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学习方法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教学方式陈旧、老套,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中生物教学比较偏重于知识的记忆,而不是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过程.这在遗传与变异的教学中也是如此.一般而言,教师都是先讲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然后再分析课本中的遗传案例,最后再推导总结出遗传与变异的规律,让学生进行记忆、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根本没有参与学习,其主体性作用根本没有得到发挥,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学生既没有学习兴趣,也没有学习动力,更别说生物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了.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够理想.
2.评价方式单一、落后,不能发挥评价应有的作用
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仍然在按照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教师是唯一的评价者,而很多教师“唯分数论”,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也根据分数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习态度及创新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素质.这样的教学评价单一、落后,不能全面、客观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按照学生的成绩进行教学,学生按照成绩来进行学习,根本没有考虑到教学实际和学习实际,塑造的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型的人才,而学生并没有深刻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没有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利的.这样的评价方式,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具体的教学方法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才能具有不断进步的内驱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知识水平,创造机会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学习“相对性状”时,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举例,学生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多指与正常指”、“单眼皮与双眼皮”、“直发与卷发”、“狗的黑毛与白毛”、还有一些错误的例子,等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哪些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为什么是错误的,怎么判断的.通过这些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思维能力
所谓探究教学是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多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知识时,教师要紧紧抓住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这条线索,和学生一起对遗传学的三大定律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探究,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总结来得到答案,从而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
3.充分利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发展,各种教学辅助手段相继进入高中生物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挂图来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也可以用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来说明DNA的结构等.而且教师可以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参与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和现代化,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要点,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学习遗传和变异时,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影视资料进行教学,在大屏幕上展示比较抽象的生理过程和物质的微观结构,将那些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展现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心理学认为,干扰是造成遗忘、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1 身心健康,增进记忆
在记忆的艰苦劳动中,一定时间的休息好比是记忆的油,会加快储存信息的进程。而疲劳则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使接受、理解、记忆的能力变得迟钝。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镇静的情绪,也可以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告诉学生,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惶惑,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影响记忆。心胸开朗、愉快乐观,则使人思维活跃。
2 坚定信念,锻炼记忆
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住”这种自信心。人的记忆力强弱,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也是如此。意志消沉,懒懒散散,遗传素质再优越,环境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心理状态也有密切的联系。高中化学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引起的真正的健忘。
3 语言用韵,利于记忆
韵律化的材料,富于魅力、感染力,易上口,易记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凡用韵之处,可增加信息冗长量,利于记忆。如把硫酸的工业制法概括成“三阶段、三方程、三设备、三净化、三原理”就利于记忆。
4 理解融会,增强记忆
理解和揭示知识的本质联系,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思,思则疑,疑然后能悟。理解了再背,就意味着增加了信息冗长量,就能触类旁通,历久不忘。
5 利用联想,提高记忆
联想可打开人们的记忆闸门,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会在头脑中形成复杂的也是系统的暂时联系,从而引发出对过去事物的回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尽量揭示现实对象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形成多种联想,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6 浓缩知识,择要记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挚领,“浓缩”知识,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
7 注意集中,容易记忆
从心理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心理学家实验证明,集中注意力看两遍材料,比不注意去阅读十次的记忆效果好得多。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上课时要设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如课前布置预习提纲或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预先思考,以便使学生通过思考,在上课时有意注意教师的讲解,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高中化学教师还可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或运用多种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8 适当复习,强化记忆
“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有一种错觉,似乎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应该经常复习。通过反复温习,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曲线规律(即遗忘先快后慢),高中化学教师可教育学生: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
根据洛林·W·安德森(Lorin W. Anderson)等新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介绍了四大类知识类别:(1)事实性知识;(2)概念性知识;(3)程序性知识;(4)元认知知识。其中元认知知识是指关于认知的知识和认知过程的控制、监控和调节。元认知知识有自我反省这一层意思;教师写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学水平,而学生对错题集的建立也可以看成是对学习活动的反思。错题集的建立涉及对错题的再认识,是种意识水平较高的一种学习活动,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
另一方面错题集的建立需要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区别分类,以便建立分类错题集,并要求对错题集进行归因分析;有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改编。从认知过程涉及学习时要掌握的学业行为表现(业绩)来看,对知识点进行区别分类理解;对错题集进行归因分析类似于分析;对错题进行改编类似于综合与应用。
二 从记忆功能的角度看错题集的建立
安德森认为,记忆有两种形式——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种观念已经被新观点代替,记忆只有一种形式,只是具有不同的功能而已。记忆的功能有三种,即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系统能同时储存和加工信息,工作记忆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它被认为是从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的必经之路。经常收集错题并分析,能促使学生进入工作记忆,那么感觉记忆就进入了长时记忆。这样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高三生物复习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构建知识网络,再讲解题目;二是以题目引出知识点。这两种办法主要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基本停留在感觉记忆上。如复习到蛋白质时,教师就可以请同学们以蛋白质的知识点为背景,由学生先讨论,顺便将涉及蛋白质的一些错题收集起来,之后再进行错误分析,教师再和学生一起来归类总结。
三 从高三生物复习策略的角度看错题集的建立
高三总复习的进度安排,一般有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有的学校还有专题复习,但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较为常见。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知识,运用错题集的收集与建立,充分利用工作记忆,从根本上扎实基础知识。而一轮复习后的整合提升,如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如何从新的复习角度对学生进行拔高,我们怎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那么关注学生平时的错题,对学生的错题归档,是一个不错的复习角度,从某种意义上说,错题集的建立也是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选择;其针对性强、效果好、时效快。而我们教师只是每次作业批改后,或是每次考试后进行错题重点评讲,这样往往起不了整合提升。原因有二:(1)学生的作业量较多,时间又较紧,很少有时间去整合;(2)缺乏确实可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去收集整理错题。
二轮复习必须要有全新视角,那么从已建立的错题集入手,教师可从中提炼出最贴近学生学习水平的资料。教师自然而然从“学生的学到教师的教”进行相互转换,算是“教与学相长”吧。若有专题复习则更需要错题集的建立。如以蛋白质为背景知识的复习专题,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已建立的错题集,复习才有侧重点,更有突破点。
四 从具体教学实践的角度看错题集的建立
第一,课改走到现在,取得了一些成就,高考等评价体系的配套改革也在努力进行中,特别是近年来高考中注重以能力为主的考查,受到很多专家及同行的肯定。但我们却又不能回避高考,仍然是一种应试教育。有考试必然有分数得失之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为了避免在应试中犯同样的错误,错题集建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错题集的建立本身就要求学生做到“坚持”,对学习态度主动者或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他们平时就很注重错题的收集。一些报纸上介绍了各地“状元学生”的一些学习经验,主要有两点:(1)夯实基础知识;(2)错题集的建立与分析。但错题集怎么建立并没有具体说明,我们应在方法上进行指导。
如我们可以从“错题集”的常见类型入手:(1)订正型,即将所有做错题的题目都抄下来,并做出订正;(2)汇总型,将所有做错题目按课本章节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3)纠错型,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进行归因分析。每次考试中,同学们都会有不少题目做错,在这些做错题的背后,往往是知识学习时所产生的知识漏洞。或者从错题集的建立方法入手:“抄”——将练习、讲义中的有关题目抄到错题集中,并在相应题下写出详细的解析,方便复习。“剪”——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很多问题的解题信息蕴含在相应的图表之中,图表在绘制时难度较大,弄不好不能准确表达解题信息。“记”——对于学生易犯错误的知识点,老师在复习、评讲中会就设问角度、答题技巧等做点评和强调。
第三,缺乏“坚持精神”的学生,其本身还有信心不足的问题。这些孩子认为做这种繁杂的收集整理工作,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特别是在高三学习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学生的这种观念会更明显,我们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要有预见性。
首先,在时间上,错题集的建立应在高三的上学期就鼓励同学们去做,甚至要求学生必须要做。把一项大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的学习任务,积小成多,同学们就不会感觉任务重了。
其次,教师需要指定一个背景知识,同学们再围绕这个背景知识来收集错题,并且让3~5人组成一小组,这样工作量就不会太大。每一背景知识有一位小组负责人,对每一错题进行归因分析;负责人由小组成员轮流来当,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与交流能力,特别是高中生物有些题目是需要用生物语言来表达,同时又能分摊工作量。
小组成员的学科知识水平最好是层次不同。原因是:一学科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与水平较低的同学的讨论,就像是教师反复讲授一样,同样都是“工作记忆”;二符合高中生物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弥补教师遗漏的角落。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有法”。错题集的建立是高三复习特定的一种较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有一些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一起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汤国军.浅议生物错题集的建与用[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1(1):23
[2]〔美〕洛林·W·安德森(Lorin W. Anderson)等编著.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蒋小平等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33~35
解析策略对于选用化学实验仪器的问题,针对此题突破口在于仪器的精确度.用量筒取溶液的体积不可能精确到0.01 mL,只能用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又因为高锰酸钾溶液能腐蚀橡胶,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所以选C.案例中的知识考查比较常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实验仪器精准度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更好地应对此类试题,在学习或者联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强化记忆.
解析策略对这个案例问题的解决,主要还是从托盘天平的使用规范性角度去考虑.因为托盘天平的游码刻度为0.1 g,精确度为0.1 g.被称量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腐蚀性药品及易潮解药品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即使没有腐蚀性的药品也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而应放在一张洁净的纸上.故叙述不正确的有C、D.学生必须掌握托盘天平中的质量关系为: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
在新高一开学第一课时,教师应要求学生翻看教材目录,浏览教材内容,告知高中地理必修、选修的主要学习内容。接下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高中地理教材的前言,观看与地理学科相关的小视频。要求学生思考并讨论:你觉得高中地理学什么?怎么学能够学好?当然,这种讨论往往只是浅表的,但确是极为必要且不可或缺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展示讨论后的认识,接下来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高中地理学习内容的特点、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等。着重强调初中地理多研究是什么,而高中地理则侧重需要思考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问题。可结合教材举例介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地球的运动”内容准备地球仪、留意思考太阳对人类的主要影响、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哪些特点等。提前介入可以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明晰高中地理的特点,为顺利进入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二、强化学习方法指导,促使学生高效学习
地理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常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依据学情和教学内容、教学节奏等,分别给予学生一些学习方法的建议。
如在高中地理湘教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内容教学时,笔者常建议学生通过口诀去知晓太阳的基本特点:太阳是个气体球、组成成分氢和氦、表面温度6000K、能量释放电磁波(可补充电磁波相关知识,包括物体温度和辐射波长之间的关系等)、能量来源核聚变(可补充核裂变、核衰变相关知识及彼此之间的关联性)等。通过联想、编口诀等方法不仅仅会增强学生记忆效果,更可以使得地理内容变枯燥为有趣,增加学生对地理学科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再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内容时很多学生对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理解比较模糊,笔者会建议学生以课桌为黄道面,将地球仪在课桌一侧进行转动,看课桌和地球仪之间相交的状况;在理解太阳高度时教师以拳头代表太阳,在日出、正午和日落时拳头的位置则表示了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在理解地转偏向力时则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台风的卫星云图。通过比较直观的方式来理解相对抽象的内容不仅仅更为便捷,学生们会更加充分的感受到地理学科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也会成为他们乐意学习地理的动力之源。
三、做好^程控制,强化个体关注,确保班级整体得到提升
很多时候,因高中学习内容较多且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层级与初中相比提高较多,此时部分学生若在地理学科方面发展不理想则特别容易产生放弃思想。尤其在高一这个起始年级,教师绝不可对学生轻言放弃。因高一地理要学习整个高中最难的内容,这部分内容需要立体几何、物理学科等相关知识的支撑,尤其是女学生因缺乏必要的空间感对“地球的运动”理解较为困难,很多学生也因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关注较少,学气运动、水循环和洋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部分时较为痛苦。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反应及学业发展状况,及时跟进。帮助学生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的必要措施,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相信学生一定愿意转变学习态度、调整学习方法。
1.引言
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即男女生的物理学业成绩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在进入高中阶段后,物理学习能力的差异表现明显。物理教师应该调查、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以后的有效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教学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展开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物理教学活动。
2.男、女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差异研究
2.1学习动机
在学习动机上男女生存在差异。在喜欢的科目中,选“我喜欢物理科目”的学生,男生占68%,女生占36%。“为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学”、“出于好奇心而学” “为长大进行物理研究而学”为主的内部学习动机,男生中人数高于女生。而以“为升学而学”、“由于是必学科目,不得不学”、“家长、老师都要求我学,我就得学”、“为得到别人尊重而学”、“ 为获得好成绩而学”的外部学习动机,女生中人数高于男生。这一现象与男女生对物理的兴趣差异有关。
2.2学习方法
运用科学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科学的学习方法更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力保证。研究过程发现男女学生在物理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在物理学习中,有30%的男生能制订自己的物理学习计划,女生占27%。有26%男生在上新课前能事先预习,女生只有18%。能有意识地改变物理学习方法的,男生占54%,女生占35%。不怎么考虑学习方法,只是按照学习习惯在学的,男生占46%,女生占53%。
2.3心理因素调查
男、女生心理方面的差异在物理科目的学习中也能表现出来。对学好物理充满信心的男生占68%,女生占51%。在物理成绩不理想时能自我鼓励、不泄气的男生占65%,女生占43%。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信心不足,受心理暗示作用,认为学习物理受性别因素影响的男生占23%,女生占45%。经常因情绪波动,而不能安心地学习物理,女生所占的比例也高于男生。
2.4对于综合思考题的调查
在平时考试中的综合运用题相对高考中的综合题来说比较简单,但是也要求学生要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感觉做了不少习题,可到考试的时候遇到类似的问题还是不会做”的男生占49%,女生占84%,“对于老师讲的内容都能听懂,但是自己做题却不会” 的男生占74%,女生占96%;“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物理知识,来理解新的物理知识” 的男生占72%,女生占47%。在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男生综合思考题的得分率高于女生。
3.教学建议
3.1加强心理辅导
调查中我们发现,女生的心理素质不如男生,她们在高中阶段心理波动很大,很小的不顺心的事情都会影响她们的心情、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率。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对她们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客观认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关注女生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老师对男生的关注度比较高,尤其在理科教学中,很多老师都觉得男生聪明,反应快,成绩突出,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更关注男生,造成了女生更加自卑,不愿意主动学习,加重了她们的思想负担。
3.3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调查结果表明,男女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很多女生成绩不理想,不是她们不聪明、不刻苦,更多的是因为她们学习方法不科学、不合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女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她们科学的学习方法。
4.结语
男女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有些差异是可以平衡的,比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心理因素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对女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发现她们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客观地、科学地对待男女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因“性”施教,真正做到把性别差异当作教育资源来利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尽其才,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刘加霞,辛涛.中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9):56-61.
G633.6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数学是一门伴随人类学习生涯始终的学科,人们可以分阶段地来学习它。在我国,数学的学习阶段一般分为小学数学、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其中,中学数学的学习又可以分为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这几个阶段的学习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但是要想系统地学习数学,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中学数学的学习,它对一个人的数学思维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的数学与初中相比,两者所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思维模式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这一课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在实际调查中,笔者发现了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学脱节的现象:一部分中考时数学科目获得较好成绩的同学在高中第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却比较吃力,成绩也逐渐下降。其中的原因在于,这些同学经过初中的数学学习和激烈的中考之后仍旧使用以前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的数学内容。但实际上,高中数学却与初中数学截然不同,老套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新一阶段的学习。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每年中考过后,各大辅导机构便会争相贴出各种关于“初高中数学过渡班”的海报,大量招收准高一新生。可是这些辅导机构是否真的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结果不得而知。基于这些现象,笔者提出了“关于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这一课题,旨在发现造成初高中数学教学脱节的原因,并给出对应的建议与对策。
二、初高中数学教学脱节的原因
造成初高中数学教学脱节这一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
(一)学习内容的脱节
数学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偏重于量化\算;而其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大部分是复杂方程和立体几何,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运算法则,而且要学会变量分析,主要在于提高相关的思考能力、锻炼抽象思维能力等。所以,两个不同阶段学习内容的脱节导致了教学的脱节。
(二)教学方法方面的脱节
初级中学阶段,老师的讲课方法主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征及课本的内容,上课速度较慢,对重难点都有比较多的时间去进行讲解和强化;而在高级中学阶段,老师针对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却不能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多次讲解,这样以来,初三学生在升入高一后,很难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此外,初级中学阶段的老师强调死记硬背,如果学生能记住一整套固定的法制、定理和公式,一般都能有比较不错的分数;而高中阶段的老师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他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记忆书本上的概念、公式和定理,而且还要补充其他课外知识。因此,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要求导致了两个阶段教学的脱节。
(三)学习方法的脱节
初级中学阶段的学生总是习惯于被动学习,喜欢围着老师转,对于一些数学问题他们不善于独立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也比较低下;而高级中学的学生必须具备积极思考、善于总结、自主探究等能力,并且要拥有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很大一部分高一的学生往往沿用之前的学习方法,导致数学在两个阶段教学的脱节。
三、衔接对策
针对以上对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数学教学脱节的原因分析,笔者给出几个衔接对策:
(一)教材编写注意内容衔接
学生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学生的学习是以教材为中心展开的,所以要想解决初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脱节问题,首先在教材编写时要注意学习内容的衔接。可以通过专门设置一到两章的衔接知识来帮助学生从初中阶段的知识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知识,让学生面对全新的知识内容有一个充分的准备,以便做到夯实基础,逐步提升。也可以通过降低学习内容的难度来引导学生顺利入门,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在难易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降低难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师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首先应该充分认识两个不同阶段数学教科书在内容上的差异,并在此前提下巧妙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教授知识。在面对高一新生时,教师要多一些耐心,依照学生的思维特征和以前的学习情况来改变现在的教学方法。可以先降低标准或要求去帮助每一位新同学快速进入所要学习的内容当中,然后再引导他们深入学习比较复杂的内容,并在方法上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可以循序渐进带领他们掌握新的知识。
(三)学生学会学习
从初中到高中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学生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自我提升。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智也渐渐成熟,面对新一阶段数学的学习,要变被动为主动。高级中学的数学知识综合性强,难度较大,除了上课细心听讲外,学生还要在课下多多练习并进行小结,相应地,这就要求他们应该具备反思和总结的能力。为此,学生要学会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要积极反思,思考解题思路和步骤,思考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从而学会归纳整理,让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构成明确的网络系统,这样就可以帮助自己清晰概念、巩固知识。
综上所述,笔者首先描述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其脱节的原因,最后再给出相应的对策,用三个方面探索和思考了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阚丽波.以集合教学为例谈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J].中学数学月刊.2013(10).
[2]吴锋刃,张传鹏.高一新生数学学习调查分析及教学建议[J].中学数学月刊.2011(12).
高中数学的教学难度要高于初中时期,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高考数学题,我们发现高考数学的解题手段大多都是考验学生对数学的掌握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高中生的心理分析,阐述几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建议。
一、高中学生的心理分析
一大部分高中生性情非常的急躁,在学习时没有掌握教学重点,临近考试就想靠几天的努力“冲刺”成绩和效果可想而知,这些都是高中生的心理现状。高中生是从未成年走向成年的一个群体,生理上正处于青春期,富有活力、激情、创新意识是他们的特点,同时也有自制力差、叛逆心理、惰性较强等缺点。在学习方面,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逻辑思维能力缺乏,学习方法不灵活,主要依靠机械记忆、重复练习学习知识,往往不注意深入理解掌握。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建议
1.课堂教学应该符合高中生的特点
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教学深度,把握适当难度,对与课程相关的知识,通过布置课前预习、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完善知识体系,促进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2.应该给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
师生间的情感总是伴随着知识、信息的传递、接收、反馈过程互动的,学生的思维常常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智慧的火花。如果给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头脑中没有框框,思维活跃,当他成功地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就会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不仅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而且会在参与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3.注重归纳总结,养成“回头看”的习惯
高中数学体系性很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整体性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提高对复习的重视程度,用归纳和总结的方法,不断修正知识体系,形成前后衔接的基础知识网络,特别是在学习方法、解题方法上,多进行分类总结,在回顾、对照、比较中实现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高中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帮助、督促、引导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探索意识,都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强。很多学生对数学课程的特点认识不清楚,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堂学习中以记忆和被动接受为主,死记硬背;对数学的基础知识理解不透彻,囫囵吞枣,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的心理,出现上课开小差、打瞌睡等各种不良现象,这些状况已经引起了教育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勤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认真观察、领会数学的特点,积极主动地认识数学规律,善于开动脑筋,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尽可能的独立思考并加以解决。在学会解答之后形成自己的思路,尽可能的探究问题的实质,举一反三。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方法,善于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只有这样不断地思索,生疑,然后解疑,日积月累,最终才能达到透彻明悟。
勤于思考是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基础,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循序渐进的练习和思考的结果。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能够使学习有序而轻松。
二、立足实际,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立足实际,就是要根据自身实际知识储备和高中数学知识结构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对个人能力和学习方法要求较高。有些学生只知道每天埋头苦干,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较低,长期下去容易出现疲劳和自卑,失去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从而自暴自弃。在此,笔者提供几个学习方法和建议。
1.建立错题集。多数学生的经验表明,做错了的题目并不是仅更正一次就可以完全掌握,很有可能还是会再错第二次,甚至更多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建立错题集,把做错的题目认真弄懂之后,详细解答在错题本上,并在之前出错或者不会做的位置做上标记。平时不断地回过头来重新复习这些错题,坚持不懈,直到真正掌握为止。
2.学会归纳整理。数学的知识点比较固定,但是题型多变,解题的技巧性十分灵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做题的时候注意归纳整理。每学完一章内容后,要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对知识内容进行归纳,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还要对本章出现的题型进行归纳。同一类题型,解题的方法一般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我们要学会根据题型的特点总结解题方法,形成题型方法库,以后遇到考察同一知识点的题目时,可以根据题型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三、循序渐进,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
数学学习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更不要好高骛远。有的学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这样很容易陷入困境。没弄懂的知识或题目要多问老师,多和同学探讨,切勿把问题攒成了堆,到最后不可收拾;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这是不可能达到效果的。
要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日积月累的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勤能补拙,多花时间练习和思考定是有作用的;有的学生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这些学生都不可能取得好成绩和成就大事业。
学习是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取得进步和好成绩要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习的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学习成绩有时候不十分理想也是正常现象,失败是为了下一步更好地成功。没有失败就不可能有成功,只要能够清醒的认识错误的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成功就在不久的将来。
四、注重基础,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能力拔高的基础,现在高考数学也在逐渐增加基础知识的内容,因此高中生一定要注重基础,稳打稳扎。
一些自我感觉比较良好的学生,常常轻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只对难题感兴趣,期待着表现自己的“水平”,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出现卡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眼高手低”。
高中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对能力要求是相对较高的,它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和方法从而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需要我们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李腾勇.如何顺利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J].科技信息,2009,(23).
[2]高长玉.关于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几点有益探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3]李粉凤.怎样学好高中数学[J].科技文汇,2008,(09).
中国分类号:G633.41
就现阶段的英语学习中,能够发现许多刚刚上高一的学生由于适应不了新的学习方法和教学内容而成为了学困生,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考虑到英语教学的衔接是否得当,并且能够提出具有建议性的改良对策。
一、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的主要误区
(一)衔接教学陷入了单向性的误区
通常情况下,初、高中的英语教学呈现出各自为政的现象,教师对于英语的教学主要是以应试为主,导致学生在初中、高中的英语学习有明显的脱节问题。许多学校并不关注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分班的依据也多是考虑学生的中考成绩,对于学前教育多为形式化的流程,学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学前过渡性教育,没有统一的部署与要求,对于初中、高中的衔接性学习只能靠学生个人的调整,促使衔接教学陷入单向性的误区。
(二)衔接教学的片面性误区
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人们往往只关注于学生的应试成绩,呈现出注重知识教育,轻视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加偏向于对词汇、语法的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衔接,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英语衔接教学注重于语法基础的衔接教学,却没有培养学生在高中学习的态度、方法,造成衔接的片面性。
(三)衔接教学的突击性误区
由于学生初升高的起点有所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存有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的不同,而在初升高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并没有对其进行统一与周密的摸底工作,造成教师在进行英语衔接教学存在突击性与随意性问题。教师不能够细致的掌握学生学习成绩差的根本所在,搞不清楚是在教学方法上的不适应,还是学习语言知识上的问题,或者是学习心理上的变化等。在英语的衔接教学中教师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对学生进行大量词汇的考察等具有突击性与随意性的摸底工作,造成英语衔接教学陷入了突击性的误区。
(四)衔接教学的表面性与超前性
由于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不仅是教授新的语法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与理解上得到能力的提升。虽然英语教师会进行适当的衔接教学,但是只是流于表面,其主要还是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阅读理解,忽略了许多新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在学习策略与思维上发生了变化,致使英语教学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为了学生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佳绩,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会将本应三年完成的教学内容并为两年完成,造成英语衔接教学进入到了超前性的误区之中,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接受大量的英语知识,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拉大了距离,不能系统性地理解和消化。
二、有关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存在误区的对策建议
(一)处理好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衔接
要求在进行英语衔接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循序渐进与可接受性原则融入其中,能够在高中学习中的前两个月重点培养学生接受新阶段学习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可以得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对英语的学习。比如说,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进行听力的强化训练,首先,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逐字逐句的听力训练,其次,提问学生进行原文的英语复述,然后让学生进行快速分组,并进行英文交流复述听力中的对话片段。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最基本的两个技能,听说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衔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的学习阶段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的教学则主要是要求学生可以跟紧教师的教学进度,完成学习。就现阶段而言,很多学生都是因为适应不了高中的自主学习而从优等生变成了学困生。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学生正确地使用工具书和预习的习惯,并建议学生多去阅读,从而提升自身的阅历与见解,能够学以致用,提升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英语练习中会让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教师会对词性进行讲解,例如:judge,作为动词翻译为断定;判断;判决;而作为名词翻译为裁判员;法官;评判员等词义。然后让学生对自己不熟悉与不认识的生词进行英文词典的查阅,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手能力。
(三)做好教学方式的衔接工作,促进学生完成角色的转变
进入高中英语的学习阶段后,有别于初中的教师一言堂形式,要求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培养其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表扬和赞许,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成果,让学生也能够体验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心情,以此成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完成角色的完美转变。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的前十分钟通过以学生展示自学英语成果的形式,自主表演一段精彩的英语对话、戏剧或者是讲一个有趣的英文故事等等。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要求教师抓好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能够将学习英语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可以形成自主学习。在进入到高中的英语教学中,要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作为衔接的一部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要将实践同理论结合到位。在进行基础知识讲解之余,要求教师能够通过互动学习的形式,强化师生联系,能够以朋友的角色纠正学生在这一时期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上的不当之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语:
为了能够让英语教学在初中与高中阶段衔接得当,让学生可以取得更好成绩的同时得到能力的提升,就需要考虑到英语教学衔接的循序渐进性与可行性,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推动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42―02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的能力、素养不同,对阅读理解也各有差异。特别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学生除了要接受来自外界的语言文化知识外,更离不开自己的理解生成,促进语言知识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学生受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致使学生在阅读中出现乱阅读、浅阅读、不阅读现象,不仅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费时耗力,导致事倍功半。基于上述认识,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围绕课外阅读中深度、广度、长度的“三维”目标来优化教学策略,能在培养学生有效阅读思维方法的前提下,提升语言知识技能运用灵活性和准确率。
一、“精选”素材,拓宽视野
阅读是学生自我积累语言文化知识的一种过程,离不开一定的学习素材。从庞大的课外阅读文本中挑选相应的学习素材,不仅是补充学生知识能量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的必然。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和思维,让学生能积淀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为学生挑选适合阅读的文本素材则是前提条件。
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学生提供更切合思想情感、阅读心理、现代文化价值观的阅读素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激情,增强阅读探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挑选过程中,一方面,应突出与现有学习内容的“匹配性”,丰富阅读素材内容,拓宽知识视野,使得学生有更为深刻的感知印象;另一方面,挑选的素材符合学生的阅读学习需求,多渠道地搜集与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科学小品等相关的素材,让学生能涉足多学科、多领域。教师在推荐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选取相关的经典美文,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回味其中语言表达的内涵,也可背诵一些经典名言警句。
教师精选阅读素材,能使得学生带着好奇和兴趣主动参与阅读,将阅读变为学习使用英语的一种快乐享受过程。在课外阅读素材选择中,可结合模块总体要求和单元教学中阅读的学习目标来选择与之相应的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设计一定的“阅读导学案”,从作者介绍、创作背景、艺术价值等方面来帮助学生截取一些经典名篇片段,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其中的意义。笔者在介绍欧・亨利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阅读素材,并建议学生运用做笔记方式,围绕“What did the article tell us?”来建议学生摘录,并在晨读课上相互交流。
二、“指导”读法,灵活运用
课外阅读方法多种多样,总有一种适合学生。教师不妨针对学生的阅读学习喜好、习惯等多指导阅读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感知,获取更为丰富全面的认知感受。指导阅读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效率,深入浅出地阅读和灵活自如地运用。
在指导过程中,可总结概括常用的阅读方法,如精读、泛读、朗读等。建议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来选择相适合的阅读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应该把握如下环节:整体感知。建议学生在运用泛读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粗略而快速地阅读全文,明确背景,抓住线索,了解梗概,把握主旨。在阅读故事情节类作品时,要求学生把握5个“W” (who、what、when、where 和how),准确了解文章的表达主题;筛选重点,围绕文章表达主题来找出相关的信息要点,特别是对理解有一定帮助的关键信息予以留心,由关键词汇、核心语句来明确理解感知方向;情境猜想,建议学生运用阅读和跳读的方式,结合前后语境表达信息来大胆想象,尽量在符合原文表达意境的基础上找出有效信息。
运用多样化的阅读学习方法,能使得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主动阅读感知。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三“Broadening horizons”主题阅读学习中,可建议学生根据网络介绍、杂志读物来选取一定的旅游阅读学习素材,要求学生运用精读概括形式,找出世界上一些著名景点,像The Potala Palace、Pompeii、Loulan等特色之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以导游介绍的方式来找出相关信息点,引导学生升华阅读理解感知。在学生阅读理解相关题材的过程中,可补充介绍当地民众的道德习俗、传统节日、禁忌等,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表达内涵。
三、“培养”习惯,注重养成
“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外阅读中,多培养学生能读善思的良好习惯,能增强阅读理解的灵活性和多样化,对提高阅读理解准确性和综合性具有引导促进作用。
在这些习惯的养成中,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能够保持更为灵活自如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勤用字典的习惯,特别是学习中较为常用的朗文字典,让学生对相应的生词能有初步的感知印象;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建议学生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作标志的形式来圈出阅读中的核心之处,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感知找出与之相匹配的内容;培养学生多元化阅读运用形式的习惯,有计划地培养学生默读、略读、跳读、细读、敢于质疑等习惯,使得他们在切身实践过程中探寻理解感知过程。除阅读外,还需要充分运用眼、脑、口等多种语言学习感官,让学生能够在有意识地运用中深化理解感知。笔者曾尝试建议学生能够每天运用15分钟时间收看CCTV News频道的内容,并要求学生能围绕“What did I find from the news?”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将观看阅读转化为自我积累和综合生成,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学生通过这些习惯的潜移默化影响,能在自觉主动运用前提下灵活自如运用。例如,教师可推荐学生多阅读《疯狂英语》(Crazy English),让学生在有阶段性的阅读训练过程中更好“享受英语,享受阅读”,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感知,可建议学生针对富有西方黑色幽默和智慧的名言语句予以背诵记忆,以加深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围绕上述阅读素材,尝试运用归纳缩写的形式来概括语篇表达主题;运用作笔记形式来划出文章的表达要点,引导学生思考:What do you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 articles?让他们有更多的阅读感知的机会。
四、“拓展”活动,延伸过程
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接受语言知识的有效载体和补充,更是学生内化生成运用的必然需要。借助活动的形式来延伸阅读,能将阅读理解自觉转化为互动交流,将静态的思考认知转化为动态生成展示,更好加深学生理性思考生成运用过程。
在阅读过程中,可借助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来优化设计相应的活动形式。可运用“手抄报”,建议学生摘录自己的阅读感知新鲜内容,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知识“万花筒”;运用欣赏原声电影,为学生准备相关的观看素材,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建议根据课外阅读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创设课文剧,以此来活化阅读内容,深化理解感知。
在拓展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多建议学生根据阅读理解来深入思考和表达,同时给学生搭建活动的平台,引导他们能在自编自演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这样的形式运用能使得学生带着批判的思维来审视和思考运用,将阅读看成是自己积累语言知识的内在前提需要。
如上所言,围绕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长度来注重学生阅读习惯和方法养成,能在帮助学生积淀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素材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提高学科综合素养。围绕上述三维目标,鼓励学生经常阅读文本,长时间理解,将阅读转化为自身自觉学习行为,更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2010(15).
[2]李松鹤.浅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课外阅读[J].学周刊,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