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Abstract: This paper aimed at geological disaster, discusses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Xinjiang geological disaster,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and the Xinjiang area.
Key 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s; prevention; control system
中图分类号:S46
引言:
环境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作用下, 所发生的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导致人类生存环境和物质财富受到损失的灾害事件, 是当今地质、地理及环境学界研究的热点。
1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
1.1 自然因素( 地质构造) 诱发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及其危害程度与地质环境背景条件、气象水文及植被条件, 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及其强度等有着极为密切关系。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喜马拉雅构造带聚汇部位, 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板块向北对亚洲板块的碰撞使中国大陆承受着最主要的地球动力作用。这两种活动构造带汇聚和西升东降的地势反差, 不仅形成了中国大地构造和地形的基本轮廓, 同时也是形成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的根本原因。我国地质灾害的区域空间分布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亚带成网的特点。从西向东, 大体分为三大区。西区为高原山地, 主要有地震、冻融、泥石流、沙漠化等地质灾害。中区为高原、平原过渡地带主要有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地面变形、黄土湿陷、矿井灾害等地质灾害。东区为
平原及海岸和大陆架, 主要有地震、地面变形、崩、滑、流、河湖灾害、海岸灾害、盐碱( 渍) 化、冷浸田等地质灾害。从北向南, 阴山~ 天山、昆仑~ 秦岭、南岭等巨大山系横贯中国大陆, 沿这些山系, 崩、滑、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严重。它们的相间地带( 大河流域) , 土地沙化、盐碱化、黄土湿陷及水土流失、地面变形及崩、滑、流、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在新构造运动相对活跃的东南、西南及青藏高原地区,地震以及与之相关的地质灾害较为明显。
1.2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
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过速增长, 对自然的索取不断加重, 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也愈来愈强烈。不合理的人类经济工程活动使得地质灾害的发育日趋加剧。在东、中部地区, 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和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 包括油气资源) , 导致地下水资源平衡条件破坏和岩土构造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诱发并加剧了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 地裂缝, 土地盐渍、沼泽化、崩、滑、流、矿山灾害等地质灾害的发育和危害。在西部地区, 由于超量开发土地、草原、森林和水资源, 加速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灾害的发展,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也随之增多。
2新疆地质灾害状况
2.1地质环境
新疆地域辽阔,山脉连绵起伏,地形高低悬殊、山地高耸、切割剧烈、沟谷纵横,地质构造多样,新构造运动强烈,气候和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因此,新疆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灾害较严重的省区之一。其特点是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受灾害面积广,危害严重。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强,地质灾害已向成群、连片、多发的趋势发展,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直接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
2.2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新疆地质灾害总的发育特征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三大山系由西向东由强变弱的趋势,其中天山最为发育;在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和天山中部多成环带状分布,各大山系沿沟谷和交通沿线呈条带状发育。
2.2.1地质灾害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新疆地质灾害在时间上总的分布规律特征是:年内具有汛期(4~9月)高发,其他时间时有发生,全年呈正态分布的特点,年际具有与大气候特征相对应的周期性(8~12年)变化规律。
2.2.2地质灾害在空间地域上的分布特征。新疆地质灾害总的空间地域分布规律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灾害沿三大山系环绕两大盆地呈“E”字形分布,即阿尔泰山和北天山围绕准噶尔盆地、南天山和昆仑山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向东开口的环状分布。
2.2.3地质灾害发展趋势。新疆地质灾害的发育在规模上由局部、孤立,向群发、成片趋势发展,在时间上由汛期发育向以汛期为主。各个季节时有出现的趋势发展。预测新疆崩塌、滑坡、泥石流未来变化北疆呈加剧趋势,伊犁谷地部分地区滑坡加剧趋势明显,南疆阿克苏到库尔勒一带有加剧趋势。地面塌陷发展趋势取决于人类采矿活动强弱。
3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体系主要包括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避让搬迁与治理、应急体系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支撑等。
3.1调查区划体系
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程是为了建设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基本目的是查清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评价其危险性,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为合理开发利用地质 环境、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工程提供依据,为省级和国家层面决策管理提供支持。
3.2监测预警体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包括技术和行政2个方面,是防灾减灾成效突出的重要手段。一个运行良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在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捕捉前兆信息,针对不同对象及时发出 防灾减灾警示信息,为地质灾害避险决策或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3.3搬迁治理工程体系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结果,对确认危险性大、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经过地质勘查评价,采取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在条件具备时,治理工程可以和灾后重建的土地整理或地质环境合理利用结合考虑,以实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
3.4应急处置体系
坚持以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需求为导向,立足于现有科学技术资源集成整合,逐步建成适应公共管理需要的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支撑机构、信息网络系统平台、技术装备体系和应用技术系 统,科学、高效、有序 地做好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服务。
3.5科学技术研究支撑体系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对重大地质灾害成生的典型地质环境、内在机理和成因模式进行研究判段,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监测预警、防控方法和防灾减灾技术标准等研究,建立应急响应与模拟仿真研究体系。
4新疆地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4.1继续积极推进法制建设,依法防治地质灾害。
4.2加快新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系的建立,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
4.3逐步建立并完善相关技术要求,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基础技术工作规范化。
4.4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奖惩制度,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经费来源。
4.5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创新,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4.6加强部门合作,逐步推进社会化减灾系统建设;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5结语
加强对地质环境问题的研究,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分 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治理对策,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地质环境治理运行机制,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加快对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改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加大政策倾斜 支持资源开发
国土资源部结合国家扶贫开发有关规划,在建设用地计划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等方面给予贫困地区倾斜,并要求各地充分考虑农村扶贫开发实际需求,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在编制下达2013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时,适当增加了贫困地区用地计划指标,并要求各地统筹安排好城乡建设用地,按照城镇化发展总体部署,控制大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防止大城市过度扩张,合理安排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用地,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在调剂追加计划指标时,对部联系的乌蒙山片区、赣南革命老区、河北省阜平县、湖南省新田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等国家贫困县分别适当安排计划指标支持。
二是在编制下达2013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时,根据农村扶贫开发实际、土地整治潜力等情况,适当增加有关省份的增减挂钩指标,支持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三是加强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指导,部署开展了江西钨矿和稀土、甘肃钨钼、云南锡钨、贵州遵义锰矿、安徽金寨沙坪沟钼矿等一批重点矿区和重点矿种的专项规划,统筹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区域发展,着力推进找矿突破,优化矿产开发利用布局,延伸产业链,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贫困地区民生改善。
四是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给予贫困地区倾斜政策,推进建设“江西赣州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江西赣南钨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一批示范基地,支持矿山企业运用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
推进土地整治 提高耕地质量
2013年6月,国土资源部印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落实有关推进贫困地区土地整治工作的函》,积极组织指导和督促各有关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充分利用土地整治在扶贫工作的特殊作用,发挥土地整治的扶贫功能,把土地整治作为支持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贫困地区的土地整治。
按照“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工作方式,遵循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统筹安排的原则,以提高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为目标,坚持基本农田整治与中低产农田的改造建设相结合,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开展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工程。2013年,在全国贫困地区安排土地整治项目1735个,建设规模2109万亩,投入资金333亿元,大幅提高了贫困地区耕地质量,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贫困农户收入。
防治地质灾害 保障财产安全
为加大贫困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力度,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部依据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重要政策措施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针对贫困地区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重点实施调查评价工程、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搬迁避让与治理工程,实施范围包括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592个县(旗、市)。
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2-2015年)》,将六盘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分别纳入13个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并部署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013年,国土资源部针对重点防护区加大防治力度,在年度切块资金中予以重点支持。当年2月,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趋势研判工作,分析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的地质灾害形势,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指导。4月,部下发通知,对防治工作提出总体要求,部署巡查排查、监测预警等重点任务,召开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安排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积极部署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情况的自查和检查工作,部负责同志和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先后30多次赴重点地区调研指导工作。针对重大隐患点开展应急演练,全国共组织开展演练4668次,参加人数达54.8万人。针对分布于农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组织受威胁群众开展简易实用的演练。针对1月11日云南镇雄滑坡灾害、3月29日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滑坡灾害、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7月10日都江堰山体滑坡、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地震等重大地质灾害,国土资源部均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7月18日,部下发《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原有部署和工作基础上,从即日起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
国土资源部积极研究部署,推进地质灾害易发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的防治体系建设。在牵头联系的乌蒙山片区,重点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和找水打井。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按因素法切块部分向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倾斜,其中为进一步帮助云南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国务院同意,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从2013年起连续8年每年安排10亿元,云南省每年匹配10亿元,用于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组织编制了《乌蒙山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3―2015年)》,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乌蒙山片区完成38个图幅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1.7万平方千米,在严重缺水地区打井152眼,建设地下河提水工程6处,实施表层岩溶水开发工程18处,开展12个重点县域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预计可解决10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预计每年拨付项目资金4000万元,三年共计1.2亿元。
一、充分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地质灾害具有极强的突发性、隐蔽性和难以预见性,我市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地质环境复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密度高、险情重、危害大。尤其是市区南北两山陡峭高峻,黄土结构疏松,沟谷纵横,发展空间狭小,土地资源稀缺,人口集中和建筑物密集,大量地质灾害易发区、高发区集中在沟壑、坡脚、台缘地带,加之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和规模明显上升,已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会城市之一。目前,据初步勘测,全市现有各类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点4800多处,且大多数集中在主城区、人口稠密区和工矿区,直接威胁人口约66.7万人,威胁财产2600多亿元。近年来,仅市区每年就发生20次以上地质灾害。特别是年入春以来,我市已发生11起地质滑坡灾害,造成4人死亡和数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地质灾害威胁区域低收入家庭及弱势群体多,居住时间较长,社会矛盾突出,防治形势异常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随着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美等一系列新要求的提出和市委、市政府“再造”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市已进入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化进程和重大工程建设不断提速,社会公众对政府组织高效应对和有效防范地质灾害的期望更加强烈,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地妥善应对地质灾害已成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的客观需要。
二、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体制
(一)目标考核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相应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逐级落实防治责任。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并建立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逐级负责制,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实。
(二)共同责任机制。各县(区)、乡镇(街道)政府是各行政区域地质灾害的防治主体,市、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政发〔〕4号)和市政府《关于印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度的通知》(政发〔〕123号)要求,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部门要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能,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调查评价、动态监测、应急处置、综合治理工作。发改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各类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负责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防治资金,按照规定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对专项资金加强监督管理。建设、规划、城管执法等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城镇规划、建设的审批管理,及时制止和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建设。交通、市政、铁路、电力、通讯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的防治,并对口负责各类交通、通讯、电力、市政设施沿线隐患的排查、监测、应急处置和防治工作。水务部门要加强对小流域、泥石流河洪道和各项水利设施的监测、治理。教育、民宗、国资、林业、旅游、卫生、两山绿化、文物、园林等部门和驻部队分别配合做好学校、医疗场所、国有企业、旅游景点、公园、绿化区、宗教场所、文化保护单位、军事设施及周边地质灾害的排查和预防治理工作。安监部门要加强对矿山安全生产、尾矿库(坝)的安全检查。气象部门要做好气象信息的收集,并会同国土部门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联动机制,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政办发〔〕272号)规定执行。
(三)检查监督机制。各县区政府要健全领导机构,定期研究部署防治工作,协调解决各部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加强监督检查。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乡镇(街道)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任职谈话的重要内容,督促防灾责任、制度落实到位。要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新闻媒体对防灾减灾工作的监督,听取和接受广大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意见和建议。
(四)责任追究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主体在地质灾害防范和处置工作中不履行责任、和阻挠治理搬迁等工作,致使防治措施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依法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对在防治工作中成绩显著、及时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
三、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四大体系建设
(一)科学评判,深入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
1.总体调查评价。以县区为单位,由国土部门牵头,水利、防汛主管部门配合,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配合下,组织专业地勘单位分乡镇对辖区内所有具有威胁对象的斜坡、坪台、沟道进行逐一调查统计分析,全部摸清各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数量、具置(坐标范围)、规模大小、类型特征、易发和危险程度、威胁范围等情况,做到一点一表,建档管理,并将所有调查评价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和造册登记,提出总体评价意见和分类防治措施建议,作为基层政府掌握辖区各类地质灾害现状,有效部署防治工作的基础依据。此项工作由各县区政府负责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2.重点地质勘查。按照各县区地质灾害总体评价结论,由各县区国土部门筛选出危害、威胁巨大、规模较大的灾害点,报经县区政府和市国土部门划定危险区并对其范围进行公布。同时,委托专业单位逐点进行进一步调查、勘查,查明灾害成因、危险程度,预测发展变化趋势,编制《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防治措施》提交乡镇(街道)组织监测,并指导其组织编制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应急预案》,做好防灾减灾应急准备。此项工作由各县区政府负责在年年底前完成。3.动态巡查检查。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每年汛期前都要认真部署安排,组织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对辖区范围内已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进行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逐个完善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防治措施》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应急预案》。
(二)预防为主,抓紧建设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1.建设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构建国土、水务、气象、防汛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共享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立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建设区域性野外专业监测站,加密部署雨量计和地质灾害专业监测仪器,及时掌握重要险情区域的地质灾害变化趋势。加强监测预报,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此项工作由市国土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负责,在年年底前完成。2.监测预警信息。进一步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重点加强信息手段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宣传车和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媒体和手段或因地制宜的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方式,及时预警信息,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受威胁群众。此项工作由市国土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负责,在年年底前完成。3.提高群测群防水平。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县区要科学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认真落实汛期值班、三查制度和速报、月报、年报等各项制度,组建以村社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并给予适当补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防灾知识技能培训,并配备简单实用的监测报警设备,增强其识灾报灾、监测预警和临灾应急避险能力。由市国土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负责,在年年底前完成全市4800多个隐患点群测群防手段的完善工作。
(三)突出重点,认真申报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1.认真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强化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各类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发改、国土、建设、规划、交通、水务等部门要严把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建设项目立项、选址、土地出让、设计施工审查、竣工验收中的地质灾害预防审批关,认真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严防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对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治理责任,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并治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2.统筹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各县区政府要组织乡镇(街道)及发改、民政、财政、国土、建设、房产、农业等部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帮扶、群众自筹”的模式,结合农村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城市保障房建设等项目,统筹安排资金,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群众进行搬迁避让,优先搬迁危险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群众。加强对新安置点的地质灾害评估,并为搬迁群众提供长远生产、生活条件。3.科学开展工程治理。对危害严重、危险性大,且一时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要加快开展工程治理。各县区要进一步按照总体调查评价和重点勘查的成果,经财政、国土部门组织专家筛选、论证后,建设县区级防治项目储备库,每年从项目库中遴选上报申请国家和省市治理项目。对已安排的治理项目,要切实加强监管,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招投标制、责任合同制等制度,加强对治理项目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各个环节的全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设、交通、水务、市政、电力、铁路、部队等部门和单位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交通干线、水利枢纽、输供电输油气设施、市政设施、军事设施等周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组织进行治理,确保运行安全。
(四)靠实责任,健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各县区政府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本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和形成相关部门联动的临灾调配机制。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应急预案分工,制定和细化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方案,做好防灾减灾相关准备工作。乡镇(街道)、村(社区)要结合排查中发现的新隐患、新险情,逐个制定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组建应急志愿者队伍,认真组织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使有关部门、单位和群众熟悉方案、避险路线、应急措施,确保一旦出现临灾前兆,能够迅速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最大限度防止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不断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各项保障机制
(一)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构。年内组建成立市级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各县区要抓紧建立地质环境监测站,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支撑单位。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街道)要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强化一线防灾作用,村(社区)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组建与本辖区范围险情点对应的群测群防监测员队伍,确保各项防灾措施落到实处。
7月14日至7月17日,我县持续降雨80多个小时,全县27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绝大部分乡镇累计降雨量在350毫米左右,邵家桥、__、三道水、思林、许家坝等10个乡镇累计降雨量超过400毫米,其中最大降水量邵家桥镇达412.7毫米。由于__河水持续上涨,洪水水位高程达到374.39米,超警戒水位,县城河街出现内涝,沿__乡镇部分地方被洪水淹没。截至目前,我县共发生307处地质灾害(新增地质灾害点264处,老地质灾害点43处),其中:滑坡177起、塌陷56起,公路坍塌74起。严重损毁不能居住的房屋1065栋,完全倒塌房屋233栋,受灾人口38528人,安全有序转移群众12668人,紧急成功避险群众840人,直接经济损失4.9741亿元以上。同时,全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部分群众防灾意识不强,警觉性不高,思想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避险措施还需强化落实。二是县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抗灾御灾能力较弱。农户地处偏远,居住分散,一旦遇到突发灾害,电力、交通、通讯等严重中断,损毁较大,预警、灾情信息迅速传递与收集将造成较大障碍。三是监测监控手段滞后,预警准确度不够高。目前,我县地质灾害监测以人工为主,缺少技术手段,预测不够准确,监控不够全面。特别是对暴雨过后次生自然灾害的监测监控不到位。
当前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高发、易发期,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清醒认识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将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第一目标,切实履行职能职责,相互支持,协调配合,切实抓好当前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查漏补缺,加强灾害综合防御。一是全面排查隐患。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组织力量抓好危路、危桥、危库、危塘、危房、地质灾害易发点等隐患排查工作,建立到点到户的灾害隐患资料档案,为实施群测群防打牢基础。二是明确监管责任。对排查出来的各种灾害隐患,要及时安排专人监测,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同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不属于地质灾害监测点、实际上又确实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区,同样要按照地质灾害监测点的要求搞好监测排危工作。三是切实开展“十有县”建设。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深化县级地质灾害防灾机制和体制建设,提高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落实避险措施。对排查出来的每一个灾害隐患,要及时落实避险措施,明确撤离路线、安置办法和包保责任人。对处在危险区域、需要立即撤离转移的要及时组织群众撤离转移,防患于未然。五是综合排危防治。县交通、交警、农机等部门要加快危桥、危路的排险进度,确保通行安全,避免道路施工引发塌方、泥石流等灾害;县安监部门要加强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监管,彻底排查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六是作好应急准备。县交通、民政、供电、通讯等部门要加强应急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和救灾物资储备,做好各种应急准备,确保灾害来临时指挥便捷、运转有序,同时,要加快灾后重建力度。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县级有关抗灾救灾队伍,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技能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战能力。
(二)建章立制,健全完善预警监测体系。一是要落实防灾预案和责任制。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认真执行应急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制定完善防灾救灾预案,落实应急值班人员,保证通讯畅通,确保防灾救灾工作正常运转;要组建好相应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队伍,扎实开展应急演练;要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让群众掌握预测灾害、排危避险的常用知识,切实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测自救能力。二是要完善监测网络。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网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走群专结合的路子,既要落实乡(镇)、村、组干部和监测员责任,又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力量实施即时监测,遇有险情及时预警,果断避灾,快速撤离。对威胁到50户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三是要完善快速应急机制。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建立应急救灾快速响应机制,灾害预警信息一经发出,要立即启动预案,通过网络、电话、传真、广播等方式,尽快将预警信息传达到基层,传达到农户。对现代通讯手段不能覆盖的地方,也要建立起以喊话、鸣锣、放鞭炮直至徒步通知等方式的信息传递通道,确保预警信号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到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个农户,实现无缝覆盖,让老百姓一旦遇到实际灾害快速有序转移,应急队伍快速抵达现场救援。四是要建立层级联动机制。县国土、气象、水务等部门要加强联系,完善综合应急平台,努力提高灾情预报和抗灾救灾的整体合力。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结合实际,针对灾情重点认真研究并切实把握成灾规律、防灾体制和政策措施等重点环节,确保灾害防治工作能够重点突出、全面推进、取得实效,形成县、乡、村、组、户分片层级联动网络,发生灾害能够快速响应、层级联动、有序高效。五是要建立跟踪防控制度。地质灾害发生具有突发性和滞后性,往往在主要灾害结束后一定时间内还有可能发生次生灾害,因此,除灾害前、灾害来临中进行严密防范外,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建立灾后跟踪防控制度,加强灾后延时监测,事后跟踪防控,预防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科学
规划,加大源头防范治理力度。一是执行评估制度。由于我县山高坡陡,地质环境脆弱,工程项目建设如果缺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极易人为引发地质灾害。道路建设、削坡建房、矿山开采等工建活动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防范引发新的地质灾害。今后,对未进行地灾危评的项目,县国土资源部门不得供地,县住建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二是减少监管监测盲点。要制定动态详查制度,通过详尽的普查,将未列入备案的盲点地带及时列入监测和治理范围,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隐患。三是制定防治规划。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由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各乡镇配合对全县受直接威胁的 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统筹梳理,根据轻重缓急,制定分类防治规划;要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对能治理的,尽早治理,确实无法治理的,坚决实行搬迁避让,对可能引发新地质灾害的区域,要落实管控措施,不得开展建设行为,,!防止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发生。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要扎实抓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这一民生工程、惠民工程,认真组织实施搬迁及治理,对辖区内未列入规划的,要采取“监测+搬迁+治理”的方式综合防治。县国土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整合项目资源,倡导社会捐助和村民自治,合理利用资源,加快推进地质灾害治理,逐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四)严肃纪律,加强督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县国土资源局要配合县政府督查室、县监察局等部门创新督查方式,加大督查频率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实地暗访等多种方式,开展现场督办、专项督查和重点督查。要注重督查实效,通过强化督查,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各个薄弱环节,有效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高效落实。督查中要深入乡村、农户、灾害现场,收集一线资料,掌握一线数据。对存在问题要敢督、细查、真办。特别是汛期来临,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巡查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问题,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报告制度,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及时传递信息,对工作不实、措施不力、等情形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按相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安全生产无小事。建筑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做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是县住建部门应尽的法定职责,更是人民群众检验我们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尺。我们一定要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以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刻汲取以往事故教训,反思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强有力的措施,做到常备无患;必须坚持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必须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排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建筑安全。
(一)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是抓好建筑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建筑工地的逐年增多,在安全监管装备落后、技术缺乏的条件下,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在认真总结以往监管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管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内控机制。督促企业开展“零事故活动”,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增强作业人员自主组织实施风险识别、安全检查、隐患整治、事故抢险工作能力,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员参与内控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日常安全执法监察工作机制。通过实现执法监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督促生产经营建设单位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企业决策、管理、操作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提高安全执法工作实效。三是建立安全生产工作综合督查机制。县住建部门和各乡镇按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督办,对重点时段的建筑安全工作要成立专门的综合督查组,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方式,对各建筑企业建筑安全工作情况进行综合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督促责任单位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重大安全隐患要进行公告,并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不按期整改或拒不整改安全隐患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
[中图分类号] TV213+X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3-0022-05
[作者简介] 黄浩森(1985 ― ),四川成都人,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工业与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环境经济;杨会改(1988 ― ),河南许昌人,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工业与环境经济研究所,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环境经济。
特大型城市具有人口大量积聚、经济基础雄厚、产业密度较高、资源消耗高等特点,由于快速发展的需求和地域的局限,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水生态破坏显著、水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对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安全是特大型城市维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水安全,是特大型城市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研究方向。
一、特大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构成要素
目前,关于城市水安全和水安全保障体系,尚无统一的规范化定义。根据相关研究,本文将城市水安全理解为水资源影响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水资源安全、城市水环境安全与城市水旱灾害安全的有效统一。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可以理解为能够系统性保障城市水安全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体系。
(一)特大型城市水安全现状评价
国内外已有较多文献关于城市水安全的评价,定量研究大多是通过建立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集对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人工神经网略、虚拟水理论和水贫乏指数等方法,进行综合计算得出城市水安全的评价结果。特大型城市水安全系统比一般城市更为复杂,因此在构建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弥补一般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软性”指标(如水利投资等)和灾害指标缺乏的不足,在进行城市水安全评价时,更应注重各指标权重赋值的客观性,可考虑采用改进的联合国DPSIR模型进行指标体系构建,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特大型城市水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在总体把握特大型城市水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为了科学精确地查找特大型城市水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主成分提取,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提取原则,提取主因子,确定出对特大型城市水安全影响较大的因子。
(三)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的制约问题分析
根据确定的主要影响因子(各主因子)历年变化情况、城市自身发展的新趋势和要求,分析得出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的主要制约问题。最终结合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的制约问题,即可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构建出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
二、特大城市水安全评价
(一)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改进的DPSIR模型,结合城市水安全的主要内涵,从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建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标准化处理
选取2010~2015年成都各指标情况进行分析,指标数据来源于2011~2016年《成都市统计年鉴》、《成都市水资源公报》和2010~2015年《成都市环境质量公报》。为了消除评价指标的量纲和属性的影响,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对各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无量纲指标数据进行评价。当指标xi为正效应时,Xi=[ xi-min(xi)]/[max(xi)-min(xi)];当指标xi为负效应时,Xi=1-[ xi -min(xi)]/[max(xi)-min(xi)]。其中Xi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min(xi)为该指标在所有时间序列中的最小值;max(xi)为该指标在所有时间序列中的最大值。
(三)成都城市水安全总体情况
根据主成分分析的模型和原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成都水安全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因子得分矩阵和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以旋转后的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计算加权平均分,得出2010~2015年成都水安全综合得分情况,从表2看出评价期成都水安全总体情况有所改善。
三、特大城市水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对2010~2015年成都城市水安全的SPSS分析结果,按照因子提取中主成分法默认的特征值大于1的提取原则,当提取到五个主因子时,解释的方差贡献率(见表3)达到100%,说明新的五个主因子完全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以此五个主因子分析可大大减少原始数据的复杂性。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表(见表4)可以看出,第一个主因子(F1)上占有较高载荷的因子为:GDP增长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用水总量、人均生活用水量、第一产业用水率、生态用水率、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量、人均GDP、人均水资源量、城市化率、用水普及率、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主要反映的是水资源量和用水方式的影响,可以解释为水资源和用水安全因子;第二个主因子(F2)上占有较高载荷的因子为:水的生产和供应投资、各类蓄水工程蓄水总量、生活自来水供水率,主要反映的是供水的影响,可以解释为供水安全因子;第三个主因子(F3)上占有较高载荷的因子为:水质监测断面达标比例、城区污水处理率,主要反映的是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解释为水环境安全因子;第四个主因子(F4)上占有较高载荷的因子为:降水量、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主要反映的是对洪涝自然灾害的治理能力,可以解释为洪涝灾害安全因子;第五个主因子(F5)上占有较高载荷的因子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水利管理投资,主要反映的是水安全管理的影响,可以解释为水安全管理因子。
从表3中可以看出,水资源和用水安全因子(F1)的贡献率为56.87%,供水安全因子(F2)的贡献率为14.14%,水环境安全因子(F3)的贡献率为10.46%,洪涝灾害安全因子(F4)的贡献率为10.39%,水安全管理因子(F5)的贡献率为8.14%。此五个因子可以看做是成都城市水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特大城市水安全保障的
约束问题
根据五个主要因子在2010~2015年得分的变化情况和成都发展趋势的要求,成都城市水安全保障的约束问题有五个。
(一)水资源短缺问题严峻
水资源和用水安全因子(F1)的贡献率为56.87%,水资源与用水安全因子是成都城市水安全保障最重要的影响因子。2013~2015年因子得分逐渐减小,说明水资源和用水安全压力逐渐增大。2015年成都人均水资源量452立方米,已经低于世界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标准,主要表现为工程性缺水、区域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配置性缺水问题,河道生态用水量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已经不足。特别是成都天府新区、天府国际机场及临空港经济区建设的加快推进,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20年,仅天府新区水资源缺口将达约3.42亿立方米。
(二)供水安全保障压力大
根据供水安全因子(F2)历年得分情况,2011年后,得分情况逐渐减少,说明成都供水安全保障压力逐渐增大。目前,成都供水水源较单一,中心城区和多个区(市)县、乡镇饮用水源均来自岷江,集中饮用水备用水源不足,应对水安全突发事件能力较为薄弱。历年来成都供水投资并未有大幅度增加,加上水资源开发强度已达80%,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40%水资源开发警戒线,各类蓄水工程的容量已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水环境安全保障仍需增强
根据水环境安全因子(F3)历年得分情况,成都水环境安全并未有太大改善。根据水质监测数据,成都水环境总体质量有所改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新的水环境问题不断出现,水环境治理压力不断增加,水环境安全保障能力仍需增强。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成都河道形态受到影响,部分河渠的灌溉、景观功能消失,仅剩下区间排洪功能,另有部分河渠演变为纳污通道,特别是中心城区现状污染物入河量大于纳污能力,加上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缺乏,黑臭河道沟渠治理难度较大。
(四)洪涝灾害安全保障责任重大
根据分析结果,2010~2015年成都洪涝灾害安全因子得分逐渐增加,说明洪涝灾害安全保障能力逐渐增强。但是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城市下垫面硬化和热岛效应加剧,在遭遇极端天气和强降雨的情况下,内涝威胁仍然存在。另外,成都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东缘,西部龙门山和东部龙泉山区存在多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十三五”时期,成都提出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对城市整体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主要江河堤防防洪和山洪地质灾害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五)水安全管理能力仍需提升
成都水安全管理因子(F5)历年得分并未明显改善,水安全管理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成都水利管理投资额历年变化不大,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适应,水安全基础设施对社会资金以及金融资本吸引力不强,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渠道尚未形成。
五、特大城市水安全
保障体系构建思路
(一)高效集约的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建设城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体系,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加强需水管理,推进重点领域节水,实施高效农业节水行动,推广应用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工业节水,结合《四川省用水定额》修订工作,确定全市高耗水行业企业名单及产品名单,制定并完善成都高耗水行业的取水定额;对不达标的城镇供水管网进行更新和改造,使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10%以下;建设海绵城市,增加对雨洪等资源的利用率。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和节水型社会载体创建,培养公民节水意识,构建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高效集约的节约用水保障体系。
(二)安全优质的全域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依托现有供用水格局,构建完善的全域供水保障体系。以增强本地水、提高过境水、扩大非常规水利用为主要手段,建设供水水源工程,增加全域供水能力、优化供水结构。推进自来水厂和配套供水管网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建设,完善“中心城区集中供水、近郊区水量补差、远郊区自成体系”的全域供水格局。加强饮水安全体系的建设和监管,通过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强化水厂生产运行监管,加密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实现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的供水水质安全保障。
(三)和谐生态的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核定成都 “河、湖、库”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构建合理的城市水网体系。开展河湖湿地水生态修复,构建城市生态圈,增加水面面积和蓄水能力,提升水生态品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污水处理厂网建设标准,新建城区实施雨污分流排水w制。提升污泥处理处置能力,推进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采取截污控源、治理内源,活水循环、清水补给,净化水质、生态修复等措施,对城市黑臭水体实施综合整治。改善农村水环境和河流生态,实现城乡水环境治理由流域治理向全域治理转变,构建和谐共生的城乡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四)完备可靠的防汛减灾安全保障体系
综合采取堤防建设与河道疏浚相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整治江河与综合利用相结合,防洪工程建设与洪水资源利用相结合,防洪达标与景观环境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措施,使全域的江河洪水、城市内涝、山洪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充分利用水库工程、防洪工程作用,建立全河道防洪治理体系;分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加城市建成区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率;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扩展城区暴雨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高山洪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构建 “一城、两江、三区、五河、七镇”的全域防洪总体布局,形成覆盖全域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五)良性发展的新型水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全面推行“河长制”,设立总河长领导下“三级党政、四级管理”的市、县、镇、村四级河长管理体系,推动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域岸线及堤防管护工作顺利开展,实现江河湖库科学治污、有效管理、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水安全保障投资供给侧改革,探索拓宽水安全保障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建设,积极发展PPP等新型水安全保障项目融资模式。强化水安全管理科技创新,加强先进实用水安全管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鼓励建设水安全管理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专门机构,搭建水安全管理科技信息平台,推动信息化与水安全管理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陈雷.新阶段的治水兴水之策[J].求是,2013(2):56-58.
[2]谢中起,吕明丰,龙翠翠.浅谈当前城市水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绿色大世界,2007(Z1):83-84.
[3]洪阳.中国21世纪的水安全[J].环境保护,1999(10):29-31.
[4]成建国,杨小柳,魏传江等.论水安全[J].中国水利,2004(1):21-23.
[5]陈绍金,施国庆,顾琦仪.水安全系统的理论框架[J].水资源保护,2005(3):9-11.
[6]张翔,夏军,贾绍凤.水安全定义及其评价指数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5(3):145-149.
[7]刘梦,姜世中,王芳香.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成都市水安全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1):78-81.
[8] Hanne S,Lars K P,Dale R,et al. Discursive biases of th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framework DPSIR[J].Land Use Policy,2008(25):116-125.
[9]黄玉宝,徐刚,王虎.基于熵权法的重庆市水安全时间变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127-133.
三、组织2009年度新录用公务员考察政审。开展全区未定编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工作。检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贯彻执行情况。出台《黄岩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
四、加快江北外迁安置房和商业街区欣怡家园、锦都家园安置房及橘乡大道延伸段建设。继续进行劳动南路延伸段和二环西路延伸段工程建设。推进横河、汇江等村土地征收工作。
五、加快区二期经济适用房地质勘测、施工图设计及政策处理等遗留问题,启动施工围墙和道路建设。继续推进污水处理厂项目招商工作。启动东官河红四段和方山下片九峰河精细化截污,进一步深化西官河精细化截污方案。启动院桥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加快推进区废弃物生态填埋场31米线以上铺膜工程,启动区废弃物生态填埋场二期工程建设。推进城区公厕改造。开展农户建房需求调查工作。
六、启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继续做好矿业权公开出让及城镇数字化地籍测量工作。继续做好安迁工程群众搬迁工作。推进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编制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
七、开展南片等控规按控规单元梳理和模博中心规划选址及概念规划前期工作。完成20*年地形图测绘成果及2009年地形图测绘。加强拾荒族整治。
八、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月活动。
文教卫线:
一、做好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布和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申报工作。
二、举办全区公务员体能大赛。
三、做好09年度中考、高考工作。
四、做好学校招生工作。
五、继续做好全区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六、做好创建国家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前期工作。
七、召开全区计生“双基”工程暨“两免”工作动员会。
工业线:
一、继续做好经贸系统直属企业的改制工作。
二、继续帮助永高塑业做好上市辅导,推进新东方油墨等公司的股份改造,做好创业板后备企业的调研及培训工作。
三、推进浙江名牌产品、“市长质量奖”的申报工作。
四、开展全区电子计价器专项整治行动。
五、开展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推进“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六、召开全区“6·5”世界环境日座谈会。
七、开展铸造行业环境污染整治工作。
八、继续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积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乡镇。
财贸线:
一、做好参加第十一届浙洽会准备工作,推进全区招商引资工作。
二、做好滨海集团并购项目后续服务工作。
三、做好“家电下乡”活动政策落实相关工作。
四、继续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
五、做好信用卡消费“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创建工作和农村支付结算指导员设立工作。
交通线:
一、继续推进中国模具城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争取月底推出用地招拍挂。继续加快澄江石柜岙、高桥联丰螺屿工业区块基础设施建设及征迁扫尾工作。
二、继续推进江口轻化投资区征迁工作,启动双浦区块二期房屋拆迁工作。
三、继续推进82省道延伸线山头姜至康山段政策处理和道路建设工作。推进北洋段政策处理工作。争取完成104国道青岭改建工程。
四、启动办理110KV头陀变选址意见和土地预审工作,确保110KV委羽变进场施工。
五、加大10KV横街线、10KV望村-新湾双江路新建工程、10KV十里铺-南城双回路改造工程,争取月底竣工投运。
六、继续完善区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电子监察系统。
农业线:
一、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推进西部农业综合开发区项目建设。
二、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开展“绿剑”夏季集中执法行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大力发展本地早、东魁杨梅等优势水果产业,推进名果产业发展工程建设。
四、继续推进永宁江二期治理、水库除险加固、新前农民饮用水等在建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抓好重点防汛督办项目的整改落实。抓好沿海防护林工程和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五、继续推进“十百工程”,指导乡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
六、继续推进农村新社区及和谐社区的创建工作。
七、做好星光老年之家和新福利中心的建设筹备工作。
八、抓好村级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的后续工作,总结完善提高、发放证明书和组织代码证。
九、做好退伍军人安置前期准备工作,做好省级双拥模范城的迎检。
十、继续实施河道疏竣、河道保洁、农业面源防治等水环境整治工作。
科技旅游线:
一、继续做好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创建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相关工作。
二、做好20*-20*年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申报工作。
三、做好区级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的筛选调研工作。
四、完成与浙江大学农学院的科研合作项目签约。
五、继续抓好船山峡谷农业观光园和划岩山景区建设工作,做好柑橘博览园的旅游项目招商活动。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工业的血脉,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从我县的历史来看,98、99连续两年的特大洪涝灾害之后,全县财政收入由97年的7006万元持续下降到2000年的3989万元,跌入了历史的低谷,经过几年的坚苦努力,到2002年才恢复到7106万元,基本达到灾前的水平。这充分证明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划定了“5—10年”的时间节点,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黄金机遇期,全力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努力为赶超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和支撑。
一、立足赶超发展的实际需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
根据中央和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了今后5—10年我县水利改革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这是指导新时期水利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千方百计、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我认为要做到“四个结合”:
(一)要与增强防洪减灾能力相结合。水利的首要任务始终是防灾减灾。因此,我们要围绕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一是要继续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我县许多水库山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通过实施除险加固,不但可以保障安全,也可以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一定要将这项涉及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程继续抓紧、抓好,力争“十二五”期间完成87座小(1)、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20年前完成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和病险山塘加固达标任务。二是要加快推进主要河流治理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今年要完成棉船大堤应急防渗处理,继续推进五河治理太泊湖万亩圩堤防洪工程、芙农圩和国有圩等1—5万亩圩堤除险加固、五联内堤等圩堤血防整治工程,抓好浪溪河、东升河、杨梓河、太平河重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三是要加大重点河段堤防建设、山洪易发区小流域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和监测工作,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
(二)要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结合。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是保障农业丰产丰收的基础条件。目前,我县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存在年久失修、老化破损的现象。今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来抓。根据我县实际,我认为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加快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切实提高农业灌溉排涝的综合效益。“十二五”期间,要完成浪溪水库灌区、棉船灌区、余家堰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任务,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县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中小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彻底解决农民“看天望收”的问题。二是要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当前全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已经开始实施,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扶持小农水重点县的有利政策,新建和改造一批小山塘、小堰坝、小水池、小泵站和小沟渠,加快末级渠系改造和田间工程配套,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灌排网络。三是要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发展节水灌溉,不断增加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的面积。
(三)要与解决民生实际问题相结合。要按照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统筹调配的思路,着力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一是要认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强化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好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排污总量。二是要保障农村居民安全饮水。要加快规模以上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确保“十二五”期间全县解决好9.08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农村和集镇一体化供水,着力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同时,进一步加快县城第二自来水厂建设。三是要建设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落实应对持续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确保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
(四)要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相结合。一是要做靓城区水利生态环境。对渊明湖公园、狄公湖公园和山南新城区要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积极构建水体循环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体污染,保持“一湖活水”、“一湖清水”,倾力打造一个人水和谐的宜居城市。二是要要做优区域水利生态环境。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强长江生态保护工程及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加大主要江河、重要水源地和湖泊水域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及已建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三是要做美农村水利生态环境。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以河湖沟塘为重点的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二、抢抓扩大投资的重大机遇,加大水利项目投入
“十二五”既是经济实现赶超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水利实现跨越进步的黄金发展期。有效的投入是水利建设的关键。水利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投入大、公益性强、回报率低、周期长。尽管我们可以从土地出让、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土地整治资金等提出一定比例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但是,单靠政府的有限投入,难以满足水利建设需求,必须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形成上级补助、政府主导、受益群众投资投劳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机制。今年1号文件出台的政策是对过去水利扶持政策的集成发展,不仅“含金量高”,而且针对性强,特别是10年4万亿的投资增量,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省、市政府也会场相应的配套政策。因此,我们要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真正把水利改革发展推上“快车道”。
(一)要抓好中央省市项目资金的争取。要根据上级政策导向,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城市水利建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资源开发等重点,在规划中找项目,精心筛选、科学谋划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积极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了解信息、争取政策、衔接项目,落实资金。
(二)要进一步整合涉农项目。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有效整合、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国土、交通、农业、林业、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水利建设。
(三)要注重运用市场机制。要积极推进经营性水利项目市场融资,通过直接或间接融资的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和经营管理。对产业类项目,要加强与有实力的工商资本企业的联系,开展项目推介招商,吸引投资建设。对经营类项目,要积极通过金融机构融资,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
(四)要抓好各项规费收缴。依法征收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堤防维护费、河道采砂管理费等各种规费,抓好水价改革,保障水利项目建设。
(五)要鼓励社会捐资和群众投资投劳。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力度,大力推行“民办公助”机制,积极发动农民群众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兴修水利,引导农户、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的全过程,形成政府与群众共同投入的良性机制。
三、按照提升效益的根本要求,提高水利管理水平
水利工程的作用和效益发挥得好不好,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要从发挥水利工程的长期效益出发,切实提高水利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一)要加强水利建设管理。要高度重视水利建设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资金、干部和生产“四个安全”。要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规范项目法人组建,规范工程设计管理,规范工程招投标,规范质量监督行为,争创更多的优质工程。要加强对水利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安全,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要健全完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不断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采用市场的办法和股份、合作经营、拍卖等方式,管理和使用好小型水利工程。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建设和管理小型水利工程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培育农民用水户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在5年内实现全县80%以上有效灌面由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管理。
(二)要加强河湖水域管理。要完善河道水域管理责任制。加快建立保持河湖健康的管理体系,严格落实河道水域占用补偿措施,进一步规范河湖水域及其岸线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要规范采砂行为,加强对长江水域的采砂管理和综合整治,防止无序开采、过度开采、违法开采等行为。
(三)要加强执法服务管理。要加强水利管理制度建设,重视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水利管理,加大水法律法规学习普及和贯彻执行力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要加强水政执法保障能力建设,加大非法取水和造成水土流失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水事纠纷。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做好乡镇水务站组建和村级水管员配备工作。
四、加强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营造水利发展氛围
水利是一项系统综合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和全民全社会形成合力。各地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主动作为,有所作为,共同推进治水为民、兴水强市的事业。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乡镇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大水利”的理念,抓水利就是抓投资、抓水利就是抓环境、抓水利就是抓民生,把这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研究,统筹规划。政府主要领导对辖区范围内的水利基本情况,尤其对实施的项目要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执行防汛防台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
1.2趋势
第2次遥感普查结果表明,经过近年来的综合防治,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程度有所减轻,但从全国来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总体来看,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目前,平均每年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km[2],沙漠化也呈扩展趋势。据最新的卫星遥感图片显示,在我国的北方,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一条东西长约4500km,南北宽约600km的黄色带正在扩展。从治理上看,全国367万km[2]水土流失面积中,亟待治理的有220万km[2],还有2666.67万hm[2]坡耕地要改造。长江上游、黄河中游、风沙地区、黑土地等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如果按照现在的治理速度和技术水平,要半个世纪才能初步治理一遍。更为严重的是,在土石山区、石灰岩地区、黑土地以及一些人口密集的水土流失区,如果不能尽快治理,人们就有可能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
2危害
2.1导致耕地减少,质量下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据统计,建国以来全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约266.67万hm[2],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100亿元以上。每年流失的土壤,相当于在流失的耕地上刮去1cm厚的沃土。在自然状态下形成1cm厚的土层需要120~400年,这也就意味着土壤流失的速度比土壤形成的速度快120~400倍。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地日渐贫瘠,土地生产力大大下降。资料显示,全国4200万hm[2]坡耕地和666.67万hm[2]风蚀耕地,平均每年要流失土壤30~150t/hm[2],全国每年至少有50亿t沃土付之东流,上亿t氮、磷、钾养分随之流失,超过了全国一年的化肥用量。在干旱和半干旱的“三北”地区,由于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鄂尔多斯草原沙漠化面积由50年代初的66.67万hm[2]扩展到80年代初的400万hm[2],已占到该草原面积的一半以上。据统计,目前我国北方沙化面积已扩展到20万km[2],潜在沙化面积达16万km[2]。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随着对耕地资源的破坏,直接造成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和粮食单产的下降,并进一步导致粮食总产量的下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2.2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水旱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淤积河床,降低江河防洪能力。黄河年输沙量达16亿t,成为世界河流输沙之冠,其中4亿t淤积在下游,形成千里悬河。长江也日益混浊,每年进入中下游的泥沙达5.3亿t之多。湖南洞庭湖每年游积泥沙约1.2亿t,湖面已由50年代的4350km[2]减少到2690km[2]。湖北省的湖泊面积20世纪80年代比50年代减少61%,50年代初期湖北有332个面积在333hm[2]以上的湖泊,现在只有125个,总面积为2520km[2]。建国以来,泥沙淤积水库、塘堰达220亿m[3],等于损失上百个大型水库,影响农田灌溉和城乡供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自然灾害的种类多、频次高、强度大、影响广。建国以来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约25000多亿元。年均灾害损失约占年均GDP的3%~6%,占财政收入的33%左右,高出发达国家几十倍。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因水土流失而造成的灾害是最严重的。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因灾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总损失的40%以上。
目前,我国有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国民生产总值处于江河的洪水水位之下,泥沙淤积造成“悬河”增多,有20余万km江河堤坝一旦遇到大的洪水灾害其后果不堪设想。
2.3使生态环境恶化,造成贫困,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1986年的9790.06万hm[2]减少到1999年的8953.57万hm[2],减少0.7%,10多年来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时起时落。目前西部的生态环境正呈现出由系统结构破坏向整体功能紊乱演变的态势。
目前,全国4200万贫困人口绝大多数都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其中西部地区,国家扶持的贫困县307个,农村贫困人口达2300万,一些地区已形成“越垦越究,越究越垦”的恶性循环。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沙漠化地区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和边疆区,水土流失在加深贫困程度的同时,也扩大了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据调查,沙漠化危害严重的西部地区1995年农村人均产值1014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2%,为东部地区的1/5。在水土流失地区,尽管国家已为扶贫工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恶劣的生态环境很容易使扶贫的成果丧失,一场旱灾就会使许多刚摆脱贫困的群众再次陷入困境,一场不太剧烈的山洪就可以将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鄂托克旗30年间流沙压埋房屋2200多间,棚圈3300多间,有近700户村民被迫迁移他乡。宁夏由于沙漠化导致搬迁的生态难民就有100多万,青海已搬迁了20多万生态难民。
据中科院的研究表明,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排序中,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的云、贵、川、青、甘、陕、鄂七省(区),除湖北排在第15位外,其他6个省全部排在倒数10名之列。
2.4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据统计,全国有60余座市镇常年受到滑坡、崩塌的侵扰,50余座市镇受到泥石流的侵扰。1998年,全国发生各种不同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约18万处,其中规模较大的477处,死亡1573人,受伤1万多人,毁坏房屋50多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70亿元。2000年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暴风雨集中,引发大量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死亡人数达1080人。西部地区最为严重,死亡787人,占全国的73%。易贡藏布扎木弄沟发生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大山体滑坡,历时10mim,滑程约8km,高差3330m。滑坡造成交通中断,4000多人被困,1万群众遭受洪水威胁,经济损失达1.3亿元以上。
2.5严重影响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
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我国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和国防要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北方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大中城市,受风沙危害严重。北京北部的坝上地区,近9年来流沙面积增加了39.9%,浑善达克沙地近7年来流沙面积增加了93.3%,风沙仍在紧逼北京城。全国有1300多km铁路、3万km公路、数以
千计的水库和5万多km长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全国有2.4万多个村庄和许多城镇经常受到沙漠化危害。建在沙化地区的榆林城,曾因风沙而三迁城址;湖北三峡秭归县城,也因滑坡而三迁城址。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皮山、民丰2县城,因风沙危害2次搬迁,策勒县城3次搬迁。
3原因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中,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因素。
3.1自然因素
3.1.1土壤条件
纵观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土壤都是极易被冲刷的土壤类型。黄土高原的黄土为粉沙质土壤,土体疏松,易被水分散,抗冲刷能力极弱;西南地区的紫色土由紫色页岩、砂岩和砂页岩形成,易于分化,土体疏松,侵蚀严重;南方的红壤、黄壤地区及赣、湘、浙等省的土壤主要为红色粘土和石灰质土,土质粘重,透水性能差;鄂、闽、粤等地的土壤主要是由花岗岩、片麻岩分化而成的岩石土,土质粗糙,易于侵蚀。
3.1.2降雨强度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季风区,降雨年际变化大,且季节分配不均,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雨季降水多,强度大,易于形成暴雨,这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条件。据对江西兴国县的观测资料表明:在降雨量(20.5mm)和坡度(33°)相同的条件下,降雨强度为82mm/h的径流量与冲刷量分别为降雨强度4.2mm/h的32倍和17倍,即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水土流失量也在增加。我国黄土高原地区,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90%。
3.1.3地形地貌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地形地貌条件比较差。据对陕西城固县的测试表明:大于35°的坡耕地水土流失模数为每年1.4~2.6t/km[2],是30~35°水土流失模数的2.9倍,25~30°的4倍,25°以下的7.5倍。可见,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加剧。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形破碎,沟深坡陡,缓平地只占土地面积的1/5。据不完全统计,黄土高原地区长度为500m以上的沟谷达27万条之多。长江流域则更是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土层瘠薄。这些特殊的地形地貌为水土流失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3.2人为因素
3.2.1植被破坏
在正常条件下,植被如果不受到外力的破坏,一般多生长茂密,植被覆盖率可以很高,即使在50~60°以上的极陡坡地和抗冲刷能力很弱的土壤上,在暴雨时也很少形成强水土流失。一般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模数相当于林地的10倍,相当于荒山和其他用地类型的3~6倍。植被覆盖率低,则径流系数就大,水土流失就强。由于长期的不合理砍伐,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4%,仅为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5。
3.2.2过度放牧
草场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植被,但由于过度放牧,导致了草场资源的严重退化,由此也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建国以来,我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只)增加到9000万头(只)。据统计,北方部分地区草场超载率高达50%~120%,有的甚至高达300%。目前我国中度退化程度以上的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1/3,其中,内蒙古6359万hm[2]可利用草地中,退化面积已达3867万hm[2],占可利用草原的60%。内蒙古草原的牧草平均高度由70年代的70cm下降到目前的25cm,产量由60年代的1635kg/hm[2]下降到80年代的645kg/hm[2]。新疆和甘肃的草场因过度放牧导致退化的面积已分别达63.6%和87.8%。
3.2.3陡坡开垦
由于人口和粮食的压力,以增加粮食为目的而开发陡坡所形成的坡耕地在我国大量存在,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每年进入长江的泥沙约5万t,其中1/3来自坡耕地。长江支流乌江流域44个县,每生产1kg粮食要流失23.5kg泥沙;四川省三江(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地区每生产1kg粮食要损失26.5kg泥沙。
3.2.4工程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工程建设活动日益增多,每年搬动岩土总量达380亿t。工程活动因缺乏有效水土保护措施和存在不良行为等,经常导致或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
4防治对策
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了重大损失,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认为发展中不可避免地要造成水土流失,先发展、再治理等思想的存在和水土保持法治观念淡薄等原因,造成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很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在局部地区甚至仍存在扩展的趋势。水土流失的治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4.1积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各地要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有关方针政策,将坡耕地等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加强生态建设,从源头上治理水土流失。据测定,在黄土高原地区,同样坡度的陡坡地,耕地土壤流失量是草地的5~20倍,水的流失量是草地的2~8倍。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既可以治理水土流失,取得生态效益,又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据对陕西米脂县泉家沟的实验分析:在大于20°的坡耕地上,粮食单产750kg/hm[2],盈利150元/hm[2]以下,且水土流失严重;种草则可达11250~15000kg/hm[2],养牛收益达1917元/hm[2]。
4.2加大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力度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多种措施,重点加大对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风沙区综合治理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力求取得突破。同时,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开发,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认真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把防治水土流失与提高农业生产结合起来。
4.3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加大监管力度
水土流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加强监测,才能及时作出决策,采取相应措施。为适应防止水土流失工作的要求,要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特别是对水土流失扩展严重、水土流失易发地区实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变化情况。要争取做到将各地防止水土流失工作的成效每年反映在监测数据上,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又可以作为对各地工作成效做出量化考核的客观标准。
因此,一方面要采取最严厉措施,加大对植被的保护力度,制止毁林、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有效降低人为不良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同时,要加大对生态效益的评估,要像经济效益一样,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4.4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水土保持,并确保资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形成稳定、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银行要增加贷款额度,并适当延长偿还年限。
4.5开展水土保持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
1.2趋势
第2次遥感普查结果表明,经过近年来的综合防治,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程度有所减轻,但从全国来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总体来看,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目前,平均每年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km[2],沙漠化也呈扩展趋势。据最新的卫星遥感图片显示,在我国的北方,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一条东西长约4500km,南北宽约600km的黄色带正在扩展。从治理上看,全国367万km[2]水土流失面积中,亟待治理的有220万km[2],还有2666.67万hm[2]坡耕地要改造。长江上游、黄河中游、风沙地区、黑土地等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如果按照现在的治理速度和技术水平,要半个世纪才能初步治理一遍。更为严重的是,在土石山区、石灰岩地区、黑土地以及一些人口密集的水土流失区,如果不能尽快治理,人们就有可能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
2危害
2.1导致耕地减少,质量下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据统计,建国以来全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约266.67万hm[2],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100亿元以上。每年流失的土壤,相当于在流失的耕地上刮去1cm厚的沃土。在自然状态下形成1cm厚的土层需要120~400年,这也就意味着土壤流失的速度比土壤形成的速度快120~400倍。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地日渐贫瘠,土地生产力大大下降。资料显示,全国4200万hm[2]坡耕地和666.67万hm[2]风蚀耕地,平均每年要流失土壤30~150t/hm[2],全国每年至少有50亿t沃土付之东流,上亿t氮、磷、钾养分随之流失,超过了全国一年的化肥用量。在干旱和半干旱的“三北”地区,由于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鄂尔多斯草原沙漠化面积由50年代初的66.67万hm[2]扩展到80年代初的400万hm[2],已占到该草原面积的一半以上。据统计,目前我国北方沙化面积已扩展到20万km[2],潜在沙化面积达16万km[2]。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随着对耕地资源的破坏,直接造成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和粮食单产的下降,并进一步导致粮食总产量的下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2.2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水旱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淤积河床,降低江河防洪能力。黄河年输沙量达16亿t,成为世界河流输沙之冠,其中4亿t淤积在下游,形成千里悬河。长江也日益混浊,每年进入中下游的泥沙达5.3亿t之多。湖南洞庭湖每年游积泥沙约1.2亿t,湖面已由50年代的4350km[2]减少到2690km[2]。湖北省的湖泊面积20世纪80年代比50年代减少61%,50年代初期湖北有332个面积在333hm[2]以上的湖泊,现在只有125个,总面积为2520km[2]。建国以来,泥沙淤积水库、塘堰达220亿m[3],等于损失上百个大型水库,影响农田灌溉和城乡供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自然灾害的种类多、频次高、强度大、影响广。建国以来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约25000多亿元。年均灾害损失约占年均GDP的3%~6%,占财政收入的33%左右,高出发达国家几十倍。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因水土流失而造成的灾害是最严重的。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因灾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总损失的40%以上。
目前,我国有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国民生产总值处于江河的洪水水位之下,泥沙淤积造成“悬河”增多,有20余万km江河堤坝一旦遇到大的洪水灾害其后果不堪设想。
2.3使生态环境恶化,造成贫困,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1986年的9790.06万hm[2]减少到1999年的8953.57万hm[2],减少0.7%,10多年来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时起时落。目前西部的生态环境正呈现出由系统结构破坏向整体功能紊乱演变的态势。
目前,全国4200万贫困人口绝大多数都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其中西部地区,国家扶持的贫困县307个,农村贫困人口达2300万,一些地区已形成“越垦越究,越究越垦”的恶性循环。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沙漠化地区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和边疆区,水土流失在加深贫困程度的同时,也扩大了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据调查,沙漠化危害严重的西部地区1995年农村人均产值1014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2%,为东部地区的1/5。在水土流失地区,尽管国家已为扶贫工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恶劣的生态环境很容易使扶贫的成果丧失,一场旱灾就会使许多刚摆脱贫困的群众再次陷入困境,一场不太剧烈的山洪就可以将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鄂托克旗30年间流沙压埋房屋2200多间,棚圈3300多间,有近700户村民被迫迁移他乡。宁夏由于沙漠化导致搬迁的生态难民就有100多万,青海已搬迁了20多万生态难民。
据中科院的研究表明,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排序中,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的云、贵、川、青、甘、陕、鄂七省(区),除湖北排在第15位外,其他6个省全部排在倒数10名之列。
2.4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据统计,全国有60余座市镇常年受到滑坡、崩塌的侵扰,50余座市镇受到泥石流的侵扰。1998年,全国发生各种不同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约18万处,其中规模较大的477处,死亡1573人,受伤1万多人,毁坏房屋50多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70亿元。2000年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暴风雨集中,引发大量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死亡人数达1080人。西部地区最为严重,死亡787人,占全国的73%。易贡藏布扎木弄沟发生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大山体滑坡,历时10mim,滑程约8km,高差3330m。滑坡造成交通中断,4000多人被困,1万群众遭受洪水威胁,经济损失达1.3亿元以上。
2.5严重影响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
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我国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和国防要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北方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大中城市,受风沙危害严重。北京北部的坝上地区,近9年来流沙面积增加了39.9%,浑善达克沙地近7年来流沙面积增加了93.3%,风沙仍在紧逼北京城。全国有1300多km铁路、3万km公路、数以千计的水库和5万多km长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全国有2.4万多个村庄和许多城镇经常受到沙漠化危害。建在沙化地区的榆林城,曾因风沙而三迁城址;湖北三峡秭归县城,也因滑坡而三迁城址。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皮山、民丰2县城,因风沙危害2次搬迁,策勒县城3次搬迁。
3原因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中,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因素。
3.1自然因素
3.1.1土壤条件
纵观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土壤都是极易被冲刷的土壤类型。黄土高原的黄土为粉沙质土壤,土体疏松,易被水分散,抗冲刷能力极弱;西南地区的紫色土由紫色页岩、砂岩和砂页岩形成,易于分化,土体疏松,侵蚀严重;南方的红壤、黄壤地区及赣、湘、浙等省的土壤主要为红色粘土和石灰质土,土质粘重,透水性能差;鄂、闽、粤等地的土壤主要是由花岗岩、片麻岩分化而成的岩石土,土质粗糙,易于侵蚀。
3.1.2降雨强度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季风区,降雨年际变化大,且季节分配不均,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雨季降水多,强度大,易于形成暴雨,这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条件。据对江西兴国县的观测资料表明:在降雨量(20.5mm)和坡度(33°)相同的条件下,降雨强度为82mm/h的径流量与冲刷量分别为降雨强度4.2mm/h的32倍和17倍,即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水土流失量也在增加。我国黄土高原地区,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90%。
3.1.3地形地貌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地形地貌条件比较差。据对陕西城固县的测试表明:大于35°的坡耕地水土流失模数为每年1.4~2.6t/km[2],是30~35°水土流失模数的2.9倍,25~30°的4倍,25°以下的7.5倍。可见,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加剧。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形破碎,沟深坡陡,缓平地只占土地面积的1/5。据不完全统计,黄土高原地区长度为500m以上的沟谷达27万条之多。长江流域则更是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土层瘠薄。这些特殊的地形地貌为水土流失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3.2人为因素
3.2.1植被破坏
在正常条件下,植被如果不受到外力的破坏,一般多生长茂密,植被覆盖率可以很高,即使在50~60°以上的极陡坡地和抗冲刷能力很弱的土壤上,在暴雨时也很少形成强水土流失。一般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模数相当于林地的10倍,相当于荒山和其他用地类型的3~6倍。植被覆盖率低,则径流系数就大,水土流失就强。由于长期的不合理砍伐,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4%,仅为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5。
3.2.2过度放牧
草场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植被,但由于过度放牧,导致了草场资源的严重退化,由此也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建国以来,我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只)增加到9000万头(只)。据统计,北方部分地区草场超载率高达50%~120%,有的甚至高达300%。目前我国中度退化程度以上的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1/3,其中,内蒙古6359万hm[2]可利用草地中,退化面积已达3867万hm[2],占可利用草原的60%。内蒙古草原的牧草平均高度由70年代的70cm下降到目前的25cm,产量由60年代的1635kg/hm[2]下降到80年代的645kg/hm[2]。新疆和甘肃的草场因过度放牧导致退化的面积已分别达63.6%和87.8%。
3.2.3陡坡开垦
由于人口和粮食的压力,以增加粮食为目的而开发陡坡所形成的坡耕地在我国大量存在,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每年进入长江的泥沙约5万t,其中1/3来自坡耕地。长江支流乌江流域44个县,每生产1kg粮食要流失23.5kg泥沙;四川省三江(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地区每生产1kg粮食要损失26.5kg泥沙。
3.2.4工程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工程建设活动日益增多,每年搬动岩土总量达380亿t。工程活动因缺乏有效水土保护措施和存在不良行为等,经常导致或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
4防治对策
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了重大损失,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认为发展中不可避免地要造成水土流失,先发展、再治理等思想的存在和水土保持法治观念淡薄等原因,造成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很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在局部地区甚至仍存在扩展的趋势。水土流失的治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4.1积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各地要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有关方针政策,将坡耕地等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加强生态建设,从源头上治理水土流失。据测定,在黄土高原地区,同样坡度的陡坡地,耕地土壤流失量是草地的5~20倍,水的流失量是草地的2~8倍。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既可以治理水土流失,取得生态效益,又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据对陕西米脂县泉家沟的实验分析:在大于20°的坡耕地上,粮食单产750kg/hm[2],盈利150元/hm[2]以下,且水土流失严重;种草则可达11250~15000kg/hm[2],养牛收益达1917元/hm[2]。
4.2加大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力度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多种措施,重点加大对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风沙区综合治理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力求取得突破。同时,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开发,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认真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把防治水土流失与提高农业生产结合起来。
4.3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加大监管力度
水土流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加强监测,才能及时作出决策,采取相应措施。为适应防止水土流失工作的要求,要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特别是对水土流失扩展严重、水土流失易发地区实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变化情况。要争取做到将各地防止水土流失工作的成效每年反映在监测数据上,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又可以作为对各地工作成效做出量化考核的客观标准。
因此,一方面要采取最严厉措施,加大对植被的保护力度,制止毁林、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有效降低人为不良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同时,要加大对生态效益的评估,要像经济效益一样,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4.4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水土保持,并确保资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形成稳定、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银行要增加贷款额度,并适当延长偿还年限。
4.5开展水土保持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
(一)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规范分级诊疗服务,县域就诊率90%以上;上半年乡镇卫生院门诊服务量较2015年同期有明显增幅,住院诊疗量和病床使用率较去年同期持平;县级医院门诊服务量、住院诊疗量涨幅平均数达到5%和持平;医院开展远程会诊占院外会诊比基本达到40%。县、乡、村双向转诊通道畅通,运行正常。县级医疗单位与乡镇卫生院全面建立松散型医疗联合体,医师多点执业较2015年增长50%。
2.强化公立医院改革。草拟了《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继续巩固了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全覆盖,全面深化了管理体制、财政补偿机制、价格机制等综合改革;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效果评价,建立健全医院绩效评价机制,100%的公立医院实行了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
3.巩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药械保障机制改革。继续巩固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果。上半年,县级公立医院基药采购占药品采购总额的57.54%,全县网采药品金额比例县级达103.8%、乡镇达93.55%,平均阳光积分98.68。全县所有网采单位均能按省、市要求进行网上集中采购,采购药品、耗材采购率达100%;全县总药品、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平均积分达到90分以上;以县为单位实行了基药采购金按月支付,集中支付率达100%。截止5月,全县药品采购成交金额1523万元,其中基药1004万元,耗材采购成交金额140.95万元。
4.完善医改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医改领导小组,医改办编制人员全部到位,医改工作纳入了党委政府目标绩效管理,按期召开了医改工作推进会。我县“7个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医学影像、消毒供应、医学检验中心运行正常,心电中心正在建设中。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运行。
1.加强法制宣传。制定“七五”普法工作计划,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机关干部学法、领导讲法,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半年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5次,在医院、公共场所建立法治宣传栏14处,做好了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管理。
2.加强行政审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所有审批程序严格把关,切实做到了人员落实、责任到位、程序规范、限时办结,行政审批按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100%,无违法、违规办理现象发生。
3.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建立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促进行政权利公开运行;上半年共录入行政确认类15例、行政处罚类尚未查处违反卫生计生法律法规相关案例。坚持重大行政决策“五大程序”,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无行政行为被依法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任改正或者履行法定职责。
4.强化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完成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并及时上报相关数据和总结。对辖区各级各类学校22家,托幼机构13家进行了学校卫生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了住宿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执法专项检查,半年共检查住宿场所30家、市政供水单位1家、乡镇集中式供水单位9家,监督覆盖率100%。认真加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提高监督员综合执法能力,树立良好的卫生计生执法队伍形象。
(三)维护促进群众身心健康,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1.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100%。督促落实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顺利推进,目前正进行装修工程及总平施工,预计2016年10月底前完成整体搬迁。县中医医院新建业务用房项目已通过省卫计委医疗流线审查和县规委会方案审查,地勘已完成,正进行施工图设计,预计2016年8月底前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的建设用地已落实,正完善各项前期工作。截止目前,完成对上争取1316万元,占目标任务的53%,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900万元,占目标任务的65%。
2.大力发展民营医疗。实施社会资本办医促进工程,社会办医疗机构诊疗量(不含村卫生室)较2015年有所提高,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占比均达25%以上。
3.发展新型健康业态。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业发展推进工作机制,信息报送及时准确率达100%。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全方位推动医养融合健康发展,在县人民医院设立老年病科、精神病医院开展托养服务、东城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县中医医院养生康复中心纳入“十三五”项目储备。
(四)优化配置资源,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稳步推进。规范项目资金管理,项目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落实了一定比例的资金到村卫生室。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62.22%,动态使用率45.5%;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分别为34.75%、21.7%;按时报送信息8条。召开了3次基本公共卫生知识培训会,组织了2次对项目实施单位的工作督查指导和半年绩效考核,项目工作规范有序。
2.传染病和慢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
一是全面落实了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重点抓好了全县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管理及学校传染病防控,无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并切实提高了全县法定传染病网络质量。加强常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与预测预警,每月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对主要传染病进行预测预报,并每月开展疫情简报分析和舆情监测。截止5月,法定传染病准确报告率达100%。启动了疾控机构等级评审工作。2015年全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抽样调查,全县基免儿童建表率、建证率、表证符合率均100%。县级医疗机构产科于4月开展了预防接种信息录入。深入开展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力争今年通过省级验收。积极开展血防消除工作。正在完成自评及资料收集整理。疟疾消除工作,现已完成自评,已申请市级验收。强化全县饮用水监测,覆盖率达100%。二是加强慢病防控。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全县死因监测粗死亡率≥6‰,达国家监测标准。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全县共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核实780人,检出率达4.59‰,管理率81.6%,规范管理率69.4%,在管患者治疗率36.15%。
3.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强。一是加强妇幼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妇幼急救转诊体系,不断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二是强化妇幼健康管理服务管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96%,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8.45%;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0、4.4‰、5.87‰;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率44.07%;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废证率为0.24%。三是规范实施“七免一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婚检率96.33%,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城乡目标人群覆盖率77.13%,妇女常见病普查率80.02%,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97.63%,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5.09%;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应用比、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疗率、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均达100%;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落实率100%。
4.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爱卫月、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为契机,大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控烟和健康教育工作。由县爱卫办统一组织,5月聘请专业消杀公司对中心城区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广场等所有公共场所统一实施除“四害”。据统计,共对6所学校,6个广场,60多家机关单位,400多家企业,5000多家商店,实施了除“四害”活动,受益人群达6万多人,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和省级卫生乡镇工作。整合资金强化农村改厕工作,卫生厕所普及率较去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加强控烟工作,开展“青春无烟,人生无悔”为主题的控烟宣传健康科普活动,开展医疗卫生系统和公共场所禁烟工作督导暗访,取得了良好效果。
5.巩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创建成果。一是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县成立了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县、乡医疗卫生机构100%建立了卫生应急管理科室,落实了专兼职人员负责。修订了2016年鼠疫控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县级预案。二是深入巩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成果,开展医院应急规范化建设,目前已有3家通过市政府应急办考核评估,其余正在等待评估。三是圆满完成2016年山洪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医疗救援演练任务。四是每月开展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风险评估和舆情监测,卫生应急信息报送准确率、及时率100%。
6.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量及指标完成率100%;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的分析水平,积极参与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落实县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为食源性哨点医院,覆盖率100%。
(五)推进管理创新,强化医疗服务管理。
1.医疗服务不断改善。强化控费管理,上半年县域内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增幅控制在5%以内,二级公立医院药品占比基本控制在30%左右,每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费用正逐步控制在20元以下;县域分级分类医疗机构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为7.3天左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逐步下降。二级医疗机构推进预约诊疗服务,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任务稳步推进。
2.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按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设置规划(2015-2017)要求,我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目前已建成13个并逐步开展工作,另7个正在筹备建立中;建立完善住院总医师和专科护士管理制度,推广护士分级管理和绩效考核。100%的二级以上医院实行电子病历,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医疗质量控制,二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5个专业60个病种,二级专科医院不少于10个病种;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100%达到国家要求。建立和严格执行处方、医嘱、检查检验单动态监测等制度,实行“三类”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指标控制和动态监测;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医疗机构使用专利药等高价药品占采购总额比例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建立大型医疗设备论证使用专家库,对民营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使用实行备案制管理。推广适宜技术,推进同级医疗机构临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加强院感管理,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院前急救管理,提高急救急诊服务能力。
3.加强平安医院建设。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县乡公立医疗单位和康达骨科医院均参加了医疗责任保险,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其他民营医疗机构参保;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及时报销率近100%;强化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医疗机构均成立了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与县司法局建立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半年无大型、伤医事件和事件发生。
4.强化城乡对口支援。医学影像、消毒供应、医学检验三个中心的逐步建成,DR在三个乡镇的投放,依托松散型医联体的建设,优质医疗资源正逐步下沉,对口支援任务正逐步完成。
5.基层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和住院诊疗量增幅达4%以上;推进“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推荐比例达45%。及时兑现乡村医生各项政策性补助,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6.积极开展契约式服务。推进乡村(社区)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已签约36570户,签约率为92.64%。
(六)积极推进中医事业发展。
继续巩固和推进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承诺指标工作,各项指标均完成。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置了1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医生,100%能运用至少6项中医药技术方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全县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45%。2015年西龙镇中心卫生院标准化中医科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县中医医院新建业务用房项目,力争8月底前开工建设。中医数字化诊疗平台建设完毕,待市卫计委考核验收。全县采购优质中药饮片合理配伍用药有大幅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达50%以上。截止5月,开展基层中医药业务培训2次,中医药文化宣传6次。
(七)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1.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做好各项统计指标工作。截止3月31日(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全县半年出生人口112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1.73%,人口自然增长率1.52‰,人口出生、死亡统计误差率在1%以内。
二是认真抓好统计质量。推进卫计系统内部信息共享,建立了“报送内容时间方式三统一、人员固定”的卫计系统信息报送模式,实现了县域内个案信息交换;与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全面完成了PIP系统与公安数据信息比对工作,比对数据9264条,完成率100%。对省级监测点工作加强督促与指导,确保每季度省级数据17项指标达标;开展了村居手持移动终端使用培训,使用覆率100%;接受了全市半年目标考核工作,各项指标顺利通过。
三是平稳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截止5月,共办理证件1438本,其中一孩生育登记436人,二孩生育登记254人,独生子女光荣证748人,群众满意度100%。目前暂无特殊情形类的再生育审批的案例,省内异地协查及时回复率达100%。
四是认真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严格执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征收标准、程序、结果“三公开”和“征缴分离”管理规定,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截止目前,全县无违法生育对象,无行政侵权案件。
2.计划生育奖特扶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了“两奖一助”对象资格确认及信息录入工作,全县奖扶9007人,特扶572人(其中市特56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13162户。经测算,今年全县奖特扶对象将享受惠民资金约1223万余元。二是建立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一对一、多对一联系人制度和免费体检制度,每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至少有1名固定联系人,建立了计划生育特殊关怀户168户,卫计系统的党政领导干部已走访慰问了16户特殊家庭,并发放慰问品。
3.性别比治理工作。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开展打击“两非”综合治理工作。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数据质量,每周至少登录“两非”信息系统1次,共登录25次,半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
4.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深化网格化管理,健全乡镇一村居一网格员管理服务网络,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数量补助经费工作机制。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率90%以上,流动人口重点信息反馈率、接收率、及时率100%。
5.药具服务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完善避孕药具管理与发放服务,药具应用率、有效率、随访率、知情满意率均达95%以上。科学规范编制计划,计划执行率100%。药具业务购调存管理信息系统报表管理数据“零”误差,发放网点药具保障率100%。
(八)强化综合保障能力建设。
1.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引进,加大公开招聘力度,补足配齐基层卫计人员,目前已录取10名卫生专技人员充实到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县人民医院引进了一名研究生人才,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空编率控制在15%以内。全面推进乡村卫生计生人员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我县正在调查研究中。激励引导卫生人才服务基层,落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前服务基层制度,积极探索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全面完成了工调、岗位设置等人事工作,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试点任务正在开展中。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在“5.12”国际护士节评选和表扬了一批优秀护士和30年护龄工作者。
2.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基本医疗功能模块和医保接口软件对接,已完成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基础网络部署,预计9月底前完成全县信息系统实施工作。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数字化医院,县中医医院正积极申报创建。二级医疗机构100%建立标准化电子病历。
3.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积极开展实施卫生计生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县人医院拟引进128排螺旋CT新项目,正在开展论证。推进重点专科建设,省级重点专科重点打造了县医院泌尿外科、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市级重点专科重点打造县医院肛肠外科和呼吸内科、县中医医院康复科、骨伤科。推进“四个职业素质”提升,鼓励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历教育和职称晋升考试,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100%,达标率95%以上,新进医学专业毕业生100%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强化卫计宣传工作。建立健全新闻发言制度、新闻发言人队伍,建立以局宣教股、各医疗卫生机构、各乡镇为成员的通讯员和网评员队伍。通过各类重大节日契机,上街道、进社区,进农村、入农户,发放宣传品、进行免费义诊等活动,半年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2次。4月省卫计委宣传教育中心在我县中医医院拍摄一部以反映优秀医生为题材的专题片,在省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播放。完成了西龙镇鹰台村人口与健康文化示范基地的打造工作。加强外宣工作,与省市相关媒体加强联系,截止5月,市级上稿33篇、省级19篇。全面开通官方微信,及时更新信息。加强舆情监测,目前我县无涉及卫生计生重大负面舆情。
5.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暨行风建设工作。加强党务公开和基层党建,深入推进“挂、包、帮”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投入8000元对三清寺村结对帮扶群众进行了慰问。100%的单位落实党委(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认真开展“从严治党责任在肩”和“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学习、重温党的誓词,开展坚持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两学一做”专题讨论会和知识竞赛活动。依法加强医疗行业行风建设,制定卫计系统纪检工作要点,按要求推行公立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制度,每月不定时对系统作风情况开展暗访检查;对财务规范、“三公”经费使用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进行了检查,全系统无重大违规违纪案件发生。通过集中学习、典型教育座谈、观看警示片、廉政谈话等形式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专题活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3次,实现了系统教育全覆盖。
(九)统筹抓好其他工作。
1.狠抓稳定工作。坚持排查、接访、稳控多项措施并行,圆满实现了“零进京、零到省、零到市集访、不出事”的目标,群众来信来访处理率、案件办结率100%,总量呈同比下降。
2.无偿献血工作。强化无偿献血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新闻媒体公益宣传12次,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医疗机构、公共场所设立宣传栏14个。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保持100%。严格执行血费报销规定,上半年报销66人次,报销金额50400元。辖区内无非法采、供、用血情况发生,无因临床用血而发生的医疗事故。
3.统计财务工作。全力抓好卫生计生统计,按时保质报送卫生统计报表,人力个案上报与月报在岗职工数一致率98%以上;辖区机构双向转诊个案上报与月报转诊数一致率100%;对“统计数据质量监测系统”问题处理率100%,数据现场质控准确率90%以上。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认真做好项目资金管理与成本预算,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作用,及时上报各种财务报表。提升卫生计生财会工作水平,强化了各医疗单位财务监管和指导,规范资金管理与使用,乡镇卫生院严格实行了报账制。
4.医疗卫生扶贫工作。按照《县医疗卫生扶贫专项方案》大力开展卫生扶贫工作,贫困地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一是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有效改善了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致困”。二是开展精准医疗救治。依托医疗联合体建设,建立一支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精准扶贫专科专家队伍,对帮扶村贫困对象制定一对一疾病救治名册和爱心联系卡,开放与该村委会联动的就医绿色通道,对贫困户实行优先就诊、医院先垫付治疗、优先请上级专家会诊、上门医疗服务等举措。三是精准医疗救助。与村委会、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帮助贫困户大病救助申请医院能力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减免,开展“志愿者服务在医院”活动,志愿者爱心捐助或住院陪护等。四是医疗行业扶贫。结合医院党团员志愿者活动,对在家有治疗条件的,志愿者实行上门服务;对无条件在家中治疗的困难户,采取联系人与贫困户对接模式,使他们不再因病返贫。
5.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体系,明确了各医疗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每月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及时上报隐患排查治理月报表,半年已开展专项检查3次,目前无重大、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二、2016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不折不扣地完成市、县各级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加快推进县中医医院扩建项目,大力争取县人民医院项目;
(三)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中心,推进重点专科建设,完善医疗联合体,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四)抓实基层基础工作,做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五)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水平,创建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完成省血吸虫消除县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