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建筑公司发展规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3 16:07:3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公司发展规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建筑公司发展规划

篇(1)

近年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积极做大做强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核心业务,向建设产业的上中下游进行延伸。城市规划项目是标准院近年产业战略中比较亮眼的一环,先后完成了柬埔寨金边新首都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苏州木渎新城城市设计、饶河县发展规划等项目,有力地推动实现标准院“城乡建设领域高端技术集成服务商”的战略定位。

关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标准院”),隶属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56年,前身是国家建委标准设计院,原为建设部直属的科研事业单位,2000年转制为中央科技型企业,2014年5月转为股份制企业。标准院是我国建筑产业最具实力的综合性科技研发企业之一,是国内唯一一家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研究与管理、建筑工程设计与咨询、地下人防、城市规划、建筑产品应用研究及认证、建筑产品信息服务、建筑设计软件开发、建筑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型科研、设计与技术服务企业, 在建筑行业享有很高声誉,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的建筑设计规范、建筑电气标准、人防设计标准、建筑制品与构配件标准的归口管理单位,也是国内唯一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的、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进行归口管理的单位。

构建智慧人居环境,承载产业规划梦想,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推动技术进步,成就建筑梦想”为使命,在“成为城乡建设领域高端技术集成服务商”的目标指引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打造卓越百年企业,谱写蓬勃发展新篇章!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

邮编:100048

篇(2)

关键词: 产业背景;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Key words: industry background;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rofessional service industry capacity

中图分类号:F284;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214-03

0 引言

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依托产业、依托行业企业的一种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依托企业和行业的技术、职业标准以及用于教学的实训场地、设备等,需要根据企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安排教学。同时,职业教育也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行业、企业的一种教育,职业教育所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为助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因此,没有产业背景,没有行业和企业的参与,职业教育就形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笔者所在学院应国家政策和职教形势之所需,在建设新校园之初,就规划设计了面积达200余亩的产业园区,用于引进技术和研发能力较高的地方企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中厂”,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实现与专业教学适应的集学生实践、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共同体。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地方产业背景优势,发挥行业企业在资源、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寄他方之所长,补校方之所短”,提高专业办学能力,实现专业服务产业的最终目标。

1 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责

1.1 服务地方经济是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政策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示范建设为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丰富办学特色,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可见,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责。

1.2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政策支持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在2011年启动了“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即在全国独立设置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中,教育部、财政部支持一批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社会功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整体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提高,就成了目前高职院校所极力追求的办学效果,并且得到了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笔者所在学院的应用电子和物流管理专业即参与了该项目的申报、建设,并于2013年成功验收,大大提高了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能力。

2 地方建设行业背景分析

2.1 城镇化建设需要 201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打造城镇化建设升级版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城镇化建设标志着一个城市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和日益凸显的主体地位,“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是十堰市提出的十二五建设目标。

城镇化建设将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三大机遇:首先是为建筑业创造巨大的市场投资空间;其次是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和提升建筑企业的绿色建造能力;三是建筑工业化将迎来新的发展,而且将成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和发展方向;四是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技术、创新的管理,以及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能力等高端技能复合型人才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2.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带来的契机 自2005年国家启动南水北调工程以来,十堰作为中线工程核心水源保护区,涉及近20万人的移民安置工作,项目本身带来了大量的外迁安置、后靠安置等房建项目,以及相关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置建设。同时,作为核心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被写进了城市的建设规划。“服务国家生态战略,坚持保护优先与自然恢复为主,大力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善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安全。”这就对水源区周边的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层高不宜过高,而且节能环保应该是未来对水源区周边建筑更高的要求。

2.3 汽车城的优势 十堰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汽车城,是东风汽车集团总部所在地。东风汽车公司跻身于世界三大卡车厂家之列,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厂家都有贸易关系。全市与东风汽车公司配套的地方工业企业200余家,东风公司大量的项目布局在这里,这是其它地方比不了。以汽车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优势和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汽车行业作为地方支柱产业,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等大量的连锁反应会对生产车间、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依托东风公司的国际合作和战略重组,产量的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等给地方建筑业发展带来相应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

2.4 “一城两带”发展战略契机 “一城两带”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和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简称。打造“城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区基础设施人口承载力超过100万人,汽车产能达到百万量级”是十堰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现代化宜居乐业城市的具体目标。其中“城区面积”和“基础设人口承载力”均与建筑业息息相关。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要实现这一目标,城市规模的扩张,人口承载力的加大都将带来大量的山体开挖、住房建设、路桥修建等建筑工程项目。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本身要求物流枢纽建设、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生态建设、旅游建设等相关配套建设跟上,自然对地方建筑业发展带来更多的项目和更高的要求。

2.5 地域特点优势 笔者学院所在的十堰市位于鄂西北,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武当山北麓、汉江南岸,俗称 “九山半水半分田”,城市被山体纵横分割,是一座山城,也是鄂豫川陕渝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优势。

早在十一五期间,湖北省省委就提出了要将十堰建成“鄂渝陕豫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十二五开局,市政府就将这一目标提上了历史日程,确定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属性和功能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建标准包括快捷的交通、快速的通讯、良好的环境、方便的服务、合理的布局、有效的带动功能、鲜明的特色、深厚的潜力、应有的规模、强势的开放等。这些指标中交通、环境、布局、规模等均直接关联着建筑行业,换言之,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直接影响着十堰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并将给建筑行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地域优势。

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度出发,将十堰建成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之一的中心城市,可以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打通秦岭、巴山形成的天然屏障,消除省市区划形成的行政分割,将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交通、市场、产业、资源等经济要素重新组合,优化配置,使华中与西南、西北三大经济区域融为一体,形成以十堰为核心的中西部经济技术区,进而加速东西经济互动,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实现战略支点的集散效应,以加速我国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同样给地方建筑业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

同时,山城的特点造就了城市建设的特殊性,无论是城市本身的交通、环境、布局、规模建设,还是打通秦岭、巴山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无论是建房,还是修路,都需要在开山平地的基础上完成,大量的山地土石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都给地方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群发展带来了良好的行业背景优势。

3 建筑工程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学院建筑工程类专业群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建筑行业背景情况,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在面向秦巴地区,培养建设行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层面。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下。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湖北省、秦巴地区,服务建筑施工行业(企业),培养掌握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和质量验收专业技能,具备按程序规范施工、注重安全、诚实守信的职业素质,取得建设行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施工员)职业资格证书,能依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和相关法规标准,运用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方法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任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专业面向湖北省是高职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服务的功能,而面向秦巴地区就是满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需要。从人才培养规格上看,“能依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和相关法规标准,运用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方法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任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既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要求,也符合行业背景对于高端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从课程设置来看,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山城”的特殊地域条件,决定了任何一项建设工程都离不开山体开挖等基础工程,“大型土石方测算”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专业核心课程;另外,不管是城镇化建设,还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都对人才的复合型要求较高,要求从业人员对工程从前期招投标到土建、安装、装饰工程预算,到竣工决算每一环节都要熟悉和了解,因此这一系列课程同样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主干课程;服务园林城市建设需要,专业也开设了《市政园林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等。通过这些带有地方特色的针对性课程的系统学习和实践,毕业生入职后能够零距离上岗,成为一个较为合格的职业人,能够承担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工作任务。具体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为更好发挥地方行业企业背景优势,笔者所在建筑工程系还适时引入地方5“A”级造价企业、建筑设计院、建筑工程检测公司等优质企业,通过引企入系,系企双方实现了人力、设备等资源共享,共同建设了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承担人才培养工作,对学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学院专业化师资队伍通过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方式为企业生产经营带去了更多的便利,高质量的毕业生服务入系企业也为地方建筑类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除此之外,建筑工程类专业群每年都开展专业调研工作,根据调研情况,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等,近年来,为十堰市建筑类企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总之,从地方行业企业背景入手,分析其特点和优势,以此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序化课程内容,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是地方高职对接产业、服务行业的基本职能和方式。同时,专业结构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改变也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因此,主动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充分利用区域产业背景优势,合理定位专业人才目标,使之与区域行业企业发展相适应,对于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一、一个目标,两项活动,推进落实规划创新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优质服务年活动是今年管委会的重要活动,两项活动都是在当前经济环境形势下,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我局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新区”的主题,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精心部署设施,将两项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规划创新成效。

1、精心部署开展学践活动。自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按照市委和区工委的要求,我局合理制定了各阶段工作计划,有序开展一系列活动。分别开展全区各乡镇街道规划工作调研会 8场,赴马涧社区、新灏公司进行“双结对”座谈活动,组织党员领导参与集中学习十多次,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参加了区委组织的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和科学发展观大家谈等各项活动,并分别就规划分局工作和局领导班子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并提出整改方向。通过学习,全局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均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我局对做好下阶段的践行活动和规划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重从全市角度提升高新区规划定位;二是进一步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着重规划工作实效的落实。三是重视规划队伍建设,夯实专业基础,保持团结务实工作作风,提高工作实绩。

2、五措并举推进优质服务。为认真贯彻落实高新区管委会开展优质服务年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局优质服务和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努力实现“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社会效益明显改善、发展环境明显优化”。我局要求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并就落实“优质服务年”提出五大举措。一是强化服务理念,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制定了“优质服务年暨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实施办法”和活动方案,并进行了阶段总结。二是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规划管理规定,完成了 “建设项目规划报建程序”和“报建材料要求”等规定。三是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四是完善信息平台,开展电子报建网上审批系统和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五是实行例会制度。在规划方案审查例会的基础上新增局处长例会。

二、稳步开展,成效显著,城乡规划编制继续推进

目前获**市政府审批的控规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另外有25平方公里的科技城控规正在编制过程之中,保证了全区的规划建设用地均有规划可依。城乡一体化规划也取得显著成效,配合区里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发展规划,完成前期调研、统计、初步布局等工作。

1、高新区中心城区西北片控规获市政府批准。根据**市人民政府“苏府复〔2009〕25 号”文批复,我局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的《**高新区中心城区西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准,批复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规划》,加强规划监督管理,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高新区中心城区西北片控规定位为高效的现代产业区和生态风景游览区,规划布局将形成“两轴、双廊、四区”的结构。高新区中心城区西北片作为**主城城区主要的产业空间,是落实高新区新时期转型发展战略重要的空间载体,该控规的编制将更有效合理引导该片区的产业升级与土地集聚利用,促进经济发展与城市更新建设。

2、白马涧建设控制规划获高新区管委会批准。根据管委会“苏高新管[2009]97号”批复,《**高新区白马涧周边地区建设控制规划》已获高新区管委会批准,批复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白马涧规划》,严格依据该规划实施建设。

白马涧地区定位为**市西部重要的风景旅游区和多功能生态度假休闲区,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五区、山水辉映”的总体结构。该规划是指导白马涧周边地区的发展,统筹安排区内各项建设,加强规划管理和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

3、高新区城际站周边地块城市设计完成最终成果。高新区城际站周边地块城市设计进行了公开竞标,香港城市规划顾问有限公司、美国优联加(中国)建筑设计事务所和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参与况标,经专家论证。省规院以功能定位恰当,土地利用率高,可操作性强等优势中标。

本次城市设计以城际站点为辐射核心,东起青花路、牌楼路,西至京杭运河,南临九曲河、黄花河,北界金桥路、兴贤路、浒莲路。总面积3.86平方公里。本次城市设计主要对片区功能进行整合和协调,实现片区中心体系空间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深化研究站区周边交通组织,增加区域北部以交通枢纽为依托的宜居板块。规划布局为“两廊三区,活力三角”,两廊为运河水廊和轨道绿廊;三区为片区中心核心区、老镇区特色服务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区;活力三角为打造三区功能互补、相互联系、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片区中心体系。共4页,当前第1页1

 “城际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对充分发挥该区优势进行系统规划控制,带动周边开发具有重要作用,以实现科学利用,可持续开发,促进高新区北部整体功能的提升和完善。

4、积极打造城乡一体化规划。

先导区发展规划。我局根据市政府要求,积极配合管委会做好打造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和上报工作,力争将高新区的试点工作先导区形成“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菜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也为下半年开展城乡协调暨分区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向区人大汇报城乡规划法实施情况。区人大就“关于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的情况”展开调研。汇报以区规划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法》所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和下阶段工作为重点,主要汇报了组织宣传培训工作、健全规划编制体系、落实规划管理、落实城乡规划创新工作四方面。下一阶段,规划部门将在新法的指导下,在开展城乡协调规划、完成城乡一体化规划、推进控规编制工作、推动老镇改造工作、落实规划创新举、确定农村宅基地的审批办法等工作上做努力,加快我区的城市开发建设。

三、数字平台,科技打造,规划信息系统不断创新

作为规划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和数字化规划管理系统是今年两项重要工作。两项工作都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和保障的数字化成果,将成为今后规划编制、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使我局的规划工作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高效化。

1、湖滨片地下管线探测及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通过专家评审。继狮山片、浒通片地下管线探测成果被专家评为优秀后,湖滨片区地下管线探测成果及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在专家评审会上,再次被评为优秀。至此,**高新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成使用,该项工作历时两年,管线总长度达6438公里,覆盖了145平方公里。

2009年初开始的湖滨片区管线探测,面积约45平方公里,探测的管线种类主要有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热力、工业等七大类18种地下专业管线,累计探测管线长1885公里,并建立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我局于2009年1月开始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以科学合理、功能齐全、扩展性强、数据准确得到国家和省测绘专家的高度评价。该系统已形成完整精确的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并与已有规划用地信息系统、建筑审批系统、遥感影像图等紧密结合、无缝对接,为规划管理与城市建设等部门协调办公提供了技术保障。该系统管理的创新举措“分片探测、规范制度和动态更新”得到省测绘局的高度评价,并建议省内其它地区推广运用。

2、网上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系统基本完成。为认真贯彻落实高新区管委会开展优质服务年会议精神,我局从年初开始开发网上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系统,形成网上报建,窗口登记,逐级审批,办文制证,网上公示全过程电子化。目前已基本完成,进行2-3个月的试用后,将正式启用。

新建的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系统将以数字化地形图为平台,实现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规划用地、建设方案、规划许可和规划验收全过程规划审批电子化,并建立相应的审批资料数据库。使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市政管理和档案管理全面实现“一张图”管理。企业可从网上报建系统填写申请表,附加扫描电子档信息进行项目报建,并可随时网上查询项目审批进度,审批结果。

我局的数字化办公及管理系统是以基础地理信息为平台,开发构建了用地控制系统、地下管线信息系统、规划工程档案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新建的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系统使我局实施规划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又迈出一大步,也为领导科学决策和招商引资服务,提供真实详尽的客观依据。

四、优化布局,抢抓实效,市政设施工作顺利推进

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心区道路规划、供电规划等,全力配合重点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全区市政设施工作的顺利推进。

1、完成北环西延工程管线综合迁改方案。为配合市、区重点建设项目,北环西延工程的地下管线和高压线综合迁改方案已于一季度完成,目前正在实施中。有效保证了长江路下穿通道的顺利通车,确保北环西延工程施工未受影响。

2、完成中心区道路改造方案。中心区道路改造规划设计及管线迁改方案于一季度完成,目前塔园路、金山路、马运路、玉山路、运河路都已开工建设。

3、供电规划近一步完善。完成汽车城内的110kv鹿山变电站、科技城110kv变电站及阳山工业园内的110kv变电站的规划选址。完成科技城220kv、110kv及35kv供电线综合迁改的规划设计,目前已开工建设。狮山220kv高压线入地工程完成规划设计,目前已开工建设。

4、通信基站合建进行试点。为节约用地,同时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我局要求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单位的基站联合建设,资源共享。目前已完成合建基站规划选址,同时三家通信单位各选择一个基站进行试点,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5、配合做好轨道交通相关工作。配合城际轨道公司完成新区城际站、军用站房、公交首末站及铁路沿线选址工作,穿越铁路的社会通道及大通路通道已完成规划设计,有效保证城际铁路的建设。配合轻轨公司完成新区范围内车站出入口及配套管线的方案确定。开展轻轨三号线线位研究工作。共4页,当前第2页2

五、规划构筑,品质保障,服务好全区重点建设项目

规划构筑品质。在全区中心区和城市重要节点区,严格把关建筑方案设计质量,保证方案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区内重点亮点项目,抓服务,抓品质,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1、科技城致远大厦。致远大厦由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位于科技城太湖大道与龙山路路口,处于城市重要节点上,是高新区的重点工程,用地面积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由20层和24层两栋高层塔楼和裙房组成,方案由德国海茵建筑设计公司完成,整个设计体现了简约、现代、整体的风格。致远大厦的建设将成为科技城太湖大道北部地标性建筑。

2、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位于横塘建材市场北部,迎宾路西侧。是以国际品牌家居,家具和建材为中心功能结合配套办公等功能的高档综合体。项目整体为13层的长方形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0.8万平方米。

购物广场建筑立面采用现代简约风格,其主要立面采用的双立面为世界先进技术,即取得良好的感官效果,同时保证了建筑的节能。红星美凯龙购物广场将以其简洁的建筑体形,宜人的购物环境,完善的商业布局,标志性的建筑形象,提升横塘的城市环境艺术和商业文化氛围。

3、**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坐落于**科技城,占地约207亩,是高新区的重点工程,方案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模块化、可生长理念布局,以行政综合楼作为建筑核心,单元建筑围绕主体建筑,围合形成完整的建筑布局,以满足生物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对建筑功能需求变化快的要求。该布局思路给予建筑单体最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充分预留了建筑及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4、科技城max未来居住小区。max未来居住小区位于高新区科技城南阳山西侧,临近太湖风景区。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项目方案设计为五大组团,第一组团为公寓,第二,三组团为小高层住宅,第四组团为高层住宅,第五组团为低密度住宅。住宅造型设计以简洁明快为基本运则,在强调平面功能的同时,尽量避免过多的装饰,着重表现里面的简洁明快。方案体现了现代高新技术和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寻求建筑造型艺术上的创新与传统文化内涵及符号的巧妙结合。

5、镇湖锦绣坊南广场。锦绣坊南广场公园是镇湖首个街头公园,位于镇湖绣品街西,刺绣展示中心北,总面积为6448平方米。公园延续了镇湖刺绣的中国传统风格,将苏式园林的设计手法与现代公园完美融合,形成居民散步、休闲、运动的公共活动空间。它在给本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也给游览刺绣展示中心和绣品街的游客提供了休息地。

六、完善体系,制度保障,规划管理服务注重实效

应对当前重服务、重实效和抓制度、抓防腐的形势,我局在建筑工程规划管理上进一步完善规划申办和报审制度,建立惩防体系,对外抓服务,对内抓制度,保障规划工作在高效、规范、透明的环境下开展。

1、规范规划申办和报审。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正式实施以来,在规划管理过程中,我局根据省市相关规定,尝试以新法为依据,不断调整审批程序和申报表格,重新规范规划审批。今年出台了“建设项目规划报建程序”和“报建材料要求”等规定。同时调整了规划申办和报审表格,其中规划申办包括设定依据、办事程序、申报材料、公示方法等八个方面的说明,使业主对申报材料、程序、内容一目了然。将为高新区建设单位提供更优质、便捷和高效率的服务。

2、2009年规划建筑设计年册完成编制。为进一步提升高新区规划和建筑设计水平,我局对2009年的重点规划、重点设计、重点工程方案进行整理,汇编成册。年册分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市政规划、景观设计和招标方案等六大部分,每个规划或方案均附详细说明、清晰精美图片、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共收集规划、建筑图片约300张。规划汇编年册既是对规划设计工作的总结和学习,也是对高新区规划建设成就的宣传,每年度的汇编年册也将是我局的重要档案材料。

3、惩防体系制度建设。根据区委“苏高新委[2009]84号”文精神,我局在认真梳理行政权力目录、梳理权力运行流程的基础上,对照构建高新区惩防体系制度建设目标内容和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要求各处室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2009年规划分局惩防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项目。今年我局根据新《城乡规划法》和**市的实施条例编制了建设项目规划报建程序,年底前还将编制“拍卖土地容积率变更工作规程”和“拍卖土地规划条件变更工作规程”,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力度,狠抓落实,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4、完成调整容积率自查工作。根据“苏规纪[2009]2号”文件精神,我局对自5月开始对XX年年1月1日至2009年3月1日期领取规划许可证的所有房地产项目的规划变更和容积率调整,一个不漏的加以清理,清理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规模、规划许可内容及竣工或在建情况等,建立了台帐。6月底前已完成项目清理和自查自纠,并将自查情况及相关统计表书面上报市规划局和区监察局。

5、日常规划管理工作共4页,当前第3页3

(1)核发选址意见书5份,用地面积46.3万平方米;

(2)核发规划用地许可证33份,用地面积87.8万平方米;

(3)审查建筑设计方案74份,用地总面积116.9万平方米;

(4)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22份,建筑总面积92.7万平方米;

(5)核发规划验收合格证132份,竣工面积167.3万平方米;

(6)核发市政管线规划许可证33份,总长度达45.65公里;

(7)市政日常规划审批185份;

(8)规划审批办文回复函 88份。

七、深入推进,狠抓落实,稳步开展下半年规划工作

下半年,要继续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优质服务年两项重要活动,强调活动的实践意义,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稳步开展各项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工作,按时完成年初计划。狠抓规划创新工作的落实,创新是基础,落实是根本。

1、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三阶段活动。按照区工委的统一部署,做好第二阶段的总结工作,在此基础上,稳步开展第三阶段活动,制定整改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落实规划创新工作。

2、开展**高新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暨分区规划。以《**市总体规划(XX年-2020)》为依据,在高新区控规及城乡一体化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规划,编制高新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暨分区规划,提出高新区发展目标和规划定位,为统筹资源,及全区城市化发展提供指导和有力保障。

3、完成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创新发展,科学规划,完成科技城25平方公里控规编制工作,保障科技城开发建设的顺利推进。

4、开展东渚镇总体规划及镇区控规。以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为发展目标,编制东渚镇总体规划,规划范围同时包括镇湖街道。同时,编制镇区控规,指导老镇改造和再开发。

5、稳步开展市政规划管理工作。围绕城际站的开发建设,做好站前广场及周边道路规划设计及配套管线工作。配合湿地公园,做好周边道路及管线的规划工作。优化供电规划,做好2010年变电站选址工作。配合做好污水规划。启用地下信息系统,做好动态更新工作,保持数据的现势性。

篇(4)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148-02

一、引言

“营改增”的全面实施是建立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对各行业的发展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该项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长期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发展。建筑业所涉及到的经济部门较多,其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随着我国“营改增”政策的不断实施,对建筑业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现实情况来看,“营改增”对建筑业企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表现在:简化了纳税程序、降低了税收负担、增加了政策性的辅助与支持、提升了企业的发展动力与积极性、密切了建筑业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的联系。可以说,“营改增”的全面实施使得建筑业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建筑业企业要想实现全面快速发展,必须要充分借助“营改增”政策之风,制定和实施各项发展策略,全面实现整个行业内企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二、“营改增”对建筑业企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简化了纳税程序

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前,建筑业企业主要以缴纳营业税为主,以缴纳增值税为辅,而营业税的征收程序较为繁琐,作为价外税,增值税与营业税相比具有诸多方面的便利性。任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承担必要的税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各企业的发展也同时进入新常态,对税收程序的要求不断提升。“营改增”实施以来,最大程度上简化了建筑业企业的纳税程序,不管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都可以通过便捷快速的渠道缴纳增值税,避免了传统模式下纳税人要经历的各项复杂的程序,减少了纳税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

(二)降低了税收负担

自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以来,税收负担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所考虑的重要问题,为了最大程度上减轻纳税人的负担,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不断推进营改增相关政策的实施力度。对建筑业企业而言,实施营改增有助于降低其纳税成本、减轻纳税负担,使得企业经营利润空间进一步扩大。我国的营改增波及的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对建筑业企业的优惠力度不断增大,一般纳税人可以采取简易征收的方式缴纳增值税,对小规模纳税人一直采取各项税收减免优惠,而且各地区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出台关于建筑业各项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使得建筑业企业能够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切切实实的优惠,避免了传统营业税较重的税收负担。

(三)增加了政策性的辅助与支持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其各项税收政策的实施进程不一,目前营改增政策基本覆盖我国大部分地区,很多建筑业企业属于营改增一般纳税人,其对营改增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有限。而根据国税总局的规定,各地区国家税务局必须要定期召开对纳税人的培训,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掌握建筑业企业营改增相关政策,并通过对纳税人的相关辅导,使其掌握纳税方法和程序,提升建筑业纳税人纳税的积极性。因此,营改增对建筑业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表现在增加了相关政策的辅助与支持,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享受到营改增的各项便利性条件,提升其纳税满意度,进而有助于全面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提升了企业的发展动力与积极性

建筑业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发展的积极性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营改增政策实施以来,使得建筑业企业能够在税收方面变得十分便捷、节约了纳税成本与整个纳税负担,使得很多建筑业企业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ζ浞⒄咕哂薪洗蟮拇俳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营改增使得建筑业企业的发展动力与发展积极性得到充分有效的提升,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必过多的考虑传统营业税所规定的各项问题,并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自身的发展方面,进而使得建筑业企业能够以较高的积极性促进自身的发展,进而有助于活跃整个国民经济。

(五)密切了建筑业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的联系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强,但是由于自身的诸多特性,其与其他行业内的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孤立性。“营改增”政策实施以来,使得建筑业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实现与各行业企业进行多方面的联系,尤其是对建筑业一般纳税人而言,其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和使用方面能够与其他企业进行接轨,使其在与其他行业内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减去了不必要的程序、减轻了合作的成本,进而使其联系变得更为紧密,这同样是“营改增”对我国建筑业企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长期来看将有助于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企业发展策略

(一)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发展规划

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对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当前,在“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企业必须要充分借助这一政策优势,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发展规划,对自身的各项业务进行有效的梳理,充分满足营改增政策的相关要求,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目前来看,建筑业企业一方面要改变营业税政策下的发展理念与纳税理念,通过税务部门的相关指导,对其纳税义务进行重新审视,以充分获取“营改增”政策的扶持,进一步减轻纳税负担。另一方面,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制定出明确的发展规划,根据各地区国家税务局所实施各项营改增政策,尤其是建筑业企业税收政策,对其发展规划进行优化和完善,不断提升自身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利润空间。

(二)合理纳税提升信用等级

随着各项税收管理政策的落实,对纳税人的信用等级进行严格的评定,纳税信用等级对企业的发展及其所享受的税收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建筑业企业而言,具有较高的纳税信用等级不仅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还能够增加各项政府部门投标的成功率,同时能够强化与更多企业的合作。在营改增政策下,建筑业企业应该通过合理纳税、按时纳税等切实履行自身的纳税义务,并以此获取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级。一旦被评定为具有较高信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其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等方面将获得更多的优惠和便利。而随着税务稽查严格性的不断提升,一旦出现偷税漏税现象,就会对建筑业企业的发展造成诸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企业应该通过合理纳税不断提升其信用等级,全面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征求更多的税收支持与服务

“营改增”政策的不断实施,使得各地区的相关税收政策支持与服务力度不断加大,国家税务总局不断强调要促使各地区税务部门全面提升纳税服务质量,以充分满足纳税人发展的需要。在建筑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其面临的发展压力具有不断提升的趋势,因此其必须要充分借助营改增相关政策,征求更多的税收政策支持与服务。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纳税、切实履行纳税义务等形式,使得税务部门主动对其提供税收服务,使其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小税收负担,并逐步增强整体的发展效益。另一方面,对建筑业企业一般纳税人而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发展情况,与税务人员进行协商,选择可行的纳税方法,比如可以选择简易征收办法,降低自身的税收负担,以此减少自身发展的成本,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动力。

(四)强化企业间的合作提升规模效益

随着建筑业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其规模效益对整个行业内企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企业所获得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增多,这对其发展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机遇。因此,其必须要通过全面强化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整体的规模效益,减少发展的成本,借助营改增之风有效促进自身的发展。不仅要加强与建筑业内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还要最大程度上加强与其他行业内企业的合作,实现分散经营,减少各发展环节的成本,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保证各项合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要增强对“营改增”政策的解读,全面提升建筑业企业纳税人的相关税收知识,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强化相关合作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四、总结

建筑业企业的发展与各项税收政策的实施是分不开的,我国目前的“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与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建筑业企业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制定新的发展策略以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在“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企业必须要从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发展规划、合理纳税提升信用等级、征求更多的税收支持与服务、强化企业间的合作提升规模效益等方面出发,充分借助“营改增”带来的历史机遇,全面促进建筑业企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彦锋,张静.我国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影响分析[J].财政监督,2016(04)

[2] 瞿富强,蔷.“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07)

[3] 常永华.从“营改增”方面浅谈建筑业的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4(01)

[4] 贾朝华.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6(09)

篇(5)

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的形成

近年来市中区根据《济南市“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纲要》着力提升泺源大街、经七路、经四路等传统金融商贸区的功能,立足产业和区位优势,提出了建设金融商务中心区的规划设想,并列入《济南市2008―2010年服务业发展规划》。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济南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整体规划达到45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这个宏大的规划和巨额投资彻底改变了济南传统老城区的形象,一个国际化的济南在这个规划框架下呼之欲出。

1.区位发展优势逐步明显。

市中区作为济南市的政治、经济中心区,具有较为完备的交通、信息、通讯、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汇集了大量的资金、人才和信息等资源,商业氛围浓厚,金融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条件和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市中区委、区政府围绕建设“金融商务市中、洁净宜居市中、文明和谐市中”的目标,充分发挥历史和区位优势,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突出发展以金融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立足济南都市圈,服务山东,辐射环渤海南翼的区域金融中心。目前,规划布局逐步完善,明确了金融商务中心区、文体博览区、商贸商务区、齐鲁休闲文化区、工业现代物流区、腊山科技文化城、都市休闲区等七大片区的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其中,先期启动的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作为十个重点建设的服务业聚集区之一纳入了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服务经济优势突出,以金融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服务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区经济总量80%左右;经济活力不断增强,辖区国内外企业驻鲁总部、驻济办事处近500家,税收超亿元楼宇9座;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区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31家、高新技术企业53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42亿元,同比增长19.2%。

2.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规划策划基本完成。

市中区结合区情实际,联合济南市规划局,委托专业机构,对金融商务中心区进行了高起点的规划策划,确定了“两纵三横”(纬二路、顺河街、经四路、经七路、经十路)的规划布局,明确了三个定位,即:在区域定位上,努力形成立足济南、服务山东乃至环渤海南翼的金融省级总部、监管中心;在功能定位上,全力打造以金融监督、管理功能为核心,兼有公共服务、商务公寓等相关配套功能的金融商务集聚核;在形象定位上,着力建设环渤海南翼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金融生态示范区。在此基础上,本着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的原则,委托北京清华规划设计院,对金融商务中心区核心区进行了详细的城市设计,初步确定了“三轴六区”的整体功能布局,即:打造经七路―泺源大街金融商务发展轴、纬二路商业文化发展轴和经四路传统商业文化延续轴,建设金融商务办公集聚区、企业总部办公区、SOHO办公区、商业文化功能区、居住社区和综合服务区,加快构建生态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城市商务价值新中心。金融商务中心区的规划定位,得到了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已被列为全市重点扶持发展的10大服务业产业集聚区之首。

3.金融机构加快集聚。

自提出建设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以来,金融机构集聚加速,先后引进了汇丰银行济南分行、北京银行济南分行、天津银行济南分行等7家银行区域总部,中德安联人寿保险山东分公司等14家保险公司省级总部,7家期货、典当等其他金融机构。目前,辖区内共有各类金融机构及营业网点185家,其中,齐鲁银行、齐鲁证券和鲁证期货3家金融机构全国总部;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等16家银行机构区域总部,占全市总量的57.1%;中德安联保险、中国人寿财产保险等27家保险公司区域总部,占全市总量的47.4%。

4.载体建设全面提速。

抓住全市棚户区改造的重大机遇,先后启动了馆驿街以南、魏家庄、普利门等老城改造项目,全面推进规划用地169.4公顷、规划建筑面积468万平方米的金融商务中心区核心区的开发建设。目前,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的万达广场正在抓紧建设(其中万达广场大商业部分已于11月19日正式开业)建成后将成为集商业商务、居住办公、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金融商务中心区标志性区域;规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绿地普利中心项目,已于年初奠基开工建设大观园东片区华润万象城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369亩,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新地标。

中山公园东等片区的拆迁改造也正在加快推进。这些项目建成后,新增商业商务设施180余万平方米,涵盖金融服务、总部办公、商务商业、酒店公寓、休闲娱乐五大功能,将在千米范围内形成高端建筑和现代服务业密集的财富大道。

5.支撑作用得到加强。

近年来,市中区金融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2.4亿元,同比增长5.9%,占全市的40.4%;各项存款余额3438.41亿元,同比增加1526.41亿元,占全市的53.5%;各项贷款余额2859.94亿元,同比增加641.14亿元,占全市的46.1%;实现税收18.77亿元,占全市的39.1%;实现区级税收5.15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8.2%。今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3.3亿元,实现区域税收19.1亿元,金融业已经成为市中区第一纳税产业。

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发展形势分析

1.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从远期发展来看,按照济南市金融业发展“三点一线”的布局规划,全市将形成以金融商务中心区为基础,以东部金融商贸区、西客站金融后台服务区为核心的功能互补的金融功能区。三个功能区既分工协作,又相互竞争。特别是今后三年,全市超过3000亿元的投资将重点用于西部新城、东部新区、小清河两岸的北部新城区三大新区建设,位于老城区的金融商务中心区,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在竞争中发展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趋势。

2.载体资源仍显不足。

从存量资源来看,辖区内位置优越、配套完善的写字楼,已基本出租完毕,如明珠国际商务港入驻率91.5%,汇宝大厦入驻率92%,证券大厦已全部签约;其他部分中高档商务楼,虽有部分闲置办公载体,但配套不够完善,难以满足金融企业入驻需要。从业态置换来看,沿主要交通干线的优质载体资源,大多采取竞租的方式确定承租人,金融企业租赁价格不具竞争优势,政府介入载体招商的措施也比较少,前期运作较好的仅有日照银行济南分行入驻原市劳动就业办办公楼等几个项目。从在建载体来看,商务楼宇的建设一般需要较长的周期,市中区目前在建或拟建的商务楼宇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供给。

3.金融体系尚不完善。

辖区现有的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和保险业分别为101101家,47家,占总量的80%,金融体系结构类型偏重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其他金融机构发展比较缓慢,整体服务功能有待加强。同时,市中区外资金融机构较少,目前仅有汇丰银行济南分行1家,而青岛市南区、重庆渝中区等提出建立金融中心目标的城区,都有较多的外资金融机构,

4、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金融功能区除了金融企业外,还必须有相关的共生产业和伴生产业的集聚,需要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等给予支持。但是,目前金融商务中心区内尚无一流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资信评估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以及专用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等后台服务机构,与金融中心区内消费群体相匹配的购物、餐饮、休闲等产业的发展相对不足,针对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商务中心区的聚集和辐射功能。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1.科学定位布局,

发挥集聚效应。根据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立足区情实际,市中区确定了“两纵三横”的金融商务中心区建设布局,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可,《济南市2008年―2010年服务业发展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将其作为济南金融业发展重点。即以魏家庄、普利门、中光明街等片区改造升级为契机,以现有金融、商务、商贸产业为基础,整合纬二路、顺河街、经四路、经七路、经十路两侧及周边金融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引进内外资银行和保险、证券、基金公司及其区域性总部,完善交通通讯、商务商业、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形成面向省会经济圈、金融总部聚集、辐射带动力强、文化特色明显、城市景观显著的区域性现代化金融商务核心标志区。

2.抓好载体建设,搭建优质平台。

实施“三个一批”战略,加强定向商谈,搞好供需对接,努力为金融机构提供设施优良、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优质载体和发展平台。整合盘活一批。着眼盘活存量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对辖区齐鲁银行大厦、山东商会大厦等73座、182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按照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定位布局,通过楼宇整合、业态置换、改造配套和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等方式,引进金融机构落户。积极建设一批。不断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搞好协调,跟踪服务,加快商务楼宇建设进度。立足长远发展,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过程中,规划策划了华润万象城等一批高端商务楼宇,不断拓展金融业聚集发展空间。

3.健全推进体系,优化发展环境。

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已被列入全省100个重点服务业园区先后出台了《山东省‘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做强做大山东省金融业的意见》、《济南市“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了促进济南商务中心区建设、金融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为加快金融业发展,市中区专门成立金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金融办公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金融业服务体系。一是搞好沟通咨询。通过定期走访、建立金融高层联谊会、举办金融论坛等形式,切实加强与“一行三局”(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省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和辖区金融企业的联系。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了促进金融业、总部经济等发展的意见,在办公用房、人才引进、子女入学、居住生活等方面给予最大优惠,形成政策“洼地效应”,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落户。三是提供优质服务。建立由区政府金融办、投资服务中心、财政局、公安市中分局、市中消防大队、工商市中分局组成的“六位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行业特点,设计“服务套餐”,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4.加强三方合作,强化金融服务。

不断加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对接、资金供求等多方面合作,积极搭建三大平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搭建融资平台。充分发挥金融集聚优势,积极主办各类银企合作论坛,实现银企对接的经常化、制度化。二是搭建信用平台。围绕建设“金融市中、信用市中”,切实加大信用观念和征信知识宣传,扩大信用市场主体,优化金融业发展生态环境。三是搭建消费服务平台。大力开展各项便民金融服务。以推进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适应全运会消费用卡需求为目标,联合银联公司在全区范围开展了“消费在市中、刷卡无障碍”活动,大力推广POS机使用,促进了银行卡受理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对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1.强化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的规划建设,需要调动、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希望市里参照西客站工程和奥体中心工程的建设运作模式,成立由市领导为组长,市相关部门和市中区有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以此吸引金融机构聚集。

2.深化布局规划,完善基础配套。

一是加强区域内公共交通、水电气暖和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硬件环境;二是要加强老商埠区的规划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商业、休闲、餐饮等配套服务产业,突出历史人文特色,彰显商埠文化底蕴,全力打造历史与现代、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具有济南特色的金融商务中心区。

3.采取综合措施,扩大优质载体资源。

要科学制定现有存量资源的整合、改造和提升方案,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鼓励楼宇产权单位通过置换改造,不断提高楼宇的档次。严把项目规划关,尽可能多地规划建设配套功能齐全、建筑风格鲜明的商务楼宇,并在建设规模、产业定位等方面严格监督,确保落实。同时,加快推进中山公园东、大观园东等项目的拆迁,积极做好上新街等片区的规划策划,确保尽快启动。

4.突出招商选资,健全金融体系。

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金融机构来济投资信息,采取政府招商、中介招商等多种形式,吸引知名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来市中区投资兴业。除了引进金融机构总部外,注重加强对银行类金融分支机构以及财务公司、典当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的引进,促进金融业多元化集聚发展。

5.优化金融环境,提高服务水平。

以推动信用产品的广泛使用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积极建设信用社区,进一步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鼓励银证、银保和证保合作,扶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跨业经营,促进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推动金融合作。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参与运作民营企业上市,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山东济南市金融业发展规划》,中国金融网,2009.

[2]《城市论坛》,2009.

篇(6)

随着我国对基础建设的大规模投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建筑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地位日趋明显。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各相关企业的市场前景变得相当广阔。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一哄而上”的格局,引起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市场争夺战异常剧烈。如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如何能异军突起?怎样才能勇立潮头而激流勇进?这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关键是苦练内功,抓好管理。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又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企业因忽视了技术管理,而导致经营效益的下降。

1 建立管理体系,制订规章制度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要使工程质量满足顾客需求,首先要从上至下建立和健全严密的技术管理体系,使工程从招投标开始至竣工验收各个阶段实施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才能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其次应制订规章制度,如技术管理办法、图纸会审制、技术交底制、技术文件审批制等,使技术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并使各级技术人员各司其责,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技术问题以保证项目的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

2 必须做好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以保证有组织有计划的施工

在用人的因素方面要具备合格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技术指挥系统;在技术装备方面要有先进和配套的施工机具、设计图纸和说明;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要有明确的技术要求;要注重有关结构、新材料和新的工艺技术的试验,检验工作及成果开发工作,要有一套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岗位责任制度。

3 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改善了建筑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了建筑业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使行业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工作强度有所下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但总的来讲,目前建筑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在日本,建筑业在施工管理中一直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即CALS/EC。其特点是:以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提交、接收;所有电子化信息均储存在数据库实现共享、再利用。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增强建筑业竞争力的目的。在我国应加强企业领导和职工对信息化建设意义的认识,企业应根据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制定战略计划,予以有效实施。在施工管理全过程广泛应用基于局域网、因特网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网上办公系统。开发基于因特网的各种应用系统,继续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

4 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查

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是否齐备,工程质量是否达标,是衡量企业和项目经理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是质检部门评定质量的依据。因此,对于施工中技术资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查就十分必要了。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的效果怎样,技术措施是否可行,分项工程的质量如何,质量评定记录、质量保证资料等是否齐备,这些方面都要通过经常性的检查而得到监督和修订,从而保证施工顺利展开,质量得到保证。

各人自检、班组互检,下道工序检查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的检验模式,与班组长、质检员、项目经理和公司质检员的检验模式相结合,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公司质检员进行全过程跟踪,直到不合格得到纠正。通过有效的检查和奖罚,使操作人员真正懂得技术规范和操作要求,使管理人员懂得不但工程要按期交付,质量要好,技术资料还要完备,否则也要受到处罚。这种机制从另一方面扭转了传统的意识和价值观,使检查达到目的。

篇(7)

一、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的实质是建立在一个以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为平台的空间当中,将受用设备,应用功能与系统操控相关的要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智能设备终端反馈的信息,通过系统预制数据分析,由系统智能判定做出自动调控命令,实现建筑内部安防管理,能源管理,服务管理,资源分配,供需信息对称,以此实现了建筑应用的智能化,这对我们的生活便利,工作,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

1.1智能建筑在欧洲发的国家的发展

欧洲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IT信息技术将会走进社会发展,以及生活的各个领域,早在1992年的时候,由欧洲智能建筑协承办并组织了智能建筑在欧洲的应用以及发展的规划,参与者由欧洲部分国家的计算机专家与相关行业的学者一同规划探讨,依据当时最具尖端的行业技术,以及信息调研作为参考,拟定研讨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发表了当时最具参考性的(智能建筑在欧洲)的智能建筑应用应用与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规划了欧洲在过去及未来智能建筑应用的三个阶段及发展,纲要内的三个阶段容包括,

第一:自动化技术应用阶段(1980-1985)年

第二:通信与自动化相结合应用阶段(1985-1995)年

第三:信息网络技术与系统集成应用阶段(1995)年以后

以此三个阶段描绘了相对于欧洲国家对计算机技术应用职能领域的较早认知,以及此类技术在未来发展重的需求重要性。

1.2其他发达国家对智能技术领域的重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于发展,对国民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样受到的其他国家的重视,新加坡政府在1981也开始着力国家电脑化的发展规划,又在1986你啊再次提出(国家科技计划),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在1991年最终提出发展新加坡为:“智能岛”的总体规划和实施纲要,智能岛的称为涵盖了多个领域,十年来的计算机发展,机构的自动化应用,用智能化带动了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全系管理,生产流程发展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沟通与信息对称的进不上有效的提高了产能,降低成本,以及高效率的人员管理,这样的企业叫做智慧型企业,而在建筑领域有着同样创造性的发展,建筑设施的电脑化管理应用,被称为智慧型建筑物。随着21世纪的到来,以及不断发展更新的计算机信息科技不断产生,美国公布了(21世纪的技术:计算机、信息和通讯录)研究报告书,为21世纪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于指出了方向,报告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将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应用将会建立在网络应用之上,能够使得人与机之间通过无线技术交互能力,实现信息处理。在技术上发展的重点将是虚拟技术、协同合作、可视化技术、在应用上必须密切结合应用需求,强调综合的集成。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信息网络必将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网络技术

2.1信息网络技术

目前,基于web的网络技术正成为建筑物或企业内部的信息主干网络的直流形式,信息网络技术在建筑物中的应用,通过单一的网络浏览器界面,访问建筑物内部网络上的web信息,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物内部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提高建筑物物业管理层的决策与全局事件协同和处理的能力。在应对突发事件的状态下,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并做出决策。

2.2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是指基于网络化的视像传输、交互和提供多媒体视像的技术,就现阶段来讲,在智能建筑内的数字影视点播,和会议电视,均是采用可视化技术像建筑物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视像的传输、交互以及相关的服务功能。

可视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物重的应用:

数字影视的点播向智能建筑物网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者诸如电影,电视节目,以及动画游戏和远程教学等交互式视像服务。会议电视形式,是向智能建筑物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点对点的或是网络形式的多媒体影响传输服务。

2.3流动办公技术

流动办公就是利用网络技术,通讯设备,通讯技术,以及可视化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向异地网络对端的办公人员提供一个虚拟的办公环境、所以流动办公技术成为多想现代科技的综合。使用流动办公技术,可以是办公轻松,不熟地域的限制,在出行旅途中如同在自己的家里办公一样,能够随时随地的进入公司固有的办公流程,并且做到及时的处理文件和阅读资料,利用流动可是技术参加公司的办公会议,实现远程操控办公设备的工作。

2.4家庭智能化技术

家庭智能化技术在90年代初的欧美发达国家就已经先后提出了智能住宅的概念,通过智能化及时在家居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家庭中的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等和家庭中的安保设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来链接到一个家庭化智能系统上来进行集中的跨地域性监视。控制和家庭的事务性管理,保持家庭设施与家居环境的协调运行,家庭智能化技术所提供的应用是:由一个家庭智能化信息系统构成的高度安全的、生活舒适性。和通讯快捷性,的信息化、自动化的居住环境。从而来满足21世纪信息资讯社会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能够与外部社会保持完全开放的生活环境。

家庭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物中的应用:

涉及到家庭的安全防范:火灾报警、防盗报警,煤气泄漏报警和紧急求救报警,家庭的自动化体现在利用远程遥控(空调、照明、加热器、影视播放设备风电气设施。)智能技术在智能建筑物内部有效节约能源上面有很大体现,随着21世纪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与普及,家庭供暖面临着既要节约能源要,家庭经费的开支,又要保证采暖的正常舒适供应,通过智能家居技术,和采暖设施的有效结合,家庭智能系统,通过无线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智能操控调节,目前采暖中央空调以及室内燃气壁挂炉都可以实现设备智能设定时段,按需提供家庭的采暖温度,在并且能够通过传感器实现不需要的情况下停止供热,和降低温度采暖的人性化需求,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远程的控制。

总结:在智能建筑的应用方面,采用21世纪新技术将其涉及面进行扩大,使其能够满足业主的应用需求,将成为智能建筑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参考文献】

篇(8)

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已经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就是把国有建筑公司定性为竞争性企业,使其成为公众公司。然而相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国有建筑企业的相关制度仍旧存在滞后性和保守性。为了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国有建筑企业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人才战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国有建筑企业一定要做好企业员工的职业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把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使员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国有建筑企业青年技术人员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青年技术人员缺少职业辅导

在众多的国有建筑企业中,企业都会对员工进行入职培训。然而这些培训的内容往往只是局限于公司的概况、制度规范及工作流程的介绍,对员工的职业发展却并没有明确的辅导。因此,很多青年技术人员的职业规划只能依靠自己去把握,这就导致很多员工对未来的发展并没有明确目标。很多员工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做好手头的工作,对自己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都没有明确的认识。

(二)多通道职业生涯贯彻不彻底

国有建筑企业一般都实施多通道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所谓的“技术岗位、管理岗位、项目部岗位”三条线并进的晋升通道,不过不同通道中同一级别员工的待遇还有一定的差别。比如部分项目部负责人的实际收入高于管理岗位,而管理岗位的收入又高于技术岗位。这种问题并不是通道设计所造成的,而是不同岗位的隐性收入存在的差异所导致的。上述状况造成很多青年技术员工的不满,部分青年技术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应用的回报,这就使得很多技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削弱。因此,只有在设计多通道职业发展时,考虑不同岗位员工发展机会以及工资待遇的平等,提高青年技术人员的实际报酬,这样才能有效的促M技术人员安心的钻研技术,从而提高国有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三)没有明确的职位下降通道

国有企业特殊的工作性质导致其存在员工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只要员工没有太大的工作过失,那么即便其技术能力不强也不会存在降职、降薪的问题。因此,这对那些工作能力强、态度认真、业绩好的青年技术员工来说不公平,从而严重打击青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对其职业生涯规划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四)没有与职业发展规划相对应的培训制度

通过调查表明,很多年青技术人员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学习和培训还是相当重视的,然而很多国有建筑企业却并没有对应的培训,这就使得很多青年技术人员对此严重不满。经过对公司管理层以及员工的询问调查,发现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筑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很多员工平时的工作较忙,而且不少周末还要加班,根本没有多余的实践进行学习、培训。其次,部分公司管理者认为现在很多年青人忠于职业但不忠于企业,如果企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年青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但最终这些员工却跳槽,这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因此,管理者认为对员工的培训投资应该是员工自己的事。

另外,一些规模较大的国有建筑企业所进行的培训往往只针对管理层,绝大多数的技术人员只有依靠老员工的“传帮带”以及自己的摸索来学习提高的,因此,这些青年技术人员很难接近前沿技术,这对其技术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还有一些国有企业由于资金的缺乏,或者是资金使用没有具体的规划,从而导致很多企业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很少。

二、针对国有建筑企业青年技术人员职业生涯规划对策

针对国有建筑企业青年技术人员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解决。

(一)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价值

很多国有建筑企业之所以没有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或者是对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失败,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管理者都有这种思想:员工来就是给企业干活的,只有工作突出,为企业创造财富,员工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否则就得赶紧走人。这种情况反映出当前很多的国有建筑企业对基层技术人员的思想还停留在“经纪人”层面,没有考虑员工与企业之间不仅仅是雇佣关系,企业还需要考虑到员工的价值体现、人格发展以及潜能开发。大部分的中国人其实都具有“知恩图报”的思想,如果企业的管理者能够从员工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那么员工肯定会竭尽所能回报企业。因此,国有建筑企业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让员工不但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对于青年技术人员来说,给予其准确的价值定位,这样他们就能够努力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严格招聘条件

为了确保青年技术人员的素质,新员工在加入时一定要严格把关,做到宁缺毋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给青年技术员工的职业规划以准确的定位。招聘之前,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一定要做好沟通,明确企业近期以及长期的目标,做好企业的岗位空缺分析,从而确定所招技术人员的素质。综合而言,就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以及市场环境来量衣体裁,从而确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有保障每个入职员工都是高素质、技术硬的人才,年青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做好。

(三)对新进员工进行职业辅导

由于新进的年青技术人员对公司相关制度以及自己具体工作都不熟悉,因此他们需要一个逐步了解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直接的上司就担负其职业生涯辅导的重任。实际上,很多企业给青年技术人员所配备的师傅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有鉴于此,公司可以把青年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计入其直接上司或师傅的业绩考核指标中,并把员工的成长情况作为衡量指标,并且可以每年都进行“最佳导师”奖项的评选,这样就能有效的激励其上司或者师傅做好青年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完善职业发展通道的平衡

虽然国有建筑企业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但是在很多国有企业中,官本位思想仍旧非常严重,而这种思想是阻碍企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完善的主要障碍。因此,为了平衡管理岗位、项目部与技术岗位之间的薪资待遇,企业应该加大对技术岗位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提高青年技术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另外还能有效防止技术岗位人才流失。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设立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给予奖励;塑造尊重技术的文化氛围,提高对技术人员的评价,使得技术人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其对企业的认同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国有建筑企业青年技术人员职业规划的研究,发现很过企业仍旧存在不尊重青年技术人员职业规划的问题。国有建筑企业只有认识到问题所在,并能够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根据员工的特点采用灵活的培训方案,并建立起有效的保障机制,才能提高青年技术人员的企业认同感,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周艾菲.谈国有建筑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J].企业研究,2013(22).

篇(9)

我县历史悠久,有__氏、__氏、__氏、__氏、__氏、__氏、__氏、__氏等诸多世家大族,形成了以姓氏为主的村落,如__、__、__、__济、__、__村;因__江纵贯全境,货物运输中水陆码头众多,形成了以商铺、码头为特点的众多村落,如__、__、__、安__;因宣纸、茶叶、竹木等丰富物产,形成依景、依物的特色村落,如__、__、__等。

__县传统村落分布较广,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目前,我县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4个、__省传统村落10个。全县有不可移动文物841处(全省第三),其中分布在村落中古建筑802处。全县现有国保单位5处,省保单位10处,县保单位37处。

近几年来,我县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组织调__摸底,建立村落档案。2012年以来,我县按照住建部等部委《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进行传统村落摸底调__,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及时录入全国传统村落信息系统平台。开展了国家、省级传统村落申报,编制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__村和__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已通过评审;__济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上报省厅待批,__村在《__省历史文化名村__村保护规划》基础上,着手编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二是建立保护机制,落实保护责任。成立了县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__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暂行办法》、《__县古建筑流转保护利用暂行办法》和《__县文物保护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设立__济景区管理处和__景区管理处,负责__济村、__村历史文化名村相关规划的编制、保护项目的实施和违法建设行为的监管工作。注重发挥村干部和民间文保协会的作用,让他们承担起传统村落保护排头兵的作用,广泛发动村民主动参与到传统村落保护中来。

三是整合各方资金,推进村落保护。自2012年以来,累计争取国家、省文物专项补助资金1.2亿元。以__村样板工程的实施为龙头,对__济古建筑群、__花戏楼、__、__氏宗祠、____故居等一批国保、省保和县保单位进行了保护维修。同时,整合了徽派建筑保护专项资金、国家古建筑消防专项资金、__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项目资金等,实施传统村落内的道路、供水、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推进矿山砂石整治、__违拆违、文明创建、三线四边整治、美好乡村建设等工作,使传统村落内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是合理利用资源,发展文旅产业。积极申报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其中:宣纸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笔制作技艺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涌溪火青绿茶制作技艺、花砖制作技艺、后山剪刀制作技艺、宣纸制品加工制作技艺、榔桥木梳制作技艺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__济、__、__、__等充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形成青山秀水与名胜古迹交相辉映、优美田园与民俗风情相映成趣的亮丽风景。全县依据传统村落、古建筑建成的景区已达6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3个。

但是,伴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我县在保护利用传统村落方面还存在诸多困境:一是许多传统村落的原生个性正在逐渐失去,连片上规模的传统村落群和自然生态风貌依旧的传统村落越来越少;二是许多古建筑和设施都出现了物质性老化和功能性衰退,传统村落在保留传统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三是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工作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四是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研究滞后、专业人才匮乏,古建筑工匠奇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

传统村落,既是我县深厚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也是我县全域旅游发展的特殊资源,更是“青清净静”魅力__县的魅力所在。传统村落不可再生、不可复制,要加紧保护、科学利用。现结合外地做法和我县实际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针对传统古村落内古民居产权人和村落居民,进行宣传引导,使他们认识古民居的特殊价值、增值空间、利好趋势,增强保护意识,变“要我保护”为“我要保护”。

二是收集全县传统村落的图片、文字、民间故事、传说等信息资料,挖掘与传统村落相关的史实和文献,编印宣传画册,出版书籍,公开发行。将传统村落在内的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中小学生乡土教材,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是邀请专业制作公司将__、__、__、__等古村落拍成电视专题片,通过互联网广为宣传。吸引外界关注投资__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一是积极探索以“委托管理”、“产权流转”、

“异地迁建”方式推进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引进有实力的专业化公司与印象皖南公司合作,通过收购、租赁等方式参与保护,发挥其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保值增值、市场融资、业态打造的主导作用。

二是做好堵疏结合的文章。建议在__济、__等传统村落选址建新区,切实解决农民建房纲性需求,严格控制传统村落内新建住房;新区建房的体量、高度、风貌要与传统村落相协调。

三是实施以奖代补的政策。对村民私有产权的古建筑,进行保护维修后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调动房屋主人翻漏修缮古建筑的积极性。

四是做好村落系统的保护。加强传统村落生态系统修复,控制周边林木砍伐,美化农田生态景观,提倡种植乡土花木;对古道古桥、古树名木、村庄水系进行保护和提升;不轻易填塘、改河道、硬化里弄及粉刷墙体。在推进文明创建、三线四边”整治、美好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中,要注意维护古建筑和传统村落原貌。

篇(10)

利用有色冶炼渣生产矿渣棉,目前,只有铜渣少部分用于制备矿渣棉,沈阳矿渣棉厂用3份铜渣与1份电厂液态渣混合,在池窑内熔化,熔体通过四辊离心机甩成渣棉。目前国内并未有利用镍系列产品冶炼渣生产矿渣棉的研究报道。

矿渣棉生产工艺在国外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国内外厂家大多采用高炉干渣添加调质成分为原料,混合后经冲天炉加热熔炼喷吹或离心成纤。该工艺技术成熟,对矿棉熔体的调温调质操作简单,容易控制,可以保证熔体的连续性,因而生产稳定。但是该工艺没有利用高炉熔渣的显热,且二次加热时能耗大,焦炭消耗量250 kg/t以上,因而生产成本较高。

近几年,已有一些矿棉行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突破性的方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利用工业废渣的热潜能生产矿渣棉作为节能的突破口。如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天津建材研究所、华能集团公司等单位,对利用热电厂旋风燃烧炉液态炉渣生产矿棉的新工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探索。锦西化工总厂热电厂经过不懈努力,使旋风炉液态渣生产矿棉的工艺趋于成功。

虽然此种发展节约了一部分的能源,但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的发展必须以热电厂的发展为主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热电厂的制约;其次,由于旋风炉矿渣棉是从属于热电厂生产的,只能以保证燃料发热值为前提,所以旋风炉矿渣棉的酸度系数往往偏高,使熔体黏度值增大,不利于矿渣棉的成纤质量。

企业发展定位分析

昊天公司从事多种产品的经营,对本项目的生产经营有着原料和能源的天然优势,并具备宝贵的技术力量保证:

1.进行更多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为企业提供更多地进入市场的机会,同时应对市场活动中更多的影响与冲击。

2.降低资本运营风险,通过不同的经营活动进行产业或产品相互间补偿性影响,达到和实现较为平稳的收益率。

3.从长远发展分析,可以更多地节约成本,使企业获得高市场份额和高销售盈利。

4.为企业经营运行提供互补依存性,包括资金平衡调剂、产品交叉性补贴定价、产品联合营销、内部组织结构优势、人才互补优势等。

公司在考虑今后发展规划时,审时度势,详细地分析了相关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动态及行业发展趋势,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开发矿岩棉制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的当务之急是积极合理地调动资金及社会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新的技术及装备创建一条高水平的年产2千吨矿渣棉制品的中试厂,在试验成功后拟建2万吨/年规模以上的矿渣棉生产线,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项目建设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目前每年建筑能耗已超4亿吨标准煤。随着城乡民用建筑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能耗将更加突出。为此,国家对建筑节能非常重视,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节能技术政策》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法规,规定在第一阶段,民用建筑节能30%、第二阶段民用建筑节能50%,北京等部分省市已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然而,我国目前大约只有5%的办公楼和居民楼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最低节能50%的要求,可想而知建筑节能的潜在市场有多么巨大。据统计,高效的节能材料每使用1吨,就能节省3吨标准煤用量。同时,还可以减少排放1吨二氧化碳、粉尘和二氧化硫。目前中国的建筑设计施工中,90%以上都采用了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U)等有机质绝热材料,作为外墙的外保温材料。

2.因地制宜,符合产业政策

本项目符合国家发改委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鼓励类:第九项――有色金属,第3条――高效、节能、低污染、规模化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第三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第23条――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矿渣棉生产工艺符合国家《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中的领域。如:第四项重点项目中的第34条――尾矿、赤泥、炉渣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第35条――余热利用与节能技术等。

3.建设条件较好

项目建设在镍系列产品冶炼厂现有场地内进行,可利用企业已有土地、部分办公与生活设施。且公司具备土建设计,及项目筹建、现场施工、调试投产、正常运行等各方面的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

篇(11)

1建筑工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在西方国家很早就有人提出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方针,其作用表现在对企业内部的管控能力的加强,使其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竞争中更好的发展以至在企业经营中实现更高的目标。随着社会经济及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建筑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更加重视,并积极的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为实现建筑企业长远的发展努力。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项目预算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尤为重要。全面预算管理对于资源合理分配非常有利,通过对项目全面预算管理,这样可以使管理人员明确目标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而且全面预算管理对建筑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可以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对企业未来面临的状况起到分析作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1.1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化管理中的作用

在建筑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使企业的整体发展和职能部门间的目标统一协调,拥有贯穿生产与管理的一条主线是非常重要的,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发挥其作用。发达国家的建筑企业的发展验证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管理办法的得出也包含在其中,在跨国公司中这一管理模式的应用也很普遍,可见,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发展潮流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大部分欧美国家为了顺应时展,都要求企业制定预算计划,同时对预算实行科学的管理与控制,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为形成比较完善的预算管理模式也会聘请专业人士,总结出的经验和方法在企业及管理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促进企业及管理的现代化有着很大的作用。

1.2全面预算管理对建筑工程管理目标的作用

建筑企业为了实现企业发展规划与短期发展策略的统一结合,可采取对预算进行编制审批的方法,从而对企业发展规划及短期发展策略进行明确进而达到目的。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中,可以利用预算监督和控制对比预算目标与结果,找出成本控制中的偏差,然后在有效反馈分析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方法来弥补出现的偏差,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目标得以实现。另外工程成本管理过程中,可让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来参加到预算制定中,再把最终确定的预算指标作为对各单位评价考核的硬性标准,这样在落实奖惩责任机制的时候就可以有效的防范经营风险。

2建筑工程的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策略

首先,国家应看中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然后总结分析目前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听证会,参考预算管理人员、社会居民以及建筑企业员工和相关学者的建议,制定符合全面预算管理的法律法规。

2.1加强对建筑工程投资决策的控制

在工程投资决策阶段,不仅对整体工程的规模及位置进行决策,还要涉及到施工材料质量、技术工艺、施工人数及施工设备等的决定,而这些因素与工程造价以及总体造价息息相关。因此,在工程决策阶段,需对现场进行细致的实践勘察,对施工地区的具体情况,如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及施工过程中及其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总体进度与计划。例如,有的建筑施工期在冬季,这个时候就需对这个地区的冬季平均气温进行提前调查,同时要将保温措施所需的费用列入预算中,保证预算的科学合理性。

2.2重视工程图纸的会审

在工程设计阶段,有很大一部分设计人员都存在一个问题,偏重整体效果的情况,而对工程造价控制忽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新造型及新方法,这样就使造价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有的企业忽略了在实际工程建设时对图纸的管理,这样施工后才发现的问题,必须中断施工而进行设计更改,这样显然就增加了成本。所以,在工程设计阶段,建筑企业就要与监理、设计单位积极的沟通,对施工图进行会审,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研究,并及时找出解决办法,对此相关负责人对施工图纸都应该负责,避免中间出现设计变更而造成费用增加。

2.3加强对工程施工材料及进度进行管理

施工材料费用约占整体工程费用的百分之八十,所以,对材料进行采购、存储时,需注意对成本合理控制。材料采购人员尽可能的在本地选择供应商,这样既能减少运输距离,又能节省交通费,选择的供应商要有良好社会信誉,其产品要具有高的性价比,采购过程中对产品型号、质量等进行严格监督,避免出现以次充好问题。例如,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属于基本材料,在存储过程中,应选择具备防潮、防水、防晒的地方,避免出现数量、质量问题。施工进度与成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施工时间的延长可直接影响到实际消耗的物力人力的增加,这样工程造价就会随之增加。所以应重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控制,达到施工过程要素的管理,避免出现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例如,施工过程中需对各环节的设备、人员、材料等进行合理安排,形成年度、月度进度计划,并对人材机的进场情况认真管理。管理人员应严格对施工总体规划落实各个施工环节,如果出现施工延误问题,则需对原因进行分析,以最快的速度提出解决方案,使施工进度符合预期要求。

3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事业同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对建筑工程科学以及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事情。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其开展的预算管理工作之间关系密切,对工期、企业受益都有很大的影响,此项工作的开展包含工程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的内容。企业需就当前预算管理中的不足积极改进,加强对其更深的认识,并贯彻落实管理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建设出更高质量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程贤杏,程丹.基于工程预算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6):17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