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一年级体育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较为简单,内容主要有:体育基础知识、基本体操、田径类的跳跃和投掷(轻物掷远抛接球)、体操(团身前后滚动和前滚翻)、队列练习、走跑练习(30米和50米跑走跑交替)、基本步法练习。内容简单却是最基础的,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对于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多加以引导,从学生基础能力开始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习新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从基础锻炼做起,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注意培养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基本队列的练习以及田径的各种走跑跳和投掷动作。
教学难点:学校体操动作。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贯彻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精心备课,充分上好每一堂课。
2、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理解离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多鼓励新生在课堂上大胆做示范,并提出问题,对这方面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4、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保证正确的跑走姿势,并对学生及时给予表扬。
5、教师要将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去,以达到提高的目的。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做到优生优培,差生转化。
6、教师加强各方面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以理论指导实践,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总结经验教训。
五、教研专题: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六、具体的教学计划:
1、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和创新精神。
2、理论方面: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方法及体育运动常识、卫生保健等。
时光如梭,转眼这学期结束了,在本学期我较好的完成了体育工作,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其次,我在教学过程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矗最后,我在教学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我坚持做到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这三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广播操工作。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学生经过一个暑假,特别是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刚从学前大班升起来,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学习,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在教就困难了。同时,这一学期既要教第三套广播体操《希望风帆》,又要教校园集体舞《春晓》,因此,难度就更大了。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请保留此标记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所以,使旧县小学的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所有教师都能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认真的做操,给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通过1学期的长抓不懈,学生在做广播操的时候做的相当的规范到位,得到领导的好凭与认可,这与我们集体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还有我还带1年级的小学生,他们个个爱上我的课,1学期下来,他们学会了不少的东西,队列队行,广播操,尤其是跳绳,有的小家伙竟然60秒跳190多下,好厉害哦!还有啊,有的小家伙还敢跟我挑战扔沙包,可是不敢小瞧了他们,要是你稍不用力你就是后几名了。看着孩子们的张张笑脸,我也是喜悦的,幸福的!
以上是我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但在辛勤工作的同时,但也有不足之处,望领导批评指正。我会在今后工作的日子里,积极加努力的!
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基础。同时重视趣味游戏教学,并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二、基本情况:
﹙一﹚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开始上学,还不知道上学的大体含义,也不知道上学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一下就解释清楚的,小学生会在慢慢的成长中知道这其中具体的含义的。今年秋季体育教学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况且学生也都是喜欢体育活动的,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学好体育。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男女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同时他们的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很少。
﹙二﹚、教材分析:
小学体育(与健康)包括理论和实践2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体育和保健常识;实践部分包括:①走和跑;②跳跃;③投掷;④攀爬、悬垂、支撑、滚翻、平衡;⑤小球类;⑥队列队形、徒手操;⑦民族民间乡土体育七大类。游戏和发展身体素质教学内容不单独分类,纳入各类教学内容之中;韵律活动和舞蹈不单独分类,包括在队列队形、徒手操之中。
﹙三﹚个人教研分析
1、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体育训练。
三、教学教研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4、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和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5、观察并能够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和培养在一定困难条件下进行活动的能力。
﹙二﹚个人教研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养成正确的身体坐、立、行、走姿势。
2、队列和队形动作。
3、各种跑、跳动作。。
难点:
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调动全体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按时上课。
2、遵守体育课常规,认真听讲,积极学习。
3、认真备课,做到深入了解教材与教材有关的书籍及材料。做好示范和讲解,使学生能有从客观和主观上学习。
4、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主要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知识起到指导,纠正学生错误为主,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5、及时进行考评,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6、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训练,同时进行考核改革,认真做好考核工作。
六、教学工作安排:
(一)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周次
制定计划
4课时
第1周
队列队形:成纵队站立、原地踏步——立定、齐步走——立定
4课时
第2周
队列队形:左(右)转、向后转、走成圆形
4课时
第3周
走:自然走、前脚掌走
游戏:踩点走
4课时
第4周
十一国庆
走:直线走;不同路线的走
4课时
第6周
走:直线走;不同路线的走
4课时
第7周
走:自然走步练习
游戏:各种姿势的摆臂走
4课时
第8周
跑:自然快跑
游戏:看谁跑得直
4课时
第9周
走:模仿蟹、熊、象、鸭子走
游戏:联想不同动物的走
4课时
第10周
跑:沿直线跑;对准目标跑
游戏:接力跑
4课时
第11周
跑:30米快速跑
游戏:30米跑比快
4课时
第12周
跳跃:模仿小兔跳、双脚连续向前跳
游戏:十字跳
4课时
第13周
跳跃:模仿各种动物跳跃
游戏:青蛙过河跳游戏
4课时
第14周
跳跃:立定跳远
游戏:猜拳跳
4课时
第15周
投掷:单手向上抛轻物
游戏:比谁抛得高
4课时
第16周
投掷:单、双手抛物,双手接物
游戏:看谁抛接次数多
4课时
第17周
期末复习
4课时
第18-19周
(二)个人教研安排:
月份
学习内容
九月份
了解一年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
十月份
研讨各项活动技能
十一月份
队列队形
十二月份
一年级教学目标:
〈一〉 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二〉 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三〉 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一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一 引导课 体育常识:做早操的好处
1、队列队形;2、游戏;块块集合
1、基本体操;2、游戏:块块集合;
1、复习基本体操;2、游戏:挑战应战
1、技巧;前后滚动;2、游戏:障碍赛跑;
1、技巧:复习前后滚动;2、游戏:绕木棒接力;
1、用各种正确姿势的走;2、游戏:迎面接力;
1、韵律活动;2、队列:报数;
1、技巧:前滚翻;2、游戏:换物接力;
1、劳动模仿操;2、游戏:换物接力;
1、技巧:立卧撑;2、游戏:换物接力;
1、徒手操;2、游戏:改换目标;
1、走跑交替;2、复习跳小绳;
1、韵律活动;2、找自己的家;
1、跳双绳;2、游戏:迎面接力
1、30秒跳小绳;
1、技巧:前滚翻;2、游戏:换物接力;
1、技巧:复习前后滚动;2、游戏:绕木棒接力;
1.前言:
目前,OutwardBound一词被认为是拓展训练的最早起源。德国人库尔特・汉思提出了拓展训练理念。
1970年,中国香港成立了香港外展训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个加入0B国际组织的专业培训机构。1999年该组织在广东肇庆成立了外展训练基地,成为该训练组织下属的国内第一个培训基地。1999年,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公司创办的北京拓展训练学校是最早在内地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培训机构。时至今日,拓展训练已经在我国发展了10多年。
随着新课标的贯彻和落实,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课程目标的转变,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拓展训练能够彻底地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使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身心健康水平,已成为体育课程改革中一个重大课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大田一中在校师生及拓展培训机构的培训师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上海体育学院图文信息楼取得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查阅体育拓展训练的相关期刊文献;浏览多家国内外专业的拓展训练网站。
2.2.2专家访谈法。走访大田县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大田一中的体育教师以及上海拓展训练机构的培训师,听取关于把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关于设计拓展训练课程体系的意见。
2.2.3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研究人员以问卷的形式,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大田一中高一年级发放问卷调查100份,回收96份,回收率96%。
2.2.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2003等应用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拓展训练引入中学体育教学的作用
3.1.1.培养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拓展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此外,拓展训练的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如“高空断桥”、“空中单杠”这些高空项目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时候,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保持稳定的心态,从而迸发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力量和培养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
3.1.2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拓展训练课程内容丰富,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不同的项目,从而学习和应用到不同学科知识与技能,主要分为运动知识技能与生活知识技能两大部分。如掌握有关野外生存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掌握提高相关体能的方式方法。
3.1.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新鲜情境、设计巧妙的拓展训练项目,学会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优化人际环境,完善人格,培养毅力、勇气、责任心等积极的价值观,增进学生深刻理解团队的力量,培养团队成员强烈的荣誉感与归属感,掌握组建团队、激励团队的方法,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效用。
3.1.4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拓展训练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对自我、群体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更好的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了解沟通的重要作用,改善沟通技巧,建立有效沟通。
3.2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理论依据
1、拓展训练的目的与体育教育的目的相一致,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2、拓展训练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与体育教学大致相同,都是通过重复多次的行为体验与学习形成技能与意志品质。3、拓展训练运用的原理和途径也与体育教学有相似之处,都是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模式,对身心的不断刺激来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3.3.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3.3.1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中的现实依据。据本研究调查发现,在大田一中的体育教学中很少融入拓展训练。65.6%的学生喜欢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中。同时,学生认为通过参加拓展训练可以改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他们喜欢拓展训练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通过对一中体育教师和县里教育界专家的访谈,他们对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中也是鼎力支持的。
3.3.2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中的场地器材。拓展训练主要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让学生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学习各种技能的同时又体验在大自然中学习的乐趣。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不受场地、器材和设施的苛刻要求。开展拓展训练所需器材的成本也较低,许多器材可以自制。比如:拓展训练项目“变形虫寻宝”、“众志成城”,只需一块平坦的场地即可,器材只要一些眼罩、旧报纸等,因此,拓展训练所需场地、器材简单,方式灵活多变,加上福建的山形地势,很多学校都是依山傍水建设,更加有利于拓展训练在学校的开展。
拓展训练作为体育课程开设,必然要考虑到中学体育的实际情况,根据拓展项目的特点和场地要求选择适合中学学生身心特点的项目内容。学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更多是依靠器械使用标准,此项标准更有利于拓展训练的推广。
3.3.3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中的教材方面。拓展训练的内容是从不断摸索的实践中得来的,而目前有关拓展训练已有可供参考书籍,如毛振明、王长权编著的《学校心理拓展训练》,是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特色教材系列,为拓展训练在学校开设提供了参考依据。北京大学钱永健的《拓展训练》,这本书详尽地介绍了拓展训练的基础知识和课程体系,为拓展训练在高校的开展提供有用参考。王崇彩、冉斌的《疯狂劲草一素质拓展训练》;杜立辉的《团队圆舞曲一魔鬼训练营》,刘永中的《企业管理一户外体验式培训全案》,《培训师的灵感》、《户外培训游戏大全)》等书都各具特色,这几本拓展训练书籍有效的填补了拓展训练资料的空白。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将会有更多的人对它关注,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好的拓展训练的教材出版。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程,符合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4.1.2拓展训练引入的体育教学中有很非常好的前景。
4.1.3拓展训练课程与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原理、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基本相同。
4.2建议
4.2.1建立拓展师资培养体系。拓展训练课程师资培养体系的建立,是决定拓展训练课程开展的关键。由于拓展训练在大田县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一中更要建立拓展师资培养体系。
4.2.2开发校本课程。尽量把拓展训练教材化,开发适合一中体育教学的校本课程。(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钱永健.拓展训练仁[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3
经过小学学段的学习,初中学段的学生已经学习与掌握了多种运动技能,具备了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的经验,但是由于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生理的急剧变化导致心理的不适应和不稳定。正确认识与调控自己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对于初中生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阶段的女生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好学、善于模仿、喜爱游戏、乐于表现自我,但是由于身体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性发育的成熟和身体外形的变化导致现阶段女生在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时容易害羞,对异性同学不屑一顾,全然不感兴趣。特别是男女同学一起在进行各项活动时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如果他们稍有接触,就会引起骚动,引起同伴的窃笑、讥讽和起哄,从而影响了一定的合作学习。
在性格特点上,女生跟男生的好胜、喜欢个性独立的心理相比较,更喜欢群体合作性的练习内容;又因为男女生理结构和体能上的区别,女生更乐于接受技巧类的学习。
综上所述,中学男女生生理与心理的急剧变化为男女分班进行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必要条件。
二、有效地进行初一女生体育教学
1.加强思想教育,重视课堂常规的建立
在开始上第一节体育课的时候,我发现学生们连最基本的队列练习都不懂,虽然有过一个星期的军训,可还是连最基本的左转弯、右转弯都走不好,更别说行进间“立定”了,根本没有动作要领。针对这些情况,我用三节课时间,让她们明白初中的体育课跟小学不一样,同时提出上课必须遵守的要求,严明请假制度,上课前体委要整队带出,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一切做到紧张而有序。
2.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增加体操内容,使教学内容更丰富
据了解,小学体育课“放羊现象”比较普遍,因此,我结合初中女生的身心特点和身体素质,在教学中增加了进行肩肘倒立、前滚翻等体操内容的教学,并分别只用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我又考虑到女生比较害羞,把上课地点安排在体育馆,这对于枯燥乏味的田径项目而言,女生更喜欢难度不大的技巧性内容。
(2)合理使用游戏,使教学形式更多样
结合游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我在“胸顶报纸跑”中,鼓励学生动脑筋,尝试“转弯时报纸不落”;在“三人合作跑”中,允许学生自行分组,培养默契,强调团体协作才是取胜的秘诀;在“共建和谐社会”的拓展中,引导她们主动与陌生人接触、交流。在耐力跑练习中,学生因枯燥、乏力等极其反感。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别安排一节5分钟耐力练习,准备跳绳,让学生自己选择5分钟跑还是5分钟持续跳绳,练习效果显著。
(3)开发实用器材,使教学手段更全面
器材的缺乏导致教师无奈,学生无趣。如何利用好现有器材,争取开发简易实用的新器材来调动学生兴趣,是教师的责任。如:布置学生用透明胶带将废旧报纸粘贴成一个纸排球,利用简易纸排球进行排球教学,既消除学生怕疼的心理又解决器材不足的问题,还能提高学生对排球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进行课后练习,所谓一举多得。
3.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用合作、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练习质量
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练习热情高涨,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比赛总会有输赢,那么势必会打击输方的积极性,伤害她们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可以尝试不比速度、高下,重视完成质量、合作意识、创新方法等教学方式。
(2)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效果更显著
在快速跑教学的后蹬跑辅助教学中,我认为示范讲解都非常清楚到位,可是学生们仍很难理解,不愿意尝试。后来,利用休息时间了解到女生们喜欢玩猜拳跨大步的游戏,我便将后蹬跑改为跨大步教学,学习效果明显。因此,备课时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尽量将动作难度降低,语言讲解上少用术语,通俗易懂。
(3)用轮流带操的方式增强学生自信心
本学期我面对的是8个班的女生将近二百人,加上女生偏内向,这对我认识她们了解她们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想到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前带操的机会,既能帮助我认识她们,又能增强她们的自信心,积极与教师配合。
新课程的推广使当今的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广大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熟练运用新方法、新手段,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师生都能在多彩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发展。一年级的体育课基于学生的上述表现,只有有效组织教学才能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迅速融入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中去。那么体育课上如何有效组织教学呢?
一、课堂常规要适合,队列练习严要求
课堂常规是广大体育教师经过长期体育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的程序性工作。良好队列习惯的养成,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障。课上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年级严格、正确的队列练习对有效教学的重要性。一年级学生队列练习内容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立正”动作采用自然站立的方法;“稍息”动作则采用两脚左右开立,双手背后,左手握右手腕的动作方法。教学中要针对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多运用游戏式、启发式、模仿式的教学方法,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多表扬鼓励学生,让队列练习变得生动活泼。对于教师而言,不光要喊出正确、准确的口令,还要认真给学生做出标准示范动作,坚持跟随学生一起做队列动作,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训练,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提高学生注意力,多种方法见成效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总是不集中,上课后要不断喊队,同时提醒学生“看老师”“看我”“看这里”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喊破嗓子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响教师有效、快速地组织教学。通过课上不断的实践和课后的反思总结,我得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1.教师喊口令,学生跟随做相应的口令应答,如教师喊“立-正”,学生喊“立-正”;教师喊“1、2”,学生喊“1、2”。本方法适合短时间内练习使用。时间一长,学生就开始随口应付,不能有效地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2.教师设计几个师生问答的对话,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我说停”“我就停”“今天谁最棒”“今天我最棒”等。本方法的运用要注意场合,什么样的场合运用什么样的激励语言。不能过多,点到为止。
3.老师吹一下哨子,同时用手做出数字的手势,学生立刻喊出老师出示的是几,然后倒计时站好队,还可以分别出示不同的数字,让学生进行加、减运算,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个方法比较新颖,学生会感兴趣,对提高注意力有很好的效果,适合高年级使用(强调得出数字后再倒计时排队)。
4.老师发出口令后,说出古诗的上句,学生接古诗的下一句,古诗背完队也迅速站好了,这个方法很特别、很实用。学生都喜欢背古诗,当老师说出古诗后,学生会有很强的表现欲,注意力会一下子提高,适用于一年级效果非常好。
三、关注课堂边缘生,有效课堂更精彩
通过平时课上观察,我发现多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看到教师进教室会表现得很兴^,跃跃欲试地想尽快到室外去活动。而有的孩子却缺少一年级学生的天真与热情,课上没有学习兴趣,不能与同伴、老师很好的沟通,除了活动能力差之外,课上锻炼的意识也不强。教师的提醒、鼓励,同伴的邀请都不能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他们沉默寡言,每次上课都由着自己的个性,游离在课堂的边缘,稍不注意他们就会离开老师的视线到处“游荡”,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这些学生的随意和不听指挥,影响了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对于这小部分特别的学生,我试着从班主任老师、家长和同伴那里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智力水平、运动能力等情况,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降低学习目标要求和难度,耐心地给他们表扬和鼓励,同时挑选出几个有爱心和责任感强的学生,自愿与他们结伴,一起上课做游戏,打开他们的心灵,释放他们的个性,很好地起到了帮助边缘生尽快融入集体,参与课堂活动的作用,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透过一节节丰富多彩的体育课,我欣喜地发现我在与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课堂教学的艺术永无止境,教师的教育智慧更是让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片沃土。用有效的教学设计指导有效课堂教学,相信这样的体育课堂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班级:一年级四班
一、整体设计思路
首先,在设计理念上,我认真渗透素质教育思想,积极创新体育教学形式,把融创课堂带到体育教学中,将体育与数学学科紧密练习,使学生在运动锻炼、强健体魄的同时巩固数学知识,为学生创造活学活用的学习环境。其次,具体实施过程主要依赖学生模仿小青蛙跳“数字房子”游戏活动来展开,模仿小青蛙跳跃不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特点,而且可以强健学生体质。“数字房子”则可以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强化数学知识,具体步骤和规则将在接下来的分析中一一详细展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小学一年级学生。他们具有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喜欢表现的特点,当然一部分同学也存在任性、娇气等不良的个性倾向。因此,针对他们喜欢游戏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我选择以跳房子游戏为活动主形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营造浓厚个人竞争和团体竞争氛围。
三、教学内容分析
立定跳远是发展低年级学生跳跃能力的主要内容。对培养学生跳跃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力量和协调能力,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以及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四、教学目标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每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2、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使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知识和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亲自体验立定跳远起跳前两臂的摆动和膝关节弹性屈伸,塑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的素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和全面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蹬地跳起、轻巧落地
难点:屈膝缓冲、身体协调用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
1、热身游戏“石头、剪刀、布”
方法:用脚并立来代表石头,前后开立代表剪刀,左右开立代表布。在一起喊出石头、剪刀的时候,原地双脚跳两次,在喊出布时游戏双方一起用脚做出动作,落地以后不能再改变动作。然后,胜方可以有一次机会双脚跳一次去踩负方的脚,负方也同样只有一次机会跳着躲开,完成之后两个人一起回到原位开始下一轮比赛。
教法: a、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并示范。
b、请一名学生出列与教师一起做示范。
c、内圈学生向后转与外圈相对应的学生结对子开始游戏。
d、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到学生的游戏当中。
e、三人或者四人游戏。
教学意图:与学生拉近情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2、自主性学练
教师活动:
a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动作方法,并示范。提示儿歌:小青蛙跟我学,双脚用力向前跳。向上摆臂收大腿,落地缓冲轻又巧。
b向学生展示带有数字的一排“房子”,先引导学生站在一个房子的一端跳向另一端,要求学生能向前向上跳起。
c看谁跳得又准又稳,并且分组展示,老师做到随时表扬鼓励,乐于表扬“玩”的好的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学生活动:
小青蛙体验性活动,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练习,小组内自评,演示的同学要认真演示,围观的同学要积极评价同学的动作。
教学意图:让学生通过看、练、思完成动作,为接下来的接力游戏做好准备工作,使学生舒展开身体,让学生在“玩”中学会跳跃。
3、探索性创新
教师活动:
a教师讲解接力算术游戏要求和规则:全班学生分为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其中男生为加法,女生为减法,每一轮游戏老师对结果进行积分,最后看男生组积分多,还是女生组积分多,胜利者将进行奖励。每轮每组派出三位同学参与比赛,“房子”一共十格,前九个格子内写有数字,学生需要接力跳远并且将格子内的数字正确算出得数,即第一位同学在跳到第二位同学的位置时,还要将他跳过的格子内的数字算出结果告诉第二位同学,三位同学接力完成游戏。直至两组同学全部参与完游戏,每轮数字由老师进行更换。
b教师选出两位学生进行示范,确保每位学生了解游戏规则。
C学生练习比赛
d教师评定胜负
学生活动:
a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
b学生练习比赛。
c分组比赛。
教学意图:巩固练习跳跃姿势,并且结合算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合作精神,让他们积极参与,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整队,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师生告别。
七、总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让我深深感受到: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对学生一定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这节课中我的优点是:
1、注意了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强调老师的组织、引导作用,注意了在练习中让学生自己找寻方法和教师提示相结合。
2、教学目标明确,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意志品质、团结协作、自信心、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3、课程环节清楚,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本节课的教学也使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注意;低年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215-01
小学低年级是指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纪小,好玩好动, 自理和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加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娇惯任性。而体育课大多是在操场上进行,就场地、器材、环境、人数等的影响,使体育教师感到上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费心、费力、费神,而难以达到所期望的效果。所以很多体育教师“愿意多上一个高年级,也愁着上低年级”。但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表观欲强,低年级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兴奋快、投入快,这是体育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哄”“严”兼容,促其成长
低年级学生处于好动的年龄阶段,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过分严格的要求会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甚至恐惧,使得课堂过分的死板,从而无法达到锻炼身体和放松身心的目的。从我本人的角度来说应该是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共同使用,使得课堂即活跃又有良好的纪律。那么如何“哄”呢?记得上课时,学习快速跑,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跑太慢了,不跑了!”我就对她说:“嗯!其实你跑得很不错的,你看,你都可以跑得很快了!”学生受到了鼓舞,练习也积极了。所以我觉得“哄”学生要及时,尤其是对于后进生,但是不要盲目。在“哄”的同时一定要强调课堂常规和纪律问题,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好动,喜欢争强好胜,如果不及时的加以控制和强调,导致课堂更像是课外活动,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2.着眼学生,用心教学
2.1 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做到“胸有成竹”。备课是一堂课的前期准备,不论是详案还是简案,内容、目的、要求、器材都要心中有数,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充分。即使是同一个教案,在不同的班级上课时,也要注意到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问题。
2.2 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寓游戏、音乐于教学中。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觉仍以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为主,对许多事物尚未形成一定的概念,他们喜欢模仿动作,也能较快地掌握动作;同时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只能连续保持10-15分钟,抽象的概念和道理不易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厌烦简单重复的教学。而好动是少儿相通的天性,在玩中有学,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游戏、音乐成为了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游戏、音乐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作的节奏感、美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当中去,同时,把其他的教学内容分解溶于游戏、音乐当中,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达到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如在一年级教的内容“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教师单纯的口令、学生单纯的左右方向转,很枯燥。教师 利用音乐的节奏感,教师击掌一下;学生向左转,连击二下,学生向右转,连击三下,学生向后转,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接着巩固练习,利用学生兴趣未了的心态,让教师口令与学生动作方向相反的游戏进行,便能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3 结合学生生理特征,恰如其分地把握运动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运动器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适当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对学生的生长发育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如果运动量和运动负荷过大,则会给健康带来危害。立定跳远对小学生低年级学生来说所消耗的运动量相对较大。在巩固练习中,可 利用游戏分组练习,两人一组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了的学生,用立定跳远的动作向前一步,输了的原地不动,玩到教师指定点为赢,赢了的同学休息,输了的同学可交叉进行练习。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必须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 时间不宜过长,憋气、 紧张性和静力性练习不宜过多,而是应该活动内容多样化,活动与休息间隔开来,使学生得到足够的休息。在实践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必须特别注意,课上得很活跃,学生很感兴趣,尽管运动量较大,学生主观上并不感到疲劳,玩得越来越起劲,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休息,而不能只顾满足学生的兴趣。
2.4 关注、关爱每一个学生,严防偶发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家是“小皇帝”,好动而又任性,纪律观念较差。而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受环境、场地、器材等的影响,最容易发生偶发事件和安全事故,教师上课时应对学生的个性、爱好、运动能力全面了解,教学上多运用保护与帮助的手段与方法,同时严密关注每一个学生,多巡查、多观察,及时发现问题,而又要用关爱的心情,采用适当的批评教育处理问题。
3.培养能力,全面发展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 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一、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教学组织困难的现状及原因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与其他年级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1)课堂纪律差,小学生爱乱说话,爱打闹,不听讲解等;(2)课堂效率较低,年龄小,领悟力差,教学组织效率低;(3)不清楚体育课课堂常规,要求做到规范统一比较困难;(4)课堂意外伤害几率较大。以上特点给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教学组织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教学组织困难,既有客观原因,比如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刚入学有个不适应期等。也有主观上的因素,比如学校对体育课不太重视,认为小孩子单纯好带,在教学形式上简单套用高年级学生的教学模式,没有针对一年级刚入小学校门的孩子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而设计的一套教学方法等。
二、改变小学一年级体育课组织教学困难的措施及对策
1.从立规矩打基础开始,从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做起。
2.从多点人文关怀,拉近师生关系入手。从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开始,让学生产生亲近感,注意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比如学生情绪不高,老师要及时询问原因。不吝啬表扬,常用“我喜欢谁,因为他哪个方面做得好”“我还喜欢谁谁”激发小朋友的荣誉感。
3.改进教学措施,改变课堂氛围。
(1)改变以前在操场现场布置的形式,在室内先布置和讲解,并配合图文并茂的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2)运用“小助手”进行器材布置,能节约一半时间。
(3)把一些喜欢哄闹及打架、不遵守纪律的小朋友,穿插于守纪律的小朋友之间,或者一个男生、一个女生间隔着排队,让他们没有机会哄闹,减少哄闹的氛围。
4.提高教学组织效率,改进教学过程设计是关键。
(1)改进教学过程的设计,避免多次重复练习。
(2)使用一些新颖的形式。比如,编一些朗朗上口的口号,再配上口哨与手势,穿插于教学中,排队时,老师说:“哪一小队站得好?”小朋友们齐声答:“我们小队站得好!”“哪一小队站得快?”“我们小队站得快!”等等。
(3)有侧重地运用几种教学方法。①通过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等方式提高整体效率;②通过游戏化教学和情境教学,寓教于乐;③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相结合提高自主性;④多阶段多目标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试着把教学大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一个小目标完成起来较容易,学生也有成就感,总体效率反而提高了。
创意法教育实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新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为了使学生更能自主地学习,用创意法教育理念上好六年级数学课,显得尤其重要。归纳有如下几点:
1、出示学习目标,落实基础知识,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创意法教育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指学生自己学习目标,不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它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统一。六年级数学教学,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级新知传授,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的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人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恰当地提出教师自己的教学目标。我们常常听到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学生太粗心了!许多题目连中下等生都应该做得起来,可练习考试的时候学生错误的情况很多。即出现所谓的“过失”失分现象。学生产生“过失”失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但不能原因简单地归究为“学生粗心”。就教师本身而言,教学中,在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我们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有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落到实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
2、用好现有教材,提高教学效率,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现行“九义”小学数学教材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充分发挥现行六年级数学现有教材的作用,体现创意法教育的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呢?实践证明,通过改编例题、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2.1 改编例题促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掌握新知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分数乘整数这一部分,教材在讲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后,补充了一例,说明“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比较方便”。有位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受教材的限制。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一定练习以后,出示了下面一道题:2/9999×7777,激发学生兴趣说:看哪位同学计算得又对又快。当学生觉得2与7777相乘比较麻烦时,这位老师点拨到:看题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呢?许多学生通过思考,恍然大悟,自觉地运用了先将7777与9999约分,然后,再把7和2相乘除以9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了分数和整数相乘,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这样一个结论,这比告诉学生一个简单的方法让他们单纯地做计算效果好得多。
2.2 改编例题引发散,培养学生能力。
要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实到实处,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在教学“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这一工程问题时,在学生掌握了此道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将“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改成: 1.乙队单独修比甲队多用5天。2.乙队单独修的时间是甲队的1.5倍。3.乙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2/3。 还可将问题改为: 1.两队合修几天完成这段公路的? 2.两队合修几天后还剩这段路的? 3.甲独修2天后,剩下的乙独修还需几天? 这样围绕例题这一中心发散,例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教学机制,在本堂课得到充分体现。
2.3 改编例题促思辨,提高反思能力。
反思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的策略。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学中,如能适时地运用改编例题、习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辨析,进行前馈控制或反馈矫正,一方面可以达到有效防治错误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2.3.1 前馈控制。即教师根据教学规律或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在解答有关问题时易错的一些情况,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对比、辨析,防患于未然。
2.3.2 反馈矫正。即当学生在练习中发生错误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通过改编例题或习题让学生继续练习,学生在继续练习中产生顿悟,从而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提高反思能力。
3、抓住典型题材,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与直觉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要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六年级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一些典型题型,分层递进,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将是十分有益的。
如有位老师在讲解型如:“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 )角的三角形。”这一类题时,通过分层递进,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耐人寻味。
第一层次:求出三个内角判断法。这是学生开始时常用的方法。第二层次:求一个角判断法。“我们能不能只求出一个角就能判断出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学生通过思考懂得:只要求出最大的角,因为最大的角是90°,所以这个三角是直角三角形。这一层次比第一层次学生思维上进了一层。
第三层次:直接判断法。“我们能不能不求出任何一个角,直接从三个角的比份上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通过讨论,学生懂得:因为3=2+1,最大的角的度数等于其他两个锐角的和,所以可以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总结出:
(1)如果最大角的比份等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大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3)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小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
学生的思维,在本堂课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的数感得到落实,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随机进行复习,完善知识结构,创设学生终身发展的空间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