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教师的家庭教育观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7 15:34:0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师的家庭教育观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师的家庭教育观

篇(1)

二、“双向互动”的观念。不能将“家庭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家长教育子女”的单向过程,家庭教育是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影响子女,子女也影响家长。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养态度和教育行为影响着儿童身体、心理的发展;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和儿童的行为,包括对家长教育行为的反应也不断影响着家长。家庭教育的过程,有时是由家长的行为启动的,有时是由子女的行为启动的。即使对家长的教育行为来说,也包括:(1)由家长主动发起的教育行为。比如教识字、计算,要求、督促饭前便后洗手等培养行为习惯等等;(2)由子女的行为引起的家长被动的行为,包括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行为和非期望行为作出不同的反应。比如当家长期望的子女某一行为出现时,家长对子女给予肯定、鼓励、表扬,作出积极的反应;当家长不希望子女出现的某一行为出现时,家长对子女给予否定、批评、惩罚,作出消极的反应。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应该根据子女的兴趣、特点和需要进行,放下架子向子女学习。

三、“小太阳”与“大太阳”。成人围着孩子转的“小太阳”现象,被认为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但“小太阳”现象只是独生子女教育中的表面现象、它并不表明中国家长倾向“儿童中心”或“儿童本位”。恰恰相反,更多的情况是:成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沿着成人预先设计好的成长轨道一步一步前进,这是一种表现为“大太阳”现象的“成人中心”和“成人本位”。“大太阳”现象是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基本特点。

四、“终身学习”的理念。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并不是到成人时就告结束。一个人成人后工作后都需要不断学习,成为家长后还需要学习如何当一个好家长。父母是孩子的是第一任老师,但并不是天生的老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随着孩子进幼儿园、到小学、升中学,家长需要不断了解不同学习阶段儿童的任务和容易产生的问题以及处理办法;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家长需要不断转变观念,改进行为,以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步变化,家长需要不断调整与子女的关系。总之,家长需“终身学习”,不断“再社会化”。

五、“服务家长”的观念。从目的看,学校做家长工作,可以是向家长介绍学校发展规划和存在的困难,要求家长在经费、设备、活动上提供支持,为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服务;可以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要求和进度,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与学校同步的家庭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也可以向家长介绍儿童成长和家庭教育的观念、态度、内容和方法,提高家长的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为家庭教育服务。我们要在“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服务”和“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服务”的基础上,向“为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服务”发展。从与家长的关系上看,学校教师不应该是“教育家长”,也不纯粹是“指导家长”,而应该“服务家长”。提高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质量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师的观念。

六、家长的“主体信用”。考察一个基层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效果如何,家长的参与性是第一位的指标。评价家长的参与性如何,不仅要看家长的参加指导活动的“出勤”率,还要看家长参加活动的“认真”程度,更要看家长参与活动的“主动”程度,最后还要看家长在活动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四个层次。学校应该积极吸引家长参与学校的工作,这种参与应该包括:参与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三个层次。

七、指导对象的全面性与分类指导。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既包括家长又包括子女;既包括父母,又包括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既重视对母亲的指导,又注意对父亲的指导,还要注意对孩子的监护人和保姆的指导。对不同特点的家庭要注意分类指导。这种分类可以以孩子特点进行划分,如对弱智、天才、自闭症、盲童、聋童家庭进行分类指导;可以以家长特点进行划分,如对祖辈家长、个体户家长、高学历家长、溺爱型家长进行分类指导;可以以家庭的特点进行分类,如对流动人口、离异、特困家庭的分类指导等等。为了提高分类指导的实效、研究和掌握不同类别家庭教育的特点和需要是前提。

八、指导内容选择的多角度和针对性。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应该从多种角度加以选择。比如,目前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家庭如何加强培养;面对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学校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家长如何配合;社会的热点问题,家长如何认识等等。不论何种角度,最终都应考虑作为指导直接对象的家长对这一问题持何种看法、取何种态度、有何种行为,使指导内容具有针对性。为了做好家长工作,学校教师不仅要“读懂学生这本书”,还要“读懂家长这本书”。

篇(2)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是外来人员家庭教育的编外家长

1.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外来人员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家庭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家长有目的地对子女施加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在个体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外来人员家庭,由于家长自身受到经济条件、文化素养、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存在着诸如忽视了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的有机联系,家庭教育的观念落后,家庭教育的内容不当,方法单一等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遏制和妥善的解决,就势必会影响孩子身体、心理等健康发展。思想品德教师应智慧地向外来人员家长伸出援手,协助家长进行教育。因此,思想品德老师可以说是外来人员家长的助教。思想品德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一些孩子在课堂里、学校方面的有效信息,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思想与精神状态。这也是对家长教育的一个信息反馈,能帮助外来人员家长改变错误的家庭教育态度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他们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子理念和方法,真正做到科学教子。

2.把外来人员家长编为教育对象是思想品德教师应备教师工作任务之一。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如果没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特别在孩子生理心理发育最关键的初中时期,如果没有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对外来人员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教育和行为的影响,他们就可能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生活的需要,身心有可能得不到较好的发展,也就难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但是由于外来人员家长的因素,他们在家庭教育上与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师的教育存在着不一致性甚至是冲突,从而使得思想品德教师的教育工作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思想品德教师的应备工作之一就是把外来人员家长视为自己的教育对象,协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三、外来人员家长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编外学生

1.教育家长与教育学生同等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基础是教育好家长,教育好家长是能够教育好学生的必要条件。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把教育好外来人员家长作为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每一个家庭有它自己的生活特点和环境,每一个家庭必须独立解决为数极多的教育问题。”如果思想品德教师不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影响好外来人员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那么所有的教育学生的努力将付诸东流,或者说达不到任何既定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帮助儿童最好的途径就是帮助父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文化素养要比外来人员家长高,教师在文化素养上的优势,使得绝大部分家长乐于倾听老师的意见,乐于接受老师的帮助。这是老师能够教育外来人员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一个先决条件。再者,隔行如隔山,士农工商对教育往往十分生疏,即使是知识分子,只要他不从事教育工作,就会对教育有些隔膜。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一般只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管教孩子,而不大懂得家庭教育的规律。教师和家长的目标一致,教师影响家庭教育,会切合学生实际。这是教师教育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另一个有利条件。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和外来人员家长彼此学习,教学相长,这样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促进家庭和学校在教育问题上达成一致形成合力,促成教师与家长有效地交流沟通、和谐相处,为共同教育好外来人员学生不断努力。家长生命的希望在于学生,教师人生价值的体现在于学生,二者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叠加在一起,两者的目标完全一致。

篇(3)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自信是自尊需要获得满足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果缺乏尊重需要满足就会导致沮丧和自卑感。依照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自信心是指人们在特定背景中是否自信有能力去操纵行为的期望,这种期望包含着对其行为结果及自我能力的推测和判断。一般认为,自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做出客观、正向的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性人格特征。自信是一种正确、积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

(二)自信的特征

自信的人活泼,言行举止有生气;坦诚,能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不掩饰自己的缺点;虚心,能够接受批评,坦然承认错误;大度,能赞赏和接受别人,毫不嫉妒;轻松,生活表现自如,从不沉重抑郁;言行一致,其容貌、声音和举止表现出内在的和谐;开放,对新观念、新体验、新机会表现出积极的开放态度;幽默,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失意、紧张和挫折;勇敢,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果断,勇于承担责任,从不优柔寡断。

大学生自信程度的差异及常见的家庭教育方式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思想上日趋成熟的青年大学生其自信程度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很多,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和自身因素。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中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年大学生的自信程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笔者近期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自信心心理问卷”调查测试,发现其基本规律是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的自信程度优于来自中等城市大学生,来自中等城市大学生的自信程度优于来自小城镇大学生,来自小城镇大学生的自信程度优于来自农村大学生。

家庭教育方式的类型很多,国内外根据其侧重点的不同,有各自不同的看法。美国著名女心理学家鲍姆林特提出了颇有影响的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即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分类是对国外分类的延伸和拓展――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涉型,这种分类基本上能够概括各种不同的家教类型。

家庭教养方式产生影响的途径

(一)家庭氛围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首要环境,能给孩子带来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同时也能为其成长包括心理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应该认识到,家庭氛围不仅包括家庭的完整性,也包括家庭成员的和睦程度、父母关系是否融洽以及家庭与外部环境的融合情况。来自寄居家庭、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均表现出明显的强迫和抑郁,这些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更怕自己表现不好而被家人排斥,因此对自己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和更多完美主义的期待,对身边的人的态度和行为更为敏感。

(二)教育观念

调查中发现,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越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负性影响越大,这可能与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父母的教育理念有关。家长掌握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完善性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现代化社会的环境中,知识结构的日新月异、社会现象的纷繁多变都要求我们要随时更新观念和思想,不断优化措施和方法,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亦是如此。

(三)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对孩子最先产生影响的人,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自信心以及其它心理性格的形成及完善起到一个引导和榜样的作用。父母的积极生活态度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反之,会有消极的意义。

不同类型家庭教育方式中子女的自信程度分析

不同的家庭环境是导致自信度不同的直接原因。在众多的教育方式中,民主型和否定型是最典型的两种类型。

(一)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

在民主型家庭中,家庭给予孩子一些自由的发展空间,时常和孩子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对孩子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及时的鼓励,对孩子的错误耐心地指导,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和自尊。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孩子的人生之初,最为重要的是让他们从成功中经常获得快乐的感受。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知道他的进步和成功,知道的人越多他越高兴,其自信心也就越强,他对世界的兴趣也就越大。许多优秀的人才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都得到过家庭的支持和鼓励,这种充满亲情的信任和鼓励推动着他们走向成功。可以说,家庭中父母的关怀、理解、鼓励和信任是子女主动发展的动力。

(二)否定型家庭教育方式

否定型家庭教育方式最突出的特征是,家长对子女进行消极的肯定。其具体表现是,经常断言他们“不行”、“无能”或作过低的评价,例如认为他们成不了才,斥责他们蠢笨,不是读书的料等等。这种否定型的家庭教育,父母从小给子女的影响就是:“你不行,你还应做得更好”。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父母的言语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子女还没有形成较为固定的价值体系和评价体系,他对自身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外界,包括老师、父母和朋友等。而父母又是其接触时间最多的,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子女对父母的否定评价不知不觉地加以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评价内容,长此以往,形成固定的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又显著影响自己对周围人和对自身的客观评价。

家庭教育中培养子女自信心的有效方式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年大学生的自信程度的影响是显著的。民主程度越高的家庭,子女的自我评价就越准确,形成充分的自信心;反之,民主程度越低的家庭,子女的自我评价就越偏激,从而形成自卑心理。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榜样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孩子的模仿性很强,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很重要的影响。在孩子面前,做父母的要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特别是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决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出畏难情绪。因为父母是孩子身边的一面镜子,孩子最初的自信来源于父母言传身教。例如下跳棋,家长故意跳错,把赢的机会给他,当他看到你输了,要安慰你时,你要用自己的不服输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去感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这种方法去激励他,会激起他勇敢的再来一次的决心,不甘心落后于别人的斗志。

(二)家庭教育要实行赏识教育,充分肯定鼓励子女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鼓励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所必需的。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

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对子女的进步要及时鼓励,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用孩子的今天和昨天作对比,鼓励孩子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对于孩子某方面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地方要接纳和赏识;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多看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失误加以理解。

(三)创造条件使子女获得必要的成功体验

成功是对个体行为结果的正向强化与肯定,即使是小的成功也有助于个体稳定自信的逐步形成。因此使大学生体验到成功感是其自信形成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能靠说教,必须使他们在实践中通过克服困难、战胜逆境,获得成功的真切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成功的欢乐是一种重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创设体验成功的条件和情境,才能更有效地培养他的自信心。因此,家长要尽可能促使子女涉足各种领域,去寻找他的强项和成功点。这些局部的成功越多,子女的自信心在心灵中占的比重就越大。

(四)允许子女犯错

大学生是一个心理与生理都在走向成熟的个体,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精神满足,因此父母不仅要为孩子的衣食住行付出心血,而更多的要尝试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使其具有足够的空间和自信去探索世界、追求梦想。切忌:不断指责、挖苦孩子的过失。或经常以孩子曾经犯下的过错,作为现在的提醒。作为家长要坚信孩子“行”,要持之以恒地相信孩子“行”,这是让孩子心灵舒展、生命和谐的秘诀,多对你的孩子竖起大拇指,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变得越来越行的。

参考文献.

[1]宋耀武,李宝芬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信心的相关.研究[J].河北大学校报2011,(5).

[2]高玉祥.个性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4)

哎,顺着摸,在家孩子都是小皇帝,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父母不得违背其意,否则他便会“龙颜大怒”,在学校能这样娇生惯养吗?学校是教育孩子的地方,岂能一切都顺着孩子?就像一颗长歪了的树苗,如果由它去长,最后也不能成为栋梁之材啊。家长倒好,把一切责任全推给老师,自己的教育方法错了,反而说别人不对,岂有此理?

其实学生是否成才,家庭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教二十余年,我发现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缺失,他们要么是父母离异,要么是父母在外打工,在家无人看管,或者父母教育方法不当,所以在性格上或多或少存在扭曲。

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5月4日上午,普宁市燎原镇光南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与老师发生口角,该学生回家告诉家长,家长即率数人前往学校不问青红皂白打老师,致该教师脑震荡住院。

这也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一个典型例子,试想一下,自己孩子与老师发生口角,不是主动地和老师沟通,反而行凶动粗,这样的问题解决方式对孩子又有多大好处呢?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以后孩子走上社会,与人发生矛盾,他又会选择什么样的解决方式呢?

篇(5)

人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家庭教育作为科学概念,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把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郑其龙等编著的《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或分支。”从家庭教育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来看,家庭教育通常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家庭活动,是在人的社会过程中,家庭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作用。

观念是灵魂,是行动的先导,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因素,它直接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期望,以及对儿童教育的目标、途径、策略、方式及行为,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传统的产物,也是特定家庭环境、条件和氛围长期积淀的结果,由于中美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两个国家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存在千差万别。

1 家庭教育观念形成背景的比较

1.1 “伦理本位”与“个人本位”:家庭制度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动而变动,中国的封建社会完全是家族政权,它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主张礼、忠、与恕。传统的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势必以家庭为主要的运作单位,家庭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群体,在强烈的家族主义影响下,血亲关系成为家庭和国家相连的基础,因而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家庭,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典型特征。我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价值意识和孝道至上的伦理价值取向,遵循仁爱孝悌的道德原则,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考虑,根据儒家伦理,人人都应遵守礼教,讲究恕道,不得乱来,并且我国重视家庭生活,借伦理而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和团体的对立,被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而西方社会受文艺复兴时期追求个性解放、崇尚自由等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基督教伦理的实质是提升自己虔信、增加个人责任以获得个人的救赎。这种理性的宗教伦理思想导致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温情,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利和公务性的关系。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导致美国社会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它们往往重视集团生活而轻视家庭生活,其社会根基在于个人,国家靠社会契约来维持。西方人依靠宗教统治个人,凝聚社会,从而确立了个人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利,被称为“个人本位”的社会。

1.2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生活在广阔的内陆土地上。内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古代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人和自然的关系通常处在协调、融合状态,并不需要激化矛盾走向对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中国人包容万物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精神,使得中国人注重追求一种内向性的主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内陆文化”。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之前大部分生活在欧洲沿海地区,以捕鱼、贸易和手工业为生。他们相信人的力量。崇尚发挥个性,勇于探险,富于挑战。他们讲究速度与效率,不满于现状。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时哪里基本上还属于一片未开发土地,自然条件的恶劣、气候的多变使他们随时应付各种挑战,于是人和环境常处于一种相峙、对抗状态,也需要他们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新年。因此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外显性客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海洋文化”。

1.3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传统文化,辅以道家、佛家思想,形成了极强的内向型民族性格。中国个人被规定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人们总是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人生的意义就是整体性的自觉依附和归顺,自觉的奉献于群体的目标。“个人”“共性”“自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生长空间的。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基于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中国人主张个人融入集体,依靠集体,要成为集体的一员并在其中团结协作,共谋发展。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受基督教和新教传统的影响,美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强调个性原则,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为人应该为个人而生存。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至上,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不容侵犯。因此,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预和限制,对别人的干涉和影响嗤之以鼻、置之不理。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成就,放纵个性,追求个人自由发展与自我实现,乐于标新立异,富于创新精神。

1.4 依赖性与独立性:中国人看重的是群体意识,注重整体价值,以群体价值观为取向的中国人具有较强大的内聚力。这种心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家庭、社会、国家都有强烈的义务感和使命感,中国人的生活以父母和家庭为中心,子女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以便互相之间有个照应。在家庭生活中,中国人形成了尊老爱幼、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受个体价值观的影响,在生活方面,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追求个人自由、个人自立、自由思考和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不超出法律范围,就不会有人去干涉,即使父母、兄长也无权干涉。这一点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去独立的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父母不依赖家庭。在经济方面,美国父母人为从小挣钱不但可以使孩子懂得钱的价值,还能使他们学会计划用钱,为以后经济独立做好准备。到了一定年龄,父母往往鼓励孩子离开家庭,但并不勉强,孩子也人为不和父母生活再一起是值得骄傲的事,他们喜欢独立自主以表明自身的价值。美国父母也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子学习进步和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争,父母一般也不过多的干涉子女的私事,美国青年早熟的经济独立意识,正是源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

2 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主要从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评价观四个方面来比较分析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2.1 儿童观:儿童观指家长对儿童的权利、地位以及子女发展规律的观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儿童被看成是“大小人”或“小大人”,忽视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不顾儿童的需要和能力,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儿童,并且认为孩子没有什么个性。家长习惯于把自己的意志与思想强加给孩子,给自己的孩子画框框,孩子得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得超越父母的指令。长此以往,导致孩子依赖性强,失去了自主性和能动性,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由于受“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美国父母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有主动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他们在出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是自主的行动者,能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美国父母向来推崇独立、自主,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并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父母还使孩子确信只有他自己才最知道他需要什么,应该做什么。他们虽然希望孩子能多多少少像大人那样行事,却坚决不让孩子进入大人的世界。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从不溺爱儿女,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2.2 亲子观:亲子观指父母对子女和自己相互关系的基本看法以及教养动机。不同的亲子观会影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教养方式。

首先,子女的归属问题。在中国,在现实生活中,子女独立性的发展常常受到父母的阻碍,表现出一种违反儿童发展规律的状况。子女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一切都应服从父母的安排,儿童承载着来自父母的全部:从出生到成长,从上学到工作,父母在物质上给孩子提供全力支持,在精神上、心理上也同样是以所谓的“以孩子为重”。在父母看来,儿童是自己的,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心所欲地对其加以操控,并把成人的一切意愿强加到儿童身上。儿童也须无条件按照家长的要求来行事。在子女面前,父母总是对的。常言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切的理,都是父母的,一切的错,都是儿女的。这样使更多的家庭带有“专制”色彩,父母对儿童行为的期望更多的是“听话”,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才尽可能多地得到家长的认同,因而服从也成了孩子生活的主旋律。在这种思想下,儿童成为父母自我实现的对象,也是父母的“玩偶”。在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有自己的爱好、选择、隐私、交际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作用不是制造者、决定者,而是参谋和朋友。

其次,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在我国,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是无限的。子女的一切可由父母决定,从出生到成人,为使孩子少走弯路,父母往往替他们决定一切,包括生活、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的道路,可以说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是无限的。在美国,父母对孩子只承担有限的责任,他们不会为孩子包揽一切,他们尽可能为孩子心智的自由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正在成长中的人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让发展中的人去挖掘个人潜在的能力,发展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家长只要把孩子养到18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全靠他自己去奋斗,将来能否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父母似乎考虑的并不多。但同时,美国父母对孩子并不是放任不管的,他们对孩子的有限责任表现在交给孩子四个“懂得”:懂得自身的价值,懂得对自己负责,懂得足够的性知识,懂得尊重他人和守法。

2.3 人才观:人才观指父母对人才价值的取向和对子女成长的价值取向的观点和看法,它影响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望子成龙”与“望子成人”是中美家庭教育人才观的区别所在,也是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本质区别。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传统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历代的“学而优则仕”和所谓“光耀门楣”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成长就是升学的观念,家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由于这种期盼,大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在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为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及公共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另一方面,受传统“家庭本位“观念影响,子女负有彰显家庭,荣耀父母的职责,子女的前途决定了全家的命运。因此,中国家长重视将孩子养成“龙”,希望他们出人头地。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性、自主性,抹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主动精神,成为家长的“隶属”和“附庸”。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普遍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强调选拔功能,始终把应试教育与升学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许多地区调查表明,升学成了家长对子女的唯一希望,也成了孩子家庭教育的中心,成了家庭教育的唯一目的和任务。中国的多数家长注重孩子最后的成绩,更确切地说是考试分数,他们很少去倾听孩子诉说学习或活动的整个过程。若是考完试,家长们多数只问“多少分”,当孩子取得了高分,孩子会得到一番赞扬和鼓励,他们会认为孩子的发展很健康、很正常。相反,得低分的孩子则会找到怒斥和冷落,家长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忽视了孩子体育、艺术及个好等方面的优点与长处。若是参加活动,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名次以及是否得奖,而很少去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无形中片面强调成绩,淡化了身体、心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劳动技能等其它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与中国相比,美国只有两三百年历史,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思想,因此美国人比较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是“个人本位“观念。美国家庭教育是”望子成人,这个“人”是社会的人。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基于这种观念,美国家庭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等等。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发展各自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美国的家长在孩子们回家后,经常问的是“你今天思考过什么?”“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他们注重的是孩子思考的过程、参与的过程,很少去关注分数,他们往往在与孩子分享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闪光点,鼓励孩子大胆创新、自由创造,给孩子提供多种选择机会,提供参考意见,提供自己能提供的各种条件,营造一个平台和氛围并且注重启发教育。

从中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家长重视孩子自身选择,培养孩子尊重、责任感和智慧。而中国家长对孩子“成龙成风”期望过高,带有较强的功利心。3对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启示

3.1 引入自主意识形成主体性儿童观: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即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儿童只有被认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才能使家庭教育得以转变。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先例,无不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关注儿童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因此,家长应把孩子从小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的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现代化的儿童观。首先,应全面、积极、适宜地认识儿童,即家长应认识到儿童既不是无知无能的,也不是小大人,儿童有其不同于承认的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和创造力,是一个全方位发展的人,家长既应促进儿童身体的、智力的发展,也应重视儿童健康的心理、人格、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次,家长应正确认识到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别性,家长应让儿童在达到基本的发展外,还能按其自身的特点和可能去发展。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儿童是其自身发展的主题,即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积极主动的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总之,我们要明白,第一,儿童是人、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儿童是终究要成为独立生活的人。

3.2 引人民主平等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观:亲子平等意味着孩子和大人一样是独立的人,具有独立思维、独立做事、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这也意味着孩子和大人需要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父母应该认识到子女是国家的公民、社会的成员、民族的未来,绝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应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必须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父母才能走出自我,持理智的、民主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待孩子,才能使孩子们真正拥有幸福和未来。另一方面,父母要一改过度庇护的养育方法,从日常生活指导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具备起码的自我服务技能,进而能够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培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做社会的人,掌握在人群中生存的技能,具备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本领,使孩子成为自立的人。

3.3 引入全面发展意识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家长应该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认知、能力、道德、心理、身体各方面都具有高素质的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个性及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只重智育、不重德育,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教育模式,按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德、智、体、美、劳、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同时家长还应认识到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需要的是多样化的人才。不管在哪个层次,哪个具体的职业上,只要是胜任的都是人才,并非只有考取大学才能成为人才。作为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兴趣,了解他们的强项和弱项,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孩子,而是要珍惜孩子的特长,鼓励他们并提供条件,促使其能力得到发展,相信没和孩子都能成长,这才是正确的人才观。

家庭教育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永恒话题,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影响到一代人在民族进步与繁荣中的作用,毫无疑问,其重要意义为全社会及每个家庭所认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现代家庭和家庭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国家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人类的走向。因此,在对比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结晶的同时,自觉改善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

【参考文献】

[1]李子银.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闫海涛、左彩云.当今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五大误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许晓晖、庞丽娟.关于新世纪家长教育观念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篇(6)

仅仅有“教育好孩子”的愿望还不够

应该说,绝大多数家长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也想培养出一个好孩子。但是,培养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次次痛苦的失败经历使家长们首先明白了:培养孩子,仅仅有一个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

有个孩子,不论是学习还是品德,各方面都表现得不好,却有一条让人羡慕的名牌皮带。有一次,我和他的家长推心置腹地交谈时,问道:“你的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好,为什么给孩子买这么贵重的皮带?”孩子的父亲回答:“我不能让我的孩子比别人差。别人有的,我的孩子也得有!”我又进一步问他:“那,别的孩子学习、品德都好,你在这方面为什么不让你的孩子也有啊?”没想到,他的回答是:“给孩子一个好皮带,只要有钱,就能做到。可是让孩子学习、品德也好,我就不知道怎么办……”

我听到他的回答,沉默良久。是啊!买一条名牌皮带的愿望容易实现,而教育好孩子,仅仅有愿望就不够了,因为家庭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当今父母的素质不论是理想的、不理想的,都是过去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而其中的解决之道关键在于家长的自我教育。

仅仅满足于我“在教育”也不成

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并不是仅仅停留在良好愿望的水平上,而是在负责任地教育孩子,有时候还十分辛苦。遗憾的是,得到的效果和付出的努力并不成正比。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家长没有经验,又往往把家庭教育看得很简单,认为教育子女无非就是让他们学好不学坏;至于教育方法,则是“老一辈怎么教育我的,我就‘照方抓药’”。其实,老一辈的教育,有对的也有错的,完全照搬就非常危险。

比如,有一次,一位教师要处理一个学生动手打人的问题,就把家长请来商议。没想到,这位家长一进办公室就挥手给孩子一个响亮的耳光,边打边吼:“我在家怎么教育你的!”“是谁教会了你打人?”

可见,这位家长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虽然也想教育好孩子,但正是自己爱动手打人的行为潜移默化使得孩子也习惯于用拳头解决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不能满足于“我在教育”,而是要组织起来,共同学习,相互探讨,自觉提高教育水平。比如,很多家长在网上自发组建QQ群讨论孩子的成长问题,这是个好现象。

进一步理解“身教重于言教”

“身教重于言教”这句话,几乎没有家长不知道,但是,为什么相当多的家长事实上做不到呢?这里有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

绝大多数家长虽然重视教育,但由于中国过去的家庭教育认识是建筑在“长者恒为师”“没有不是的家长,只有不对的孩子”理念的基础上,这使家长产生了一种错觉:孩子的任务就是听,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家长的任务自然就是“说”。

所以,现在相当多的家长仍然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说”,就是“训话”。我就多次看到有的家长正襟危坐,滔滔不绝地对孩子讲“道德、理想、追求”,不管孩子听不听得懂。他们好像认为,通过说教将各种道理反反复复地说给孩子听,就是完成教育任务了。

孩子在家庭中接受的是全方位的信息和整体性的教育,与其说他们的教育是来自家长的“说”,不如说是来自看家长怎样“做”。比如,一位家长经常对孩子说要诚实,孩子只是知道“诚实”这个口头概念,真正理解这个概念就要看身边家长的行动。如果家长躺在被窝里睡懒觉,却在电话里告诉单位领导:“我正在路上,遇到堵车了。”这时候,家长的诚实教育肯定等于零,不仅如此,更严重的是孩子还会把“诚实”经常挂在嘴上,却心安理得地去做不诚实的事情。

这样的家长对孩子有高标准要求,但却忘了“身教重于言教”这个关键。

成功的身教来自家长的自我教育

有的家长虽然很想做好家庭教育,也懂得“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但是总把力量用在要求孩子改变而不是自己的改变上。

记得一次开家长座谈会,一位妈妈为孩子总是在看《西游记》《水浒传》这些课外书而烦恼不已,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点《作文指导》一类的学习书。于是,大家就帮她分析:你看,这些书都是古典文学名著,孩子从中可以吸收各种知识,通过潜移默化,对写作文也会有帮助的。有的孩子不爱看课外书,家长还着急呢。

从那以后,这位妈妈有了变化,她不但支持孩子读课外书,而且亲自买课外书,和孩子一起读,有时候还一起讨论。孩子变得非常愉快,不用躲着母亲偷偷读书了,从此完成作业也比较自觉了。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各方面都有进步。再开家长会的时候,大家请她谈谈教子经验,她说的很简单明确:“我变了,孩子就变了。”

篇(7)

主人公高里奥的一生可谓坎坷曲折。原本穷困潦倒的一家人仅靠着他贩卖面粉来维持生计,后因军方和军方的一次合作使得他大发横财,从而翻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儿子要穷养,穷养养的是志气。女儿要富养,富养养的是气质。”当然,高里奥在这一点上做得自然是无微不至,所以在女儿的婚嫁问题上高里奥的梦想就是将她们嫁入豪门。他认为女儿富有了,自己的身份也会被抬高。在这一点上高里奥陷入了最大的误区,这样的错误观念也让高里奥为日后的悲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一份特殊的父爱是文章主要的感情线索,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也让我们认识到对子女的溺爱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恶劣的影响,也封杀了自己的后路。这在家庭教育的观念方面树立了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父爱是早期教育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高里奥中年丧妻,所以在他的内心深处,必须给孩子最完美的父爱。父爱是父亲给孩子的关爱,这仅仅是笼统的理解。在某种情况下,父母给予孩子过度的关爱,甚至是溺爱,去没有主见地包容孩子的一切,这样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莫大的潜在威胁。正如小说中讲述的一样,高里奥为了给孩子最完美的关爱,给了两个女儿80万法郎的陪嫁费用。而后他却被子女赶出家门,只能住在伏盖公寓居身。父母给予子女过度的关爱,在孩子的内心会潜移默化地萌生一种消极的观念:父母给予孩子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毫无权利和义务可言。正是这种错误观念的养成,才会导致子女心中孝义的泯灭,才会使得高里奥老无可依,含恨而终。纵观全书,高里奥一直给了女儿一份独特的父爱。且看这份父爱的独特之处,为了满足女儿的各种奢望,高里奥不惜去牺牲自己,当然也包括自己的人性、自己的道德底线,甚至自己的生命。为了女儿嫁入豪门,高里奥将自己的半生积蓄尽数拿出,却被女婿扫地出门,只得伏身公寓。鬼迷心窍的他为了使女儿回心转意,变卖了所有家当,弄得一无所有。错误地把爱看做了用金钱可以换回的交易商品。可以说,高里奥的一生都在想方设法地为女儿弄钱,以致冲破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不惜去杀人放火。试想一下,用钱收买的孝义会持久吗?巴尔扎克称高里奥为“慈父”,小说中高里奥对子女表现的那份独特的爱确实是无微不至。但是这份爱并不单纯,起码是自私的,在伤害无辜的生命财产的基础上谋取利益而去给女儿所谓的爱,且也是带有封建阶级性质的,高里奥妄想通过利用女儿的社会价值提升来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高里奥将自己对女儿的“爱”视作自己向上攀爬的阶梯,把这份原本崇高的感情作为自己礼仪交易的砝码,才会使他所谓的父爱变得肮脏、庸俗。

二、关于家庭教育的探究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

家庭教育简称“家教”。在传统观念中,家庭教育一般是指监护人(即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而在现代观念中,家庭教育的含义则更加广泛,即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具备四种基本能力,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相处”。而这与家庭教育的宗旨和意义恰恰是相通的。通过家庭教育,我们应该学会学习,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怎样去学习以及通过学习我们能得到什么。

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比如,父亲的宽广胸怀,让我们学会宽以待人,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母亲的温暖慈祥,让我们懂得家庭如甘甜的井泉,滋养我们茁壮成长;兄弟姐妹的活泼开朗,让我们体会到家庭生活的乐趣。我们生活在一个家庭里,要学会互相宽容、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正如一首歌中唱的:“假如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么,假如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献出一份爱,家庭将会变成幸福的天堂。

(三)家庭教育应该使每个孩子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当然,因为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所以家庭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譬如:有的家庭放任孩子的成长,对他们不加干预,这可能培养出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适应性,也有可能在孩子误入歧途时,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及时悔悟,而造成一生的遗憾;有的家庭过于限制孩子的成长,不允许他们和陌生人交朋友,不允许他们看电视,不允许他们吃零食,只允许他们努力学习,这样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它往往会造成孩子成人之后怯于和陌生人交往,没有行动能力,没有良好的交际圈。文章中,高老头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不恰当的。孩子不应该成为欲望无穷无尽的索取者,父亲也不应该成为自动提款机。家庭不单单是孩子物质生活的仓库,在家庭生活中,它更应该成为精神生活的宝塔。

(四)在家庭教育中,每个孩子都应学会生存

篇(8)

孩子的成长只有学校教育不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融合也不完整,还必须有“亲邻教育”或称“亲邻关系”。“亲”是指亲属,“邻”是指邻里。“亲邻关系”应属社会关系范畴,但这种“亲邻关系”是以家庭关系为生长点而形成的,孩子与亲邻的相处需要家庭的指导、呵护、修正,所以,我把“亲邻关系”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出。孩子成长中的“亲邻关系”是“父母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不能代替的,有其独特作用。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宽容、学会做人、建立面对挫折的勇气、学会规范、融人民俗、学会交往、形成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等,“亲邻关系”不可或缺。特别是现在,家庭在发生变化,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核心家庭、留守家庭、隔代家庭日益增多,亲邻关系淡漠,孩子对于亲邻都不知道怎样称呼(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中有一课叫“我家的亲戚”,就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家的亲戚及‘我’与亲戚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称呼”),谈何相处?亲邻关系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是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一环。当然,“亲邻关系”对孩子成长的作用也不都是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提出“亲邻关系”问题,就是想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来共同研究、践行“亲邻关系”,发挥其在孩子成长中的正面作用,减少负面作用。

一、“亲邻关系”在孩子成长中的独特作用

在孩子成长中,一般地讲,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教师是孩子最尊敬、最信赖的人,同学是孩子的玩伴,这些人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同的作用。亲属关系往往对孩子把握关键事情有重要作用,邻里关系对于孩子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提高情商有重要影响。对于“亲邻关系”我们必须早认识、早开发、早利用。

(一)亲属关系在孩子成长中的独特作用

亲属是因婚姻、血缘或收养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是孩子除了父母之外最亲近、最信赖的人。亲属对孩子负有责任与义务。亲属是家庭的“局外”人,亲属可以凭借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和自己的阅历,以及自己对孩子及其家庭的了解,帮助孩子把握关键事情,包括认识父母对自己的爱。亲属之间“知根知底”,可以交托很多(包括一些隐私的)事情。正因为这样,在教育孩子上亲属的作用是独特的。

1.独特位置 真情不二

“独特位置”是指亲属在孩子心中的特殊辈分与亲密程度,如爷爷、奶奶等都是独一无二的:“真情不二”是指亲属对孩子真心呵护没有二心。在孩子的成长中,让亲属与孩子沟通,往往比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效果好。为什么?因为孩子信赖亲属!这种信赖,源于血缘关系、中华文化传统和孩子的体验。血缘关系是由婚姻或生育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它是人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关系,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马克思说“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爷、奶、伯、叔、姑、堂哥等应该是家庭成员,姥姥、姥爷、舅舅、姨姨等是血缘至亲。从孩子的体验看,真心呵护他们的人,或者决不让他们受到不公正待遇,遇事能与父母一样“维护”自己的唯有亲属。况且,有些事情,作为亲属与孩子沟通,更便利更有效。有一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由于父母的对其期盼很高,再加上父母在孩子教育上总有些不一致,时常吵闹,孩子对父母产生了看法,对于父母的话就是不听。不但学习成绩下降,还与父母对着干。孩子自小就与大姨妈很亲近,很信任大姨妈,不对别人讲的心里话(包括对父母的看法)都对大姨妈讲。大姨妈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注意查找孩子不听父母话的原因,抓住孩子对父母有看法的关键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释,使孩子理解了父母,实现了转变(包括对父母的看法和做法)。

2.独特经历 更具耐心

亲属中孩子更愿意听谁的话?一是对自己呵护最多的;二是孩子成长最好的;三是为亲属付出最多、又有能力的;四是事业成功的;五是朋友多、朋友层次高的。这里的顺序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在不同阶段,孩子的认识和体验是不同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最愿意听“对自己呵护最多的”亲属的话,长大了可能变为最愿意听“事业成功的”、“孩子成长最好的”亲属的话了。亲属往往具有独特的经历,这种经历使其成功,这种经历对于孩子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人生经验。现实中有些“好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十分耐心,解答几遍都行,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多问一遍就恼火了,就要训斥孩子。所以,这些“好教师”与学生关系很好,与自己的子女的关系不一定好。由于不是自己的孩子,亲属在与孩子相处、沟通中都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而且更具有耐心。这样也导致亲属对孩子的教育有特效。浙江省温州市建设小学校长陈钱林不但教育好了自己的一双儿女,还教育好了自己的侄儿、外甥等人。他教育亲属孩子的成功,主要源于:其一,独特经历。陈校长独特的学习、教学、管理、生活、处事经历使他的教育具备科学性、艺术性和实践性,具备先进的理念、有效的技巧及崇高的威信;其二,更具耐心。在教育亲属的孩子上,陈校长更有耐心、更注意分寸。

3.独特方法 亲亲信道

老话说: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亲属不能都一样的亲近。通过与亲属的交往,孩子与亲属产生了不同的“亲近感”。孩子与老师的相处是“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与亲属的相处也是“亲其人,信其道”。只有使孩子感到亲属的亲近、可靠,才能使亲属与孩子的沟通更有效,使亲属对孩子的影响更好、更大。亲属中在教育子女、赡养老人、交朋好友、工作事业等方面的独特方法,对孩子会产生独特的影响。有一个男孩叫亮亮,父母及爷爷、奶奶等近亲的话都不太在意,唯独大姨家的姐姐的话,他是言听计从。他妈与他大姨相差十二岁,大姨特别照顾妈妈,从小到大,一直如此。大姨妈在亲友中威望非常高,包括姥姥、姥爷在内的亲属都相信她、依靠她。她对亮亮也特亲特好。亮亮是通过与姐姐的亲近,间接地与大姨妈亲近。特别是后来,姐姐考上名牌大学、读研、做大学教师、成家,亮亮一直在与姐姐频繁交流。这种与两姨姐的关系,使亮亮受益匪浅,亮亮现在也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发展得很全面。

4.独特资源 远近皆宜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属中各种资源都要利用好,有事业成功者、有技能养家者、有家庭和睦者等等,这些人都有过人之处。通过相处,抓准对孩子成长的关键点,使孩子受益。亲属无论住得远和近,都要加强相处、沟通,可借助通讯与交通设施而加强联系。这对孩子的教育可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广西横县、河南省正阳县,两地相隔千山万水,没有阻隔一个三口之家对一个女孩儿的关爱。这是由于救助贫困女童行动,引发贫困女童与资助家庭越处越好,女孩儿由最初的称呼资助自己的夫妇为“叔叔阿姨”,到“义父义母”,最后叫“爸爸妈妈”。6年的资助、关怀,使贫困女童重返校园,并逐渐变得坚强起来。资助家庭也收获了家教爱心,影响了自己的儿子,还意外的收获了一份亲情——一个女儿。这是因为资助者对贫困女童给予了父母、亲属一般的关爱。如果只是资助,女孩、资助者不会有这样的收获。

(二)邻里关系在孩子成长中的独特作用

邻里与亲属、朋友之间有显著差别。亲属之问的互动,是基于社会的亲属制度和相互认同的传统规范。朋友之间的互动,依靠个人之间相互确认的契约或承诺(约定俗成、心照不宣)。邻里之间的互动,首先需要地缘条件——居住得近;其次是基于地方性的共同承认的文化规范。在农村的邻里互动,还带有血缘关系。随着工业化与都市化的发展,邻里的内涵、构成与互动、凝聚力等等在发生变化。现在的邻里关系可分为:至交关系、友好关系、平常关系、封闭关系和紧张关系。社会学认为,邻里之间有相互支持的社会功能,即邻里间能够在小范围区域内提供合理的相互保护和相互帮助,使邻里间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在生活中互通有无,共同解决生活难题。也可以认为,邻里对于涵盖其中的家庭具有生产互助功能、生活服务功能、社会整合的功能。邻里关系介于父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之间。邻里关系对孩子成长的独特作用在于:没有孩子与邻里的相处,孩子进入社会就不会顺利。与父母、亲属对孩子的保护、教育不同,邻里关系能使孩子认识人的交往是不同的,要有分寸,有远有近,人的交往要有真情,更有猜忌、自私、冷漠、阴险、狡诈、欺骗……这些体验对孩子的社会化、建立社会规范、形成社会适应、提高情感智商都有独特作用,是学校、家庭、亲属无法替代的。我们必须把邻里关系发展好,使其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正面作用。

1.拥有地利 处事及时

“远亲不如近邻”。当你需要别人帮助时,周围非亲非故的邻里往往能比远方的亲人、亲属更直接更及时,解你燃眉之急。邻里之间帮助的及时、准确、周到、有效,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这种“远亲不如近邻”的作用,源于平时邻里之间的团结和睦,源于平时自己与邻里的互动。烟台福山区的一座老宅中住着一对七旬老夫妇,丈夫患有老年痴呆,妻子患有高血压。一天的凌晨时分,老宅突然失火,浓烟滚滚,高中生赵鹏举舍命破窗背出了两位老人。事后赶到的老人的儿子说:“多亏小赵来得及时,再晚个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赵鹏举学习成绩优异,经常名列前茅,很小的时候就与老人多有来往,对老人及家庭、亲属多有了解,老人对其也多有教育、帮助,所以他能在关键时刻舍命救人,并在解救老人时准确、恰当、及时、高效。

2.细心了解 出手恰当

邻里相处的基础是相互了解。相处得非常好的邻里,基本上对对方都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在与邻里相处的过程中,了解对方的特长、习惯、爱好、夫妻关系、家庭关系、亲友关系等,在相处中就能把握好分寸,特别是有关孩子成长的事情中,能够做到出手恰当、出手有效、出手独特。好的邻里之间应该有一种互助关系。比如,一起打球,一起修花墙,一起为孩子钉秋千架等。除了现实中的合作,网络世界中的合作也让邻里关系变得进退自如。邻里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一种有乐趣的奉献,体现自己事业之外的价值。合作与互助,让邻里关系成为最有趣的社会关系和最轻松的社会关系。有一位单身女子,隔壁住了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单身女子总是想办法帮助她们。一天晚上,忽然停了电,室内漆黑如墨,单身女子十分害怕,即刻上床卷缩一团,并用被把自己蒙住。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单身女子更加害怕,也不答言,只是用被子把自己裹得更严了。就听门外说:“阿姨,我是隔壁的文文,妈妈要我来与你做伴,请你开门!”单身女子一听,高兴的下了床,打开门,只见文文举着点燃的蜡烛站在门口,文文的妈妈和妹妹站在后面。单身女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3.互惠互助 补短助长

邻里相处最主要的是能互惠互助。互惠互助也是人类的基本属性。通过互惠互助,补邻里之短,帮助邻里建立优长或发挥优长。特别是在孩子成长方面,邻里之间的“互惠互助,补短助长”对于提高孩子的道德品质、情商,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学会合作,有积极作用。两个或多个家庭教育孩子智慧的整合,使孩子获益更多。有一个社区建立了“四点半学校”,主要工作人员是社区里热心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党员”等“五老”。他们在每周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从4时30分到6时开办“四点半课堂”,义务看管社区学生并辅导作业。社区里有3个小男孩经常结伴去网吧,老同志专门到网吧去找他们,多次把他们从网吧拉回四点半学校。非亲非故的爷爷奶奶们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孩子们的理解,在最后一次把孩子们从网吧找回来时,这三个孩子都感动地哭了,他们表示今后一定不会再去网吧了。如今,这三个调皮的男孩都已经升入中学了。家长为了使老人生活得舒心,定期到老人家里帮助买粮、干重活等。这个社区的邻里关系极其融洽,大家相互补短助长。这样的邻里关系对孩子有良好的影响。

4.贤邻达户 孩童榜样

贤邻——有才有德的邻里;达户——显贵的人家。居住在有才有德有威望的邻里之间,对孩子来说是良好的精神环境,邻里的言行对孩子有良好的熏陶作用,许多人会成为孩子的偶像、榜样、楷模,这是孩子成长梦寐以求的环境。昔日“孟母择邻”就是选择对孩子成长有利的环境。有一个住宅楼里的居民,都把垃圾倒在巷口的那块空地上,日子长了,便弄得满地狼藉,乱、臭、脏。后来想了许多办法——建垃圾箱、贴提示语、贴警告语、罚款、诅咒,乱、臭、脏的情况时好时坏,没有得到根治。事情虽然不算大,却令人揪心。谁也没想到,一个人居然使这里发生了奇迹般的转变,原来这里住进了年届花甲的盲老人。自从住进这个楼开始,每天早晨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老伴的引导下出门走30米准确地把垃圾倒进垃圾箱。人们退而思之,叹服不已。人们的善心和良知受老人善举的影响而被激发出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再没有人在这里乱倒垃圾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二、应对“亲邻关系”缺失的建议

现代社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尤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有利有弊。过去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宗耀祖”、“养儿防老”等观念在淡化,有些人追求“单身贵族”、“丁克家庭”。人们的兴奋点往往都在发展经济上,人们越发地忙碌,婚姻越来越不稳定,家庭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差,独生子、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宅童、“容器人”越来越多。为了应对环境对孩子成长的不利,我们除了抓学校教育外,还必须加大力气,研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亲邻关系”介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也可以说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点,抓“亲邻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特殊意义和作用。对于政府和社会团体,应该从宏观上、大事上多做引导性工作,如制定出台相应制度,制造氛围,举办活动等,使人们敬老爱老、注重家庭、夫妻恩爱、注重亲邻关系、注重建设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等。每个家庭、家长应该从如下几方面抓“亲邻关系”的建设:

1.普遍相处 突出重点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家庭要与亲邻为善,与所有的亲邻相处好,但在相处中,要品评人、品评家庭。要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有选择地与亲邻互动。要把有限的时间与精力,重点放在对孩子成长有最大作用的亲邻上。要用心处理好亲邻关系。亲属中有一种“姑妈现象”、“大姨妈现象”值得研究,邻里之间有一种“忘年交现象”值得注意。

2.注重身教 潜移默化

家长与亲邻相处,既是家长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家庭教育的需要,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家长要以身作则,懂得感恩,懂得赞美,大度宽容,主动谦让,换位思考,乐于助人,留有时空,恰当适度,敬老爱邻;讲诚信、讲诚心、讲爱心、讲智慧。

3.制造契机 亲邻互动

与人相处,要有契机,既不要太主动,也不要太被动。太主动别人会警惕你,怀疑你的动机;太被动,影响相处。现代社会,亲邻关系比较淡漠,我们与亲邻相处,要抓准(或制造)与亲邻相处的契机,一步一步走近亲邻,使亲邻关系逐步、恰当的融合升华。如,抓住“过年过节”、“亲邻生日”、“重大事情”等与亲邻互动。与亲邻的互动过程,就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认识到亲邻关系对孩子成长有特殊作用的家庭,与亲邻的互动过程对孩子更有意义。

4.变换思路 体验不同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该经历过的没有经历。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体验不同的亲邻关系;在孩子成长的同一阶段,也需要孩子体验不同的亲邻关系。正如孩子不离开父母,永远不会社会化一样,没有不同亲邻关系的体验,孩子对社会的认识就会有缺欠,孩子进入陌生的社会就会不适应。所以,家长要变换思路,让孩子体验不同的亲邻关系,提高其情商和社会适应能力。

5.亲邻为朋 接纳新人

与亲邻相处,要向与朋友相处一样,真心、真诚、智慧;要不断地接纳新的亲邻。接纳新的亲邻就是在开辟新天地,就是在提高自己的情商。这当中,孩子的情商也应该得到提高。

6.育子为重 兼顾其他

篇(9)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050-02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能感触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对学习不感兴趣等。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家庭教育方式与学生学习习惯形成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专制型

专制型家长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的,家长希望孩子按照自己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家长与孩子之间是不平等的,是“管”与“被管”的关系,因此两代人之间不能很好地沟通,导致孩子没有自觉性、自信心,缺乏创造力,学习也是在家长的压力下完成的,没有成功感和幸福感。

2.民主型

民主型家庭中,家长是孩子的朋友,他们经常和孩子商量事情,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经常给孩子表扬和鼓励。民主型家长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家长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此外,民主的家长还喜欢创造许多交流的机会,并营造欢乐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性、自信心和成就欲望都比较强,容易形成敢想、敢说、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溺爱型

溺爱型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无原则的满足,他们在家中包揽了孩子的各种生活琐事,生活和学习上不让孩子受一丁点的委屈,甚至学习任务都是家长包办代替的,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多种锻炼机会,而且使孩子的依赖心理越加顽固,长此以往,就养成了懒散、拖沓和学习不刻苦的习惯。

4.忽视冷漠型

忽视冷漠型的家长教育目的不明确,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冷淡,缺乏教育孩子的热情,对孩子的发展没有信心,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价值,不关心孩子的成长。这种环境成长的孩子,缺乏自我约束力,学习自觉性差。

家庭教育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客观上有利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方式正确了,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会使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否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辈子无法弥补的遗憾。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以下的学习习惯:

1.倾听,即能听懂学习内容,听明白学习要求,学习时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思考,即不受任何外界干扰,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

3.作业,即能及时自觉完成各科作业,不拖沓,正确率高。

4.读书,即喜爱读各种书籍,并能自觉及时做读书笔记,有意识地积累,并能爱护各类书籍。

5.提问,即能在学习过程中,在思考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疑问,大胆与人交流。

6.复习整理,即上完一课或一周结束后,要对课本、课堂笔记、学习心得日记等进行整理,回顾所学知识,质疑解难,澄清模糊概念。

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益。所以,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甚至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切实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发展,如何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1.要从细小的环节开始,连续不间断。要想培养好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只有细节做到了,并且经过重复或练习才能形成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不断强化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

2.习惯形成的过程需要兴趣的驱动。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内驱力,促进好习惯的形成。

3.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要经常把“你一定能行”“你一定能做好!”“你非常聪明!”等等这些使人奋发的语言化为家长或教师唱给孩子听的美丽歌谣,让学生在美妙歌谣声中萌发自信,潜生出学习的。

4.给予学生实实在在的指令。一些空洞的说教不能起到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习惯的作用,甚至会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对学习的茫然和恐惧。我们强调老师给学生以具体实在的指令信息,比如,“你很善于倾听”“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你的字写得很工整”“你把话说得很明白”“回答很准确,说明你认真听讲了”“你的发言很精彩”等等,这样的评价,既让发言的学生知道了正确与否,也让其他同学听后明白如何学习。

5.给孩子独立学习的空间。家长陪同孩子做作业,会滋长孩子的依赖性心理,也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给予孩子一定的独立空间,不是说过后不检查、不评讲,事后的奖罚恰恰也是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之一。

6.安静、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愉快的情绪也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保障。当我们在做某种事非常快乐时,没有理由做不好。一天如此,一生也是如此。

篇(10)

1.更加盲目重视智育的片面发展,忽视德育教育。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读书做官的风气。但是,古人强调读书的时候也强调修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把修身放在第一位,足见古人对德育的重视。即便在贫乏时代,古人们都始终恪守着“修身”“、齐家”“治国”的古训。而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变化,人们的内心逐渐荒芜,也把追求智育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家长盲目的追求对孩子未来职业的期许,更加注重对孩子知识学习的关注,片面追求孩子学习的高成绩,忽视了对孩子德育的教育。而孩子沦为学习的工具,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被剥夺。根据宋传胜的调查,只有20.66%的父母把德育教育内容当成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而55.90%的父母将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智力培养上面。

2.更加注重物质和金钱的奖励作用,忽视精神熏陶。

随着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父母和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宠爱有增无减。在富裕生活的背景下,家长更多的是通过对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这就容易造成孩子享乐、功利、攀比等不良价值观的形成,给孩子成长造成损害。一方面,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家长有能力给予孩子更多物质上的奖励。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平时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觉得内疚,想要补偿对孩子情感上的缺憾,通常会从物质上甚至金钱上直接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家长德育意识的缺失,导致家长在教养孩子上的盲从。父母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要教育孩子如何正确看待物质和金钱,如果缺乏对孩子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最终将不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

二、富裕时代背景下出现家庭德育问题的原因

物质的泛滥造成文化的荒芜,人们变得更加功利,人的精神世界变得荒芜,这影响着家庭对孩子的教育。

1.家长功利化的教育思想作祟。

富裕时代背景下,人们注重物质享受而忽视人文情怀的修养,读书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父母自身在学习和修养上的欠缺造成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缺乏,教育水平不足,缺乏正确的家庭德育意识和家庭德育能力。缺乏家庭德育的正确意识就会在孩子的教育上盲从、随大流。在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下,父母就会过度重视孩子智力的培养,完全是盲从别人。缺乏家庭德育能力的家长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够正确有效地把自己的道德认知教给孩子,就不能有效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现代德育的困境在于教育与生活的疏离,走出德育困境的出路是向生活回归。学校德育的弊病就在于此,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也应承担起孩子德育教育的重任。

2.大众传播媒介的负向功能被放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精神文化的滞后发展形成了巨大反差。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结构被打破,不良文化趁虚而入充斥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在文化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良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长,造成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异。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书籍等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有覆盖面广,资源利用率与传播效率高的优势。因此,不良文化趁机大肆渲染不良价值取向,造成恶劣影响。在缺乏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富裕时代,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大行其道,快餐式的垃圾信息不断冲击着荧屏和文字对面的孩子和家长。由于未成年人尚不具备准确的判断力和抵抗力,极易受到腐朽和偏激思想的影响,而成年人由于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也往往会深受其害。家庭德育在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变得更加脆弱。

三、富裕时代背景下家庭德育建设

1.改变家长功利化的教育观念,加强家庭德育意识。

首先要改变的是家长功利化的价值观念。一是家长要学会跟孩子沟通。沟通是心与心的交流,通过跟孩子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才不会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盲从别人,从而少走弯路。二是家长要改变溺爱孩子的习惯。卢梭曾说过:“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家长对孩子物质上的投入固然必不可少,但精神上的关怀与慰藉更为重要,更能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心理品质。另外,对孩子的奖励不要只限于物质和金钱的奖励,可以选择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带孩子去博物馆、旅游、爬山,等等。家长可以选择这些既可以满足孩子需求又可以娱乐身心、增长见闻、陶冶情操的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其次是加强家长的德育意识。学校、社会、国家都应该给予家长更多的帮助:①组织公益的家庭教育讲座。我们国家有很多家庭教育的专家、学者,他们有着丰富的家庭教育的知识和经验。也可以组织慈善基金会或者其他公益组织,邀请这些专家、学者开展一些家庭教育的系列讲座。讲座内容可以制作成视频光碟发放,在网络、报刊等大众媒介上进行宣传等。②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家长学校要定期组织家长学习,开展家长的交流活动,安排专业的老师讲课,营造一个可以让家长们相互交流经验和与专家交流并且答疑解惑的良好环境。

2.弘扬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发挥大众传媒的正向功能。

篇(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众多少年儿童是独生子女。许许多多的幼儿家长不在为孩子们的吃穿发愁,而是为如何教育才能使自己的子女出类拔萃而费心竭力。科学实验证明:一个智力的发展,4岁前达到40%,8岁前达到80%,这才有可能产生所谓的神童和天才。而幼儿最初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语言的习得、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智慧的启蒙、个性的形成,无不是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实现的。所以,学前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一、学前家教中的某些模糊认识和做法

孩子既然来到了世上,就是社会的一员,无论男女,家长都有义务保护和教育,而有些家长错误的认为,家庭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食宿,只重视孩子的身体,至于教育是老师的事;也有一部分家长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只把孩子当做延续香火或养儿防老的寄托;还存在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树大自然直”“孩子聪明不聪明是天生的”等说法。

由于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家长文化程度低,常因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而灰心,往往对孩子的教育表现出放任自流、漠不关心的态度。还有多数家长认为只要多交孩子写字、算数,孩子就能早日成材,于是便采用不正确的方法过早的逼迫孩子练字、计算。

其实现实生活中文盲家长培养出“高材生”的是不乏其例的。同志的母亲也是一位目不识丁的普通劳动妇女,但同志却深情的回忆道:“我要感谢我的母亲,她给了我做人的教育”。

二、学前家庭教育的实施

学前家教没有学校教育那样明确的教育计划,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它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有的家长总以为手捧书本的教育才叫教育。其实,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并不意味要像学校教师那样每天给孩子“上课”,随机教育对于幼儿比正规的教育更为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家庭中传授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初步知识。

1.认识幼儿自己和别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年龄、性别、家庭住址等;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2.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如布、玻璃、塑料用品、陶瓷、衣服、家用电器等;正确说出它的名称、外形、颜色、用途等;鉴别油、盐、酱、醋、茶等的味道。

3.认识附近的环境,如小学、小商店、工厂以及本地的名胜等主要建筑,知道它们的名称以及和人们的关系。

4.认识周围人的劳动。

5.认识天气和季节的变化。知道晴天、雨天、刮风、下雪以及春夏秋冬,知道季节与人们生活及植物生长的关系。

6.认识常见的植物,如常见的蔬菜、水果、数木、花卉,常见的农作物,知道它们的名称、特征、用途,观察生长过程。

7.认识常见的动物,如家禽、家畜、鸟类、野兽等。让幼儿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外形特征、习性等。

8.认识常见的水、陆、空交通工具并能进行归类。

9.认识和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低、宽窄、深浅、轻重等;认识形体如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半圆等。

10.认识时间和空间,如整点和半点,上下前后左右等。

11.认识10以内的数,教会10以内的加减。

(二)利用家长的榜样作用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生活卫生习惯。

父母如何处理家长与长辈、邻里、朋友等的关系,都会不知不觉地在子女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等子女成年后可能不知不觉地按照印象中父母的方法来处理各种问题;如果家长平时不修边幅,懒懒散散,家里的东西乱扔一气,也不可能要求孩子有整洁、条理的生活习惯,所以家庭的居室布置要条理、干净、整洁;家长穿衣、说话、走路、睡眠、饮食等等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家长孝敬父母,不说脏话对孩子道德品质形成也有一定影响。总之,家长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

(三)适度的家务劳动既能锻炼幼儿身体,又能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起居过程中,父母可以带领幼儿一道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叠被、扫地、洗小物品、摘菜、洗碗、挖野菜、割草、喂养家畜等,慢慢的可以让孩子独立去做,再鼓励幼儿坚持下去,这样可以自然地交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技能,养成经常做家务活的好习惯,也锻炼了幼儿的身体。

(四)对幼儿进行礼俗、交往的教育。

逢年过节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讲讲每个年或节的活动内容的来历和有关传说,增加孩子对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再如走访亲友,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也可以带上孩子,如果还带着礼品,可以让孩子拿着交给主人,通过做客,教孩子如何礼貌的跟主人说话、懂得作为客人应有的礼节,也使孩子体会一下与亲友往来的快乐。

总之,在农村进行学前家教并非不可做到、多么深奥,只要让孩子能接受有关自然、社会生活的粗浅知识,智力得以开发,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就可以,虽然不如学校那么正规,只要家长随机去观察,你会发现家庭中随时随地都有教育孩子饿好时机和取之不尽的好素材。如果家长能够恰当的把握时机、渗透教育内容,日积月累,教育的效果便会从孩子身上明显的表现出来。

三、农村家教中需注意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有的家长往往爱孩子过了头,不管的要求是不是合理,都一味满足,这样的爱,实际上是害,所以说爱也要把我一定的度,不能陷于自发和盲目的本能中不能自拔,而要为孩子长远的幸福考虑,该爱则爱,该严则严,这才是理智的爱,高层次的爱,真正对孩子负责的爱。

有的家长采取“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更是不可取的。教育应在特有的轻松、活泼、和谐、充满了欢笑声的气氛中进行。家长要尽量创造这样的气氛,使幼儿的个性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