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幼儿科学与技术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2 16:19:2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幼儿科学与技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幼儿科学与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4-0060-04

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幼儿园几十年一直沿用的“常识课”才逐渐被“科学教育”所代替。[1]

当前,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问题,如教师将科学教育的内涵狭隘化,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干涉不恰当,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身上,缺乏对自己探究过程和结果的关注等。而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活动的整合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现实诉求

学前儿童学习科学始于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好奇心,并由此产生对周围事物的探索,[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究,逐步形成科学素养的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对幼儿的一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激发学前儿童的好奇心、科学兴趣和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态度;丰富和积累学前儿童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发展学前儿童的科学技能;培养学前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实践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前儿童丧失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制约了活动的现实价值实现。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重科学知识的灌输,轻探究兴趣的培养

我国学前幼儿科学教育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使得科学教育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常识教育上,教育的目标主要以知识的获得为主,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忽略了实践性和探究性。使科学教育活动变成了向幼儿传输知识的课堂,从而忽视了科学素质的培养,无法激发幼儿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兴趣,不利于对幼儿好奇心、进取心、耐心、细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科学态度、情感的培养。[3]

2.科学活动内容抽象,幼儿理解困难

学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往往是比较抽象的,不能直观地展现在孩子面前,而学前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传统的科学教育方法难以将抽象的科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导致幼儿理解困难。教师仅仅依靠自己的讲解和演示,把结果或答案强加给幼儿,活动效果不理想。

3.传统教育理念,禁锢幼儿想象力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有一些教师对孩子实行“一刀切”、“大统一”。教师很少对个体进行分析,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学前儿童被培养成遵从教师命令的整体,其创新欲望和想象力遭到扼制,禁锢了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4.教师主导活动过程,幼儿主体性丧失

科学教育活动应该成为幼儿积极探索的过程,然而,现实是“只见教师主导教,不见幼儿主动学”。孩子的思维总是按照老师的指导走,听老师的讲解,回答老师认为该知道的问题。而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机会少之又少,在这种环境下,幼儿主体性丧失,很难体会到自由探究的乐趣。

5.活动组织形式单一,无法激起求知欲

学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如游戏、参观或竞赛。然而,现实状况是科学教育活动只局限于单一的“上课”形式,这种形式大都以集体活动为主,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很少被采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是被动的,只坐着看和听,无法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优势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4]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能够解决以往的教育模式、方法不能满足科学教育活动现实需要的问题。

目前,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课程的整合,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当然,想要进行有效整合,首先要充分了解二者整合的价值,要明确整合的效度。[5]

1.信息技术可以集中注意力,培养兴趣

由于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特点,其自制能力较差、无法集中注意力,同时又具有无意注意占主导位置的特点,应在科学教育活动组织过程中,深入把握这些特点,利用具体形象、动感、鲜明新颖的刺激引起学前儿童的注意,培养探究科学活动的兴趣。

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制作出具有动画效果的课件,加上声音的配合,从视觉与听觉上刺激学前儿童感官,激发学前幼儿的学习兴趣。[6]信息技术通过主题鲜明、色彩丰富的画面和图片,吸引集中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快乐轻松、主动积极地融入到科学探索活动中,提高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效率。

2.信息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便于理解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科学性的知识,比较生硬难懂,孩子们难以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重点或难点。通过信息技术表现的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画面,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孩子通过观看课件对教育内容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

3.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丰富情境,利于体验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需要孩子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然后进行大胆的假设,但是由于幼儿自身经验的欠缺,局限了幼儿的假设空间。这就需要借力信息技术,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有利于学前儿童体验,发挥想象力,继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假设。

4.信息技术可以发挥学前儿童的主体性

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不能忽略学前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深化了学习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能够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它不单单是教师进行解说的工具,也是幼儿认知的帮手。通过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将幼儿学习的被动地位扭转成为自主探究的主体地位。

5.信息技术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起到一个组织、指导和调控的作用。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对学前儿童自主、协作、研究学习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启发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或独立思考。

三、信息技术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有效整合的途径

1.科学教育活动准备阶段

(1)丰富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学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形式多样。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能够很好地发展个性。教师在备课时应首先考虑到教学材料与学生的生理、心理是否相适应,帮助幼儿更快捷地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寻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

例如,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由于实物的体积、重量等原因无法摆放到幼儿的面前,这时就可以用照片或录像的方式来转换。有一些肉眼难以观测的实物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放大等等,把更多的教学媒体资料整合在计算机中,制作成课件用于教学。

(2)创设导入情景

课堂导入的设计应依据教学内容需要和教学对象特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选择。巧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导入的途径主要有利用声音文件导入、利用图表文件导入、利用动画视频导入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导入情景,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可以培养孩子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2.科学教育活动实施阶段

(1)创设探究活动情境

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常常会通过做实验来揭示一些科学道理,帮助学前儿童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但是目前幼儿园大都不具备先进的实验条件,实验的特点在活动过程中很难体现。在实验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打破有限的实验条件,为幼儿呈现一些在生活中难以操作或观察的画面。为幼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实验的作用。

在探究实验阶段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科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在探究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动画视频,增强了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加深了孩子的记忆,提高了活动效果。

(2)营造轻松愉快的表达环境

表达交流是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形成正确概念,得出科学结论的阶段。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地会出现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表达交流。

在幼儿得出正确结论或勇敢回答问题时,教师总会用“你真聪明”、“真棒”这样的话来表扬孩子。在互相表达交流的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幼儿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活动环境。

比如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很积极地发言,可以用一个动画来代替教师的表扬,动画中制作一个圆圆的笑脸,伸着大拇指,嘴里说着鼓励的话;当幼儿有不正确的行为时,可以给他一个哭脸等的方式。这样不会让孩子在错误之后有压力和不愉快的心情。而且幼儿会对问题的答案有很深的印象,同时也保证了活动的成果。

3.活动延伸阶段

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情景创设,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同时也是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的工具,其方式灵活多样。在科学教育活动的最后,会有一个延伸的部分,以往总是教师带领幼儿将教育活动中幼儿所要掌握的东西再复习一遍,以便再次加深印象。在这一阶段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活动的内容,帮助幼儿养成好良好的习惯。

例如,在科学实验结束的时候,或者是在科学游戏后,很多幼儿对材料的整理和放置草草了事,教师多次强调但是效果不佳,可以用DV把幼儿整理材料的现场录制下来,再放给孩子们看,让幼儿进行讨论、自我评价,指出不对的地方,促使幼儿成养良好的习惯。

很多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利用“校信通”来帮助孩子加深印象,教师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向家长发送所学的内容;也可以建立博客,方便与家长的沟通和及时反馈。

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活动整合的几点建议

信息技术具有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发展趋势,能否让信息技术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关键是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

1.要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中,不少教师过多地追捧利用新技术,在无形中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只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为了帮助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把不容易讲清楚的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画面,来帮助幼儿理解,弥补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不足。

应针对教育活动内容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合理地利用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效果。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要有的放矢,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相得益彰,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取长补短达到最佳效果。

2.要注意活动节奏

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节奏快、信息量大。因此在活动中要注意幼儿对所授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作为“主导”的教师要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调整好活动气氛,把握好节奏。对于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放慢节奏,并且适当地重复、暂停甚至回放,给幼儿消化的空间和时间。此外,还要注意活动中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否则会造成活动进度慢,影响活动效果和活动任务。

3.要精心设计课件

在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活动的整合中,课件制作的好不好与活动的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好的活动课件凝聚了教师的心血和汗水,也是教师知识和智慧的结晶。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考虑课件运用到科学教育活动中能不能对幼儿起起到教育的作用,与本次教育活动的内容是不是相呼应,是否符合本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不是只注重课件制作的好不好看。

其次,要精心设计课件的每一个页面、每一个演示对象,尽量做到幼儿化、游戏化、趣味化。只有这样的课件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完成活动目标。

4.注重师幼情感交流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实用,制作的课件如何精美,都代替不了人丰富的情感。学前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幼儿的双向互动,那么在活动中就避免不了情感的交流,教师一句肯定的话,就可以温暖孩子的心;一句鼓励,就可以化解遇到困难挫折时的焦虑。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时,不但要发挥它的作用,还要注重师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不能将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变成硬邦邦的人与技术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学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整合能够强化幼儿对抽象事物或过程的理解与感受,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得益彰,为科学教育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活动的整合,还有待于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取其精华,不断提高科学教育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槐青.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7):60-62.

[2]夏力.学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第二版)[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4.

篇(2)

幼儿在思想和行为上对很多事情还没形成一个正确和有效的印象,对幼儿教育就是指导他们如何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如何去分辨最简单的对与错。所以对幼儿的教育尤其重要。对他们科学知识的启蒙,也是以后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的一个关键性阶段。

一、信息技术带给人们的是一个全方位的电子化、科技化时代,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过程中,有如下优势:

(一)集中幼儿注意力

信息技术让教育也可以使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给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改革带来了广阔的空间,视频,音频的播放可以让抽象变为具体,变动变为主动。通过形象的图片和声音的播放,可以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而易懂。幼儿有注意力难以集中,爱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的特点,并且在短暂时间后,如果不感兴趣,就会很难再集中。但是观看动画片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例如:在教小孩子磁铁的作用时,可以播放一段视频,视频里面一个小孩子捧着一盒铁钉,摔倒了,铁钉全撒在地上了,几个小孩跑过来帮他,都拿着磁铁帮他把地上的铁钉吸起来。并且发现磁铁2端的铁钉吸的多。几个小伙伴就总结出,磁铁能吸引铁,并且两级的磁性强。

这样幼儿们能在快乐中学习,寓教于乐,小朋友们能被视频中的小伙伴们吸引,又能学到知识达到教学目标。视频和讲解的配合,能把小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过来,最后,可以拿几块磁铁,让孩子们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摆弄放在一旁的铁钉,达到了学习和实践的目的。

(二)、丰富教学资源

网络的引入,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教学资源。不论是何时何地,或者哪个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例如孩子们不容易了解的知识:跨时空,远古时代人们长得是什么样子,慢慢的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而现在的人的长相又是什么样子的,做比较和对比。跨地域,南极的企鹅长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等。都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到。现在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解决知识难以表述,难以教导的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浏览专题网站,来得到各种不同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来让孩子们有个准确而形象的认识和了解。

(三)、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可以让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投影仪,幻灯片,录像和录音等现在很实用的设备去实现现代化教学,这些工具有机组合,能大大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是一种无可厚非并且行之有效的搭配组合。例如,在播放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可以知道羊是吃草的,兔子是吃萝卜的等等。让孩子们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学习到新知识和发现新问题。在下课铃声响起时,可以放一些愉快的音乐,既锻炼了的欣赏能力,又陶冶了情操,还能让孩子们一直记得这个愉快的童年。这种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手段的教育方式:一是幼儿兴趣浓厚、印象深刻,二是形象、生动、直观,三是省时、省力、效率高。

二、充分结合幼儿时期的特殊性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性

幼儿时期是家庭生活到学校生活的一个过渡时段,是培养自主能力和生活习惯的一个很重要的过渡时段,身体和心理都是一个需要大人密切关注的方面。随着新课标,新观念,新学法的提出,以推动素质教育为目的,促进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一起共同健康发展,并促进幼儿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可以播放基本的科普知识,或者自我保护知识,能提高孩子们基本认识对错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开阔和提升,提高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宣传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的指引和利用,让孩子们像科学家们一样去爱好探讨新知识和新生活,培养孩子们探索和发现的本领,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的飞翔在思维的蓝天中。

三、信息技术也有弊端

因为知识的宽泛,有时候老师们会忽略这些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让信息技术的手段成为灌输幼儿的工具。老师们要注意让幼儿们学段时间,休息段时间,有一个回味和吸收的过程。在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老师们或许会过度关注这些设备的运用或者创新,也很容易忽略学生方面的情感交流,让教学成了单纯的展示而后陈列。

篇(3)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大量的、可操作性的、有趣的活动材料,把幼儿带进了如醉如痴的探索轨道。幼儿年龄小,具有直观形象思维,应尽可能利用实物和多种科技媒体综合呈现出来,刺激幼儿感官,如鲜艳的色彩、美丽的造型和悦耳的声音等都会给幼儿的感官带来直接而强烈的刺激,使幼儿一下子被吸引,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如在《有趣的动物尾巴》教学时,幼儿都非常喜欢动物,但对动物的某一部位,比如说,“尾巴”的了解就非常少,为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活动前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录像、图书等各种资料,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为幼儿的科学探究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支持。其次我为幼儿精心设计了可互动的游戏课件,让幼儿亲自扮演动物做游戏,请幼儿看动物尾巴作用的录像,讲述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最后请幼儿自选动物尾巴和相应头饰扮演小动物,玩“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使幼儿们轻松愉悦地在玩玩、做做、说说、讲讲中主动学习,掌握知识。从而激发幼儿感官,在操作及游戏中保持浓厚的探索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二、借助多种媒体手段,激发引导幼儿的好奇心

好问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爱提问,是其强烈好奇心的表现。幼儿常常会问“天为什么会下雨”“我为什么没有翅膀”等类似的问题。有的容易说,有的则难以解答,有的则显得幼稚可笑。作为幼儿教师要尊重和耐心地对待幼儿的发问,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激发和引导幼儿的好奇心。我们经常更换活动室的材料,不断丰富幼儿环境中的科学信息、如自然科学用的奇形怪石、声控感应玩具、地球仪、电脑室、发现室、科学实验室、植物角、动物饲养、金鱼缸等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幼儿由此不断提出疑问,报告新的发现,鼓励幼儿自己去读书、观察、实验、思考,尝试自己寻找答案,使好奇心得到满足。

三、借助多种媒体手段,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使幼儿乐于参与固然是良好的开端,但教师指导幼儿学会正确的操作方法也极为重要,它关系着结果与结论的正确与否。在乐此不疲的实践中,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应有相应的提高。如在《沉与浮》的教学过程中,幼儿猜想什么东西在水中浮起来,什么沉下去,并作出标记;之后幼儿在亲自玩水游戏中寻找答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当对每一个物体做过一次实验时,幼儿便及时地做一次记录,在浮的物体图像旁打对号,在沉的物体图像旁打错号,幼儿还可以自己制作物体图像的标志,当发生误差时反复试验,更改标记,探索最终结果。那么如何将沉的物体浮上来,如何将浮的物体沉下去,这就要求幼儿思维活跃外,还要动手添加或删除物体的零件,从而在水中反复验证,最后上升为感性经验。在计算机教学中,通过点击鼠标和键盘而进行的教学操作活动,也会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四、借助多种媒体手段,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4)

数学是一种高度结构化,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抽象符号系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涉及对这些关系理解的主动建构,这种建构是以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为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目标应“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能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内容和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一、数学课程内容选择,以“生活素材”为载体

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与数有关,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内容很多。我们可以和孩子共同创设环境,关注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让孩子体会到数学内容的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以唤起学习兴趣。

(1)寻找生活中的数。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寻找生活中的数,以唤起对数的理解和体验。如班级号、学号、班级人数;父母的手机号、家庭人数、家庭住宅号、楼层号等;食品包装盒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条形码等;公共汽车上的几路车标志、红绿灯上的数字、各种汽车的车牌号码等。

(2)探索生活中的形。物体是有形状的,或规则或不规则。幼儿都喜欢玩积木,在各种材质的积木中,总离不开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这是小班孩子在拼搭中理解的形。到了中大班,对同样的积木,他们会称作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他们在大小、空间位置中,加深了对图形的认识。如在“盒子总动员”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每次在建构区活动时,会利用各种纸盒、铁盒、塑料盒,建造幼儿园、动物园、游乐园等,在游戏时从最初的叠高到后来的美丽建筑群,是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对盒子形的理解相融合的结果。

(3)把握生活中的量。所谓量是指客观世界中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机会通过感知来了解和比较物体的各种特征。如通过积木来学习长度、重量和面积的知识,通过玩沙、玩水来学习容量的知识,通过物体的排列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捕捉生活内容,在生活中渗透数学内容,真正地融数学于生活之中。

二、 数学课程操作探究,以“生活经验”为核心

(1) 统计来园人数。点名是幼儿园常规工作的一个部分,在点名的过程中,不同的点名方法是在生活中习得数学知识的良好手段。如小班的时候点名可以采取老师点名的方式,在孩子相互熟悉的过程中,知道由一个一个孩子组合成一个班级,从而对集合有初步感知。中班在点名时可以采取小组点名的方式,还可以通过观察多出几张椅子就是缺几个孩子的方式,这也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的运用与探究。大班通过每组说出自己一组缺了几个孩子,然后统计出缺勤几个人。也可以通过每组来了几个孩子,统计出全班来了多少孩子。

(2) 记录天气情况。一年四季的天气都在变化,让孩子学会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能力水平,可以进行一周统计或者一月统计,数一数一周有几天是晴天,几天是雨天,或者下雪。这不仅仅是分类、计数,还是“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与运用数学概念。

(3)制订活动计划。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一日生活中有集体活动、户外活动、自主的区域活动等,在每周的活动安排中,可以让大班孩子学习自己制订活动计划。在区域活动时,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可以制订一张周计划表,每周五计划好下周的区域活动内容。这样在区域活动有人流量限制的情况下,既培养了孩子合理安排生活的习惯,也是在区域活动时保持有序有活力的方式,更是幼儿在生活中探究数学的很好方式。

三、 数学课程活用内化,以“生活空间”为路径

幼儿园课程不是静态的知识,而是

一个过程。数学的学习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是有效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生活中进行具体的操作,能帮助孩子看到数学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有用之处。

(1)分组发放材料。孩子的数学学习是在一日生活的具体操作中习得的。在小班,一个孩子坐一张椅子,拿一个杯子,吃一份点心,就是“一一对应”经验的积累。中班时让组长按照人数分发画笔、操作材料等,都需要孩子将数数、对应等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操作实践。大班的操作可以更多样化,为小组取材料时可以分类、分批取,也可以取出总数平均分发。这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在生活中操作的具体运用。

(2)用数学定规则。游戏是孩子的基本生活方式。幼儿对数、形、空间等概念的掌握,也是在生活和游戏中逐渐习得的。传统的“马兰花”游戏中,每次听到开出几瓣花,相同数量的孩子围成圈就是胜利,多了、少了都只能认输。又如用相同数量的牙膏盒子给小鸡搭建围栏,鸡舍有的空间大,有的空间小,就是对牙膏盒子本身长方体形状的运用,以及鸡舍空间的感知。

(3)自己设计名片。现代生活中名片已经成了社会交往时的身份象征,对幼儿园孩子来说,拥有一张自己的名片是他们非常向往的事情。我在让孩子们设计名片的过程中,从简单的姓名、联系电话两方面着手设计,然后融入幼儿园地址、所在班级、家庭住址等,这些都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孩子们在交换名片的过程中,发现了家庭门牌号码有相同、有类似,很多门牌中间都有一个0的现象。发现了手机号码都是11位数字,家庭电话都是8位数的“秘密”。有的孩子还给自己的名片设计了特有的形象,既有可爱,也有庄重。

杜威指出:“学科知识并不是一种要求儿童去吸收的外部知识,而是学习那些与儿童的实际生活有联系的知识,这些知识应该是儿童目前生活经验的一个有机部分。”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是指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中自发地或在成人的引导下习得数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认知能力的过程。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天赋、能力、兴趣、需要和经验,是儿童目前生活的一个有机部分。幼儿园的数学课程中,将课程内容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融合,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为幼儿后续学习数学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能提供生动、活泼和鲜明的教学形象和动听的音响,对幼儿的感官进行多重的刺激,创设一个和谐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幼儿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主动地进行探索,激发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声音、图象、文字、动画、影视等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给幼儿一种新鲜的、动态的感官刺激,激发幼儿探求知识的兴趣,使幼儿产生强烈学习欲望的特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感染力和艺术化。具体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幼儿的学习创设惟妙惟肖的动画场面;可以运用音乐CD,为幼儿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也可以用生动的故事情境,为幼儿创设各种各样有趣而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力

在幼儿语言活动中,欣赏优美的儿童文学作品,意境优美的诗歌、朗朗上口的儿歌或者抒情味浓的散文……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对这些语言材料的理解、欣赏、朗诵,能培养幼儿对语言美的感悟以及语言表达的感知能力。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以文字、动画、声音三方面结合的方式,有效地烘托、渲染语言欣赏的氛围,促使幼儿入情、入境,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诗歌《摇篮》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态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反复地欣赏、理解、朗读,在潜移默化中理解“飘”、“翻”、“吹”这三个词不同之处,并能在诵读时用语气表达对“白云轻轻飘”、“浪花轻轻翻”、“风儿轻轻吹”的理解,还能做出相应的动作。由此可见,教师凭借多媒体技术,以境激情、情景交融,使幼儿能浅易清晰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能结合语言和画面进行动感的想像,激起内心强烈的美感和情感,使语言教学从枯燥乏味中解脱出来,达到“情切切、意融融“的境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的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化静为动,话虚为实,化生疏为可感,化抽象为形象。它能将静止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将老师难以用语言解释的词汇、现象生动的表现出来,激起幼儿的说话欲望,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把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具体、形象的“动画片”,生动的形象、丰富写实的场景,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理解力,丰富了幼儿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幼儿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在边看、边想的活动中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从而既发展了形象思维,又发展了语言逻辑思维。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每个故事都包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为小朋友营造生动的生活场景,故事中不仅有声、有画、有景,而且有情。信息技术利用其声像结合的整体性特点,可以在活动中模拟甚至再现故事情景,使幼儿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使幼儿不断地利用现有经验去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小鸟找家》是一个意境优美的故事,在教学时我制作了一个声像结合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出现在显示屏上。黑黑的夜晚、幽幽的树林、孤单的小鸟,孩子们仿佛来到了森林里。此时,他们就是小鸟,完全融入了找妈妈的急切、焦急的情景中。加上老师开放式的提问,引起了幼儿的共鸣,激活了幼儿的思维,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小鸟找家,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创新思维。

五、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篇(6)

一、前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西方工业社会中强大推动力的科学技术渐渐展示出了其两面性的特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科学技术带给了工业文明极大的物质财富,且加快了西方各国的战后重建工程。但是发达的科学技术除了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层面需求之外,也渐渐地渗入人们的意识层面,使得人的精神悄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而引发了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如对物质过于追求,甚至割裂了物质与人的精神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生产率和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相关联起来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法兰克福学派中的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遵循该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原则,就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在当前状态下造成的精神层面的“单向度”情况进行了质疑和批判。那么,我们要怎样面对社会发展后期的科学技术?本文将简要叙述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观,并就工业发达状态下的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进行评述。

二、马尔库塞如何解释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

(一)科学技术的功能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从第一次的工业革命开始,工厂中机器的大量应用渐渐代替了手工劳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由于对煤炭等动力资源的需求,人类加大了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电气使得生产效率又得到了质的飞跃,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科学技术使人类在自然界中显得更加强势,并且使得人类在物质上得到了极大的幸福感。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战争和随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一些哲学家开始反思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意义。马尔库塞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认为此时科学技术的作用不仅仅是使工厂劳动效率提升,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政治领域中“创造出种种生活和权力。这些生活形式似乎调和着反对这一制度的各种势力,并击败和拒斥以摆脱劳役和统治,获得自由的历史前景的名义而提出的所有抗议。”①在发达工业社会,他认为科学技术的作用,不再是为社会变革提供力量,而是统治阶级用于遏制社会变化的“软刀子”。即过于发达的科学技术会使得人的精神思想越来越失去原有的活力,并且丧失对美和政治的兴趣。在马尔库塞的著作中,他将美学、科学技术和政治三者相互联系。美学所反映出的是当时人精神世界的写照,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渐渐毁掉了人类对自然美的需求,同时,科学技术使得物质富足,富人和穷人甚至可以在物质上消费同样的商品,大大削弱了穷人对政治权的重视,他们渐渐地不愿意再参与政治活动,而人们政治权的实现与否是体现人自由的重要因素之一。他甚至呼吁:“物化的终止就是个体的开始,就是激进的新建设的主体的开始。”②不仅在当下,马尔库塞对于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持的态度更为悲观,他认为:技术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全新的现实原则。即是物质不再是问题,但是想法和恐惧匮乏了。那时,我们已经结束世界饥饿的状态,但是,技术进步的短缺将会成为严重的问题。

(二)人的自由

在对人的本性认识上,他继艾里希•弗洛姆之后提出要以弗洛伊德的观点来填补在对人心理研究的空白。弗洛伊德认为,人是有两面的,一面是人作为社会人,也就是其理性的一面,可以称之为“理性人”;另一面则是人作为“自然人”的一面。在关于追求人的自由和幸福方面的讨论,马尔库塞更多地引用了弗洛依德的观点——强调了人作为自然人方面的自由。他认为作为一个人类集体中的人,只能体现出其理性的一面。但是这样通过压抑“力比多”的方式获得的社会生存状态,并不是自由。马克思说过,“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③这也是承认了人作为自然个体的一面。马尔库塞首先提出:“人的自由扎根在人的感性之中。”④人的感性主要体现在人的一种感觉上。这种感觉更容易使他们从自己出发,发现事物更多的可能性。这种感觉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创造力,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为了追求本能满足的需求。其次,他又将人的自由和其与自然的属性之间相互联系起来:“自然的解放乃是人解放的手段。人的本能和感官是人的理性和经验的基础,其次与外部自然有关:人的生存环境,即人与自然的斗争,在这一斗争中形成了人的社会。”⑤这是他从自然人和理性人的先后顺序上进行讨论的,人生来先拥有属于人性的自然权力,但是人又与其他的动物有所不同,人希望在自然中获得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因此才形成了一个相对合理的社会状态。但是在人们形成这样一个社会状态之后生存的空间和自由又受到了社会中的限制。每一个社会体制都在寻找“自然人”和“理性人”之间的平衡。在马尔库塞看来,这个自由发生的前提“应是在和摧毁自我的世界斗争史,走向自我和发展成为独立的自由,即其自由和满足的方面。”⑥最后,他认为人的自由“不在于使人具有更多的力量,也不是通往天堂,而是走向使人更加和平地与社会自然顽强的抵抗力作斗争。”⑦人类能体现自己有着自由的方式恰恰也就是在体现自身的抗争性和斗争性。当代社会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处于一种不自由的状态,男性遭受到了来自生产线和社会各种舆论的压力,女性则一直被社会所赋予的“自然天赋”所压抑着。

三、科学技术将束缚人的自由

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时期,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发展起的是负面作用。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他提到:“当一个社会按照它自己的组织方式,愈来愈能满足个人的需要时,独立思考和政治反对权的批判功能就遭到了剥夺。”⑧由此,笔者将从人的“异化”、美学和理想的反升华以及人的政治态度淡化,这三个角度对马尔库塞的观点进行进一步分析。

(一)人的异化

“异化”是指在人的劳动过程中,能动性渐渐丧失并且遭到其他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发展变得片面且极端,也就是“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作用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旁边。”⑨造成“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马尔库塞看来,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自动化过程表现出劳动的变化,更确切地说,劳动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得人们从劳动中被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对象,然后变成一个主体。”⑩进而他得出,科学技术是人能力的一种延伸,虽然可以让人的某些优点变得更为突出,但是同样也会强化人的某些弱点,使得人的发展失衡。虽然科学技术表面上让劳动者从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但是实际上他们进入了一个更为疲惫的环境,因为“技术以紧张不安和心智劳作代替了肌肉疲乏。”⑪精神上的疲倦使得人们内心的精神遭到了破坏,心智的疲倦使得人在精神上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动力也减弱了,最终导致人们渐渐丧失了个性,成为“单向度的人”。同时,马尔库塞认为,由于机器生产线的出现,使得整个发达工业社会就像一个大机器,每个人都只是这个机器上的一颗螺丝,人的自由被来自集体和社会的“需求”所压抑了,并且这种压抑之前只是当人步入社会参加劳动之后才会产生,到现在已经发生在人的早期教育了。那是因为在发达工业社会背景下的家庭教育也受到了这种禁锢的机械思想的影响,家庭在抚养和教育个体的时候只能按照某一个既定好的规则执行,就算家庭想让下一代与这种规则隔绝,最终也会败给电视、收音机等工具。最终家庭教育与社会的规则倾向趋同,大众传媒成为真正的教育工具,并且为新接触世界的人提供了早已准备好的人格愿望等完整的目标取向。他认为,这样的发展所导致的后果是:“人的可能状态和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越大,我们称之为“补充压抑”的要求就越大。这并不利于文明的维护和发展,反而有利于使现在的社会继续存在下去的合法兴趣的本能压抑。”⑫人们的确能在这个社会中得到物质的满足,但是他们所付出的不仅仅是劳动,还有精神上的自由,因为大量的精神都被耗费在对物质忙忙碌碌的追求中了。

(二)“反升华”的出现

“压抑的反升华”是马尔库塞在《与文明》一书中提到的看法。他认为:“日益发展的技术性现实,不仅毁灭着传统形式,而且毁灭着艺术存在的基础——质言之,它旨在不仅使某些“风格”失去效力,而且使艺术的实质本身也失去效力。”⑬艺术和美学恰恰是这个时期人们精神世界的最好表达,人的精神通过绘画、诗词等方式表达出来。由于科技的影响,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已经远远不及古典艺术时期,因为只要打开播放器,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听到音乐,打开电视就可以看到艺术作品的展出,但是这样就使得艺术的内涵不足。科学技术发展到发达工业社会时期时,可以轻易地采用多种手段,以高效的速度生产“艺术品”的复制件。那些复制品很容易进入市场,并且被人们买回欣赏。工厂流水线的生产虽然让不太富有的人也拥有了欣赏艺术的权力,但是他们所看到的作品和能欣赏的层面仅仅停留在“艺术品”作为一幅画、一本书的表层。这样会造成一种文化表面欣欣向荣,实际上却是跟风的不良状态。艺术欣赏本来是艺术有机会得到再升华的过程,但是在这样的扩散下,艺术不仅难以得到升华,反而连其本意都有可能被掩盖。他同时也指出,在这个“反升华”过程中形成了大众文化:“理想从灵魂或精神,或内在与人的升华领域中被拉下来,被转变成一些操作性的课题,这是大众文化的因素。”⑭这里反映出的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一个社会的确应该有一种文化的核心,但是这个核心是否就是大众文化?在马尔库塞看来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他认识中这种大众文化只是“物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⑮另一个方面是人的理想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他认为,“发达工业社会面临着理想物质化的可能性。”⑯人的理想渐渐物化了,但要知道“对世界的物质改造,需要对它的象征、意向和思想进行精神的改建。”⑰如果人类社会还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那么跳脱出一种物化的理想,使得人精神再次可以自由得到升华,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三)政治极端化的苗头

科学技术存在的意义最初是为了帮助人类社会更好地发展,这也是它能与美学和自由相关联的原因,但是当科学技术走向了权力的顶端时,它与美和自由的关系就被割裂了。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存在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它可以“有效地窒息那些要求自由的需要。”⑱人类文明的发展中,由于劳动力被压制,各种物质的匮乏,导致劳动者揭竿而起,以暴力方式获得解放,打碎这个国家所形成的固化机器,以迎来一个相对更公平更自由的社会的过程。但是不难发现,新建立起的这个更自由的社会又会形成一个新的机器。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在不断地打破机器,建立新机器的循环中前进。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这个打破的速度,同时也加快了构建新机器的速度。他说:“如今,统治不仅通过技术巩固和扩大自身的基础,且利用技术为扩张政治权力提供了强大的合法性。”⑲科学技术让人的物质基本上都得到了满足,人在这个物质驱动下想要获得更多,因此不断在统治者的政权控制下忙忙碌碌。当每个人都陷入这种忙碌中,只想着如何获得越多的物质,而不是寻得解放时,整个社会机器就变得不可攻破了。

四、人的自由会被科学技术束缚吗?

(一)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存在威胁

马尔库塞所说的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后期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虽然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上与他们有根本不同,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类似的困扰迟早会出现。一是要警惕“科学技术的历史成就,使价值准则转化为技术任务,使价值的物化成为可能。”⑳科学技术一旦让社会的价值准则转化为一种像机器一样的量化标准,就会使得人的生活和机器无异。例如:把人的意义以生产率或者其带来的价值量利益来衡量,或者是把对人劳动的评价异化成为机械地测量允许存在多少量的误差或错误的评价,那么人作为“人”的价值就消失殆尽了。二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已经侵袭到了人们的生活。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在,该以一种怎样的观点来看待它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话题。科技发展在带给人们便利的物质生活时也带来了思想上的困扰,一部分的人希望能够转变这样的思想,使人对科学关注点走到新的方向。但是,到目前为止,片面的只重视科学方法研究的方式所对人的影响并没有停止。最后,大众文化有没有其存在的必要?马尔库塞认为大众文化的产生是源于科学技术延伸到了美学层面,使得对美的欣赏变得普遍化,而这时也使得“美”的价值相对下降,可升华的空间变窄。科学技术为大众文化的产生起了一个推进作用,虽然它的产生使得艺术的升华变得缓慢,甚至是抑制了其发展,但是在短期效果看来,大众文化让人们的生活看似变得更丰富了,至少每个人都有了欣赏美的资格。所以,在发展的阶段中,大众文化还是有其产生的必要性,而且也是必然会产生的,但是大众文化应该是阶段性的产物,在未来的社会中会随着文化的更新而被取代,文化的发展最终会上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人的自由是人可以使用科学技术的根本原因

马尔库塞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负面作用,但是把整个社会的极权倾向和人们精神自由的丧失全部归结于科学技术,这其中还是有片面性的,即他扩大了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首先,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功不可没。时代间的更迭都是由科学技术作为强有力的后盾支持才得以完成。假设失去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许现在的人类还处于最原始的状态。从科学技术的诞生到现在,虽然它曾被统治者当做有力的统治工具使用,但是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物质社会得到了满足,并且根据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如果没有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基础的提升,又怎么构建所谓的上层建筑呢?马尔库塞单方面强调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不良影响,表面上看起来是重视“人”的重要性,实则是制造了一个乌托邦的幻想。其次,作为理性人和自然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那么极端。诚然,马尔库塞有关人性的很多观点都来自佛洛伊德,但是他“人”的理论是存在着缺陷的。佛洛伊德认为“人是矛盾的,因为作为理性人,他要面对社会大众,但是作为自然人,他只想面对自己的爱人,其他人包括孩子其实都是多余。”这种观点虽然极大地承认了自然人存在的意义,但是却在另一方面否认了作为理性人的意义。社会可以给予人更多的安全和保护,以最大程度地维持每一个人作为自然人的权力得到保证,然而,如果只是片面地强调作为自然人的自由和幸福,那么人类未来的发展很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未知的极端。人们所追求的,应该是在保持理性人前提之下的自由和幸福。在现代,很多的人被手机电脑等新科技控制着,他们中的有些甚至成为了技术的奴隶,沉迷在技术所带来的娱乐中。但是换个角度想想,科学技术的想法和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其原型目前依旧是来自于部分人类的自由思想,沉迷科技的人所感受的也同样只是一部分人的精神。另一个方面来说,有很多科学家一直都在为研究更高级的科学技术而努力着。换言之,正是因为有部分科学家自由的思想,才给了人类以使用科学技术的机会,人的自由本身就是人创造性的体现。虽然这些完全的“自由人”只是庞大人类社会中的冰山一角,但是只要还有这么一部分人的存在,人的思想自由就不会完全消失。但是这样的说法也伴随着一种质疑,就是这些可以操控科学技术的人是否在未来就会进化成为一种更为高智慧的生物,从而通过技术统治那些沉迷于虚拟环境中的人类。所以,虽然对科技的观念有片面夸大其副作用的缺陷,但是马尔库塞的理论为人们目前所沉迷的技术生活和已经泛滥的各种新科技,敲响了警钟。

[注释]

①赫伯特•马尔库塞.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3页.

②H•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3月:第187页.

③K•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卷):第97页.

④H•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第138页.

⑤H•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第127页.

⑥同上,第151页.

⑦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第131页.

⑧同上,第3页.

⑨K•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第196页.

⑩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第33页.

⑪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见C•R•沃克:《关于自动化的工厂》.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57年(第19期):第195页.

⑫H•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第4页.

⑬赫伯特•马尔库塞.李小兵译.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61页.

[参考文献]

[1]陈振明.评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2]赫伯特•马尔库塞.与文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7月.

[3]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

[4]赫伯特•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3月.

[5]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6]揭晓:人的发展视域中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7]K•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

[8]K•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9]刘晓玉,林志森.论马尔库塞的人道化技术世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2期.

篇(7)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节的内容即课本62页例3及相关练习。

(二)教材分析: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这部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位数(或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简单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的。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教材首先安排了一幅如果有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接着安排了一幅没有余数的情境图。安排这些情境图的目的;一、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激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欲望;二、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摆小棒的活动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三)说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创设情景,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学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难点: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及竖式除法的书写。

二、说教法

本节课首先引导学生从情境图这样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画面的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列出除法算式。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用竖式去计算。并让他们掌握竖式除号的书写,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书写位置,以及计算过程的每一部分的书写格式和所表示的含义。通过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和掌握。

三、说学法

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为了让学生以观察画面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我着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旧知识去解决现在将要解决的新问题,体会实践的成功体验。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有余数除法认识除法竖式计算及各部分的名称、意义。.出示例3

13根小棒,每四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13÷4=3(组)……1(根)

也可以写成竖式,教师板演。

(1)先写“厂”,表示是除法计算,也可以理解为除号,被除数写在“厂”的里面,除数写在“厂”的左面。

(2)13除以4的商是3,把3写在“厂”上面,要与被除数13的3对齐,每3个是一组,一共分成了3组,共有4×3=12个,就把4×3=12的积写在被除数13的下面,表示原来的13里分掉12个,13-12=1,说明没分完,还剩余1根。教师列式演

(3)引导总结除法竖式的步骤:一商,二乘,三减

(4)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数乘积的写法。

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教学没余数除法的竖式

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正好分完,没有余。做一做:让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1—2题。

(四)总结。

1、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篇(8)

【关 键 词】知识点/文字表述

【正 文】

在初中美术课程改革中,手绘线条图像课程的设置,成为了教材中的一大亮点,很受师生们的喜爱。之所以备受师生喜爱,笔者理解是因为教材的编写从学生生活出发,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了解和认识了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用途、价值,并掌握一定的描绘技能、透视知识、立体图像和物象间空间的表达方法,以及个性化的空间表达方法。

但是,笔者在第二轮讲授此课后,通过教学总结、反思和对教材教参的研究,却发现有些知识点不清晰,不连贯,甚至文字表述不准确。

首先,笔者认为,教材在编写时,不应该将《立体图像的表达》和《物象空间的表达》分别编写为两课,因为,《立体图像的表达》和《物象空间的表达》两课的知识点原本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既相互联系,又互为补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我们看看词典里是怎样解释立体、空间这两个词的:“立体——具有长、宽、厚的(物体)。空间——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我们在讲授此课时就会发现,教师在讲述立体的概念时,要借助空间的概念来帮助学生理解立体物象的空间占有,而在讲空间概念的时候也要讲立体的概念来帮助学生理解。那么,教材将一个有机整体的知识,剥离开来教给学生,显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知、理解和掌握。相反,笔者认为,原人美版(1999年版)美术教材,初中第二册第三课《绘画中的空间表现》对现行的实验教材中《立体图像的表达》《物象空间的表达》两课的相关知识就处理得非常好,如透视规律、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二维空间、三维空间等。知识点清楚,文字表达准确,学生易学易懂。当然,笔者也理解编写者的苦衷,怕将一些知识点写得让人感觉过于学科性、专业化,而采取回避躲闪一些知识点的做法。但从另一个角度讲,编写者应该考虑到一线教师在讲授这两课时,需要给学生交待的知识点,有很多是不仅不能回避,不能不讲,而且要讲透、讲活。所以,笔者认为,原教材中好的东西还是应该借鉴和保留。因此,笔者建议将十四册第二课和第三课整合为一课,设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为立体图像的表达以及主体、空间概念、透视知识,而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则为物象间的空间表达,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两课的知识。

这里为什么要说物象间的空间表达呢?笔者认为现教材第三课的课题《物象空间的表达》,在文字表达上,就上一课的课题《立体图像的表达》而言是不确切的,不仅比学生不好懂,就是教师也不好讲清。从教材选用的图片、使用的图例和编写的文字、教参中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学生课业建议来看,教学目标都应该是很明确的,即让学生学会表达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空间关系,但现在第三课的课题文字表述与教学目标不相适应。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将课题板书为:《手绘线条图像——物象间的空间表达》。看起来仅一字之差,但多一字,少一字其意义就不相同了,多一字表述就很明确,该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空间”是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有着深刻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是解决学生能够运用空间表达的方法,画出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空间关系。而少一字就全然没有了表达物象之间的空间关系这层意思。这就是笔者所指的文字表述不准确之处。

转贴于 二

教材十四册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和第三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在一些相同的知识点上,也存在文字表达上有些使人疑惑的地方,感觉知识脱节不连贯。如第二课中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几种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一、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与第三课中物象空间的表达方式之一“前后遮挡表达方法”,两方法之间并没有什么知识的根本不同,为什么不能将第二课的表述与第三课相同?难道说在描绘立体物象时就不存在物体自身的局部遮挡,而只有在描绘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空间时才存在前后遮挡关系?而这种前后遮挡的表达就不是靠直观感受吗?此其一。又如:第二课的“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与第三课的“透视表达方法”,教材中文字分别是这样阐述的:“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按照物体和视觉现象予以表达,一般要符合透视规律。这种方法能较真实地再现各种立体形象。”“透视的表达方法。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规规律来表现空间关系,是符合人们直观感受的一种方法”笔者认为两种方法的文字表述,并无知识原则上的矛盾与冲突,然而让人费解的是为什么不能将两种方法的文字表述统一为一种相对科学、准确的说法两课兼用呢?此其二。再如:第二课中“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与第三课中的“平摆式的方法”,同样,笔者认为,同是表达描绘者对立体图像或物象空间的一种主观认识和理解,知识和表达方法是直接可迁移的,为什么在教材编写时不能考虑到前后知识的衔接、连贯、整体性呢?这样教师教、学生学都简单、容易多了,这也是笔者认为它们原本该是一课,应该将两课合二为一的理由,只是在讲授两课时对知识点分别有所侧重罢了。

笔者认为,在第三课中的“游移式的表达方法”,文字表述也欠妥.为什么不沿用原人美版初中美术第二册第三课《绘画中的空间表现》中“多视点综合空间”这一提法,“多视点综合空间:以画画空间作为绘画语言,为了表现丰富而鲜明的视觉感受,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固定视点,而是需要采用多视点综合空间的表现方法。”这种提法,学生无论从字面上还是知识表述上理解起来都比“游移式”好理解得多,“多视点”这么简单一个(问题)说法,却被“游移式”搞复杂了。笔者在讲这一知识点时,直接切入了对中西绘画空间表现的对比,即西方传统绘画中是如何运用焦点透视的,其画面空间表现的特点是什么(图1)?中国传统绘画又是如何运用散点透视(多视点综合空间)的,其画面空间表现的特点又是怎样的(图2)?在讲述的同时,举一些实例,这样讲学生很感兴趣,也更符合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教学反馈信息告诉笔者,这样讲学生易学易懂。

篇(9)

这是一首诗歌。诗中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展现了祖先们在此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好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诗歌的语言往往比较凝练,内容较为抽象,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再则,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了解甚少。因此,教师要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要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学生感知。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祖先的摇篮、遥远、苍苍茫茫、天长地久、污染、文明的起点、天然博物馆”等词语的含义。

2、按要求预习课文,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情趣。

3、正确搭配词语;能照样子学写句子;尝试选择场景或有特色的景物介绍“天然博物馆”

4、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感情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意趣。

教学难点:注意这首诗的诗行排列特点,领悟到含蓄隽永的韵味。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2、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提出疑问,做出标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预习反馈。

1、板书课题,齐读,说说“祖先的摇篮”在诗中指什么?

2、媒体出示:“原始森林”画面,理解“苍苍茫茫”的意思。

3、指名分节朗读诗歌,注意诗句的停顿,随机正音。

树阴 赛跑 污染 神圣

4、读了诗歌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二、品读诗句,释疑感悟。

(一)学习第1节

1、带着问题轻声朗读:“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

2、指名朗读、交流。(板书:一望无边)

(二)学习第2、3节,理解“美好”、“遥远的回忆”

1、自读,想像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如何生活?(读后交流)

2、引读,理解“那回忆,多么美好,又多么遥远……”一句。

3、讨论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4节。

1、自读,思考: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人类文明的起点”、“神圣的天然博物馆”?

2、讨论交流。(板书:文明的起点 天然博物馆)

3、师生合作读最后一节,加深体会。

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联系全文,思考讨论:怎样才能使原始森林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呢?

2、交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办法和措施。(板书:天长地久 不被污染)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4、总结

四、展开想像,学习表达。

1、指导完成课后第3题。

2、指导口述“介绍天然博物馆”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背诵。

2、完成课后练习题2。

六、板书设计:

美好、遥远的回忆

天长地久

5、祖先的摇篮 文明的起点

(一望无边)

不被污染

天然博物馆

教学反思: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网上查找了许多图片资料,教学中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由于图片选的过多,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图意,就草草结束了;个别学生图解时语言平淡,缺乏创意。课后作业练习句式“ 是 的摇篮”,少数学生完成的不好,缺乏想象力。

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

篇(10)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目前,我园(玉门市中坪幼儿园)正在开展“机灵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在初步的实验活动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科学发现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技术是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科学与技术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近一年来,我园在怎样把“机灵猴”科学技术教育中的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1.科学教育的内容

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是教师常常感到很困惑的一个问题。选择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应把握如下几个原则:(1)只要设计有所区别,同一个主题可以在不同年龄的儿童中出现。很多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认为幼儿曾经涉及过的主题就不能再组织了。事实上,在具体的教学中,同样的主题可以在不同年龄的儿童中出现,但是在设计上要有所区别。(2)那些具有重要方法和方法论意义的知识内容更值得让儿童去探究学习。在科学探究中,为了发现和认识自然现象或事物的特征,揭示自然的发展规律,个体要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比较、分类、测量、交流、预测、假设、实验等来寻求关于自然问题的答案,获得关于自然世界的理解。例如,像“如何使热水冷得快”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使幼儿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了解有关热水变冷的简单的物理常识,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使幼儿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而是有价值的教育内容。(3)在选择和组织科学教育内容上,要注重连续性和层次性。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和层次性,这种连续性主要表现为要给孩子提供连续的对科学的理解和体验,而不是随意的、盲目的活动;层次性就是要注意活动的难易和重点。例如,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要让幼儿观察,有的活动就可能侧重幼儿对于科学方法的认识。同时,我们要注意不要把一个活动设计得过于宽泛,要挖掘一个活动的核心科学概念,以及各个核心科学概念之间的递进关系,使活动能够成为顺应孩子思维发展特点的连续的过程。

2.科学教育中教师的定位

(1)不过多干预,引导幼儿充分探索。为了给幼儿充分探索的自由,以及积极主动地去感知、发现的权力,由静态汲取变为动态探求,教师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并采用多种方式让幼儿明确操作目的、材料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规则后,应大胆放手让幼儿充分操作,反复感知,让幼儿在独立自主的操作过程中经历科学探求和发现的过程。教师应该关注、肯定幼儿的别出心裁和新奇操作,引导他们大胆地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操作和发现。对于幼儿操作中的失败,我们不仅允许,而且相信他们有认识和纠正失败的能力,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在失败中学习自我修正,寻找成功的途径。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产生更为强烈的探索热情,而教师积极地等待,代替了简单地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办法,给幼儿带来更多的快乐、更多的自信。

(2)不急于下结论,激励幼儿多角度发现。在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教师要以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描述操作中发现的现象及提出的困惑和需求,以多种方式鼓励幼儿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对幼儿提出的问题,我们不要急于马上给予解答,而应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一份期待,鼓励和引导他们把好奇心转化为进一步探索的动力,通过自己的操作去寻找答案。在幼儿充分感知操作经验之后,教师再和幼儿共同验证操作过程和思维结果是否正确,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进一步主动探索的自信心,而且能使幼儿的感性认识得到升华。

3.让幼儿走向自主探究的成长之路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时代大潮,当今的幼儿教育已由单一、封闭逐渐走向多元、开放,它强调创设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建立良性的师幼互动关系;课程应回归和发展儿童的自由天性,但这种自由主要是思想的自由,通过思维的挑战去促进思想的开放和多元,倡导幼儿要有自己的见解。课程要为幼儿的探究提供条件和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课程应该是探索的课程,是鼓励和指导幼儿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课程最大的价值。让幼儿走向自主探究的成长之路的策略包括:(1)重视操作。科学教育应注重解放幼儿的头脑,解放幼儿的双手,让幼儿在与具体丰富的科学材料的互动中,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自觉、自主地去建构知识、获得技能。同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每一个幼儿在科学探究的操作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幼儿在各种认知冲突中,逐步树立敢于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心。(2)同伴参与。“自主探究”的幼儿科学教育要求教师作为幼儿的“同事”、“伙伴”,乃至“朋友”,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一起“乐而乐”“忧亦忧”;同时通过积极的引导,激发“童心”,培养“童趣”,换回“童真”,在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真实情境中,树立新颖、和谐、平等、民主的良好师生互动关系。(3)重塑师资。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科学知识、科学态度与科学品质。但鉴于幼儿师范学校传统课程中技能技巧尤其是艺术领域的知识与能力比重过大,致使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素养不容乐观。因此,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路径选择,欲走上自主探究这一成长之路,务必重塑教师群体,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重视“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的养成。此外,我们在学历进修、业务培训、继续教育的学科、专业与课程方面,要有意识地安排与设计自然科学类的内容和考核评价机制;在职称评审、年终评优、物质奖励等方面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兼具的规章制度,以尽快扭转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一手硬、一手软”的不正常现象。只有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素养,幼儿科学素养的提升才能实现,素质教育才会不是一句“口号”,自主探究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伟丽.探索幼儿科学教育之良策[J].学校管理,20008,(3).

[2]周淑惠.幼儿自然科学概念与思维[M].台湾:心理出版社,2003.

篇(11)

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具有极高的兴趣,科学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帮助幼儿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幼儿科学活动是一种浅层次但具有深远意义的认知活动,是通过幼儿亲身经历去探知自然事物的活动,是初步认识和理解这个奇妙世界的过程。幼儿正处于自我阶段,受外部干扰小,他们还不能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完全分开,认为周围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对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他们对事物好奇、好问、乐于探索、愿意尝试,他们会天真地向家长、老师和其他人问许多为什么,此时,如果我们能够给予正确的指导,将会极大地激发幼儿探究未知的乐趣,是幼儿兴趣培养、科学思想、科学思维、科学意识形成的良好的培育时期。纵观现阶段幼儿教育,社会对幼儿科学教育认识肤浅,科学教育目标偏执,科学教育开展师资短缺,更谈不上专业科学老师;幼儿科学教育环境缺失,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幼儿的捆绑太多,活动范围也受到很大限制。虽然幼儿在幼儿园也接受各种形式的科学教育,但能顺势而为、适时教育的不多。而家长参与配合的也不多,更不知道怎样对幼儿开展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幼儿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在这一方面教育和指导学生开展科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一、开展幼儿科学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是未来世界的建设者、生力军。社会要发展,科技要领先,科技人才是关键。面对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发达国家,如美、日、英等国家,抓得早、抓得实。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儿童的科学教育,从思维上讲,幼儿已具备了认识科学事物的能力和思辨能力,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可行性不容置疑。因此,幼儿园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活动形式,以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引领幼儿,通过科学探究等活动,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家长的科学素养参差不齐,教师如果再不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儿童的科学启蒙将会落空,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就会受到影响。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二、幼儿教师素养提高尤为重要

现阶段幼儿教师的培养更多的是人文科学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幼师学生而言,对自然科学课学习本身就是弱项,文化素养不高,科学素养更是缺乏,重视程度就不言而喻了。如若再不加强对幼教专业学生科学意识、科学知识、科学行为意识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开发就无从谈起,未来一代一代的高端人才就培养不出来。没有教师的高科学素养,哪来幼儿科学素养的提高,所以教育和指导师范生学习和开展科学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指导学生了解幼儿科学教育的途径

仅凭学生课堂理论学习是不够的,使学生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基本情况是很有必要的。(1)可以请一线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给学生讲目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开展的一些途径,一些好的经验和不足。(2)要求学生自己联系一名在幼儿园工作的学姐,聆听她们在工作中想到和看到的科学教育典例。(3)到幼儿园见习,除学校组织外,自己也可以联系幼儿园,在时间允许的时候到幼儿园观察幼儿的习性,回忆幼儿园生活。(4)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资料查询了解国际国内幼儿科学教育现状,通过学、看、听、说、做、悟等途径,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难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四、了解学生学习的困惑,适时找到科学教育的切入点

幼儿科学要教什么,怎么教,通过对几届学生科学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学生喜欢幼儿教育是因为幼儿教育这个专业琴、舞、书画、娱乐活动多。与人文学习比较,科学课学习就差了,学生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即使想学但因底子薄,动手能力差,学习上有困难。关于幼儿科学教育,许多学生有参与幼儿科学学习的意识,但由于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点,更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方法,因此不知道将来怎样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和指导。调查发现:学生科学意识差,知识缺乏,对科学、技术、社会、生命、环境、工程等知识知之甚少,只觉得好玩,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对科学课学习兴趣不高,也很茫然。如何在幼教专业学习中深化科学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高深理论学习起来枯燥乏味,为了让学生弄清所学科学内容与幼儿教育的关系,从生活出发,低起点、小步子、浅层次去认识科学,实践科学,与学生共同讨论年龄段幼儿可学习的科学教育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加强学生活动和活动指导,把科学知识生活化,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学生先去感受,再去体验,通过实践与再实践,最后去拓展。通过学与做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知道科学就在生活中,加深学生对科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有所了解。通过学与做,知道哪些可以深层次探究,哪些只能了解,哪些能直接用于幼儿教育。2.通过专题讲座,如生活与物理、物理与安全、生活与化学、生物与环境、火箭会上天等,将有关的理论知识及幼儿园开展的科学教育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尽可能地挖掘生活中的科学教育素材,使幼儿自然科学教育生活化、趣味化。3.通过科学小制作让学生参于其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课堂拓展到课外,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边角废料,让学生在学、做、玩中亲身体会科学活动的意义,开阔学生视野。4.利用多种媒体查阅资料,了解国际国内及区域内幼儿科学教育发展现状,指导学生阅览科普书籍,指定书目,限时限量,如科学绘本、儿童十万个为什么等,这些读物图文并茂,语言简练,通俗易懂,阅读时花时间又不多,又能补充学生过去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不足。实践证明这是短期内学生科学兴趣培养和科学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但科学书籍的读很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适时阶段性的组织谈感想谈体会活动是重要的一环。5.要求学生跟踪观察1~3名儿童,寻找儿童科学教育的切入点,看如何利用有利时机进行科学教育。6.教育学生如何利用幼儿园和家庭的自然资源,有效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高效地开展家园合一的育儿科学活动。

五、创设科学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学校科学环境创设应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和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实践科学教育中学生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提升师范生的科学素养和生命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在学生学习科学课的过程中,适时安排学生科学活动,开展课堂小制作,课后小实验,并结合理论谈活动体会,阐述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出处、制作体会和映射的知识体系,讨论哪些是思维拓展的,哪些是适用于幼儿教育的,合适的内容可让学生模拟开展。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小实验、小制作,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改造和完善作品。对学生作品进行量化积分,评优展览,把好作品存放展室,供下届学生参照学习。充分利用学校的试验场地,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开展科学活动。动员学生收集生活边角废料,以备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之需,并通过学校创新科学活动室、实训室和幼儿衔接活动室进行延伸,给学生创设科学学习和实践的良好环境。

六、探讨家庭科学环境创设

我国公民整体科学素养偏低,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科普宣传,提升家长对幼儿科学教育的认识,探讨家庭科学教育的途径,重视家庭科学教育。良好的环境是幼儿生活的基本需求,它在调节幼儿情绪,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是幼儿最亲密、最熟悉的,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是激发幼儿探索的催化剂,是兴趣发展的沃土,它不仅能使家庭关系更加融洽,更能大大提高幼儿探索的兴趣,尽可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和良好的物质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一)引领家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精神环境

心理上安全的环境是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活动的前提。满足幼儿心理上的安全需要是使幼儿产生认知和理论需要的基础。没有一种安全的心理环境氛围,主动学习和探究就不可能发生。因此,应指导学生引领家长对幼儿进行科学探究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探讨幼儿无耐心、不听话、捣乱、任性等行为形成的原因,可以以家园科学研讨会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家庭精神环境创设的方法,如蹲下来与幼儿讲话,尊重幼儿,倾听幼儿的心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成为幼儿的朋友,用活动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等。同时,要给幼儿出错、“捣乱”的机会,因为它是幼儿探索成长的过程。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对幼儿的破坏性要正确引导;遇到事情时,先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之后再对幼儿的行为做出评判,不轻易否定孩子。

(二)引导家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物质环境

在幼儿科学教育领域中,物质材料既是引发他们探究的刺激物,又是他们实现主动建构对周围物质世界的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幼儿在操作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可获得许多教育所期望的教育目标和经验。因此,指导家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作为幼儿教师在班级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科学活动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经常开展幼儿探究活动,以幼儿的活动触动家长的活动,使学校和家庭联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自身功夫要硬,要求学生要学会自己设计科学活动,经常开展科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生活中相关的简单易操作的科学小实验。实验设置要简单、易操作,如如何把杯子里的水引出来,矿泉水瓶可以干什么等。实验设计尽可能开放,具有思辨性、延展性,能让学生亲自制作,能充分感受成功的乐趣,要指导家长与幼儿一起操作实验,拉近家长和幼儿的距离。幼儿在家长的带动下,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很高,并引领幼儿将自己的实验过程讲给教师、小朋友听或将自己的实验成品带到班中与同伴分享。指导家长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物质环境,如购置一些图书和玩具;提供生活中一些材料,如各种质地的瓶子、锅盆,乐高组件、航模舰模等;提供幼儿一些可供观察、种植的动植物等。另外,还要鼓励家长走进幼儿园,通过与全班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但能提高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而且家长在活动中也增长了知识、体验到了快乐。邀请幼儿把自己的玩具拿到园里和小朋友共享,有利于孩子沟通和交流;交换玩具,一物多玩,发挥玩具最大的作用。孩子不能在暖房里长大,还应让孩子亲近大自然,邀请家长带幼儿去公园、科技馆等地参观,可预设活动内容,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对科学探索活动更有兴趣。同时,请家长将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用照片的形式表现出来,会很受幼儿的喜爱,并经常开展活动展示和总结。家园联合活动一定和幼儿家长多沟通。幼儿时期的科学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家庭教育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指导学生引领家长参与幼儿园科学教育,不仅能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和活动的兴趣与注意,满足他们的活动需要,而且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总之,幼儿园中的科学教育活动是以幼儿为中心开展活动,要求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可变化的情景以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在探索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对事物进行细致耐心的观察,对未来情况作出预见,帮助幼儿验证预见,并提出问题彼此交流。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学会观察,提前预见,才能指导幼儿有效地开展活动。同时要求我们要开展多元化学习的渠道,不断提高师范生的科学素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幼儿科学教育的生力军,把幼儿科学教育探究活动开展起来。幼儿科学教育没有也不可能直接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但从长远的眼光看,它所奠定的是未来一代人的科技素质的基础。从这个摇篮中,将诞生迎接未来科技革命时代的新一代科学家和技术人才,更将孕育出能够适应未来科技社会需要和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公民!同时也为后期学习其他重要的学科起着支撑作用。要做好幼儿师范生的引领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