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工程变更风险评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房地产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房地产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工程变更带来的影响逐渐显现,如工程变更可能带来工程造价提高,延误工期导致交房拖延等后果,工程变更的风险管理逐渐受到广大房地产项目管理人员的重视。
一、房地产项目工程变更分类及形式。工程变更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根据房地产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部门的分工,将工程变更划分为四类: 1、建设单位提出的变更:建设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提高质量标准、使用功能、工期改变、节约造价等因素综合考虑而提出的工程变更;上级主管部门部门变更:指上级规划、城建、消防、建筑节能等主管部门提出的政策性变更。(因现行广泛存在的房地产项目管理模式,将上级主管部门部门变更归于建设单位范畴。)2、设计单位变更:指设计单位在工程实施中发现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设计错漏、设计调整或因自然因素及其它因素等提出工程变更。如各种管道因实施过程中标高冲突而提出的工程变更。4、监理单位变更:监理工程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出于协调、控制有利的角度提出的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等工程变更等。5、施工单位变更:施工单位因质量、安全、进度等原因提出变更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等工程变更或指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一致而提出来的工程变更等几方面。
一般来说工程变更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1、更改工程有关部分的标高、基线、位置和尺寸; 2、增减合同中约定的工程量;3、增减合同中约定的工程内容;4、改变工程质量、性质或工程类型;5、改变有关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时间安排;6、为使工程交付使用而必需实施的任何种类的附加工作。
综上所述房地产项目工程变更存在提出单位较多、变更原因复杂、不确定性较大等一系列风险因素。
二、针对以上对工程变更所做分析并结合在房地产项目工程变更风险管理的体会,摸索出一套工程变更风险管理的流程,具体如表1所示:
运用风险管理理论结合实际操作流程对风险管理各个环节分析如下:
1、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将那些可能把工程变更风险带到实施过程中的因素识别出来(简称风险识别)。一般来说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德尔菲法、核查表法、图解法、工作分解结构法和风险调查法等。在现实中很难识别出所有的风险因素,最重要的是一旦风险被识别,就要诚实的对待风险。影响工程变更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条件风险 ;是指房地产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现象、物理现象等风险因素所造成的风险。比如严寒、暴雨、台风、地质构造、雷暴等因素都有可能带来对工程不利的影响和损失。比如曾有一别墅项目正常雨水情况下,其排烟道不漏水,但台风过后出现漏水情况。经分析确定台风将雨水从通风口处打入造成漏水。最终对排烟道盖帽的形式做出工程变更,解决了漏水问题。(2)技术风险;是指在房地产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的技术条件不确定性而引起工程变更的风险。技术风险主要在可行性研究、工程勘察、工程方案选择、工程设计等过程中,在技术标准选择、安全系数的选取、计算模型的采用以及深度、设计质量等问题上出现的偏差而形成的风险。比如在一房地产项目悬臂挡土墙的设计中,因为不同设计人员选取的计算模型不同,造成设计图纸的不同,不该锚固的钢筋设计成了锚固钢筋,增加了工程造价,最终在实施过程中优化设计,进行了工程变更。(3)经济风险;是指房地产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为经济的因素导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原材料价格(如钢材、水泥、铝合金等)上涨及某种材料缺货,为降低工程成本或保证工期而采取的工程变更。比如因某种钢筋的型号缺货,采取钢筋代换而采取的变更。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因严格限制炸药的使用,造成大理石缺货、价格上涨,采用铝塑板替换而造成的工程变更。(4)政策法规风险 ;是指房地产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政府对建筑业产业政策及技术政策的强制性调整所带来的工程变更风险。例如山东省2011年3月份实施的《山东省消防条例》就规定:“新建高层住宅应当分户设置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在新建高层住宅实施过程中就有可能造成工程变更。(5)人员素质风险;是指房地产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参与各方主要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的欠缺给工程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如设计人员素质低下,出现设计错误和遗漏;如施工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使工程出现大面积的返工,影响工期,造成工期变更;如建设管理人员能力一般,导致工程管理失控,协调不畅,造成各个参建单位衔接不好,致使工期延长和成本上升等。
将上述所有风险因素的具体形式,收集起来,将风险信息分门别类,进行编号,建立专门风险库,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员进行管理,对工程变更的重点风险事件进行跟踪和监测,对风险库进行全面的动态管理。
2、第二步进行风险因素的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简称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重点应该放在发生概率最大和潜在影响最大的风险因素上。一般来说现行的风险评估也主要侧重于发生概率和潜在影响两个维度上,但依据笔者多年的经验认为应该加上及时发现风险的困难程度。在综合以上三个维度进行综合风险评价。如表2所示:
将第一步中识别出来的风险因素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评估,掌握风险分布的整体情况。
3、风险对策,是指采用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项目的潜在影响或使这种影响更具有可测性。风险控制措施具体包括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自留风险等方法。 按流程图所示,风险控制包括风险预防、风险应对两个方面。风险预防是指尽量采取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侧重于预防),风险应对是指风险因素引起的事件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侧重于应对)。应该结合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两个方面的信息,将所有风险因素编制专门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将两种措施整合在一起,如表3所示:
采用表格的形式一目了然,简洁清晰,便于在实际中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Security risks exis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bridge has been the focus of supervision industry security. Establish safety risk assessment system in the construction phas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of qualitative or quantitative risk estimate, can enhance security risk awareness, keep a major workplace accidents. This article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assess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ctual cas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bridge construction, safety assessment, measures
1.概述
1.1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简介
1.1.1评估的重要性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高居不下,一直以来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在实施阶段的深化和落实,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寻找、辨识和评价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及建议。其基本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和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
1.1.2评估原则
本次评估以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以《铜南宣高速公路复工阶段缺陷修复及变更设计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各合同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遵循《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有关要求[1],坚持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该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1.1.3评估内容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包括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两项内容。
总体风险评估是在桥梁和隧道工程开工前,根据桥梁或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桥梁或隧道工程施工期间的整体安全风险大小,确定静态条件下的安全风险等级。
专项风险评估是当桥梁或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 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2.1 风险评估过程
2.1.1风险评估总体要求
根据相关规定,风险评估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阶段
(1)成立专项评估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其中小组负责人应当具有5年以上工程管理经验;
(2)明确评估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和标准,了解同类工程的事故情况;
(3)现场查勘评估对象的地理、水文、气象条件,收集工程建设有关资料。
2)开展总体风险评估
根据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结果(若有),以及类似结构工程安全事故情况,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分析本项目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施工中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确定项目总体风险等级。
3)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
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桥梁或隧道工程,应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或隧道工程可视情况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4)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
(2)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辨识施工作业活动中典型事故类型,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
(3)对风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
5)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接受准则的相关规定,明确重大风险源的监测、监控、预警措施及应急预案[2]。
2.2风险评估方法
2.2.1 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
按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与指南解析》推荐的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主要考虑桥梁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等评估指标[3]。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R=A1+A2+A3+A4+A5+A6,其中,
A1指桥梁建设规模所赋分值;
A2指工程所处地质条件所赋分值;
A3指工程所处气候环境条件所赋分值;
A4指工程所处地形地貌所赋分值;
A5指桥位特征所赋分值;
A6指施工工艺成熟度所赋分值。
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赋分值应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而定,数值应取整数。评估指标也可以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删减,同时风险分级标准也须进行相应调整[4]。计算得到总体风险值R后,对照下表确定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
表2-2-2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
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R
等级Ⅳ(极高风险〕 14分及以上
等级Ⅲ(高度风险) 8-13分
等级Ⅱ(中度风险) 5-8分
等级Ⅰ(低度风险) 0-4分
对总体风险等级在III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桥梁工程,纳入专项风险评估范围。评估小组应根据总体风险评估情况,提出专项风险评估中需要重点评估的风险源。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工程,视情况确定是否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3.安全评估案例
3.1某桥梁工程概况
(1)交通运输情况
本线所经地区地表水系属长江水系,地表和地下水丰富。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沿线部分工点的水质分析资料可知,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本线路靠近国道,施工机械、物资等均可由国道引入施工现场,交通方便。公路自然区划为属Ⅳ3、Ⅳ5区长江中游平原中湿区、江南丘陵多湿区。
(2)地形、地质条件
项目沿线为沿江丘陵平原区,由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两个个微地貌形态组成。本标段无不良地质情况。区域地层区划属扬子地层分区,工程沿线出露的地层为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地层,缺失前志留系地层,岩浆活动强烈,分布广泛,主要为燕山晚期形成,主要岩体有:高岭刘岩体。本项目内的褶皱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早期凹陷盆地也较发育。褶皱轴向为北东向,背斜则相对紧密,向斜及坳陷盆地多开阔。
(3)气候
本项目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是: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集中,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7-16.0℃,年极端最高气温41.7℃,年极端最低气温-16.7℃。多年平均降水量1280-1370,降雨年季、年内分配不均,年最小降水量760.8,年最大降水量2100,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49.9。
(4)地震
根据多年地震资料记载,评估区内未发生破坏性地震。评估区主要受中强地震影响所致。评估区地震活动的强度、频度相对比较低,属于弱发震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属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加速度分区为0.05g(地震烈度Ⅵ度区),桥隧构造物按Ⅶ度设防。
3.2该桥梁总体风险评估
表3-2-1桥梁总体风险评价情况[5]
评估指标 分类标准 标准分值 在建工程实际情况 评估
分值
建设规模(A1) 单孔跨径LK (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LK(总长L) 6-8 桥梁全长336米,单孔跨径30米。 1
LK<150米或L>1000米 3-5
100米≤L≤1000米或40米≤LK≤150米 1-2
L<100米或LK<40米 0-1
地质条件(A2)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 4-6 桥址区没有对路线有直接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断裂构造等不良地质现象,区内总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1
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 1-3
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0-1
气候环境条件(A3) 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雨雪、台风等) 4-6 I类环境,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1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2-3
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
地形地貌条件(A4) 山岭区 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4-6 平原微丘区 1
一般区域 0-3
平原区 0-1
桥位特征(A5) 跨江、河、海湾 通航等级1级-3级 4-6 跨河,无通航要求 1
通航等级4级-6级 2-3
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 0-1
陆地 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3-6
施工工艺成熟度(A6)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2-3 施工工艺十分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本项目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都参与过类似桥梁的施工。 0
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0-1
根据桥梁工程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计算风险值R:
R=A1+A2+A3+A4+A5+A6=5
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该大桥为等级为Ⅱ级,属中度风险。不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6]。
4.结语
通过对该桥梁建设资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同类或相似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若干安全事故特点,辨识该桥梁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危险物品等所潜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明确各类危险源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从安全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对策和实施措施,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安全度,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张磊.成安渝高速公路龙泉山二号隧道安全风险评估分析.[J].《路基工程》,2013年.O3期:142~147
2.董路钰.复杂地质条件下轨道交通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研究.[D].2012年.重庆大学
3.郭东尘钢--混结合连续梁桥施工阶段风险评估研究.[D].2012年.北京交通大学
进度作为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之一,一直受到项目管理者的重点关注。尽管项目施工之前已经对完工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论证,但由于工程项目技术复杂,建设工期较长,实际一定会与假设不完全一致,面临一定的进度风险。而进度风险一旦失控,工期大幅拖延,将会影响其他两大目标的实现。相反,项目提前投入运行,将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1]。对工程进度进行风险评估是控制项目工期,保障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
在诸多进度风险分析方法中,计划评审技术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之一,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得到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计划评审技术没有具体区分各种风险因素对活动的不同影响程度。本文从风险因素对工期的影响出发,改进了经典计划评审技术。
1.项目进度风险评估
项目进度风险,即不能按期完工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后果。项目进度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辨识进度计划的风险因素并评价其影响,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工程进度失控而带来的损失一般来说都很大,且难以简单量化,目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工期完工概率上。概率性进度风险定义为:在规定时段内,进度计划的计算完工日期超过规定完工日期的概率[2]。它的数学式表达为:
R=P(TC>TP) (1)
其中R表示施工进度风险,TC为计算完工工期,TP为规定或计划工期。
2.计划评审技术PERT
计划评审技术PERT是目前广为使用的进度风险评价方法[3],它对风险因素的考虑包含在 a,b,m的确定之中,这种笼统的综合各种风险因素影响并赋给三时估计的方法,带有一定主观性,并且没有具体区分各个风险因素对各工作和总工期造成的影响程度,而对于具体的每项工作进度风险控制来说,管理人员不仅仅要知道项目的完工概率、本工作的关键程度,更需要知道各种风险因素对本工作的影响程度,有重点的控制风险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 PERT的结果不能较好地指导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工期风险管理。
3.基于改进计划评审技术的风险评估方法
基于以上所述,目前进度风险评价方法都没有区分和量化风险因素对工期的相关性,而网络计划中活动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正是风险因素影响的结果。本文从风险因素的角度来研究进度风险评估的一条有益思路。具体步骤如下。
3.1进度风险因素识别与量化,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权重
网络活动持续时间受多个风险因素影响,为此以进度网络计划图为基础,对辨别和量化后的风险因素,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每项工作的权重分配,使评估过程具有很强的条理性和科学性。
3.2计算活动持续时间
用蒙特卡洛方法(Monte Carol Method,MCM)求解PERT网络时,活动i的持续时间d(i)的计算公式(2)。
d(i)=?琢+(b-?琢)*Randomi (2)
式中,Randomi为活动i在?茁分布下的随机取值。a,b为分别活动i的最乐观和最悲观时间估计。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活动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正是源于风险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找出对活动i的持续时间产生影响的几个主要风险因素,并确定这些风险因素服从的概率分布后,就能够用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来替代?茁分布下的随机取值,式(3)表达了活动i持续时间d(i)的概率分布。
Randomi=∑Rij*Randomij (3)
式中Randomij为活动j在风险因素i的概率分布下的随机取值。综合式(2)(3)得到活动持续时间计算式(4)。
d(i)=a+(b-a)*∑Rij*Randomij (4)
3.3 建立模型,进行风险分析
针对特定的风险因素r,将各个活动上对应该风险因素的具体取值乘以其权重后相加,得到的数值R,将此时得到的总工期T相对应,成为一组数据,如此循环模拟,则最终得到的向量R和向量T的协方差即为风险因素r与项目总工期的线性相关系数。
4.实例分析
以图1所示的某工程进度计划网络图为例进行求解,网络图为双代号网络,工程计划工期为180天。
此工程进度风险因素分为5种:气候因素、设计变更因素、设备失效因素、劳动生产率因素和材料延误因素。各风险因素对每个活动的权重系数由层次分析法得到。以活动A为例,先两两比较构造其判断矩阵,由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天气、设计变更、设备故障、劳动效率和材料延误对活动A的影响权重为:0.29,0.51,0.1,0.06,0.04。同样方法确定活动B至活动L的各风险因素权重。
各风险因素概率分布通过文献资料、专家判断和概率分布理论等方法获得。仿真20000次,结果可知此工程的期望工期 E(x)=175.75天,标准差?滓=6.7天,计划工期的完工概率为:73.7%。为了与经典PERT方法比较,本文也对此工程进度计划用经典PERT方法进行计算,得到其期望工期E(x)=159.9天,标准差?滓=5.3天,计划工期的完工概率为:76.7%。由此看,两种方法得到结果在一个范围内,也证明了改进后的PERT方法具有可行性。
同时,改进后的方法可以计算出风险因素-工期线性相关系数,五种风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52,0.09676,0.2528,
0.0724,0.0964。可以看出,天气因素对项目进度的影响程度最大,设备故障其次。其实际意义是:对于项目管理,根据网络计划图对每一步活动进行风险控制时,能够有的放矢、抓住重点,特别关注此两项风险,采取相关措施减少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从而在微观层上有效的控制进度计划,进一步细化和深入了进度管理。
5.结论
本文从进度风险的最基本元素—活动工序和风险因素的结合出发,基于PERT网络模型和蒙特卡罗仿真,改进了传统进度风险计算方法,不仅能得到常规的计算指标,又构造了风险因素-工期线性相关系数,量化了风险因素影响工期的水平,为工程进度风险有重点的控制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齐东海,宋向群.工程项目进度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卓甫,杨高升,杨建基.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PERT的完工概率问题[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1):44-48.
电力行业是一个高危险性行业,据有关资料统计,电力工程安全危险程度在高危行业中列第八位。安全与风险是两个对立面,风险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能控”,安全风险管理实际上是风险管理。如何直面风险,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作到“见之于未萌,防患于未然”,切实规避、控制和降低风险,是当前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
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最终都需要由不同专业人员的现场作业来完成,如电网运行方式调整需由电网调度和变电倒闸操作来完成,输变电设备技改大修需由输变电检修作业来完成。因此,落实对现场作业的风险管控是电网企业实现安全目标的基本保障。为确保现场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落实到位,对于现场作业的风险辨识非常重要。由于目前电网企业所安排的周期性停电计划均为综合停电计划,计划中包括技改、消缺等多项作业内容,所以传统的仅针对某一作业开展的风险辨识已经不适用。风险辨识必须综合考虑作业本身和与其他作业之间的影响,才能真正反映某一作业存在的安全风险。基于上述考虑,供电局研究提出了包含多个作业内容的作业项目的概念和围绕作业项目实施安全风险管控的理念。
2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风险“辨识三步走”
针对作业项目的安全风险辨识,不仅要关注作业本身的风险,还要关注其他作业的影响。因此,供电局提出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辨识三步走”的方法。
(1)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等方法,对作业现场(包括电网运行方式、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变电设备隐患等)的静态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提出管控措施并更新入《作业安全风险库》,为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提供静态风险基础数据支撑。
(2)运用三维辨识法对作业现场的风险进行综合辨识、评估以及复核确认,提出风险管控措施。三维辨识法是指对照《辨识范本》来辨识作业过程中的动态风险,查看《作业安全风险库》来提取作业过程中的静态风险,通过现场踏勘来确认作业项目的风险。
(3)依据前两步所明确的现场动态、静态风险,使用《作业项目风险评估标准》,从工作复杂度、工作难度、风险情况、班组交叉作业、施工器具、施工时间跨度等方面对作业项目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通过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辨识三步走”的规范作业流程,尽量减少、弱化人为主观判断内容,充分考虑影响作业项目实施的各类因素,并以量化的依据来界定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等级以及明确相应的风险事件和控制措施,从而使对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实现标准化。
3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要点
为了能够规范化、标准化地开展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供电局梳理提炼出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管控流程(见图1),同时明确各流程责任的部门和单位,并着重对项目建立、风险评估、审核批准、承载能力分析、现场实施这5道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管控。
3.1 项目建立
作业项目创建时,一般以单条月度工作计划为一个作业项目;对于关联度较高的几条月度工作计划,可以合并成一个作业项目。地市电力局运维检修部计划专职负责将生产管理系统中正式下达的次月工作计划导入风险管控系统,依据通用原则创建作业项目,并将作业项目下达到涉及的工区(包括检修、运行工区)和相关配合单位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同时填写风险管控措施。
图1 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管控流程
3.2 风险评估
作业项目下达后,就要对作业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一是,由地市电力局调控中心结合省电力公司电网运行风险预警单,依据《电网运行方式风险预警管理标准》编制电网运行方式风险评估表和电网运行方式风险预警通知书,明确电网运行方式、存在风险和电网预控措施等内容;对于存在较大及以上电网运行风险的作业项目,还应编制电网事故预想。二是,由项目涉及工区安排相关人员结合调度提出的电网预控措施要求,按照“辨识三步走”的方法,对所指派的作业项目(含多个作业任务)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并上报工区专职;相关配合单位(营销部)根据调度提出的电网预控措施要求,填写针对性风险管控措施。三是,由工区专职对作业项目所有风险等级工作任务的风险进行评估,同时对风险预控措施进行审核,填写工区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到岗到位人数和相应岗位,并上报工区领导。
3.3 审核批准
工区领导对作业项目的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控措施进行审核,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专职对工区上报的作业项目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控措施进行审核,填写单位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人数和岗位。对于作业项目风险等级为一般及以下的,其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控措施需由安监部专职备案后,作业项目风险辨识及评估工作才能结束。对于作业项目风险等级为较大及以上的,其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控措施需由安监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审批。对于作业项目风险等级为重大的,其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控措施还需由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审批通过后,作业项目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才能结束。
3.4 承载能力分析
在一般及以上风险作业项目列入周计划后,由各工区安排相关人员对各工作任务开展安全承载能力分析,依据工作任务风险评估及预控措施生成《控制措施卡》进行现场作业风险管控。作业项目为单一生产班组承担的,由该班组的班长进行安全承载能力分析;项目涉及多个生产班组的,由工区作业项目负责人进行安全承载能力分析。
3.5 现场实施
现场实施作业风险管控包括:在开展现场作业前,由工作负责人查看并打印《控制措施卡》,必要时可补充完善《控制措施卡》中的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依据《控制措施卡》对现场作业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及时总结《控制措施卡》执行情况。
3.5.1 变电运行作业《控制措施卡》的使用
(1)使用人为负责拟票、审票、操作、许可工作的运行值班人员,作为危险点分析预控使用。
(2)依据《变电站安全围栏标准》和《操作票、工作票管理规定》开展“两票”工作。在操作拟票、审票、正式操作和工作许可前,应确认《控制措施卡》中的风险是否变更并及时调整。
(3)正式操作(许可工作)前,值长根据《控制措施卡》向负责操作的值班人员进行交底。
(4)操作过程中的新增风险事件应按“操作异常”处理要求执行。
(5)操作结束或工作票终结后,值长应结合“复查评价”与操作人员共同总结《控制措施卡》的执行情况。
3.5.2 变电、输配电检修作业项目《控制措施卡》的使用
(1)《控制措施卡》执行人由工作负责人担任。
(2)《控制措施卡》可作为工作安全交底内容使用;使用《控制措施卡》的作业项目,若同时使用《作业指导书》,则应用《控制措施卡》替代《作业指导书》中的“危险点预控措施”使用。
(3)作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作负责人负责监督《控制措施卡》中控制措施的落实并逐项确认,并随时判断《控制措施卡》中的风险是否变更且及时调整。
(4)作业结束后,执行人应在班后会中与工作班成员共同总结《控制措施卡》的执行情况。
4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控薄弱环节及改善措施
(1)虽然力公司在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管控体系中引入了班组安全承载能力分析,但是班组承载能力分析仅能通过可以直接取得的人员素质情况和班组装备情况进行评估,尚无法准确反映班组成员的精神状况。
改善措施:引入员工岗位适应性心理学分析,优化班组承载能力分析标准,定期由班组长将班组人员岗位适应性信息录入到系统中,使得评估所需的信息更加贴近实际。
(2)作业项目立项过于依赖个人判断,尚缺乏统一的立项标准,实施过程中差异性较大。
改善措施:经过不断摸索,提炼形成作业项目立项标准,并定期更新完善。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的、严谨的、全过程的管理活动,要做好项目的风安全风险管理,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安全风险管理手段,才能对风险进行更有效地控制,确保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才能使其健康、安全、有序的发展。
近年来江苏地区电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目前已经建设输电线路8.5万千米,每年新开工输电线路约2800千米。已经建设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943座,每年新开工变电容量约2500千伏安。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电网项目建设的水平和要求越来越高。“十三五”期间是我国能源电力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三五”电网规划和电力建设主管部门要求要提高电力投资的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电力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全面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有效防控电网项目造价风险,有效提高投资效益成为新的课题。
一、研究综述
近年来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管控越来越受到行业和学术界的重视。2011年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逐渐应用到电网项目的招投标和结算之中,市场化因素更加明显。限额设计、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和全寿命期造价管控有效降低了电网项目概算超可研、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风险。钟波等(2004)统计了电网项目的风险因素和管理问题,提出了电力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①。安磊等(2014)结合故障树法对电网项目的建设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②。谢传胜等(2001)通过风险识别、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和风险评估,系统地分析了电力项目风险③。刘超等(2006)对水电工程造价进行了评估和预测,研究风险大小对水电项目造价的影响程度④。章昀玥等(2016)建立了电网工程造价风险评估体系,分析了引起电网项目造价偏差的影响因素⑤。雷碧涛(2007)等采用了模糊分析法研究了不同风险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程度⑥。
二、电网项目造价特点
电网项目主要由变电项目、送电线路项目和通信项目组成,包括建筑工程、电气安装、设备调试、通信工程和系统启动调试等多个子项。电网项目造价特点决定了电网项目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超高压变电项目建设的标准工期一般是13—15个月,造价管理主体多样,有电力主管部门,还有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等参与主体。投资能够达到几个亿,工程可能跨越几个省份的不同地形和地貌,建设的技术要求很高。电网项目造价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造价管理环节传递性
为确保电网项目建设工程造价管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工程造价在每个阶段的可控性,电网项目造价管理要经过决策设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建设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等十几个造价管控环节。不同的管控环节有不同的管理规范和工作要求,也面临了不同的造价管控风险。不同阶段的管理要求具有传递性,造价管控风险也会相互影响。
(二)造价管理控制动态性
电网项目造价控制要经过可研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结算和竣工决算等主要阶段。同时会受到技术方案变化、设计变更、招标工程量清单开列不准确和现场签证等因素的影响,造价管理控制具有动态性。
三、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等级评估
按照风险大小将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等级划分为四级,分别为:低风险、一般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电网项目造价风险一般发生在决策设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建设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各个环节,按照电网项目风险等级内涵、接受准则和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矩阵,通过对参与过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管控的专家进行访谈和发放问卷调研,对江苏地区2012年以来投产的220千伏新安至邢柏线路工程等41个输电线路项目和江苏天目湖500千伏变电站扩建主变工程等45个变电站项目进行造价风险管控情况分析,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整理、汇总,对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等级进行评估.
四、电网项目造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主要是在初步设计、编制结算书、审批施工结算、编报结算报告和项目结算监督阶段。所对应的主要风险因素是初步设计概算结余率过高、重大工程变化未履行手续、签证内容不合理承担施工单位费用、土建工作量确认不真实、材料认质认价不规范、物资领退料环节不规范。
(一)初步设计概算结余率过高和重大工程变化未履行手续
初步设计概算结余率过高一方面是按规定增值税不计入项目实际投资等政策因素导致。另一方面是因为招标设计费用结余、工期缩短产生的建设期贷款利息结余和勘察设计深度及质量不足导致概算过高等技术和管理因素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管理人员对现场实际情况不了解,现场管理不到位,完全依赖施工单位和现场监理人员对变更设计的审核把关,对招标情况与实际施工情况疏于核对,导致设计变更要求形同虚设,对应该履行设计变更手续的未履行审核手续,多支付施工单位费用,从而导致重大的电网项目造价风险。
(二)签证内容不合理、项目建设管理人员未对现场及招投标合同进行确认,直接签署意见
对施工合同、施工工艺不熟悉,对理由不充分、不成立的项目准予签证。签证办理时间和周期过长,给承办人和利害关系人暗箱操作留下隐患。为规避一些工程方面难以处理费用的处理,或者规避一些复杂费用处理程序,采取违规变通形式进行虚假签证。甚至与施工单位串通,认可不合理签证或虚报的工程量,为施工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三)实际工作量和损耗
如土建工作量确认不真实。对于涉及工程造价的隐蔽工程,施工方更愿意绕开相关管理程序,以联系单、图纸会审、会议纪要、竣工图的形式,作为办理竣工结算的依据。若现场管理不到位,极易失实造成重大损失和造价风险。材料认质认价不规范。认价形式不规范,未详细说明品牌、规格等能够确定价格的关键信息。对非暂定价材料进行重新认价。可以套定额确定综合单价的,以独立费的形式进行了认价。材料认价粗放,价格高于同期信息价等因素导致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物资领退料环节不规范。电网项目,特别是输电线路工程物资计划上报不准确,结余物资通过其余多个工程中转、领用、报废,导致了造价风险的存在。
五、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管控措施
(一)初步设计概算结余率管控
电网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工期长、社会影响面大、建设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应适度考虑预度。为有效降低工程投资结余率,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率,造价管理工作应向两端延伸。一是要深入研究,参与确定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最大化利用往年建设管理经验,配合新建变电站站址、线路路径方案优化比选,为费用预估提供合理化建议,减少工程估算与实际投资偏差。二是落实初步设计管理要求,发挥勘察设计质量、监理质量的后评估成效,实现初步设计达到施工图深度,避免在工程建设实施阶段产生重大方案调整,减少工程概算与实际投资产生重大偏差的可能性。
(二)重大工程变化造价管控
重大工程变化造价管控应加强重大工程变更的审核审批,认真判断责任归属,严格区分业主单位工程质量提升而变更、施工单位因不平衡报价后企图多结算费用而提出变更和设计深度不够而提出变更等情形,切实控制重大变更和工程造价风险。项目建设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招标工程量审核管理,对于安全质量要求以及其他工程管理要求在招标工程量审核时予以添加,对需要设计变更的严格履行设计变更手续,对设计变更规范性严格把关。
(三)现场签证管控
一是签证时认真核对招投标文件和合同规定,投标人已报价费用和应该考虑的项目措施费不应签证,并做好核对记录,加强技经人员对签证流程把关审核力度。二是正确判断发承包双方责任,加强业务学习,应由施工方负责的费用不予签证。三是将变更签证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纳入履约考核,在合同条款中增加对施工单位变更签证存在虚报、假报等行为的经济处罚条款。四是对设计变更签证事项实行“事前审批、一项一签、一事一单”原则,杜绝事后补签。
(四)实际工作量和损耗管控
对土建工作量要确认管控。电网项目管理中参建各方要认真履行职责,牵涉重大造价调整的隐蔽工程,相关的会议纪要、联系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均应严格管理程序,确保隐蔽结算内容可控、有序、真实。重大签证工程量需附图并注明尺寸、标高,并应具有计算过程,附影像等支撑材料,签证附件作为计量依据,要有参建四方会签确认。对材料认质认价要管控。在材料认质认价方面建立规范的认价流程,完善认价机制,充分利用市场询价、比价等手段,公开、公平、合理地确定材料价格,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防范电网项目造价风险。对物资领退料要管控。一是在每个工程建设过程及最终投产时对物资上报计划及结余进行对比并形成分析文件台账,对上报物资结余较大的进行详细分析,并查明原因。二是严格物资计划填报要求,确保计划准确。三是开展每批次物资计划内审、外审情况的管控,通过审查减少物资领退料风险。四是加强对设计深度的管理,有效控制物资结余量偏差。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可能出现在决策设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建设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十三个造价风险环节。本文通过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矩阵建立和访谈调研,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对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等级评估,明确了初步设计、编制结算书、审批施工结算、编报结算报告和项目结算监督阶段的较高风险等级。
结合
电网项目造价管控实践分析初步设计概算结余率过高、重大工程变化未履行手续、签证内容不合理承担施工单位费用、土建工作量确认不真实、材料认质认价不规范、物资领退料环节不规范的造价风险因素,并提出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管控措施,能够有效管控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有助于江苏地区“十三五”期间电力投资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注释:
①钟波.基于软计算理论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与算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②赵志刚.基于网络分析的电网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
③谢传胜,侯文甜.基于列和求逆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模糊评价[J].北京:科技和产业,2001.
中图分类号:TV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045-01
1 研究背景
2011年7月底,国家能源局提出了“认真做好抽水蓄能电站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促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健康有序发展”[1]的要求,国家对抽水蓄能电站的需求日益急迫。但随着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急剧扩张,建设管理能力有限,建设队伍相对较少,施工和管理经验欠缺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基于以上问题,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过程开展项目风险评估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主要参考《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中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
2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概述
抽水蓄能电站有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复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点[2]。风险来源主要包括规划与设计、土建施工、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电站运行、投资决策等五个阶段。本文以国内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例,重点对土建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实施阶段和缺陷责任期阶段[3]。
3 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流程
本文引用《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T 50927-2013)中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可能性等级和损失等级的矩阵对比,得出风险等级。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风险可依据风险事故损失进行分类,包括人员伤亡风险、经济损失风险、工期延误风险、环境影响风险、社会影响风险。
风险应对的手段有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风险缓解)、风险自留、风险利用等方法[4]。
4 风险评估
4.1 风险辨识
本文仅简单列举以下风险:
4.1.1施工准备阶段风险
(1)施工单位者违法分包或转包,造成施工安全、质量系数降低,投资成本变相流失;
(2)项目经理能力不足导致工程决策失败;
(3)供货商资源不足,导致设备、材料供给不足,材料质量不合格;
(4)监理对工程的监督能力不足;
(5)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中标价格与市场价格发生巨大差距,导致施工单位使用劣质材料、报废设备等情况;
(6)建筑材料开采地发生变更、机械设备进场及使用、维护不方便;
4.1.2工程实施阶段风险
(1)施工单位不按图纸和技术标准施工,擅自修改图纸,甚至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风险;
(2)施工单位使用了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造成工程质量风险;
(3)监理未认真履行监理责任,造成工程安全、质量风险;
(4)设计提供的设计图纸不规范、不及时,导致实施阶段停工待图,造成进度风险;
(5)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规范,造成安全风险;
(6)发生重大设计变更,导致承包商大量索赔;
(7)施工期出现的异常气候,给工程造成意外的损失;
(8)通货膨胀造成工程成本的上升,造成价格风险;
(9)保险方案的投保的范围不满足项目风险转移的特性,造成风险;
(10)农民工工资支付不及时甚至拖欠,导致的;
(11)施工导致环境污染,遭到媒体曝光或政府罚款;
(12)建筑物、构筑物管理不善,引起垮坝、漫坝等事件,造成社会、人身风险。
(13)隐蔽工程施工质量不佳,造成质量事故风险。
4.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多种,有专家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LEC法等等[5]。本文通过矩阵方法,得出风险等级,再根据不同的等级,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4.3 风险管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可以发现,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项目土建施工期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安全、质量、进度、造价、技术和项目管理上,因此,加强这“六项管理”便成为了风险管控的必要手段,其中项目管理指完善承包商管理、分包管理等。
4.4 主要控制措施
为有效控制风险,某抽水蓄能电站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进行风险控制,以下几项控制措施,仅供业界人士参考:
(1)通过日常检查,对承包商进行相应扣分,并应用于招投标时的打分;
(2)“人”的方面,推广承包商入场考试制度,结合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在施工单位各类人员入场前,进行资质审查,合格后,结合业主管理要求和施工单位的培训要求,对承包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试,为合格人员颁发统一格式的证件。以此严格控制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素质;
(3)“机”的方面,制定《施工机械(具)管理业务指导书》,规范施工设备、特种设备、施工机具、测试测量设备、个人防护用具等管理,从设备的入场开始,狠抓注册、安装、拆卸、检查、维护、校验、报废等环节;
(4)“料”的方面,严格执行关键施工材料由甲方供应的原则,并在每班施工前,经第三方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施工。同时,严格把控质量,推广“WHS”的质量管理方法,按分部分项工程,将作业划分为W(见证点)、H(停工待检点)、S(旁站点)三个类型点,分别进行管控。
(5)“法”方面,执行施工作业指导书、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施工作业票、站班会交底的“四步法”,落实作业过程的风险预控措施;
(6)“环”的方面,吸收国内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和现场照片,印发了《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安全与环境设施规范应用手册》,对现场安全与环境管理提出的规范要求;
(7)严格控制分包管理,严禁违规分包、违法转包,定期开展检查,并以重拳,打击违法条例的单位。
(8)造价方面,定期根据市场行情,向上级公司申请调整概算,避免索赔风险,同时也避免了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的现象;
(9)进度管理方面:严格按照进度三级管控的方式开展工作,由南网公司负责里程碑节点,调峰调频发电公司负责一级进度,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负责二级进度,施工单位负责三级进度,层层管控。
(10)技术管理方面:邀请国内著名行业专家,进行咨询指导,以保安全、保质量为先,同时兼顾经济环保,降低施工过程风险。
5 结论
通过有效运用工程建设风险评估的方法,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开工以来各项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无安全事故发生,质量检查优良率达98.6%;进度略微超前,技术管理成效显著,其厂房顶拱开挖爆破残孔率达98%,得到了时任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的张基尧同志的认可;社会影响较好,与当地相处融洽,多次荣获“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其工地上涌现出5位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2009年底开工建设至今,该抽水蓄能电站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项目风险评估方法,风险库初步建立,并得到有效应用,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242号).2011.07.
[2] 孙彩玉,水电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及城乡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T50927-2013).2013.12.
对于建筑行业的很多领导者和员工来说,他们控制财务风险的意识较弱,导致建筑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系统和制度不够完善,当遇到风险时,不能有效的抵抗风险,使得企业遭到财务上的损失。
(二)没有专业的控制项目财务风险的人员
对于我国的很多建筑企业来说,缺少专业控制想财务风险的人才是大部分企业的共性。很多企业就算聘用专门的项目财务风险控制人员,但这些人员都缺乏不同程度的专业知识,导致他们所作出的政策或方案不能再实际操作中起到真正的作用。
(三)没有科学、合理的项目财务风险控制系统
由于企业控制项目财务风险的意识较弱,再加上又没有专业的项目财务风险控制人员,所以建筑企业就没有科学的项目财务风险控制系统,使得企业在开展项目时没有依据,对风险也不能及时、准确的意识到,给企业带来财务损失。
(四)合同规定不够详细,造成财务损失
在施工之前,建筑企业在编制合同时,不够详细,忽略了一些细节,而当双方发生纠纷时,没有充分的证据维护自身的利益。
(五)预算编制不够全面,导致施工过程中资金损失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预算的编制是很重要的。但是大部分建筑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人员,导致在预算编制时考虑不够周到,在节约成本上没有真正的起到作用,再加上预算的执行力度不够强,最终导致建筑企业资金损失。
(六)缺乏规范化的成本管理
对建筑企业来说,成本管理是控制项目财务风险的重点。而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于材料使用的控制,而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在材料使用方面是很随便的,没有进行详细的记录,导致材料使用超过预计,给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损失。
二、强化建筑行业项目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
(一)强化项目投标时的财务风险控制
1.选择风险最低的发包商,尽最大可能避开财务风险
对建筑企业来说,选择最合适的发包商是很重要的。建筑企业在确定所合作的发包商之前要对发包商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对发包商的财政状况和信誉进行风险评估,选择风险最低的发包商,为建筑企业带来最大利益。对于需要招投标的项目,建筑企业应着重评估发包商项目法律法规方面的风险,例如发包商是不是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一方;而对于不需要招投标的项目,建筑企业应着重对发包商项目资金的来源进行调查,并评估发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能提供的周转资金的数目。
2.构建投标风险评估部门,专门评估投标项目的风险程度
在投标之前,建筑企业应将所获得的投标文件交给投标风险评估部门,由该部门进行全方面的风险评估。投标风险评估部门不仅要预估该项目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要详细的审核施工图纸,投标风险评估部门需要向领导层提供评估报告,建筑企业根据投标风险评估部门所提供的评估报告,再综合自身所具备的生产力、劳动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选择最合适的投标方式。同时,在决定投标之前,建筑企业还应进行全面的成本预算,预计项目进行时租用设备、购买和运输材料所需要的周转资金等,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3.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基础上签订合同
建筑企业在项目中标后,双方要签订合同。在签订合同时,合同中的一切条例都必须以国家相关的法律为背景来开展,合同必须明确指出双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力,双方都必须仔细的阅读合同中的所有条例,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可以提出不满和疑问并进行修改。合同必须明确规定工程验收时间、工程结款时间和结款方法,并且明确材料购买方、缴纳税款方等,双方应该将一切细节都拟定在合同中,避免发生纠纷。
4.选择能力强的分包商
建筑企业除了要选择最合适的承包商,还要选择最合适的分包商。因为分包商要想建筑企业支付一定数目的质量保证金,所以分包商可以为建筑企业分担财务上的压力,使得建筑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投资,不断发展企业。建筑企业在确定分包商之前需要对分包商的施工成本的垫付能力进行评估,选择资金雄厚的分包商。
(二)项目施工期间的财务风险控制
1.制定多个施工方案,从中选择最好的一种方案
一个项目要想顺利的开展和进行的话,必须要有最完美的计划方案与之附和。建筑企业应在项目施工之前制定最完美的施工方案,建筑企业要在制定施工方案之前到施工现场多次勘察,结合施工的实际条件、环境和规模来制定方案,在最大限度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还能保证施工的质量。施工时要严格执行建筑企业所制定的施工方案,向建筑企业定期提供报告,做好事中的及时反馈,企业要及时根据报告作出准确的调整,增强企业控制风险的能力,为企业带来最大利益。
2.创建预算管理委员会,专门编制预算
建筑企业在每年的年初要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全面预算,企业不仅要有足够的投资项目资金,还要有更多的资金来进行周转和作为项目成本。建筑企业财务部门要根据投资的项目来调整企业的资金结构,不断优化企业长期与短期的资金比率,借入、借出和自由的资金比率,同时,建筑企业还应提升企业的偿还财务能力,为企业建设好的形象,提供企业的信誉程度。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创建预算管理委员会,专门编制项目预算方案,并严格监督项目事中的预算执行和事后的预算审核和评估,为企业构建庞大的信息系统,逐年强化预算的编制、执行、审核等操作,通过预算提升建筑企业控制风险的能力。
3.规范化建筑企业成本管理,节约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
建筑企业的项目风险管理重点在于成本管理,规范化的成本管理能够大幅度的提升企业控制风险的能力。而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于节约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建筑企业应该制定材料使用制度,并要求员工严格执行,增强企业施工人员节约材料的意识,对超额使用材料的部门和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严格执行需要多少材料就用多少材料的制度。同时,施工时应计划好大型设备的使用时间,尽量将大型设备的可使用时间用满,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三)工程结款阶段的财务风险控制
1.做好竣工后的签证工作,最大限度巩固工作成果
工程竣工后,建筑企业应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签证工作,签证工作必须在相关法律基础上开展,签证工作必须明确劳务费、工程的增加量或减少量、材料的用量和费用,在发包商代表作出书面的签证后,建筑企业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审查签证的签证人是否有权力进行签证工作等,在签证工作结束后,还要审核签证所授予权力的期限和范围,保证签证工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并依照之前合同所规定的竣工时间和工作量等来保障建筑企业的权利。
2.保存好施工的所有资料,保障自身利益
建筑企业应该保存好施工的所有资料,例如材料使用记录、所有会议记录、暂停工程通知单、施工调整签证单等,充足的材料能够在发生纠纷时提供足够的证据,保障企业自身的利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工程变动是要做全面备案,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b)-0034-02
水利工程项目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具有水利工程专业性强、风险源多、监管困难等特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在整个项目周期中可能会对项目进度、环境、项目双方利益等产生不良影响的事件。近年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工程项目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研究也逐渐展开。研究指出,构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利于促进重大工程项目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文章针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性的特点,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工程项目的风险性进行评价。
1 模糊层次分析方法
1.1 模糊层次法分析步骤
FAHP是通过比较两两影响因素,构造模糊判断矩阵,由判断矩阵来求解权重,它将判断矩阵调整成模糊一致矩阵,由于模糊一致矩阵满足一致性的检验条件,所以可以直接利用它来求得最后的权重。其具体步骤是:建立递阶层次分析结构构造模糊一致矩阵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建立指标隶属函数,计算隶属度进行综合评价。关于如何确定aij的值,Saaty等建议引用数字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
1.2 模糊判断矩阵的建立和一致性的调整方法
表示元素和相对于上一层次元素进行两两比较时,元素和元素具有模糊关系,“有比B重要的多”的隶属度。采用三标度法定量描述任意的两个方案相对于上层准则的相对重要程度,且容易两两比较。这样能够使专家很容易对两两因素做出谁相对重要的决策,而且改造调整后的模糊一致性矩阵满足一致性条件,无需再进行一致性检验。
1.3 隶属函数的确定
2 应用实例
2.1 工程概况
M水电站工程位于汉江一级支流旬河上游的镇安县境内,川河口下游5.3 km处旬河干流;厂址位于坝址下游9.26 km,月河口上游0.76 km处旬河干流。该水电站工程占地分为永久征地和临时用地两个部分,总计占地面积329.98亩。枢纽布置方案由碾压砼重力坝、右岸发电引水隧洞、调压井、电站厂房及月河引水工程等主要建筑物组成。
2.2 工程项目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现有文献,分别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系统脆弱性、水利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对象两个方向来评价指标体系。该文根据水利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理论,建立M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风险集A即风险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设计技术风险C1,社会风险C2,施工风险C3。通过对设计技术风险层C1包括:水文地质勘查风险、设计质量风险、设计变更风险等;社会风险层C2包括:交通条件集散地状况、当地治安状况、行政干预风险等;施工风险层C3包括:施工质量风险、费用超支风险、施工风险等三个层次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计算。
2.3 工程项目建设风险性评价
在得到各工序的隶属度和权重的计算结果之后,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模糊运算,即×
×。越大表示发生的概率越小。风险发生率用表示。各分项风险概率计算结果具体为:C1=0.420 4,C2=0.685 7,C3=0.893 9根据结果可知,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施工风险概率最大,社会风险次之,相对设计风险最小,这就引导人们在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工作。
3 结语
(1)该文以基于模糊数学的模糊层次分析的方法理论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来确定权重,并且建立了比较适合的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用工程实例M水电站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可行性和适用性。(2)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水利工程项目风险性评价中,计算方便,工作量小,可结合计算机软件设计算法,实现输入原始数据既得评价结果,数据获取容易,通过实际测量定量各评价指标,使得评价结果客观性更强。
0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而建筑业的发展成为经济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人们也在建设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筑工程的投资大,工期长,这让工程项目本身就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总的来说,建筑行业就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建筑项目的风险管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
首先,建筑企业的风险意识不强,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所以,建设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完善风险防范制度。除此之外,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存在侥幸心理,风险管理意识淡薄,这对降低企业风险有阻碍作用。其次,在风险识别方面,施工单位识别能力差,风险识别成本高,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一定要进行风险识别。目前,我国施工企业还没有习惯编制风险管理方法手册,这让风险管理缺乏一定的依据,造成了风险管理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2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
风险识别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项目风险,因此,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就是风险识别,实践中,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来进行风险分析,综合考虑风险内外的各种因素,及时发现项目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可能性。
风险评估,这是对风险事故将会对工程项目造成的影响进行的评价。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的,管理人员通过使用各种工具与方法对风险的严重程度展开评价,分析其对工程项目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风险评估主要可以分成两个方面,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风险估计就是估算风险将会造成影响的大小,进行这类计算能有效降低风险的破坏力。风险评价这是对风险发生后的情况进行评价,并确定其具体的严重程度。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都属于风险分析,对企业及时有效的预防风险事故有积极作用。
风险规划是为企业编制有效的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规划是在风险分析后对项目面临的风险做出行动方案的选择,并制定出规避风险的策略和计划。
风险控制就是对风险计划的修订和控制。风险控制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风险的进行监测和实施控制措施的工作。风险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①积极落实并实施风险计划中的有效措施对风险控制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妥善的处理风险事件导致的不良后果。
②风险控制能预测项目风险变化,及时做出反馈与调整。如果风险变化已经超出了预计,那施工单位就必须重新进行风险评估,并制订的规避措施。
3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防范对策
3.1风险态度与风险决策
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态度直接决定了施工企业的风险重视程度。风险态度主要有风险规避型、风险偏好型和风险中性三种。研究证明,风险偏好型的企业通常不太重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他们比较注重一时利益,对风险的防范意识较差。如果项目施工一旦发生风险事故,这会对施工的正常进行和工程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风险规避型企业是极度恶风险的企业,他们比较重视风险管理,对风险防范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因为风险的种类是不同的,为了减少施工项目风险事故,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自身的风险态度,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的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态度直接影响着风险的决定,所以,科学的风险管理态度才能真正促进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3.2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风险管理
我们从业主的方面来看,在招投标阶段主要可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有:委托信誉良好的项目咨询企业编制科学的工程计量清单,准确计算工程量,并对项目施工计划、目标和内容做详细分析,科学的选择合同计价方式,规范工程招标过程,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的施工单位。
3.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风险管理
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是关键,优秀的施工图纸可以减少设计变更,提高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力度,严控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对施工现场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做好登记,以确保对现场的实时监控。
3.4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巨大支持,并保证施工单位能进行系统的、科学的风险管理。首先,对于工程设计要严格审核和考察,必须保证设计的质量,如果发现设计中有遗漏或者一些细节问题没有考虑周全,应立即组织相关设计人员一起协商解决。施工图纸的质量把关要严格,根据建设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图纸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审查,而采用风险控制的方法也对工程风险管理起着积极作用。其次,风险评估工作不能少,上述内容也提到了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我们这里就不再详细解说,但值得注意的是,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前者是利用估计者的知识和经验对工程风险做出主观认识,后者则是运用科学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进行的定量估算,而二者合二为一才能做出最准确的估计。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项目风险已是施工项目风险的主要部分。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管理、防范是现代施工建设单位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而我国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水平都有待提高,风险管理制度也还需要不断完善,只要真正认识到这些,才能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防范。
参考文献:
[1]简华晋.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6).
[2]王佳慧,孙国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J].华章,2009(4).
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各石油企业对国际石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该项目安全正常实施,达到预期收益,并保证本企业及国家的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科学管理过程。这一管理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项目前期的风险预先管理、项目中期的风险监控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后评估。对于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投资者来讲,要想管理好投资和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事件,除理解风险管理的概念之外,还必须确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指导思想,包括风险管理的目标、管理内容和程度,不然将造成风险管理混乱。
一、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体来说,我国现阶段的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学习、探讨阶段,无论是对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理论研究还是应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与不足。分析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1.风险识别的准确性低
在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进行风险辩识,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运算及分析找出影响国际石油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风险辨识是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会影响到项目风险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我国石油公司在参与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会有关心股东投资回报率,而忽略国际石油项目前期的风险。尤其对项目的政治风险和石油市场风险缺少识别能力,存在侥幸和放任心理,导致风险辨识的准确性降低。
2.风险评估技术不成熟
风险评估专业细分性不强会导致石油企业风险评估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国际石油工程项目施工的专业知识,尤其缺乏专业的石油项目风险评估人员。这就造成评估人员在许多方面考虑与分析得不够周全,使得在国际石油工程这种高技术风险项目的评估中常处于某种粗放状态。
3.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
在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践中,对于风险管理应用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还不完善,我国大型的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缺乏整合的、系统的管理思想,很多企业虽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但是不能很好的对风险管理各个环节加以整合。因此,即使采用了一定的风险管理分析、评价及应对手段,也常常不能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链条,使得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不够全面,这种风险管理系统性的缺失会造成风险管理漏洞,还会影响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
4.风险监控复检体系不完善
我国现行风险监控复检体系不够完善,风险监控复检环节缺失,会造成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链条的中断,不能形成完整的风险反应回路,进而使得风险管理手段不能适应目前变化的风险因素。风险监控复检系统是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重要的环节,监控复检的不完善,会造成风险管理的漏洞,使得风险管理偏离预定目标,不能做到有的放矢造成风险管理的错位,影响风险管理的效果。
二、加强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几点对策
1.强化风险识别可靠性
对于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可按照国别风险和工程风险分类的风险分解结构进行识别。一般而言,风险识别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多步骤的将识别的风险特性文档化的过程。风险识别的参与者可以包括承包商的项目组成员、项目干系人、项目外的风险管理专家等。其次还应通过风险管理的后续教育及风险管理人应用技能培训等方式来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大力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使风险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并在培训中普及风险识别的方法及应用技能,使科学的风险识别可以真正的应用于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之中。
2.多种评估方法并行
石油工程风险评估包括对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和风险出现的概率进行估算,为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控制管理提供依据等。国际石油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投资额高、风险因素复杂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过程中应采取多种风险评估方式,如比率分析、概率分析、混合分析、半定量分析等评估方法,然后利用加权法,根据评价系数对风险说明中罗列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比对。
3.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3.1企业内部组建管理小组。应挑选有较高职位的管理人员和较高业务素质的专业人员参加,具有善于沟通、严谨细致、处乱不惊、具有亲和力等素质,熟知企业和本行业内外部环境。
3.2常规性的调查分析征兆。从消费领域、生产部门、研发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营销部门、经销商及同业竞争者等渠道收集显性和隐性的危机信息,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危机开列清单,预先予以警示。
3.3建立灵敏准确的外部环境监测系统。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首先要对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状态。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密切注意与本企业相关的各种因素,如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目标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变化发展趋势,从因素变化的动态中分析预测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
4.多次进行风险复核
建立工程项目监督管理从业人员培训、认证制度。工程项目管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对于工程项目监督管理从业人员要实行严格的资格管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风险监控应是一个实时的、连续的过程。它应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4.1修改风险应对计划。当预期的风险发生或未发生时,当风险控制的实施消减或未消减风险的影响或概率时,必须重新对风险进行评估,对风险事件的应对计划等做出修改,以保证重要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
4.2变更计划。过多的实行随机应变措施,可能会大大增加项目的风险,增加过多的费用,这种情况时可以对风险做出反映的项目计划变更请求。
中图分类号: TE42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工程项目不断大型化和多元化,建设行业企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己逐渐被各参与方所重视。
一、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是指建设工程项目从开始策划到使用报废为止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全过程。对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而言,项目全寿命期包括:项目策划决策阶段、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和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全寿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模式以其系统化、集成化和信息化的特征成为现代项目管理的新趋势。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可以将项目看作一个系统。将项目的时间维、要素维、工程系统维进行三维的集成,构成项目管理的集成系统。
二、工程项目的风险
风险一般就是指活动或事件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危害。风险也就是引发损失的可能性和导致的后果危害性。因此不确定性和潜在的损失是风险的必要条件。工程项目风险具有三个特点:周期长、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及种类繁多;可变性;客观性和普遍性。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中的风险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风险主要可分为技术风险、进度风险、费用风险、计划风险与保障性风险等几类,其中技术风险是主要因素。系统风险之间相互影响,并存在于整个工程项目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其中人的风险是核心的因素。
三、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风险控制
对照项目实施过程,把项目全寿命风险控制分为三个阶段:项目的策划决策、项目建设实施和项目运营维护等阶段。
项目策划决策阶段包括项目策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问题主要就是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这两个指标是重点也是核心部分,风险管理就是从整体上把握对投资收益、技术风险进行评估,区别传统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不可行性研究,从否定的角度论证项目的各项可行性。•
项目建设实施阶段主要包括项目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设计阶段控制质量和造价属于事前控制,应选择经济价值高的设计方案。设计阶段应把设计做细、做深入,避免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而增加成本和不必要浪费。从全视角全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分析评价整个项目的风险因素,制定控制方案,评估必选各个方案,不断进行优化。把好设计图纸审查关,提醒设计人员对各类规范标准进行核查,尤其是新出台的标准规范。另外,定期由专人检查和识别风险清单项目,更新控制计划等。
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在图纸自审、汇审和资料检查基础上,编制实施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通过静态和动态多种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评价,从中选择收益高、价值工程合理、科学先进的方案,然后汇编成本计划,进行成本事前控制。组织有关专家,结合成本计划对施工组织和实施过程进行风险评估,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更新风险管理计划。安全质量进度的管理人员应分别进行各项风险内容工作交底、风险管理教育,提醒承包商注意,提高其对风险管理的管理能力。
建筑项目的施工阶段是项目全寿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施工阶段存在的风险主要有质量与安全风险、合同风险、人员风险、材料价格风险等。施工阶段的风险控制应由项目经理统一负责,统一组织,统一协调,与项目管理同部署安排,同运行检查,同考核奖罚。建立健全项目施工风险预测、控制,责任体系,提高系统防范能力。对项目施工风险采取分类处理,提高应对水平。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安全质量管理,配备相关的岗位和专职人员,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的管理手段,排除影响各个施工过程的隐患。
竣工验收阶段应按照合同和标准规定办理竣工验收和资料编制,做好各项送审工作。设计变更不应超过允许范围,如出现不可抗力原因和政策变化造成的费用增加,需及时办理现场签证,办理追加合同价款结算工作,确保工程的收入,加快资金回笼。保修期内,可根据实际情况,预估可能发生的维修费,制定保修计划,控制保修费用的落实和使用。可委派或委托就近工作人员管理,节省费用。竣工验收时,先进行验收风险评估,编制风险的控制盒运营使用的风险情况分析表,提出合理的质量评价和运营风险管理建议。
项目运营维护阶段主要包括运营准备和运营维护两个内容。人们对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关注主要的集中在规划设计阶段,而对运行过程则有所忽略。运营维护阶段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所以使用维护阶段也是面临的风险最多的一个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其安全风险是鉴定建筑可靠性,确定正常使用和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标准,制定检测计划,确保使用安全。另外还要考虑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合理成本,尽量达到最优化使用。使用阶段还要控制意外事故造成的风险,控制人的不合理因素给建筑产品造成的损坏风险等。风险管理人员对检测出现的质量问题,查找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并进行筛选,做好索赔或反索赔工作。
四、结论
通过对建筑全寿命周期各阶段风险进行了分析,总结各阶段风险控制重点,具体总结如下:
(1)项目策划决策阶段除进行可行性研究外还应这对环境和市场等变动因素进行不可行性研究,尽量找出影响因素,分析发生概率和影响后果,将风险降到最低。
(2)项目建设实施阶段主要是在设计上选择最优方案,防止变更过多,项目失控,施工过程中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能力,从全寿命周期考虑,进行生产优化。
(3)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应研究经济可行的维护和维修方案,提高建筑使用寿命,减少全寿命周期成本。
参考文献:
[1]侯海燕,刘则渊等.工程管理前沿知识图谱[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356-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