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203-01
Characteristics and Suggestions of Forest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Dandong City
YAN Shu-ming
(Dandong Forestry Bureau in Liaoning Province,Dandong Liaoning 118000)
Abstract The forest resources are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nd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water conservation,building harmonious hom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resources in Dandong City were discussed,an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offer help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in Dandong City.
Key words forest resources;characteristics;suggestions;Dandong Liaoning
丹东市素有“辽东绿色屏障”之称,是辽宁省的重点林区之一。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林地面积的14.54%;其中有林地面积96.1万hm2(列全省第1位),森林蓄积量4 529.4万m3(列全省第2位),森林覆盖率65.9%(列全省第3位)。全市现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17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省级森林公园5处),保护面积达31.12万hm2,丰富的资源给丹东市林业发展带来了物质基础。
1 丹东市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
1.1 天然林比重大,人工林比重小
全市有天然林面积66.79万hm2(其中柞蚕场为12.67万hm2,低质低效林分约13.33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66.7%;人工林33.4万hm2,只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3.3%。这说明丹东市自然条件好,有着良好的天然更新环境,尤其是乡土树种更新能力较强,很容易自然更新成林。
1.2 中、幼龄林比重大,林木蓄积量少,林分质量低
丹东市虽然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林龄结构不合理。通过20多年的采伐生产,目前全市幼中林面积大、蓄积小,而成熟林则面积小、蓄积大。据统计,全市有近成熟林分仅有17.33万hm2,占有林地面积18.04%,林地平均蓄积40.5 m3/hm2,低于东部山区47.55 m3/hm2的平均水平。
1.3 公益林比重大,商品林比重小
全市划为国家公益林面积35.8万hm2,划为省级天然保护工程(地方公益林)31.13万hm2,共计66.93万hm2,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6.8%。商品林用地只有33.27万hm2,占林业用地33.2%。根据国家分类经营区划原则,公益林比例一般不超过35%,但由于丹东市天然林多,属省“天保”工程重点范围,所以区划的商品林比例只占1/3。
2 加强森林资源建设的建议
丹东市的森林资源有限,区位特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着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森林资源的短期经济利益与持续发展等诸多矛盾[1]。为使丹东市森林结构合理,森林生态功能稳定、高效,根据丹东市森林资源现状,就今后林业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2.1 加强森林旅游资源的培育和利用
全市现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17处,总面积31.13万hm2,其中森林面积13.73万hm2。这部分森林都是特殊管护的公益林,是封禁对象,在林木经营方面是高压线。但它是打造丹东市旅游名城的自然基础,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由于该资源属于条块松散管理,缺少宏观规划、统一整合,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差、管理方式落后,导致景区知名度低、收入少、资源浪费。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加强对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旅游资源整合工作[2]。
2.2 调整指导思想,以适应丹东市森林资源发展要求
发展森林资源是林业工作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工作[3],当前要紧紧围绕林权制度改革、分类经营改革和实施分区突破战略,调整指导思想,建立新机制,以适应丹东市森林资源发展的要求。一是明确树立符合分类经营要求的发展森林资源的指导方针,根据主导利用目的,确立合适的林种树种、营造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二是建立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切实调整不利于发展森林资源经营的一些规定,做好山林延包定权发证工作,建立起能够真正体现“谁造林、谁所有、谁受益”的机制,鼓励全社会参与发展森林资源。
2.3 加强生态资源管理,控制板栗经济林发展面积
板栗作为丹东市重要的经济林资源,面积已达10万hm2,是人工林面积1/3,但是产量仅3万t。目前板栗的发展方式并非扩大面积,而是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几年有些县(市)一直把蚕场改板栗林作为一项重大产业调整和生态建设内容,此种缺乏科学论证的做法应引起关注。因此,建议中南部山区蚕场改造板栗林要经过科学论证,进行合理规划,采用封育和改造等综合措施对蚕场进行治理,尤其是沙化蚕场改种板栗要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2.4 坚持山区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适度发展林地经济
林地经济是森林禁伐后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经济补充[4-5]。林地经济如中草药的发展必须遵循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对坡度25°以上及植被条件差、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特殊保护地区和重点保护地区,要禁止破坏植被的经营活动,限制开发利用[6];一般保护地区和天然商品林林地要合理开发利用。协调、监督林业、供销、工商、科技、金融等部门行使好各自的服务职能,做好组织科技下乡、农民技能培训、组建行业协会和市场信息等服务工作。使林地经济这一新兴产业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地发展,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
3 参考文献
[1] 于荣,沈夫钧,张黎华,等.建立集体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体系初探[J].林业经济,2010(5):37-40.
[2] 张黎华,滕云龙,陈静,等.丹东市林业资源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159.
[3] 陈静,滕云龙,张黎华.丹东市退耕还林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211.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85
1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只有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才可以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实现林业资源的有效供应,改善环境,实现森林面积的增长,使生态环境得以不断的优化。
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措施
2.1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作为森林管理部门,必须在森林管理上严格要求,要将国家所制定的关于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条文及规定作为执法之依据,并认真执行下去。必须重视限额管理,将之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作为基层森林主管部门,要严格做好林地保护措施,贯彻执行林地保护制度,一旦发现林地被私自占用等行为,要果断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决不可放任林地的非法流失和逆转。
2.2 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2.2.1 提高生态认识,加强管理
想要改良生态环境,扩大绿化造林影响,必须重视森林的病虫害防治。因为只有病虫害得到控制了,森林资源的质量才得以保证,森林产业的发展也才能持续下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前提便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要促进生态环境的建设首先要保护好森林资源,那么就要从防治森林的病虫害来着手。
2.2.2 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之一,为此,一个全国性的、运作灵活的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体系就亟待建立。通过该体系,不仅可以实时了解全国病虫害的发展情况及动态,做出预报或预警,而且在国家主管部门的宏观决策上也能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只需要将掌握的病虫害情况与林木资源状况结合起来并与气候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即可;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也可以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监测来进行。这项工作的实施要得到森林部门的重视,才能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在进行调查监测时,不可掉以轻心或走形式,必须将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该项工作的终极目的来执行,一旦发现情况,必须及时处理,绝不姑息养患,使情况变得不可控制。
2.3 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2.3.1 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
除了病虫害之外,对于森林资源破坏更为严重的是火。因为一旦爆发火灾,森林的严密性及易燃性会使得火势无法控制,会对森林资源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各级部门齐心协力来狠抓森林防火工作。要落实森林防火领导责任制,制订森林防火预案。使各级都承担责任,使责任细化并分解到各级部门,把森林防火的责任落到实处。
2.3.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
森林的火灾除了天灾外,很大部分是人为引发的。在引发的人群中除了有些人是故意为之,其他的大多是因为缺乏防火意识。所以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必须重视森林防火的意识的宣传。要利用一切宣传手段进行防火宣传,特别是一些偏远村庄及山上作业点,更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各驻村干部和护林员要对所辖区域内的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进行针对性的宣传,使之打消纵火念头;对于儿童及精神病人这类无法进行良好宣传的人群,要进行实时监护,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2.3.3 加大火源管理,严格禁止一切野外吸烟和弄火行为
林区内,必须禁止烟火。倘若生产所需,则要事先申请防火指挥部取得批准,不然当按擅自用火处理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处以罚金。必须规范从事林内生产作业的人员行为,在工作时严禁抽烟和弄火。要将他们的责任明确下去,使之具有深刻的防火意识。
2.3.4 建立防火队伍,健全防火预案
要想防火工作顺利开展,就要未雨绸缪,做好应急准备。要建立一支高效的防火队伍,建立森林防火巡逻队、扑救队、督察组、后勤组;要制定并完善防火预案,一旦发生火灾,即刻按照预案进行扑救工作,做到临危不乱,减少森林损失。
3 结 语
森林资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保护好森林资源,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就要深刻认识到森林保护的重要意义,做好森林保护措施,加大森林防火宣传,组建森林防火队伍,制定森林防火预案,降低森林火灾损失,保护国家财产。作为森林部门,要明确各级职责,将责任分化下去,使每个人都重视起来。也要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A
长白山区的森林资源经过近百年的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已锐减到相当严重的程度。近几年来,长白山区生态方面的恶化日益显现,如洪涝、风沙、干旱等天气现象频频出现,这些现象在40多年前还是很少见的,严重影响了这一地区人们赖以生存的区域环境,严重滞约了这一地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长白山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是,长白山林区是我国木材的主要供应地,作为在这一地区长期从事林业工作的人们,始终纠结在国家的经济建设需要采伐森林资源,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又需要减少对现有森林的采伐的矛盾之中。如何处理好森林采伐和森林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森林采伐和森林保护同步,或者是在森林采伐的同时如何保护好、培育好森林资源,使采伐有利于森林保护,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森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森林经营利用的程度密不可分的。森林经营必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既能起到提高森林社会效益的作用,又能起到调整森林结构和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这就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1 在同一个小班内用不同的采伐方式,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截然不同的
皆伐采伐方式规定:在小班内所有的树木一次性全部采伐掉。这样的采伐方式确定采伐木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又如,择伐采伐方式规定:小班在商品林中采伐强度不超过37%,小班在公益林中采伐强度不超过27%,择伐方式还有采大留小的规定。这样的采伐方式确定采伐木就有了很大的余地。
从2种方式来分析,择伐方式应伐木平均径级大,并且应伐木的选择尽量去迎合市场的需求,采伐木经济材所占比重就大。从木材销售价格来分析:木材平均径级越大木材销售价格就越高。适应了市场的需求规律,木材销售价格就越高。伐区调查设计是最好的确定采伐方式的方法和手段。
根据资源现状,在近熟林中,部分林木已经到了成过熟林阶段,材积在负增长,林质在降低,经济价值也在负增长。当近熟林达到成过熟林阶段时,这部分林木就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如果近熟林时就把他们择除,就提高了森林利用效率,避免了经济损失,也是保证更多健壮活立木的具体技术手段之一,而且增加保留木的生长空间,缩短森林采伐周期,起到培育森林资源的目的。在近熟林阶段没有经营措施改善林木的生长。因此,建议在这个阶段采用择伐的方式择除已经达到成熟的林木。
对中、幼龄林中的霸王木及成、过熟树木的采伐,建议采用择伐的方式,区别择除霸王木及成、过林木。如果择除,当中、幼龄林到成过熟林阶段择除,既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又使得中、幼龄林中林木的生长,改善林木生长环境,节约森林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现有森林资源。
在抚育伐中,主要是割除灌木及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非目的树种。在进行抚育伐设计时,采伐树种是非目的树种和被压木、弯曲木、霸王木等,增加保留木的营养空间,以达到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目的。
前面已经谈到,小班区划是确定采伐方式的关键,但这些只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前提条件,效益最大化就无从谈起。有了这个前提条件,也不一定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效益最大化的最终落脚点是应伐木挂号,也就是说采伐什么树种,采伐的径级才是决定木材销售价格高低的重要因素,以此在保证森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
2 小班区划是实现调查设计效益最大化的基础
区划的小班是否是经济林分,直接关系木材销售的售价问题。如果区划的小班不是经济材林分,应伐木就没有选择的余地,效益最大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小班区划至关重要。这要求区划员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高度的责任感和始终贯穿经济材区划的思想意识,要求区划员多走多看多比较,以求确定最为科学的小班区划,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调查设计效益最大化奠定好的基础。
3 设计采伐时从近熟林开始,结合资源状况,按径级去设计采伐
林木长到50cm以后就出现负增长,这时候择除经济价值最高,利用率最大。如果不及时择除,让它们继续生长,只能是浪费现有资源,即便以后择除也失去了原有的利用价值,造成资源浪费。
4 采用合理的设计方式去设计采伐
商品林既然是以生产木材、薪炭、干鲜果品及其他工业原料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建议应该根据经济成熟的观点,结合经营目标、迎合市场需求,采用合理的设计方式去设计采伐。这样就大幅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
对于重点公益林的设计,建议不应该只采用全部封山育林的设计方式,应该适当的进行透光抚育,更新造林设计,进行这样的设计能更好的使森林资源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综上所述,就长白山林区目前的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状况来说,还有很多选择的途径。只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处理好森林采伐和森林保护的关系,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的方式解决问题,长白山区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曾繁辉.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发展[J].华章,2011(05).
[2] 朱永法,冯金明,蔡细平,华飞荣,徐鑫.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98(04).
1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从可持续发展观角度来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无疑是必要且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构成,由各类野生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构成。森林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提供了各种材料、食品及燃烧资源,它的发展与人类经济社会乃至整个社会文明都密切相关。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资源,对于林业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1]。从功能性角度来看,森林资源对环境温度、湿度等具有调节作用,同时可降低地表水蒸发量,起到气候调节的作用。再者,森林生态系统可对大气氧气及二氧化碳进行调节,使两者保持平衡,并可吸附大气中的部分放射性物质及灰尘,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另外,森林可发挥降水缓冲的作用,防止地表土壤受到直接冲刷,并可积蓄雨水、固定土壤,避免水土流失。总体上来看,森林系统在整个生态系统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是巨大的,应给予重视。
2森林资源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结构及消费结构较以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这使得森林资源需求也变得日趋复杂。一方面,经济需求始终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森林资源带来了大量绿色经济产品,并具备了循环再生的特点,这些产品与经济发展形势显然是相契合的[2]。另一方面,生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森林资过度开采的现象变得日趋严重,甚至出现了生态环境危机。若要解决森林生态问题,就必须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这是促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除此之外,林业加工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木材资源消耗愈来愈大,但我国森林资源整体供给却变得愈来愈少,森林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并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3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性分析
从长远角度来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显然是有益的。但在现阶段,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在某些环节上还是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具体如下[2]:(1)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企业、政府及乡村集体之间的矛盾。全面落实施森林资源保护,无论是对于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而言,两者在生态效益上都可获得极大的益处,但也会付出一定代价。中央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承担森林资源保护的显性成本,如造林成本、退耕还林补贴、生态补偿、森林资源养护成本等。同时,中央政府还需承担部分地方财政损失。对于林业企业而言,需承担部分隐性成本。乡村集体尽管获取了少量管护费用,但依赖木材采伐维持的育林基金却会大幅度减少,会给乡村基础建设带来一定程度影响。(2)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管理体制间的矛盾。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林业企业职工由采伐岗位转变为管护岗位。这种岗位变更需要一定资金作为补偿,但林业职工下岗分流补偿明显不足,由此产生了利益矛盾。在部分地区,国有林与集体林交界处,存在地方占有国有林的情况,容易出现矛盾纠纷,影响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秩序。(3)森林资源保护与林区居民之间的矛盾。部分林区居民主要是依靠木材采伐劳动来维持日常生活,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开展后,明显会限制木材采伐量,影响到林区居民的经济来源。
4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的相关建议
4.1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部分,大力发展林区经济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还能从侧面缓解森林资源保护与政府、林业企业及林区之间的矛盾。在发展林区经济的过程中,要重点发展林下经济。首先,要优化区域布局,做到“因地制宜,多种产业齐头并进”[3]。在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上要坚持生态优生,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示范带动、立足林农,政府引导、市场带动。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典型示范户给予资金奖励支持。在此基础上,还要发挥社会融资主体作用,激活生产要素,增添发展活力,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林下经济技术规程和指标体系。另外,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领导与宣传引导,建设示范基地,抓重点造亮点,培育经营主体,促进优质发展,拓展产业功能,促进三产融合。
4.2不断提升森林资源质量促使地区经济循环发展
首先,要确认合理的树种、林种及经营管理方式。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筛选优良品种进行种植,并实施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混交林,以此来提升森林资源质量[4]。其次,要明确森林资源产权,构建出健全的森林资源经营体系,让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得到妥善保护。再者,要对林区种植结构进行优化,重点对密度过大的林分进行抚育间伐,改善林木生长条件,提高林地生产力。通过提升森林资源质量,促使其商业价值不断提升,为林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4.3政府要充分发挥调控作用
首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要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及林业产业扶持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多渠道融资为辅的林业投入保障体系。其次,要对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完善。再者,要对林业项目实施贷款优惠。地方政府应鼓励林业保险公司向林业企业提供保险服务,并鼓励林业担保公司为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提供担保。同时,可成立林业资产收储中心,以降低林业信贷风险。
5结语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密不可分。因而,需要通过采取一定手段,促使两者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化,最终达成可持续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建蓉,陈开伟.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J]. 绿色科技,2012(09):222-223.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07302
1 引言
铜鼓县位于江西省西北边陲,湘赣两省交界处,东与宜丰县毗邻,南与万载县接壤,西连湖南省的浏阳县、平江县,北靠修水县,地理位置为北纬28°22′~28°50′,东经l14°05′~l14°44′,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霜期较短。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3.2hm2,森林覆盖率达86.42%,属典型的山区县。
全县总人口为135 924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05 205人,占77.4%,人均拥有土地1.3hm2,其中人平山地1.0hm2。全县辖13乡(镇、场),85个行政村。据统计,2006年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2010年度全县财政收入2.6亿元。农民来自林业的年均收入达到4 365元,其中来自于以杉木为主的木材生产和加工的收入占50%以上,林业产业已成为铜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根据“十五”期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数据,全县土地总面积154 796hm2,林地面积138 694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9.61%,有林地面积132 364hm2,占林地面积的95.43%,森林覆盖率86.42%,林木绿化率86.95%。有林地中纯林40 394hm2,混交林67 215hm2,竹林24 756hm2。全县乔木林面积107 609hm2,蓄积832.493万m3。其中幼龄林4 538hm2,蓄积21.008 1万m3;中龄林51 859hm2,蓄积363.222 6万m3;近熟林25 976hm2,蓄积222.631 7万m3;成过熟林25 236hm2,蓄积225.630 6万m3。
2 森林资源整体评价与分析
长期以来,铜鼓县森林经营总体趋势为投入少,索取多。天然林多,人工林少,天然林87 759hm2,占乔木林81.55%;森林亩均蓄积量较低,仅5.1m3;林分结构单一,阔叶林、混交林比例低,纯林多,纯林占乔木林比例达37.5%。
虽然铜鼓县进行宜林荒山荒地改造,进行植树造林以后,全县的林木年平均生长量大于年消耗量,实现了林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的同步增长,为铜鼓优化环境和林业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也应当注意到,部分地区还存在不适地适树、林木结构单一、林分质量低、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森林群体功能还不能适应优化环境要求,森林利用方式单一,加工粗,林产业规模小,主导产业滞后等问题。林业产业还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全县森林资源的动态分析后所表现的问题而言,全县的现有林地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林业用地的征占较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破坏了森林植被和森林景观。
(2)森林结构不尽合理。树种单一;龄组结构中幼林、近熟林多,成过熟林少;林分单层林多,复层林少,林相简单;林分质量低、单产低、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总体质量不高。
(3)过度依赖木材生产,加剧了资源危机。木材生产是铜鼓县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从而造成过度依赖木材生产、大量地采伐使得资源危机不断加剧,森林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由于多种经营生产能力低下,导致林区资源的综合利用较低,大多数林区资源都未得到开发利用,资源浪费较大。
3 加强铜鼓县森林资源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保护好有限的森林资源,提高现有森林资源质量,科学规划和合理建设、利用好森林资源,是今后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应强化资源保护和管理,保持资源增长势头,任何时候,资源都是基础;经营中努力使森林生态功能和经济取向的协调(如现行的限额采伐)相平衡;实施分类经营,加大商品林的培育和天然林的保护力度;林业多资源经营和多产品的适度利用、加工、增值,宽松林业内部经济环境;目前全县中幼龄林较多,不能涸泽而渔,要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山区综合开发和林农脱贫结合,拓宽林业领域,减轻林业资源保护压力;新的经营体系要有相当部分划为公益林,作为商品林的也要按生态经营要求增加稳定性,提高单产,提高群体调节能力。
对于铜鼓县目前的具体工作而言,应加速疏残林改造,减少疏林地的面积;加速丰产林营造步伐;加紧幼林抚育间伐;扩大竹林、速生阔叶树种的营造比例;必须做到当年更新或次年早春更新。
3.1 加强保护林地资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城市、交通建设用地需求日益扩大,林地征占用的压力会随之增加,依法保护和管理好现有林地资源成为林业部门重要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对保护森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宣传力度,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审批程序和做好林地开发利用的可行性研究,防止林地的无序使用。
3.2 加强森林资源结构改造力度
要使森林资源更好地发挥其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功效,就要加大现有林相改造力度,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原则,做好林相改造规划,对商品林实行低产改造,种植速生丰产树种,提高林地的单位经济价值;对生态林实行生态景观改造,多树种结合,种植“长命”树种,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等级。
3.3 加强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火灾是森林的最大“敌人”,人的活动频繁,加大了森林防火的压力,要科学地做好防火林带建设规划,在山脊和山脚进行高标准建设生物防火林带,以防范于未然。合理种植混交林,提高森林自身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3.4 合理开发和利用林业的游憩资源
工业化和城市化使森林的游憩功能突显,成为现代林业功能的一个新亮点。铜鼓县森林面积大,且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这些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我县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也是开发非木质产品和发展森林旅游的基础。加上铜鼓县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和独特的地形、地貌、人文景观,红色旅游又为铜鼓县开发非木质产品和发展森林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此,建议从现在起,在林业的发展战略上,要十分注重林业游憩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大力引进这方面的人才、技术、资金和信息,积极稳妥地开发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非木质产品;同时,加快铜鼓县天柱峰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建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筑巢引凤,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来投资开发森林旅游。
参考文献:
[1] 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S75 文献标识码:A
1 采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伐区调查设计问题
1.1.1 调查设计质量问题
采伐方式确定不合理,采伐木选设不合理,抚育伐普遍存在设大留小,设好留坏问题;不严格执行采伐木挂号规定,有的小班挂号不均匀,有的小班挂号不全。外业调查数据严重失真,误差大;监管人员和部门责任心不强,监督和检查验收工作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或验收工作不认真,发挥不了监督制约作用。
1.1.2 违规设计问题
在年龄不够的林分内设计主伐或更新采伐,在郁闭度和伐前株数不够的林分内设计抚育采伐,把不够径级的林木设为散生木,在不够透光抚育条件的林分内采伐大径级林木,多数伐区不够采伐间隔期即进行回头采伐。
1.2 森林采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违规采伐问题突出,不按规程和调查设计采伐的问题普遍。出现应采未采、错采、串树种采伐,抚育伐采大留小、采好留坏,局部超强度采伐等。采伐管理人员只注重总量控制,忽视按树种采伐要求,造成部分小班串树种采伐、错采或应采未采、局部超强度等问题。
1.3 采伐管理存在的问题
采伐单位采伐木记录卡制度和管护责任人监采制度执行的不好,在条件好的地段人为多采,造成超证采伐问题。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规章制度放在一边,不按设计采伐。
2 林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林业企业经营的施业区内征用了一定数量的林地,搞比较大的工程项目,政府为了自身利益考虑,在征用林地过程中存在报少采多、随意扩大采伐面积范围等问题;林农杂处区域存在农民不经批准随意在林地和农地交界处侵占和蚕食林地,通过今天割点地边,明天放倒2棵树等使人不易察觉的方式大肆侵占林地;区域内的工矿企业为生产侵占林地,如部分铁矿在生产过程中随意扩大批准面积,并且有的矿主还在林地内倾倒选矿废渣,还造成了林地内的环境污染,影响了森林生态恢复。
2.2 造成问题的原因
部分领导对林地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保护林地对于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森林资源管理部门监管不力和不到位。管护队伍人员素质低,不懂得也不会利用科技手段如GPS和卫星照片管理林地,这样一来,即使经常发生蚕食林地的行为,管护人员也不能及时发现或根本发现不了。林地管理制度还不尽完善,还有待于加强补充。部分单位林地管理章制不健全,或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以罚代法。对林地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林区居民不太懂得林地保护也是保护他们家园的意义。
3 从森林资源管理角度看如何对待上述问题
3.1 树立资源管理的整体观
森林资源具有整体性和多样性,其中多样性资源包括土地、生物、气候、水、地下矿藏等。保护管理好森林资源,必须“合而为之,分而治之”,要从整体功能出发,实行分类管理。
3.2 认真履行森林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
把依法行政、依法治林作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战略保障,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管理部门的作用,对于征占林地严格履行申报审批程序,对乱占林地,特别是毁林开荒行为实施严厉打击。
3.3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3.3.1 狠抓限额管理
林业企业要认真执行国家限额采伐的规定,严格执行采伐审批额度。
3.3.2 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
林业企业要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发现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要及时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坚决查处林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
3.3.3 加强林权管理
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积极调处林权纠纷。
3.4 创新森林资源管理和运行机制
把建立森林资源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作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战略任务,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利用主体和管理主体相分离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治本措施,重点抓好机构改革和机制创新。
3.5 利用科技手段搞好林地管理
采用GPS和高清晰度卫星图片对林地实行定位管理;对与国有林地接壤的农地全部进行登记,具体记载农地的所有人、面积、形状(用罗盘仪测量)等,以便定期检查农民是否扩地边。
4 对森林资源监督部门如何搞好采伐和林地管理问题的思考
坚定“守土有责”的信念。全方位地监督驻在单位在执行国家有关森林采伐管理和林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方面的情况,实事求是地向上级做出监督报告,提出建议,确保国家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要坚决克服不敢管、不作为的思想;监督管理人员要做到腿勤、嘴勤;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对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要敢说敢管,对非法违规要及时坚决地予以纠正,不留余地;不能得过且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增强监督人员的责任心,调整森林资源监督方式,把事后监督核查转移到事前建议、审核、事中监察与服务上来,大力推进超前监督,监督关口前移。要不怕艰苦,尽心尽力地经常深入现场,抓住关键、抓住苗头、抓住重点,提前警示,及时提出监督建议,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中图分类号:F32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254-02
1 引言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直秉持着“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法制建设需要,国家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这是我国开始重视林业发展的重要起步,林业发展在国家法律机制中有了规范和保障,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重要体现。而如何强化法律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就需要国家林业行政人员强化执法力度,提升执法水平,贯彻落实执法的方针和政策,才能引导林业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考验,林政执法不仅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优化了国家行政机构,促进了我国生态法制建设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林政执法的现状
目前的林政执法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的林木资源每天都在被人为破坏和浪费,严重限制了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林政执法人员必须要落实执法力度,加强对林木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通过我国林木资源的使用状况来看,加强对林木资源的执法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 森林资源发展概况
我国自从建国以来,对国土森林资源进行了6次面积清查,最近一次的森林资源清查面积为1.749×109 hm2,森林资源覆盖面积占据国土面积的18.21%,第5次的森林资源清查面积为1.589×109 hm2,森林Y源覆盖面积占据国土面积的16.55%。由此可知我国森林资源的变化方向为:森林资源的面积和森林资源的覆盖面积有着同步增长的趋势,野生的动植物物种数量与规模有小幅度的增长,水土流失的区域面积减少,一些生态恶化的问题得到了控制,虽然有着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的森林资源的总量短缺;森林中的生态系统调节功能薄弱;森林里的资源种类减少,对于林木资源的利用率增加;林业发展的问题还没有有效解决。现在我国还处于一个边破坏边治理的环节,要想确保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就一定要坚持以法治林的方针政策,提升林政执法的水平和效率。
2.2 林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和政府逐步重视起来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尤其是在1998年的洪水灾害之后,更是加大了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力度,完善了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力推动人民群众学习林业法律法规,积极地参与到保护我国森林资源的行动中去,自觉履行公民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和义务,同危害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斗争。我国政府更是加大了对森林资源范围行为的管制力度,为林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虽然我国正在不遗余力地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大力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但有些地方在林业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一些地方的森林资源被乱砍乱伐,使国家森林资源遭到破坏,还有就是一些地方的林地面积日益萎缩,被人们无序开采,比如我国的林业用地被无序开采,变成了非农业用地;一些地方不仅不对林木砍伐的现象进行规范,还加剧了对林木砍伐的进程;有的人为了一己私利,大肆猎杀野生动物,破坏了生态的完整性,比如我国的雪豹、藏羚羊这些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10年的时间里数量不断下降。
我国森林资源被大肆破坏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地方的政府不能充分地认识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以牺牲森林资源换取经济利益,比如有的建筑工程违法征用林地,林政部门不能落实执法力度,放松了对砍伐森林资源的管制,使林业发展市场混乱、无序;二是一些林业单位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不能有效地运用自己的权利进行对林木资源的保护,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不彻底,对森林管理的方式落后,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森林资源管理机制。
2.3 林政执法队伍的情况
目前,我国的林政执法单位趋于完善,县级以上的林政执法单位约3000个,参与到林政执法和管理工作的人员数量约3万人,执法队伍约4300人,乡镇基层的林政执法站点大约3.7万个,林政管理人员和木材运输检查站的工作人员达到8.7万人,有着林业管理执法机制的基础体系,为我国的林政执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正确引导着我国林业的发展方向,稳固生态经济的发展。
3 加强林政执法工作的对策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法制观点和法律意识不断提升,人们逐步开始注意到依法治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是林政执法单位的工作目标,要想适应不断发展的森林资源保护需求,就必须加强林政执法的水平和林政执法的效率,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
3.1 明确林业发展的建设任务
要明确国家的生态建设方针,就要明确国家林业发展的任务,充分认识到林政执法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作用。林政执法人员要提升自己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深入地学习国家林业的政策方针,引导林业发展走向正确的方向。
3.2 加强林政执法的力度
现在一些地方的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形式严峻,无视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继续为了个人私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所以,国家必须要加强林政执法的力度,强化对违法犯罪行为惩处力度,在进行林政执法的过程中,要职权合理,杜绝徇私枉法和腐败现象的发生,规范林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做到执法公正、执法为民,对执法案件进行真实的记录和备份。
3.3 化对林政执法队伍的监督
想要做好林政执法的工作,就必须要建设一支精良的林政执法队伍,加强对林政执法队伍的监督是林政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强化对林政执法队伍的监督,打造一支高效、科学、廉洁和权威的林政执法队伍,优化执法队伍人员配置,加强对林政执法队伍思想道德和林业知识的培训,提升林政执法队伍的水平。还要完善对执法队伍的监督机制,在对林政执法人员的监督中充分利用微博、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加强对林政执法队伍监督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4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要想贯彻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一定要对违法征用林地的行为进行整顿,加大对于破坏林地行为的个人和商户的惩处力度,严格按照我国《森林法》的规定进行执法工作,强化林地使用的审核,提升森林植被恢复的资金数额。
3.5 优化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机制
我国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的管理机制,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严格控制了森林采伐的规模、数量,使林业发展有步骤、有节制地进行。而优化我国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机制,必须要做到下面几点:一是要做好森林采伐限额的编限工作,仔细核实森林采伐区的状况,不能超量采伐;二是要加强对执法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发生超额采伐的情况,及时处置相关责任人,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三是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依据法律法规进行惩处。
3.6 加强对木材运输的管理力度
要想落实好保护森林资源的任务,一定要全面整顿木材经营和运输市场,完善木材经营和运输的监察机制,要从下面几处做起:一是要对没有木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进行取缔;二是要对木材来源不合法的企业进行惩处;三是要林政执法部门加强和铁路、交通部门的合作和沟通,加强对木材运输的管理,引导林业木材市场良性发展。
4 结语
要贯彻落实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针,就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强化我国环境保护执法力度,规范我国的环境保护机制,促进执法工作的落实力度,才能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高俊波,张晓清.加强林政执法工作的对策与建议[J].绿色科技,2011(12):182~183.
[2]谭天玲,陈 辉,沈 丽,等.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探讨[J].绿色科技,2012(9):218~219.
[3]林光平.试析林业行政执法中的现场勘验、检查笔录[J].防护林科技,2013(10):65~66,107.
中图分类号 S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196-01
2000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彭阳县启动实施,初期工程实施面积3.34万hm2,到目前为止,工程实施面积增加到7.27万hm2,工程覆盖全县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808个村民小组、10 996个造林小班,每年落实管护人员达131人。
1 主要措施
1.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工程建设成效,必须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了由林业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副局长、森林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森林派出所、天保办、林业站等人员为成员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小组,负责每年工程目标、任务、资金、责任的落实。二是县委、政府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纳入各乡镇和林业部门目标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三是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公室。负责编制工程规划和年度作业设计;检查、监督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管理;监督或直接查处毁林案件;负责天保工程项目的检查设计与工程档案的管理。
1.2 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传媒工具,通过刷写墙体标语、重点区域树立宣传牌、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材料、发手机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法律法规、政策等,使天保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自觉爱林护林的良好氛围。
1.3 强化管护,确保安全
一是认真落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每年按照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任务,落实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合同,把管护责任落实到个人和地块,实现“四无”和“四落实”。同时,每年注重护林员的上岗培训,进一步完善护林员周年管理和护林员考核办法,使护林员的管理更加规范。二是依法严打涉林违法行为。森林派出所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林地偷牧、非法占用林地、开垦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三是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按照“谁管辖、谁负责”和“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逐级签订防火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实现重点时段、重点地段“山有人看、林有人护、火有人管、责有人担”的防火机制,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四是加强森林病虫鼠害监测预报。在各乡镇建立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站,按时测报森林病虫鼠害和有害生物发生动态,根据监测预报结果,有组织地对鼢鼠、沙棘木蠹蛾、春尺蠖及野兔等病虫害和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确保林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1.4 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工程实施后,在执行好国家有关法律、政策、规定的同时,紧紧围绕新时期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目标,总结经验,认真完善和制定了《护林员管理办法》《天保工程管护人员奖惩制度》《天保工程巡山管护制度》《天保工程财务管理制度》等,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健康有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1.5 发展林下养殖,提高管护人员工作积极性
为提高管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从增加护林人员收入入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自2002年开始,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开始在各护林点放养土鸡,由于土鸡主要以林地中的虫和草为觅食对象,投入的人力少、成本低,而且效益较好。目前,林区放养土鸡的数量每年维持在10万只以上,年收入突破500万元,创造利润100万元以上[1-2]。
2 建设成效
一是通过落实管护责任,切实保护了森林资源,提高了森林资源质量,优化了森林资源结构,增加了林草植被,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蓄积量,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截至2012年底,全县森林资源累计保存面积达到13.04万hm2,活立木总蓄积15.3万m3,森林覆盖率25%,分别比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前提高了7.19万hm2、7.2万m3和10.8%。二是提高了人们的绿化意识、现代林业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增强了群众爱林护林、爱绿植绿的积极性,加快了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三是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部分人员稳定从事护林工作,增加了收入。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护任务越来越重。随着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项目的实施,管护面积逐年增加,管护难度和管护任务越来越重。二是管护人员文化层次低。林区人员流动性大,聘请的管护人员年龄偏大,巡山记录简单,管护合同的严格执行不到位。三是林区后续产业发展滞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护费主要用于管护,工程区发展林下经济等产业缺乏资金扶持,导致后续产业发展缓慢。四是林区基础设施薄弱。突出表现在林区道路、护林点、水、电、通信及办公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3]。
4 建议
一是创新管护模式,维护生态安全。认真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坚持“四位一体”综合管护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实现管护模式的新突破。二是组建国有林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生态移民迁出区植树造林后,对集中连片666.67 hm2以上的区域,通过组建国有林场进行代管,确保管护效果。三是培育壮大后续产业,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扶持农民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天保工程区林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四是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护林点、效益监测点、林区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4]。五是认真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全力做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森林抚育等公益林建设项目的实施,增加林草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升工程建设成效[5]。
5 参考文献
[1] 刘俊.山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实践与思考[J].林业经济,2006(9):25-28.
[2] 王顺彦.甘肃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现状分析[J].甘肃林业,2004(6):5-7.
中图分类号 S7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213-01
1 松多林场基本情况
松多林场位于互助县东南部,北靠互助县北山林场,东南宇乐都县相连,西与互助县五十乡、红崖子沟乡毗邻,南北长27 km,东西宽纳入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内,林区内乔木树种有祁连圆柏、青海云杉、白桦、红桦、糙皮桦、青扦等,有这些树种组成的林分主要是纯林,以单层同龄林为主,目前处在幼龄林阶段。
2 松多林场取得的成效
2.1 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成效显著
建国以来,松多林场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的前提下加强了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坚决制止乱砍滥伐;定期测报森林病虫害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有害生物;森林防火警钟长鸣;森林经营工作常抓不懈,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同时着力抓好国家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工作,保护野生动物100余种,野生植物300余种。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在恢复和重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1-2]。
2.2 林场产业发展趋势良好
松多林场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对外进行有控制和有目的的开放,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优势,以森林旅游为重点,积极发展种苗业、养殖业、林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项目。通过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建立苗圃等方式积极发展林业产业,不断增强了林场的发展后劲,带动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3]。
2.3 林业科技示范作用明显
在长期实践中,松多林场积累了大量在多种立地条件下培育森林资源的经验和技术,在树种引进、良种繁育、造林模式、栽培技术、干旱造林、治沙造林等方面摸索出了一套切合实际、适用性强的先进技术,在科技兴林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为林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2.4 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带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松多林场位于深山,是多条河流的源头,其茂密的森林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森林就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水库。此外,松多林场在促进带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国家建立的专门从事林业生态建设的单位,在林业生产技术、设施设备、经营管理、产业开发及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尤其是松多林场位于乡村,与乡村林地毗连或相互交织,生态建设的经验与成果对周边林业生态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3 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3.1 森林防火是维护林区社会安定的需要
在林区,森林是林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森林防火关系到千家万户。森林火灾会给林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困难,直接威胁林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使森林遭受破坏,甚至消失。严重的森林火灾不仅会毁坏房屋等建筑,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失去家园。因此,森林防火关系到林区社会安定,应当在防范意外因素引发林火的同时,防止少数故意纵火的不法分子危害林区安全[4]。
3.2 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与发展林业的需要
森林是发展林业的基础,防止火灾就是保护森林。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属于少林国家,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2%。因此,我国林业部门所要做的主要工作是要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广泛进行国土绿化、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事业的基础工作,应防止森林火灾在短时间内烧毁大片森林,阻碍林业的发展[5]。
3.3 森林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森林是人类及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是陆地上下垫面最高、范围最大的生态系统。众所周知,森林在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森林火灾会使森林的这些功能减弱,甚至消失。因此,防止森林火灾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3.4 森林防火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
森林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在大面积国有林区、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分布有多种古树名木、名花异草及珍禽异兽,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森林火灾能使这些宝贵资源付之一炬,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森林火灾[6]。
3.5 森林防火是松多林场的重要职能
松多林场是林业最基层的经营单位,肩负着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职责。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苍翠茂密的森林化为灰烬,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做好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要。
4 建议
4.1 坚持防火宣传常抓不懈
以宣传《森林防火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为主要内容,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编写墙报、发放传单等形式,组织开展经常化、广泛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在林区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舆论氛围。
4.2 坚持隐患排查常抓不懈
严格落实火险防范措施和隐患排查处置制度,对林场内各山头、坟头和林缘各村头、田头的险情隐患排查不间断、细致无疏漏、全面无盲区、处置不延误;对自身难以解决的重大险情隐患,必须及时上报县林业局,严禁瞒报和迟报。
4.3 坚持备勤保障常抓不懈
层层落实领导带班、防火值班、逐级督查、火情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县级森林消防专业队集中食宿,统一待命,保持重点防火期内人人在岗,严阵以待,并坚持按计划开展技能练兵,按照扑大火、救大灾的实战标准要求配足配齐扑火设备和物资。
4.4 坚持火源巡查常抓不懈
将防火责任逐级落实到护林防火员,由林场领导督促护林防火员落实全天候上岗执勤、全覆盖巡山护林职责,切实加大责任区的野外火源巡查力度,发现林区烧荒炼地堰等未经批准擅自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必须果断制止;对重点防火期内入山的车辆和人员必须进行严格检查,坚决杜绝火种进山;对春节、清明、五一等重点节日的民俗用火必须实行严密监控,切实杜绝森林火灾发生。
5 参考文献
[1] 王广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动护林防火工作创新[J].中国林业,2009(8):59.
[2] 王立国.浅谈护林防火应做好的几项工作[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14):227,263.
[3] 刘欣,潘宇峰,蔡志勇,等.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6):111.
从以往国营林场的经营来看,其中有的国营林场目前的经济较为紧张,为了缓解自身经济方面的压力,早采和超采是常采用的手段,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缺失,加上检查、监督机构的不作为,甚至是相互包庇等,从而使国有森林资源消耗缺乏有效的约束,森林资源的消耗无法客观的反映给资产管理者,时常出现上述的多采少报,少造多报的现象出现。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通常都是通过人为在野外实地调查得出的,调查的结果应该是客观公正的,能够真正的反映出事实资产,但是由于地方局部利益存在,客观公正的调查结果时常受到人为的篡改,如为了将一部分国有森林资产占为己有,将调查的森林资产可以少报,又或是为了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又将森林资源的数字任意的加大,当得到国家投资后又将数据进行篡改,亦或者是为了达到某种荣誉、某种目的而修改资源数据等,如果没有一个权威的、独立的森林资源审计机构,这种人为篡改森林资源数据的行为将难以遏制。
对于国有森林资源的管理,国家一直在强调森林培育的重要性,所以森林培育一直是森林资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国家为了鼓励培育森林行为,采用的是谁培育的森林面积越大则造林补助就越高,体现的是多劳多得原则,但是长期的仅考虑造成面积,造林面积越大,则当地的造林成绩就越大,得到的造林补助也就越高,在监管制度不完善的局面下,虚报面积的情况就时有出现。
从上述几点来看,我国的森林资产在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管理制度方面的缺失,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无法做到实时的、客观的监督,而建立起完善的森林资源审计制度就是完善控制森林资源合理消耗机制,从而来约束国营森林企业能够产生一种约束力,同时通过独立的、权威的监督机构对当前森林资产的相关进行调查,反映出森林资产真实的消耗情况,确保实现国家的利益,可见森林资源审计对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所以有必要研究国有森林资源审计相关事宜。
二、国有森林资源审计的作用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森林资源短缺和国民经济建设这一矛盾越来越深,使得人们对于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的认识逐渐提高,森林资源的管理就是通过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来协调国有森林资产和森林经营单位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活动,它主要通过的是计划、组织以及控制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时森林经营单位的各项活动科学化。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森林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确保森林企业的经验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监督工作中的审计工作又是重中之重,审计工作能够及时的反映出森林经营企业的经验情况,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当前森林资产的真实状况,判断出森林资产是否是增值还是减值,判断出当前森林企业经营是否合法,如果发现森林企业存在着违法或违规的行为,会督促企业及时进行整改,提出整改的建议,以补救曾经出现的错误,从而减少国有资产损失,确保国家的利益。此外森林资源审计工作具有间接控制森林资源管理的功能,能够直接的影响着森林企业的经营,主要是因为其监督的内容多样,包括了森林资源调查、资源档案的建立、伐区验收、采伐许可发放、造林成效调查等,对森林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都有极强的监督作用,对森林企业的经验其中极强的约束作用。
三、构建完善的森林资源审计体系和制度
森林资源的审计不同于普通企业的经济监督,它必须具备独立的审计体系和审计制度,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进行严格监督。
(一)构建森林资源审计体系
一个完善的森林资源审计体系是明确体系中各人员的具体职责,森林资源审计机构的职责是严格按照审计流程客观公正的监督和审查被审计对象当前的经营情况以及调查出当前森林资源的现状,得出科学的结论反馈给森林资产所有者,同时对监督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督促被审计者落实,可见森林资源审计机构是森林资源审计任务的直接承担者,只有明确了审计机构的职责,才能够保证审计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所以需要在森林资产各级主管单位、森林经营单位内部设立其森林资源审计部门,并保证森林资源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区别于一般中央和地方部门。
在整个森林资源审计体系中,中央国有森林资源审计部门比上述提到的地方森林资源审计部门的职责更加重要,它在体系中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国家总体利益,对全国的国有林都有审计的权力,并指导各地方森林审计部门的指导工作,地方森林审计部门主要对当地的国有森林进行审计和监督,将审计和监督的结果上报给上一级的森林审计部门,最终所有的审计数据将会上报到中央森林资源审计部门,中央森林资源审计部门对所有上报的审计数据进行核实,从中提出建议,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失。
(二)构建森林资源审计制度
1.1森林资源流转的现状
据调查,**市森林资源流转工程起始于1980年代末。经历了林改前和林改后两个阶段。林改前,也就是1990年代初,**市各地就摸索宜林荒山、有林地以及荒地滩所有权与经营的分离,推行了拍卖、租赁、合伙经营等新型森林资源流转形式,森林资源流转处于起步阶段。据调查统计,**市各县(区)林改前共流转林地9.3万余hm2,其中资溪县1.6万hm2、乐安县1.3万hm2、崇仁县0.67万hm2、临川区1.3万hm2、黎川县1.0万hm2。在此期间,由于林业“三定”时部分林地权属没有真正落实到户,林业产权缺乏法律上的保护;有些林地、林木流转大部分都是由村、组干部说了算;转让合同也没统一格式,这时期的流转工作基本上处于一种起步阶段。
这次林改后,由于林地、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得到明晰,取消了木竹农业特产税,调减了育林基金征收基数,放活了经营,极大地激发了林农投资林业的积极性,涌现出一大批大户造林,民营公司和企业建基地,使森林资源流转向能人集中、向大户集中、向民营造林企业集中、向加工企业集中,森林资源流转速度加快,流转效益较为明显。林改后,**市各县(区)森林资源流转1.98万hm2,其中,资溪县0.5万hm2、乐安县0.1万hm2、黎川县宜林地流转面积达0.2万多hm2,平均租赁价由原来的750元/hm2左右上升到3000~4500元/hm2左右,高的达7500元/hm2。为规范森林资源流转行为,资溪、乐安、黎川等县建立了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和具体的操作方法;规范了森林资源流转的操作程序,使得林改后的流转工作正朝着健康有序的轨道万进。
1.2森林资源流转的主要形式
1.2.1竞价拍卖。即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面向社会竞价转让林地经营权。经营者出资买断一定年限的国有或集体林地使用权或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按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次性或分期上交权转让金或保证金,对经营收益,在交纳税费后,其余归经营者所有。如乐安县林权交易中心共拍卖了13宗林地,流转林地面积0.1万hm2,成交价2359万元,成交价比起拍价高出179万元,为林权权利人增加了收入,也为做好森林资源流转工作奠定了基础。资溪县为推进国有林场转制,对0.39万hm2速生进行了拍卖流转,流转交易金额达1.18亿元。
1.2.2租赁经营。即将林地实行公开招标等形式,租赁给本村村民或社会上有经营能力的单位或个人营林、造林、种果栽竹,经营单位或者个人根据租期年限,分期支付或者一次性支付林地租金。一些民营合同、国有林场大都采取租赁方式获得林地使用权进行造林。如黎川县引进江西瑞森公司,投资1亿元人民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了0.67万hm2工业原料林基地。乐安县的“新大地”和“长青”、大亚木业、瑞森造林公司等企业通过租赁山场造林达0.1万hm2。
1.2.3股份合作。即联营造林,包括林农之间自愿组合,以林地、劳力、资金入股,联合开发,按股分红;企业以资金或技术入股,村组或林农以林地、管护入股,收益按协议分成。乐安、资溪等县实验林场与村组进行联合造林,采取村组以林地入股,林场以资金、技术投入等形式进行联营造林,双方采取四六或三七或二八分成,**市采取此种方式进行流转造林的达2.67万余hm2。
2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思想认识不到位
林改前,有些乡、村基层干部片面强调或夸大流转的作用,有的竞采取强制的行政措施来进行森林资源流转,大多数林农在森林流转中图简单、怕麻烦,普遍不愿意到林业部门办理相关流转手续。林改后,有些乡、村基层干部又认为林地既然由农户家庭承包了,那么造与不造、造好造坏都是农民自己的事,没有积极引导林农进行流转工作,对搞好流转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也有的干部认为林权分到千家万户,给林业生产规模经营带来了困难,不利于集约经营,加上基层收取的税费取消了,对森林资源流转没有积极性,对其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另外,也有些农户担心森林资源流转会改变土地承包权,宁愿抛荒也不愿流转。
2.2流转工作混乱
林改前,由于没有森林资源流转过程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文约束,也没有交易中心这样的机构和交易场所,体现不出公开、公平、公正,不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①转让程序不规范。有的地方在大多数林农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况下,乡、村搞强制性的流转林地,打乱了原有承包关系,损害林农合法权益。②少数乡村干部暗箱操作,非法流转集体林地,有的地方乡村组织和企业联合起来打林地和林农的主意、侵犯林农正当利益。③以行政命令强迫经营者流转林地,大面积流转给企业经营,影响林农的正常生产和生活。④在流转过程中,大多没有进行价格评估,林地资源价格混乱,随意性大,造成资产流失。⑤管理机构不健全,供求信息不流通,合同纠纷得理不及时,使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⑥少数黑恶势力参与,过去流转时存在少数社会闲杂人员和地方恶势力强买强卖行为。现在进入交易中心公开流转后,杜绝了前一种情况,但又出现了少数黑恶势力串标、扰标的“标霸”现象,影响了公开、公正的原则。
2.3合同协议不规范
流转合同是森林资源转让双方依法签订,双方必须遵守的法律性文件,具备严格的法律意义和法律责任,也是双方必须履行的合同文约。**市因森林资源流转双方在签订流转合同时随意性大且不规范。引发了许多矛盾纠纷。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流转年限不规范。在流转协议中对流转年限上没有明确,如写上“只要政策不变,就永久流转”。二是没有明确的分成比例。流转协议中未注明双方利益分成比例。三是绝大多数都是私下流转,即使签订了合同也存在着手续不全、不规范、条款不完备等问题,缺乏法律保障,隐患较多,造成很多纠纷。如在税费改革和林改前,农村税费、统筹提留比较重,南丰县三溪乡有些农民不重视山林,都想以离开土地方式逃避税费任务,他们基本上是将山地托付给他人或村组管理,流转形式上口头协议多,即使有书面协议的,内容也极为简单,现想收回林地,引发了诸多纠纷,并有多起到法院,法院也觉得难于裁决。
2.4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在《江西省森林流转条例》颁发之前,森林资源流转普遍是无章可循,无法规可依,基本上处于一种自流状态,致使历史遗留问题多,且难以解决。一是林业“三定”时遗留的问题。“三定”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山林权证大多由生产队干部填写,重登、漏登、错登的比较多,引起山林权属争议。二是根据当时政策收回林地又流转出去引发的纠纷。按照林业“三定”的政策规定,农户的自留山、责任山,如果三年不造林可以由集体组织收回统一造林,为此,许多农户的自留山和责任山被集体收归造林后,流转出去,直到**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出台后,才禁止集体收回农户自留山和责任山,期间引发了很多纠纷。三是村民既未得山又未得利造成的纠纷。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出台之前的林地、林木流转都是村、组干部说了算,没有经过村民代表和村民大会的同意,造成现在分到山的农户与承包大户之间的矛盾,大多数承包大户都在租山时一次性付完租金,且被村集体使用,而分到山的农户既没有得到山,又没有得应有的利益补偿。四是跨县、市、省的权属纠纷更难处理。宜黄、乐安、资溪、黎川四县都反映一些历史遗留权属纠纷和跨县、跨市、跨省边界的林地纠纷,权属难于确定。五是“谁造谁有”政策引发的遗留问题。南丰、黎川两县反映以前按照“谁造谁有”的政策,造成林农、果农在就近、宜林的个人、集体荒山上大面积开发,当时不存在流转,开发了的就成了自己的,现在处理起来十分棘手。
2.5林业融资渠道不畅
大面积承包林地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承包大户一般没有贷款担保单位,又不能将林地使用权作为贷款抵押。致使广大林农很难从信贷部门贷到款。当然,各地有一些地方开展了一些零星的林权抵押贷款,这主要是林业加工企业和民营造林公司之间开展的。其主要原因这些企业与信贷部门熟悉,关系较好而获得的,实质上单纯依靠林权抵押开展的信贷支持林业发展在**市还没有完全开展,致使承包大户在林地开发上存在严重的资金困难,制约了林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3搞好流转的建议
3.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森林资源流转的领导和引导
依法有序地进行森林资源流转,可以促使林地等林业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对于盘活林地资产,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林地产出能力,促使林业生产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森林资源流转的领导,对林农的森林资源流转进行有力的指导。首先,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准确认识自身在推进森林资源流转中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规范对森林资源流转的宏观调控,建立对森林资源流转的监督、指导制度。其次,要在基层组织广泛宣传森林资源流转的意义和作用,在农村开展有关林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尤其是基层集体组织负责人思想认识。要通过林权改革,积极探索有利于农民积极参与,有利于保障农民利益的流转方式,把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引入林业生产。第三,要鼓励、支持、引导广大林农走股份合作经营之路,使林农既不失地,又不失利。可采取“公司+农户”、“能人+农户”和联户造林的方式参与林业建设,促使林业生产向有技术、有资金、有能力的组织和能人集中,鼓励、引导、支持林业生产在结构调整、连片开发、规模经营上做文章,促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对林改前发生的森林资源流转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已流转的林权,要区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按照“维护、协商、纠正”三个层次加以解决。对依法操作、手续完备的应当予以维护;对基本合法、确有不合理或争议较大的,要在政府主导下协商解决;对暗箱操作、、、损害集体和群众利益的,要依法予以纠正。针对过去因山林抛荒被集体收回,或由他人造林的,按照“谁造谁有”的政策落实林权,并协商确定林木收益分成比例;但在林木采伐后,应将林地使用权再归还原承包户。
3.2健全机构,重点抓好林业交易中心建设
首先要加快林业产权中心的建设。各县(区)要按照中央、省、市有关要求,建立和完善林权交易管理机构,行使林权证发放、林权登记、林地承包合同管理、林权抵押登记等职责。落实编制、人员、保障经费,规范林权交易中心的管理、规范交易和收费行为。其次要严格按照《江西省森林流转条例》的规定,结合抚**市的实际情况,借鉴外地的经验做法,制定完善森林资源流转的实施办法,确保农村森林资源流转依法有序进行。第三要尽快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队伍建设,各级林业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现有人员参加森林资源评估培训和考试,以尽快获得森林评估资格,解决基层交易中心评估人员不具备合法资质的问题。
3.3规范操作,使森林资源流转纳入规范化轨道
要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森林资源流转合同的订立、鉴证、登记制度,确保农村林地依法规范有序流转。要采取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把农民之间的自发流转引导到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规范流转,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到林权交易中心办理林权变更手续,减少因不规范引起的各种纠纷。要加强森林资源流转动态监督管理,包托实行界定林权、实施产权登记和产权变更登记管理,监督产权行使和市场活动规划,调处或仲裁产权争议,保障和协调各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等。要加强资产评估监督管理,包括对林地资产评估方法、适用技术的行业管理和对专业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人员资格审查的监督管理,确保资产评估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要加强森林资源流转运营服务,培育林地市场,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流转运行机制和相应的管理监督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森林资源流转程序、流转双方资格审格、合同的审批,确保流转活动的公平性、合法性,协调森林资源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对双方发生的纠纷及时调解,保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4切实完善林改配套措施
林改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是建立一些配套措施,切实解决林改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巩固、完善、发展林改工作成果,使**市林业发展向更快的方向迈进。
4.1要积极调处尚存的山林权属纠纷
在这次林改中,**市各地在这次林改中调解处理了大量的纠纷,但仍有部分山权纠纷没有得到解决,特别是各县(区)沿存一些跨省、跨市、跨县山林权属纠纷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必将为林区稳定工作留下隐患,并且在今后林木经营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山林纠纷。建议市、县都应成立山林纠纷调处办公室,定编定专职负责山林纠纷的排查和调处。近期要组织由市政府牵头,从相关部门和各县(区)抽调人员组成跨县、跨市山林权属纠纷处理好。同时,请省林业厅出面调处跨市、跨省的权司纠纷,切实做到处理一起纠纷,完善一批权证,稳定一方关系,发展一方经济。
4.2要加强林政管理
林改后,一方面广大林农的造林积极性普遍高涨,另一方面,乱砍乱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据调查反映,由于木材价格的上涨,各地偷盗偷伐国有、集体森林资源的行为时有发生,无证采伐、无证贩运、无证加工的现象仍然存在。建议:各林区县可以参照资溪县建立林业综合执法大队做法,逐步将林业主管部门内部分散履行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市场监督等行政职能进行适度整合,推进林业行政综合执法,保障公正执法。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要作为林业经营者的坚强后盾,严肃查处干扰经营、毁坏苗木和幼林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建议林业部门要继续开展如“绿色旋风、绿盾、绿剑”等保护森林资源专项行为,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开展集中打击,加强木材采伐源头管理,实行伐前设计、伐中检查监督、伐后检查验收制度,严禁乱砍滥伐行为,规范林木流通秩序,严厉打击无证收购、无证运输和无证经营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维护林区的稳定。
4.3要加快林业服务体系建设
林改后,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重要任务是要加快林业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为林农提供各种配套服务。要抓好林业科技服务队伍建设,为广大林农提供良种育苗、病虫害防治、林木栽培等技术指导。建议各地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激厉机制,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市林业科技人员,为林农提供面对面的服务,通过大力实施林业科技“上山入户”工程,促进林业科技与生产相结合,提高林业的综合效益。要加快林业“三防”体系建设,乡村两级要在互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组建林业“三防”协会,把千家万户变为组织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阵地。要在林区建立林业协会。即在林区有条件的村,采取政府引导,林农的自愿的基础上,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为纽带,以村或村组为基础组建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营实体,提高林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为林农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4.4要多方融资,切实解决林业生产资金困难问题
①要建立林业发展基金。随着森林资源流转的不断深入,流转回收的资金数额较大,是林业再投入和保障林业发展后劲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各县(区)要适时从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林业发展基金,财政也要根据当地的林业发展规模和林业企业提供的税收,安排适当的财政预算作为林业发展基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用于支持林业生产持续发展。②要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制定有利于支持林权抵押贷款的相应政策,加强与金融系统(如农村合作信用联社、农业银行等)的沟通支持与协调合作,抓紧建立和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办法,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融资成本,加大农户联保和小额贷款力度,尽快开展森林资产抵押贷款业务。③要加快组建林业担保公司。市、县(区)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快组建林业担保公司,为林业企业和林农贷款提供但保服务。④要努力创造条件,开展“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防治”两种林业保险。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林农自愿、稳步推进的原则,重点推进森林火灾保险,尝试开展森林病虫害保险业务。⑤要制定优惠政策,提高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建议市委、市政府也要出台引导、鼓励、支持林业生产发展优惠政策,通过森林资源流转,建立起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促进社会要素向林业聚集,为**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4.5要加大投入,确保林区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