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防范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2-11-08 19:55:2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防范措施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防范措施

篇(1)

中图分类号TH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163-02

多年以来,国内先后发生了数十起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断裂灾难性事故,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这些事故破坏程度一次比一次严重,原因越来越复杂。国内外已发生的轴系断裂事故表明,大都发生在机组严重超速事故中,其技术原因除超速产生的离心力、剧烈振动引起的破坏外,还与轴系连接件质量不良有关。

对某些事故的原因与责任,当时的专家调查组已有定论。而对事故断轴的内在起因、过程、机理,尽管现今的转子动力学、振动力学、断裂力学等以有的方法和研究结论可以局部的说明,但对于关键疑点,至今仍无法从学术和技术角度给出清晰、明确的解释。

更为重要的是,类似上述的恶性事故至今仍在继续发生。近一二十年来,日本关西省海南电站600mW机组、美国GE公司900mW机组(安装在台湾核三电站)以及其他一些国外大型机组,也相继发生过类似的断轴事故。

这些屡发的断轴毁机事故以及更多存在的事故苗头,对目前国内太熟剧增的容量、高参数汽轮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防止和杜绝大型发电成套关键设备毁坏事故的重演,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对国内外这些事故的分析表明,事故原因主要有两大类:材质缺陷和振动。从发生是故事机组所处的工况统计,约有50%以上是在制造厂内试车或进行危急保安器超速试验过程中发生的,约30%是在启动过程中发生的。

轴系恶性断裂与机组一般的重大事故不同,它们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利的社会影响。根据现今技术的发展,可以断言,这种事故是完全可以防范的。从设计制造方面提高大机组轴系的安全可靠性,从运行方面强化有效的振动监测手段,推行严格科学的设备检修管理办法,这对防止大机组轴系断裂事故是非常有意义的。

1 振动状态监测和检修方面的防范措施

1.1 加强振动状态监测

轴系断裂恶性事故发生的两大原因,一是振动,一是材质。从现有的国内外事故发生前后的记录看,无论哪一种原因,断轴发生前在振动上都有所反应。这是因为转子部件强度或刚度的恶化要有一定的时间,轴承瓦盖的松动、联轴器螺栓或瓦盖螺栓的损坏、转轴裂纹的扩展,都不会在数秒内使转子强度从完全正常的状态发展到极限,这个发展过程有时会很长。从机组整体来看,在轴系毁坏后期过程中,多数部件的破坏可能较快,但事故前期造成起因的个别关键部件的状况必定有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

这里,叶片的断裂应该排除在外,它是突发性的,可以在事先毫无迹象的极短时间内发生。但是,如果叶片断裂后进一步造成转轴断裂,这必定需要时间。

转轴材质缺陷造成的轴系断裂事故也是如此。裂纹的产生与扩展同样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种情况对判断机组――转子状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此,对大型机组的振动状态监测是保证机组安全,防止轴系断裂事故发生的一条十分有效的措施。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从事故发生前的蛛丝马迹中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为此应该具备如下两个基本条件:

1)完善的监测系统。它应该精确、快速、高效率地提供所需的大量数据;

2)具有根据振动现象对机组故障和状态进行分析判断的知识和经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第一个基本条件已经具备,现代大型机组配备的振动监测系统有些已经能够满足要求。对于第二个条件,到目前为止,尚没有非人工的系统能够实现。

1.2 检查

定期对大轴、大轴内孔、发电机转子护环等部件进行探伤检查,以防止产生裂纹导致轴系严重损坏事故。

1.3 检修

对于今后的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振动问题越来越重要。不仅在结构上,在安装和时运方面也必须比以往更加注重振动问题。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有完善的轴承安装实施措施,确保轴承的安装与紧固;完善的动平衡措施;对于共振转速和各临界转速,因该是先明确规定振动的上限和过大振动的应急处理方法。

2 设计阶段对轴系事故的防范原则

从防止大型机组轴系发生断裂的角度出发,轴系动特性设计要求考虑轴系具有承受突发的大不平衡的能力,如叶片飞脱和大的扭矩;并且要求保证转子相对刚提的长久对中。

轴系非线性振动的研究结果增加了对大容量汽轮机大不平衡引起的振动的理解,但尚有许多方面目前还没有涉及到。对将来应进行的研究工作和研究结果的实际应用提出下述建议:

1)鉴于前面的原因,建议给予轴承设计与重要性相称的重视;

2)还应进行同类内容更广泛的研究和分析,对现在所有的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上所采用的轴承结构进行评价,以向电力部门提供用各种现已采用的轴承结构来避免机组发生大不平衡事故的知道方法;

3)应进行类似的分析来研究新的轴承设计,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大不平衡事故,同事又满足对现有设计有影响的其它实际限制条件。应该检验轴承内部结构细节以及轴承结构的支撑特性;

4)“重载”挤压油膜阻尼器现在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除了因汽轮机、压气机或风机在运行中丧失叶片的事故而产生大不平衡情况外,这种阻尼器预期还能保持“潜伏状态”,大的振动能自动激发这种阻尼器。为了评价挤压油膜阻尼器能否更好地控制汽轮发电机组大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应该对这种阻尼器进行分析;

5)在大不平衡紧急故障期间,应该进行分析和试验确定在轴承丧失其控制大不平衡引起的振动的正常能力以前,各种轴承结构的承受能力究竟有多大?这对于可倾瓦径向轴承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这种结构视乎最有可能防止这类事故;

6)在大不平衡状态下,转子跨距中间位置(两轴承之间)的振动可以大到足以引起转动和非转动部件之间的严重冲击和摩擦。在以后的非先行动力学分析中,应包括这些因素,以确定严重摩擦和冲击现象对振动水平的影响;

7)鉴于非线形动力学分析结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室试验模型上对这类分析进行试验验证是迫切希望的,也是很合理的。

3 结论

机组主、辅设备的保护装置必须正常投入,已有振动监测保护装置的机组,振动超限跳机保护应投入运行;机组正常运行瓦振、轴振应达到有关标准的优良范围,并注意监视变化趋势。

不合格的转子禁止使用,已经过主管部门批准并投入运行的有缺陷的转子应进行技术评定,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缺陷性质制定运行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

参考文献

[1]陆颂元.国产20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稳定性[J].电力技术,1992,2.

篇(2)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475-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1年11月对住院的1560例产妇进行梅毒血清学(RPR)检查,共筛查出RPR阳性孕妇6例,占住院孕妇总分娩人数的0.5%,其中隐性3例,Ⅰ期1例,年龄21~38岁。

1.2 助产土的工作流程:助产士的工作主要以观察产程、监护胎心、检查子宫颈口开大程度、接生、协助生活护理、指导母乳喂养等为主。以前躯、站立位较多,身体易疲劳,且助产士的面部易受污染物污染。

1.3 意外损伤:在接生过程中使用锐利器械较多,如剪刀、针等易损伤自身。术中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均可传播此疾病。其传播方式中通过血液传播的几率最高。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2 护理

2.1 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梅毒螺旋体离开人体,在48℃的水中只能存活0.5h,并失去传染性,经过日光照射、自然干燥很快就会死亡,在沸水中立即死亡。防止交叉感染:梅毒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其次可通过梅毒患者的分泌物、污染物、便盆、器械敷料间接传染。因此,应做好产房消毒处理及助产人员的自身防护,防止梅毒医源性传播。我院此类产妇分娩安排在隔离产房,产妇使用一次性垫单,产检时带乳胶手套,操作后及时用消毒液浸泡消毒,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单独处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器械处理:用过的听诊器、胎心监护仪探头用3%过氧化氢棉球消毒,听筒、皮尺、胎心监护仪的束带、血压计袖套、床单位及接生用过的器械应用含氯高效消毒剂浸泡后再清洗消毒,做好终末消毒。助产人员戴双层手套助娩接生,巡回人员也戴手套完成婴儿的处理等操作,对手有伤口的工作人员尤其注意戴手套完成操作,接生时使用的一次性产包及一次性吸管单独处理。

2.2 产时对产妇的防治措施:①情感支持。孕妇怀孕晚期急切等待分娩,一旦确诊为梅毒感染,一般心理上难以接受,表现为悲观、恐惧、焦虑,我们给予同情、理解、关心,尊重孕妇的人格,并做好保密工作,使它们放下思想包袱,放心接受治疗疗效果,从而消除紧张,为孕妇提供一个安全的分娩环境。②母乳喂养指导:孕期母亲经正规梅毒治疗后,RPR滴度下降4倍以上或1.2倍以下者可直接进行母乳喂养,而未经驱梅治疗或经治疗后滴度仍高者,暂缓母乳喂养。③产后护理:胎儿娩出后及时进行RPR检查,以诊断有无先天性梅毒,仔细检查胎盘,如胎盘体积显著增大,呈灰白色,送病理检查确诊,产后产妇及新生儿继续驱梅治疗,出院后嘱定期随访并进行RPR滴度检查,直至痊愈。

3 自我防护措施

①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实行弹性工作制,使人尽其职,物尽其能,在工作量大时多安排人员,以保证质量和安全。②防止意外损伤:树立全面预防的观念,把患者的血液均视为有传染性,规范所有孕妇在孕期做好各种生化检查,准确了解其传染病病情携带情况,并重点做好安全防护,在使用锐利器械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使用刀、剪、针过程中采用有利于保护自己的方法,将各种器具摆放到一定位置,缝合会阴时固定好针头,进针、拔针过程中注意防止针刺伤。一旦被针刺伤时做好应急处理,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挤出伤口的血液,并用乙醇或碘伏彻底消毒,尽早检测抗体,依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使用刺激性较强的化学消毒剂、接触可能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传染病的患者的体液时要戴安全手套。③提高法律意识:要懂得护患双方的利益,特别是患者的利益,如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等。④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习心理学、社会学、人际关系学,加强心理护理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培养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助产士有了宽阔的胸怀,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感染和影响他人,得到孕妇及家属的理解。产科护理工作琐碎,初为父母的产妇及家属往往对新生儿束手无策,经常求助于护士。因此,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极大的耐心,面对任何问题时能以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4 讨论

梅毒可分为先天性梅毒和后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又分为早期先天性梅毒(出生前至出生后2年内发病)、晚期先天性梅毒(2岁以后发病)、先天潜伏性梅毒。后天性梅毒分为早期梅毒、晚期梅毒、潜伏期梅毒。梅毒主要是通过由皮肤、黏膜破损处传染,占95%,还可通过梅毒孕妇在妊娠4个月时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也可以通过产道感染、接吻、哺乳、接触患者污染的衣物及医疗器械、输血等传染,进行新生儿窒息抢救、针刺伤等也可以受到传染。梅毒的危害:①死产,胎儿呈浸软状态,全身各脏器具有大量梅毒螺旋体,此种类型十分罕见。②胎儿出生时或出生4周内出现肝、脾肿大、皮疹、黄疸、贫血症状,此类患儿死亡率高。③出生时或新生儿期无症状,在生后数月至数年出现症状,如关节肿胀、假性肢体麻痹等。

参考文献

[1] 李映兰,罗 贞.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67.

篇(3)

雷电灾害已成为“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造成的人民财产损失都呈上升趋势。据全国雷电灾害事件调查,农村雷电灾害占3/4,农村人员伤亡占95%以上,农村防雷工作刻不容缓[1]。

邳州市地貌分为平原洼地、坡地、山地和水域4种类型。该市介于黄淮之间,属于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多偏北风,年平均风速2.2 m/s,日照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3.9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318.6 h,年平均降水量867.8 mm。优越的地形和丰富的气候资源有利于城市发展和工农业生产,但邳州市气候年际变化大,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给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邳州市的夏季(6—8月),天气炎热湿润,降雨集中,多雷雨,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5.9 d,暴雨又常常引发洪涝发生,每年雷雨灾害给农村生产生活造成的损失严重。现通过对徐桥镇雷击事件的调查分析,探讨农村防雷的安全措施。

1雷灾事故调查及原因分析

2009年8月29日下午,安徽省徐桥镇桥东村黑松林屋场的7位农民在稻田里喷洒农药,大概17∶00,天气骤变,黑云密布,暴雨倾盆而下,同时伴着大风和雷电,正在田间劳动的几位农民来不及回家,急忙来到田间唯一一间小木屋躲避风雨。小木屋临池塘边搭建,地势低洼,周围空旷,在这种强对流天气下,形成一雷击通道,直击木屋,并且击中屋内避雨的7人,造成6死1伤。

经现场勘查,此小木屋是一农民为看鱼塘搭建的。木屋靠近池塘边,地势低洼潮湿,周围空旷,没有其他建筑物;鱼塘四周平坦,木屋相对较突出,木屋面积较小(约3.5 m2),高约2 m。在事故发生前已经降雨,木屋水汽充沛,在此基础上形成一雷击通道,击中木屋,传导至木屋内击中7人。由此可见,雷雨天气来临时,在尖耸、孤立的低矮无防雷设施建筑物里避雨是导致事故的原因[2]。

2农村雷电防范措施

随着邳州市的发展,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城市防雷工作有了明显增强,而农村防雷工作仍面临着严峻考验。徐桥镇雷击事件发生后,引起全国各级部门的重视,邳州市政府也据此加强农村防雷措施,特别是在野外劳作的农民,加强学习野外防雷知识,必要时自救和他救,减少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

2.1政府及气象部门扩大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

灾害性天气预警是气象部门公共服务的重要工作,准确无误的灾害预警是减少灾害损失的保障,是各级政府部门对灾害实施应急处置、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是人民生产生活的依赖[3]。为进一步扩大气象部门灾害预警范围,完善预警应急体系,增强政府和民众以及偏远山区对灾害预警的重视,在电视台、电台天气预警、短信12121、网络平台基础上,邳州市政府又下发文件,要求26个乡镇、防灾指挥部和各中小学配备气象灾害预警电子屏,进一步强化气象公共服务。2008年7月11日,市政府决定在全市486个行政村建立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由村支书兼任信息员,使灾害性预警深入民心。

2.2加大防雷科学宣传

大多数农民至今还在用迷信思想来解释雷电现象的发生,而不懂得用科学知识解释雷电,更不会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防御。在农村还有很多尚需完善的方面,比如交通欠发达、教育相对落后,针对农村防雷减灾的政策还不够重视,缺乏防雷宣传教育[4],大多数农民连最基本的防雷避灾知识都不懂,一旦遇到雷电就不知所措。据雷电灾害资料统计,由雷电灾害造成伤亡的绝大部分是农民,且大都是在野外劳作或在基本无任何防雷措施的棚屋大树下避雨遭到雷击的。

2.3避免雷雨天气在野外活动

接到雷电天气预警,需外出人员应及时取消外出计划,尽量呆在室内和有避雷设施的建筑物内。因工作需要在野外的人员或在空旷田间劳作的农民,外出时应及时了解天气预警和当天天气预报,在雷雨到来之前应撤回到安全地带,尽量避免雷雨天气在野外活动。如遇雷雨大风,不要骑自行车、摩托车和开敞篷拖拉机冒雨狂奔。

2.4户外人员注意及时防御

进入“三夏”农忙时节,农民在田间活动的频率增高,在雷电交加时,如果感到头发有刺痛感或头发竖起,这就是雷电将至的征兆,正在农田干活或空旷地方来不及回家的农民应立即蹲下,穿上雨衣避免淋湿衣服,不要去撑带金属杆的雨伞,要马上丢弃干活用的金属工具,还要摘下身上的一切金属物。

3参考文献

[1] 于东海,翟玉泰,杜建德.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及对策[J].广东气象,2007(B12):133-134.

篇(4)

一、国库资金风险的几种表现形式:

(一)、税款上解、入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税款入库、上解环节多。国库资金结算环节多,税款划转手续繁锁,特别是税款报解和库款支拨都需要层层化解才能实现。[范文为文秘站 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加*文秘站 外部链接!注:]目前税款入库、报解的途径主要是:国库经收处-经收处管辖行-票据交换所-人行营业部-国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税款的入库进度,造成积压。另外,按规定国库经收处收到税款,应逐日上解。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国库经收处收到的税款不按规定上解,甚至按旬、按月上解,延解占压税款,造成税款上解周期长,影响税款入库进度。

2、零星税款户不及时解库,造成税款积压。对一些零星的、分散的小额税收,税务机关一般采取自收汇缴的办法,即税务机关先开具完税证,收取现金,存入在银行的零星税款过渡户,然后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具汇总缴款书解库,形成积压。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因经营效益差,大量拖欠银行贷款,害怕银行扣收贷款,而与税务机关达成协议,使用现金缴税。现金一般由税收征管员经收后,存入零星税款过渡户,定期或不定期解库。甚至长期滞留库外,形成积压

3、税款缴款书凭证填写不规范,影响资金及时、足额入库。在预算收入征收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征管员业务素质不高,填写的缴款书不符合要求,给纳税人、经收处占压、延解税款提供方便。此外,有的缴款书存在科目不清,预算级次不明等问题,致使国库部门无法入库,造成退票,也影响了预算收入的入库进度。

二)、国库资金在支拨和退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财政资金拨付的管理难度。财政部门在办理拨款时,不向国库部门提供本年度各个预算拨款单位的预算拨款计划和月度拨款计划,有的拨款用途不符合政策规定,给非预算单位拨款等等,都会给国库资金造成风险。另外,财政拨款凭证不按重要凭证管理,凭证与印章都由一人保管。有时财政部门在办理拨款时,由预算单位人员送达票据,这些现象都存在不安全因素。

2、预算收入退库监管难度大。国库资金退库漏洞很多:一是国库部门退库手续欠规范,即国库在办理退库业务时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操作程序,容易造成因操作不规范而发生资金损失;二是退库业务的政策规定出于多门,有的退库即有财政部的文件又有国家税务局的文件,国库部门是以财政部的文件为准还是以国家税务局的文件为准,容易出现对执行政策时发生偏差造成资金损失;三是国库部门对退库业务的依据审核时其依据的可靠性、适应性、真实性难以把握,差错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企业特别是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为了得到照顾、减免,弄虚作假,套取退库资金,还有的企业采取弄虚作假手段骗取出口退税、先征后退、超缴、多缴退税。二是征收部门超越权限、超范围退库现象严重。三是税务部门凭借各种理由年终突击退库,压低收入基数。

三)、国库内控制度建设方面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近年来,各级国库部门都非常重视国库内部管理工作,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始终是国库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加强内部控制方面都采取许多措施。如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完善岗位制约机制、规范业务操作程序、强化内部检查监督等等。内控水平和化解风险能力大大提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不足:

1、国库内控制度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制度之间的相互衔接不够强。目前国库制度很多,但制度之间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不够,制度本身存在漏洞,不利于制度的有效执行。如国库与财政核对库存余额只核对财政存款每月余额,不核对发生额。如某笔拨款从财政开具拨款凭证到国库拨付再到收款单位开户银行,经过多个环节、多个经办行,最终是否真正到收款单位的账户上,这之间缺乏相互核对。

2、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操作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国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有的甚至相当严重,内控制度相同虚设,内部管理不严格。如国库内外对帐制度是确保国库资金安全的重要环节,尤其是与会计部门“行库往来”对帐,与财政、税务部门财政库存和预算收入对帐,但有的国库对帐工作流于表面,虽然对帐印章齐全,实际上根本没有核对,存在极大风险隐患。青海国库案件和佛山案件,都是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国库资金严重损失。

3、技术防范措施相对滞后。近年来,国库业务电子化的普及,带来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时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国库的防范技术、系统控制却相对落后,防御能力较弱。

二、建议及对策

1、针对税款入库环节多、入库不及时问题,相关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对预算收入在收纳、报解、入库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沟通,协调解决。

2、加快财、税、库横向联网进程,减少预算收入流转环节。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财、税、库、行(社)横向联网奠定了基础。相关数据一次录入,多次使用,网上传输数据共享,信息相互反馈,不但减轻各部门的劳动强度,而且使财政、税务部门及时掌握资金运行情况,减少预算收入报解的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国库部门可以自动核对经收处的划款时间和税务部门开票的时间差,有效防止商业银行积压国库资金。

篇(5)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和原因

1.资金结构风险

建筑市场的持续发展使得现在业主越来越多的使用货币资金作为履约保证金,这样建筑施工企业的货币资金也就加大了额外沉淀量,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增加了业主的法人化程度,进而使得投标过程提高了保证金和抵押金的比率,因而在需要大量而又集中的资金的时候,资金筹集的形式和机构的规范性受到了企业在规避财务风险中的能力的直接影响。

2.合同中的财务风险

现在企业需要解决很多难题,比如说材料的价格、工程款的拖欠和工程质量问题等,这些都是因为由于投标竞争激烈和建筑市场的不合理而造成的不规范的履行合同所造成的。还有许多业主在签订合同时会添加一些不平等条款,如建筑施工企业被要求支付大量资金及大量的工程保证金等。

3.成本管理控制的财务风险

成本管理,作为组成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对于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有着直接影响。成本控制是否能全面实施,能否按计划实行成本控制,对施工的直接费用是否按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人工、机械等不同的情况来进行分别,都会形成风险,从而应采用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4.工程竣工结算的难度加大

工程竣工验收的办理和工程竣工决算的编制需要在工程项目竣工后进行及时办理。然而由于一些企业和设计的原因致使不能够及时地单一工程的变更,进而造成工程结算经营的延迟。并且在后期的施工时期,企业的资金因为回程的结算尾款不能够及时地收回而产生巨大的负担。以上情况都很难进行工程竣工的结算,使得工程的保修期滞后,工程的保修费用也增大,使得企业随时都有可能面临财务风险,工程项目成本的负担也随之增加。

5.财务管理不规范

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财务管理的不规范。一些企业不合理的设立财务机构,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范制度等情况,造成企业在资金管理及使用等方面产生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情况,造成低效率的资金使用,资金损失较大。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及对策

1.实行统筹资金预算

地域分散性是工程项目的显著特点,因此常常会使得资金变成分层管理。企业无法正常运转通常是因为以下几种情况:逐渐单一的筹集渠道,严重匮乏的资金,沉淀着大量的项目资金。年初的时候,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预算的统筹一般是要依据新接的项目和施工的需求。进行编制资金预算的时候,需要确保系统性和全局性,项目预算要结合机关管理预算,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机关管理层的经营开支的正常化,而且还能够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

2.合同做到“五不签”

不管是业主还是建筑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都应当对其内容进行确认,而无论是哪一方造成的风险都可以从中看出建筑施工企业没有足够的重视隐含在合同中的财务风险,因此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需要做好下面几种工作:在投标工程前做好调查工作,签订的合同的整个环节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种合同不能够签订:缺失公平的合同;与成本价不符的合同;不规范的合同;没有经过经审查的合同;不合投标程序的合同。

3.分析各阶段的成本风险,制定对策

施工单位中财务风险有一个重要的类型就是成本风险。对成本风险的控制,一方面通过对预算、评估成本和实际成本三者对比分析,根据对比得出的不同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另外进行分析的时候要按照量、价的标准,一般包括赔偿、设计变更造成的损失和小号的材料的情况。根据比对结果,充分估计项目收益,分析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争取项目最大收益。

4.增强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参与经济活动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财务风险,但是企业由于淡薄的风险意识才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只要出现失误都是有可能造成财务风险的。

5.竣工验收的办理需要及时

竣工验收需要在工程完工后进行及时办理。同时依照施工合同的相关规定日期将办理的工程竣工决算送审。当然在工程施工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有关损失的费用问题,如场地原因、工程设计变更的原因等等,这些都需要及时地进行现场检验,对于合同价款的追加,需要保证回收剩下的尾款和结算资金的足额,切实维护好企业的利益。

三、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体系

随着市场竞争范围的不断扩大,市场中多种风险相继出现,其中财务风险是目前企业需要面对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这一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均有出现,我国由于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多种条件仍不具备,导致财务风险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降低财务风险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以及各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力度,建立起一套针对我国现实状况的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

衡量企业发展水平以及未来发展力的指标有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发展潜力及经济效率等指标。这些指标的状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其中获利能力的作用尤为显著,是一个企业实施各项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其生存以及未来发展的基础。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而企业的资产活力能力则主要通过总资产报酬率以及成本费用利润率来反映,其中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可以真实的反映出其内部通过资产来获取利润的能力。另外,产销平衡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两项指标可以有效反应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而资本的保值增值率以及销售增长率则是反应企业发展潜力的良好指标。除此之外,原有的功效系数法经过改进后在企业的综合评价中被广泛应用,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评定中对于评定指标的选择是具有一定限制的。比如满意值以及不允许值等指标的数量仅可有一个,对于所得结果较多的指标需要通过加权法以及特尔非法等方法计算出其平均值,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企业财务状况的定量化评定。

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各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不断增加,为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一局面,改变企业的现金流的时间以及流量,保证良好的财务弹性,为应对紧急局面的发展提供保障。在实际运营中常用的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主要有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应收账款以及存货周转率等。同时,要注意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因为良好的盈利能力是保证企业远离财务危机的基础,可以帮助企业铸就较好的清偿债务能力甚至是对外筹资能力。而企业的总资产净现率以及股东权益收益率和销售净现率等指标在反映企业营运能力方面作用较为显著。

统计发现,以上指标在企业财务危机发生中虽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导致财务风险发生的本源却并非是上述指标而是举债,没有债务则没有财务风险。因此,在确定债务比率时需要对举债经营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提前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以免发生问题时措手不及,为企业的发展埋下隐患。另外,还需要认真考虑企业的债务清偿能力,保证各项财务资本配置的高合理度。

四、结束语

企业应当自主盈亏才能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才能够对企业财务的约束进行强化,同时提高防范财务风险的水平。现在许多的企业之所以能进入公司化的规范性运营,是因为企业在最近几年经过了企业制度的改革。因此企业通过资本运营,促进投资方向和资金结构的优化,这样不仅能够在财务风险的解决和防范上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而且能强化回收欠款的力度,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这些都应该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子炀.浅谈建筑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J].山东电大学报,2008(02).

篇(6)

    二、把售楼人的承诺都记下来售楼人员介绍项目时,是你问到什么就答什么,他想到什么就介绍什么,不像合同内容那样有固定的格式,在签合同时,你是按照合同一条条地讨论,有很多东西没有写在里边,自己可能也会一时想不起来,签完合同回家再想起来,这时已经晚了,所以平时谈话时,售楼人员的每一点承诺都要记录下来,能写进合同里的尽量要求写进合同里去。

篇(7)

1 临床药物滥用产生的原因

1.1 来自患者方面的原因

1.1.1 不按医生处方用药:随着市场的改革开放和新药种类的急剧增多,受医药代表商的影响,很多患者盲目追求新药、特效药,有病不进医院,或对药物知识一知半解,对药物禁忌证、慎用证不了解,造成药物滥用。

1.1.2 用药方法不当:患者求医心切,病急乱投医或超量服用造成药物滥用。

1.2 来自医生方面的原因

1.2.1 药海战术:对诊断不明而搞“药海战术”以侥幸命中甚至搞“预防性用药”,临床常见如: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使用二联以上的抗生素,以求达到广谱的目的,对流感的患者使用青霉素滴注以求预防感染等。

1.2.2 用药杂凑泛滥:对诊断虽然明确,但不少常见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案,可以使用的药品又多,部分医师抱着“有益无害”的心理,促成杂凑用药的泛滥,如肝硬化的治疗目前尚无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有些医生就给患者使用多种药物,以为对患者有益,其实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大部分药物必须经过肝脏代谢,用药过多即亦增加肝脏负担,加剧了肝硬化的病情。

1.2.3 迎合患者心理,过分热心:为了迎合患者心理,无论是否需要,多给些“贵重药”、“新药”、“特效药”、“补药”……过分热心的治疗,盲目增加用药品种与剂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2.4 知识更新不足,凭个人经验处方:部分临床医生知识老化,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继续再教育也只注重临床医学内容,对药理学的知识更新不够重视,缺乏药物学、药效学、药剂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知识,尤其对新药的知识之甚少,对所有药物只依据厂家说明处方,心中无数或只根据经验处方。

1.3 生产厂家追求利润,掩饰药品不良反应,甚至不道德促销。

2 防范措施

2.1 及早确立致病源:根据条件不同可视病因、病情、临床症状、体征、检验结果等决定用药,有条件的可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指导用药,正确使用抗生素,如受条件限制可根据感染部位常见致病菌用抗生素,切忌滥用药物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与治疗。

2.2 熟悉药物的特性与配伍:在临床工作中医师不仅要了解药物的作用与用途,还要掌握药物的种类、特性、药动学、药效学以及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二重感染,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可引致股骨头坏死,呋塞米与庆大霉素合用可致耳蜗毒性加剧,青霉素与红霉素合用疗效降低等,故应引起每个医药人员的高度重视。

2.3 了解病员状况:对肝、肾功能减退的,以及老年人、小儿、妊娠期的患者,要特别注意用药的安全。

2.4 注意药物使用方法:药物使用方法对疾病转归有重大意义,了解用药目的,同时要掌握药物的浓度、剂量及给药时间,有些抗生素稀释后半衰期很短,液体量不宜过多,应马上滴注以快速进入体内,从而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心肺功能必须正常的情况下);口服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健胃药宜饭前服用等;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的止咳糖浆及口内溶化的药物,服后不宜饮水,以免冲淡药物,降低疗效;磺胺类药服后多饮水,防止尿结晶等。

2.5 加强医生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在病人对医疗需求不断增高的今天,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术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医务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更新药学知识,严防药物滥用。

篇(8)

医院计划生育室是重要的手术科室之一,肩负着各种类型的大小妇产科手术。医院计划生育室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感染隐患,以及手术风险极高,工作任务艰巨等特点[1]。而且,手术之后非常容易出现呕吐、晕厥、出血等继发性感染情况[2]。故此,针对医院计划生育室需提高防范措施,以及降低感染隐患,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本次研究为探讨医院计划生育室感染隐患与防范措施,并取得满意结果。现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4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本院计划生育室进行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200例,并按照盲选方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女,100例;年龄:20-35岁,中位年龄(25.45±2.50)岁;手术类型:15例清宫术,65例人工流产术,5例诊断性刮宫,15例药物流产术;对照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女,100例;年龄:21-36岁,中位年龄(25.65±2.63)岁;手术类型:15例清宫术,65例人工流产术,6例诊断性刮宫,14例药物流产术;两组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感染隐患与防范措施。参与本次研究的200例患者均积极配合。研究组施行感染隐患与防范措施,具体为:结合本院计划生育室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管理相关条例,并执行到位,执行护理风险管理工作[3]。护理人员基础知识需扎实巩固,同时,鼓励并督促护理人员对法制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加强认知,从而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结合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调整护理人员的排班班次,使护理人员可以有效缓解工作压力,降低护理差错的出现情况[4]。给予护理人员定期培训手术室相关护理技能,以及定期对护理人员考核及护理工作的优化,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几率,护理质量得以提升[5]。

1.3评价标准

治疗结束后,收集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收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护理纠纷发生情况以及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本次研究的数据整理并作分析,采用χ2校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6.00%(96/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6.00%(76/1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比较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中出现1例护理差错,3例护理纠纷,4例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对照组患者中出现5例护理差错,9例护理纠纷,12例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医院计划生育室[6]需要接诊各种类型的大小妇产科手术。同时,医院计划生育室存在有各种感染隐患多,以及手术风险极高,工作任务艰巨等特点。故此,医院计划生育室需要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各种隐患[7]。本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施以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感染隐患与防范措施,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对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认知,提高了整体的护理质量,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知,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96/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76/100),另外,研究组的护理纠纷明显比对照组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得以缓解,护理差错的出现情况以及切口感染情况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综上所述,医院计划生育室应用感染隐患与防范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同时,有效防范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切口感染等隐患[8],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慧玲 刘宝丰 单位:江西赣州章贡区计划生育服务站 江西于都县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科

参考文献

[1]王珍华,王亚霞.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180

[2]沈映红,项轶燕.计划生育手术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03):427-428.

[3]徐艳敏,王丽娜,李术平.医院计划生育室感染隐患与防范措施[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31(04):64-65.

[4]王静.浅谈降低妇产科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和管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2):247-248.

[5]李玉兰,鄢定玉.基层医院计划生育手术室医院感染现状及干预措施[J].全科护理,2012(05):447-448.

篇(9)

肿瘤内科病房患者的病情较为特殊,且病情复杂,护理工作也日趋繁重,故在护理过程中会存在部分护理问题,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因护理问题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应有效的消除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各种护理风险。为了探究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随机选取50例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该院就诊的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50例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该院就诊的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为(60.53±10.50)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找到癌细胞,并在该院接受治疗。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情况见表1。

1.2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

在该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总结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肿瘤内科护理中较为常见,且容易发生护理纠纷。患者由于长期住院治疗,需要反复接受化学药物,对患者皮肤组织的刺激性较强,降低了血管弹性,易导致静脉炎和组织坏死等,造成化疗药物外渗主要是选自不正确的穿刺方法,穿刺部位和血管。防范措施:治疗期间,使用化疗药物之前,应向患者讲解化疗药物的必要性和相关知识,在穿刺时,先试用生理盐水确认穿刺正确,穿刺后将针头固定,防止针头刺破患者的血管和针头脱落,对于药物反应严重或配合度不高的患者应采取静脉留置针。护士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血管情况,不断提高护理技能[1]。

1.2.1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由于外源性细菌感染静脉导管,患者抵抗力下降等。由于肿瘤科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导管,导管使用频率较高受污染几率提高,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菌也可能污染导管。护理人员应该在穿刺和放置导管时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每天为患者换药及纱布敷料,每周换1次肝素帽和透明敷贴,如果发现有污染迹象应及时更换。输液管道药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更换,如穿刺部位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等感染现象时应及时处理。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穿刺部位或导管部位时要注意洗手,同时要告知患者管道留置情况,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患者自身的重视程度,相互配合,避免导管牵拉扭曲[2]。

1.2.2化学药物过敏

肿瘤内科护理过程中常发生药物过敏案例,这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没有按照药物规范和患者实际情况使用药物。防范措施:使用药物前,应给予患者各项指标检查,如尿常规,血常规,心电图,肾功能,肝功能等,使用药物前应准备好药物过敏的急救药品和医疗仪器。监督患者按照药品规范和医嘱用药,静脉输液要控制速度,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1.2.3静脉血栓

患者患病后肿瘤细胞和化学药物使血管内皮损伤,导管会损伤血管内膜,患者的血液持续呈高度凝结状态,且患者卧床时间长,无自主活动,导致血流较慢,且血液会淤滞。防范措施:为防止因长期滞留导管源性血栓的形成,应给予患者适量抗凝剂,防止长时间卧床压迫置管侧肢,应指导患者适当进行散步等小幅度运动。为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可帮助患者抬高侧肢体并让患者做握拳动作[3]。

1.2.4跌倒磕碰

此类风险是有患者身体虚弱,体力不支,从床上起身站立时速度过快,或在洗澡、如厕时动作较大时。防范措施:对存在坠床的跌倒的患者适当使用床档,扶手等辅助用具进行提前预防,在床头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警示牌,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在患者行走和如厕过程中必须由家属或护理人员在场搀扶和陪伴。对病房内的物品摆放进行合理规划,为行走留出充足的空间,防止绊倒摔倒。

1.2.5自杀

肿瘤内科由于身体痛苦较大,病情严重,家庭负担大,患者会产生焦虑,失望,抑郁的情绪,而护士未能及时认识到患者的情绪变化,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较少,对患者的想法不重视,患者进而形成自杀倾向。防范措施:护士要耐心与患者交流,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时刻开导患者,充分关心和尊重患者。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重点看护,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诊治。在日常生活护理中,应在保证患者生理舒适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引导患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和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1.2.6药物管理不当

肿瘤内科常用药物为抗肿瘤药物,但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会对皮肤产生直接的接触,或吸入或吞食。护理管理中由于工作人员不带护目镜或不穿防护服等错误操作会导致药物管理问题,这对患者及操作人员的影响极大,会出现脏器损坏、染色体畸变、致癌等危险。防范措施:加强肿瘤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让护理人员系统性的学习抗肿瘤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方法,严格按照肿瘤内科的操作流程操作,化疗药物在存放时要标有醒目标志,配置药物时要戴好口罩,穿好长袖防护衣,防止呼吸道吸入药物,为防止在配药时药物溅出应使用无菌纱布包裹。

1.2.7护理人员专业操作技能欠佳

肿瘤内科患者需要长期静脉滴注等,部分年轻护理人员对静脉穿刺不熟练,长期化疗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多次穿刺,经常性的一次穿刺不成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无法确认正确的用药顺序,输液速度等,造成意外的安全隐患。部分护理人员不了解药物性质理论知识,未按照正确的方法配伍药物,影响了化疗药物的疗效,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防范措施:在肿瘤内科开展针对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和操作节能的培训和讲座,培训课程采取定期考核的制度以督促护理人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肿瘤内科人员的工资与职称晋级等与培训考核成绩和实际操作评分挂钩,促进全科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节能全面提高,促进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

1.2.8管理制度不健全

肿瘤内科护理个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包括护理记录不及时,护理记录有缺陷,护患缺少沟通等。肿瘤内科多是病情危重、易反复、并发症多的肿瘤患者,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长期住院,长期服药,输液和化疗,但病情改善仍旧不明显,患者在反复治疗反复恶化的过程中心理会受到极大的打击,逐渐产生焦虑,、失望、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对治疗不抱有信心,造成护理工作的不到位。防范措施:规范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护理规范进行操作,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医院的分级管理制度、药品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应培养自身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1.3观察指标

找到护理问题并进行观察,总结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了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见问题该次研究中,护理问题发生率为30.0%,常见问题为医院感染、化学药物过敏、化学药物外渗、静脉血栓、跌倒磕碰、自杀等。具体见表2。

3讨论

肿瘤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问题较多,常见问题为医院感染、化学药物过敏、化学药物外渗、静脉血栓、跌倒磕碰、自杀等。虽然各个问题均已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但肿瘤内科全体医务人员在护理管理过程中还应建立健全护理管理措施,培养护理人员负责,谨慎的工作态度,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操作技能。强化化疗药物的管里,严格按照流程操作。综上所述,肿瘤内科护理管理的常见问题较多,护理管理人员要提高警惕,改善护理管理措施,做到提前预防。

作者:王晓英 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61-02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负责暂时的、应急性的急救。其工作特点是:急救环境差,时间急迫,变化急骤,随机性大,疾病谱广,救治难度高。而人民的法律和维权意识增强。医护人员稍有不慎极易导致医疗纠纷和事故。因此,要求急诊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有过硬的急救技能和经验,有耐心,有责任心,有较高的沟通技巧。减少和杜绝可能导致纠纷隐患。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出诊6368例次。医护人员不畏艰辛,出诊火灾,冰灾,车祸及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急危重患者。成功安全的运回患者5786例次。

现将我院院前急救最容易出现的医疗及护理隐患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1 院前急救最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与调度人员,救护司机,救护人员密切相关。

1.1 调度人员一定要24小时在岗,随时接听急救电话及120指挥中心发来的传真,立即通知救护司机及医护人员迅速到达救护现场。要求调度人员对每一趟出诊的呼救者的名字、地址、人数、伤情、联系方式准确无误的交给司机,以免延误抢救的黄金时间。

1.2 救护司机一定要熟悉全市的交通路线,选最近的路以最快的速度安全的带领救护人员赶到现场,以免交通路线不熟悉延误抢救的黄金时间。

1.3医护人员对急救工作认识不够,急救意识不强,出诊速度慢,未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冷淡、责任心不强,影响院前急救及护理质量。

1.3.1 医护人员没有根据人数,伤情带齐急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而导致抢救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1.3.2 医生的经验不足,不能及时制定有效抢救措施,延误病情而导致抢救成功率降低。

1.3.3 护理人员应急能力不足,急救技能不熟练,而导致抢救成功率降低。

如:静脉穿刺不成功导致抢救药物不能及时进入体内发挥疗效,抢救设备不熟练,延误抢救的黄金时间。

1.3.4 医护人员没有及时止血,没有及时固定骨折处而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1.3.5 没有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及转运过程的病情变化,没有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有效的沟通,转运途中病情观察不仔细,途中发生病情变化而导致纠纷发生。

1.3.6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对已死亡的患者没有进行常规的抢救,没有做仔细的检查,而导致纠纷发生。

1.3.7 医疗文书记录不全而导致纠纷发生。

2 院前急救的隐患防范措施

2.1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反复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职责、技术操作常规。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加强责任心,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2.2调度人员一定要24小时在岗,随时接听急救电话及120指挥中心发来的传真,立即通知救护司机及医护人员迅速到达救护现场。要求调度人员对每一趟出诊的呼救者的名字,地址,人数,伤情,联系方式准确无误的交给司机。

2.3 救护司机一定要熟悉全市的交通路线,选最近的路以最快的速度安全的带领救护人员赶到现场。

2.4增强院前出诊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懂得急救工作的重要性,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技术水平。坚持每年对护理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中毒患者抢救流程、心力衰竭患者的抢救流程、休克患者抢救流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电击除颤、心电监护、静脉留置针、复合外伤的处理、现场患者搬运术等的培训和考核。

2.5准备院前急救箱,合理布局抢救物品,做到定人、定物、定位、定量、定期维修和随时更换,出诊人员所带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材必须保证完好率100%。仔细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提高抢救成功率。

2.6 危重病人就地抢救,大出血患者先止血,血是生命的源泉。我们应迅速用手指压迫出血的主要血管然后加压包扎。并将伤肢抬高,以控制出血。但对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应用止血带,使用时应注意:(1)使用止血带前应将伤肢抬高,尽量使静脉血回流。(2)按病人年龄、伤肢部位选择适宜型号止血带。(3)上止血带部位要准确,应扎在伤口近心端,前臂和小腿不宜使用,因两骨之间有动脉走行,止血效果差;上臂扎止血带时不可扎在下1/3处,以防损伤桡神经。(4)压力适宜,以达到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上肢为0.04~0.06 mPa,下肢为0.06~0.08 mPa。(5)记录上带时间,防止因绷扎过久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和神经损伤。做到每小时放松1次,每次5~10分钟。松解止血带时应压住出血伤口以防大出血导致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大量输入林格注射液或低右及代血浆,迅速补充血容量。根据病人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抢救药物,防止休克及病情恶化 。有骨折的患者要固定好骨折部位防止骨折端对神经 血管等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同时能缓解疼痛。有开放性伤口应及时包扎,保护伤口 减少污染。脊柱骨折一定要用4人搬运法保持脊柱为一轴线,平稳将病人抬起,放硬担架上,有条件的放于脊柱板上。头部用固定器或布带固定好。防止出现脊神经进一步损伤。

2.7 急救工作医务人员应具备较全面的工作技能,因为院前急救工作是不可预知性,要求急救人员掌握较全面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抢救技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快捷熟练的抢救流程,加强急救人员专科理论知识和反复的急救技能培训。

3 小结

总之,在院前急救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急救工作认识不够,急救意识不强,出诊速度慢,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冷淡,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急救理论和相关技术不熟练等隐患,会导致纠纷的发生。要预防隐患,护士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服务态度。而且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娴熟的护理操作。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及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映兰 主编的急诊专科护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篇(11)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可是混凝土的裂缝也较为普遍,它是常期困扰着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裂缝仍然存在。经过常时间的观察我把混凝土裂缝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由荷载(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静荷载、动荷载)引起的裂缝,一类是由变形(包括温度、湿度变形,不均匀沉降、化学反应等)引起的裂缝, 另一类是因施工操作(如制作、脱模、养护、堆放、运输吊装车)引起的裂缝。这里仅就混凝土工程变形引起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一些探讨。

2 混凝土变形裂缝产生的原因

2.1 温度裂缝

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每克水泥放出50.2J的热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50~55Okg/m3来计算,每m3混凝土将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通常在浇筑温度的基础上升高35℃左右。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对其内部温度进行跟踪测定,因为水泥水化热在1~3d可放出热量的50% ,由于热量的传递、积存,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大约发生在浇筑后3~5d,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所以混凝土中心温度低,形成温度梯形,产生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内外约束力(包括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的3~5d,初期出现的裂缝很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继续扩大,甚至达到贯穿的情况。

2.2 沉陷(塑性)收缩裂缝

这种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流动性过大和流动性不足以及不均匀,在凝结硬化前没有沉实或者沉实不够,当混凝土沉陷时受到钢筋、模板移动、基础沉陷所致。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1~3h出现,裂缝的深度通常达到钢筋上表面。

2.3 干缩裂缝

干燥收缩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在硬化后较长时间产生的水分蒸发引起的。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由于集料的干燥收缩很小,因此主要是由于水泥干燥收缩造成的。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干燥过程是由外向内、由表及里逐渐发展的,由于混凝土蒸发干燥非常缓慢,产生干燥收缩裂缝多数在一个月以上,有时甚至一年半载,而且裂缝发生在表层很浅的位置,裂缝细微。但是应当特别注意,由于碳化和钢筋锈蚀的作用,干缩裂缝不仅严重损害薄壁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也会使大体积的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发展为更严重的裂缝,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3控制措施

3.1 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与混凝土厚度及水泥品种、用量有关。混凝土越厚,水泥用量越大,水化热越高的水泥,其内部温度越高,温度应力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

(1)宜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水泥,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用量。大量试验研究和实践表明,每m 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减lOkg,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高或降低l℃。

(2)掺加粉煤灰和外加剂。在满足强度等设计指标要求的情况下,掺加原状或磨细粉煤灰,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化热,减少绝热条件下的温升,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及抗裂能力,效果非常显著。试验表明:掺加20%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其温升和水化热约为未掺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的80%。外加剂由于其减水作用和分散作用,在降低用水量和提高强度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水化热,推迟放热峰出现的时间,从而减少温度裂缝发生的可能性。

(3)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最有效的办法是降低石子温度,混凝土中石子比热最小,但每m3混凝土中石子所占重量最大。在气温较高时,为了防止太阳直接照射,可以在砂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棚,必要时可向集料喷淋雾状水,或者在使用前用冷水冲洗集料。

(4)改进振捣工艺和养护工艺。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石子、水平钢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分,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

3.2 沉陷(塑性)收缩裂缝的控制措施

(1)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在170kg/m3以下,水灰比在0.6以下,在满足浇筑要求时,尽可减少坍落度。

(2)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过短、过长都会造成拌合物均匀性变坏而增大沉陷。

(3)混凝土浇筑时,下料不宜太快,防止堆积或振捣不充分。

(4)在炎热的夏季和大风天气,为防止水分激烈蒸发,形成内外硬化不均和异常收缩引起裂缝,应采取措施缓凝和覆盖。

(5)遵循“精料供应”的原则,混凝土中的较大含泥量及其它杂质可以明显地降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有的混凝土骨料中混入有害膨胀物引起混凝土的崩裂。

3.3 干缩裂缝的控制措施

(1)从减少收缩的角度出发,宜采用中低水泥和粉煤灰水泥。不同水泥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按其大小顺序排列为: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2)严格控制单方混凝土用水量。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受用水量的影响最大,在同一水泥用量条件下,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和用水量成正比,成直线关系;当水泥用量较高的条件下,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随用水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大。综合水泥用量和用水量来说,水灰比越大,干燥收缩越大。

(3)合理使用“双掺”技术。为降低用水量,掺加适当数量干燥收缩小、减水率高、分散性好的外加剂是非常必要的。矿渣、硅藻土、火山灰等粉状掺合料,一般都会增大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但是质量良好,含有大量球状颗粒的一级粉煤灰,由于内比表面积小,需水量少,却能降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值。

(4)掺加膨胀剂补偿收缩。在地下室和防水工程中,掺加适量的膨胀剂可以起到收缩补偿作用,有利于防止裂缝。但一定要严格控制掺量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否则混凝土会肿胀和开裂。

(5)养护时间和方法。混凝土浇筑面受到风吹日晒,表面干燥过快,产生较大的收缩,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在表面产生拉应力而开裂。必须在混凝土终凝之前进行早期保温、保湿养护。

(6)合理配置构造钢筋、重视施工质量。混凝土的配筋对于收缩值起一定的约束作用,但与配筋率的高低有关。构造钢筋细一点密一点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有些桥梁工程的桥墩由于施工质量及过大的坍落度,形成了中部骨料多,外部或表面砂浆厚,从而形成极不均匀的收缩,砂浆和水泥浆的收缩比混凝土的收缩约增加2~5倍。

4结束语

以上对施工中常见混凝土结构变形裂缝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百年大计,质量为本,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多观察、多分析、多总结,结合采用各种针对性预防措施,有效解决混凝土变形裂缝问题。

参考文献:

[1]屈学雷,刘培枝. 混凝土变形裂缝的控制措施[J]. 河南建材,2010,0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