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村级档案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3 16:08:5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村级档案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村级档案管理

篇(1)

——XX乡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纪实

XXX乡位于XXX西部,距XXX政府所在地XX公里,是XXX的一个“少、边、穷”乡。全乡辖XX个行政村,XX个村民组,XX人。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XXX档案局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村级档案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全乡档案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不断探索积极进取

XXX年“撤、建、并”时,成立了XXXX乡,因地质结构脆弱,频繁发生泥石流自然灾害,政府办公地居无定所,被戏称为“流亡政府”,由于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不够,乡级档案工作无人问津,现存档案零乱不堪。到XXXX年,乡政府办公楼迁址后,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得到领导重视,开始了乡村两级档案工作。历时XX年,乡级档案整理结束,而村级档案工作却举步唯艰,很多反映农村基层发展变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村干部报酬偏低,每月工资在XX元左右,村支“两委”班子不稳定,干部调整频繁,集体经济薄弱,档案保管条件差,村级档案曾一度沦为村干部的私有产物,虽明确了村兼职档案员,但工作力不从心,不仅影响了村级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群众利益,影响了农村发展和稳定。

XXXX乡村级档案工作始于XXX年。为探索发展路子,改变行政管理体制,抓住了退耕还林机遇,全乡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共实施XXXXX余亩。退耕后农户享受钱粮补助,补助粮食归农户所有,补助资金由政府统筹,年补助资金XX万,每年以XXX万作为村干部报酬,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全面实行“村为主”管理,为村级档案工作创造了条件。从种意义上说,XXXX年的村级档案工作,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就是收集零散材料。

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各类矛盾由此而生,群众对档案的利用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相续退耕还林后,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不断增多,村级档案工作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为解决这些问题,乡政府投入了资金建乡档案室,配备了档案装具,改善了档案工作条件,提高了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提升素质强化业务培训

XXXX年,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六盘水市村级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为村级档案工作指明了航向,XXXX档案局针对村级档案制定了详细的实施办法,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并作为一项考核内容推进。

为进一步搞好我乡村级档案工作,乡成立了村级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党政领导负总责,把村级档案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村级档案管理网络,明确了村文书兼任村档案管理员,切实担负起村级档案工作的重任。乡党委、政府把村级档案工作列为“村为主”考核的一项内容,与其他工作一起安排、一起考核。

要搞好村级档案工作,提高村级档案管理员业务水平尤为重要。为此,由乡政府出资金,为村级购置必须的档案装具,积极开展村级档案管理员业务培训,邀请XXXX档案局的业务人员到现场指导。通过培训,使村级档案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抓好试点稳步推进

为使村级档案工作做细、做好,我们采取了先搞试点,总结经验,逐步铺开的方法。在全区农村基层组织现场会在我乡坝子村召开之前,利用两个月时间,选派业务能力强的工作组到坝子村指导、协助他们建村级档案,对村级档案进行集中整理,分类、立卷、归档、装订、编目。经过努力,坝子村档案试点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到参加现场会的领导和业务部门的一致好评。试点完成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组织各村支书、主任、驻村干部、村档案管理员到试点村参观,学习经验,积极推动此项工作。

试点工作结束,分派力量到村协助、指导工作,明确时限,整体推进。全乡X个行政村,自XXX年XX月开始,历时XX个月,将村级档案全部整理结束,共建村级档案279卷。

建章立制完善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村级档案工作水平,保证村级档案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管轨道,把村级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实施,切实做到“一个加强、两个强化、三个把关、四个到位”。

“一个加强”,就是加强领导。乡成立领导小组,各村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将村级档案工作纳入乡、村两级领导议事日程,列入工作计划和“村为主”目标管理,随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两个强化”,即一是强化岗位职责,将档案工作落实到人,做到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加强指导,严格监督,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协调,形成紧密配合、协调作战、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篇(2)

一、当前村级档案工作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各项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给新形势下的村级档案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目前的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还远远地落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

在经济较发达的省、市、区几年来陆续制定出台了本辖区内乡镇机关档案工作规范、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乡镇领导普遍重视农村档案工作,并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持,村领导档案意识较强,在每个试点村设立供农民查阅档案和已公开现行文件的场所,建立村务公开档案专题目录,设立“档案开放日”,为农民群众提供查阅服务,促进了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的有效管理。而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部分村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档案工作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有的地方的档案工作甚至还是一片空白。

2.部分地方村级档案管理混乱,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大量的村级档案资料需要收集、整理、补充

一些地方由于只注重收集,不注重归档,档案没有分类或分类不清;一些专业档案统统归入文书档案,造成管理不适,利用不便;有的虽已用档案袋保管了,但没有抄写目录,不知道袋子里装了多少材料、都什么内容。找一份材料有时要翻遍所有的袋子;还有的由于收集过来后未做整理,不少档案原封不动装在袋子里,时间一长造成破损、甚至发霉。随着村委会成员的更换,许多有价值的材料也随着丢失。

3.部分地方村级档案工作的各种制度没有落实,档案人员、机

构、库房存在较大不足

虽然在一些村已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但由于受一些条件的限制,仍有部分村没有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档案工作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档案人员由村委会成员兼任的现象比较普遍,个别的村还存在档案由村支书、村主任保存或在会计家中,限制了村务公开的透明度,使村民担心集体资产的流失,对村组织不放心等等。

二、阻碍村级档案工作发展的主要原因

1.村级组织档案意识薄弱

村级组织由于没有归档意识,造成许多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流失。有的地方由于只注重会计档案的归档,甚至认为只要把会计档案建立起来保存好,以备今后查考即可,使反映本村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有价值的材料被遗失,从而无从查证。

2.缺少一定的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没有有效的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

有些地方由于只注重档案的收集,不知道如何规范化地去管理档案,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对于收集来的档案资料不知如何处置,存在档案随意存放的现象,造成管理混乱。

3.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影响了村级档案工作的开展和档案人员的积极性

在一些地方由于经济不发达,使得保管档案的基本条件没有保障,个别地方目前还是档案室一室多用,甚至是一橱多用,由于根本不具备保管条件,严重影响档案的安全保管。

三、搞好村级档案工作的对策

1. 统一认识、高度重视

村级档案是记载农民、农村历史的最真实的记录,是难得的珍贵档案,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收集和整理,损失将无法挽救。当前应当把涉及农民各方面利益的文件,不管是农民自己形成的,还是党政部门、各种社会组织形成的,都收集齐全,归档管理。对一些严重缺乏的档案资料,村委会要想办法进行调查,走访有关同志,确保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民政部门作为基层政权建设的职能部门,要把做好农村档案工作列入指导村委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林业、组织部门要配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做好村级档案工作。县、乡(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深入一线,搞好业务指导工作。要严格按照标准,逐项抓落实,尽快使当地的村级档案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轨道。

2. 要进一步强化乡、村两级档案部门的档案利用功能和服务功能

乡、村两级档案利用的重点是乡、村两级的干部和群众,要把利农便民,方便本乡、本村利用作为村级档案工作的重点来考虑和安排。坚持“以人为本”,用有效的办法解决各村档案的日常利用和方便村民利用问题。县、乡(镇)、村档案部门应围绕乡、村的中心工作和农村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主动向有关方面提供档案信息,或者利用档案办一些小型的展览,在乡、村行政中心和农村集市上展出,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本乡本村的重点工作,宣传乡、村的发展变化等,通过各种宣传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利用管理档案的意识和自觉性,让普通农民知道哪儿有什么档案,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利用档案去解决。

3.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村级档案工作的关键

建立和健全村级档案工作必须要解决好机构、人员、库房等实际问题,这是档案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和客观条件。要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员,要有专用的档案室,要有足够用的档案保管柜。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单靠说是办不到的,必须要得到村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要积极争取乡镇有关部门的支持或可以试行“村档镇管”的办法,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

篇(3)

第一,基层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基层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过于关注经济、科技等直接效益和物质效益,而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间接效益、社会效益。一些基层单位没有摆正档案管理工作的位置,档案管理人员服务态度散漫、敷衍塞责,档案存放库房混乱不堪、诸多有价值的档案资料随处摆放,这些都是长期阻碍我国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健康、成熟发展的不利因素。更有甚者,一些村级单位和民办企业甚至没有建档意识,档案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第二,基层单位依法治档观念较为缺乏,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尽管我国在1987年就已出台《档案法》,但是一些基层单位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偏远贫困山区对《档案法》的认识不足,依法治档观念不够深入人心,违反档案法的行为层出不穷,造成许多有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档案材料的遗失与损毁。

第三,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够,档案管理能力不足。当前,我国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普遍配备有专业素质过硬的档案管理人员,而在一些基层单位中存在着档案管理人员数量不够、专业素质较差、档案管理能力较低等情况,甚至一些所谓“档案管理员”是从其他行政岗位调剂上岗,对于档案整理、归档、查找、维护等业务一知半解,仅仅充当着资料保管员的角色。

第四,基础单位档案管理资金不够、设施较差。许多基层单位由于欠缺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经费,出现了档案库房设施陈旧、防霉防潮等档案维护体系不健全等情况。甚至一些基层单位将档案库房与行政人员的办公室合并以节省开支,这样不仅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同时也影响档案安全性及保密性。

二、加强基层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

针对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一定的完善措施,包括政府机关加大宣传及监督力度、严格落实依法治档的理念、健全基层档案管理机制、加大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上岗培训力度以及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从而切实提高我国基层档案管理水平,使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现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加大宣传及监督力度,增强基层单位档案管理意识。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基层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应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及监督力度,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宣传加强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同时通过行政文件等形式督促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基层单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从而有效消除一些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空白。

第二,严格落实依法治档的理念,对违反《档案法》的行为予以追责。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单位及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熟知档案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积极贯彻落实依法治档的理念,依照法律规定及法律程序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此外,上级档案管理部门也要做好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年检年审工作,对违反《档案法》的行为进行追责,确保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在法律的轨道内开展。

第三,健全基层档案管理机制,程序化开展工作。在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建立一套体系完整、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明确并细化各工作人员的职责,制定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流程,包括档案的建立、维护、查找、利用以及交接等,并将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公示宣告,以便相关人员工作的开展。

第四,加大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上岗培训力度,增强专业素质及管理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档案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档案管理方式、方法也必须不断更新,这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可见,必须积极提高基层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函授学习,另一方面必须加大上岗培训力度,如安排其至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进行短期培训等。在加大培训力度的同时,积极做好职务评聘工作,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第五,加大档案工作资金投入,提供档案管理专项经费。一定的资金支持是做好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物质保障,加大资金投入不仅可以改善档案管理设施,而且对于改善档案管理人员工资待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大有裨益,同时还可以积极推进档案科研工作进程,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第六,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适应时展需求。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文件电子化、办公自动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档案信息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当前,在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以科学规范的纸质档案制度为基础不断向电子档案机制发展,做好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储备工作以及建设电子档案所需设施的配备工作,同时要加强档案管理的业务指导工作,确保基层档案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第七,多角度综合利用档案,为领导决策、业务开展提供信息参考。为了促进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档案进行普查,剔除重复档案,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其次,对档案进行重新组合,对内容繁杂、组卷过厚的档案进行重组,将互有关联的档案文件相互组合,对无页码、无目录、无标题的“三无”档案补充填写,确保档案的规范化、合理化。再次,规范档案题名,以统一标准对档案进行命名,积极提高档案检索的查准率,防止检索时识别不清、“题”不对“案”的情形出现。最后,根据工作需要,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积极丰富基层档案检索方式,编制多元化的检索手段,例如制定全宗卷、案卷目录、汇编、全引目录、专题目录、著录卡片等多种检索方式。在对现有档案进行整理归档时,以方便检索为目的、以规范档案为重点,运用多元化方式开展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切实为领导决策以及业务开展提供信息参考。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农业、农村、农民档案工作为重点,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规范建档、有效利用,提高村级档案管理整体建设,为我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二、工作目标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纳入长远规划。全区小康示范村建档合格率达到100%,(建档示范村暂定为如下几个村:七河乡五峰村委会、金安乡龙山村委会、金山乡金山村委会、束河办事处黄山社区、西安街办事处寨后社区),20xx年实现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三、方法与步骤

(一)启动阶段:

3月开始,按照古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文件精神,对全区行政村档案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

(二)实施阶段:

3月,明确1-2个小康示范村进行档案试点工作。3--4月,分片开展新农村建设小康示范村档案工作业务指导。

5—20xx年10月,全面开展小康示范村档案工作。

(三)总结检查阶段:

10月,由区档案局和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区小康示范村档案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四)全面推进阶段:

11月--20xx年12月,以小康示范村档案工作为样板,全面开展小康村建档工作,20xx年1月组织抽查或检查。

四、工作要求及责任划分:

根据工作计划,按照建档要求,抓好试点工作,热情服务,认真指导,严格督查的要求,开展工作,确保村级档案规范化,全面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

责任划分:

王晓兰负责祥和办事处义和村委会。

篇(5)

声像档案是指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影像、声音为主,辅以文字说明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也称为声像资料。其主要是以照片与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将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以最直观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予以再现,具有现时性和不可重复性。在档案管理经费不够充裕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有力促进声像档案管理工作,是各级档案管理人员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创新声像档案收集的途径

按照常规模式开展声像档案收集工作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和即兴性, 不能保证收集声像档案内容与馆藏声像档案资源的有效衔接,直接导致声像档案的系统性、完整性不理想,也就影响到声像档案的利用。为克服常规模式之不足,就需要创新征集模式,打造成系统、有特色的声像档案资源。目前,在绝大多数单位中,除了摄像有专人负责,定期将录像带向档案室(馆)移交外,而其它的如照片、录音带等大都在各部门或个人手中,因为产生这些材料的过程中,档案工作人员不可能一一到场。这就为这些声像材料的收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要收集到原版或原件困难则更大一些。为了及时将这些声像材料收集到,除通过正常的移交外,还应运用其它的方式:

1、利用各种协会或团体群众组织,策划、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征集声像档案资料;也可通过上门征集或者代管等形式。有些重要的声像档案资料长年由个人保存,由于工作岗位的调整,没有及时移交档案室,还保留在个人手中。这就要求我们档案室人员进行上门征集、实地寻求等形式。

2、对一些重点部门,如办公室、展教部、文保部等,要进行重点收集,要及时沟通,掌握情况。可采取定时收集和随时收集相结合的办法。定时收集可采取定期收集的方法,随时收集可结合具体的活动进行。对散存在民间的声像档案,运用发公告、发文件、上门实地寻求等形式,采取有偿征集、无偿捐献、建立名人全宗、个人代存等方式广泛征集。

二、拓宽声像档案收集渠道

声像档案形成渠道多,收集难。如何把反映本单位的声像档案及时收集归档,是声像档案管理的关键。

1、正常归档事后接收,适合常规活动。声像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纸质文件、企业信息网、邮箱等途径声像档案存档通知,明确归档时间、归档范围和归档内容、归档要求,不定期联系催收。

2、搜集事件信息,零距离跟踪接收,适合临时重大事件。声像档案管理人员随时关注本单位信息动态、会议通知、会议纪要、报刊及其他信息,掌握本单位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及设计科研经营成果获奖情况,及时与单位兼职档案员及相关责任人联系,在第一时间收集档案资料,形成时间短,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资料的齐全完整。

3、广泛征集。定期开展档案征集工作,明确征集范围、征集内容、整理要求,对兼职档案人员业务指导。积极获取相关部门对征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声像档案征集人员密切关注企业的大事要事,把收集与日常接收结合起来。

三、电子文件的收集

1、网上采集。比如,良渚博物院的一些展览开幕式和学术报告都会及时的放在本院网上,供全体员工学习。还有一些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等也会有及时的更新。档案室工作人员每周都进行定期采集,适时归档。

2、将各相关部门归档的纸质照片翻拍成数码照片。电子档案的存放格式为:照片以JPEG 的形式存放,录音录像资料经转换后以MP3RM 格式存放。这些文件格式的共同优点在于压缩比高,文件尺寸小,跨平台兼容性高。RM 格式的视频文件可以非常方便地将转换后的视频以多媒体的形式在网络中在线播放。

四、创新声像档案归档与保存方法

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档案现代化建设的大势所趋,有利于实现声像档案的应有价值,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1、照片档案归档的数字化管理创新。对原有已归档的纸质照片档案,可以进行扫描,并标注说明,包括时间、事件背景、人物、地点。而作为档案保存的数码照片,原则上不要进行处理,照片上的原始数据,不仅是拍摄时间与光线条件的记录,还可以起到原始凭证作用。另外,数码照相机拍摄的照片档案,可以存储在硬盘上,并可编写程序对其进行管理及利用。对于破旧或由于保管不善造成损坏的老照片,也可以使用Photoshop等图形处理软件进行修复和处理,以达到最佳效果。

2、磁带、录像带、光盘等其他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创新。对于原有的磁带、录像带等,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转换成数字信息,存入硬盘。在归档的过程中,可根据其所反映的内容或专题来进行,使同一内容或同一事物的照片归入同一类中。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形成了声像电子档案,可以随时进行归档,方便快捷。在接收到电子文档的同时,就可以马上给每份文件编制一个唯一的文件号或相应的分类号和档案号,在归档的同时,即可进行电子档案的主题词标引、著录。技术条件允许时,还可以方便地编制多角度、全方位的检索工具,便于检索查询。

五、声像档案数字化归档与保存的风险控制

由于国内外至今没有声像档案归档、保存的规范和标准,因此很多单位采取与纸质档案同样的存储方法来保存声像档案。声像档案归档时采取迁移或多次迁移声像档案来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在迁移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很多风险。同时,存储硬件设备在归档过程中也存在着几个需注意的问题。

1、数字化格式转换的迁移风险。技术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格式的转换方面,格式的转换对数字声像档案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通常的格式的转换就是将文件由一种格式(多数为压缩格式)压缩为另一种格式,这里就需要先解压缩,再进行压缩。数字声像档案格式的转换过程中,对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面对这样的风险,《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18894―2002)》(以下简称“《规范》”)做出规定:音频电子文件以WAV、MP3 为通用格式,视频和多媒体电子文件以MPEG、AVI 为通用格式。以WAV 为例,其属于声音文件的“源”,上述《规范》解决了一些风险问题。但是作为声音文件的“源”,WAV 占用了极大的存储空间,而且《规范》不等于国际标准,这就导致了格式规范有被某个组织或个人所专有的可能性,如果这个组织或者个人消亡,则所有的数字档案将成为不可解读的无用信息。因此,采用专有格式存储声像档案面临数据丢失的巨大风险。

2、数字化硬盘存储的设备风险和解决方案。在硬盘式管理模式下,声像信息都存储在硬盘中,如果硬盘发生损坏,就会导致声像档案数据的损失。对此对存储声像档案的硬盘采用“自监测、分析及报告技术”,监测扇道、马达、电路等,当监测对象出现安全值范围以外的情况时,会自动发出警告,并自动降低硬盘的运行速度。还可以采用驱动器健康检测技术,让用户方便快捷地检测硬盘的运转状况,通过读取伺服位置错误信号来计算出盘片交换、伺服稳定性、重复移动等参数,并给出图形供用户或技术人员参考,并定期在独立系统的计算机上进行检测,确保档案安全。

六、声像档案数字化归档与保存的措施建议

1、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数字化管理工作。这是实现声像档案数字化的有效途径。首先,对原有的声像档案材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其次,把数字化的声像档案材料实行信息资源网络化管理。各单位可利用局域网,建立档案馆主页,把数字化的声像档案放到局域网服务器上,直接通过网页点击来选择和播放相应的声像资料,设立相关声像档案资料库查询专栏,方便检索;最后,加强计算机的防毒措施,对声像档案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篇(6)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37

[中图分类号]G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2-0080-02

档案管理工作是当前血站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有着独特的重要意义。重视血站档案管理,科学地积累完整的档案资料,是血站服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血站发展的历程中的原始记录和权威凭证,同时也是血站管理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益深化的医疗卫生改革,血站档案管理如何创新,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服务于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是医疗卫生战线档案工作者所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它将影响和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是医疗卫生档案事业保持蓬勃生机和持久生命力的力量所在。

1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不高在档案收集管理中,部门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档案工作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血站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2)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收集效率不高。目前,血站档案管理分散,缺乏信息资源整体性。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一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得不到及时的收集、整理,有的档案虽然收集了,但却忽视了信息的利用。

(3)档案工作硬件投入不足,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档案管理工作投入未列入到行政预算中,同医疗投入没有可比性。档案室用房面积、设备投入、网络化管理都严重不足。目前,区级以下血站及卫生社区服务中心在档案管理中存在停留在手工收集、整理、信息量小、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

(4)档案管理人员兼职多、素质参差不齐。目前,从事血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人员,缺乏正规院校专业档案人员配备,这些档案人员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年龄等方面都参差不齐。由于身兼数职很难有更多的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档案管理中,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档案事业的发展。

(5)档案交接手续不严格。①档案交接不及时,一些血站领导对档案交接工作不够重视,领导把关不严;不亲自到场进行监交指导,把档案交接当做事务性工作,看成是档案人员之间的事,有的只是档案室的钥匙交接,不实地进行卷中核对。②交接手续不严密。移交不按程序办事,手续不按程序办理,忽视了档案交接工作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2 改善血站档案管理的对策

2.1 强化档案室的硬件建设

加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手段是增加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增加档案库房,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

设置防火、防盗的自动监控系统。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根据血站的具体情况,逐步配备计算机、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并采用档案管理系统专用软件进行辅助立卷、编目、检索、统计、借阅等工作,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信息储存量少、检索慢的状况,提高效率。具备条件的血站,可以将档案目录和部分内容纳入局域网,利用网络系统加强各部门之间,站际之间的资源共享,沟通档案信息,以满足医疗、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推动血站各项事业的发展。

2.2 更新思想观念

(1)要改变旧的管理模式,树立新的管理理念。血站档案管理部门,要努力冲破阻碍创新发展的思维和理念,改变束缚创新发展的做法和规定。把档案工作放到整个时代大背景下来思考,不断拓展档案工作领域,延伸档案工作触角,增强档案工作渗透性,尽快建立适应当今医疗卫生改革需求的档案管理新模式,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方法和模式,以适应卫生管理和临床医疗的需求。

(2)提高认识,做好充分的准备。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创新,直接影响着卫生管理和临床医疗实际工作效果。作为血站档案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既不能死抱着传统不变,也不能丢掉传统而迷失方向。电子档案的出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新型档案载体的保管等等,都亟待我们档案工作者去认识、去解决。

(3)转变思想。①从过去的服务转变成为血站的三个文明建设服务;②从被动服务转变成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利用者服务;③从重保管、轻利用转变为保管、利用“两手抓”、“两手硬”。

2.3 创新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制度都不可能一成不变,过去的档案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甚至成为前进路上的障碍。在目前采用电脑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的情况下,除编制档案目录、专题目录外,一些单位还在投入大量精力,编制日常工作中几乎没有用处的卡片检索工具,这些具体实际问题,都应该随着时代进步而加以改革创新。要广泛应用档案管理信息软件,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在不涉及单位机密、不影响个人隐私前提下,尽量向本单位甚至社会开放更多的档案资料,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2.4 创新管理手段

为适应社会信息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档案部门应在继承传统管理方式科学成分的同时,积极采纳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与时俱进,积极突破与时展不相适应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目标管理、质控标准等方式和措施,加强血站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性,从而促进档案工作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服务。在实行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和质控标准等方式、方法的同时,要根据档案工作实践的不断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及时调整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和质控标准的总体布局,及时修订目标条款要求,赋予目标管理和质控标准以新的内容,进一步优化目标管理体系,完善业务建设标准,使目标管理和质控标准更具生机与活力。

2.5 创新服务方式

血站档案工作者要在实际工作中寻求机遇,在服务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把档案实体的静态管理转变为档案信息动态管理。充分利用档案信息和现行文件资源优势,进行科学整合。

2.6 创新服务内容

(1)血站的档案工作人员要根据本部门档案工作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按照有关的规定,加强档案征集工作创新,整合信息资源。及时完整收集各类档案资料,大力开展档案征集工作,征集有价值的档案,不断扩展档案门类,建立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馆藏体系。构造和完善涵盖血站各个部门或者其中数个部门的电子数据库,设置管理权限,在保证数据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构筑一个档案信息查询平台,使档案查询更加便利,并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现网路查询、远程查询,变实物档案室为虚拟电子档案室等。

(2)要在档案质量上下功夫,树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要有针对性地收集有保存价值并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使档案部门真正成为血站各项工作的信息来源和决策助手。

篇(7)

2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实种种原因,农村经营管理档案工作还处于混乱状态,农经工作资料还有不重视、甚至少数人不当回事的现象。

2.1对农经工作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尤其是一部分老农经人员有不重视农经工作档案资料的惯性心理。甚至有部分农扣部门的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一个认识误区是:认为这些资料‘我’要用的,如果‘你’拿去存档了,‘我’要用就不方便,用起来去查档案好麻烦的!认为档案就是保管着就行,自己是领导、是干部就放在自己柜子里,要用时拿出来用一下,过后又自己锁着。要么随便整理一下就可以了,自己认为不要丢失,不要泄密就行了。这种想法和做法使得应该及时存档的资料长久的滞留在其身边,本应存档的资料长时间未入档。另一个认识误区是:对于当年本应该移交存档的材料抱着敷衍的态度,也就是只移交一部分材料,使存档资料收集不齐全。这种现象导致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下降,即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也无形的有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高

农经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往往是兼职的,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档案的重要性、管理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意识有些淡薄。加之自身本职工作事情多,他们(她们)日常的工作往往比档案工作显得更重要,档案工作就是兼着干的,对档案工作的管理显得精力上投入不足,这样就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管理人员在思想意识上提不起来,档案管理这项工作自身的重视程度就不够。极个别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日常事务中的资料,只是放人档案盒子里,没有按年度及时整理归类、归档、并装订,这种容易造成遗失情况的现象似乎还未引起重视,同样是严重影响档案管理质量。

2.3档案管理硬件设施差

对农经档案管理必备的硬件设施差,现实工作中农经档案室要么兼用要么偏狭窄空间小。因硬件设施差或设备不配套,时间长了就会引起档案材料霉变、甚至虫蛀,影响档案的美观整洁及完整,影响保管质量。

3完善农经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健全农经工作档案管理制度

上级部门应对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对应的档案制度。体现如下的要求:

3.1.1 合理、科学。为适应新需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要符合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实际和档案管理工作实际。

3.1.2 简明、实用。建立的档案管理制度具有适应农经工作的操作性,分类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要强,以更好的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

3.1.3 制度要有约束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制度的顺利执行,而档案管理人员是单位的主要构成群体,是制度的主要约束对象和执行者。

3.1.4 制度要体现严肃性。农经档案管理工作好坏体现了农经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农经档案工作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应该有上级部门的检查和业务指导,应提供交流平台。如果平普拉塔的、抱着不思进取的思想还以老套路管理农经档案,那再有完善的制度也只会是空壳。

3.2加强农经档案化采用信息化管理

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农经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应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提高农经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3.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要加强农经档案工作队伍建设。一是让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接受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熟悉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真正掌握科学管理档案的原则和方法,这样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提高工作质量,同时也提升了服务;二是上级部门应创造条件使档案管理人员相互间有交流空间,有切磋工作经验、进行有效沟通的平台。三是领导要注意对农经档案管理人员作正确引导,在工作上应体现关心、理解、支持,以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四是农经档案管理人员应选择政治思想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人员,要注重自身政治水平的提高;五是通过参加培训的方式或自学方式提高农经档案管理工作水平、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3.4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农经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性观念。要端正服务态度,吃得苦、耐得气,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使农经档案资料充分地为农村工作服务,这也是农经档案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8)

1现阶段我国基层民政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各级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缺乏对民政档案的管理的重视程度

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级民政部门对民政官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民政档案管理工作一种没有得到重视。虽然上级单位与基层单位对民政档案管理的认识得到了同意,同时也对提升了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在民政档案管理方面增加的投入。但是虽然民政档案管理工作在整体上朝着正规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个别基层单位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对民政档案管理的重要程度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出现,缺乏工作所必须的档案管理相关知识以及法律知识,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依旧使用传统的方式,重视业务、轻视工作。并且存在着极为个别的领导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这直接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在民政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只出工不出力。

1.2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对档案资料的收集不全

在民政档案管理过程中的资料收集过程中,是由多科室协同进行的。但是由于在民政管理过程中,不同科室之间的工作步调并不一致,这就造成了民政管理部门在进行档案材料收集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收集不全面,甚至一些人员为了今后工作的方便,对某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材料留在手中,不上交,这就造成了一些民政档案的缺失,严重的影响了民政档案的完整性,同时也在一定看程度上影响了对档案的发掘与利用,同时也对日常的服务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3 民政档案的利用效率较低

基层民政档案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民政档案管理涉及到的种类多也比较复杂、同时管理的数量非常大。但是由于在档案收集过程中的问题,造成档案收集不全,使得在进行优待抚恤、复转军人接受、安置等工作时有很大的工作阻碍,严重的影响了了民政部门的工作效率。

2民政档案管理的对策

2.1 增加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意识

对于民政部门的领导来讲,必须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也要求相应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对档案管理系统使用的学习,加强对档案管理目的、要求的认识程度,加强对民政档案管理的认识。并要动员和组织民政部门的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到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来,同时要加强对工作中的一些文件的收集与管理工作。对于那些不能即时收集的资料要进行记录,以便于日后对其进行填补。

2.2 需要加强基层民政档案工作的管理

2.2.1 领导需要加强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大投入的力度

基层民政部门的领导需要根据民政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例如,为方便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按照相关的工作要求,购买具有明显分类功能的档案盒、对专用的档案计算机以及档案管理工具进行更新。

2.2.2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收集意识

对全体民政干部进行培训,使民政干部了解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和目的,不断提高民政干部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认真督促各股室、局属各单位主动整理档案资料。同时加强对日常资料的收集、保管,对不能立即收集的,要做好登记,便于以后的整理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为领导查阅和决策做好服务工作。

2.2.3 是及时整理检查,提高管理效率

对全面地收集干部人事档案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归档、登记等,充实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同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自检,做好有关材料的查漏补缺工作。加强日常规范档案查阅、复印以及借阅程序。对于需要归档的人动、工资调整等材料,及时通知相关人和局属单位负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并按干部管理权限及时收集存档,确保现存档案不丢失,无纰漏。

篇(9)

高校基建档案是以图标和文字为载体,保存和记录高校基建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是高校基建工程的重要依据与凭证。但是很多高校不重视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对高校的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分析了高校基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促进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一、高校基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淡薄

很多高校没有认识到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管理的意识淡薄,过分注重高校建设而忽视基建档案管理的问题普遍存在。同时,很多管理人员与参建单位对归档立卷的认识水平存在差异,档案收集和编制的质量有限,使得很多基建档案资料缺失或者图文不符,从而影响了基建档案的分类与归档。

2.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多高校没有采取严格的调控手段和制定完善的约束机制,没有要求施工单位缴纳基建档案保证金,使得管理人员对基建档案归档工作敷衍了事,从而使基建档案的归档验收工作无法顺利完成,进而对高校基建工程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3.管理技术落后

高校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内容枯燥单调,很多管理人员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基建档案的归档和管理工作,其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效率低下。同时,很多高校将资金投入到教学建设上,而对基建档案的投入有限,使得高校档案管理仍然采用人工翻阅的传统模式,没有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搜索和查询工具,既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又影响了基建档案利用的效率。

二、针对高校基建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更新管理观念,注重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首先,高校需要更新管理观念,加大对基建档案的宣传工作,改变教职工对基建档案的错误认识,通过知识竞赛、校园网络、板报宣传和举办展览等途径,让教职工掌握基建档案的基础内容及法律法规,使更多教职工在工作中学会利用基建档案,主动开发基建档案的信息资源。其次,高校基建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改变服务理念,打破安于现状和墨守成规的服务方式,主动为师生提供服务,明确基建档案的建档意义,将工作重心从开发利用方面逐渐转移至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确定基建档案在推动高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最后,高校需要为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环境,如定期召开基建档案的工作会议,了解基建档案的常规材料、布置档案归档的任务和加强档案归档操作程序的培训等,以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取得高校领导对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2.依据高校特点,健全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制度

首先,高校需要依据本校特点,确定基建档案的归档范围,依据基建项目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归档方法,如对重点的基建项目与普通基建项目,采取不同的档案管理方式,只保存高校常用基建档案,这样既可以减少归档时的工作强度,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又可以保证基建档案的完整性与齐备性。其次,档案管理部门需要采用立卷制度,提高各部门的归档意识与工作责任感,并加快立卷改革的步伐,注重以“件”为单位开展基建档案的归档工作,这样可以减少立卷难度,有利于立卷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最后,高校需要健全基建档案的移交制度,明确基建档案移交工作的负责人,监督与指导基建档案归档的及时性与规范性,这样既可以改变高校档案室对基建档案管理的被动情况,又便于在出现问题时追究责任。

3.加强硬件建设,实现高校基建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措施,加强基建档案管理的硬件建设,如配置扫描仪、工程复印机和提供电子化图纸等,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完成归档、立卷与管理等各项工作。另一方面,高校基建档案要采取数字化管理,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先进应用软件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完成对纸质图纸扫描工作,并生成电子档案,实现基建档案的缩微化与数字化,以利于基建档案的查阅与共享。

三、结束语

总之,高校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关系到高校基建工程的建设,在推动高校稳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只有正视基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更新管理观念,注重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依据高校特点,健全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制度,加强硬件建设,实现高校基建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等方面,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的水平,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基建档案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一、档案征集的含义和特点

(一)档案征集的含义。

档案征集是指档案机构根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或授权,为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对集体或个人所有的档案实行“代为保管”、“收购”或者“征购”、“捐赠”。 档案征集工作作为档案工作中的第一个环节,它为档案工作奠定了物质的基础,决定了库藏档案材料的价值高低和丰富程度,也直接影响了紧随其后的其他各个环节的工作成效,影响到档案工作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档案征集的特点。

一方面,档案征集既属于档案工作,又属于文书工作。各类文件经过产生和承办的各环节后完成现行作用,由机关文书部门整理立卷后向档案部门归档,由档案部门接收,标志文书工作结束的这个“归档”环节,对于文件材料的“归”与“收”之处就是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汇合之处,两者形成重叠,收集环节既是档案工作中的第一个环节,同时它又跨越到文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因此可以认为档案工作的收集环节具有双重身份,它既属于档案工作又有文书工作的性质,正是这个双重身份使机关的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具有天然的联系。

另一方面,档案征集是文书材料向档案材料转化的节点。文书材料经过文书工作的各运转环节,最后到达归档(收集)环节,这一环节的完成也就是实现了文书材料向档案材料的转化。

二、档案收集工作的新形式

(一)档案收集工作已进入大众化、平民化时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社会越来越走向大众化、平民化,人们对个体的生存状态也越来越关注。时下较流行的博客、播客、中的文字、图像、声音等资料都是个体成长经历的写照,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日记”,它对于全面了解一个人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名人博客、空间更是人气旺盛,从中可以看出当代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对于这些资料如果视而不见,恐怕难以真正地了解和认识一个人。

(二)网络环境下电子文件的出现。

我国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得到广泛应用,很多单位的档案资料都是在网络环境下形成的。电子文件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文件,它的管理也与传统的纸质文件档案有很大的不同。对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须顺应形势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收集得齐全完整,为我国各项建设事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档案征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征集到的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的管理,档案的管理主要存在三种形式:一是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随时形成随时移交;二是各科室一年一次移交档案室;三是由科室分散保管或个人保存。而在我国当下,很大数量的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有的单位虽有管理制度,但落实不够,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二)档案意识不强。

档案意识不强导致征集的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例如声像资料,照片底片需同时归档,影像需辅以文字说明,如果不及时归档,以后摄影人员自己也难以追忆齐全和准确。因此,本来是很珍贵的照片,却由于没有及时归档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究其原因, 主要是档案意识不强,对声像档案管理缺乏重视。

(三)保管条件差。

尤其对于以长久保存的声像档案的保管,其条件比纸质档案要求更严格。只有少数单位设置了声像档案室或配备了声像档案专柜,很多单位都将声像档案存放在文书柜内与其它档案混存,不具备恒湿、恒温、防磁等保存要求。致使一些照片变黄褪色,底片粘连变质,不利于声像档案的长久保存和利用,一旦发生问题, 悔之晚矣。

(四)征集渠道不畅。

很多档案馆、室藏匮乏正是由于多年来沿袭下来的档案分散保存,难以及时完整归档统一管理,致使基层档案室档案不齐全,档案馆的某些类型的档案也就没了来源。源头没控制住,加之征集措施不得力,渠道不畅,造成今天的匮乏。

(五)区域性重大活动档案失控,档案流失严重。

例如,跨地区召开重要会议,每个地区都安排人员摄录像,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字和声像档案。 其中一些在报刊上刊登或印成图书、画册对外发行,但在档案馆(室)却找不齐这些原始档案。分析原因:一是多个单位同时参与的大型活动,档案管理不集中统一;二是从筹备到结束没有归档要求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及贯穿始终的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也造成档案材料流失;三是有关专业人员档案意识不强,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形成的档案不及时归档,用完之后就归为已有或是下落不明,又造成档案的流失。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档案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所谓社会档案意识,是指社会公众对于档案、档案工作这一客观事物的了解和认识程度。社会公众档案意识的强弱,对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社会档案意识增强,档案收集工作才容易开展,才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有力支持和配合。因此,档案工作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档案、档案工作、档案工作者,让全社会的人都知道档案为何物,从而加深对档案工作的认识。

(二)制定法律、法规,确保档案工作顺利进行。

目前,我国正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人们的法制观念正在逐步加强。我国已制定了《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等一些档案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的发展还需不断地对其进行修订和完善,有关个人捐赠档案及民间档案的接收征集都应该有完善的法律作保障。

(三)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大部分不是档案专业毕业的,且文化层次比较低,这对整个档案事业的发展很不利。人是一切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档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强大智力支持。因此,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应是档案事业获得发展的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在岗人员应加强职业培训,使其接收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同时,应及时地招收、引进高素质的档案专业人才,为档案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四)建议档案主管部门参与各类重大跨地区活动。

针对跨地区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档案失控、声像档案流失严重的现状及产生的诸多因素,应采取档案局、馆直接参与的办法,由主办单位通知档案局派专人摄影录像并负责其他各类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以确保重大活动产生的档案得以及时、齐全、完整地归档,统一管理,方便各方面利用。

总之,档案征集管理工作在档案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档案工作的开展需要档案界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们只有重视档案收集工作,提高收集工作的地位,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建设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馆藏体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篇(11)

1 前言

基建档案,全称是基本建设档案,它是指整个建设项目从酝酿、决策到建成投产(使用)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件,包括基建项目的提出、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勘测、设计、施工、调试、生产准备、竣工、试生产(使用)等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形式与载体的材料。基建档案是单位基本建设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也是全面鉴定基建工程质量、使用和维护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它是科技人员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单位的财富和宝贵资源,是单位资源储备的一种表现形式。

2 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面对发展机遇,国家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也颁布了一系列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档案管理法规、标准,在传统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时产生了问题和困难。基建工程具有工程周期长、流程长、阶段多、涉及部门多等特点,使基建档案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成套性等特点,由于经济利益或赶工期等原因,人们只重视工程本身,轻视工程档案,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与工程建设不能协调开展,造成了基建档案工作滞后,反而影响了工程各方面对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工程项目管理和技术文件资料处在分散、损坏、丢失等情况下,制约了单位经济和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2)基建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对档案保护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基建部门出于方便工作考虑,不能主动上交基建文件材料。从专业角度来讲。档案人员虽具备档案专业知识,但缺乏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不熟悉基建项目流程。而基建部门工作人员及施工技术人员虽有较丰富的基建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但对于基建档案的日常积累和保管缺乏经验和必要的重视,双方各有所长却不能互通有无,缺乏沟通与交流,导致基建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3 基建档案管理的对策

(1)增强档案意识,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理念。基建工程档案管理正逐步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积极宣传《档案法》,正确认识基建档案重要性是提高基建工程管理和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和保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基建档案人员应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有为才有位,使档案人员和各级领导达成共识,齐抓共管,提供基建档案管理水平。基建档案工作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等众多部门,单凭档案部门是无法完成工作的,努力争取各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和配合,通过档案利用事例,加强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档案工作的地位,使广大利用者逐步认识到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必要性和唯一性。

(2)建立完善的基建档案管理网络。根据基建工程项目特点和基建档案管理要求,各参建部门都应设立相应的档案机构,配备专职档案人员,明确各自管理职责,建立基建档案管理网络体系。要深化职能,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将基建档案工作作为硬任务列入工程条款,将基建档案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鼓励和支持档案管理人员自建设项目开始,就积极介入、深入基层,加强工程建设人员和档案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沟通。应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制定基建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细则应主要明确基建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要求以及基建档案的移交与整理、保存与借阅等方面的具体规定。这样就可以在基建档案管理过程中给相关人员提供标准,增加基建档案资料整理的可操作性,保证基建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归档及时、保管安全。

(3)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基建档案管理机制。基建档案业务工作是基建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严格按照基建档案管理程序、标准进行档案管理和保管利用工作。

1)加强基建档案的收集工作,基建工程各阶段相互衔接,一个环节连着一个环节,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可能影响其他阶段工作的开展,所以,制定基建档案收集范围、归档质量要求、归档时间等规定的具体分解图表,抓住工程关键阶段进行收集,档案部门要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改进工作方法和态度,贯彻落实基建档案工作的规定和措施,采取业主负责制、奖惩制、岗位责任制等工作机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各参建单位履行基建档案归档移交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