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新农村战略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8 16:03:4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新农村战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新农村战略

篇(1)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不仅是在新形势下治理“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化,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因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工作—农村干部的事、农民自己的事及农业部门的事。事实上,农村工作只是社会大系统的部分工作,农村和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积极地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洪流之中,“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各行各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又要促使城市经济的有效发展,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

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之一就是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农村城市社会发展失调。因而,新农村建设是基于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夯实城乡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与农村是人类社会的不同表现形态,二者互为市场,相辅相成—农村发展好了,不仅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和原辅资料,为城市发展输送更多的建设者(如农民工等),而且可以成为城市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城市得到了有效发展不仅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各种服务,而且将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而且是实现城乡社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理性选择。

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农村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就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把生态环境及其建设放在基础地位,把经济发展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和最终体现,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结合,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相一致的目标,使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根本目标。

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模式

基于农村地区的地理、气候、交通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状况的差异,各农村地区在具体实施新农村建设时就应在有效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时)制宜、统筹兼顾”,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同中求异”。因此,各农村地区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其不同地方和区域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和现实状况(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积极探索并实践符合当地客观状况和农民意愿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允许农村地区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要基于其“起点差异、进程快慢、水平高低、方式各异、模式不同”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

农村经济不能简单等同于农业经济

调查表明,一些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摆在首要地位,不仅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实现农民增收,合理引导城乡产业布局及其发展,这本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但却误把农村经济等同于农业经济,从而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顺利开展。事实上,农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农村经济除了第一产业的农业外,第二、第三产业也应涵盖其中,只是从整体上讲“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要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来建立现代农业,而且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如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劳务输出等),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使农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得到有效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与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就显得甚为必要和迫切,这不仅是农村社会得到有效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且是加快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小康的重要保障,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全局。需要指出的是,农村教育不仅仅是指农村义务教育,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技能培训)在目前显得更加突出;同时,基于职业教育内容(农业使用技能及第二、三产业技能),农村教育要“三教”有机结合,以实现“三教的有机统一”,这是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从而造就“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当然,成人教育不仅仅是单指农民自身,还应包括广大农村工作干部及技术人员,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完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战略决策,给“三农问题”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治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调查表明:目前的三农问题“不只是农业经济和农民负担问题,还是与集体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农村社会组织的解体”(周建明,《建立发展的社会纬度》,2007),这一点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建立并完善与集体经济相应功能相对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中介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势在必行。同时,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足够的、适合的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时期,其现实依据是“现代化、全球化、市场化”不断深化和现代科技及社会不断进步的客观事实。生存环境一旦变化,与此相应的一切文化都要发生变迁和调适,这是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及其发展目标,需要构建相应的制度框架,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复杂的大环境”(陆益龙,《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需求与供给》,2007),这是新农村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政治、文体等领域已发生了较明显的制度创新及其变迁。就目前农村地区实践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来看,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以下几种制度的改革及创新:农村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及流转制度;公共财政制度;不合理的农业价格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当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而且要“因地(时)制宜、以点带面、突出重点”。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于前段时间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文化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总体不足,中央地方投入比例不合理;财政投入城乡和区域比例失衡;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反文化现象突出;农村文化消费结构比较单一;村、社区没有充分履行文化供给功能。如果要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无非就是处理好几个关系,如“送”与“建”的关系、政府办文化与农民办文化的关系、发展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和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的关系。如果换个思维方式,从战略的层面思考新农村文化建设,如城乡文化的交流路径、农村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外延等问题,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只有在发展战略上有较为清晰的认识,那么针对现实问题和把握宏观走向而提出的一些具体措施可能就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确立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

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是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对整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划分。这种区分只能是近代以来的产物,传统意义上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即意味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水平。不言而喻,农村文化是不断受到城市文化冲击与改造并最终被取代的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是发展新农村文化的战略问题之一。而要实现两者的互动,必须重视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必须树立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生的观念

传统的现代化观点把城市文化取代农村文化作为最终目标与终极模式,换言之,这种观点更多地强调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内在冲突与彼此对抗的矛盾性。然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念却对传统的城乡文化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对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关照下的城乡文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它强调了城乡文化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和潜共生的新型关系。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农村文化指的是新农村文化,即是以先进文化为趋向,着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农民的公民意识,同时也坚持从农民的现实素质出发,注重运用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即在坚持农村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的文化再造。

一方面,城乡文化之间是和谐共存,相互协调的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新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是其核心要素之一。文化具有强大的认同功能,要建立协调的城乡关系就必然要求建立和谐、协调的新型城乡文化关系。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是从区域文化角度对民族文化的划分,城乡文化各有其特定的建设主体,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要,也体现了不同的内在特点,在新的发展战略中更应该强调彼此的差异性、互补性与层次性,而不是替代性与融合性。

另一方面,城乡文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城市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主要载体,代表了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成果与前进方向。必须坚持城市文化的主流地位,注重发挥城市文化的辐射与示范作用,先进文化建设主要指的也应该是建设城市文化。农村文化在不丧失自身基调的前提下更应该从城市文化中获取现代价值观念与意识,努力在知识水平、道德素质、公民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更契合现代化的要求。在中国,农村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城市文化的发展并不以排斥农村文化为前提与终极目标,相反,是对农村文化的宽容与借鉴。

(二)必须建立城乡文化互动的新机制

新型城乡文化关系的形成有赖于建立城乡文化互动的新机制。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的开放性与流动性以空前规模扩大,这为两种文化的交融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城乡文化交流的根本目的是为农村文化注入现代文明的新因素,城市文化包容了民主、科学、法治、公平竞争等现代价值观,是新因素的主要承载者。城乡文化互动新机制必须着眼于以下两点:一是城市文化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自身范畴,为农村文化培植新因素。二是农村文化接受城市文化的幅射,接受与植入新因素。

一方面,城市文化掌握了最主要的公共文化资源与公共话语权,在这一背景下城乡文化如何互动?所谓“电视进入了村,节目不姓农”,以及对于“三下乡”、“五下乡”的争议实际上就是上述问题的突出反映。症结在于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不够,公共话语对于农村发展关注不足。根本出路在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传媒、文化场馆、图书出版等等向农村市场的覆盖,完善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网络,同时还要特别注重传播的内容、质量与针对性,加强“三下乡”等活动的长效性、制度化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农村流动人口这支庞大队伍己成为城乡文化互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是一道特别的文化景观,是一支特殊的文化建设大军。因此,城市文化建设必须把农村流动人口文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使他们成为现代文明的使者,而不是城市文明的流浪者。

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有目的、有组织的主动接受城市文化的幅射与牵引,从而广泛地传播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念。广大的县城是区域中心,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承载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应该把县域文化的建设问题纳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去,树立打造县域文化枢纽,建设小城镇文化中心的战略思想,把县域文化发展成为城乡互动的中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示范中心与指导中心。

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新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三者的有机结合

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是一个民族发展不能割断之根,是民族文化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新农村文化结合起来,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问题。

从历史发展来看,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生相伴,荣衰共享。所谓传统文化指的是漫长的前现代社会人类文明成果的总汇,也可以说是非工业化时代所积累和传承下来的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农耕是其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可见,农业文明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村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农村文化是传统文化存续的主要空间,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农村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传统文化的成熟程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农业文明色彩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浓郁。因此,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先天有利的条件。

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发与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既是发展新农村文化的迫切需要,更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长远需要,必须把发展新农村文化纳入到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文化的大战略中去考量。近年来,有观点认为“农村文化是沙漠”,意思是说没有生长的基础和可资利用的资源。从现状看,农村文化建设确实存在大量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一些人“富了钱袋,穷了脑袋”;一些发达地区由于文化建设的滞后,赌博现象滋长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败坏社会风气,最终经济严重滑坡;由于文化设施不足,不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黄赌毒泛滥,引发大量社会不稳定现象等等。但是,上述问题并不能证明农村文化就不能大有可为,暴露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误解甚至排斥的负面认识,反映的是我们对于重视开发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进而调动广大农民文化建设积极性的严重不足。文化是传承的,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来说既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如和文化、孝文化、节俭文化、爱乡文化、尊师重教、睦邻乡里的文化以及长期积累而成的乡规村约,等等都是建设新农村文化可大力开拓的宝贵资源。

现代化进程包涵了工业化、城市化、政治民主化等方面的发展,还有一项不可忽视的评价指标是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民占据了中国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因素之一,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能力的提高和进步同样需要农村文化的繁荣。历史上中国的农村长期与城市相隔绝,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使农民形成了一种狭隘的观念,效率意识低下,主体意识、革新意识、民主意识淡薄。通过农村的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引导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效率意识,在民主进程中提高自己的民主法制意识,以平等身份参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农村与城市差别的重要体现就是农村文化的落后所导致的农民生活方式一直以来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讲卫生的意识淡薄,农村娱乐庸俗,赌博、封建迷信、丧葬奢华等不良生活习惯在农村盛行,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发展繁荣健康、积极向上的现代文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落后和愚昧状况,促使农民追求现代化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同时,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文化事业,还包括文化产业。积极构建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中心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机制,同样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在建设新农村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吸收和引进社会资金,完善公共文化建设网络,以及着眼于发动广大农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以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之外,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发挥各地民间文化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机制。

四、构建新农村大文化体系

新农村建设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过程,其对于文化建设提出的中心要求就是如何培养现代农民,重构农民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而要实现这些要求,必须建立以教育为先导,以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及社会改造为重点,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立体化体系。

首先,相对于千头万绪的其他农村文化的建设来说,农村教育应该起着先导的作用。具体来说,现今必须做好以下两件事情:一方面,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尽快普及政府主导的义务教育。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农村社会教育,这是培训和教育农民的重大任务。要通过广泛的社会教育,让更多农民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懂得如何规划与建设新农村。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卫生教育,文化艺术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职业素质,增进现代意识,培养时代观念,充实精神生活。

其次,注重社会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移风易俗、卫生防疫、以及体育健身等活动。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塑造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即是对于这种环境建设要求的高度概括。要营造这样一个积极向上、有利于新型农民生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就必须广泛地开展科普宣传、移风易俗、卫生防疫、以及体育健身等活动。这样,才能把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各项文化建设的设想落实到实处。社会改造具有极大的反作用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与文化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文化建设的实践来扎实推进、检验文化建设的理论与一些认知。

最后,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润泽村民精神家园。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体系,就会人心涣散、迷失方向,人们也会无所适从。我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的基础上,要确立主导、谋求共识,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时展要求的有机结合,实现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用好文化的钥匙,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教育引导村民善于学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掌握现代文化知识,传播现代文明理念,摒弃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针对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文化活动要凸显农村改革发展的主旋律,突出中国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文化的力量将农民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总之,当前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的条件、环境,采取不同的有力措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弘扬农村文化生活中的积极成果,消除其腐朽、落后的文化糟粕,以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胜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陈始发:新农村文化发展战略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06/04

[2]陈明: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贡献,探索,2010/02

[3]孙斐娟:进入现代世界的农民文化命运与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文化认同再造,社会主义研究,2009/06

[4]冯晓阳:农村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基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之间,理论月刊,2010/12

篇(3)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5)23—0006—01

近几年,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离不开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的发展战略。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一个合适的孕育环境。环境,是一个地方人民生存发展的基石,也是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生态保障。近几年来,为了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西部民族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新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加大环保这一项目的投入,推进和改善关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等。经济的发展,必然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巨大的挑战。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是一个更新的过程,稍不注意如果加快了发展速度,许多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有必要思考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战略的保护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1快速发展的西部地区的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以及人为的不恰当的开发等因素,该地区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给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1农田污染

根据全国污染全面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土地污染最大的贡献者是农业污染,而农业污染最为严重的则是农田污染。由于滥用化肥,已经造成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土壤污染、水污染,严重威胁着当地的食品安全。农药的不当施用,也极大程度地破坏了土壤的结构组织。

1.2水环境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地处干旱地带和半干旱地带,水资源紧缺。缺水最主要的是水源性缺水。西部地区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人均的10%左右,而且西北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非常严重,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有时候甚至连人畜饮用水也难以得到及时的供给。加上多变的气候和复杂多样没有节制的人为活动,西部民族地区许多大河一度出现断流。

1.3农村工业污染问题

乡镇企业的繁荣带来了经济的不断发展,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快速的发展总是会带来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因为西部民族地区亟待发展,放宽了各种化工企业进入的门槛,加上当地政府没有充分根据企业的性质来规划布局,导致了企业分布布局不合理,使环境问题更加恶化。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虽然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在以光一样的速度向前发展,但是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透支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甚至威胁到了当地农民的身体健康。

1.4发展旅游经济带来的挑战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经济在近几年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西部民族地区也抓住当地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但在此过程中,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当地农户对环境的不重视导致生活垃圾随处堆放,有的景区甚至为了效益,不顾当地环境的承载量,连续超量的接待游客。

2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的战略

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但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有明显的下滑趋势,笔者认为,环境问题是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原因。根据对西部民族地区的调查表明,在西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最大阻碍,环境是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和谐经济的发展。而环境问题丛生的地区,恰恰是贫困的地区,一个地方的环境问题和贫困问题具有较高的联系性和重合性。为了更好地落实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我们需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直视这些问题,面对各种具体的问题形成的互相影响的怪圈,我们必须要综合统筹,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2.1环境战略形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几年来,社会各界逐渐具体认识到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问题的严峻性,西部民区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认可度在整个国家环保和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我国一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总体布局,足以说明解决环境问题是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一个基石。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不断的落实和发展,这一计划又为新农村建设中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2.2环境战略思路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用办法综合统筹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既要解决已有的问题,又要积极防治出现的新环境问题。运用创新化、多元化的各种办法,落实生态保护战略和当地自然环境保护战略。以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建立环境保护法律,用法律的形式来构建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不断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从而为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2.3环境战略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发展战略,解决残留的环境问题,提高西部地区的环境质量,不断增强当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4环境战略重点环境保护战略主要从两大方面着手:一是生态保护战略,二是具体地区细分的环境保护战略。环境保护问题不容忽视,应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之中,让环境和经济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形态各异,所以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应结合当地实际的情况,坚持创新化、多元化的发展,不断地提高和改善各类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设施。将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发展要求与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解决纳入到统一的系统工程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既要解决老问题的复发,又要积极地预防新问题的产生。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们要借鉴已有的经验教训,运用创造性思维,来开拓新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方法和路径。不单单只是从宣传教育环境保护着手,也要对当地的企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对生产技术型企业进行指导,开展技术创新,从而建立多管齐下的环保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新格局,落实环境经济的协同推进成长战略,建设成为自然生态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于绍良,叶俊东,等.收复“失地”———西部退耕还林大扫描[J].瞭望,2000,(19).

篇(4)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2-0055-04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海南省新农村建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是融入并服务于经济特区建设;二是对热带农业有极大的依附性,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促进和形成两者互动发展;三是正视和考量岛屿型经济以及它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效应。笔者结合海南省实际,就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和面临的形势

(一)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热带农业放在突出地位,并形成互动发展

推进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认真面对和研究这样一个基本省情:海南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经济特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农业份额在GDP中超过30%的省份,2005年农业增加值301.1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GDP)903.60亿元比重33.1%,高出全国水平20.7个百分点;在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高达74.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6个百分点;反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恩格尔系数为5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1]

热带农业之所以在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突出,是因为它对海南省“三农”经济乃至社会发展具有突出贡献:它作为海南省经济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显著地影响着海南省的国计民生,给予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支撑,创造和提供了约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60%左右的劳动就业机会。它同时又是海南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据统计,1995-2004年农业增加值在全省GDP的占比一直保持在36%左右,仅次于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而居于第二位。优越的海洋气候条件、丰富的热带物种资源、明显的区域比较优势,加上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海南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反季节瓜菜、热带作物、热带水果和热带水产品生产基地,而且已经实现了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基地化生产经营,热带农业成为支撑全省经济的优势产业。

(二)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同志关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已经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顺应这个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海南省深刻分析了海南省情、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实现的可能,在全国率先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全省发展计划框架内,实行城乡一体化规划。这个规划制定了“一省三地”(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热带度假休闲旅游胜地、中国南海资源开发基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在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上,提出了建立富有热带、海洋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大企业主导,建立清洁型循环经济生产体系,建立以空间集聚与专业化发展为原则的产业布局。在产业区域布局上,提出了在西部和西北部沿海发展现代工业,建设西部工业经济发展轴,成为建设新兴工业省的空间重点;在东部沿海主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建设东部旅游发展轴,形成国际知名的黄金海岸旅游带;在台地、丘陵地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根据上述规划,海南还确定了“十一五”重点发展项目和发展目标。期间,重点建设项目176个,共计投资4513亿元。新建项目88个(总投资2614亿元)中,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的项目22个,投资511亿元,农业8个,投资10亿元;续建项目63个,总投资1088亿元,其中,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项目分别为14和13个,投资分别为163亿元和49亿元。[2]到2010年,全省GDP达到1464亿元,人均16600元;2020年,全省GDP达到4969亿元,人均40000元,相当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2010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0:35:35;2020年,比例为15:45:40。[3]不难看出,这个规划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探索,极大地拓展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和社会内涵。规划的实施,必将给海南省新农村建设重大经济支撑和注入极大的发展动力。

(三)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服从生态省的大目标大战略,与生态省建设相结合

海南是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实施生态省建设的省份。实践证明,幅员广大的农村是海南生态省建设的重大载体,没有广大农村的参与,海南生态省建设就失去基础,新农村建设也失去生存前提。基于这种认识,在生态省这个框架下,全省各地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的微观经营模式探索。一是无不遗余力地推广低能耗、无污染、无公害、高产、高效、优质第安全清洁生产模式。二是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文明生态村建设。这源于琼海、文昌两市农村创举,现已在全省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已建成生态文明村3000个。三是支持发展生态型种养业。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公司+农户”、“果园+养猪”模式以及农村沼气利用等,培植清洁生产和农业循环经济。四是着力推广农技服务“110”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这个被总理称为“为农服务的一个创造”的运作机制,其网点已遍布全省大多数乡镇,不少县市已把农技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行政村,并以专家、企业为主体,极大地推广了生态型农业发展。

(四)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和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统计表明,中小企业一直在海南省各个经济领域尤其在农业中扮演主导角色,如在近年来的海南省外贸出口中,中小企业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它作为海南省吸纳社会劳动就业的重要载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出于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考量,海南省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一是着力推进县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平台建设。省政府先后从工业发展基金中拨出专款9000万元,支持县市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特别是涉农企业发展拓宽融资渠道。目前,这个融资平台已经相继投入运作。二是着力推动银政金融战略合作,省政府以及各县市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签订了银政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贷款额已逾千亿元,协议贷款涵盖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面。三是支持银政企金融合作。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在当地党政的支持下,先后与三亚、澄迈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以及两地政府创立了信用担保基金,专门为辖内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四是农行、农村信用合作和农发行分别推出小额信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金融品种,进一步拓宽了信贷支农范围。五是从省级财政拔出专款设立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基金和百项渔业技术推广基金。六是不断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如构建起出口退税的政策支持框架和出口退税政策支持框架下的分项、分层次退税的操作机制,对不同的出口产品实行有差别的退税制度;从2004年7月开始将外贸企业资格认定由原来的审批制转变为登记制,进一步降低了外贸企业的准入门槛。至此,政府、企业、金融、税收等机构共同创建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平台初显端倪。

(五)海南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支持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海南实施“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在引导大企业介入、支持产业链条有机链接的前提下,突出了下列五个领域的支持重点:一是做大做强海淡水水产产业,实现水产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区域化发展。二是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振兴海南畜牧业,推广海南原有畜牧品牌,如文昌鸡、嘉积鸭、东山羊、温泉鹅等,创立海南畜牧品牌,让这些品牌走出海南。三是以生态、绿色、有机为目标和标准,大力发展海南热带作物和热带水果产业,努力提升其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产业化附加值。四是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农作物制种产业。除了现有的粮食作物外,着力培育如木瓜、香瓜、哈蜜瓜等市场上日益受宠的农作物制种业。五是强化琼台农业合作,与境外农业企业、科教机构合作,加快海南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进程,推广高就业、产业链条联系紧密、市场可见度大的生产经济模式和机制。

二、农发行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作为海南经济特区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农发行海南省分行紧紧围绕海南各个时期“三农”经济发展目标,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与热带农业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存在的问题。

(一)农发行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1.运用农业政策性信贷手段,积极支持发展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根据农发行现阶段支农职能和界定的业务范围,提出并实施了以粮油贷款为主体,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其它粮食企业贷款和特色农业、优势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热带作物为两翼即“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工作思路,信贷支农能力明显增强。二是突出商业性贷款投向重点,大力支持发展海淡水水产、畜牧业、木薯产业等特色农业、优势农业。三是坚持和实施“管好储备、有效发展、规范管理、防控风险”的信贷工作策略,以储备粮轮换为契机,以淀粉、饲料加工为龙头,带动收购、调销业务的快速发展。

2.积极探索和推进银政企金融合作的新路子。2006年以来,针对海南“三农”经济增长的优势不在于粮食而在于热带农业的这个实际,农发行海南省分行先后多次与省农、林、牧、渔以及省发改厅等部门沟通和联系,并经省政府审定,于3月、4月分别向农发行总行上报了将热带作物、热带水果产业化经营纳入农发行信贷业务范围的请示。目前,椰子系列产品纳入农发行信贷业务范围的请求已获得批准。

3.运用农业政策性信贷手段,积极支持国有粮企改革改制。主动参与企业改革方案的制定,利用农发行网点多、捕捉市场信息的手段比较先进等优势,帮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大对全省粮油企业购销业务的支持力度。至2006年末,在收购环节累计发放贷款29320万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含杂粮下同)29138公斤,收购数量同比增加9236万公斤,增幅46.4%。在调销环节累计发放贷款112950万元,调入粮油157220万公斤(其中油脂1443万公斤),同比增加75952万公斤,增长93%。

4.改进金融服务,努力提高办贷效率。一是切实做好客户营销。充分运用农业政策性信贷与生俱来的凝聚力,巩固和维护好老客户,培植和发展好新客户,壮大优良客户群体;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油加工企业发展的客户营销重点,按规定确认其贷款资格和评定信用等级,积极做好贷款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实行行长首席客户营销经理制,促进全员参与客户营销。到目前为止,已有2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进农发行信贷支持的视野,有的已经进入项目贷款调查、论证阶段,贷款需求53000万元。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银行承兑汇票和贴现业务,为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结算服务。三是研究贷款操作新办法,开辟贷款管理的“绿色通道”。三是探索建立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操作机制。继续坚持由企业筹集一定比例自有资金和风险准备金的做法;进一步健全和规范贷前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检查工作机制和信贷前、后台制约制衡的审贷分离制度;制定统一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和授信管理办法,积极推行授信管理方式,规范信贷准入操作;强化信贷基础管理,严格规范信贷操作程序,加强对贷款监测和后评价工作,加大跟踪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条整改贷后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农发行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尽管农发行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下列突出问题与困难:

1.现行的业务范围限制了农发行支农职能的发挥。新农村建设至少有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即公共产品生产、大农业框架下的农林牧渔产业化生产和经营等两方面的资金需求。但现阶段国家赋予农发行业务范围仅限于粮棉油等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畜牧业、水产业。从海南具体情形来看,至少有三个突出问题:首先,业务总量不大。至2006年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近27亿元。近年来,虽然每年均有3-4亿元的贷款增量,但很难满足热带农业发展对信贷资金的巨额需求。其次,业务范围与海南热带农业优势相悖:热带作物、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等这些与农业增产、农民息息相关的优势农业被排斥在农发行信贷支持视线之外。再次,业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且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部分基层行贷款规模偏小、业务长期徘徊无前,生存问题尤显突出。

2.粮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不到位。国有粮企改革改制困难重重,企业改革改制滞后,逃废贷款债务问题依然存在,农发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

3.贷款企业普遍缺乏规范、有效的融资平台。大多数民营企业起步晚,资产规模小,加上信用度较低,融资能力十分有限。国有独资或控股的企业,由于体制原因,历史欠债较多,负担沉重,缺乏贷款的前提条件。

4.信贷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从对全行商业性贷款检查情况看,不少行在贷款调查、贷款发放和库存监管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漏洞。操作不规范、员工队伍的金融知识缺乏、经营理念滞后、操作技能老化、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

三、农发行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发行是在支农职能存在明显缺陷、金融品种不多、金融服务手段不占优势以及业务范围不能完全与海南省农业优势实现对接的状态下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期间,所遭遇的困难和问题显而易见。在此背景下,要进一步发挥农发行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农发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快改革、改进服务。

(一)用足用好现行信贷政策和制度,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化

主要举措包括:一是以储备粮增储、轮换为契机,以委托收购、代储、加工等形式,形成收购、调销、储备三者互动机制,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粮食购销业务。二是实施“大粮食”发展战略,促进商业性贷款业务的有效发展。主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包括粮食种植业、水产和畜牧养殖业、加工业、仓储物流以及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等。通过上述领域项目的实施,做大做强具有海南特色的粮油产业,培育若干个饲料加工骨干企业、饲料品牌、农作物制种基地、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全面提升粮油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及附加值。

(二)实施特色农业、优势农业发展战略,创立农发行信贷支农品牌

一是支持海南海淡水水产养殖业、加工业发展。创立罗非鱼等优质水产品品牌,以年度订单、区域订单、大额订单,构建订单-标准加工-区域化、标准化养殖-良种良苗繁殖的产业化经营的互动机制。在支持水产业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优化海南水产品种、产业、区域结构,在增加就业、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乃至提升产业化水平的同时,造成对海南水产业的信贷支持垄断,并转化为农发行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支持海南木薯淀粉产业发展。支持推广以加工企业为主体的“木薯淀粉加工+木薯区域化种植及生态型基地+良种良苗繁殖”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在对木薯淀粉加工企业造成信贷支持垄断的同时,适度发放贷款支持在木薯主产区创建若干个生态型木薯生产基地,增强木薯原料生产能力。三是大力发展粮油、瓜菜以及特优农作物等制种业贷款业务。做大做强做好海南制种业,使它成为农发行具有区域优势的信贷品种。四是尽快开办椰子加工贷款业务等,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椰子产业。

(三)构建互动、互惠的银政企金融合作机制

一是通过软贷款、项目贷款贴息、项目专项资金资助、企业自有资金等方式,共同构建企业项目贷款的融资平台,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二是推行企业等级、差异化管理制度,向社会公布企业等级管理标准,精心组织评选总行、省分行贷款黄金客户和优质客户。对不同等级的企业实行不同的信贷方式。三是对优质、黄金企业实行贷款最高额度统一授信制度,由此推动企业信用建设和做大做好业务经营。

参考文献:

篇(5)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与措施

在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全民的环保意识是建设文明新农村的基础,全民的“环保”意识可以提升城市品位。第一步,引导农民参与到保护环境当中,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引导渔民退出海域养殖。第二步,宣传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倡导人人保护环境。海南省现今对于农村环境的建设环节比较薄弱,在建设海南省新农村的同时,对于农村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农民由于缺少环保意识,导致农村环境很差,严重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海南省农村环境脏、乱、差,使海南省文明新农村建设面临困境,环境的污染严重影响农村形象,身处在农村的小路上和小河边时,垃圾随处可见,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整治环境污染,为建设文明海南省新农村作出贡献。由于村民缺乏环保观念,所以存在很多不文明现象,随手丢弃垃圾,很少对垃圾分类放置,导致农村环境受到污染,对于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要想村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要让村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设环境保护大会,倡导农民保护环境,向村民讲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环境污染对人们身体的危害,使农民真正认识到污染环境的危害,使其自身养成良好的习惯,呼吁农民认识到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体现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只有农民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使乡村环境得到改善,才能进一步建设新农村,真正为建设海南省新农村作出贡献。同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南省地处区位特殊,地位重要,机遇千载难逢,海南省抓住发展机遇,主动对接“海丝”战略,借开放大势,谋开放大局,突出海南省在海外、海上、海洋的优势,全面提升海南省发展水平,建设海南省新农村。例如,抓住海南省海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南省旅游业;利用海南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优势,发展海南省旅游业。通过旅游带动海南省经济发展,促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使海南省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楼。而促进海南省发展的具体建议有:持续发挥海南省的开放优势,强化载体功能,建立以人文文化为引领的海上丝绸之路,利用港口和航运的优势发展海南省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海南省拥有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独特优势,又是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同时也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最大国际旅游休闲度假中心,要把海南岛打造成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必将吸引越来越多发游客到海南省观光旅游,所以海南省当地人民的文明很重要,对于这样一个世界各地有名的国际旅游岛,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只有建设文明海南新村,才能给外来游客留下好印象,从而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推动民心想通,夯实民意基础,营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篇(6)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我国正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加快农机技术推广,才能切实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 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农机技术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

作为现代化农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一些先进的农艺技术必然要以先进的农业机械为依托进行应用推广,广大农民也迫切希望通过新技术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小劳动强度。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机技术的推广不但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加快传统农业转型,而且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1.2 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解放农村劳动力

有关部门做过统计,1合收割机几乎可以取代200个劳动力,1台大型挖掘机甚至可以取代多达600个劳动力。农机技术推广对于解放农村劳动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农机技术的推广,传统由劳动力主导的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会向第2、3产业和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跨地区作业,更加突显了农机的使用效益,免去了外出务工人员在农忙时节返乡的后顾之忧。

1.3 有利于转变农民生产习惯,推动城乡一体化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机技术推广不单只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广大农民长久以来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过去,农民习惯了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通过农机技术的推广,农民逐步接触到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些农民更是“解放”自己,外出到城镇或大城市务工,进一步减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民渐渐可以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2 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农机技术的战略举措

2.1 加大农机技术宣传力度

农民作为人的因素影响着农机技术的推广成效。因此,农机技术要大力推广,关键还在于解放农民思想,加大宣传力度。目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经济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科技意识匮乏,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思想观念偏向保守,不愿意承担经济风险。这就需要大力借助广播、板报、标语、农技人员培训、派发科普读物等多种渠道,加大农机新技术的宣传力度,使农民意识到农机技术在提高农村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作用,转变他们固有的传统思想。

2.2 完善农机技术信息服务

推广农机技术的核心理念在于为农民服务,因此,在帮助农民购买农机的过程中,要注重专业信息的服务,将正确的驾驶、维护知识传授给农民,定期做好农机操作培训、示范,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农机技术指导手册并向农民发放,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农机设备损坏报废。同时,对于农机的“三包”,要保持与制造厂商和销售部门的联系,切实履行“三包”承诺,并且应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对于新产品、新技术的信息应及时更新,引导广大农民使用最新的农机技术。

2.3 通过补贴优化农机装备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国家对购置农机的补贴种类有所增加,目前有中央财政购机补贴、省财政购机补贴、农机化项目资金购机补贴,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机购机补贴等农机具购置补贴。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惠及更多农民,就要不断加大农机补贴的力度,以本地农机化发展规划为依据优化农机装备,使农机化向着结构更优、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目标发展。在推广农机技术的过程中,要把握推广的主动性,落实指导性生产,不断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

2.4 强化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农机技术推广的效果如何,与推广队伍密不可分。在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现代化农机技术必须依靠具备现代化知识和技术的人才来推广。这就要求农机推广需要有稳定的、高水平的推广队伍来实施。推广队伍要积极参加农业部或省农机推广部门组织的培训班进行进修学习,通过到外地考察吸收和借鉴有益的推广经验,或邀请农技专家开课,提升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坚持思政教育与职业道德并重,强化为农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锻造一支业务水平过硬、思想素质优良的农机推广队伍。

2.5 设立农机推广示范基地

要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农作物的生产布局和地理环境,设立多种类型的推广示范基地,为各式先进的农机技术提供使用的场所,使更多农民认识农机,了解农机,关注农机,从而积极利用农机技术改善农业生产。国家和政府在加大资金扶持与政策倾斜力度的同时,农机推广部门、农民合作社、各种民间组织、种植大户乃至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都可以形成合力,构建高效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比如依靠种植大户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在乡镇范围内有针对性地选取10个种植大户,利用项目推广资金给予其适当的补贴设立若干农机推广示范基地,形成对农民群众的带头作用。

3 结语

篇(7)

前些年,受传统农业经营理念和分散经营模式的影响,许多农民及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认识到商标、品牌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中的作用,对注册农产品商标积极性不高。认为种庄稼就是别人种啥咱种啥,能卖多少算多少,有没有商标无所谓,结果没有收到应有的经济效益。运城地区生产的苹果色泽鲜艳,肉质甘甜,久负盛名。全市种植面积达212万亩,年生产红富士、花冠、嘎拉等优质苹果15亿公斤以上,可是在2002年以前,全市没有一个苹果注册商标,致使本地苹果大量滞销,大大伤害了农民种植苹果的积极性。

这种因为无商标、无品牌而产生的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偏低、权益受损的现象,引起了市工商局党组的严重关切。经过研究,大家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兴农富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商部门就必须在帮助农户注册商标,打造品牌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大力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为此,2003年市工商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副产品注册商标的几点意见》,要求各级工商部门必须把这一工作作为本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2004年,市局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出主意、提建议。推动全市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努力把工商局的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市政府很快成立了农副产品商标战略领导组,研究制定了《运城市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的五年规划》,把商标工作细化到乡镇、村组,农业、林业等部门积极配合,并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倾斜。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工作,很快在全市上下全面展开。

针对部分农户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商标意识不强,对注册商标及其价值作用认识不足的问题,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深入进行宣传引导。2003年,开设《运城市商标战略网》,用网络形式对注册商标的意义作用及方法程序等给予详细的说明;通过《运城日报》、运城电视台、《果农报》等新闻媒体,对嶷山苹果、维博梨枣、维之王等品牌进行宣传;利用节日、集会等机会,组织人员深入街道企业,宣传实施农副业产品商标战略的重要意义,共向企业和农民发放商标法律书籍20000余册,接受企业和农民商标咨询1460人次,解决注册难题2240个。我们还利用我市举办“第四届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会”机会,布置知名农副产品展位,将我市有影响的农副产品商标进行集中宣传和展示。各县(市、区)工商局和基层工商所的干部,坚持登门入户,面对面地将宣传资料和有关申请注册材料送到农户和企业手中,有些分局还带着商标向农民宣传商标注册的意义,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注册商标的兴趣。

二、热心周到服务。真正帮助农民注册好商标

一是广泛调查摸底,分类指导。我们组织各县(市、区)工商局和基层工商所,对全市的农副产品生产经营和商标注册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基本弄清了全市农副产品的品种、数量、规模、特色以及这些农产品的商标注册、使用等情况,通过梳理排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对已经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注册商标,大力培育和扶持,鼓励做强做大,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对一些具有特定地理环境和特定人文因素,且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特色农副产品,指派专人,限定时间,协助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尽快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对有一定产品优势,但生产地域比较分散的农副产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整合作用,以专业协会的名义注册集体商标,从而使一些没有条件申报商标的中小农户从集体商标使用中获益,近三年,全市先后注册各类名优土特产商标271件,几乎覆盖了所有名优产品。

二是建立机构网络,提高服务质量。我市部分县市地处山区半山区、交通不便,为了方便企业和农户办理商标,在全市建起了市、县、乡镇(企业)“三级商标服务网络”,做到市有商标科和商标事务所,县有商标科和商标服务室,乡镇和企业有商标代办员,农民不出乡镇就能了解、办理农产品商标。机构组建后,分期分批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系统学习商标注册管理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培训中,邀请专家和优秀农民企业家授课。此外,工商服务大厅设立农副产品注册商标专柜,结合实际制定了商标工作首办工作责任制,真正做到热情服务,一帮到底。

三是主动上门服务,提供意见建议。本着深入一线,现场办公。上门服务,全心全意为建设新农村作贡献,对生产规模大,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农副产品基地和加工企业,实行定期联系指导制度,坚持每季度上门一次,指导他们正确运用商标策略拓展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为了做好这方面工作,市局商标科与企业科联合制定了“三书”制度:即向未注册商标的企业发放《商标注册建议书》,为正在扩大经营的企业提出《商标经营策略建议书》,向商标使用中出现问题的企业发放《商标注册使用警示书》,使指导企业行为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对那些未形成生产规模,但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指定专人,组织力量,主动上门,帮助他们设计适合农副产品特点、适应消费心理需求的商标,以尽快帮助他们注册商标,增加影响力和生产效力。

三、运用商标职能,引导农民有效开拓市场

引导企业和农户注册使用商标,仅仅是实施商标战略的第一步,培育发展一批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增强市场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是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的最终目标。为此,必须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商标职能作用,扩大规模。提升品质,优化模式,使一批农产品项目做强做大,从而真正达到兴农富农的目的。

以知名商标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骨干,采取“公司+农户+商标”的形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粟海”集团是我市一家大型禽肉蛋生产加工企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在其发展过程中,市工商局不仅积极帮助其申请中国驰名商标,而且积极组织集团与农民联合,实行“公司+农户+商标”的发展模式,在周边五个县(市、区)发展养鸡专业户2000余户、建立饲料厂、饲料供应商200余家,扩大了集团生产规模,又为广大农户找到一条稳定的致富门路。

充分发挥各个地域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一村一品、一地一牌”的品牌战略,努力使品牌农副产品遍地开

花,惠及全体百姓。为此,我们制定了《关于实施“一村一品、一地一牌”农副产品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块状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每个乡镇、每个村或一个地域确定一两个重点农副业产品发展项目,力争一年内注册商标。两年内形成规模,三至五年达到优势品牌。经过共同努力,不到两年时间,各地已确定了“汤王山”、“绛州绿”、“农之龙”、“临晋江石榴”、“绛县樱桃”、“垣曲山茹”等较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品牌。

抓住市场信息,及时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农副业产品进行帮扶推广,用优势产业带动一方农民增收致富。2003年,临猗县“维博”梨枣商标被认定为山西省著名商标后,我们感到这一农产品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非常适合几个山区县推广种植,建议市政府投入资金,推广“梨枣”、“冬枣”种植规模。到2006年,全市利用荒山沟坡发展“梨枣”、“冬枣”20余万亩,每年销往上海、杭州等南方城市300多万公斤,每公斤鲜枣价格达到20元左右,仅此一项,每个农民可增加收入60元左右。1999年,永济市农民王开健在黄河滩上种植芦笋,经济效益很好。我们了解到此情况后,当即建议永济、芮城、万荣等几个沿黄河县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并为其注册了“节节金”的商标,到200E年,全市年生产上等芦笋40多万吨,建立芦笋加工企业7个,每年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国约20多万吨。

篇(8)

二、多措并举,新农村建设整市推进工作实现开门红

篇(9)

梅河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试点工作,认真谋划工作思路和推进方式。制定出台了《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3年攻坚战实施方案》,规划用3年时间,围绕“圈、线、点”的布局来进行推进。“圈”就是重点改善境内高速公路沿线、围城乡镇圈的村屯,利用危旧房改造项目,重点对沿线未改造的农户房舍进行“穿衣戴帽”,加大柴草堆、破旧厕所清理和绿化美化力度,提高这一片区的环境整治标准和水平,着力提升乡村整体环境的对外形象。“线”就是重点改善国、省公路沿线,以及乡村级公路沿线村屯,以治脏、治乱为重点,对沿线村屯农户的围墙、庭院、边沟进行改造,加大道路养护、绿化管护和环境管理,达到规范干净的标准。“点”就是把打造标准高、效果好的先进村作为“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整体提升。3年内,在全市集中打造6个新农村示范片区,每个片区3~4个乡(镇);24条精品线路,总里程845公里;每年选择100个先进村进行集中打造。通过3年努力,把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改造一遍,使农村环境发生一个质的变化。同时,把今年作为开局之年,在全市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百日攻坚战活动,全年预计投资2.4亿元,完成中西部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建设、3个乡(镇)的整体推进、8条精品线路的重点打造和100个先进村建设。并按照庭院美、居家净的要求,集中成片打造10个美丽乡村、2000户美丽庭院和1万户干净人家。

二、实施“五大”重点工程,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

该市在落实整体推进的具体工作中,按照“突出片、兼顾线、打造点、整治面”的总体思路,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实施了五项工程:一是实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村道路建设上,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投资2.2亿元,修筑农村水泥路547公里,总里程将达到2249公里,实现“户户通”目标,并将该市600公里农村破损水泥路面全部修复,通过改造整体提升农村道路交通水平。在改造农村危旧房上,2016年实施危旧户改造2400户,3年内翻建维修9000户,通过农村危旧房的改造撬动乡镇、村和农民的投资积极性,实现整体提升。二是实施新农村建设完善提升工程。主要是在村屯道路、边沟硬化、农户围墙建设等方面,实现整体统一,即在建设标准上,村屯主街路统一是沥青路面;农户院套统一是砖墙;边沟统一是浆砌石边沟;巷路统一是带地梁的铁栅栏,大门统一规格样式。计划3年内,全市建设围墙104公里、围栏302公里、浆砌石边沟265公里,力争做到整齐统一,整洁美观。三是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工程。2016年以来,结合季节性突击检查和日常保洁机制的建立,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尤其是今年春季环境综合整治,乡镇领导全部出动,亲自抓,亲自管,整治力度大、整治范围广、整治速度快、整治效果彻底,特别是在集中整治后,督促各乡镇形成保护整治效果,落实维护管理制度,加强日常保洁常态化,逐步形成村民良好保洁习惯。可以说,该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基本做到了日常化、全面化、制度化、习惯化。四是实施农村美化绿化工程。该市村屯美化绿化坚持以村屯外为辅、村屯内为主的原则,村屯外主要是各级公路沿线绿化,对缺株断档处进行合理补植银中杨、榆树、柳树等本地树种,村屯内主要在村内空闲地、废弃地、农户房前屋后和庭院内栽植李子树、杏树、梨树等果树。并按照“乔灌搭配、高低错落、针阔混交、露土栽花”的原则,在各级公路屯路沿线、村内空闲地、广场周围、农户庭院四周栽种黑心菊、绣线菊、荷兰菊等宿根花卉,形成规模,提升品味。在购置树苗上乡镇政府统筹安排,采取一个模式整体推进。植树胸径最低在5公分以上,并且要求栽花要双趟密植,成规模、出效果。到目前为止,已投入绿化资金1391万元,美化资金657万元。五是实施文化品牌打造工程。按照省文化品牌打造工作要求,近年来该市积极挖掘与传承域内文化元素,共打造文化品牌村6个,建设文化墙1500延长米、文化长廊980延长米,同时依托境内的鸡冠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日益完善的公园景区,每年吸引各方游客1万余人次,带动山脚下农户发展农家乐20多家,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篇(10)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民收入较低,农村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将改变中国农村,也将改变中国未来。

搞好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是前提。在规划中,一定要编制好新农村环境规划,探索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注重生态农业及一些传统上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的运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村环境污染。正如世界观察者研究所所长华思特・布朗先生所说“至今为止走过的所有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中国非得开拓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中国若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楷模,为人仰慕效法,中国若失败了,所有的人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我们必须创新发展模式,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规划,这不仅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可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矛盾冲突,从而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从矛盾转向和谐。

二、生态环境规划与农民的自由限度

正确认识环境规划的科学性,把握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自由度定位,是搞好农村战略规划,建设好新农村的基础。新农村战略规划要注重生态规划的现实性、农民的接受程度及积极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看趋势、看进步、看活力、看公平性、看和谐度、看满意度。

合理定位环境规划,这既是一个基于系统角度对农村规划的系统功能进行调整优化的过程,更是调动农民自主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取决于农民的参与度和愿望以及用什么样的制度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要创新体制和立法,通过法律保障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防止人为因素过渡干扰使目标明显脱离实际,使规划制定与规划实施脱节而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冲突。目前在如何规划管理中有多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新农村规划是农村自己的战略行为,是生存中的选择,农村规划系统功能的形成是各个乡村独立进行战略规划的自发结果,而不是系统设计的结果,这种观点强调规划中农村发展的自生秩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农村建设的有效规划和实施,有赖于政府设置和管理,这种观点强化管制。从理论上说,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别是环境规划的自生秩序和管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现阶段我国新农村规划中生态环境规划应采取自生秩序,政府引导、分层管理、制度监督、政策扶持、资助介入、生态补偿等手段共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为农民制定好的政策,尽快建立资助、补偿机制,推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存的多种发展模式,让农民有多种参与生态保护工程的选择机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政府通过生态补偿,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特别是一些涉及农科研究单位,深入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先进的管理方式,投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用投资的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形成。第二,强调新农村环境规划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不排斥古典民俗、民风,不在新与旧生态之间形成强制性区隔,形成僵化的区域等级和强制规划措施,不能因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向农民施加负担。要剖析不同地方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多推广增加效率的低技术解决办法,诸如生态农业以及一些传统上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例如:中国南方地区在水稻田中养鱼,在茶园内养鸡放羊,可循环利用排泄物为肥料,并通过它们对害虫和杂草进行控制以减少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黄土高原可推广日光温室能―沼气池―猪圈―厕所―庭院经济“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半干旱地区搞好厕所―暖圈―沼气池“三配套”的田园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只有把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农民生存质量、减轻农民负担联系起来,减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尊重群众的创造,才能让农民创新能力、自生秩序与政府指导、调控、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融合到一个统一的发展框架中,把外力推动和内在的积极性有机结合;才能有助于整个规划系统生态保护功能低成本形成和农民的拥护;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迅速形成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模式多样化局面,形成生态多样化的农村生态系统。

三、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国家为主体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环境保护的基本格局。目前面对资源紧缺、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仅仅依靠政府环保部门的孤军奋战,是很难改变目前环境状况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快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执行机制,才能解决发展、污染、资源竞争所引发的许多社会冲突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不断延伸的过程,更是一个相对的,具有层次涵义的概念。在构建一个科学生态保护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国家要加强引导和调控,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经济、资源总量与环境容量,制订不同区域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生态环境投资体制,支持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与发展双赢利。这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另一方面,要关注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政府应给予农民更多乡村环境规划支持、协调与指导,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新技术开发、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政策性激励机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环境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评价体系。政府在评价时要看当地农村起点、进步、绿色走向,看发展的合理性,看生态和谐性,以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主创新。在强调农民自生秩序同时,协调经济发展、农村繁荣和生态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鼓励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条件和地域环境,在规划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定位,

科学合理地确定目标,在同层次,同类型村落中体现特色,提升水平,从而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分工合作、互为补充、农民受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只有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才能保持国民生态公平,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体系,生态危机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为突破口带动解决“三农”问题。

四、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规,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自我发展的关系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在一些地方不断加重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且越来越突出。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农业生态污染有法可依,克服以罚代法现象发生,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减少社会冲突是当务之急。只有法律、法规健全,制度完善,政策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摆脱政府一家包揽的困难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政府应是生态的代言人,环境的代言人。保护生态环境,一方面,农民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力,承担相应责任,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资源开发时,应完善保护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管理体系,调动保护主体的积极性,以实现保护管理与农民自我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任务就是逐步转换管理方式,搞好宏观调控,引入市场手段,不断扩大农民的自,使农村建设在遵循国家法律规范、接受政府的宏观管理的同时,拥有根据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条件,制定自己的发展规模、结构、目标等事项的权力。农民只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有合理的机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束缚,主动寻找发展机会,寻找市场,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有效开发利用资源.将自己的发展置于生态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的绿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低成本地从源头减少发展农村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

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正确处理国外与国内发展关系

篇(11)

长期以来,山东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者,再加上其服务对象的要求相对较低,导致其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经营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在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市场,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背景下,“三农”市场潜力巨大。山东农信社必须充分认识其经营服务的基础和对象就是客户,牢牢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将客户进行分层管理,进行客户工程建设,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特点和金融服务需求特征,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营销管理模式和产品服务模式。

一、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加强客户工程建设。一方面,制定客户分层管理规定,下发指导各基层经营单位,并由各基层结合自身实际,将区域内有效客户按照“大、中、小”客户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安排专人进行服务,并确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目标和行之有效的服务方案。另一方面,加强客户的信息和价值管理。在资本刚性约束的背景下,进一步强化以“风险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客户评价理念,依托核心业务系统,推进客户的分类营销管理,将信贷资源、营销资源向综合收益高的客户倾斜,实现客户价值的深度挖掘,提升高价值客户的比例和贡献度,实现农信社盈利的目标。两方面的结合将山东农信社“支农”与“盈利”的目标有效结合。

二、改进和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更好的服务支撑“三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转变管理方式,大力推进“精细管理”。要从农村信用社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管理促转型,以管理促发展,以管理提质量,以管理增效益,以管理防风险。

一要提高县级法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县级法人是经营主体,也是精细管理的责任主体。实现精细管理,关键要落实到县级法人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各县级法人机构要按照精细管理的要求,全面推进信贷、财务、业务、资产、内控、人力资源等各项管理的精细化。要把信贷管理精细化作为重点,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为重点。要强化会计管理基础,加快推广新会计制度,完善会计操作规范,严格内部控制。

二要加快管理创新。县级法人要借助银行化改革或增资扩股的有利时机,以规范股金为手段,积极吸收优质股东,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要强化对不良资产率、资产利润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的考核,避免经营上的短期行为,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创新和丰富业务种类,转变盈利模式。金融机构以经营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为主,产品和服务创新则成为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加利润来源的着力点。山东农信社应建立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机制,以激励手段促进创新的深入开展。在打造省联社金融产品创新中心的基础上,在每个地市或者建立的若干个区域中心组建研发团队,保证能够因地制宜。在服务创新方面,应转变原有的坐等客户上门的思想,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网点遍布城乡、贴近群众、政策灵活的优势,对区域或者客户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区域或者客户配置不同的维护人员。

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制,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山东农信社作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利润的金融机构,其资产质量决定了其发展能力。对于山东农信社而言,必须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制,一方面,建立高效的不良资产清收体制,提高不良资产清收力度;另一方面,严把风险关,防范新增不良的出现,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最终实现质量、效益、规模的协调发展。

1、持续提高不良资产清收力度。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山东农信社在过去的经营中形成了大量不良贷款,给山东农信社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虽然2011年山东农信社通过推动股东直接购买不良贷款,加大了现金清收和呆账核销力度,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的“双降”,但是截止2011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仍有337亿元,占比5.79%,不良贷款基数依然庞大。为甩掉历史包袱,实现大踏步、跨越式发展,山东农信社必须首先建立高效的不良资产清收体制,强化资产保全部门的职能,健全不良资产管理和清收领导责任制,提高不良资产的清收力度。其次,建立不良贷款台账,逐笔分析原因,查找问题,落实责任人员,建立问责机制,加大对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以示警戒。再次,综合运用现金清收、呆账核销、优质资产置换、股东直接购买、债权转让、竞标清收等方式,加大处置力度,加快消化历史包袱。最后,借外力,提高清收效率。加强与银行业协会沟通,对逃废信用社债务行为联合制裁。加强与公检法的联动,借助司法手段,采取强制措施,打击恶意贷款、拒不还款等行为。

2、严格防范新增不良资产的出现。在加快消化历史包袱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存量贷款及新增贷款的管理,严格防范新增不良贷款的出现。

首先,坚持审慎、稳健经营的原则。银行可以说就是经营风险的机构,其风险掌控能力的大小,决定着风险成本的高低,决定着其发展的能力。为此,山东农信社必须端正经营理念,正确处理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风险的关系,转变片面追求速度、规模的思路,合理匹配收益和风险,将确保资产、资金安全放在首位。

其次,加强内控基础管理。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使合规真正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合规的“基石”是全员合规,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做到真正合规。因此,要动员全体员工对现有的制度、系统、流程等以实际工作相结合,查找风险点,并对其奖励。还可以开展“合规机构”评选活动,加快内控合规管理向基层机构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