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网络建设规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8 16:03:5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网络建设规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网络建设规划

篇(1)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2-071-01

TD-LTE技术为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主导的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计划(Long Term Evolution,LTE),于2004年11月启动LTE项目,在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0年10月批复同意TD-LTE规模试验总体方案,包括6个城市TD-LTE规模技术试验网和北京演示网建设。除中国移动之外,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均积极的进行4G试验网的建设,随着4G步伐的加快,都有进一步扩大试验网的趋势。

TD-LTE网络面临着建网使用频段,频率具体规划、同异频组网、TD-SCDMA向TD-LTE平滑演进等问题,通过对LTE关键技术的研究,指导LTE无线网络建设的规划设计,简化其他制式网络与TD-LTE网络的组网方案,更好的实现目标覆盖区域内的连续覆盖和深度覆盖

1 TD-LTE中的关键技术

TD-LTE网络物理层技术体现出新的特征:包括了多址方案,上行OFDM技术,下行SC-FDMA技术、支持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基于分组交换思想,使用共享信道、MIMO传输技术等,其中OFDM和多天线MIMO等关键传输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MIMO技术是将用户数据分割经过多重天线进行同步传送,具有多重天线的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利用DSP算法重新计算恢复成原来数据流;上行ODF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数字调制技术,其原理为将高速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分配到的若干个传输速率相对较低的子信道中进行传输,每个子信道中的符号周期会相对增加,减轻由于无线信道的多径时延扩展所产生的时间弥散性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且OFDM符号之间插入的保护时间间隔大于无线信道的最大时延扩展时,可以避免由于多径带来的信道间干扰。

2 TD-LTE无线网络规划

LTE的相关技术,包括物理层技术、网络结构以及调度算法等与其他系统有着较大区别,LTE规划流程分前期准备、预规划、详细规划与常规系统类似,其存在较大差异的是小区边界用户频率规划、用户和业务模型以及容量仿真等;LTE规划的重点于覆盖规划、容量仿真和参数规划。LTE的网络规划流程如图1所示。

2.1 LTE网络频率规划

LTE网络频率规划的重点是频率复用,频率复用距离以内的小区使用不同频点,避免同频干扰;频率复用距离以外的小区可使用相同频点,提高频谱效率。TD-LTE本身具有同频干扰受限的特点,为保证小区边缘的载干比,避免同频干扰,室内覆盖频率应与室外频率不同。我国已经决定将D频段(2500-2690MHz)共计190MHz的频率采用全TDD方式进行划分,移动实验网将D频段用于室外覆盖,室内覆盖使用E频段的资源。

2.2 LTE网络覆盖规划

与GSM、TD-SCDMA等网络相比,LTE覆盖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无线覆盖目标,体现在不同目标区域对于覆盖质量指标要求的差异化。LTE系统帧结构设计、编码调制方式、共享业务信道和时域/频域的两维调度等技术使得LTE系统覆盖具有新的特色。LTE的网络覆盖规划可以采用的规划方法:

1)通过链路预算确定覆盖距离。

根据业务速率覆盖目标,通过链路计算预算和仿真分析,得出系统在不同覆盖类型中一定功率下可以覆盖的区域距离。

2)对RS信号、上下行控制信道的覆盖性能进行预测。

3)结合小区边缘业务速率来评定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

根据已建设站址,在额定功率配置下,利用系统发射机到达原有小区覆盖边缘的用户业务速率来评定有效的覆盖范围。

2.3 LTE网络容量规划

LTE系统得容量影响因素包括了用户分布情况、调度算法、时隙配置、频率配置、干扰抑制等。在进行TD-LTE网络容量规划时,可采用软件仿真以及实际测量统计数据得到LTE网络的小区吞吐量和小区边缘吞吐量。通过软件仿真还可以知道,采用合适站距并接近理想蜂窝结构的规划方案其小区吞吐量提升明显,因此容量规划还需要对网络的结构进行有效规划,严格按照站距原则选择站址,避免高站及偏离蜂窝结构较大的站点。

2.4 LTE网络规划仿真

TD-LTE规划仿真流程包括:规划数据倒入、传播预测、邻区规划、时隙和频率规划、用户和业务模型配置以及蒙特卡罗模块。TD-LTE容量仿真的实现与TD-SCDMA有明显区别,与HSDPA比较接近。其中核心区别是各种业务速率、调制方式并不固定,都需要基于用户分布和用户信道实际状况进行调度,以获得网络容量的实际情况。

2.5 LTE参数规划

LTE无线网络参数规划与TD-SCDMA网络相比,存在频率规划采用同频组网,规划难度降低、码资源规划PCI数量较为充足,存在模3干扰等差异。其规划原则如下:

1)邻区规划。

邻区规划保证在小区服务边界的终端能及时切换到信号最佳的邻小区,以保证通信质量和整个网络性能。手段包括强制例外邻区、优先考虑共站小区、强制邻区互配、异频优先等。

2)频率规划。

进行LTE无线网络规划室内覆盖时,同空间内的多个相邻小区宜采用异频组网;规划室外覆盖时,在频率复用距离以内的小区使用不同频点,避免同频干扰;频率复用距离以外的小区可使用相同频点,提高频谱效率。

3)PCI规划。

TD-LTE网络中,PCI规划要结合频率、RS位置、小区关系统一考虑,才能取得合理的结果,物理小区标识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不冲突原则:保证同频邻小区之间的PCI不同。

不混淆原则:保证某个小区的同频邻小区PCI值不相等,并尽量选择干扰最优的PCI值,即PCI值模3和模6不相等。

最优化原则:保证同PCI的小区具有足够的复用距离,并在同频邻小区之间选择干扰最优的PCI值。

为避免出现未来网络扩容引起PCI冲突问题,应适当预留物理小区标识资源。

3 结论

本文针对TD-LTE网络技术的新特性,展开对TD-LTE无线网络建设规划方式的研究。对未来的TD-LTE网络规划建设组网以及无线网络部署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2)

1 引言

有线电视网络已深深嵌入人们的正常生活之中,它是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到千家万户的信息载体,是广电总局推进信息化战略的重点方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有线电视网络设施的规划已被国家纳入到城乡总体规划之中,并颁布了相关法律作为制度保障。自2008年全省网络整合以来,贵州省就开始全面实施县市域总体规划,在总结实践工作后发现,有线电视相关部门十分重视规划推广工作,但没有将城乡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本文以都匀市为分析对象,深入分析了县市域电视网络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 用户规模预测

预测接近客观实际的广播用户数量,是规划有线电视网络的先决条件,能够对电视网络长期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产生深远影响。城市规划是城市未来的样子,是城市未来的发展轨迹,是规划部门合理规划城市资源、引导城乡和谐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维护和保证城乡居民权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政策体现,城乡总体规划能够直接影响整个区域内的人口分布、产业聚集形态,因此对有线电视用户的分布也有突出影响。要准确预测电视用户规模的增长情况,可以围绕社会人口增长预测来进行。一般预测县市人口增长,主要使用常驻人口数据来开展,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城市的发展,都匀市市区人口将突破30万(含流动人口),以平均每户三人计算,居民总户数为10万户。都匀市是贵州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流中心,与所辖区县存在较频繁的人流往来,即生活在都匀市,工作在区县,但同样需要享用都匀市的公共及基础配套设施,因而需将此类人群需求纳入到都匀市电视网络规划之中。

民宅有线电视网络均为户户连通,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公共基础设施例如学前班、初中、高中、培训机构、幼儿园、便利店、米店、蔬菜市场、副食店、社区工作站、银行、电信所、居委会、警卫室用地等)以及公共设施用地(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政府机关、市场、科研、医院、学校、体育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用户。在公共设施覆盖范围内,按照当前用户情况及演变规律,经营性用地、酒店用地、商业用地、公共服务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对有线电视产品需求较大,除居住区之外的有线电视用户,可以参照居住区的用户数量进行折算,也可使用区域面积和人口规模以及需求率进行估算。

按照上述办法计算发现,都匀市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较多,但预测的人口数量与实际值存在一定的出入,同时产业结构变动与人口流动也存在很大的关联性,许多新购买住宅并不会及时使用,因此也不会开通有线电视服务,在这种情况下,长期住宅有线电视用户人数可能会少于住宅户数,可用折算法来矫正这个差别。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能否拥有功能完善的有线电视网络设施是广电运营商开展多样化经营服务内容的重要基础。所以,如果需要预测用户规模数,可根据远景阶段饱和状态来进行,以便为机房设施预留一定的扩容空间。

3 分前端设置

在进行有线电视网络设施的总体规划工作中,分前端等局房设施的规划工作十分重要,整个电视网络的扩张和发展、效率和效益都与之息息相关。经实践调查发现,许多乡镇的广播电视站大多在乡镇政府大楼内办公,借用政府办公场地,没有独立的经营空间,因此难以有效满足长期用户和电视网络的发展要求,因此要抓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机遇,及时加快分前端等局房设施的调整步伐。

 3.1 分前端选址原则

为了方便地进行组网和大幅度地提高使用效率,分前端要尽可能地靠近线网中心。尽量与高压输电线路或变电站保持安全距离,最大程度降低高压电流的影响。在规划网络线路时,要与主要道路路网一致,以方便光缆、线路管道的铺设和建设,以利于后期的维护工作和更新改造。   

单独选址的分前端,应建在地势平坦、土质稳定的地理位置,尽量避开山体滑坡、河道洪涝、塌陷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之地,同时,还要具备性能良好的人防、安全、保密等有利条件,周边保证良好的空间环境,不存在灰尘、废气、电磁干扰等污染问题。

 3.2 分前端建设形式

有线电视分前端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建设方式:即独立占地和不占地。通常管线维护中心、窗口服务场所、后台管理场所采用独立占地的建设方法,其他可通过租用、购买场地的方式建设机房。

 3.3 分前端规划

如果分前端独立地占地进行建设,此时分前端功能不仅要考虑机房设施,还要保证正常的营业、办公、维护等功能,因此,要严格参照行政区划来规划;中心机房则偏重网络特点和用户分布两个特征,本文以都匀市为例,对分前端和中心机房的规划进行了详细讨论。

4 骨干网

确定了主要机房设施后,接下来就可以对整个区域的光纤网络进行规划,可以参考电信固网规划特点来设置有线电视网络,采用网状网结构形式。通常主干路由按照道路特点来布置,以便于架线、铺设、后期维护等工作,主干路由要尽量避免高速公路这类全封闭型交通路线,因此,主干光纤路由的规划和选择,要认真综合参考路网规划及用地规划情况来进行。

5 结束语

在借鉴和参考城乡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开展有线电视网络设施的规划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网络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经济合理性,编制好的电视网络规划可由规划主管单位审核,有机融入到城乡总规划之中,充分实现有线电视网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卫波.规划在有线电视网建设和运营中的作用探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10).

篇(3)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往往重视土建,忽视信息网络的建设,认为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就是各部门按需配置电脑与Internet连接即可。可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诸多相关问题随之暴露,如所建立的网络能否满足当前业务要求和今后业务增长需要,新增硬件和软件是否方便接入既有信息网络,采用什么样的网络结构与网络技术,选择什么样的软、硬件服务平台和数据库系统,如何使信息网络运行稳定、可靠、安全、易于管理,以及信息网络建成后的生命周期有多长等等。为了保护投资,节省开支,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与功能,应该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

一、建设要点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系统,应该建立一个连接全市各站点的大型的城域网,从物理基础上确保各支撑平台及应用系统的运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架构体系,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为各种应用提供良好的网络转发基础。网络系统建设要点如下。

(一)有线业务网。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主要业务的承载网络,必须能够提供高可靠、高安全的网络基础平台,为各种应用提供有效的网络支持,并保证各种设备的兼容性,提高网络的健壮性支撑投资比例,降低总体CTO。有线业务网主要由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数据中心设备、网管系统,以及出口路由设备等共同组成。

(二)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证网络高可靠运行的基础,除了采用安全设备进行安全加固之外,还需要网络设备提供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出口设备上融合防火墙、IPS插卡及ACG插卡,实现内部网络和互联网L2-L7的安全防护,并对用户的应用行为进行实时检查。在核心交换机中部署防火墙插件,利用虚拟防火墙技术保证内网网络各汇聚交换机之间的安全隔离,将内部威胁减小到最小。

(三)无线网络。作为对有线网络的补充,无线网络因其便利和快捷得到广泛应用。无线网络设计采用Fit组网模式,以无线控制器作为整个无线网络的管理核心,采用基于802。11n传输协议且支持MIMO技术的AP作为无线接入点,提高了无线传输质量,也使传输速率得到极大提升。在无线安全方面,可以结合802。1X与终端准入系统,控制合法人员的接入。

(四)网络可靠性。可靠性包括网络节点和网络链路二方面。采用双链路冗余方式互联,同时使用端口聚合技术,不仅形成流量负载分担,而且实现了链路冗余。2台核心设备使用无源背板,且配冗余引擎、冗余电源,并且采用虚拟化技术保证切换时间为毫秒级,将多台设备简化为一台设备进行管理。简化了网络的复杂度,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二、设计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系统,需要连接城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及各站点,规模相当于一个城域网,其稳定性、安全性尤为重要。把一个大型的网络元素划分成一个个互连的网络层,实际上就是把网络划分为一个个子网,这样网络节点和流量管理变得更加容易,网络扩展更容易处理,新的子网模块和新的网络技术更容易集成。

(一)网络系统结构

网络系统按照三层结构设计,分别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核心层由2台骨干路由器组成,汇聚层由8台汇聚交换机组成,其中2台放置于车辆段,6台放置控制中心,接入层由24个车站通信机房、1个车辆段及控制中心各楼层配线间相应位置的接入交换机组成。

(二)安全措施

在控制中心和信息中心设置硬件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形成从Internet 至内部管理网络之间的隔离防护措施(外网防火墙),保证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内部网络各子网间设置硬件防火墙隔离防护(内网防火墙),子网划分不少于10个。

1、防火墙:配置思科ASA 5540防火墙为In-ternet外网防火墙;在数据中心汇聚交换机配置最大支持20个Vlan子网保护的防火墙模块作为内网防火墙。防火墙模块对不同子网进行安全状态审核和策略过滤,保证子网防护区安全可靠、灵活部署的同时,还可对不同业务部门(Vlan)进行安全策略控制,降低全网部署防火墙的成本。本方案提供的内网防火墙集成在内网交换机上,减少了网络故障节点,增加了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2、IPS设备:配置思科IPS 4260作为内网的IPS/IDS设备。

3、IDS设备:配置鹰眼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的探测口分别连接在核心交换机的镜像端口上(核心交换的镜像口配置全网镜像)。探测口隐藏,不占用系统地址资源。入侵检测系统的管理口直接接入交换机。由管理员分配相应的可管理IP 地址,并由一台管理控制中心主机(安装随机附带的管理控制中心软件)进行统一管理。

4、防病毒系统:选用趋势科技云安全多层次防病毒系统。

三、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建设还处于发展初期,在建设前期往往忽视信息网络的整体规划,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的进行,信息网络的发展缺少整体接入的预留条件,甚至需要对信息网络进行改造。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建设规划是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第一步,规划的好坏对系统建设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系统规划的任务是了解、选择和确定准备开发的系统。通过一定的调查研究提出一个新系统的总体方案,然后进行可行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业务模型,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及信息网络系统的开发工作。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另一方面的工作,是在实施过程中,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方法,对信息网络系统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进行策划、跟踪和控制,减轻开发过程中软件错误的积累放大效应,进一步降低开发过程所花费的成本,同时保障整个信息网络系统的质量。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篇(4)

首先就是节约经济支出。如果你家里拥有多台计算机,组建家庭网络不仅可以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还可以节省相应的一些费用。目前我们从到互联网服务商(ISP)处申请的帐号一般是不允许许多台计算机同时共享一个帐号上网的,所以当有两台计算机同时上网时,我们就必须具有两个上网帐号,而且家里必须有两条独立的电话线。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原来只有一条电话线和一个帐号,就必须向当地的有关电信部门再申请一条电话线和一个上网帐号。

其次就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网络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共享现有资源。目前国内同时拥有两台以上计算机的家庭,其硬件的性能差距比较大,许多家庭一台计算机多是468或586,甚至还有不少是386,而另一台计算机为当今主流配置,主频在300MHz以上。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同时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计算机的家庭,其组成一般是从486到目前流行的PIII,再加上一台家用打印机。如果将这些计算机连接起来,就可通过网络实现不同机器之间资源共享,从而大大提高了低配置机器的性能。

当然网上娱乐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游戏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家庭用户很少有人会忽视游戏这个环节。现在游戏最为受人注目的莫过于网络对战了,因为许多人已经不满足传统的人机对战了(主要电脑的智商太低),而希望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高智商实时作战。有了家庭网络,在空闲的时候一家几口在网上进行游戏大战,即便是玩红心大战也是不错的哟。一方面可以消除工作和学习带来的压力,同时也是一种感情的交流。

除上面所说的好处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家庭局域网上传输信息、相互进行语音对话或共看一部VCD影片,反正是好处多多,如果你看得心动了,就赶快和我走进以下的内容吧。

看完上面所描绘出的那份欣欣向荣,想必你一定为之心动了吧!但是现在新的疑虑又出现了:“组建网络,总觉得是专业人士才可完成的艰难工作,而我的计算机水平顶多只是入门级的,完成家庭网络的架设,能行吗?”你当然可以!不信接着往下看,你就会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得到手把手的帮助!

篇(5)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1-0037-01

当前社会,信息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而言已经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更多成为了一种积极的推动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人们对于信息传输服务的质量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正因为如此,传统的铜网已经不能够继续满足数据传输的需要,光网络也因此在更高数据传输需求,以及光纤本身成本的降低以及复用技术水平的提升等多方面的影响之下,成为了未来数据传输网络构建的首选。

1 PON技术概念浅析

在当前光网络逐渐横行的技术环境中,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绽放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生命力。在PON技术支持的组网方式下构建起来的光网络,由于整个通信网络中所涉及到的诸多通信设备都采用了不需要任何电力供给的无源设备,因此在整个PON网络运行的过程中,都不会受到电力供给系统的影响,因此其稳定水平也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目前在应用环境中较为常见的是极具生命力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和G容量无源光网络(G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二者的区别从应用层面上看在于对于传输速率的可承受程度,而从结构角度看,EPON到现在仍然机具生命力的原因则是其一直延续使用的以太网结构。对于应用而言,PON技术在网络架设的过程中,仍然可以依据光纤网络距离信息消费端的距离而进一步对光网络的应用形式进行划分。划分出的不同结果均归于光纤接入服务(FTTx,Fiber To The x)技术簇体系之下。当前较为常见的主要应用形式为光纤到楼宇(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以及光纤到户(FTTH,Fiber To The Home)两种,但是曾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光缆自身造价以及接续工作水平等因素影响的光网络,目前在类似问题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也正因为如此,FTTB组网形式正在面临淘汰,而FTTH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从结构上看,一个典型的FTTH网络结构参见图1。

图1 FTTH典型结构

从图1中可以看出,光网络在实现入户的过程中,相对于之前更为常见的FTTB网络,是将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朝向用户端移动,而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以及光分配节点(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ode)则担任起了构成光网络接入部分的主要职能。因此在对PON网络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对于OLT以及ODN两个类别的设备详加规划。

2 PON网络中的设备规划

通过上文中对于PON网络的分析,可以发现OLT和ODN两类设备对于光纤入户过程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因此必须在网络实施的过程中加以重视。

首先对于ODN设备而言,除了相对较为常规的设置而言,并没有太多需要关注的内容。虽然在光缆入户的工程中,ODN设备并没有划归到用户侧,但是考虑到整个工程信息传输效果以及光缆自身特征等方面的因素,仍然会将其设置在靠近用户侧,通常安装在通信小区内以及室外的光缆交接箱中,如果分配节点上的光线数量较少,还可以考虑安装在楼道或者弱电井中。此外,经过分路器的光纤,如果同一方向数量较多,可以一直采用光缆架设到比较接近用户的位置,而后进一步转化成为皮线接入用户,并且在对接点设置光缆分纤盒。此外,对于通信小区内的光网络设备也应当加强保护,需要将所涉及到的系统安装在设备间内,并且加以妥善保护,没有条件提供设备间的,应当加装必要的保护箱体,并且在架设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未来维护工作的展开。包括分纤盒等在内诸多接头等,都应当加装标签,方便后期维护。

而对于OLT层面而言,情况则会相对复杂一些。在PON网络中,OLT在局端具有三种主要的建设模式。其一在于OLT光纤直驱方式,这种工作方式是通过GE光口直接与汇聚交换机或者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相连以实现OLT设备的数据上联。在这种工作方式之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接入网仅由OLT以及BRAS设备构成,结构相对简单,并且能够有效实现网络结构扁平化的目标,相对而言便于管理,但是对于光纤资源的占用不容忽视,并且网络安全性等方面特征也有待进一步提升,除此以外,对于BRAS端的管道和端口资源占用严重也是此种工作方式之下的一大问题。其二则是OLT结合汇聚交换机工作方式。在这种工作方式之下,具体是将汇聚交换机与BRAS设备部署于同一个局址内,并且将汇聚交换机视为对BRAS设备的一种端口扩充。通常的做法是将汇聚层交换机安装位置确定在接近OLT的位置上,主要作用在于方便先将OLT上联端口汇聚后再进一步与BRAS相连。此种工作方式可以针对OLT光纤直驱方式中端口紧张的问题进行改善,对于光纤本身的节约也有积极意义,但是此种工作方式会导致维护工作量下移,并且增加汇聚交换机数量,也因为如此会进一步增加网络层级,破坏整个光数据网络的扁平化程度。最后则是OLT与接入波分工作方式,此种工作方式避免了另外二者需要大兴土木的客观要求,此种网络实施方式是将传送技术引入到接入层,在安全性、大容量以及长距离传输等方面都有着一定优势。但是需要将波分设备安全在模块机房内,因此产生的维护工作成为这种工作方式的弊端之一,同时较高造价也是需要考虑的重点。

3 结论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针对当前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现实经济状况以及信息消费端的相关需求,来综合确定技术的选用。确保采用的技术和实际需求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保持相对极高的契合程度是进行PON网络设备规划的重点任务。

篇(6)

都市中建筑密度高,对无线信号干扰屏蔽大,使室内覆盖电平较差,同时宏站的覆盖特性引起高层信号混杂,导致信号质量严重下降。与此同时,移动数据业务迅猛发展,必须通过提高频谱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来提高单位比特业务量,增加网络竞争力。高数据业务主要集中在家庭和办公场所。建设室内覆盖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网络覆盖问题。改善建筑内部的信号质量,提高业务速率,改善高层干扰。同时建设室内覆盖系统可以解决网络容量问题,有利于实现频率复用,提高单位面积业务能力,分担室外宏站业务量。

一、室内覆盖系统特性

1、与宏蜂窝的协同特性。室内覆盖系统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宏蜂窝系统组成分层网络,需要考虑二者之间的频率规划、干扰规避、小区选择、小区切换和负荷分担等问题。室内外协同是室内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2、不连续覆盖特性。室内覆盖系统的物业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只要考虑物业点内部的各小区间的互相影响。基于不连续覆盖特性,室内覆盖系统可以使用更紧密的频率覆盖复用方式,实现更多的容量需求。由于各物业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对每个物业点做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

3、设备特性。室内覆盖系统的信源与宏蜂窝不同,有基站系统、直放站系统、分布式基站系统、微分布基站系统多种信源。对于LTE系统而言,智能天线无法应用在室内覆盖系统中。带来规划设计和优化的特殊性。

4、与物业内部结构紧密结合的特性。室内覆盖系统需要布放线缆和天线等设备,需要综合考虑物业点的功能、结构、装修、强弱电井分布等情况。

二、室内覆盖系统的规划设计思路

室内覆盖系统规格主要是考虑三个方面的需求:容量、覆盖、多系统间干扰。

容量是要确定规划的分区和频率规划。覆盖是要确定室分天线的点位。干扰分析是要确定多系统的合路形式。[1]

三、TD-LTE室内覆盖规划设计原则

1、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佳建设模式。应综合考虑网络性能、改造难度、资源情况、投资成本等选择最佳建设模式。应在不影响现网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保证网络质量前提下,尽量发挥TD-LTE的性能特点;如需对已有室分系统进行改造时,应尽量减小改造量和对现网的影响。

2、室内外覆盖一体化原则。确保室内分布系统提供良好的室内覆盖,同时要避免室内信号对室外构成强干扰。

3、室内外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应尽量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室内采用E频段(2320-2370MHz),室外采用D频段(2575-2635MHz )和F频段(1880-1900MHz)。

4、充分考虑干扰和电磁辐射要求。分布系统建设应考虑多系统间的干扰,应保证TD-LTE和其他通信系统间的隔离度要求,避免产生系统间强干扰。TD-LTE室内覆盖工程应按照“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进行建设,电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2]

四、TD-LTE室内覆盖规划设计方法

4.1覆盖性能分析方法

1、LTE室内覆盖系统场强分析。链路预算是通过对照PDSCH信道SINR与数据速率的对应关系及其他信道的解调信噪比要求得出。双通道增益是通过双天馈系统的部署使用SFBC与空间复用相结合的自适应方式。在低信噪比时吞吐量单流高于双流;在高信噪比时双流性能高于单流。

2、室内外小区协同。室内外主选网络应与物理区域一致;室内有良好的小区选择/重选、小区切换;RS功率室内外平衡,与业务信道平衡;室内外泄的区域应狭小。

3、基于已有网络改造。LTE的最大允许路径损耗与TD-SCDMA基本相当。可以参照TD-SCDMA覆盖半径规划。

4、电磁辐射标准室内填写发射功率不高于15dBm。

5、保证90%以上覆盖区域的信号强度RSRP不低于-105dBm,且信噪比SINR大于3dB;对基站信号重叠区,应保证90%以上覆盖区域的信号强度RSRP不低于-95dBm,且信噪比SINR要求大于等于3dB;手机应优先占用室分系统信号.泄露建筑周围10米外强度不应高于-110dBm。

4.2容量分析方法

1、信源配置。通过承载业务量进行预测,按照场景,覆盖面积,覆盖区域移动用户使用人数等确定站点的容量,合理配置信源.LTE室分小区目前采用同频组网方式,小区配置载波带宽为20MHZ,根据室分站点RRU数量进行小区划分,在设备受限情况下,当RRU数目大于6个时需小区划分。

2、时隙配置。LTE室内覆盖系统需要具备时隙调整能力,便于进行不同时隙配置或交叉时隙干扰的验证.对于和TD-SCDMA共存的场景,通过上下行时隙对齐方式规避TDSCDMA的交叉时隙干扰.上行比下行子帧配比为3:1.特殊子帧配比为DWPTS:GP:UPPTS=3:9:2。特殊站点下行高速率平均吞吐量特殊子帧配比:10:2:2。

3、同步信号配置。LTE系统需要严格的时间同步,时间同步以GPS卫星信号进行同步,对于已有GPS机房的,通过增加功分器引出信号用于LTE设备同步.对于无GPS站点,需新增GPS天线。[3]

4.3干扰分析方法

1、干扰分类。在进行系统间的干扰分析时,主要应考虑邻频干扰、杂散干扰、阻塞干扰和互调干扰情况。邻频干扰一种是与其他运营商室分系统的邻频干扰;一种是与TDSCDMA共系统上下行时隙同步时,可以实现共存、共址,否则会出现干扰等问题。异频段杂散、阻塞干扰是根据相关协议指标进行计算,并取杂散干扰和阻塞干扰的最大值(其中杂散干扰以底噪提高1dB为标准)。互调干扰是多系统合路时可能会产生的互调干扰,互调干扰主要依靠合路器进行抑制,目前较好的合路器三阶互调抑制指标在-120~-140dBc左右。对于TD-LTE使用2320-2370M频率的情况,不会与GSM、DCS系统产生互调干扰;但如TD-A(2010-2025M)合路可能会对DCS系统产生互调干扰。

2、干扰的解决措施。干扰的解决措施方法有:调整相互影响的频率;降低干扰源功率;发射机增加滤波器;接收机增加滤波器;对于接收机阻塞、交调干扰,可在扰系统端增加滤波器抑制带外强信号功率;不同系统耦合时,通过合路器的隔离度实现不同系统的隔离;天线的空间隔离增加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距离降低干扰。[4]

参 考 文 献

[1]蒋远 汤利民等 TD-LTE原理与网络规划设计[M]2012 (294~300)

篇(7)

一、企业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

企业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对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做出正确的决定,满足市场的消费要求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企业利用信息,及时获取消息,升级生产设备和机器,了解市场的动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市场的正确把握,使得企业能够实现有效决策。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所提供的服务能够很好的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对于消费者的评价可以及时获知,从而对于改善产品和服务起到巨大的作用。

二、企业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具体内容

企业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实际上就是说企业利用先进互联网、智能机器以及数据库和各类信息设备,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生产与开发、市场与流通等有具体地把握,从而达到发展与信息化的完美结合,使企业把握住市场规律,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减小市场的延迟性与滞后性对于企业的不良影响。企业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实现企业各方面的智能化管理,实现企业各过程的自动化,还能够准确及时地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减少人工操作所带来的失误得到可能性。

三、企业信息化网络基础建设发展规划

1.与企业发展方向结合。企业进行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针对大部分企业快速发展的正确道路,是企业走出低产效益的重要方法。但企业决策者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盲目展开建设,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企业的发展方向来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方针。如果不这样,也可能功亏一篑。2.必须要对于企业发展的当前状况进行了解再做决定。有句话叫做想要发展,首先得了解自身现状。这句话应用到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意思也就是企业必须明白自身有什么,缺什么。在之后开展的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了解到应当重点建设什么,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金。这样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还可以节省资源,把人力物力利用到最需要的地方。3.提前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提前制定计划可以说是关键的一步棋。它包括了估测,重点发展等几个方面。企业需要根据前面的两个步骤来总结出信息化网络过程中哪些是重点,哪些需要重点建设,从而制定出建设的总的规划。这一环节对于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非常重要,因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销售方面有缺陷的就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注重对于销售手段与方式的升级,生产方面有缺陷的就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注重对生产设备与工具的更新换代。4.注重建设方法。这一点要求企业对于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这样一来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如果发生问题,不会造成企业内部的恐慌,能够及时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具有专业素养的企业工作人员可以试验网络设施的可行性,由此可以减少建设完成后存在的缺陷可以被及时发现和弥补。工作人员可以对体验情况进行评估,促进优化,使得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可以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四、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实现产品精准好,销售实现快准狠的必要条件。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各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信息随处可见,企业如何利用丰富的信息来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让自身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主动权,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实现多产量和高质量化,如何使企业内部运行得当有效,已经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发展问题。而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信息。哪个企业把握住了信息,谁就把握住了发展的诀窍。只有抓住了信息化,我们的国家的企业才能缩小与其他快速发展的国家的企业之间的差距,才能最终赶上或者超过他们。因此,企业加快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篇(8)

旧网络是单核心两层拓扑结构,各运行部通过光纤与机关大楼连接,地处较远的厂区通过电话拨号上网与机关内网相联,通过租用电信线路与INTERNET互通。为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快信息流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集团总部决定实施ERP系统,在原有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新增信息结点,各运行部与机关大楼全部实现光纤连接,最大限度地保障网络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并优化网络信息服务,集成原有的应用系统,建立企业内部信息系统、WEB站点、FTP文件传输系统、生产执行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并与集团总部实现VPN网络互联,在外出差人员也可通过VPN安全接入到企业内网中,实现实时异地办公。

1 综合布线方案

信息中心设置在机关大楼,共6层,中心机房设置在第3层,各楼层布置接入交换机,使用超5类UTP,实现100M到桌面,由于楼层不高,不超过100米的限制,所以各楼层交换机通过超5类UTP连接到3楼核心交换机。各运行部通过光纤连接到核心交换设备。

2 逻辑设计方案

两台CISCO 6509A构成双核心拓扑结构,通过6芯光纤连接运行部汇聚交换机CISCO 4506,实现了企业内部网络各结点之间的链路冗余,增强了网络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系统7*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两台核心交换机之间通过双千兆接口实现链路捆绑,从而达到带宽倍增、负载均衡的目的。通过流控AVANBLUE、易尚2000、中兴ZXMP 2000与异地分厂连接。通过2台F300防火墙分别与集团总部和INTERNET相连,租用电信100M独享专线和联通10M共享专线实现INTERNET接入,租用电信6M专线和联通2M数据专线实现集团总部DDN接入。

整个网络采用基于交换机端口的方式按运行部划分VLAN,并为服务器、网络管理等应用划分了专门的VLAN。通过CISCO 6509A实现少数不同VLAN间必要的数据通信。通过设置VLAN,限制了广播域的大小,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了安全隔离,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各单位的网络组织成独立的虚网。服务器与客户机均采用静态IP地址分配方式,各运行部设置专人管理网络地址的分配,这样盗用IP地址的情况将大大减少。

两台核心交换机上运行VRRP协议,实现了网关冗余,同时通过将不同VLAN指定不同的主用路由器和备用路由器的方法,避免了备用路由器的闲置问题。

企业内部部署趋势防火墙、SYMENTEC防病毒软件,并在三层交换机6509A上配置了防震荡波、冲击波病毒的相关过滤策略来加强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从而进一步保证内网的安全、顺畅。

3 软件平台选择

软件选择了员工都熟知的WINDOWS系列平台,由于其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应用广泛,可供选择的第三方软件比较多,支持微软平台的软件供应商多。服务器平台选择WINDOWS SERVER 2003,客户端多选择WIN XP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选择SQL SERVER 2003,WEB站点选择WINDOWS自身的IIS。

4 网络管理制度

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制定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并加以落实和监管,是网络安全运行的可靠保障。如果制度合理、管理得当、执行得力就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服务器日志必须每天查看,查看有无外来人员登录,并做了何种修改。数据库服务器每天做异地备份。管理员密码要达到一定长度并每周修改。IP地址实行专人管理、专人分配,避免滥用、盗用,引发地址冲突。

5 结语

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采用了技术先进、成本适中、满足要求的策略,而网络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结合近期目标,也要为系统进一步发展和扩充留有余地,还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较高的可靠性、先进性。因此,本网络系统在后期建设中,还应该考虑购买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入侵检测设备等来增加网络监控和审计,对本单位涉及内部机密数据的计算机应采用双硬盘隔离卡或网闸等物理隔离技术,以增加企业内部数据的保密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达,阚京茂.金牌网管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10).

[2]施游 ,张友生.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全程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8).

[3]黄传河.网络规划设计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

[4]石磊.网络安全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

[5]符彦惟.计算机网络安全实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

作者简介

篇(9)

中图分类号:F626.5 文献标识码: A

一、无线网络

有线网络是指采用同轴电缆,光纤等有线介质来连接计算机的。相对而言,无线网络就有了很大的好处,不用有线介质连接,携带灵活,可利用网络的价值更大,不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组网方式。目前,不少大学和公司已经在使用无线网络。无线网络是依赖无线通讯技术的支持,目前支持无线通讯的技术有移动网络,低功率的无绳电话系统,模拟蜂窝系统,数字蜂窝系统。

对建设无线网络时代有一些建议和对策:(一) 因为网络是一个很大的平台,随时随地都可以组成一个新的应用,所以应当进一步加强网路与E-mail和群体的结合,将web带入E-mail和群体,从信息为主的网络转化为一个交流与协助的平台。(二)网络应当提供一个日益牢固,安全体系保障的系统。现在许多学校和公司都在使用无线网络,因此更应当加大网络的延伸和补充,使无线网络成为更多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三)建立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就是指两个计算机的如何相互的链接。(四)它还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和分析,网络采用何种设备和产品对于顾客而言有着很大的作用。

二、网络的核心

完成网络核心设计已成为其职责,进行网络核心的优化分析和整理,数据的优化,及对数据的分析,基于现在网络的演变,使其与市场进行了交流,网络的核心起着重要的地位,网络核心规划使顾客与内部进行规划与传递,使其对职位也有要求。

作为网络的核心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的用户的信息,还要保持其扩展能力,其一就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它还在新建网络设备中,留有其足够的余量,网络的核心也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速率快拥有着较高的特殊功能性,使其可以方便的选择不同地品牌和不同型号的交换机,网络的核心功能设计控制,尽量减少在骨干层上,它的重点任务也还是安全稳固的传输。

网络的核心实现了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担起了整个网络的数据交换,提供了可出色的扩展性和性价比,能支持广泛的智能交换解决方案,使顾客不牺牲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使用自己的网络实现更多的客户服务,提供前所未有的灵活性,有许多应用的例子,例如电子商务,供应管理以及劳动的优化等等,使其创商业生态系统,使企业和自己的顾客拥有一个良好的平台,使他们能够更加紧密的在一起,能够端对端地以防漏形式进行网络策略。

三、网络的安全保障性

从它的设计原则和中心设计以及设备的选型操作系统和软件的选型等方面看,网络设计与规划有着很好的保障。

企业的综合系统有着如下的设计原则;其一有着实用性;它可以有着较好的发展未来及网络通信设备,具备语音图像设备和数据设备。其二具有着可靠性,随着社会的越来越快的发展网络并日益被人们应用使其日益昌盛,在被大多数人所用时没有发生并较大的隐患和不良问题,也有着安全的保障,每个设备采用专用的仪器设备,以保证电气化不会造成干扰使其更好地发挥其千兆局网的威力。

其三具有经济性,它还具有良好的初期性,即使在飞速发展的现阶段,网络的线缆和布置格局仍具有着良好的实用性,仍可以具备先进技术的含量,还可以保持先进的建筑物的网络水平具有着较高的性价比,一般情况下网络布线的使用可以持续大约15年的寿命。其四具有着可扩展性,系统方案设计建议书,为便于了解详细设计细节,保持了文档原样,读者可直接修改和套用,具有着较大的扩展

性,在需要时与计算中心连接成整体的网络体系,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使其连成一体化设施,使其扩展性较高。

四、基于安全的通信网络规划设计建议

1. 对信息进行加密设计

对传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是保证通信网络安全的基本手段,对通信网络应

进行必要的加密设计。信息加密不仅可以确保业务信息的安全,同时也能够提升通信网络的安全度。信息加密通常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端到端加密、链路加密以及节点加密。其中,端到端加密针对的是加密对象是数据净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完成对设计安全协议的保护,但其缺陷在于不能实现报头加密,因而报头极易遭受攻击,使通信网络的安全度下降。链路加密的加密对象是中继群路信号,它位于节点之间,在受到加密保护的同时也可连带通信网络的信息和协议进入加密保护区。同时通信网路的流量也会得到保护,使非法流量分析难以实现。

2. 建成安全网管系统

要确保通信网络的安全必须要建成一个严密的网管系统,因为窃密者的重

点攻击对象多为网管协议,而网管协议又是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必须要用疏而不漏的网管系统来隔绝非法攻击行为。窃密者除了破坏网管协议外,还会对网管系统进行病毒攻击或非法访问,假如网管系统在这些攻击行为中受到重创就会使通信网络的效率大大降低,数据将被肆意窃取,严重时网络就会陷入瘫痪状态。为了抵御攻击,在进行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设定通信网络的安全目标;提升网络建设的技术水平;确保网管数据信息完整;对传递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加强对节点平台的访问控制。

3.对通信网络内部协议进行规划

通信网络的内部协议最易受到攻击,是规划设计工作的重点。路由协议、链路层协议及信令协议都在内部协议的范畴之内,它们控制着网络的基本运行,一旦遭到破坏,其影响将是致命性的。攻击者通常是利用冒充合法用户、重置协议信息等手段来对网络协议进行攻击,会造成网络服务一度中断,网络信任度降低,甚至网络拒绝提供服务等恶劣影响。要从根本上确保通信网络内部协议的安全性,在规划设计时就应重点关注实体认证和协议鉴别两个方面。运用好哈希函数、加密算法等工具,对每一次的信令传输都进行加密设置。保证了内部协议的安全,才能使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得以实现。

4.重塑通信网节点内系统

路由器、交换机等计算机系统都属于通信网节点,其重要性不容小觑。当前针对通信网节点开展的攻击行为愈加高深,应对难度也随之加大。在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以设备的配置情况为依据进行安全目标设定,然后用建立防火墙、设置访问控制、创建数据库、进行实体认证等方式来来进行安全防控。在具体策略的制定中要考虑到安全需求、安全技术、安全制度等因素,在统筹考虑之下出具行之有效的通信网节点控制方案。通信网络的技术进步使远程管理成为可能,远程管理手段虽然便捷,但其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在规划设计时要合理借鉴,规避风险。

5.研发通信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御敌手段,通过开展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入侵行

为并发出警示,但入侵检测技术受不同网络形态的影响而未被充分利用,其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难以形成统一的入侵检测技术来应对不同种类的通信协议。但人们可以通过对入侵检测思想的借鉴来构建针对节点的检测系统,将审计数据、网管系统等纳入检测范畴,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入侵行为。为了更好地保证通信网络的安全,相关专家学者应该投入更多精力来提高通信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水平,使之向着智能化、互动性、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

从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网络的布局线缆的选型,网络的核心以及它的安全保障等等上看,使其对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有着较深的了解,进行了适当的和必要的简化。使我明白同时将重点放在主干网络设计体系上主要是针对一些设备的配置步骤、配置命令、排查故障以及诊断命令和方法。其中包括三层加换机、路由器的配置路由的添加静态和动态路由的配置,明白了形形的网络设备,思科设备来模拟实验的并且是在思科模拟器

上完成的一些线路都采取简化的手段,具体内容参考有

关参考书等进行详细细致的了解和拓展。

篇(10)

4G网络工程需要达到较高的网络性能和网络部署效率标准。为实现标准的达到和网络规划的精细化,一套合理科学的分场景规划指标体系需要被制定,这也是4G网络工程建网目标实现的技术基础。要达到精细规划的要求,可以以数字地图信息实现的不同覆盖区域的精细化分类为基础来研究差异化传播模型,并依照网络建设需求,制定分场景规划指标体系,提出站间距的合理要求,从而使建设方案与场景最大程度相符合,保证各场景规划的网络质量。

1 4G网络的分场景规划

1.1 网络规划中的弊端关于传统传播模型

在网络规划中,传播模型主要运用于预规划、模型校正与网络仿真三个环节中,网络规划流程如图1所示。

在预规划环节,运用传统的COST231-Hata传播模型预测单站覆盖半径,核算目标覆盖区域内基站建设规模。COST231-Hata传播模型适用于大于1km的大区制系统和2GHz以下频率,在数百米内其准确性变低。同时,传统模型颗粒度较大,无法为细分场景提供更精细的传播预测。统一、简化的传统模型只能提供平均站间距而无法充分体现场景差异性,覆盖规划准确性不足。

在模型校正及网络仿真环节,站址排查后在仿真工具输入可用基站信息,校正的模型对其进行覆盖预测,并通过迭代计算调整基站及参数,最后输出详细站址规划信息。模型校正中一般运用SPM传播模型,凭经验选择主城区、一般城区、郊区等典型场景进行模型校正。这种校准场景选择方法场景划分较粗且无量化标准,因而无法达到网络规划的精细化。

1.2 4G网络规划场景划分

在基于覆盖的无线网络站址、站间距规划中,传播损耗和信号衰落是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信号衰落主要是受到散射、衍射和反射的影响,随着距离的变化,信号的衰落速度和绝对值会由于上述三种传播自身特点和不同比例的组合而大不相同。而地形、街道宽度、周围建筑物密集程度、建筑物高度、建筑物分布情况等传播环境的不同,也会造成散射、衍射和反射不同比例的叠加,信号衰落的频度和深度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要在无线规划对不同场景下的电波传播环境进行充分的评估,以便准确合理地计算路径损耗。

要获得不同场景下更准确的差异化模型的传播,需要在准确分析各场景的传播环境和无线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细分。依据数据分析发现,传播特性与区域内建筑物及高建筑物占比密切相关,场景内散射,衍射和反射现象的严重性,无线传播的复杂性和路径的损耗都会随着区域内建筑物及高建筑物占比的增高而加大,反之亦然,因此可将这两个指标当作依据来划分场景。

在多种建筑物分布情况及其对应的模型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将规划场景细分为五类,并相应地制定了判断标准,如表1。

在网络规划中,要先将规划区域依据建筑物与高建筑物比例归类到对应的场景,然后运用该场景下的传播模型进行覆盖预测,核算站间距规划要求。

1.3 分场景规划指标体系

在网络规划中,要明确制定一定区域覆盖概率下的最小接收电平门限指标值,即系统允许接入的最低电平要求。依据TD-LTE系统设备参数并结合测试数据,可以得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要求大于等于-113dBm。

由于室外宏站覆盖室内的需求,需要折算到室外连续覆盖的指标。F频段室外覆盖室内场景的浅层穿透损耗值约为10~13dB,D频段的约为12~15dB。

TD-LTE作为面向PS业务的网络,用户速率与RS-SINR之间的关联性很强,所以要明确满足特定速率要求的边缘用户RS-SINR指标。通过不同城市、不同场景、不同加载比例以及不同厂家设备下的大量数据看出RS-SINR与业务速率(100RB)之间CDF达到某一门限的比例具有较稳定的对应关系,即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同时,网络规划通常按照50%负荷考虑,因此,SINR及边缘业务速率分别为-3dB和1Mbit/s(50%负荷/50RB)。

2 分场景建设策略研究

2.1 测算不同分场景的站间距

以分场景传播模型校正为基础,运用链路预算法进行各场景覆盖预测得到的站间距要求。

2.2 测试验证站间距要求的合理性

本系统依照精细化场景划分标准和工程计算对应的站间距要求进行了测试以验证站间距要求的合理性。其中D频段按覆盖区域内95%概率高于-98dBm,F频段按覆盖区域内95%概率高于-100dBm考量。

总之,为避免单一和经验化的传统模型在实际网络预测中误差较大的弊端,文章对场景进行合理地细分以选择更有效、准确的传播模型,并对不同目标覆盖区域实现了差异化的规划方案,提出了合理的站间距要求。希望本研究可以对精确规划和建网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进而能在保障网络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网成本。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5-0078-01

当前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性逐步增强,信息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已经不仅仅是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更加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典型特征。新的信息时代之下,信息传输技术和载体日新月异,相应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包括流媒体在内的多种数据格式和传输需求,都给当前通信网络带来了新的压力。

1 FTTH网络的相关概念以及典型结构

光纤到户(FTTH,Fiber To The Home)网络,隶属于光纤接入服务(FTTx,Fiber To The x)技术簇,是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相对于目前在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光纤到楼宇(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技术应用形式,FTTH网络将光网络朝向信息消费端更进了一步,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就表现为更好的传输可靠性以及更高的传输速率。

在光网络时代中,最先采用光媒体展开传输服务的是城域主干数据网,而后光纤随着人们对于数据需求量的增加和对于传输速率要求的不断提升而将触角向信息消费端延伸。以FTTH网络和当前较为常见的HTTB网络形式作为对比,可以参见图1。

图1 FTTH以及FTTB网络典型结构对比

无论是FTTH还是FTTB网络工作模式,同样都是将光主干网经由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以及光分配节点(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ode)引入楼宇。但是二者不同的地方在于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在FTTB工作环境中是面向于整个楼宇的,而在FTTH的工作模式中,ONU纳入用户侧单独面向一个用户,光缆原来只延伸到楼宇即接入楼宇中的ONU设备,而目前光缆在入户过程中采用蝶形缆形式进一步延伸至用户端才能通过用户侧的ONU设备实现数据接入。从结构上看光缆向数据消费端延伸进楼宇距离,虽然在进楼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光纤实现接续,有可能会产生信号的衰减,但是相对于以往FTTB中,光网络通过ONU进入楼宇,并且在楼宇内部采用铜网络实现信号传输的工作方式而言,FTTH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直接接入用户环境,相对而言能够更为有效地保证用户所获取到的数据传输服务质量,并且对于未来的需求发展也能够提供相对可靠的保障。

2 FTTH网络规划分析

在FTTH网络中,其网络延伸过程中的每一个设备节点设置,对于整个网络的性能以及未来的发展而言都意义重大。由于ONU设备直接入户,因此在对FTTH网络进行规划的时候,重要需要从OLT以及ODN两个方面予以考虑。

对于OLT而且,在FTTH网络环境中,其职责在于补偿光缆线路中光信号的损耗以及消除信号畸变及噪声等方面的不利影响,有效延长数据能够承受的传输距离,对于数据信号的处理能力较强,在进行规划的时候通常遵循“大容量,少局所”的总体原则展开部署。在城镇环境中,由于相对而言人口密集,因此数据传输需求也相对密集。面对这样的情况,OLT通常布置在现有端局或者现有的汇聚机房中,对于一些数据传输需求过于密集的环境,也可以考虑将OLT设备安置在接入机房中;而对于农村环境,由于数据传输的实际需求较为分散,同时还需要考虑能够安置设备的合理环境以及电源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多将OLT设备安置在镇中心的基站内,除非存在农村集中居中和工作的环境,才可以考虑将其放置于生活或者工业区内。从总体上看,OLT设备的安置通常是基于数据传输需求密度以及经济覆盖半径两个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单个设备覆盖范围在2 km~4 km内终端局容量在2-5万范围内,对于小型城镇可以适当降低该数据依据,局容量放宽到0.5-2万范围,同时综合PON网络传输能力进行考量。

对于ODN而言,其工作职责在于为OLT和ONU提供光传输通道,其网络构架以树形为主,但也会依据实际环境设置环形结构。在ODN的覆盖区域内,可以选用多种树形方式展开工作,主要包括有树形递减直接配纤方式、树形递减交接配纤方式、树形无递减交接配纤方式以及环形无交接配纤方式等几种,在选择的过程中,应当综合实际的应用需求予以考虑。通常对于常规的普通用户或者企业用户而言,树形方式完全能够满足需求,但是对于专线或者对于数据质量要求较高的用户,就应当考虑采用环形方式。

对于配线方式的选择,其考量重点应当在于着力减少光纤线路的活接头数量。基于这种观点,对于相对稳定的数据传输需求而言,树形递减直接配纤方式就理所当然成为首选;而对于数据传输需求弹性化特征较为明显的区域应当考虑采用树形无递减配纤法。

除此以外,包括光交接点、主干光缆等方面,包括对于一级分光和二级分光的选择方面,都应当加以慎重考虑。一方面需要确定能够当前需求,另一个方面还应当能够满足未来的发展弹性要求。最后一个需要关注的重点则是从经济层面的考量,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之下,将未来的发展和造价等方面进行均衡考虑,得出最为合理的规划结果。

3 结论

对于FTTH网络的规划工作,其涉及的内容繁杂琐碎,只有深入分析需求状况和环境特征,切实了解存在于光网络中的细节特征需求,有的放矢展开规划设计,才能获取良好效果,有效提升整个网络的信息传输能力和其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