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财务估值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8 16:03:5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财务估值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财务估值方法

篇(1)

关键词:品牌会计 品牌价值 品牌价值评估

一、品牌会计的研究对象

目前,对于品牌价值是否归于会计核算、如何估价的问题,专家学者们仍然存在很大争议。各国将外购品牌纳入会计核算并以无形资产列示,是因为该做法符合历史成本原则,因而得到会计界的认可。而未进入市场的自创品牌,其价值是难以确定的。因为自创品牌的核心是为企业带来未来收益,以无形资产积累下来的费用为依据显然是历史成本原则,对于核算自创品牌的价值并不适用。因此,如何核算品牌价值,在当今会计界仍是一个难题。但是,如果会计界长期无视管理决策对此信息的迫切需要,必将会削弱会计在经营决策中发挥的作用。显然,会计界应积极地迎接这一挑战。

二、基于财务角度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

(一)成本计量法。

1.原始成本法。原始成本法依据品牌资产购置或开发的全部原始价值,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原则,计算品牌的设计、广告、促销、研发、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费用支出,以此作为该自创品牌的价值。

原始成本法的局限性表现在:首先,广告费等可能由企业多个品牌共同承担,很难把这些费用分开。其次,品牌成本核算范围也很难准确把握,开发成本、品牌设计、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等,这些投入对品牌价值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是否应作为品牌成本进行计量以及如何计量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最后,原始成本法没有考虑原始投资的作用和效果,品牌价值与投入多少并不一定成正比,所以,用该方法评估的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自创品牌的价值。

2.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就是在现实条件下重新购置或建造一个全新状态的评估对象,所需的全部成本减去评估对象的实体性陈旧贬值、功能性陈旧贬值和经济性陈旧贬值后的差额,以其作为评估对象现实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根据重置成本法的原理,品牌价值=品牌重置成本成新率。其中,品牌重置成本是指其重新购置的价格,成新率通常采用剩余经济寿命预测法或聘请专家鉴定。

重置成本法的局限性:由于品牌在形成过程中受很多因素影响,在现实市场情况下找到十分类似的品牌是难以实现的。此外,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整体资产,需要将整体资产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个单项资产,并逐项确定重置成本、实体性陈旧贬值及无形陈旧贬值。因此,很费工费时,有时会发生重复和遗漏。因此重置成本法在评估实务中的可行性受到很大限制。

(二)市场价格法。市场价格法是按照市场同类品牌公允价值进行评估,通过市场调查,选几个与被评估品牌相似的品牌,分析其成交价格、交易条件,与被评估品牌进行对比估算品牌价值。通过定义可知,使用市场价格法须具备两个条件:(1)有一个活跃的市场;(2)有一个近期、可比的市场参照物。

市场价格法的缺陷:市场价格法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如果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相互提供的中间产品与外部市场交易的产品存在显著差异,则中间产品的市场价格就很难确定。因而,在市场价格不能合理确定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各责任中心之间的苦乐不均。此外,目前还没有充分发育活跃的、公平的品牌交易市场,品牌的交易价格是拥有品牌的企业与买主之间的契约价,并不代表同类品牌的价值,因此使用市场价格法评估品牌价值是难以进行的。

(三)收益现值法。收益现值法是指通过估测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采用合理的贴现率将未来收益折算成评估基准日的现值,得出品牌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这种方法认为品牌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未来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根据定义可知,收益现值法能够较真实、较准确地反映企业本金化的价格;在投资决策时,应用收益现值法得出的资产价值较容易被买卖双方所接受。

收益现值法的主要缺点:理论上行得通,但该方法只是从会计视角出发去评估企业的品牌价值,而品牌价值不同于其他资产,品牌价值的评估不可以忽略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品牌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力等非财务因素。另外,预期收益额的预测难度较大,受较强的主观判断和未来收益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在评估中适用范围较窄,一般适用于企业整体资产和可预测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评估。因此,该方法未能全面考虑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评估结果可能不能反映品牌的真实价值。

三、新品牌价值评估体系

为了弥补上述方法的缺陷,在评估品牌价值时除了要考虑品牌的经济价值还要考虑品牌包含的社会价值。

(一)品牌经济价值指标体系。包括三方面:

1.企业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收益能力,earning power)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分析选用利润贡献率、资产回报率两个指标来衡量。

2.企业竞争力。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指标可采用市场占有率、销售增L率、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反映了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认可,当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时,说明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给予了肯定,有利于提高品牌忠诚度。市场占有率是指某一品牌或产品某一时段在某一细分领域所占的市场份额,即某一产品所占整个市场销量的比例。市场占有率分析的内容包括:公司产品销售市场的地域分布情况,可将公司的销售市场划分为地区型、全国型和世界范围型;销售市场地域的范围能大致估计出一个公司的经营能力和实力。销售增长率分析是以商品的销售量增减的速度来判定、预测该商品处于寿命周期的哪个阶段的方法。一般而言,从相对长期趋势来观察,产品市场销售额呈直线上升时,属于成长阶段;销售额稳定且增长幅度趋于疲软时,属于成熟阶段;销售额连续下降时,属于衰退阶段。

3.企业财务状况。企业财务状况是指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通过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评价,可以很好地反映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时选用的指标是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市盈率。

(二)品牌社价值指标体系。品牌的社会价值表现在其对社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企业对推动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三个方面。从品牌消费者占调查区域人口比重、品牌形象代言人的知晓度、企业理念的知晓度三个方面来衡量品牌对社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情况。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情况的分析可以选择员工薪酬总额占销售收入比重、企业所缴税金占销售收入比重、工人各种福利占销售收入比重、企业公益事业投入占销售额比重四个指标。评价企业推动社会进步的状况可以从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材料利用率、新产品成功率三个方面进行。

(三)品牌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

1.品牌价值一级评价模型的构建。

品牌价值=EV×F1+SV×F2

其中,EV:品牌经济价值;SV:品牌社会价值;F1、F2:一级指标权重。

2.品牌价值二级评价模型的构建。品牌价值等于品牌未来收益乘以品牌强度系数,品牌未来收益的确定可以选择企业近5年销售收入的平均值,品牌强度系数可以由新构建的品牌价值评价体系的指标计算出来。

品牌价值= S′×(F1×∑EVi×fi+F2×∑SVi×fi)(i=1,2,3)

其中:S′:销售收入的平均值;F1、F2:一级指标权重;fi:二级指标权重;EVi:品牌经济价值评估指标;SVi:品牌社会价值评估指标。

3.品牌价值三级评价模型的构建。品牌经济价值评价指标三级指标分别用符号代替,即用EV11代表利润贡献率,EV12代表资产回报率,EV13代表权益收益率,EV21代表市场占有率,EV22代表销售增长率,EV23代表品牌知名度,EV24代表品牌美誉度,EV31代表资产负债率,EV32代表资产周转率,EV33代表市盈率,同时引入每个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fij,表达式为:

EV1=EV11×f11+EV12×f12+EV13×f13

EV2=EV21×f21+EV22×f22+EV23×f23+EV24×f24

EV3=EV31×f31+EV32×f32+EV33×f33

用一个式子来表达上面的数学恒等式,及企业的经济价值:

EVi=∑EVij×fij(i=1,2,3;j=1,2,3,4)

品牌社会价值评价指标的三级指标分别用符号代替,即用SV11代表品牌消费者占调查区域人口比重,SV12代表品牌形象代言人知晓度,SV13代表广告口号知晓度,SV21代表员工薪酬占销售收入比重,SV22代表所缴税金占销售收入比重,SV23代表员工各种福利占销售收入比例,SV24代表公益性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SV31代表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SV32代表材料利用率,SV33代表新产品研发成功率。同时,引入每个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fij,得到表达式:

SV1=SV11×f11+SV12×f12+SV13×f13

SV2=SV21×f21+SV22×f22+SV23×f23+SV24×f24

SV3=EV31×f31+SV32×f32+SV33×f33

用一个式子来表达上面的数学恒等式,及企业的社会价值:

SVi=∑SVij×fij(i=1,2,3;j=1,2,3,4)

综上,我们可以得到基于价值构成理论的品牌价值评估模型:

V=S′×{F1×[fi×(∑EVij×fij)]+F2×[fi×(∑SVij×fij)]}(i=1,2,3;j=1,2,3,4)

其中,V:品牌总价值;S′:销售收入平均值;F1、F2、F3:一级指标权重;fi:二级指标权重;fij:三级指标权重;EVij:品牌经济价值评价指标;SVij:品牌社会价值评价指标。

这种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利用了价值构成理论,在评估时既考虑了品牌的经济价值又考虑了品牌包含的社会价值,因此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品牌的内在价值。S

参考文献:

[1]安蕊,尉京红.以交易为导向的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理论探讨[J].商业会计,2012,(09).

篇(2)

公司价值是上市公司股价形成的基础,估值是对上市公司价值形成的认识。估值,既是寻找股票合理价位的过程,是对各种因素进行模拟量化的过程,也是了解公司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测量风险的过程。这的确是一件费时耗神的事情。

估值的结果可能会因研究员对参数的选择、判断有所不同,但是估值的过程基本上是一样的,它为研究员提供的是一个严谨的分析框架,系统地考虑影响公司价值的每一个因素,最终评估一个公司的投资价值。对中国市场而言,这种方法意义更为迫切而实际,或许比数量结果本身更重要。

1、估值为理解公司战略提供严谨的框架。在分析公司的投资价值过程中,财务报表只提供一半的信息。分析一个公司的基本面,既要考虑财务状况、产品结构、业务结构,同时也需要考虑行业的发展和公司的战略,这种全面的视野应该是估值的一大要义所在。在中国市场上,有些公司业绩变脸快,产业周期短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估值所提供的全面思维的视野尤为重要。

以现金流贴现模型为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评估公司还是评估股权,其依据是公司财务杠杆。如果负债率比较高,则负债成本对公司价值影响大,宜采用评价公司的方法,反之用评估股权的方法。预测投资收益和测算盈利增长率是估值的另一核心。投资收益结构如何?是始终按现有的速度增长,还是依产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变化?预测得合理与否,将建立在研究员对产业发展和公司竞争力把握的基础之上。

要做好一个现金流贴现估值,仅从财务报表中得出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行业发展和公司战略有清晰的了解。这里所说的战略包括公司产业领域的选择、产品的选择和生产流程的选择。要依据这些战略,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提高估值的准确性。

估值方法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方法论框架,逼着研究员去判断哪些信息有用,哪些信息相对不重要,以期对上市公司形成立体和全面的认识。据此对公司的里里外外作一番透彻的分析之后,对其投资价值已经有八、九分成数,具体的数量结果反而是次要的。也就是说,方法论的意义可能更甚于数量结果本身。

2、估值促进对特定公司的信息挖掘。我国现行规定中,不要求资源类上市公司披露矿藏储量,因此对这类公司的估值多以产量为依据,与其他类型公司的估值方法差别不大,无法体现这类公司价值来源的特殊性。事实是,资源类公司对矿藏资源的拥有情况,是产量形成的依据,它比产量更能反映公司的价值。例如,在定价驰宏锌锗的时候,如果采用期权定价模型,就要求研究员获取该公司矿石储量的数据,了解矿藏开发寿命,以及开发成本等,再根据伦敦金属交易所或我国行业协会的历史信息,计算价格波动程度,将这些要素一一量化,运用Black-Scholes模型计算出这些矿藏的期权价值,结合公司的其他资产的收益状况,测算出该公司的内在投资价值。

如果不采用期权定价模型,人们就不大可能深究矿藏情况,而仅仅凭产量来判断公司的投资价值,显然漏掉了该公司拥有超大特富型铅锌金属矿床这一影响公司价值的特有信息。

3、估值有助于识别公司财务舞弊。财务舞弊是股票市场的通病。运用股权现金流贴现模型,对公司财务舞弊进行"复盘",我们可以找出一些股价与股权价值严重背离的关系。以蓝田股份为例,采用的股权自由现金流,我们可以发现该公司的财务有问题,得出基本面不能支持飚升股价的结论。因为1998、1999和2000年,该公司连续三年股权自由现金流为负值,其含义是蓝田股份的现金流不能维持该公司正常营运要求,在估值方面要比同类公司打更大的折扣,至少不能进入投资组合。

二、不同的估值模型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财务状况的公司

估值对中国市场的意义,还表现在对不同估值模型的认识上。因为每一种模型都有其适用性和缺陷,对于不同行业、不同财务状况的公司,需要采用不同的估值模型,甚至多种模型综合评估。

以市盈率法为例,市盈率法以其简单、直观,为各国投资界所惯用,也是我国应用最普遍的估值法。但是这种方法有明显的不足,除了难以寻找可比性很强的公司这一共同缺陷外,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比较普遍、产业转型频繁也为采用这一方法增加了不少难度。

亏损公司无法用市盈率法进行估值,可以用市净率法。这种方法对银行、保险和其他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的估值比较有效。此外,对ST、PT公司来说,用市净率法分析一些流通量比较大的公司也比较有效。

现金流贴现模型同样有局限。该模型的准确性受贴现率的影响很大,宜用比较保守的贴现率,并在最后作敏感性分析。在现金流贴现的各种模型中,红利贴现模型对处于防御性行业、分红稳定的公司比较适用。在运用各种现金流贴现模型中,要求剔除非经常损益,以保证获得正常的现金流。

企业倍数法是也是比较通用的估值法,但是结果依行业、资产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很大的波动性,甚至缺乏可比性。在同等条件下,用这一估值方法的结果,路桥、机场和重化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企业股票会显得便宜,而金融、商贸和旅游类股票会显得贵,要加以区分。

股价现金流,即股价与经营性现金流或自由现金流的比率,也称为现金流量乘数。这是一种比较保守、稳健的分析方法,对固定资产较多、经营杠杆较高以及亏损企业比较适用。

期权定价法可以用来对资源性公司进行估值,笔者曾经利用这个方法,对几家加拿大石油类、采矿类公司做了估值,效果比较理想。

三、财务分析是估值分析的职业平台

我国市场还不够成熟、规范,财务分析的有效性不能跟成熟市场简单类比,但是这不能成为削弱财务分析的理由。因为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毕竟是广大投资者最主要的信息来源,财务分析是分析上市公司价值、识别个股风险的有力工具。

研究员首先要对不同行业财务特征有清晰的认识。例如,越是在产业链条的上端,竞争越少,利润越高,越往下游竞争越激烈,利润越低。在重化工业中,上游的氧化铝毛利率最高可达300%,下面的电解铝只有18%.

财务报表并不一定完全反映公司所运用的资产状况,当然也就不能反映所有的负债和经营风险。对于这类行业或公司,要格外注意分析。以海南航空为例。在该公司拥有的数十架飞机中,相当一部分为融资租赁租入,并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要从会计附注中找出。不论是租赁来的还是购入的飞机,都构成了海航的运营资产。对运营资产的正确计算,是估值的基础。

财务知识之所以在公司估值中显得重要,还因为公司所公布的财务报表并不必定完全反映公司的价值。最直接的例子是,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和财务杠杆,可能会对估值结果有截然相反的解释:因为收益增长可以为非经济因素所创造,所以较高的预期收益增长并不意味着企业有较高的价值;因为会计方法可以制造一个偏高的盈利能力,所以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时,投资越多,价值就增加越多;因为保守的会计方法可以压低资产价值,提高资产周转率,所以高的资产周转率并不意味着企业的销售真的十分有效率。

篇(3)

可比公司;

【中图分类号】 F832.51

估值旨在寻找公司的合理价值,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在估值过程中,需要对影响价值的各种经营要素进行分析和量化。然而,现代公司的商业模式日趋复杂,影响价值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非一目了然,估值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如要对公司进行估值,除了需要熟练掌握公司估值的基本理论方法之外,还需要利用财务模型进行系统性分析。Excel提供了大量的计算函数和辅助分析工具,具有形象直观的操作界面,并且提供了大量快捷键。本文利用公司估值的基本方法,以甲公司为例,采用Excel建立财务模型作为估值的辅助工具,从而能够方便快捷地得出估值结果。

一、估值方法

公司估值的目的是分析和衡量公司的公平市场价值,以帮助投资人和管理者改善决策。基本的公司估值方法主要包括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

(一)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主要采用DCF法,即现金流量折现法。它是通过估测被评估公司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来判断公司价值的一种估值方法。

在预测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时,通常会人为确定一个预测期间,在预测期后的现金流量就不再估计。通常为5~10年。

在公司价值评估中,更经常的是评估公司的股权价值,这时使用的现金流量是指股权现金净流量(FCFE)。用公式可表示为:

股权现金净流量=(税后净利润+非现金支付+借款净增长)-(长期资本净支出+营运资本投资)

在预测出预测期间各年的股权现金净流量后,下一步是要选择合适的折现率将各年的股权现金净流量折算成预测期初的现值。

折现率是指将未来预测期内的预期收益换算成现值的比率,有时也称资本成本率。在股权现金净流量估值模型中,折现率可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re=rf+(rm-rf)×β

式中:re为股权资本成本;rf为无风险报酬率;rm为市场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rm-rf)为市场风险溢价;β为市场风险系数。

无风险报酬率指无任何拖欠风险的证券或者有价证券组合的报酬率,通常使用5年期或10年期国债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

市场风险溢价是市场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与无风险报酬率之间的差额。

市场风险系数β是反映个别股票相对于平均风险股票的变动程度指标。

估计公司未来的股权现金净流量不可能无限制地预测下去,因此要对未来某一时点的公司价值进行评估,即计算公司的终值。

公司终值一般可采用永续增长模型(固定增长模型)计算。这种方法假定从计算终值的那一年起,股权现金净流量是以固定的年复利率(永续增长率)增长的。公司终值(TV)计算公式为:

TV=FCFEn+1/(re-g)=FCFEn×(1+g)/(re-g)

式中:TV为预测期末的终值;FCFEn+1为计算终值那一年的股权现金净流量;FCFEn为预测期最后一年的股权现金净流量;re为股权资本成本;g为计算终值那一年以后的永续增长率。

最后,公司股权价值等于确定预测期内股权现金净流量的折现值之和,加上终值的现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V为公司股权价值;FCFEt为确定预测期内第t年的股权现金净流量;re为股权资本成本;TV为预测期末的终值;n为确定的预测期。

(二)相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是以交易活跃的同类公司股价和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一些主要的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乘数估计被评估公司的价值。

运用相对估值法的关键是选出一组在业务和财务方面与被评估公司相似的公司,通过对这些公司的经营历史、财务情况、股票行情及其发展前景的分析,确定相关财务指标和乘数,然后用它们来计算被评估公司的价值。

将被评估公司和同行业中其他上市公司进行比较时,通常可分析下述财务指标:销售利润率、销售毛利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产权比率、年销售收入的增长率等。

可供选择乘数一般有如下两类:

一是基于市场价格的乘数。公司价值与业绩之间的关系称为“市场/价格乘数”。“市场/价格乘数”按其分子是公司股权的市场价值还是股权和债权的市场价值之和区分,常见的乘数有市盈率(P/E)、价格对收入比(P/R)、价格对净现金流比率(P/CF)和价格对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的比率(P/BV)。

二是基于公司价值的乘数。基于公司价值的常用估值乘数有EV/EBIT、EV/EBITDA、EV/FCF。其中,EV为公司价值,EBIT为息税前利润,EBITDA为息税折旧和摊销前利润,FCF为公司自由现金流量。

运用不同乘数得出的多个公司价值估计数是不相同的,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可以对各个公司价值估计数赋以相应的权重,至于权重的分配要视乘数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大小而定。然后,使用加权平均法算出被评估公司的价值。

二、案例分析

本文x择的案例公司甲公司于2009年在新三板挂牌,是一家网络安全软件开发行业的网络安全产品生产商与信息安全服务提供商,主要收入来源是产品销售和服务收费。

(一)甲公司与可比公司主要会计信息和财务指标对比

甲公司的主要已上市和挂牌可比公司为A、B、C、D、E五家公司。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可比上市公司/挂牌公司与甲公司的主要会计信息和财务指标对比如表1所示。

(二)甲公司盈利预测

1.与财务和监管有关的数据和指标的预计和测算情况

甲公司与财务和监管有关的数据和指标的预计和测算情况见表2。

2.预测依据的基本假设

预测所依据的基本假设如表3所示。

3.编制基础以及选用的会计政策

甲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第33号、财政部令第76号修订)、于2006年2月15日及其后颁布和修订的41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并参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4年修订)的披露规定编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甲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某些金融工具外,财务报表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则按照相关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盈利预测选用的会计政策与实际采用的相关会计政策保持一致。

4.盈利预测结果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预测结果分别如表4、表5、表6所示。

(三)甲公司估值

1.估值模型、参数及其选取依据

DCF模型的股权现金净流量(FCFE)折现法涉及的参数估计如表7所示。评估日期为2016年11月12日,相应参数为当天的市场数据。

相对估值法取2016年11月12日数据,分别采用了PETTM、PSTTM数据,由于公司为高科技企业,采用PB估值法意义不大,因此仅选用PE及PS估值法。为保证估值数据口径的一致性,统一采用预测的2016年财务数据。此外,由于A股的流动性高于新三板做市公司,因此从谨慎性角度考虑,给予参数一定的流动性折价。鉴于甲公司的经营业绩及发展状况,综合考虑给予参数统一5折的流动性折价。

2.估值逻辑、估值过程及估值结果

(1)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估值结果如表8所示。

(2)相对估值法

与对标公司对应,分别计算对标公司的PE、 PS,加权平均求得甲公司的平均预期PE、PS,并利用新三板公司D公司和E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营收指标,加权平均求得甲公司的平均预期每股收益、每股营收,计算出每种指标下的估值结果并平均,得出甲公司的最终估值。

相对估值法估值结果如表9所示。

综合以上两种估值方法,最终得出甲公司估值均价为7.57元/股。

三、公司估值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绝对估值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1.盈利预测

盈利预测的前提是财务分析。对公司历史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全面了解公司过去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指标,为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提供基础支持。财务分析的主要方面是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重点在于把握企业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如资本结构、资产结构、盈利能力、成长性等基础数据和财务指标,以建立盈利预测的基本假设,确定盈利预测的逻辑和参数。

绝对估值法估值过程中的盈利预测,通常会人为确定一个预测期间,在预测期后的现金流量就不再估计。期间的长短取决于公司的行业背景、管理部门的政策、公司的发展阶段等,通常为5~10年。预测期间不可太短,也不可太长。太短不能充分反映公司的发展趋势,太长会影响盈利预测的准确性。

2.折现率的确定

折现率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般可以选择到期日距离评估基准日5~10年(与预测期间长短一致)以上的国债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rf),计算与预测期间一致的5~10年间年均股票市场报酬率作为市场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rm),选取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β系数作为被评估公司的β系数。

其别要注意的是,对于被评估公司β系数的选择,因为不同公司的资本结构并不相同,因此不能将可比公司的β系数直接套用,而是要将可比公司剔除财务杠杆后的β系数进行平均,再加上被评估公司的财务杠杆,得出被评估公司的β系数。β系数去财务杠杆和加财务杠杆的过程,可利用哈马达方程进行,其计算公式如下:

β1=β0[1+(1-T)×(D/E)]

式中:β1为负债经营的β系数;β0为无负债经营的β系数;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D为公司负债的市场价值;E为公司权益的市场价值。

(二)相对估值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1.可比公司的选择

可比公司的选择是相对估值法的一个关键问题,决定着相对估值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所选取的可比公司应在营运上和财务上与被评估公司具有相似的特征。在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行业发展与公司基本面的情况,经过初步搜索得出足够多的潜在可比公司总体后,还应该用进一步的标准来决定哪个可比公司与被评估公司最为相近。常用的标准如规模、资本结构、法律形式、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范围、所服务的市场及顾客结构、财务表现及成长性等。所选取的可比公司与被评估公司越接近,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就越好。

当在实务中很难寻找到符合条件的可比公司时,则可以采取变通的方法,即选出一组参照公司,其中一部分公司在财务上与被评估公司相似,另一部分公司在营运上与被评估公司具有可比性。这种变通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流动性折价的确定

对于非A股上市公司来说,其股票流动性一般较A股上市公司为低,出现公司股票流动性风险。因此,用于评估非A股上市公司商业价值所使用的倍数必须考虑市场流动性折价,而不能直接使用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倍数,借此反映非A股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较低的风险。市场流动性折价取自市场上部分相关的研究报告,一般为25%至50%。

主要参考文献:

[1]Sheridan Titman,Tony Martin,Arthur J.Keown, John D.Martin,Financial Management: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Pearson Australia,Melbourne,7th Edition,658.150994.,2016.

[2]Jack L.Treynor,Market Value.Time and Risk.1962.

篇(4)

我将重点阐述生产或提供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初创企业如何卖掉公司,而对于那些处在成熟或消费类市场的中等规模企业的读者,这些原理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如果你想将公司卖到一个好价格但却事与愿违时,首先需要查看你的财务是不是出了问题,这是一个恒久不变的真理。

对企业估值

如何对一项业务估值?什么是估值?专家会告诉你,对企业进行估值主要是通过公司的某些营业额或利润的倍数。但如果你没有任何收入或销售额时应该怎么办?这时你又该如何对你的企业估值?

你要记住,对于企业的估值并没有什么魔法公式。当然,估值过程中存在一些公式,但通常使用这些公式来计算,往往会给你一个比较低的估值,因为这些都是基于实际营业额和利润来进行估算。换句话说,估算出的结果也就是企业实际能够达到的业绩。但如果你对企业有很高的期望,而现在还不能从收入或销售额上体现出来,你又该怎么办?

首先,你必须意识到要最大化企业的价值,而这个价值又在收购者实际愿意支付的范围之内。收购者实际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们如何感知和评价你的业务和企业的前景。因此,估值的大部分依据并不是仅仅依赖于你的财务状况,更依赖于你传递给投资者的企业形象,以及如何从他们的感知上来定位企业的前景。

实际上你可以使用两种方法来评估,一个是财务或现金价值,而另一个我将之称为“愿景价值”。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财务价值。通常情况下,专家都会建议你使用这种方法对企业估值。这种估值方法需要利用公式,举例来说,如果在企业已经有盈利的情况下会使用利润的倍数,如果企业没有利润就使用销售额的倍数。有些收购者常常通过这种方法对企业估值,我们将这种类型的收购者称之为财务收购者。

财务收购者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没什么兴趣,他们只关注企业当下所做的业务。他们不相信任何有关扩充财务的前景展望。绝大多数收购者都是这种类型的财务收购者,是你应该避开的收购者,尤其在你拥有一项前景广阔的新技术,但目前却没有利润甚至是营业额的情况下。

采用愿景价值所估算出的价值要比财务估值高得多。但要达到这个价格你必须正确地定位你的企业,向收购者展示你如何能够达到这个愿景,这样才能获得高价格的愿景估值。你必须展示你的产品如何在未来成功发展起来,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会有多么喜人。

当然,其他的企业也会做相同的展示,那么你就必须比它们做得更好。许多做到这一点的企业都以高出财务估值好几倍的价格将公司成功出售。

如何做才能达到愿景估值?我认为其中有几个要点。首先,你要拥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有魅力的、有据可依的关于企业创始人和公司的故事;第二,你需要做出一份关于产品或服务如何改变行业、市场甚至世界的有利陈述;第 三,你应该拥有一些有着知名品牌的客户;第四,你要找到一个愿意与你的潜在收购者交流的客户,他会告诉收购者们你的产品对他们的业务是何等重要。此外,你还需要准备好商业计划和销售说明。

你可能发现了我并没有将良好的财务状况列入上述清单。为什么?

假设一家企业已经开始实现销售,但同时也出现了巨大亏损。大多数收购者会使用财务估值对企业评估,给出一个非常低的价格。然而,如果你现在并没有实现销售,自然也就没有任何证明可以显示你一旦开始销售就会有很差的销售额或者收益会很低。

换句话说,如果你一旦开始销售而销售表现又不是很好,收购者会对你进行财务估值,结果自然不会如你所愿。如果你并没有任何销售但有一个非常好的愿景,那么收购者无法用财务估值法来对你的公司进行估算。如果他们对你的企业感兴趣,会赞成使用愿景估值法。

你可能会觉得这种销售企业的方法很疯狂。但我见过许多财务状况非常糟糕的企业,由于使用了愿景估值的方式,它们卖出了非常好的价格。有时候,不成熟的财务状况在一家企业出售的过程中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因为它显示了你的盈利性不足,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你的企业的价值。

我并不建议企业家不去进行任何销售,我所说的是,如果由于你还处于创业初期,在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你应该从愿景的角度来宣传公司,以吸引收购者并取得比较高的价格。

唤醒一个成熟的业务

如果你现在有一家现成的公司,也拥有一个常规性的产品或服务,那么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想要得到一个好价钱,就得将公司重新定位以实现愿景估值。更确切地说,你必须将现有公司从一家维持生计(甚至令人厌烦)的公司转型成为一个有抱负、又引人入胜的公司。

这就要求公司里要有不同的观念思维。首先,这意味着你必须有一些不同的人来帮助你将公司卖给收购者,你至少得有一名可以为收购者做演讲推介的人,他需要充满想象力,有战略眼光、有抱负、有灵感。这类企业还需要创作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那样。这需要一些像我前文中所提到的那种有灵感的描述、表达和材料。

因此,即便是一个较成熟的公司也可以通过愿景估值的价格来出售,这样公司就可以逃脱以财务估值转让的厄运了。但这并不容易,公司需要改变一些企业固有的基因,这样才可以表现得不像一个有一定销售额、陈旧的、没有新意的公司。

此外,你不可以因为不需要一个好的被收购价格就不将财务规划做好。拥有一个健全的、可靠的财务规划至关重要,这种财务规划非常专业,在未来必然会对你的愿景估值有帮助。

也就是说,关于员工的水平、严谨性、可靠性的规划等费用常常被排除在企业的财务规划外,但这能够使财务规划更加好看。我建议企业家不要把诸如税务、保险、收益、奖金、红利等要素排除在外,包含这些因素的财务规划看起来才更加真实。

财务价值最大化

我曾说过不要专注于你的财务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需要去关注一些特定类型的财务指标。这些指标中有一些非常重要,它们对于建立一个更高的愿景价值至关重要。这些在财务规划中极为重要的指标有几个方面。

首先是总利润。总利润很重要,即使你现在亏损了很多,如果你的总利润高于你的竞争对手,那么你的公司就会被看做是一个高价值企业。首先你要展示你的总利润;其次,你要证明你的利润在不断增加;第三,要向收购方展示出你与竞争者的不同之处。

第二,不要把公司费用和私人花销混为一谈。即使你是家族企业,也不要把个人花销与企业费用混在一起。如果你想让投资者对你的公司感兴趣,那就千万不要这样做,这会令投资者非常反感。如果你的目标是用财务指标来为企业估值,也不要这样做,因为外资企业和财务专业人员会认为你不够专业,对你和公司财务失去信心,因此他们不会相信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这将意味着无论从财务角度还是愿景角度去估值,你都将获得较低的估值。

第三,善于利用销售增长率。如果你的销售额在不断增加,一定要特别凸显这一点。向收购方展示出你的销售增长率,并与同类公司进行比较,这将提高你的股价营收比,同时提高企业的估值。

第四,清理资产负债表。巨额债务、不同类型的债务、每笔债务偿还的时间,这种复杂的资产负债表最让投资人厌烦。因此最好在你决定出售公司之前,把这些烦人的数据清理干净。

第五,注重对比的重要性。愿景收购者和财务收购者都喜欢将企业与类似的公司进行比较。如果你目前正处于亏损状态,而你又想通过愿景描述来提高企业的估值,这就显得更为重要。你需要非常谨慎地挑选对比者,以确保该公司可以体现你的价值而不暴露你的弱点。正确地选择对比对象是一种非常有利的、提升企业价值的方式。

理想的收购者

一般来说,业内以两种收购者为主,即财务收购者和愿景收购者。财务收购者通常是与你拥有相同业务的公司。

尽管投资者往往希望以愿景估值来出售他们所拥有的公司,但在收购时都希望以财务估值来收购,因此你应该把他们看作是一个财务收购者。

通常情况下,小规模的企业基本上都属于财务收购者。因此除非你找不到愿景收购者,否则你肯定不想和这种小企业或者创投机构打交道。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投资者也可以成为愿景收购者,例如当某种特别的产品或服务在时下非常流行时。如今手机应用非常时髦,而在过去的几年里,社交网络曾经风靡一时,不过很快便失去了吸引力。当某个产品或服务极为流行时,那些更像财务收购者的收购者也有可能变成一个愿景收购者,而且会准备好支付高于他们平时给出的收购价格数倍的资金。

如果你的公司拥有一个非常流行的产品或服务,你可以展示它的愿景价值,然后你必须采取特殊方式来宣传产品或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机构往往会给出一个很高的收购价格。

愿景收购者往往是大型企业,这种企业与你同处一个行业。他们希望通过收购得到你的产品,使他们获得创新,并借此开发自己的产品。大型企业通常情况下都是愿景收购者,因为他们的收购资金并不是收购者个人的资金而是公司的资金,他们更看重企业的未来价值。

事实上,他们非常愿意收购具有未来价值的企业。因为如果这是一个时下非常热门的企业,购买你的公司将有助于他们的企业发展,至少在你的产品或服务不再流行之前,这次收购业绩对他们而言都是一个不错的经验。因此大型企业是非常好的愿景收购者。

富有的人也可能是个不错的愿景收购者,即使他们往往非常节俭和谨慎。这些人都是靠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赚到了财富,而不是靠发明新产品。这类个人通常是财务收购者,他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没有达成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给出非常高的估值,因为这对他们而言实在太新奇了。

事实上,这些富有的人一直都在试图突破财务估值的束缚。如果你能够很好地定位公司,他们可能会是非常好的收购者。如果他们不能百分之百地收购你的公司,他们也将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因为他们有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精明的财务头脑,而这些正是许多创业者和CEO所欠缺的。

为企业做好广告

想要出售公司,你首先要让人们知道你正在出售你的公司。或许你可以告诉你的员工、朋友和家人。但是事实上还有许多别的方法。到目前为止,最流行的方法是寻找一位人。互联网也是一个经常被使用的媒介。

如果使用人,你需要确定他们拥有丰富的企业销售经验。许多人都非常业余,他们没有什么转让企业的经验,这类人非常不可靠。

篇(5)

自2015年6月份以来,A股市场出现大幅动荡,最终出现了大面积股票停牌,停牌高峰时1447家上市公司停牌,占到当时全部2777家上市公司的52%,其中约20%的停牌股票停牌时间超过60个交易日,很多上市公司更是长期停牌超过半年,这些停牌股票的估值问题成了各证券公司普遍面临的难题。停牌股票估值对证券公司影响较大,影响证券公司财务报表、融资业务的债权安全,绩效评估、风险管理等管理手段及部分资产管理产品的申购赎回的公平性,解决这些停牌股票的估值问题对证券公司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停牌股票数据分析、估值方法体系理论,结合国内外金融同业对停牌股票估值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细化停牌股票估值方法、制定合理估值指数体系,证制订内部估值流程以规避操作风险等建议。

一、证券公司停牌股票的估值管理现状及其影响

(一)证券公司停牌股票的估值管理现状。证券公司中,停牌股票估值主要影响证券公司股票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目前证券行业对于自营业务的一般性做法是:对于短期停牌,估值取股票停牌前的价格,对于中长期停牌,使用指数收益法进行估值,部分证券公司对于重大负面信息停牌或超过3个月的长期停牌采取一事一议的原因确定估值。对于资产管理业务,遵循相关监管制度合理进行估值。在指数收益法中,行业指数的选取上国内金融机构一般选择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基金估值行业分类指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基金估值行业分类指数(以下简称AMAC指数)依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中的门类划分,编制16个门类指数(不包括制造业);依据制造业门类下的大类划分,编制27个大类指数,共有43条行业分类指数。AMAC指数在样本调整上分为定期调整和临时调整两种,定期调整是每半年一次,剔除ST股,剔除成交金额在全市场排在后5%的股票。临时调整包括新股上市第11个交易日被临时调入,对停牌、复牌的股票进行临时调入调出。(二)停牌股票估值对证券公司的影响。停牌股票估值对证券公司意义重大,一旦发生估值职责不清晰或者估值方法不当,将造成重大影响。1.停牌股票估值影响证券公司财务报表。停牌股票作为证券公司重要资产,其公允价值会反映资产负债表中,其盈亏情况会反映在利润表中,一旦发生估值方法失当或估值职责不清晰导致错误估值,财务报表数据将会失真,会给公司股东、经营管理层和员工传递错误信息,造成严重后果。2.停牌股票估值影响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的债权安全。近年来,以证券为担保品的融资类业务蓬勃发展,是证券行业越来越重要的业务类型。融资类业务的债权保障主要依赖于担保证券,担保证券停牌特别是大规模停牌,将使担保证券暂时丧失流动性,给融资类业务的债权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同时,对融资类客户所持停牌股票的估值还影响着平仓、限制客户交易等控制措施。3.停牌股票估值影响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工作。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内外部的经营压力,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而从风险类型来划分,一般包含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股票类资产价格变化属于市场风险,监控和限额是市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限额是指给投资组合设置各种额度控制,较常见的有VAR值限额,止损限额等,限额控制的基础是组合盈亏,停牌股票的估值直接影响组合盈亏结果,会导致限额控制不准确或失效。4.停牌股票估值影响证券公司组合绩效评估工作。证券公司投资组合绩效评价是从事后对证资投资组合的效果进行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为公司激励机制提供依据,对证券公司具有重大意义。投资绩效评价测量的基础是测量投资组合的获利能力,而一旦投资组合中的停牌股票估值不准确,会造成公司对投资经理的激励行为的不准确,同时会影响投资者对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的错误判断,对证券公司造成重大影响。5.停牌股票估值影响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的申购赎回的公平性。具有资产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会发行资产管理产品,部分产品可以申购赎回,不强制持有到期,而申购赎回的基础是产品净值计算。当资产管理组合中的股票出现停牌时,市场呈现单边大幅上涨或下跌的行情时,会导致产品净值偏离较大,影响产品申购和赎回的公平性,从而助推知情投资者的套利和提前赎回行为。

二、国内外金融同业对停牌股票的估值方法及管理模式

国内外金融同业对停牌股票估值都有一些成熟的做法和管理思路,现从估值方法和管理模式两方面进行分析。(一)估值管理方法。因为停牌股票的估值非常重要,国内外众多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纷纷研究各种估值方法,一般有指数收益法、可比公司法、市场价格模型法、估值模型法等。1.指数收益法。指数收益法是指参考两交易所的行业指数对停牌股票进行估值,也就是把停牌期间行业指数的涨跌幅视为停牌股的涨跌幅来确定当前公允价值。2.可比公司收益法。可比公司收益法是指参考两交易所的可比公司的平均收益率对停牌股票进行估值,也就是把停牌期间可比公司的平均涨跌幅视为停牌股的涨跌幅来确定当前公允价值。3.可比公司指标法。可比公司指标法是指在无法准确判断股票2017年第08期下旬刊(总第670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08,2017(CumulativetyNO.670)价值的基础上,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来估算股票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4.市场价格模型法。市场价格模型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历史上股票价格和市场指数的相关性,根据指数的变动近似推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5.采用估值模型进行估值。一是现金流折现法,现金流量折现法是指通过预测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据此计算出公司净现值,并按一定的折扣率折算,从而确定股票估值。该估值模型所依据的参数确定涉及的主观判断较高,因此不同公司的结果可能差异较大,因此不倾向于单独使用,可做辅助参考用。二是市盈率法。市盈率,又称价格收益比率,它是每股价格与每股收益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反之,每股价格=市盈率×每股收益。如果我们能分别估计出股票的市盈率和每股收益,那么我们就能间接地由此公式估计出股票价格。该估值模型与市场实际情况结合较为紧密,结果较有说服力,所用参数涉及主观判断程度较少,有利于达成一致意见。(二)估值管理模式。1.国内金融市场对停牌股票估值的管理模式。在我国证券市场,因为涉及到净值计算,最关注停牌股票估值问题的是各类基金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这两类公司对停牌股票估值普遍采用指数收益法估值。2.国际金融市场对停牌股票估值的管理模式。在国际市场上,一般来说对于停牌股票估值并无监管要求。以香港市场为例,香港证监会只是要求证券公司计算其FRR(财政资源比率时)时,只可以计入停牌不超过六个月的股票作为流动性资产。所以香港证券行业一般把六个月作为时间界线,停牌不超过六个月继续使用停牌时价格作为估值参考,停牌六个月后按股票停牌原因做出估值,该估值一般是业务部门、估值师和财务部根据个股情况选择一个适当的估值方法达成一致意见并报经管理层同意,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即可,而其所选择的估值方法与国内所选择的估值方法也大致相同。

三、停牌股票估值遇到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发现,停牌股票并不是个别存在,而是大量出现的现象,而停牌股票的估值对证券公司有重大影响,估值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通过对过去几年,特别是2015年这种压力情景的分析,发现停牌股票估值存在一些问题。(一)指数收益率无法反映停牌个股基本面的变化。2015年内,停牌时间超过60天的比例超过25%,这部分股票复牌后的稳定股价与指数收益估值法相比,偏差程度普遍超过25%。造成长时间停牌的原因主要是重大资产重组,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的平均停牌天数将近三个月,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的比例超过25%。一般影响停牌股票估值的来源有Alpha和Beta两种,指数收益法主要考虑Beta对停牌股票估值的影响,而因资产重组、重大违规等原因造成的长期停牌,个股基本面在停牌期间可能发生重大变化,指数收益法无法反映此类基本面的变化,需主要考虑Alpha对停牌股票估值的影响。(二)现有AMAC行业指数设置不合理。从统计的观点看,统计的样本数量至关重要。若某行业覆盖范围过大,成分股数量过多,会无法体现细分行业的特点。若某行业覆盖范围过小,或者由于该行业上市公司稀缺,成分股数量过小,行业指数收益率会受少量个股基本面因素影响过大。现有的43条A-MAC行业指数成分股数量分布明显不均,AMAC电子指数由194只成分股,AMAC社会指数仅有3只成分股。(三)因成分股大面积停牌,指数收益率本身被扭曲。通过上面数据分析发现,停牌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呈现大面积出现的形态。2015年年内,平均每交易日超过13%的股票停牌,2015年7月9日,高达52%左右的股票停牌,成分股的大面积停牌,指数收益率本身被扭曲的很厉害,无法真实反应市场情况。

四、证券公司停牌股票估值管理的完善建议

通过上述国际国内金融同业的现状了解及分析,从制度完善、流程完善和估值方法多角度对停牌股票的估值问题提出建议。(一)证券公司细化停牌股票估值方法。现在证券公司普遍采用指数估值法,证券公司可考虑细化另外几种主要估值方法,停牌时间越短,行业指数调整的方法效果越好,停牌时间越大,行业指数调整的方法效果越差。造成长时间停牌的主要原因是重大资产重组,对待重大资产重组的估值方法要灵活谨慎,建议可采取如下估值方法:1.重大负面消息或停牌超过三个月的股票。一是对于因重大负面消息、停牌超过三个月的股票,且对证券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由证券公司风险管理部牵头,组成联合工作小组一事一议确定估值方法,并报公司估值专业委员会审议通过。二是对于停牌超过三个月的股票,但对证券公司未产生重大影响的,股票估值按可比公司指标法调整。2.三个月内的停牌股票估值。一是对于停牌不超过十个工作日的股票,股票估值按行业指数调整;二是对于停牌超过十个工作日、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无法确定停牌事项的股票,股票估值按行业指数调整;三是对于停牌超过十个工作日且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股票,股票估值按可比公司指标法调整。(二)证券公司制订合理估值指数体系。现在普遍采用的AMAC指数体系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建议证券公司可基于AMAC指数体系调整优化,制订合理估值指数体系,使其每个行业指数样本数量不会太少也不会太多,同时对成分股数量过少的行业指数考虑停止计算。

参考文献

[1]刘忠.A股市场停牌现状和估值问题综述[J].2015(11).

[2]《证券及期货(财政资源)规则》咨询文件,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3]IllustrativeexamplestoaccompanyIFRS13FairValueMeasurementUnquotedequityinstrumentswithinthescopeofIFRS9FinancialInstruments,IFRS.

[4]李晓宇.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中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定价监管机制的研究[J].2015(1).

[5]秦玲玲.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中资产定价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2011.

[6]马文艳.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比较及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2013.

[7]钱喆.浅析停牌股票的估值与基金价值关系———兼论不同估值方法的优劣[J].新会计,2016.

篇(6)

财务理论与估值实践中包含有二十余种估值方式,总的来说,可将这些方式分为4类:一是基于企业资产拥有着悠久历史的资产价估值法;二是在市场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市场比较法,比较常见的有市净率法以及市盈率法;三是基于资本结构理论以及预算理论的折现法,这一方式指出,企业价值与现金流入现值是相等的;四是在金融期权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期权估值法。

一、企业估值方法分析论述

(一)市盈率法

我们把普通股每股市价同其收益的比值称之为市盈率(简称P/E)。在评估企业价值时,市盈率法一般要通过对比估值对象才能得到结果。市盈率估算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估算方便、结果直观易懂,股市上的数据就是其估值的现成数据,大大简化了估值的复杂程度,因此是使用最频繁,最受欢迎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其余方式无法有效进行估值时,市盈率法常常是评估企业价值的不二之选。

(二)市净率法

我们把企业的每股市价与每股的净资产比值称之为市净率(P/B)。在实际运用里,市净率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盈利水平、未来前景、行业特点、股权交易双方的讨价还价状况)来适当调整市净率。但在估值过程里,其暴露出了几个问题:1、每一个企业的会计政策是截然不同的,账面价值是否真实有待考究,不具有可比性;2、源于财务报表的净值属于历史成本,与为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无太大关系,极易忽略企业管理能力、品牌状况、人力资源水平等这些方面的价值驱动因素,最终导致估值结果出现偏差。

(三)股利折现模型

我们把企业未来预计将发放的股息以一定折现计算得到的现值称之为股利折现模型,简称DDM。在实际应用里,股利折现模型的要求比较高,它要求公司的股利政策必须十分稳定,如果公司股利时常波动或是无法按照原计划发放股利,那么就无法有效的进行估值。另外,如果企业存在盈利水平时常波动,或是企业投资前景不乐观、利润空间,无法发放股利的问题,那种这一模型法是无法发挥作用的。同时,股利折现模型在选择折现率时,主观色彩比较浓重,会影响估值结果的可信度。

(四)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

我们把由企业创造的、在达成再投资目标后结余的,不会制约公司可持续发展,供给企业和利益要相关者分配的现金称之为自由现金流。在自由现金流基础上进行估值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能直观的反映出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一模型能有效的对企业价值展开评估。但是,这一模型无法有效的评估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状况,受评估者主观色彩的影响,评估结果会有所偏差。

(五)期权定价模型

我们把企业在特殊条件下获得的资产与报酬称之为期权。诸如:在买期环境下,只有在预设价值低于基础证券价格时,才具备购买价值。在售出环境下,只有在预设价值高于基础证券价格时,才值得购买。最具代表性的期权定价模型是布莱克与斯克斯联手构建的B/S模型。虽然这一模型在理论上未达成一致看法,计算流程也比较庞杂,但它可有效的评估含有期权性质的金融产品,比较适用于评估中国公司的认股权、股票期权定价以及可转债定价的价值。

二、企业估值方法的选择应用

企业价值的评估结果与评估方式和评估模型有着莫大的关系,它与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的利益相关人执行约定的程度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使用评估方式时,要系统的把握估值方式的优点和缺点,从而顺利展开估值工作。

(一)各种估值方法的对比与结合使用

在企业应用估值方式时,如何挑选出最适宜的估值方式是最棘手的问题,好的估值方式可直接反映出企业的真实价值。在上文所介绍的几种方式里,最简便、模型结构最简单、最容易取得数据的方式要数市盈率法与市净率法。相较而言,对于摆脱市场比较法的局限性,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使用基于现金流折现理论上构建的股利折现模型、公司自有现金流折现模型以及股权自有现金流折现模型是评估企业价值的不二之选。但折现模型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的选择折现率,如何合理预测现金流,如果无法做到这两点,那么就会使估值结果出现偏差。

(二)价值评估中主要参数的选用问题

上文介绍的各种估值模型所包含的参数都比较复杂,因此要不断规范采集数据的流程,明确相关概念,这样才能提高模型的估值效率。其中,如何选择最适宜的折现率是运用现金流折现法的重中之重。所谓折现率,即在某种风险环境下,投资者期望得到的报酬率。一般情况下,企业在估值时,会以企业的资本成本率来代替投资者的期望报酬率。从计算技术方面看,折现率对估值数据要求很高,主要表现在,折现率中无论多小的变化都会是估值结果出现偏差,所以,折现率不同,其估值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为了更科学的选择折现率,资本资产模型便应运而生了,通过这个模型,能有效的规避市场计算风险,选择出最合理的折现率,为了降低计算难度,在使用这一模型时,一般会用企业的平均投资报酬来代替报酬率。但是,不管运用哪一种估算方式,都要先估算出企业未来的盈利水平以及实际现金流量,这样才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出企业的真实价值。

三、结论

企业价值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现值,其估值过程是比较庞杂的,并非是简单的加减企业资产价值。在使用估值方式时,不但要充分把握每种估值模型的特点,还要系统的考虑目前的财务模型以及各种变量因素。这些因素囊括了企业的未来盈利水平、行业发展前景、公司管理水平、市场宏观走势、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技术状况、特许经营权等等。

参考文献:

篇(7)

(一)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公允价值的取得主要采用估值技术,如市价法、类似项目法以及估价技术法等。目前我国上市银行采用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主要分三个层次进行估值。第一层级:采用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计量(未经调整);第二层级:使用估值技术计量,直接或间接使用除第一层级以外的可观察到的参数;第三层级:使用估值技术计量,使用任何非基于可观察市场数据的参数(不可观察参数)。何腾燕(2015)的研究发现,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中采用第一层级估值的1家,采用第二层级估值的有6家,采用第三层级估值的有5家。其中中国银行采用第一、二层级估值,农行、工行、建行、中信、光大银行采用第二、三层级估值,其余10家银行都只釆用第二层级估值技术。公允价值的取得主要依据估值技术(可观察参数)并通过银行内部设定的估值模型和设定参数计算,而如果信息使用者无法获得详细的估值模型和设定参数信息,就不能理解公允价值的取得。

(二)公允价值表内列报

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例,为准确计量,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将衍生金融工具列入了表内的“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项目予以反映。可是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依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利息收入与支出计入“投资收益”。上市银行在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包括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内容,所以信息使用者从报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中不能识别哪些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数。此外,报表在“投资收益”项目下既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手续费,又核算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利息收入与支出。这样编制的会计信息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会计信息。

(三)公允价值的表外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第五十条规定“企业应当以表格形式披露本准则要求的量化信息,除非其他形式更适当”,但未对披露格式和披露内容进行强制性规定。因此,我国上市银行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公允价值分析”时,是零散分布的。信息使用者要了解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和利息收入与支出的信息,就要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项目下梳理零散信息进行归纳,以了解真实交易情况。此外,不同银行对汇率类衍生金融工具已实现和未实现损益的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有的银行将已实现损益计入“投资收益”,将未实现损益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的银行则将其全部计入“汇兑损益”。这种随意性容易使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收集中出现遗漏而误识。同时,已披露的会计信息也缺乏可比性,致使信息使用者无从判断公允价值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的程度。目前,我国上市银行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披露比较简略。例如就会计政策而言,银行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计量和损益确认仅仅做出了介绍性的说明,对于套期会计损益确认,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没有详细说明;没有解释确认其公允价值变动的条件以及时间;在会计估计上,就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估值问题,仅仅简述采用的估值流程、技术和参数,没有解释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参数设置的准确性。综上,在一定程度上,实务中列报与披露的公允价会计信息还缺乏可理解性。

二、“可理解性”的质量要求及实施难点

可理解性是指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考虑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保持明晰性,使用者的理解能力和使用者的决策类型(包括个人偏好、对待风险的态度以及所采纳的决策模型)紧密相关;而明晰性要求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使用者理解和运用。我国《2006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系统阐述了“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四条明确规范了可理解性是“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如果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理解会计信息,也就不能使用会计信息,可理解性是会计信息有用的前提。

(一)可理解性的制约因素

1.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的考虑39号会计准则要求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这就对信息使用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例,其中按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公允价值分为三个层次,同时规定了使用的估值技术可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计量公允价值,涉及了专业性很强的未来现金流量计算及其折现,以及如何确定折现率。研究调查表明“公允价值相关知识在企业会计人员中的普及度比较高,但了解程度不深”“企业确定公允价值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采用专门的估价技术,比例占57.7%;有23.1%的企业没有采用任何专业估价方法,比较随意。”(张敏。2011)2.会计信息的特性会计信息是通过在财务报表中列示和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揭示的,同时还会依据规则要求在其他财务报告中反映。无论是列示还是披露都要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规范的方法和程序可以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从而能够减少信息的差异并易于正确理解;严格的会计核算程序可以客观的呈现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明晰会计信息与经营活动的关系,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此外,企业在报表列示与强制披露之外还会进行一些自愿披露,自愿披露的信息通常会以规范少,随意大的文字表述和不确定数据表达。

(二)可理解性的影响因素

1.印象管理行为对信息可理解性的影响在会计信息呈报中的印象管理就是以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主体印象为目的而实施一定活动的过程。比如,为改变信息使用者的印象企业会有意识地向其传递利好消息或屏蔽不利信息。通常公司的管理层会根据业绩期望在财务报告中设计并使用导向性语言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使其难以了解真实经济活动。2.环境对信息可理解性的影响技术环境复杂化会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难度加大,比如,目前金融工具的混合计量属性与多技术方法并用使其会计处理比较复杂,可能涉及多项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使用者必须综合相关信息才能准确理解经济活动。同样,市场环境对会计信息可理解性也有较大影响。39号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隐含着活跃市场、有序交易的假设,但是如果市场出现剧烈的波动,交易价格就缺乏参考性,公允价值就不能真实反映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信息使用者无法以会计信息理解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而了解公司财务状况与业绩。

三、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一)简化公允价值信息的专业化报告,对复杂会计术语加注解释

企业公允价值运用的信息是在财务报告中以专业化形式呈现的,并为保障准确描述其经济活动会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为此。对复杂的专业术语就要进行解释与说明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理解需求。公允价值信息中所使用的复杂会计术语应在报告末尾进行定义或提供解释,并且在解释过程中尽可能使用非会计术语或基础会计术语,使会计信息既在表达上准确和严密,又提升了可理解性。对于过于分散的公允价值信息可以通过编制简化报告,以分类形式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呈报;简化报告可以按信息使用者要求集中、序时地反映分散的公允价信息或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中剥离出来,指引信息使用者正确阅读和理解。

(二)降低会计处理差异

会计准则在设计企业会计处理方法时,通常会尽可能的考虑不同经济环境下不同经济业务的各类企业需求,进而采用可选择多种会计方法的模式。但在实际业务中类似的企业对相同业务也会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如目前我国的上市银行对公允价值的确定采用了不同的估值方法。信息使用者要真正理解相似的经济业务采用了不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所形成的会计信息的本质,就必须具备理解多项会计方法及其选择动机的专业知识,这样,就增加了信息使用者理解的难度,造成信息使用者理解上的困难。所以应尽可能对方法的选择做出限定,减少选择的随意性和目的性,并对方法和程序选择差异进行解释,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三)提供高频率准确信息

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就是要使信息使用者能够使用表述清楚正确的会计信息观察到企业所发生的真实经济活动。但是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其经济活动急速增量,各项经济业务趋于复杂,会计信息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企业一是要充分正确披露业务信息,例如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方面,要统一披露内容,加强定量信息披露,以确切揭示业务;在公允价确定中要详细说明确认其公允价值变动的条件以及时间,不仅要描述所采用的估值流程、技术和参数,而且还应解释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参数设置的准确性。二是要提高相关信息的呈报频率。如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可能每天都在变动,披露期限过长会使会计信息过度滞后,可以增加简报或附表,持续列报相关信息。

(四)完善信息监管

目前对衍生金融工具信息自愿披露的规定多为规范性、概括性的要求,没有统一模式,因此企业在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具体细节上存在较大差异,披露的内容、披露的重点、披露格式都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有可能导致企业操控会计信息。因此应加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统一披露模式,构建可以有效补充表内、规范化表达、易于操作的规范体系,控制披露中数据模糊的程度、限定语言使用的范围,使信息保持一致进而可比,提升其可理解性。同时,应建立信息披露异常情形问责机制,监管对公允价信息选择性披露等虚假信息披露,严格控制以印象管理进行操纵。

主要参考文献:

郭均英等: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15年第7期。

张小刚:公允价值计量影响金融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实证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7期。

张敏等:公允价值应用:现状、问题、前景,《会计研究》,2011年第4期。

篇(8)

中图分类号: F83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4-0001-04

IPO即首次公开募集(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是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公众招股发行,是目前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也是新上市公司首次链接公司价值和资产价值“资本化”的过程。在IPO的过程中公司估值是最核心问题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IPO估值的影响因素做过了大量的研究,其中财务指标估值的研究成果已经受到了市场的普遍应用,然而对于中国股票市场来说,对于财务指标估值的研究依旧不能解答很多疑问,研究非财务指标对上市估值的影响能够为我国上市估值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企业上市估值影响因素分析体系

在非财务指标对IPO估值影响的研究中,主要针对企业IPO过程中的三个异常现象展开,分别是对于IPO发行“抑价”(Under pricing)、中长期“溢价”(Overpricing)以及热销市场(Hot Issue Market)的研究。

针对上述研究问题,非财务指标对上市估值影响的研究方法集中于IPO发行和上市前后的市场主体行为、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与市场环境相关的投资者情绪分析等。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公司IPO定价主要受公司结构和创始人状态影响,具体影响结构如图1所示。

研究公司治理和公司估值的实证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其研究重点主要有两个主要方面,即对于公司结构以及创始人状态的研究。

从公司股东结构角度研究公司估值是国外学术界上世纪80年代后期对非财务指标的的主要研究重点,其中对于“双级结构”企业的估值影响因素以及对于董事会架构的影响的研究尤其广泛。其中,Partch(1987)[1] 对公司上市过程中的“超级投票权”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没有明显证据表明其引发公司估值改变的结论。Bebchuk and Cohen(2005)[2] 研究了“分级分期”结构董事会架构的公司,其研究结果表明此类公司具有相对较低的托宾Q值,但是在他们的分析中排除了具有“双级结构”的公司,因为其认为这种结构中“超级投票权”的存在是为了“巩固固有管理者的地位”。

公司治理方面创始人状态和公司估值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创业激励和创业环境的理论研究以及公司创业者对盈利增长影响的研究。

对于创始人状态研究的主要方法论集中于委托理论和“心理所有权”的解释框架。Jensen & Meckling(1976)[3] 建立了委托模式研究当创始人让渡股权后对公司估值的影响。而后“心理所有权”(psychological ownership)成为公司治理中组织行为和员工持股的较为新颖的解释框架,Pierce et al.(1992)对“心理所有权”进行了定义,即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将群体的目标或者部分目标作为他(她)自己的所有目标的一种行为或者感知的现象。另外,Jonathan D.Arthurs,Lowell Busenitz,David Townsend,Kun Liu(2007)[4] 研究了企业创始人公司治理对公司IPO估值的影响,他们选取了美国1990-1994年期间422家科技公司为样本进行抽样研究,一方面运用委托框架证明了公司治理中创始人对公司估值的存在影响;另一方面,利用“心理所有权”的概念来解释为什么创始人的状态不同导致公司估值差异。其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司IPO时,如果公司创始人与公司组织仍保持紧密捆绑的公司治理形式,则对公司估值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公司创始人保留公司股份但有完善监管的公司治理形式,则对公司估值产生正面影响。

以上研究虽然都已经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公司IPO估值的影响,但所谓“心理所有权”与创业环境和公司治理的关系,以及如何创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来测度公司创始人以及其“心理所有权”和公司IPO估值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IPO上市过程中投资者的影响研究

对IPO过程中的投资者和定价行为的关系的研究,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特定投资者(如投资银行、长期投资者)以及因素间的利益冲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VC对高科技企业各阶段发展及IPO过程中的作用是对投资者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Gompers and Lerner(1999,2001)[5],Hellmann and Puri(2002)[6],Kaplan and Stromberg(2002)[7]等的研究,他们认为除了财务方面的投资外,高风险投资为企业提供附加价值,包括管理支持、控制和规划等,尤其是对特定行业在特定项目的发展,风险投资的附加价值更多的体现在其对行业的专业性和控制能力;George Rindermann(2003)[8] 则对具体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研究法国、德国和英国的IPO市场,对风险投资支撑的企业IPO行为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不同于美国市场,在以上三个国家的市场中,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在IPO发行过程中并不比无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有估值优势,仅国际风险资本在IPO及上市后对被投资公司估值有正面的影响。

3.专利和法律影响因子分析

在美国1999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对于专利在高新技术型公司估值以及之后的幸存的公司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大量分析。其中Hall(2003),Merges(1999),Meurer(2003),Cockburn(2001),Hunt(2001)以及其他的一些学者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他们都认为这样使得大量的低质量的专利申请被批准并应用于公司建立竞争优势,从而阻碍新技术变革的发展;或者使得这些公司利用“商业模式”专利增加新公司进入市场的成本,这些因素都对企业上市估值有着积极的作用。

从法律角度看,由于各国各地区在法律和执法方面的差异,使得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以及对侵权行为的监管处罚力度不同,进而对公司的IPO估值产生影响,从而应从法律的视角对以上差异发生的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其中La Porta等(2002)[9] 做了大量的研究,从投资者保护程度的角度研究了法律的影响,得出法律及其执行对公司股东的权益保护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的结论,从而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国家地区间法律差异对投资者保护的不同引起其估值的差异。继而,Beck等(2001)[10] 指出,不同国家间法律发展程度的差异有助于解释其金融机构的发展程度的差别,良好的法律系统能够促进民间交换发展从而有助于支持新的金融创新和商业交易发展。

三、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目前关于IPO定价研究起步于90年代,主要基于国外既有理论模型对国内现象进行实证,以及对中国IPO的制度进行研究,并引入行为金融理论对中国IPO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三种“异象”进行解释,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IPO“抑价”领域以及发行制度对IPO价格影响方面,非财务指标的分析侧重于公司治理、上市过程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分析。

1.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从公司治理角度的研究主要从公司结构角度进行分析,对董事会构成、股权分布以及人力资本[11]都有相关的研究,研究主要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中国股市的现象。

其中朱凯、田尚清、杨中益(2006)[12]从以上几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中国IPO“抑价”的影响,研究以中国2002-2003年133家IPO公司为基础,最后得出结论:(1)发行股权结构导致的公司控制权以及关联交易情况对IPO初始收益率有显著影响;(2)董事会独立性对IPO初始收益率影响不明显;(3)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降低IPO初始收益率,从而降低融资成本;(4)从制度角度看,监管部门的发行价格限制是中国IPO“抑价”的最重要原因。徐志坚、叶颖、王全胜(2011)[13]则从“董监高”角度出发,利用2009 年9月23日-10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数据, 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 市场估价与其董事会构成、股权分布以及高管人力资本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估计与董事会构成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高层管理团队的股权分布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与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力资本没有呈现出显著的关系。

2.上市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等多种中介机构[14],我国对上市过程的非财务指标分析主要集中于对上市中介机构影响的分析。

对于投资银行的影响研究方面,韩杨(2001)[15] 认为中国证券市场上投资银行是新股发行中最关键的参与者,主导着IPO股票的初始收益,他在研究中建立了一个市场定价规则下新股发行抑价的简单模型,以损失函数来说明投资银行的决策机制。该模型是在Beatty and Ritter (1986)的模型基础上所作的推广。另外,张处(2003)[16] 则利用博弈论的研究框架来解释抑价现象,他认为抑价现象的存在是由于发行企业不能获得所有的净现值收益,因此新股在首次公开发行时具有正的净现值股以及承销商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会存在抑价现象,在这个博弈当中,收益在发行商和新的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取决于所有IPO市场的竞争程度。

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的影响也有学者做过实证研究,其中研究框架比较完善的是陈海明和李东(2004)[17] ,他们选取了1996年1月-2003年3月在上交所IPO的507只股票为样本分析,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和单变量回归方法,证明聘请中外合资或合作的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为主审计的IPO抑价显著低于普通事务所;而聘请国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为主审计的IPO抑价显著高于普通事务所,进而得出中介声誉假说在中国未必成立的结论。

3.市场环境影响分析

国内目前主要是从市场发行制度变迁和政策监管制度影响着手研究,国内学者对股权分置、政府管制[18]以及累计投标定价等中国股市的政策改革时点前后的市场表现均有过比较系统的实证研究。其中刘煜辉和熊鹏(2005)[19]首次将制度变迁与IPO抑价相结合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经典文献关于IPO抑价的假说在中国缺乏理论基础,而中国市场“股权分置”和“政府管制”制度安排是导致极高IPO抑价的根本原因。不过,其实证方案过于间接,其结果也比较混杂,对其论点的支持有限;巴曙松和陈若愚等(2004)[20] 则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发现,1999年我国采用累计投标定价之后,发行价格固然暴涨,首日价格亦水涨船高,2000年发行市盈率前10名的新股平均初始收益为134%。这些发现表明,不能简单地将IPO抑价归咎于高度管制的发行定价制度。

四、非财务指标对估值影响研究现状总结

以上研究从公司治理、上市过程以及市场环境等三方面对企业上市估值过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实证和理论研究,但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论调与研究成果。产生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前述研究的局限性所致,其局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首先,研究方法上集中在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藉此找到影响因子,但这种方法只能定性的找出某些敏感因子对价格现象的影响,不能精确度量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

其次,对价格影响的机制上,更多是从制度原因上进行分析或者借用西方行为金融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而没有从微观角度借助行业研究方法,如产业经济学,对引发估值差异的根本原因及其对IPO发行及后市的传导过程进行检验和分析,这些问题不仅在国内的文献中未见,而且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学者的研究中也较少涉及。

参考文献:

[1] Partch, M. The Creation of a Class of Limited Voting Stock and Shareholder Wealth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7, 18: 313-340.

[2]Bebchuck, L., Cohen, A., 2005. The costs of entrenched board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78, 409-433.

[3]Jensen, M.C. & Meckling, W.F.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 (3): 305-360.

[4]Jonathan D. Arthurs, Lowell Busenitz, David Townsend,Kun Liu Founders. Governance and Firm Valuation: Does the Market Perceive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J]. 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2007, Vol (27): Iss.12, Article 1.

[5]Gompers, P.A. and J. Lerner, 1999,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Issuance of Public Securities: Evidence from Venture Capital,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 42(1), 1-28;Gompers, P.A. and J. Lerner, 2001, The Money of Invention: How Venture Capital Creates New Wealth, Boston.

[6]Hellmann, T. and M. Puri, 2002, Venture Capital and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Start-Up Firms: Empirical Evidence, Journal of Finance 57, 169-197.

[7]Kaplan, S. and P. Stromberg, 2002, Financial Contracting Theory Meets Real World: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Venture Capital Contract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forthcoming).

[8]George Rindermann. Venture Capitalist Particip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IPO Firm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France, Germany, and the UK [J]. EFMA 2003 Helsinki Meetings, working paper.

[9]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 Vishny, R.W.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Valuation [J].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57: 1147-1170.

[10]Beck, T., Demirgüc-Kunt A., Maksimovic V. Financial and Legal Constraints to Firm Growth: Does Size Matter? [R].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2001: Paper 2784.

[11]张人骥,朱海平,王怀芳,韩星.上海股票市场新股发行价格过程分析[J].经济科学,1999,4:64 – 70.

[12]赵璐璐,伍海华.绿鞋期权引入的博弃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4:35-43.

[13]朱凯,田尚清,杨中益.公司治理与IPO抑价——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6,4(2):291 – 306.

[14]徐志坚,叶颖,王全胜.TMT股权与人力资本对投资者股价的影响——基于创业企业IPO的实证检验[J].南京社会科学,2010,2:36 – 43.

[15]朱南,卓贤.对我国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抻价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7,2:26-33.

[16]韩杨.新规则下的新股发行抑价:券商决策模型[J].南开经济研究,2001,4:56-58.

[17]张处.新股首次公开发行的抑价现象:一种合作博弈的理论方法[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5):643- 654.

篇(9)

一、企业估值概述

资产评估在我国刚刚经过20年的发展,其中企业价值评估是一项新兴业务。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包含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更是为评估增加了风险筹码,我国的评估师们面对企业价值评估这一难题,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务上都缺乏足够的积累。但是随着企业兼并、战略投资、股权交易等活动日益频繁,企业价值评估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企业价值评估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也成为不可逃避的课题。

当前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涉及企业价值评估的并购、重组等事件日益上演,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资产重组,也有现代意义上的收购兼并,这都对企业价值评估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管理模式已经代替了单纯的企业利润最大化。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成为了各个企业财务管理的新目标。如何提高企业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便成为企业管理层奋斗的核心内容。实际上,企业价值评估不仅仅在企业进行产权交易等经济行为时才能派上用场,它已经成为评价和管理企业多种财务活动的基本标准,是金融市场重要的投资分析和管理工具。

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把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其整体获利能力为依据,充分考虑影响企业整体获利能力的因素,对其整体价值以公允市场价值计量为属性,进行的综合性评估。因为企业价值评估将企业拥有或实质上实施控制的全部资产,既包括有形资产又有无形资产,全部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评估,所以,企业的价值并不是所有单项资产的简单累加和。

二、企业估值特点

(一)综合性

正如前文所说,企业估值并非全部资产的简单累加,而是在综合考虑了企业全部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品牌竞争力和企业战略等诸多因素后,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形成的资产有机结合。所以,企业估值是一个综合的系统过程,企业估值的过程就相当于对企业未来的战略发展规划进行一次系统的量化计量,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企业各种财务决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二)风险性

在企业价值评估的各种方法中,都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在现金流量折现法中,现金流量和折现率就是该方法中的两个变量,这也是决定企业价值的根本因素。但是自由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选择和判断涉及到了评估师专业胜任能力,并且在实务操作中也面临独立性等诸多方面的威胁。变量如何确定,要在收集、分析企业各项历史数据和未来几年的预测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企业未来盈利能力,还要考虑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品牌竞争力等因素,此外还要关注与企业预期收益相关的宏观政策、行业状况、市场供求等因素。

(三)缺乏参照物

对于单项资产评估而言,在资本市场上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资产,并形成较为公正的市场交易价格,这些可比的资产交易活动可以作为其他资产在评估时的参照物,这样可提高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但企业具有独特性,各自发展及市场定位均不同于其他,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并不存在完全可比的参照物或者可以遵循的市场交易价格,同时,在市场不完备的情形下,交易价格可能和资产内在价值发生较大偏离,所以,以参照物的市场价格为评估方法来估算企业显得并不十分可靠。

三、企业估值方法

在企业价值评估活动中,评估方法是整个评估项目成败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价值评估的结果,也构成了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框架。在我国评估理论界已研究出众多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例如历史成本法、期权定价法、收益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等等。但是在实务操作中,收益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应用比较广泛。下面就以收益现值法中的现金流量贴现法和相对估值法为例进行分析。

(一)现金流量贴现法

目前国际评估惯例中,最基本评估方法之一就是现金流量贴现法了,在西方国家已广为采用,这种方法是对包括股权在内的所有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其原理是任何资产的价值都可以用其未来收益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现来衡量。对目标企业估价的现金流量贴现基本模型为:

其中为第t期的现金流量,TV为目标企业的终值,n为预测期,i为根据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确定的贴现率,也叫做资本成本,它是所有者要求的收益率或机会成本。实际上,资本成本反映了投资者投资该项资产所承担的风险。风险越大,i就越高;反之,i就越低。从这个基本模型中可知,企业价值是由预期现金流量的大小、发生的时间及其贴现率决定的,具体来说:预期现金流量越高,企业价值越大;现金流量产生的时间距离现时越近,企业价值越大;现金流量的贴现率越小,企业价值越大。应用现金流量贴现方法进行公司价值评估有三个具体模型:A、红利贴现模型;B、股权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C、企业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这三个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现金流量的规定范围不同。在红利贴现模型模型中,现金流量被定义为股东得到的实际现金流量即红利;股权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中,将现金流量范围规定为归属于股东的理论现金流量;而在企业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中,现金流量是企业自由现金流。目前,企业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是现金流量贴现评估法主要采用的模型。

(二)相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因简单易懂,便于计算而被广泛使用,其原理是相同或相似的资产应具有相对可比的价值,如前文所述,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必须是具有完备的,至少是有效的市场。只有在此前提下,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才会等于或接近其内在价值,这样,依据可比资产的市场价值计算出来的目标资产价值才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它的内在价值。应用相对估价法通常是先选择可比公司,然后确定适当比率,最后则是计算企业的价值。

对于确定可比公司,最重要的一点是公司间的未来现金流量有较高的相关性,通常在同一行业、处于相似地位的公司,最有面对相似的市场,而且公司间的经营模式也可能大致相似,它们之间的现金流量也最可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对备选公司的资产规模、资本结构、流动性比率、偿债比率等方面分析,剔除与目标公司差别过大的公司。

对于确定适当比率则是相对估值法的关键,因为这种方法实质上就是用所选比率的实际值来反映资产的价值,因此所选的比率要与未来现金流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可比公司间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可用于相对估值法的比率包括市盈率、市净率等。以市盈率为例:

目标企业价值=可比企业的平均市盈率×目标企业的净利润

市盈率=市价/净利润=每股市价/每股盈利

四、企业估值方法比较分析

实务应用中,没有哪一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是绝对合理的,每种评估方法的模型都有其前提条件,而现实市场环境又很难完全符合所有的假设前提。所以在进行企业价值估价时,应按被估价对象的性质和特征,选择合理的估价方法。

(一)现金流量贴现法的优缺点

现金流量贴现法注重现金流的现值,而不仅是单纯的关注财务报表上利润率大小,所以相对于市场上经过粉饰的利润率来说,现金流量一般不易操纵,客观性强。能够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同时现金流量贴现法符合对资产的定义。由于资产的特征之一就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所以企业的价值也应当是所有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入,即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

但是现金流量贴现法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动态的估价方法,涉及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未来现金流量、企业终值及贴现率、预测期等。这些变量选择需要进行主观判断,所以保持客观公正以及准确是很困难的。此外,从贴现率的角度看,现金流量贴现法不能反映出企业灵活性所带来的收益。假定资本成本是对企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的内在回报,那么,由于企业为适应环境所做出的灵活性决策所带来的非系统性风险则没有进行充分考虑。

(二)相对估价法的优缺点

相对估价法相对其他方法来说直观易懂,不需要很深的专业知识。对我国采用比较多的市盈率、市净率所包含的价值内因进行分析,合理的比率应该是建立在对价值内因合理估计的基础上。所以其优点是只要可比公司选择适当,再选取适当比率对目标企业进行估值,结果应当是非常理想的。但另一方面来说,相对估价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的假定是市场在总体上是有效的、正确的,如果市场整体上对价格高估或低估,那么相对估价法将失灵。

(三)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分析

由于现金流量贴现法需要确定未来现金流量和贴现率,所以最适合那些能准确地测算未来现金流量及贴现率的企业,对于处在财务困境时期的企业、正在进行重组并购的企业、有专利权或产品选择权的公司不适用,处于清算状态的公司也因为不能再预测未来现金流,也不适用现金流量贴现法。

篇(10)

二、财务报表分析和上市公司估值基本方法

企业的财务分析以企业财务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进行的,其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成果进行评价和分析,以反应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这是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优化经济决策的重要财务信息依据。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了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是获得财务数据的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据,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可以反应公司运用的方方面面,也是证券投资的重要依据。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是为了帮助投资人在投资时根据估值和市场状况做出决策,其是分析和衡量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和内在价值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有相对估值法和折现现金流估值法两种方法。

三、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证券投资策略

如何基于财务报表分析采取有效的证券投资策略,贯彻和运用价值投资的证券投资策略,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一下建议,具体有以下几点:

1.根据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

在确定经济所处的阶段,选定投资行业之后,再通过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甄别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同的公司即便是相同的行业,相同的市场环境,其投资价值也是不尽相同的,我们需要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一定的分析,如公司基本面分析,公司基本财务指标分析最后对公司进行估值,再结合公司的股价判断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3]。

2.基于财务报表实行价值投资和技术投资并重的策略

根据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边分析,可以了解上市公司其实际内在价值,在实行证券投资的时,需要根据财务报表判定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再应用价值投资和技术投资是两种不同的投资方式,价值投资一般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行为,是看中某一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而做出的投资行为;而技术投资一般是根据市场价格的浮动,以一定的操作技术所做的投资行为[4]。投资者在坚持价值投资的同时也需要借助技术投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投资行为,在选定投资公司之后,根据技术分析指标选择合适的进场时机和经常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

3.确定投资策略时其他需要注意的内容

在投资的过程中,单一的投资风险必然要高于组合投资的分析,因此,采用组合投资,多样化投资,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在投资操作上,可以研究几支不同的行业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进行组合投资。而且在股票组合投资过程中,也不需要全部长期持有,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跟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确定股票的类型,对于价值型股票,发行股票的内在价值相对稳定,长期来看,股票价格都是围绕股票价值上下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应该把握住机会,结合技术走势的买卖点,以高估时买入,低估时卖出,以获取最大的收益。另外,经济环境对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同的经济环境对于其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而对于各个行业和公司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通过宏观的分析选择具有投资潜力的行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篇(11)

收益法实际上是在预期收益还原思路下若干具体方法的集合。从大的方面来看,收益法中的具体技术方法又可分为若干类:其一是针对评估对象未来预期收益有无限期的情况划分为有限期和无限期的评估方法;其二是针对评估对象预期收益额的情况划分为等额收益评估方法和非等额收益评估方法。收益法中涉及的参数有三个,即收益额、折现率或本金化率、收益期限。不同参数取值所对应的公式也不同,在手工条件下可查阅复利系数表计算结果,而在Excel中可用财务函数快速的计算出来。各种情况下对应的公式及财务函数具体如表1所示:

在表1中,各字符代表的含义为:P为评估值;i为年序号;Ri为未来第,年的预期收益;r为折现率或资本化率;t、n为收益年期;A为年金,B为纯收益年递增(递减)额。在Excel中利用收益法评估资产价值时主要用到了PV、NPV两个函数:

(一)现值函数PV此函数返回一系列现金流(或一项投资)的现值。函数语法PV(rate,nper,pmt,fv,type)。其中Rate为各期利率;nper为为总投资(或贷款)期,即该项投资(或贷款)的付款期总数;Pmt为各期所应支付的金额,其数值在整个年金期间保持不变(即相当于年金),通常pmt包括本金和利息;Fv为未来值,或在最后一次支付后希望得到的现金余额,如果省略fv,则假设其值为零(一笔贷款的未来值即为零)。Type为数字0或1,用以指定各期的付款时间是在期初还是期末。运用此函数需要注意的是,fv与pmt参数不能同时为零,即如果忽略fv,则必须包含pint参数,如果忽略pint,则必须包含fv参数。

(二)净现值函数NPV此函数基于一系列现金流和固定的各期贴现率,返回一项投资额的净现值,即相当于将一系列的现金流折现求得现值。函数语法:NPV(rate,valuel,value2,...)。其中rate为贴现率,是指未来各期现金流量折算成现金的贴现率,是一个固定值;valuel为第一期现金流量值,value2为第二期现金流量值,…依次代表未来各期现金流量的1~29个参数。valuel,value2。…所属各期间的时间间距必须相等,而且支付和收入都发生于每一期期末。如果第一笔现金流发生在第一个周期的期初,则第一笔现金必须加入到函数NPV的结果中,而不应包含在values参数中。NPV按次序使用valuel,value2,…来注释现金流的顺序,所以一定要保证现金流的数额按正确的顺序输入。需要说明的是:在Excel财务函数所有参数中,支出的款项(如支出现金)用负数表示;收入的款项(如股息收入)用正数表示。有时为了得到某一计算结果,可能人为地在函数中加上负号,此时可以不考虑该负号的含义。

二、财务函数在收益法中的应用实例

财务涵数在收益法应用十分广泛,以下就几则实例予以分析。

(一)资产未来收益期有限、纯收益每年不变的情况 某企业能继续经营3年,营业终止后资产全部用于抵充负债,现拟转让,折现率为8%。经预测得出3年内预期收益分别为500、600、700万元,计算资产评估值。解题思路:在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具有特定时期的情况下,通过预测有限期限内各期的收益额,以适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各年预期收益折现值之和,即为评估值。在Excel中,可用NPV函数计算各年的折现值之和,计算公式及结果如图1所示。

(二)资产未来收益期有限、纯收益每年变化的情况资料如上所述,如果经预测得出3年中每年的预期收益均为500万元,计算资产评估值。解题思路:在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具有特定时期的情况下。各期的预期收益额相等,把各年预期收益以适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求和,即为评估值。在Excel中,可用PV函数计算各年的折现值之和(这里也可以用NPV函数),计算公式及结果如图2所示。

(三)资产未来收益期无限、纯收益在第n年(含n年)前有变化n年后不变的情况某收益性资产预计未来5年收益额分别是12万元、15万元、13万元、11万元和14万元。假定从第六年开始,以后各年收益均为14万元,确定的折现率和资本化率为10%。确定该收益性资产在持续经营下评估值。解题思路:首先计算未来5年的年预期收益额的现值,用NPV函数进行折现;其次,将第6年以后的收益进行资本化处理(注意这个题目告诉的折现率和本金化率相等,如果不相等应该分别选用),即为14/10%,然后把得到的结果再用PV函数折现到现在时点,得到第6年以后的收益的折现值;最后将前后两部分收益现值求和就可以得到该收益性资产在持续经营下评估值。计算公式为“=NPV(A2,A3:A7)+PV(A2,5,,-A8/A2)”,如图3所示。

(四)资产未来收益期有限、纯收益在第n年(含n年)前有变化n年后不变的情况资料如上所述,确定该收益性资产50年收益的评估值。解题思路:首先计算未来5年的年预期收益额的现值,用NPV函数进行折现;其次,将第6年到第50年的收益用PV函数折现到第五年年末,然后把得到的结果再用PV函数折现到现在时点,得到第6年以后的收益的折现值;最后将前后两部分收益现值求和就可以得到该收益性资产在持续经营下评估值。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