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创新网络服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拓展思路,提供特色化的信息服务
为了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和交流文化,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传播职能,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剪报专栏、信息会、专题展览、学习讲座、读书会等活动都可以搬到网上进行。而从内容上来看,它要求图书馆馆员要深入各个领域进行追踪、逐渐成为不同领域的“行家”。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整理了网上光盘资源,弥补了光盘库的不足,并建立了多个国内图书馆导航链接,使用户寻找网上图书馆时常常会把这个导航站作为起点。网上信息服务的特色化,使它有可能成为读者们常常光顾的信息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馆还建立了全校毕业生论文的纸本库和电子文本库,极大地方便了毕业生的论文选题与写作。通过本馆门户网站和数字资源阅览室进行网上报告厅多媒体库和名师讲坛等特色化信息服务,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到馆率大幅度提升。
二、全新多维,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是远程的,当他们遇到疑问或困难时,需要图书馆馆员解答咨询。在网络环境下,虚拟图书馆在网上开设这些咨询很重要,而且要以全新的方式展开。为了让教师和学生使用网上图书馆没有距离感和等待感,咨询服务应是交互式的。例如,开辟专用咨询电子信箱、专家应答系统、经典著作点读系统和多媒体点播系统等。
学科馆员建设目的之一就是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要,学科馆员都是从全馆精挑细选出来,是图书馆最出色的人才和精英,他们组成了强大的专家阵容,在我馆的信息咨询服务中唱主角。同时,我馆是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成员馆之一,学科馆员在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站的信息咨询留言系统中轮流值班,与其它成员馆的信息咨询员一道对全省高校读者进行信息咨询服务。
三、资源共享,开展馆际互借服务与信息推送服务
馆际互借是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方式。传统的馆际互借主要是馆际间互借原件,通过邮寄实现。随着复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馆际间互借原件不再仅限于通过邮寄获得,而主要是通过复制、拷贝、扫描原文,然后采用邮寄、传真、E―mail等方式传递。因此,原文传递已成为现代馆际互借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网络环境下,为网上信息推送服务提供保障,其最大的收益者是广大的科研人员与论文写作者,他们常常急需一些期刊文章、会议论文和报告等全文资料,以此种方式获取信息可节约课题经费,时效性强。充分发挥网上传输功能,让读者可以把想看的资料“打包”到自己的硬盘上阅读,把符合主题的篇章全文下载,实现图书馆“阅读”、“外借”、和“复印”等功能。这种情况特别在读者获取某些外文文献资料时显得尤为重要,如我馆及省高校中绝大部分的图书馆因经费紧张加之某外文数据库订购合同变更,今年都未订购该数据库,省内只有极个别图书馆订购,因此,当读者需要全文时,可通过省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共享资源这个平台从这些馆查询下载后,再进行网上文献传递即能实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44-03
网络信息服务是一种全新概念的信息服务,它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应用发展而产生、普及和发展。网络信息服务工作是传统信息服务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其优越性在于信息用户不必再亲临图书馆,只要有计算机和网络,就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取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具有方便、快捷、灵活、服务范围广等优点。近年来,各类型图书馆开展的网络信息服务有许多突破性发展,呈现出服务形式多样化和服务层次纵深化的趋势。
网络信息服务的特点
网络信息资源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公开性和自由性特点,使得信息资源也变得复杂和多样化。大量的信息资源处于无序状态,变化速度快;许多网络信息粗制滥造、内容重复,精品信息较少;网络信息地址、内容、链接处于经常变动之中。这些都需要信息服务来解决。
网络信息服务用户的变化性与层次性 通过网络,人们日益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对信息与知识的渴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人们无意识地成为了信息服务的用户。正是用户的职业、专业、受教育程度、个体的认知特征和知识储备不同,导致信息需求的方向、角度、范围、要求各不相同,呈现出变化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网络信息服务检索功能的有限性 Internet在其发展过程中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搜索引擎,如Yahoo、Google、百度等,对一次信息的自动分类、整合的良好功能,使它们成为网络上点击频率颇高的检索工具。但是,信息的无序重复、专业学科查准率不够等问题,只有靠信息服务才能解决。
网络信息服务创新探讨
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是基于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而开展的服务,其实质是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传递与利用。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创新服务的理念,构建现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服务理念与原则创新 传统的服务理念,是以信息资源为中心,将资源按照图书馆人的专业理解放在图书馆网站上,并没有更多地为读者考虑,没有很好地兼顾读者查找和使用的方便性、快捷性。在现代网络技术条件下,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必须转变,树立新的服务理念——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从“以资源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变,把深化信息服务工作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以读者满意为终极目标。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选择性原则。要了解读者、关心读者、尊重读者、爱护读者,从读者的利益和需求出发,重新整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形成一个以服务为导向、互相协同、能够适应读者需求变化的服务体系。
服务内容与技术创新 理念决定内容,技术决定服务。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基本上是WWW服务,FTP服务也仅限于馆内局域网,服务对象也局限于本校范围内的读者。今后,要进一步加大自建数据库,提供更多的数字化资源。提供站点内部检索的功能,并且可采用多种检索方式,如关键词、字顺列表检索、单独网页内部检索等。应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开发技术并灵活地应用技术,创造出一系列新颖、便利而又人性化的服务方式。如提供网页内容定制服务、互动式信息服务、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电子出版服务等灵活多样的个性化、主动式服务,加强服务合作与资源共享。
服务模式与人员培训创新 应一切以读者需求为动机,一切以读者满意为中心。要设置丰富多彩的与读者交流的渠道,分析读者的阅读层次及心理,对读者需求进行充分了解。须提供面向读者的参考咨询服务,帮助读者解决利用图书馆和查检文献信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导读者独立地查找、评价和利用文献信息,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满足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需求。
图书馆馆员要积极转变角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努力使自己在未来的信息服务中承担起诸如“信息资源管理者”、“网络导航员”、“知识导航员”、“主题专家”等角色。
我院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创新特色研究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四大校区,校园总面积168万平方米。目前,全校在编在岗教职员工1308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3540人,各类成人教育在校生5720人,港澳台学生及外国留学生134人。图书馆现有建筑面积40317平方米(包括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华侨城等四大校区图书馆),168万册纸质中外文图书、104万册电子文献、360台多媒体电脑、40台检索电脑、近4000个阅览座位。其中,丰富的电子资源是我馆的一大特色,拥有8万多件多媒体音像资料、17万种“书生之家”电子图书、87万册“超星”电子图书、中国期刊网(CNKI)1994-2011年的全部数据、维普科技期刊1989-2011年的全部数据、美国EBSCO外文数据库、德国Springer集团出版公司的期刊全文数据库、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等。图书馆向全校读者提供全面服务,既是本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文献信息中心与学术活动中心,也是广大学生读者的第二课堂。
(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创新特色之一——传统服务网络化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是一种全新概念的信息服务,是传统信息服务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其优越性在于信息用户不必再亲临图书馆,只要有计算机和网络,就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取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具有方便、快捷、灵活、服务范围广等优点。
每天面对两万多读者的庞大信息需求,我馆积极转变思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行推送服务模式,将常规化信息服务通过网络向读者推送。(1)网络化的流通阅览服务:如常用中外文馆藏资源联机公共查询(OPAC服务),读者自助式个人借阅信息查询,网上预约与续借,电子邮件(E-mail)提前预告读者还书期限及超期提醒服务,每天更新“影音速递”,每周更新“新书掠影”、“好书点评”等;(2)网络化的采访服务;如Web表单式的图书荐购及Excel式的教学参考书选购服务等;(3)网络化的参考咨询服务:第一时间方便读者查找事实、数据和背景资料,解答读者通过E-mail邮件、表单、在线、实时等各种形式提出的咨询,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4)网络化的读者教育与培训服务:通过落实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对学生读者开展《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的辅导教学,提供教材、教学视频、PPT课件等的下载学习,各相关数据库使用指南在线使用、下载等服务,对读者进行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教育。
(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创新特色之二——学科服务特色化
资源建设的终极目的是提供信息服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紧紧围绕着学校的教育和科研工作开展多层次、多样化、主题鲜明、有特色的信息服务。
专业服务馆员制度 为了加强图书馆与各院系的联系,建立通畅的“需求”与“保障”渠道,帮助教师、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于2006年开始建立“专业服务馆员制度”,这是针对我校办学特色、发展模式、发展规模、特定的读者群等因素制定的一项工作制度,也是我校大图书馆概念下信息资源整合、开发与利用的必然产物,它涵盖图书馆服务的重点,在知识经济时挥着知识导航系统导航员的作用。专业服务馆员主动为各专业读者提供高水平、深层次的服务,其主要职责包括:(1)深入了解对口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和发展动态,熟悉该学科的文献资源分布;(2)参与对口学科的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推动对口院系与图书馆合作订购资源;(3)开办相关图书馆讲座,解答深度课题咨询,逐步提高对口院系师生的信息素养;(4)深入院系征求读者意见及信息需求;(5)编写、更新相关学科的读者参考资料,包括学科服务网页、资源使用指南等;(6)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以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使读者更加关心图书馆建设;(7)试用、评价、搜集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8)为对口院系的重大课题提供文献层面的特别帮助,与对口院系学术带头人建立联系。为此,各专业服务馆员在图书馆网页的二级页面下分别建立了各自对口学院的“专业馆员服务网”,提供本学院(专业)的最新资源、专业图书、专业期刊、专业网站、精品课程、代检代查以及特色资源服务。图1为人文学院专业馆员服务网。五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的实行与推广,为适应我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和变更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服务,促进了我馆虚拟馆藏、实体馆藏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图书馆服务创新和提高馆员素质产生了重大影响。
特色资源库建设 特色数字资源开发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又一实践,目前已建成的特色数据库有: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库、医学护理视频库、深圳市高新企业数据库、留学指南专题特色资源库、看电影学外语、旅游行业研究报告、信息荟萃、影音资料馆、畅想之星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等。图2为留学指南专题特色资源库。“看电影 学外语”是为了提高广大学生读者学习外语的积极性而建设的电影资源库,收录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以及经典英语、法语、俄语、德语、日语、韩语等影片,目前共收录约100部影片(不断补充更新中),分别提供外语发音、中外双语种字幕的形式,广大读者既可在线观看,亦可校内登录后下载播放。除了这种自助方式看电影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自去年6月开始在东、西校区图书馆专门设置了“高清视听播放室”,各配置一台高清投影机和一套环绕立体声音响,以外语发音、中外文字幕的形式每天播放一部经典电影(各两场,循环播映),让学生读者真正做到寓学于乐,反响很好。
(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创新特色之三——资源服务共享化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始终是有限的,而用户的信息资源需求始终是无限的。如何使有限的资源更好地满足用户无限的需求是图书馆人面临的课题。资源共享的手段是馆际合作,通过馆际互借、网上文献传递、原文复制和联合咨询等资源共建的方式达到资源共知、共享,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
深圳文献港成员馆 “深圳文献港”是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市科技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创建,并联合深圳市各类型图书馆共同建设的数字文献中心,是深圳科技、教育、情报及参考咨询的网络资源平台。其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可对6亿页中文图书进行全文检索,包括280万种图书(占国内已出版中文图书的95%以上),可检索1.5亿条中外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等题录信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是其成员馆之一。
广东省高职院校文献信息共享联盟网成员馆 “广东省高职高专图书馆共同发展联盟体实验网”(简称“联盟网”)是由广东省高等院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分委会组织与策划,以资源整合为核心,建立的资源统一检索平台,充分利用广东省所有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现有资源,通过文献传递的方式,实现资源共知共享,更好地为广东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科研服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作为主任委员馆,于2009年开始牵头组建联盟网,现已有35所高职院校图书馆加入。其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可对9亿页的中文图书进行全文检索,包括310万种中文图书(占国内已出版中文图书的95%以上),2.7亿条中外文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等元数据,免费为读者提供原文传递服务。
CALIS成员馆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CALIS的宗旨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国高等教育服务。
结语
信息需求永无止境,信息服务亦无止境。图书馆需要创新服务,只有通过创新服务才能迎接新时代的挑战。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改变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和观念,变看门守摊式的被动服务为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主动服务。应积极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构建现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把深化信息服务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在立足主业的同时,将自己的信息产品推向市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为社会服务,占领信息市场。
参考文献:
[1]任似娅.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管理创新原则思考[J].现代情报,2004(9):107-108.
[2]杜春光,李锦秋.深职院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实施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2):47-49.
[3]谢小兰.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设想[J].南方论刊,2010(12):100-101.
[4]冯向春.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情报杂志,2006(10):144-145.
Abstract: The current society already entered network, automation level, and fil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work should advance with the times, through the computer network as electronic files that provide services to users.
Key words: archives; network; auto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142-02
一、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一)、什么是“电子文件”
所谓电子文件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等。
(二)、电子文件对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是电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文件与档案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电子文件随时产生,随时更改,存贮在计算机磁盘或光盘中。因此,它对计算机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归档,必须以磁盘或光盘的形式移交,归档范围也不能只是“办理完毕,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还应包括该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
二是由于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档案实体分类也可能将被概念分类整理所取代,电子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迅速、有效、多角度的整序,不再需要对它进行象纸质文件那样的分类整理。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对电子文件进行自由组合分类。
三是由于电子文件的保存价值同时取决于其自身价值和可读性,其鉴定的方法、内容、标准均将发生变化,原有的档案价值理论分析范围也将扩大,要分析电子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电子文件信息载体的特殊性,其保管方法、要求以及检索和对外利用等方面也与纸质文件有许多不同之处。
(三)、电子文件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
一是对档案本质属性的影响。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最能体现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不复存在。电子文件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中的最后一个文本,没有草稿与印稿的区别,也没有正本与副本的差异,电子文件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作用如何确定,电子文件能否作为档案等等,这些课题是电子文件能否转化为档案的关键,也是赋予档案本质属性新的内涵的客观需要。
二是对档案来源原则的影响。要确定档案的来源,不可仅局限于寻找一个恰切的定义,或仅要求完整地保护全宗与文件系列,按照原始顺序进行整理等,而必须正确说明档案的原始联系,了解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文件组合的变化,应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丰富和发展来源原则。
三是对档案学理论研究内容的影响。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内容是由研究对象所决定的。以往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是以纸质档案为主要对象,电子文件出现以后,档案工作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其理论研究的对象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一些定论、模式将被重新审视。
(四)、档案界所应采取的对策
一是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进行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来龙去脉。
二是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能够长期保存,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实际贮存的验证,所以,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是有待档案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需要定期进行复制,以防止信息损失。
三是使档案管理向立体化方向发展。以前的档案管理是呈直线状态的,随着人们对利用服务工作的重视,使利用工作和其它基础工作构成一个平面。这种平面结构只反映纸质档案的情况,随着电子文件的介入,档案种类在增加,其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也都具有各自的个性。因此,在原有平面结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档案信息载体内容,就构成三维空间,形成了立体化的管理结构。
四是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迫在眉睫。我国档案人员要适应信息技术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抓好知识更新,引进、消化、适应信息技术的成果,使档案人员拥有广博的知识,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可以肯定,加快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多途径、多层次培养人才,是档案工作迎接信息技术革命最根本的对策。
二、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系统建设发展到目前阶段,研究探讨对系统的协调组织、加强管理和科学决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创新服务手段
一是建立档案馆(室)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随着档案馆(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将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是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档案馆(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
三是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档案馆(室)的服务器上归档。
四是开展在线服务。档案部门可以在网页上通过汇编相应的专题、提供数据库查询、电子信箱等服务方式,让利用者与档案馆(室)利用电子邮件在网上进行快速通讯,进行信息交流,回答服务对象对档案材料真实性与保存价值的咨询,提供查询和资信服务。
(二)、拓展服务领域
一是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加复杂,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二是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
三是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总量在急剧增长,面对浩瀚繁杂的文献情报,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因此,必须打破档案、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
四是注重“反馈”,深层次开发档案信息。反馈方法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反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
(三)、推进自动化,必须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目前系统的主要矛盾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硬件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自动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四)、自动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
根据系统论思想和集成化要求,档案信息自动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当然,要求每个节点的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鼓励和支持先进单位提高水平,在一些单位进行较高水平的试点,以取得值得推广的经验,对整个系统是有利的。
(五)、有重点地抓好数据库建设
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过程。经过试点,数据库经验中最主要的有:领导重视;面向应用,建立“活库”;突出重点,由单一库向系统库发展等。
(五)、慎重选定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的选择要符合我们的实际。档案部门对先进技术的潜在需求很大,但现实的需求又往往跟不上,宏观监测需要的信息量和使用频率同微观经济需求有很大差别,因此不断发生买了设备不能充分利用,建了网络而传输量很少的情况。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现状,充分考虑先进技术的发展,再进行每一项具体的决策。
(六)、实事求是地改进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同时存在集中统一管理不力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主要方面是集中统一管理不力,应下决心解决分散现象,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业务技术规范、标准,硬软件的选用,上下各个层次和各专业办公自动化等都应纳入统一的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之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也要下决心解决方便使用的问题。
(七)、充分发挥系统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档案自动化系统建设是档案部门投资最大的项目,在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方面,较好的做法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实行中央拨款、地方拨款、单位自筹和争取外援相结合,资金使用上做到按项目管理,进行项目论证并跟踪考核。
(八)、重视人才管理
1.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这是因为档案部门既要面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一切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加复杂,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2.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处于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从信息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档案人员不再单纯是档案的保管员,还应是档案信息财富的拥有者和提供者;档案馆(室)也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还是档案信息的聚集中心、交流中心和信息技术的用户。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
对于档案信息的开放和开发,档案工作者应当树立服务意识和产业意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出击。如在汇编专题信息方面:开发科技信息,帮助企业引进开发先进技术产品;开发经济信息,为企业结构调整服务;开发市场信息,为企业提供营销机会;开发法律信息,为企业维护合法权益服务;开发房地产信息,为城市改造和建设服务等。
3.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总量在急剧增长,面对浩瀚繁杂的文献情报,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因此,必须打破档案、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而建立联合目录,实行资源共享,正是建立社会信息系统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之一。建立联合目录是用统一的著录格式和编排,联合报道两个或两个以上档案馆、图书馆(室)馆藏的档案目录。实现资源共享能使档案、图书、情报等文献部门相互分享各自的资源,使利用者很方便地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信息、情报。通过建立联合目录,形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使各文献部门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实现文献资源互补,提高馆(室)藏资源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因而也可有效地缓解存储空间拥挤、人员及资金紧张等矛盾,并有利于各级各类档案馆、图书馆(室)馆藏朝着有侧重、有特色、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4.注重“反馈”,深层次开发档案信息。反馈方法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反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例如,产品经过用户使用之后,能否适应需要、哪些需要改进等,这是检验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对产品质量作出的评价。通过对产品质量的反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企业进行自我调节,评判自身,检查企业产品改进的目标是否已达到、已经做了些什么、还应做些什么等。
二、创新服务手段
1.建立档案馆(室)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随着档案馆(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将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目前,国内许多单位档案馆(室)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网上服务,已成为为社会和单位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档案工作者要以网站为基础,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尤其是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在网站上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数据库化,档案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化,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档案信息管理法制化。如:输入目录管理数据库,在网上公开部分档案目录,方便查询检索;档案棺(室)与宣传部门密切配合,可以将本单位重大活动中形成的新闻录像档案数字化并及时归档,建立数字化视频档案数据库,以便于宣传和利用。
2.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档案馆(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该中心设在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室),是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利用率高。
3.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目前在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档案馆(室)的服务器上归档。
例如:为了方便下级或管理部门、互联网上用户通过网站传送自己单位非保密的档案全文,档案馆(室)自行开发了“电子文件全文自动上传归档系统”。该软件可以利用身边联入网站的计算机,足不出户就可将电子文件全文自动上传到档案服务器归档,而不需跑到档案馆(室),也不必交任何光盘或软盘。
[中图分类号] G25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39-02
目前,高校图书馆正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与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综合化和高效化的特点。网络环境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确立和巩固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必须摒弃传统的读者服务模式,在构建现代化高效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新科技,全方位、高效率为读者服务,从而深化、延伸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领域和层次。
一、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遭遇的困境
(一)手续复杂,借阅不方便
读者到图书馆借书先得查询。传统的图书馆通常在公共服务区配置查询的电脑数量不多,学生需要等候,查询完了得去办借阅手续,还得排队,这会导致读者想到图书馆借书但又怕麻烦。
(二)投入不足,图书馆资源配置不到位
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而国家却没有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生均图书不达标,加上物价上涨,这使得有限的资源更加紧张。同时,由于资金不够,图书馆服务设施更新慢,无法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的需求。
(三)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妨碍服务水平提升
由于传统的图书馆工作要求不高,所以部分工作人员认为在图书馆工作是件较为简单的事,不注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不能及时更新服务理念,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二、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时代特点
(一)服务对象的扩展
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服务于到馆读者,而在当今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它将以信息收集整理和传播者的角色成为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借助开放的网络设施,遵循网络协议,社会成员就可获准进入图书馆馆网,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享受快捷完整的图书馆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将突破图书馆的地域,而不仅限于校内的师生员工。
(二)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格局发生改变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得磁盘、磁带、缩微、芯片、胶片、光盘等各种新型载体的电子信息资源不断产生,其更新快,利用方便,越来越受高校图书馆和广大读者的重视和偏爱,使得图书馆馆藏结构和内容形式也随之大放异彩。一方面,图书、报刊等印刷型实物载体的文献资源以及存储在磁带、光盘等载体的电子馆藏文献资源仍然颇具魅力;另一方面,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上的虚拟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以灵活便捷的方式成为了广大读者的首要选择,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他们更愿意选择电子馆藏文献,因为借阅更便捷。
(三)读者需求方式、内容的变化
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直接促使高校图书馆通过网络、卫星信号等各种信息通道,实现与读者手机、电脑终端的信息接收和传递,而读者在接受服务时,希望在浏览高校图书馆网页和访问其资源时,能随意抽取所需信息的任何部分,下载存取信息不受限制。但杂乱无序、真假难辨的信息资源不断冲击着读者的视野。如何从高校图书馆查找获取有用的、符合自身研究方向,独具个性化的、系统的学科知识信息成为读者的新困扰。
(四)读者服务方式的多样化
虚拟网络空间图书馆的产生使得读者对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真实读者与虚拟读者并存,服务模式也由封闭转为开放,由被动转为主动,由分割式管理转为整体协调式管理,由读者获取信息的单一化转为满足读者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因此,网络时代的图书馆服务,已不仅仅可以在馆内实现,还将在原有基础上突破时空限制形成新的开放型服务体系,任何读者都可以在远离图书馆的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全天候远程化服务。
(五)读者服务效益评估的转变
传统图书馆对读者效益评估是对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和成效高低程度进行的分析、判断及评定。衡量读者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主要是藏书保障率、文献借阅率、读者到馆率、书刊拒借率等。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方便快捷地搜寻、选择和使用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而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因此,信息的可存取性和参考咨询工作的质量,以及信息检索的“全、快、精、准”才是衡量服务效益的重要指标。
(六)服务理念彻底改变
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与馆藏资源格局的重新调整,使得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基础已不再是“重藏轻用”,而是引导读者如何畅游知识和信息的海洋,如何引导读者利用本馆丰富的资源和网络资源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必须要依循“读者本位”的主线,坚持以向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为主,以提供和指导读者应用阅读技术为辅助,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读者多层次的需求。
三、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策略
(一)树立现代服务理念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生命线就是服务理念的更新。网络时代,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将从传统转向从事更多、更深层次的信息加工与整合工作。在读者服务的各个方面,图书馆要采取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管理理念,树立开放服务和竞争意识,以读者新需求和新变化为导向,运用新知识、新技能引导读者积极向上,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不断改进并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用图书馆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读者,满足读者,留住读者,真正体现“一切为了读者,为一切读者服务”的理念。
(二)人力资源的强化更新
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两大支柱一是高素质的馆员,二是高科技的现代化设备。面对新型的图书馆服务,只有认真热情的态度已不足以应对读者的需求。图书馆馆员必须加强学习,在熟悉各种现代设施的功能与应用,在熟悉图书馆各种文献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基础上,具有广泛的学科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担当起信息专家、信息向导、信息管理者、系统专家的角色,才能应对边缘学科、新型学科不断出现,学科综合化、交叉现象日益凸显的局面。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大力引进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高级人才,教育培养图书馆专业人才,引进和培训学科馆员,只有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队伍,才能胜任网络时代的读者服务。
(三)配置合理有效的数字化馆藏资源
印刷型文献资源、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构成了新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生力军,它们互为依存,协同合作。传统的印刷型文献是图书馆信息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为读者提供最直接,最基本的信息资源。而数字化馆藏因具有迅速、高效、可共享性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在存取形式和服务方式上有别于传统馆藏。高校图书馆要立根于读者的需求,着眼于学校的发展方向以及专业设置、学生规模、学科前景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多、品种多、覆盖面广的优势,配备高层次技术人才,对那些无序的网络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加工,将其整理成有序、可利用资源,以最快速度、最佳效能和最好的检索方式提供给读者,从而使高校图书馆数字化馆藏建设有针对性、有步骤地构建,开发具有自己学科专业特色的、以服务于本校学科专业设置及科研方向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数字资源库,让图书馆的资源体系变得越来越完善。
(四)加强读者信息服务的调研
读者信息的研究与图书馆服务的成败紧密相关,它是开展有效信息服务的前提保证。读者系统的阅读取向与阅读内容的统计调查,用户推荐的具体文献是什么,某文献被具体利用的次数是多少等,这些全面系统的用户反馈信息数据的调研将会将成为管理人员审查调整工作手段的重要依据。图书馆应建立完善的用户资源体系,掌握好用户的基本信息情况,用户的访问信息情况,图书资源的利用情况,用户评价信息的情况,要尽可能全方位、多渠道地收集相关信息,满足不同部门的需求。
(五)搭建馆际协作通道
搭建馆际合作通道,实现全省、全国,甚至世界互联互通的图书馆网络资源共享,最大限度的自动化协同服务,是所有图书馆的当务之急。高校图书馆必须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整体化发展道路,有效避免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合理配置文献资源,丰富馆藏信息资源,这样既提高了信息资源利用率,又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应顺应形势,及时更新服务理念,持续不断地摸索创新服务方式,这样才能彰显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有力工具,成为读者起航彼岸的助动器,在瞬息万变的数字化时代中发挥重要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前言
尽管铁通与移动融合之声经年累月不绝于耳,固网网络的运营之道仍然与移动网络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就网络外包来说,全球主要的电信运营商,早已将他们的2G、3G基础网络管理交给了设备供应商。作为端到端的电信产品解决方案提供者,设备供应商拥有从固网到移动、从业务软件到终端等所有产品及技术,这意味着设备供应商对运营商在网络中运用的各类技术都非常熟悉,能够进行有效的一站式管理。同时,设备供应商还能充分利用内部技术,在提供网络分包方案的同时,结合设备供应商的产品技术优势,为运营商提供网络TCO的优化方案,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但在移动运营业务之外,这样的公司还是寥寥可数。而与此同时,随着下一代光纤接入网的普及,固网业界已悄然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网络外包并由此延伸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一、网络运营现状
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电信市场上,运营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首先是来自市场的:终端用户需求越来越丰富、变化也越来越快,运营商需要聚焦细分终端用户市场以发展新用户群及提高渗透率。同时需不断推进新产品及业务的开发和上市,以扩大ARPU(用户月均话费)来源并实现收入增长。由此带来的是竞争白热化、价格战加剧、ARPU不断降低、客户流失率不断上升。运营商需要进一步加强客户关怀、品牌提升、业务创新等聚焦于终端客户的销售及营销活动,想方设法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以实现客户保持(customer retention)及收入增长。
为满足用户持续增长的需求,网络需要不断优化和扩容。相伴而来的是网络的运营成本增长越来越快,而且在网络相关的TCO(总拥有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加剧运营商的成本及现金流动压力,运营商有迫切的降低网络OPEX(运营成本)及TCO的需求。
网络融合不断推进,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难以管理。保持及不断提升网络质量为终端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是运营商对网络管理最基本的诉求。同时运营商也希望能够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提高效率,来更有效地管理网络。
最后是产品及技术的生命周期正变得越来越短,快速的技术革新及演进给运营商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和增长点,成为运营商日益依赖的市场竞争利器。与此同时,也会给运营商带来了技术能力的巨大挑战,如何快速获取对新技术的掌握是运营商日益头痛的问题。
二、网络外包服务兴起及解决方案
今天,无论在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运维业务是可以创造价值的。面对这些挑战,越来越多的主流运营商都倾向于选择网络外包策略来应对。比如:全球一些知名的跨国运营商,都在选择可信赖的网络外包伙伴,来共同应对这些日新月异的市场及网络变化。
网络外包是指运营商将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外包给有能力的相关设备供应商或有关公司,而自身聚焦于核心业务的运营模式。
伴随着网络外包,运营商原有的维护人员、资产和服务合同也可以随着项目一起转给新的服务提供商。
(一)网络外包服务解决方案(Outsourcing)
网络外包服务解决方案(Outsourcing)包括交接(Transition)阶段和转换运行(Operation&Transformation)两个阶段。
Transition阶段主要目的是将运维责任、相关人员、资产和第三方合同等从运营商转移到外包机构,通过管理,将由于责任主体变更而带来的对网络和业务的影响降到最低。
Operation&Transformation阶段主要是外包机构按照预先设定的服务范围责任分工以及所承诺的服务标准来对运营商的网络实施维护和管理,包括NOC(网络运营中心)运维、现场维护、备件管理以及网络性能管理,还可以成功地对由多厂家构建的网络进行管理。
外包方案的服务内容和模块可以进行定制以适应不同区域、不同运营商的特殊要求。随着外包服务项目的推进,还将不断地寻求业务改良的机会点进行业务改良,通过对流程、IT工具、组织和人员的改良、交付模式的变更等不断提高效率和网络质量,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设计端到端的外包业务流程,以更有效地支撑外包业务的快速发展,作为外包机构,必须有一支专业队伍专注在管理服务领域,这些员工技能覆盖了从固网到无线、从核心网到接入网、从底层传输到业务软件应用等几乎所有的主流电信网络技术及主流厂商设备,有力地保证外包服务机构管理服务项目交付的成功。
此外,外包机构有必要从运营商接收运维人员来快速构建管理服务项目交付能力,从而有效地规避网络移交的风险。在人员接收领域,外包服务机构在组织及流程优化、人员技能培训、职业发展、企业文化融合、运维效率提升等多个关键领域积累经验,创建并推广最佳实践。
网络融合技术(FMC、TT/IC 、ALL?―IP)是今后运营商网络演进的方向和业务发展的基础。由此外包服务商要更理解和识别网络融合对网络运维的影响,(如:运维模式、维护流程、维护工具、技能需求等)从而能迅速地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建立相匹配的能力以适应这些网络运维的变化,为运营商的网络平滑演进保驾护航。
(二)面向端到端用户体验的网络外包方案演进:
外包服务商未来的网络外包方案的演进,将与运营商运营理念的发展同步。从网络问题驱动转而为终端用户使用质量驱动;从保证网络性能转而为保证业务性能,提升终端用户体验,为运营商创造更大的价值。
首先,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越详细越好。接收一个网络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是一个转移网络。其它服务提供商已经运维了一段时间,有很多历史问题和运维问题,而不单是技术问题;如果不清楚运维和网络的历史,是很难做好的。其次是经验积累,经过经验积累,作出详细计划,厘清合同责任矩阵,考虑清楚各个问题所在,准备好具体的Checklist(责任问题清单)。
与客户间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凡是Transition(过渡)阶段做得好的项目,都是与客户密切合作达成的。
三、网络外包服务发展
在探寻国内外大部分移动运营商引入外包服务的动机时,我们发现在现有的技术成熟度下,运营商们相信由自己来进行网络管理,无助于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相反,引入外包服务,使运营商得以将资源和精力聚焦于市场拓展和创新服务,但经营光纤到X(FTTX)网络的运营商对他们的运作是否也持相同的观点呢?我们看到固网的外包业务在不断增长,但这些新增业务量通常来源于新兴市场或继承网络。
绝大多数宽带运营商与对手的竞争聚焦于价格、上网速度和服务质量等基础领域。而FTTX技术的成熟度,还不能让运营商可以将其完全外包。
利益是可以刺激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的。现在,FTTX技术正驱使一种全新的外包模式的出现。在一些大的运营公司仍然坚持掌控他们自有网络的同时,一些未来的市场竞争者决定不将网络运营作为其核心业务。他们投资光纤网络的目的是向社会公众或其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其聚焦点是网络服务的社会功能和经济价值。而主动地去进行网络运营,是这些机构不擅长也不感兴趣的。
市场的空白很快就会被填补,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向上述网络基础设施拥有者提供服务了。一些网络经营者利用其特许经营模式,在本地和区域公用事业光纤到户网络上(FTTH)向消费着提供Altibox三通服务(语音、电视及户联网接入,也称“三网合一”工程将提供的服务)。
北欧的一些公用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向公众和行业组织提供批量的信息服务,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外包其网络。一些小规模的服务提供商将他们的网络外包给规模较大的友商来管理,由此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瑞典的一些政府机构和公用事业单位可以利用这一宽广的渠道,在更大范围提供跨网络的内容服务,而不用自行投资建设和拥有这些网络。
这样的趋势仍会坚持演进。而想在这一服务批发市场上生存并得以发展,网络规模将不断扩容,而要实现网络资源的集约化,需要网络拥有者之间更深远的合作和整合。
目前,欧洲及其它多个地区的投资商在FTTX技术方面投入巨资,期望通过批量服务取得丰厚的回报。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服务提供商,将不得不出售或外包他们的网络。但即使是资金充足的企业,也不能无视网络外包带来得好处。
新进投资者已建设好他们自有的网络,而新运营商已经接手进行管理。理论上说,成熟的运营商也拥有同样的机会,因为大部分网络提供“开放式接入”。也就是说,向任何想要使用基础网络的第三方提供相同的条件。但大部分成熟运营商都因为技术或文化上的原因尚未进行这项工作。我们要考虑到,传统运营商习惯于使用单一网络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进行网络运行,他们必须保护其投资,因为这些网络都是响应国家的主要电信公司的基础网络。
图书馆作为一种知识产业,是全民教育机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承担着传播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职能,是公众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服务是其不变的宗旨,也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它的这一特殊性能决定了其发展具有重要的可持续性。图书馆那种固定不变的常规型管理及服务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环境,只有实行服务创新及创新管理,才能使公共图书馆始终处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之中。
1.图书馆服务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1 对信息服务的整体水平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服务人员的素质。图书馆人员既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又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娴熟的文献信息检索能力。其次是服务的高效率。图书馆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用户的具体要求提供准确、快捷、高质的服务。
1.2 对信息资源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衡量一个图书馆的办馆水平高低,已经不再仅仅看藏书量的多少了,改变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馆藏结构,建设包括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在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开发,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
1.3 对用户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现代化的服务设施需要现代化的检索手段。图书馆的服务是联系文献信息资源与用户的桥梁,具有帮助用户掌握现代信息检索的知识和技能,以快速获取所需信息资源的教育功能。特别是随着网上信息的无限增多,培养用户的信息意识与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是图书馆不可忽视的教育职责。
1.4 对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型的信息服务行业,如各种信息服务中心、咨询公司、资料检索中心等,他们借助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以简便、经济、快捷的工作效率赢得了各行各业的人们的信赖。这在客观上要求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必须现代化、服务方式必须多样化。
2.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2.1 树好形象――创建品牌化的服务
创建品牌化服务,不只是工商企业的营销战略,也是21世纪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核心内容。什么是品牌服务?从广义上来说,品牌是代表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广为人知的名称,如果一个图书馆能够通过自己的某种独特性,或一定的规模效应,或一定的信息产品,或某一特色服务,在同行业中形成优势,那么这种优势就是品牌服务。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蕴涵、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及特有的孤本、善本闻名于世界;深圳大学图书馆则以其高科技的应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而独树一帜,成为业内后起之秀。本文倡导的品牌服务,是指服务者个人为读者的特色服务、优质服务。其中,文化是品牌的基础,缺乏文化底蕴的品牌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因此,创建品牌服务就应在馆内组织发展一种“文化力”。这种“文化力”的传播,需要凝聚图书馆工作人员个人的学识、品位、气质、修养等,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优秀的信息服务“荐引力”(即信息的提供、推荐和指引能力)。当这种特色服务在同行业中形成一定的优势,就成为一种“品牌”。一个好的服务品牌,实际上就是图书馆向读者作出的最有力的承诺,它具有提升图书馆价值与信誉的作用。品牌特色越鲜明,就越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可,越能提高文献信息的利用率。因此,在当前行业竞争激烈的现实中,作为激活图书馆活力与提升图书馆竞争力的一种方式,品牌服务更应提倡。通过创建品牌服务,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增强图书馆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读者。作为文化建设的文明使者,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义务对读者进行教育引导。从而使读者不仅从图书馆获得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思想品德、科学态度、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受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启迪和带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每个读者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提供知识信息的同时,把自身美好的品格和完美的服务留给读者,即所谓“身教胜於言教”。这种无形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能赋予读者一种精神力量,使他们在遇到困境时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从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就是“品牌服务”效应。它具有一种榜样的力量,虽很平凡,但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人师表的风范却可施惠于成千上万读者,激烈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图书馆在创建品牌服务中,每一位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应努力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以自己的智慧、才识,让人世间这最光辉的职业发出应有的光和热。
2.2 开展基于内容的专业化垂直服务
这种服务是读者目标驱动的面向解决方案的服务.它需要图书馆馆员具有超前意识,即超前于读者的现实欲望,主动出击,深入目标读者群体,把读者需求调研与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的宣传结合起来;它非常重视读者需求分析,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重组来形成符合需要的知识产品,并对知识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它要求与读者的联系更明确、更紧密,建立起针对具体读者或读者过程的服务责任制,如挑选出有学科专业背景及业务知识丰富的馆员,分配到各院、系、所作为我馆信息服务的联系人,负责全面深入了解有关院、系、所的教学、科研任务及其对图书馆文献保障服务的综合需求;为各院、系、所在图书馆主页上提供学科文献信息导航服务,逐步向重点学科组开展门户网站的学科信息推送,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组织并联系有关院、系、所师生参加图书馆举办的有关电子数据库检索和利用的培训讲座。
2.3 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强调针对具体用户的需要和过程提供连续的服务。这种模式一方面体现在参考咨询等以解决用户的具体问题为基础的灵活服务中,另一方面也将融入系统和组织体制中。例如:建立图书情报系统的个人化界面(与搜索引擎的个人化主页相似),针对具体用户提供专门的“系统”,界面(例如在用户接入系统时为具体用户提供动态的量身定做的新书通报、定题选报、新闻服务)。开发信息服务系统的个人化处理功能,根据用户知识和使用的清况分析检索要求,优化检索过程,选择检索结果,并将个人化界面和用户利用的其他服务集成起来,形成“用户个人的图书馆”。协助用户开发个人化的信息资源系统,并利用图书情报机构的系统能力支持或联结这类信息资源系统,例如个人或课题web网站、专业化信息导航系统、专题信息产品及其支持系统等。许多图书馆已经开展的为专家或课题组的专门信息服务,也是个人化信息服务的有效形式。
2.4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
在知识全球化的时代,知识的存储与传播,可以利用大型关系数据库技术、新型检索技术、智能技术、搜索引擎以及网络技术,保证知识的充分共享。同时,可以利用专门分析工具与反馈系统,实现知识寻求者和知识提供者、知识寻求者和知识源之间的交流,使信息资源得到及时匹配和传送。目前,人们已经开发出专门用于知识管理的系统软件,如微软的Exchang、Lotus的Notos等,但结合图书馆的实际需求,仍有必要改进或研制专用知识管理软件,构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应能实现如下功能:知识加工,包括原始文档编辑、文档转换等;知识内容管理,包括文档分类管理等;知识传递,包括知识、知识推送、知识检索、知识访问控制等[4]。在知识管理中,从大量的信息中挖掘出有用的知识,是对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据统计,80%以上的数据以非结构化形式存在,如文档、手册、E-mail、技术报告、专家陈述等。因此,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知识管理的本质是如何获取、加工、利用知识与信息。采用数据挖掘和文本挖掘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是合理高效地管理知识的前提。
2.5 图书馆员素质创新是图书馆创新的保障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图书馆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广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更要注重信息素质的培养以及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图书馆员应是多功能、全方位、复合型的人才,是专家型学者。
参考文献:
[1]华伟,董小英,左美云.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正是基于网络媒介对传播与销售的整合,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一方面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的模式触网,让网络营销的效果更为直观和直接;另一方面基于电子商务,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更为直接,特别是与年轻消费群族的沟通。
传统品牌拓展网络新渠道的挑战
2009年11月11日淘宝网与杰克琼斯联合推出的全场五折促销活动中,杰克琼斯淘宝商城店创造了单店单天522万元的销售业绩,相对于50家线下专卖店一天的销量。但是从运营成本来说,当天网络销售的运营成本不到线下运营成本的十分之一。
网络销售渠道正在以更低的运营成本、更快的反应速度、更广阔的销售区域覆盖面冲击着传统品牌的营销思维。面对网络销售无店租成本、无经销商压货、无中间环节成本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跃跃欲试网络营销。
那么,传统企业该如何运营网络销售?这里有许多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电子商务专家走秀网副总裁张定华说,网络销售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的全方位整合;从微观上来说电子商务是由无数细节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这对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来说需要一支强大的电子商务团队,但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具有专业实战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奇缺,同时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严重落后于电子商务实践,用电子商务行业内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目前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都是半成品,懂商务的不懂电子,懂电子的不懂商务。因此组建专业的电子商务团队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难题。
从营销环境方面来说,网络的特性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渠道为王,终端制胜,因此传统企业经常以门店数作为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网络彻底颠覆了“渠道为王”的传统营销理念。在网络上,销售店铺的数量与销量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网络销售的核心是如何聚合人流,整合提升进店消费者的转化率和客单量。这对传统品牌构成巨大的挑战:首先,终端数量优势不再,消费者的选择面更大了;其次,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信息更为平衡了,这让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为理性和科学。因此这就要求传统品牌从传统的相对粗放的营销模式切换到精准深度营销模式,这对传统企业来说又是一个难题。
网路销售与传统线下销售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广度营销”与“深度营销”的区别,在传统营销模式中,只要品牌传播面够广,力度够大;铺货渠道够广,覆盖面够大就能截留大量的消费者。但是在网络营销模式中更多的是深度营销,因为网络消费者的网络消费行为的可监测性以及用户真实信息的可获得性,这对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网络客户关系管理是提升用户网络消费体验满意度和分享网络购物体验的主要措施,这也是提高网络销售回头率和人流量的一个重要举措。这对于以线下专卖店为核心销售渠道的传统品牌来说,网络客户关系的管理是另外一个难题。
在此之前,服装行业的利润已经高到要以倍来计算,女装的售价通常是成本的5-7倍,男装则是5倍左右,PT37智能型电子商务信息化交易门户网站公共孵化平台的出现可以帮助服装企业省去大量的中间环节,节约大量成本,比起实体店铺的销售而言,相同的产品网上直销有着很大的价格竞争优势。PT37智能型电子商务信息化交易门户网站公共孵化平台重新定义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PT37智能型电子商务信息化交易门户网站公共孵化平台将有限的实体商业空间与网络无限的空间进行融合,形成科技化、网络化、信息化化、数字化、远程化、电子商务化、立体化营销平台。
走秀网副总裁张定华认为,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毋庸质疑的一点是随着中国网民阵容的不断壮大,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将持续增长。由电子商务带来的新渠道革命是大势所趋。那么李宁、361°、kappa、杰克琼斯的网络销售为什么能够成功?这应该成为传统企业研究的一个焦点。在这些企业成功的背后是一个新兴模式的崛起:网络销售模式。
网络销售借力第三方B2C平台
B2C网络销售模式就是由网络商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模式,其优势就是有效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快速有效启动品牌网络销售业务。
在该模式的运营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环节需要考量:销售平台的选择、网络销售的功能定位与产品策略、营销推广、店铺运营、物流、售后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等。
走秀网副总裁张定华表示,在平台的选择上无外乎两种选择:自建平台和借助第三方B2C平台,但是考虑到自建平台的技术要求和资金要求,更多的B2C网络销售公司采用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的方式,这一方面降低了项目启动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启动网络销售的进程。当然自建平台和借助第三方平台各有优势。淘宝于2009年12月18日了“淘里淘外”系统,让自建平台与淘宝之间的平台数据进行无缝对接,因此这为企业整合自建平台和淘宝平台的优势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企业可以通过“淘里淘外”自建网店平台,同时共享淘宝的数据和用户资源。
网络销售功能的定位与产品的销售策略明确相关,不同的功能定位决定不同的产品策略。从目前美邦和李宁的淘宝商城上架商品来看,大部分网上销售的商品是库存,定价多为5折以下,且销售较好的商品也是这些打折商品,占到整体销售的70%左右。
三、从我县农业发展实际出发,结合县委县府就发展我县国民经济提出的“一体二翼三支枉”总体发展战略,加快我县农业科技(经济: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势在必行。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78-02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知识集散地,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献信息中心,教学科研的重要辅助,大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的重要课堂,是教学科研的基础和支柱。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硬件建设已经逐步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但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却远远不能满足网络时代下师生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师生的服务要求,支持高校教育教学,就必须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应注重应用新技术,积极改进服务方式、方法,面向读者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读者服务由传统服务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服务转变。如何使高校图书馆顺应时代潮流,尽快进入高科技阶段,在为读者提供信息网络技术服务的同时,使读者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这是当今世界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很值得认真研究。唯有给读者高效率、高水平的创新服务才能使图书馆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馆藏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的服务观念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在图书馆的发展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意识尤为重要。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是图书馆顺应时展、参与社会竞争的武器,也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就是指图书馆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主动了解各类读者的不同需求,分析读者需求类型及需求特点,并且适时地更新服务观念,改变服务方式,调整充实服务内容,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从一个行业、一个系统、一个单位来说,不创新就意味着落后,不创新就意味着不适应,而创新,就意味着发展、意味着活力、意味着希望。要创新,首先要有全面创新意识,即在观念上、工作思路上、管理上创新,引导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进取,注意提高自身素质,主动更新知识,在服务中求创新[1]。创新是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新的时期,高校图书馆应通过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传统的以馆藏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向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未来的竞争是服务竞争。随着社会信息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高校图书馆工作者,不仅要有百问不烦的精神,还要有百问不倒的科学服务和创造。要让更多的读者自觉地走进图书馆,就必须下大力气在读者服务工作上创新,动脑筋想办法,给“读者服务”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注入新的内容,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高校图书馆的核心是服务,创新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标。为此,高校图书馆就应该确立“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现代的富有新时代内涵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并运用其专业技能和技术手段为全体师生提供服务。图书馆是社会需求产物,其天职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通过服务体现的。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的内容
第一,把网络信息资源和本馆的文献资源有效结合起来,运用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为读者进行特定范围的文献信息检索,甚至全球范围的文献信息检索。高校图书馆局域网要与校园网相兼容,利用校园网资源,进行网上检索、预约、续借、查询借阅,亦可通过馆内检索终端直接进入互联网,检索其他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要进行二次文献开发,做好网上资源筛选。在网络环境下,将期刊的目录页扫描,编成资料索引,制成网页上传,以供师生馆内阅读。在进行一次文献开发时,要注意对互联网上无序杂乱的信息资源进行筛选,筛选后进行整理、组织,择其重要者将题目做到本馆主页上,并做好相应的链接,提供给广大师生。
第二,建立高校图书馆际间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以采、编、流、阅为一体的计算机管理,并利用计算机与通讯系统相结合的开放性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对内实现图书馆工作各个业务环节全面自动化控制,对外并入国际互联网。并结合学校的校园网,进行实体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利用本馆主页指导读者有效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并开通专门的客户服务部门随时接收读者的查询和意见,并统计问题的相关信息随后进行有效的处理,帮助读者以最快的方式获得需要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种类进行分类,提供便捷的途径让读者获取所需的信息。从而使图书馆由集中服务变成散服务,从面对面的查找走向网上的查寻。
第三,服务管理模式标准化、规范化和计量化;管理方法的立法化、制度化和条例化;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以及协作形式的国际化和知识产品的商业化等,以适应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坚持对富有专业个性的特色学科信息资源的不断创新,要加大特色学科信息资源开发力度,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特色学科信息产品创新,建立起覆盖国内外权威的最新的特色学科信息资源库,整合本专业领域内的特色信息资源,引导特色学科带头人建立“个人网页”,准确把握他们的科研进展、科研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提供相应的特色学科定题、跟踪服务,鼓励他们开发和创造特色学科信息信息产品。第四,坚持采取多样化的个性化服务方式和服务项目改革,提供更高层次、更显示质量和水平的特色学科信息个性化服务。在服务方式上,要针对专业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对特色学科信息资源进行多层次开发,以适应不同层次的特色学科信息用户需求;在服务内容上要依托网络开展延伸性特色学科信息服务,使网络真正成为特色学科信息服务的重要阵地;在服务项目上提供个性化的特色学科信息服务项目,满足师生们的要求,尽量发挥图书馆功能的最大化。
3.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实施对策
第一,建立完善的“读者服务”体系:包括综合利用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复制服务、咨询服务、检索服务、定题服务、编译服务、报道服务、展览服务、情报服务等各种方式,有效地满足各类读者对文献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提供电子服务:即以计算机和现代化网络技术为服务手段,以网上阅览、检索、参考咨询和查新服务为主要形式为读者提供电子信息[3]。开展文献信息的调研服务。包括文献信息的分析与综合,对文献信息进行综述、述评、预测、建立数据库等提供文献信息导向服务。图书馆要引导读者正确选择文献,帮助读者解决在学习研究工作中,选择文献的各种具体问题。并且要积极组织信息资源。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知识挖掘和信息增值服务,对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排序、有效组织与加工整理,使之有序化、系统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制作光盘数据库,保存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等不同的信息;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信息网站和文献信息数据库。
第二,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时常掌握读者的阅读动态。图书馆可以借助网络展开调查并进行调查报告分析,印发宣传单收集读者的意见。
第三,重视培育职业精神。要培育职业精神,首先要对图书馆馆员进行职业价值的宣传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图书馆事业人文理想的认同;其次,要引导图书馆馆员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价值观念与人生目标,使其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工作[4];再次,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规范馆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协调馆员内部以及与师生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图书馆要发展,就要改变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变被动服务为主为主动服务。
综上所述,图书馆是一个文化的宝库、信息的枢纽、知识的集散地。服务是图书馆的天职,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服务是其生存的基础。网络环境下,为读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信息需求,是21世纪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主题。高校图书馆要认真分析服务对象的结构变换,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高校图书馆要立足于为广大读者提供充满人性的优质服务,使图书馆永远成为读者汲取知识养分和获取智慧果实的乐土,以此推动高校图书馆更好更快的发展,为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高校图书馆还应该针对现有的状况认真地分析和应对,寻找出更多的信息服务项目和有效方式,持续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才能实现新时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吴晖.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图书馆服务创新是指一切关于图书馆服务或针对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行为与活动。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其功能也在不断扩展和加强。近年,新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许多高校在教学模式上不断进行改革,这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图书馆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改善教学与学习方式,提高教学与学习质量,实现教学目标。作为医学院校的图书馆,为了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创新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是适应教学模式变革的必然要求。
一、提高图书馆员的知识素养
图书馆的责任是培养用户的信息认知、获取能力,因而图书馆员自身就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新技术、新工具不断涌现,高校教学手段也日益现代化,图书馆员的知识和能力也必须随之更新和提高,才能跟上教学改革的需要。
第一,知识方面,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理论、良好的电脑操作技能,还要掌握有关电子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等。知识结构上做到博与专的有机结合,做一个复合型的图书馆员。
第二,技能方面,要具备电子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组织、下载传递的技能。对各种形式和各种类型的电子信息资源进行技术适用性评估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对网上信息资源搜集、鉴别、组织的技能。以及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从而形成新的信息产品和服务能力。
二、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支持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可为用户提供包括电子型文献的咨询、阅览等服务,具有灵活、可管理的特点。因此,实现信息文献和数字化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为教学提供较好的支持与服务。
第一,电子阅览室彰显网上服务特色。多数高校图书馆都购买了一定数量的电子图书和数字资源。为了能够让广大师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大量的信息资源,图书馆首先要对电子资源进行文献分类,在图书馆的主页上进行有序的链接,为读者提供自建特色数据库、中外文数据库、电子图书、免费资源等多种服务。同时还对网上资源进行搜索、收集、分类整理成以学科为单位的小单元,使之成为有序化、集成化的信息资源,尽最大努力满足教学资源的需要。一是服务时间空间的开放,师生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下载电子阅览室信息资源。二是服务方式的开放性,通过网络,读者可以查询个人借阅情况、续借、预约、向图书馆推荐新书等。
第二,电子阅览室成为网络教学的重要平台。各高校图书馆大都对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和数字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信息资源虽然很多,但许多师生还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数字资源,这就需要图书馆利用网络进行用户培训。另外,由于高校授课方式的变化,学生迫切需要有在课堂外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机会,例如:有些课程是大班授课,传播效果差;有些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后,课程内容增多,学生无法及时消化吸收;有些学生基础差,跟不上进度,课下和教师交流机会少,这时网络教学就可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教学服务,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开展广泛的交流。
三、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密切与院系的联系
学科馆员制度就是高校图书馆指定学科馆员定期或不定期地主动为对口院系开展全方位信息服务。学科馆员是图书馆根据馆员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能力而选定的,他们要与对口院系建立密切联系,主动为他们提供专门化、个性化、深层次服务的图书馆专业人员。他们担任图书馆与教学科研单位之间的信息导航员、联络员和研究员。这种服务模式将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融入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以促进学校的教学及科研活动的开展。学科馆员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图书馆和院系之间的联络员。学科馆员首先担任着图书室和院系师生之间联络员的角色,参加院系的各种相关活动,了解对口院系师生的实际需求,征求对口院系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内容的意见与要求;及时向他们介绍学科的信息资源和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服务,从而有针对性地把图书馆的服务送到有需要的师生身边。充分发挥图书馆和院系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为信息和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提供了保证。
第二,学科资源建设。学科馆员负责学科馆藏资源建设,师生将学习所需的图书直接推荐给对口的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再根据馆内藏书情况,决定是否订购。另外,学科馆员要深入研究相关学科的资源状况,负责试用、评介相关学科的电子资源,为教师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和培训用户如何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定期编写、更新相关学科的读者参考资料。还可以与科研部门合作共建一个基于学科用户需要的、便于检索利用的学科知识库,通过专题数据库积累学科资源,促进教学和科研。
第三,参考咨询服务。学科馆员在服务师生的过程中,师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可以促进学科馆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全面了解图书馆资源与信息服务的最新进展,从而提高了学科馆员的自身业务素质和与用户沟通的能力;协助并参与对口院系的教师进行课题的文献检索,根据各系的需求,协同其他学科馆员为重点学科研究提供定题检索服务,逐步做到有针对性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决策参考服务。
四、利用图书馆网站开发利用精品课程资源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站是开发利用精品课程资源的重要平台。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本校特定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需求及相应的读者群体,以图书馆网站为服务平台,利用网站主页,提供开放获取精品课程资源的信息导航服务。通过导航服务,将师生直接引领到所需学科专业的精品课程资源站点,再通过网站链接,使读者可以直接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及各医学院校精品课程资源网站的服务,从而快速获取所需精品课程资源。图书馆网站应在首页建立各级相关内容的类目树结构,让读者看到页面清晰明了。读者通过网站的导航网页可以轻松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精品课程资源,从而达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目的。
五、加强用户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高校师生提供各种文献信息服务 ,而且要培养并提高全校师生信息素养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自我服务能力的“信息素养人 ”。 信息素质教育从纵向上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基础性信息素质。包括基础图书馆应用技能和基础信息等基础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二是通用性信息素质。包括日常生活问题和学术信息的检索、评价能力。三是专业性信息素质。了解本学科信息的范畴,常用的信息源,能有效评价和判断本学科文献,并完成本学科的学术论文的写作等。四是研究性信息素质。在达到专业信息素质标准后,基于知识创新、发展新理论、新技术和方法等,如课题立项、成果鉴定等检索利用。 目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已开设医学文献信息检索、医学信息学、信息组织学等课程和各类用户培训,培养师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只有积极地为教学开展支持服务,才能显现出其在教学服务上的重要支持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引篪,霍国庆.现代图书馆学理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