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公民意识,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颇多关注的一个问题。学者们纷纷从政治学、社会学以及法学等各个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其概念、价值与意义。虽然学者们关于公民意识概念的阐释不尽相同,但是在公民意识对于建设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意义上却是认识统一的。在公民意识培育和提高的过程中,高校应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本文主要从高校思想品德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角度,谈谈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公民意识教育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体系。学理上对于其含义的理解并不一致,简单地讲,公民意识主要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作为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责任等的自觉意识。
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优良成熟的公民意识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而具备优良成熟公民意识的公民又是现代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主体要素。在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已成为时代的诉求;而法治国家制度的建立,不仅要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前提条件,而且要有普遍的公民意识作为人文心理基础。[1]因为,只有具备优良成熟的公民意识的公民,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并积极地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管理,才能树立起对法律的坚定信仰并正当地行使权利和自觉地履行义务。所以,民主政治的实现和法治秩序的建立离不开公民意识的支撑。另一方面,公民意识也是社会个体成为现代社会主体的重要标志。只有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的社会个体,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并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
然而,公民意识并不是公民零散的个人意识,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作为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公民意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形式。[2]所以,必须通过公民意识教育加以培育和提高。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有学校的、家庭的和社会的,等等。其中,学校教育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大学生群体作为公民,而且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公民,其公民意识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公民意识水平。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关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意识和一定的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现状距离现代社会理想状态的积极公民还有很大的差距,[3]部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仍然处于一种不自觉的或模糊的状态,以致现实中出现这样一些消极的意识倾向,例如:不能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当面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冲突时往往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或社会利益;不能正确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片面强调权利的享有而忽视义务的履行;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定位,缺乏充分的政治参与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政治活动和社会管理事务关心不够、参与不足;不能正确处理知行统一的关系,公民行为意识差甚至出现知、行错位的现象,等等。上述现实状况,说明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需要进一步的培育,而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承担起这一责任。
二、高校思想品德课与公民意识教育的契合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高校思想品德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应成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而且,从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看,高校思想品德课与公民意识教育是契合的。
第一,教育目标的契合。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小学起到大学,都开设思想政治类课程。尽管不同教育阶段的课程名称有所不同,但实质的教学目标却是统一的。高校思想品德课,相较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其他课程,更侧重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培养,侧重于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和爱国情操的提升,根本目标定位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这使高校思想品德课在目标上更接近于公民意识教育,而后者,更是以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为直接追求。
第二,教育内容的契合。综观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如果从关系的角度分析,主要涉及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从规则的角度分析,则主要涉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公民意识教育,一般来说,主要包含主体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规则意识教育等内容,其中自然涉及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涉及涉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可见,两者在内容上也是契合的。
高校思想品德课与公民意识教育在目标和内容上的契合,为两者在教学中的结合提供了现实可能。此外,长期的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所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庞大的教育资源,也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教学中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对于高校而言,只有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与管理的方方面面,并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才能使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产生实效。高校思想品德课作为高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作用。
第一,注意教育目标的凸显和教学内容的融合。目前,我国高校基本没有设置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因而,须将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高校思想品德课来说,虽非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但在课程教学计划中也应凸显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为此,高校思想品德课应基于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契合,重点加强主体意识、关系意识和规范意识等方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并将其融合到各个章节的具体教学内容中。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公民作为参与或监督现代国家权力运行和社会管理的独立主体,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个公民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主人身份,是公民意识的前提、基础。[4]为此,高校思想品德课须重视对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教学中,可以结合“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及“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等章节内容,使学生理解“公民”的丰富内涵,确立公民角色的自我意识。只有具备明确的主体意识,学生们才能树立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增强参与意识,才能以国家主人的姿态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才能具有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才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关系意识教育。作为社会个体,公民始终处于与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之中。公民的清晰的关系意识,有助于化解冲突、促进和谐,从而保障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教学中,可以结合“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等章节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定位,把握各种关系的处理原则,从而在具体行为时作出正确的选择。再次,加强对大学生的规范意识教育。道德与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规范。对于公民而言,只有具备良好的规范意识,才能尊重道德、遵守法律,才能依照道德和法律的要求选择正确的行为。教学中,可以结合道德和法律部分的具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理解道德的基本要求和现实意义,从而使其确立正确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守法公民。
第二,积极探索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我国的大学生群体,基本上处于18到22岁这一年龄阶段。这一年龄阶段的大学生,价值观基本形成但尚不稳定,自我意识较强但社会实践能力不足,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尚不深刻、全面;并且,经过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他们对公民教育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为提高教学实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大学生的个体特征。首先,要考虑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虽然说必要的灌输仍然是需要的,但单一的灌输和重复的说教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可以尝试通过讨论、恳谈、对话、辩论等方式,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从而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孕育和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其次,要重视教学途径的实践性。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不仅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教育效果,而且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检验教育效果。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也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表现,才能体现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所以,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方面,实践教学的意义非同一般。然而,事实上,实践环节恰恰是教学的薄弱之处。虽然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了一定的实践环节,但是,实践教学并未在较大范围和较多层面上展开。为此,一方面,应增加高校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另一方面,应拓展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教学的渠道。要努力寻求校内有关部门和校外社会资源的配合,使实践教学在校内和校外通过多渠道在更多层面上展开,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生成和提升公民意识。目前来说,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校内的公德实践活动、参与学校事务管理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加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参观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公民意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大学生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此,高校思想品德课应担负起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责任,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教学中,为社会输送具有强烈公民意识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群.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的构建[J].江淮论坛,2009..5.
[2]纪政文.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探析 [J].东岳论丛,2009.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105-01
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S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发展并适应新形势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使高校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处于普遍较低的状态。
一、开辟网络思政新阵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微博、论坛、QQ、微信等网络工具进行交流,高校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所言所想,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并重点关注了解后续过程,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1]开辟网络思政新阵地,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条件下有效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同时能提高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思想出现问题的大部分大学生是因为他们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对策方法解决和回答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中及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稳定学生情绪并缓解他们的压力,为培养人格健全和心理素质良好的现代大学生提供基础条件。高校建设心理咨询平台,并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有利于大学生正常开展学习和生活活动,同时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2]
三、加强校园思想文化建设
校园思想文化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通过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和制度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学校独特美好的物质文化能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长时间内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它能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品德。高校内教学科研及课外文化活动、组织管理及后勤服务活动对低俗消极文化及各种腐朽思想起到抑制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社会实践中开展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增长才能、培养品德,增强奉献社会和培养责任感的主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方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势而行。高校传统的课堂上封闭式教育不再适应新时期社会变化和发展的需求,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更倾向于开放性教育[3],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从课堂走出来到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
五、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家庭教育是人出生后最先接受的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家庭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通过指导家庭建立对学生健康成长有利的教育环境,发挥家庭教育雄厚的优势和潜力。同时,学校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习惯,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大合力,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创建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4]
参考文献:
[1]谢志芳.利益网络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江苏高教,2002.
【分类号】G642.0
本文是南宁学院校级课题(编号2013XJSK3)结题论文。
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普通本科院校根据社会的需求,纷纷把构建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其中管理类人才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分支,对其教育也甚为重要。
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品德状况,以南宁学院为例,对该校管理类学生品德修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在南宁学院管理学院2013级同学中,随机抽取43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涉及的专业有工商管理(本)、工商企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化方向)、经济管理、物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等6个专业。调查结果显示,一般的学生认为影响个人品德修养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教育及父母的言传身教;同时显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具有一定高度上的,是有良好基础的。
除了问卷调查显示的内容外,在日常教学活动和生活中大学生在品德修养上暴露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心理素质欠佳、文明礼貌的不足、解决问题能力较低、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较为感性片面、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淡薄、对未来发展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目标以及缺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进程。社会和高校对应用型技术人才认定的标准是既有过硬的应用能力和实操能力,又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品德修养,打破传统理论教学的单调,以下从实践教育环节入手,探索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品德修养的教学途径研究。
通过实践提升应用型管理类学生的社交能力
南宁学院自定位为应用技术大学以来,不断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比如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入住大学生创业园和孵化园,学校为学生自主经营创造场所和环境,同时学校组织营销大赛、商业设计大赛以及职场竞聘大赛等,通过这样的专业活动和大赛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尤其在创业活动中,学生要选定经营商品类型、选择进货渠道以及商品的营销策划和实操,这一系列商业行为需要学生对接商家,比如沟通商品批发价格、发货渠道、优惠活动、日后的合作以及滞销的商品如何处理等各方面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同时学生在经营期间,大都是合作经营,合作人员之间如何做好责任分工、利益分配等问题也需要事先沟通,所以学生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更能深刻的体会到语言的重要性以及沟通的艺术性。
二、通过实践提升应用型管理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的树立是当代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必备条件,但同样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呈现出下滑的倾向,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论证和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空洞,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找到落脚点。而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的了解,学生能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化,从而为自己找到一个现实性非常强的目标。 目标的具体化导致行为的具体化,使得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落到实处.
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和现实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及时对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给于认可和奖励,形成良性的引导和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提升了管理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应用型管理类学生的社会认识能力和适应能力
社会认知能力是一个人走上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方法论的总和,认知能力的水平决定了其对社会的态度,也决定和影响着其与社会关系的处理。因此,科学的社会认知能力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社会的总体评价片面,一方面认为好到极点而对存在的困难估计不足,容易上当受骗,如今天全国各地出现的大学生被骗传销事件、虚假招聘事件等;另一方面认为社会坏到极点而不敢走上社会,不敢相信任何人,对任何事和人都抱有疑虑的态度。二是对社会的认知停留在表象上,不能科学的到社会事件的本质进行分析,如大学生中出现的考证热、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盲目跟风现象,从而忽略了自身的发展需求问题。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矛盾冲突问题,也显示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缺乏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直接方式就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分析社会,从而认识一个真实的社会。
一些应用技术大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更多学生争取实践岗位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或是兼职活动,在思想上引导学生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可以把社会岗位实践环节作为教学环节的一部分使之制度化,在学校营造学生主动就业的氛围和渠道。
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应用人才为育人目标,无论是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的提升以及品德修养的提高上,都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开展,实践是检验一切理论真知的标准,也是丰富和发展理论的强大推动力。实践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意义很有很大潜力有待开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元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而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具备完备教学体系的和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深挖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育人作用。
高校德育管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促进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管理有过许多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纷至沓来,不断影响着高校学生。高校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形势的发展对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向,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一、品德的含义及品德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道德通过社会舆论、教育、榜样示范等手段逐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稳定的特点与倾向,这时,我们所说的外在的道德己经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品德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道德品质或品德是人的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特征。一个人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作用下与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由于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也依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揭示青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规律,对于培养青年优良品德心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品德心理结构
任何一种品德,即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这三种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心理成分都不能形成完美的品德,只有这几种心理成分得以相应的发展时,品德才能形成。
一般说来,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的相互关系是这样的: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形成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道德认识的倾向性。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下,通过一定的练习而形成的,同时道德行动一旦形成又可加强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
二、大学生品德心理的特点
(一)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环节。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己经掌握了知识性的道德概念,能较深刻地理解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用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当今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道德领域出现了一种很混乱的局面,道德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使社会失去了权威的道德准则;道德功能的异化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动摇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做人必须讲道德的古训,人要不要讲道德在一些大学生中成了一个疑问。社会上一些人包括某些党员和干部,抛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诞生的“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奉为跟上时代潮流的人生哲学,他们处处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以权谋私、不讲信用,道德严重失范,导致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美丑混淆,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现实生活中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当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他们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
道德信念是对某种道德规范正确性坚信不移的程度,从而愿意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并主动维护。大学阶段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明确,在经过个人或集体经验证实后,就转化为道德信念。信念一旦建立,人就会自然而然按信念去行动,主动将道德知识转化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准则,从而保证道德行为的坚定性和一致性。
(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易感性
道德情感是应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言行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介度量。道德认识只有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才会产生道德动机从而推动道德行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并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常言道:“知之深,爱之切。”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制约于他的道德认识水平。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波动性较大。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们思想单纯、活跃,对客观事物反应敏感,再加之大学又是社会信息的接受站和传播站,使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世界的变化,易受感染。
(三)大学生道德评价具有两面性。
道德评价是个体依据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过程。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舆论、别人的评价、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的道德判断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大多数大学生已能够独立而自觉地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行为,他们的道德判断己由自己的道德价值标准所支配,他们不再盲目服从权威,而强调公平和公正,注重行为动机,考虑惩罚应以让犯过者认识过错为目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能力,他们有的是能正确评价别人行为的好坏,但却不善于分析自己行为的是非,他们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但他们不能严格地用这些是非、善恶标准来衡量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
(一)从道德需要引发道德行为的角度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传统德育理论将道德行为片面地归因于道德认识,而忽视了道德需要的基础地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迅速前进的文明之一切勋绩,都被归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活动,人们因此习惯于以他们的思想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自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和来到意识中的)一一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论的宇宙观。”
心理学己经证实了,人的意志行动开始于需要以及由需要引起的动机。具体来说,人受到刺激产生需要,需要不能满足时,引起心理紧张,就成为寻找目标以满足需要的驱动力,当诱因出现时就激发了动机。因此,从研究需要着手来探索学校德育,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途径。马克思、恩格斯说:“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并且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把研究受教育对象的需要作为突破口,要注意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深入了解学生复杂的心理特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基本的和合理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又必须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才能逐步形成个体对社会道德的接受,为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高校德育管理方式一一变单向灌输为参与式道德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柏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道德的教学方法。”单向灌输只能使学生将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背得滚瓜烂熟,而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从而具有支配行为的能力。要使大学生产生道德需要并深化为道德信念和付诸行为,一个重要条件是通过本人的道德实践证实并体验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大学生在多渠道多途径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可以检查自己己有道德认识的正确性,通过动机斗争,达到生动的情感体验,逐渐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促使道德认识信念转化,而且可以锻炼和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判断能力,从而又促进道德意志向道德行为转化,有利于大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以形成道德信念,德育管理者就应为大学生创设一些能使他们获得实践经验的客观条件。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这种服务活动的发起,组织与实施一般都围绕着专门的项目或目标展开。例如,为大型国际和国内的运动会,博览会,展览会服务等。
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有时会看到有些学生不愿接受道德教育,有的知道了道德要求,却不能付诸行动,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严重时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或者是教育内容上缺乏知识性、理论性、趣味性、情感性,没有结合实际,不符合学生的需要;或者是德育方法上忽视引导,简单生硬,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者在评价和处理问题时不公正引起学生反感;也可能由于个别教育者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改革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在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在认识上引导和提高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与动机的认识。因为目的与动机决定着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质和量,良好的动机与崇高的目的可以提高学生勇于实践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精神和行为力量。
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的基础,道德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在学校德育改革中,必须将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向参与道德模式转变。构建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从重规定、片面强调服从转变为尊重道德选择、注重道德内化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不可否认,依靠纪律、规章来管理学生是必要的,但同时也是不够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价值选择的机会,在这样情况下,学校道德教育就不能再限于用灌输方法让学生接受或服从一套先定的道德条文。在以“强制”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并不是出于一种首先需要,亦无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可言。按主体性德育模式的要求,衡量一个学校德育质量如何,不能仅仅是道德要求是否正确与明确,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需要、信念,由单纯服从,经过认同,达到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
道德内化是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个体进行道德选择,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成为内在道德需要的过程。“道德内化的切入点是学生的需要”,“没有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道德内化,就不会有自主、自觉的‘真’道德行为。”
实现道德内化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启发教育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人们通过自己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自觉热爱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克服自己的错误和矫正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转化的控制活动。因此,自我教育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二是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心理的自我发展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产生了认识和支配自我、支配环境的强烈意识,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相对独立倾向。他们一般不希望被动处于服从和遵守的地位,而是想参与其中。这也要求教育者善于尊重教育对象,关心教育对象,采取民主、平等的管理方法,因势利导,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德育管理实践中溶化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律,是德育工作为之奋斗的高.境界。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55-02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我国对高校思政教育课的地位与价值非常重视,在具体教育教学中,教育者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辛勤劳动,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依旧不尽如人意。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知识传授,轻学生情感和意志的培养
大学生一般处在18岁-25岁的年龄阶段,生理上已经成人,但很多学生心理上远不成熟。在品德修养方面,他们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但成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还没有形成,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现在,一些思政教育者往往只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的东西,满足于课堂讲授,只重学生知识传授,不去真正深入学生的思想实际,没有真正摸清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无法找到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的脉搏,有针对性地施教。
2.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教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分强调自己的教育的主导性,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尊严,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没有认识到人的品德塑造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大学生正处于身心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品德形成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新的、甚至意外的情况。因此,如果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针对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行为或突然出现顿悟、反省的时机,及时地采取多变的教育教学措施,做好品德的转化工作。
3.重主观性评价,轻客观性评价
教育者在思政教育课教学过程中往往从本位主义出发,为了管住学生,利用行政管理手段,制定学习、生活和卫生等各种奖罚制度,要求学生无条件地听从自己的教导,忽视了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心理需求,以要求、教化取代学生品德教育,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学生在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如,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会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行为常常以逃避惩罚或追求奖赏为目的,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低级状态。
4.重知识的灌输,轻行为的践行
学生品德的形成必须要以社会认知为前提。大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并对自己的道德认知不断地整合、重新构建自己与他人、集体以至世界的认知经验,并通过对这些认知和经验的不断反思与自我评价,才能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从而臻于道德上的成熟。但教师却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化,偏重于向学生传授固定的道德知识,强调学习、生活和卫生等方面的规则和纪律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内化,缺乏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体验和情操的陶冶及意志的锻炼,使学生的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相脱节。
5.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教师对学生品德形成原因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单纯着眼于学生的行为管理与矫正,遇到问题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的多层次和多样性,忽视了学生的内因,经常用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方法来要求、教育所有的学生;不能随时代的变化和工作对象的变化而改变教学方法,不给学生留下思想上接受和认可的时间与余地,不做深入调查研究,总是希望用三言两语就打通学生的思想,就事论事;对照既定的规章制度,简单定论,把对学生的品德的要求具体化为各种规章制度,并订出违反规章制度的惩罚措施,其中不乏采用非教育方式迫使学生必须做到的内容。这使得学生迫于无奈表面上对教师唯命是从,敢怒不敢言,这种做法实际上中断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丧失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机会。
二、改进的建议
知行统一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要求,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是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内在机制。教育者进行思政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使教育对象做到“知行统一”。即实现从了解、掌握道德知识的一次飞跃上升到运用道德知识规范、省察自身行为的第二次飞跃。因此,努力使受教育者做到知行统一,就成为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课实效性的关键。
1.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的培养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联系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是实现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内部条件。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它将以难以估量的力量驱使他们完成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情感是实现大学生从知到行转化的精神力量。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没有人的热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一个人如果麻木不仁,对生活冷漠无情,就不可能是非分明,不可能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教育教学中培养道德情感始终是大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行为的关键。道德意志是深深地蕴涵于人内心的一股强大的内在动力。在知行转化中,它具有驱使道德主体克服困难和障碍的作用。高尚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崇高的道德境界都对大学生的道德意志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大学生在履行道德行为时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常会出现一些困难,诸如思想的斗争、外部条件的限制和阻挠等。由于大学生意志力不同,在行为上也表现出很大差异。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只有在道德意志力的作用下,才能保证转化为道德行为实践。
2.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使外部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素质,实现知行统一,就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强调大学生的自主自动,使大学生的思想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主动参与到各种德育活动中,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取得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大学生只有自觉地把客观要求与影响内化成自我需要,才能达到自我期望的思想境界。这种思想境界一旦与原有思想水平构成矛盾,就会成为自我教育的新内容,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驱力。所以,要实现知行统一,增强思政教育课的实效性,就应当以大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大学生已经成人,因此不能把他们完全当做改造和塑造的客体,把听话和服从当做对大学生的最高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各种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大学生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才能转化为他们的自身素质,变被动接受的“要我”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因此,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突出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至关重要。
3.建立综合、开放的道德评价体系
道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思政教育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目前高校的道德评价标准单一、僵化、不合理、不科学,这必将导致道德评价失真。目前高校过分注重道德知识层面的考核,知识的获得与占有成为评价的
全部,这种评价只简单让大学生掌握道德知识,忽视了大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其实道德评价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促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需要突破原来以知识取向为单一目标的思维框架,建立一种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内的整体性评价目标体系。
4.要加强行为训练和实践锻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29-02
德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指导下,高校更是把德育放在教育体系的首要位置,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批判,显示了高校德育效果不尽人意。高校对德育的高度重视与德育实际成效间的矛盾引起了笔者对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一 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现状分析
德育实效是指德育的实际效果、效益。是主体行为实践活动对德育对象所产生的直接与间接、有形与无形、当前与长远的影响,以使德育对象的思想品质发生有利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有益于实现预期目标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获得的实际效益。
第一,学生作为高校德育的对象,考察分析其实效性现状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是否内化了道德知识,形成了道德情感,培养了道德意志,并通过道德习惯表现出来为衡量标准。据《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报道,有较多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考试作弊已成为各高校目前最严重的消极现象之一;另有报道披露,近六成大学生承认抄袭论文。有的学生一谈到写论文,脑子马上想到上网查找,然后复制粘贴,甚至一些不惜花高价请人。
第二,高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还可以通过社会对大学生道德情况的评价来衡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项目组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高端论坛上向社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至近年来的低点。与过去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美誉度和社会期望值在不断下降,调查显示“从高考制度恢复到现在,大学生从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转变为追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及商业上的成功”。
高校德育尽管得到较大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德育的实效不容乐观,实效性呈现较弱的特点。
二 高校德育实效性较弱的原因分析
笔者将从高校在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上的误区两方面来分析其实效性较弱的原因。
1.理论上的误区
第一,以智代德论,误解道德的内涵。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及道德习惯这四种基本要素,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与道德行为规范的理解,它是后三个要素产生形成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内化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最终转化成道德行为习惯才算是最终道德的养成。而以智代德的观点认为知识即道德,人的非德是由于无知,从而认为智育可以代替德育。这种看法由来已久,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曾提出“智者就是善者”这是一种夸大知识作用的观点,诚然,知识对形成道德是有益的,是形成高尚思想品德不可缺少的认识基础,但并不是说知识就是思想道德。智与德是人的精神领域两个本质不同的要素,二者不能混淆、不能代替,也不能无条件地自发转化。
第二,完全寓它论,否定德育的实体性。当前高校中有较多人认为德育的任务和内容都是“虚”的,不需要独立的形式和途径方法,只能全部通过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通过没有德育功能的教学、课外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来进行。持这种观点的人排斥为德育单独设置课程、活动阵地、活动时间和专门队伍。
从德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来看,确实需要在实施时充分利用其他各育的活动,富有“寓它性”的特点,这一点不能否认,还应加强。问题在于把德育手段的“寓它性”夸大到“完全”的程度,这种“完全寓它性”的做法,必然会把德育变成其他各育的“附属品”,使德育失去了其独立的实体地位,这样必然会削减德育的实效性。
第三,德育内容的泛政治化。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来看,高校德育的内容包括十大部分,十分广泛,但我们现行的德育内容被人为窄化,过分强调其政治,关注学生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泛政治化的德育内容会忽视学生其他如心理健康、高度的责任感、交往能力等品质的培养,窄化了德育的功能,增加了德育的难度,影响了德育的有效性,使德育无法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具有真正完善道德人格的人。
2.实践上的误区
第一,说教为主的德育方法忽视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的方法仍以传统的说教教育为主,教育者通过灌输、训导、批评的方式将简单的抽象理论和行为规范传授给学生,学生则出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体性极少得到发挥。这样的德育起不到较大效果,甚至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德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学生作为德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头脑不是一张白纸,任教育者随意描绘和涂抹,尤其是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经验,并且形成了一定品德基础,他们接受什么教育或不接受什么教育,以及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往往要经过他们自身的审视和选择,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内在自我发展的需求。
第二,单一的德育途径。高校德育有较多途径,如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科研活动中的教育;党团组织的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但当前高校德育中,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最主要的途径,其他途径较少使用或根本没有使用。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首先需要德育工作者把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要求转化为大学生能接受的意识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大学生接受这种意识和知识,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并最终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只有这一过程全部完成,知识、情感、信念、行为缺一不可,才算是德育的完成。而德育课堂教学只是将德育过程进行了一半,使学生获得德育认知,无法使学生真正形成道德习惯。真正的道德需要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所以这种单一的德育途径势必削弱德育的实效性。
三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措施
1.确定对象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针对性才能增强实效性,增强高校德育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明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如何,思想倾向如何,思想障碍在哪里。首先,认清大学生的德育特点。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心理发展正在继续,但趋于平稳。较之中学生,能够进行高度抽象思维活动,能够透过社会现象认识其本质,但存在盲目冲动性,自制能力、心理素质不够强等特点。其次,强调学生的参与、自我教育。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落实到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时,能使大学生形成能动的自我教育力量,当德育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在培养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思想转化,最终形成道德品质。
2.更新德育内容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改革泛政治化的德育内容势在必行。德育内容的改革原则即是把学生培养为全面、独立、道德、健康和创新的人。从当今知识经济对人才全方位的要求出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大学生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更要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注重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维培养,更要注重大学生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3.将德育的实体性与寓它性相结合
在上面谈到过德育具有实体性,也承认德育具有寓它性,但同时反对完全寓它性的观点。实体性的特点要求德育要单独设置课程、活动阵地、活动时间和专门队伍。寓它性则表明可以将德育与其他各育在一定程度上有机结合起来,在智育、体育、美育时附与德育的内容。如在智育中传授道德知识;在美育中体会真、善;在体育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严密的组织性等。在实际的德育活动中,我们要同时重视这两性,一方面可以防止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开展德育的途径及方式。
4.加强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首先,德育教师要加强品德素质。德育教师职业特点在于高度的伦理性,决定了德育教师品德素质的重要性。其次,知识素质是德育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要素之一。知识素质指德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深度和广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德育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最后,能力素质是德育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德育教师有效地完成德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该能力包括: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一、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对大学生最好的教育,它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言行,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于大学生的头脑和行动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
教师自己首先要是一个优秀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实施做人的教育,所以我们教师要勤于学习,工于研究,修身养性,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审美修养,以一个完美的形象展现在大学生面前,以高尚的人格去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辐射带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灵魂,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决定着他的发展方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学校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的教育和国家得以立足的根本,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所以,一个学校要想长久发展,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学科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教育大学生“要做学问,首先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学服务人员也要注意在工作中渗透思想教育的要素。从学校领导、学科教师到教学服务人员都要用自己的正确思想和言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各方面要做学生的榜样。长久以来,我们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处于一个“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致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自我中心主义严重、追求享乐、自理自立能力差、意志薄弱,这样的大学生纵使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也是不符合社会需要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教育的首要地位,不仅是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中都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大学生和社会实际
一个时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说起来很重要,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实际上成效并不明显。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是其一,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大学生和社会实际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常常高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大学生面前进行着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理论教育,却很少从实际出发,教育大学生从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要从关心自己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爱周围的朋友做起。长期以来,成年人总担心大学生在男女交往方面出问题。责怪他们“不正常”的异往,但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有谁对他们做过男女正常交往的教育指导?人们总是埋怨大学生不努力学习却沉湎于网游聊天,但有谁对他们进行过正确使用网络的引导教育?
学校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劳动者和接班人,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教育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和要求。我们无法把大学生封闭在一个没有现实不良现象影响的容器里,许多利弊双存的社会现实问题学生无法躲避、无法摆脱,意志薄弱的青年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和腐蚀,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收到实效,就要贴近大学生的各种生活实际、贴近社会现实实际、关注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社会生活实际,引导他们汲取社会有益的养分,抵制社会不良的影响。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锻炼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想通过隔绝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进行封闭式的教育,从而使大学生在净土中健康成长只能是一种幻想”。在纷繁的生活和实践中去接受考验,在成功与挫折中去经受磨炼,才能使大学生真正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才能使大学生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形成。教师也要敏锐捕捉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密切关注大学生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不利和有利的因素,并引导大学生积极利用有利因素,克服消除不利因素,根据大学生和社会实际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我们的社会现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教师和大学生双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两个主体――教师和大学生,教师是“教”的主体,大学生是“学”的主体,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尊重这两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要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向哪个方向发展进行正确的、正面的引导,积极发掘和利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思想进步有利的因素,发现和控制对大学生思想进步不利的因素,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的途径、方法和内容,努力创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有利的条件,做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引路人,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大学生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发挥、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要强行灌输给大学生思想道德知识,而是要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他们对正确思想的思考,教育他们如何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教育他们通过读书、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与人交往将别人正确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五、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CEO 何国玉认为,这反映出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方面的功利心态,反映出求职方和招聘方在核心能力与素质方面的认知差异,同时也表明了现代大学教育在教书方面的侧重和育人方面的不足。何国玉同时认为,就业压力的增大是大学生将“专业水平”、“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作为核心技能培养的根本原因,“但是大学生不要忘记,只有厚德载物才能赢得企业的青睐,能力可以帮助你在职业之路上快速向前走,但德却能够决定你的职业之路究竟能走多远。”
HR 建议求职者调整心态,大学生自认提高技能为先
1.“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途径。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上,企业与大学生的看法有很大不同。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在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
2. 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3. 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依次是:综合能力、潜力、品德。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次为“潜力”,第三为“品德”。而“专业技能”“专业成绩”“社会经历”等相对不重要。这个结果和大学生所认为的结果有很大不同。
4. 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要求依次为:适应能力、专业水平、品德。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中,首先是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其次是毕业生的“专业水平”,第三为毕业生的“品德”。这与毕业生对自己素质及能力要求的最大不同在于,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要求远远高于毕业生自己对“品德”的要求。
5.“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在众多人力资源经理给大学生的建议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种是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一种是“先择业,后就业”,前者有代表性的建议是: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后者很有代表性的建议是:不要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行为想法,高流动率使得用人单位望而却步。
6.“德才兼备”是企业用人的恒久标准。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的选择可以发现,除了“综合能力”上,企业和大学生看法一致外,其他方面没有一致的。在二者之间差异的选择上可以看出,如果大学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可能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时培养自己的方向产生一定的歪曲,最后使自己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选择看重毕业生学历学校名气的比重很小,可现实中的情况似乎是企业对毕业生这方面的条件非常看重。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矛盾。其二,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生对自身“品德”的重视程度高得多。从中看出,企业选人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德才兼备;而毕业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而对“德”的方面重视不足。
彼此了解,才能结好“姻缘”娶好嫁好
从本次调查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先就业后择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流观念,由此可能引发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成为“为别人做嫁衣”。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是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在上述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真实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现状,进而对比二者之间的异同,寻找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更真实地了解自己,更明确就业时需要努力的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
1. 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企业人士更多地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选,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了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的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地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2. 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品德不应该受冷落。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地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
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彰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前言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程度也较高,对如何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也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同时,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状况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也亟须进一步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仰存在一定范围的弱化
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的前提,是认识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当下部分大学生们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令人担忧。
(二)实用主义增强与理想信念弱化交织
当下高校部分大学生在理想追求上呈现出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在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关系问题上将满足自身需求置于首要位置。如大部分学生愿意入党,但其入党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利益的需要。在价值观上,则体现为重视个人的自我价值而轻视社会价值,漠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三)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载体,发挥着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但当前高校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编纂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完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健康、向上,但同时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对于大学生,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一元与多样、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就需要高校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工作,并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考
(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术氛围、清新的人文精神、良好的师德师风,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和科学进步的价值理念。二是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激情励志、陶冶情操。三是要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建设一批精品社团,提高文化活动的品位与层次。
(二)改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渠道,只有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先进教学方式,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增强更多认同。因此,笔者认为要具体拟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精心设计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教育的新课程方案,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引领地位。二是改进教学模式,采取课堂讲授、名师讲座、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法,使教学工作具有互动性和启发性,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使人困惑的问题
要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重视那些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就业问题,二是心理问题,三是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这些问题的解决之中。一方面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学生的这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比如,在就业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在资助工作中,引导学生体会社会公平、正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把心理疏导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思想道德教育简单的来讲就是教育主体为达到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培养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更加合乎道德规范的意识和行为的教育过程。当今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的代表,加强其思想道德修养,是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规范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好条件的需要,也是为社会培养先进道德模范,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需要。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有效策略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国家文明的象征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和历史的责任。在校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确定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成功的关键。作为社会良好道德规范的践行者,自身行为道德是否得当,影响整个社会的风尚和个人的形象。大学生群体就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含量来讲,是现代国家发展中主要的科技人才、技术人才,也是主要的脑力劳动贡献者,良好的思想和品行不仅是自身素养的表现,也体现着了国民的整体素质。
(二)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社会发展的标志
大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就是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各个行业中个人的行为是整个团体面貌的象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生力军。一方面,应当深入学习文化知识和专项技能,拥有创新精神,热爱科学事业,为国家高新科技领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发挥自身价值的同时,在道德涵养方面也要做好先锋模范作用。因为大学生从事任何行业和领域,思想品行是外在涵养的体现,道德行为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三)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个人形象的代言
大学生从事工作前必须养成的良好品行。良好的品行是指导大学生在自身岗位上取得成绩的基础。道德规范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对大学生的道德活动发挥着引领和纠偏的作用。道德规范告诉人们不能作为的同时,也是告诉人们应当如何作为。就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的情况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在就业单位长期受到重用,除了依靠其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交际能力是其在岗位上长期立足,并且得到赏识重用的关键,更是与领导、同事、朋友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素养。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行,是自身更好创业就业的需要。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处理好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事关发展的全局。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引领者和实施者,受紧张的学业压力、外部复杂环境和严峻就业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样化正在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共同影响着大学生道德意识的铸成和道德行为的践行。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的当下,诚信缺失问题、道德沦丧问题、素质过低问题涌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在大学校园里也存在着一些道德素质过低的现象,例如:不文明的语言、不讲究公共卫生、穿着打扮过于低俗、乱扔垃圾;宿舍环境脏、乱、差等一系列的现象,都成为影响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行形成的阻力。
(一)复杂外部环境给大学生道德品行的形成带来了负面影响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导向的作用。社会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授的大课堂,积极有利的因素对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剂的作用;相反,消极懈怠的思想就会影响大学生成为对各种不良行为的效仿者和传播者。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在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严峻的挑战。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不够透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利己优先、物欲至上、诚信缺失,甚至坑蒙拐骗等一系列信仰缺失、社会风气败坏的不良现象。大学生作为与社会接触最为紧密的学生群体,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价值观念紊乱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各项法律体系不健全,致使不法分子为非作歹,误导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法制与道德不能有效结合发挥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其存在的漏洞和缺陷成为许多与极端案例的根源。如受彭宇案的舆论影响,大学生都不敢扶老人。这种种的不良习气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当互联网失控而成为一些道德败坏的人发泄情绪的空间时,就会成为传播各种谣言、邪恶思想和非理性意识的工具。例如,郭美美事件、彭宇撞人案等都是这种负面情绪的无限放大,这也就在客观上阻碍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学校道德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部分学校
对道德实践的重视程度不足当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思想道德观念的建立和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1]。大学生思想道德培育,要重视培养其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强调自主意识的重要性,启发大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形成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全国高校中,知识讲授法是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如果采用这种单一的教授方式容易导致高校毕业生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经验,在工作岗位上不能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在道德领域出现了同样的困境:从初高中思想品德课,到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主要以知识传授、灌输的方式进行授课。受这种授课方式的制约,部分学生都认为思品课、思政课都是讲大话、讲套话的学科,并没有多大的实际用途。因此,对于思想品德形成具有关键作用的课程并不能很好的深入学生头脑。在思想道德的习得上,许多高校注重对长期总结的理论概念的学习,“死记硬背”、“循规蹈矩”成了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过程也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另外,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重视他律教育,忽视自我教育,重视理论灌输和道德认识的提高,忽视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部分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道德习成缺乏主动性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由学校迈入社会的过渡时期。大学生受家庭、社会、自身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自身思想和社会主流价值观脱节的现象,道德意识较为淡薄。首先,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大部分是九零后的青年,在家庭中是独生子女,倍受父母家人的疼爱,容易形成“自高自大”、“事不关己”等不良思想,与社会所倡导的“团结奉献”“互助友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相适应的,由此现象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道路上很难与他人、与同事进行友好的沟通、交往。其次,自我思想道德意识脆弱,在道德意识的养成中存在着认识偏差,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还比较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最后,部分学生在道德品行的形成上还存在着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的现象,没有自我的判断和认识能力。这一系列因素对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行的形成都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2]
三、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的途径
(一)优化社会环境、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首先,要改善社会大环境,用良好的大环境促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无意识化”。“社会环境的改善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公共平台宣传主流思想和主流价值观教育,使公众在无意识的状况下接收熏陶和感染,树立自我的政治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例如,在各种宣传栏、报纸、杂志、新闻广告中做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教育”[3]。其次,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导向作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觉悟。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环境的引导性作用。比如校园环境中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澡堂、操场、食堂等物质环境,也包括学风、校风、学校传统、名誉地位等文化环境,还包括学校的管理方式等制度环境,这些有形无形的环境所形成的氛围,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改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加强道德建设,注重道德实践。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主体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获得,更要把这种知识和能力落实在实践中,在长期的实践中内化为大学生自身内在的素养,这也是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最终目标。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还存在着言行不一、知行不一和躬行不力的现象,往往导致许多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其实践作用。学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在知识培养和实际践行两个方面入手,加强知行统一,把大学生真正塑造成为思想道德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把实践道德意识作为培育思想道德的重要环节,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主流的、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陶冶情操、磨砺意志,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此过程中,学校还应通过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加强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其次,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途径。第一,改革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就是要在重视传授思想政治道德观点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和品德课教学时,要重视组织讨论、辩论,进行道德判断能力的训练,重视实践教学,组织学生由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到工厂、农村、社区参观调查,使他们社会实践中认识到思想道德理论的正确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体验、自我辨别、自主选择,把外界的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内在的约束力,进而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品质”[4]。第二,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有意识“讲解”与无意识“渗透”并重的方法。尤其是运用具有“平等性”、“隐蔽性”和“无意识性”的渗透方法显得十分必要。最后,学校教育要发挥各门课程的作用,特别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将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广泛地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构建全方位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格局。
(三)强化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行
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各种手段共同发挥作用,忽视任何一种调控方式,都会削弱社会调控体系的整体功能,而道德就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优良道德规范的传播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的状况直接左右着他们的精神状态、境界水平;他们的道德水平程度也直接影响着社会道德的整体水平和社会的发展。在学校领域,教育者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学校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是个体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有利于促进个人为自身全面发展进行的自我教育。可见,道德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又是个人社会化的力量和方式。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发挥道德树人、道德引导人的积极作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道德践行能力尤为重要。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不良社会风气,对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极大考验。因此,优化社会环境、注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创建环境熏陶,对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形成都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毅翔.当代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及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8):33-35.
[2]樊浩.道德教育的“精神形态”与“中国形态”[J].教育研究,2013(2):51-5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国十分关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除了受国内外就业形势严峻整体状况影响外,高校教学偏理论、轻实践,课堂教学形式单一,难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方面素质及能力等等,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应该尽快开展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就业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主要开设的课程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以及形势与政策课。其中,思想品德修养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新生刚入学,面临从中学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转变,所以,在这两门课的教学中应尽快培养学生适合大学的学习方法;如出了课堂学习外,应及时预留课外作业,一方面锻炼学生自觉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作业内容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利用一定时间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到讲台前发言或演讲,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以及在众人面前敢于表现自己的勇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可以多开展几次“答疑式”教学,让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疑难问题得到解答,这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的国情,正确认识中国的现实社会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课时最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二期间开设,除了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开展上述教学外,重点应强化实践教学,利用实践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门对自己感兴趣热点问题作社会调查,回来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作汇报发言,通过这类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素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原理课程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大二学生的自身素质完全适合开展讨论、辩论课教学,让学生在这类教学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思辨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同时在辩论中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所以,在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中,应尽量多安排几次这类教学,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