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环境污染及治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3 16:07:3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环境污染及治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环境污染及治理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快。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养殖废物、工业废物、生活废物等,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为了改善这一污染情况,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同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理,从而改善农村水环境。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一)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污染

随着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人口从分散渐渐走向几周,小城镇的聚居农村生活也变得尤为集中,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明显,这也构成了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我国的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有着几个显著的特点:①来源广泛,它不仅有厨房污水、人的粪便,同时也有生活垃圾渗透产生的污水等等;②分散面积广,农村的分散和地理分布特征造成了污水过于分散,在收集方面困难重重;③增长比率快,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变,生活污水的生产量也在渐渐加大;④处理效率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安置上,有诸多不足,生活污水没有经过直接的处理就直接进入河道,这也是影响农村水环境的重要因素。

(二)农业化肥使用与农药大量使用对水环境的影响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化肥的使用量也一直排在世界前列,但是化肥的实际利用率却不高,造成大量化肥流失并进入自然水中,使水环境受到污染,化肥的大量流失会使农田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进一步扩散到河流湖泊中,成为水体污染的主体。而在农药使用方面,随着农作物害虫抗药基因的增强,造成农药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农业生产中单位面积农药的喷洒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农药的实际使用率却低于20%,大部分农药挥发到空气与土壤中,对当地水环境造成危害。

(三)畜禽业发展造成的污染

当前,在农村除了农业生产外,很多人开始加入畜禽养殖行业。而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畜禽养殖并没有形成规模,缺乏专业化的管理,畜禽养殖厂分布比较分散,养殖人员没有对环境保护有足够的重视,畜禽养殖业用水冲洗养殖舍,粪污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边水体或采用渗坑下渗,不仅污染地表水,也污染了地下水,味道刺鼻、蚊蝇滋生、大肠杆菌超标,对人身和生态都带来危害。

二、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对策

(一)加强生活污水及农业生产中水环境污染的治理

对于人口较密集的农村群体,在生活废水与固体污染物的处理上可以采取集中处理的方法,通过构建类似城市排水系统的方法利用管网将污水收集起来,并建立设施完善的污水处理场,污水经过具体处理后,实现循环再利用或者保证水排放达到标准。而对于无法集中处理的农村,可以推广使用高效藻类塘技术与厌氧沼气池的技术,实现废水的集中处理,高效藻类塘处理能够净化大量富营养化水质;而厌氧沼气作为我国农村最经济、最有效的污染处理方法,能够实现污水的有效处理与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对于生态农业的建设,应提倡循环经济与农业清洁生产,从源头上预防农业生产对水环境产生的危害,在实际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民要合理使用有机化肥,尽可能使用生物肥料来替代有机肥料,提高化肥的使用率。在农业病害的防治上,通过生态平衡施肥与生态养殖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建立生态养殖系统,实现功能循环,比如在畜禽养殖农村,可以利用家禽农田放养的方式,对农业病害进行生态控制,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使农村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二)好氧和厌氧生物治理技术

好氧生物治理污水系统是目前在农村中最常采用的一种新处理污水技术。好氧生物的治污工艺有很多,而且各自有优缺点,在选择时,要根据污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对比选择,注重技术的性价比。生物治理指的是利用风机等的设备给污水注入氧气,从而培养水中的微生物和菌类中暑,通过微生物和细菌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少数合成细胞,促进微生物的成长,剩下的以污泥形式排出,通过这种方式净化水资源。厌氧技术与好样生物治理技术相比,建设投资要高于好氧生物治理,但是没有日常运行费用。目前而言,厌氧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去氮磷能力不强,治理效率低,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运用。

(三)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在农村,大部分人文化水平较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就要安排专业人员为居民讲解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使居民了解到自己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哪些行为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在以后的生活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转变自己的落后观念。引导农村群众走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三、结论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人类要想长久的发展下去,需要提升对水的保护意识。在农村建设过程中,造成农村水污染问题严峻,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对此,本文从居民生活、工业以及畜禽方面产生的水环境污染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加强生活污水以及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处理,采用好氧以及厌氧生物治理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向居民普及生态环保意识。重视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合理措施进行治理和预防,是提供安全的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加快农村建设的有利工具。

参考文献:

篇(2)

1.1管理力度不够,污染治理效果欠佳

我国虽然在很多地区都已经开始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但是由于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环保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与控制,这样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助长养殖户无所顾忌的心理,非常不利于我国畜牧业的环境污染控制。

1.2畜牧饲养人员环保意识淡薄

在畜牧饲养过程中,饲养人员是行为的主导者,他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是实现环保问题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畜牧饲养人员本身的环保意识就非常淡薄,环保技术掌握不够,加上地方环保部门管理力度不够,因此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2畜牧业产生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2.1强化畜牧生态保护的管理监督力

度在畜牧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当地监管部门及管理人员必须要强化管理意识与管理力度,定期开展环境治理与管理工作,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污染情况,为我国畜牧业生态保护提供更多的依据。

2.2强化畜牧业生态保护工作指导

在强化监督管理的基础上,还需要给予环保工作更多的指导,畜牧业治理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遵循防治结合的原则,我国长期以来都是先污染后治理,这对于环保治理影响很大,基于以往的经验,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理措施,并给与这些养殖户科学的指导和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2.3科学化排污处理

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排放处理不科学,很多养殖场在排污处理上采取的措施不够完善,从而加重了污染问题。可以采用沉淀池、沼气池等低成本、高成效的方法,同时还可以采用栅栏、厌氧及沉淀等工艺,对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粪便、污水等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需要两级以上的沉淀池。畜禽粪便采用沼气或生物肥进行处理,粪污处理设施要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粪便污水达标排放标准畜换算:1个标准畜=1头牛(马、驴、骡)=5头猪=10只羊=100只鸡=50只兔=500只(鸽子、鹌鹑)。养殖场(小区)的排水系统应实行雨水和污水收集系统分离,在场区内外设置的污水收集输送系统,采取暗沟布设。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应坚持种养结合的原则,经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场(小区)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向环境中排放,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在畜禽养殖场与农田之间,应建立有效的污水输送网络,通过车载或管道形式将处理(置)后的污水输送到农田,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污水输送沿途的弃、撇和跑、冒、滴、漏。畜禽养殖场污水排入农田前必须进行处理(采用格栅、厌氧、深沉等工艺流程)。进行沼气发酵,对沼渣、沼液应尽可能实现综合利用,同时避免产生新的污染,沼渣及时运至粪便贮存场所;沼液尽可能进行还田利用。污水输送的暗沟,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污水的消毒处理采用非氯化的消毒措施,要注意防止产生二次污染物。污水的净化处理应根据养殖种养、养殖规模,清粪方式和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选择合理、适用的污水净化处理工艺和技术路线,采用自然生物处理的方法,达到排放标准。畜禽产生的粪便经厌氧发酵杀死病原微生物后充分还田。

2.4积极推广“环保养殖”

在养殖户中推广环保养殖的理念,引入有利于环保工作的高效有益微生物与垫料等设备,这样动物能够将粪便直接排放在发酵床上,再利用其挖掘及扒爬等本能将这些粪便进行有效的翻动,加之人工辅助,使畜禽粪尿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分解和转化,真正实现粪污零排放。

篇(3)

一、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现状

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近年来,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1、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2、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3、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此外,由于污水灌溉、堆置固体废弃物、承受了大量工业污染的转移,农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延伸到了食品污染。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四条成因

1、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

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3、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4、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但却存在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 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

三、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要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创建美好生态家园,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由政府牵头、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着重从几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增强群众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环境法律法规,倡导生态文明,营造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逐步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对村民、企业经营者和青少年学生的环境教育,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树立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是畅通投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主动与上级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争取中央、省、市的专项资金投入,重点解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问题。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环境保护,采用多种措施确保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引导村民建设居民小区,逐步实现农民向社区集中,以便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

三是强化源头管理,整治生活垃圾污染。在生活垃圾的处理上,坚持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处理,从源头杜绝污染问题。对乡镇生活垃圾采取“组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处理模式,提高垃圾收集覆盖率和集中处理率,对不具备条件的偏远乡镇生活垃圾采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处理生活污水。扎实开展城乡综合环境治理,以生态创建为载体,有效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四是引进先进理念,科学发展畜禽养殖。借鉴外地先进经验,集中建设集畜禽饲养、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养殖场,提高畜禽养殖规模,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和废物综合利用双赢的目标。划定禁养区和非禁养区,扶持规模养殖场,控制小型养殖场,走农业加工业、种植加养殖的循环经济之路。

五是提倡标本兼治,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结合地方实际,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强化乡镇企业的监督检查,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严密监控,对新建企业实行严格的环评审批。整治农村河沟池塘污染,保护村庄现有水源,发挥河沟池塘的自然环境净化能力。

六是强化监督检查,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把环境保护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重要农产品产地等的环境监测。坚持“执法从严,处罚从重”的原则,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七是坚持疏堵结合,健全治理长效机制。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清除农村卫生死角,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开展以村庄绿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为主题的“三化”活动。组织成立新农村建设委员会,具体负责对村庄环境整治进行长效管理,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健全环保责任制,实行环境保护辖区首长负责制,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考核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确保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书目:

1、《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建议洋淀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14 期杨志新, 冯圣东, 刘树庆;

2、《隔、锌、铅单元素及其复合污染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关系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期 ;

篇(4)

1农村污染的现状

1.1化肥和农药带来的污染

在我国的农村,农民为了提高自己的粮食产量,存在过量使用化肥的现象,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社会效益,过量的使用化肥对土壤造成巨大的危害。不合理的使用化肥作为他们追求经济效益的良方,自认为可以提高产量,但其反而破坏了土壤的内在结构,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过量的使用化肥,只会事倍功半,使得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这样不仅仅造成了农田、土壤等生态基本环境的污染,还会通过农田、土壤中的水分对地表水造成更深层次更严重化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甚至污染地下水。此外,过量使用化肥所产出的农作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1.2畜牧业发展弊端

人们现在在追求健康的同时,更加关注食品的健康,对一些蛋、肉、奶产品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使得畜牧业发展较快,导致了农村出现大量的中小养殖场,这些养殖场多为无序分散状况,且未设置任何环保设施,大量的粪尿垃圾物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这样不仅对于大气及地表水造成了污染,甚至对地下水也造成了污染,严重污染了周边的环境,不利于人类健康最大化,生态环境保护最大化理念。

1.3秸秆污染

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的产量一直都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地位,但由于在能源化工领域以及在还田,饲料,造纸等领域在关于秸秆的利用的一些技术上的难题一直没有突破,以及部分山区由于地势原因导致回收成本较高,使得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最终造成大量秸秆以露天焚烧的方式解决。在露天焚烧秸秆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此外还会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污染指数逐级升高,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土壤质量下降。

1.4生活垃圾处理不当

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靠拢于城市生活,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以及垃圾种类也在不断增加,造成的污染也就随之增大。农村生活趋近于城市生活,由于产生的垃圾中难分解的有机物在不断的增加,以及一些发达的乡镇地区还有大量的工业垃圾产生。加上为促进农村乡镇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大示范小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大量人流涌入农村,也造成了一大部分垃圾的产生。

1.5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

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农村环境建设也应时刻重视。现如今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农村人口众多,生活污水排放量又大,再加上经济条件相比城市较差、缺乏熟练的技术以及群众的环保意识等因素,导致环境污染等情况。由于污水处理的设施建设严重缺乏,导致生活污水大都直接随处排放。这样不经处理的随意排放会造成周边河流、水塘等自然水污染,使得周边水环境恶化,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地区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2治理对策

2.1加强农民环保意识

在部分地区,由于农民对环境污染的有关知识不甚了解,对环境保护意识较差,使得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有许多破环环境及生态的行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政府应该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当地农民可以多方面,多渠道了解环境保护相关知识,认识到污染跟自身生活的环境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2.2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的建设

我国将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农业机构调整的新方向,也是作为维护原生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所以政府要时刻引导,帮助农民改观传统的思想,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理念。推广低容量的喷雾技术和综合防治措施。还要进行化肥的合理使用,采用一些成熟的生物防治技术,达到精准化施肥,推进有机肥料的合理使用。

2.3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

切实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积极推广集中养殖、集中治污。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按照工业污染防控要求,实施排污许可、排污申报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组织执法检查依法取缔禁养区域内的畜禽养殖场,加强畜禽粪便的资源化综合利用,诸如生产有机肥、还田、制培养料、建设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沼气工程等?杜绝养殖废水直排现象,使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物有关指标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达标排放。

2.4堵疏结合推动秸秆禁烧工作

堵疏结合,既要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处理方式,又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新技术,包括直接还田、粉碎还田、过腹还田等方法。以及用作燃料、秸秆气化、建材加工、食用菌生产、编织加工等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模式的宣传推广。

2.5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现有建设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实施规模,充实建设内容。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力度,重点解决村内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3结语

我国大多数人口生活和居住在农村,农村环境没有改善,农民的小康社会则毫无意义。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已经迫在眉睫,国家以及当地政府应该充分意识到这点,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才能使农村的经济可以持续发展,农村环境得以改善,农民的健康问题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环境污染;防治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化学实验成为化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化学实验固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对于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促进科研项目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但化学实验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虽然一次实验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长期积累下去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对化学实验室污染的控制,提高环保意识,尽量避免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本文将从化学实验室对于环境的主要污染以及化学实验室污染的治理方法进行探究。

1化学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

1.1化学废液的污染

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是十分常见的化学实验污染物之一。很多废液中含有腐蚀性较强的物质,如硫酸等,如果直接倒入下水道,会腐蚀管道,严重时会污染地下水。另外,一些无机废液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亚硝酸盐,是危害巨大的致癌物,若随意丢弃,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重要的影响。

1.2化学废气的污染

在化学实验中往往会生成一些污染极大的废气,例如CO、NO等,由于气体的扩散性,使得实验废气不同于其他物质,难以收集和控制。一些人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随意将废弃排入空气中,虽然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影响,但长期下去对于大气的污染会十分严重,因此做好实验废气的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1.3废弃重金属的污染

化学实验室中的重金属是化学实验室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重金属往往很难被降解,且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能够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食物链中不断累积。例如铅、汞等重金属都有很强的毒性,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若将重金属不慎排入土壤或水源中,其危害是很难控制的。因此,对化学实验室的重金属的治理,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

2化学实验室污染治理的措施

2.1制定适当法规,提高环保意识

完善的环保法规是化学实验室有法可依的基础。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普遍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化学实验室的环保方法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没有对化学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大部分学校对于污染的处理措施不够,往往只重视教学,忽视了对于实验室废气污染物的治理。同时对于学生的环保教育不够,环保意识普遍不足。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明确对于污染物的处理措施和排放标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2加强对实验员的环保教育

在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的往往是高校师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实验的过程,对于实验后废弃物的处理意识不够。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鼓励学生在实验中通过合理的实验方法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例如采用微波消解法,防止酸气排放到大气中等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避免浪费实验试剂,在实验结束后,养成自觉对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的习惯。只有文明合理地进行实验操作,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

2.3适当购置和使用化学药品

高校实验室要注意适当购置和使用化学药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化学药品有一定的使用期限,过度购买化学药品容易导致由于过期带来的浪费,实验室应定期适量的按照计划进行化学药品的采购。在使用中,也应尽量减少用量,避免多余的化学药品对环境带来污染。推广微型实验方法,节约实验试剂的同时降低能源的消耗,在保护环境之余降低实验成本。这是高校实验应提倡的方法。

2.4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

高校应聘用合格的实验室管理员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严格的管理。高校师生在进行实验后往往会对废弃物缺乏必要的处理和收集,而设置实验室管理员就是为了进一步进行污染物的严格处理,对实验员的操作进行监督,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验室管理员必须具备必要的化学实验知识以及较强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实验完成后,管理员应对废弃物进行严格的分类、集中并妥善保存,统一由环保部门进行回收。对废气进行一定的处理使污染降到最低后再排出。要做到管理和治理相结合,保存实验室环境洁净、有序、安全。在实验员对于废弃物的处理不当时,实验室管理员也应及时指出并制止。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室的污染是不容忽视的,要想有效减少污染,需要政府、高校及实验人员共同的努力,只有切实提高环保意识,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化学实验室的污染问题,更好地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作者:温泉 单位: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从石油开采之初到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石油污染问题就从未停止过。不管是进行石油勘探、运输,还是进行石油产品加工,石油对环境的污染都不曾间歇。石油勘探初期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就有好几种:

(1)钻井液体材料污染,一般为高分子材料,不易被降解,能够长期残留在地下层对地下水进行污染。

(2)含油矿渣污染,在钻井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岩渣,这些废弃物中包含了大量的石油。

(3)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在地下岩层中的一些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随着钻井所产生的矿渣一起被带到地面,如不处理将对环境产生严重且久远的影响。

在石油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事故的发生,常常伴随着石油泄漏的产生。一旦石油泄漏,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海上石油泄漏,一般海上发生石油泄漏少则几十吨,多则上千吨。当这些泄漏的石油进入大海时,部分海面就被石油所覆盖,从而给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1 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办法

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包含了陆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以及江河、海洋环境污染。并且这些污染的形式和影响都存在很大差别。同时这些污染不但给环境带来了困扰,也给人类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特别是石油运输出现事故时, 一般一次事故的处理及赔偿费用少则几千万,多则可达几十亿,有的甚至近百亿(如1989 年,艾克森石油公司运输石油的一艘轮船发生事故,最后损失80 亿美元)。在石油给环境带来的问题上,人们针对不同的污染,提出并采取了很多相关措施。

1.1 石油对陆地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办法

1.1.1 石油对陆地环境的污染

石油对陆地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陆地土壤的污染和地下水层的污染,同时存在对空气的污染。石油对土壤污染和地下水层的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开采过程的钻井作业、井喷事故和石油储存罐的泄漏。在陆地上如果石油在土壤中的浓度过高,那么土壤的性质和结构会就受到很大的影响,即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从而对陆地上的动植物产生不良后果。石油之所以能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主要是由于石油是由各种有机物组成,其主要成分有四种:饱和烷烃、芳香烃、沥青质和胶质。这些有毒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残留在土壤中会对生态系统产生长期影响。被石油污染的土壤能对植物直接起毒害作用,因为石油是具有粘性的有机物,它可以粘附在植物的根系表面,阻断植物根部的呼吸,致使植物根部腐烂从而导致植物死亡。同时石油中的有毒有害的芳香烃和重金属被植物富集后,最后进入人体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1.1.2 陆地土壤被污染后的处理办法

由于石油对土壤的污染日趋严重化,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被污染的土壤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石油进入土壤的迁移方式的研究以及被污染的土壤的修复研究,陆地土壤被石油污染后一般的处理方式包括以下三种:化学法、物理法、生物修复法。在这三种方法中,化学法容易引入二次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如果采用物理法则会使处理成本非常高,同时处理的效果也不是特别好。近几年,很多学者将目光放在了生物修复法上。主要是基于生物修复法既不会给环境带来像化学试剂那样的二次污染,又不会像物理法那样高成本。石油对地下水层的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国内外的学者同样都重视这个问题。国外很多国家的环保局很早就对石油污染地下水进行了监测。同时国内的很多学者在这方面也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1.2 石油对江河、海洋环境的污染及处理方法

1.2.1 石油对江河、海洋环境的污染

在江河和海洋中,由于船舶在行驶过程中漏油以及油轮事故发生等,常常使得江河和海洋环境受到石油的污染,这样就给水生动植物带来了危害甚至是灭亡。石油中的有毒有害成分还会被植物直接吸收富集,当水中的鱼食用掉这些植物时,有毒物质就会富集在鱼的体内。而且,鱼在水中通过腮的呼吸也会使水中的石油成分进入身体中,导致有毒物在鱼体内富集。并且石油中的芳香烃还会降低水生动物的繁殖能力以及寿命。在江河和海洋环境中,通常易被石油污染的是海洋环境。因为几乎每年都有大型油轮的漏油事件在海上发生,海上钻井也时常发生泄漏事故, 海底大陆架也会发生天然的石油泄漏事件。因而很多科学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做了大量工作:石油污染预防监控分析、石油污染对沿海区域环境影响和石油污染的处理方法等。

1.2.2 江河和海洋环境被石油污染后的处理办法

对于水上产生石油污染时,通常也采用三种方法处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修复法。物理法主要包括:围栏法、硬刷撇油器法、吸油材料法、活性碳吸附过滤法、激光处理法等。化学法主要有:胶凝剂处理法、分散剂处理法、破乳剂处理法等。生物修复法主要是微生物法和植物法。在这三种方法中,物理法和化学法是相对成熟的方法,而且在常见的石油泄漏事故中常常采用。而生物修复法由于不是十分成熟,常常在石油污染中起辅助作用。但更多的学者认定,生物修复技术将是石油污染处理的未来技术。很多学者也对不同的微生物菌类降解石油做了研究,并且发现微生物对石油的降解效果较好,而且降解的最终产物往往都是无毒无害的(如:CO2和H2O)。所以从长远来看,生物修复技术作为海上石油污染处理技术的前景是很广阔的。

2 总结

全球石油污染的严重化,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随着石油污染的环境范围越来越广,它给自然界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在治理石油污染上采取了很多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修复法等等,特别是生物修复法在近几年来备受关注。在石油污染处理中,无论是土壤还是海洋石油污染处理都有三种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修复法。但是土壤和海洋本身存在很大的物性差异,因而需要区别对待。对于土壤的石油污染物理处理法主要空气爆破法,而海洋环境中物理法主要是围栏法将石油围起来,防止石油随波浪扩散,然后再将石油回收起来。所以对于土壤和海洋环境的石油污染处理中的三种方法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石油污染的最好处理办法是从根源处理,以预防为主。从石油开采、运输、工业化生产到石油产品的使用,都应该注意做好石油污染的防治措施。同时一旦发生石油污染,就要采取相应的紧急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青海;户用沼气池;建设和使用现状;农村环境污染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和开发新能源的方法[1]。在此背景下,沼气资源作为一项极具应用前景的可再生清洁生物能源,是合理利用、多次利用和综合利用生物质能的最有效形式,也是推广范围最大、最成熟的生物质能模式[2-3]。沼气发酵技术主要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在有效缓解农业环境废弃物污染问题的同时,还可形成人们日常所需的生物质能源,对其开发利用是解决能源紧张形势下农村能源供应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举措,其发展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4-5]我国人口众多、农业基础雄厚、农村人口居多的基本国情为农村沼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6]。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成为了世界上沼气开发与利用的大国。2003年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实施以来,全国农村户用沼气池的数量急剧增加,已经成为沼气主体[7]。沼气建设不仅节约了煤炭、薪柴等传统能源消耗,促进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户收入,而且改良了土壤,减少了气体污染和粪便污水的排放,一定程度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8]。沼气建设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国内已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9-11],但目前还没有关于沼气池建设对改善青海生态环境方面的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选择青海省具有代表性的乐都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沼气建设现状、农户对沼气和环境污染治理的认同情况及沼气对减少农村环境污染的意义,为今后大力推广普及沼气建设和综合利用,进一步改善青海农村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1农村沼气与环境污染治理

青海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畜禽养殖污染、生活型污染及生产型污染等几个方面。据统计,截至到2012年底,青海省在畜禽养殖污染上,有各类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和养殖小区207个,COD年排放总量达2.27×104t,NH3-N年排放总量达0.09×104t。在生活型污染上,按照全省农村人口、消费方式和产排污系数估算:生活污水年排放量达3283.2×104t,生活垃圾年排放量达68.4×104t;生活用煤年消耗90×104t,SO2年排放总量达1.06×104t,NOX年排放总量达0.31×104t。在生产型污染上,每年产生作物秸秆约有50%未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使用率高、处置率低等问题依旧存在[12]。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禽畜养殖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及生活污水污染是青海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最主要来源。人畜粪便、农业废弃物及污水等通过沼气技术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发酵污染物制取沼气作燃料,而且沼气池中的水和沉渣,保存了污染物中绝大部分氮、磷、钾元素,是优质的有机肥料,使生物体内的能量和各种成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沼气池对于污染物中致病微生物也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因此,在青海发展沼气并对其综合利用是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和改善环境卫生状况、解决能源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沼气池在解决农村环境污染中的作用

2.1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青海农村公共生态卫生事业中,最头疼的两件事为厕所和畜(禽)圈,它们是破坏环境的污染源,同时也是疫病流行的传染源。目前青海农村厕所大多数使用的还是简陋的旱厕,畜禽粪便也任意堆放,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臭气熏天,蚊蝇乱飞,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自沼气事业发展以来,沼气池成了污染源处理中心。青海沼气示范户的庭院建设统一规划,住宅、暖棚猪舍、厕所与沼气系统布局合理,院落干净整洁,厨房明亮、灶台干净,生产物品堆放有序,人畜分离、牲畜圈养、粪便入池、厕所清洁。加之用沼气做饭,干净卫生,彻底改变了环境卫生面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粪便等污染物流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即可杀灭寄生虫卵和部分病菌,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标准,把环境卫生问题解决在家居和庭院之内,在短期内低成本地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消灭传染源,切断疫病传播渠道,保护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2.2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青海农村由于长期以来的森林植被破坏、过度放牧、林地和草地的开垦及耕作制度的不科学,导致能源短缺、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能源短缺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导致了滥砍乱伐,破坏植被的现象。沼气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地缓解农村能源紧缺的局面,可以减少林木砍伐、破坏和草皮乱铲焚烧等现象,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一座8m3户用沼气池,每年所产沼气的能量相当于0.2hm2薪炭林一年的产柴能量或10hm2干旱草地的地表生物产量,每年可节柴5000kg以上。沼气的生态环保功效还体现在能够有效减少农村空气环境的污染。青海有些地区的农村,煤炭仍为主要的能源,用于烧水做饭及取暖。煤炭燃烧产生的CO和SO2等气体,严重污染了空气,破坏了生态环境。通过沼气建设,能够减少用煤炭等能源造成的空气烟尘污染。青海农村一座8m3沼气池正常情况下,产气量能够满足6个月左右烧水做饭的需要。按平常每户年用煤2t计算,考虑冬季取暖耗煤较多的实际,使用沼气每户也至少可以节约一半的耗煤,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气体的排放量。

2.3改良农村土壤结构青海农村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农药、无机化肥、农膜等,不仅造成了地表面的水源污染,而且土壤板结日益严重,导致了土地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的下降,对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沼液沼渣作为一种优质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和耕作性能的改变有积极作用,同时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通常情况下,一座8m3沼气池每年其沼液沼渣提供的肥料相当于30~50kg硫酸铵、20~40kg过磷酸钙和10~15kg的氯化钾,施用其能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农作物产量。因此,农村沼气建设对于维护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2.4加快农村奔小康进程只要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免不了有粪便排泄物。在农村,除了正常生活还有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人畜粪便作为生物质,用来制取沼气是一种很好的可再生能源,能与天然气相媲美,从而降低农村不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消耗[13]。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生态农业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消化,可以将妇女从繁重的厨房劳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时间从事庭院生产,改善了庭院环境,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减少常见病的发病率。搞好农村沼气建设,可以把养殖业、种植业紧密结合,形成“猪-沼-果(菜)”循环模式,使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转化,走上良性循环发展道路,加快农民奔小康的进程。

3沼气发展势头良好

3.1户用沼气池现状调查青海省自2003年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实施以来,在沼气建设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建池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改进,加之政策的正确引导和宣传,特别是户用沼气池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农户越来越接受并积极地响应,形成了一股好风尚。据统计,2005年我省在12个县、59个乡(镇)、202个村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16271户,农村户用沼气总数达到4.2万多户,占项目实施县农户的10%,占全省农业户的7%,是全国第二个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的省份,实现了沼气建设争优先,扩范围,上规模的目的。而2009年我省利用新增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农村沼气池项目10114万元,在各地建设包括农村户用沼气池10831座,收益农户1.1万户,同时还建有养殖小区沼气池53座,大中型沼气池6座。截止到目前,累计建设沼气池18万5千余户。

3.2使用现状及使用意愿乐都县是青海省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实施及完成的重点县之一,在其众多的乡(镇)中,蒲台乡建设近千户成为沼气示范户,其中,李家台村的沼气普及率、沼气池运行情况及利用效率最好。该村有农户79户,58户人家共建有沼气池65座,建沼气池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73%。针对沼气户进行入户调查其使用及使用意愿现状。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从表1可以看出,正常使用的户用沼气池仅占总数的33.8%,而有52.3%的沼气池已停用,还有13.8%的沼气池处于半停半用状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6.1%的农村户用沼气使用不正常甚至停用,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但从使用意愿来看,除18户不愿意使用外,69%的农户还是愿意使用的,说明在观念上,绝大多数农户对于使用沼气池是认同的。如果能够定期对农户进行相关技术培训,81%的农户愿意使用;如果能免费给农户提供维修服务,使其遇到的故障能得以排除和解决,有82.8%都愿意使用;若能够帮助农户进行出料,并提供运输车帮助其运输沼液沼渣,则有94.8%都愿意;说明农户虽认同沼气,但由于目前对沼气运行技术培训和后续的技术服务还不能满足农户需要,对沼气生产知识及技术宣传力度也不够,导致农户对沼气技术知识知之甚少,在日常管理使用中一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遇到的故障难以排除和解决(表2)。如果能够强化管理制度,增强配套服务能力,就能够充分调动农户建沼气池使用沼气池的积极性,从而改善利用效果。

3.3农户愿意或不愿意使用沼气池的原因分析根据入户调查的情况,就目前现状,农户愿意或不愿意使用沼气池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四大类,详细调查数据见表3。通过对李家台村不愿意使用沼气池的农户进行访谈了解到,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使用不方便、出料麻烦、不懂维修及缺乏原料。其中,使用不方便是最主要的原因,占到了总数的44.4%。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农户对生活设施的舒适性、便利性和卫生性要求更高。当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户用沼气池的吸引力下降,农户宁愿多花点钱购买液化气和使用电力等,这也是导致户用沼气池闲置的一个原因。在调查中发现,愿意使用沼气的农户中,有37.5%认为其能够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在调查中占的比例最大。说明农户在沼气池对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还是能够认同的。户用沼气池可以用作畜禽等养殖垃圾的收容所及家庭厕所,大大改善了环境条件。同时,其密封性能好,减少了蚊蝇和臭气,在改善卫生条件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虽然根据调查结果将愿意使用沼气池的原因分为四种,但实际上除了使用方便的因素外,其它几个原因归根结底都与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有关,占到总数的75%。可以说,环境污染治理是事关农村生活环境卫生与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性民生问题,而沼气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有很强的一致性,二者结合的潜力很大。其中,有30%农户认为使用沼气能节省开支,一方面节省了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减少用煤炭等能源造成的空气污染烟尘,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另一方面减少林木砍伐、破坏和草皮乱铲焚烧等现象,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而有7.5%农户认为建沼气池可以利用其沼液沼渣作农肥,能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缓解对原有农业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同时,沼液沼渣作为一种优质有机肥,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农产品品质,生产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绿色环保产品。可见,李家台村农户对沼气池的生态环境治理功效认同较好,这点对青海省来说也是比较好的。

4讨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尽管沼气对于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从青海省李家台村农户对沼气的使用意愿及对污染治理的认同可以明显地看出。同时,青海省也在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的支持下大力修建沼气池,但是农村沼气与污染治理尚未成为一个整体,发展的模式需要创新,尤其是户用沼气的使用情况不是很理想。根据调查访谈,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率低、沼气服务体系不健全及管理不当等问题比较突出,使得沼气池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在农村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方面的作用。为了切实发挥户用沼气池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作用,针对沼气池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转变思路,提高管理水平 农村沼气建设与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政府在这项工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转变思路,将农村沼气和环境污染治理合二为一,加大补贴力度,提高沼气建设与利用的积极性[14]。由于沼气池建、管、用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较高,为发挥沼气工程建设效益,必须加强管理。目前照搬其它省市经验,走物业化管理的条件在青海省还不成熟,要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和近几年的管理经验,加强县级农村能源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由县能源部门直接管理到村;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沼气建设项目,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同时,要与村镇规划、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相结合,通过资金整合和项目带动,保证每年有一定的工作经费,帮助农户改造利用闲置沼气池。

4.2增强配套服务能力,促进沼气发展在沼气池比较集中的村建立村一级沼气生产服务站,集配件供应、小型沼液运输罐和沼气池维护于一体,确保农户配件购买、病池维修不出村,保证农户建池效益的正常发挥。其次,各村应固定1~2名管护人员,定期对沼气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解决沼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鼓励农户进行沼气池的日常管理,保证沼气池正常运转。同时,农村能源管理机构应定期组织管护人员的培训,加大农户沼气使用技术培训工作,并把沼气基础知识、日常管理和安全使用以及沼液沼渣利用等相关技术传授给农户。

4.3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实现沼气的综合化利用由于户用沼气在运行管理上存在诸多不便,除了在家庭牲畜养殖比较普遍的地区可以作为一个阶段性的措施建设外,不应成为沼气发展的主流。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种植业、养殖业迅速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推进,环境污染治理也逐渐成为环境保护与农村公共服务的基本诉求。这些都为集中沼气与污染治理一体化工程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应在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基础上,加大集中沼气工程建设。同时,应积极示范推广不同种类沼气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的试点示范。强化“三沼”综合利用新技术理念,通过实施典型引路,组织农户到“三沼”综合利用沼气建设示范村现场观摩,充分调动其发展沼气产业的积极性,维护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切实提高沼气项目的综合效益[15]。

5.结语

总之,青海省应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沼气工程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加强建设和管理,切实提高农村沼气池利用率,使其在发挥沼气能源效益的同时,真正能够起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作用,为青海省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6〕宋书贵,徐国良,杨乾,等.农村户用沼气服务体系评价建模及应用———基于2010年壳牌中国能源调查河南省偃师市调研项目〔J〕.中国沼气,2011,29(3):45-49.

〔7〕魏素珍,黄青松.低温条件下户用沼气发酵技术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6):792-796.

〔8〕沈连峰,陈景玲,马巧丽,等.沼气建设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研究〔J〕.中国沼气,2009,27(5):21-24.

〔9〕王永智,任晓春.沼气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沼气,2002,20(4):46-48.

〔10〕林剑锋,栾云松,王成友,等.农村沼气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农业,2007,12:65-66.

〔11〕严炳华.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净化农村生态环境〔J〕.能源与环境,2008;1:56-57.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2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R〕.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13〕罗永成.沼气在农村生态建设中的作用〔J〕.能源与环境,2014,2:42-43.

篇(8)

中图分类号 X50;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86-02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优惠政策向广大农村倾斜,数以万计的农村人口获得了巨大的社会红利,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在获得红利的背后却是农村环境的逐步恶化。农村不再是人们向往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而是垃圾满地、污水乱排、畜禽飞走、粪土堆砌、柴火焚烧等。室内室外截然不同是农村最真实的写照[1-3]。通过总结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以实现“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双丰收。

1 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盐池县地处西北内陆,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煤炭企业众多,农药、化肥大量投入,养殖业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4]。为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大量资源被开采利用。据统计,盐池县境内的大小煤炭企业高达数百家,煤炭开采不严格、不规范,同时还有数家重污染企业,这些造成了境内许多河流污染断流。不科学地使用农药、化肥、薄膜,随意丢弃垃圾,动物粪便随意堆放,造成土壤盐渍化严重,耕地面积逐年较少。许多重污染企业随意排放污水废气,尤其座落在工厂周围的村庄,环境污染更是触目惊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多是采用焚烧的方式,极易产生二次污染,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2 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2.1 环保意识淡薄

由于民族生活习惯和的不同,据统计调查,盐池县6岁及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在6~7年,受教育水平极低,保护环境意识极其淡薄,对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认识严重不足。在农村,垃圾随意堆放是常态,房前屋后、街道、院落、沟渠、田地到处都是垃圾。农村一般没有分散的垃圾箱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进一步增加了人们随意丢弃垃圾的可能性。往往会形成由于教育水平低下的无意识发展成一种病态的生活习惯,从而难以改变,这些都加剧了盐池县农村环境的污染。

2.2 乡镇企业的污染

由于城市环境不断的恶化,政府对企业进行重新布局,城镇化进一步推进,大量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搬离城区,落地在乡镇农村,给农村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和危害。据盐池县相关部门统计,盐池县境内大大小小的煤炭企业高达数百家,大多数不具有_采资质,运输车不遮盖篷布,严重破坏环境,同时对地下水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河流断流。煤炭企业衍生出许多焦化厂,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对空气和水资源污染严重,对农村人口健康的危害显著。

2.3 农牧业面源污染

农牧业是盐池县的主要产业,尤其以养殖业更为突出。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在农业方面盐池县每年投入大量的农药、化肥、薄膜等,过度和不科学使用造成了土地污染,养分随着水分流失富集,再次造成污染。种植业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多直接焚烧,造成空气污染。养殖业是盐池县的主打产业,由于牛羊有舔食食盐的习惯,所以粪便中会含有许多盐离子。农业中往往将这些粪便腐熟后直接作为农家肥使用,土壤中残留的盐离子浓度升高,进一步加剧了本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污染环境,耕地面积减少。因此,影响了人们对土地的需求,土地供需矛盾急剧恶化,对农村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挑战。

3 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3.1 政府加强投入

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政府要根据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加强政府监控、执法、问责力度,合理制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有针对性地取舍转移到农村的企业,不能盲目引入,对已经引入的企业要加大监管力度,对存在污染问题的企业要责令整改。减少农牧业面源污染,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政府要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通过新技术、新方法、新措施促进农牧业发展。政府政策的制订要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加强环境保护的舆论宣传,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村环境。

3.2 产业合理布局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方面,政府要全局规划和监督,引入的企业要有能力解决自身产生的污染问题,重污染企业要远离人口、水源、季风上风口地区。对产生污染的企业要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理,强制企业优化自身的结构特征,政府要拿出专项资金鼓励节能减排的优秀企业。另一方面,企业要做良心企业,鼓励创新、促进发展、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对产生的污染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

3.3 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污染产生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以农药、化肥、塑料薄膜污染为主。政府要科学引导,鼓励发展生态循环农牧业,改变传统大水、大肥的农业观念,科学施肥、精准灌溉。引进耐盐碱的种苗、土壤改良剂、节水灌溉等技术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种植经济林,大力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畜牧业的发展实行规模化,产生的粪土要集中脱盐腐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大力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草业―畜牧业等产业相结合的循环农业生态模式,尽可能地降低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农村经济,2004(9):86-88.

篇(9)

前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为止,我国仍需依靠于土地。所以,如果农村问题无法得到重视与解决,将会对我们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不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发展的政策要求。所以,政府及相关人士应该积极地就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求农村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本人将在此就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由于农村在教育上比较落后,政府管理上得不到跟进,所以,农村居民对于农村的环境问题认识不深,认为只要自己种好地,种好菜,能够生活下去就可以了。但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想法,再加上政府管理不够,使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当前,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农药以及化肥等使用不当

在我国农村中,化肥和农药是农民用以种得良好的农产品的最为主要的方法。但是,在农药和化肥中存在着很多危害环境、破坏土壤质量,甚至是污染水质与大气的成分,所以,如果过多使用,虽然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但同时也不可逆的破坏了环境,降低了土壤的肥力,使得土地使用寿命缩短,最终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农药和化肥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使患病、中毒甚至死亡。

(二)城市污染大面积向农村转移

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已经开始大面积地转向乡镇,许多工厂、企业等等开始在乡镇中建立起来,这就导致了农村工业化,也就相当于是把城市里的污染物引入农村。再加上政府的管理力度不够以及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了解不够,导致原本就不良的农村环境进一步被破坏,使得农村的土地、水源及空气的污染进一步被加重。而且,农村工业化也会导致农村可用土地面积减少,这样就加剧了农民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民风的建设。

(三)农村垃圾处理不合理

在农村,由于生活原始,信息封闭,村民对于垃圾的处理仍然是采用着原始的方式——焚烧。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快速地处理垃圾,促进农村环境的整洁,但是,燃烧过程中的一些有毒有害气体会被释放到大气中,从而污染大气,加剧环境负担。不仅如此,这些气体还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导致农村居民患上一系列的呼吸道疾病等。而且,通过燃烧垃圾还会使得大量的能量被浪费,得不到良好的利用,同时不符合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四)村民环境保护意识缺乏,政府重视力度不够

通过以上的各种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一系列的问题追本溯源,就是因为村民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是多么重要,对于他们的发展是多么的有意义。还有就是政府的重视不够,宣传和教育强度低,对于农村的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低,导致农村环境问题不断加重,而呈现出今日这种状态。

通过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现在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不可再被忽视,政府一定要加大管理力度,帮助农村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既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了,那么我们就要更快地想出相应的对策来帮助我国农村的发展。本人就此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一)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力度,尽量普及农村居民环保知识

要改变现状,就一定要从根本做起,也就是说,一定要从农村居民的思想抓起,要让他们主动认识到他们是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让他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对于维护他们生存是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所以,相关部门应该要做到定期地为村民们提供相应的环保讲座、知识普及大会等等,并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活动周、环保之星评比等来提高农民们环保积极性,从而为环境保护的进行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政府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条例

在农村环境保护的实施中,政府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在政府的参与下,才能够让环境保护在农村中得到落实。那么,政府就一定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例如制定相关的一些条款条例来约束农民们破坏环境的行为,而且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对于有破坏环境行为的居民进行相应的惩罚。

(三)研究新型种植技术,促进生态建设,提倡农村可持续发展

就农民生产来说,相关人士可以根据农村种植生产的需求,研究并开发出一系列符合农村环境保护要求的能量转化技术以及低毒、低害、高效的,符合农村生态建设与发展要求的农用药品,通过这些新技术和新药品的综合利用减少农村垃圾的堆积焚烧和农药的使用,以此推动农村生产的生态化、清洁化,并同时可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如此一来,不仅促进了农村环境保护的进行,还同时可以保障农村的可持续性发展,达到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统一。

(四)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管理,减少工业对农村的污染

除了农村居民的管理之外,乡镇企业的管理一定要同时得到重视。为了能够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情况,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以此来对乡镇企业污染规范化,同时还要注意乡镇企业的建设位置,以此来对其实施集中管理,对于有污染行为的企业进行大力度的惩罚,从而推动企业发展的清洁化。

面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只是做到以上几点当然是不够的,村民们还要做到自主自觉地保护环境,认真地但其自己对环境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

总结:面对以前的城市的“先发展,后治理”老路,农村的环境问题的解决不能够再次重蹈覆辙,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根据农村发展的特点,加大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力度,以保证我们的农村可以得到更好、更快、更清洁的发展,走上文明发展的道路,从而保护好属于我们的家园,为我们自身提供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让我们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一个真正的,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参考文献:

[1]关万里,侯宝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和防治对策 [J]. 现代农业. 2008 (06)

篇(10)

(一)分散式和无动力处理技术 

无动力处理技术是当前在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比较常用的一类技术,它主要将厌氧处理作为核心,将生物滤池作为辅助,是一种综合性的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应用的一大典型特征就是不需要通过动力来进行驱动,而且也不会涉及到抽水泵等设备和装置的使用,分散式处理技术通过把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埋藏在地下的适当位置,之后再利用分散式或者集中式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这样既能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处理效率,在埋设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表之上还能种植一些绿化植物,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二)土壤渗滤技术 

土壤渗滤技术在水环境污染处理上主要是通过渗滤处理系统来达到治理目的的,土壤渗滤系统中主要包括慢速渗滤系统和快速渗滤系统两个部分,其中,快速渗滤系统主要负责将污水引到具有较好的渗透性的地区,并在污水渗滤的整个过程,发挥出过滤、沉淀、氧化还原等作用,进而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慢速渗滤系统则主要发挥出对污水处理流程进行简化的作用。当前,土壤渗滤技术已经被大规模应用于污水治理中。要把该项技术应用于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中,就必须确保土壤的活性、通透性等达标,这样才能确保处理效果。一般来说,当渗滤系统运行30天左右,应当对渗滤床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这样才能使其渗滤速度保持正常水平。 

(三)稳定塘技术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具有地区不均衡的特点,部分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干旱缺水问题,稳定塘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而使水资源在干旱地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提高了对该技术的重视度,有关部门也进一步加大了对该技术的研究力度,这就为稳定塘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奠定的基础,将该技术和二级生物处理技术相比可以发现,高效藻类塘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其特殊的性质,对于土地面积广阔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稳定塘技术具有更高的适用性,值得在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四)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主要是利用自然湿地环境来发挥出清洁水体、减轻污染的作用,在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它能和污水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作用、物理作用,进而实现对水体的净化,而且湿地本身就是自然环境中的一种具有独特性的系统,其组成结构中主要涉及到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这些组成成分能利用吸附、过滤、吸收、分解等形式来净化污染水体,最终取得最佳的净化效果,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湿地系统和预处理系统两个部分,其在金属浓度、COD等的处理上能达到三级或二级处理水平。无数的处理实践已经证明,当水体污染程度一般时,人工湿地技术对污水中BOD?5的处理效率能达到85%左右的水平,对磷等成分的处理甚至能达到90%以上。 

(五)沼气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厌氧发酵的方式来对动物和人的排泄物进行处理,它不仅能起到净化这些污染物质的作用,同时还能将其转化为可被再次利用的沼气,且发酵之后的沼渣等物质能被用作土地的肥料,将沼气技术应用于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能将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有效去除,进而降低其对农村环境带来的污染。 

二、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一)控制好污染源头 

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的整体质量并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污水、垃圾等随意排放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要治理好农村水环境,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对污染源头的控制,具体来说,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应进一步规范农村牲畜的养殖,建立专门的牲畜粪便处理设施,以免大量的牲畜排泄物进入到水体中,加剧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第二,应构建完善的垃圾收集系统,以免出现垃圾胡乱堆放的现象。第三,应设立专门的污水排放管道或沟渠,让污水能有效集中到污水处理场所,以免其随意排放到水中而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二)选择最为适宜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模式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住户较为分散,且经济条件十分有限,必须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上考虑到当地的居住特征以及所需花费的成本,尽量采用资金投入较低、容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可采取分散式和集中式处理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在污水排放量较大、污水浓度偏高的楼房区域,可采取动力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以确保出水效果。在人口比较集中、污水浓度偏低的平房区域,可选用低成本的生态处理模式或者厌氧处理模式,包括土地渗透技术、氧化塘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对于污水较为分散、很难汇集到一起的区域,可修建小规模的一体式污水处理设施,或者采用庭院独立式的自然处理模式等。 

(三)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但能改善农村周边环境,同时还能在降低水污染方面发挥出一定的作用,所以,应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尽量采用复合肥料,控制好氮肥的使用量,并在病虫害的防治上尽量采用生物技术,避免高浓度化学药品的使用,这样就能有效减少污染现象的发生。 

结语 

總而言之,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分散式处理技术、土壤渗滤技术、稳定塘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对农村水环境的改善来说意义重大,在实际开展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污水处理技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并大力提倡生态农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村水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篇(11)

农村环境是农村居民生活和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并且污染源比以前更为广泛,污染速度已经成地毯式迅速起来,所以不得不对其进行研究治理方案。各种农村环境污染已经开始威胁农村居民的健康,甚至通过其他方式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更加应该引起重视的是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应加强人民的环保意识,以次为主展开防污染,治理污染开展排污环保等一系列工作。

1 有关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1 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染加剧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原本城市中的主要生活垃圾在农村中也大量出现[1]。如装饰材料、废旧电器等,农村垃圾回收体系不完备,使得垃圾不能全部分类回收。这些垃圾随意堆放,通过雨水淋溶,使垃圾中含有的重金属、有机物等进入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此外,农村环保投资较少,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统一收集比较困难,加之经济实惠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短缺,使得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直接造成了农村水环境的污染,污染物在水体及其他环境中的直接或间接转换也造成了其他农村环境的污染。这些排放污水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附近居住人民的健康问题。另外,部分排放污水直接被农民用来浇灌蔬菜、瓜果、庄稼、这些农作物大量污染并直接损伤了居民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农村人民环保意识较为淡薄,这也是污染加剧的原因之一。

1.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为了提高农业产出,增大经济效益,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家肥、农药和农用塑料,导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化肥和农家肥的大量使用,使得很多污染物质(如有机类污染物质、含磷物质和含氮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水域,造成水体污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农药施用后,部分被农作物吸收,其余部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土壤和空气中,造成水体、土壤和空气环境污染,另外,残留在农作物中的农药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农用塑料使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农用塑料很难降解,农用塑料的大量使用严重影响土壤的通气性能和水肥传导能力,长期使用会造成粮食减产。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是造成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1.3 工业生产污染

随着乡镇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乡镇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使得农村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周边居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短短几年时间,可以从清澈见底的河水变成受纳污水的恶臭水体,污染的速度可想而知。同时乡镇企业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治理能力相对较弱,污染物超标排放情况严重,也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国家应在环保方面的宣传要做到位,强调要更具体。

1.4 畜禽养殖的污染不可小视

畜禽养殖业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但是畜禽养殖业在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2]。农村畜禽养殖企业大多缺乏统一合理规划,很多畜禽养殖场所布局不合理。首先,很多畜禽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废水中含有氮、磷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这些物质进入水体后会造成水体污染,影响水体的使用功能,产生黑臭水体,甚至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其次,畜禽养殖场所会产生氨气、硫化氢和粉尘等,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再次,随意排放的畜禽养殖废物会超过土壤环境的承载能力,引起土壤环境的污染,土壤环境的破坏慢慢会造成粮食减产,污染的农田产出的农作物也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另外,畜禽养殖饲料中含有抗生素和激素等,这些物质随着畜禽养殖废水和废物的排放也进入到了环境中,长期积累也会造成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畜禽养殖场所的不合理布局,使得农村很多地区人畜混居,农村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同时,畜禽养殖场的病原微生物也会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因此,畜禽养殖的污染也不可小视。

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其对策

2.1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大治理投资

政府方面应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也应加大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农村环境治理需要相应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供给[3]。要改善农村环境治理困难的现状,就必须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优化各种环境管理制度。更要加大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与鼓励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保障各项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2.2 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和监测力度

要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大对我国农村环境的监管力度。强化对农村工业项目的监督检查,严防污染物超标排放;严格落实各项环保制度,对破坏农村环境的单位、行为人和事要加大处罚力度。农村环境质量的监测可以让我们了解农村环境的污染情况,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因此,我们要增加乡镇环保机构人员和设备的配备,加大农村环境质量的监测力度。一旦监管力度和惩处力度不够就很容易松懈,从而纵容了一些环境质量监测人员的惰性,使得工作难以开展,寸步难行。所以,加大处罚力度,奖罚明确也起到重要作用。

2.3 培养污染治理人才,加强宣传教育

人才是强国之本,农村环境治理同样需要人才的参与。培养污染治理人才,有利于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环境治理方案,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农村环境治理要以村为单元,以民众为主体,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使民众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使民众自觉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环保培训,使领导干部真正重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3 加强法律意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