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多媒体前景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 3D打印技术及产业前景展望 3D打印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 中国3D打印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3D电视主流产品的市场发展现状及选购策略 3D打印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3D电视在日本的现况与发展 中国3D打印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及前景 3D立体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3D立体电视产业链分析与市场趋势 3D打印技术的市场应用及发展前景分析 3D打印技术的优势及发展前景分析 3D技术原理及发展状况和前景 3D电视熟了 3D电视萌动 3D显示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3D打印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D产业方兴未艾
">IPv6应用现状及产业前景分析
维生素产业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白河县茶叶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年11月30日
④佚名:《日本厂商纷纷瘦身电视机业务》,日经中文网,,2012年3月21日
⑤佚名:《日本薄型电视出货量连续25个月下滑》,PCB信息网,,2013年9月26日
⑥王旭:《全球裸眼3D正逐渐升温或将成为下一大屏卖点》,慧聪广电网,,2014年1月7日
参考文献:
①尔东:《3D电视在日本的现状与发展》[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1年第1期
②韩伟:《日本3D(立体)高清电视开播近况》[J],《有线电视技术》,2008年第11期
③陈逸辰:《3D电视遭唱衰 BBC暂停相关服务》[J],《IT时代周刊》,2013年8月5日
④韩信:《NHK“创造广播未来”的研究动向》[J],《有线电视技术》,2008年第4期
⑤韩信:《NHK科研工作访谈及近期科研成果介绍》[J],《有线电视技术》,2011年第2期
⑥韩信:《有关NHK3D立体电视研究成果的综合介绍》[J],《有线电视技术》,2011年第2期
⑦马静芬:《打响广播电视保卫战――IBC2013有感》[J],《世界宽带网络》,2013年第11期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类的通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网络和手机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通信工具。根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止2012年6月底,通过手机上网的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
1.手机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1.1国外现状
2000年6月日本富山大学图书馆开发文献查询系统i - mode手机OPAC。欧洲和美国,韩国也计划推出移动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如美国纽约,汉普郡库在国会图书馆、芬兰、韩国西江大学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在东京,日本。根据Library Journal的调查报告“Gone Mobile(Mobile Libraries Survey 2010)”,大学图书馆在美国,44%已经提供移动服务,21%计划提供移动服务;公共图书馆,34%已经提供移动服务,77%计划提供移动服务。[1]
1.2国内现状
2003年底,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开了第一个国内手机短消息服务和应用程序的移动图书馆在中国开始。2005年5月,上海图书馆宣布中国首个“流动图书馆”服务。湖南科技学院在2006年推出了一个WAP手机图书馆服务。国家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图书馆,并启动移动图书馆服务、移动图书馆在我国发展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从总体趋势移动图书馆在国内尚未形成。[2]
2.手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前景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脑、网络应用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悄然变化,作为重要信息传播机构的图书馆,必需要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新的服务中来,顺应时代的潮流,革新观念,创造可能,使图书馆的服务不断向前延伸。
2.1个人定制、新书推荐服务
目前读者关注一些热点信息、时效信息,就需要不断的在网页上进行刷新再刷新。但是应用SMS和MMS技术,打造出如影随形的个人定制、新书推荐服务系统,这些繁琐的操作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图书馆可以通过专门软件向已申请注册的手机用户发送新书上架的短信。切实把读者从电脑前,从书库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个性化服务和主动服务。
2.2借、还书信息提醒服务
很多读者曾经都遭遇过这样的尴尬,被图书管理员告知图书已超期,无法借阅并需罚款;或者是急迫阅读掐算着日子还书。手机图书馆系统与读者数据库链接,因为读者图书借书记录时间和计算时间的限制,还书的期限在2 - 3天前通过短信系统自动发送信息给读者摧,问你是否需要更新。因此,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周到的服务,避免让读者有罚款,逾期情况造成遗忘。
2.3图书信息查询、预约登记服务
电话本信息查询、预约登记服务,可以为读者提供了真正的查询服务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读者可以在公共汽车上,去购物,旅行在路上,通过手机查询图书馆的书他们需要,他们的收集情况和现有的贷款。如果这本书不是在馆,你可以电话在线发送订舱申请,在书籍被归还时,通过到馆借阅得到自己希望借阅的图书。
2.4.基于3G业务拓展手机图书馆的新服务
基于国内各大电信运营商大力抢占3G市场,提高速率,扩大系统容量。图书馆也可以抓住时机,不断发展视频、流媒体、音频等业务,实现手机图书馆新服务的突破。
2.4.1网页浏览、下载数字文献服务
3G数据传输速度最高可以达到2Mbps,这样就为读者阅读更多“声、色”俱全的多媒体电子书,建立网上教学或视频课堂提供了方便。
由于网络速度的加快,3G手机还能实现在线浏览或下载多媒体资源,将图书馆网站上的资源,如讲座视频、随书光盘、电影、音乐等下载到手机上,使读者就可更加随心所欲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手机图书馆资源带来的更丰富,更生动的学习乐趣。
2.4.2可视电话服务
随着3G手机时代的来临。可视电话成为今后3G传输技术突出的重要项目之一。图书馆可以借助可视电话技术将视频会议引入到参考咨询中去。及时不在现场,读者也可以将感兴趣的问题,有疑问的地方和与会代表进行沟通。[3]
2.5利用微博拓展交流新渠道
微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拥有众多平台和渠道,如电脑、手机和博客、邮箱、空间等互联互通。截至2012年6月底,微博渗透率已经过半,微博在手机端的增长幅度仍然明显,用户数量由2011年底的1.37亿增至1.70亿,增加达到24.2%。是增长幅度最高的手机应用。
目前,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大多数所持的都是智能手机。这样,就使大学图书馆微博的发展在前期奠定了良好的用户基础。[4]
目前高校图书馆微博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① 服务的公告通知。微博图书馆新闻,书展通知,图书馆培训教育讲座通知,闭馆通知,失物招领通知等。
② 图书馆数据库介绍及试用通知。
③ 读者意见收集与反馈。在微博平台上,读者不仅可以从馆员处得到解答,也可从其他读者处获得答案。
④ 书目推荐、国内外知名图书馆简介、链接,图情名家介绍。
⑤ 新书到馆介绍、借阅排名、优秀读者介绍等。
插画在招贴中也更加具有吸引眼球的功效,插画在色彩和表现形式上都可以采用夸张的手法,人们很容易被夸张的形象和醒目的色彩所吸引。同时插画设计也更加具有幽默型,一幅招贴让人觉得有趣是很重要的,不仅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够使人了解招贴想要表达的含义。
2.现代插画前景分析
如今的插画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在过去,大多数人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感性的。随着科技进步,数码产品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数码信息产生强烈的依赖性。数码设备,绘图软件也进入新的时代,插画设计也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插花艺术也因为科技发展变得更加快捷更加丰富。新媒体对插画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这个时代给与插画艺术广阔的发展前景,拓宽了欣赏群体以及应用领域。
如今,插画艺术不断向其他领域发展,与多种视觉形式密切地进行互动。现代插画艺术在这个充满信息的经济社会里,适应了强大的社会需求,这也是新媒体时代插画艺术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从传统的书籍杂志报刊到现在的多媒体、吉祥物、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方面,插画已经遍布我们的生活,如今的插画设计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必将把现代插画推向新的高峰。
中图分类号:O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030-01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的收看除了电视渠道外增加了手机等小型移动终端,这已经成为数字多媒体技术的研究热点。韩国在DAB的技术基础上发展了T-DMB,欧洲在DVB-T的技术基础上发展了DVB-H,这些标准都是以地面网络传输为主,日韩与欧洲又研究出了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即S-DMB,并且日本广播公司在2004年正式开展了S-DMB的商业运营。S-DMB技术利用数字多媒体的卫星传输有事,大大提高了业务的覆盖范围,形成了统一的广泛的媒体网络。和传统的广播技术相比,卫星多媒体数字技术采用了移动通信,接收的终端可以实现全方面接收信号能力,具有移动的特性,同时也提高了在高速的移动情况下接收信号的能力。本文针对系统结构和技术进行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1 数字无线广播技术的发展现状
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开始,就先后出现了很多种数字无线广播技术标准,例如DAB、DRM、ATSC、DVB・S等。DAB和DRM技术标准是针对音频广播,并且提供数据业务支持。ATSC、ISDB-T、DVB―T是由美国、日本和欧洲提出的地面数字传输标准。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手机、PAD等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使数字音频节目广播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欧美、日韩也相应提出了DVB―H、MediaFLO.T-DMB和S-DMB等多媒体标准。
2、系统结构概述及相关技术
2.1 系统结构概述
节目中心和卫星上行站将播出的节目首先做信息源压缩,然后信道编码,最后调制处理,并且插入业务信息。在传送数据时,普通接收终端采用的是CDM调制,地面填空发射机采取的是TDM方式。
多媒体广播卫星相比普通的广播卫星发射功率更高,这是为了保证手机等小型终端可以稳定的接收到信号。多媒体广播卫星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到地面发射的信号之后,将CDM波段信号转换为S波段信号,并且放大广播,而承载TDM的波段信号可以直接放大广播,不需要进行转换。
S-DMB的接收区域可以区分为屏蔽区域和非屏蔽区域。屏蔽区域通常为城市中的建筑群、地铁或隧道,是一些无法直接接收到卫星的信号的区域。非屏蔽区域中接收的终端就可以直接接收到卫星广播的信号,屏蔽区域中接收终端会接收由填空发射机广播的信号,使业务信号连续性的接收。
在屏蔽区域中由填空发射机来完成信号的传递和覆盖,填空发射机可以分为直接放大型、频率转换型两种。直接放大型是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直接放大后广播,频率转换型是将接收到的TDM 卫星信号转换为CDM 信号后广播。
2.2 系统技术
2.2.1 传输技术
按照承载的数据类型来分类,S-DMB系统可以分为业务信道和导频信道,采用的都是内外码级编码的形式,外码采用是的截短的RS编码,内码采用的是长度为7的卷积码。为了防止系统出现误码情况,S-DMB系统采用了比特卷积和字节卷积交织两种方法,字节卷积位于内码和外码之间,比特卷积交织在内码编码之后。
2.2.2 调制处理
卫星移动数字多媒体系统采用的是TDM和CDM两种调制方法,其中TDM调制是和目前的DVB-S调制方式相同的,主要通过卫星将数据传送到填空发射机,由填空发射机转换为CDM信号并播出。CDM调制主要用于卫星和填空发射机向终端的接收广播,这种方式是采用64位的Walsh 码和2048比特的序列作为标记和扩频。
2.3 填空发射机
数字多媒体广播卫星一般都配备着高功率的收发机和发射天线,主要是为了保障足够的全向功率辐射,而在2.6 GHZ电波传播中仍然存在传输盲区和阻挡的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盲区和阻挡问题,卫星移动数字多媒体系统采用两种主要技术来应对,首先是利用比特交织技术,这主要应用在对抗小物体引起的阻挡和盲区。在移动接收的时候,会出现接收信号噪声的加强,很容易造成连续性的误码,在采取交织技术之后可以在时间上将噪声分散,减少了出现误码当地机会,提高了系统抵抗噪声的能力。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填空发射机的应用,补偿大面积盲区和阻挡引起的信号衰减,将接收到的卫星广播信号放大之后转发到屏蔽区域。
2.4 接收终端
像手机、便携终端、车载终端等都是卫星移动数字多媒体系统的接收终端,其特点就是不论在行走的缓慢移动速度下,还是汽车、火车等高速度移动状态下,接收终端都可以接收信号、稳定工作。要满足这种特性最关键的就是无线接收技术,在移动的环境下信号是通过多种途径不同时的到达接收端,由于信号的繁多和不一致,会形成干扰引起信号衰落。因此接收终端一般都采用RAKE接收技术和天线分集接收技术。3、DMB应用的前景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DVB-H等地面多媒体广播技术通常应用于有限地区或单个的城市,与本地区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技术发展相互影响、密切联系。如果脱离了本地区的发展体系,单纯从技术方面来进行比较选择是不现实的。S-DMB技术是比较独立的系统,与传统的地面网络已经分离,它一方面对已有的DMB网络起到补充作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信号全面的覆盖率。而由于多媒体广播卫星的制造、发射周期较长,使S-DMB项目实施时间长,价格也比较昂贵。
因此S-DMB系统具有全面覆盖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但是由于成本较高,利润回报的周期较长,比较适合多个城市和区域的大规模开展。地面DMB技术的覆盖区域有限,而造价比较低、周期短,适合于城市中独立的业务开展。
结语
卫星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是一项新型的技术业务,结合了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优势,成为了新的技术体系,有效促进了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研博峰咨询顾问 焦明哲
前景分析
移动流媒体应用市场由于受到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制约,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和流媒体资源的补充还有待时日。预计2005年,移动流媒体将进入投资信心高速增长的炒热阶段,2007年后逐渐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有资料统计,截至2004年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约4亿,其中移动电话用户约3.35亿,小灵通用户约0.65亿,手机网民数量约4500万,活跃用户约1000万。与韩国、日本的移动电话普及率相比,中国的移动电话普及率仅为25.77%,还是显得过低。更有多家市场调查公司预期,到2008年底,中国的手机用户将增加到5.5亿左右,手机网民数量约2亿,活跃的手机上网用户约7000万左右。
17亿元的移动商机
易观国际最新的《移动增值服务―流媒体专题报告2005》中显示,各类移动流媒体的应用成熟度主要需要从与人们生活粘性高的服务领域以及其产业在移动平台应用的构成复杂程度来分析。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2.5G和3G技术的陆续推出,使增值业务在技术基础和传输速率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将促进移动终端的升级换代和各种增值业务的出现。而随着宽带的普及,各类互联网增值业务也将得到广泛应用。在日韩、欧美以及中国目前移动流媒体的开展应用来看,不仅覆盖了人们对于娱乐、信息的需求,更多的覆盖了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联密切的方面。
在这份《移动增值服务―流媒体专题报告2005》中还指出,移动流媒体在影视、交通、广告等领域的应用将前景广泛,为传统媒体的新形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随着终端和网络的升级,移动流媒体用户数预计2005年将达200万人,市场规模达到2亿元人民币。
但由于流媒体业务的商业模式也尚未成熟,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易观国际预测,2006年移动流媒体用户数将达到1000万左右,2007年市场规模约17亿元人民币(图表1)。
概念或媒体新宠?
当前,流媒体技术在两个领域的应用颇为引人注目,其一是宽带网,其二是移动网,而后者由于其商务模式更易为人们接受而备受青睐。
随着中国加入WTO,移动通信市场进一步开放,这为3G业务的快速进入奠定了条件。同时,我国在向3G通信技术过渡之际,市场经营的竞争理念也开始发生变化。二级运营商的进入有利于新的资本结构形成。本文针对我国的3G通信技术,阐述了它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该技术在以后通信市场中的发展趋势。
一、3G技术在通信行业的应用现状
1、3G业务在我国的开展情况。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消费国,一系列的移动互联网的新发展得到普及。该行业的整合理念和全新营销模式形成了一个3G无线信息网络时代。
2、3G成为移动通信产业的主流。整体上看,全球的3G产业已经发展成熟,3G技术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对于我国的移动通信行业来说,在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开始走向成熟,有些产品已经能和国外企业产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在移动终端方面,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研发和产业化的能力,尤其是TD-SCDMA的出现,促使从最原始的芯片研发入手,到解决方案提供和产品出厂,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另外,运营企业积极参与了国内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不仅是在业务标准方面,在网络运行、维护、技术、性能标准的制定中都能看到运营企业的身影,总体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在2008年以后一个时期内,3G及其增强型技术将顺理成章的成为中国的发展主流。
3、3G技术的不成熟制约业务发展。但是,由于3G技术的不成熟,3G技术带来的一系列产品费用较高,这使得3G技术产品很难普及广大社会群众,普通用户根本不能承受。这也制约了3G业务的发展速度。另外,网络基础设施的缺乏和环境的缺失导致许多用户对目前的3G业务和产品不满。所以,在以后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技术研发。
二、3G通信技术在我国市场的前景展望
3G在我国的未来发展将会出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与全球发展趋势保持相同的步伐,向着高速化,IP化方向发展;二是2G和3G网络将;三是中国的3G发展将会推动全球3G的快速发展。四是3G技术将会被快速发展的4G技术所代替。
1、3G技术的成熟使市场面向国外。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的3G技术在走向成熟,其中的WCDMA和CDMA200在全球市场上也出现乐观的局面。技术上的不断更新和产品服务的针对性使中国的电信市场成熟起来,也逐步打开了国外市场。
2、自主创新在3G演进中延续和强化。目前,我国的3G技术演进主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3GPP为基础的技术,过渡到第二代的GPRS,第二阶段由GPRS上升到WCDMA、直至到增强的HSDPA和HSUPA,第三阶段便是发展到最后的3G/4G。我国对3G技术的发展有着明确的目标,而随着国内外竞争的加剧,我国也将会在独立的技术演进当中掌握着核心知识产权,为4G技术的标准提供有利条件,为4G技术进入国际化奠定了基础。也为推动落实信息产业标准提供了规划和指导。
3、运营商的整合使市场竞争结构均衡。自2008年,中国电信收购联通CDMA、加入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资产,中国联通与网通合并,铁通加入移动,运用商的重组整合在资本市场上基本完成。在以后的市场中,国内电信市场中的移动、电信和联通等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格局仍然存在。随着这种竞争的延续,为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3G业务和产品将会扩大覆盖范围。同时,各运营商自身的内部管理机制也会随着竞争而不断去完善,最终形成一种均衡的结构局面。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是当今时代通信行业必争之地,作为经济市场下信息技术竞争的产物――3G技术对时下的生活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3G时代的信息环境中,我国的通信事业正处在高速的发展阶段中,为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必须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加快3G技术创新的步伐。
一、手机媒体发展和前景
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息是1992 年在英国vodafone 的gsm网络上通过pc 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的, 而在我国开通手机短信业务则是在1998年。短短几年的时间, 手机短信由纯文本的形式逐步向融声音、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形式转变, 它能传播新闻信息, 广告, 成为手机媒体在现阶段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到2012年12月底为止,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64亿,手机网民则达到4.2亿,同比增长了293%。如果能够在短期内解决手机上网费用高与速度慢等阻碍普通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问题,手机上网的人群将在短期内获得超常规发展。普遍认为手机媒体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只要解决体制上和技术上的限制,它必将会代替传统媒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要力量。手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经历短信时代、彩信、3gs手机三个时代,更值得期待得便是不久即将投入使用的4g网络时代。
手机的媒体的发展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弊端,但也自身也存在着严重缺陷。综合多方观点总结手机媒体总体上的优点和不足。
(一)、优势介绍:
1.移动性
2.及时性
3.大众传播媒介和终端接受工具属性双重属性
4.信息服务个性化,手机媒体应充分挖掘手机用户实名制的优势, 细分受众, 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播,自主订阅。
5.手机的高度普及,信息垄断程度下降,短讯使个人成为信息制作者。
6.效果反馈速度快。
(二)、缺陷:硬伤:
1.新闻的原创性,手机媒体消息多来自转载,没有专业的采编人员其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弱势
2.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效果减弱,虚假信息。负面信息的大量传播造成信息污染和不良社会效应。
3. 缺乏成熟的传播理论支撑,手机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 把关人”作用的极度弱化, 受传者和传播者身份的重合都造成了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在该情形下原有理论已经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发展需要。
(三)、技术瓶颈:
1.手机资费高,成为限制国内手机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高额的费用本身就不符合大众传播的“大中性”,发展潜力受到限制。
2.受众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达不到,私人信息泄露会对媒体的引起信任危机。从另一角度而言影响手机媒体的使用深度。
(四)、其他观点:
手机媒体将因其有助于消减“媒介依存症”。其主要表现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自网络媒体出现后,受众对于网络的沉溺比其对电视的沉溺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手机的移动性、参与性和沟通特性则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受众从这种封闭、缺乏社会互动的媒介环境中解脱出来,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的克服会有所帮助。
二、手机媒体在目前的发展来看,主要表现在与传统媒体的对接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手机报——与报纸融合;
2.手机广播——与广播和网络融合;
3.手机电视;
4.其他。
下面我将综合多方观点,介绍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对接形式中的优势和不足。
(一)、手机报、广播、电视的优缺点(不重复其共性,从传统媒体不具备的点上谈)
手机报:所谓手机电视,是指利用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视频资讯服务的业务
优点:1.是传统媒体数字化延伸的典范,弥补平面媒体不足在很大程
度上增强了报纸的竞争能力。更真准的加强报纸的传播范围和效果。
缺点:1.传输容量小新闻背景交代不清(断章取义) 2.新闻内容潜(报纸的最大优势不能够得到延伸) 3.阅读习惯问题广播:从广义上讲,手机广播即通
手机实时收听或下载播放音频节目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
优点:1.手机从一种通讯终端变成一种信息终端, 这种演变也给信息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2.广播节目成为可查询、可检索的信息资料。同时为其他媒体共享广播信息资源, 特别是音频资源创造了条件。
缺点:
电视:优点:(电视在传媒界的霸主地位,其本身优势再与手机的优势相结合手机电视发展无可限量。)1.消除电视最大弊端,可保存,不受时间现实 2.个人电视带来的私密化 3.互动性
缺点:1.强迫性接受广告(。因此在目前收费的状态下, 适度选取有价值的客户及一些带有植入性质的广告内容, 让读者和客户都满意。)
其他:手机电影:手机电影是指以手机为主要拍摄与制作工具,并能够通过手机平台传输与手机下载、观看的电影。
(二)、我国手机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无限商机,发展潜力大发展初具规模,但产业小产业化成都不高,规模实力不够。(传统媒体跨行业机制不完善,不具备跨行业能力,国外大的传媒集团则具备)技术跟不上发展速度慢手机媒体产业(生产厂家)与传统媒体(资源提供方)还有移动通信服务方尚未找到适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如利润分成、业务范围等]缺乏配套管理制度
(三)、如何树立手机传播特色增强其生命力
1.建立职业传播者队伍, 具备较强的独立采编能力。手机媒体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与传统四大媒体相抗衡的大众传媒, 必须建立自己的独立采编队伍, 健全自己的采编体系、技术设备、运作模式等, 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要。传统媒体在向手机媒体领域扩展业务时必须根据新媒体的特点, 再造传统媒体的采编流程, 改变记者传统的发稿习惯, 建立容纳多个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处理平台。(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参考文献:
[1]《手机媒体概论》 匡文波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李建伟 王克茹 新闻界
[3]《青年记者》杂志 2008 年3 月中 《手机报发展现状及前景探析》韩冰
[4]《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年9月 《中国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分析》匡文波
[5]《中华新闻报》2008 年3月12日 第c04 版 《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郭全中 陆地 尹坤
[6]《新闻界》2006年5月 新新媒体 《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展望》胡忠青 邹华华
[7]《南昌高专学报》 2008年第2期 《手机媒体发展探析》钟倩
[8]传媒学术网 《手机媒体发展预期——未来最便利的信息获取终端》王娟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1-0231-02
1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分析
所谓多媒体技术通常指的是使用计算机操作软件技术来完成的信息处理工作,这种技术是集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以及视频编辑为一体的综合性操作技术,而且经过互联网络技术的支持,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传递。多媒体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仅要联合计算机系统操作来进行,同时还需要结合现代化的通讯技术以及各种影音操作技术来配合,使人们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共享环境下,进行实时性的沟通和信息传递,因而新时代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像是现在的高校日常教学,就已经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大大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信息化的多媒体技术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因而人们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追求也变得越来愈发精致。
2 新时代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要素
2.1 视频压缩
说到新时代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那么我们就先来谈谈视频的压缩技术,作为多媒体技术发展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对于视频压缩技术的要求会很高,简单来讲,在视频压缩过程中,主要是画面精细程度的压缩,在压缩的过程中,会对视频中的画面图像进行技术编码,在当前技术下的压缩编码程序主要指的是在原有视频内容的基础上将画面中的主要部分,将其他次要的部分图像进行虚拟,也就是要根据视频压缩的对象来进行压缩,不同的对象会有不同的压缩编码方式,这种压缩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计算机操作手段,也是视频压缩中的关键技术。
2.2 视频点播
而视频点播技术,也是新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产物,并且受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点播技术又被称之为VOD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可以按照人们的需求来进行播放的一种技术,使人们可以同互联网络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互,彻底改变了现代市民的生活状态,通过点播技术,人们想什么时候观看视频节目,就什么时候观看,不再受到过去广播电视台的播放限制。人们除了可以观看电视节目以外,还可以通过视频点播的技术进行学习,将点播室变成了课堂活动室,人们可以通过视频点播的操作来进行实时教学,不再受到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的限制,而且还可以把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服务器,让学生可以随时下载到个人计算机中进行观看,同时在点播的过程中,还能够很好地保留原视频的画面质量。
2.3 数据库应用技术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所研究的对象都是比较复杂的,各种信息数据也比较繁杂,因而关于信息数据库技术的应用研究也是关键性技术当中的一种,必须要加以重视起来,这种面向多样化的数据格式储存及时,可以很好地对数据对象进行整合,将数据和计算机操作系统联系起来,使得计算机的操作程序可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分析,完成多媒体数据信息的储存和统计。
2.4 虚拟现实技术
作为新时代多媒体发展技术当中的一项关键性技术,虚拟现实可谓是这一科学领域研究发展的前言技术,所谓虚拟技术在宏观上是一个内容非常庞大的概念,它融合了多方面学科领域的技术内容,比如说计算机技术当中的图形学技术,人体与计算机的人机实时操控模拟技术,计算机智能化的传感技术以及真人CG三维立体的动态捕捉技术,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术来模拟设计真实的场景,这在国际上都属于先进性的研究领域,采用了真实场景模拟技术以后,人们可以看到非常真实的画面,画面上的一草一木,水流的变化,场景的动态变换,都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虚拟操作技术来完成的,假如此时还有其他的设备给予配合,还能够进一步模拟出更加真实的场景画面,让人们从视觉、听觉、感觉上享受一场全新性的感官盛宴。
3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3.1 信息咨询领域
目前多媒体技术在各行各业当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像是比较常见的在医院的大堂中都可以看到电子大屏幕上的流动信息,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就医咨询,除了医院以外,我们的许多学校也都进一步开设了新的信息宣传模式,让全体学生和教师都能够更加了解到学校下一步的教学安排,提高了学校信息的传递速度,也就是说,通过这种多媒体形式的信息模式,人们能够快速地了解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因而项技术在信息咨询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电视机领域
而且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电视信号模式根本满足不了现代年轻人的需求,举个最近的例子,在现在生活中,依旧使用电视广播数字信息的人家已经很少了,大部分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多媒体技术下的“网络机顶盒”,运用互联网状态下的多媒体技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电视剧节目,还可以在电视机上观看一些自己喜欢的视频,改变了传统电视机领域的发展模式,这种多样化的新媒体技术手段,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
3.3 工业领域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也加快了工业技术前进的步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和工业技术实现了很好的结合,从工厂的加工车间,到整个生产流水线都离不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此项技术能够从采集,运输,存储等多个环节实现智能化管理。综合的处理各项任务,特别是现场设备出现故障后,能够通过精准的分析及时解决问题,优化整个过程,加大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价值。
3.4 图书馆领域
度过大学的人们都知道,在学校图书馆想要借阅一些书籍的时候,再也不用麻烦的一行行一排排的找过去了,只需要在在线系统输出关键字,关于书籍的一切尽收眼底地,大大节约了时间,同时也方便了图书馆的管理。还有可以进行在线阅读,或者下载电子版本,实现了数字化阅读,让读书更加生动真实。
3.5 教育领域
可以说教育领域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我们称之为多媒体教学。课堂上老师功过展示自己制作的课件来提高同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让课堂效果更真实。这项技术还可以进行远程教学,一个小小的窗口,跨越了万水千山,把知识带到了偏远山区,带到了异国他乡,增进合作,增进友谊,为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6 娱乐领域
可以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文化方面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特别是动画片的制作,传统的动画制作主要是以手工绘图为主,一笔笔一页页,在把这些画通过繁琐的技术手段连接起来,耗时耗力。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后可以采用电脑绘图的方式,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平面滚动技术有让整个画面显得生动逼真,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也提高了观众的关注度,提高了动画片自身的商业价值。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相关的技术也一定会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完善也会日渐成熟。本文通过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括和对其在诸多领域发挥的作用加以分析,不难看出多媒体技术的强大优势,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技术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丝毫不可懈怠。要勇于开拓,努力进取,积极的将其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全球化的发展,最终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我们都生活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媒体承载了信息的传播,是我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报纸、广播电视和电视代表传统的三大媒体,因特网特别是万维网的出现,被称为“第四媒体”。而如今手机的普及,开拓了一个新的发展领域,慢慢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这就是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报。
所谓手机报,是指以手机彩信为载体,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向受众彩信手机发送新闻资讯的一种新型的无纸的报纸,使用户随时随地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的内容。其信息主要来源于传统媒体及网络。这些信息经过一番整合编辑,成为适合在手机上观看的新闻,以彩信的形式发送到用户手机。
相比较以往的手机看新闻业务,“手机报纸”具有很大的优势。手机比电脑的普及性高,比报纸信息及时性强,比电视便于携带。这决定了手机报能够迅速在用户群里发展起来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一,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报纸”新闻时效性更强,很多新闻都能在报纸上报摊之前看到,可以做到即发即报,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新最及时的新闻。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时,手机报可以像网站一样实现新闻的动态传播,用户不仅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新闻的结果,而且可以时刻关注它的发展过程,使用户身临其境般地感触新闻事件。
第二,使用上,多媒体传播,瞬间接收,随看随翻,彻底摆脱了传统纸媒介的时空限制。手机报所发送的新闻是一个包含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等的多媒体数据包,用户可以借助多重视听形式更深刻地理解新闻,实现新闻的多维阅读。
第三,覆盖面积广泛,大范围传播。每个行业每个阶层的用户都可以自由挑选感兴趣的信息类型,目前全球手机用户达到20亿,这为手机报纸提供巨大的潜在受众资源,远远超过报纸读者的数量。手机报可以借助现移动通讯网络全面覆盖,并且保证发行有效到位。
第四,手机报的互动性强于传统媒体,订阅者还可将自己的感想意见及时发送到无线报纸平台,编辑和读者之间再没有隔膜,实现直接交流互动。这改变了传统的传者传递信息,受者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实现了互动有效,人情味十足的沟通新局面。尤其是2006年下半年发放3G牌照以后,手机媒体可传送的信息量和信息形式越来越多,手机的媒体趋势越来越明显。
手机报由于基于传统媒体发展而来,又有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很多优势,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超过了手机电视、手机短信等业务。但手机报这个新兴事物的发展也并不是一路顺风的,在其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发映出很多的问题。
首先,作为手机报的最终载体―手机,具有小巧玲珑、随身携带,交流便捷的特点,手机主要功能是通话和短信,也是现在人们最常使用的功能,而在图形视频信息交流方面,手机却有它的局限性。手机报发送到用户手机端的内容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文字新闻,而是一个多媒体数据库包,包括图片、文字、声音等内容。这样手机报的容量在全网彩信大小的上线是50K,这样一条手机报的内容是有限的,部分低端的手机接收的彩信小于50K。再有手机屏幕的限制,手机在视觉信息传播方面也无法与传统媒体比较。手机的对信息的展现程度成为手机报发展的一个瓶颈。
其次,手机报内容的“同质化”。“同质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手机报的内容与传统报纸的“同质化”,手机报内容基本是传统媒体内容的翻版,图片和视频资料也都是现有的媒体内容的剪辑、下载,没有自己独立的采编体系和从业人员队伍,无法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牌优势,也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降低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各手机报间内容的“同质化”。目前,我国各类手机报内容大多数以各类新闻资讯的大综合为主,缺乏提供受众个性化定制的专门资讯类手机报。以中国移动平台目前提供的110种手机报为例,时事新闻类81份,财经类2份,教育类2份,科技类1份,生活类9份,体育类5份,文学类1份,文娱类1份,游戏类2份,娱乐类2份,娱乐体育类2份,品牌专刊2份,综合资讯内容的手机报占80%以上,各类专业资讯手机报数量极少。
最后,技术软肋---信号不稳定。手机报是通过手机传播新闻信息,依附手机技术功能是手机报的“软肋”。与其他的媒介相比,手机报画面不如电视,声音不如广播,报道的深度不及报纸,内容丰富性不如网络。手机报所依附的手机平台如果发生技术性或网络故障,就有可能发生变字、图像走形、用户无法接收等问题,此类问题的发生对于手机报这个新兴事物杀伤力是非常大的,意味前期的努力全部白费,直接影响了手机报订户的使用。
手机报在它特定的阶段,利弊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用户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细化客户群体,不断创新优质的产品。可将手机报的客户群体划分不同的客户类别,根据不同的客户类别,可制定相应的业务发展目标和营销策略。细分目标用户群,就要针对不同的目标用户发展个性化的服务,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需求,手机作为个人终端,应提供给读者个性化选择服务,让读者自己选择内容、版式、色彩,甚至发送时间等。要通过建立分类信息数据库和分类客户数据库,精细化地编辑手机报的内容。
目前,虽然我国手机报发展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但它作为一种新生的传播方式,有其自身的顽强生命力。现阶段,手机报还存在着很多障碍和不利因素,但它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确实给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手机报可以大大节省人们的时间,直接获取自己最需要、最感兴趣的信息。手机报还是一种发展性业务,将逐渐从现在的彩信和WAP形式向更为先进、更具拓展空间的手机报发展。随着用户群体的培养、技术条件的成熟和手机自身的媒体化进程,手机报必然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手机报将成为新媒体领域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匡文波.中国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分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6,8(3)
一、电子信息技术的定义
所谓的信息技术即对一些事物的运动形态进行相关描述,进而可以清楚的将事物的运动状态体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信息通过文字或者数据等特殊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而传递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成为了人们日常沟通的重要媒介之一。对于电子信息技术较为专业的解释指的就是通过电子产品的应用来获取一些信息或者传递某些信息的技术,其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传播方式,进而达到某些信息的传递的目的。而且由于电子信息技术传递方式的快捷以及准确性时效性高等特点,所以其被广泛的应用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电子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特点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而且现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进而促使了电子信息成为影响我们日常生活中更为活跃的科学技术之一,并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传递方式更加快捷,内容更加丰富所以促使我们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内容,例如家用电器的应用。如今家用电器的的产品种类多种多样,并且各项技术也得到了新的提高,电子信息产品在家用电器上的应用特点主要表现的特点就是一体化,即其中不仅应用了传感技术而且还应用了系统化等电子信息技术。所以一体化的逐渐应用逐渐增强了电子技术产品的自动操作能力,而且在处理各突发状况的能力逐渐提高,尽可能的减少事故的发生,加快生产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电子信息技术还具有智能化,网络化以及高效化的特点,其具体特点如下:首先在智能化方面,基于科学发展这一方面计算机智能化的建立很好的为电子信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即现在的网络技术充分合理的为人们展现出新的思维以及感觉行为,进而提高了电子信息技术的综合分析处理能力。其次就是电子信息的网络及数字化特点,如今网络的发展成为了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所以电子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发展使得信息资源更加的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共享。最后就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高效化特点的发展,即如今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不仅整合了信息资源而且使得人们在信息管理上的高效处理。
三、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1.多媒体化,智能化
现如今可以说是多媒体的时代,其是促进信息交流的有效媒介,所谓的多媒体的概念如今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人们将其简单的定义为多种媒体的有效结合。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的促进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现今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基础上多媒体技术有效的将两种以及以上的媒体的多项结合,并将多媒体的文字、图片等不断的应用在电子信息技术之中,使其更加快捷的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就是将现代技术有效的将网络以及智能操作技术有效的结合。电子信息的智能化发展程度在很大一方面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小区的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
2.网络化,数字化
电子信息技术的网络化发展前景指的就是通过现在通信技术有效的连接各类计算机以及电子设备通过网络技术来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使得人们可以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等。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促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发展,用户可以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产品而随时接受或传播各类信息资源。如今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交通教育以及金融等各行各业之中。而且数字化发展就是电子产品通过对复杂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而促进人们可以充分的理解这些信息。电子信息数字化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的将传统的数字信号或者传统方式难以处理的信息资源进行合理有效转化而且较传统的处理方式信号更加稳定,可以在长距离的传递过程中有效的保证信息的完整性。而且电子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处理系统的发展使得数字信息发展更加简单准确。因为通过电子信息向数字化的发展,各项信息不需要对电子产品各种电路进行调整来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所以有效的降低了电路不稳定性能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负担,从而确保了信息技术传递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使得各项信息更易压缩而被传播出去。例如在某些摄像机结构中,其需要百种以上的可变电阻如果采用传统技术那么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是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有效的将工作量缩小,而且节约了摄像机成本。
3.光电技术的发展
光电技术作为电子信息产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包括了光电检测、光电显示等而且还涉及了光学、计算机等领域。光电技术的发展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例如软性显示器的发展使得电子产品所呈现的画面更加清洗,色彩更加绚丽尤其是3D技术的发展更是为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资源逐渐短缺的大环境下,有效的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而LED的发展不仅满足了节约能源的特点,而且还使得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寿命得到增长。而且如今我国LED技术逐渐得到成熟而被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例如LED电视的发展等。如今新型材料的发展以及纳米技术的突破使得电子信息产品的光电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其的发展必将会促进人类生活向环保方面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有效的为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并且电子信息技术的突破而有效的促进其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为我们生活很好的改善以及经济的更近一步的提高提供了发展依据。另外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直接受到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并且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导着电子信息的发展趋势,所以,如果想让电子产品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就必须要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桦,刘云飞.浅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
[2]肖韶荣,王振会.强化基础、结合特色——办好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
[3]冯晓芳,刘.多家企业共推绿色电子信息技术[N].中国企业报,2008.
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等。本文将主要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分别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多媒体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三个部分进行阐述[1]。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将声音、文字、视频、图像、动画等结合为一体的先进技术,它具有集成性与交互性。它能够将数字信息通过界面显示出来,随着我国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被充分赋予了时展新特点,同时具备了显示各种形式的媒体特点[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充分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它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我国的教育教学、现代化工业生产、传媒广播教学等方面,都运用到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无论是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还是娱乐都有多媒体技术的身影。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到了一个新台阶[3]。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创新,未来多媒体技术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们通过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就是想探索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道路,从而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今后的应用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推动多媒体技术应用持续稳步发展,这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计算机多媒体关键技术研究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相关技术尤其是加强对计算机多媒体关键技术的研究,这样才能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建议。那么何谓计算机多媒体关键技术呢?计算机多媒体的关键技术是解决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和处理,包括多媒体数据的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以及多媒体数据的输出技术。主要应用于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为解决电视数字化及高清晰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视频压缩技术
传统的压缩编码是以集合论为基本,它没有充分考虑到接受者的主管能动性与事件本身含义[4]。因此压缩编码的发展是从信息论开始的一个不断在更新完善的过程。按照信源的统计特点可以分为:预测编码、小波编码、矢量量化编码[5]、转码编码等方法,根据图像传达景物特点可以分为图形编辑与基于内容的编辑。基于内容压缩编码方法是当前最先进的压缩方法。
(二)视频点播技术
近年来,多媒体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视频点播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将计算机、通信、电视等技术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视频点播方式,实现了人们随意收看电视节目的想法。视频点播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点播技术让课堂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视频服务系统实现功能的核心是视频服务器,视频服务器是视频点播技术实现的主要载体,它充分保障了视频播放的质量。
(三)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多媒体信息通常都是非格式化的数据,它具有数据存储分散、存储对象复杂等特点。当前多媒体资料管理工作开展得不是很好,它需要良好的数据模型为基础,利用引入封装、对象、多态、继承等概念来描述其对象[7]。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技术充分融合起来是当前多媒体系统研发的主要方向。
(四)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集成技术,它涉及到很多学科,如:计算机图形学、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利用计算机可以合成真三维画面,从而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虚拟现实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形成逼真实体,用户通过感官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一技术的带来的先进性与趣味性。目前虚拟现实在航天、军事、医疗、娱乐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五)流传媒技术
流传媒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流式传输,将声乐、动画等通过服务器发送到给用户,用户不需要等到文件全部下载完成就能进行观看,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流传媒技术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效率。总之,多媒体技术将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可视化综合到一起,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六)音频技术
所谓“音频技术”,主要是以电声技术为核心内容,同时还包含了生理心理、建筑声学、音乐艺术等相关技术[8]。它主要的技术支持是一种结合了应用声学、声电换能原理、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技术。它使信息的提高方式更具灵活性。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
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有的技术应用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最为广泛,它转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鲜感。
(一)多媒体教室的组建
多媒体教室的组建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性技术的主要体现之一。在多媒体教室建设中,我们可以配置一些先进设备,如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室摒弃了传统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不过在多媒体技术的实际运用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主体,依然发挥主体作用,不能过度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教学被多媒体技术牵制[9],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教室的功能
多媒体教室具有许多先进功能,如:广播教学、转播教学、屏幕监视、遥控辅导、交互式教学、多媒体语音复读机、网络考场等。在进行广播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屏幕和语音等多媒体信息向学生进行广播。在进行广播教学时,学生可以举手提问,教师再为其解答,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使教学的开展更加有趣;通过转播教学,教师可以将电脑屏幕及声音向学生转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屏幕监视是指教师通过电脑屏幕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实时监控,查看学生学习状态[10],并实现远程辅导学生;遥控辅导也是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通过遥控辅导,教师可以手把手指导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习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大力提高;多媒体教室实现了交互式教学,学生能够进行电子举手,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请教老师,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多媒体语言复读机具有十分强大的功能,它包括:跟读回放、和音对比、自动断句、原文跟读、语速调节、语音监听、自定义教学方法等;多媒体教室还实现了网络考场,具备成绩汇总、排名、查看试卷、系统阅读等功能,能够快速实现成绩查询、成绩汇总。
结束语
本文分别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多媒体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三个部分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各大领域上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在视频点播,视频压缩、多媒体数据库、流传媒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上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同时,多媒体技术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创新,我们必须不断寻找自身的不足,去探索更为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让我国未来多媒体技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饶军辉,王捷.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0(12):53-54+57.
[2]杨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9):225.
[3]张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3):93.
[4]陈逸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6):179-180.
[5]惠红梅.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J].电子测试,2013(07):223-224.
[6]刘颖,王磊,郝锦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95-196.
[7]董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8):25-26.
[8]汪琳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0):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