(组织的信息技术治理)中规定了“绩效”原则,即IT应适合于支持组织的目的并提供服务,服务等级和服务质量应满足当前和将来的业务要求。IT治理框架COBIT4.1有四个基本特征:以业务为中心、以流程为导向、以控制为基础、以绩效测评为驱动。在该框架中,绩效测评是IT治理的关键,并且指出,“多项调研已经表明,IT成本、价值和风险管理缺乏透明是驱动IT治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相对于其他关注的领域,提高透明度主要通过绩效测评来实现。”⑥
(四)绩效审计的参照标准
IT管理和IT治理从企业管理和治理中独立出来,为开展单独立项的信息系统绩效审计创造了条件。就像企业审计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和治理那样,企业信息系统审计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IT管理和IT治理情况。IT管理和IT治理的国际标准或良好实务,则为开展信息系统绩效审计提供了审计标准,也可以作为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建议的参照标准。常见的IT管理和IT治理国际标准有:ISO/1EC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ITIL(信息技术基础库)、ISO/IEC38500(组织的信息技术治理)、COBIT4.1(信息及其相关技术控制目标)等。
四、维护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维护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至关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正确理解信息安全的涵义,对于开展信息系统安全性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安全性目标的重要性
根据199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就是要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⑦。从这里可以看出,信息系统的安全包括:信息本身的安全、系统设施设备的安全和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三个层面。就三个层面的关系而言,信息是核心,系统设施设备及其运行环境是保障,信息本身的安全是目的,系统设施设备的安全及其运行环境的安全是手段。
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中央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010年12月,公安部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据统计,截至2010年5月,已有89.6%的中央企业开展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央企业总计建成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有16 092个,已定级14 539个,占比90.3%;应向公安机关备案的系统(二级及以上)有11 370个,已备案8 113个,占应备案系统的71.4%;列入2010年定级计划的有1 598个。中央企业在公安机关备案的信息系统总数约占全国信息系统备案总数的21%,第三、四级重要系统约占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备案总数的30%⑧。这些数据表明,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已成为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七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由于国有企业集中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电信、电力、石油、石化等重要行业,其重要信息系统已成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命脉之命脉,保护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安全概念的演变
根据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的定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包括信息本身的安全、系统设施设备的安全和支撑环境的安全。其中,信息本身的安全,即信息安全,是信息系统安全的核心和目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安全呢?
人们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部制定的《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TCSEC》把保密性当作信息安全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初由英、法、德、荷四国制定的《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ITSEC》开始把完整性、可用性与保密性作为同等重要的因素。自此,信息安全的概念,即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逐渐被普遍接受。在2002年的国际标准ISO/IEC17799:2000《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业务规范》中明确规定,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即确保信息只能够由获得授权的人访问;完整性(integrity),即保护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以及信息处理方法;可用性(availability),即保证经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到信息,如果需要的话,还能够访问相关资产。”然而,在2005年的该国际标准修订版即ISO/IEC17799:2005中,信息安全的定义,包括了七种安全特性: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及其他属性,如真实性(authenticity)、责任性(accountability)、不可抵赖性(non-repudiation)、可靠性(reliability)等,而且,这种修订后的信息安全定义,被2007年的国际标准ISO/IEC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与使用指南》)引用。在学术界,有人认为,信息安全的特性还应进一步包括可控性(controllability)、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可审计性(auditability)、遵循性(compliance)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安全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从最初的信息保密性发展到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进而又发展到相关的真实性、责任性、抗抵赖性、可靠性等。相应地,对企业信息安全的考虑,也从最初关注企业信息安全技术层面,发展到关注企业信息安全控制、管理和治理等层面。
(三)正确理解信息安全涵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安全与信息保密不同。从信息安全概念的涵义可以看出,信息保密与信息安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信息安全比信息保密的涵义更加丰富。尽管我国新修订的保密法对信息系统的保密问题作出了规定,但是保密法不能代替信息安全法。目前,我国对信息安全的立法仍然比较滞后,尚无专门的信息安全法。信息安全法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微观信息安全与宏观信息安全的联系。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离不开系统运行环境的支撑,系统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从社会环境看,主要是指有关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意识、人才培养等。这就是说,微观层面单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安全,还离不开宏观层面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此同时,微观层面的信息安全是基础,没有微观层面的信息安全,也就没有宏观层面的信息安全。
3.授权管理的重要性。信息安全的概念有三个核心涵义: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这三个核心涵义都涉及一个共同的要素,即“授权”。保密性意味着只有获得授权才能访问;完整性意味着没有授权不得对信息进行删除或修改;可用性意味着拥有授权者随时可以使用。这表明,授权管理是信息安全管理的一项关键内容。信息系统是一种人机系统,授权管理主要涉及对人员行为的安全管理。
4.安全性目标与遵循性、绩效性、可信性目标的联系。从信息安全的涵义可以看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目标不同于其遵循性、绩效性和可信性目标,但是,安全性与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首先,安全性必须满足遵循性的要求,信息系统的设计、运行、使用和管理可能要置于法律规定的和合同约定的安全要求的约束之下,特别是各种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保密法,以及知识产权、个人隐私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其次,信息安全没有绝对的安全,所有的信息安全都是风险可接受条件下的安全,高水平的安全保护需要大量的投入成本,因而需要在成本、收益、风险和安全之间进行权衡,即安全性与绩效性的联系;最后,在信息安全技术层面,可信计算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而表明安全性与可信性之间也有内在的联系。
笔者认为,目前国际上制定的有关信息安全等级评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国际标准,无论是在理论概念还是在操作实务方面,对于我国审计机关开展信息系统审计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这些国际标准或良好实务可以作为审计的参照标准,同时也可以作为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信息系统安全性建议的依据。同时,在对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审计时,还要立足我国实际,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信息系统是国民经济命脉之命脉,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在重视企业本身信息系统安全的同时,还应当从宏观上揭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概念出现于19世纪的西方社会,是由sheldon于1924年首次提出的。迄今为止,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学者刘俊海从公司法学定义了企业社会责任责任: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以最大限度在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唯一存在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市场经济百科全书》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所作的定义是企业为所处的社会福利而必须关心的道义任。
二、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财务决策的准绳,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
宁永志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财务目标之间并不存在固有的矛盾。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而刘培红也认为:“企业实现经济利益与承担社会责任有暂时的冲突,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的。”赵卫华说:“社会责任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社会责任在不断的变化。(二)社会责任和财务管理目标对立统一的关系。(三)二者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四)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刘兴贺认为:“从表面或短期来看,社会责任的承担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股东财富,而逃避社会责任,甚至伤害社会利益,反而会提高企业的价值,但从长远来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是一致的。”
三、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
面临21世纪的市场发展趋势,企业如何能实现不断持续发展的目标,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课题。
李培林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经营过程中,以社会责任为出发点,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合理要求,实现企业与社会永久性和谐发展的生存状态。张燕平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只有企业承担应有社会责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冯巧云认为:“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赢得较好的声誉,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使企业得以保持生命力,保持长期可持续地发展。”马红岩说:“现代企业只有较多地关注其社会责任,才能够获得持续发展。只有自觉地承担起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才能做到感恩社会、回馈社会,才能保证企业树立以人为本、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理念,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财务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也是社会责任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搞清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对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具有现实的意义,也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更主动更有战略性的管理和从事企业社会责任。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李兆华、卢丽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年度分布、行业分布、地区分布综合分析了财务绩效对社会责任的影响,认为:“虽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短期内有可能会降低企业的当前财务绩效,但从长期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利益,这些利益必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长期财务绩效。”李承源以营销理论和经济理论为基础,论证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对企业财务绩效有影响,且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会使企业各方面绩效显著提高,最终落脚于财务绩效的提升。温素彬、方苑按照资本形态的不同,构建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模型。以2003-2007年中的46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来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当期看社会责任与企业当期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但是从长期看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对其财务绩效是有正向影响的。闫萍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其财务绩效的关系是正相关远远超过负相关。”
结束语: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第一,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第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目标相互促进,长远看是一致。第三,只有企业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社会责任,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第三,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短期内负相关,但长期内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正相关远超负相关。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正确认识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不要把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看做一种消极的负担,而要将其视为企业发展的机会,把握好承担社会责任的尺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150-160.
[2]王建琼,何静谊.公司治理、企业经济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经纬.2009,2.
[3]赵卫华.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j].商业文化.2010,10.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152-02
1 网络组织治理绩效的内涵
目前,对网络组织治理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学术界对其概念一直未给出严格的界定。20世纪80年代是网络组织治理研究的迅猛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实业界,国内外众多企业采取了网络治理以达到其更高的经营目标。孙国强(2005)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通过分析、归纳,明确界定了网络组织治理,即网络组织治理就是以治理目标为导向、治理结构为框架、治理机制为核心、治理模式为路径、治理绩效为结果的复杂运作系统,网络组织治理是对网络组织的治理,治理行为的主体是合作诸结点,客体是网络组织这一新型组织形态,治理过程是具有自组织特性的自我治理。现有的关于网络组织治理绩效的研究通常都是从网络组织各具体模式展开的,因此,对网络组织治理绩效的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的文献不是很多。严建援(2003)等从战略联盟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企业为实现特定目标是构建战略联盟的初衷,如何判断目标的实现程度,就要由联盟绩效来体现。李维安(2003)提出了网络组织运作绩效的概念,这个概念与孙国强(2005)界定的“网络组织治理绩效”的概念在内容上相同,只是概念的表述不同。如前所述,网络组织治理是具有自组织特性的自我治理,其运作过程是在网络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约定或协议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运作,因此,“网络组织治理绩效”与“网络组织运作绩效”没有实质区别,正如李维安和孙国强把之定义为:不同市场主体在网络化协作的框架之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资源共享,风险共担,通过一系列协同互动的交互作用在一定时间内所增加和创造的价值总和,即协同效应的大小。
国外对于网络组织治理绩效的研究相较国内更为深入。Uzzi(1996)从结构性嵌入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入手,提出组织的经济行为受到网络结构和嵌入的影响。Gulati(1998)认为,合作伙伴之间丰富的信息交流使得联盟网络表现出更好的绩效,然而实际操作中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机会主义行为制约网络的运行和发展,他以汽车产业的供应关系为例,得出关系嵌入越多绩效表现越好的结论。Zaheer(1997)等人经过研究也得出关系嵌入越多绩效表现越好的结论。并且通过实地调研后得出信任会影响个人与组织间交易关系的绩效。
2 网络组织具体模式的治理绩效评价
网络组织治理绩效是衡量该网络组织存在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但对网络组织治理绩效的评价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法。以往的研究都是从网络组织的个别形式入手,对其绩效评价进行研究,如:产业集群、战略联盟、供应链、企业集团等。这些网络组织具体形式在进行绩效评价时都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法。
2.1 产业集群
对产业集群治理状况进行评价,必须建立在合理的指标体系上,同时确定科学的评价方法。近年来,各种评价指标综合了众多领域的相关知识,使得由指标确定的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了不断丰富和深入。目前可以将这些评价方法归纳为主观赋权评价法和客观赋权评价法两大类。主观赋权评价法是采取定性的方法,所得权数是根据专家学者的主观经验判断而来,这类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而客观赋权评价法所得权数是根据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或变异系数确定的,例如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TOPSIS法等都属于这类方法。此外,国内学者杨文生、易明提出平衡记分卡运用于对产业集群自身发展绩效的定量评价,并基于平衡记分卡对产业集群绩效评价实施流程和指标体系进行初步设计。
2.2 战略联盟
学者们将战略联盟治理绩效分为财务绩效、运营绩效和组织绩效三部分。其中,财务绩效用以衡量联盟企业是否获取了预期的财务收益,包括使用收益率、销售增长率等具体指标(Hamel Doz & Parahalad,1989);运营绩效用以衡量联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Parkhe,1993;AfricaAri-no,2003);但是这种方法还有待进一步考量。由于联盟企业的财务信息具有敏感性(Bucklin&Sengupta,1993),所以大部分研究人员使用运营绩效和组织绩效相结合来评价战略联盟治理绩效。
2.3 供应链
对供应链而言,目前对供应链治理绩效评价理论研究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供应链治理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相对来说更少一些。Lummus等人认为,每一项指标都有理想值、目标值和当前值三个指标。供应链绩效管理的目的就是按照理想值设定目标值,进而根据目标值改进现有的绩效状况。而从目前文献的供应链治理绩效评价的指标设置中了解到,其评价过程是一个多目标的决策问题,因而在绩效综合评价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关键。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在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中,以比较分析法、Delphi法、熵技术、层次分析法(AHP)、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等运用最多。对方案的评价采用主观判断法、平衡记分卡(BSC)、模糊综合评判、线性加权法、数学规划法、欧式范数法、概率统计法、逼近理想解法(TOPSIS)的综合排序、ABC法、AHP法、调查表分析评价法、标杆法、效用理论、数据包络分析(DEA)、BP神经网络等。对于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往往采用确定权重的方法与对方案的评价方法有机组合,充分利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的优点,扬长避短,将主观评估做定量描述,如AHP/DEA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熵技术与AHP相结合的方法、熵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等。国内一些学者对层次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的运较多,其中郑传锋通过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特点及其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分析,认为作为一种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平衡记分卡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符瑛提出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与财务绩效目标相对应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这类传统指标注重反映经营的结果,带有静止、单一和被动反映的特点,而不是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考虑,无法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管理文化相结合,与供应链集成与资源整合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差距。这样的指标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于企业经营提出的要求。而平衡计分卡作为一个新的角度对研究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体系有新的贡献。
2.4 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是指一种以大企业为核心,以经济技术或经营联系为基础,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体制,规模巨大、多角化经营的企业联合组织或企业群体。刘丁玲、刘鸣镝指出企业集团业绩评价模式包括: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平衡模式和综合模式四种。其中:平衡模式是以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导向,建立在战略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理论基础上,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评价标准,采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通过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创新方面进行综合计分评价。张跃宁对这四种模式也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财务模式和价值模式主要适用于营利性企业,平衡模式和综合模式不仅可以在营利组织中适用,也可以在非营利组织中适用。米乡卿在研究企业集团绩效评价问题中分了作为一种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法人联合体,企业集团的绩效评价分为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和分公司、子公司和分公司对其员工这两个层次进行。在方法运用上,他强调第一个层次的绩效评价主要是依据平衡计分卡进行考核,而第二个层次的绩效考核和评价主要是采取传统的考核方式。东北林业大学王秋燕等人在《基于价值链的企业集团业绩评价研究》中也同样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运用,指出集团可以通过把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目标和测评指标的方法,来建立平衡计分测评法。准备阶段,包括说明远景、沟通和联系、设计测评指标;实施阶段,根据公司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库;定期考察完善阶段,集团应定期对平衡计分法的实施情况进行考察,看其是否真正有助于公司实现战略目标,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总结
综上,在几种典型的网络组织形式的治理绩效评价中,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也从平衡计分卡的角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随着学者对网络组织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不断演进,总结了网络组织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并发现:网络组织绩效的评价要将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结合起来,不能够单纯以财务绩效来评价组织,要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将组织的长期战略目标同短期营运目标相结合。因此,可以确定平衡计分卡对网络组织治理绩效的评价具有适用性和可行性,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Africa Arino.Measures of strategic alliance performance: Ananalysis of construct validit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Jan 2003,34(1):66-79.
[2] Hame,l G., Y. L. Doz and C. K. Prahalad. Collaborate you’re your competitors-and wi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9,67(1):133-139.
[3] Das T. K., Teng B. S. 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1):31-61.
[4] 张秀生,陈立兵.产业集群、合作竞争与区域竞争力[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面对当前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企业对自身的经营体系及技术研发上更加严谨,正因商业体质已不能用过去的传统眼光来衡量,尤其在知识型产业攻占市场的潮流趋势下,唯有不断地创新、提供有别于其它企业的商品及服务,方是企业竞争力的泉源所在。而检视企业组织中经营管理、打通组织任督二脉的方法中,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BSC)逐渐蔚为热门的工具。
何为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是一项可将组织策略加以落实并活络的管理制度,其观念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罗伯.柯普朗(Robert Kaplan)与诺朗诺顿研究所当时的最高执行长大卫.诺顿(David Norton)两位学者所提出,其根据数家长年绩效表现突出的企业,经过反复的验证,从中探讨出其成功的经营之道,进而归结出可以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及落实策略愿景的架构。
平衡计分卡乃是以平衡观念来驱动组织绩效的量度,诉求的是企业内部绩效短期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财务和非财务量度之间的平衡、落后及领先指针之间的平衡、外界和内部绩效构面的平衡等状态。
Kaplan和Norton于平衡计分卡的观念,是将绩效评估指针分为4个重要的构面──顾客构面、财务构面、内部程序构面、学习与成长构面。并依其构面分别设计出绩效衡量指针,而此绩效衡量指针可以适当地涵括整个企业所需要的信息,但也不流于复杂的窘况。最为确切的是可以透过平衡计分卡将公司组织内部的策略及企业愿景戮力达成,这是平衡计分卡强调的重点。
平衡计分卡与组织策略活动的关联
平衡计分卡的精髓应该是,“一企业光有愿景但没有行动,则此愿景只是梦想;若有行动但没有愿景,则行动只是一个动作而已。然而,如果将行动与愿景结合,伴随绩效管理共同朝向目标努力达成公司的使命,这样一来,凝聚的力量将是明确的,而且强大无比。”因此,平衡计分卡运用于企业必须要有“知行合一”的精神,毕竟,组织调整所要顾及的层面甚为宽广,同时必须要面面俱到,因此适当地拿捏准确对企业而言,相当重要。
以下简述平衡计分卡4个构面的理念:
1.顾客构面:企业应先行找出市场和顾客之间的区隔,并将顾客面的核心衡量群(Core Measurement Group)与目标市场及顾客相结合,且帮助企业找出及衡量企业顾客面的价值计画(Customer Value Proposition)。
2.财务构面:企业应针对其所处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有不同的财务策略,决定适合的财务
衡量尺度。且企业生命周期可简化为:成长期、保持期、收割期3个阶段。当然,无论企业身处于何种阶段,都应配合收入成长与组合、成本降低/生产力改进、资产利用/投资策略等3个财务性议题。如此,企业在依自身所处的生命周期分析决定策略后,可根据其找出个财务性议题所适合的绩效衡量指针。
3.内部程序构面:企业为满足股东及目标消费群的期望,必须确认其所创造的顾客价值的程序,才可有效地运用有限的资源。企业目前的绩效指针仍着重于改善现有的营运程序,虽有尝试增加品质、产出率、循环时间等指针,但仍并非针对企业程序的整体概念。而平衡计分卡则有别于传统,建议企业应就完整内部程序价值链,其中包括创新程序、营运程序、售后服务程序,建立各种衡量指针。
4.学习与成长构面:此构面的主旨在使平衡计分卡之前3项构面能顺利达成,实现企业长期成长的目标。并强调未来投资的重要性,但并非如传统的投资观点,仅着重新设备、新产品的研究发展。虽然设备及新产品的研究发展是很重要,然而为了达到长期的财务成长目标,组织必须投资在基础结构上,包括人员、系统及程序,透过员工能力及信息系统能力的增强、激励及授权一致性的增强等3个主要原则,以建构学习与成长构面的绩效指针。
除Kaplan和Norton对平衡计分卡4个构面所规划的观念外,戴秋芸亦对4项构面有一经验的分享。她认为企业在建构顾客构面时,最主要的应是建立“忠诚”的概念,应将顾客满意度、顾客延续率、市场占有率、顾客竞争率以及如何维持顾客忠诚度等一并考量;而在财务构面,她则认为“利益”是一不可忽略的考量点,且应开源节流为财务构面的基础;于内部程序构面,她认为“改善”是为要项,减少顾客抱怨,快速响应顾客需求等是企业重要课题;在学习与成长构面,关心的则是“成长”的概念,她认为员工的成长是带动企业成长的不二法门。
教育训练是组织变革的先前投资
戴秋芸指出,平衡计分卡的最后一个构面“学习与成长”,往往是组织面临改革是最棘手的部分。很多企业在平常营运稳定时,常存有一个很不应该的观念──认为教育训练是企业的负担,所以不愿多付出。正因为于平常不愿多花心思栽培员工,因此,在面临外在环境(竞争对手遽增、顾客消费行为改变等因素)促动组织不得不进行变革时,员工因为长期处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没有机会学习其它的新观念与新做法,因而产生抗拒变革的心理。就因为如此,使得员工成为组织变革的绊脚石,追根究底,企业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戴秋芸恳切地表示,在平时就该多给予员工教育训练的机会,不仅可以培养各部门的种子菁英,而且在企业面临必要的变革时,这些平常就受到公司培育的这一群人将是疏通变革的关键人物,是故,教育训练对公司而言,不但不是负担,而是一项宝贵的投资,同时也是组织因应变革的一剂良方。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235-02
一、问题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一)问题的提出
在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下,全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和单位都非常注重绩效考核。国家对国有企业还专门制定了业绩考评体系。目前绩效考核主要是从财务成果上进行的考核,比如采用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指标,均是在经济活动结束后,考核一段时间的业绩,对员工的考核也是以员工的劳动成果作为考核依据,如销售人员用销售额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是,事后的考核只是对业绩进行评价,并不能促进绩效的提高,另外容易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无法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因此,笔者拟从影响绩效的最主要因素即营运资本管理出发,将其纳入企业和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旨在将工作目标与绩效考核相统一,改善企业管理,增强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能更好地实现绩效增长。
(二)概念界定
1.绩效考核。绩效考核起源于西方国家文官(公务员)制度。1854年—1870年,英国对文官实行按年度逐人逐项进行考核的方法,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励与升降,充分地调动了英国文官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的廉洁与效率。文官制度的成功实施,使得有些企业开始借鉴这种做法,在企业内部实行绩效考核,试图通过考核对员工的表现和实绩进行评价,并作为奖惩、培训、辞退、职务任用与升降等的依据。
随着企业组织发展的逐步完善,绩效考核(performance examine)已成为一项系统工程。是指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企业和员工一段时间的工作行为及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结果对将来的工作行为和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通常由从上到下的几个层次组成,分别包括企业绩效考核、部门或分部绩效考核和员工个人绩效考核等。考核的方式通常有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
2.营运资本管理。营运资本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解释。广义的营运资本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的总额。这个概念主要在分析资产的流动性和周转状况时使用。狭义的营运资本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减去各类流动负债之后的余额,也称净营运资本。狭义的营运资本主要在分析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时使用。
企业应当持有适当数量的营运资本,如果缺乏,则会面临短期的经营和财务风险。但营运资本作为短期资本,其盈利能力较差,所以持有过多则会降低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因此,营运资本管理是一个在收益和风险之间不断权衡的过程,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的获利目标,同时尽量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对营运资本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的资本营运能力决定了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因此,笔者在传统绩效考核基础之上,将营运资本管理的指标作为企业和员工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可以从根源上切合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目标。
二、基于营运资本管理的绩效考核指标
1.企业绩效考核指标。目前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主要有利润指标和市场价值指标。利润类的指标主要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等,市场价值类指标主要有经济增加值(MVA)、市场增加值(MVA)、托宾Q等。以上指标均是从企业经营的结果来衡量企业的绩效,与企业最终目标相挂钩。这些指标虽然可以看出企业经营成果的多少及增减,但是不易看出企业经营成果变化的原因。因此,笔者拟从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根源着手来分析企业绩效的强弱,即采用营运资本管理效率高低的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绩效。因为企业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必须保证销售增长与现金流的变动平衡,否则企业会因增长过快而陷入财务困境,或者因增长太缓慢而使财务资源闲置,以至于压低企业价值。因此,无论对一个增长过快还是过慢的企业而言,营运资本管理都是可持续增长中的关键问题,只有一个平衡增长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绩效。因此,笔者拟采用以营运资本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指标,主要包括销售额(Sales)、经营收益(IFO)和营运资本率(WCR),在计算总考核指标时,三者权重均为三分之一,也可以根据重要性确定权重。即
P=SalesK1+IFOK2+WCRK3(K为各指标的权重)(式1)
其中,营运资本率(WCR)=(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全年销售额(式2)
为了更及时有效地控制营运资本比例,也可以每月进行一次测评,此时年度营运资本比例估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