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室友关系的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2-04 18:47:2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室友关系的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室友关系的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b)-0000-00

一、引言

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个过度阶段,大学期间的人际关系有别于中学,更为复杂。大学生具有感情丰富而脆弱且认知能力不完善的特点,大学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愉快完成学业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为顺利毕业步入社会提供保障。宿舍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宿舍的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宿舍关系一般是指:学生在校期间与室友通过交往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直接的心理联系,这些交流互动包括共同上课、吃饭、上自习上街等[1]。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意义[2]。

冯光明(2007)将宿舍关系分为融洽型、冲突型、封闭型三种[3],融洽的宿舍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学业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有很多宿舍人际关系呈现淡漠、紧张的状态,极容易滋生一些恶性的事件,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的增加是起于广泛关注的一些校园恶性事件。而近年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现象仍然比较多,引起学者、高校教师、思政工作者的关注。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吴连海和古全美(2008)认为独生子女、城乡、家庭情况等都会对寝室人际关系有明显的影响[4]。本文通过分析案例和文献总结,分析总结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并提出人际关系疏导的方法。

二、影响宿舍关系因素分析

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可以主要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5]。客观原因一般主要包括学生的家庭和民族背景、城乡以及地域差异等,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人格特质、人际竞争、生活细节等方面,下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叙述。

(一)客观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有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学生人际关系更为融洽要好。这主要是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有些会有自卑且自尊心强、敏感的性格特征,或因需要打工、生活费不足等原因不能参加集体活动等融入集体中较慢,与室友关系疏离,影响其宿舍人际关系。

2.城乡和地域差异。大学生的感情融合和行为沟通会因成长的城乡环境有所差异。来自农村学生到大学后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变化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融合,人际交往要比来自城市的学生差一些。此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间的生活习惯、方言、风俗等会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南北方之间。这些不同地域成长环境的差异会导致观念和生活习惯上的偏差,长期不同地域文化下养成了各自特有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这使得刚进入宿舍生活的学生之间产生生活习惯态度上的不认同而带来矛盾。例如南方地区学生往往更在乎个人空间、独立意识较强、喜欢竞争,而北方学生往往会更喜欢结伴、团体活动、务实肯干。这样往往会因为不理解而带来矛盾,例如南方同学会认为来自北方的学生大大咧咧、声音大、保守等;而北方学生会觉得南方学生斤斤计较、爱占便宜、不合群,从而沟通不畅引发矛盾冲突。而且老乡之间成立小团体容易使得原本简单的小矛盾转化为地域群体性矛盾事件。

(二)主观原因分析

1.生活细节。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为家中的独生子女,普遍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因为宿舍是近距离接触的人际关系,生活中平常的细节极有可能引发矛盾,如不打扫寝室卫生、休息时打电话、不讲个人卫生、未经允许使用室友的个人物品等。

2.人际竞争。宿舍成员之间往往来自相同的班级,因而会出现诸多方面的竞争,如竞选班干部、申请入党、奖学金等,如果竞争中存在不公平会引起寝室内部的不和谐;或者寝室内部有实力都较强且相当的同学时,之间存在较大的竞争,出现“王不见王”的现象,更易出现人际矛盾,各自成立小团体。

3.性别差异带来的人格特质不同。男生中表现较多的为一些不良行为或卫生习惯对男生的宿舍人际交往影响较大,另外性格内向、害羞、擅用他人物品,等因素对男生的影响也较女生大。但对于女生来讲,由于女生思维细腻、注重细节,相互间沟通障碍和情绪态度、认识差异等因素对女生宿舍的人际关系影响更大[6],寝室成员间的小矛盾容易因为背后议论及误传、逐渐扩大造成更为严重的矛盾。

4.其他因素。不同年级寝室关系也会有所不同,大一问题最多此时寝室内交流比较多容易出现摩擦;大二时寝室内人际交往开始减少,学生的除室友外的朋友及其他社会活动增多,寝室人际关系转好;大四时面临毕业分离,人际关系达到最好的状态。

篇(2)

高校宿舍管理工作的内涵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应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一方面要纠正只将学生宿舍当作学生休息和学习场所的思想;一方面要把宿舍思想文明建设融入宿舍管理工作中去,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宿舍管理、宿舍文化、宿舍生活等紧密结合,实现育人目标。负责学生日常行为和品德教育,指导学生自律组织的活动,通过说理引导、实践锻炼、熏陶感染、比较鉴别、心理咨询等多种方法来做好室友的思想政治工作。

做到“同住、知情、关心、引导”。了解室友思想动态,关心室友思想、生活;引导室友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这种情感帮助是对学生自身的,要能够自由地表达情感并有效地控制她们,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要善于理解接受他人的情感,互相信任并互相尊重,和他人保持一种和睦的关系。

篇(3)

高校宿舍管理工作的内涵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应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一方面要纠正只将学生宿舍当作学生休息和学习场所的思想;一方面要把宿舍思想文明建设融入宿舍管理工作中去,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宿舍管理、宿舍文化、宿舍生活等紧密结合,实现育人目标。负责学生日常行为和品德教育,指导学生自律组织的活动,通过说理引导、实践锻炼、熏陶感染、比较鉴别、心理咨询等多种方法来做好室友的思想政治工作。

做到“同住、知情、关心、引导”。了解室友思想动态,关心室友思想、生活;引导室友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这种情感帮助是对学生自身的,要能够自由地表达情感并有效地控制她们,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要善于理解接受他人的情感,互相信任并互相尊重,和他人保持一种和睦的关系。

篇(4)

首先,要看你的学校是否允许安装床帘,因为有些学校是明文规定不允许安装床帘的,所以有没有必要买的条件并不在于自己。其次是学校允许购买的情况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了。

是否买床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你喜欢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那么就可以购买和安装床帘,营造出一个自己的空间。

2、如果你喜欢晚睡,那么为了不影响舍友,那你就很有必要购买床帘。

3、如果宿舍的作息和你的作息规律有出入,那么为了避免受到别人灯光的影响,购买床帘也是很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购买和安装床帘是有必要的,虽然说宿舍是一个大的私人空间,但是一般的学校宿舍都是几人间,对于宿舍内部来说,宿舍就相当于一个公共空间,而人与人的生活习惯是不一样的,这时候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就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个空间能让你更放松,能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半夜看书等,可以不影响到别人,也避免别人影响到你,相对来说,还是很好的。

大一新生刚开学有没有必要买宿舍床帘呢?

过来学姐建议大一新生刚开学没有必要挂床帘,理由很现实也很合理,主要还都是为了大家与室友的相处而考虑。

毕竟和别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如果把和室友的关系搞得太过紧张对大学4年生活都不太好。但在了解为什么不建议之前,大家最好先了解一下为什么同学比较喜欢挂床帘吧。

其实床帘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能有个人隐私空间。把小小的床帘一遮挡,别人就看不见自己在干什么了,大家也能有个自己的小天地。

要是同学们换个衣服也方便,利于保护自己的隐私,尤其是有的同学在寝室里会有和别人视频的情况,也能保护好隐私。

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258-02

一、案例内容

1.基本情况。小A,女,浙江人,工科试验班学生。大一入学时,在班委选举中小A被推选为团支书。她工作认真负责,但其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在入学时递交了“绿色通道”申请。作为一名新生,从入学军训到日常活动,她都积极参加;作为一名班干部,她也常向辅导员和学长请教经验。之后有同学向辅导员反映:小A作为团支书,与男生的交流很少。辅导员在与她的交流中发现,她说话的语气显得有些急躁,而且整个人看起来不太精神。小A向辅导员讲述了她自入学开始就失眠的经历,因为睡眠不足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经过辅导员心理疏导及相关帮扶措施的实施,小A的睡眠状况有所改善,心理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2.个案主述。由于常常想着白天的学生工作和学习生活,我感觉精神高度紧张而不能入睡。记得在高中时期,我曾看过的一部恐怖电影,那种恐惧感至今仍让我在深夜时分感到恐惧,以致影响了睡眠。我也把这种情况跟家里人、班主任和信任的室友提起,并到心理健康中心咨询,咨询师通过心理测试,说我有轻度抑郁。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3.辅导员观察诊断。通过观察与交谈,辅导员察觉到小A在说话时手一直在轻微抖动,头也不敢抬起来,并且出现额头出汗的现象,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焦虑症状。辅导员进一步与其室友了解情况,发现小A不能顺利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她不愿意主动与人交谈,有时显得比较冷漠。对于刚迈进大学校园的新生来说,人际交往通常会成为新生遇到的首要困惑之一,综合观察情况及了解到的信息,小A就是因此而产生了角色困惑、自卑、不懂得与人交流等问题。由于心理障碍而带来的典型焦虑,表现为精神疲倦、身体乏力、失眠敏感、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低下等症状。综上,初步诊断小A为新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和角色紧张问题。

二、情况分析及帮扶措施

1.帮扶过程及采取的措施。①定期与本人谈心谈话查找原因,并给予其困难补助。当小A拿着医生的结论,神情紧张的找到辅导员时,辅导员提醒她医生的结论并不是判决书,心理状态的调适还要靠自身的努力去完成,同时不断地给她鼓励和正面引导,帮助其重树信心。经过深入交谈,小A睡眠质量虽有所提高,但失眠的困扰依然没能彻底消除。同时,她因家庭经济困难,难以应付药费支出,停止了用药。辅导员在帮助争取临时困难补助的同时,也提醒她要注意劳逸结合,协调工作和学习的关系,缓解压力,不要因为学生工作压力而影响学习和休息。辅导员在与小A的交流过程中,小A也谈起过以往不愉快的家庭经历和情感挫折,但始终没有道出导致其失眠的真正原因。②联系寝室同学,进行随访跟进。随着同学之间的友谊逐步加深,学生活动也多了起来,而小A却又一次找到了辅导员。这次谈话的内容主要是她想调换寝室,她认为室友的作息习惯影响了她的正常休息,同时她强调不是因为寝室关系不合而要调换宿舍,只是不好意思让大家迁就她的作息。随后,辅导员找到其室友进一步了解情况,发现她们所说的与小A所说的有些出入,她们反映小A不愿加入到她们的卧谈中去,甚至对她们的话题显得有点烦感。此后辅导员再次找小A谈心,她终于说出了其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她表示想调换寝室的真正原因是想找回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因为她发现与寝室同学在一起的时间太多反而会感到紧张导致失眠;她还认为室友都很优秀,自己没有什么优点,感到自卑。辅导员通过号召室友关心帮助、设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等措施,鼓励她积极参与室友的卧谈活动,并积极通过体育锻炼和参加团体辅导来调适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A的心理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③班主任、家长、班集体联动,多位一体,助人自助。辅导员除了进行个案辅导之外,还及时联系了小A的班主任、家长及班级干部,共同“会诊”,通过定期座谈,获得第一手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谈话和帮扶计划,营造良好、温馨的班级氛围。如组织全班同学为小A过生日,让其感受到家的温暖,增强其对班级的归属感。督促寝室同学规律作息,提醒家长加强与该学生的交流,通过电话沟通等方式,用亲情的力量来促使小A进行思想转变。家校联动,多位一体,帮助她获得成长的内在动力,促进健康成长。

2.个案自我调节主述。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我意识到我不是一个人在学习生活,周边有很多关心爱护我的人,我的亲人、老师和同学,他们都在关注着我,呵护着我。现在我的睡眠质量很高,很多事情我也会主动去做,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别人对我的支持和我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过去我总是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久而久之自己把自己给封闭起来了,现在我好像渐渐学会了怎样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

3.帮扶取得的最终效果。通过寝室室友及班主任的反馈,小A能够积极地参加班级活动,并能主动跟男生打招呼了,睡眠质量和学业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作为班级干部,也能组织班级同学开展有益的团对活动,帮扶效果显著。

三、案例总结

1.多方了解情况,全面查找原因,才能科学判断。在上述案例中,辅导员在开始阶段并没有察觉到导致其失眠的真正原因,忽略了人际交往这一重要因素。大学新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也会因为自身性格等原因不愿向他人透露,因而不易被察觉。尤其对于一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本案例中的小A由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过低评价。当学生没有正视自身的自卑情结时,往往就会采取刻意隐瞒的方式,表里不一,她在最初与辅导员沟通的过程中,并没有提到与寝室同学的相处情况,而是将失眠归因于以往的不愉快经历。

2.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对于个体的带动和影响至关重要。在本案例中,培育温暖、健康、和谐的班风,形成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如,班上有神经衰弱的同学,经常熬夜的室友,应该体谅他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作息规律,让每一个学生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同时,通过班团活动的举办,发挥学生们的热情,增强他们的参与度,以提高对班集体的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篇(6)

事实上,以上案例中,罪犯和受害者均没有血海深仇,均是因为生活琐事。马加爵杀人是因为室友说话带刺,语出伤人,加之贫困家庭出身的他本敏感多疑,故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龙仕旭性格暴躁,加之常与室友郝进吵架打骂,最终爆发;南航杀人事件也是因为日常琐事。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相当复杂微妙,几乎每个宿舍都存在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人际矛盾和冲突,且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认为“最难处理好寝室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宿舍人际冲突普遍存在,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可能会演变成为以上极端案例。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原因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引发的原因多种,总结有以下几点:

1.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内在心理原因。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人际关系的认识上,也具有片面性、狭隘性,一般都以自我为中心、自傲、嫉妒、嫉恨、狭隘、敏感、情绪不稳等,例如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是因为嫉妒,马加爵事件是因为敏感,南航学生杀人是因为争吵导致情绪失控等等;

2. 激烈的竞争让大学生在评奖评优评以及助学金的分配上产生矛盾,成为导火索。自私自利,不懂谦让,必成矛盾;

3.地域文化差异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是导致冲突的重要因素。家庭和地域差异导致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差异,公共物品的使用、作息时间的安排、宿舍卫生、个人卫生等诸多方面容易造成摩擦,引起人际冲突。

三、如何建立和谐寝室,构建宿舍良好人际关系

(一)学校层面。

1.狠抓教育。

学校教育工作包括德育(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除两课是必修课以外,高校特别应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以团体心理辅导、开放式课程为主要授课方式,并按期进行宿舍心理排查,以观察、谈话、问卷调查与心理测量等方式,发现大学生的问题行为及行为的苗头,个性心理上自信心、责任心、羞耻心的缺乏程度,冷漠自私、敌对的严重状态,使征兆预测从定性上升到定量。除此以外,辅导员老师应该就大学生宿舍人际进行专题讲座,例举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引发同学们的辩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正视差异,并以正确的方式积极处理宿舍冲突。

2.关注三困生。

三困生,是学习困难、家庭困难、心理困难的特殊学生群体,这三类学生除了需特殊关注外,最主要还是需要学校建立保障机制,切实解决三困生的困难问题,消除隐患。学习困难的同学易丧失信心,走向极端。高校应在每学期末对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下达学籍警示,密切关注,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归因训练。辅导员也可安排宿舍成绩优异的同学对其进行辅导,增进其舍友情谊。家庭困难的同学敏感,自卑心理强,同宿舍之间的贫富差距让他们感到压力,物质上的贫乏让他们产生羞耻感。如马加爵的家庭条件让他从小就变得敏感自卑,从而走向极端。学校除提供物质上的支持以外,应该入手改变他们对于贫困的认知,使得其逐渐适应校园生活环境,心态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对贫困学生的室友也应该加以引导,尽量避开让贫困同学尴尬的话题,以免刺激到他。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如果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或强迫症,应该时刻关注,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甚至休学调养。

3.营造和谐宿舍文化。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培养宿舍成员之间的心理互容,互助互爱精神。和谐宿舍文化能够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各个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为宿舍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

(二)家庭层面。

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谈举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性格和人际关系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 配合辅导员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 指导学生在学校的为人处事、控制情绪、修身养德等问题。

(三)个人层面。

改善人际关系,首先是改变自己,从反省自我开始,从具体行动起步。

1.与人为善,事事谦让,得饶人处且饶人。与人为善、以诚待人是建立良好宿舍关系的前提。凡事不要争个你输我赢,一切以和为贵。尊重他人,善待身边每一个同学。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从而真正实现自我的尊严。谦让不等于懦弱,懂得事事为他人着想,才能换来别人的真诚友谊。

篇(7)

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集中反映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走向。在寝室成员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每个大学生依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对于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至关重要。

一、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1、缺少沟通、交流。

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寝室成员间缺少沟通、交流。成员不善于“换位思考”,缺乏“同理心”,自我意识过强。比如夏天晚上开窗子而不征求室友们的意见;寝室搞集体活动时不征求他人意见或表现的漠不关心;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在和寝室同学发生争议时,一定要把对方彻底驳倒才罢休。

2、寝室内的小团体现象。

由于同学间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经济状况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寝室里的同学很自然地和与自己情况相似的同学组成了小团体。比如来自同一地区的学生由于生活习惯、语言沟通的一致而经常一起出入,这样很容易形成小圈子,使得寝室同学间的关系显得敏感而微妙。小团体一旦形成,就会对寝室其他成员产生有意无意的排斥,表现为整个寝室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3、不适当的攀比、炫耀、嫉妒。

在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寝室,成员间还往往表现出不利于个人成长、发展的炫耀行为。比如炫耀自己的衣服、首饰、手机等;在家庭背景及异性朋友方面,有的同学老是在炫耀自己的身世、地位以及家庭生活条件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谈恋爱时,就恋人的相貌、学历、工作、家世等进行炫耀、攀比,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与摩擦。

二、产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原因

1、自身的性格缺陷。

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学生自身的性格造成的。比如:自我意识强,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得失,不为别人着想,不懂谦让,缺乏与人协同合作的精神;适应能力差、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自尊心过强,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爱发脾气;依赖性强、自主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性格存在缺陷就算是卫生值日、寝室评比等小事都会引发矛盾。

2、缺乏人际交往技巧。

在高中,学校和家长都把中心放在了学生的学习上,忽略了对他们进行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为人处事方面的培养和锻炼,有的同学在上大学之前还没有住校经历。上大学后寝室里的同学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容易发生冲突,许多同学因为不懂得人际交往技巧而不懂得如何处理、应对这些冲突。

3、性格、爱好、价值观不同。

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贵了就是相似吸引,即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这种相似包括信念、价值观、人格的相似,兴趣爱好的相似。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年龄、经验的相似。不同的相似吸引容易在寝室内部形成不同的小团体。

4、生活习惯不好。

在寝室生活中,不好的生活习惯很容易引发寝室成员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些习惯包括:乱扔垃圾、乱放物品,在寝室吸烟,爱贪小便宜,不爱护寝室公物。未经室友同意使用他人物品,甚至是偷窃行为等。

5、作息时间冲突。

在寝室内有的同学成了班干部,有人进了学生会,经常忙到很晚,而有人要考研、要学习,作息时间冲突引发矛盾;有的同学清晨起床过早,且不注意轻手轻脚,吵醒他人;有的同学通宵达旦沉溺于无休止的电脑游戏,制造噪声影响他人休息,作息时间不同很容易寝室引发同学间的矛盾。

三、构建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1、摆正心态,,为建立寝室的和谐人际关系积极努力。

由于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域,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征、价值取向等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一些撞击,处理不好就会产生矛盾。作为寝室大家庭中的一员,不仅要放低心态,站在走进、了解和融合的角度做好和性格不同的室友长期共处的准备,而且要主动交往,注意和寝室同学的沟通,每位同学都应该将寝室的和谐作为自己的责任。

2、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

个性成熟的人可以很好地理解别人,容忍别人的不足和缺陷,能够对别人表示同情,具有给人以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无论是处理今天的寝室人际关系还是日后的职场关系,实际上都反映人的社会生存能力,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大学生如果注意自己人格的完善,加强自身修养,则很容易平等真诚地对待室友,换位思考、消除隔阂,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日常的起居休息尽量不要影响到其他同学。面对不兼容的情况可以从调整自己做起,比如作息时间的冲突,只要适当调整彼此的时间节奏并多加注意,也是可以避免的。此外寝室成员还应注意生活小节,如做好寝室清洁,不试图占他人便宜,在听音乐或唱歌时顾及他人情绪,管理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不取笑别人,不为一些小事争论不休等。

4、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谈吐有分寸。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能处理好人际交往中的多数环节。真正令人头疼的、真正需要技巧的情况并不是很多,大多数在寝室人缘不是很好的同学是在交往中没有把握好分寸。比如对别人的事情好奇心过强,凡事包打听,这样时间一久自然会引起同学的反感;总是喜欢吹嘘自己,或者在交往中一味的抬高对方都会让人觉得不真诚,缺少人际间的安全感;开诚布公有可能得到真心相交的朋友,但过分暴露自己的隐私容易受到别人的轻视;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但替人做主则会受到警惕或伤人自尊,在人际交往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把握好分寸。

参考文献

篇(8)

案例一:某女,某学院2006级××专业学生。入学成绩优良,积极要求上进,主动参与竞选班干,表现突出,被选为班级团支部书记,一直到大二上学期,她都是班级的骨干,与同学关系融洽,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获得一等奖学金,并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多次在长跑比赛中获奖。

然而,到了大二下半学期,情况骤变,同学反映,她的生活习惯与常人不一样,平时节俭,偶尔吃零食,便暴饮暴食,吃到呕吐为止。此外,她所在的寝室还经常丢失小件物品,饭卡被盗用,等等。因此,她便成为同学们的怀疑对象,昔日“女强人”,今成“眼中钉”,她随即遭到3名室友的排挤,同学关系出现危机。

案例过程:辅导员经过多方了解后得知,同学们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但也有许多不合情理之处,令人费解。

其一,同寝室的3名同学一齐指认,饭卡盗用系该同学所为,并有同学看见她拿饭卡在超市购物,随后,她主动承认曾拿同学的饭卡去超市购物,但饭卡用完后不慎丢失。辅导员与之谈话,提起此事,她就哭,并称有时管不住自己,希望得到室友的原谅。

其二,有同学反映,该生平时生活异常节约,常在食堂用免费汤泡饭吃,因此,怀疑寝室里丢失的几十元现金和小物品系她所为,但她一再矢口否认。而调查得知,该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差,用不着偷窃别人的零用钱维持生活,也用不着如此节约。

其三,她在节约同时,却又时常暴饮暴食,买大量的零食回寝室拼命吃,吃完后再去洗手间吐掉,同学怀疑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肥。

经与该同学深入交谈后发现,由于她各项表现都很突出,引来了不少嫉妒和猜疑,同学们在无形中孤立了她,而她又由此生“恨”,走向了极端,选择对同学采取报复式的“惩戒”。

后与家长沟通后发现,她儿时曾是“乖乖女”,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小学到高中年年拿奖状,后因减肥一事与家长闹翻,随后出现心理问题,出现叛逆。进入大学后,新的环境让她重新找回自信,但随后的同学关系紧张,再次引发她的心理问题。

为避免事态扩大,一方面,辅导员为她调换了寝室,应了其他三名成员的要求,也希望新的环境对她有所帮助。另一方面,与家长共同制定辅导对策,家长决定假期空闲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平时在学校,辅导员既主动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又以朋友相待,每周一次谈话。家长也是每周都与她保持电话联系,久而久之,她便不再自我封闭,主动和家长谈起学校生活,与老师谈学习心得,有人关心,让她又一次找回自信,回归“女强人”,慢慢改掉了不良习惯。

案例结果:通过一个暑假的家长开导、辅导员老师持续鼓励,新学年开学,该生一切恢复正常。原寝室的三位同学也表示,能够原谅她的以往过错,并且替她保密。一年后,她与新寝室的同学,关系融洽,在不打扰室友休息情况下,保持早起锻炼身体,跑步减肥。学习成绩也正常化,排专业前五名,大二,因心理的压力导致一门功课补考而与奖学金无缘,但在大学三年级时又获得二等奖学金。

二、“乖乖女”走出心理误区不再孤立

案例二:某女生,新疆籍,为人老实,家长人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听话,是个典型的“乖乖女”,从不让家长烦心。由于饮食习惯和文化的差异,自2006年入学以来,该生一直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她平时言语不多,也不愿与人交流,连与同室友说话也很少,很难融入人际关系网,整天满脸忧郁。一年下来,学习成绩“亮红灯”,6门功课不及格。后经过辅导员、家长、同学,三方共同开导,才逐渐走出心理误区,不再孤立自己,成绩提高了,生活乐观了。

案例过程:辅导员发现这一情况后,对她加倍关心,也嘱咐她同寝室同学从生活和学习关心她,主动与她交流,但收效甚微。辅导员找到该同学亲自开导,但她一言不发,老师问一句,她哼着答一句。依旧不愿敞开心扉。

为让她开口说话,辅导员先是与家长进行了交流,了解她的平时喜好,做到知己知彼。从生活上关心她,提供一切便利,为其适应新的饮食习惯,让室友去食堂吃饭时带上她,大家边吃饭边聊天,在快乐中改变生活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情况有所改观。在学习上,让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室友,专门带着她一起自习,手把手地传授学习方法。第三学期,她的学习成绩有所好转,不及格科目也有所降低,但到了第四学期,她又有多门功课不及格。

辅导员进一步了解原因后发现,该生与同寝室的两名同学关系不和,在寝室搬迁调整中被排挤出来,于是她觉得委屈,学习从而懈怠。于是辅导员慢慢开导,定期与其谈心,使其改变抱怨心理,以乐观心态面对生活。

案例结果:有了自信和乐观的心态,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与同学关系相处不错,同学们还给她起了一个可爱的昵称。学习进步很快,大学三年级,她的成绩有所提高,只有一门功课不及格。大四上学期,该生通过补考或重修的方式拿下积欠的几十个学分。

三、极端性格的“乖学生”也会出现心理问题

案例反思

(1)性格内向的“乖学生”,从不触犯校纪校规,给人的感觉是,守规矩,不会有事的,同样,性格外向的“女强人”,在班级事务中,总是起带头作用,给老师的印象是,做事很放心。因此,辅导员在开展思想工作时,往往将重心放在调皮捣蛋的学生身上,而这两类极端性格的“乖学生”却被忽视,对他们的关心往往不够,他们出现心理问题,也很难被发觉。

(2)极端性格的“乖学生”心理也会出现问题。性格极其内向的“乖学生”,由于长期自我封闭,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问题后,也不主动向同学和家长倾吐心声,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障碍。性格外向的“女强人”,也同样如此,各项工作,她总是走在前列,深受各方关注,心理承受的压力,往往比其他人更大,一旦从高位下滑,心理落差太大,物极必反,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出现“愤世嫉俗”的心理问题,严重者还会出现精神分裂。这两类人群的学生,应该引起学生辅导员的足够重视。

(3)“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性格内向的学生,来到新环境立刻产生了自我封闭、压抑的心态,对其人际关系影响极大,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解决这类问题,不能简单的推向心理医生,而必须借助同学和家长的帮助,辅导员从心理上真正关心他们,否则,很难走出个人心理误区。

案例总结

篇(9)

那时,我刚从上一家公司辞职不久,想休息一段时间。但我和陈涛当年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胆大、果敢,有智谋、有闯劲。接到他的邀约,我突然感觉这是个好事,为好朋友打工,我会更加努力的吧!

我告诉陈涛,我考虑一下。他立马回我:“考虑个啥呀,麻溜地来!我等你,月薪你自己开,年终奖,我开!”看陈涛还是当年那么直率,我一激动,就答应了他:“好,你说入职,我就到岗!”

就这样,我成了陈涛公司的“后院主管”,月薪1万。陈涛知道,这个数字是我前一家公司的月薪标准。

在举行欢迎仪式之前,陈涛说:“我要好好介绍一下你,还有你当年在大学校园的风光!”“别,千万别!”我赶紧拦住陈涛,真诚地说,“陈总,我们是好同学、好室友,今天你成了我的老板,但我希望这种上司和下属的关系简单一些,不要掺杂太多的其他成分,你把我放在好朋友的位置,会影响别人对我的看法,也会影响我在职场上对自己的定位。我如今来你的公司,就是你的下属,我们的关系简单一些,更有利于以后的工作,你说呢?”

陈涛哈哈一笑,说:“也是,我没想到这一点,你真不愧是当年的心理学高才生,太懂人的心理了,这样更好!”

就这样,除了我和陈涛,公司里没有人知道我是陈涛的大学室友。我入职之后,仔细观察了公司各个部门的情况,三个月后将公司的各项行政制度都做了完善计划,然后发到了陈涛的邮箱。在邮件中,我告诉他:“经过这三个月的深入了解,我发觉我们公司业务这一块发展非常好,这都依赖于你的努力和付出,而行政这一块,确实比较混乱。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大家的配合,让公司的行政管理能和业务发展齐头并进,共同进步!”

陈涛很快给我回了邮件:“老同学,我将后院交给你了,按你的思路来!”

话虽这么说,但我所做的一切决定和调整,都会以邮件的形式向陈涛汇报。我觉得,他可以拿我当朋友,但我不能不把他当老板。到朋友的公司打工,摆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

一天,客服部开会,有两个客服人员迟到,客服主管张腾大发雷霆,当场做出对迟到者扣除当月奖金的决定。气氛一时有些沉闷,正当大家都沉默着不说话的时候,客服部的员工张艳突然说:“张腾,迟到是他们不对,让他们下次注意就好了,这次就不要扣他们的奖金了吧!他们每月房租都占工资的一半,日子过得很紧的!”我看向张腾,发现他的脸瞬间由红变黑,然后他站起来对张艳说:“你出去!你有什么资格对我的工作指手画脚,先把你工作台上的零食盒子、化妆品收拾好再说……”

后来我了解到,张艳是张腾介绍进来的同乡,据说是一个村的,还沾点远房亲戚。张艳的这种做法给我提了一个醒:也许,张艳太把张腾当自己人,完全忘记了职场的职位高低,在公司里,她是没有资格那样跟张腾说话的,更何况是在张腾训诫下属的时候,她的做法会直接影响张腾在下属中的威信。从那以后,我更加谨慎,提醒自己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注意说话的分寸。

这天,陈涛从云南出差回来,我和司机一起去机场接他,想着为他接风的同时,跟他好好聊聊这段时间的工作。接上他之后,司机将我们送到一处安静的餐厅就走了。独处的时候,两杯酒下肚,他叫我的绰号“赖皮”,我叫他“大头”,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大学时光,讨论起工作来,我们也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但一坐上公司的商务车,在第三个人面前,哪怕这个人是司机,我也赶紧改口称他“陈总”。

第二天,陈涛给大家开会,我发觉他发给大家的文件有两处问题,但我并没有指出来,而是悄悄想着如何解决这个不妥之处。在会议结束的时候,按惯例由我作总结发言,我说:“今天陈总在会上传阅的文件,大家也看了,有什么建议和想法,欢迎提出来。”有了这个铺垫,在会议结束后,我到了陈涛的办公室,给他提出了文件中的两点问题。他听后恍然大悟:“准备得比较匆忙,我也感觉有哪里不对,原来是这里!”

篇(10)

【关键词】

寝室文化;电影艺术;价值体现

大学生寝室是高等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寝室文化对优化高等学校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电影艺术中也有表现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内容,笔者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寝室文化在电影作品中的价值体现。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总体特点

大学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勇于接受并尝试新鲜事物,常常成为时代潮流的引领者。寝室是大学生分享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场所之一。比如,男生热衷于讨论体育、科技、汽车等新闻;女生对服装、时尚、明星等新闻更感兴趣。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和交流之外,更多的思想碰撞发生在氛围更加轻松、愉悦的寝室。在寝室里,学生将自己从各种平台获得的信息第一时间分享给室友,以此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相对超前性特征的寝室文化。大学生寝室是在校生学习、休憩、思考的场所,这里有欢笑也有泪水。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在大学寝室里,学生可以释放个性,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寝室文化独立于课堂文化之外,它无形无声,如清水般滋养着学生的心灵。大学生寝室文化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学生始终是寝室文化建设的主体,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塑造,载体是丰富多样的群体性文化活动。由于大学生寝室具有鲜明的“自治化”特点,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管理、服务意识,以营造出健康、温馨的寝室文化氛围。

二、电影艺术中展现的大学生寝室文化

1983年的电影《女大学生宿舍》是由史蜀君执导,罗燕、徐娅等参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中文系205号女生宿舍里五个刚入校的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影片通过多侧面、多层次的块状结构,展现出多种风格样式,使多种戏剧因素交叉渗透,既有纪实性的效果,又给观众以含蓄、自然的感受。它以清新活跃的时代气息充分展示了80年代初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她们的追求、探索、欢乐和忧虑,成为时代的亮点。该片在武汉大学实景拍摄,将大学生寝室文化与电影中的各种艺术手段完美结合起来。影片生动展示了五位女大学生在寝室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碰撞和摩擦,意外状况不断,同时也展现出大学生青春活力、互助友爱的一面,是高校建设寝室文化的良好范本。从这部影片出发,笔者总结出大学生寝室文化的三个层次。

(一)浅层次寝室文化

浅层次寝室文化主要是指宿舍内的布局结构,包括高校针对学生寝室进行的基础生活设施建设以及对寝室环境的营造和建设。另外,还包括学生经过精心设计,对基础设施的个性化调整与改造,以美化和完善寝室环境。电影《女大学生宿舍》中对于浅层次寝室文化的展示,主要表现在主人公对女生寝室住宿环境的布置,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寝室环境,为室友之间的友好关系在环境上进行了渲染和铺垫。

(二)中层次寝室文化

中层次寝室文化主要是指高校对于学生寝室建立的各种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寝室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保障寝室的有效管理和运行,学生必须遵守寝室规定。在电影《女大学生宿舍》中,中层次寝室文化主要以人物对话的形式表现。比如,影片中的宿舍管理员对女大学生说道:“晚上10点之前务必回到宿舍,寝室卫生打扫干净,不许私自使用电器。”这些都是高校对于学生寝室设立的管理制度。遵守寝室文化的规章制度是保障寝室良好运行的基础,这需要寝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也是室友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纽带。

(三)深层次寝室文化

深层次寝室文化主要是指对于精神文化的建设。寝室会陪伴大学生从进入校园到走出校园的时光,在健康、轻松的寝室文化引导下,大学生逐渐学会理解和宽容,并且能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高校中人才济济,如何培养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心。在电影《女大学生宿舍》中,不仅表现了室友之间发生的冲突、矛盾,更着重表现了女大学生为实现寝室间和睦相处而做出的努力。比如,影片中一个主角擅自使用大功率电器,导致整个宿舍断电,宿舍其他成员对其行为进行了批评。这说明当寝室中的个人行为影响到他人时,会受到大家的指责。对于建设和谐的寝室文化需要室友之间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同时要给予他人一定的宽容和理解。大学生应在充分尊重彼此个性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与调整,共同建设寝室文化。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对于寝室深层次文化的建设同样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电影作品对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影响

以大学生寝室文化作为主要表现内容和题材的影视作品,有助于高校更好地进行寝室文化建设。高校可以通过电影作品对大学生进行寝室文化的渲染和熏陶。电影借助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更加全方位地展示和探讨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达到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寝室是高校群体组织中比较小的一个基本单位,但它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不可小觑。在小小的寝室中,学生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会互相影响,对于高校大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避免采用说教的形式,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尝试多样化的形式。例如,可以将电影作品引入到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以正能量的电影作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其中,反映寝室文化的电影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寝室生活的沟通技巧。在现代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既可以借助电影作品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管理制度。例如,宿舍管理规范、校内规章制度等,学生要严格遵守和执行。

结语

大学生寝室可以看做一个小型的社会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学生通过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在摩擦与矛盾中学会理解和包容。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希望有更多反映寝室文化的电影走上银幕,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作者:马倩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德静.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江苏高教,2004(1).

[2]孙云寿,沈广元.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4).

[3]杨俊静.关于高校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有效途径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5(24).

[4]刘立.高职院校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5]赵倚墨,杨森森,刘晓旭.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研究——以黑龙江省三所高校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1).

[6]王楠.电影赏析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3).

[7]缪红燕.电影课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文教资料,2006(24).

[8]厉国刚,杨云.关于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分析[J].东南传播,2008(9).

篇(11)

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多数由直接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担任,因为自身所学的专业多元化和学生工作难度大等原因,目前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的心理素养情况不容乐观。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学习成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职辅导员的心理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1、 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的工作案例凸显专职辅导员心理素养的缺失

一次我对面桌做的同事因为宿舍关系问题再次找学生谈话,遭宿舍其他女生排挤的当事女生坐下之后就哭哭啼啼,控诉室友对自己不好,合起伙来欺负自己。我递去一张面纸给她擦眼泪,就在我和这女生眼睛对视的时候,我感觉她的目光有点迷离。我继续做自己的事情无意间听到该女生讲自己经常感觉室友在说自己的坏话,质问室友的时候,室友回答什么也没有说,这种情况反复多次后导致室友对这女生很反感。忽然他们师生间的谈话停了一会,接下来该女生严厉问我刚才是否说她什么坏话了,我吓了一跳,当即予以否定,同事也告诉她我根本就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这时我感觉到该女生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同事似乎没有感觉到该女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还在帮该女生寻找宿舍关系不和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我见这种情况很着急,写了一张纸条递给同事,让他把该女生转介给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和该女生面谈后认为该女生有严重的抑郁症,建议立即休学回家到医院接受药物治疗。

同事因为该女生宿舍关系问题,多次找该女生及其宿舍成员谈话,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同事的心理素养水平高一点的话,就不难发现该女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及时转介,该女生也能更早得到治疗。

2、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心理素养的含义及现状

2.1心理素养是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心理素养主要包括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自身的心理健康情况良好以及较强的心理教育能力[1]。

2.2目前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心理素养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专职辅导员自身的心理问题没有解决。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多数由直接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担任,对学生工作的复杂性和高压性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导致职业适应不良,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惧等神经症症状。(2)专职辅导员的专业心理学知识不够丰富。每个辅导员都有自己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很少是心理学专业,有的辅导员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很少学过与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因而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缺乏识别,往往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混淆,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教育和疏导。(3)高职院校对专职辅导员的心理培训重视程度不够,专职辅导员自身的知识更新意识不强。院校很少专职对辅导员进行专门的心理培训,即使外派专职辅导员校外参加心理培训也有人数上的限制,对于专职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考级的费用也不予专门的经费报销。专职辅导员的工作繁琐、工作压力大,年轻专职辅导员又基本上处于恋爱、结婚的阶段,种种原因往往导致专职辅导员忽视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忽视心理学知识的补充和完善。

3. 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心理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心理素养培养对于弥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不足及辅导员的个人成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3.1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心理素养培训有利于弥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不足[2]。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强调学生政治素养、思想素养、道德素养的培育,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辅导。把心理健康辅导逐步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来,是新时期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繁重,单靠院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老师根本无法完成,对大学生的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依靠心理素养水平高的专职辅导员来完成。

3.2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心理素养培训有利于专职辅导员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在平时的工作中,有的专职辅导员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做思想问题对待,处理的结果差强人意,耽误学生接受咨询和治疗的最佳时机,把自己也搞得疲惫不堪。如果专职辅导员的心理素养水平经培训提高的话,就有可能及时识别学生的问题症结,事半功倍。

3.3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心理素养培训有利于专职辅导员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专职辅导员心理素养水平的提高能够完善专职辅导员的职业素养,使专职辅导员能够更好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专职辅导员心理素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专职辅导员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困惑、增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4.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心理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

具备良好心理素养的辅导员,就会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心理上对学生进行疏导,在专业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拥有一支心理素养水平高的辅导员队伍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4.1高职院校各级领导应把好专职辅导员选聘关。在选聘专职辅导员的时候尽量选聘心理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同时对应聘者进行心理素养的考核选拔。

4.2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岗前培训的内容中应加大心理素养培养方面的内容。专职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岗前培训的时间通常较短,期望专职辅导员通过岗前培训就能提高心理素养不太现实,只能在有限的岗前培训过程中让专职辅导员接触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开阔专职辅导员的眼界,为他们以后涉猎心理学知识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4.3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完善对专职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制度,加大对专职辅导员的心理培训力度。高职院校应定期邀请校内外的行业专家对普通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等方面内容做专题报告,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专职辅导员的心理素养。对专职辅导员的心理素养培训有利于专职辅导员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有效方法,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4专职辅导员自身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专职辅导员在繁琐的工作之余应抓紧时间补充有关普通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等知识。专职辅导员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专职辅导员个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也能增强学生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心理素养培养关系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开展,关系到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心理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