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学历史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栏目设置
本刊在华东地区及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多年来办刊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编辑部依托雄厚的师资力量、及时的高考资讯、江南和苏中众多知名学府,栏目主要有“新课程研究”、“高考研究”、“教学研究”、“能力培养”、“教学参考”、“课程实验”等。
刊物信息地 址: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
对于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而言,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应试教育存在相当大的弊端,首先,应试教育是一种变相的科举考试,这样就造成一种现象,鉴定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成为了分数,而不是真正的“学”,仅仅是为了“考”。其次,应试教育存在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上没有任何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创造能力的缺失。因此,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由历史应试教育转向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的主要特点
为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对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特点进行明晰。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辩证思维的特点
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逐渐由之前的形式思维转向辩证思维,形式思维是对历史的现象进行浅表的认识,而辩证思维指的是对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其对立和统一的形式进行整体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形式思维,而是在形式思维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一种更高级别的思维模式。
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对于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分析,这个时期是引导学生正确的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其基本的思维活动是与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对于创造性思维而言,其基本解决的问题全部是人类社会尚未解决的问题。对于中学生而言,并不是要求他们对历史领域提出新的见解和看法,而是以探索发现的精神去对待历史课程。
三、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的基本途径
1.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作为重点
心理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对于思维的开始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依据的思维模式,是没有依据的躯壳。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点应该是教师通过正确合理的引导,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发现历史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教师在此的其他任务是在教学过程中带着一点的目的性去提出与所讲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去领悟和掌握知识。
2.将培养历史学习方法引入中学生历史教学中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应以传授历史学习方法为目标,同时把教材作为依托目标,通过培养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材这个依据,体验所学基本概念和历史原理,并对历史的发展进行整体的归纳和推理思维,从而较快地掌握历史学习方法。
对于我们培养历史学习方法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随着新课程的推出,其倡导的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将自己融入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氛围中,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并且在学生学习更多历史学科知识的同时,对培养历史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历史知识的自主认识和整体应用,实现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对过去整体知识上的分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实现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建立。
3.将爱国主义引入历史教学中
情感是形象思维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的动力源泉。因此,在我们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都会注重对于情感和基本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我们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营造一种与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氛围,对整个中学历史教学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切忌滥用可有可无的点缀,因为这些氛围是整个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我们精心地去编排和创作。
因此,将爱国主义引入历史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而且通过引入爱国主义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这种感情,有助于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对知识进行探寻、深化。对于不同的地区,可以以本地区的历史背景为依托,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对本地区进行了解。
四、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用固有的模式
对于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言,其本身就没有一种固定的方式和方法,因此说,对于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以一种不变的模式去分析,而是需要教师不断地以创造性的方式和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性的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基于思维而言,是其金字塔的最顶端,因此来说,学生的历史思维尤其是应该以创造性思维为宗旨。
2.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了历史和现实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了历史。对于中学生来说,必须以历史为基本的依据,没有了依据凭空想象得出的结论是不真实的,也是站不住脚的。正如所说的那样,历史思维不单单是对历史的真实写照,在某种情况下,是当今社会的又一反映。
现实社会不仅仅能用历史的观点对现代生活进行有效地反应,而且从历史的观点能发现现实生活的基本矛盾,并且能从这些历史观点中得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从特定历史观点之间的联系中,分析它们发展的趋势。对于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来说,一种强调要鉴古知今,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说,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不能脱离了历史,而且必须与现实相互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结论
培养和发展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从历史思维的主要特点出发,逐一分析了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的基本途径,并且从基本途径中发现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研究,从而促进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加关心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由过去的历史应试教育转向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1-0141-01
进入21世纪,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历史教学工作者也应该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人通过总结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教学方法,和广大历史教师商榷。
一、情景教学法
历史知识是已经过去的事,要让学生理解、认识这些远离他们生活的知识,往往会使学习过程变得枯燥,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初中学生尤其明显。鉴于此种情况,作为历史教师就应该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各种历史情景,让学生自觉和不自觉的在某种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氛围中感受历史,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感其情;可以自然而然的进入角色,主动而愉快的接受知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创设历史情景的方法很多,可以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如图片、幻灯、电影、录像、课件等再现历史情景,也可以自己创设历史情景,如角色扮演、形象模拟等。例如:在讲到“”时,教师可事先给学生展示图片,播放教学录像,学生在观看这些图片和录像时,就会融入到当时日本侵略者残忍杀害中国人民的情景当众去,在看完录像后,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由于受到感染,心中的感情便一下迸发出来,这样一堂生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历史课便成功的出发了。
二、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学生阅读教材后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或者争辩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述“明治维新”时,教师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明治维新”和中国的“”都是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的改革,但为什么“明治维新”成功了而“”失败了?在学生的自由讨论过程中,既动脑又动口,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指出导致两个改革不同结果的原因。在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归纳总结和补充。这样学生既有了动口可动脑的机会,又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把这些有难度和深度的问题了解清楚,还能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实践证明,讨论法是一种很成功的教学方法。
三、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法,它不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也适应了现代社会多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基本思路是:教师按一定的层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巧妙的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学生在一系列联系问题的启发下逐步掌握历史知识。例如:在讲《鸦片输入与禁烟运动》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输送鸦片?(2)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3)既然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为什么清政府还有人反对禁烟?(4)鸦片战中是有中国的禁烟运动引起的吗?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稍加思索和阅读课本就能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败、的原因及背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了历史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讲授法
历史讲授法是指中学历史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进行历史思想教育、培养历史能力的教学过程。学生接受信息主要是由教师来提供,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以尽可能直接的方式把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历史讲授法包括历史讲述法和历史讲解法。历史讲述法分为叙述、概述和描述。叙述是指教师对通史轮廓内容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按照年代顺序、发展过程进行的完整讲授;描叙是指教师针对某一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的深入讲授;概述则是指用简短的语言具体连贯地将整个历史事件的过程和现象进行地总结性讲授。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和课程内容的差异,历史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历史内容采用不同的讲授方法。比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那些不太重要却关系到通史发展连续性和整体性的历史知识可采用描述;而某些学生应该知道而课本中没有解释清楚的历史知识可采用概述。历史讲解法是指中学历史教师需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演绎等方法对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科学文化等在讲述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解释与说明。
五、谈话法
历史谈话法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些历史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互相交换和审视意见,历史教师与学生交谈相互学习进行教学的过程。谈话法分为检查性谈话、启发性谈话和巩固性谈话。检查性谈话是指历史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复习已学过的旧知识,然后顺其自然地导入新知识;启发性谈话是指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之前针对某一内容先提出一些问题,知道学生阅读材料,独立思考,然后以谈话的方式讲授新知识;巩固性谈话一般用于课堂结束之前,历史教师将历史教学内容变为连续性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谈话。
提起历史,人们的印象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造成这样误解的原因在于历史教学本身出了问题。它涉及国家政策导向、史学工作者、教材编者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历史教师等诸多方面。就史学研究和史学工作者来看,许多史学研究“太细”,远离国计民生;不少史学文章和专著文句深奥难懂,只能在圈内流传,圈外无人理会,形同废纸。就教材的编写来说,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教材编写越来越简单,只有基本线索和事件梗概缺乏详细资料、人物叙述缺乏立体感、回避热点问题等等。就教师来说,为了完成高考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只会强调死记硬背。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等问题,这也是现实问题。
2 历史教学方法
在上面的历史教学理念的响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应具有以下的特点:
2.1 以探究问题为目的。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有人曾说:正是问题才把只不过是小碎石的东西变成了历史的证据。然而,以往的历史教学往往是固定式的,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探究性问题,或只有肤浅的问题,要不然就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如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去深入探讨。
2.2 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想固化的过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种僵化的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辨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验。学生学习历史,像学习数学一样,也是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话、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动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
2.3 以学生参与为形式。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2.4 以史料运用为条件。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所以,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得以统一,而不是分离。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所以,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
2.5 以周密设计为准备。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不是随意的,甚至不是随机的,都要有事先的准备和安排,有具体的目标,有明确的设计思想,体现出一定的教学观念。方法的实施,是有步骤的,而且要有回旋的余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教师以认真的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提倡最优化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他认为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难易程度、全班学生的程度、各种教学方法的效用和长短处、教师本人的特点和能力等,这些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计划。
2.6 以教师引导为助动。以往的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唱主角戏的,好像教室这个舞台是为教师搭建的。现在我们倡导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但并不是说教师只是一名“场记”了,不再起重要作用。反之,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他要像导演一样,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教师与学生的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学上的朋友。朋友是有共同的爱好和志向的,是互相了解对方的,是互动的,是有交情的,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不能靠主观臆想的。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2.有助于构建“三维目标”,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新课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构建全面、科学的课程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更是当前教育改革形势下倍受重视的一环。隐性课程的视角下,教师的人格品质、职业精神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在耳濡目染的集体生活中,其他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持久而深刻地影响着自身的精神世界;社会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和美好的社会风尚,社会倡导的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等人文精神,还会逐渐升华为高尚的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3.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升教学水平。开发利用隐性课程使历史教师不再只看重历史教材中的内容,而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历史课程隐性资源当中。但是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要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历史新课程中。同时教师需要有敏锐的目光,寻找最适合学生学情的隐性课程资源。隐性课程促使历史教师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同时进行自我总结、反思,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才能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
二、隐性课程视角下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策略
1.学校要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中学生由于课业安排,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因此校园环境对于学生在隐性方面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环境上,一方面可以将校园一处建设成颇具有历史气息的“历史角”,教师、学生都可以在其中探讨历史问题,讲述历史故事;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在走廊、墙壁上张贴历史故事、历史地图或历史人物事迹,学生在看到这些历史资料后会激发起对于某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兴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学习、探索的热情。
2.教师要重视隐性课程资源的显性化。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各种课程资源多不胜数,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重视隐性课程资源的显性转化。隐性课程虽然难以进行编码、表达,但并不代表这一重要课程资源只能隐藏于显性课程背后,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合理手段将未被教师主体意识到的隐性课程开发为可被教师主体意识掌握但尚不能用语言表述的隐性课程资源,最后通过显性转化成为能够用于教学实践的隐性课程资源。隐性课程是历史教师拓展教学资源的宝库,教师通过显性手段转化隐性课程,才可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促进隐性课程的创新与增值。
3.家庭、社会的历史隐性课程开发。家庭对于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中学生历史兴趣的培养更起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同时也是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开拓家庭的历史隐性课程资源,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培养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亲情。若有家长是从事文史类工作的,学生更是从小耳濡目染,接触历史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探索能力和求知欲。我国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出,我国普通民众对于历史的接受程度较高,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的热播更是掀起了一股全民学史、读史的热潮。家庭、社会对于历史的关注同样作用于中学生的学习思维中,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三、隐性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避免隐性课程的负面作用。隐性课程的性质决定了隐性课程的双重作用,中学历史教师在进行课程资源的筛选运用过程中,保证其积极作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副作用。隐性课程对显性课程产生催化作用,健康积极的隐性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于课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2.坚持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有机统一。历史教师在着眼于隐性课程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结合,才能圆满完成整个教育课程。如果没有进行系统、规范、合理、科学的显性课程,那么隐性课程的进行就没有了坚实的学科底蕴和知识基础;如果不重视隐性课程中学生思维意识、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势必会缺乏思想品质的锻炼,有碍学生的心理成长。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二者相互影响又相互补充,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学校和教师要在重视显性课程的基础上,研究运用隐性课程,将二者有机结合,方为治学之道,也正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分类号】G633.51
1 历史思维的含义
其实历史思维与我们经常谈及的思维是同一个概念,都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直觉思维。并且在主题方面也存在个体、群体以及社会思维的区别。只不过历史思维将历史学科的学习目标和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但是并不是学习历史的思维就等于历史思维。在中学阶段,我们关于历史思维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即学生在学习历史时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要将历史思维与学生的成长发育特点、心理特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强化历史思维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
2 中学生应具备的历史思维能力
2.1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就是讲求真实,要求对历史事实的还原以及对历史事件的论证,这就要求学生们本身有批判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们在课堂中,本着批判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对教材中的内容、对老师讲述的内容进行分析,批判以往历史事实中的不足之处,批判对历史事实的虚假记载等等。
2.2 概括性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学习的知识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这其中的知识是大量的,中学生应该从这大量的知识中,筛选出来有用的知识。在中学历史的课堂中,学生对老师讲述的知识进行接收,然后再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概括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这就是概括性的历史思维能力。概括性历史思维能力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也有着关键的作用。
2.3 创新型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是对以往发生事实的记载,然而我们的生活是向未来发展,中学生不能把眼光停留在历史中,应该培养中学生们的创新型历史思维能力。在当今社会中,创新性思维是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对学生中学历史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发展也有着关键作用。
3 中学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3.1 注意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当前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迫在眉睫。但在我们实际的教育活动中,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一线教育工作者中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师只注重了课堂讲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期下去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满堂灌式的讲授课本知识,缺乏对历史知识理解上的引导推理,只强调学生把所谓的知识点记忆,忽视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养成自己的思考习惯,机械性的被动接受,影响历史思维能力的进步。例如我在教学《法国大革命》这一课,“拿破仑夺取法国政权的原因”时:法国内忧外患,迫切需要一位强人来执掌政权。拿破仑上台有其经济基础。但是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至此,也只能是传授了历史知识。如果接着我们在和学生分析:拿破仑之所以在当时那样背景下(上台)成功了,从当时背景形势和物质条件来分析,这就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这样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2 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分析入手
鉴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初中历史教材对于历史概念没有做出系统、完整的注释,而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具体描述让学生感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让学生掌握历史概念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学习《工业革命》一课时,可以在学生了解了整个过程后,引导学生归纳:工业革命实质是一场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的过程。这样对工业革命的概念内涵加以概括,有助于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有意识地注重对一些历史概念进行归纳和讲授,就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加深理解历史知识,也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为教育者潜移默化地加深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3 丰富课后活动
中学历史的学习、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需要课堂这一会功夫的付出,更需要课后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老师可以适当的组织一些丰富的课后活动,比如说开展一些辩论会等,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展现自身魅力,也可以提高自身是知识水平。在辩论、讨论等课后活动中,中学生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分析、总结、对比能力等,从而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
3.4 充分利用教材史料联系时政热点
利用当前新历史教材中配备的丰富的历史原始材料,如图片、历史故事、地图、历史图表、数据等,并配以相应的“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等题型。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现丰富的历史场景,直观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归纳整理、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辨别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手段。“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教师也要注意把学过的历史事件同当前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学完胜利这一章,可以联系当前的中日关系,及日本政府的种种表现,让学生展开讨论:当前中日关系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最后得出结论,日本能否正视历史,承认在二战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是中日关系继续发展的关键。让学生感受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5 设定合理的问题
老师在每一节中学历史课堂即将结束时候,可以给学生们留下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对学生们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有利于提高中学历史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解决课后习题时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共同寻找出问题的合理答案。在解决老师留下的问题的过程中,中学生们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等,从而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4 Y论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恰当的结合起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理念,探究改进新的历史思维方法,联系现实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
在素质教育观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历史教学的很多领域,诸如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师培训等等,每一个领域都可能会制约教学实际的创新。
以探究问题为目的
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有人曾说:正是问题才把只不过是小碎石的东西变成了历史的证据。然而,以往的历史教学往往是固定式的,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探究性问题,或只有肤浅的问题,要不然就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如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去深入探讨。
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想固化的过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种僵化的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辨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验。学生学习历史,像学习数学一样,也是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话、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动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
以学生参与为形式
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以史料运用为条件
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所以,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得以统一,而不是分离。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所以,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
以周密设计为准备
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不是随意的,甚至不是随机的,都要有事先的准备和安排,有具体的目标,有明确的设计思想,体现出一定的教学观念。方法的实施,是有步骤的,而且要有回旋的余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教师以认真的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提倡最优化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他认为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难易程度、全班学生的程度、各种教学方法的效用和长短处、教师本人的特点和能力等,这些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计划。
以教师引导为助动
二、高中历史教学环节的设计
从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角度开展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的研究,在历史教学设计诸多环节中,历史课程标准具有方向性的地位。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灵魂和学生学习的诉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教学创意、教学流程、测量评价和资源整合的依据,它规定了教与学的方向,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学生是课程的出发点,更应该是课程的归宿。学情分析不可能孤立于教学设计之外,它是整个教学设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教学设计的其他部分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能体现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能。史料教学可以把对史料的研习引入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历史教学的过程变成为一种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过程,一种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一种掌握历史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过程,一种提供历史情境进行历史思维训练的过程。
三、以学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设计范式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遵循以学定教,教师还要充分考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样。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可以灵活运用下列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探究式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讲授式、探究式、自学式、比较式、问题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以学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设计范式就是以教学目标为靶向,以问题探究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平台,以实现优化课堂教学为目的的历史教学预设。其教学策略是提炼鲜明的教学主题,构思精巧的教学结构,营造适切的历史情境,设计深度的探究活动(设置问题连接体),运用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四、信息技术支持下微课资源在高中历史学科设计中的开发
微课是以课程改革理念为引导,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科知识体系,对学科的重点核心内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疑点、易错点进行基于学科逻辑的分析与重组,以视频为主要媒体形式的数字教学资源。历史学科微课的类型有:讲授型、答疑型、演示型、解题型和其他类型。微课资源的历史教学设计侧重以下环节:选题意图、教学目标、教学用途、教学过程设计、设计亮点分析、信息技术的整合等。
一、教学目标的固定化与封闭性。
近年来,在确定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分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这一方面反映了历史教学研究成果,教学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另一方面,它内含的固定化因素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它造成了对这三项任务不能完全涵盖的内容的忽略和排斥。诸如,不同年级学生在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历史课堂往往不被认识或重视,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另外,固定化也导致了相对的封闭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各项目标之间有机联系的现象。其表现,一是知识目标定得多且细,课堂教学承载量过大;二是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往往流于空泛,存在着老师用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等历史教育的宏观目标作为一节课的具体目标的现象。三是教学目标间不能统筹兼顾,常常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其结果,是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
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历史室根据近两年在各类学校所听的约四百节历史课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的认识是: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其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三、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上。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重视评教忽视评学,将教师“教”得怎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学习的实际效果缺少有效的考查。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是从“教”的角度想得较多,从学的角度考虑得较少。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上。一是在确定学生历史课总评成绩时,一般只重视期末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平时的历史学习情况缺少记录和考评,或者是有记录而与总评成绩无关;二是在考试方式上,一般只是书面考试,几种常见的题型,很少有实践活动的考查;三是在考试内容上,多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历史思维能力和唯物史观的考查较少。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认为历史考试必须“死记硬背”,形成惧怕或厌烦心理,或者平时不好好学,考试时临阵磨枪。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励,缺乏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当前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经过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历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要求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要使历史教学与时展同步,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旧的模式,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
第一,要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的《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历史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过去的大纲有了很大不同。首先是将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对人的发展而言,态度和价值观相对于能力和知识应该更受到重视,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时,应首先予以考虑。
近来用“态度、价值观”取代“思想教育”目标的作法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有人将其进一步表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表述比之“思想教育”拓展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它可以涵盖原来思想教育目标不能包括的情绪、兴趣、动机和意志等各种情意目标,体现了目标的多元化。此外《标准》中还在“态度、价
值观”具体目标中,提出了“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等内容,这是以往各版本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从未明确提出的。和“思想教育”相比,“态度、价值观”的表述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它提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学习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得到的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内化。从终生教育的大教育观看历史教学目标,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定当然至关重要。
第二,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学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说是对历史规律、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认识;“智”既包括鉴古知今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未来的创新智慧。“明智”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式,对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也说明了各项目标间开放、渗透和融通。北京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展示课《战国七雄》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间的开放与融通上作出了成功的尝试。首先,确定了以商鞅变法为重点教学内容,用以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价值的教学目标;在思维能力培养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就“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商君死而秦法未改”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讨论、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为保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教师对教材的知识内容大胆地进行了取舍。从教学实况看,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在探讨历史问题的同时掌握和理解了重点知识,训练了历史思维能力,从活生生的历史中受到了做人、行事的启迪。
二、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nbs
p;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
第一,认识主体,就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认识主体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体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尊重主体就要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使他们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一些历史教
师因材施教,实行了的分层教学。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自学、提问等环节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
第三,发展主体,探索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程序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以讲为主”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思想和历史教学传承习惯的体现。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自觉行动。经我们最新的调查表明,北京市历史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活动时间有了明显增加,由原来平均每节7分钟,增加到了15-20分钟。《德国法西斯的建立》、《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两节研究课,采用了人文学科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其课堂实录师生讨论的片断在北京市历史教学研究会年会播放后,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并得到了莅会各方面专家的肯定。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探索和试验体现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可以不同,但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是有共性的。首先,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质量。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当经过“意向——感知——理解——运用”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的,在恰当的历史情境中对有价值的历史问题提出、探究和解决。停留在一般感知层次的学生
活动,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其次,要保证学生活动的足够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给予学生系统的学法指导,还要调动学生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再次,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变换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可使更多的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和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
三、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从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的角度思考,显然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从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和较其他学科更为严重存在的“师讲生听”的状况看,如何实现现代化教学媒体为历史课育人目标服务的功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第一,转变观念。一是要转变不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人文学科中运用的思想或认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太麻烦、太难的畏难情绪。二是要改变已往把现代教育技术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www.k12.com)。也就是说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相联系的。
第二,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已经开发的教学软件看,其设计思想基本上还是以“教”为中心,主要作用仍然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设计实际上同多年来统
治我们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关。这也告诉我们,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的。我们主张,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和超文本、网络特性,开发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两者相结合的教学软件,促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第三,因地制宜、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全市历史学科教育技术运用的状况是不平衡的,大致分为两种状况:一是以城八区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得较快,有些区已经把让青年教师掌握一种工具平台软件视为教学基本技能。一是以远郊区县为主,由于设备、条件等硬件的限制,计算机辅助教学刚刚起步,教学媒体还以投影、挂图为主。我们主张应将教育技术发展的现实性与长远性相结合。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学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利用现已推出或上市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掌握一种工具平台技术制作优秀的教学软件,而市区教研中心应为实现全市历史教师软件资源的共享,变现今全市软件开发“人自为战、封闭”式的小生产模式为开放、共享的模式创设条件;另一方面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四、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
教育教学评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形成素质教育机制带有关键性的一项任务是解决教育教学评价问题。中学历史学科要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进教
学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
第一,要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历史教育价值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是教育价值观。素质教育的价值观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评价历史教学,主要不是看教师是否能讲,不是看学生对具体的知识记忆多少和某一次书面考试成绩,而是要考察其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第二,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目前,应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对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在教学目标上,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要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开放性和多元化;在教学内容上,要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状况和教学的需要作灵活的处理和选择;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鼓励教师选择和创造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倡展开课堂讨论,师生合作、生生互动,通过研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考察教学过程,不仅要看教师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重点、难点的处理,更要看教师如何“导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既要有量(即一定人数和时间)的保证,也要有质(即
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的要求;考察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在课上的思维状况和学习情绪如何,测试学生具体的学习效果怎样。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科教兴国战略思想逐渐形成,而当今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也转向科技力量的竞争,其归根结底是科技人才的竞争,这就使社会、学校造成了—种偏向,平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此形势下,如何认识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实施品德教育就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在此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商讨。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中学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之—。历史学科的道德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要注重以德育人,以史育人,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次,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意志品质、性格气质等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历史是进行优秀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曾说过:“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有很多优秀的传统和美德,这些都成为人们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中学历史教育在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素质教育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道德素质教育
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任务是传授历史的基础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在衡量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时,通常以知识能力为中心,片面强调学生高考分数,以提高升学率。这样,就造成教师教学时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赵亚夫先生认为:“第一,历史学科是人文主义学科,最关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第二,作为基础教育范畴内的历史教育,其学科属性是教育学科,所以它必须关心教育和心理两方面的问题;第三,根据以上两点,中学历史教育必须反对‘知识中心主义’和‘单纯的养善主义’,也必须反对变相的‘知识主义’,即所谓的‘能力主义’。”知识教育是基础,人格教育是核心,文明教育应是伴随人一生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根据其学科性质,历史教学的重心应以塑造学生品格为中心。可以这样说:“学校历史教育若不以塑造新时代的人格教育为本位的话,那么就失去了设立本学科的意义了。”
2.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切忌空洞说教
根据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特点,进行道德素质教育要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目的是使学生牢固地树立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关系的道德观。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以无数中华儿女的血肉之躯和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奋斗事迹凝集、表现出来的,它蕴含着丰富的史实。其中既有迷茫和探索,也有失误和成功,既有屈辱和抗争,也有挫折和奋斗。而且随着时代的前进,我们对史实的分析和认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吸收学科领域的新成果,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更新。这样既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亦可大大增强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3.充分利用历史教材的反面人物,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
在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反面人物,这些人物及其所作所为往往为人们所不齿。教师在讲授内容时,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所作所为,讲清他们为什么遭人谴责。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先哲更是把读史放到“知事”的重要地位。一个中学生缺乏对本国和世界历史知识的起码了解,长大了又怎么能参与未来的国内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现将这些问题提出如下看法,以期与同行商榷。
一、令人担忧的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1.观念陈旧
在现行的考试制度和中考的指挥棒下,学校应试教育功利化,并且随着中考开卷闭卷的变化,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态度也随之发生改变,导致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不够。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历史基本上考不好。原因很简单,上课不听,他怎么能明白问题的答案在哪里找。即便有印象,也不能很快地在书中找到答案。再者,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更是无从下手。如果长此下去,国人将不知中国史,不知百年耻辱史,后果将不堪设想,“军旗装”事件将不再是偶尔发生的事件。
2.缺乏必要教学设施
由于农村地处偏僻,学校的教学资源配备不足,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固守着“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学生也只能接受“听、说、读、写、练”的课堂教学程序。所以学生既不能通过课外阅读了解历史,又缺少通过多种方式接触历史。
3.来自家长的压力
由于农村学生家长对历史缺乏认识和了解,加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历史是一门可学可不学的副科,只注重孩子的语、数、理、化、英的教学成绩,对历史学科不闻不问。家长都普遍不重视了,又有几个孩子会重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呢?
4.学生厌学
农村中学初中生知道的历史知识很少,大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即使历史成绩稍好一些的同学所知道的历史知识也不多。
二、对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的思考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重树历史学科的地位
历史是一面镜子,是兴衰成败经验的总结。学习历史是观古今成败之得失,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塑造具有真、善、美的人格。因此,必须增强学生的历史观,提高历史学科地位,改变农村中学历史教学薄弱之现状。
2.改变历史教师的思想观念
具体做法有:(1)不以环境的因素来减弱对历史学科的教学兴趣,不因为“新豆芽学科”而忽视历史教学的重要价值。(2)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3)正确理解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内涵。(4)担负特殊教育使命,让学生从历史中了解世界,树立理想。因此,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
3.改变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
历史学作为一门链接过去、现实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类社会轨迹在人们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中的反映。历史的学习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对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历史课堂教学,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图解法、讨论法等。至于在历史教学中到底运用哪些方法效果最好,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累积程度、自己的学术水平、性格、能力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组合,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途径之一。”学习历史也是这样,学生只有对历史课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在上课伊始就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好感,而随着好奇的心理向前发展,他们就会一直保持一种“想知道”的心态直至结束全课。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