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工程概况
某在建工程总占地面积7286m2,建筑面积68718 m2,计划塔吊用QTG630作为垂直运输工具,在现场轴线紧靠围墙边设有2台居民用变压器,其高压线自北向南架空斜穿而过,变压器距建筑物外墙边距离为5.5m,支承变压器的两根电线杆的距离为2.2m,变压器距QTG630塔吊中心18m,详见图1。
二、防护方案
采用电力部门专用的水泥电线杆作为防护立杆设置屏障,立杆间距为2.388m,共设5根(图2),水泥杆高度约15m,基础埋地1.5m深,周边用C30混凝土振捣密实,立杆上口高出高压线的距离为2.5m,利用100×10等边角钢作为水平杆,再用Ф10mm管箍将5根电线杆连成一体,水平方向共设置10道。用100×10等边角钢设置剪刀撑将防护形成一个整体钢骨架,然后用1830mm×915mm×18mm的胶合板(正、反两面涂刷防水漆)封面。胶合板与角钢用Ф10螺丝固定,螺丝间距不大于300mm,斜支撑利用基坑支护压顶,梁面预埋3块尺寸为300mm×300mm×15mm预埋件。预埋件锚脚为6Ф16,长450mm采用穿孔焊,斜撑共3道,设置部位两端及中间各1道(图3)。所有铁件刷红丹防锈漆二度。
三、技术准备
(1)了解和掌握建设部颁发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建设部建筑管理司编《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指南》中第13章中(一)节外电防护中有关内容和相应规定,本方案是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指南》有关规定要求进行设计的,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2)现场踏勘和调查,并与当地供电局进行联系,了解具体情况,并协商实施《防护方案》时要求停电的有关问题。
四、防护方案的实施
1立电线杆
按图2所示电线杆基础挖孔对电线杆进行外观检查,确定无断裂等裂缝后,用汽车吊将电线杆垂直插入孔内,电线杆必须扶正呈垂直状态,用木楔临时固定,随后灌C30混凝土,并用振动棒振捣密实。
2安装水平杆和剪刀撑
安装钢杆件必须在停电条件下工作,以确保安全。由于电线杆上无预埋铁件,100×10角钢与电线杆的连接通过Ф10钢筋作管箍,将其固定在电线杆上,角钢与管箍连接方法为在角钢一侧钻1个Ф12孔,将Ф10钢筋穿过孔,形成一个管箍,焊接后再用木楔楔紧。由于水平杆角钢较长,可采用连接钢板螺栓连接或电焊连接方法将2根100×10角钢接长。100×10角钢剪刀撑搭设方法为角钢与电线杆连接采用Ф10钢筋管箍,方法与水平杆角钢相同,剪刀撑与水平杆角钢采用Ф12螺栓连接。
3防水隔离
水平杆角钢与剪刀撑角钢组成防护骨架体,其两侧采用竹塑胶合板贴面方法,固定方法是采用通过Ф10螺栓固定在角钢100×10上,螺栓间距300mm,竹塑胶合板表面刷防水油漆二度。
4斜支撑
由于防护方案面积较大,承受较大的风荷载,为提高防护体系的抗侧移的能力,采用钢结构斜支撑方案,共3道钢斜支撑(图3),两边电线杆和中间电线杆各布1道斜支撑。
斜支撑设计采用[10槽钢,斜支撑下端与基坑围护桩压顶梁的预埋铁件焊接,上端与水平角钢焊接,该部位应再增加1道Ф10钢筋管箍,由于斜支撑[10槽钢长度超过9.0m,长细比较大,故增加2道水平杆[10槽钢,一端与斜支撑[10槽钢焊接,另一端与防护系统水平角钢100×10焊接。
五、搭设要点与注意事项
1本防护方案主要是为了施工塔吊而设立的,塔吊安装位置不能满足部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3.1.2条最小安全操作距离8m的要求。另外,在塔吊旋转范围内,在突遇停电,又刮起大风的特殊情况下,极有可能造成吊索或吊物碰触高压线路的危险,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
2本防护方案只是塔吊临近高压线
作业为防触电而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如下。
(1)施工作业中当遇到停电又刮4级以上风时,塔吊司机应立即使用备用24V直流蓄电瓶充电的电源,使伸臂旋转机构的电磁制动装置通电起到制动作用,大臂不会随风旋转,避免吊索或吊物碰触或接近高压线路;同时,施工现场值班电工应启动380V的发电机,供给塔吊电源。
若遇风力继续加大,司机应迅速将吊物落下,将吊钩升到大臂根部相距2m处,停止作业,并立即松开旋转机构的制动器,使其在风标效应的情况下,伸臂自由旋转。
塔吊大臂及吊钩上升高度只要脱开了高压线路感应电场的范围,就不会发生触电事故,也不会造成塔吊在刮大风时因强行制动旋转机构而致损伤设备或造成倒塔事故。
(2)由于塔吊一侧为西湖路,行人较多,塔吊应尽量减少西湖路一侧吊臂运行,在防护系统水泥电线杆顶部必须安装红色警示灯,以提醒塔吊司机注意安全。
(3)由于本防护系统由钢结构组成,而且靠近高压线与变电器,为防止在雨天高压线路磁场感应的影响,防护方案中水平杆100×10角钢及Ф10管箍等形成的整体钢骨架必须分别用5根Ф12钢筋重复接地。
(4)安装电线杆必须由电业局专业人员负责安装,特别强调安装与拆除时应停电作业,并进行相关的安全交底和监护。
3除严格对塔机检查验收外,应对塔吊司机、指挥人员、挂钩工和电工坚持持证上岗制度,进行专业安全操作培训和教育,使其达到密切配合,严格岗位责任制。
4塔吊与本防护系统应有可靠接地,接地不可少于2处,接地电阻要求不小于4 。
5对塔吊与防护系统产生静电效应进行跟踪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在塔吊驾驶室的台面配备高压绝缘垫,所有电器装置保持绝缘良好,并安装漏电保护器。
一、工程概况
某地块边坡开挖支护项目地面标高在90~110m之间,因开采石料形成两处不规则形状深坑,坑底边坡坡脚处标高约25~40之间,坡顶处标高约80~100,最大颇高约6.5m。现为满足地块用地规划要求,拟把两处采石坑进行连通,采用主动防护网系统进行支护。
二、工程地质条件
1、项目区属于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山坡稳定,坡度220-260。坡体植被茂密,以灌木以及人工种植的树为王较厚的第四系覆盖层.采石形成的深坑可清晰观测基岩
2、根据对已开挖边坡的出露岩层的调查及区域地质构造,区内分布的地层主要为丘陵地带分布的燕山期,第三幕浸入花岗岩(γ52(3))及其风化形成的第四系的残坡积层(Q4d1+e1)。其野外特征按自上而下顺序描述如下:
1)第四系坡积层( Qd1)黄色或浅黄色,湿,硬塑,含约10%的石英质砾石为坡积物。局部分布,层厚1~2米。
2)第四系残积层( Qe1 )黄褐色、砖红色,稍湿,硬塑,岩石结构完全破坏,长石已风化成粘土,含约20%左右的石英质细砂颗粒,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平均厚度约为2米;
3)燕山期第三慕侵入花岗岩(γ52(3))按其风化程度为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及微风化带。
全风化花岗岩:黄褐色、灰白色、砖红色,亚粘土质,稍湿,坚硬土状,原岩结构清晰。平均厚度为3米;
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色、灰白色,岩石风化成半岩半土状,原岩结构清晰,岩芯呈土柱状,手可掰断,12.3-14.0m段多呈碎块状,敲击声哑。平均厚度为3米;
中风化花岗岩:灰白色为主,局部肉红色,灰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石较硬,岩芯呈短柱状,部分块状,敲击声脆。RQD=25%。平均厚度为6米;
微风化花岗岩:灰白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裂面微张,岩石坚硬,岩芯呈短柱状,敲击声脆。RQD=25%。
三、SNS柔性防护网系统组成
采石坑的原状岩面支护采用CPS2型SNS主动防护系统,主动防护网结构配置:锚杆、支撑绳、钢丝绳网、缝合绳、钢丝格栅网。
1、锚杆:a、采用2根φ16钢绳做杆筋,成孔直径90mm,按4.50m×4.50m菱形布置,菱边中间再加密锚杆,长度一般2~3m;b、当遇到有大块松动或极破碎的岩石时,需改为随机锚杆,随机锚杆长度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至6~8m;c、锚杆浆体采用纯水泥浆灌注,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0,且保证浆体强度不低于M30,注浆需从孔底注浆,孔口返浆。
2、支撑绳:纵横交错的φ16纵向支撑绳和φ18横同支撑绳与正方形模式布置的锚杆相联结,压于钢丝绳网之上。
3、钢丝绳网:型号DO/08/300型,尺寸4m×4m(或4m×2m)。每张钢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用缝合绳缝合联结并进行预张拉,该预张拉工艺能使系统对面施以一定的反向预紧压力,从而提高危岩体的稳定性,阻止崩塌落石的发生。
4、在钢绳网下铺设小网孔的SO/2.2/50型格栅网,以阻止小尺寸岩块的塌落。
5、锚杆的防腐处理:锚杆全长需要进行除锈;距锚头端部1 .5m内的锚杆杆筋需涂环氧树脂厚1mm或刷防锈漆进行防腐;水泥浆的保护层不小于30mm:在柔性网安装完成后,对锚头采用C30砼封闭。
四、SNS柔性防护网系统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清除边坡浮石
首先在边坡顶坚实土层并排打入深度不小于2m的2根φ48钢管,外露约1m;然后在钢管外露部分用直径不小于1cm的麻绳与钢管附近的大树绑扎连接;最后,施工人员配戴齐安全帽、安全带等劳保用品,安全带另一端用麻绳与外露的钢管固定连接可靠牢固,施工人员利用吊绳自上而下清理浮石、浮土。
2、测量放线
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孔位偏差小于0.3m,尽可能在低凹处选定锚杆孔位:对非低四处或不能满足系统安装后紧贴坡面要求的位置,应在孔位处凿一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尺寸一般为20×20cm:
3、锚杆施工
1)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根据地形条件,孔间距可有0.3m的调整量),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度长5cm以上,孔径不小于φ42;当受凿岩设备限制时,构成每根锚杆的两股钢绳可分别锚入两个孔径不小于φ35的锚孔内,形成人字形锚杆,两股钢绳间夹角为15°~30°,以达到同样的锚固效果。
2)注浆并插入锚杆(锚杆外露环套顶端不能高出地表,且环套段不能注浆,以确保支撑绳张拉后尽可能紧贴地表),采用标号不低于M20的水泥浆,用水灰比0.45~0.50的纯水泥浆,确保浆液饱满,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体养护不少于三天。
4、安装纵向支撑绳
沿整个坡面先安装纵向φ12支撑绳,先将坡顶处绳头用3个绳卡锁住,然后支撑绳依次穿过坡面纵向同一垂直线位置的钢绳锚杆环套。
5、安装横向支撑绳
由上至下沿整个坡面安装横向φ16支撑绳,先将绳头一端用3个绳卡锁在钢绳锚杆环套上,然后横向支撑绳从左至右或从右到左依次穿过同一水平标高的钢绳锚杆环套。
6、纵横向支撑绳的张拉与锁定
纵横向支撑绳整个坡面绳网编著织好后,先对纵向支撑绳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采用小型电动卷扬机进行张拉,每张拉好一根即用绳卡将支撑锁住,纵向支撑绳张拉完后,采用同样方法由上至下逐根张拉横向支撑绳,支撑绳张拉紧后两端各用2~4个(支撑绳长度小于15m时为2个,大于30m时为4个,其间为3个)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
五、监控量测
通过设置在坡顶的监测点对边坡进行连续两年不间断的量测,并每天派人对边坡进行巡查,边坡已趋于稳定。
六、结论与建议
SNS主动防护网系统具有以下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1、SNS主动防护网系统作为一种新型支护体系已成为传统支护领域里的新成员,已在很多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收益。
2、SNS主动防护网系统具有系统标准化、定型化的优点,施工速度快、施工过程简单。
3、SNS主动防护网系统能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点,其防护区域可以充分的保护土体、岩石的稳固,便于人工绿化,有利于环保。
参考文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 ).
[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50218-94 ).
[3]《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 CECS22:90 ) .
中图分类号 S7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216-01
马路滩林业总场成立于2001年10月,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下辖土门、马路滩、大靖、海子滩4个分场,4个分场分布在生态区位十分脆弱的腾格里沙漠前沿,主要承担着防沙治沙,保护沙漠前沿农田村庄的公益性工作。现有职工227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6名(高级职称7名、中级职称26名、初级职称33名),林场总经营面积7.95万hm2。
1 建设成效
总场自2002年实施三北工程建设,20年累计完成防风固沙造林2 825.76 hm2,农田防护林60.33 hm2,封沙育林(草)7 826.67 hm2,实施了沙漠沿线渠、路、林、田相配套的农田防护林建设,构筑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森林覆盖率由1.3%提高到9.26%,沙漠前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三北工程在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1 生态效益
三北工程实施以来,马路滩林业总场始终按照“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指导思想,在树种选择、造林部位、造林方式、密度配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推动乡村造林提供了技术支撑,形成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封管造并举、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的完整的治沙规范技术[1]。建立的防护林体系对沙区、平原区治理成效显著,并拓宽了人们的生存空间,改善了农田小气候。使地处沙漠前沿的马路滩、白板滩、双槽沙、红柳湾、三板滩等风沙口得到了有效治理,为“五滩”开发和黄灌区开发建设建立了生态屏障,有效保护了农田面积逾1.33万hm2,为全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1.2 经济效益
工程建设中,总场采用以经济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思想,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逐步由单纯的生态型林业向生态经济型林业过渡[2],形成了名优新特林果基地及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程、经济林基地及葡萄产业化经营、沙漠生态旅游等产业化建设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林业产业化建设进程。
1.2.1 马路滩林果良种基地建设。总场下辖的马路滩林场,1991年被省林业厅、省三北局列为沙区林果良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试验场,共定植以美国蛇果系和日本富士系为主的脱毒、矮化短枝型新品种266.67 hm2,建立良种繁育圃20 hm2,引进国内外经济林新品68个。开发区全部采用以色列高新滴灌工程,不仅为古浪县发展名、优、新、特经济林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而且也为沙区振兴经济,发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漠产业,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1.2.2 经济林基地及葡萄产业化经营。林场在保护沙区原有植被和维持沙区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利用已开发的土地和沙漠丘间低地定植酿造葡萄达333.33 hm2,130万株以上,对古浪县沙漠产业开发和葡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
1.2.3 建成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区。在突出绿色与文明,和谐与生态的前提下,依据马路滩独特的大漠原始自然景观,防沙治沙成果和高效农业种植为基本框架,建立了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区,形成以农业观光、治沙成果展示、原生态沙漠自然风光三大景区,确定了以生态休闲地带、生态文化地带、治沙成果展示地带、沙漠动感地带和绿色行动地带为骨架沙漠生态旅游。旅游区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达6万人次以上,成为古浪旅游业对外开放的窗口。
1.3 社会效益
自三北工程实施以来,紧紧围绕“以营林为基础,大力造林,强化管护”的方针,以“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为主攻方向,实现“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为目标,成功启动了“腾格里沙漠绿色行动”,发起了在“沙漠栽棵树”的活动,倡议各单位和领导干部参与绿色行动,共同建设绿色家园。通过营林造林,改善了古浪县的生态环境,美化了人居环境,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好评[3]。
2 主要做法
2.1 突出生态效益,创新治理模式
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林场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原则,实施“乔灌草结合、封管造并举、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配套”的治理措施,坚持不懈地实行沙漠生态综合治理。培育了特色产业,激发了沙漠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效益突出的马路滩治沙模式。
2.2 实施项目拉动,扩大生态治理
林场先后实施了以色列节水滴灌工程、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日元贷款风沙治理项目以及生态公益林等项目。通过项目的拉动,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治理效果明显提高,对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扩大沙漠治理范围,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3 依靠科技,提高防沙治沙的综合效益
林场不断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成果,使林业科技始终贯穿防风治沙的全过程[4]。研究探索了大苗深栽、泥浆磷肥沾根、地膜包根、落水栽植、一株树一把草等旱作造林技术。在农田防护林建设上,按照大区域、小方格的方式,选择定植抗病虫害能力强、耐瘠薄、耐寒耐旱的刺槐、樟子松、红柳等树种并配套节水灌溉等措施,种植高效蔬菜、中药材,建立沙漠生态经济圈模式,使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得到提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 参考文献
[1] 于丽政,李卫忠,何婧娜.宁夏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效与问题研究[J].西北林学院,2008(4):228-232.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A
防灾工程是指以防止和减轻正在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为主要目的的工程,也可以称为减灾工程。与一般工程比较,防灾工程具有受益的社会性、效益的多面性和独特性、投入(资)的动态性、项目的高风险性等特点。重庆市的防灾减灾工程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时,也给重庆市带来较大的效益。
一、重庆防灾抗灾基础设施
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灾前的灾情预测设施和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设施。针对重庆市的自然气候条件,重庆市的灾情预测及抗灾基础设施如下:
1、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目前,重庆市的自然灾害预报系统影响面较大,可利用程度较高。这些系统分别是: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国家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系统,三峡库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具体有: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它们及时向公众传达灾情信息,让社会公众在政府的指导下迅速有效地做好防灾抗灾工作;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系统和警报器设施,这些设施主要集中在学校、医院、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它们主要接收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
2、水利建设。截止2006年,重庆共有中型水库48座,但库容小,很多渠系配套差。农业人均旱涝保收田面积仅为0.2亩;1,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60%的水利设施是“带病服役”。正因为重庆市的水利系统存在各种弊端,重庆市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力求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重庆市2006年投入298,105万元,2007年投入403,568万元,均用在水利管理上。
3、避灾场所建设。重庆市的自然灾害避难场所欠缺,特别是“5.12”地震中,重庆几十万居民无处避灾,纷纷涌向街头。在学校、医院、运动场等有空旷建筑物机构附近居住的居民,则选择到这些机构中的空旷地避灾。为此,重庆市的避灾场所建设刻不容缓。在重庆市的旧城改造中,重庆市将坚持50%的地块用于绿化和公共设施,既美化城市,也是自然灾难来临时群众的避灾之地。
4、防护林建设。长江水域每年都有洪涝灾害产生,灾情不仅影响经济建设的步伐,而且还危机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防洪抗洪工作,意义重大。
在防洪方面,重庆的最大基础设施就是长江防护林体系。防护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林和护堤护岸林。防护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绿化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重庆市长江防护林体系规模较大,单是第一期建设就有128.8万亩,占整个建设任务的64.4%,分别分布在潼南、铜梁、台川、大足、壁山、长寿、綦江、江北等8县和北碚区,主要集中在丘陵坡薄地上。
5、应急管理系统。2008年初,重庆市12个市级部门的应急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互联互通,包括疫情、自然灾害等各类应急抢险可实现快速调度、统一指挥。各市级应急管理部门可通过政务网,利用网络调用模式,实现对应急事件接警、应急资源部署、车辆全球定位、三维地图查询等功能。2008年7月,重庆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成立,给其配备一辆移动指挥车、一架直升机、生命探测仪、卫星移动应急指挥系统、卫星导航仪等,以快速应对公共突发事件。2008年完成三峡库区气象、地震灾害监测网,并且初步建立各类自然灾害空间数据库。
6、在建的及拟建的防灾工程项目。建设中央救灾物资重庆储备库,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使重庆形成以中央级储备库为依托、市级储备库为主体、各区县储备点为补充的三级救灾物资储备系统。今后5年重庆市将加快国家级救灾物资中心、市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应急物资储备分中心的建设,并将30个商业企业和50个生产企业纳入市级应急物资保供。天气雷达终端、渝东北人工防雹和渝西人工降雨基地、重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等大型项目将进入建设阶段。
二、防灾抗灾基础设施成本费用组成
防灾抗灾基础设施的成本费用由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构成。
1、建设费用。本文将建设费用定义为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费用,由国家、地方政府、企业或群众自筹组成。其中,国家所占比例通常采用中央拨款的方式,或者启动相应的国债资金;地方政府部分来自地方的财政收入;企业或者群众自筹部分由项目性质决定。对于有盈利性质的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往往是企业自筹的形式居多。
2、运营费用。本文将运营费用定义为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费用、管理费用、经营成本等。一般由项目的所有者支付。
三、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效益
1、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考察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直接经济效益,需要选定衡量产生经济效益的指标。于庆东(1990)提出用灾害损失函数来评价防灾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迟克连(2001)提出用减灾效益衡量防灾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他指出,减灾效益指由于防灾工程的存在可能减少的灾害损失。王灵晓(2002)指出,按照“有无对比”的原则,减灾效益等于“无防灾工程”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与“有防灾工程”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之差。根据灾害损失的影响因素和灾害损失函数,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取决于灾害的强度、承灾体的密度和防灾工程的减灾能力。于庆东(2002)提出,防灾减灾工程的建立,不仅有减灾效益,还有增值效益,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减灾能力主要取决于防灾工程的投资水平,而增值能力主要取决于防灾工程的投资大小。
但是,目前所有文献中都未提及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这不利于科学地对防灾抗灾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本文认为,防灾减灾设施的直接经济效益的公式如下:
本年度防灾减灾设施的直接经济效益=没有该设施时一年内灾害造成的损失-有该设施时本年度灾害造成的损失-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年折旧额折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年运营成本
其中,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年折旧额折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在考虑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成本费用后,对其成本效益分析,更加科学地度量这些基础设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直接经济效益。
对于防灾减灾的投资决策分析,则可以考虑最小代价准则下的投资效益分析模式。即以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工程投资费用之和最小为决策依据。以此为基础,测算出最佳投资额,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2)间接经济效益。防灾抗灾基础设施的建立,不仅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产生间接经济效益。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让自然环境相对稳定,为良好的经济环境提供了前提,有助于维持金融市场的秩序,降低金融风险;防灾抗灾基础设施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强度,提高行业、企业和个人的抗灾能力,有利于保险业减少救灾保险储备金及灾害赔付金;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使经营决策者对未来环境的预期确定性增强,有利于企业经营及进行弹性决策的分析;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对节省重建费用、维持农民稳定的收入、保持生态环境的和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以防护林为例,其带来的间接经济收益就是合理开采林木带来的收益。用一期工程的林木来核算:防护林亩平年木材蓄积生长量为4.8万立方米,按产值150元/立方米计算,年经济收益为720万元;用材林亩平木材蓄积年生长量为0.6万立方米,产值90万元;薪炭林亩平年产薪柴1,260万公斤,以0.06元/公斤计,年产值为75.6万元;经济果林总产值可达6,731.8万元;经济桑林产值为8,775万元;茶叶可达1,860万元。以上合计,每年可创收18,252.4万元。
(3)投入产出比效益明显。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气象学家、经济学家联合开展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研究。国外利用气象经济学的德尔菲定律计算投入与产出比,气象投入产出比为1:98。有研究工作表明,就国内平均水平而言,为1:69。在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且受气象条件影响比较大的沿海地区为1:100。由此可见,气象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行业,这样的投入比在其他行业是不多见的。
2、社会效益。防灾减灾工程的持续建设过程有效地拉动了建材、冶金、矿山、机械、运输、石油、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防灾抗灾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后,提高重庆市的防灾抗灾能力,创建一个安全稳定的生存发展环境,同时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例如,在应急物资储备方面,重庆市采用三级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同时将30个商业企业和50个生产企业纳入市级应急物资保供。不仅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而且能激活当地的经济,带活企业的发展。
防灾抗灾基础设施的建设,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重庆市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市之一,全市有3,000多万人口。据统计,到2007年末,重庆市总就业人数为1,620.86万人。可见,重庆市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剩,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很多的劳动力,正好缓解劳动力市场压力。
3、环境效益。防灾抗灾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可以优化重庆的市容市貌,优化环境层次。长江防护林建设,给长江沿岸披上绿衣,提高长江流域重庆段的美感;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电子显示屏在公众场所设置,提高重庆市的城市地位;避灾场所的建设,增加城市的绿化率,也为人们提高更多的日常休闲场所。
4、服务效益。(1)防御灾害发生,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2)预警信息,为政府制定规避灾害风险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3)预报灾情,减少灾害损失,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环境依据。
四、结论
重庆市地理条件独特,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重庆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在众多的自然灾害当中,旱灾、雾灾是重庆市较为频发的灾害,为此重庆市加强了一系列的防灾抗灾项目建设,设立了市级应急办公室,统一领导防灾抗灾工作,应对突然事件。本文分析其成本构造,探讨基础设施产生的效益,定性分析这些基础设施产生的综合效益。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引 言:防灾减灾取决于土木工程的属性,在土木工程中,防灾减灾尤为关键。灾害所形成的损失尤为严重,世界上每年由于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甚至上万亿美元,而我国又处于灾害多发地,因此必须对防灾减灾问题给予重视。
一、灾害属性和灾害的严重性
首先,灾害属性。
在宇宙当中,随时随地都会有发生灾害的危险,早在人类出现时,就与灾害紧密相连,由此可见,灾害存在以下几个属性:
(1)灾害存在突发性、迟缓性。地震与火山均为突发性灾害,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则为迟缓性灾害。
(2)灾害存在全面性和长久性,灾害简直可以说与宇宙同生。
(3)灾害存在随机性和推测艰难性,比如地震灾害,不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面,还是发生的范围、强度方面,都存在无法预料的难度,可是由于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准确判断并非痴人说梦。
(4)灾害存在差别性与丰富性,体现在类别繁多、来源不同等方面。
(5)灾害存在关联性与衍生性,暴雨会诱发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灾害,从而造成溃坝,严重的还会造成瘟疫。
(6)灾害存在区域性和全球性,整体归属全球,可是局部中灾害类别和程度却各有不同。
(7)灾害存在延迟性和移动性,人口膨胀滞后性现象明显,大气污染存在严重的转移性。
其次,灾害的严重性
(1)自然灾害逐渐上升
全世界的自然灾害发生率持续攀升,全球逐渐变暖,冰川逐渐融化,均对动植物具有较大的影响,也对人类的生存具有无法评估的损失。
(2)人为灾害备受关注
从整体而论,人为灾害包含了人口数量急剧上升、生态失衡、战争、恐怖袭击等等。
人口数量急剧上升严重束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自然资源丰沛,可是人口基数却较大,使得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能达到世界人均水平。老龄化现象尤其严重,令中青年压力大增,束缚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在短期内的高发展必定会由于资源过度开采以及不合理运用,而导致环境的污染[1]。
生态失衡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开采所形成,从而令资源逐渐短缺,不合理的利用自然而发展生产,则会致使环境出现污染。我国作为灾害高发地,每年都会由于地震、洪涝、干旱而令人财出现庞大的损失,各类灾害也呈现出逐渐攀升的现象。沙漠化也成为我国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方面对于西北地区而言尤为严峻[2]。
战争指的是非正义战争,例如日本的,这类战争不但对受害国形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对其百姓的内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恐怖袭击中当属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的911事件尤为著名。当时恐怖事件所形成的损失高达300亿美元,死亡3000多人,在此之后,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反恐行动,却并未阻止恐怖袭击案件的发生。
二、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1、防灾减灾成为全世界的重任
人类社会属于地球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地球中的大气、水、生物以及岩土等方面给予生存,它们相互融合并相互作用。可以将每部分都称之为圈,不论哪一个圈失调,均会对正常运转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失调失衡则会形成灾害。
2、防灾减灾逐渐变成一个重要的学科
由于灾害愈发严峻,众多专家学者均对其产生兴趣,并逐步变成灾害学。通过灾害学以及其分支不难看出,其不但涉及众多学术范畴,并且相互间存在显著的依存感、综合性以及相互渗透性,且具备相互交融性与共生性。这一特点体现出灾害的繁琐性与错综相交的关系,其不仅相互依存还相互束缚,不论在环节还是网点中,任何问题均会造成其四周的变动,成为连锁反应,也称为灾害链。
不难看出,在之前灾害属性中所提到的相应属性,对正确看待灾害而运用的减灾、防灾措施尤为关键。而将某一灾害单独处理并不正确,面对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乃是生存等方面尤为关键的灾害问题而言,必然会逐步构成并逐渐扩大成为一个尤为关键的学科。并且因为灾害本身具有的属性,令其涉及面较广,尤为罕见。灾害学这一全新领域,也令从事此项领域的人员倍感荣耀[3]。
3、注重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1)超前性
防护措施必须建于遭受袭击以前,比如交通须先修路、架桥,发电需先建立电厂等;
(2)普遍性
所有行业均无法摆脱土木工程,其对土木工程在程度方面的依存感各有不同;
(3)防护性
不论对于远古时期的筑巢穴居,还是当前核电安全壳、地下指挥所均要具备土木工程的防护;
(4)基础性
国民经济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令效益较高,服役周期较长;
(5)持久性
土木工程的固定属性令其在防灾减灾中存在较强的积极主动性与无法取代性,这些属性也体现出其独特的持久性。
结束语: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具有尤为重大的意义,在其他学科当中,均未具有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超前性、积极主动性。以哲学方向而言,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处于运动之中,灾害则变得无法免除。因此,我们通常会将灾害规定为永恒性,而身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方式,土木工程也随之成为了永恒之作。
参考文献:
[1]罗仕姜.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灾害[J].2010.(08):63.
0引言
近年来,灾害事件频繁发生,不但造成巨额的社会经济损失,而且造成惨痛的人员伤亡事故。上至国家层面,下至村镇个人,这一切无不深深触动着每个人的心。高校担负着传承文明的责任和义务,是培养防灾减灾综合素质强硬的人才的理想场所。而土木工程是防灾减灾应用最直接最广泛的学科和行业,该专业大学生防灾减灾知识体系的储备和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直接影响其在未来工作中的思想和行为。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开设防灾减灾课程具有其它专业和学科都不具备的主动性、必要性和不可代替性。因此,在学校提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之际,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和地方,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防灾减灾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索防灾减灾课程教学改革问题,力求今后能抛砖引玉。
1课程开设概况
《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是我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基于土木工程地质灾害、地震灾害、风灾害、洪水灾害、火灾害和爆炸灾害等基本知识之上,研究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灾害的防灾与减灾的一门学科。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课程通常在《工程地质》、《建筑结构抗震》、《桥梁结构抗风与抗震》等课程之后开设。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让学生系统了解各类灾害的类型、特点、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及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熟悉工程上防灾减灾对策与措施,培养学生初步识别、分析及解决灾害的能力,使之能与工作中遇见的常见问题紧密结合,以保证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和稳定。
2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2014年起,我院针对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开设了《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课程。实施三年来,对学生防灾减灾知识的积累和意识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2.1课时安排较少,但内容多,信息量大
该课程共安排16个学时,1个学分,考核方式为考试。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六大类常见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风灾害、洪水灾害、火灾害、爆炸灾害)以及相应的防灾减灾工程措施,另外包括灾害风险分析与应急管理。每一种灾害都有大量的信息和案例可供分析,在如此有限的课时内涵盖常见地震、火灾、爆炸、风灾、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等,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选择与本专业以及未来任务相关的几种灾害重点分析介绍。这样在内容安排上就容易出现厚此薄彼,有所偏倚。
2.2授课浮于单纯的内容和形式,应用深度讲授不足
多数教师的授课内容较为丰富,也加入一些案例分析,但是案例分析和讲述紧紧局限于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发生的原因、造成的损失和伤亡等客观事实方面,对于相关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防灾减灾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分析讲解较少,且相同情况下的防治措施和建议论述不充分。这种情况下,会使学生对于灾害的基本认识具备了,但是对于防治灾害的具体措施掌握上还远远不足。另外,好多授课老师的讲授案例内容老旧,仍然是几十年前发生的一些灾害事件,这些事件中的土木工程结构在当前形势下可能早就被淘汰使用了,也可能早已更新换代好几次了。这种情况就脱离了现代土木工程的实际施工实例,即使讲授清楚了,也不具有广泛和较好的现代应用意义。
2.3实践教学开展少,实践平台尚未搭建好
由于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平时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还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强化防灾减灾的意识。但由于课程总课时较少,实践课时难以有效安排,实践环节中的安全问题以及时间和地点的安排协调困难,导致实践平台尚未有效搭建,实践教学没有有效开展起来。
3教学改革措施初探
结合本校土木工程专业防灾减灾开课实情和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本文从以下方面初步探索改革的措施,希望今后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1以应用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增加课时安排
《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是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土木工程领域常遇到的灾害的种类、成灾机理、防治措施及减灾技术。要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的高级工程人才,掌握相关的防灾减灾知识在具体开展工作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学时。课程面临课时安排少的实际问题时,教课教师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将课程的重点内容突出,并与特定的应用场景相联系,设想未来工作岗位最可能遇到的应用问题,学与用相互结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3.2关注本领域前沿,滚动更新授课内容,深挖致灾原因和防治措施
防灾减灾学科的交叉性强,常常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和多门课程,这就使得该课程的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研究内容的更新速度。再加上土木工程领域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许多原本可能致灾的因素得以减弱或克服。因此,一些老旧的内容和案例在现在的土木工程中并不适用了。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及时关注本领域的前沿,尤其是相关的时事事件和专业领域期刊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滚动更新课堂的教学内容,深挖事件的灾害类型、特点、致灾原因以及防治措施,使学生第一时间接触最新的应用领域实例和防灾减灾新举措。
3.3搭建合作示范性实践平台,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增加防灾减灾的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学校现实教学中存在“案例来源”与“真实土木工程环境”相脱离的矛盾,为解决这一客观问题,学院应主动与一些防灾减灾单位(如地震局台站、火灾大队、地质灾害研究所、重大灾害防治区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和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尝试建立校内、校外两类教学示范实践平台。例如:校内平台方面,学院可以与火警中心合作建立校内实验大楼火灾与防火防灾师范基地,不仅从土木建筑结构选址、防火等级设计、防火设备设计等方面实地演示讲解火灾的防治措施;还可以定期组织各个班级的学生参加防火演练,使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平台,真实参与防火工程实践,零距离与土木工程防火设计结构接触,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化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4结语
防灾减灾通过综合应用工程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提高土木工程结构、土木工程系统抵御人为及自然灾害的能力,研究和防治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工程灾害,是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体系和基础能力,进行教学改革对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谭清华,孔位学,张硕云.军事土木工程专业防灾减灾概论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22):67-69.
[2]申永江,李耀庄,冷伍明.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实验班《防灾减灾概论》教学改革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80-81.
[3]陈海霞,陈陵康,等.浅析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5):94-96.
[4]许福友,陈红梅,等.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防灾减灾意识强化[J].科技创新导报,2009(14):222-224.
Abstract: briefly summarized in the general civil building, and electrical related natural disaster or man-made disaster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in influence, and analysis of the electrical desig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and common problem. Put forward the electrical design should be gradually improv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design.
Keywords: electrical design lightn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electrical fire buil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 TU20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经济化建设的发展迅速,电气新技术,新产品逐渐增加,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提高,建筑电气呈现出系统多,产品类别多,技术参数多,设计复杂化等现象。因此,建筑物一旦施工投入使用,就会面临一系列的考验,其中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所以,建筑物应具备一定的抵御和减少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能力,以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各种灾害是建筑设计中必须要充分重视的方面。
1,电气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防灾减灾问题。
建筑物的防灾减灾问题首先要从设计抓起,有效的防灾减灾设计为建筑物的安全化运作提供了可能。现阶段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在防灾减灾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设计意识问题,在设计中没有深入全面的考虑减灾防灾的重要性。有时候,设计过程中只满足规范的基本要求,而没有考虑业主的舒适、使用安全等方面,使建筑物不能有效的防灾和减灾。为此,结合我国自身灾害特点,和以往的经验教训,民用建筑中常见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大致有以下几种。如雷电灾害,供电故障灾害,人为操作不当,火灾,盗窃破坏等。
对一些与电气有关的灾害的现象分析及解决办法:
接地故障灾害,指导体与大地的意外连接所造成的对人身及财产的损害。用电设备的接地,一般可区分为功能性接地和保护性接地。功能性接地又分为工作接地和重复接地;保护性接地又可分为防雷接地、静电接地、保护接地。为了保障人员的用电安全,用电设备和配电系统的保护功能器件大都依赖于有效的接地系统,因此,有效的接地系统设计是减灾设计的保障。在面对不同的建筑,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业主使用目的,来采用合理的接地方式,以提高建筑电气使用的安全性。
用电灾害,包括:漏电灾害,漏电会引起人身触电危害,同时通过对周围可燃物的放电还会引起火灾。用电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的灾害。所以,在供配电设计中应给用户提供安全、可靠、方便的用电方案。科学的供配电设计,要满足建筑防灾减灾管理的要求,以保障建筑电气装置的安全使用,还要尽量避免系统过于复杂繁琐,以减少投资。
雷电灾害,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雷电分直击雷、电磁脉冲、球形雷、云闪四种。其中直击雷和球形雷都会对人和建筑造成危害,而电磁脉冲主要影响电子设备,主要是受感应作用所致;云闪由于是在两块云之间或一块云的两边发生,所以对人类危害最小。雷击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不能简单的认为在建筑物上采取了防雷的措施就安全了,如果不恰当的采用防雷措施,结果必将事与愿违。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1024-1把建筑物防雷装置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类。外部防雷主要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内部防雷装置用来减少楼内雷电流和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主要有等电位联结、加装相关避雷器等措施。
人为安全灾害,建筑物安全防范工程建设,建筑物落成后,就会出现入侵、盗窃、抢劫、破坏、爆炸等违法犯罪灾害。安全防范技术常分为三大类:物理防护技术、电子防护技术、生物统计学防护技术。就电气防灾减灾方面来说,要做好安检技术、入侵报警技术、出入口控制技术、电视监控技术及其相应的工程设计和施工等。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防灾减灾设计大致分为:防爆安检系统设计(炸药探测、金属武器探测、X射线安全检查);入侵报警系统设计(周界入侵报警、建筑物内入侵报警、有线报警、无线报警等);电视监控系统设计(银行、文博、超市、珠宝店、旅馆、档案馆、医院等);出入口控制系统设计(门禁、巡更、可视对讲、磁卡、IC卡、指纹、掌纹及其识别装置等);关键场所的紧急报警联网系统设计(金融网点等)。
火灾灾害,目前建筑物规模日趋庞大,也呈现各种式样。所以在对建筑物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将火灾隐患消灭到萌芽状态。关于在电气设计的火灾减灾方面,主要考虑以下两方面问题:一,减少和预防由于电气原因引起的电气火灾,如乱接线,长期过负荷运行,用电设备绝缘老化,漏电等。二,对发生火灾初期能够及时自动探测报警并采取积极有效的灭火措施,并根据建筑物类别和重要程度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
2,其他电气防灾减灾的分析及解决措施
此外在建筑物装修装饰过程中,应能按业主后期使用的需求和相关规范得规定,做好防灾减灾的措施。如,做好疏散组织设计,以减少灾害发生后人员伤亡。另外智能建筑应充分发挥智能作用,对用电设备的监控,当用电设备遭到破坏或不能工作时,应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减灾措施。对火灾的智能监控和灭火设施的控制;对盗窃、破坏等人为灾害的预警。如,一些自然灾害(暴风雪,雷电,地震等)给建筑物带来的衍生灾害。以上等方面,智能建筑都应及时作出反应,并做到以人为本。做好建筑智能化设计,应以建筑物为基准,将各功能子系统进行规范的整合,建立应急处理措施和管理模型,实现自动控制,重要建筑和大型建筑应能与城市灾害应急指挥中心联网,作为城市救灾体系的一部分。
另外,用电设备和电力电缆(线)选用国家3C认证的环保节能产品也是防灾减灾的措施之一。环保和节能是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体现。环保产品在建筑物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够减少有毒气体和烟尘的排放,从而大大降低了二次灾害的发生,并且对人员的疏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例举事例说明防灾减灾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S28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且大量的围湖造田,导致湖面缩减,泄洪能力差,河流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我国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水流缓慢,种种因素导致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因此,我们应当明确洪涝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建立健全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洪涝灾害究竟有哪些经济影响,我们应当如何构建科学的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笔者主要针对以上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探索和研究。
洪涝灾害的经济影响
洪涝灾害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历史上每一次大型洪涝灾害都会产生大量伤亡人口和受灾人口。①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经由相关部门核实,2013年全国洪涝灾害受灾人口多达1.2亿人,因灾死亡774人、失踪374人,全国共投入抢险人数966万人次,紧急转移危险区域群众1112万人,解救洪水围困群众195万人,减少受灾人口3787万人。即使如此,2013年全国洪涝灾情相对来说还是总体偏轻,2013年洪涝灾害主要指标与1990年以来的均值相比,偏少3成的受灾人口,偏少7成的死亡人口,偏少7成的倒塌房屋,偏少1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占上年GDP比值小0.98%。由此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洪涝灾害的影响。而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威胁,导致人们生命财产得不到完全的保障,进而限制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②
洪涝灾害恶化了人们的生存条件。洪涝灾害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住房的破坏、基本生活设施的损坏等状况产生,这些状况无疑恶化了人们的生存条件。洪涝灾害不仅会导致房屋倒塌,还会污染饮用水、破坏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③以2013年全国洪涝灾情为例,据统计与核实,2013年我国洪涝灾害倒塌房屋53万间,农作物受灾11901千公顷,成灾6623公顷,受损水库1241座、堤防3.7万处、护岸5.3万处、水闸7187座,其中,县级以上城市受淹234个。
同时,由于洪涝灾害破坏了原本的安全水源,造成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又由于洪涝灾害破坏了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各种垃圾随着洪涝流向漂流满溢,大大增加了血吸虫病、疟疾和肠道传染病等疫病和传染病的爆发概率,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条件,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④洪涝灾害对人们生存条件破坏所产生的直接经济影响,以及国家后期对修复再建的经济投入,很大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⑤
洪涝灾害的直接经济影响。据统计,2013年我国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146亿元,全国投入抢险舟船10万舟次,运输设备68万班次,机械设备35万班次,消耗编织袋9963万条,最终防洪减淹耕地3978千公顷,避免粮食损失2029万吨,减灾效益约2362亿元。从以上实例中可以看出,洪涝灾害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中,各大产业中,受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主要有农牧渔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业以及水利事业。
从农牧渔业的角度来看,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由于洪涝灾害的特点,洪涝灾害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耕田被淹、农作物被毁,在农牧渔业当中,农业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大。首先,阻碍我国农产品产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洪涝灾害,灾情较轻的年度农产品产量大大多于灾情较重的年度农产品产量。其次,洪涝灾害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性。例如,2013年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农作物受灾3927千公顷,成灾261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91亿元。⑥其中,松辽流域地区最为严重,这一地区的洪涝灾害损失是我国将近12年以来年均损失值的三倍之多。再次,不同地区的农田受灾率具有很大的差异。农田受灾率是指农作物受灾面积与耕地面积的平均比例。根据我国历年农田受灾情况可以看出,农田受灾率在全国显现出由西向东、从北向南逐步升高的趋势。⑦
最后,洪涝灾害对牧渔产业的影响也较为严重,尤其是今年来,在我国林牧渔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洪涝灾害对牧渔产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
从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的角度来看,从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的角度来看,洪涝灾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是洪涝灾害造成工矿企业停产;二是洪涝灾害破坏输电线路和通讯线路,导致电力中断以及通讯中断;三是洪涝灾害毁坏路基和路面,导致铁路中断以及公路中断。⑧ 首先,洪涝灾害对工矿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会迫使工矿企业停产、停工和停业,导致企业生产量下降,生产值减少。其次,洪涝灾害对交通运输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会导致铁路与公路的路基、路面、轨道、隧道、车站等基础设施被损坏,威胁交通安全,迫使铁路中断以及公路中断。最后,洪涝灾害对电力业与通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会导致电力与通信基础设施设备被破坏,从而损坏输电线路和通讯线路,迫使供电中断以及通讯中断。
从水利事业的角度来看,我国要防洪减灾,就应当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水利事业是对抗洪涝灾害的重要手段。因此,洪涝灾害,尤其是大型洪涝灾害,会严重破坏水利设施。洪涝灾害会损害水库、堤防,导致垮坝以及堤防决口,同时,洪涝灾害还会破坏机电泵站、机电井、塘坝、护岸、水文测站。灌溉设施以及水电站等水利基础设施,不利于区域防护、农业灌溉的进行,妨碍了区域内的正常发电与供电。据调查,21世纪以来,洪涝灾害对我国水利设施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9.12亿元,其中,江西、广东、四川、浙江和湖南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最为严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作用。
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影响。洪涝灾害不仅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经济影响,还会产生间接经济影响。间接经济影响是指由于洪涝灾害直接造成了某行业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到与某行业具有关联性的其他行业,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系统,对其他行业产生间接经济影响。目前,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实际GDP、消费、投资、就业、贸易等方面。洪涝灾害通过对我国农牧渔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业、水利事业的影响,导致我国实际GDP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实际工资水平与就业水平下降、资本要素的四个指标整体下降以及行业产出受到负面影响等等。
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估
优化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系统设计。要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就应当优化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系统设计,提升防灾减灾质量,提高防灾减灾效率。首先,我们应当深化对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认识和理解,设计出综合评价防灾减灾能力的总体架构,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是指政府相关部门把持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行为能力,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总体行为目标为避免或减轻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为社会连续性运行和人民人身财产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应当依据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和大师罗伯特・希斯率先提出的4R危机理论和危机管理领域公认的PPRR理论,应对洪涝灾害危机,设计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其中,4R危机理论将危机管理分为四个阶段:Reduction(缩减力)、Readiness(预备力)、Response(反应力)、Recovery(恢复力),PPRR理论则将危机管理分为Prevention(危机前预防阶段)、Preparation(危机前准备阶段)、Response(危机爆发期反应阶段)和Recovery(危机结束期恢复阶段)四个阶段。另外,我国于2007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根据突发事件发生以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预防与应急措施、监测与预示警报、应急行动与救援、事后重建与恢复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性规定。我们应当深入理解危机管理科学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制定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
最后,应当在危机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依据,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优化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我们应当建立健全预防与应急措施能力评估分系统、监测与预示警报能力评估分系统、应急行动与救援能力评估分系统与灾后重建与恢复能力评估分系统。其中,在预防与应急措施能力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洪涝工程防灾能力、生态保护能力以及民众防灾意识进行评估;在检测与预示警报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洪涝灾害监测能力、洪涝灾情分析能力、洪涝灾害预警能力以及相关信息能力进行评估;在应急行动与救援能力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防洪除涝能力、安置灾民能力、交通运输能力、医疗救治能力以及灾区通信能力进行评估;在灾后重建与恢复能力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政府救济能力、资源供应能力、灾区建设能力以及居民恢复能力进行评估。
构建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当充分发挥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种功能。我们应当收集与洪涝灾情以及防灾减灾情况相关的多种数据,将数据加以归纳整理,充分发挥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描述与反映功能。同时,我们应当综合分析灾情区域内各方面的防灾减灾能力,总结和反思不足之处,对比不同灾区的情况,分析相同点与不同点,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洪涝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监测与评价功能。另外,我们应当明确各地防灾减灾工作的绩效与缺点,优化工作设计,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洪涝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和决策功能。
其次,应当科学合理地构建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评价效果最优化。我们应当贯彻实施科学的理论指导方针,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当地灾情和我国国情,将科学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构建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我们应当将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分为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指标差四个层次,坚持系统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协调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各方面的关系,突出评价重点,抓住评价对象的主要特征和情况,科学构建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另外,我们应当运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或表格阐述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发展,使其具有正确的引导意义,促进我国洪涝灾害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的提高。
构建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应当对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防灾减灾能力包含多种方面的能力,因此,针对不同的能力,我们应当根据科学理论和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评价指标。例如,在评价防灾工程的排水管道密度时,我们应当计算该工程的排水管道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率,将实际比率与规范的排水管道密度相对比,科学评价该地区的工程防灾能力。在评价地区人均防护林造林面积时,我们应当计算当地实际防护林造林面积与当地常住人口的比率,将其余规范的人均防护林造林面积相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对该地区的生态保护能力做出科学评价。在评价区域气象观测站点覆盖率时,我们应当计算区域气象观测站点数量与其土地面积的比率,将其与规范的区域气象观测站点覆盖率相对比,科学评价该区域的灾害监测能力。⑨在评价洪涝灾区除涝面积比例时,我们应当将除涝面积除以耕地面积,再乘以100%,将实际比例数据与规范数据相对比,从而评价该地防洪除涝能力。在评价洪涝灾区的人均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支出时,我们应当计算该地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支出与常住人口的比例,将其与规范数据相对比,科学评价政府救济能力。在评价地区人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时,我们应当计算该地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常住人口的比例,与规范数据对比之后,科学评价资源供应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洪涝灾害破坏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我国的农牧渔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业以及水利事业等方面造成了负面的直接经济影响,对我国的实际GDP、消费、投资、就业、贸易等方面造成了负面的间接经济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加大对防灾减灾事业的投资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灾后重建制度和灾民保障制度,对防灾减灾事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应当注重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的构建,全方位、多方面地评价防灾减灾能力,促使评价指标科学化、规范化,构建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对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起到更好的督促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办公室;本文系山东行政学院课题“山东省危机管理信息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KT201110)
【注释】
①姜蓝齐,马艳敏,张丽娟,马玉妍,徐虹:“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自然灾害学报》,2013年第5期。
②张晓等:《中国水旱灾害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③庄天慧,刘人瑜:“贫困地区村级组织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南地区28个村的调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5期。
④周峰,许有鹏,石怡:“基于AHP-OWA方法的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以秦淮河中下游地区为例”,《自然灾害学报》,2012年第6期。
⑤ 王小鲁,樊纲主编:《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3页。
⑥崔巍,陈文学,白音包力皋,陈兴茹:“中小河流洪涝风险评估及研究―以哈尔滨地区为例”,《中国水利》,2013年第4期。
⑦薛晓萍,马俊,李鸿怡:“基于GIS的乡镇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为例”,《灾害学》,2012年第4期。
一、前言
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遭遇极端自然灾害的概率在逐年上升,如何提高城市建筑的防灾防护能力,提高城市规划的有效性和整体性,不但要从城市规划的实际做起,还要结合城市规划的具体案例,积极采取防灾防护措施,实现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要积极引入防灾防护一体化理念,应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在城市规划的具体过程中,积极优化城市规划方法,将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贯彻到位,使城市规划设计取得积极效果,满足城市防灾防护的实际需要。
二、现阶段防灾和防护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体化概念
防灾防护的主要包括生命线系统防灾措施、生产(科研、教学)系统防灾措施、防止地震直接灾害措施、防止地震次生灾害措施、防止地震人为灾害措施、避震疏散、震前应急准备、震时自救互救和震后抢险救灾等方面的内容。
抗震防灾规划主要分为以下层次:区域综合防御体系;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单位抗震防灾规划;单位抗震防灾对策;人流集中场所及特殊行业的抗震防灾应急预案。
一体化的概念: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包括地震危险性分析、场地区划、建筑工程震害预测及防灾对策四部分以及震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实施与管理等。前三者是基础性工作,是编制规划和对策的依据,抗震防灾规划的重点是防灾对策。
三、现阶段防灾防护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1、认识片面
虽然防灾防护一体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在实际实行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人对防灾防护一体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且存在认识片面的问题,导致了防灾防护一体化工作的效果没有得到全面发挥。
2、法规滞后
目前来看,在防灾防护一体化实行中,法规滞后导致了防灾防护一体化未得到有效执行,使防灾防护一体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体制脱节
在当前防灾防护领域,在防灾防护一体化的贯彻执行过程中,缺乏完善的体制保障是主要问题。所以,体制脱节问题如果不得到切实解决,将会危害防灾防护一体化的实行。
四、防灾防护一体化要点分析
1、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在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中,要想取得积极效果,就要使整个设计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需要根据城市规划的实际需要制定方案
在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中,每一个城市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因此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的方案也是不同的,要想保证防灾防护设计取得积极效果,提高防灾防护设计的针对性,就要根据城市规划的实际需要制定方案,保证方案的合理性满足实际需要。
(2)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应因地制宜确保合理性
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除了要重视方案的针对性之外,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分析城市建筑的实际需要,并在城市规划中引入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理念,保证城市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能够成为主要的城市规划思路,为城市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2、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要充分考虑成本因素
在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成本因素,使得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方案能够有较为低廉的成本。结合城市规划实际,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的成本考虑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应合理设定成本控制指标
为了保证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能够在成本控制上取得积极效果,我们应在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中,合理设定成本控制指标,并对成本控制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成本控制指标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2)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应优化设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在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中,设计流程越复杂、设计环节越多,所耗费的资源就越多,整体建设成本也就越高,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越大。所以,在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过程中,努力优化设计流程是十分必要的。
(4)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应积极树立成本意识
对于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而言,成本意识是推动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的重要因素,只有树立成本意识,制定健全的成本控制措施,才能保证防灾防护一体化的设计成本和城市规划建设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3、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考虑到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手段,要想发挥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得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能够实现城市规划中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结合当前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实际,要想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要与建筑周边的环境搭配起来考虑
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并不是单纯的在新建的建筑物上设计,有时考虑到成本因素和提高建筑群的防灾防护能力,需要对某一个区域进行综合考虑。所以,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要与建筑周边的环境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2)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要尊重城市规划的整体性规律
由于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城市规划的现实需要,在防灾防护一体化中,只有尊重城市规划的整体性规律,才能保证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取得积极效果,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3)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要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用
考虑到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实际,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城市规划实际,对城市规划中涉及到的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做到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提高防灾防护的整体效果,满足城市规划的实际需要。
4、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要实现整体功能的优化
城市灾害的发生一般都不是孤立的,如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原生灾害和次生灾害、地面上部空间灾害和地下空间灾害等,它们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随着自然、社会条件的变化,灾害越来越多的以综合形式出现,一灾多果或多灾一果的现象日益增多。这便要求城市的防灾减灾措施不能单独针对某一种灾害,而应考虑到主要灾害与可能引发的其它灾害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提高城市对各种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防御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以及灾后的自救能力和恢复能力,增强城市的总体防灾能力。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满足城市规划建设需求,需要对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有足够的了解。结合本文的分析,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理念,对促进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要重视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对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从城市规划实际出发,掌握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要点,做好防灾防护一体化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春雨;唐劲峰;张萍;;日本防灾体系对我国城市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规划的启示[J];安徽建筑;2009年02期
我国海陆关联工程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从防灾减灾角度,并未被有关管理部门所重视。海陆关联工程防灾减灾是在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问题,海陆关联工程数量的增加及灾害频率和强度的增大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正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的严峻挑战,同时也使其在综合风险管理方面成为大有可为的新领域。目前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不当,石化工业园区、核电站、交通设施等重大海陆关联工程本身也可能成为潜在环境致灾因子,所带来的次生灾害相比自然灾害本身可能更为直接和严重。因此,海陆关联工程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海洋自然灾害的损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造成的新的次生灾害。
1.2灾害应急管理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全面认识和恰当评价海洋灾害给海陆关联工程造成的风险,既是我国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2]。海陆关联工程的防灾减灾就是防止或减少灾害发生、减轻灾害损失,包括灾害测报、防灾、备灾、抗灾、救灾、灾害恢复发展各个环节,而围绕整个减灾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即是灾害管理。传统的灾害管理强调应急管理,其实质是危机管理,单纯应对某个单独事件,关注灾害事件本身,强调灾害后的救济和恢复,轻视灾前的预防和准备,即重救轻防,综合管理力度不够。相比之下,风险管理是指采用科学、系统、规范的方法,对海陆关联工程所遇到的风险进行识别、处理的过程,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或最大可能地减少损失的科学管理方法。其强调在灾害发生前着手进行准备、预测、减轻和早期警报等工作,对可能出现的灾害预先处理,将许多可能发生的灾害消灭在萌芽或成长的状态,尽量减轻灾害出现的概率。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可能遇到的各种灾害进行风险识别、估计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与工程手段,通过整合的组织和社会协作,通过全过程的灾害管理,提升政府与社会灾害管理和防灾减灾的能力,以有效地预防、减轻各种灾害,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2]。这种综合管理就是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来协调各方面工作,从而完成将损失降到最低的目标。这种条件包括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法规体系、技术体系和能力建设五大支持系统。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强调的是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要求重视做好日常的应急准备,预备和预警等基础性工作,通过提高企业和政府的突发事件的事件预警和防范能力,充分实现日常预防与应急处置、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的有机结合。
2海陆关联工程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尽管国内海陆关联工程的发展在海洋灾害风险管理上提出了新的形势与要求,但在海陆关联工程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实施中的存在诸多不足,尚不能为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特别是与我国陆地大型工程青藏铁路工程、三峡大坝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西气东输工程的防灾减灾研究与管理相比,差距比较巨大,其综合风险研究与管理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2.1相关理论研究滞后
从全国范围看,不仅缺少海陆关联工程防减灾的规范研究框架,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也不足。目前对大型海洋工程的灾害风险研究,多是借鉴甚至套用灾害风险的一般理论,没有充分结合和体现海陆关联工程的特殊性,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既缺乏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也对典型灾害机理机制研究不足。国内学者多从宏观层面研究海洋工程的防减灾问题,对微观工程主体的关注较少,普遍注重静态的工程灾害的防治,轻视动态灾害减轻过程;重灾中和灾后的评价,轻灾前的预警,以描述现象或政策性研究的规范性成果较多,定量实证性研究不多。对各类工程灾害的形成的机理机制、预防、监测、预报、识别、测定、控制、应急预案和事发时的快速反应研究,是这一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期望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研究内容上,需要加强各类灾害对各类工程的致灾形成机理,工程灾害评估和风险控制、防护对策,目前对防灾减灾的体系结构、系统模型、运行机理、调控预警手段等研究少,特别是对能源类海陆关联工程在灾害发生过程后可能出现的次生灾害问题。此外,以单一灾害的职能部门减灾应急为主,综合性的灾害管理模式和方法研究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从海陆关联工程防灾减灾的实质内涵来说,这方面的研究更有意义。在研究方法上,综合灾害风险是一项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专家、产业界、管理者为一体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前沿研究科学,需要在方法上进一步探索。
2.2科技支撑力量不足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需要以准确的灾害风险成果为基本依据,用风险的理念认识和管理灾害,最大限度地减灾海洋致灾因子对海陆关联工程的影响,谋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在减灾的科技进步领域,无论人为还是自然灾害防御。中国与发达国家相差仍甚远,安全科技在中国尚未形成完善的支撑体系,技术与队伍均显不足,从而导致应急响应与风险管理技术落后,缺少减灾成套技术与减灾科技的投入;在综合应急与风险管理上,国家缺乏综合减灾科技平台,导致一些减灾科技设施建设重复,不能发挥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作用[5]。
2.3海洋灾害监测能力不足
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海洋观测能力建设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例如,美国对海洋的研究经费达到13亿美元外,还有6.5亿~7.5亿美元的海洋观测专项经费,同时建造了一系列新型观测设施,其目的是保持美国在海洋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加拿大联合正在东北太平洋海底建设的深海长期观测网———海王星(NEPTUNE)计划最具代表性,它布设在水下约3000m海床上,覆盖海域约500万km2,可以长期观测海洋内部和海底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地质过程,进行几十年的海洋学和板块地壳构造过程研究。在日本列岛东部海域沿日本海沟的跨越板块边界,日本建设了长约1500km,宽约200km的光/电缆连接的深海地震观测网(ARENA)。ARENA主要监测地震,目前正向地震、海洋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观测和研究方向发展[6]。
2.4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滞后
灾害风险管理中的法律和政策具有重要作用,并应将减轻灾害风险战略纳入到国家和区域的发展目标规划中。然而,一方面,国家层面的环保法、安全生产法等法规更新速度慢,没有形成整体的安全环保法规体系,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专门灾害风险管理的法律制定和政策不健全,针对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相关法规很少,更多是以单一灾种的评估制度呈现,如《防震减灾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缺少层级较高的上位法规范[7]。行业法规不健全,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缺乏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建立与执行等。
2.5规划保障措施不力
在现有区域或产业规划中,减灾规划不到位,例如,在沿海的各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布局、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普遍缺乏海洋灾害风险的评估内容,这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有的规划中都对防灾减灾进行了布置,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没有将规划中设置的防灾减灾用地落到实处,各类灾害防御措施不协调。“综合”仅限于救灾,而未能贯穿于减灾涉及“测、报、防、抗、救、援”的整个过程中。另一方面,规划制定对可能产生的各类灾害风险考虑不足。目前风险管理还主要集中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传统的风险领域,对工程决策失误等带来的风险关注不足。
3有关政策建议
海陆关联工程综合防灾减灾进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各类大型工程的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及法制研究,实现综合防灾减灾的良性互动;加强自然灾害形成机理的研究,提高自然灾害综合管理水平;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使其在监测预警、分析评估、应急保障及指挥决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1成立综合性常设机构
成立类似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的常设机构,专门针对海陆关联工程进行综合风险管理,统一协调交通运输部、海洋局、环保部、国家安监局等工程管理部门和企业,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整合相关资源,部署与领导减灾规划和灾害的预防、救助等工作。
3.2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将海陆关联工程综合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和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对策措施等以政策和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加快完善灾害分类分级、风险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准备、信息等方面的具体制度,解决单一法规政策存在的操作性不强,衔接不畅、相互脱节等问题,充分发挥法规政策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引导、规范、保障、促进作用。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如日本在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中,以《灾害对策基本法》和《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置法》为依据,专门针对某一类型灾害进行立法或特别规定,如用于日常风险管理的《台风易发地带灾害防治等相关措施特别法》、《密集地区建立防灾街区的促进相关法》等;用于应急风险管理的《原子能灾害对策特别措施法》、《石油基地等灾害防治法》等。
3.3建设海陆关联工程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体系
对灾害预警、预报,灾害评价、灾害风险区划与规划,灾害应急处置(应急预案、求援队伍等)进行系统和综合管理;同时合理地组织与协调不同管理部门和利益主体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以充分发挥各减灾主体的作用。开展海陆关联工程灾害风险识别与监测体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评估指标和模型,结合海洋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区划规划编制灾害风险图及专门区划。实施综合风险调查,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统筹协调、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全面加强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灾害处置队伍建设、物资装备储备体系建设、科技支撑平台建设等。
3.4加强海洋海岸带灾害观测预报体系建设
加强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建设,完善国家与地方结合的海洋观测预报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海洋观测网络,加大海洋观测站的改造和升级力度。进一步提升海洋预报和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提高海洋灾害预警报产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丰富预警报产品,拓展海洋灾害预警报信息的范围。努力实现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精细化、动态化的海洋海岸带灾害监测保障。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2-110-02
1 引言
中小城市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居民的重要聚集地。因此我国中小城市的防灾减灾工作直接影响着中小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影响着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了解和分析我国中小城市防灾减灾的特点,并提出推进我国中小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的措施,对中小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有积极作用。
2 我国中小城市防灾减灾的主要特点
2.1 防灾减灾的监控和预警能力薄弱
我国中小城市防灾减灾的监控和预警能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技术设备上。众所周知,我国在科技领域一直落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同样在灾害的监控和预警设备方面也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以及科技人才的缺乏是造成这一结果的最主要的因素。建国之前及建国之初,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人员很大程度上是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监控和预警。但几十年的诸多事实证明:过度依赖经验而轻视科学技术有可能达不到防灾减灾的预期效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我国通过引进和研发,增加了我国有关防灾减灾方面仪器设备的科技含量,但毕竟出于成本上的考虑,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主要用于我国大城市以及其它一些重要城市防灾减灾,而用于其它中小城市的先进仪器设备少之又少,即使是一些传统的仪器设备也较为缺乏。这样的情况使得我国中小城市在防灾减灾方面显得捉襟见肘。例如,截止2009年,全国的测雨组网雷达只有150套左右,而每10个县还平均不到一套。必要仪器设备的缺乏导致我国中小城市在防灾减灾方面底气不足。我国中小城市的防灾减灾技术偏重于单一技术,缺乏综合性,也是制约我国中小城市防灾减灾的瓶颈,这致使一些复杂灾害的形成机理难以被认清。另外,虽然计算机、网络、遥感等高新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总体来说我国还未将这些技术有效地用于防灾减灾,大多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2.2 我国中小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不完善
法制建设是应急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目前我国有关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很不完善,缺乏综合防灾减灾法律,而我国的中小城市更是成为了实施防灾减灾相关法律的薄弱区域,法律对于许多中小城市的相关部门来说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并没有起到相应的约束作用。目前,我国等级较高的防灾减灾部门及机构几乎都设在大城市,而易发生灾害的中小城市往往地处高原、大山等地形地貌之中,通讯及信息传输能力有限。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史培军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表示,从科学角度上讲防灾减灾流程应该是气象第一时间给水文,水文给国土。但目前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信息传输却是垂直对上,而不是平级传输,这使得中小城市面对灾害威胁时,不得不首先将情况传递给地处大城市的上级部门,再由上级部门传递到下级相关部门。这大大减缓了中小城市有效应对灾害的反应速度,导致了我国中小城市更大的损失。
2.3 政府相关部门、机构及民众缺乏防灾减灾意识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思想之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在各省市及自治区中普遍存在。这两方面导致经济水平普遍偏低的我国中小城市不得不在经济建设方面“快马加鞭”,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放”,忽视了本地防灾减灾的战略任务,一旦灾害发生,将对当地造成更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例如引发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因素之一就是当地为了经济发展而砍伐了大量森林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重,自然灾害不断,加之突然的大雨,终于酿成了大灾。我国中小城市防灾减灾方面的基层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面对领导布置下来的防灾减灾任务懈怠心重,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往往敷衍了事,这可能会导致防灾减灾工作极为关键的一环一实地勘测和调查出现失误,一旦失误肯定会直接影响整个防灾减灾工作。“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表现之一。虽说目前我国人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这种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我国地处丘陵、大山等地区的城市以中小城市为主,受此种地理位置影响,它们的交通、通讯及文化教育等总体上均落后于其它地区,因此当地许多民众对于防灾减灾意识很模糊,即使明白,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灾难不会降临在自己头上。其实出现这种现象也是防灾减灾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失职,因为它们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对民众进行相关的宣传和演习。例如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重大损失除了震级大外,还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机构及民众防灾减灾意识薄弱有很大的关系。2008年6月14日,日本岩手县发生里氏7.2级地震,但却死亡10余人,这样的小伤亡和他们在每年9月1日的“防灾日”例行举行的防灾演习密切相关。因此我国中小城市的政府、相关部门、机构及民众应结合本地实际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3 推进我国中小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的举措
3.1 将现有的科学技术融入减灾防灾体系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提高防灾减灾仪器设备技术含量的根本保证。我国气象监测(特别是雨量监测)系统和基于WebGlS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组成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平台,在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范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旦将它们运用起来,将能大大提高我国中小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例如九江市星子县就利用气象监测系统和基于webGlS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组成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平台于2009年4月成功地对洪水进行了预警,使灾难和损失降低到了最小。此外我国还应加大静态GPS连续位移监测试验、光纤应变分析技术等众多领域的研究,建立和推广北斗卫星系统滑坡多参数自动监测系统,使得防灾减灾的预警系统更为科学。
3.2 与防灾减灾相关的各级部门和机构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总体来讲,在防灾减灾中,当地政府应总揽全局,气象局负责天气预报工作,水利局负责洪水灾害的防灾工作,地矿局及其它相关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预警与监控工作,地震局负责地震监测工作。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它们在防灾减灾中也有自己的职责。各部门和机构应将各自获取的信息进行融合,并组织各自的专家进行交流和研究,制定出最有
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在防灾减灾中各部门还应加强其执行能力建设,将制定出来的措施落实到位。受我国文化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中小城市民众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故有关部门和机构应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定期对民众进行防灾减灾方面的宣传教育,并组织相应的演习。自2009年起,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此决议意在唤起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能力。近邻日本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方面做得尤为突出,他们在每年9月1日“防灾日”举行的大规模演习会有几十万甚至超过一百万人参加,且各部门紧密合作,演习效果极为明显。日本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方面的努力已经从最近几次地震中收到了回报。
3.3 重视人才和施工人员的培养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目前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而出于对生活环境的考虑,愿意去灾害隐患严重、灾害频发的中小城市从事防灾减灾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更少。面对这种局面,相关部门不但要对防灾减灾方面的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还应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尽可能地改善工作人员的生活质量。高校是培养我国防灾减灾相关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在我国高校中,与防灾减灾最对口的两个专业是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质工程。然而同样出于对今后生活环境的考虑,主动选择这两个专业的人很少,大多是被调剂过来的。由于生源较差,所以国家及高校应在这两个专业及其它一些相关的专业上投入更多的师资力量、资金等。另外,防灾减灾工程对专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开设了相关专业的高校应为学生安排较多的野外实习。以培养出优秀的防灾减灾人才。对于滑坡灾害的预防往往采取打锚杆、修建重力式挡土墙等工程措施。对于泥石流灾害的预防则常修建拦挡坝、谷坊等工程建筑物。而修建此类建筑物的主要人员是广大的农民工,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素质低,没有专业的防灾减灾工程方面的技术。为保证工程质量,相关部门、机构和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专业技术上的指导。
3.4 采取“抗”与‘撇’结合的有效措施
我国有数量众多的中小城市位于山地和丘陵之中,由于这种特殊的地形,自它们建城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泥石流、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隐患。一旦发现灾害隐患,是“抗”(通过工程措施消除灾害隐患),还是“撤”(撤走人员并转移企业、单位、政府机构等),主要取决于潜在灾害的规模、治理潜在灾害的费用和可能受害物的价值。若潜在灾害规模小、治理费用低,为了城市今后的发展,无论可能受害物有多大的价值,都应采取“抗”的策略;若潜在灾害规模大、治理费用高,且可能受害物价值远低于治理费用,则应采取“撒”的策略;若潜在灾害规模大、治理费用高,且可能受害物价值与治理费用相当,则应采取“抗”的策略,因为在大规模的灾害发生后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若潜在灾害规模大、治理费用高,但威胁到了城市的高价值目标,例如城市的主要居民聚集地、商业中心等,则应坚决采取“抗”的策略:若由于预警、监测不力等因素,致使灾害的发生已不可避免,则无论可能受害物的价值有多高,均应果断采取“撤”的措施。
3.5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由于法律法规对防灾减灾相关部门和民众有约束作用,因此法律法规的制定能够提高我国中小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目前,我国的灾害应急法是分散在不同的灾害法中,专门的应急条例很少,这种立法状况对于常见的灾害来说还可以应付,但对于许多不常见的灾害,可能会造成工作上的紊乱。。因此我国的当务之急是要制定出一部综合的防灾减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