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8 16:04:00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076-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对学生品德教育目标就是满足社会与市场的需要。然而,在受到中学教育模式和过重学习负担强烈冲击下,一些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会出现变化,有的更加积极向上,而有的就会因为不适应而感到困惑,导致拜金主义、虚荣主义、颓废主义、享乐主义的产生,带给学生未来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来端正与培养学生的品德行为,使其能够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1 着重学生思想品德以及政治理论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首要途径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开设专门课程用于强化学生思政的学习,并且对每位学生做好思想道德方面合理的评价,以此鼓励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落到实处,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根据《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拟定此方案,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思想品德评定的意义学生思想品德评定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使其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在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实现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向道德信念的转化;三是坚持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的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四是坚持思想品德评定的民主化,发挥班、组等学生集体和家长在思想品德评定中的作用。把自我评定作为学生思想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2 完善学生思想教育教学方法

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离不开因特网的使用,如玩游戏、晒照片、发微博等等,可以说互联网的应用大大转变了当代中学生的思想行为。所以,一方面,有关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巨大优势,应用先进学科领域的软件设施,创建一个可供学习、发问的信息平台,教师要定期关注平台运行情况,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答,这样能够将互联网技术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契合在一起,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学校要设定完善的数据资料信息库,加大思政教育软件的开发力度,并定期以微博的形式学生品德行为规范,并在班级、年级等大力宣传当代学生品德要求,传扬有关成功人士的言论和经验,构建良好的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氛围,在长期潜移默化作用影响下,这些理念就会渗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养成良好思政学习习惯,进而规范自身行为。

3 关注社会新闻焦点

在学校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重点关注当前社会新闻焦点,注重分析其中存在的品德行为,使得他们向着良好品德行为看齐,对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谴责。中学生正处在人生青春黄金阶段,他们思绪活跃,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对国内外的局势关注较多。现在网络信息传播迅速,使得他们了解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引发他们的思考,例如当他们听到雅安地震时,就会自发组织捐赠财物活动。这就要求,学校思政教师应该以学生所关注的新闻焦点进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让他们对这些新闻有着客观真实的认识,端正他们的为人处世态度,论述不道德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还要定期开展学术讲演或者是对某一观点的思辨会,指引他们通过辩论,达到面对现实、分析问题、评价实事的目的,使得他们踊跃参与各项教学活动。

4 提倡情感教育

中学教师在开展有关的思想品德教学时,应该把学生当做教育的主体,做到以情感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进行综合性调查,认识到一些学生所要面临的难题,对其施予援手,让他们认识到在校园里有教师在关注关心自己,从而迸发积极学习的热情,进而形成其良好的品德行为。

中学班主任应该充分了解每个班级困难学生多个方面的困难,在了解他们不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地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关注他们思想动态,让他们学会感恩。要想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只依靠知识理论的传播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应该加大情感的投入,用真情实意打动学生,鼓励学生多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理念。

5 发挥榜样的力量,规划竞争制度

一方面,学校在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学时,对于一些表现极为优秀的学生要大力表扬,让他们作为全班同学的榜样,发挥表率作用,最终形成优良的校园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成功人士和先进事例,激励学生对于自身品德培养以及对其行为的规范;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合理规划竞争制度,对学生进行择优选取行为典范、优秀学生、先进青少年等,这样就会形成学生之间竞相学习的景象,还能够有效抵御不良风气的形成。

6 在不断的社会实践强化自身思想品德的培养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上形形的人和事,强化自身品德方面的培养,充分锻炼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使得他们明白良好品德和行为带给社会和自身的益处,例如,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做文明学生和关注先进人物和事迹、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等等,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报答社会的决心,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自身品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7 结论

总之,在充分认识当今学校学生面临的虚荣攀比心理、享乐心理、颓废堕落状态、拜金主义滋生等品德行为问题的基础上,学校应该充分发各种教育途径,如注重理论学习、关注热点话题、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引入竞争制度等措施,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为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夏婷.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学园:教育科研,2013(3)

[2] 吕艳敏.浅说学生成长与养成教育途径[J].吉林教育:综合,2012(3)

[3] 郭宏斌.浅论大学生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的主要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8(25)

[4] 周雅静.社会实践:思想品德课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好途径[J].科技风,2009(10)

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1 高职院校德育途径具有其特殊性

高职德育应建立完整的体系已是目前德育界的共识,高职德育体系构建中的要问题无疑是确定德育目标,因而也最为研究者关注,但在德育工作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仅确定了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德育途径是德育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人们往往会把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混为一谈,尤其是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确定了德育目标后,往往是先思考德育内容,紧接着就思考德育方法。有了内容和方法就可以去操作了,不必去想途径问题。实际上德育途径是德育工作中一个相当“物质化”的存在。它是为了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采用一定的德育方法进行一定德育内容的教育所必须使用的渠道。它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的承载体。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德育途径是最实在的。没有途径,内容、方法、过程都无所附着。加强对德育途径的研究,更好地把握其规律的特殊性是德育取得良好效果必然要求。

德育途径丰富多彩而且差异很大,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WwW.133229.coM客观性指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教育现实中的一种实实在在的重要德育因素。但是这种客观存在不一定被德育工作者完全认识,德育工作者往往根据自身不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对德育途径的不同认识,因此它也就具有了主观性。高职德育工作者自觉地,力求科学地认识德育途径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当德育工作者对德育途径及体系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势必增强在德育工作中对德育途径进行选择的自觉性。根据不同的德育内容选择适合的德育途径,这肯定有利于提高高职德育的实效性。

整合并构建高职德育途径体系有利于发挥德育途径的整体效能。高职教育及其任何一个学段,都有其相对固定的德育途径,高职德育工作者把握了这些途径,可以在德育工作的整体计划中,结合不同的德育内容、方法使用不同的德育途径,使其所有作用都发挥出来,没有由于缺乏认识而被闲置的途径。这对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当然是有利的。同时德育工作分别考虑使用各个德育途径的时候,必然会进一步对德育内容、方法及过程深入审视,思考其整体运作的适应性,合谐性,使德育工作更符合客观,增强其实效性。

2 高职德育七大途径的特殊性

德育途径一般从总体上按空间特点分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基本途径,以学校德育途径为主,但这三大途径的分类过于概括、笼统,缺乏具体的实践意义,因此需要进一步按德育途径的性质特点对学校德育所经常运用的途径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类,目前成熟的分类方法提出了包括课程、实践、组织、环境、管理、咨询和传媒七大类途径。

2.1 课程类途径

就课程类途径来说,高职的德育课程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课,这一点与其他普通高校并无不同,但从高职德育目标的职业性出发,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裁减、增删,突出职业性特点,思政课程分别对应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和心理教育,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有重点,如思想教育主要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通过这一途径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法纪和守纪观念、良好的职业心理等。

学科教学课程指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的学科课程,这也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其中各门学科都包含着许多德育因素,要树立全员德育的思想,在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中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明确每次课的教育目的,准确提炼和寻找学科德育的切入点,发挥德育的间接性、渗透性优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实践证明这是取得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2.2 实践类途径

实践类途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接受教育的渠道。高职德育中必须充分发挥好高职优势,紧紧抓住实习这一高职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不放。

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要胜任岗位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而实习正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渠道。实习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着眼于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操作技能,形成熟练技巧,完成“授业”任务,同时也是一个通过实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的综合教育过程,具有“传道”功能。通过实习,可以增进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专业的思想情感和学好专业本领的坚定信心,可以使学生形成热忱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情感,养成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习惯,一丝不苟履行职业职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环境设施与实习内容中产生美感体验,直接受到美的陶冶和感化,培养起丰富的审美想象力,以及对美的造型、结构和组织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在高职德育工作中,依照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亲身体验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索,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兴趣爱好,锻炼意志品质,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它包括由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公益劳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共建活动等,也包括家庭实践活动,还包括社会中的实践活动如勤工俭学、德育基地开展的活动、社区服务等。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几个与课堂教学不同的特点,第一是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第二是活动内容的广泛选择性,第三是活动主体的参与体验性,第四是活动系统的社会开放性。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是德育的十分有效的途径。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江泽民2000年3月1日《光明日报》)“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

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无论是教学和教育都不得不十分重视实践的途径,这是一个仍有待开发的极其重要的领域,是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长期关注并探索的领域。

2.3 环境类途径

环境类途径指充分体现德育意识、影响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客观存在的德育环境。大致可分为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

人际环境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交往的氛围。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与班级间的关系,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环境因素都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平等、合作的关系是影响学生潜能发挥和道德品质发展的制约因素。例如教师学生关系是师生形成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的集体的纽带。众多实践研究表明: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师生关系模型。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的,富有教育民主和人道主义,它强调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成长负责,民主、平等合作的与学生交往,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符合他们发展特点和教育要求的灵活多变的有效方式。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育观念和素养的综合反映,是提高德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文化环境指学校、家庭、社会(社区)的文化氛围,它包括两种相互融合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其中,精神存在往往通过物质存在而传递,而物质存在又通过其意义体现精神的价值。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这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和规划;二是净化,通过劳动使校园干净整洁;三是绿化;四是美化,有花坛草坪,假山喷泉,雕塑外还包括布置的环境。如宣传橱窗、校训校歌、名人肖像、广播室等,都具有无声的教育作用,有利于树立榜样,弘扬祖国传统美德和科学的价值观念;五是风气:学校安静的学习环境、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等等,这些,必然对学生发挥感召力,身在其中的学生受到道德文化的熏陶。

2.4 组织类途径。

所谓组织类途径即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所组成的集体。它包括高职院校中的政党及群众组织。

(1)党组织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党的工作具有突出作用,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力量。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人才,而人才的核心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这就必须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

(2)学生的群众团体组织

①共青团组织:是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人民出版社.

[2] 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3] 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

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1 高职院校德育途径具有其特殊性

高职德育应建立完整的体系已是目前德育界的共识,高职德育体系构建中的要问题无疑是确定德育目标,因而也最为研究者关注,但在德育工作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仅确定了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德育途径是德育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人们往往会把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混为一谈,尤其是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确定了德育目标后,往往是先思考德育内容,紧接着就思考德育方法。有了内容和方法就可以去操作了,不必去想途径问题。实际上德育途径是德育工作中一个相当“物质化”的存在。它是为了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采用一定的德育方法进行一定德育内容的教育所必须使用的渠道。它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的承载体。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德育途径是最实在的。没有途径,内容、方法、过程都无所附着。加强对德育途径的研究,更好地把握其规律的特殊性是德育取得良好效果必然要求。

德育途径丰富多彩而且差异很大,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客观性指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教育现实中的一种实实在在的重要德育因素。但是这种客观存在不一定被德育工作者完全认识,德育工作者往往根据自身不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对德育途径的不同认识,因此它也就具有了主观性。高职德育工作者自觉地,力求科学地认识德育途径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当德育工作者对德育途径及体系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势必增强在德育工作中对德育途径进行选择的自觉性。根据不同的德育内容选择适合的德育途径,这肯定有利于提高高职德育的实效性。

整合并构建高职德育途径体系有利于发挥德育途径的整体效能。高职教育及其任何一个学段,都有其相对固定的德育途径,高职德育工作者把握了这些途径,可以在德育工作的整体计划中,结合不同的德育内容、方法使用不同的德育途径,使其所有作用都发挥出来,没有由于缺乏认识而被闲置的途径。这对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当然是有利的。同时德育工作分别考虑使用各个德育途径的时候,必然会进一步对德育内容、方法及过程深入审视,思考其整体运作的适应性,合谐性,使德育工作更符合客观,增强其实效性。

2 高职德育七大途径的特殊性

德育途径一般从总体上按空间特点分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基本途径,以学校德育途径为主,但这三大途径的分类过于概括、笼统,缺乏具体的实践意义,因此需要进一步按德育途径的性质特点对学校德育所经常运用的途径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类,目前成熟的分类方法提出了包括课程、实践、组织、环境、管理、咨询和传媒七大类途径。

2.1 课程类途径

就课程类途径来说,高职的德育课程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课,这一点与其他普通高校并无不同,但从高职德育目标的职业性出发,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裁减、增删,突出职业性特点,思政课程分别对应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和心理教育,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有重点,如思想教育主要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通过这一途径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法纪和守纪观念、良好的职业心理等。

学科教学课程指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的学科课程,这也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其中各门学科都包含着许多德育因素,要树立全员德育的思想,在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中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明确每次课的教育目的,准确提炼和寻找学科德育的切入点,发挥德育的间接性、渗透性优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实践证明这是取得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2.2 实践类途径

实践类途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接受教育的渠道。高职德育中必须充分发挥好高职优势,紧紧抓住实习这一高职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不放。

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要胜任岗位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而实习正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渠道。实习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着眼于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操作技能,形成熟练技巧,完成“授业”任务,同时也是一个通过实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的综合教育过程,具有“传道”功能。通过实习,可以增进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专业的思想情感和学好专业本领的坚定信心,可以使学生形成热忱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情感,养成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习惯,一丝不苟履行职业职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环境设施与实习内容中产生美感体验,直接受到美的陶冶和感化,培养起丰富的审美想象力,以及对美的造型、结构和组织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在高职德育工作中,依照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亲身体验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索,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兴趣爱好,锻炼意志品质,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它包括由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公益劳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共建活动等,也包括家庭实践活动,还包括社会中的实践活动如勤工俭学、德育基地开展的活动、社区服务等。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几个与课堂教学不同的特点,第一是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第二是活动内容的广泛选择性,第三是活动主体的参与体验性,第四是活动系统的社会开放性。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是德育的十分有效的途径。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江泽民2000年3月1日《光明日报》)“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

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无论是教学和教育都不得不十分重视实践的途径,这是一个仍有待开发的极其重要的领域,是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长期关注并探索的领域。

2.3 环境类途径

环境类途径指充分体现德育意识、影响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客观存在的德育环境。大致可分为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

人际环境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交往的氛围。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与班级间的关系,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环境因素都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平等、合作的关系是影响学生潜能发挥和道德品质发展的制约因素。例如教师学生关系是师生形成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的集体的纽带。众多实践研究表明: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师生关系模型。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的,富有教育民主和人道主义,它强调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成长负责,民主、平等合作的与学生交往,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符合他们发展特点和教育要求的灵活多变的有效方式。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育观念和素养的综合反映,是提高德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文化环境指学校、家庭、社会(社区)的文化氛围,它包括两种相互融合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其中,精神存在往往通过物质存在而传递,而物质存在又通过其意义体现精神的价值。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这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和规划;二是净化,通过劳动使校园干净整洁;三是绿化;四是美化,有花坛草坪,假山喷泉,雕塑外还包括布置的环境。如宣传橱窗、校训校歌、名人肖像、广播室等,都具有无声的教育作用,有利于树立榜样,弘扬祖国传统美德和科学的价值观念;五是风气:学校安静的学习环境、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等等,这些,必然对学生发挥感召力,身在其中的学生受到道德文化的熏陶。

2.4 组织类途径。

所谓组织类途径即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所组成的集体。它包括高职院校中的政党及群众组织。

(1)党组织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党的工作具有突出作用,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力量。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人才,而人才的核心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这就必须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

(2)学生的群众团体组织

①共青团组织:是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人民出版社.

[2] 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3] 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

篇(4)

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进行了重新修订,其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思想政治课重知识,轻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忽视了德育课程育人功能的错误观念和做法。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担任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所认同,但在实际教学和评价中仍有重知识,轻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倾向。所以,探讨思想品德课程能力目标的实现和评价,有利于真正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和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改革。

一、思想品德课程能力目标实现的途径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能力目标从六方面做了规定:培养鉴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这些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课堂教学仍然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主阵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渠道。2.社会实践是实现三维目标、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新的思想品德课程突出了它的实践性,热爱自然、环境保护,珍爱生命,健康心理的形成等许多能力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是无法完成的。3.家庭活动和家庭教育是思想品德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家庭是青少年主要的活动和生活场所,也是进行教育,特别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思想品德能力目标实现的主要方法

以上途径在思想品德课程能力目标的实现方面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但对三种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是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责任,而不是家长和学生的责任。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能力,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实现思品课程的三维目标,提高学生的能力。

要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分类目标中确定的六大方面的能力目标,教师的教学就必须运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榜样示范法

学生是具有向师性的,课程标准确定的这六方面的能力,首先是担任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应具备这些能力,并在教学工作和生活中显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身上能感受到学习这门课程、具备这些能力是生活、工作、学习的需要。如课程目标确定了“能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这一能力,教师就应在面对学生的不良言行时,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寻求最佳的教育方法进行处理,体现出教师的修养和专业水平;教师也不能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所导致的一些消极情绪带进课堂,因为消极情绪会导致教师的行为失控,影响教师的形象,甚至会一时冲动,失去理智,导致一些严重失态和体罚学生的现象。

2.合作交流法

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只有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为形式的教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是旁观者,是服从者,这必然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学习兴趣下降,失去了参与意识和能力锻炼的机会。

所以,要培养发展学生诸如“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等,就必须激发教学的主体作用,变独白为对话,运用合作学习法,促进师生、生生交流。

3.社会实践法

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得到综合锻炼。一方面,思想品德课程归根结底是一门践行的课程,离开了践行,一切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都是空洞的;另一方面,实践活动有利于人的思想升华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虽然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引领作用,但真正教育我们的是“生活”。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回归生活,让学生去读社会这本“无字书”,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做人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运用社会实践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充分运用好教材中提供的情景材料,思想品德课教材都提供了大量的情景材料,它们大量都是源自社会生活的,具有生动、真实、典型的特点,运用好这些材料,就可避免教学的空洞与说教,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感悟生活、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通过说一说、讲一讲的方式,把学生所听到的、看到的、或本人亲身经历的呈现在教学生活中,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三是让学生走向社会,或做社会调查,或从事公益活动,或参观访问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去认识社会,体验生活,锻炼能力。

三、关于思想品德课能力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

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做到三维目标评价相统一,三者都应占一定比例;评价方式应多样化,更不能一卷评定教师和学生。评价方式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教学方式就单一;评价重知识,教学必然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哪些评价方式有利于思想品德能力目标的实现呢?

1.在试卷中增强能力考查

试卷考试仍然是思想品德课程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的常见形式,但其内容应增加能力评价,题型应丰富。创设生活情景或真实生活情景再现,是考察能力的一种好方式,这种考察材料广泛,考察方式灵活,无论是道德、心理、法律等各方面应具备的某些能力,均可通过情景设置来进行考察。是否具备一定的能力,包括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通过考查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加以考评,如在珍爱生命内容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溺水、摔伤、被蛇咬伤等救护方法;在孝敬父母方面,让学生介绍做饭、洗衣服或其他某些家务劳动的操作流程,这种考察方式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是否具备这种能力,且隐蔽性的考察了学生对父母的情感,考察了教师的教学是否注重了实践性和实效性。

2.在社会实践中评价学生的能力

社会实践既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的形成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也是一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几乎可以考查课程目标所确定的各种能力,在社会实践中评价学生,要通过观察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资料。

3.成长纪录

篇(5)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体育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为大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化活动的日益丰富,大学生的运动方式也出现了多元化,由此引发了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模式的变化。所以,必须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知识的渗透,提升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体育课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除了能够教给大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

一、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一)体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

体育是德育活动进行的载体,不管是进行文化课程学习还是进行实践锻炼都需要有一定的体能作保障。因此,学生要锻炼出一副良好的体能,才能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体育教学活动虽然需要良好的体能做保障,但是技能和思想(德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是不同的,比如,田径运动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耐力,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再比如,一些集体性的球类运动,需要团队成员不仅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还要有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团体功效;对于体操等一些技能性较强的运用项目,能够培养大学生谨慎、沉着等方面的特性。因此,我们说体育是德育教育渗透的载体。

(二)体育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个性的有效途径

首先,体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体育是一项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很多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目的之一是锻炼身体,另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不畏D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其次,加强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上进心和集体主义感,实现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个性的发展。

二、德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规则的意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遵守体育规则的习惯是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精神能够长久传承下来,主要是由于体育规则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一个团队能够成功也是由于团队成员能够遵守团队规章制度,在进行一切行动之前将团队利益始终放在首位;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体育锻炼,不私自脱离团队进行锻炼,且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规定的场地进行锻炼;另外,课程结束之后还要按照规则将体育器材随时借还,方便下次使用。教师只有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了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为高校大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德育渗透过程中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实现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另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比如,对于一些耐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磨练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在练习障碍跑步教学中将栏架看成前进中的困难,只有征服它才能走向成功,锻炼学生的自我挑战意识。另外,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渗透过程中加入一些集体性的游戏项目,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在德育教学渗透方式方面,高校教师要将一些最新的方法引入进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要拧成一股绳,为集体争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加入一些奖励政策,对于在竞赛中胜出的一方可以给予精神上的激励,让他们尝到胜利的果实;对于失败的一方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战胜困难。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学生在体育课上要学会同他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使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能够得到发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这种精神使得团队的成员能够积极发挥个人的优势,并且对成员不足的地方进行互补,充分调动各个成员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默契的台作方式,推动整个团队的成功以及团队创造性过程的发展。可以安排一些团队活动如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等集体性的体育竟赛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长此以住,学生通过融入集体来感受团队,感受团队的成败带给自己的快乐和难过,从而体会到要想成为一个高效的团队,全体成员必须要紧密配台,只有团队成功了个人才能成功,个人与团队其实是密不可分的。

(四)教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发挥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调查显示,高校体育教师的德育水平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德育水平。教师作为高校体育德育渗透的主体,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水平,另外还有具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当前,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体育教师也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强的需求,才能够在面对新问题、新情况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才能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的体育教师队伍,使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最大功效。

三、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还能够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艺雄.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科教导刊(下旬),2015,(01).

[2]宋振宇.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原则及实现[J].亚太教育,2015,(18).

篇(6)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之间日益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最后都归结于人才、教育的竞争。“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高校教师要胜任当代社会教育工作,不仅要有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精湛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正确认识高校教师的作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1. 教师的作用与教师职业道德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代起,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教师的双重职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教学生怎样做人。

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所进行的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完善过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它只有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时,才能起经常的积极作用。

2. 提高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2.1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离不开实践,实践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仰。

2.2不断学习,保持进取心

学习不仅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智力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加强师德品质修养的重要途径。高校教师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明辨职业活动中的是非善恶,从而增强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

2l世纪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终生学习”,面对社会的纷繁复杂和人类精神、物质生活的迅速变化,面对新事物、新问题的曾出不穷,面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只有加强高校教师的业务和专业学习,才能更好适应上作的要求,才能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教师的业务和专业学习是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业务能力进而内化为职业道德修养。加强业务学习包括思想政治领域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更新,用专业知识的深入研习来提升思想政治学习、用思想政治学习来引领专业知识学习,最后将知识和能力内化为职业道德实践。

2.3撒播爱心,承担责任,增强使命感

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用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必须同举并重。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爱心,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之一,是教育索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教师以培养人为职业,必须热爱学生。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的热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亲其师,信其道”,无边的师爱能够转化为学生人生旅途中坚韧跋涉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学生在爱的感受中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希望的方向前进,从而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可以说,师爱是人类所有情感当中最伟大、最高尚的爱,师爱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

责任,更是一种使命,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是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一种心态。教师和家长应承担的义务和应尽的责任是个人对他人和集体、社会应负的职责和义务在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种责任心是教师在完全没有外部压力和监督情况下,自觉地去完成的,凭这种责任心实现社会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2.4防微杜渐,积小善成大德

古人云:“为人师行可无慎耶?”首先,要注意把师德规范内化为教师的内心信念,化作内存的品质,并且以此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即使在独处和无人监督之时,也能依然按照师德规范行事。其次,要在“隐”和“微”处着手。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是我们锻炼自己师德品格的重要场所,是自我道德修养的“根据地”。只有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自觉进行修养,才能成为品行高尚的人。优秀的师德品行,常常足从小事上开始培养起来的。教师要注意从细微小事上锻炼自己廉沽的师德,设起“人格防线”。要重视在无人监督时,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

2.5积极与他人交往

交往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教师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成果集体性,教师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教好学生,而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必然是全体教师工作的结果,因此,教育工作的本质决定了教师之间必须是合作的关系,教师集体的成功是教师个人成功的条件。任何一个教师如果脱离其他教师的努力和配合,都不可能带好一个班,也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好学生。另外,教师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而且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所以教师的情绪,人格,甚至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会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其他教师和学生良好交往有利于教师获得良好的师德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师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发展。

2.6加强法律意识

教育法律意识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力量,贯穿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法律意识中起主导作用的教育法律思想体系是不会自发形成的,必须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权,杜绝恶语伤害学生和采取多种形式体罚或惩罚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不搞负面宣传,要管住自己的嘴。教师学术态度要严谨,不剽窃、偷盗学生得学术成果。

总之,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教师的道德修养问题是提高知识分子政治思想素质的大事。教师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必须在工作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想真正胜任教师这一职业并不容易,非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不懈。

参考文献:

[1] 黄开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

篇(7)

一高职院校中德育途径呈现特殊性

目前,德育领域人士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高职德育应建构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在这一过程中,德育目标的确定是其重要问题,所以也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一点,但是仅仅确定了德育目标还是不够的,还需要面对德育途径这一问题。对于德育途径来说,人们常常将其与德育方法相混淆,这样的例子常常出现在德育的实践中,他们认为只要设定了德育目标、方法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在德育工作中,德育途径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它是目标实现、方法顺利进行、清楚内容的主要渠道,也可以将其看做是德育内容、方法、过程的承载体。可以说,在德育体系当中,德育途径繁复错杂,而且差异很大,它既包含客观性,又囊括了主观性。德育的客观性表现为德育途径在现实中是客观实在的存在物,但是这种客观性又因为德育工作者截然不同的认识及经验呈现出一种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染上了个人对德育不科学的评判标准,极易推己及人,影响到接受德育的学生,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自觉地、科学地对德育途径加以认识,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首先德育工作者要对德育的途径以及体系进行整体的把握,提高高职德育的实效性。

对高职德育途径的体系进行整合构建,这非常有利于德育途径发挥自身的优势。无论是高职教育还是其他学龄段的学生,都对应一个德育途径。而且这个德育途径还比较固定。就以高职德育为例,如果高职德育工作者有效地掌握了这条途径,那么就可以在德育工作中游刃有余地结合不同的德育方法、内容,对德育途径进行筛选使用。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其功用,避免一些德育途径被闲置、浪费,从而有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另外,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途径考虑的时候,会再次针对德育的内容及方法进行深入探究,使德育工作更加趋于客观性,从而增强其实效性。

二高职德育的途径类别及其特殊性的运用

德育途径分为很多种,如果按照空间的特点分类的话,德育可被分为三大基本途径,即学校、家庭、社会。这样概括性的分类,比较笼统、空泛,没有具体的实践意义,所以本文就以高职德育为例,评析了德育途径的性质特点,将其分为课程、实践、组织、环境这四种途径。这四大途径本身都具有特殊性。

1高职德育课程类途径及其特殊性运用

从高职教育课堂类这一途径来看,它与其他院校并无不同,其课程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为主。但是高职德育又具有职业性的特点,德育工作者在设定德育目标的时候要以此为着眼点,对德育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从而将高职德育的职业性特点体现出来。而对于思想政治这一课程来说,它囊括了法纪、道德、心理、政治等内容,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要有所侧重,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正确职业观的指导下,增强道德意识,懂法纪、守法纪。

课程类途径是高职院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而且这种德育存在在各个学科当中,教师应该怀有德育的意识,挖掘各个科目当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并将其提炼,渗透到专业知识中,让学生间接地,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这种方式可以使德育的目标有效的实现。

2高职德育的时间类途径及其特殊性运用

实践类途径主要侧重于实践,德育实践类途径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渠道。对于高职德育来说必须尽最大可能地发挥本身的优势,将实习作为最重要的关口。对于一个合格的高职技术人员来说,要想胜任工作,就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以及职业品德素养,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习。实习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操作技能得到培养,并且也培养了他们爱岗敬业的思想情感,使学生不断保持热忱的心态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

除了以实习作为有效渠道,实现德育目标之外,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高职德育实践类途径。在高职德育工作中,以德育目标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组织化的社会深入,让学生全身心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觉悟,在内心当中形成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对于社会实践活动来说,它主要包括:公益劳动、教育活动等,德育工作者可以开展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其活动形式具有多样性,活动内容具有广泛性,活动主体具有体验性。德育工作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社会活动的选择、开展,让其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这一大环境,让其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沐浴”德育。

3高职德育环境类途径及其特殊性运用

可以说,环境像一个大染缸,对学生的身心有一定的熏染作用,所以针对这一点,我们提出了德育环境类途径。对于德育环境来说,总的可以分为人际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在这两种环境下,学生的个体品德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首先是人际环境,它是指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构建了交往氛围,在高职德育中所指示的主要有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在这些关系建立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生长趋向都会有所改变。所以德育工作者要将这种关系利用起来,并建立平等、合作、互助的关系,为学生的道德品质提供积极的影响。

再者是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学校、家庭、社会所营造的文化氛围,本文主要论述的方向是高职德育,所以主要来谈文化环境。高职院校应重视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文化环境的建设包括设施建设、环境净化、环境绿化,环境美化、风气建设这五个方面。设施建设主要是指教育教学设施建设,这有利于德育的有效展开,为学生道德的培养提供了硬件设备、设施条件。宜人的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会润泽学生的身心,塑造学生的品性、情操,所以大部分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营造,如开展大型的劳动净化校园,垒建花坛草坪,栽花植树,设山设水,办宣传窗,在寝室、教室等人流大的地方粘贴名人肖像,名人警句等,这些环境的营造让学生无意当中受到了心灵的沐浴、点化,是一种无意识的德育方式。最后是学校的风气,这一方面极为重要,它是学校树立给学生的无声无形的指示牌,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的整体走向。所以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尊师守道的良好风尚,科学合理的教学秩序、融洽和谐的关系氛围,学生身在其中,必定会受其熏陶。

4高职德育组织类途径及其特殊性的运用

对于高职教育组织类途径来说,它是以具体的目的和任务为依据而组成的团体。在高职院校中,这种团体主要是指党组织及学生团体组织。

在高职德育中,党工作作为核心力量存在,它是提高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告知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党工作建设,大力培养集道德、文化、理想、纪律于一身,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现代化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建立党委,党支部等高职德育组织,确保学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展开。

对于学生团体组织来说,它主要包括共青团组织以及社团组织,共青团组织是先进青年的群体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让学生在组织起来的群体活动中得到德育的熏陶。另外,高职学生为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参加了自己感兴趣的社团组织,他们以此为展示才华的舞台,挖掘自身存在的潜能,发展自身的兴趣特长。这样一来,学生将自己融入到组织活动中,其人格操守都得到了熏陶和发展。

总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德育途径特殊性的深入探究是德育有效开展的前提,我们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也要对其有效的应用,使其发挥最大优势功能,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导航。

参考文献

[1]马俊霞.德育复杂性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2).

[2]韩传信.论人的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4).

[3]朱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检测与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4]董彩荣.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篇(8)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发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心理素质,就是学生的创新素质,这包括学生创新的兴趣、创新的欲望、创新的胆魄、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等,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积极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心理趋向。学生的创新素质引导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突破常规,形成想象力、创造力和把握机会的能力等,从而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变通性。

一、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依据和必要性

在目前我国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内容。传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单边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则需要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根据中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应当与时俱进,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给学生讲授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了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主要包括老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些方面的内容,其中教学的方法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老师教学内容的传授,以及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创新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是思想品德课老师为了达到课堂的教学目标,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一系列互动的方式。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目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素质。接下来根据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探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二、培养学生进行创新素质培养的途径

(一)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学习知识为辅,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首先依据新课程改革标准从以下几方面革新教学观念。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第三,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应当转变只局限于课本知识传授的陈旧教学观念,注重开放式教学,充分运用讨论、演讲等教学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求新求变的创新意识。总之,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地更新和转变教学观念,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重教法轻学法的教学方式以及重说教轻情感激发的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创新教学方法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敏锐地察觉到学生认知的疑难点,设置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在探究中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质疑问难,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教师在改善思想品德课教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激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通过讨论法、社会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这样不断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运用设置情景法、多媒体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总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优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随社会教学资源的增多,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地选择最先进的、最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优质教学资源, 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当选择优质的教学资源,然后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把这些资源有机结合应用到教学情境中,在师生富有生趣的互动中,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出新问题,最后教师应将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善加利用,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学生创新潜质,从而达到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当今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在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就必须认真钻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及优化教学资源,并能够积极把握时代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融会贯通,因材施教,就可以达到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

【参考文献】

篇(9)

所谓道德内化,是指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对德育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变成自己的行动。

道德内化是培养职业中学学生良好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关键,实现道德内化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比以往更需要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劳动者,作为职业中学更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以爱业、勤业、敬业为主线,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实现职业道德内化。

2.实现学生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内化的过程中,应遵循道德内化的规律,重视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不断探索学生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

2.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知识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知识的教育,使学生知道职业道德常识,懂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对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学习,掌握职业道德知识,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才有明确的方向,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职业中学要重视,并要上好思想政治课。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理想,并逐步形成职业志向,使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从被动性、盲目性变为主动性和明确性。通过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明确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2 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

职业道德情感就是从业人员对现实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好恶的情绪和态度。在德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职业道德情感,将学生置身于职业生活的现实矛盾之中,激起他们职业情感的波澜,产生深刻的情感体现,从而内化转为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动力。

职业中学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结合起来,把职业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特别在专业技能实习课中,教师要按照有关专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和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职业责任感,养成遵守职业纪律的习惯。

2.3 班主任工作是促进学生实现职业道德内化的重要途径。

班主任工作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职业中学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创设职业心理原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志,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内化的实现。

在德育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职业道德意志,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严格要求自己,面临困难和挫折能经得起考验。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能有较强的抵抗不良思想行为腐蚀和引诱的能力。对自己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一经认识,也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改正也快。具有坚持职业道德意志的人,才能逐渐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在德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使他们把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把个人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前途结合起来,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决心为实现崇高的职业理想而不懈地奋斗。

另外,班主任还要针对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持之以恒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4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职业环境和职业心理氛围,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学校共青团、学生会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又一重要途径。共青团、学生会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团结广大青年学生,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职业理想以及良好的道德风尚,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在学校生活中,要创设职业环境和职业心理氛围。例如:课室、实验室(场)的布置要突出专业的特点;宣传橱窗、走廊经常展出反映专业技能的学生习作;学校、专业部、班级可经常组织不同规模的专业技能比赛;行业信息交流会;模拟上岗活动;模拟求职活动等等。

2.5 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要使学生真正把社会一定职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让他们参加与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活动很有必要,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除了教学计划规定的见习和实习外,还进行下列社会实践活动:

(1)到专业思想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访问,听取专题介绍,请本行业先进人物介绍经验,校友谈走向成功之路的体会。

(2)各专业班结合专业学习进行专题考察,拓展知识视野。

篇(10)

1.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教育越来越重视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每个企业都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定位、生产的需求,形成了独特的员工职业道德标准和培训、管理体系。实力越强、规模越大、知名度越高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凝练、企业理念的探寻、企业精神的追求越迫切,对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越重视,对招收员工的职业道德要求也越高。如宁波方太集团的企业文化中就把“人品、企品、产品等三品合一”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设立孔子讲堂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员工培训;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将安全责任意识作为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第一要求,他们采用“安全三级培训”、生活专管员等方式,实现了员工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全覆盖。

2.学院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度不够根据对学院《课程教学大纲》的统计分析,发现学院没有系统开设与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有关的课程为《就业指导》,共36课时,职业素质内容5课时。其他与之相关的内容零散分布于思政课、素质任选课和专业课中。在“学校是否聘用职业道德教育专任教师讲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这个问题上,12%的学生反映“有”。通过对学院“就业指导”任课教师进行统计,90%以上为思政课教师,不足10%的由负责就业的教师担任。以上数据表明,学院在专任教师的配备上存在缺失问题,导致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得不到保证。在“开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专题活动”这个问题上,85%的学生认为“学校只开展过几次”或“学校从来没有组织开展过这样的活动”。在“您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整体效果评价如何”这一问题中上,同样有85%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或没有效果。

3.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观念上重视,但行动匮乏对于“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否重要”这一问题,95%的学生认为重要和比较重要。在“是否有必要主动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这一问题上,8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您是否了解所学专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是否经常关注与职业道德相关内容的学习”方面,不了解、不关心的占大多数;对于“你平时通过哪种途径获得职业道德相关知识”这一问题,除了学校安排的相关途径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寥寥无几,通过网络获得的为0。对于“你认为职业道德的学习安排在什么时间合适”这一问题,选择安排在第三年就业前或今后到工作岗位上再学的占到半数以上。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现状

围绕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共性要求,通过对已就业学生、企业领导员工、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访谈,发现现在大学生职业道德缺失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遵章守纪(65%)、诚信品质(53%)、责任意识(46%)、团队意识(44%)、敬业精神(41%)。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认识模糊。针对“你认为什么是职业道德教育”,62%的学生选择“就业指导”。其次是学生对所从事行业、专业的职业道德标准、规范了解程度低。在“是否了解自己以后要从事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这一问题上,认为略知一二的和不了解的学生占83%。再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缺乏。在学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相关职能部门、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等未形成合力,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不能循序渐进地开展。

(三)学院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

学院职业道德课程主要包含在思政课、就业指导、素质选修课及专业课程中,未设立自成体系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在“思政课老师是否会讲授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的问题选择上,有91%的学生认为“会,但与专业结合不紧密”,或认为“不会”。调查数据进一步表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与专业学习存在脱节的问题。在对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式的调查中,86%的以理论考试、考查为主,此种评价方式只能片面地反映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性,从而加剧了学生对此类课程的漠视,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也大打折扣。

(四)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的选择上,84%的学生选择来自教师的课堂讲授,16%的学生选择来自专家讲座、实践活动。这表明学生获得职业道德教育途径单一,主要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五)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

在“对我院老师的总体职业道德印象如何”这个问题上,41%的学生选择满意,42%的学生选择勉强可以,17%的学生选择不认真。以上数据反映学院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高,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选择上,排序依次为本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班主任、企业专家、其他。在“专业课教师是否能经常讲授职业道德的要求和规范”的问题上,65%的学生认为“有,但很少”,17%的学生认为“有,经常”,18%的学生认为“没有”。以上数据表明,专业教师能够更多、更深层次地向学生传递专业精神和专业思想。

二、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规划体系

学院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保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同时,组织专人进行研究。依据行业、企业及相关专业对人才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制定体现专业精神和专业思想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其次,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挖掘、开发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所教学科中。

(二)实践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管理和教育

加强对职业道德教育专任教师的培养。根据各专业的职业道德需求制订培养计划,选择责任心强、专业能力突出的教师进行培养。其次,教师应注意在讲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时,应以实践性教学结合理论传授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突出实践性、针对性。专业课教师应围绕本专业特有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深入挖掘,结合相关企业对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让高职院校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了解职业道德要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取向。

(三)采用“引企入校”的合作模式,深度推进校企合作的探索

“引企入校”的合作新模式,包括引企业人、引企业文化和引企业理念及精神进入学校,使教与学有的放矢,符合产业需求、企业需求、岗位需求。通过邀请企业人“现身说法”,开展讲座、报告会、座谈等,让学生真实地了解企业、理解企业、认同企业。通过将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及精神引入校园,让学生更具体、更直接地与所学专业结合,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1)

关键词:法学专业;法律职业;职业伦理;养成教育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不同于法律知识与法律技能教育,是一个培养法律人职业良心与职业精神的“灵魂塑造工程”。反思我国高校现行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单一途径及其流弊,探索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综合途径,是深化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法律职业伦理,又称法律职业道德,指在法律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调整法律职业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的总称。它主要靠社会舆论及法律人的内心信念维系,是评价法律职业行为的善恶标准。法律职业伦理,内化为法律人的职业良心,外显于法律人的执业行为。“伦理”与“道德”,在一般意义上有所区别,前者侧重于社会层面,后者侧重于个体层面。但在本文中,鉴于法律职业伦理不仅表现为社会层面的规范现象,而且表现为法律人的个体道德品质现象,故对“法律职业伦理”与“法律职业道德”未作严格区分,而是交替使用。

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人的职业灵魂。法律人是法律的操作者,他们基于公平、正义的理念,将法律运用于具体的人和事。“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①再好的法律,还得依靠法律人的运作,才能实现它的价值目标。这就给法律执业者——法律人,提出了特殊的职业要求。法律职业伦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法律人共同遵循的职业伦理原则,它对所有法律人都有拘束力。包括崇尚法律、追求公正等核心价值要求。二是不同类别法律人分别遵循的职业伦理规范,它仅对该类别的法律人产生拘束力。法律人按其具体职业角色不同,可区分为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不同类别的法律人除了需要遵守共同的职业伦理原则,如公平、公正外,还要遵守特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法官以对当事人的“中立”“公正”为基本准则,检察官以对国家的“忠诚”为基本准则,律师以对委托人的“诚信”为基本准则。法律职业伦理的习得,主要依靠实践与体验。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能将外在伦理规范内化于心,转化为法律人的人格特质,积善成德。所以,法律职业伦理的教育,必须以养成教育为基本模式,走实践教学之路。法律职业伦理的养成教育,指高校在社会特别是法律实务部门的配合下,根据法律人职业道德品质的生长规律,运用综合手段,对法科学生的职业伦理行为进行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并最终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的一种伦理教育观和教育方法。它在本质上属于德性教育和素质教育。这种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质。

第一,养习成德,是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目标特征。习,在此指法律职业伦理习惯,它是法律人在职业道德实践中反复训练而形成的,反映主体内在道德需要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法律职业伦理习惯,首先表现为外在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其稳定性源于法律人已形成的内在道德意识、情感和意志;源于法律人在道德情景、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之间建立起来的恒常联系。其次,它体现了法律职业伦理价值取向,反映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法律职业伦理的存在方式。最后,它是法律人自觉、自主的行为,是长期职业伦理训练的结果。它形成的过程是漫长的,并充满了意志的争斗。但一经形成,则在道德认识、意志与行为之间建立起了“瞬时”反映机制,法律职业伦理习惯以近乎直觉的形式出现,法律人的自觉、自主处于隐而不彰的地位。德,在此指法律职业道德品质,也称品德,德性。它是法律人在职业道德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与倾向。道德品质与道德习惯具有一致性。“道德习惯是道德品质的动态表现,道德品质则是道德习惯的凝结化、特征化。”法律职业道德品质,是法律职业伦理习惯的内容与实质;法律职业伦理习惯,则是法律职业道德品质业已形成的标志,为人所感知的对象和载体。高尚的法律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只能依托于良好的训练。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德性基于天性,成于习惯。”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律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时,应将良好的法律职业行为和品德训练作为教育目标,将职业道德规范的讲授作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前提性手段,教育的目的定位于职业道德习惯和品质的形成。教育的着力点是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化,是职业良知的培育。通过对法律人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造就法律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人格,培育知行合一的真君子。

第二,尚行习动,是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方法特征。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离不开道德实践这一根本途径。强调实践环节,把行为的训导作为法律职业伦理养成的切入点,是法律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又一特征。道德教育应落实到“行为”,早已为先哲所洞悉。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①;王夫子说,“实体之则实知之矣。”②颜元批评宋明道学空谈心性修养,力倡“习行”,认为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道德才能真正提高。孙中山提出了行先知后,“其始则不知而行之,其继则行之而后知之,其终则已知而更进于行。”③行而后知,是个体道德养成的规律。法律人的职业道德培养,也应遵循这一规律。从职业道德行为的训练开始,经由职业道德习惯的培养,至职业道德品质的最终形成。把行为教育作为开端,教会学生面临道德冲突时,该如何选择,应如何去做。在行中习德,在道德实践中积累道德品质。在法律伦理教育中,把实践教学环节置于首位。

第三,信法致公,是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内容特征。法律职业伦理的要求贯穿在各种法律职业以及法律职业的各个环节、场合之中,不同法律职业角色、职业境遇的道德要求有所不同。但对法科学生这类“准法律人”而言,职业伦理教育的重点在于让他们将基本的职业法律原则内化为个体人格特征。

首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所谓“信法”,就是要信仰法律、崇尚法律、捍卫法律,以法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在法治国家,法律至上,法律拥有最高权威,任何组织、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信仰,不仅要求人们在行为上普遍守法,而且要求人们将守法内化为道德责任与追求。“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具备坚定法律信仰,是法律人的首要品质。法律信仰,使法律人充盈浩然正气,刚正不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法律信仰,给予法律人解决各种道德冲突的精神力量。它让法律人知道职业上的“善”为何物,依据何在;知道面临道德争议时如何形成自己的立场,以及解决争议的办法。由于法律本身内含着价值取向,法律不过是道德规范的国家意志化,是“理想法”“自然法”的实在法,所以信仰法律,必然会从中获取道义的力量。信仰法律,还有独立的形式价值,它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与秩序观念。因此,在法科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严格班纪校规的实施,也可间接促进学生法律信仰的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会强化法律人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的社会责任感,增进法律人推动法治进步的历史使命感。唯若如此,法律人才不会把法律知识与技能仅仅当作赚钱或谋生的工具;才会不计较个人得失,去勇敢追求和实践社会正义。

其次,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理念。公平正义是法律人的远大理想和核心价值观,也是法律职业道德亘古不变的主题。在我国颁布的《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均对公正作出了明确规定。对法科学生加强公正观的教育,具有基础意义。法律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法律职业人员是公平正义的“守护人”。公平正义的实现,不仅取决法律制度的完善,而且取决于创制、适用和宣示法律的执业人员的资质和素养。法律人应该是为国家行法治、为人民争权利、为社会伸正义、为万世开太平的先行者。只有法律人树立了牢固的公正观,“天下为公”的法治理想才能实现。将法律信仰、公平公正作为法科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重点和切入口,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基础性和普适性。法律人具备了法律信仰和公正理念,便会为具体法律职业的道德人格养成奠定基础和准备条件。

教育界有一种偏见,认为法科学生毕竟是学生,在学生阶段就开展职业伦理养成教育为时过早,并认为这是毕业后的职业教育任务。笔者认为,对法科学生开展职业伦理养成教育,适逢其时,并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其一,伦理学依据。养成教育,符合道德认识的性质与发展规律,有助于职业伦理的潜移默化。道德认识具有道德直觉、身心体认、整体综合和主客互渗等思维特征,它表现为主体对道德义务与责任的觉悟,在本质上属于意会认识。面临道德情境,人们往往在瞬间即可认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唤醒良知,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它无须借助语言、概念和逻辑规则做复杂的推理与判断。但它的认知完成,依赖于道德与主体的行为选择,必须身体力行,方能心领神会。其认知结果,如道德义务、道德规范等,也属于意会知识,常常伴随人的行为而以形象化的方式存在。每当我们提起“雷锋精神”,就使我们联想起雷锋的形象和道德故事。对于道德知识的习得,也主要依靠模仿和行为训练完成。

这一特点与规律表明,法律职业伦理的学习,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学知识的学习。科学知识属于言传知识,可以在课堂中依靠语言与逻辑间接地获得。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课堂讲授法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但法律职业伦理属意会知识,它的习得,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设身处地,在身体力行中不断内化。以行为训练为主导,在道德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与品质,就成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必由之路。

其二,心理学依据。大学生是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一般处于18岁至22岁,人格心理特征尚未定型,可塑性大,是高尚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离开父母走向独立生活,面临“心理断乳期”,是培养道德自律精神的契机。特别是法科大学生,他们进入大学后,随着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和未来法律职业理想的憧憬,适宜同步开展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培育法律人的崇高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其三,教育学依据。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它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对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思想品德课”的设置和公民道德的教育,应将职业伦理的养成教育纳入专业教育的范畴。大学教育是集约化教育,构成了一个专业特色突显、文化氛围浓郁的育人环境。校纪班风、校园文化、专业精神,提供了育人的精神环境;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活动中心等,提供了育人的物质环境;组织化的学习、生活、课外活动,提供了育人的集体环境和人际环境。这些环境,为大学生职业伦理的养成提供了“肥田沃土”。大学教育,还是开放式教育。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法学院与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政府机关紧密合作,建立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如,法学院与法律实务部门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法律职业伦理的养成教育,开辟了实践通道。

二、对我国高校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弊端的反思

高校法学专业,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法律人才”的重任。合格的法律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专业素质,大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法律知识与法律技能;二是法律职业伦理。前者构成法律专业素质的才能要素,后者构成法律专业素质的道德要素。才能要素决定了法律人才的职业能力、水平及其对社会影响力的大小,好比法律人才的“动力系统”。品德要素决定了法律人才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好比法律人才的“方向系统”。既有法律业务能力,又能把握正确的职业方向,才是一名合格的法律人才。早在民国初年,我国法律教育家孙晓楼先生就从法律职业的公益性视角,论及法律人才必须德才兼备,“研究了法律,不能为法律服务,为公益谋利益,而专门为自己个人寻好处求享用,这不能叫做人才,更不能算做法律人才。”

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是法学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我国自近代设立法律院校以来,素有重“智”轻“德”、重“术”轻“道”的积弊,学校在培养法律人才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在民国初年,法律教育界曾对我国高校忽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现象,作了尖锐的批评。杨兆龙教授指出,“我们环顾中国的法律学校,觉得设有这门功课的,简直很少,恐怕十个里面难得有一个吧!这种现象,若是继续存在,那真是危险万分。”[7]“我们对于法律学生,倘再不顾到他们道德的修养,那无异于替国家社会造就一班饿虎。”[7]丘汉平教授则指出,“现在研究法律的人,太偏重功利而不顾道德,法律教育对于这一点万不能忽略”。[8]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忽略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积弊,没有丝毫改变。这集中表现在:

第一,在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中,缺乏明确的法律职业伦理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7月颁布实施)中,对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作了明确规定,但对法律职业伦理却只字未提。培养目标中没有法律职业伦理的规定,培养要求中也没有法律职业伦理的训练项目。

第二,在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缺乏“法律职业伦理”课程的设置。我国法学教育界对高校法学教育的性质与目标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从精英教育到平民教育,从通识教育到职业教育,各种观点林林总总。”[9]认识上的模糊性,淡化了高校法学教育的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属性,使法学教育脱离了法律职业的引导。在这种背景下,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在高校自然不受重视。1997年,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了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2007年,又增加了2门,法学核心课程扩充到16门。遗憾的是,法律职业伦理未能进入法学核心课程的范围。因此,在各高校设置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法律职业伦理成了“被遗忘的角落”。[10]

第三,在法律职业伦理施教过程中,缺乏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创新。偶有个别学校开设“法律职业伦理”或“法律职业道德”课程,一般都列为选修课。无专职教师,无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教材,无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沿用“填鸭式”的教义灌输法,教学效果极差。有的学校甚至安排政治辅导员主讲该课,名义为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实际上讲的是大学生普通思想品德修养的内容。

第四,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效果极差。法科学生的道德素质令人担忧,没有为毕业后从事法律职业做好道德准备。许多法科学生没有基本的法律信仰、规则意识、诚信观念、正义理想,连做一名普通公民都不合格,更不用说从事法律职业。就笔者所见,在法学院中,不乏考试舞弊、论文剽窃、骗贷逃贷、任意撕毁就业合同等违法违纪现象;有的学生干部利用职权、弄虚作假、贪污公款;更有甚者,在校法科学生暴力犯罪频频发生,如,甘肃某大学法学系学生吉某杀人案,等等。这些案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大学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缺乏实效。为了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提高法科学生法律职业伦理素质,实现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创新,笔者提出高校应拓展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综合路径。

三、我国高校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综合途径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应如何开展?在教育实践中,人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路径。

第一种,渗透式教育。在近现代大学法学教育产生之前,法律人才及其职业伦理的培养主要依赖传统的“学徒制”。近现代大学法学教育产生后,在法学教育规范化、规模化的同时,也因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伦理目标的背离,而导致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衰落。在19世纪晚期,美国大学法学院在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中普遍采用了渗透式教育。[12]170该途径又称“分散式”,它不把法律职业伦理看作独立的教学内容,不单独设立法律职业伦理课程,不单独安排专职教师任教,而是将法律职业伦理内容分散融入在法学知识与法律技能的教学过程中,由各相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教师任教。当前,我国多数高校仍采用这种渗透式教育途径开展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虽然在培养方案中提出要重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无专门课程、无专门教材、无专门教师。法律职业伦理是否进课堂、哪些内容进课堂、以什么方法施教等,均无明确要求,全凭相关课程的主讲教师自由选择。渗透式教育途径存在严重缺陷。它重视法学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同时,轻视职业伦理的养成;它关注的是法律与道德的宏观联系,轻视法律职业者个体道德培养,不能把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它主张在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教学中附带地教授职业伦理,实际上导致了“只教法律不教道德”的“道德贫瘠”[12]175现象。

第二种,浓缩式教育。随着人们对渗透式教育途径的反思与批判,提出了浓缩式法律职业伦理教育途径。该途径又称“集中式”,将法律职业伦理内容浓缩为法律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并以独立课程的方式集中开展职业道德规范教学。它把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性质理解为道德规范教育,沿袭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等)施教。老师在课堂上集中讲授道德规范,学生着重理解、背诵道德规范,课程结束后重在考试道德规范。浓缩式教育途径,看到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有其独特内容,应该独立设置课程、单独施教,表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集中式教育途径忽略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与法学知识、技能教育的重大区别。同样无法实现大学生法律职业伦理品质养成这一目标。该途径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全部任务等同于法律道德规范的知识教学,将教育的空间固定在校内的教室,将教学的中心环节理解为课堂讲授,致使学生的知行脱节,知而不行,产生“高分低德”的“伪君子”现象。前述两种教育途径,均不能切合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实践性特征。为此,笔者提出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综合途径——综合养成模式。综合养成模式借鉴了前述渗透式(分散式)与浓缩式(集中式)的优点,并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通过将前述模式整合实现集成创新。综合养成模式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本质特征相吻合,可有效地实现品质养成这一教育目标,它是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基本模式。综合养成模式的具体路径体现为“三综合”。一是教育任务的综合。它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内容与任务划分为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层面。

其一,法律职业伦理认知教育。主要讲授相关知识,包括:法律职业与道德的内在关系,使学生明确法律职业伦理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法律职业规范体系,使学生掌握法律职业行为的道德标准,明确职业道德选择与评价理由;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范畴与理论,使学生形成法律职业伦理的知识体系,增强行为的自觉性。其二,法律职业伦理行为教育。主要训练学生面对法律职业伦理冲突时的道德判断与决策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其三,法律职业伦理品质教育。引导学生积善成德,形成集知、情、意、行为一体的法律职业良心。法律职业良心是法律人职业伦理品质养成的标志。

二是教育方法的综合。综合养成模式根据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目标任务的层次特征,引入不同的教育方法施教。在道德认知环节,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集中的课堂教学;在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环节,主要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分散的实践教学。三是教育空间的综合。综合养成模式全方位地开拓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场所,将教育从课堂延伸至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在课堂上,重点传播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知识;在课外活动和法律实践中,重点养成行为习惯与品质。沿着“三综合”的路径开展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关键在于做好“三结合”。

首先,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与法学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寓德于技。法律职业伦理存在于各种法律职业活动中,法律人在职业活动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往往既有法律技能因素,也有职业道德因素。撇开法律技能教学,抽象地实施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将沦为空洞的说教。在法律实习、法律诊所教育等实践环节,许多高校往往对法律技能培养作了明确规定,但未能同步开展法律职业伦理训导,实际上是错过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大好机会。

其次,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寓德于管。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促使学生培养规范意识、程序理念和公平正义信念。诸如组织学生民主竞选干部、评奖评优、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党、团组织活动等。最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与法律实践训导相结合,寓德于行。法科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法律职业品德,关键看行为。

高校应高度重视和公安、检察、法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部门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法律实习基地的德育功能。学校应积极创建法律诊所,并在法律诊所式教学中,引导学生明辨职业情境与价值冲突,作出合理的道德选择。在反复的职业伦理行为训练中,内化职业伦理规范,形成职业伦理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德性与德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59.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编(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91.

[3][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28.

[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3.

[5]廖小平.道德认识论引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29.

[6]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1.

[7]杨兆龙.中国法律教育之弱点及其补救之方略[G]//孙晓楼.法律教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64.

[8]丘汉平.法律教育与现代[G]//孙晓楼.法律教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49.

[9]金艳.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7(2):41.

[10]李本森.法律职业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