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育科研的功能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保证了此报告的顺利实施与完成。1976年,鉴于对培训位置供求数据的统计与对培训位置的规划和预测的需要,《培训岗位促进法》生效。其中第一次明确联邦政府将职业教育报告作为每年对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综述性报告,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和职业教育计划的制定。1977年,形成了第一本职业教育报告。其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又将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规划相联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研究在国家职教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任务,并就为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研究组织与机构、相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地位及作用
1.《职业教育报告》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每年出版的职教政策性报告它是联邦政府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是所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称之为德国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白皮书。
2.《职业教育报告》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联邦职教所研究、起草它对整个联邦职业培训的质和量统计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完成此报告的宗旨是将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协助联邦政府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3.《职业教育报告》自1977年开始研究,已有20余年了它对教育政策及社会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此报告所形成的历年对培训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德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二是它对社会、企业培训岗位的设立,家庭、个人职业岗位的选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报告。以1997年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总结与评价;现实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及前景展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出了德国政府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态度与意见,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性的预测,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意志与思想;但同时不排除社会各界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工业界、社会少数派代表的意见。
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状况及数据统计。以1997年为例,主要有:职业培训的量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等。
两部分的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侧重于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前沿性的课题研究,体现出教育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咨询与指导、促进与支持妇女及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新的职业及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异及教育政策诸方面的内容,其全面与详实是任何一类研究报告所不能比拟和涵盖的。
四、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内容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之所以能在德国教育界与经济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将职业教育研究与国家的教育及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指出,职业教育规划是协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可能符合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职业教育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培训单位提供的从性质、数量、规模和地域的培训名额的统计与分析,预测并提供职业培训位置。因此,要求联邦主部门对职业培训名额在地域和行业方面的供求发展进行经常的观察,具体的内容即为年度报告,报告中须说明下一个年度可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名额的情况,若应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能得到保证,则必须在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建议。
鉴于此,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与预测构成了整个报告的主体,是整个报告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种研究内容与时展需要相结合的思路,使职业教育研究一开始就纳入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综合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通过以分析职业培训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实现了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统一,这也从某种方面体现出了德国民族务实、求真的民族个性。
这种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预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系统的对职业教育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界、行业组织、工会团体、公开的社会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征是,这份报告为广大青年及适合培训者所利用,成为其选择培训位置,确定将来的就业机会与可能的重要工具。
2.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将教育决策、规划与管理紧密与教育研究相连突出的特征就是联邦职教所的建立,同时赋予它的法律地位及任务。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教所是一个法人团体,主要任务有:①协助准备国家的培训条例和其他法则、职业教育报告及进行职业教育统计;②促进模式试验;③就职业教育问题向联邦政府提供咨询,进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④编制获承认的培训职业目录;⑤审核、批准并赞助职业培训函授课程。联邦职教所属于联邦教育科学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决策机构,同时,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了主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监督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完成及研究内容的专业水平。
3.职业报告除大量的统计数据外,还反映出大量的研究课题、典型试验,代表着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平,其观点与内容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国家最高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联邦职教所除完成历年的政府报告外,还承担有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任务,至今进行了约125个专项典型试验课题,它以不同的时间周期来运作,在每年的报告中将不同的研究成果反映于其中。目前包含在此报告中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类,即重点研究课题、一般性研究课题、超前研究课题及国际资金资助课题。其中超前研究课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自1995年起为适应职业教育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情况而设立的,迄今为止进行了三方面内容的专项研究,即职业资格和能力与职业的升迁;新的职业与新的就业领域;通过教育改革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典型试验及其成果反映出德国职教研究的特色及价值取向。1978年以来,联邦职教所利用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的资金资助校外职业教育典型实验,以开发和实验职教实践的新举措。这类试验内容与问题来自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了研究的社会价值。如“学习岛”的研究,新职业与就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兼顾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双重需要的研究,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将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
4.研究数据的全面与可靠,保证了报告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决策服务的价值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上一年度截止到9月30日登记入册的培训合同签订数及由联邦劳动局介绍但未被利用的培训位置数和在联邦劳动局登记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②预测该年度的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和可提供的培训位置数额。历年报告就上一年职业教育形势与培训位置的供给进行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供需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与展望。
为了保障此数据统计的收集与整理,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统计归口及管理制度。其中联邦统计局主要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基本统计数据,保证此数据的共同利用价值;具体有关职业教育数据内容的调查设计、数据的登记整理及培训合同签订数由联邦职教所管理进行。此数据与各级地方劳动部门登记的需培训人数构成培训位置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数据。各州统计局负责本州职业学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劳动就业人口数和参加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数则来自联邦劳动部。
5.报告中反映出研究者的科学的务实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贯穿此报告体现出的是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实用性。每年的4~5月份将下一年的报告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及内容分工,这种分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年度报告的任务承担者,必须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从事此报告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约有80余人,相当于全所人员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了此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此外,这种分工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具体,作为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此方面的内容,达到报告内容的准确与实用。
五、中国职业教育报告情况及其发展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本国的具体研究需求相结合作为努力方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报告,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份数据汇总与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与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相比,存在着几个不够明确的问题。第一,报告的属性问题,即此报告属于研究性的课题还是同时具有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功能,这决定着报告的写作方向与具体内容的制定,正因为对此问题界定不够明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报告内容与结构问题的反复争论。第二,报告的特色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内容上讲,我们的报告在目前不可能对劳动力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其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历年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数据统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对构成中国职教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报告成了年复一年的统计资料,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三,报告的结构问题,即在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就数据分析与宏观决策研究的结合,整体描述与地方特色的兼顾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报告中如何体现此类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对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与推广问题,作为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加以考虑。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为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在总结我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研究情况,为完成我们的报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如果历年的职教报告是我们今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与咨询工具,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对教育科研做出具体化的规定时,我们的报告迫切需要进行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对完成研究所应有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人员经费、时间进度等方面,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完成报告的任务。
2.对现行报告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就其形式、结构、篇幅等具体事项做出原则规定,使报告的完成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就报告所涉及的数据统计、文献资料,应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及我国的地域差距大的特点,作为一份政策性的参考资料,发挥地方研究部门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的研究特色,使报告成为各地经验利用与推广的工具,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3.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特别是报告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除需要对现实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外,就问题本身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并能够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为此提高从事研究报告人员的科研水平,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语文课程的工具作用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情感熏陶的作用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儿童的情感就像一潭池水,只要一颗小小的石子,就会泛起粼粼波纹。小学生的阅历浅,经验少,想学好语文可谓困难重重,凭近似“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收效甚微,而让学生主动地投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语文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相统一。如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性,讲读教学中必须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从思想素质和语文素质两个方面都得到提高。
那么,我们是如何在讲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呢?
2.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要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爱国的种子,就必须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
中华民族创造了数千年来的人类文明,同时也孕育了无数的爱国民族英雄,这些在语文教材中有较多反映。如郑成功、文天祥、、飞夺沪定桥的英雄们,这些英雄宁死不屈、气吞山河的气慨令人震撼、可歌可泣。我们应通过课堂语文教学让学生与这些爱国民族英雄的思想产生共鸣,使他们在对英雄的敬慕中产生爱国主义情操,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道德思想品质教育。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许多课文是我们进行道德思想品质教育的好教材。如忠于职守,主要表现就是全力救人,做人之道,主要表现就是在救人中所体现的人生理念,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妇幼这些弱势群体的保护、彻底的忘我、与事业共存亡的精神等。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的认识上开到了一个高度。这就是语文教学,又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在教学中穿插思想品德教育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
对美的向往是人的本性,培养学生的审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小学语文课文中经常同时出现一美一丑的两种事物或现象。教师应抓住它们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使学生懂得美与丑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说了很多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那么我们怎么在教学的实际行动中应用它的这些功能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⑴找准教材的教育切入点
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素材,找准教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⑵语文教学中的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互动。教育也如此。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
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
⑶通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源于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L.Austin)。他在1962年发表的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论言有所为》)被认为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奠基之作。书中提出语言不仅是描述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奥斯汀之后,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塞尔(J.R.Searle)将言语行为系统化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即有话不直说,不以常规的、规约的表达方式说出,而采用委婉、迂回的说话方式,因而说话者的意图需要一定的推理才能明白。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与语言结构有关、与言语发生的语境、说话者的意图等内外部因素有关,而为什么采取这样的结构则隐含着一定社会文化因素和情景因素。因此,对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把语言结构的字面意义和语境的隐含意义结合起来,并准确地理解语用者的言外之意。
教师话语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王银泉在《第33次国际英语教师协会年会侧记》一文中引用Steve Walsh的话,Walsh指出,外语课堂与其他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语言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教学的媒介。它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都是至为关键的。所以教师话语的成功运用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且积极或消极地影响学生语言的输出。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要“活动者”,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辅导者”和“引导者”(应惠兰,1999;周星、周韵,2002)。教师的角色从课堂的主导者转换为课堂的引导者之后,教师如何恰当地使用课堂话语这一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间接言语行为分类
1.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
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指已被约定俗成地表达了间接言语行为,也就是说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中话语的字面意思与说话人的真正意图基本是一致的,它已形成一种惯常使用的标准格式,听者不需要费尽心思考虑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即言外之意,只需根据自己在日常交际中非常熟悉的句型做一般的推理就可以听出说话者的言外之意。
2.非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
与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相比,非常规性接言语行为会更加复杂、隐晦和不确定,这是因为在非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中,不常用那些惯常表达法来表达意图,致使言语的字面意思和言外之意相差太远。在这种情况下,听者要理解弦外之音,即间接言语行为,语境就显得很重要了,即听话者和说话者必须拥有共同的背景信息,也就是说非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更多地取决于已知的背景信息,取决于语境。
三、教师话语的类型
教师话语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英语教学话语;另一类是同教学内容无关,但起着组织与引导教学作用的英语课堂用语。由于在教师话语中课堂提问与教师反馈对课堂质量起着更直接的决定作用。本文重点针对这两者进行分析。
1.课堂提问。
教师话语的一个重要类型就是课堂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而基本的环节,许多教育家都作了精辟的论述。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并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强化”,而且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和检查其理解,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外语学习环境,课堂提问对于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尤其重要。课堂提问所涉及的问题可分为两种类型: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参考性问题指的是无确定答案,学生在回答时可以各抒己见、自己发挥的问题;展示性问题指的是那些答案确定、提问者要求回答者将既定答案说出来的问题。通常认为,使用参考性问题更加贴近真实自然的话语模式,使学生在回答时进行有创建性的自我表达,可以增加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培养英语交际能力,进而促进语言习得。因此,教师多使用参考性问题可以使课堂上有更多的交流,而展示性问题在课堂以外的环境很少用到,所以建议教师酌情使用。
2.反馈语。
反馈语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理解性的反应,并做出评价或进行纠错等,它是教师话语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反馈可分为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教师通过给予积极反馈,不仅可以使学生知道自己正确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可以使学生拥有成就感,增强学习动机,更愿意参与课堂活动,大部分学生希望自己的表现得到肯定。所以教师反馈的语言不应该是笼统的“good”,“right”,而应具体些,让学生明白自己哪说得不错,哪里还有待改进,对其他同学也能起到间接指导作用。消极的反馈包括:忽视学生的回答,学生回答正确教师不表扬;急于对学生出现的语法、语音、用词方面的错误进行纠正,中断学生的回答。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不同反馈,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是不一样的。积极的反馈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消极的反馈,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往往使学生感到羞愧,并使他们在课堂上处于被动,不敢回答问题,学习兴趣下降,并放弃试图做出正确回答的努力。
四、教师课堂话语中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分析
只要对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稍加观察,就会发现语言具有间接性。也就是说,人们出于礼貌或者为了避免尴尬常常“拐弯抹角”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这一语用功能的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以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并教会学生理解且加以实践,那么课堂教学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下面是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语用功能分析教师课堂提问和反馈的实例。
1.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用以建立适当的人际功能,而这种人际功能的建立是完成交际意图的前提。(T=teacher,S=student)
T:Now I want a student to answer my question.
S:Could you give me a clue?(The student hesitates for a while)
T:That’s OK.
在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外语课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即使不懂不会,也不敢说出来。适当地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可以打破僵局,而且能促进课堂交流的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的目的。上述对话中如果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两者之间的对话就会中断从而影响正常的交际。
2.用于礼貌的请求,使听话者乐于为说话者“效劳”。
T: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S:I’d like to do it.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并非人人之间都有一定的约束力,在这“松散性”的社会结构中,听话者既可以做说话者所做的事,又可以谢绝,甚至不予理睬。因此,说话者尤其是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需要采用一定的提问策略和方法,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问答。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放下“架子”,采用温和的方式使学生乐于为之“效劳”。
3.用于委婉的谢拒,尽量减少和避免伤害说话者的面子。
S:I’m sorry.Can I recite the text after class?
T:You promised me to finish it on time. (How foolish you are!You couldn’t do it last time.)
4.用于批评忠告对方,但用间接言语行为会使批评忠告造成的伤害和威胁尽量降低,维系说话双方的关系。
T:You can do better if you prepare a little earlier.
T:I would suggest that you practice more in your spare time.(Stop,you are totally wrong.)
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馈时,积极的反馈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而且会保全他们所谓的“面子”,提高他们学习兴趣、拓展思维;相反,消极的反馈则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扼杀其学习兴趣。善于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教师会尽量避免去伤害说话人的自尊并试图用最易被接受的方式鼓励学生去改正错误,取得进步。
由以上例子可见,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教师的课堂提问和反馈起到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新时期英语课堂强调语言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的存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语言存在形式及其内容的分析和交流,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问题提出并得到有效回答”和“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合理反馈”的场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适当地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并能教给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双方在课堂提问和反馈时就会自然地达成共识,削弱教师与学生间的“权力等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交际目的,从而促进语言的习得。
参考文献:
[1]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Oxford:OUP,2002.
[2]Searle,J.R.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Cambridge:CUP,1979.
[3]Searle,J.R.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Cambridge:CUP,1969.
[4]刘君红,范杏丽.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说略.外语教育,2003,(0):39-43.
[5]汤燕瑜,刘绍忠.教师语言的语用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9-23.
[6]王银泉.第33届国际英语教师协会(IATEFL)年会侧记.外语界,1999,(4):36.
我们知道,应试教育造成学生高分低能,严重脱离实践,缺乏创造性。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阶段,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应试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为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打基础,为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学化学实验因为其功能,正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特别把实验方面的内容单列出来,以示重视。我作为一线的教师,主要结合我们的实际,论述化学新课程实验功能与教学模式。
一、化学实验功能
我们知道,未来的社会,将是创新的社会,在化学中能体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面不多,但是化学实验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1.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对于中学生而言,化学实验对于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讲钠的化学性质时,可增加一个实验:取一小块钠投入到装有硫酸铜溶液或硫酸铁溶液的小试管中,会有沉淀生产,这种现象必然很快引起学生的好奇,思维开始活跃,产生积极的探究欲望。
2.教法改革―重在指导,让学生放手去做。学生实验操作前,教师的“导”要从实验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启发讲授模式,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并启迪学生遵守一定的要求,把握实验的操作要领等,以消除学生实验中的知识、思路、方法、操作等方面的障碍。
教师的具体操作是:
(1)阐明实验目的,导入学生实验。在学生动手前,要引导学生弄清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明确实验的关键和注意事项,从而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沿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进行。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想问题,自主地揭示实验中心内容,并找到最佳的方案及实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例如: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可让学生先通过预习、查找资料,然后设计实验自己观察对比: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现象;块状大理石与同浓度稀硫酸反应情况,以此找到理想的反应药品;给学生锥形瓶、平底烧瓶、广口瓶、大试管、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导管、集气瓶、水槽等仪器,由学生自己组装实验,再分析讨论,找到制气装置的选择原则,并学会仪器装配的关键点,这将有助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最后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碱面和食醋制取二氧化碳、推测鸡蛋壳或水壶中水垢的成分等。
(2)演示操作,引路示范。实验中如果有实验仪器和操作属于学生首次接触或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教师要为学生作出操作示范,并结合操作点明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学生操作结束后,要在实验思维方面加强指导,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实验总结中来。具体内容有三个方面:
a.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处理,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b.根据实验操作的体会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推理演绎、获取规律性知识。c.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的改革与创新。
如在完成《浓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后,启发学生思考: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浓硫酸具有哪些特性?在实验中是如何体现的?②如何进行SO42-的检验?试归纳出检验的一般操作规程。③在取用浓硫酸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④许多实验中常常产生有害气体,试举出防止尾气污染空气的方法等等。同时还要对学生实验过程作出评价性指导,即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或带有倾向性问题以及对发展学生智能和实验水平有关的问题进行讲评,促使学生认识水平产生新的飞跃。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有很多长处,但也有局限性。而多媒体教育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学习环境,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运动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例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概念很抽象,中学化学实验室一般没有这样的仪器,教师用语言、挂图均不易表达清楚,采用多媒体仿真技术模拟这些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感觉到这些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新课程改革的实质――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裴新宁主编.《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3]吴星等.《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表扬性言语评价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1.表扬过多失去作用
部分老师虽然对于表扬性言语的应用有所了解,但是应用的方法出现了错误,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加分析的基础上盲目地应用该种手段。课堂上同学积极地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情况下老师会给予表扬,但是错误的情况下老师还给予表扬,两者没有进行本质的区分,这样学生感受不到表扬性言语的真正作用,使学生感觉麻木。
2.表扬性言语过于表面化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可能使用的表扬性词汇比较单一,例如“非常好”“不错”“很好”等,这些词汇的频繁广泛使用,没有依据个体的差异性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导致表扬性语言过于简单
乏味。
3.老师表扬缺乏感情投入
小学生生长环境不同,不同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且小学生的感觉非常敏锐,老师在表扬的过程中如果不是发自内心,不抒发自我的真情实感,仅仅将此作为一项简单的任务,学生会感觉到被敷衍,失去主动性,失去原本的意义和作用。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表扬性言语评价的措施和办法
1.提高老师修养,合理运用表扬性言语
小学生刚开始学习生活,语文教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小学语文老师必须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素养,为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有利的保证。丰富自我的专业性语文知识,了解小学生年龄层特有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可以利用表扬性的语言加以合理的讲解及时地开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利用小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进行疏导,符合个体差异性地运用表扬性言语,刺激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习兴趣。
2.树立科学的评价观
以往表扬性言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小学语文老师过多地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形成正确、科学的评价观念。如果想要表扬性言语真正地发挥出应有的实际效果,语文老师自身必须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了解这种方式的理论知识内容。小学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过程,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通过文字表达自我的情感和思想,是一种自我能力构建的重要过程,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适当地和同学进行交流,更加重视表扬性言语评价的总体作用,提升实际的效果。过去语文老师将大多数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内容的策划中,由于自身对评价理论的认识不够到位,专业的评价能力和意识均不足。学校必须提升对于表扬性言语重要作用的认识度,组织老师进行培训学习,学习表扬性言语的评价方法和具体内容,老师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互相改正缺点,保证在日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进步,充分发挥表扬性言语的作用。
3.加深感情投入,提升表扬的新颖化
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感情关注,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真正地关心爱护同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不仅可以教授知识,还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老师要主动地倾听学生的表达,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热情,提升工作责任感,提高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度,从内心深处注重老师,老师投入真情实感积极地发掘不同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在课堂问答过程中鼓励学生,恰当合理地运用表扬性言语,配合自身的肢体语言,面部表达和神态来传递自己的思想,帮助学生成长。
4.提升表扬性言语行为使用的能力和及时性
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低,课堂上思维比较活跃,老师必须依据实际情况积极地应对出现的种种问题,依据特殊的状况进行处理,合理科学地使用表扬性言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表扬性言语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得到表扬,学习热情就会大幅度提升,感觉到乐趣,老师如果没有及时地表扬则会感觉到不被重视,讨厌老师,逐渐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及时准确地关注学生进行表扬,不要忽视个别同学,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伤害学生的心灵。表扬方式要不断改变,实现多元化和多角度化。比如,老师可以表扬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丰富情感态度,表扬学生的积极主动发言,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中表扬性言语的应用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此问题是小学语文教育水准提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不仅在小学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起到良好奠基石的作用,更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0 引言
心肺功能的状态直接关系到人体代谢功能的强弱和健身锻炼后机体恢复功能的快慢。合理科学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水平,提高身体素质,所以调查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心肺功能对了解此类人群身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2011级非体育专业有无运动习惯大学生的心肺功能的测试,了解有无运动习惯者的心肺功能的差异,阐述体育健身运动对此类人群心肺功能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身体健康、无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重大疾病史,年龄在19-21岁的2011级沈阳体育学院在校非体育专业学生48名,其中男生24人,女生24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运动习惯及性别将受试者分为4组:有运动习惯的男生组12人,有运动习惯的女生作组12人;无运动习惯的男生组12人,无运动习惯的女生组12人,有运动习惯者运动时间均在半年以上。有运动习惯者是指有固定的运动项目,并且具有较高的运动技能,每周运动频率在3次以上,每次运动时间在1小时以上;无运动习惯者则是指无固定的运动项目,没有或运动技能较低,每周运动频率在1次或以下,每次运动时间低于1小时。
1.2 研究方法
1)测试方法。实验测试指标包括晨脉、肺活量以及台阶实验指数。
晨脉:采用桡动脉触诊法连续测试三天清晨起床前静卧时一分钟的心率,取平均值,即为该受试者的晨脉;肺活量:采用体质测定IC卡测试系统的肺活量测试仪测试受试者的肺活量,连续测试两次,取最大值;台阶实验:采用体质测定IC卡测试系统台阶实验测试仪进行集中测试,台阶高度为男生40厘米,女生35厘米;上、下台阶频率为30次/分,即节拍器的节律为120次/分(每上、下一次是四动),受试者必须按节拍器的节奏完成试验,连续3分钟。做完后,立刻坐在椅子上测量运动结束后的1分钟至1分半钟、2分钟至2分半钟、3分至3分半钟的3次脉搏数,并用下列公式求得评分指数,计算结果包含有小数的,对小数点后的1位进行四舍五入取整进行评分。评定指数=[踏台上下运动的持续时间(秒)*100]/[2*(3次测定脉搏的和)][4]。
2)数据统计处理。测试所得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16.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two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进行检验,P
2 测试结果分析
2.1 晨脉在有无运动习惯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之间的差异
对四组受试者的晨脉进行统计(表1),大部分人的晨脉在正常值范围内,其中有6人的心率低于60次/分,这6位受试者均有长期运动习惯,并且在安静状态下心率也会低于60次/分。各组受试者的晨脉的平均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有运动习惯的男生与无运动习惯的男生的晨脉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有运动习惯组的晨脉大大低于无运动习惯组的晨脉。
有运动习惯的男女生的晨脉均低于无运动习惯的男女生;有运动习惯与无运动习惯的非体育专业男生几乎一致,而有运动习惯女生则明显高于无运动习惯的女生,由此反映出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女子主要通过增加心率等代偿性变化来增加血液和氧气供应以适应运动的需要;而男子则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每搏输出量为先导,心率的变化较女性温和。晨脉作为评定心脏功能、身体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定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有运动习惯的男生和女生的晨脉均低于无运动习惯的男生和女生,由此可见,体育健身运动可以降低晨脉,这种变化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对人体的健康有益。
2.2 肺活量在有无运动习惯者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之间的差异
2.3 台阶试验指数在有无运动习惯者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之间的差异
台阶试验是反映人体耐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应激功能的指标,有定量负荷下机体持续运动的时间和负荷后心率恢复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评价心血管系统对负荷的适应能力台阶指数越高,说明心肺功能状况越好[9]。测试结果显示:有运动习惯者的台阶试验指数高于无运动习惯者,所以有运动习惯者的心血管应激功能优于无运动习惯者,所以有运动习惯者的心血管功能恢复快于无运动习惯者。在本研究中,有运动习惯者的台阶试验指数高于无运动习惯者,由此可知,台阶试验指数越高,心血管机能能力越好,心肺功能越好,有利于人体机能能力恢复。
2.4 体育运动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肺功能的影响
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知,有运动习惯者的各项指标均由于无运动习惯者。有氧运动对心脏的作用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可以改善心率变化;二是可以增强心肌力量。通过有氧运动,吸氧量明显增加,能有效增强心肺功能[6]。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对非体专业大学生的心肺功能起正向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的试验结果及分析中可以观察到有运动习惯的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无论男女各项指标(晨脉、肺活量、台阶实验指数)的机能状态都要优于无运动习惯的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这充分的证明了体育运动能够很好的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建议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对非体育专业开设相对多一些的体育方面的必修课程,并且均匀分配在大学四年的每一个学期里,从而增加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量,通过课程安排提高非体育专业学生心肺功能水平,改善其身体素质;建议非体育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各个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俱乐部和社团,并且建议各个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俱乐部和社团多开展体育健身运动方面的活动;建议非体育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有氧健身运动,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新能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176-02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新能源专业的毕业生,肩负着为国家能源发展贡献力量的重要责任。为达到培养专业知识面广、基本功扎实和创新能力强的本科人才的目标,作为新能源专业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1,2]。此前的相关文献中报道了《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教学的优秀经验[3-6]。本文在此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热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探索,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内容的优化和精选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作为专业必修课,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讲授最有价值的知识点成为教学的关键。
热工类课程由《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两门课组成。《工程热力学》按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性质与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气体动力循环、水蒸气、蒸汽动力循环、制冷循环、理想混合气体和湿空气、实际气体的性质等内容分为若干章节;《传热学》按照传热基本概念、稳态热传导、非稳态热传导、对流换热、热辐射及辐射换热、传热过程与换热器等分为若干章节。由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新兴产业专业,学科领域广泛,涉及能源类(如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化工类(如基础化学、物理化学、新能源材料)、力学类(如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多门课程和领域。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必须有所侧重,应充分考虑到不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点产生重复。另外由于《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难度较大,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清课程中的要点和基础知识。可以以“基本原理―公式推导―影响因素―实际应用”为主线介绍该课的有关知识,建立每章知识结构图,让学生清楚该门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对重点的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进行原理介绍,仔细推导相关公式,让学生夯实基础,使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不会混淆概念,相对轻松地应对课程。此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介绍空调在夏天与冬天的工作原理、冰箱开门对室内的影响,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热力学定律进行分析,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优选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始终能反映本学科的专业特点和学术水平,加强学生对后续专业方向的把握。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以创新性地教带动创新性地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发展经济,需要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技含量。这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道路。与此对应的是,要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加大教学与科研的力度、提高教学与科研互动水平。在当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身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主力军的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成为目前高校教学的难题和重点。传统的直白讲课和搜集各种习题以供学生练习只会让课程变得生硬和枯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了普遍的抄袭作业和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为了改变这些不良现象,就需要在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教师通过对平时科研工作成果的再学习,并结合对教材的研究,创造性地运用某些方法,使学生对重要问题达到本质上的领悟。在这种途径中,教师的创新思维方式以及从中体现的一言一行,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带动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开发创新思维起到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传热学》教学时,学生往往对传热的基本概念,尤其是二维与三维的导热理论及方程很难理解。一般地教学方式是,教师在黑板上进行微观导热原理推导,得出一维傅里叶导热定律和二维三维傅里叶导热定律,并给出几个常用的导热方程。这种教学方式中,推导过程比较晦涩,给出的方程也较为难懂,学生们很可能只会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将导热理论与生活问题相结合,或者采取数学建模的方法,将导热方程与实践相结合,选取最适合该问题的模型,以达到课程有趣生动、富有创新性,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以创新性地“教”带动创新性地“学”,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以后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的探索中打下良好基础。
(二)板书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呈现使课堂教学达到了全新的境界。在《传热学》的讲授中,一维的传热理论和公式很好理解和应用,但二维与三维牵扯到微观传热理论,以至于推导过程较为复杂,传热方程较为抽象难懂。因此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通过动态描绘各向同性材料的微观传热过程,让学生理解不同形状材料在具有不同位置的热源时如何进行热传导。通过绘制动态的卡诺循环过程,使学生深入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并理解第二类永动机无法制成的原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由于信息量大、内容广,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可能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因此在教学中对于难度较大的基础理论部分和原理的学习,板书不可缺少,使学生能够有充分时间紧跟老师的思维去理解每一个知识点。
(三)课程教学与科研活动相结合
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调研小组,每五个人为一组,选择新能源与热工基础理论相结合的课题,通过查找国内外科技文献,调研总结新能源专业前沿知识,形成调研报告,锻炼学生阅读科技文献的能力,提前为毕业设计的开展奠定基础。各小组也可以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在实验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并通过文献调研,形成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知识系统。课程结束时,各小组以PPT形式向全班同学作汇报,授课老师根据报告提出问题,该组同学进行即时答辩,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三、课程考核方式的探索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覆盖面广、知识点多,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在成绩的评定方式上,可以设定了四项考核内容,第一部分是学生考勤、课堂互动表现和课堂笔记,通过此部分的考核,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锻炼学生提炼课程重点内容的能力;第二部分是根据每个小组的调研报告、PPT展示、答辩情况打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三部分是每节课结束前的思考题,采取加分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第四部分是传统的期末考试,考试内容为课程讲授的基本内容,专业性强的理论部分强调定性了解,让学生对热工基础有个整体的认识。
随着新能源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热工基础理论散发出强大的活力。根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使课程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登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61-62.
[2]登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质能方向)人才培养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36-237.
[3]武和全,姚永腾.对“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5,(4):90-91.
对于小学语文和数学老师而言,课堂教学能力可以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其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与调节也是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是从事教学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认知能力。而这个过程需要通过课堂中学生的各种行为信息及学生的反馈等进行加工梳理。有关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能力的研究发现,不同经验的教师对课堂信息加工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化。在注重教学发展的同时,具备丰富经验的教师更能够适时调整课堂气氛与教学活动,高效快速捕捉到学生的行为信息,并做出决策后进行课堂管理。
1、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能力的重要性
由于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直接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素质,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教育和社会发展。故而,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水平一直备受各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其中,小学教师的课堂信息加工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其教学专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认识到小学语文及数学教师课堂信息能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后,分析透彻影响其信息加工能力发展的因素,才能为我们制定科学的教师培养计划,提升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
2、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对课堂信息加工能力具体内容
2.1、小学课堂活动信息加工内容的主要构成
结合小学语文与数学课堂情景信息看,教师需要认知与获取信息内容无外乎三类:学科教学内容的信息、课堂教学活动信息以及课堂背景信息。鉴于不同类型的信息在教程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且不同的语文教师与数学教师分别对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很大的差别。导致这样差别的缘由主要集中在对课堂信息加工的准确性以及课堂教学问题的处理能力上。简而言之,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通过知识、洞察力和效率几个因素可以训练在课堂信息加工方面的直觉性与认知技能。
2.2、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能力差异性体现
首先,是对学科内容信息、课堂活动信息和课堂背景信息的加工速度的差异。
教师对不同类型课堂信息的加工速度存在显著差异,通常教师对课堂活动信息加工速度最快,对学科内容信息加工速度仅次之,对课堂背景信息加工速度居后。
此外,当课堂活动信息、学科内容信息与课堂教学情境一致时,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教师对于这样匹配的信息反应速度较快,并能够做出知觉判断;反之,对于不匹配的信息反应稍慢。在处理这样的信息加工时,专家级别的教师与一般教师在对教学情境的观察和判断表现也出现很大的不同。比如,在通过录像观看整个教学课堂过程后,针对课堂教学现象需要做出解释时,一般教师形成的报告结果经常与实际情况相矛盾,并且表现出困惑不解;而专家级别的教师则能够轻松自如地抓住录像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教学规则的使用中,专家级别教师在观察和判断时表现得更为快捷和流畅,对一般教师而言确实比较困难。
其次,是对学科内容信息、课堂活动信息和课堂背景信息的辨别能力的差异。
由于小学语文教师与数学教师专长不同,对于课堂情景信息的关注程度也不同[2]。因此,在对课堂教学现象的解释与预测、课堂重要事件的判断、课堂教学规则的运用的等方面也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比如,在预测课堂现象时,数学教师比语文教师更擅长相似教学情境的认识与推理,并且能够掌握课堂教学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准预测学生的课堂表现。但是,在同样的数学教学课堂中,专家级别的数学教师能够对现象的重要性进行有效地区分与组织,并发现问题关键;而一般教师却太过于侧重细节,而不能信手拈来分析出问题的关键。再者,一般而言,语文教师对活动信息和匹配信息的判断正确率高于数学教师,对学科内容信息的正确率却低于数学教师。
3、强化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能力的举措
3.1、提升教师课堂知觉能力
课堂感知能力也可以称为课堂洞察力,即教师对教学课堂信息的认知技能。不可否认,这样的认识技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需要不断强化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在优化认知资源的分配上,提高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速度和准确性。比如,数学教师在选用一种具体或图象式类比物去表达数学概念之前,教会学生筛选的策略,通过选择一定的积木组展示出体积大小的概念,学生只有在理解体积大小的概念后才能选择出合适的类比物。同时在学生学习情景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逐步让其明确感知类比推理的过程。
3.2、吸取教学经验
一般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能力水平低于专家级别教师,主要是专家级别教师具备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对于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与典型行为高度注视与把控。
良好的观察与再认知能力是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长期且目的性练习而获得的。新手教师需要不断针对自身教学课堂中的经历进行反思,甚至总结形成一套系统性的认知,对学生课堂问题与典型给予不同的程度的关注,如此,可以在课堂学科内容信息、课堂活动信息和课堂背景信息的核心环节上均衡的分配资源,提升信息加工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4、结束语
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能力不仅体现了教师对知识结构的认知、课堂信息的洞察力,更体现出了教师对其课堂信息监控决策能力。眼下,我国小学教育背景下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还有待提升,应该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探索其规律性,并制定相关的教师长期职业发展培训,不断积累经验,完善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252-02
一、引言
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能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工科类院校更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高校实验教学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调查发现,很多工科类院校不重视实验教学环节,不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和实验室的建设,因此存在实验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实验设备落后或台套数少、实验课时数少以及实验教学方法落后等诸多问题,未能形成实践创新活动和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相距甚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那些传统落后的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教学观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考核手段等方面积极创新。
二、改革措施
(一)改变实验教学观念
传统教育观念是以理论教学为重心,忽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种观念把实验仅仅看作验证理论知识和训练实验技能的手段,于是,就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验教学成了理论教学的附属部分,甚至可有可无,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脱节,毕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社会。而实际上,实验教学的作用并不仅仅是验证理论、训练实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在实验教学上一定要转变观念,对传统落后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树立创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对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考核手段进行创新,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3]。
改变实验教学观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近年来,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实验教学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实验设备开始改善,但是要真正达到实验教学的最终目标,仅凭硬件设施是远远不够的,广大教师在实验教学上的观念亟待革新,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开展启发型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健全实验教学体系
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遵循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原则,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健全实验教学体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健全实验教学课程设置体系。要勇于改变传统的模式,学习在这方面比较优秀的高校实验室,可以将实验项目分为基础型、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以及探索型(研究型)等,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设置不同的实验项目,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同时,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不能固步自封,完全可以借鉴其他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经验,依托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平台,实现虚拟仪器远程实验,学生可以在线完成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同时也能解决实验室仪器设备台套数少及实验教学用房紧张的问题[4,5]。
二是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要求对实验教学的过程进行管理和创新,形成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同时,也要加强实验教学的监督机制和教学质量的检查机制,定期对实验教学设备、教学师资力量、教学过程和学生实验教学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具体可采取措施包括:首先,推行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探索求知精神和创造能力;其次,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重点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最后,建设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构筑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同行教师、实验室主任和学生结合的综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设立教学质量奖,对优秀教师给予奖励,从实际行动上,改变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对在一线教学的教师给予肯定和激励,推动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创新实验教学方法
很多工科类高校开展实验教学时多以教师为中心,整个实验课程几乎是教师一个人在演讲,学生仅参观或参与少量的实验操作。这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实验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往往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又应该扮演出色的引导者。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向学生传达实验内容和步骤;在实验开始后,教师就应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实验。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与学生保持既是良师又是益友的平等地位,才能营造自由放松的实验教学环境,学生的个性得以释放,开始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指导老师凭借自身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将创新和所学知识灵活应用。
在实验教学中,尤其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互动式的实验教学形式,针对不同的实验类型,创新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比如:针对基础型和验证型实验,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操作,课堂过关;针对设计和综合型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先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再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过程,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可行性等进行分析与探讨;针对研究探索型的实验项目,教学方法可以更加灵活,学生可以结合科研项目,在实验教师和科研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与实验教师协作,共同完成实验过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进一步完善或调整实验方案,提交实验报告和发表实验成果。
在研究型实验项目教学时,可以从自制简易实验仪器、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法改进等方面引导学生,学生能够申请校级科技立项或者得到导师科研经费的支持。自制简易实验,可以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简易实验将传统实验简化,使用一些价格低廉且方便携带的器件,不仅降低了实验经费,还满足了“人人实验”的愿望;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鼓励学生从简单生活现象中去发现、探索和认识规律,鼓励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使学生逐渐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合理改进实验方法,优化传统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大胆思考、独立思考,在有趣的实验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另外,建议高校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自主进入实验室,不受时间限制完成实验,方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总之,变教师主导为学生自主,变教师灌输为启发、讨论、互动,变机械式完成实验过程为积极研究与探索,是实验教学方法改革要实现的目标。
(四)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法
传统的实验考核方式单纯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平时的实验操作。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进行教学考核时既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又必须把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列入考核标准。考核成绩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和重视程度,一旦出现不合理情况,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实验考核的初衷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掌握实验内容和方法。因此,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科学的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老师在实验结束前应严格检查每一位学生的实验分析数据,对编造和抄袭其他同学数据的严肃处理,杜绝学生对实验教学态度不端正的现象。在学生完成实验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实验数据报告是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经验的总结,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可以考核一个学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以及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验教学的能力。学生根据实验教学中的数据和理论知识对出现的问题能进行合理的解释,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由于操作考试不能全面地涉及知识点,只能片面地考核个别实验项目。为了弥补操作考试的这种局限性,可以将笔试成绩作为补充。学校在进行实验教学考核时,可以将实验考核分为笔试和操作两部分。为了能够有效地监督和评定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兼顾实验教学的整个阶段,学校在进行实验教学考核时还可考虑平时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例如:平时考查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其中笔试和操作各占50%,其比例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根据专业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衡量与调整[6-8]。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实验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努力为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激发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香婷,李明,石超.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124-126.
[2]宋国利,盖功琪,苏冬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2):91-93+132.
[3]刘翠红,陈秉岩,王建永.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1,(01):151-152.
[4]王岩,徐金荣,高珍,王海荭,田曙坚.实验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2):82-85+96.
[5]李平,毛昌杰,徐进.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高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5-8.
1新课程中高中化学实验的教育的功能
1.1高中化学实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非智力品质的重要过程
非智力品质又称非智力因素,从广义来说,凡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它是相对人的智力因素而言的。从狭义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而言;第二:个层次为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心理因素组成;第三个层次为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它的组成因素有l2种: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更好的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阵地。结合Ⅸ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实验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塑造团结协作、坚韧不拔的科学品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高中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
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理念是“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中可见科学重要目标。“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高中新课程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3高中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
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通过化学实验学生可以巩固和深化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会得到大量的感性经验、产生大量的问题,学生利用相关的资料将得到的感性经验转化为理性知识,并运用已有知识和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获取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之一。
1.3.1化学实验事实能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
化学实验能为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和理论提供化学实验事实。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很多的概念和理论,一般首先从认识物质的性质人手。而物质的性质,尤其使化学性质,只有借助于一定的实验手段,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使物质发生变化才会表现出来。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实验现象,获得直接的化学实验事实,而且在化学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学生逐步认识化学概念和理论。
1.3.2化学实验能促进学生掌握和提高化学实验技能
毫无疑问,化学实验是学生掌握和提高实验技能最终要的手段和途径。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学习和巩固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掌握和提高实验技能。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在化学实验中获得有关的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高中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
创新是多种思维和能力的展示和综合,是多重实践的迭加和智慧的结晶。为了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必须提倡科学探究。而化学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探究方式,应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类已有知识的同时,模拟其发现过程,并进行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基础教育中的创新能力,是指学生的一种自我发现和自我超越能力,是学生群体对自然规律及学科研究方法进行学习和探索的一种综合能力。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与培养,以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纯理论的,它与实践教学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是多方面的,而化学实验恰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最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途径,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实验就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1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最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欲望。在新课程中的许多高中化学实验就是利用其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以此为基础,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2.2化学实验可以强化学生的质疑心理
敢于提出疑问,善于发现问题,这是科学探索的第一步,而由质疑进而深入探索,就会使人们观察问题越来越独到,反应越来越敏锐,提出问题越来越有价值,见解也就越来越犀利和深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设计的实验就十分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许多化学实验本身对学生就具有较强的启发性,鼓励学生对有疑问的现象和结果进行质疑,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思维性极强的_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实验十分注重通过化学实验及其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不迷信课本,敢于用科学方法进行创新的精神,激活创新意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4-000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4.00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教材应运用正文、活动性栏目、资料性栏目、实景图片、示意性图片、数据表格等多种呈现方式,协调、处理好以下关系: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性内容之间的关系。教材应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在插图和数据表中应提供给学生更多值得思考的信息。”[1]
《辞海》将插图定义为“插附在图书书刊中的图片(如照片或原样影印的文字资料)。通常分为艺术插图和科学插图两类。对正文作补充说明或供艺术欣赏。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2]。《现代汉语词典》将插图定义为“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包括科学性的和艺术性的。”[3]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有大量的插图,包括照片、手绘图、曲线图、表格、组织结构图等形式,这些插图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无论出现在何种位置,也无论是科学性的还是艺术性的,都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功能和价值看,它们有的属于装饰类插图,既能缓解文字量过大造成的压抑感,又能美化版面;有的属于化学史类插图,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家对化学科学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化学发展的历史;有的属于化学知识类的,涉及实验装置图、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操作示意图,它们为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有的插图为生活情景类的,通过来自于生活中的画面创设学习情景,感受化学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准确理解这些插图的功能与价值,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挖掘教材知识的教育价值,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
本文针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与化学实验部分有关的插图进行分析,对其隐形功能进行初步研究。
一、与化学实验有关的化学史类插图
不惧困难、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教科书通过反映历史上化学家实验研究的插图,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形成历史,感受化学家的研究历程,进行科学精神教育。
例如,在学生初三刚刚开始接触化学,学习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时,教科书呈现了西方17世纪的化学实验室、中国古代炼丹设备、拉瓦锡纪念馆中展示的拉瓦锡利用天平进行的定量研究等几幅插图,告诉学生“很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4]这些插图让学生了解到古代化学实验的一些情况。学生通过图及炼丹过程的简单介绍,了解到炼丹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其实就是古人所发明的分离和提纯物质使用的仪器,从而初步理解炼丹术与化学实验之间的渊源。通过西方化学实验室和拉瓦锡进行的定量研究设备的展示,让学生体会到在当时条件十分艰苦、设备十分不完善的情况下,科学家们依然创造各种条件为追求真理、探索真知做着不懈的努力。
再如,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中提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5]结合此内容,教材中运用了以下插图:
这两幅图分别展示了拉瓦锡正在进行空气成分的实验研究以及研究时所用的装置,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增强了历史人物和化学史实的真实感,仪器及装置的示意图的展现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另一方面突出了在当时“燃素说”被视为权威的情况下,他敢于摆脱这种错误理论的束缚,不懈地进行探索,以事实为依据,对实验现象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揭示了燃烧是物质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表现了科学家追求真理、不畏权威、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也激发起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欲望。可以说,这些与化学史有关的插图的使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与化学实验有关的现象类插图
教科书中有很多展示化学实验现象的插图,这些插图可以在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并获取准确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感受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增强了页面的美感,避免了单纯阅读文字造成的压抑感。
例如,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中,在讲到溶解时,实验9-2中设计了碘和水、碘和汽油、高锰酸钾和水、高锰酸钾和汽油分别混合的实验,在学生完成实验,观察到实验现象后,为了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教材中配了实验现象的插图,图中清晰地显示了碘分别和水、汽油及高锰酸钾分别和水、汽油混合后的溶解情况,学生很容易结合实验观察并描述出: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却可以溶解在水中。这对于学生理解“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是不同的”。[6]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如,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微观世界,内容非常抽象,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但是其地位非常重要,它是连接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一座桥梁,学生将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解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同时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帮助学生顺利地突破难点,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性质等,教科书结合实验3-1和探究栏目,在对实验进行充分观察的基础上,使用了如下“品红在水中扩散”和“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两幅插图。
这两幅图通过宏观的实验现象显示了分子的微观运动,将微观世界变得可视化。左图处于本课题内容的开篇位置,通过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不断扩散这一学生熟知的现象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带领学生探索物质的微观构成,逐步进入分子的世界。而右图是学生在感知了分子的存在,并了解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性质后,结合探究活动中所设计的实验,显示出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现象,这幅插图更加直观地告诉学生,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对于学生准确理解分子的性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与化学实验有关的装置及操作类插图
初三化学学习处于启蒙阶段,对于各种实验仪器和装置的认识,教科书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结合相应的知识内容以照片图或手绘线条图的形式进行介绍,让学生从认识仪器到组装仪器到理解给定装置各部分的作用,最后到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组装仪器,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仪器和实验装置的认识逐步深化。
例如,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的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的第一种物质的制备方法,它对后续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高中阶段氨气的制备、乙烯气体的制备等的学习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使学生准确理解实验原理与制备装置的关系、仪器的连接方式和摆放位置、各部分装置的作用,教科书在课题3和实验活动中分别呈现了实验装置的实物照片图和手绘线条图。实物照片插图真实地展现了制取氧气的完整装置,从制备氧气到收集氧气,从酒精灯、试管到铁架台、水槽等仪器的认识,从仪器的摆放位置到连接的顺序,加上课堂上教师细致耐心的讲解,让学生对氧气的制备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实验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科书中又给出了手绘线条图,便于学生清晰地观察、模仿,参照线条图进行实验装置的连接。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过程中体会装置的连接方法,理解各部分装置的作用。
为了更清晰地展现物质的性质,引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教科书以插图的方式给出了明确的操作步骤,使学生在实验时能够一目了然。例如,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中涉及到了氢气的检验。“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7]但是检验纯度的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什么?根据何种实验现象能说明氢气是纯净的?为此教科书给出了示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这幅插图能初步了解实验操作的方法,再加上教师细致的讲解,确保了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时的准确性。
类似的插图还有一些。如第六单元课题3中“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这是一个典型的探究性实验,重点为认识具有酸性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为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教科书中围绕探究活动采用了对比实的方法,而插图则清晰地展现了整个实验过程,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按照插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即可得出结论。在插图所示实验步骤中,首先通过“向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纸花上喷稀醋酸”[8]的操作,让学生认识石蕊遇到酸溶液可以变成红色;之后通过向小花上喷水、将小花置于二氧化碳中石蕊均不变红,证明水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酸性;最后将喷水后的小花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其变红的现象,由此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的物质具有酸性。以插图形式给出的详细的对比实验的步骤,对学生理解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与化学实验有关的微观解释类插图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为了使学生理解宏观现象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能初步从微观的视角解释所学习的物质的组成、化学反应,同时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教科书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水的组成、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时,结合实验内容增加了一些对宏观实验现象进行微观解释的示意图。例如,在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的教学中,宏观上的实验现象是电解时两个电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之比在同温同压下为2∶1,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呢?教科书适时地给出了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通过微观示意图学生可以直观看出,“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9]这使得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用微观的视角解释化学现象。
在第十单元学习酸和碱的知识时,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中给出了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微观示意图,在学生观察示意图并认识了酸和碱在水中能解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后,继续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很容易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中找到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即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可以说,教科书中的这些微观示意图将抽象的内容外显化,使得原本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地呈现在面前,学生可以较轻松地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化学反应的实质等。
五、与化学实验有关的装饰类插图
教科书中在化学实验的内容中运用了相当多的装饰类插图,这类插图看似可有可无,但实际在教科书的编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们可以美化版面,使版面内容显得生动活泼,缓解了文字量过大造成的阅读压力,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采用拟人化、卡通画等多种手段,形象地展现相关的化学知识,趣味性增强之后知识的难度也随之降低。
例如,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中,在讲述闻气体气味方法的时候,教材中使用了如下插图(图3)。人物图像生动,学生喜爱,阅读中拉近了化学知识与学生间的距离,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插图中卡通人物的动作即可学会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
再如,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中,教学的重点是在实验中感知这些金属是否与酸反应、与酸反应时现象的不同,为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打下基础。在讲述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时,结合实验内容,教科书中给出了一幅插图(图4)。这幅插图采用拟人化的手段显示了镁、锌、铁、铜与盐酸混合后的不同现象,学生很容易从图中捕捉到四种金属的活泼性差异,画面的趣味性让学生倍感亲切,有效降低了知识的难度。
综上所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有关化学实验的插图与其所对应的化学知识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它们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认识物质的性质、学会从微观的视角看待化学反应、正确认识化学反应原理、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正确认识并挖掘每一幅插图的功能与价值,使其真正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夏征农.辞海(1999年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