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档案管理工作特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Abstract:In view of the records management in the marginalization tendency, proposed that enhances the cognition. The establishment organizes the leader system. Perfect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viewpoints and so on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records management; marginalization ;scientific system
1 加强针对性,提高档案管理认知
目前,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边缘化的倾向。很多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一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就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和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没有积累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因而不能充分认识到档案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和实际意义。工作中存在失位现象,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够,不利于形成学校管理层关心、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氛围。整个学校的档案意识进一步弱化,平时不注意收集整理,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再去收集、补救,甚至造假,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整个学校发展进程中有边缘化危险。
学校档案是广大教职工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和学生学习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材料。档案不仅记载着学校的办学历史,而且记载着全校师生员工的德、能、勤、绩。这对于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水平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校档案还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它全面反映了学校最基本的职能活动,是评价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窗口”,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管理、教学科研工作和教育督导评估必不可少的资料。因此,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发展轨迹、文化积淀、办学特色,常常可以从档案中反映出来。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每一个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学校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是衡量一个学校业绩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学校档案记载着这个学校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对研究本学校的办学业绩和科学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制定发展方向的好教材。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了,一方面为学校高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学校整体办学状况,适时调整办学策略提供准确依据,为办学决策提供支持性证据;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各方准确认定学校办学成果,为学校与各有关方面进行有益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地更新档案管理观念,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档案管理手段,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学校整体发展状况和办学成果。
2 加强领导,建立管理组织体系
档案工作首先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把档案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深入持久地组织好《档案法》学习与宣传活动。结合实际,领导要带头学,做贯彻落实《档案法》的带头人;通过学习与广泛宣传,使教职工能增强档案意识,形成人人重视档案,支持档案并自觉地维护学校档案工作。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构和管理网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科室负责同志参与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档案员,学校各科(处)室都设有兼职档案员,建立综合档案室,从组织上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完善制度,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是档案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的有力措施和可靠保证。各科(处)室做到职责明确,使归档有范围,立卷有标准,借阅有规定,保密有条例,库房管理有措施,开发利用有目标,这就在细节上保证了档案管理的顺利开展。要制定《综合档案室工作职责》、《档案人员工作职责》、《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室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给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4 立足实际,构建特色管理体系
各档案管理科室除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和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外,还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制定有自身特色的档案管理制度。如本校电教中心是集电化教学和电教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处室,档案资料管理体现为内容多、资料多、载体形式多等特点,在管理和建档中难度很大。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在不违反档案管理原则和要求的基础上,构建有本校电教中心自己特色的档案管理体系。
根据本校电教中心的档案来源特点,大致把电教中心档案分为教学资料档案、活动资料档案和其他资料档案三大类。教学档案资料主要以声像资料档案为主。笔者又根据制作材料的特点,细分为音带类、像带类、碟片类等类型。音带类又按专业分为中文类、外语类、艺术类等。像带类主要是与教学有关的录像带等,按其用途分为示范观摩类、改革研讨类、教学常规类等。碟片类主要指与教学相关的光盘影碟等,根据专业分为中外名著类、政治历史类、文化艺术类、体育活动类等。
活动资料主要指记录和反映学校各级各类活动内容的不同载体形式的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像带、自己制作的光盘或碟片等。笔者根据活动级别的不同,分为学校类活动资料、系科类活动资料、班级类活动资料、社团类活动资料等。如学校举办的学术活动、纪念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对外活动以及系科举办的教学活动、班级举办的主题活动、学生社团举办的活动等等都属于活动资料范畴。
前言
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档案资料是医院文化建设过程的见证者和载体,它如实记录下医院在不同时期历经的点点滴滴,通过沉淀和提炼,展现医院厚重、浓郁的文化气息,提升医院软实力,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为医院的不断发展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医院管理者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为医院文化建设服务。
一、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工作承载着医院文化建设的历史重任,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宝贵信息源泉。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档案资料能够为医院各项重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使医院决策更加科学化。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档案资料详实地记录着过往的丰富沉淀,医院领导者通过档案资料能够详细地了解到医院过去或现在的状态,为医院当前和后续领导者做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档案资料是宝贵的文化素材,把档案中的文化积淀与医院传统特色相结合,将会打造出极具特色的高水准医院文化体系。
2.医院档案资料能够提升医院文化层次,提炼医院精神。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的,它是医院在长期积淀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医院的发展增添无形的动力。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档案资料完整、详实地记录着医院文化建设整个过程,通过档案资料如实地反馈医院的优良传统,与当今时代相结合,提炼出具有强大生命力、感召力和独特色彩的医院精神。
3.档案管理工作为医院职工优良职业道德的养成提供规范。医院档案资料为医院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发挥着规范作用。规范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资料真实、有效、权威,能够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切实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同时,能够帮助医院查找原因,分析问题所在,及时改进,优化自身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为医院文化建设发挥积极影响作用。
4.医院档案为医院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服务。医院的文化建设是医院在以人为本人事管理中的全体职工精神和理念的升华,人力资源是医院宝贵的财富,通过对医院职工进行档案记录,真实反映医院职工的状态,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医院文化。同时,人事档案是合理配置医院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对先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促进包括医院文化在内的医院整体文化的发展。
5.医院档案承载着医院历史记录,为医院文化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医院的文化设不断历经传承,在文化建设中,通过档案资料回溯医院优良的历史文化,为医院文化提供深厚的历史底蕴,继承丰富的文化遗产,增强文化的感染力;同时,档案资料为当前医院文化建设指明新方向和新思路,增强医院职工的担当精神和自豪感。
6.以先进人物和事迹带动医院文化发展,档案资料发挥着重要作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树立典型,发挥先进人物的模范作用,通过先进人物和事迹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工作。档案资料详实记录着先进人物和事迹,以档案资料为素材,加大宣传教育活动力度,弘扬医院先进文化,增强医院凝聚力。
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利用医院档案资源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关键。因此,医院在档案管理上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拓展档案资源和素材,注重档案管理宣传工作,树立医院全体员工档案意识。医院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档案管理工作,强化对档案管理的领导,使档案管理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同时,要采用有效措施优化档案管理方式,探索和研究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此外,要增强全体医院职工档案管理意识,使广大医院职工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建设和自身生活的重要影响,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为医院文化建设蓄积能量。
2.努力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对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它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技能,同时要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鉴于此,医院应该着力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各项业务素质,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到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趋势,不断增强自身档案管理综合素质,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为医院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3.建立健全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档案管理方式,提升档案管理质量和水平。由于部门众多且较为分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适应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便捷、有效,为医院开展文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医院档案工作应善于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推进计算机档案网络电子档案管理进程,优化医院档案的服务方式,建立医院电子档案,使原始档案通过生动、形象的电子图片和信息呈现在人们面前,促进医院档案工作信息化,进而推动医院文化建设。
总而言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对医院文化建设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树立档案管理意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情况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素质,积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信息化,不断丰富档案管理内涵,利用档案资源优势为医院文化建设服务。
二、艺术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作为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艺术档案,在新时期已经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也是使得我国的艺术档案管理朝着系统化、正规化、信息化不断迈进。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发展到了新阶段,出现了数字化管理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的档案管理技术,是把传统的纸质的艺术档案材料,通过现代化的扫描等技术转换成图片文件等存储于一些介质上。但是,由于我国的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尚处于初期阶段,因此,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有些单位的档案意识较为模糊,在思想观念上还不能够紧跟艺术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道路,这些单位和个人不够重视艺术档案工作,甚至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负责和管理,即使有人管理,也是兼职人员,而且管理所需的资金投入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剧本等资料的搜集,使得当前的艺术档案归档等工作无法及时完整的完成;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不够清晰,虽然说有些单位的艺术档案管理部门也在进行一定的管理,但是,总体来说,其管理工作还是存在重点不够明确的缺陷,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历史意义和地方特色的艺术档案重视程度不够高,使得重点保护对象不够明确,而有些即使收集管理起来了,但是,对于应有的价值没有进行充分发挥;艺术档案的归档问题较为复杂,有些艺术档案的创作者认为属于个人所有,拒绝被档案管理部门收集,这也许是由于商品经济形态的影响。即使有些艺术档案被收集了,但是,收集上来的艺术档案却不够系统化和完整,从而造成了他们对于艺术档案收集保存的畏难情绪。此外,艺术档案的保管条件不够好,有些艺术档案难以长期保存,有些单位也没有明确文化艺术档案的规定与要求,导致了艺术档案资源利用效率低。
三、加强新时期艺术档案管理工作
作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部门和单位,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对于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认真了解艺术档案所包含的价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加大对于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培养专门的管理人才,切实抓好并落实好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推进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提升;相关单位和地方都要对于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足够重视起来,尤其是对于艺术档案的地方特色尤为强调,充分挖掘出艺术档案的历史意义和地方特色,提高这些艺术档案的有效利用率,使得这些艺术档案的价值和特色充分展现出来;鉴于当前艺术档案的收集工作较为复杂化,导致了收集工作较为困难和多变。那么,我们就要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客观及时、灵活多样的收集形式,从被动的收集转为主动的收集,比如说主动上门索取等。此外,收集好了之后,还要加强对于艺术档案的整理工作;我们还要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建立一个专门的字样建设平台,使得展示了一个民族和国家艺术发展历史的艺术档案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具体来说,我们就要全面规划、做好建档工作,建立机构、强化意识,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艺术档案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建设,丰富馆藏等,还要加强自身建设,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服务;为了加强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我们还要强化艺术档案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因为他们是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档案质量和利用效率。具体来说,我们要强化艺术档案工作者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提高他们自觉学习档案管理、文化艺术专业知识及相关技术知识的能力,上级文化、档案部门要关心和支持这些相关人员开展具体的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此外,我们还要加快艺术档案的信息网络建设,有效贯通上下档案信息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高校的档案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已经由传统的管理方式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信息化技术给高校档案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能够促进档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员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应用到档案管理中,这也是当前他们的重要任务。将信息化建设应用到档案管理中,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当前,高校进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受到很多问题的阻碍,积极对高校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便于更好地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关于高校档案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1.1在高校的管理中,档案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对高校的建设意义重大。高校档案管理包括的内容有很多包括招生工作、科研管理档案及教学档案等,它将一些具体的事物用文字和图表的方式进行表示,方式简单,便于保存,是以后高校教育和教学的重要参考和历史记录依据。它能为高校日后的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奠定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高校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实现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对高校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对一些高校的档案资料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达到实现其进行社会共享的目的,从而提高其社会利用价值。
1.2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通过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手段将高校中的各类档案资料进行收集,从而实现数字化管理。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实现将高校档案进行自动化和一体化管理的目的。还能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资源的共享,实现高校档案的共享价值。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进行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也是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高校档案资源和信息的过程,是一个将信息服务达到最大化价值开发的过程。
2.信息化建设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各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为了促进学校管理建设,各高校都采用了很多的方法,但是受到一些客观和主观问题的影响,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2.1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能力和水平有限。很多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临时聘用的,没有经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没有明确的概念,在工作中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管理,这样在工作中容易出现信息流失和信息不全的问题。高校也没有对学校管理中档案管理人员起到的重要作用有着清晰的认识,在资金和经费的投入上明显不足,没有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得他们的技能始终得不到提高。
2.2落后的档案管理设施和技术服务水平。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我国各高校存在着明显的南北方差异,总体而言,南方的高校管理水平要高于北方的高校管理水平。存在着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水平不同,一些一流的高校其资金来源较广,学校能利用的资金相对较多,对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投入的资金就多;而一些普通的高校相对而言缺少资金来源渠道,对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投入的资金就少,从而使得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受到了限制。
3.如何有效进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现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从而实行促进高校建设的目的。如何将各高校的档案管理水平进一步的提高,以保证档案管理的效力,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3.1将档案管理队伍进行强化建设,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必须进行提高和培养。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大影响,当前档案管理工作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所以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培养成为了当前的首要任务,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同时要提高他们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时对他们进行一些应用到档案管理中的先进技术培训,让他们能在工作中学会操作,从而有效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力。
3.2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充分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档案管理设施落后、严重缺乏资金投入。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档案管理工作就不能得到切实的落实。各高校应积极加大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资金投入,扩大资金来源,从而能够引进先进的设施,提高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3.3创新管理方式,进行特色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大多高校在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都是简单的对档案进行分类划分。这种简单的划分模式存在着较大的缺点,容易造成以后在查找档案中存在困难或是流失了一些重要的档案信息,同时也不利用进行特色校园的建设。为了将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提高,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对技术创新进行不断加强,实现管理手段的不断信息化发展,建立起具有自己校园特色的个性档案管理体系。小结高校档案管理的主要方式已经逐步改变为进行信息化的管理,为了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提高,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最大价值化的高校管理,就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高校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找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从而保证能有效进行高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以此促进高校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程.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析[J].魅力中国,2014,(13).
[2]姜翠娥.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商情,2013,(46).
档案工作是国家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工作与国家各项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档案在国民经济发展、文化创新、科技进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要使档案工作适应新情况新需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服务意识,与时俱进地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体制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一、当前基层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一些基层单位存在着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问题。虽然也经常参加各类档案知识的培训,但在相当多的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还是缺乏系统的完整的档案编研工作理论知识。
(二)由于一些基层单位档案管理资金短缺,造成档案设备陈旧,直接制约了档案服务功能的发挥。这主要是一些基层单位的领导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
(三)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档案工作激励机制,造成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忧患意识不强,在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中安于现状,不思创新,工作的主动性不强。
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对策建议
(一)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档案管理人员创新档案工作的强大推动力。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也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成为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力量。创新包括观念创新和方式手段的创新。树立创新意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清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创新意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创新档案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档案工作中要大胆探索,不断开拓新的工作思路,在工作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来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秩序化。
树立创新意识还包括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吸收和借鉴相关行业的先进经验和和管理方法,来为档案管理工作所用。
(二)增强服务意识
档案工作作为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一项社会性、服务性、政治性的工作。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档案服务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档案工作的一项具体内容。档案服务是档案工作发挥社会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途径。档案服务是档案部门与外界发生联系的主要环节。要更好发挥档案服务功能,档案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要加强与单位各部门的协调沟通。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千方百计的扩大档案的收集力度。
(三)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健全各项档案规章制度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不断深入宣传《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提高各级领导的档案意识。只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才能确保对档案工作必要的资金投入。
健全各项档案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室安全防范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制度、具体工作人员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度等,通过一整套健全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秩序化。
(四)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鼓励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通过学习培训树立敬业精神。具备敬业精神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敬业精神来源于方案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清醒的认识,才会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档案工作的国家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档案工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的工作。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单调枯燥,只有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了敬业精神,才能淡泊名利,献身工作,甘于寂寞,以踏实的心态对待档案的分类、整理工作,把档案基础工作做得规范,在平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建功立业。
2、通过学习培训树立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转折时期或关键时期的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忧患意识源于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总书记要求全党: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有忧患意识,要有紧迫感,要居安思危。做好档案工作。忧患意识也是一种强大精神动力。它内涵着对事物发展的科学预见和积极建构。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和提高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对档案工作开展定期自查自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加强安全防范。
3、通过学习培训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掌握过硬的本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担负起自身肩负的职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高校的档案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已经由传统的管理方式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信息化技术给高校档案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能够促进档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员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应用到档案管理中,这也是当前他们的重要任务。将信息化建设应用到档案管理中,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当前,高校进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受到很多问题的阻碍,积极对高校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便于更好地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关于高校档案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1.1在高校的管理中,档案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对高校的建设意义重大。高校档案管理包括的内容有很多包括招生工作、科研管理档案及教学档案等,它将一些具体的事物用文字和图表的方式进行表示,方式简单,便于保存,是以后高校教育和教学的重要参考和历史记录依据。它能为高校日后的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奠定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高校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实现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对高校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对一些高校的档案资料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达到实现其进行社会共享的目的,从而提高其社会利用价值。
1.2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通过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手段将高校中的各类档案资料进行收集,从而实现数字化管理。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实现将高校档案进行自动化和一体化管理的目的。还能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资源的共享,实现高校档案的共享价值。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进行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也是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高校档案资源和信息的过程,是一个将信息服务达到最大化价值开发的过程。
2.信息化建设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各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为了促进学校管理建设,各高校都采用了很多的方法,但是受到一些客观和主观问题的影响,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2.1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能力和水平有限。
很多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临时聘用的,没有经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没有明确的概念,在工作中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管理,这样在工作中容易出现信息流失和信息不全的问题。高校也没有对学校管理中档案管理人员起到的重要作用有着清晰的认识,在资金和经费的投入上明显不足,没有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得他们的技能始终得不到提高。
2.2落后的档案管理设施和技术服务水平。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我国各高校存在着明显的南北方差异,总体而言,南方的高校管理水平要高于北方的高校管理水平。存在着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水平不同,一些一流的高校其资金来源较广,学校能利用的资金相对较多,对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投入的资金就多;而一些普通的高校相对而言缺少资金来源渠道,对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投入的资金就少,从而使得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受到了限制。
3.如何有效进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现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从而实行促进高校建设的目的。如何将各高校的档案管理水平进一步的提高,以保证档案管理的效力,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3.1将档案管理队伍进行强化建设,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必须进行提高和培养。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大影响,当前档案管理工作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所以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培养成为了当前的首要任务,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同时要提高他们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时对他们进行一些应用到档案管理中的先进技术培训,让他们能在工作中学会操作,从而有效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力。
3.2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充分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档案管理设施落后、严重缺乏资金投入。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档案管理工作就不能得到切实的落实。各高校应积极加大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资金投入,扩大资金来源,从而能够引进先进的设施,提高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3.3创新管理方式,进行特色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大多高校在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都是简单的对档案进行分类划分。这种简单的划分模式存在着较大的缺点,容易造成以后在查找档案中存在困难或是流失了一些重要的档案信息,同时也不利用进行特色校园的建设。为了将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提高,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对技术创新进行不断加强,实现管理手段的不断信息化发展,建立起具有自己校园特色的个性档案管理体系。
小结
高校档案管理的主要方式已经逐步改变为进行信息化的管理,为了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提高,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最大价值化的高校管理,就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高校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找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从而保证能有效进行高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以此促进高校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程.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析[J].魅力中国,2014,(13).
[2]姜翠娥.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商情,2013,(46).
中图分类号:TM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330-01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新的发展格局,就必须保持档案管理与时俱进,选择性使用现代文明成果。规范化和科学化是档案管理工作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方法[1]。在我国高校的发展进程中,档案管理工作有其重要的作用。对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状况进行分析,参照国内外档案管理成功的经验和成果,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方法,逐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向着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迈进,并使该工作步入法制化的进程。
1 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管理工作应包括档案管理,因为档案管理工作是提升效率和质量的必要保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保持和还原历史真实性的重要举措。评判一个高校的工作实绩与管理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高校档案是高校发展进程中优秀成果和重大事件的记录,是探讨和分析发展进程中教学与科研情形的原始文献,对其分析与整理,有助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制定合适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策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能为高校高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整体状况,适时调整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有利于社会各方准确认定高校的管理水平及教学和科研成果,为高校横向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管理层认真研究和分析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果,有助力于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并合理配置该高校资源,这对于该高校立足长远发展,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档案管理工作的边缘化危险
迅猛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没有使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反而淡化了其重要性。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和实际意义,很多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对此也是一知半解,且不具备过硬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其他知识,因而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谈不上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的精神,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取得显著成绩,不能够引起高校领导重视。再加上,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注重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一些高校普遍认为档案管理无用。高校管理层不重视、不关心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意识弱化,无法形成重视档案管理的良好环境,档案管理工作被边缘化,与高校其他管理工作的发展不协调。
3 法制化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3.1 依法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法制化,因为法制化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须要依法制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档案管理的措施和方法也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针对档案种类和载体的特点,应用新的管理技术提升档案管理能力。档案管理人员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档案管理应以法为本,向着法制化方向发展。要为高校其他管理工作服务,使档案管理工作发挥相应的作用,必须走档案管理的法制化之路。20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制定并实施,为加强档案的收集、汇编、整理,以及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有效地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但社会总是不断进步和发展,有必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框架下,因地制宜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制定一套具有区域特色的档案管理法规,使档案管理依法操作。与此同时,各高校也应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管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益,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2 档案管理应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档案管理与先进的管理技术相结合,能实现档案管理的电子化,使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档案的收集、汇编、整理、归档等工作,工作强度大,应用计算机管理技术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电子化档案管理便于查询和打印,可有效减少对原始文档的损坏,又可减少手工劳动,提高档案管理能力。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提高了档案管理的系统性和组织化,便于按照不同要求和目的进行检索,快速得到相关的文档信息,有利于馆藏档案的充分利用[2-4]。为维护档案信息安全,须要制定较为严密的电子档案管理措施,健全和完善电子档案的登录权限及管理与维护规章制度,合理配置管理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管理软件开发和利用应注意精心设计功能和模式,并利用先进的信息安全管理技术,有效合理地识别管理人员身份和权限。严格管理登录口令,设置电子档案使用管理的自启操作日志,以便进行安全性或真实性核定追踪。
3.3 档案管理的目的在于应用
高校档案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其目的在于档案的合理有效的应用,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和政治服务,更好地为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效力。档案的合理应用,便于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把握高校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和高校发展的方向。强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充分合理有效利用档案,充分发挥档案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的高校服务。高校档案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信息资源,高校档案的合理应用是档案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档案,须要强化档案的管理工作。档案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通常是档案的收集、去伪存真、整理和保管,还应注重及时编目,编制合理和快速的检索方法和途径。应用合理的管理系统,建立有效的检索体系,提供有效的检索工具,并适时汇编档案文件等,以便完整、系统、快速提供各种档案信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另外,还要注重对珍贵、重要的档案文件的管理,用现代管理技术对珍贵和重要的档案资料及时备份,替代原件使用。当然,也应争取领导层的支持,合理建设和使用档案管理库房,强化档案管理的安全措施,尽量降低环境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对档案文件的损害。档案管理工作也要更新管理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求,以满足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使档案管理工作在为社会经济、政治及高校自身发展服务的同时,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发展。因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一定要以档案应用促发展,以发展更好带动和强化档案管理工作。
总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须要坚持科学而规范的档案管理发展之路。要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建设具有区域特色、高水平的高校,就要使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并努力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应用,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金凤. 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3(1):134-136.
美术类专业作为艺术类学科,教学环节中包含大量的技能训练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由此产生的教学档案相比于其他学科其教学活动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首先,美术类教学档案具有载体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量的技法类课程考核是以学生作品为考核主要依据的,包括绘画、现代设计、传统工艺、书法、雕塑、篆刻等门类。而这些作品不同于规格统一的试卷,依课程不同而各具特点。学生考试和作业档案载体广泛,形体多样,与其他院系档案有很大差别。其次,美术类专业的教学环节的特殊性决定了该专业教学档案的独特性。相比其他专业,美术类教学不仅有各类专业性的技法类课程,还有采风、写生等外出实践类课程和毕业创作等成果展示类课程。这些课程的不同特性决定了美术类专业对应的教学档案管理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此外,由于大量绘画类实物作品的归档,对相关档案管理带来了技术性要求,如色料的氧化性和纸张的吸湿特性等因素,这些因素更增加了档案管理的专业性和难度。
二、美术类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档与管理意识淡薄使教学与档案管理脱节作为教学主体之一,长期以来,很多美术和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师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学环节,对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足,导致教学环节和教学档案管理脱节。在日常教学及科研过程中大量有价值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因为教师缺少有意识的保留与整理,造成相关档案材料的遗失与散落。此外,教学档案来源分散,除上级业务部门和本校下发的各种文件、二级学院的内部文件外,还有大量文件材料散存于一线教师。这也会导致相关教学档案无法归档,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二)缺乏体现学科专业性的档案管理规范与制度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缺少对美术学科教学和科研特点的了解,缺乏能体现美术专业特色的档案信息收集与管理的规范,档案在管理过程中无论是收集还是分类都没有一个能体现学科特色的机制进行指导和约束,一方面导致部分体现学科特色的档案收集不全,如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美术档案材料未能及时归档,导致教学资源不完整,影响档案的利用。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即便档案收集上来了,但是没有得良好的分类管理。档案管理的粗放化,这些都是制约美术专业教学档案管理的负面因素。
(三)档案管理偏重于实物化导致信息化管理技术落后部分美术类院系教学档案收录方式更注重于实物材料的收集。教学档案管理手段还是以实体档案为主,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较少、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由于美术学科作品门类繁复,设计各种平面和立体作品需要占用大量空间,同时由于专业特点,作品材料、尺寸大小不一,难以规范,造成实物档案收集、分类和保管的困难。尽管随着数字化的普及,美术院系对于档案管理都进行了相关的数字化改革,但仍然有相当多的美术院系档案管理处于滞后状态,缺乏科学的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归类体系。造成难以对相关档案分类和查阅,影响到相关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三、美术类专业教学档案管理对策
关键词:档案管理;科学发展;路径
档案工作的日新月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高校的文明、环境、伦理、价值的挑战,越来越凸显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性。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依据来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善,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良好进行。其内涵就是以科学理论指导档案管理,以科学管理模式进行档案的管理工作,保证科学制度技术措施的良好有序保证。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和新要求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
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断赋予档案工作新的内涵,开阔思路,更新观念,由于高校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又是一项服务性工作,从认识到实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所以在高校它是一项默默无闻、是一个服务他人的配角工作。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人类活动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档案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也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要求社会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知识创新,因此,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是提高全校的档案意识,树立正确的档案观念。服务学校发展和科学决策,提升发展软实力,这一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强调,这是档案工作的重要追求,也是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意识,分管领导要切实扛起档案工作领导责任,积极创造档案事业发展条件,充分发挥档案部门职能作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事业服务、为民生发展服务。
二、正确认识档案工作的功能以及对高校的重要作用
档案管理工作是材料在工作使用中仅有凭证和参考价值,是推动学校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学校寻求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是学校部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是衡量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个人素养的依据,在学校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般认为档案工作在学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积累知识、传承文明、创新伦理、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
服务社会功能则主要指档案工作科学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科学优势、价值引导优势和方法优势等等,通过推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服务学校发展,调整工作结构、改进发展规划,提升其社会功能和价值,完善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真实地反映单位的具体情况尤为重要,促进学校档案管理能力的提升。
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思想多元背景下,学校发展也必然要顺应时代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发生新变革。通过吸取档案管理工作必将会在其中发挥重要的角色。要优化档案服务措施,方便使用。特别是创造条件,吸引优秀的年轻人加入档案管理的队伍当中来。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更先进、更丰富,档案工作者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技术,要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不断拓展和创新,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员工。
档案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逐步得到人们的关注。学校将各种资料整理、归档、立卷,使得这些资料既可以为大众服务,也可以使档案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根据这些资料,学校领导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促进学校的更好发展。因此,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做好档案的安全性保管工作十分重要。
一、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者素质和安全管理意识
(一)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应用档案观念。在我国《档案法》和《保密法》已修订得相当完善,学校应该加大安全应用档案的宣传,强化师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学校可以可利用校板报、校园文化走等大力宣传相关的档案知识。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学校也可以利用QQ、微信等宣传手段,使全体师生都能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其的职业教育。档案管理及其安全性保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一只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为了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学校应该进行岗前知识培训,然后进行考核,只有通过岗前考核的人员方可持资格证上岗,还要定期地对上岗人员的业务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进行培训。进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使得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健康的发展。
(三)学校应加强档案安全性保管工作的意识,建立领导责任制。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在我国很多学校这部分工作是被学校忽视的,这样使得我国档案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部分案卷保管不完善,在查阅时资料不全面,甚至需要的资料找不到、丢失等。为了避免这些情况,校方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建立领导责任小组,由校长或者副校长担任该小组的组长,其他成员必须选用素质能力和业务能力较高的档案管理人员担任,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综合档案室工作职责》《档案利用制度》等工作制度,建立起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使得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实现管理现代化,拓宽服务领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也日益成熟。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完善档案管理安全工作的现代化,档案的作用在于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这是就需要档案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手段将档案资源及时提交学校领导。利用现代科技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不断提高了资料利用率,更使得校方通过档案资料的使用过程,使得他们更加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五)紧跟时展,将档案管理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档案工作应该以广阔的社会文化为背景,结合自身学校的发展特色,不断地改革创新,紧跟时代潮流,建立独具本校特色的文化氛围,再通过学校文化走廊、校报等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
二、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管理措施
档案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我国学校档案管理意识淡薄,造成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重保密轻利用”的现象。怎样将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管理措施与利用做到良好的结合?
(一)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到“两勤一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做好定期的宣传工作,利用校报、宣传走廊、QQ群等,向全体师生宣传《档案法》《保密法》及查阅档案资料的规章制度,使档案使用者可以科学合理的使用档案资源。在平常的工作中做好观察,实时对监控录像进行监看,防止出现档案被阅读者偷撕、涂改甚至损坏。在阅读者归还档案资料时,管理人员也要做好档案是否完好的检查,如若发现问题,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向领导小组进行汇报,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做到问题的检查。
(二)做好档案开放前的基础工作。学校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要做好档案开放前的基础工作,提高开放案卷的内在质量。要根据档案的原有存放规律,将档案进行科学分类、组卷、编目、排列。在做好这一系列工作后,要对珍贵、重要的档案进行复印、扫描进行复制,做好档案副本,进而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
(三)做好档案的解密工作。部分档案还是属于“保密”档案,而档案保密是有时效性的,根据《保密法》的规定,保密档案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应该及时对保密期慢的档案进行清理和划分,将这些文件进行公开,使得师生可以借阅。
三、总结
综上所述,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也是尤为重要的工作。学校应该加强对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转变档案管理工作思路,创新档案管理方法,定期对档案管理者进行职业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加强管理人员档案保密安全管理的培训,这样可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档案管理信息化 地方院校 共享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的运用和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的新的发展引擎。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一、信息化为传统档案管理带来的机遇
长久以来,提到档案管理,往往使人联想到档案室、档案橱、档案袋、文件夹,与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不搭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给传统档案管理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所谓档案管理信息化,通俗地讲,就是在档案管理的入档、保存、查询、利用等各个环节,运用现代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方便、快捷、安全地处理、管理、开发利用的过程。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相比,档案管理信息化具有占用空间小、对保存环境要求低、不易损毁、存储方便、查询快捷、易于复制、利于传播、方便共享的优点,通过计算机、服务器就能存储海量的文字、音频、视频等各种介质档案,给传统档案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1.改进储存保管方式,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保管期限。数字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是对传统档案储存、保管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也是有效补充。它能避免传统档案保管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的弊端,如受潮、虫蛀、灾害风险等,也能杜绝因档案反复查询、借阅等容易造成的遗失、损坏等隐患。原始档案与数字档案相结合,甚至根据保管时效、重要性等选择只保存数字档案,将大幅度节省档案保管场馆与经费,为档案工作开创新局面。
2.方便查询、复制,充分发挥档案的信息功能。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通过提供佐证和相关资料,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和决策的科学化,而且能为相关领域的调研分析、文献研究提供研究对象和证据资料。尤其应该指出的是,随着对档案的开发利用,随着档案信息共享的提升,“死档案”变成“活数据”,其重要性将获得极大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将极大地方便档案的检索查询、复制引用,从而使档案的信息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在线检索、联网共享将使档案功能产生质的提升。孤立的档案资料,经过信息化的处理手段,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成线成网,实现联网共享,将在大数据、云计算等背景与平台下,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使档案工作和档案功能产生质的飞跃,其重要性将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步显现。
二、地方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和主力军,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骨干力量。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规模,地方院校都占全国高等教育的绝大多数。但与全国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院校在办学条件、经济实力、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档案管理工作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信息化程度低,难以适应信息化需求。
1.重视程度不够。受办学条件、资金实力等方面的限制,地方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往往起点低,底子薄,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不同程度地存在档案馆藏面积不足,设备陈旧,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甚至部分学校的档案管理仅限于人事档案的保管和公文的保存,分布在各个职能部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无从谈起。
2.投入不足。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要一定的投入,需要经济实力作为支撑。部分地方院校因为扩招和新校区建设,负债累累,有限的财力被优先用于保障教学、科研,作为小配角的档案管理自然投入不足,限制了场馆建设、信息化设备投入、人才引进和培养。
3.信息化程度亟待提高。首先是受管理体制及缺乏标准化的限制,档案分散于各个职能部门,没有实现校内联网、共享;其次是档案管理以传统方式为主、原始档案为主,多数未经过数字化处理,不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再次是即使经过数字化、信息化处理,往往不能实现在线查询检索,未与社会联网,没有实现共享,没有充分发挥档案的信息效能。另外,地方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协调、标准规范相对滞后、管理人员素质不平衡的问题,不适应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三、加强地方院校档案管理的重点和对策
加强地方院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立足院校实际,根据本校的经济实力和工作基础,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强化特色,逐步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纸质档案管理。首先从思想上重视档案工作,提高对档案信息价值的认识,逐步完善档案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其次要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档案标准化建设,按统一标准,及时做好相关档案的入档、采集、保管,把分散在各部门、各院系的档案集中管理;另外,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在很长时间内纸质档案仍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其特有的法律效力及原始凭证性质非电子档案能够替代,不能因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趋势而忽视纸质档案的管理。
2.加大信息化投入,强化档案的数字化和电子档案的收集、归档。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投入,配备必要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逐步开展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和信息化处理,实现纸质文件、照片图纸、音像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同时,重视对电子档案、电子文件的采集、归档工作,发挥电子方案方便检索、存储、复制、传播的优势,作为纸质档案的有效补充。
3.逐步创造条件,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通过构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数据库建设,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平台,实现校内查询、检索、共享。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数据加密、访问权限、安全通信等手段,实现档案信息的网络共享和在线利用,充分发挥档案的信息功能。
4.突出院校特色,提高档案信息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度。无论是综合性院校还是专业院校,虽然发展水平不同,办学历史有长短之分,但都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在办学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培育了自己的重点学科和培养方向。发挥本校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重点做好有特色、本校特有档案的管理工作,如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历史名人、校史沿革等档案管理,能发挥档案的独特价值,为学校的发展提升服务。
参考文献
[1]俞志华,王军宁.数字化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78-81
[ 2 ] 孙桂秀. 信息时代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J ] . 科技信息,2007(35):481-482
[ 3 ] 郭鸿雁. 加快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J ] . 商丘职业学院学报,2012,11(4):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