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汽车金融风险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3、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
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保险监管制度创新
5、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问题研究
6、我国农民养老保险体系的研究
7、河南省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8、中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传导的防范
9、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10、论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危害和对策
11、小额农贷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2、不完全对称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
13、保险销售误导现象研究
14、论保险业与银行业的渗透、竞争与合作
15、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16、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研究
17、基于次贷危机启示的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18、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19、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大内需的关系探讨
20、积极财政政策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2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规律研究
22、关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思考
2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24、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25、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与成因分析
26、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27、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考
28、论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29、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30、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31、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研究
32、大小非解禁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33、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模式及运作分析
34、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
35、股指期货交易制度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36、新农村建设下河南省小额信贷的发展问题研究
37、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基于某一地区的实际调查与分析
38、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39、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40、中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传导的防范
41、家族企业融资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42、关于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关系的探讨
43、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
44、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分析
45、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46、我国中小银行竞争力探讨--以××银行为例
47、银行并购与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48、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初探
49、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50、中国风险投资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51、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52、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和启示
53、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54、汽车保险欺诈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55、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的竞争特点及对策
56、保险欺诈行为的博弈分析
57、综合经营趋势下我国银行保险的创新发展
58、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与理性选择
59、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研究
60、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
61、新时期农村金融业发展策略研究
62、创新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63、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64、论通货膨胀的危害与治理对策
65、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变的效应研究
66、我国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成因及对策
67、关于完善农村信用社体系改革和强化管理的思考
68、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69、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70、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71、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扩张问题研究
72、保险资金运用问题研究
7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74、混业经营的风险分析
75、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跨文化风险及对策
76、新形势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探讨
77、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78、巴菲特投资管理策略研究
79、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80、企业并购的风险及防范
81、金融市场的内在经济特征与金融危机
8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
83、我国垄断性行业暴利的来源、影响及治理对策
84、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风险研究
85、银行并购后的整合问题探析
86、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87、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88、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融资策略的调整
89、如何看待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与管制
90、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动的认识
91、论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
92、银行业并购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93、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思考
94、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9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6、论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协调
97、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4)05-0010-04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相伴随的金融风险也日益凸显,随着巴林银行、大通曼哈顿、住友、瑞士联合银行、美林等遭受重大损失,甚至倒闭,金融风险备受全球关注。金融风险种类繁多,一旦造成损失,数额巨大,影响广泛。因此,研究金融风险、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就显得日益重要。
一、金融风险的分类
美国保险精算协会(CAS)将风险分为金融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和灾害风险 [3] 。我国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将风险分为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4] 。Chernobai,Rachev和Fabozzi [5] 在《Operational Risk》一书中,将银行金融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风险、商业和/或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政策风险、普通法律风险。可见,不同行业对风险的分类是不一样的, 这主要是由于风险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一样,进而风险管理的重点也各不相同。根据新巴基尔协议Ⅱ,结合Dowd、Culp [6] 等学者关于风险的分类,本文对金融风险的分类如图1所示。
信用风险是金融交易中对手违约的可能性,与信用事件的发生有关; 而信用事件与交易对象执行其先前承诺的金融义务的能力的变化相关。据此,结算风险、结算前风险、迁移或降级风险及价格风险都属于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是与价格变化相关的风险。 因此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及商品价格风险均属于此类。
操作风险是与操作过程有关的风险, 如图1所示,其包含内容较多,也是当前金融风险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及影响较大的一类风险。
以上三类风险基本上是某项业务或某个部门发生的风险,是局部的风险,虽然其影响可能是全局性的,甚至导致金融机构的破产。归于其他风险的是对金融机构整体产生影响的风险,是全局性风险,对金融机构短时间内的影响或许并不显著, 但是却会影响金融机构的长期发展,因此也是必须重视的风险。
二、金融风险变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性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变迁。早期的金融风险着重于市场风险,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大量运用,交易日趋复杂,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也日益凸显,而且其后果严重。近年来随着金融风险事件的频发,人们更加关注金融风险,而且不仅关注某个业务单元的风险,更关注金融企业的风险。
(一)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易活动日益频繁,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新型金融工具不断涌现,金融市场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1972年,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外币交易期货,这是第一份金融期货合约。1975年10月,该交易所推出了抵押证券期货合约,即利率期货合约,同年, 开始交易美国政府国库券期货合约。1982年推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之后期货交易被引入到多种金融工具。
期权也在同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1973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开始买权交易,1977年推出卖权,1985年推出股票期权,1989年推出利率期权产品, 1990年推出长期期权LEAPS,1992年推出类股指期权,2003年推出VIX指数。
除此之外,还有1970年推出的浮动利率票据、1973年开始的外汇远期交易、1974年推出的浮动利率债券、1980年推出的货币互换、1981年开始的零息债券、双重货币债券、利率互换以及1984年推出的远期利率协议、欧洲美元期货期权等。
金融创新不仅出现在流动性较好的市场上,也出现在流动性较差的市场上, 并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类市场急剧扩大。 如1970年推出的特别提款权、 联邦住宅抵押,1980年的债务保证债券、1981年的票据发行便利、1983年的动产抵押债券及1985年推出的汽车贷款证券化、可变期限债券等。
金融创新不仅体现在金融产品的创新上, 而且体现在金融交易技术的创新上,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金融工程迅速发展,数学家、物理学家及计算机科学家根据金融理论设计模型, 收集实时交易数据进行程序化交易, 随着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更快的闪电交易。
(二)金融风险的变迁
金融创新不断出现,纵然有着供给方面的原因,但也存在着需求的原因。从需求方面看,它是规避风险的要求。早期的金融业务较为单纯,主要是存贷款业务, 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利率对资产或负债在收入上的影响。就风险类型来说主要是市场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外部环境越来越不稳定,股市大幅波动;汇率不再稳定,自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汇率一直不稳定;利率处于波动中,美国短期国债的利率变动较大; 大宗商品的市场更是不稳定, 商品价格在长时间稳定后会突然发生跳跃性变化。为了规避这些市场风险,出现了相应的金融创新,如各种期货、期权。
随着全球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机构迅速扩张,业务范围逐渐增加, 由先前的分业经营发展到混业经营,而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金融市场也日趋复杂,但是相应的金融风险管理却较为落后。金融产品的复杂性与风险管理的落后共同造成了大型金融灾难频发。1993年昭和壳牌石油公司在远期合约中亏损1250亿日元,而该公司的年利润约为400亿日元;1994年宝洁公司在衍生品交易中遭受巨额损失;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其亏损额为6亿英镑,而该行的资本总额才3.5亿英镑;1997年瑞士联合银行损失了4~7亿美元, 第二年又损失了7亿美元;1997~2002年爱尔兰联合银行的交易员隐藏了6.91亿美元的损失。这些损失数额巨大,带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导致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收购。而这些灾难的发生基本上都是由于操作风险造成的,与市场风险不同的是,操作风险损失巨大,影响致命。
随着金融工具在流动性较差的市场上的创新,即抵押证券的出现以及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信用风险出现的频率也大幅增加。引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信用风险的一个典型案例。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是显著的,它导致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规模的银行。另外,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华盛顿互惠公司被接管, 美国保险大亨―美国国际集团在2008年第4季度亏损617亿美元,创下美国公司历史上最大亏损。
流动性风险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2008年冰岛发生金融危机, 其三大商业银行Kaupthing、Landsbanki和Glitner由于流动性短缺而濒临破产,相继被国有化。三大银行的债务大约为610亿美元,而冰岛的GDP则只有50亿美元。 [7]
从以上金融风险的变迁可以看出:
1. 早期的金融风险以市场风险为主, 现在的金融风险以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为主。人们对市场风险的认识比较完整,而且数据比较充足,市场风险已经得到比较好的管理。但是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却由于人们认识不够及历史数据缺乏、模型不完善等原因而没有得到较好管理。
2. 早期金融风险仅限于某个业务单元, 现在金融风险则涉及整个企业、行业。因此,风险管理要上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确定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策略,而不仅仅是进行业务单元的风险处理。
3. 早期金融风险损失较小, 现在金融风险损失较大,涉及面较广,影响更加持久,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愈加显著。但是单个金融企业的风险案例、历史数据有限,风险管理能力也有限,因此,有关风险管理的模型共享、数据共享,以及进行风险管理的交流就显得日益重要。
4. 早期金融风险较为简单,现在则更加复杂。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不仅风险的承受主体在不断变化,风险类型、风险的大小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风险管理也变得日趋复杂。
总之,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风险并不是减少或消除了,而是从一种形式转移成另一种形式,或在不同投资者之间转移,金融风险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度量,各类风险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密切, 复合型风险(如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越来越多,风险管理也日益迫切。
三、金融风险的管理
鉴于金融风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仅仅管理某种风险显然是不够的, 需要站在金融企业的角度进行全企业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步骤
管理金融风险,首先要构造风险轮廓图,对金融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 这些风险包括宏观经济风险、行业风险及金融企业特有风险;需判断哪些风险需要对冲, 哪些风险无需对冲, 哪些风险是可以利用的。
其次,确定风险管理战略,使风险管理与金融企业目标一致。 在这个过程中要确定金融企业的风险容忍度,承担风险的类型,同时还要确定分配多少资金用于风险管理。 这里的金融企业目标主要是指股东价值。在某些情况下,对冲风险的成本可能比不对冲造成的损失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使股东价值最大化就应该保留风险。
再次,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衡量。 风险识别主要是找出对金融企业目标有显著影响的不希望的可能结果, 关注的是造成损失的下方风险,但也要关注上方风险。风险估计是确定负面事件出现的概率,及相应的现金流,估计预期与未预期损失。 风险衡量是将风险估计的结果与董事会设立的风险界限进行比较, 确定风险管理的成本及损失的大小。
然后,进行风险处理。根据上一步的结果确定处理风险的方式,即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还是风险保留。 与金融企业风险政策不一致的风险应该规避,如果投资某个项目的收益低于对冲成本,就不要投资于该项目。 风险转移是将风险通过保险或金融衍生品(如期权、期货、远期合约等)转移给第三方;投资组合多元化可以降低风险。 如果风险是可以接受的或者风险没有被识别就保留风险。
最后,进行风险监控。保留的风险必须要进行监控。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风险分析的环境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因此,要对其进行监控,以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二)风险管理工具
由于金融风险日渐复杂 ,其管理工具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当前主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包括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决策树、计算机模拟及风险价值测量等。
敏感性分析涉及的是“如果”重要变量发生变化,对企业价值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它允许分析极端状态,评价单一变量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时每次只能变化一个变量。
情景分析是在可能的未来情景下估计结果和价值,每一个分析都有相应的发生概率。和敏感性分析相比,情景分析中每次变化的变量可以不止一个,情景分析能够计算给定决策的期望价值。
决策树是序贯决策中常用的工具,下一步的决策依赖于先前的决策结果,上一步决策中的信息有助于未来结果的精确估计。
计算机模拟是所有分析方法中最为深入的方法, 它运用计算机模拟每个变量可能的取值而给出最后的结果。它给出的是分布值而不是期望值,因而更具价值。
风险价值 [8] 测量的是一定期限内一定置信度下的潜在损失。是目前业界使用较多的一种风险测量工具。
事实上,在进行风险管理时,这些工具并非单独使用,往往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使得风险测量结果更为准确,为风险管理提供更精确的决策依据。
四、小结
金融风险是与经济相伴随的经常出现的风险,随着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不断,风险也更加复杂、难以识别,复合型风险在逐渐增加,造成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因此对金融风险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 金融风险管理不仅是单个业务单元的风险管理,更是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不仅要求风险管理部门高度重视, 而且要求董事会重视风险管理,正确理解风险管理。应认识到,风险管理不是消除风险,而是管理风险使其达到预定目标,而这个预定目标是与股东价值相联系的。为此,要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程序, 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识别与度量,正确运用风险管理工具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Dowd K. Measuring Market Risk(2nd Edition)[M]. West Sussex,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2005.
[2]张秀丽. 金融风险测度模型及其蕴含的金融风险主观性[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7-82.
[3]Risk Taking: A Corporate Governance Perspective[R].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World Bank Group,June 2012.
[4]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EB/OL]. http:///gzjg/qygg/200606200105.htm.
[5]Chernobai A.S., S.T. Rachev & F.J. Fabozzi Operational Risk: A Guide to Basel II Capital Requirements, Models and Analysis[M].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2007.
中国发展消费信贷有其特殊的市场背景:是消费信贷作为扩大内需,刺激居民消费,提高最终消费率的种政策手段,具有很强的政策推动的特征;二是个人消费信贷在我国作为种新兴的金融产品,缺乏相应的管理风险的制度安排;三是作为消费信贷产品的供给者——国有商业银行,正处在市场化改革的过渡阶段,在此期间,国家既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合约行为市场化,但同时又限制商业银行对信贷利率或其他某些合约变量的自主制定。
般来说,商业银行为区分不同风险类型的借款人,可通过组合不同的贷款利率、贷款抵押额和贷给概率等条件来设计信贷合约,以达到使借款人自发选择商业银行所期望的信贷合约的目的。而中国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是在利率限制、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缺失、消费者信贷担保资源、途径缺乏的条件下进行的。为达到将高风险的借款人阻挡在消费信贷市场外,将低风险借款人保留在市场之中的目的,商业银行采取了单的、高抵押的(或质押)、高进入壁垒(如繁琐手续、高准备费及服务群体圈定)的消费信贷合约供给。而这种消费信贷供给模式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发挥作用,是因为有以下的经济背景:是近些年来中国的宏观经济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GDP年均增长率达到7%-8%),消费者风险类型表现得不明显;二是中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历史还不长,传统的高储蓄习惯和政策限制使中国的部分消费者积蓄了定的财富水平,能够满足商业银行较高的抵押要求。三是国家在住房、汽车、教育等方面的福利制度改革,激发了人们对消费信贷的需求。
二、制度缺失下高抵押的消费信贷合约所隐含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下,这种单的、高抵押的消费信贷合约供给是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种客观选择,但从涉及消费信贷业务三方的国家—商业银行—消费者的整体效益来看,这种合约设计是低效的,因为其面临着发展困境,隐含着定的金融风险:
首先,从宏观上看,在消费信贷合约中设置过高的担保要求,可能造成消费者有限的担保资源的浪费,因而是种宏观上的非效率选择。从微观来看,随着我国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向不同类型的借款人提供单的消费贷款合约可能是无效的,因为它使得低风险的借款人不愿承担太多的抵押担保和交易费用而退出市场,而高风险借款人则由于获得“信息租”而减少偿付,这将激励他们进入市场[2],可能使银行蒙受更多的损失。
其次,要求信贷担保虽然可以节省商业银行的监督筛选成本,但是也造成了商业银行监督筛选激励不足,消费信贷合约设计过分依赖于担保来规避风险的问题。这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预算软约束的背景下,易导致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即将所有的贷款损失都推由国家负担。而国家为防范其道德风险,必然会采取紧抓松放的行政干预手段,造成信贷政策的不连贯性,这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规划,也影响了消费者对信贷政策的理性预期。
最后,在我国当前的法律制度环境下,高抵押的信贷合约隐含的金融风险不可小视。1998年,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只有456亿元,到2004年6月末消费信贷余额已达17952亿元,近六年间增加了约40倍。其中,个人住房信贷余额13878亿元,占全部个人消费信贷余额的77.3%
[3];汽车消费信贷余额1833亿元,占10.2%;各项助学贷款余额75亿元,占0.4%。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率约为1%-2%,不良贷款约为138.78亿元—277.56亿元。虽然目前的不良贷款率很低,但从国际经验看,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般是在发放贷款后3~8年中逐步显现。而我国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中,80%是2000年以后发放的,即只有20%的贷款开始进入第三年。因此,未来几年个人住房不良贷款很有可能陆续暴露。而汽车消费信贷的不良贷款率近几年已呈上升态势,据有关方面报道,截至2003年底,国内银行有超过945亿元的个人汽车贷款无法回收,不良贷款率超过50%[4]
目前,由于我国住房、汽车的二级交易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市场参与者无法通过产权重组来分散和转移风险,商业银行持有的债权或抵押资产权会因不易变现而产生流动性风险。因此,抵押贷款需要相应的市场环境和支持体系,来分散其蕴含的金融风险。
三、管理风险的根本出路:金融制度创新
1我国消费信贷的特点
1.1人们对消费信贷的认识不断改变,但有待深化
消费信贷产生以前及产生初期,很多人认为中国人节俭的传统会使其不习惯于借贷消费方式,可是,随着消费信贷业务的不断扩展及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对它的关注却日益增加,有调查表明,在深圳有90%的人表示现在或将来需要消费信贷。显然,“寅吃卯粮”这种消费观念和行为在目前已经变成一种正常需要,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但是,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对消费信贷的知识却少得可怜,调查表明,即使在文化层次和个人素养较高的深圳,对消费信贷有所了解的也只占被访者的20.8%。
1.2消费信贷的品种不断增加,但尚未达到多样化水平
消费信贷在我国产生之时,贷款用途基本上是只限于住房消费的,形式也只有抵押贷款一种(信用卡的正规化始于1999年3月《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实施),而且还受到诸多限制。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汽车、教育、耐用消费品等多种消费信贷品种,还有个别银行推出“个人综合消费贷款”这种不硬性规定贷款用途的品种来迎合广大消费者的需要,而且各商业银行在贷款最高限额、贷款利率及还款期限等方面也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住房消费信贷业务开展的较早却并不完善,其他像针对汽车、教育等开展的消费信贷业务仅处于起步状态,还有一些消费热点根本就没有信贷业务涉足。从形式上来看,抵押贷款之外,信用卡透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从以前几乎没有信贷功能的借记卡发展成为“准贷记卡”和“贷记卡”,信用卡的信贷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足,使用机制尚未建立,以致信用卡目前仍处于萌芽状态,其消费信贷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2消费信贷业务中的风险分析
尽管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意义重大,并且市场前景广阔,但是依然存在风险。防范、控制风险同开拓市场一样,对于消费信贷业务的长期稳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中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信用风险
消费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这是消费信贷的基本风险,也是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重点。据调查,我国商业银行每年因客户的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千个亿。银行从事贷款或投资活动时,都应对借款人未来的还款能力作出判断,但是目前,由于我国没有完善的征信系统和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因此无法对借款人财产收入和纳税状况等信息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真实性进行评估,加大了消费信贷的风险,从而使一些道德水平不高的人有机可乘,导致各种恶意欺诈银行骗取资金或不按期还款的事件时有发生。
2.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我国银行自有资本金的比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低于国际惯例要求的水平。如果考虑银行的大量损失类贷款尚未冲销处理的话,我国银行资本金普遍严重不足,再加上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结构也不合理,资本补充缺乏持续性,加大了流动性风险。
2.3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的产品价格,产品更新等变动原因导致抵押物贬值,固定利率情况下利率上升导致利率倒挂,使银行暴露于市场风险之下,住房、汽车等抵押物都有可能面临价格下跌的风险,使借款人对消费信贷的心理预期越来越差,一方面,在进入WTO后,关税大幅下调,汽车整体价格下降,一旦还贷发生困难,处置抵押物时无法足额还贷。另一方面,在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越趋理性,住房价值缩水难以弥补按揭的本金损失。
3应对消费信贷风险的若干措施
消费信贷发达的国家,银行资金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但我国商业银行刚刚进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上又有很多缺陷,应对风险能力脆弱,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引进外国风险管理机制,而应该设计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体系。具体措施为:
3.1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1)建立权威的征信机构。
这些机构由人民银行进行业务指导,其出具的资信评级结果在各银行通用,适用于一切个人消费信贷领域。金融机构和个人查询的时候应该付费,以保证征信机构的正常运转。该机构可进行实时跟踪,一旦发现不良信用记录随时调整其个人资信等级。对近三年信用良好的个人,按操作规程调高其信用等级。
(2)个人信用实名制度。
尽快在存款实名制的基础上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以此掌握还款人收入的真实情况和贷后还款能力,同时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和计算机连网查询。个人信用实码制就是将可证明、解释和查询的个人信用信息资料都存在该编码下,当个人需要向有关方面提供自己信用信息情况十可通过信息编码查询。在美国,个人信用资料是以个人的社会福利号为统一标识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个人身份证来充当个人信用制度的统一标识是最为合理和可行的,考虑身份证号码是每个合法公民的唯一标识码,而且公安部已经决定将身份证制成IC卡,加强了唯一性和防伪性。再加上我国实行了储蓄存款实名制,税务部门,公安部门都可通过个人身份证查询到有关的信息,以供信息汇总之用,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库。
3.2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级机构
在建立社会个人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各个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目标制定个人信用评级方案,以此作为放贷与否的基本标准,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信贷风险。商业银行一般通过对借款人的品格、资本与能力、环境、抵押品四个方面评估潜在的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对消费者贷款的信用分析通常采用信用积分制度。根据这种方法,商业银行先选择某些体现借款人信用风险的特征因素,如收入水平、居住情况、就业情况、年龄等,然后为每一特征因素配上相应的分数,最后根据借款人的特征累计其分数值,作出相应的贷款决策。目前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除了个人的资产信用状况外,还应该考虑个人的道德信用状况。
3.3建立银行内部的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银行可以开发出具有以下功能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监管系统:(1)完善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在线查询、分级审查审批,集中检查。通过输入客户身份证号码,一次性查询出借款人的消费信贷信用资料;(2)动态查询担保合作方可用担保额度和保证金帐户变动信息;(3)自动更新银行行业协会定期反映的个人信贷黑名单,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
参考文献
[1]王爱俭.信用风险理论与信用风险防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李炳炎,徐银.金融深化改革与金融风险防范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陈浪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4]聂庆平.中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消费信贷产生以前及产生初期,很多人认为中国人节俭的传统会使其不习惯于借贷消费方式,可是,随着消费信贷业务的不断扩展及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对它的关注却日益增加,有调查表明,在深圳有90%的人表示现在或将来需要消费信贷。显然,“寅吃卯粮”这种消费观念和行为在目前已经变成一种正常需要,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但是,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对消费信贷的知识却少得可怜,调查表明,即使在文化层次和个人素养较高的深圳,对消费信贷有所了解的也只占被访者的20.8%。
1.2消费信贷的品种不断增加,但尚未达到多样化水平
消费信贷在我国产生之时,贷款用途基本上是只限于住房消费的,形式也只有抵押贷款一种(信用卡的正规化始于1999年3月《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实施),而且还受到诸多限制。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汽车、教育、耐用消费品等多种消费信贷品种,还有个别银行推出“个人综合消费贷款”这种不硬性规定贷款用途的品种来迎合广大消费者的需要,而且各商业银行在贷款最高限额、贷款利率及还款期限等方面也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住房消费信贷业务开展的较早却并不完善,其他像针对汽车、教育等开展的消费信贷业务仅处于起步状态,还有一些消费热点根本就没有信贷业务涉足。从形式上来看,抵押贷款之外,信用卡透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从以前几乎没有信贷功能的借记卡发展成为“准贷记卡”和“贷记卡”,信用卡的信贷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足,使用机制尚未建立,以致信用卡目前仍处于萌芽状态,其消费信贷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2消费信贷业务中的风险分析
尽管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意义重大,并且市场前景广阔,但是依然存在风险。防范、控制风险同开拓市场一样,对于消费信贷业务的长期稳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中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信用风险
消费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这是消费信贷的基本风险,也是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重点。据调查,我国商业银行每年因客户的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千个亿。银行从事贷款或投资活动时,都应对借款人未来的还款能力作出判断,但是目前,由于我国没有完善的征信系统和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因此无法对借款人财产收入和纳税状况等信息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真实性进行评估,加大了消费信贷的风险,从而使一些道德水平不高的人有机可乘,导致各种恶意欺诈银行骗取资金或不按期还款的事件时有发生。
2.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我国银行自有资本金的比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低于国际惯例要求的水平。如果考虑银行的大量损失类贷款尚未冲销处理的话,我国银行资本金普遍严重不足,再加上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结构也不合理,资本补充缺乏持续性,加大了流动性风险。
2.3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的产品价格,产品更新等变动原因导致抵押物贬值,固定利率情况下利率上升导致利率倒挂,使银行暴露于市场风险之下,住房、汽车等抵押物都有可能面临价格下跌的风险,使借款人对消费信贷的心理预期越来越差,一方面,在进入WTO后,关税大幅下调,汽车整体价格下降,一旦还贷发生困难,处置抵押物时无法足额还贷。另一方面,在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越趋理性,住房价值缩水难以弥补按揭的本金损失。
3应对消费信贷风险的若干措施
消费信贷发达的国家,银行资金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但我国商业银行刚刚进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上又有很多缺陷,应对风险能力脆弱,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引进外国风险管理机制,而应该设计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体系。具体措施为:
3.1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1)建立权威的征信机构。
这些机构由人民银行进行业务指导,其出具的资信评级结果在各银行通用,适用于一切个人消费信贷领域。金融机构和个人查询的时候应该付费,以保证征信机构的正常运转。该机构可进行实时跟踪,一旦发现不良信用记录随时调整其个人资信等级。对近三年信用良好的个人,按操作规程调高其信用等级。
(2)个人信用实名制度。
尽快在存款实名制的基础上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以此掌握还款人收入的真实情况和贷后还款能力,同时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和计算机连网查询。个人信用实码制就是将可证明、解释和查询的个人信用信息资料都存在该编码下,当个人需要向有关方面提供自己信用信息情况十可通过信息编码查询。在美国,个人信用资料是以个人的社会福利号为统一标识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个人身份证来充当个人信用制度的统一标识是最为合理和可行的,考虑身份证号码是每个合法公民的唯一标识码,而且公安部已经决定将身份证制成IC卡,加强了唯一性和防伪性。再加上我国实行了储蓄存款实名制,税务部门,公安部门都可通过个人身份证查询到有关的信息,以供信息汇总之用,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库。
3.2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级机构
在建立社会个人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各个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目标制定个人信用评级方案,以此作为放贷与否的基本标准,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信贷风险。商业银行一般通过对借款人的品格、资本与能力、环境、抵押品四个方面评估潜在的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对消费者贷款的信用分析通常采用信用积分制度。根据这种方法,商业银行先选择某些体现借款人信用风险的特征因素,如收入水平、居住情况、就业情况、年龄等,然后为每一特征因素配上相应的分数,最后根据借款人的特征累计其分数值,作出相应的贷款决策。目前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除了个人的资产信用状况外,还应该考虑个人的道德信用状况。
3.3建立银行内部的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银行可以开发出具有以下功能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监管系统:(1)完善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在线查询、分级审查审批,集中检查。通过输入客户身份证号码,一次性查询出借款人的消费信贷信用资料;(2)动态查询担保合作方可用担保额度和保证金帐户变动信息;(3)自动更新银行行业协会定期反映的个人信贷黑名单,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
参考文献
[1]王爱俭.信用风险理论与信用风险防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李炳炎,徐银.金融深化改革与金融风险防范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陈浪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4]聂庆平.中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5]曾康霖.信用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6]玛格里特.米勒[美],王晓蕾,佟焱,穆长春译.征信体系和国际经济[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我国消费信贷的特点
1.1人们对消费信贷的认识不断改变,但有待深化
消费信贷产生以前及产生初期,很多人认为中国人节俭的传统会使其不习惯于借贷消费方式,可是,随着消费信贷业务的不断扩展及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对它的关注却日益增加,有调查表明,在深圳有90%的人表示现在或将来需要消费信贷。显然,“寅吃卯粮”这种消费观念和行为在目前已经变成一种正常需要,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但是,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对消费信贷的知识却少得可怜,调查表明,即使在文化层次和个人素养较高的深圳,对消费信贷有所了解的也只占被访者的20.8%。
1.2消费信贷的品种不断增加,但尚未达到多样化水平
消费信贷在我国产生之时,贷款用途基本上是只限于住房消费的,形式也只有抵押贷款一种(信用卡的正规化始于1999年3月《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实施),而且还受到诸多限制。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汽车、教育、耐用消费品等多种消费信贷品种,还有个别银行推出“个人综合消费贷款”这种不硬性规定贷款用途的品种来迎合广大消费者的需要,而且各商业银行在贷款最高限额、贷款利率及还款期限等方面也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住房消费信贷业务开展的较早却并不完善,其他像针对汽车、教育等开展的消费信贷业务仅处于起步状态,还有一些消费热点根本就没有信贷业务涉足。从形式上来看,抵押贷款之外,信用卡透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从以前几乎没有信贷功能的借记卡发展成为“准贷记卡”和“贷记卡”,信用卡的信贷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足,使用机制尚未建立,以致信用卡目前仍处于萌芽状态,其消费信贷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2消费信贷业务中的风险分析
尽管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意义重大,并且市场前景广阔,但是依然存在风险。防范、控制风险同开拓市场一样,对于消费信贷业务的长期稳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中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信用风险
消费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这是消费信贷的基本风险,也是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重点。据调查,我国商业银行每年因客户的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千个亿。银行从事贷款或投资活动时,都应对借款人未来的还款能力作出判断,但是目前,由于我国没有完善的征信系统和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因此无法对借款人财产收入和纳税状况等信息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真实性进行评估,加大了消费信贷的风险,从而使一些道德水平不高的人有机可乘,导致各种恶意欺诈银行骗取资金或不按期还款的事件时有发生。
2.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我国银行自有资本金的比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低于国际惯例要求的水平。如果考虑银行的大量损失类贷款尚未冲销处理的话,我国银行资本金普遍严重不足,再加上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结构也不合理,资本补充缺乏持续性,加大了流动性风险。
2.3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的产品价格,产品更新等变动原因导致抵押物贬值,固定利率情况下利率上升导致利率倒挂,使银行暴露于市场风险之下,住房、汽车等抵押物都有可能面临价格下跌的风险,使借款人对消费信贷的心理预期越来越差,一方面,在进入WTO后,关税大幅下调,汽车整体价格下降,一旦还贷发生困难,处置抵押物时无法足额还贷。另一方面,在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越趋理性,住房价值缩水难以弥补按揭的本金损失。
3应对消费信贷风险的若干措施
消费信贷发达的国家,银行资金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但我国商业银行刚刚进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上又有很多缺陷,应对风险能力脆弱,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引进外国风险管理机制,而应该设计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体系。具体措施为:
3.1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1)建立权威的征信机构。
这些机构由人民银行进行业务指导,其出具的资信评级结果在各银行通用,适用于一切个人消费信贷领域。金融机构和个人查询的时候应该付费,以保证征信机构的正常运转。该机构可进行实时跟踪,一旦发现不良信用记录随时调整其个人资信等级。对近三年信用良好的个人,按操作规程调高其信用等级。
(2)个人信用实名制度。
尽快在存款实名制的基础上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以此掌握还款人收入的真实情况和贷后还款能力,同时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和计算机连网查询。个人信用实码制就是将可证明、解释和查询的个人信用信息资料都存在该编码下,当个人需要向有关方面提供自己信用信息情况十可通过信息编码查询。在美国,个人信用资料是以个人的社会福利号为统一标识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个人身份证来充当个人信用制度的统一标识是最为合理和可行的,考虑身份证号码是每个合法公民的唯一标识码,而且公安部已经决定将身份证制成IC卡,加强了唯一性和防伪性。再加上我国实行了储蓄存款实名制,税务部门,公安部门都可通过个人身份证查询到有关的信息,以供信息汇总之用,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库。
3.2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级机构
在建立社会个人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各个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目标制定个人信用评级方案,以此作为放贷与否的基本标准,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信贷风险。商业银行一般通过对借款人的品格、资本与能力、环境、抵押品四个方面评估潜在的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对消费者贷款的信用分析通常采用信用积分制度。根据这种方法,商业银行先选择某些体现借款人信用风险的特征因素,如收入水平、居住情况、就业情况、年龄等,然后为每一特征因素配上相应的分数,最后根据借款人的特征累计其分数值,作出相应的贷款决策。目前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除了个人的资产信用状况外,还应该考虑个人的道德信用状况。
3.3建立银行内部的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银行可以开发出具有以下功能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监管系统:(1)完善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在线查询、分级审查审批,集中检查。通过输入客户身份证号码,一次性查询出借款人的消费信贷信用资料;(2)动态查询担保合作方可用担保额度和保证金帐户变动信息;(3)自动更新银行行业协会定期反映的个人信贷黑名单,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
参考文献
[1]王爱俭.信用风险理论与信用风险防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李炳炎,徐银.金融深化改革与金融风险防范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陈浪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4]聂庆平.中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一、PPP基本概念
虽然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领域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但PPP模式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各个部门、不同学者对PPP模式也有自己的解释。G.Peirson,P.Mebride(1996)认为,PPP模式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签署协议,由私人部门代替公共部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或者向社会提供各种服务。萨瓦斯在《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一书中对PPP模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系统的探讨。他详细分析了基础设施领域里采用PPP投融资机制的优点,并对PPP的具体形式做了较为详细的划分。
李秀辉、张世英①(2002)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探讨公私合作制的学者,对PPP模式产生的背景、概念特征、优势和应用实例进行系统介绍。将PPP模式定义为“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具体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在这种合作形式下,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承担融资风险。陈伟强、章恒全②(2003)从PPP模式与BOT模式对比的角度分析了PPP融资模式的优点,指出PPP模式中私人部门参与早期项目的可行性,缩短了前期工作周期,降低项目费用,减少项目风险并且有利于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能更好地协调各方关系。王灏③(2004)在研究国外不同PPP模式定义后,认为PPP模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PPP模式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而狭义的PPP模式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含BOT(建设―拥有―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DBFO(设计-建造-投资-经营)等多种模式,并指出狭义的PPP模式更加强调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项目的物有所值原则。
二、PPP模式的应用研究
PPP模式最初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来分析PPP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萨瓦斯以合同承包为例对PPP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合同承包的实施的条件、服务合同的立约步骤等。同时,萨瓦斯还提供了诸如“内部运营成本计算样表”、“清洁服务合同质量标准”、“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公共汽车服务承包合同细则”、“付款的不同方式”等参考依据。Mott MacDonald调查的50个项目中有11个采用的是英国的公私合作制。结果表明,无论是成本控制,还是风险分配方面公私合作制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柯永建等(2008)以英法海峡隧道工程为案例,从项目风险分担的角度分析了项目失败的原因,指出该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风险分担中私营方承担了过多无法控制的风险,并提出了合理的风险分担建议。
许多学者对国内PPP项目进行案例研究,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王守清等(1998)以来宾B电厂项目为例,分析了中国BOT项目的规定、批准程序、评价以及竞标方面的问题,为以后我国类似BOT项目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借鉴。袁竞峰等(2010)以北京地铁四号线PPP项目为例,从公共部门的角度确定和分析了促进中国轨道交通PPP项目发展的因素。邓小鹏、申立银(2006)基于香港迪士尼主题公园项目的案例分析,具体分析了PPP项目存在的风险及其合理分配和分担问题,以及项目风险分担对项目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将征地风险、法律和政策风险分配给政府部门更为合理有效,而私人部门则可以有效地控制设计和建造风险、运营风险等;市场风险、金融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则可以由双方共同承担。
三、PPP模式影响因素研究
PPP项目从前期谈判到建成运营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运用环境复杂,在运营过程中涉及影响影响项目成败的因素,主要包括风险识别与承担、产品定价、收益分配、绩效评价等,许多学者进行了该方面研究希望提升PPP项目的实施效果。
PPP模式风险识别的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Grimsey et al(2002)将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为九类:技术风险、建设风险、运营风险、收益风险、金融风险、不可抗力风险、政治、法规风险、环境风险和违约风险。Li B.et al(2005)在研究英国PPP项目时,将风险分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三类。其中,宏观层面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宏观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中观层面风险主要包括与项目自身相关的项目选择风险、项目设计风险、项目融资、建设、运营风险;微观层面风险主要包括合作关系和第三方风险。这也是目前被引用最多的PPP项目风险分类方法。Shen et al(2006)在研究公共部门项目主要风险以及PPP项目管理风险方式的基础上,将主要风险划分为13类,主要包括:场地获取、未预期的场地条件、土地和周边环境污染、土地开垦、开发设计和建造、市场条件变化、私人合作者经验不足、金融、运营、产业行为、法律政策和不可抗力风险。进一步将上述风险分成3个组别: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和项目层风险。
刘新平、王守清(2006)④对PPP风险管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PPP的概念较之BOT更为广泛,但在本质上,两者的内涵是一致的,都属于项目融资范畴。在《特许经营项目融资(PPP):风险分担管理》一书中,王守清分析了中国PPP项目风险管理现状,研究了项目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担偏好以及公平分担机制。彭桃花和赖国锦(2004)⑤分析了公私合作制的风险,同时将财务学中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简单的运用于PPP模式的成本分析中。关于公私合作管理的监督管理,大多研究者是从政府管制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PPP项目的风险因素识别研究领域,王守清(2000)在研究发展中国家BOT项目的风险管理的基础上,特别针对中国的基础设施项目,讨论了政治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的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归纳出了6个主要的政治和不可抗力风险的重要性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是可靠性和可信性、法律变更、不可抗力、推迟许可、征收、腐败。关于共同承担风险的合作方各自应当承担的最优比例问题,周鑫(2009)⑥基于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原则,将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的风险分配过程看做讨价还价过程,并构建了三阶段博弈模型,通过对贴现率调整来确定风险分担比例。
国内外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对PPP模式的基础研究,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公私合作融资模式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这些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PPP模式在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如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加快推进PPP投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尤其是水污染防治领域的应用,成为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注解:
① 李秀辉,张世英.PPP: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方式[J].中国软科学,2002,02:52-55
② 陈伟强,章恒全.PPP与BOT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J].价值工程,2003,02:4-6
③ 王灏.PPP的定义和分类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4,05:23-27.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063-02
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各种信贷活动将越来越多,消费者参加的信贷活动将进一步扩大,消费者信用问题也将更加突出,为保证中国金融秩序的稳定,结合各种新技术、新思想提出行之有效的消费者信用评价体系,对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及时识别消费者信用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来看,中国金融界和理论界对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宏观上的、定性分析为主,微观层次上的应用研究很少,定量分析模型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还须加强和推广。中国消费信贷起步较晚,早期一般用判断式信用评分,银行通过借款申请人在申请书上填写的内容来判断贷与不贷,贷款多少,长短期限等,是一种经验式的、人为因素较多的判断方式。至于个人信用评分,在中国商业银行中,有些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有些还刚刚起步。中国现有的消费者评分体系主要是借鉴国外银行的消费者信用评分体系,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调整后形成本系统的评分体系。由保障支持、经济支持、稳定情况和消费者背景四部分内容组成,采用百分制。消费者信用评分体系的推出,使银行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评价贷款人的信用,促进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并能有效地规避放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但目前中国这一体系的建立是基于传统的分析模型,没有借助一些量化的数学模型,不具备对新知识的获取能力,不能完全满足信用风险决策的需要。本文对中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作出了客观的分析,提出了初步建设思路。
一、中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现状
计划经济时期,受薄弱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限制,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重大比例结构中一直强调“重积累,轻消费”。在当时的就业制度和分配制度下,居民既无提高消费水平的动机,也无能力和手段,消费信贷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居民消费开始出现个性化趋势,一些不受传统观念约束的消费者开始不满足于自我积累、渐次提高的消费习惯,希望能借助于消费信用来获得超前消费的享受,在这种背景下,消费信贷呼之欲出。
随着20世纪80年代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中国开始探索住房消费信贷,耐用消费品的信用消费也在一些地方自发地出现。国内消费信贷发展的最初形式是由工商企业向居民提供的分期付款,但不久就发现这种做法反而加剧了企业资金流动的困难,因此,中国企业畸高的资产负债比例状况迫使消费信用的实现形式由商业信用转向银行信用。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出现了对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提供分期付款的金融机构(如上海银通信托公司)。1998年以后,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进入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市场参与者迅速增加,业务量稳步提高,消费信贷的涉及面也由一般大件商品扩展到汽车、住房甚至高等教育。可以这样说,当前中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市场框架已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能提供一定规模和品种信贷资金的市场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为了配合国家启动消费的宏观经济政策,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消费贷款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已形成了以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和教育贷款为主的消费信贷体系。
中国消费信贷的迅速发展,不仅发展、壮大、活跃了中国信贷市场,而且对启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999年,中国消费市场开始出现转旺的势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0.1%,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拉动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2000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消费品市场出现稳定增长态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 33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9%,增幅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还促进了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对银行来说,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扩大了银行信贷业务领域,改善了银行资产结构,增加了银行业务收入。
虽然发展迅速,但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发育仍然不足。尽管中国金融机构发放的消费信贷总额到2000年6月已达2 500多亿元,但消费信贷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所占比例仍不到3%。1999年,全国贷款购车的数量仅30 000多辆,与当年180多万的汽车销售量比,微乎其微。即使在消费信贷最旺的上海市,近两年来新增的25 000多辆私车中,仅有1/3左右是通过银行贷款支付的。消费信贷不仅比重偏低,而且发展极不平衡,消费信贷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2000年6月末,上海市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已达427亿元,占全国消费信贷总额的17%。
二、中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中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制度约束分析
1.收入分配政策不合理。分配结构失衡是制约中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根本因素。众所周知,消费取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消费倾向。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长期实行的是“高积累,低消费”的大分配政策,积累一般在35%左右,这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配政策向居民倾斜,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近些年来,居民收入增长趋缓,1994―1998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分别为8.8%、4.9%、3.3%、3.3%和3.1%,呈持续下降态势。另外,由于收入分配不公造成收入差距过大,居民总体消费倾向偏低。
2.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居民预期支出增加,是制约中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国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福利制度受到极大的触动,在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完善的条件下,居民收入预期下降明显;与此同时,住房、保险、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改革的持续进行,导致居民支出预期大幅度上升,这必然使居民压缩即期支出,增加储蓄,居民的消费倾向进一步下降。
3.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消费信贷的成本过高,抑制了消费信贷的需求。在中国,直到现在还未确立科学的个人资信评价体系,个人信用度很低。各家银行在推进消费信贷业务的同时,无法采取有力措施来控制信贷风险,银行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疑虑重重,为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不得不设置严格的条件和烦琐的手续。我认为,中国消费信用发展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信用制度不健全。消费信贷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信用,如果一个社会缺乏信用,消费信贷是不可能发达的。一项研究显示,消费者破产档案记录中总体债务的平均挽回率仅为25%。资产评估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采用一些信用风险分析方法对消费者的信用进行评估,成为抵御严重的信用损失的第一道关隘。
4.有关消费信贷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涉及消费信贷的法规有:《商业银行法》、《担保法》、《借款合同条例》、《票据法》、《贷款通则》、《合同法》、《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个人定期储蓄存款存单小额抵押贷款办法》、《商业银行自营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有的层次较低,有的是为生产性信贷而立,有的已不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形势,这就导致消费信贷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可依,随意性很大,出现很多问题,如金融机构业务运作较紊乱、消费者在消费信贷中处于不公平地位、消费信贷的担保机制发育严重不良等。
(二)居民传统的消费观念制约的分析
中国消费信贷的障碍和制约因素从消费者来看,首先是其消费观念问题。受传统文化和消费习惯的影响,不少人觉得借钱消费总不踏实;相当多的家庭对消费信贷的经济承受能力还较弱,人们对未来的收入预期还不乐观。据统计,在城市家庭总数中,收入最高的家庭占10%,他们承受150 000元以上的消费信贷;高收入家庭和中高收入家庭占30%,他们能承受50 000元~150 000元的消费信贷;余下约40%的家庭基本不具备承受消费信贷的能力。现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住房、医疗、就业、养老、教育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改革措施相继实施。虽说部分家庭有些积蓄,但一想到今后的买房、医疗费用支出、孩子的教育投资以及自己的养老等就不可能随便花钱了。办理消费信贷需要严格的条件和烦琐的手续,也使想利用消费信贷的人望而却步。
另外,消费需求结构与产品结构脱节也制约着消费信贷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城镇居民二十年可承受的贷款本息情况为:占城镇居民10%的最高收入户能承受10万元以上的消费贷款;占城镇居民20%的中等收入户能承受5万元以上的消费贷款。但是,一方面,长期以来,住房、汽车的购买主体是单位,在公款消费的巨大购买力支撑下,商品房、汽车的价格居高不下,大大超过普通家庭的购买力。另一方面,中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自主开发能力弱,能够吸引居民消费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很少,导致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和企业产品积压并存,进而导致市场消费无热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费潜力的发挥。
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信用消费已逐步浮出水面,住房按揭、汽车贷款、教育贷款、信用卡等各种个人消费贷款的规模在迅速扩大。在消费信贷热不断升温的形势下,各商业银行均把发展零售业务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零售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手段与方法均较落后,其中缺乏一套有效的个人信用评分方法是阻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进一步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虽然在金融业实行了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及风险管理制度等,但金融诈骗还是时有发生,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重都较大,存在着较大的金融风险。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各种信贷活动将越来越多,消费者参加的信贷活动将进一步扩大,消费者信用问题也将更加突出,为保证中国金融秩序的稳定,实行消费者信用评分制度,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及时识别消费者信用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爱俭,孟昊.建立中国个人信用制度对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1,(2).
[2]张丽红.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的障碍及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9).
关键词 发达国家;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环境风险:金融风险:核算体系改革何谓绿色金融
金融投资一般是指实业投资之外的,包括银行储蓄、商业保险、证券投资以及其他金融工程在内的全部金融服务、产品的投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内容。
金融投资与可持续发展似乎是两个毫不相干的问题,但实则不然。在金融投资领域,风险分析是制定决策的重要根据。传统金融分析师仅将焦点放在财务报表上,而越来越多的证据已经表明这样的做法十分危险。因为一些可能产生严重污染的项目、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项目都将使投资人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但却不会反映在财务报表上。这便促使投资者不得不关注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对资源的公平配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几乎所有不可持续发展的现象都是因为对资源的不当配置造成的。譬如,小造纸厂生产效率低下,利润也不高,但污染却非常严重,这其实是生产要素未能得到有效配置的后果。要解决这类问题,除了强制关闭企业以外,还可以从投资者人手,即建议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工艺技术先进、盈利能力较好且环境污染较小的造纸厂,从而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格局,利用经济手段缓解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金融投资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可持续发展可以左右投资收益,金融投资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可持续发展。人们习惯性地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投资称为可持续金融(Sustainable Finance),或者通俗地称为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
绿色金融与各类金融机构都有关,银行、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都可以实施相应的绿色金融举措。但在不同类别的金融机构中,绿色金融的作用机理、重点和方法大不相同。譬如银行实施绿色金融的一个重点是对信贷业务进行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保险公司的重点则是提供污染责任险的金融创新产品。
发达国家绿色金融的兴起与发展
环境风险融发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概念最早是为规避因环境污染问题所造成的金融风险而提出的。近达国家经济腾飞的时间早,环境污染集中爆发的时间也早,所以环境风险触发金融风险的现象也是先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美国爱河事件(Love CanalTragedy)及因此诞生的超级基金是环境风险触发金融风险的经典案例。
爱河是美国纽约州北部的一个居民区。1942年至1953年,Hooker化学工厂及Plastics公司在该区掩埋了大量高毒性及致癌性的化学废弃物,最后覆上一层黏土层和表土以利植物生长。1953年Hooker化学工厂将掩埋地以一美金的代价卖给纽约市政府,并要求对将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免除法律责任,随后该地区经过处理和建设,开发为住宅区,并有九百多户住户及一座小学。1976年,附近居民开始抱怨化学异臭味、药物灼伤、居民生出畸形儿等,接着在地下室、雨水收集管线及花园里均涌出黑色浓浆状的有害废弃物,某些地面的下陷逐渐暴露出装着废弃物的铁桶容器及废弃物本身。1978年,卡特总统宣布此地区进入紧急状态,纽约州政府将该地区封闭、迁出两百多户住户并关闭学校。由于附近居民持续抗争以及媒体大幅报导,此事件成为全美甚至全世界皆知的大新闻。为此,美国政府动用了联邦基金处理这一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综合环境响应补偿及责任法》(ComprehensiveEnvironmental Response Compensation andLiability Act,简称CERCLA),并建立名为TheHazardous Substance Response Trust Fund的基金,由于数额庞大,该基金被称为超级基金,该法案也被戏称为超级基金法案。该法案最具威慑力的地方是认定环境责任具有可追溯性,极大增加了商业企业的环境风险。金融机构如果贷款或投资此类企业,可能会血本无归,甚至因为承担连带责任而背负清偿污染的费用。1990年,美国Fleet Financial公司因接受其贷款客户抵押的治污设备,被法院认为“有削减客户环境保护能力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的倾向”,最终被处以罚金。发达国家的银行关注环境风险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关注环境风险,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从规避风险转向管理风险,探索建立更系统性的金融机构环境与社会风险防控体系。世界银行及国际金融公司是这类金融机构中的佼佼者。1998年,世界银行开始制定《污染预防与消除手册》,完善环境评价程序。2002年,国际金融公司在伦敦组织了一次金融机构环境、社会影响评估的研讨会。会后,与会代表都积极支持筹建一个关于项目融资中环境、社会影响评估的框架平台,赤道原则(the EquatorPrinciples)因此应运而生。2003年6月,花旗银行、荷兰银行等7个不同国家的10家银行正式达成协议推动赤道原则。赤道原则根据国际金融公司的政策和指南制定,使用了参照国际金融公司的环境和社会筛选程序建立的筛选过程。至今,赤道原则已经历三次改版,成为被商业银行最广泛认可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工具。
从银行到更广泛的金融机构接受绿色金融
环境风险并不止于银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也会面临环境方面的问题。随着人们对绿色金融了解的深入,绿色金融的实施主体从早期的商业银行逐步延展为更广泛的金融机构。这从UNEP FI(联合国环境署金融计划,也称金融行动机构)的发展历程可见一斑。
1992年,里约环境会议前夕,联合国环境署联合知名银行在纽约共同了《银行业关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书》,标志着联合国环境署银行计划(UNEP BI)的正式成立。1995年,联合同环境署将该计划延伸到保险业,与瑞士再保险等公司《保险业关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书》。1997年,联合国环境署保险机构计划(UNEP III)正式成立。同年,为适应金融行业的发展态势,联合国环境署银行计划对声明书的内容进行适当修正,从单一银行业务扩展到一般性金融服务,其后银行计划更名为金融机构计划(UNEP FII)。2003年,在UNEP III和UNEP FII的联合年会上,保险计划和金融计划正式合并为金融计划,简称UNEP FI,工作范围覆盖全部类型的金融机构。后来,随着基金公司成员的不断增加,以及基金行业在绿色金融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UNEP FI在2006年与另外一家联合国机构全球契约(UN Global Compact)发起成立了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UN PRI是一个以基金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为核心会员的组织,倡导会员机构遵循责任投资的各项原则。近几年,UNPRI发展迅猛,会员已有摩根、美林、花旗等1300多家机构,会员管理的资产总额达45万亿美元。
绿色金融逐步融入主流金融机构
步入21世纪,绿色金融开始被引入更多的主流金融机构,从小众思维变成大众潮流。早在1999年,知名指数公司道琼斯就率先推出了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该指数不仅考察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也考察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因为他们相信具有更好环境绩效的上市公司具有更强的持续发展能力。2001年,另一家知名指数公司富时指数也迅速跟进,推出了富时社会责任指数( FTSE4GOOD)。此后数年,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圣保罗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恒生指数公司也先后了类似指数。
2006年,高盛集团旗帜鲜明提出了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投资理念,这一理念以绿色金融为核心.扩展了绿色金融的外延,将投资者最关注的公司治理因素也纳入进来,比较容易得到主流金融机构的认可。因此,这一理念一经推出便在金融市场上引起极大关注,标志着绿色金融融入主流。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绿色金融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2011年底,欧洲绿色金融的资产总额达到6. 76万亿欧元,是2002年的19倍多;美国绿色金融总额达到3. 74万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了7390,较1995年增长了486%。发达国家绿色金融的创新与趋势
金融产品创新
荷兰学者Marcel Jeucken提出绿色金融的四阶段理论,认为金融机构对待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从低级到高级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抵制( Defensive)、规避(Preventive)、积极( Offensive)、可持续(Sustainable)。按这一理论,当前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多数已经跨越抵制阶段,正从规避阶段向积极阶段迈进。这一进程的显著特征是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频繁,金融机构希望由此创造新的收入来源。譬如银行推出能效融资产品,帮助借款客户提高能源效率;基金推出水主题、碳主题基金产品,满足不同投资群体的需求。
当前绿色金融产品的新宠是绿色债券。2013年11月,法国电力公司(EDF)发行了19亿欧元的绿色债券,获得市场两倍的超额认购。仅一天之隔,美国银行发行了5亿美元的绿色债券,旨在支持银行的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业务。2014年3月,联合利华和丰田汽车先后分别发行了2.5亿欧元和17.5亿美元的绿色债券:5月,美国佛罗里达州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Regency Centers发行了2.5亿美元的绿色债券,法国苏伊士集团发行了25亿欧元的绿色债券,打破了法国电力公司19亿欧元的记录。据标准普尔(S&P)估计,2014年全球企业绿色债券规模会增加至200亿美元。
金融政策创新
2008年发达国家的金融海啸刺激了人们的神经,促使人们反思华尔街文化,也促使联合国环境署反思金融政策的顶层设计: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和经济秩序,并未能有效引导私人资本流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因此,经济越发展,自然资源消耗越多,碳排放也越多。解决的根本办法是重构国际金融的政策和秩序,将金融体系与一个健康经济体的长期需求更好地统一起来。然而,从职责分工来看,改革国际金融的国际机构应当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而不是联合国环境署。为了突破这一障碍,联合国环境署在2014年初发起了UNEP Inquiry项目,计划用18个月的时间遍访联合国内外的相关机构,包括各国的政策制定者,推动高水平的开放式辩论,提出有深度、有成效的金融政策顶层设计改革建议。
到目前为止,UNEP Inquiry项目已经与欧盟、美国等十多个经济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包括央行、商会和智库在内的各类合作伙伴共同探索绿色金融的未来之路。
核算体系改革
与金融政策创新推动顶层设计改革不同,核算体系改革着眼于金融体系的微观基础,即对价值的衡量。人们发现,传统的财务核算体系尤其是会计准则并未能恰当地衡量和纳入自然资本的真实价值。很多自然资源因为被视为公共品,价值是被严重低估的;很多企业经营所造成的负面的环境与社会影响因为难以量化,也未被纳入财务报表。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价格信号不能准确反映自然资本的稀缺性,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为此,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核算体系改革,尤其是自然资本的价值核算并将之纳入财务分析。2008年,德国和欧盟发起了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TEEB)行动倡议,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行量化评估,该倡议迅速得到了联合国相关机构的支持和国际社会的响应。此外,201 0年,在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的支持下,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 IIRC)成立,旨在建立全新的企业年报架构,使其不仅能描述企业财务资本的变动,也能描述自然资本、社会资本等的变动。这样一来,企业年报就可以更加综合地反映企业的价值。2013年,IIRC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综合报告框架》。
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在绿色金融方面已经有了较大发展,运用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撬动市场,优化配置市场资源,成效显著。这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自2007年推出绿色信贷政策以来,绿色金融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结合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实际,本文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政府应进一步鼓励促进环境保护的金融创新。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结构和种类都还比较单一,最为常见的是商业银行能效融资,而其他绿色金融产品屈指可数。我国可以梳理、借鉴发达国家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经验,形成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仅就商业银行能效融资而言,若能仔细挖掘还有进一步的创新空间。美国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的绿色金融创新可资借鉴。美国银行和美国环保署、运输部合作向小型运输类公司提供无担保、还款周期灵活的贷款,帮助这些企业购买节油设备,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统计结果显示节油率达到15%以上。
中国汽车租赁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市场汽车租赁渗透率(租赁汽车的数量占乘用车总保有量的比例)远低于欧美等成熟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相关的交通政策措施(如部分城市的限购令),都为中国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租赁公司、经销商及厂商均是汽车租赁市场积极的参与者。在汽车市场增速回归正常、新车销售利润下滑的趋势下,融资租赁可以有效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从而促进新车销售并随之带来后续的后市场服务,并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经营性租赁也可以有效实现批量销售。因此,除专业汽车租赁公司外,厂商及经销商亦都积极投身到汽车租赁这片蓝海中(见图13:租赁公司分类)。
在汽车市场增速回归正常、新车销售利润下滑的趋势下,融资租赁可以有效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从而促进新车销售并随之带来后续的市场服务,并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而经营性租赁也可以有效实现批量销售。
可是,碍于不完善的融资租赁法律法规各展所长加强合作,共促汽车租赁发展、不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及风控体系,以及缺乏残值市场和完善退出机制的情况下,租赁产品较其他汽车金融产品而言尚未展现特殊的优势。
所以,中国汽车租赁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目前市场积极的参与者为租赁公司、经销商及厂商。但因为行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参与者开始结成紧密的合作伙伴,互补长短,打造更有竞争力的租赁商业模式。
汽车租赁商业模式及典型案例剖析
汽车租赁商业根据发展主体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五大类。
汽车经营租赁公司。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及个人征信体系的完善,经营性租赁市场日趋壮大,目前神州租车、一嗨租车、至尊租车等汽车租赁服务提供商都建立了庞大的车队规模(见图14:经营性租赁公司示例)。由于网点建设、车辆采购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作为一个重资产行业,经营性租赁公司普遍面临高负债率的困扰。
发达国家成熟的租车公司面临同样的问题,美国赫兹租车(Hertz)在其2011 年年报中披露的风险就包括巨额负债风险:截至2011年12月31日,赫兹有113.17 亿美元的未偿有息债务。赫兹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有可能对其经营业绩、现金流、流动性及行业竞争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见图15:美国租车公司财务数据分析)。
目前我国经营性租赁公司债务融资主要依靠商业银行及融资租赁公司,而在成熟市场中,租赁公司拥有丰富的融资渠道,以赫兹为例,其资金来源包括贷款、公司债及车队债券(Fleet Debt)等。
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专业汽车融资租赁公司起步较早,运营体系较成熟,新世纪租赁是国内最早从事汽车融资租赁的公司之一,为了加强对汽车板块融资租赁业务的专业化经营,于2009年9月单独成立先锋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服务项目包括1~5年车辆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及公务车改革项目等(见图16: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商业模式)。
银行系融资租赁公司。传统银行系租赁公司的租赁标的物仍多集中在资本性货物(capital goods) 上,如飞机、轮船,大型成套设备等,但已有银行系融资租赁公司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尝试大规模的开展汽车融资租赁业务, 需管理的车辆规模可达数千台甚至上万台,因此完善的专业租赁车队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以在国内率先启动商用车租赁业务的国银租赁公司为例,以厂商租赁与经销商租赁为主要模式,结合不同商用车的特点与需求,系统开发租赁业务,降低了制造商的销售成本,实现大批量销售,为国内商用车制造企业进入研发、生产、销售、发展的良性循环提供了专业的金融租赁服务。
目前,国银租赁已租赁车辆近3700 台,用户基本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与一汽解放、福田汽车、陕西汽车、东风汽车、北方奔驰、红岩汽车、华菱汽车等11 家商用车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合作金额超过84 亿元人民币。
厂商主导租赁公司。租赁对于整车厂商来说是销售促进、利润提升的重要手段:直接促进新车销售;增加车辆路面可见度(Road Visibility);增加二手车供给;增加金融服务盈利;提升客户体验。
厂商的租赁业务在发达市场已非常成熟,美国汽车批量销售中,接近1/4 销量是通过销售给租赁公司实现的,并且以租赁为代表的金融服务已经成为成熟市场整车厂商的重要利润来源(见图17:福特、宝马金融服务盈利分析)。
经营性租赁及融资性租赁均是二手车辆的主要来源之一,整车厂商将租赁与二手车业务紧密结合将形成良性循环,大大拓展价值链业务(见图18:整车厂商租赁与二手车商业模式)。目前国内已有厂商试水租赁业务,包括经营性租赁及融资租赁。
厂商主导经营性租赁,我们以东风日产2009年12月推出的“易租车”项目为例。它是东风日产以专营店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为支撑的汽车租赁品牌服务,通过租车网点、电话预订中心、专用网站等全方位服务平台,并采用NISSAN全新车型和车辆为NISSAN保有客户及潜在客户提供全面的、多样化的、各种情况下的用车解决方案,形成全价值链汽车服务能力(见图19:东风日产易租车收益分析)。
整车厂商有广泛的经销商布局,解决了服务网络问题,但经销商长期持有车辆,导致资金较为紧张,而经销商持有车辆不足,又将影响消费者充分享受易租车业务的便利。金融服务的深入将有效缓解经销商资金压力,形成良性循环。
厂商主导融资租赁,我们以2012年6月成立的梅赛德斯-奔驰租赁有限公司为例。它的营业范围涵盖融资租赁业务、经营租赁业务、向国内外购买租赁资产、租赁财产的残值处理及维修以及租赁交易咨询与担保等,目前仅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作为中国第一家向个人与企业同时推出汽车租赁产品的汽车品牌,奔驰租赁在创立之初推出了梅赛德斯-奔驰租购悠享计划(见图20:梅赛德斯-奔驰租赁产品及流程示例)。
融资租赁相比于汽车消费贷款及信用卡,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低的首付,更灵活的月付方式,更全面的融资需求覆盖(包括维修、保险等费用均可以划入分期支付范畴)。对于整车厂商来说,融资租赁公司产品将会是汽车金融公司产品的有效补充。
经销商主导租赁公司。目前中国汽车经销商超过80%的利润来源于新车销售,来源于售后服务的利润占比不到20%,利润来源过于依赖新车销售,导致经销商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较大,而以租赁为代表的金融服务可以有效促进销售,拉动售后业务,提升后市场盈利,增强经销商抵御周期波动的能力。
部分实力雄厚的经销商集团利用渠道基础纷纷推出自己的租赁业务,以下为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商用车融资租赁――庞大乐业租赁。这是庞大集团在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经过逐步探索、完善和提高,所创立的“帮助用户申请贷款、帮助用户选车上牌照、帮助银行收缴贷款本息、全程为用户担保”的销售模式,通过庞大集团构筑的由风险预警、风险控制及风险化解组成的六级风险防范体系,既确保了银行投放资金的安全,又推动了汽车分期付款业务的发展,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见图21:庞大乐业租赁模式)。
建立在其六级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础上,庞大集团2010年上半年末的分期付款违约垫款率为1.29%,其中不良垫款比率为0.07%。庞大集团近期推出的“租赁贷”模式,同样是基于其良好的风险把控能力及较低的不良贷款率,由庞大乐业租赁承担部分管理职能,整合金融资源为商用车及乘用车用户提供分期付款金融服务,该业务在近两年更是成为庞大集团利润增长重要的助推器(见图22:庞大集团金融服务盈利分析)。
乘用车融资租赁――易汇资本。经销商集团亦可成立单独的融资租赁公司,为本集团或集团外客户提供汽车融资租赁服务。2010年成立的易汇资本(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000万美元,是经国家商务部批准的第一家全国性的汽车融资租赁的外商企业。
依托豪华车经销的丰富经验及网络布局,易汇资本不仅提供个人购车融资租赁、试乘试驾车融资租赁、长租、企业车改等传统产品,更提供机场绿色通道、酒店/ 旅行社用车解决方案等多种特色服务,并能够为租赁用户带来高品质的售后服务体验。
融资租赁及经营性租赁――广汇汽车租赁。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已发力着重发展以二手车、租赁、保险为核心的金融后市场板块,以2011年3月成立的广汇汽车租赁公司为例,目前在全国拥有数万名客户、为数千企事业单位集团公司提供用车金融方案,与1076家经销商合作,分布于国内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全服务网络。
在融资租赁方面,广汇汽车租赁已推出以“汇购”为主题的融资租赁形式,并提供堪比汽车金融公司的丰富产品选择,包括气球融、515 轻松融等。
在经营性租赁方面,广汇汽车租赁推出的全新CGA经营性租赁主要面向企业客户及高端个人用户,出租的车辆由广汇进行专业化管理,减少了用户自行购车的管理和养护成本。与融资租赁不同,车辆到期后可以多种后续方案选择,经营租赁期满后车辆可归还租赁公司,客户也可选择按照市场处置价支付租赁公司相应残值,获得车辆的归属权。
汽车租赁业的困境与变局
中国汽车租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五方面因素的制约。
汽车租赁业的法律法规亟待进一步完善。虽然我国在1998年出台了《汽车租赁业管理暂行规定》,但是很多内容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且针对融资租赁的相关条例与针对经营租赁的条例相比较更为不完善,目前商务部主要依据商务部2005 年3月5日实施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进行监管,而银监会主要依据《金融机构管理规定》、《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取缔办法》,以及2007年3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我国融资租赁活动,维护融资租赁市场秩序,保护融资租赁方的合法权益,促进融资租赁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租赁法(草案)》(共三次征求意见稿)。但成型的《融资租赁法》,以及成熟的相关会计准则都还没有问世。
社会信用体系及风控体系尚不成熟。租赁业是一种对信用保障要求很高的信用消费,没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汽车融资租赁风险很难控制。同时,内控机制不完善的融资租赁公司运营的风险较大。我国融资租赁业普遍使用直接租赁的方式,即出租人承担了全部的风险责任的形式,公司面临着包括经营性风险、信用风险、金融风险、经济环境风险等诸多风险。
残值定价和租赁车辆退出机制不完善。租后车辆(Off-lease vehicles)是二手车的重要来源,而二手车的残值定价又能决定租赁的定价,但是二手车的残值定价的准确性取决于是否存在充分竞争的、车源丰富的二手车市场,因此目前我国二手车市场的不成熟导致残值定价机制不完善,进而影响汽车租赁产品定价,使租赁产品较其他汽车金融产品而言尚未展现特殊的优势(见图23:租赁市场与二手车市场的良性循环)。
在美国,Automotive Lease Guide(ALG) 是提供汽车残值分析的专业机构,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为汽车制造商、金融公司及车队管理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建模工具及资产组合风险分析,协助客户建立自己的残值计算模型(Residual Value Workbench)、再营销定价模型(Remarketing Pricing Model) 及车队残值模型(Fleet Residual Model) 等,提高盈利能力并有效降低风险。ALG公司的Guidebook 以其专业性及权威性被多家厂商、金融机构采用,作为租赁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见图24:ALG 的产品及服务)。
对于金融机构来讲,ALG 可以通过残值风险分析、回报率分析、市场数据分析来对资产组合进行评估,从而使汽车投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得最大回报。
对于厂商来说,ALG 可以帮助厂商了解决定该品牌车辆残值的关键要素,制定品牌战略、优化产品生命周期,帮助厂商提高车辆残值,有效提升车辆竞争力并促进销售。
对于规模庞大的车队公司来说,ALG 可以通过折旧曲线分析、转售价值分析等帮助公司更精确地控制成本提高收益。
但是在拥有专业第三方残值管理机构的成熟市场中,残值风险仍然是租赁公司要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即预测残值与实际残值仍然会有一定偏差,以2006 年型(Year Model)的SUV的租赁计划为例,2008年的实际残值与预测残值有差异(见图25:2006年型的SUV实际残值与预测残值的差异)。
再融资手段不够丰富及汽车金融的介入不够深入。汽车租赁公司属于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大量的网点建设投入、高额的车辆购买投入以及巨额的市场营销费用,而因多数合同较长,资金的回笼相对较慢,且经营过程中更新车辆又需要大量的后续资金,因此高负债运行是租赁公司的普遍特征。
目前租赁公司的融资主要来自于股权融资及债权融资,但是国内再融资渠道有限,投贷联动正在逐步推进,股债结合短期难以实现。股权融资带来了良好的治理结构及管理经验,但稀释了创始人及管理层原有股份。在债权融资过程中,除非有来自股东的强担保和不动产抵押,否则,租赁公司需协助银行对所融资车辆逐笔进行抵押登记,手续的繁琐导致大多数银行对该类业务望而却步。未来,多种融资方式包括资产证券化、公司债、各种票据将会有效降低租赁公司资金成本,扩大业务规模。
另外,目前影响金融机构介入汽车租赁业务的主要原因还包括残值预测的风险。前文提到,成熟残值市场及第三方残值评估机构的缺失,导致金融机构无法评估租赁车辆的残值以确定融资金额。未来,随着二手车市场的完善及专业残值评估机构的建立,基于可信赖的汽车残值预测,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将为汽车租赁业提供更高额更灵活的融资。
整车厂商、经销商和租赁公司的合作还不够紧密。目前融资租赁商业模式中各参与主体都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例如整车厂商拥有广泛的网点覆盖及服务体系,但是品牌单一;经销商拥有丰富的渠道资源,但是资金规模有限,车辆需要外采;租赁公司本身各有其优势和短板,或资金的优势、或专业的优势、或地域的优势、或项目信息源的优势。因此,大家结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各展所长,将会打造更有竞争力的租赁商业模式。业内已经开始有成功的实践经验。
一、引言
亚当・斯密认为,资本现象的产生,反映出人类从狩猎、游牧和农业社会中,自然地过渡到商业社会的过程。在商业社会中,通过彼此依存、专业分工和贸易交流,人类可以大规模提高生产力。资本是一种“魔力”,它可以提高生产力,创造剩余价值。亚当・斯密给予的启示是,资本不是积累下的财产,而是蕴藏在财产中的一种潜能,它能够衍生新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根本属性是一种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资本的这种特有属性,促使温州民间资本极其活跃。保守估计,温州民间资本至少有6000亿之多,投向可分为两类,一类投进了实体经济,从实业到实业,比如从制鞋、制革、打火机、电器等,已在全国投资3万家工业企业,总额达3000亿元,并建立了300多个专业市场,目前通过因势利导,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背景下,这部分资金正投向新产业、新项目;另一类则进入了流动性很强的领域,不少温州商人虽然做制造业,但并不满意制造业5%-8%的毛利率,普遍希望可以获取更多更快的财富效应,集资款转化为“投机资金”,到处炒煤、炒房、炒股等,这部分资本流动性比较高,需要引导和规范,因为它的盲目性强,运作中很容易造成风险。
二、温州民间资本的投资路径与风险分析
(一)温州民间资本的房地产投资与风险分析
1998-2001年,温州的民间资本大量投入当地房地产,促使当地房地产价格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从2000年开始,温州人开始在上海、杭州、北京、苏州、厦门、武汉等地置业,这就有了“温州购房团”。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市区及乐清、永嘉等县约有8万多人在全国购置房产,其中至少90%以上是炒楼,业界广泛认同的是,温州有10万人在炒楼,动用的民间资金高达1000亿元。商铺、公寓、别墅是温州人炒房的首选。
方兴未艾的房地产业正好给温州的闲资提供了一个出路,表面看起来的确如此,但深究起来,却是误入歧途。炒楼毕竟是短期的获利行为,一旦政策波动,或炒楼资金链断裂,其风险可想而之。姑且不论大量游资涌入房地产市场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单以温州经济发展利益衡量,如此本该在产业推进中发挥作用的资金大量流失,对温州经济发展后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如果10万温州人拿着1000个亿“炒楼”,那么这1000亿中已经参与到炒楼的部分,不过是支撑整个炒作市场的一个资本系数。而这无疑意味着,温州购房团正在撬起一个可怕的产业黑洞。此过程中银行实际在承担着大部分风险,不及时控制,最终将演变为一个巨大的金融黑洞。因为房地产市场模式,只要负担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钱,就可以拥有一座完整的房产。那么这1000亿游资,将托起一个规模达4000-5000亿的房地产市场,加上跟进的炒作资本,如此庞大的资金流和更庞大的房产市值,不啻是一个可怕的产业黑洞。
“炒房资金、民间借贷、实业投资”共同组成的温州资本正鏖战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温州“炒房团”所掌握的资金并非自有资金,还有外来参股的资金,资金模式是“金字塔”式的结构,有的甚至是从银行贷款或借高利贷而来的,一旦被套牢,这些家庭就会倾家荡产,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而高利贷本身也会带来风险,第一个是法律上的风险,因为民间金融目前在我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第二个是利率比较高,本身就有风险。
(二)温州民间资本的煤炭投资与风险分析
前些年,随着煤炭投资的不断升温,山西省也出台了许多引导民营资本进入煤炭小企业的政策。温州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向山西,进入煤矿。据统计,2005-2006年两年间,在山西估计有500多座温州人投资的小煤矿,总投资在500亿元以上。温州资本一度掌控了山西60%的小煤矿,年产煤炭8,000万吨,占山西省煤炭总产量的1/5、全国的1/20。2009年,随着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出台的《关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所涉及资源权价处置办法》,温州人在山西投资的500多亿元投资全部要进入被国有大型煤矿兼并或收购的行列。投资煤矿最大的风险就来自政府频繁的政策变化,其次是煤矿生产中的风险,如矿难等,这些风险是不能预料的。
温州富裕的民间资金形成了一个独有的融资模式,一项投资的背后总会牵连到很多家庭。温州资本深陷山西煤矿,直接连累温州民间资本,连累一批温州投资人。温州人在山西投资的小煤矿的关闭造成大量的民间债务和无数家庭的破产,很容易引发因民间融资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山西省此次整顿小煤矿“国进民退”的过程中,政府和国有企业更大的希望是,民营小煤矿能作价入股国有企业,这样既能保持民营投资的原有意向,同时也将减轻国有企业和当地政府的经济负担。但是,温州投资者没有一个人愿意被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兼并,民营小煤矿作价入股与国有企业合作,无疑等于破产。而由于中间费用比较大,增加了国有企业运行的成本。在鲜明的成本差距中,温州投资者心里都清楚将自己的煤矿作价入股大型国有企业的后果了。
(三)温州民间资本私募股权投资及风险分析
创投实际上是建立在别人企业基础上的经营模式,这种投资方式更有选择性。在实体经济遇冷的情况下,温州资本又出现从房地产、煤炭、原油、棉花、股市中大幅回撤的迹象。人力资源成本升高、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以及内需走软,导致温商的实业投资越来越难。因此,温州民资寻求新的投资方向势必将转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合一的领域。据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上半年温州民间资本进入到PE领域的规模大致有1500亿元,除了外地的创投机构到温州募资外,温州本地也成立了近200家创投机构。但随着后来爆发的金融危机,温州民间资本进入PE行业的步伐明显放缓,募资规模也出现显著下降。外地创投纷纷到温州募资的同时,温州本地的创投也在开始行动,并逐渐走向联合,以形成相对雄厚的资金团体,进行一些集中的股权投资。实业领域几乎已经无利可图,做实业的环境也越来越困难。温州民间资金正在抱团进入创投领域,已经有1500亿温州民间资金涌入了创投领域,成立投资基金数量达到300个。在经历了对房地产、矿产、棉花、股市、能源的投资之后,大量温州民间资金开始转向VC(创业投资)和PE(私募股权投资)领域。这是当前国际金融风暴下“温州热钱”的最新动向。VC、PE风险会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竞争加剧致估值升高。参与PE/VC的人越来越多,各路资本的流入,对项目的估值确实整体在提高。二是进入门槛低,成功门槛高。中国的创业是进入门槛低,成功门槛高。而在美国,看一个行业其他人做得差不多了,就不做了。不管是创业还是投资,大家想的事情就是复制,看谁的钱多,比谁的融资能力强,以谁能上市为标准,很容易导致行业泡沫。三是风投不怕输钱怕输名声。目前一些风投企业出现诚信问题。
三、民间资本的开发路径与风险控制分析
(一)加快民间资本的对内市场开放
中国的金融市场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垄断的市场。应当放开和规范民间信贷。开放至少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市场准入的开放,第二个是在价格保护方面的开放,第三个是对于金融管制的开放。在进一步放开管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方面,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小型信贷机构,同时尽快放开民间信贷。对于目前相继开展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控制过严,应尽早放开过于僵硬的行政控制。现行制度对于设立小型信贷机构、对资金互助社的要求普遍偏高。应制定更加符合现实、有利于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的准入制度,并根据小型信贷机构的不同性质或规模,设定不同的监管要求。据预测,目前温州民间资本总量大约在6000亿,一旦这些资本被激活,势必对温州民间资本有效配制以及引导温州经济健康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二)为民间资本开放垄断性行业
金融危机下,民间资本投资迎来新的发展良机,迎来了“走出去”的大好时机。长期以来,大量民间资本却并未进入实体经济的投资领域,而是大量集中在房地产、资源类商品、股票上,传统行业的竞争日渐白热化,效益回报已显疲态,投资空间有限;而有发展前景、高回报的产业垄断门槛高筑,民间资本很难分得一杯羹。金融危机肆虐下,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巨大民间资本的力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各种实体经济投资领域,这对于解决投资资金不足、振兴温州地方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保证温州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近年来,随着国有经济改革及其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为温州民间投资大展身手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同时,政策和法律环境的不断改善,也激发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为改善各地区基础设施的巨额国债投资,间接拉动了民间投资。
(三)加快设立创投引导基金,规范与引导温州民间资本流动
随着山西强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重组、国务院“新国十条”等一系列楼市调控措施的出台,大量民间资金回流到温州。如何将民间分散的可投资资金有效转化成推动温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本金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温州股权营运中心、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即将运作之际,建议抓紧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民间资金的对接和引导力度,使得巨额的民间资本为促进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四)政府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流动,规避投资风险
规范设置投资准入条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对各类投资主体的市场准入实行同等标准,不得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支持民间资本以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移交)、TOT (转让―经营―移交)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实行特许经营;将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及其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竞争;要逐步提高政府采购民营企业产品、工程和服务的比例。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设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项目用地、财政资助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支持民间资本利用现有土地和厂房,加快传统特色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逐步扩大财政资金扶持民间投资的各类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开拓市场等项目。
四、结论
如何合理配置温州民间资本,规避投资风险以及无序投资带来的经济秩序混乱,是当前温州民间资本流向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解决这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将民间资本流动与政府服务联系起来,建立一种沟通渠道,将民间资本诉求与政府诉求有机协调。因此,建立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是政府对民间金融服务创新的一种探索。建立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旨在鼓励和引导民间发挥整合效应,合法规范地投入到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促进温州产业提升,企业转型,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通过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这个平台,保障温州丰厚的民间资本有序有效地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社会事业、传统产业改造工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环保节能、高效农业、新材料等高新产业等领域。这在给温州民间资本带来合理投资路径的同时,也使得游走于灰色、非法边缘的温州民间资本有望实现转型,迈向了阳光化、合法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彭文斌.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J].复旦
大学博士论文,2008.
[2]沈锡权.金融危机下,六千亿元温州民资何去何从[J].经
济参考报,2008.
[3]陆,林明光.温州民间资本借贷对银行信贷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