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研等级划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课题分级 岗位 津补贴 动态管理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题分级
J研究所是从事国家高新技术研究的科研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占职工主体,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工作津贴、岗位补贴和其它津补贴五部分构成。如何做好岗位与工资“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一直是困扰研究所管理的难题。在研究所定岗定薪工作中,岗位价值评估是设计岗位序列、建立岗位发展通道、确定薪酬等级的重要工具,但对一线科研岗位很难采用全量化的岗位评估方法对岗位价值进行评估。为此,J研究所结合自身科研课题管理的实际情况,探索提出了三级课题分级办法,尝试将课题等级与职称量化计分、岗位应聘条件、工作津贴等级确定、岗位补贴指标测算相挂钩,合理拉开不同等级课题组长之间、课题组长与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目前,课题分级已应用于年度职称量化计分、岗位及津补贴动态调整工作中,为“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提供了有效依据。
二、如何进行课题分级
为规范课题分级,J研究所在综合考虑课题研究水平、研究难度、任务量、经费体量以及对单位发展影响程度等因素基础上,采用分类横比法,制定了《关于大课题拆分子课题和确定课题等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指导具体课题等级确认工作。
1.划分课题类别。以2014年度为例,J研究所2014年度课题覆盖了技术攻关、工程研制、批量生产、横向竞争等多类课题,具有多渠道和多属性特点。为了便于管理,经过统计分析,将全年687个课题共划分为11大类。
2.确定课题等级。在划分为11大类课题的基础上,依据《指导意见》,确定每个课题等级,初定等级后返回研究室和课题组长复核,确认无异议。对《指导意见》未覆盖的新课题,由课题主管部门单独组织讨论确定其等级。
3.按年度核定。依据《指导意见》确认课题等级,相关方无异议后由所长批准,最后以公文形式《××年度课题手册》,供所内部门及工作人员查询使用。
三、课题分级如何应用
1.课题手册作为职称申报、认定量化计分的审核依据。《课题手册》中列明了课题名称、类别、等级、负责人、研究周期等内容。在职称申报、认定量化计分中,所部两级严格以手册所列课题进行计分审核依据,确保量化计分的公正性。
2.担任课题组长是应聘“高”等级岗位的条件之一。在专业技术岗位序列中,申报正高、副高、中级三个层级的“高”等级岗位(专三、专五、专八),除满足基本任职年限条件,还要求担任相应级别的课题组长;担任课题骨干的,申报时任职年限须达到10年。具体条件为:申报专三岗位要求担任一级课题组长;申报专五岗位要求担任二级及以上课题组长,申报专八岗位要求担任三级及以上课题组长。
3.担任课题组长可上浮一级工作津贴。工作津贴等级确定与岗位聘任接轨,并向课题组长等岗位倾斜。一方面,只有在岗位聘任后才能兑现相应的工作津贴等级,不与资格挂钩;另一方面,不同等级课题组长在任职达一定年限后,其工作津贴可高定一级。以2014年度的工作津贴动态调整为例,等级上调的131人中,有50人是由于新满足担任课题组长及年限条件上浮一级;等级下调的17中,有16人是由于承担课题等级变化(等级下降或不承担)下调一级。可见,课题等级是工作津贴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
4.不同等级课题组长对应不同的岗位补贴“带宽”。在岗位补贴动态管理中,采用“总量控制、分级管理”的总体思路,将课题分级作为指标分配测算方案的重要因素,每年核定所属单位岗位数量指标与经费指标。在测算方案中,专业技术岗位补贴同课题等级、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挂钩,针对不同等级课题组长设计相应的岗位补贴“带宽”。通过课题等级差异拉开岗位补贴差距,畅通了升降通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重资历、轻岗位”的问题。以2014年度岗位补贴动态调整为例,上调322人,增幅最高达1020元/月(6个小档);下调19人,降幅最高达630元/月(4个小档)。
四、小结
1 引言
科研成果的认定与管理工作是科研管理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整个高校科研工作的核心内容,它以科研管理制度为依据,同时以科研管理系统为信息化的工具。高校是我国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人才库、思想库、知识库,承担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与历史重任。科学、公正地对高校科研进行评价直接关系到我国科学研究的发展导向,以及国家杰出人才的培养,应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开展高校科研评价工作尤为重要。
2 高校科研成果的含义
高校科研成果通常是指由高校教师承担的,通过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完成的各种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等所产生的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知识产品或者应用价值的技术和产品等,科学研究成果一般应具备科学性、创造性、新颖性、先进性等主要基本特征,能够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或者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1],科研成果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根据高校科研成果所在领域的不同总体可以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以及软科学研究成果。
基础研究成果主要指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为了阐明自然现象及其特征与规律的新的发现与新的理论且以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等形式发表的成果形式,旨在基础研究领域科学问题的突破与解决,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重要成果形式,基础研究成果常常代表科学研究领域的共性问题,能够带动诸多学科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具有很强的科学探索性。
应用研究成果主要指为发展生产力水平而开展的科学研究、技术苑、后续试验以及应用推广而产生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技术标准等[2],应用研究成果应治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以及技术福射能力,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软科学研究成果为政府等有关部门决策科学化、制度完善化、管理现代化而开展的发展战略、规划、政策、预测、立法等科技管理及其决策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软科学成果形式主要涉及研究报告、学术研究论文、专著以及各种建议等,可以为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可靠的依据,属于人文科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形式。
根据以上定义,科研成果的核心与主体是一种创新性的技术,这种技术具有很强的科学价值,能够用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对推动人类进步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3]。
3 高校科研成果的组成及分类
高校科研成果通常采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根据天津某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规定,科研成果的体现形式主要包括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奖励等。
(一)学术论文
论文是高校教师发表科研成果的重要形式,也是目前对高校教师考量的主要指标,其中可凝聚理论性、实验性、实践性、产业化等诸多的研究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原创性的基本特征[4]。一般而言,论文的水平与质量通常与期刊的质量、影响因子及其被引次数具有密切关系,高质量、高影响因子、高引用率的期刊所发表的也自然是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因此,论文的水平往往与期刊的级别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常常将期刊的质量作为考量论文质量的间接方式。
某高校现行科研管理制度在认定学术论文时分为A、B、C、D四个级别,分别规定了中文学术论文等级分类标准和外文学术论文等级分类标准。中文学术论文等级分类标准,体现了我校对中文学术论文评定的等级及分类,详细规定了四个级别论文的具体范围,这种规定体现了我校对学术论文的导向,高级别的期刊基本上包括了某学科领域内最顶尖和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期刊,例如A级期刊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顶级的学术期刊,包括《中国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另外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期刊论文也属于于A级论文;B级分B1级和B2级,B1级期刊包括各学科领域最具代表性、水平最高的学术期刊,包括《中国科学A辑:数学》、《计算机学报》、《研究》、《文学评论》、《经济学动态》和《财政研究》等,B2级则主要是指被CSSCI来源期刊和CSCD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另外,从实际情况来看,C类论文主要是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揽》来源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入选天津市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年的论文和由全国一级学会和985高校等举办的会议公开出版的会议论文,D类则为一般期刊论文和各类期刊扩展版、集刊、增刊和专刊上的学术论文。
外文学术论文等级分类则主要依据为是否被SCI、SSCI、EI和ISTP等国际检索工具检索。例如被SCI和SSCI收录影响因子大于2的期刊论文属于A级;发表在A级以外期刊,被SCI和SSCI收录的期刊论文属于B1级;被SCI、SSCI、EI和ISTP等检索的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属于C1级,未被进入上述国际检索、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外文期刊上发表的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属于C2级;除依据是否被SCI等检索工具检索外,B2级外文学术论文是指在《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目总揽》和《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来源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未列入上述类别的公开发表的外文论文则属于D类。
3、混凝土抗冻标号:用慢冻法测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划分的混凝土抗冻性能等级。
4、混凝土抗冻等级:用快冻法测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划分的混凝土抗冻性能等级。
5、抗硫酸盐等级:用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测得的最大干湿循环次数来划分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等级。
6、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通过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深度,计算得到氯离子迁移系数来反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
7、能的试验方法—简称为RCM法;该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且多应用于工程现场氯离子含量的检测。
中图分类号 S1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219-05
雷电灾害是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1]。数据显示,全世界每10个重大自然灾害中,就有3个是直接或间接因雷电引起。据中国气象局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雷击死亡人数近1 000人,因雷电造成的经济损失近100亿元,雷电灾害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第三大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年平均雷暴日是雷电防护等级划分的最主要要素之一,事关被保护物的防雷安全,一直以来在建筑、电力、石油、电信等行业的防雷设计中非常重视。近年来,有关专家[2-4]对青海省不同时段(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建站至2013年)全省雷暴日气候值进行初步对比分析发现,全省除柴达木盆地外,各气象台站得年平均雷暴日普遍减少,减少最多的地方可达10%以上,这势必对雷电防护等级的划分产生影响,在工程设计和科研等领域产生争议。因此,该文对青海省不同时段(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建站至2013年)雷暴日气候值对比分析研究尤为重要和迫切。
1 资料来源及方法
资料来源于青海省气象信息中心,利用青海省50个国家站1961―2010年人工观测雷暴日数资料,运用气候统计诊断方法[5]对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和1961―2010年的平均雷暴日数进行统计。
2 统计分析
对青海省50个站1961―2010年雷暴日数分别按照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和1961―2010年50年平均值进行了统计,其结果见表1。
2.1 变化趋势分析
通过统计发现,全省50个气象台站中,1961―2010年共50年间,人工观测雷暴日数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30年平均值分别为40.9、40.0、39.3 d,省内各站人工观测雷暴日数呈现降低趋势。其中大通、湟中等34个气象台站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30年平均雷暴日数呈连续降低趋势(图1);西宁、海晏等9个站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的30年平均雷暴日数呈连续增加趋势(图2);都兰县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的30年平均雷暴日数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湟源、祁连等6个站呈先增后减趋势(图3)。
2.2 雷暴区划分分析
根据《建筑物内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6]中关于雷暴等级的划分方法,按照雷暴日数多少将各地区划分为少雷暴、中雷区、多雷区、强雷区。其具体划分标准如下。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在25 d及以下的地区;中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25 d,不超过40 d的地区;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40 d,不超过90 d的地区;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90 d的地区。
按照上述划分方法,根据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30年年均雷日数,青海省内各县所属雷区等级见表2。
通过分区发现,自1961―2010年间,省内包括西宁、大通等站在内共有39个台站的雷暴日数等级划分未发生变化;而湟中、湟源、共和等11站的雷暴日数等级划分发生了变化,其中湟中、湟源、共和、贵德、贵南、刚察、茶卡、天峻和伍道梁共9个台站的雷暴日数等级出现降低的趋势;而海晏和甘德2站的雷暴日数等级出现了提升的趋势。
2.3 年均雷暴日数变异分析
根据1961―2010年各站30年平均雷暴日数的均值及方差统计,各站雷暴日数的变异系数可按式(1)计算:
C.V(%)=(SD/MN)×100(1)
式(1)中,C.V为变异系数,SD为标准差,MN为平均值。
1.2应避免肢解项目、规避招标问题例如北京市地方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北京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发包承包活动的通知》中就明确了“建设单位发包工程时应当以单位工程为最小单位,将其发包给一个施工总承包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不得利用划分标段规避招标”[10]。在农业建设项目土建工程公开招标实践中,常常会出现因忽略了“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公开招标要求,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的规定,错误地将应该公开招标的项目采用了邀请招标或者直接发包的方式进行操作。
1.3应严格遵循项目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以及招标行政监督部门的招标要求例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中[11],明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中增加招标内容,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农业建设项目一般将可研报告批复的各类土建工程建设内容,作为项目招标的依据。在实际招标中,划分标段(标包)时应注意招标范围与批复的一致性,原则上不能超出批复范围,也不能遗漏建设内容。对于农业建设项目中农业科研实验室、农业生产服务建筑招标,应根据属地管理要求,进入有形建筑市场操作。标段(标包)划分应符合工程所属地的招标规定,不能将归属多个招标行政监督部门管理的建设内容划分在同一个标段中[11]。
1.4符合施工许可要求按照属地管理要求进行划分,例如《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办法》规定[11]:“施工许可证应当以建设项目为单位领取。但房屋建筑工程可以以一个或者若干单项工程为单位分别领取;线状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可以分段领取。”“新建道路的地下管线工程应当随同新建道路工程领取施工许可证;房屋附属设施工程、与房屋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应当随同房屋建筑工程领取施工许可证”。北京地区的农业科研实验室、农业生产服务建筑[12],在划分标段时应将附属于它们的供水、供热、电气、燃气、通风空调、弱电等设备、管线安装工程、道路、围墙、绿化等场区工程划入主体工程中,否则难以取得施工许可证。另外还应注意勿将属于不同施工许可部门的建设内容划入同一标段(标包)内。
2工程的工艺因素
2.1工程功能整体性从《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范》(NY/T1715—2009)[3]看出,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突出特点是对项目的工艺部分进行单独设计,一般包括总体工艺设计和单项工艺设计总说明,实验室单项工程还需有单独的实验室工艺流程设计。标段(标包)划分时应以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之间、各生产环节之间的工艺流程关系为划分依据。一般不应将一个完整的或者阶段性的工艺流程所涉及的土建工程内容进行拆分,同时还应考虑各类工艺之间平行、顺序或者搭接的关系,不能影响项目整体功能的实现。
2.2施工组织设计[13]标段(标包)划分可能会影响到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工期、施工人力资源、施工机械的投入,以及施工现场总、分包协调管理等诸方面。一般来说,对于施工平面布置,应以缩短施工运距、便于工作面展开、减少施工人员间相互干扰以及便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为原则。对于工期,应以便于有效缩短工期为原则,尽可能使各标段平行或者搭接施工,同时兼顾冬、雨季对工期的影响。对于现场施工机械、人力资源的投入,应充分考虑劳务人员供求结构变化的影响,数量上应满足施工期间各专业合理配置的需要,同时费用总体最低为宜。对于现场总、分包协调管理,应以清晰划分现场各施工单位责任界面为原则,协调配合,共享施工资源,防止相互推诿、扯皮。
3潜在投标人竞争因素
3.1标段(标包)划分应结合工程建设需要,要求潜在投标人的资格条件目前农业建设项目工程的施工承包资质参考同类型工程建设项目要求,参照《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执行。标段(标包)划分应以资质序列、类别和等级与相应建设施工要求相符合为标准。对于在一个总体设计范围内的工程,建成后实现一个生产功能的单项工程应划分为施工总承包招标标段;类别和等级要求以形成充分竞争、就低不就高原则为宜。对于需要深化设计和只有专业工程施工队伍才能完成的建设内容,应在施工总承包招标标段中划出暂估价专业分包工程或者建设单位直接发包的专业工程;类别和等级要求也以形成充分竞争、就低不就高原则为宜[14]。如果标段(标包)划分不科学、不合理,在招标时对投标人的业绩很难提出要求。例如将农业科研实验楼和温室工程划分为一个标段(标包),在要求投标人业绩时就不能要求既有科研楼的业绩又有温室工程的业绩。因为行业、专业跨度大,一个施工单位难以同时满足。再如,将田间工程中的水源工程和田间道路、围墙(栏)池塘划分为一个标段(标包),业绩要求也难以提出。因此在分析项目工程时,还应以行业、专业跨度小、功能相近为标段(标包)划分原则。3.2以形成投标人的良性和充分竞争为标准,为能力相当的投标人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尽可能将施工难易度、履约要求、资质(资格)、企业实力和项目部人员技术力量等要求相当的建设内容划分为同一个标段,否则评标标准将难以设定,导致投标文件编制质量参差不齐,形成竞争假象,给后期施工管理埋下隐患。例如,一个农业建设项目中同时包括一般普通民用建筑工程和有特殊洁净度要求的实验室建筑(P3\P4实验室)就不应划分为同一标段。
4评标专家因素
农业建设项目工程招标的评标委员会一般应由招标人负责组建,其构成一般为5人以上单数[10]。其中评标专家人数不得少于评标委员会人数的2/3,一般应从行政主管部门组建的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招标人代表由招标人派出,具备同等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因此,标段(标包)划分时应考虑2个问题:(1)满足专业条件的专家。例如农业建设项目中常见的科研实验类项目,常包括科研实验楼和实(试)验温室工程、畜禽舍、池塘等。如果将科研建筑工程、温室工程或者畜禽舍中任意2个或者全部划分为同一标段,评标委员会中评标专家的专业跨度会很大,难以就同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沟通,可能会出现某一专家的意见左右评标结果的情况。(2)招标人代表。招标人是否有足够的人员能满足各标段的评标需要。
5招标成本控制因素
5.1招标服务费农业建设项目招标服务费的计取执行《招标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15],采用差额定律累进计费。从工程类招标服务费费率变化规律看,计费基数越小计取费率越高。如果标段(标包)划分越多,招标服务收费就越高。标段(标包)划分时,不能以多收取招标服务费为出发点,应结合以上4个因素综合考虑,统筹、合理划分。
5.2评标成本评标成本主要包括评标专家费、招标交易服务费、评标其他费用(评标场地租赁费、交通费、就餐费)等。一般来说,标段(标包)划分越多,一方面可能涉及专业越多,需要的评标委员增多,评标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每一标段涉及的潜在投标人可能增多,评标时长增加,评标成本也会增加。如果标段划分过大,符合要求的潜在投标人数量很少甚至没有,招标失败的风险会提高,评标成本也会增加。
6案例分析
6.1案例基本情况某综合性畜禽改良中心招标项目,土建工程投资1.5亿元,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所本部和昌平区实验基地。所本部新建科研楼15000m2,框架结构,地上4层、地下1层,动物实验用房1000m2(有普通洁净度要求),地上1层,配套建设场区工程;实验基地新建畜禽现场检测室1300m2,畜禽饲养舍7000m2。立项批复土建工程全部公开招标,工期567日历天。项目建设单位为科研类事业单位,由后勤基建部门负责全过程建设管理,主要管理人员6人。监理单位已经确定。6.2标段(标包)划分分析与结果
6.2.1从法律和法规因素考量项目全部投资为2.1亿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为1.5亿元(所本部9000万元,昌平基地投资6000万元)。选择招标单位时应要求具有工程招标甲级资质,并能在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标交易服务中心(总包市场)操作的单位。
6.2.2从工程工艺因素考量所本部土建工程建设内容为科研实验建筑,主要服务于科研实验人员工作需要,实验基地建设内容主要服务于实验动物饲养。两部分有独立的设计图纸,工艺分界面明显,施工场地较为宽敞、供水、供电等施工条件较为完善。所本部土建工程科研实验室除1000m2实验动物房有普通洁净度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有特别要求外,其他均为常用民用建筑工程。标段划分时,首先应先考虑分为海淀区所本部和昌平区实验基地2个部分。其次,依据特殊要求对科研实验室建设的洁净工程、空调工程、消防工程、智能弱电工程等按暂估项进行专业分包。
6.2.3从评标工作因素考量评标所需专家的专业与一般建筑工程类似,行业均为建筑行业,有形建筑市场专家库分类均能满足评标要求。招标人基建部门有2人具有工程建设类专业、1人有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均为高级以上职称,最多可同时满足2个以上评标现场工作要求。
6.2.4从招标成本考量本项目投资较大,施工难度不高,符合要求的建筑企业较多,结合以上因素基本已能确定项目标段的划分,因此招标成本因素在本项目中可不考虑。综合上述分析,标段划分结果已经形成,即海淀区所本部标段(连同所本部场区工程)和昌平区实验基地标段,委托招标公司分别招标2个施工总承包单位。海淀区所本部的科研实验建筑包含的洁净工程、空调工程、消防工程、智能弱电工程按暂估项进行专业分包,待总承包招标结束后,进入北京市有形建筑专业和劳务分包市场进行招标。实践证明,本案例标段划分科学、合理,招标工作清晰、顺畅,实施效果良好。
中图分类号: U665.12 文献标识码: A
1 供电模式
目前应用较多的电网建设模式为典型设计模式和通用设计模式。典型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初步设计阶段的变电站典型设计方案、配电站典型设计方案、线路典型设计方案等。通用设计方案则主要包括变电站、配电站、线路等组成模块的施工设计方案。
近年来提出并得到推广应用的供电模式是规划设计阶段的典型设计模式。本文供电模式为界定了电网结构、供电单元和电网装备等供电系统主要组成要素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案,深度介于电网规划与初步设计之间,属于典型设计范畴供电模式以电网规划理论、规程规范为支撑,在电压等级匹配、供电半径优化、电网布局优化等基础上,对电网结构、供电单元和电网装备等供电系统主要组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图 1 为供电模式制定方法,图 2 为供电模式要素。
供电模式将典型设计拓展到了电网规划设计领域。目前施工设计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的典型设计方案服务于供电单元的标准化建设,供电模式则从电网建设的源头入手,服务于全供电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2 区域供电
区域供电中的“区域”是指需要规划或建设的供电区,供电分区及一个或多个用户占用的区块、子区域。在应用供电模式编制某地区电网规划方案时,需要以该地区用电需求为出发点。区域供电充分考虑各区域供电需求的差异化,以供电区域需求为核心制定区域电网规划方案,在各子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全规划区的规划方案。
区域供电思想可概括为:按照区块功能、地理环境、行政区划等条件将供电区划分为不同层次、相互关联而又相互独立的供电区域;根据各供电区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负荷、经济、资源、环境、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分情况采用合理的电压等级、电网结构、设备型式、生产管理及用电服务技术手段;考虑供电区域特别是相邻、相嵌套区域的供电系统的相互影响及制约因素,采用由下至上的规划设计顺序(即先规划较低电压等级电网再规划较高电压等级电网)制定各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方案,最后通过优化组合制定全供电区的电网规划方案。
电网规划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电网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
2)各供电区域/用户的供电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
3)各级变电所/配电站的分布由用户/供电区域或下级电网决定。
4)电网接线/结构由上级电网及本级变电所的分布情况决定。以上特点表明在规划某电压等级或区域/用户电网时可相对独立地规划另一电压等级或区域/用户电网,同时也表明完全可以由下往上制定电网规划方案,而电网接线特别是高压电网接线需要考虑上、下级电网布局,即在规划中需要考虑上、下级电网的相互影响。
电网规划设计特点表明从用户/区域出发采取由下至上的顺序进行规划具有理论及技术的可行性,电网规划设计实践也证明了基于区域供电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符合电网发展规律,切实可行并且易于实施。
按照区域供电思想,全供电区电网规划方案的制定包含纵向组合和横向优化 2 个过程。纵向规划是从用户到供电区域,然后再到全供电区的过程,或者说从低压到中压,再到高压的过程,为组合过程;横向规划是对供电区域某电压等级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如制定变电站分布、变电站规模及高压电网结构方案等,为优化过程。
图3 为基于区域供电思想进行电网规划设计的流程。区域供电思想可为模式化电网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3 模式化的电网规划设计
3.1 可行性分析
模式化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基于区域供电思想,从区域供电需求出发,选择相适应的供电模式制定电网规划方案。该方法采用由下至上的规划设计顺序,制定各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方案,进而优化组合确定全供电区的电网规划方案。按照经济水平、负荷性质、区域功能等对供电区域(含供电分区、子区域)进行划分,并可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供电区域,实际供电区域可以分解为 1 个或多个典型供电区域。同类型供电区由于负荷特性、供电需求等各方面与某典型供电区域相同或相近,可直接采用该典型供电区域的供电模式。因而,采用区域供电思想进行电网规划时,各区域可采用相应的供电模式同时进行规划。
3.2 供电区域划分与分类
不同供电区域有不同的供电需求,不同的供电需求对供电模式有不同的要求。应用模式化规划方法编制规划方案时,需要对供电区域进行划分和分类,区域划分时应考虑与可采用的供电模式适用条件的一致性,以便进行供电模式选择。具体划分及分类方法如下。
供电区域划分。
供电区域可以按行政区划、区域功能或地理方位等标准进行划分:
①以行政区划为标准进行供电区域划分。
从全国范围看,供电区域可以省、市、县为标准进行划分,在同一个县以行政区划为标准可将供电区域划分为县、乡(镇)、村 3 个层次的供电区域。
②以区域功能为标准进行供电区域划分。
区域功能主要有居住、工业、公共设施(包括行政办公、商业、体育、医疗、教育科研、文化娱乐及其他公共设施)、农业生产、农副业加工、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以区块功能为划分标准,可将供电区域划分为居住区、工业区、行政办公区、商业区、商住混合区、医疗用地、教育科研区、文化娱乐区、农业生产区、农副业加工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
③以地理方位为标准进行供电区域划分。
依据地理位置的独立性、特殊性等条件,可将供电区域划分为县城、城郊、开发区、乡镇中心区、乡村、自然村等。
3.3 供电模式制定
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供电区域,制定出该类供电区域的规划设计方案,并作为同类型供电区域的供电模式。
供电模式的制定主要考虑 3 个方面:
1)适用条件和范围。该方面主要考虑供电模式适用的经济水平、负荷水平、负荷性质、地理环境等。
2)典型供电区域的电压等级。根据供电区域负荷水平,按需要的最高电压等级对区域进行分类,并制定该区域最高电压等级电网的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即为此类区域的典型供电模式。
3)供电模式的深度。电网规划方案可包括电网布局/结构、接线方式、供电单元以及装备等各方面,也可只包括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较简单的供电模式可以只包括电网接线方式。为提高供电模式对具体规划方案的指导性,供电模式的深度宜适当向初步设计深度靠拢。
3.4 典型供电模式的选择
根据划分后的各供电区域的相关指标(如经济水平、负荷水平、负荷性质、需要的电压等级等)选择相适应的供电模式。供电模式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电压等级。根据区域负荷水平确定该区域需要的电压等级,并在相应电压等级的供电模式中选取该区域供电模式。如某工业园区需要的最高电压等级为 110kV,如果只需制定 110kV 电压等级电网规划方案,则直接在 110kV 供电模式中选取;如果需要制定 110、10 kV 电压等级的电网规划方案,则需要对供电区域进行划分,并选择合适的 110、10kV 电压等级供电模式。
2)对供电可靠性、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原则上供电模式选择时需要参考同类型区域的供电模式,但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可以根据供电可靠性、环境等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供电模式。
3)深度和适用性。
3.5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步骤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1)按照常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将规划区按行政区划、区块功能、地理环境等条件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相互关联而又具有独立性的供电区域,并进行负荷预测。
2)选择与各供电区域相对应的供电模式。
3)将选定的供电模式与各供电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具体规划方案。
4)将各供电区域规划方案进行组合优化,制定规划区的电网规划方案,并对各供电区域的规划方案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如下:①先将某中压供电区域包括的各低压供电区域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组合,并确定配电变压器的分布情况。若只需制定低压电网规划方案,则不需进行以下各步骤。
②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分布情况,对该中压供电区的中压电网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并对各低压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方案进行调整。
③重复①、②,制定所有中压供电区域的中、低压电网规划方案。若只需制定中、低压电网规划方案,则不需进行以下各步骤。
④将某高压供电区域的各中压供电区的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组合,并对上级变电站布点、供电范围及主变容量等进行优化。
⑤重复④,制定所有高压供电区域的变电站规划方案,并对各中压供电区域的中压电网规划方案进行调整。
⑥依据高压变电站规划方案,提出高压电网的上级电网规划建议,并制定高压电网接线方案。
⑦形成包括不同电压等级涉及电网布局、供电单元和电网装备各要素的电网规划方案。
图 4 为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流程。
3.6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的特点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与传统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既一脉相承,又具有自身特点:
1)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根据区域、用户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模式形成电网规划方案,是一种由下至上或电压等级由低到高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
2)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采用纵向组合、横向优化的方法实现全地区的电网规划方案编制,符合电网建设的规律。
3)对相同、相近的供电区域采用相同的供电模式,符合电网规划的精细化管理、集约化发展的要求,可以促进电网标准化建设。
4)可提高电网规划设计效率和规划质量,并可拓展现有电网规划边界。
4 结论
1)基于区域供电思想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采用由下至上的规划顺序,从供电区域出发制定区域电网规划方案,依据供电区域的供电需求、特性选择同类典型供电区域的供电模式,在各供电分区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全规划区的规划方案。
2)区域供电思想及模式化电网规划方法具有理论及技术的可行性,符合电网规划规律,且易于实现。
3)作为典型供电区域电网规划方案的供电模式,具有可复制性、移植性,可以应用到相同类型、相似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设计中。
4)模式化电网规划方法有助于电网标准化建设,能够满足电网规划的精细化管理、集约管理和“大规划”的要求,同时也是一种集规划、设计于一体并拓展了现有电网规划边界的优化规划方法。
5)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主要适用于配电网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049-03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城市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一定的区域内很多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的城市以物流、信息流、人流、商品流、资金流等方式发生经济联系,构成一定的城市体系。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其以商品和服务为交流对象,以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设施为媒介,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经济的交流,最终完成城市间的经济活动。城市发展的前途和动力就是能为别的区域或城市提品和服务。
本文以安徽省为例,依据区位商原理和城市经济基础理论,运用城市流分析方法,对城市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定量分析,与城市质量做对比分析,并根据结果进行城市综合实力的等级划分,以此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空间联系加强的政策实施提供基础,促进各种经济要素的充分、合理流动,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1城市流内涵和分析模型
1.1城市流
城市流是指在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空间流在城市密集区所发生的频繁、双向或多向的流动现象。
城市具有复杂的功能,总的来说分为外向功能和内向功能。我们主要研究其对外功能性,即辐射功能。外向功能是城市在与外界联系中所产生的经济活动,我们用城市流的相关指标对其外向功能进行测度,从而得出结果,进行比较。
F=N・E(1)
式中F为城市流强度,N为城市功能效益,即各城市间单位外向功能量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可以通过从业人员的人均GDP等指标来衡量。E为城市外向功能量,也就是城市各部门外向服务能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城市各部门外向服务人员数量等指标来衡量。
城市流强度说明了城市与外界(城市或农村)联系的数量指标,反映了区域内城市的经济影响力强度。城市流强度高的城市对区域的经济影响力大,城市等级高;城市流强度低的城市对区域的经济影响力小,城市等级低。因此,城市流强度大小也就成为区域城市规模等级划分的标准。
1.2城市流强度模型
考虑到指标选取的容易性以及代表性,选择城市市区从业人员为城市功能量指标,则城市是否具有外向功能量E,因为全省大部分城市的服务功能局限于本身,所以选取表示i市的所有部门人口,G来表示全省j部门的从业人口,G来表示全省的从业人口。因此,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E:
(6)式中K为i城市外向总功能量占总功能量的比例,反映了i城市总功能量的外向程度,称之为城市流倾向度。
2 分析过程及其结果分析
2.1指标选取
考虑到综合评价一个城市的规模等级,本文选择交通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金融业、房地产、住宿餐饮、租赁商业服务业、科研技术地质勘察、教育、文化体育娱乐、制造业和采掘业等反映商贸业、基础设施、服务业、科教、工业等的所有18个部门的城市从业人员指标。
2.2城市流倾向度与城市流强度分析
利用上述公式(2)(3)(4)(5)计算,求出安徽省各中心城市外向功能总量、城市流倾向度、强度(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与城市流强度相关度很大,其中淮南、淮北的对外功能量最大,主要是由于采矿业的外向功能量大和强劲拉动作用造成的。合肥、芜湖、马鞍山的外向功能量主要是制造业,科研技术等组成的。其中,制造业是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城市资源整合,信息交流,要素合理配置的主要部门之一。说明三市在安徽经济发展联系中的突出地位。其余很多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小于2.0,甚至小于1.0,表明对外功能不强,在整个城市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小。
从表中看出,城市流强度与城市的市区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呈明显的正比关系,表明城市规模高度地依赖经济数量;而城市流强度与城市流倾向度的比例关系不明显,说明城市质量与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关联度不高。总的来说,城市的对外功能服务整体上比较弱,很大程度上说明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过渡阶段,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进程中。
从表中可以看出,合肥的城市流强度远远大于其他城市(>160),是城市的第一等级。马鞍山、芜湖、淮南、淮北城市流强度比较大(80―120),为城市的第二等级。铜陵、蚌埠、安庆、宿州城市流强度比较小(25―80),为城市的第三等级。宣城,巢湖、黄山、滁州、亳州、阜阳、滁州、六安等城市流强度更小(
3.城市发展对策
在整个安徽省城市体系中,应该继续加强以合肥为发展核心,以皖江城市带为发展轴线,构成整个区域发展的点轴式空间结构。同时,加强合肥与淮南、淮北两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带动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在皖江经济带中,芜湖、马鞍山一方面与合肥构成整个区域的发展三角,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社会联系,促进区域间要素流动,企业合作,资源共享,以安徽为长三角腹地,加快与长三角的经济交流。
由于安徽省各城市间城市流倾向度相差不大,所以,城市规模等级高的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城市流倾向度。合肥、芜湖、马鞍山等要进一步完善其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批发零售、金融业、保险业等,进一步增强对外经济的联系;淮南、淮北可以发展煤炭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同时进行工业旅游。
城市规模等级较低的城市,在提高城市流倾向度的同时,要着重提高城市经济实力。铜陵、蚌埠、安庆、宿州等要调整产业结构,并进行结构优化升级,同时逐步转移部分传统产业到其他地区,利用外资,大力发展科技价值高、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黄山等城市利用品牌效应,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延长服务产业链。第四等级的城市要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强同其他等级别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并进行合理分工,提高其外向经济发展能力。
总之,安徽省要建立一个产业结构优化、部门分工合理、经济充满活力、网络化经济联系的城市体系,使其能够很好地发挥城市体系内各个城市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4-188.
[2]朱英明,于念文.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1):31-33.
[3]雷菁,郑林,陈晨.利用城市流强度划分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以江西省为例[J].城市问题,2006,(1):11-15.
中图分类号:N9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4-8194-02
学术评价主要是对学术科研成果的评价,是提高专业人员研究积极性,促进科研资源优化配置,引领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学术论文是科研人员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因此在现阶段,学术评价往往是通过对学术论文的评价来实现的。学术期刊自产生以来就是学术论文的最主要载体,因具有出版周期短、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知识新颖可靠等优势,是科研人员相互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和媒体。因此,学术期刊在学术评价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尽管对这种作用的好坏仍然存在争议,但学术评价中越发重视学术期刊却是不争的事实,学术期刊已经被赋予了学术评价功能[1-4]。
1 问题描述与语言评价基础
1.1 问题描述
为了方便问题的表述,该文采用下面的符号来描述学术期刊质量的主客观评价研究:
1.2 基准等级评价集合的有关概念
1.2.1 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函数
在复杂的或模糊不定的经济决策环境中,语言短语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出人们的主观感觉或判断。该文针对学术期刊等级评价问题,建立期刊等级的模糊评价体系,给出期刊的语言等级评价。下面给出期刊评价等级的三角模糊数的隶属度函数。
1.2.2 基准等级评价集合的特性
本文采用C、B-、B、B+、A-、A和A+为基准等级集合的构成元素。如果需要特定的等级划分(例如,更多的等级),则可以根据实际问题来确定具体的等级,并且不会影响本文所提出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基准等级评价集合作为一个语言评价集合,下面简要说明等级评价集合的有关性质。假设TERMSET={t0, t1, …, tg}为一个语言评价集合,它是一个由奇数个(g+1) 元素构成的有序集合。例如,考虑一个由7条语言短语构成的集合TERMSET , 即TERMSET ={t0=“极差”, t1=“很差”, t2=“差”,t3=“一般”, t4=“好”, t5=“很好”, t6=“极好”}。
2 提出的方法
2.1 定性评价信息的规范化
专家给出的关于期刊等级的定性评价通常有采用下面的两种形式:1) 直接是某个等级,例如 A;2) 等级区间,例如,[B+,A-]。等级区间的评价形式可以表示为基准等级评价集合上的模糊集TERMSETB={[termB0], [termB1], …, [termBg]}。这样一来,期刊Si关于某定性属性[Cj]的等级评价为:
2.2 定性评价信息的集成
为了得出期刊Si的关于所有定性属性的综合评价值,需要对[Fsubj](Si)按照[W=(w1,w2,...,wn)]进行加权集成,记集成结果为[Fsubi],且[Fsubi]表示为:
2.3 期刊等级的评价
由2.2计算得到的期刊[Si]的综合评价评价值[Fsubi]为基准语言集合TERMSETB的模糊集,由此,可以计算得到期刊[Si]的单点值型综合评价值[di],
3 算例分析
本算例针对科学管理研究、图书与情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统计与决策、情报杂志5个学术类期刊进行了多属性评价,这里记方案集为S。各期刊关于权威性、影响力、新颖性和互动性等定性属性的专家评价如表1所示。
4 结束语
学术期刊的等级评价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常见的评价方法是单独使用客观评价信息来进行期刊等级的评价。该文采用的方法考虑由专家给出的主观评价信息来针对期刊的定性属性进行评价,允许不同的属性采用不同粒度的模糊语言表达,能够充分体现各期刊定性属性的模糊性。该文提出的方法易于在计算机系统上实现,并且易于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邱均平,李爱.期刊评价的价值实现与社合认同[J].重庆大学学报,2008,14(1):61-65.
[2] 李丽,张风连.科学评价科技期刊[J].科技与出版,2005,15(3):14-15.
[3] 陈冠初.我国科技期刊的评价问题[J].编辑学报,2004,14(4):240-242.
[4] 王玲,叶继元.中文核心期刊研究的现状及其走向[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18(5):21-23.
[5] 邱均平,胡宗仪.新形势下期刊评估与发展趋势[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24(5) :396-400。
一、 引言
科研工作的非功利性、公益性、结果不可预知性等特征决定了国家投资是科研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其中,各类科研项目是国家投资科研事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科研项目管理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近几年我国在科学研究上的投入大幅增加,为科研工作者创造了有力的支撑条件;同时,由于立项评审等环节的漏洞,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经费浪费。科技项目评审是否客观、公正、合理,直接关系到科研经费是否得到优化配置,进而关系到科研资源的合理利用、科研人才的工作热情、科研计划的成功与否。因此,作为科研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科研项目评审意义重大,对其开展研究具有必要性。
一般而言,科研项目评审就是将候选的科研项目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排序,依据综合得分对候选项目进行优胜劣汰,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科研项目评审中,专家的意见通常有三种表达方式:分数、等级与排序。分数评价的优点是结果容易处理,缺点是评分困难极大,专家很难用具体分数来描述不同候选项目之间的区别。等级评价适合于多个项目评审;预设的等级往往有限,导致一些项目划分至相同的等级,区分度不高,是此类评价方式的不足之处。排序评价适合于少量项目的评价,不需要为每个项目提供具体的分数,又能够保证较好的区分度,故在有限项目评价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专家运用分数表达评审意见时,综合加权法、数据包络分析、层次分析法等是最为常用的求解候选项目总得分的方法;如果专家使用等级来表达评审意见,较常用的意见集结方法是模糊评价方法;若专家使用排序来表达评审意见,则有序投票模型是处理此类问题的经典方法。本文仅考虑专家采取排序方式进行项目评审,指出传统有序投票模型的若干缺陷,并提出基于均衡评价模式的有序投票模型,以促进项目评审的改善。
二、 有序投票模型(Ranked Voting Model,RVM)
假设有多个专家对n个候选项目进行排序,以选出t个项目予以支持,每个专家有偏好顺序的列出t个最佳候选项目,这里n>t。yij是第i个项目被排在第j位的总次数,j=1意味着排在首位。Cook等人提出如下有序投票模型(Ranked Voting Model,RVM),以得到每一个候选项目的总得分。特别地,对于第p个项目,其得分为如下RVM模型的最优目标值:
约束(2)意味着:不仅仅位次越高所对应的权重应越大,且相邻位次之间权重的区别,位次越高,区别应越大。例如,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差别,应大于第二名与第三名的差别。显然,约束(2)更为合理。
本文给出一个实例来演示各种评价方法:有10个候选科研项目,需从中选出4个科研项目予以资助,5位专家的意见作为参考。每个专家仅仅有偏好的列出4个项目,结果如表1所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各位次对应的权重大小,以计算每个项目的得分。 因此,本文如下部分提出基于均衡有序投票模型(Balanced Ranked Voting Model,BRVM),采用两种策略获得各个候选项目在均衡评价模式下的得分。
三、 均衡有序投票模型(BRVM)
1. 基于基准面的均衡有序投票模型。式(1)所示的RVM模型是一种非均衡评价模式。为此,本文首先提出如下模型,考虑在最劣权重体系下各个项目的最小可能得分,参照的基准面由性能最劣的项目组成:
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通常是根据AHP理论来限制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采取消防安全评估方法对其进行评定,从而可以有效地建立完善好地下公共建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另外还需要结合以往的消防安全评估实例,进行验证计算出该方法对指导地下公共建筑防火设计是否是切实可行的。针对近几年安全事故的致因理论,一般情况下,事故发生主要是由管理失误引起的,管理失误有主要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者中的又以人为因素为主。因此,在分析地下公共建筑火灾危险性的影响因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建筑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状况以及建筑物本身安全防火状况。建筑物本身的状况需要结合地下公共建筑物发生火灾的实际情况,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物自身是否具备防火的功能;相关设施自身所具备的扑灭火的能力;建筑在发生火灾后具备的在进行安全疏散时的能力。
三、消防安全等级划分方法
1.扣分制扣分制是衡量消防安全特征重要的程度,地下建筑物如果将消防方面的供水能力作为实例,并且某些地区消防方面的供水能力远远多于消防队原有供水水平。相反,如果某些地区消防供水能力少于消防队原有供水,仅仅根据供水特征不能完全的反映出实例的准确性,其本身的作用也就失去了。2.以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是一种在运筹学原理的基础上的逻辑分析的演绎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事故树分析法,它是从发生事故开始一层一层的深入演绎,合理的利用布尔逻辑门将出现概率较大的事件组成一个逻辑系统和整体,在整个系统中事故之间是存在这联系,可以有效地揭示出基本事故之间的相互逻辑联系,并且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出系统中失效的部分。
四、地下公共建筑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具体步骤
如果在每个指标层处于B到F的等级的情况下,此时地下公共建筑物可以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来确定总目标层和准则层的具体权重;如果指标层处于不同等级,确定各层次下权重改变之后的系数:确定在对该系统进行等级划分后的指标。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来模拟建筑物,然后确定其构造和安全疏散系统。采用计算机模拟确定建筑及其构造B和安全疏散系统。同时要确定两个准则层(包括建筑物本身以及它的构造、具体的电气设备、有关灭火的系统以及发生是事故后安全的疏散系统六个方面)各指标层的权重,另外如果指标层是处于不同等级的情况,此时权重系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确定。
近几年,高职院校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都呈规模化快速发展,师资队伍成为发展中的“瓶颈”,为维持教学秩序的正常,在教师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为应对评估,各校都急速引进大批应届硕士研究生直接上岗,新教师转换角色需要时间,而现实问题却接踵而至,出现内培与外引政策不平衡,导致实用人才价值难以体现。从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看,从中专升格高职院校才几年,师资建设缺乏有效激励,基本是享受待遇按职称,话语权论资排辈,导致普遍教师难有积极性,这就必然制约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在激励机制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如缺乏对教师个体需求的激励,长期激励仍然缺乏成熟可行的制度和方法,有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等[4]。薪酬激励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在高等学校深化改革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关系学院发展的头等大事,同时充分利用和吸引教师人才资源成为高校管理和实践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院校薪酬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一)薪酬分配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现行薪酬体系分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岗位津贴、综合补贴和房贴等。
1.工资:职务等级是工资中的固定部分,按技术职务或等级序列设置,每一职务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
2.岗位津贴:目前各高校实施的岗位津贴制度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大类:一是以专业技术职务的等级划分岗位,包括教授岗(正高级)、副教授岗(副高级)、讲师岗(中级)和助教岗(初级),这种岗位划分仍然按照国家人事部的规定和高校教师的学术职务,根据教师所聘岗位及任务完成情况发放津贴。二是以工作任务和职责划分岗位,按照所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比例不同分为三类:教学岗位、教学科研岗位和科研岗位,各类教学科研岗位根据工作量比例结构分配相应的津贴,这种岗位划分制度可以充分体现以能务为基础,使能力与职务相匹配,用人所长,但是津贴标准的差距与贡献价值难以确保十分公平。三是以等级来划分岗位,这种等级制是按岗位类别把津贴标准分为若干等到级,设定每一级岗位的任职资格、具体职责和对应的津贴标准根据教师所聘岗位的任务完成情况发放津贴。四是以A、B、C类别划分岗位,从各类中又细分出几级,其中有的学校分校聘关键岗位和院聘岗位。这种岗位划分的方法实际上与等级法相类似,只是分了两个层次。现各高职院校岗位津贴基本是分为教学科研岗位、党政管理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岗位津贴由受聘岗位和学院财力确定,即受聘岗位确定系数,学院财力确定基数。岗位津贴分为基础津贴和绩效津贴两部分[3]。根据教职工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业绩,经年终考核后,依据每个系列岗位发放条件进行计发。基础津贴的发放根据出勤情况的考核结果发放,绩效津贴根据工作实绩的考核情况实行预发70%,另外30%待年终时总结算。年终考核为优秀、合格的,30%全额发放;基本合格的,发放15%;不合格的,不发放。
3.综合补贴和房贴:地方性津贴补贴是指高校按照所在地政府规定政策执行的各项津贴。校内福利包括为在职在岗人员的工作日发放的工作餐补助、教师节等节日发放的慰问金,在校无住房教师的交通补贴及工会福利等,还包括住房公积金中学校补贴部分、住房补贴、社会保障费和其他福利收入。
在教师的总收入当中,国家工资约占30.6%,校内岗位津贴33.8%,地方性津贴约占25%,福利收入约占10.6%[9]。由此可见,国家工资在高校教职工工资结构中已不占主导地位。国家工资、地方性津贴和福利收入在校内的分配都非常平均,收入差距基本没有拉开,但是岗位津贴的分配初步拉开差距。
(二)薪酬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激励缺乏对教师个体心理需求的分析。人的需求包括较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和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并且需求随着人们发展阶段和生活条件的不同有所变化。目前学院在制定激励政策时,往往忽略对教师个体的分析,忽略教师在年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倾向、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不能建立多维交叉的激励体系[2]。
2.激励的时间、内容、力度缺乏弹性。激励的时间、内容、力度是一个有效激励机制最基础的要素,它具有激发人们后续工作绩效的潜力。一些高校对教师激励都已制度化、程序化。在激励中对教师的奖励时间,一般只有年底和教师节才开表彰会。激励的内容也不外乎评几个优秀和先进工作者。
3.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长期以来,高校教育的公共服务性质决定了高校人才资源不能完全按市场规则实行完全的聘任制,即使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聘任合同制改革,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聘任制尚未完全建立。目前各高校设岗时,为确保大多数人有岗可上,不致出现太多待聘或高职低聘人员的现象,因人设岗和统筹安排的情况时常出现,缺乏有效的竞争压力。
4.激励机制重使用轻培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在重视对高学历、高职称老教师价值挖掘的同时往往忽略对青年教职工的培养。青年教职工的考核多以上级主管评价为主,其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中压力因素大于的激励因素。此外,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少,教职工在职业成长中系统科学培训少。
5.薪酬激励外部不具竞争力,内部缺乏公平性,薪酬满意度不高。薪酬是对教师工作付出给予的回报,表现为“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前者主是指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后者是指不可量化的各种奖励价值,如培训机会、提高个人名望的机会等。当前各高校对前者关注的较多,对后者则相对薄弱,有的甚至没有认识到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也是一种激励手段。对“外在”薪酬制度,我国高校中多以职称、职务为分配的主依据,职称、职务越高,个人收入水平越高,无论贡献、业绩如何,同等级职称、职务者的收入差别不大。
6.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不能满足教师提高的需要。高校教师是一项要求很高的职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队伍总体上不能适应知识创新和教育创新的现实进一步凸显,教师培训的需求日益扩大,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日趋多元化。但就目前来看,高校的教师培训还多以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为主,培训资金和教师资源的不足等因素,造成对教师在职进修的忽视。
二、高职院校薪酬激励机制改善策略与建议
(一)改善薪酬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在学校的管理中要以教师为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要围绕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要致力于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2.公平性原则与竞争性相结合原则。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一个人对他们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价值,而且要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看相对价值[7]。竞争原则体现在内部竞争性和外竞争性两个方面。内部竞争性要求薪酬设计明显提高有关学校发展与建设的关键及重要岗位的薪酬水平;外部竞争性要求薪酬高设计在参考市场的薪酬水平基础上,结合本校特点,合理设计有市场持续竞争力的薪酬水平。
3.外在与内在相结合的原则。美国心理学家赫斯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人行为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保健因素,一个是激励因素。通过保健因素达到激发动机的激励,叫外激励;通过激励因素来达到激发动机的激励,叫内激励。只有通过二者的互促互动,才能实现激励的整体功能[10]。只有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解除高校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科研工作。
4.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是物质的需要,属低层次的需要;而其他的高层次需要则是精神属性的需要。物质激励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激发人们的动机,从而调动积极性;而精神激励主要是通过理想、成就、荣誉、情感等非经济手段激发人们的潜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6]。现在的高校一味重视物质激励,以奖金为杠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样势必造成少数教师一干工作就讲条件,一搞科研就提分成,无法达到激励的真正成果。
(二)不断完善薪酬激励机制的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充分把握人才的心理需求。高校教师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特殊群体,有其特殊性。他们更需要尊重其专业地位与个性,而其个性往往蕴含在专业地位之中。赫斯伯格把人受尊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激励的因素,这更合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今社会,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是一种趋势,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与个人一同发展的原则,激励人才和留住人才,避免产生人才的流失。
2.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组织文化,使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有机结合。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会使教职工有家的感觉,无形中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奋发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
3.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在高校建立起一套公平竞争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气氛,给每个人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对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尤为重要。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个人在组织中更注意的不是他得到报酬的绝对值,而是与别人比较的相对值[1]。这就意味着高校组织中,不仅在职称、职务晋升这一方面,而且在津贴、科研立项、科研评奖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评选制度,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4.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对高校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是为了及时掌握每个教师的思想状况、业务水平,找出个人的优势与不足,了解个人的工作效能和个人才能,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能调动教师履行职责的积极性,激励先进,鞭策后进[5]。一般对业绩的考核可以定量,对素质的考核只能以定性为主。在合理确定教师教学工作目标的基础上,重点检查和考核教师实际完成的情况,实现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转变。不仅要考核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数量,而且要把教师的教学工作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均纳入量化的考核的范畴,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评。定性评价的方式可以综合采用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事评价及领导评价等手段,但是考核还是要以定量为主,兼有定性。合理有效使用考核结果,把考核结果与教师职务聘任、教师待遇、教学工作奖惩等挂钩,建立一套简便易行又符合学校实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教学和培养人才工作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为基本指导思想,充分把握人才的心理需求。根据各个学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组织文化,给教职工创建出一片纯净的学术天地;以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为依据,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从而起到对教师的真正激励;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评,做到以定量为主,兼有定性。
参考文献:
[1]朱浩.论高等学校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若干问题与管理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5期[2]韩斌,高天云,程美秀.财经类高校教师评价激励机制的构建探析[J].山东经济,2008,24(2)118-121,125.
[2]谢印成.高校岗位激励机制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4,(7)19-20.
[3]邱夏.对高校教师管理激励机制的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8,(4)114-115.
[4]傅晓敏.高校教师激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51-153.
[5]许长青.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7)127-130.
[6]冯霭群,冯婉娥,林海文.试论激励机制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意义及其构建[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25(2)230-231.
[7]吴元元.高校教师激励问题实践与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08,(8)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